标准化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2-02-05 21:23: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标准化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标准化考察报告

篇1

一、考察主要内容:

1.参加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的"美国标准化管理"的研讨讲座,涉及内容有:

(1) 美国的标准化管理

(2) 美国的企业标准化现状

(3) 美国联邦和州有关标准化的法规

(4) 美国有关标准化的政府机构

2.参观、访问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

3.参观、访问旧金山硅谷英特尔公司

二、主要收获:

1.对美国目前标准化体系和未来发展有了概括的了解和认识概括为:推荐性标准越来越多的取代政府的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标准有关的各利益方均积极加入和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过程;标准程序不断改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标准化制修订速度;美国标准将越来越多的成为国际标准;

2.对美国目前的推荐性标准体系有了初步了解,推荐性标准的特点是:公开性、利益平衡性、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3.美国认证机构和标准化程序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从美国UL认证机构的介绍了解到,美国认证机构是属于非赢利性的,认证的核心内容是对产品及生产过程的认证和标准化程序的建立。同时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产品进行监督。

4.美国量管理有了大致了解

美国当前实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常用的方法包括:顾客需要,市场调查,产品设计,物质供应,营销服务等。

三、几点启发

1.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调整改善我国目前国家标准的属性机构,达到绝大部分国家标准为推荐行这一目标。目前我国先行的2万项国家标准中有3000项为强制性,比率仍过高。

2.我国目前的认证机构属于经营性,以赢利为目的,这使其认证的公证性大打折扣。

3.我国目前的标准制修订周期长,速度慢,不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应尽快通过改革先行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体制、机制和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四、感 触

1.美国社会的法制较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强,守法首规的自觉性强以市内交通为例交通违章少,礼让行人因此,每年的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比我国低得多。

2.政府和国民都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美国得法律、法规对环境问题规定都极为严格,国民自觉遵守环保意识强,公共场所都遵守各项规定,城市和海滨蓝天白云,空气清洁,草地和树木覆盖率高。

3.立法、管理和监督以人为本。美国社会重视人文思想和人的权益,以政府对产品的监督为例,重点是看是否对人身健康和人身安全有害。

篇2

这是典型“结果导向”的营销管理,如果说上面的话在几年前虽然没道理,但在某些企业还有市场的话,那么在目前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上述观念不仅没道理,而且失去了市场。

现代营销观念认为:营销管理重在过程,控制了过程就控制了结果。结果只能由过程产生,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现代营销管理中最可怕的现象是“黑箱操作”和“过程管理不透明”,并因此而导致过程管理失控,过程管理失控最终必然表现为结果失控。 企业采取“结果导向”还是“过程导向”的营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营销管理最终的成败。我们并不完全反对依靠结果进行营销管理,通过对营销结果的分析,同样能够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但实际上,“结果导向”的控制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因为结果具有滞后性,企业今年的销售情况好,可能是去年营销努力的结果,而今年的营销努力可能 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在现代企业营销决策中,必须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进行决策。如果单纯根据具有时间滞后效应的“营销结果”进行营销决策,进行营销管理,显然不行的。

对营销人员的过程管理,最根本的要求是控制到“每个营销人员每天的每件事”。将营销人员的过程管理发挥到极致的企业是海尔集团,他们对营销人员的控制称为“三E管理”,即管理到每个营销人员(Everyone)每一天(Everyday)的每一件事(Everything)。海尔公司对营销人员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三E管理”,起到了下列五大作用:第一,它使所有营销人员的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使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常常感叹的营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状态彻底改观;第二,人都是有惰性的,有些营销人员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后,业绩难以再提高,往往是惰性使然,由于采取“三E管理”,营销人员时时感受到工作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为动力,可以克服惰性,当然也有助于营销人员提高销售业绩;第三,“三E管理通过营销人员记“日清单”,不断反省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使营销人员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每天都有进步;第四,通过“三E管理”,总部掌握了营销人员的销售进展情况,使公司能够在营销人员最需要的时候向他们提供最及时的销售支持;第五,公司通过分析“日清单”,能够掌握市场总体状况,能够及时调整营销政策和营销思路。

对经销商的过程管理,其基本要求是管理到“每件产品以什么价格流向哪个市场”。对经销商的过程管理,难度要比对营销人员的过程管理大得多。因为营销人员属于“内部人”,是“可控因素”,而经销商属于“外部人”,是“不可控因素”。正是因为对经销商的管理不好管,很多经销商不服管,对很多有实力有谈判地位的经销商不敢管,才导致众多企业对经销商管理失控,并最终表现为市场失控。以经销商的过程管理,急需解决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敢不敢管的问题;二是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问题。 原则二: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

“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这是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精髓,这三句话同样可以有效用于营销管理,而且应该成为营销管理的精髓。

“该说的要说到”,它的基本涵义是指营销管理必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营销管理的对象、管理内容、管理程序都必须以文件和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避免营销管理过程的随意性,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在营销管理人必须树立“法”的权威性而不是人的权威性,营销管理的“法”就是营销管理制度。因此,成功的营销管理首要任务是建立营销管理制度,依法管理,依制度管理。

“说到的要做到”指的是,凡是制度化的内容,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企业管理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权威性。有制度而不能有效执行或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对企业管理的危害更大。

“做到的要见到”是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盲区,它的涵义是指:凡是已经发生的营销行为都必须留下记录,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营销人员每天的工作要通过《行销日记》留下记录,理货员的理货工作要通过《理货记录》留下记载,与客户的交易要通过《客户交易卡》留下记录,营销人员发生的营销费用要通过《费用控制卡》留下记录,对客户的考察要通过《客户信用评估卡》留下记录,对竞品的考察要通过《竞品考察报告》留下记录,对市场考察要通过《市场考察报告》留下记录,营销人员每月(季、年)的工作要通过月(季、年)度业绩报告留下记录,客户(营销人员)的来电要通过《电话记录卡》留下记录,现场促销要通过《促销报告》留下记录。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是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对营销管理有三大作用,一是建立了责任(业绩)追踪制度,当每件事都留下记录时,就很容易对事件的责任进行追诉;二是使营销过程透明化,能够有效避免营销过程中的“黑箱操作”现象和营销人员工作中不负责任的现象;三是营销人员可以通过营销记录进行总结提高。

原则三:预防性的事前管理重于问题性的事后管理。

营销管理人员通常有两种典型的管理方式,一种人习惯于“问题管理”,另一种人习惯于“预防管理”。

一个企业的营销管理,不可能没有事后的“问题管理”,但问题管理太多,只能说明管理的失败。一个习惯于问题管理的管理人员,不管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不管他曾经解决的问题难度有多大,不管他曾经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这样的管理者总是很难成为最优秀的营销管理人员。最优秀的管理者总是由于他们的远见和洞察力,由于他们的调研能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前。习惯于预防性管理的营销管理者,可能并没有习惯于问题性管理者那样津津乐道的故事,他们的管理经历由于预防了问题的发生而显得平平淡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是没有做好预防性营销管理的企业,必然会由于问题成堆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问题,这又使得他们缺乏时间和精力去预防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要做营销管理的预防工作,就必须加强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的苗头,发现问题的规律,发现可能发生的问题。一个成天坐在办公室里的营销管理人员是很难做好预防管理工作的,每个营销管理人员必须明白:他的工作场所在市场上,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才能提前发现问题。在生产领域,最优秀的生产管理人员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是“走动管理”。在营销管理领域,最优秀的营销管理人员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还是“走动管理”,既要经常到市场由去走一走,去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

普通的管理者,解决问题后就完了。而优秀的管理者还得思考问题的性质,是例外问题还是例常问题。例外问题是偶然发生的问题,而例常问题是重复发生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解决例常问题后,需要建立一种规则、一种政策、一种原则,以及发生类似的问题,根据原则处理就行了。

原则四:营销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标准化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把营销当作一种艺术,经验、悟性、灵感和个人的随机应变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可以称为“精英销售”或“英雄主义的销售”。那些企业拥有了几个优秀的营销人员,靠这些优秀营销人员个人的杰出能力,就能为企业在市场上的闯一片天下。营销经理们总是千方百计从各种渠道挖掘优秀的营销人才。遗憾的是,“营销精英”们的跳槽频率极高(他们总是竞争对手挖墙角的对象),管理起来难度也极大。他们既能为企业开发市场,也最容易毁掉企业的市场,甚至将客户带往竞争对手。“精英销售”体制还给企业带来一个问题:当企业没有找到或没有培养出销售精英时,企业只有通过那些普通的营销人员反复“花钱买教训”和“交学费”来获得提高。这是代价和风险极高的营销体制。

观察世界优秀企业的营销管理,发现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优秀企业更重视企业的整体营销能力而不是个人的推销能力。如何才能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最好的方法就是标准化。国外优秀企业不仅能够把生产过程标准化(如麦当劳仅标准化操作手册就有几百本),而且尽可能地将营销过程标准化,如可口可尔公司不仅将产品在超市的陈列方式标准化,而且对营销人员巡视市场时是顺时针方向走还是逆时针方向走都有明确规定。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化营销手册,营销人员人手一册。有些企业更深入一层,甚至将经销商的销售过程规范化,如松下公司仅客户销售手册就有几十本,营销人员经常性地对经销商进行标准化操作与管理培训,从而保证每个经销商都能规范运作。

篇3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行政服务中心共办理许可(审批)或公共服务事项xx项(件),办结率xx%、群众满意率xx%;集中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xx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xx%。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两个集中”改革,“两个集中”工作有突破。通过扎实工作,按县政府文件要求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的单位,90%基本做到了行政审批“两个集中”。行政审批“两个集中”改革是今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为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我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对进驻单位“两集中两到位”情况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提出对策。二是走出去,赴定南、石城行政服务中心考察学习。5月下旬,由县监察局、县城建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察组,分别到xx县行政服务中心实地参观学习。考察后,撰写了考察报告,并拿出了我县 “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和并联审批新举措。三是采取下文件、发通报、上门沟通等方式,督促“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不到位的单位尽快到位。

2、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已运行一年多,在运行的过程中,各联审单位反映网上审批系统流程设置不够合理,容易造成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混淆,给联审工作造成混乱。为解决这一问题,管委会会同县效能办、县城建局,对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项目按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进行分类,重新设计了审批流程,投入运行后,避免了原来时常出现的审批超时现象,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3、提升服务水平。中心管委会通过实行领导带班制、机关干部值日巡查制做细做实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扎实推进管理制度化、办事规范化、形象标准化、功能便民化和服务人性化,不断提升中心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预防腐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制度建设意见的通知》要求,会同县效能办起草了《xx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经县政府审核同意,《制度》已由县政府办印发实施。

4、完成各项中心工作。一年来,我委认真履职,按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党建、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和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安排专人切实抓紧“三送”、征地拆迁联系包干等中心工作。“三送”工作除做好挂点驻村工作外,还按县委指示,认真抓好96333群信通平台建设,平台投入使用,运行良好。征地拆迁除抓紧做好所包干稍口小区的2户拆迁对象的思想工作外,还全力支持县“百日会战”抽调干部的工作,我委谢贤福副主任抽调至南河湖新区建设指挥部以来,做到与单位工作基本脱勾,征迁工作任务完成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仍有差距,并联审批办结率有待提高。部分窗口的工作人员没有审批权限,没有真正达到“一站式”服务的目的。如仍有8个单位授权给窗口办理的事项不全面,没有将单位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授权给窗口办理;有4个单位的事项只有部分环节在窗口,不能在窗口办结、出证;有4个单位没有授权,不能办理业务。

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办结率低。据统计,一年多来,受理并联审批事项90多项,但办结的仅有10多项,因申请人不来办理部分环节导致挂起的并联审批事项却有80多项。

2、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离政府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一定差距。行政服务中心的规模容量偏小,服务设施、管理方式信息化、现代化差距较大,窗口工作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离高效优质服务还有不少不适应的地方和方面。

四、2014年工作打算

1、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和承接工作。今年以来,国务院持续推进行政审批简政放权,下放和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为做好对接工作,2014年,我委将按照县政府的统部署,做好行政服务中心审批事项的清理和承接工作,应取消的审批事项及时取消,省、市下放到县的审批事项及时承接。

2、推进行政审批提速提效。一是以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为抓手,会同县效能、监察部门,督促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的单位进驻到位、授权到位。二是重新梳理并联审批流程,解决因申请人不愿办理部分非法定前置环节而被迫挂起,导致办结率低的问题。

篇4

廖尚文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我市初中校长一行50余人于XX年年11月13日至17日考察了江苏省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溧水东庐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所学校,共听课三节,听报告六堂。收获颇丰,感慨颇多,现与我校我镇我市比照,就以下四个方面谈差距。

一、重教方面的差距:真正重教

江苏省各级高度重视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营造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把教育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其一、办学条件差距大。考察的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都是国有民办性质的学校,其办学条件当然无法进行对比。而溧水东庐中学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它的办学条件很好,如各教室安装了电子摄像系统、学校有塑胶跑道、师生有标准的宿舍等。如东131所中小学都建设成了高标准的学校,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近几年来政府实施了中小学危改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新课桌、新黑板、新讲台)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和超前发展。我镇即使建设成标准化学校就需投入经费500万元以上,我校也需200多万元。

其二、经费上差距不小。从我的感觉中,好像江苏所参观到的中学都不存在经费上的问题,办学条件改造经费、学校运转经费、教师福利待遇经费等都无需校长操心,而我们的校长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解决经费问题。我校是一所现仅360名学生的初中,学校没有任何其它经费来源,教师福利待遇与我镇两所小学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头到年尾,作为校长的我都要愁钱,为钱奔波。

其三、队伍建设上的差距。江苏十分重视校级领导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比较顺畅,努力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烈氛围。由于我镇属边远山区、教师待遇低、教师缺少住房等诸多原因,教师调出的多,调进来的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们的教师都是凭着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此努力工作。

当然,从湖南省、到浏阳市、再到大围山镇,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不容否认。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落实上。

二、观念上的差距:以质量为中心

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江苏各学校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家长满意作为奋斗目标。因以质量和效益来进行管理,所以使江苏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于全国前列。

其一、打造精干的教师队伍。江苏把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勤学习的教师队伍。注重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而且给予特别高的待遇。我们更注重人文关怀,没有把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因缺乏比较,也不好评价)的主要依据,

其二、建设书香校园。教师与学生都注重读书,形成制度,学校还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其三、课堂教学求实效。我听了洋思中学八年级语文和七年级数学各一堂,他们的课朴实无华,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讲究“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只只蚂蚁捉上树,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的目标,即紧张、有序、高效,还提出了教育“打假”的问题。溧水东庐中学多年来推行的“讲学稿”,以“学”定“教”、“教”“学”合一,实际上是围绕课标设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一个个搞懂,最终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

当然,在抓质量方面,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作法比较好,但小学要加强质量管理,在课堂教学和有些管理方面要务实,少搞花架子,也确实要打假。

三、管理上的差距:注重创新、总结与推介

篇5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2008年工作要点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

5.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

8.电力建设公司建立和运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王志有,任永宁

9.卧式头除氧器三鞍座除氧水箱支座反力与弯矩分析余志宏

10.大型汽轮发电机高压给水加热器钢管的远场涡流检测与标准探讨张志毅

11.中压开关柜绝缘方式和绝缘标准的探讨王隽

12.DL/T1039-2007《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简介苏尧,叶春松,李少杰

13.关于中小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有关问题的探讨杨辉

14.标准工艺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作用、应用及编写需求包晔

15.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编制的若干问题李天扶

16.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若干思考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 张蚌京

17.输变电工程造价与变化趋势分析史雪飞,李敬如,胡滨,赵彪

18.关于印发《注册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19.关于2008年至2009年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20.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21.企业如何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22.美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3.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4.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

5.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编报办法(试行)》

6.以标准为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杨辉

7.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简介张林明

8.γ射线探伤曝光时间计算电子表格的设计与制作孙望军,祝世文,李诗科

9.如何加强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邱书清

10.人工骨料碱活性试验项目研究王一民,王伟

11.对标准《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中有关油样脱气问题的讨论徐康健

12.带附加电流线圈的三相无功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分析陈吉芳,郑永有

13.浅谈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王立京

14.企业定额与市场竞争孙立新

15.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16.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生物质发电厂进行调研

17.用Accplast80修复循环流化床损坏的耐火材料

18.日本工程造价管理白洁如

19.企业如何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20.《电力工程材料价格信息》

1.把握和谐社会实质,构建和谐的电力标准化和技术经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

2.贺信曾培炎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标准定额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汪光焘

4.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促进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在全国标准定额会议工作上的经验交流材料

5.2007年电力标准化工作回顾及2008年工作要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中心

6.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工作2007年工作回顾及2008年工作展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

7.国家电监会印发《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8.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9.建设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

10.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11.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现状、原因分析及建议潘业斌,PanYeBin

12.风电场的投资计算谢元俊,XieYuanJunHtTp://

13.烟塔合一的技术经济分析孔庆琦,KongQingQi

14.工程造价审计中规避审计风险之我见张敏,ZhangMin

15.一台110kV变压器发生内部过热性故障的分析与思考刘湘平,徐康健,朱遥远

16.《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介绍《导则》编写组

17.厦门地区用户配电室年检收费改革浅析张颖,ZhangYing

18.2007年新的与电力行业相关的标准目录

19.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关于公布各地区工资性补贴的通知

20.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2007年工作情况汇报及2008年工作要点马桂芝

21.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 电建动态

22.企业如何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23.赴俄罗斯捷克建筑工程定额管理考察报告建设部建筑工程定额考察团1.电力标准化五年发展成就中电联标准化中心

2.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3.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办法

5.《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印发

6.《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修编内容介绍饶宏玲,RaoHongLing

7.ERP工程项目自动转资探讨与实践穆松,曹春平,张俊,MuSong,CaoChunPing,ZhangJun

8.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出口明渠水下开挖及围堰拆除设计及施工吴朝月,周庆科,WuChaoYue,ZhouQingKe

9.加强我国标准信息咨询服务的探讨杨辉,YangHui

10.企业标准体系适宜性研究余建华,傅新珠,YuJianHua,FuXinZhu

11.两种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优化设计仿真程磊,晁勤,秋向飞,李宁,ChengLei,ChaoQin,QiuXiangFei,LiNing

12.探析CRO机制下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李冬妍,邓义虹,LiDongYan,DengYiHong

13.建设单位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梁晓华,LiangXiaoHua

14.2007年最新的电力行业标准目录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16.《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现役机组脱硫设施建设管理导则(试行)》印发

17.电建动态

18.国外EP项目报价与费用管理探索金鑫

19.电力工程材料价格信息

1.标准造福人与社会——第38届世界标准日祝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

2.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3.电力行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5.国家建设部令第160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

6.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7.《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印发

8.标准DL/T1036-2006《变电设备巡检系统》编写说明沈贤义,ShenXianyi

9.浅谈我国企业标准人才的培养杨辉,YangHui

10.500kV交流瓷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现场交接试验车文俊,杨力,潘仰光,宋继军,孟祥利,姚玉锁,张晓星,菅雅弘

11.大同第二发电厂二期2×600MW大型空冷火力发电厂技经评价与造价分析沈钰,ShenYu

12.企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张爽,朱彤,ZhanShuang,ZhuTong

13.投标方如何审查工程量清单史晨英,ShiChenying

14.浅谈电力通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兰志强,LanZhiqiang

15.关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测定方法的探讨张振兴,孙宝华,黄振康,梁双印

16.2007年新与电力行业相关的国家标准目录

17.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政策推动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

18.工程造价鉴定的主要程序及方法

19.香港工务工程造价管理简介

20.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 《电力工程材料价格信息》

6.实施整合型贯标建设和谐工地涂云,党永平,TuYun,DangYongping

7.掺低等级粉煤灰胶凝材料的收缩性能和长期力学性能研究徐孙燕,叶诗木,XuSunyan,YeShimu

8.变压器节能效益的简洁评价与实例许梦黔,XuMengqian

9.循环经济体系下的物流管理模式研究高志雅,GaoZhiya

10.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系列标准于跃海,吴维宁,刘国定,粱志成

11.土石坝采用具有分散性黏土筑坝技术探讨朱鑫,刘勇,ZhuXing,LiuYong

篇6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自1996年8月起,欧盟成员国相继停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按欧盟法规进行了全面整改,并于1997年接受了欧盟兽医代表团的考察。代表团考察报告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欧盟只做出了恢复从我国3家工厂进口兔肉的决定。1998年9月、1999年6月和1999年10月,欧盟兽医代表团先后三次来华考察。2000年5月,欧方公布决议,认可我国山东、上海可以对其出口禽肉,但未批准我国加工厂注册。2001年欧方专家来华考察我国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物质监控体系,随后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考察报告,导致我国冻鸡出口下降了41%,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29%。

近年来,许多进口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2002年日本对我国青岛的肉鸡产品检疫项目增加了10个指标,对蔬菜农药残留化验检测项目,由入世前的4项增加到46项;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最高时就达200多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测增加到62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自2005年4月1日起,禁止进口中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将会影响中国对美国上亿美元的出口。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①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②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③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被查出的“苏丹红一号”等事件,“苏丹红一号”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禁了,为什么在今天又查出它存在于大量食品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④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①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三、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完善国内环保法规

(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2、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1)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草等),进行植物修复。

(2)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首先要纠正或扭转偏施、重施氮肥的习惯,推广节氮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实行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发展多元高效肥,推广专用复合肥,积极推行有机无机肥配套施肥体系,同时应加强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的研究。其次,要推进有机肥工程,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多种形式使秸秆还田,集中处理加工畜禽养殖基地的鸡粪、猪粪等使之成为商品有机肥料。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工作,同时实施河湖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政府应增加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

(2)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大量事实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4、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己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以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为目标,涉及从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和活动。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保标准的要求,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发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将有益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方法: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2)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6、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绿色技术

农业标准化工作就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按照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把先进科技成果和绿色技术转化为标准,并加以监测、实施,使业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活动。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要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企业自主研究和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生态技术,并将其大力推广,使绿色技术上升为“农业标准化”中重要一部分的。我国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龚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2.《贸易与环境》,赵玉焕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3.《如何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李志军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4.《如何积极应对农业绿色贸易壁垒》,李一南著,中国财政,2006,年9月。

5.《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余鹏著,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7月。

6.《我国出口农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刘翠萍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4月。

7.《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谭蓉娟著,特区经济,2006年5月。

8.《如何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于宝苹著,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6月。

9.《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顿红著,科教文汇,2007年6月。

篇7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自1996年8月起,欧盟成员国相继停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按欧盟法规进行了全面整改,并于1997年接受了欧盟兽医代表团的考察。代表团考察报告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欧盟只做出了恢复从我国3家工厂进口兔肉的决定。1998年9月、1999年6月和1999年10月,欧盟兽医代表团先后三次来华考察。2000年5月,欧方公布决议,认可我国山东、上海可以对其出口禽肉,但未批准我国加工厂注册。2001年欧方专家来华考察我国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物质监控体系,随后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考察报告,导致我国冻鸡出口下降了41%,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29%。

近年来,许多进口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2002年日本对我国青岛的肉鸡产品检疫项目增加了10个指标,对蔬菜农药残留化验检测项目,由入世前的4项增加到46项;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最高时就达200多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测增加到62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自2005年4月1日起,禁止进口中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将会影响中国对美国上亿美元的出口。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①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②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③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被查出的“苏丹红一号”等事件,“苏丹红一号”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禁了,为什么在今天又查出它存在于大量食品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④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①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三、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完善国内环保法规

(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2、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1)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草等),进行植物修复。

(2)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首先要纠正或扭转偏施、重施氮肥的习惯,推广节氮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实行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发展多元高效肥,推广专用复合肥,积极推行有机无机肥配套施肥体系,同时应加强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的研究。其次,要推进有机肥工程,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多种形式使秸秆还田,集中处理加工畜禽养殖基地的鸡粪、猪粪等使之成为商品有机肥料。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工作,同时实施河湖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政府应增加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

(2)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大量事实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4、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己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以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为目标,涉及从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和活动。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保标准的要求,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发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将有益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方法: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2)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6、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绿色技术

农业标准化工作就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按照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把先进科技成果和绿色技术转化为标准,并加以监测、实施,使业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活动。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要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企业自主研究和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生态技术,并将其大力推广,使绿色技术上升为“农业标准化”中重要一部分的。我国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龚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2.《贸易与环境》,赵玉焕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3.《如何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李志军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4.《如何积极应对农业绿色贸易壁垒》,李一南著,中国财政,2006,年9月。

5.《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余鹏著,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7月。

6.《我国出口农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刘翠萍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4月。

7.《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谭蓉娟著,特区经济,2006年5月。

8.《如何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于宝苹著,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6月。

9.《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顿红著,科教文汇,2007年6月。

篇8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自1996年8月起,欧盟成员国相继停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按欧盟法规进行了全面整改,并于1997年接受了欧盟兽医代表团的考察。代表团考察报告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欧盟只做出了恢复从我国3家工厂进口兔肉的决定。1998年9月、1999年6月和1999年10月,欧盟兽医代表团先后三次来华考察。2000年5月,欧方公布决议,认可我国山东、上海可以对其出口禽肉,但未批准我国加工厂注册。2001年欧方专家来华考察我国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物质监控体系,随后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考察报告,导致我国冻鸡出口下降了41%,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29%。

近年来,许多进口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2002年日本对我国青岛的肉鸡产品检疫项目增加了10个指标,对蔬菜农药残留化验检测项目,由入世前的4项增加到46项;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最高时就达200多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测增加到62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自2005年4月1日起,禁止进口中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将会影响中国对美国上亿美元的出口。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①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②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③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被查出的“苏丹红一号”等事件,“苏丹红一号”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禁了,为什么在今天又查出它存在于大量食品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④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①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三、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完善国内环保法规

(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2、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1)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草等),进行植物修复。

(2)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首先要纠正或扭转偏施、重施氮肥的习惯,推广节氮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实行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发展多元高效肥,推广专用复合肥,积极推行有机无机肥配套施肥体系,同时应加强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的研究。其次,要推进有机肥工程,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多种形式使秸秆还田,集中处理加工畜禽养殖基地的鸡粪、猪粪等使之成为商品有机肥料。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工作,同时实施河湖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政府应增加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

(2)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大量事实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4、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己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以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为目标,涉及从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和活动。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保标准的要求,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发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将有益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方法: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2)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6、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绿色技术

农业标准化工作就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按照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把先进科技成果和绿色技术转化为标准,并加以监测、实施,使业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活动。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要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企业自主研究和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生态技术,并将其大力推广,使绿色技术上升为“农业标准化”中重要一部分的。我国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龚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2.《贸易与环境》,赵玉焕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3.《如何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李志军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4.《如何积极应对农业绿色贸易壁垒》,李一南著,中国财政,2006,年9月。

5.《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余鹏著,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7月。

6.《我国出口农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刘翠萍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4月。

7.《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谭蓉娟著,特区经济,2006年5月。

8.《如何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于宝苹著,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6月。

9.《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顿红著,科教文汇,2007年6月。

篇9

随着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信息化实践对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决策者的关注角度不一样,对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解不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多样的信息资源规划。经研究分析信息资源规划的现状,将信息资源规划分为两种: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和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一、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是针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领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采取一定措施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升信息资源在社会运转中的功能,减少社会运行的成本,保证社会向预期目标发展的长期计划。因而在宏观层面上,信息资源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也是一项信息化的专项规划。

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在对信息资源进行调研论证之后,由政府规划部门或政府委托的单位编制,颁布后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并在本地域内指导各级政府及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它通常是通过多项保障措施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项目来进行推进,以实现规划之目标。这种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在国内外都曾出现过,比如欧盟电子内容(e-Content)计划、加拿大“政府在线”规划等。

2000年12月22日,欧盟在《关于在全球网络发展欧盟电子内容与信息社会发展多样化语言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电子内容计划(e-Content Program)(相当于我国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该计划时间跨度从2001年至2005年,总投资1亿欧元。电子内容计划的实施分为三个行动方向(Action Line)展开。第一行动方向,提供公共信息的公众访问和商业化开发,预算比例为40%-45%;第二行动方向,在多元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增强内容产品,预算比例为40%-45%;第三行动方向,提高数字内容市场的活力,预算比例为10%-15%。电子内容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是公共信息的商业化开发和发展数字内容市场。根据这三个行动方向,欧盟已经成功实施了几十项重点示范工程,取得了重要成果。

二、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主要是运用了信息工程及信息资源管理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对边界清晰的组织机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全面规划。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已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外的企业中运用得较为普遍。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也在研究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并在我国企业和边界清晰的行业中开始实践,其中高复先教授的《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颇具影响。该书中的信息资源规划在数据管理标准的建立与实施基础上,进行总体数据规划中的实体分析和主题数据库的建立,在进行总体数据规划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数据管理标准化工作,通过数据标准化工作使总体数据规划更为扎实,总体数据规划成果更能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作用。山东海化集团、中国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业采用该方法规划了本企业的信息资源。

三、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比较

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和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都以提升信息的效能为手段,实现各自的目标;两者都要求消除各自规划范围内的“信息独岛”,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两者在规划领域上有相互靠近的趋势,在政府部门内表现尤其突出,他们在做本部门信息化规划时突出了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在做本部门信息系统时又运用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已经在宏观领域中试用,河北省的信息资源规划就采用了微观层面的规划方法。

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和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虽然只有“宏观”和“微观”一词之差,但内涵却截然不同: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服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在社会发展中信息资源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资源领域里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实施一系列项目整合全社会的信息资源,提升信息资源在社会运转中的功能,减少社会运行的成本,保证社会向预期目标发展;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确切地说是一项工程技术,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建模、支持工具等内容,为边界清晰的机构梳理业务流程,搞清信息需求,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实现信息数据高效、有序地流动,消除信息孤岛,进行信息共享。两者之间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表1列出了两种信息资源规划不同之处。

四、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联系

虽然微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在省级信息资源规划上进行了试点,并准备付诸行业实践,但是由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信息资源的规划对象、目的、方法、规划 重点、执行方式、存在形式都有较大的区别,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更谈不上什么联系,但如果把两者放在全社会的规划体系中来分析,那么两者之间就存在某些方面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规划体系(如图1所示)中,“部门信息资源规划”是该职能部门对本部门信息系统中信息资源的规划,属于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源规划。规划体系从上至下,发挥指导作用,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交通、能源、宏观信息资源等各专项规划,交通、能源专项规划又指导本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而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对所有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发挥指导作用,尤其在部门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规划体系从下至上,发挥支撑作用,即本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支撑本部门的专项规划,各项专项规划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及部门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又支撑宏观层面信息资源规划,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服务。两者之间的联系清晰可见。

图1 社会规划体系结构

表1 两种信息资源规划的不同点

参考文献:

[1]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胡小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观念[J].中国信息界,2006(4)

[3]欧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考察团. 欧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考察报告[R].

篇10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自成立以来,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权责明确、规范运作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公司章程》等27项有关公司治理、运作、管理的基本制度,明确了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了规范有效的运作、监督、管理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责明确、权限清晰,在具体运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做到了按现代企业制度及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规范运行,有效保证了公司的持续良好发展。特别是董事会依法规范运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董事会制度健全,议事规则切实有效运行

董事会制订了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工作规则,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人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事规则。董事会及董事会各专委会均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议事规则,切实做到规范、有效运作,依法按规履责行权,在公司发展战略、重大事项决策、风险防控、推进公司调整优化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公司治理能力、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切实维护了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董事会运行机制健全并规范运作

董事会规范运作,履责行权,必须具有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作保证。中国电建董事会十分重视运作机制的构建并做到切实有效运行。主要体现在:

抓议案规范化建设。对董事会议案撰写及汇报作出明确规定与要求,如制发了投资类议案拟写模板,对投资类议案的主要内容模块、框架格式等作了明确规范,不断提高议案质量和规范性,保证董事会能够清晰、准确、全面地了解议案内容,提高董事会审议决策效率,保证董事会审议决策的质量。

抓议案审核的规范化流程建设。对经理层提交董事会审议的议案,要求采取审核、评估,法律咨询等内控程序,要有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论证。要求经理层履行完备的内部审核程序,即“二级单位论证主管部门初评投资评审会评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并明确意见董事会专委会审议并提出明确意见董事会审议决策。坚持严格审核、层层负责的流程,确保提交董事会审议议案的质量。

抓董事会议事规则的执行到位。严格按照议事规则规定,印发会议通知、议案,保证董事有足够时间审阅议案。在决策权限、表决程序等各环节,按章依规办理。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前对议案作了仔细审阅并认真准备审议发言意见,在会议审议中,每项议案都严格按照“经理层汇报―董事质询―发表审议意见―表决”的流程进行,与会董事对每项议案独立表达意见,按规表决,绝不走过场、走形式。公司法律顾问和上市保荐人列席所有董事会会议,确保董事会依法按规决策。

董事会秘书充分发挥协调沟通作用

在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审阅议案期间,董事会秘书积极主动沟通协调议案拟写部门,为独立董事、外部董事释疑解惑,提供补充材料,或组织专题汇报,帮助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全面准确了解议案内容,以便在董事会上高效审议,科学决策。

近年来,随着PPP项目不断增多,项目投资额度大、不确定因素多,且地方政府要求签约的时间紧,从而造成了“经理层要抢抓市场机遇与董事会决策程序完备”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董事会与经理层联系的枢纽,董秘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一方面协调经营主管部门向董事们提前汇报项目情况,说明相关原因;另一方面,在履行公司内部审核程序时,协调经理层相关领导加快审核进度,确保相关议案按期上会,以满足董事会审议时限要求,也满足地方政府对投资项目给定的签约时限要求。注重对重大PPP项目的风险因素把关,要求对重大投资项目议案,必须附有法律意见书,对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所提出的风险关注点,要求在议案中落实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

独立董事/外部董事依法按规履责行权

公司的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在出席董事会会议前认真阅研议案等资料,在会议期间认真听取经理层汇报议案,与其他董事和经理层人员深入讨论,独立、客观、审慎地发表明确的意见,依法按规表决。并且,还结合审议议案,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就公司整体战略、业务规划、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和公司持续良好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起到了参谋和督促作用。

董事会每年还安排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对国内外重大投资项目和子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公司的真实经营管理情况,了解董事会决议的执行落实情况,听取经营管理层的意见,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督促性的工作要求,并形成考察报告提交董事会和公司经理层,帮助公司不断改进和加强管理工作,促进公司的良好发展。

高度重视董事会决议的执行落实

2014年,董事会建立了决议执行落实情况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了董事会决议执行、落实、报告的责任,以及与公司经理层、管理部门、项目执行主体单位间的信息沟通程序,跟踪了解各环节执行董事会决议的动态,并由董事会办公室汇总执行落实情况向董事会报告,对董事会及时了解决议的执行落实情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提高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效率和针对性,2016年,董事会对原实行的决议执行情况综合报告制度,改进为决议执行情况实行备案制、报告制、重新审议制,即,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公司经理层在负责执行落实过程中或执行落实结束后,分别对不同执行落实情况,按季度向董事会报送备案、向董事会报告,向董事会提请重新审议。通过这一制度的改进,完善了董事会决议执行落实的责任主体及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机制和流程,优化了决议执行的跟踪方式,便于董事会从更加准确精炼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决议执行情况,使董事会对于决议事项实现了全过程闭环管理和全方位信息掌握。

篇11

开篇语:以史为鉴可知古今,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县级供电企业中开展的同业对标工作,通过四大项69个考核指标,把县级供电企业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为我们和兄弟单位横向比较、互相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去年,我们有针对性的考察xx供电公司和xx电力局等单位。

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xx市是县级市,xx市供电公司隶属xx供电分公司代管,所以从行政区划和管理形式上与我局相同。该公司是国家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国网公司树立的县级供电企业标杆单位,在全国县级供电企业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xx、xx是我省县级一流供电企业,在地域上具有相似性。所以选择以上单位作为我们的考察对象,是做了认真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的。这次考察的目的是:通过向先进单位、标杆单位学习,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方法,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促进发展,争创一流。

基本情况和先进经验

一、xx考察情况

1、xx市供电公司基本概况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到xx供电公司城市分公司、xx市电力公司进行了考察,重点考察了胶州市供电公司,在考察中我们通过公司领导经验介绍、看多媒体图片、观摩客服中心、供电所和有关科室。xx市供电公司是一个拥有总资产7.5亿元的国有中型(一)企业,下设19个供电所,现有职工378名,农电工500名,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22座,主变总容量137.5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39.06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562.36公里。公司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以及mis系统为代表的管理信息自动化。20xx年完成售电量13.8亿千瓦时,全网综合线损率完成6.77%,供电可靠率城区完成99.92%,农村完成99.836%,电压合格率完成97.28%,实现销售收入6.08亿元,实现利润167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11.7万元/人.年。

2、xx市供电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

通过我们细心地考察和了解,该公司在管理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用人机制活、激励措施强。该公司用人的宗旨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给干成事的给职务、给能干事的给岗位,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通过竞聘上岗为每位职工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对中层管理人员每两年一聘,基层工作人员每年聘用一次,除了用人上的双向选择外,抄收人员可以对辖区进行选择竞聘。在供电所内部设置上,以北关供电所为例:该所共有员工20人,下设2个电工组、1个抄表组。电工组负责设备维护、日常报修。抄表组负责抄表、轮换表、用电稽查。全所负责10kv线路99.58km、0.4kv线路80.65km,配电变压器401台,担负着30个村1.2万居民客户和360个企事业单位的供电服务工作。20xx年供电量达1.1亿kwh。从公司到供电所,统一按需设岗、按岗定责,竞聘上岗,严格考核。以基层供电所为例:工作好的员工每月可以拿到1700元左右,而工作差的每月只拿800元左右。用他们的话说就叫:奖的心动,罚的心疼。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公司还设有特别贡献奖:对做出小发明、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在具体实践中发了作用,有特别成效的,年终奖励5000——10000元。

(2)、电网结构坚强,科技含量高。该公司调度全面实现了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四遥”化管理。全公司所有变电站全部是有人值守,无人值班。在公司调度中心,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停、送电操作任务。所有出线全部实行旁路母线供电、全面实现了同业对标中的n-1准则的要求。

(3)、优质服务具有新理念。该公司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服务型经济,有了优质的服务就有了市场,也才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健全服务制度,突出公司的个性化服务,在报装、抢修、投诉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并形成了全员服务的局面,把服务摆在了首位,围绕服务抓生产,围绕服务抓经营,围绕服务抓安全,围绕服务抓后勤,围绕服务抓政工。无论公司到基层,全部实行“一柜式”服务,即客户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办完所有事。同时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中率先建立了客户代表室,开通了95598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服务。实现了业扩报装的全过程服务和事故抢修的快速反应机制,给客户及时提供了个性化、无障碍服务,

(4)、企业文化建设富有特色。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该公司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为鼓励员工学习,该公司提出:“如果你有智慧,请为企业奉献智慧;如果没有智慧,请你去学习;如果不学习,就请你去流汗;如果不学习、不流汗,就请你离开。”在创建企业文化上,一是组织创新。企 业的管理、人事、组织、宣传、教育部门是员工学习、培训的主要组织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学习档案。二是制度创新。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定时、定点、定人对员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从而形成一种自觉行动,使企业和员工都有一种学习的应激力,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使学习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工资福利制度、人事组织制度有效的衔接,形成科学的学习激励机制。三是内容创新。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应提倡跨岗学习,各岗位上工作人员不但要熟知本岗位上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对相邻专业、相关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在学习培训方式方法是:集中学习、借考代培、按需定向培养。

二、xx考察情况

(一)、xx电力局基本情况及其先进经验

1、xx电力局基本情况

在甘州电力局我们主要考察参观了局机关和党寨供电所。甘州电力局有张掖供电公司代管,全局下辖11个部室、1个多经公司、23个供电所,全局在册职工492人,其中正式职工259人,农电工201人;大专以上学历82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45人、党员96人。辖区共有各类客户9.7万户(城镇客户由张掖供电公司管辖),20xx年售电量13.2亿kwh,综合线损率完成12.6%,供电可靠率99.5%,电压合格率97.4%。该局是国家级“双文明单位”、省级“一流供电企业”。

2、xx电力局比较突出的方面

(1)、标视宣传醒目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氛围浓郁。走进甘州电力局大院,给人一种清爽、利落的感觉。宣传牌美观大放,宣传标语朴实中透出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如“以电相连,用心沟同”、“把真诚和微笑留下,把满意和赞誉带走”。各楼层也有类似的牌子,这种牌子一举多得,其一起到了宣传作用;其二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其三是照明作用。

(2)、部门设置全面,专业管理性强。该局机关设置11个部室,在机构设置上基本与张掖供电公司一致。如审计部、营销部、经营管理部等。经营管理部负责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负责起草部室、站所的年度目标责任书、负责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创一流工作。机构设置全面,加强了专业性管理,全局按照行业管理逐步迈向精细化管理轨道。

(二)、xx电力局先进经验

(1)、xx电力局比较突出的是多经管理严格规范,真正为职工办实事、谋福利。如,在吊车的购置中,全局职工每人集资20xx元,吊车在农网改造、外出工作挣的钱年底给职工分红。局里设立了恒兴公司,专门负责全局范围的变压器安装、线路架设。

(2)、县调自动化投入运行,调度管理专业化。局里设立电力调度信息中心,管理全局的调度和网络、信息传速工作。全局10kv及以上的操作,均由调度命令后操作,调度信息中心24小时值班制。

(3)、用人机制比较完善,管理考核力度大,拉开了工资档次,真正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

学先进、促管理、争创一流供电企业

考察启示及收获:通过学习考察,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和全国标杆单位、一流企业比较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这种差距既有地域上的差距、也有其它方面的差距。但也用共同之处,我们都是县级供电企业,都是按照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开展工作的。为此,我们要结合县情、考虑局情,取他之长,补己之短,要量体裁衣,有选择性的吸收、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思路决定出路,行动产生效益。我们在管理上要有创新、有突破、有提高。要创新三种机制:即用人机制创新、学习培训机制创新、考核机制创新。说起创新有人认为这是领导的事,其实,创新与我们每一位员工有关,管理人员要在管理上有创新,员工要在工作上有创新。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利于安全工作的、有利于优质服务的新思路、新办法,都可以提出来,进行大胆的创新。

2、严格照章办事,增强执行力。俗话说:“人管人管一点、制度管管一片。”现在我们的规章制度和别的单位比起来不少,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依然存在。就拿现在上报报表来说:有的供电所仍然置若罔闻。在业扩报装上依然不按流程办事。所以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重视起来,要不折不扣的严格执行。

3、建立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契机,建立一套职工学习培训奖励机制,对在地、省级业务知识竞赛中获奖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单位提出管理、技术等方面合理化建议的员工,只要切实可行、产生效益的,我们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要让员工明确认识到:“学习激发潜能,创新创造活力”、“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促使企业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好氛围。

4、进一步建立完善优质服务体系。自开展优质服务以来,我们探索积累出了一些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好经验、好方法,我们要积极创新,全力搞好优质服务,现在实行据实结算,利润空间缩小,我们要通过以优促销、以销促效来争取效益最大化。

篇12

2、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一是优化师资配备。在核编申报的基础上,通过省考、中西部人才振兴计划等途径招聘了66名短缺学科教师,充实了师资力量。二是狠抓师资培训。先后选派87名校长园长参加了省级高级研修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岗位提高培训,更新了校长的管理理念,提升了管理水平;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国家级550名、省级30名、市级580名,县级4038名,学历提高培训120名,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水平。三是加强名师培养。先后评选县级学科带头人38名、骨干教师56名,选拔推荐市级知名教师10名、骨干教师10名、学科带头人12名,省级教学能手18名。

3、课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召开了全县课改工作会,印发了6份配套文件,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35X”高效课堂教学,选定31个校区进行试点,确保了课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二是加强了对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先后组织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听评课978节,举办专题讲座46场次,组织县级高效课堂观摩课5节、市级专家优质示范课6节,编发《教育简讯》18期、《县教研》4期,从技术层面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建设。三是加强了考察学习和专题培训,先后派出中小学管理人员及教师赴安徽六安市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重庆渝北职中和省内宜川、眉县、三原等地名校考察学习,累计达476人次。组织参加省、市高效课堂骨干教师培训653人次,有力提高了校长、教师实施课改的能力。四是开展了高效课堂系列评赛活动,评选表彰了12所“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学校”及100名“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五是加大了教研工作力度,先后指导学校申报了6个省级、7个市级及156个县级课题,目前1个省级、78个县级课题已结题,全县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级奖励56人次、市级奖励78人次。

4、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先后邀请北京、西安等省内外专家、名师61名,举行高考专题讲座86场次,组织高三年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赴渭南高级中学、渭南瑞泉中学等知名学校学习考察112人次,撰写考察报告44篇,召开学习考察报告会6场次,有力地促升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2013年高考一本上线333人,比去年增长18人,上线率13.61%,增长1.93个百分点;二本上线1129人,比去年增长38人,上线率35.58%,增长1.2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5、职特幼教协调发展。一是完成职教招生1889名,占总任务的105%,建成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国家级4个,省级4个。二是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089名、劳动力转移培训7032名,超额完成了各项成人培训任务。三是扎实开展家长培训工作,邀请北大周建斌教授、道北铁中呼秀珍老师做报告4场次,培训家长2900人次,进一步转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促进了家校联育工作。四是大力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县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特殊教育学校。五是狠抓幼儿园规范化管理,累计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纠改及校车安全集中整治8次,进一步促升了全县幼儿园管理水平,公刘幼儿园创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新民中心幼儿园、义门中心幼儿园创建成市级示范幼儿园,小天鹅幼儿园等5所民办幼儿园被评为县级星级幼儿园。

6、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一是扎实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狠抓青少年宫管理与使用,全县18个学校青少年宫在课余时间、双休日坚持向学生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逐层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打造过硬素质争做阳光少年”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了书法、绘画、制作、声乐、舞蹈、体操、乒乓球比赛活动,评选表彰了10个青少年宫工作先进集体、20名先进个人及174名优秀特长生,范公中学等30所学校被命名为县级特色学校。二是狠抓学生德育教育。先后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及征文活动、“县好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及烈士陵园祭扫、敬老院献爱心、法庭进校园等德育教育及实践活动,同时坚持定期举办德育、法制、感恩、励志、心理等专题讲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三是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全年累计举办学生法制教育专题讲座218场次,扎实开展了以案说法报告会、模拟法庭、庭审进校园、法制教育征文及法制手抄报比赛等普法教育活动,收到明显成效。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杨宗科教授、强力教授为全县400多名学校管理人员做“依法治校、依法施教”法制报告讲座2场次,组织力量进行普法宣传2场次,散发普法资料1万多份。四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年创建成省级文明校园1所,市级文明校园3所,县级文明校园5所。

7、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一是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投资552万元,为全县11所学校配备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完成了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资源库建设工作。争取省上项目资金54万元,在全县36个村级小学实施了数字资源全覆盖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丰硕。广泛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应用评赛活动,评选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集体”12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手”90名,全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显著增强。三是教育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完成了《县教育志》编撰及出版工作,并于7月26日举行了发放仪式,我局先后被评为省及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8、安稳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狠抓安全教育。深入开展了“安全教育月”、“安全宣传日”等系列活动,相继开展专题讲座87场次、应急疏散演练55场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二是狠抓安全培训。累计开展“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培训”221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管理及后勤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三是狠抓隐患排查整改。全年开展集中检查12次,督促学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70多处,创建成1所省级、2所市级、5所县级平安校园及1所市级应急管理示范点,表彰命名了10辆安全运营示范校车。四是狠抓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成立了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中队,为全县幼儿园校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并与县交警队、城乡市容管理处联合开展了城区学校幼儿园上下学时段交通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五是狠抓稳定工作。全年共接待、办理各级各类案件17件次,办结率100%,切实维护了教育系统大局稳定。

9、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一是认真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为全县高职中学生及学前幼儿免除学费2821.9万元,免除义务段学生地方教材费780万元,受益学生5万多名。二是全面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累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124.53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8000多名。三是积极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县财政列支1739万元,在全县117所农村义务段学校实施了营养餐工程,受益学生19218名,营养餐学校覆盖率、学生覆盖率均达到100%。

10、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的招商引资工作,经过多方联系,促使东发实业有限公司决定投资3.6亿元在铁路大佛寺车站旁建设煤炭铁路运输专线一条,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提升我县煤炭运输能力。目前,该项工程的各项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