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23:29: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安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尽管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家具时会考虑很多因素,但是市场上存在的许多儿童家具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健康需要,使得设计出的家具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1.缺少安全防护设计
在发生过的许多家具伤害儿童事件中,许多都是因为家具设计不合理、没有采用合适的安全防护设计导致的。例如在一些案例中,设计者在设计儿童上下双人床这一家具时,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好动、喜欢攀爬的特点,将顶层床的防护栏设计过低,使得儿童受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
2.复杂结构中的安全隐患
一些设计复杂、功能繁多的儿童家具成功地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例如有的设计者将儿童用的椅子设计成带有脚轮的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椅子的功能性和趣味性都有所增加,但是设计者可能忽略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如果有孩子站到椅子上面,很有可能造成椅子滑动、孩子摔下的情况发生。
3.家具材料可能带来的伤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材料被运用到家具制作中来,它们可能具有良好的性能、可能具有亮丽的外表,但也可能存在能够使儿童受到伤害的危险。例如使用金属材料对家具进行封边处理、使用玻璃材质作为学习桌的桌面,这样做使得家具更加坚固与美观,但是金属边有可能造成儿童被划伤、玻璃桌面破损后有可能造成儿童受到伤害。另外一些可以散发有害气体的材料也可能被用于儿童家具的制作中,例如刨花板、三合板等合成板材在家具中的使用,这些板材使用含有甲醛的胶水黏合而成,不断释放的有毒气体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受到伤害。
4.色彩造成的视觉污染
儿童具有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他们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非常高,喜欢让鲜艳的颜色充满自己生活的环境。因此一些儿童家具的设计师抓住儿童这样的心理特点,将儿童家具设计成具有鲜艳色彩的样式,采用此种设计成功的案例很多,但也有许多设计师滥用色彩,造成了视觉污染,成为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具色彩污染。一方面是家具自身颜色的不协调,家具本身从整体看给人以非常难受的感觉,另一方面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不协调,使得家具虽然摆放在某处,但是给人以非常突兀的感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儿童会形成心理上的阴影,不利于今后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儿童家具的安全性设计
儿童的身心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因此儿童每天都在使用的家具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性研究。儿童家具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与化学安全两种,物理安全指的是家具的硬度、棱角等物理方面是否符合儿童安全的需要,化学安全指的是家具材料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儿童使用安全的需要。在对儿童家具成功设计案例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将儿童家具设计安全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如下:
1.儿童家具设计的造型与结构安全性
在造型方面家具的设计应当更加多样化,用美观的造型赢得儿童的喜爱,但是在关注造型美观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儿童家具的实用性,家具的设计应当满足儿童生活学习的客观需求,这是儿童家具设计的根本要求。另外还要考虑家具的舒适性,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舒适的家具有可能造成身体的发育受到伤害,影响孩子的成长。例如对于儿童课桌椅的设计,既要注重桌椅美观,在设计中加入卡通等儿童喜欢的元素,又要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其视力、骨骼发育的保护。在设计结构安全性方面,应当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要素:一是要保证儿童家具的牢固与稳定,儿童家具的设计尽量避免使用可拆卸、折叠式的结构,防止儿童在接触家具时被夹伤,另外设计的家具应当具备一定的抗压、抗摔的强度,以免因为家具的破损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二是对于可抽拉、开关门式的家具在设计时要使用缓冲设备,防止儿童在抽拉抽屉或者开门时挤伤身体。三是注意小配件的安全性,小配件的安装应当非常牢固,不易于被孩子拆卸,另外在体积方面也可以考虑将小配件的体积设计得大一点,以免被孩子获得导致误食的危险。
2.儿童家具设计中的色彩
色彩是儿童家具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不同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儿童正处于自身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长性与变化性决定了他们的心情与性格会因周围的环境与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色彩这一元素,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儿童家具的设计师们应当详细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与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及对人的影响。色彩鲜明、带有儿童趣味的家具是儿童喜欢的家具类型,设计师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性将产品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力求使家具实现开发儿童智力、增长儿童见识的目的。色彩的使用应当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确保家具本身色彩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二是要确保家具色彩与儿童学习、生活环境的协调性,避免在设计中滥用色彩,污染了儿童成长的环境。
3.儿童家具设计中材料的选用
儿童家具的制作材料非常丰富,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用于制作不同类型的家具或者制作家具的某个部件。材料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环保、安全因素,目前市场上儿童家具甲醛超标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家具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保证儿童的健康,因此在选用家具材料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大量胶黏合剂的材料,应使用如实木、塑料、太空铝等不含有胶黏合剂的材料。另外为了减轻某些儿童家具的重量,确保儿童不会受到家具有可能带来的的伤害,中低密度的板材、中空的合金材料可能会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轻质材料也要充分考虑家具的稳定性,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家具不稳定,翻到砸伤孩子的情况。另外在使用金属材料时要防止出现金属切割时出现的锋利边缘,尽量将金属材质的棱角处打磨圆滑,以免割伤孩子们的身体。
一儿童病区定期开展小组活动
2013年,社工部在为患者组织小组活动时,确定了活动的目的类型:支持型和教育型,在活动中让患者之间获取心理支持,同时获得健康教育的知识。在社工们近一年的摸索中,小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几乎所有的社工也都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组活动主要覆盖在成年患者身上,而儿童患者群体中却缺少类似的项目,即使儿科也有由社工组织的活动,但大多集中在六一联欢会、不定期的游戏上。如何在儿童病区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活动内容的选题又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摆在了社工部的面前。亚心医院是一家大型的心脏病专科医院,开放床位达788张,其中儿童病区床位111张,主要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这些患儿大多集中在0-10岁之间,多数孩子来自农村,父母在外地打工,其中不乏留守儿童;而心脏病患儿的疾病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等让其住院时间在7-20天左右。社工们通过分析患儿的家庭特点、年龄特点,同家长们积极进行交流,同时征求病区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将活动的内容定在儿童安全教育上。但社工们日常的工作十分饱和,专门开展此项活动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她们想到了和志愿者团体合作。经过积极的对外联络,社工部与武汉英中学校的“1+1”志愿者社团取得了联系。社团成员均为16-18岁的高中生,而他们志愿者服务的项目之一正好是由国际儿童安全组织支持的“儿童安全教育”项目,项目内容涉及:溺水安全、交通安全、高空坠落、触电安全等。他们将知识做成小品、拼图和幻灯,每周六的下午,在9楼儿童病区里,社工们提供活动场地、多媒体播放,指导志愿者们招募患儿及家长参与活动。他们们绘声绘色的表演,夸张捧腹的肢体动作,让患儿及家长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取了知识;活动中,志愿者们邀请患儿们一起拼“安全拼图”,看安全画册,进行安全知识提问,对回答正确者发放小礼品,极大地鼓舞了患儿及家长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
二因地制宜进行儿童安全教育
通过几期活动的摸索,社工部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分类式创新。“1+1志愿者社团”为患儿们所提供的安全教育知识,大多是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在医院里,医护人员所关心的安全问题与生活中又有所不同。于是,社工们带着相机走进病区,在医护人员们的建议下,拍摄了一套适合院内安全教育的图片。如坠床、跌倒、烫伤、服药安全等,图片中的设施、场景均为患儿及家属熟悉的病房,辨识度极高。而在志愿者的选择上,则利用医院附属的护理学校资源。护理学校的代课老师大多为亚心医院护士长兼任,她们对医院环境、安全的管理非常熟悉。社工部将图片制作成幻灯,老师对学生志愿者们进行培训,结合儿童病区现场观摩见习,每周对住院患儿及家长们进行安全教育,既丰富了患儿们的住院生活,学到了安全知识,同时也帮助临床护士们减少了一部分的宣教时间。自2013年年底至今,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达50余次,惠及住院患儿及家长近900人次。一直以来,许多观点都认为儿童安全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幼儿园)为主,社会支持层面大多是邀请交通、消防等部门到学校进行宣传讲解。然而,通过我们一年多的尝试与摸索,发现对于儿童聚集程度较高、停留相对时间较长的住院儿童病区来说,根据疾病诊疗的周期特点,由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携手,共同进行儿童安全教育的方式值得尝试与实践。
作者:任军 单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社工部
【摘要】关于网络使用行为包括对上网地点、上网时间、上网所从事的活动、会使用的网络工具,是否会因上网而耽误其它事等网络行为进行描述。【关键词】上网地点、上网时间、上网所从事的活动、会使用的网络工具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二)关于网络使用行为包括对上网地点、上网时间、上网所从事的活动、会使用的网络工具,是否会因上网而耽误其它事等网络行为进行描述。1.上网地点:最常上网的地点是家里(57.2%)及学校(35.1%)。2.每星期上网的次数:每个学生平均每星期使用网络2.52次。3.每星期上网的时间:每个学生平均每星期使用网络的时间为116 分钟。4.如果在使用计算机或是网络上有问题,最常去找谁帮忙是父母(29.3 %)、兄弟姊妹(24.9%)、同学朋友(22.8%)与学校老师(18.8%)。5.上网主要从事的活动(复选题):主要是查数据,其次是玩网络联机游戏。6.会使用的网络工具:大部分的儿童都会使用WWW及搜寻引擎,另外也有不少儿童会使用e-mail,使用QQ 及BBS 的儿童则较少。7.会不会因为使用网络而耽误作其它事的时间:认为会常常因上网而耽误其它事情时间的仅占4.5%,偶尔的占28.6,而几乎不会的占64.5%。
(三)关于网络媒体素养将问卷结果计算之后可以得到五项平均分数,分别是网络使用能力(21.08)、信息评价能力( 2 5.14) 、网络安全能力(25.43)、网络法律能力(12.85)、网络礼仪能力(16.00 ) , 而媒体素养总分(20.10)则是由这五项能力加总之后平均所得。研究结果发现在每题平均得分上以“信息评价能力”(4.19)最高,而网络法律能力(2.57)最低,显见目前儿童在对于网络法律的概念仍有加强倡导的必要。通过这次调查,基本掌握宁波地区儿童网络媒介素养的大致情况。根据以上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得出以下几项结论:
( 一) 证明儿童会上网的比例相当高。本研究发现儿童会上网的比例高达96.4%,这里“会上网”的概念被定义为“有使用网络的经验”。目前宁波市儿童家中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相当普及,父母会上网的比例高,即使家中没有网络,他们也可以在学校或其它地方上网,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中儿童会上网的比例高,可能与家庭环境及学校信息教育普及有密切的关系。
(二)研究显示,儿童上网的频率及时间都还算合理,唯一要注意的是上网所从事的活动,不论是本研究或其它研究均发现,大部分的儿童上网是以玩网络游戏居多。而家中可以上网的儿童比较容易因上网而耽误其它事。这就证明媒介系统依赖论的观点,即受众对于媒介的娱乐依赖是很有道理的。
(三)在网络媒体素养各项能力的表现方面,儿童“网络使用能力”和“信息评价能力”的表现要较“网络安全能力”、“网络法律能力”及“网络礼仪能力”佳。学校的信息教育多着重于前两者,而较不重视后三者的能力,后三者的能力较偏向于道德与常识判断的概念,因而可能与家庭教育、个人特质较有关系。
【文章来源】/list.asp?classid=29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离开家乡爹和娘,背上行李走远方。酷暑寒冬多保重啊,打工路上自己闯。”郑源的《打工行》这首歌唱出了无数农民工背井离乡、出外打工的坚韧和辛酸,他们本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他们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由夫妻一方抚养或由祖辈、亲戚代管,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样造成了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在外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教育、引导,造成孩子思想道德滑坡、行为习惯欠佳、学习成绩低下、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关。他们渴望得到关爱,渴望沟通理解,渴望帮助指导,但现实让他们苦闷迷茫,忧郁焦虑,孤独无助,内向自闭,他们的心灵是一片孤寂的荒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班主任大有作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最了解他们,又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能保持很好的联系,可以在关爱留守儿童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关爱留守儿童,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这是走进他们心灵的前提。班主任先让他们自己填表或写自我介绍,然后通过家访等形式,全面、深入了解留守儿童。
其次,班主任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班主任通过谈心、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愿。如果学生不便向父母倾诉,班主任代为转达;如果是不当的心愿,班主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还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让他们有追求,有奋斗的动力。还引导他们学会倾诉,有了委曲和困惑可以向老师、朋友、父母倾诉,也可利用作文和日记倾诉论文的格式。
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常常孤僻、胆小幼儿教育论文,自卑心理严重。班主任应引导班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帮扶小组”,开展“我和留守儿童交朋友”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级如家一样的温暖。另外还要让他们为班级做贡献,让他们能力得到发挥,心理有归属感。
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心理孤独,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班主任要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交友问题,发现交友不当,应引导他们及时处理。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班主任应要求他们的父母与留守儿童进行密切沟通,每周至少通话一次,每学期至少回来探亲一次,或者孩子到父母工作地去探亲一次。并教会家长通话时多听孩子倾听,多引导,少教训,少说教。
留守儿童常常由单亲、祖辈、亲戚做留守监护人,由于他们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所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很多。班主任要多和留守监护人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并和他们讨论教育管理方法,并为他们出谋划策,提高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
引导留守儿童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挑战。
第三届(2009年)评选活动将自2008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9年5月30日。第三届评选结果将于2009年6月31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幼儿教育杂志社
研究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周 英(华东师范大学)中班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对其
同伴冲突情境中表现的影响研究
王兰枝(内蒙古师范大学)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
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幼
儿园园本课程研究为例
优秀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吴慧源 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研究
谭 峰 亲子教育机构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现状研
究――以桂林市A中心为例
赵俊婷 儿歌的教育观研究――基于广西幼儿园课程文
本的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
翁晓鸣 3岁儿童气质发展特点与自主性相关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鲍艳辉 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教学策略的
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黄美贤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及相关
因素研究
本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梅 莉(中华女子学院)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有效阅读指
导策略的研究
杨 云(中华女子学院)中日关于大班幼儿同伴冲突与教
师应对策略的比较研究――日本九州女子大学附
属幼儿园与中国恩儿园的比较研究
章佳颖 (华东师范大学)关于综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音乐
教育现状的调查
王丽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劳动合同法在呼和浩特市公
立幼儿园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陈 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视觉支架式教
学提升自闭症幼儿语言能力研究
马芝(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儿童阅读障碍
的ERP研究综述
苏 姬(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行为异常幼儿 的个案观察与分析
骆晓笑(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教师专业
成长动力研究――以L老师为个案的叙事研究
优秀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刘 欢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现状的调查
周惠文 4~6岁儿童对生长和死亡现象认知的研究
刘小娟 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
淮北煤炭师范大学
王颖莉 脚手架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首都师范大学
刘晓川 幼儿园教师常规教育观念的研究
吕小烨 不同时期父母教养观念比较研究
张 艳 北京市幼儿教师游戏观的调查
张 菁 关于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的对比研究
王雪艳 不同情境下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特点研究
西南大学
张璐琳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困境研究
刘淑美 学前专业本科男生专业学习的困惑及对策初探
――基于某大学学前专业本科某年级三位男生
的个案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董钰萍 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结构分析
何一南1987-2007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状况与分
析――基于四种核心期刊的研究
叶 静 幼儿园新手――专家型教师备课比较研究
汪 静 流动人口家庭的儿童虐待调查
卢美君 平阳县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鼓励奖:
李 娜 刘陈岑 田 甜(中华女子学院)
刘晓娟 赵雪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郝芳超 徐 菲 王新洁 张莹雪(首都师范大学)
宋 坤 索长清 王宏霞(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梦怡 吴小平(西南大学)
胡 莹 张佳誉 徐丽芳 张 婧 袁慧兰 李慧慧
金晓乐 张放放 张燕飞(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张梦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周 洁 关于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现状之调查报告
唐守翠 如今的男幼师在哪漂泊――合肥男幼师的生存
现状与分析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吴 晓 幼儿园中男女幼儿舞蹈学习的差异研究
姜美玉 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的研究
阮巧丹 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连丽芳 初探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陈青南 大班调皮儿童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
策研究
杨 飘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周 虹 5-6岁独生子女独立性的研究与思考
郑婷婷 中班幼儿生活自主性学习的观察与分析
河南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张秋平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方珊珊 中班幼儿游戏合作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宋佳萌 关于青岛市某幼儿园一日食谱中营养成分的初
步分析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韦 微 当前城市幼儿存在的主要膳食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李汪明 开启选择性语言障碍孩子的心灵
优秀论文二等奖:
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亚男 关于大班幼儿独立性的调查
吴桂香 幼儿园活动室墙饰初探
赵 方 关于教师对幼儿奖励方式的初步调查
锁孝雯 关于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幼儿的现状及成因的调查报告
刘冉冉 关于合肥市幼儿园大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廖韫玉 蚌埠地区城乡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发展差异性的调查
苏晓妹 有关幼儿入园准备工作的调查研究
余 彤 孩子在幼儿园安全吗――幼儿园接送和门卫制度的完善及实施
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范小颜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乔 莹 谈幼儿数学活动区的开展与指导
未克青 “否定”式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
谢 丹 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罗晓丹 中班某幼儿攻击的矫正研究
严圆圆 实习幼儿园小中大班区域活动的探索
林 丹 新老师管理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策略初探
施冬婷 新老师对小班表演区调控组织的基本指导与策略
林 红 幼儿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来自于对大班幼儿的调查
陈真真 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成因及策略研究
林 燕 小班幼儿社会与家庭环境的相关调查研究
高丽丽 小班幼儿的告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王佳秀 浅谈台实幼大二班语言区的创设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秦续姣 浅谈新教师如何提高教育策略与机智
邵 分析小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刘 楠 大班幼儿在园遵守集体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调查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张悦涵 异性玩具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罗合亮 解开孩子“对着干”的心锁
韦柳媛 幼儿与同伴冲突的原因探析
卢 巧 城市家庭环境对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影响
文 雯 幼儿语言过早成熟刍议
石富莲 教师吓唬幼儿的现象分析
施 慧 谈谈幼儿园师源性心理伤害
赵 露 谈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鼓励奖:
黄丽倩 王 璐 张 咪 李伟伟 张婷婷 韩 萍
陈 辉 许媛媛 尤亚平 韩兰兰(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万 雪 王罗敏 刘 欢 付 慧 牛 圆 张晓玲
曲 佳 董 旭 姚 笑 刘翠莲祝 琛(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罗雪梅 周瑜征 陈 芳 汤媛媛 郑自新 郭慧兰
张 云 刘安娜 张 瑛 张 利 陈 娟 严 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科技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也有增多的趋势。临床医师不可能掌握所有药物的各种信息,也不可能向患者逐一详细说明,因此药师的作用日益重要。另外部分药品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内容专业性较强,医学用语使患者不易理解。种种原因都要求医院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由于儿童身体各部组织处于发育成熟阶段,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成人相比有明显差别,加之儿童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反应各有不同,因此,合理用药在儿科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1]。
如何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每一个药师在调剂配方时应重点注意的问题。现在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由传统的“保证药品供应”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由被动式服务转向主动式服务。门诊药房是连接医患的一个纽带,是直接面向患者的重要岗位,对患者用药的正确指导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也使药师的价值得到体现[2]。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配发药物时应对家长详细指导合理用药,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对家长详细交代药物的使用方法 2 对家长准确交代药物的使用剂量
病人能正确服用药品,较好地完成治疗过程,就可以加快病情的好转。但多数患儿家长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药师要给予患者主动的用药指导。对于剂量的交待应做到语言平实易懂,清楚明了,尽量避免使用太专业化术语。目前市场上适用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药物剂型比较缺乏,在使用成人药物剂量时,婴幼儿有时只需成人药物剂量的1/3甚至1/10,所以必须向家长交待清楚剂量、用法,以免发生用药差错。 3 明白告知家长特殊药物的贮存方法
一些特殊的药品需要有特殊的贮存条件。如白蛋白、干扰素等生物制品,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等药物,贮存条件一般是在2℃~8℃冷藏,如果温度过高或冰冻环境会使药效降低,影响疗效,因此在发药时应特别提醒家长注意保存温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消旋体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部分(左旋体),具有约2倍于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为了避免其化学活性的降低,应注意避光保存,在配发药物时要向家长交待清楚。
4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保证儿童安全、合理用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药师的责任。在配发药物时,药师要运用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予患者主动的、详细的用药指导。药师还应不断加强学习,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四顶知识竞赛训练,
4、消防安全黑板报评比
5、积极准备,迎接留守儿童之家检查
6、筹备班主任论坛活动
7、做好留守儿童之家书籍的编排归档
第10周
工作安排
1、观看消防电影
2、八年级班主任会议
3、八年级的纪律教育会议
4、参加市教体局四项知识竞赛
5、迎接市、区两级留守儿童之家检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家长在小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应是至关重要的,而并非无关紧要,甚至有观点认为,在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应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实际情况是,随着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进城,正是身为小学生父母年龄的青壮年通常把孩子放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照顾,造就了大量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部分留守儿童面临情感慰藉缺失、家庭监护缺位、安全保障缺乏、心理健康缺护等突出问题,教育过程中缺乏家长参与,令“家庭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严重缺失,已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面对农村留守小学适龄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管,已引起严重社会问题的现状,部分地区尝试全寄宿制,以预防留守儿童被社会不良因素侵害,但在大部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已十分紧张,几乎不具备多余的人力物力照顾小学生课堂外的生活,从而实施效果不佳。在当前农村小学家长普遍无法直接参与小学生教育,同时教师资源不足,硬件条件有限和教学投入不均衡的客观情况下,如何尽量做到“家长教育”不至过度缺失亟待解决。
2.对策探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学校管理、建立有效的学校和家长沟通机制、实施帮扶结对制度,以及丰富校园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
2.1强化学校教师的关爱在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地位
与城市小学适龄儿童通常能够得到家长足够关爱不同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大都不在身边,从而普遍缺乏家庭温暖,甚至造成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不利于未来的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无法发挥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学校就变成了留守儿童获得关爱和温暖的重要场所,也即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农村小学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怀,例如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课外辅导,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等。事实证明,对于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一点点关怀或者一句温暖的话,可能带给其巨大的鼓舞和促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为了促进教师课外时间关爱学生的意识,学校可建立相应制度,必要时刻出台相应激励政策,以促进教师多关爱留守儿童学生。
2.2建立畅通的家长和学校沟通机制
虽然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均不在身边,无法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的形式沟通学生在校的表现。但在通信工具已极为发达的今天,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建立畅通的家长和学校沟通机制是可行的。QQ或微信目前已在农村中青年群体中较为流行,从而可考虑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通过群聊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此外,可通过私聊与个别家长单独沟通,达到实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的目的,并为及时解决学生在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良好途径。笔者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将所在班级家长联系在了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2.3实施结对帮扶制度
结对帮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家长之间的结对帮扶,二是同学之间的帮扶。目前大部分留守儿童学生由爷爷奶奶看管,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定困难,可有效利用建立的QQ或微信群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比如班上有一个学生感冒发烧,但是爷爷奶奶由于农忙没有时间带他去看病,群里另外一个学生家长看到后,主动要求带他看病。此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也相当重要。虽然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但小学生同样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如果引导得当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此,笔者有意识地让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同桌,多组织课外活动,多给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机会,这次措施大大加强了班级团队意识,让留守儿童获得了自信,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
2.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农村小学硬件条件有限,没有钢琴、专业运动场等体育设施,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开发娱乐项目,尽可能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农村小学具有的宽阔的田野和丰富的野外教学资源,可充分利用野外场地开展体育活动,比如跑步、跳绳、踢沙包等,野外的树木、花草、动物也可以为丰富语文、常识课等教学内容提供条件。此外,多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缺乏家庭关爱的阴影中走出来。
3.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难题,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参与度,在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与城市小学适龄儿童存在较大差距,并因此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公平基本原则。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目前农村留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王洪灵 单位:凤台县尚塘乡南李小学
参考文献:
[1]赵霞.小学家长学校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高宇婷.农村家长参与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冯仕成.新时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管窥[J].吉林教育,2015,2.
[4]董晓玲.农村家长参与中小学子女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新课程研究,2016,6.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3005906
兄弟姐妹关系通常是人们经历的最复杂和最长久的一种家庭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辈亲缘间的感情建立方式主要透过肢体、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获得相互间知识、观点、态度、信仰和感受的交流与分享。对于残障儿童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特殊情况,兄弟姐妹关系在他们的童年发展阶段有着独特的意义。 和普通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尤其是有语言障碍、沟通障碍或行为障碍的儿童,往往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与外界同龄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但这种社交体验却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学习、必不可缺的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兄弟姐妹的相处能帮助这些儿童在具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下获得自然的社交学习经验。兄弟姐妹关系对于残障儿童来说,不仅是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亲情连结,更是有助于他们掌握社会技巧和建立自我概念的良好的同辈互动关系。与此同时,残障儿童也对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尽管兄弟姐妹关系对残障儿童及其健全兄弟姐妹的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西方关于残障群体的家庭研究却长期以来只把关注点放在残障儿童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对兄弟姐妹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研究。直到最近10年,相关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研究才逐渐增多。因此,本文试图强调研究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研究及其实践意义。首先对兄弟姐妹关系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框架进行介绍,然后对相关的西方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探讨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基本情况、决定因素和该关系对儿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未来在相关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一、定义与理论框架
根据美国普渡大学教授Cicirelli提出的定义,兄弟姐妹关系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兄弟或姐妹从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那一刻起彼此分享知识、观点、态度、看法和感受的各种肢体、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总和。[1]兄弟姐妹关系在人的一生中随着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差异性特点。例如,童年时期的兄弟姐妹关系会较为密切,相互陪伴或竞争、嫉妒的情形较常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进入成年期的兄弟姐妹会各自发展出独立的个性和生活。这个阶段,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会因为彼此的工作发展、社交建立和新家庭的组成而逐渐疏远,直到迈入中老年阶段后,这种相对疏离的兄弟姐妹关系才会因为各自子女的离开(组成新家庭)而重新变得密切。
由鲍文(Murray Bowen)提出的家庭系统理论是第一个对家庭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讨论的理论。该理论可以被应用于解释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2]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而不同的子系统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有的子系统强调的是个体因素。在这种情形下,包括单个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个性等的特征都可以被视为“个体化”的子系统。而子系统也可以是指双向型的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都属于“双向型”的子系统。此外,三向或四向型的多元家庭关系,如兄弟姐妹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可以被当作子系统。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不管是“个体化”“双向型”,还是“多向型”的子系统,他们之间都存在关联并相互影响。[2]因此,如果以残障儿童为主体,健全兄弟姐妹的特征(“个体化”子系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向型”子系统)以及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多向型”子系统),都可能会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以及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带来很重要的影响。同样,如果从健全兄弟姐妹的角度出发,残障儿童的残障情况、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双向型”子系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向型”子系统)以及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多向型”子系统),也同样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在家庭系统理论的基础上,Olson, Sprenkle 和 Russell进一步提出了家庭内聚力理论。[3]这个理论探讨了家庭系统底下的家庭行为,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结不仅是影响个体未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家庭功能是否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参考指标。该理论的提出也进一步印证了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对其自身发展、其健全兄弟姐妹的发展乃至其家庭功能正常运作的重要性。
二、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
关系研究现状(一)相关期刊文献情况概述为了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发展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本研究主要针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研究数据库PSYCHINFO中关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论文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以“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和“兄弟姐妹影响”为关键词组,在PSYCHINFO进行搜索,有162篇文献初步符合关键词条件。
为进一步确保所选取的论文内容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对这162篇论文进行了第二轮筛选。被选取的文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研究对象为残障儿童,研究内容为关于兄弟姐妹关系或兄弟姐妹对相互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在2002年至2015年间发表,须为期刊论文,论文为英文文献。
通过筛选,有43篇文献满足上述五点要求。本研究最终选取该43篇论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被检索的文献中,论文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各种类别的残障儿童,包括自闭症、智障、学习障碍、听障、视障、脊椎裂、缺失综合症、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和长期病患者。部分论文尝试比较健全儿童兄弟姐妹关系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差异。[4-6]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残障儿童的发展特性对于其健全兄弟姐妹成长的影响或对其兄弟姐妹关系的影响。例如,有文献对智障儿童的兄弟姐妹与肢体障碍儿童或长期病患儿童的兄弟姐妹进行了比较。[7]
部分文献是定量分析,主要收集了来自健全兄弟姐妹或其父母的观点。[8-10]只有少数论文同时收集了来自教师的观点。[7,11]目前,只有2篇论文是对全部家庭成员进行深入访谈的定性研究。[12-13]在43篇论文中,有24篇来自美国,其他论文分别来自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14-16](二)相关期刊文献结果分析1. 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西方残障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亲近、密切,而这种兄弟姐妹关系对于他们各自的成长也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7]然而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和普通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相比,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17]只有一份研究明确指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会对他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带来负面效应。[18]
许多人认为,残障儿童自身的功能缺陷对于他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会产生影响。[18]事实上,这种关系所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并不单单因为“残障”这个事实本身。许多西方研究发现,残障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与个人、家庭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个人层面上,兄弟姐妹的出生顺序、年龄差异和性别影响都是决定兄弟姐妹关系的因素。例如,如果较年长的兄弟/姐妹有残障情况,那兄弟姐妹在相处中则更容易发生争执和矛盾。反之,如果残障儿童是家中较年幼的弟妹,则他们在这段关系中更容易得到照顾,并且更容易与其他兄弟姐妹和谐相处。[15]此外,年龄相近或性别不同的兄弟姐妹可能更容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19-21]相比之下,如果各个兄弟姐妹性别相同,则健全儿童更容易对其残障的兄弟姐妹产生同情并建立更亲密的关系。[22]部分研究还发现,残障儿童的残障程度、行为问题和沟通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23]
当从家庭层面分析兄弟姐妹关系时,许多研究发现,父母对待不同子女的不同态度、家庭人数、父母的焦虑程度、父母的婚姻压力、父母的教养技巧以及父母对不同子女的负面比较都是影响其子女之间兄弟姐妹关系的重要因素。[9,24]而从社会层面上分析,没有研究发现同龄伙伴效应对兄弟姐妹关系有明显影响。[5]部分研究则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兄弟姐妹关系的因素。现存西方文献在研究个体和家庭因素方面的发现与家庭系统理论底下关于子系统的观点相一致。[25]
事实上,兄弟姐妹关系并不是一直稳定不变的。残障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经历不同的兄弟姐妹关系变化。[24]Waite-Jones 和 Madill指出,在儿童后期发展阶段和青少年前期发展阶段,由于健全兄弟姐妹对于残障的理解和认识发生了变化,而残障兄弟姐妹的问题行为又逐渐增多,因此,在这两个阶段里,兄弟姐妹之间可能更容易产生紧张关系。[26]2. 兄弟姐妹关系对残障儿童的影响研究发现,智障或自闭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健全兄弟姐妹的影响。例如,Knott、 Lewis 和 William 指出,健全兄弟姐妹在自闭症和唐氏综合症儿童的社交学习和社会模仿学习过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27]与自闭症儿童相比,唐氏综合症儿童更容易在与兄弟姐妹互动的过程中产生模仿行为。而自闭症儿童虽然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却会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以行为模仿的方式吸引健全兄弟姐妹的注意力,并借此学习社交互动。
总的来说,残障儿童与健全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不管是高度亲密还是存在较多冲突,这些互动方式均有助于提高残障儿童的社会能力。其中,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别因素会对他们在相处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关系融洽或是否产生矛盾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在儿童阶段,性别相同的兄弟姐妹更容易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关系亲密,而性别相异的兄弟姐妹则更容易发生争执和矛盾。[7]3. 兄弟姐妹关系对健全兄弟姐妹的影响在兄弟姐妹关系中,残障儿童对健全儿童的成长既可能带来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正面影响方面,有研究发现,残障儿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比起其他儿童更早熟,成长得也更快。他们在兄弟姐妹关系中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锻炼了更强的能力、学习了更多的社会技巧、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且有更好的自我控制力。[28-30]一些健全儿童通过帮助残障兄弟姐妹也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而在负面影响方面,尽管有研究指出,残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不会对健全儿童的成长带来效应,部分学者则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和同龄伙伴相比,残障儿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行为问题或有更高机会患上抑郁症。[31-33]这些健全兄弟姐妹可能相对较不容易察觉自身情绪以及较不愿意表达自我情感。[34]此外,Waite-Jones 和 Madill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受访的健全兄弟姐妹认为,他们的家庭不同于“正常”家庭。[13]这些健全儿童认为,自己在与残障兄弟姐妹的相处过程中曾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并承认因为照顾残障兄弟姐妹而牺牲了自己与同龄伙伴相处的时间。他们还认为,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把残障兄弟姐妹的情况充分地告诉他们。其他研究也提到,健全兄弟姐妹受到残障儿童的负面影响还包括: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任务和照顾责任、缺少自由做事情的机会、产生亲子关系紧张、存在自我适应困难以及出现在学校表现较差的情况。[34-35]
结合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不难看出,当残障儿童作为家庭中的子系统出现障碍时,该子系统将无可避免地对其他子系统(如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健康、健全兄弟姐妹的能力发展、亲子关系等)以及家庭功能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三、研究中国残障儿童兄弟
姐妹关系的重要性目前,关于兄弟姐妹关系的亚洲研究仍然比较少。而探讨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文献在亚洲学术领域更是较少得到关注。由于社会背景、家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现存的西方研究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亚洲国家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的相处情况。虽然近年来在某些亚洲国家或地区都有少数研究尝试探索兄弟姐妹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但和西方国家相比,亚洲的研究仍然非常不足,现存研究的样本数量也较小,而且研究的对象也基本以普通儿童为主。因此,针对“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文化现象在这些兄弟姐妹关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满意情况”等问题,现存的亚洲研究暂时仍无法提供有效解答。
和西方的兄弟姐妹关系相比,中国的兄弟姐妹关系也同样强调该关系的亲密度和内聚力。例如,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曾用“手足”来形容兄弟姐妹关系中密不可分的亲缘、社会和情感连结。然而,和西方兄弟姐妹关系不同的是,受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观的影响,中国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还涉及责任和照顾。根据儒家思想当中的五伦原则,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主要包括了五种: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而人们对父母的孝顺、对家人的照顾以及对兄长教诲的尊重和服从都属于儒家伦理原则中强调的内容。由此而见,中国的兄弟姐妹关系在传统儒家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下,不仅仅重视手足之间的相处情谊,更是强调兄弟姐妹间因亲缘而形成的、应相互付诸的照顾责任。由于文化观导致的差异性,现存的西方研究的发现未必能很好地反映中国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中国,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特征除了受传统文化观的影响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在1979至2014年间以控制国家人口为目的,颁布实施了限制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在过去的30多年里,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只生育一个孩子,兄弟姐妹关系在新一代的中国家庭中已逐渐消失。为了对生育有残障子女的家庭给予政策照顾,当时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有残障儿童的城市家庭申请再生第二胎。因此,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儿童,许多的残障儿童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许多选择了生育第二胎的残障儿童家庭中,残障儿童的出生从某种程度上是其健全兄弟姐妹获得生命的原因。在特殊的时代和政策背景影响下,残障儿童比普通儿童多了一份和兄弟姐妹相处的生命体验。但是,这种独特的家庭现象究竟如何对残障儿童、健全儿童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处和成长产生影响,迄今仍无法从现存研究里找到清晰的答案。
此外,中国目前许多关于残障儿童的家庭研究和康复实务工作,都习惯把重点落在残障儿童本身或是承担主要养育角色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健全兄弟姐妹和残障儿童在共同生活、相处和成长中对各自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事实上,健全兄弟姐妹作为家庭中的成员,他们也在残障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与残障儿童之间的相处关系不仅对其自身成长存在影响,也对维持整个家庭关系的健康、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需要有更多的中国研究对相关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从事康复实务工作的特殊教师、治疗师和社工更全面地了解残障儿童的家庭系统功能、残障儿童及其兄弟姐妹的相处情况和发展需求,并最终制定出有效的家庭干预方案。
四、现存西方研究的不足之处
及未来中西方研究趋势虽然现存的西方研究为残障康复领域的临床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参考资料,并帮助了康复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残障家庭的各方面需求,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部分研究由于采集的样本数目太少,而无法较好地分析残障儿童兄弟姐妹之间因年龄差距、出生顺序等因素对他们相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21]许多研究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只采集了父母的观点,但事实上他们的观点未必能准确反映残障儿童和其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情况。父母的观点也无法代表健全子女在兄弟姐妹关系中的真实感受和看法。此外,大部分的研究都倾向于选择中级阶层、有一定教育程度的欧美白人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较少有研究考虑到不同文化、种族、阶层等背景因素对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差异性影响。而一些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如基因特征、就业情况和父母的个性特点等如何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产生影响也仍未能在现存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分析。最后,绝大部分的西方研究只局限于研究某一个成长阶段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过程的特征,从纵向比较残障儿童在不同阶段中兄弟姐妹相处关系的变化和特点。[27]
鉴于上述的不足之处,未来的西方研究需要继续从多系统、多层面(个人、家庭、社会系统)进一步深入研究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在样本收集的过程中,样本数目应该增多,以尽可能使数据结果能代表整个研究群体的观点。而研究中样本对象的选择应全面考虑不同的个体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情况等。为确保所收集的样本材料能准确反映所研究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除了收集父母的观点,还可考虑同时收集残障儿童、健全儿童、其他家庭成员、儿童同龄伙伴以及学校老师的观点。未来的西方研究还应进一步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和现象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西方学者还可通过运用生命历程理论的观点进行更多纵向研究,从而探索残障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中兄弟姐妹相处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关系与纵向发展过程的互动。
而中国大陆未来关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问题的研究,除了可以借鉴西方的研究经验和研究目标以外,还应关注本土社会经济背景、政策文化、传统家庭观、社会价值观等因素对该问题可能产生的独特影响,并对其作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些研究将对中国残障群体家庭康复服务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CICIRELLI, VICTOR.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adulthood[J].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991, 16:291-310.
[2]BOWEN M.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M]. New York: Aronson, 1978.
[3]OLSON D, SPREKLE D, RUSSELL C.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I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dimensions, family typ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Family process, 1979, 18:3-27.
[4]BEGUM G, BLACHER J. The siblings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1, 32(5): 1580-1588.
[5]FINDLER L, VARDI A. Psychological growth among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8, 47(1): 1-12.
[6]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03, 9(4): 365-396.
[7]FLOYD F J, PURCELL S E, RICHARDSON S S, et al.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9,114(2): 110-127.
[8]RIVERS J W, STONEMAN Z. Sibling relationships when a child has autism: marital stress and support coping[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3, 33(4): 383-394.
[9]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for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7(1): 73.
[10]HOSSEINKHANZADEH A A, ESAPOOR M, YEGANEH T, et al. A study of the family cohesion in families with mentally disable children[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 84: 749-753.
[11]LOBATO D, KAO B, PLANTE W, et al.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functioning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1, 52(6): 696-703.
[12]KAO B, ROMERO-BOSCH L, PLANTE W, et al. The experiences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012, 38(4): 545-552.
[13]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14]BARR J, MCLEOD S. They never see how hard it is to be me: siblings observations of strangers, peers and fami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2012, 12(2): 162-171.
[15]MURLROY S, ROBERTSON L, AIBERTI K, et al. The impact of having a sibling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arental perspectives in two disorders[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8, 52(3): 216-229.
[16]SCELLES R, BOUTEYRE E, DAYAN C, et al. Support groups for sisters and brother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2012, 182(2): 249-261.
[17]DYKE P, MULROY S, LEONARD H.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Acta paediatrica, 2009, 98(1): 23.
[18]PETALAS M A, HASTINGS R P, NASH S, et al. Th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 siblings who have a brother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012, 37(4): 303-314.
[19]BEGUN A L.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people[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989, 93: 566-574.
[20]BELLIN M H, RICE K M. Individual, family, and pe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families of youths with spina bifida[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9, 23(1): 39-47.
[21]BURKE P. Brothers and sisters of disabled children: the experience of disability by associ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0, 40(6): 1681-1699.
[22]MONICA C, PAT G.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siblings[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2003, 108(4): 234-244.
[23]RIVERS J W, STONEMAN C. Child temperaments, differential parenting,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8, 38: 1740-1750.
[24]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1(1): 73-91.
[25]JOINSON C, OCALLAGHAN F J, OSBORNE J P, et al. Learning disability and epilepsy in an epidemiological sample of individuals with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3, 33(2): 335-344.
[26]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27]KNOTT F, LEWIS C, WILLIAM T. Sibling interac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development over 12 month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2007, 37: 1987-1995.
[28]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12, 9(4): 365-396.
[29]CUSKELLY M, GUNN P.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ho have a sibling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6, 50(12): 917-925.
[30]NAVARAUSCKAS H, SAMPAIO I B, URBINI M P, et al. ‘Ei, du também estou aqui!’: aspectos psicológicos da percepo de irmos frente à presena de uma criana comp aralisia cerebral no núcleo familiar[J]. Estudos de psicologia, 2008, 27(4): 505-513.
[31]RODRIGUE J R, GEFFKEN G K, MORGAN S B.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of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665-674.
[32]GOLD N. Depress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siblings of boy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147-163.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一、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围产期诊疗空间设计
围产期是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 围产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婴儿及母亲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围产期保健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保健工作,使母亲健康和胎儿、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得到很好的保护。
围产空间主要包括两大区域:产科区域和新生儿区域。
产科区域位于门诊大楼的B部区域的二到六层,B部为妇产科住院部,共设有11层,一层为综合病区(47床),二层三层为产科病区(每层47床),四层为产科房区(24床),五层为LDR区(20床),六层为产科病区(47床),七到十层位妇科病区(每层47床),十一层为妇科VIP区域(21床)。共394床。地下一层为预留病床(47床),地上394床,地下47床,共441床。
新生儿病区位于门诊大楼的C部区域的三四层,C部为儿科住院部,共设有十一层,其中三层为新生儿病区,四层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区位于儿童住院部内对于儿童住院部内,对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控制都较为方便,同时通过走廊可以同B部的产科联系,新生儿出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图2)
产科是医院中专门为女的一个部门,主要为产前和生产的孕妇及新生儿提供各种检查治疗。
近些年,产科发展出了FCMC新模式,将妊娠、分娩、产后恢复和婴儿监护整合在一个连续的家庭生活周期之中,作为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生命活动,使用“待产一分娩一恢复一产后(LDRP)房间”或“待产一分娩一恢复(LDR)房间”,替代产妇需多次转移的产科医疗服务的传统模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采用LDR产房加普通产房的设计,满足了各个层次的患者需求。
产房、新生儿区域最重要的就是洁污流线分离的处理,设计采用双廊道设计,其优点是可以使洁污流线彻底分离,缺点是一部分病室没有采光,可以把对采光要求不高的空间置于此区域。(如图3)婴儿出生后的28天为新生儿期,此时器官发育不够完善,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要特别注意保护。
二、结论
本文通过对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研究和分析,寻求一种新型的围产期空间,其应该为环境人性化、尺度适合化、空间家庭化,流线安全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或许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希望这篇论文的某些观念和见解,能够对围产期空间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设计人员创新性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为妇女、儿童营造更加健康、美好的医疗空间做出自己的一点努力。
参考文献
理查德 L 科布斯. 医疗建筑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罗运湖.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M]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10
托尼 蒙克.医院建筑 [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董黎,吴梅编,医院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朱智贤著,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德]菲利普・莫伊泽尔著,付天海译,专科医院专科门诊,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赵铭.议现代儿童医院设计中人性化环境空间的营造[J].建筑与环境,2011年第一期
崔轶 著.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设计方法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4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要达成“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内涵。近年来,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我们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1 建设技术先进、兼容性较强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图1)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本校图书馆数据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初具规模,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需求。其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学前多媒体教学资源”“儿童文学故事”“教育科研文献”等数据文献资源,同时也购买了“知网”“读秀”等数字资源库资源。纸质文献通过技术处理转换成为数字资源。文献全部采用Adobe Acrobat的PDF格式来进行制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纸质图书的外观,使学生在阅读时,纸质图书感很强。
2 有效利用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建立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教学与学科建设,以用户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了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其结构与功能如图2所示。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分类
第一类: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开发室),如动画教材、教学音频、视频、PPT课件等。
2~3岁是幼儿想象力萌发阶段,幼儿在这个年龄喜欢的内容有交通工具和各种动物的故事、充满美丽幻想的传说故事,数字图书馆为这个阶段年龄幼儿配备了动画教材;4~5岁是幼儿性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这个时期喜欢描述完整故事的画册,内容充满快乐、友爱、幽默,既明快又有趣,四五岁的幼儿对喜怒哀乐是非常敏感的,也开始辨别善恶,通过视频让幼儿认识人类的各种生活态度,对事物的思维方法、感觉方式等。
第二类: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管理、学前儿童教育研究、幼儿园游戏、蒙台梭利教育理论、0~3岁亲子教育、育婴师培训辅导等。
第三类:教育科研文献,科研成果、研究报告、会议论文、重点学科导师发表的专著或论文、优秀毕业生的论文、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等。
第四类:音乐、美术、舞蹈、技能类书籍。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重要作用
1)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广大教师借助学校数字图书馆来查阅所需要的教、科研参考资料。图书馆也免费为他们提供参考咨询、定题跟踪、目录检索等服务,深受师生欢迎。
2)方便了师生的学习与研究。学校数字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他们借此获取到幼儿教育研究的相关资料,大大节省了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如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实习过程中,以某一行为问题儿童为研究对象,撰写一份“行为问题学前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就要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在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中都能找到。研究者可利用网上数据库检索文献、也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教育网站获取文献资料。
3)其他作用。为学校国培、省培、远程网络培训等项目提供支持,方便学员查阅资料,学习网络课程。如在2012年省级培训项目中,教师指导学员上网查阅资料,拟定教案,撰写论文等。2012年国培远程培训项目,也安排学员在线学习,完成相关作业。
3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一定经费支持
依托学校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所需经费,如表1所示。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首先考虑的就是经费问题。这其中包括3个方面:一是网络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经费,网络设施的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设备的配置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二是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用于购买电子图书、各类数据库、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及特色馆藏建设等;三是安全防范,如安全防范系统的购置等。以上所列均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需求。
4 人员素质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应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它需要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仅凭一人之力或各自为政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培育一支精诚协作、优势互补的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申军霞.中小学数字校园内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7):56-59.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着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