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课件范文

时间:2022-07-16 17:27: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一元一次方程课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

【难点】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实物投影

1、师:在一望无际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

2、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

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得方程:x+1=2(y-1)

师:同学们能用方程的方法来发现、解决问题这很好,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

师: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这个定义有两个地方要注意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含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

练习:(投影)

下列方程有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2y=1xy+x=13x

=5x2-2=3x

xy=12x(y+1)=c2x-y=1x+y=0

二、议一议、

师:上面的方程中x-y=2,x+1=2(y-1)的x含义相同吗?y呢?

师:由于x、y的含义分别相同,因而必同时满足x-y=2和x+1=2(y-1),我们把这两个方程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写成

也是方程x+y=8的一个解,同时x=5又是方程5x+3y=34的一个解,y=3

二元一次方程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四、随堂练习、(P103)

五、小结:

1、含有两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个互相关联的两个数值,它有无数个解。

篇2

在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再过多占用课堂的时间来传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博客、电子书,可以在网络上在线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还能随时查阅需要的材料。课上则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探究活动的时间,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班级的相互建构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关键。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调整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风格的呈现方式,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数学学习。

以下所述案例反映的是教师在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的8课时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形成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情分析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第十章的第三节。初一(1)班是学校的iPad实验班,经过上学期的实验与操作,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iPad进行学习。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掌握了等式的性质、等式变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之后,对方程组的再次认识和探究。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学生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上,即探究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已有了对等式或方程进行变形的能力,但根据题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还是首次接触,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实例,启发学生寻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规律,感知“化归”思想。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解方程组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蕴含了数学思想中的“化归”思想,即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思想,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今后学习函数及高次方程组的基础。

课前的个性化学习

课前活动的设计是反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本单元教学首先通过iTunes U这个学习平台,给学生提出了课前自主学习的要求:①知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把“二元”转化成“一元”;②初步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③思考什么样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选择什么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简单。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在学习平台上提供了四段微视频。这四段视频涵盖了解题思想、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方法比较。在完成这些要求后,学生试着完成自主学习的作业要求:完成课本第100页练一练中的(1)、(4)两小题。教师在上课之前收上来进行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以便能够掌握到一手资料,从而合理地安排上课。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家登录学习平台,查看教师当天的自主学习要求,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自定速度、自我管理的个性化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形成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理解与基础题的训练。在平台里的小组交流中,大家共同讨论归纳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出自己小组的问题,准备上课的课件并推荐代表准备课上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准备一道典型例题。

课上的个性化表达

上课铃响后,教师首先介绍了网络平台里大家学习与讨论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课堂里讨论的规则:学生先分小组进一步沟通网络平台里的讨论问题,修改小组发言的材料,然后进入到班级的共同建构;各个小组的发言是建立在每位学生个性化问题得到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在小组建构中,也形成了具有自己小组个性的观点。

1.A小组提出问题

A小组在班级交流中编出的例题是:篮球比赛规则是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在“弘光杯”篮球联赛中,一支球队,赛了12场,只有输赢,共积20分。问该队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

该小组认为:此问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首先需要分析题中有哪几个等量关系,而不是盲目地先去列方程组,因此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需要分析清楚等量关系。

在本题中,等量关系是: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解:设胜x场,负y场。根据题意,得:

x+y=12

2x+y=20

这样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时该小组给出了定义。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其他组同学的高度重视,他们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我不用方程一样能解决此问题,用算术方法也可以得到结果;有人提出:我不用二元,我用一元一次方程也能解决此问题。A小组同学提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此问题比较直接,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关键是如何去解这样的方程组。

2.B、C小组提出解决方法

B小组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他们是如何解这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例1,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组内同学分析:比较两个方程,发现第一个方程的系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可以把第一个方程变形,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消元。

解:由①得 y=12-x ③

将③代入②,得2x+12-x=20

解得x=8

将x=8代入③,得 y=4。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生1:方程组的解是成对出现的,这种解法叫代入消元法。我们要注意这个定义:将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的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练习: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学生写完后,用iPad拍成图片等待切换,此时学生2和教师通过巡视,寻找学生做错的例子,切换到投影仪上进行点评,让同学找出错误的地方,给出正确答案。而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是个组织者,在学生2点评完以后,说“我们学习了代入消元法,对于这题,有没有比他简单的方法?”

C小组认为此方法不简单,我们有比他更简单的方法。他们给出的解法如下:

例2,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生2:我们先观察此方程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那就是y的系数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相减消去y,所以用②-①即可。

解:由②-①得 x=8 ③

将③代入①,得 y=4。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生2:定义: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做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方法比第四组的方法简单?

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学生2也让同学们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此题出现了不常见的方法,有一学生把②变形成2x+y=1③, ③+①得3x+3y=6,化简得x+y=2④,①-④得y=3,再求得x,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3.练习引起的讨论、思考,形成知识建构

做完练习,有人提出了为什么用加减消元法解这道题比用代入消元法解题要复杂多了,还不如用代入消元法,学生各抒己见。此时教师解释到:“在讲例题时,加减消元法比较简单,为什么练习时代入消元法就简单呢?不如我们把大家刚才做的4道题拿出来比较比较。”

此时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利用iPad把刚才做的4道题目同时投影到大屏幕,屏幕上便出现了两种题型的四种解法。学生根据4道题,寻找原因。

例1,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例2,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解A:由①得 y=12-x ③

解B:由②-①得 x=8

将③代入②,得2x+12-x=20 将x=8代入①,得 y=4

解得 x=8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将x=8代入③,得 y=4。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解C:将②代入①,得1-y+3y=5 解D:由②得 x+y=1 ③

解得 y=2 ①-③得 y=2

将y=2代入②,得 x=-1

将y=2代入②,得 x=-1

原方程组的解是 x=-1

y=2

原方程组的解是 x=-1

y=2

师:结合上述四个方程组的解法,小组讨论,什么类型的方程组选择代入消元法合适,什么类型的方程组选择加减消元法合适?

学生分小组讨论,由小组长汇总小组成员的意见,等待汇报。

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作了汇报,总结出不同类型的方程组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如果方程中有一个方程是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时,适合用代入消元法;如果两个方程中有一子母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时适合用加减消元法等,其他小组也做了相应的补充。这样就把单纯的如何解方程组这个要求上升到针对方程组的特点,如何把解法进行优化的层次上。

4.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时,学生登录iPad,利用“淘题吧”中的作业本进行当堂检测,只要该学生提交,教师便能立刻看到该生的测验成绩以及错在哪些题目上。等到全班同学提交了测试试卷,教师能第一时间掌握全班的均分、优生率、合格率,以及每道题的得分率和做错的有哪些学生,便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纠错,这是常态课所不能达到的,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篇3

一、引言

21世纪的高等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目的,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运用知识能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编译原理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理论性强,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但对提高学生计算机软件素质和形式化能力具有很大作用。由于编译原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抽象难懂,一般教学过程中不涉及具体编译器的实现分析,因此如果不配合实践教学,学生很难将抽象的理论和实际的编译器联系起来,大部分人很难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任务,也就不可能得到预定的实验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偏重于理论的介绍,而忽视实践环节,因此学生对于编译原理的理解多半只停留在书本的概念上,很难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重点院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但是,那些高校大部分都是我国的顶尖高校,他们的教学改革是针对高质量的生源,很难在一般地方高校推广。因此针对地方高校学生人数增多,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保证的情况,笔者根据多年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了适合于本校及国内普通院校的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方法

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变“学知”为“知学”,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编译原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学习枯燥并且抽象,实践方面要以多门专业课以及一些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为基础,学生的学习难度可想而知,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及编程能力方面存在差别,为此我们根据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不同水平,将编译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每个层次都提供一定数目的课内选做和课外选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使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消除优秀生“吃不饱”,少数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不同的实践教学层次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一方面学生通过实际的锻炼,能够掌握编译技术,独立地进行简单编译器的设计;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积累项目管理的经验,为今后从事大型软件开发奠定基础。

1.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主要面向水平较低的学生,以编译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识别标识符和常数的实验,识别标识符和保留字的实验,识别整常数和实常数的实验,设计一个确定自动机,求解任一文法的导空符号,求解所有非终极符的First集合等实验。学生既可以独立完成程序设计,也可以由教师提供程序源代码而空缺部分关键模块,让学生完成关键模块的设计,由于只需完成部分模块,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实践难度有一定程度地降低。另外,教师还有针对性地为该层次学生讲解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及实现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验,避免因为实验难度太大而早早放弃的情况发生。

2.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主要面向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学生独立工作,积极查阅资料。实验内容包括设计并实现词法分析器,递归下降语法分析器,静态语义检查器,标识符上下文相关性检查程序,类型匹配检查程序,中间代码生成及优化程序等。我们还鼓励学生分工协作,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随着课程学习进度,循序渐进设计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器,最终实现一个比较完整的限定高级语言的可运行编译系统。综合性实验与基础性实验相比难度较大,不再是单个的小程序设计,它需要学生在对编译原理知识深入学习理解的基础才能完成。通过综合性实验能让学生体会到编译原理的实用性,发现自己也能解决高难度的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主要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编程能力的要求都较高,可以满足学生在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工程和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化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实验内容增加了设计型、创新型、实用型实验的比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利用具体的分析技术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将编译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中,走上创新之路。例如,让学生独立设计某限定高级语言并实现该语言编译器的前端或后端,利用有限自动机抽取电子文本中的知识点,应用串匹配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等。学生可以选用自己擅长的任何一种面向对象语言,将实验设计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而不是简单地编写代码。我们还鼓励开发能力强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学院和学校的学生科研立项,使学生尽早参加科研项目开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种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普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教学作用。

三、考核方法

合理的实践考核内容、标准和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考核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多元化的实践考核制度和丰富的实验试题库,并采用将平时上机成绩和期末上机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教师分层次出题,学生自主选题,考核内容包括实际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考试题目同样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仅提供了多个实验题目供学生选择,而且必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每个题目都有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由于实验内容难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评分时根据难度递进给分,完成一定比例的基本选做实验,为基本合格;完成大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加分,其中在设计性实验中有创新和特色的给予奖励分。因为是学生自主选题,所以学生对自己的最后得分也是心服口服。

四、实践效果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教学改革,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通过采取多层次自选式的方式可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减少抄袭雷同的现象,使大部分学生对编译器的整个过程有了较清晰的理解,灵活地掌握了编译程序的构造方法和技术,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地设计和实现自定义的模型语言;特别是有些毕业学生在单位从事大型软件开发,很多实现技术得益于本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训练。我院学生在全国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上多次取得金奖,有力地验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从而教学相长。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思想不仅对于编译原理这样一门前后衔接紧密,整体性很强的课程非常适用,对于其他性质类似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也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篇4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根据方程解的概念,会估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会估计方程的解.

2.难点: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估计方程的解.

3.关键: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像2x=50,3x+1=4等简单方程,那么什么叫方程呢?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呢?

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能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把问题中未知数与已知数的联系用等式形式表示出来.在研究问题时,要分析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然后求出未知数.

怎样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怎样解方程?这是本章研究的问题.

通过本章中丰富多彩的问题,你将进一步感受到方程的作用,并学习利用一地一次方 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新授

1.怎样列方程?

让学生观察章前图表,根据图表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表,你知道,汽车从王家庄行驶到青山用了多少时间?青山到秀水呢?

(2)青山与翠湖、秀水到翠湖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3)本问题要求什么?

(4)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呢?不妨试试列算式.

(5)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1)汽车从王 家庄行驶到青山用了3小时,青山到秀水用了2小时.

(2)青山与翠湖的距离为50 千米,秀水与翠湖的距离为70千米.

(3)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分析:要求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只要求出王家庄到青山的距离,而王家庄到青山的时间为3小时,所以必需求汽车的速度.

如何求汽车的速度呢?

这里青山到秀水的时间为2小时,路程为(50+70)千米,因此可求的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70)÷2=60(千米/时)

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60×3=180(千米)

所以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180+50=230(千米)

列综合算式为: ×3+50

(5)分析:先画出示意图,示意图往往有助于分析问题.

从上图中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

王家庄距青山(x-50)千米,王家庄距秀水(x+70)千米.

从章前图表中可以得出关于时间的数量:

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3小时,从王家庄到秀水行车5小时.

由路程数量和行车时间的数量,可以得到行车速度的表达式.

汽车从王家庄开往青山时的速度为 千米/时,汽车从王家庄开往秀水的速度为 千米/时.

要列出方程,必需找出“相等关系”,题目中还有哪些相等关系吗?

根据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可知各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于是列出方程:

=

以后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x的值,从而得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思考:对于以上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根据汽车匀速行驶,可知各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所以还可以列方程:

= 或 =

(前者是汽车从王家庄到青山与从青山到秀水,这两段路程的车速相等,后者是汽车从王家庄到翠湖与从青山到秀水,这两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比较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方法解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表示用算术方法解题的计算过程,其中只能用已知数,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列算式比较困难;而方程是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有了这个未知数,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用含有这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有了方程后人们解决许多问题就更方便了,通过今后的学习,你会逐步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那么周长为4x(cm),依题意,得4x=24.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出课本P78的问题,可用多媒体演示题目描述的行驶情境.

1.理解题意: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从这句话中可知客车、卡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2.能否列算式求出A、B两地之间的路程,要求能够解释列出的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3.提出问题,如果用字母x表示A、B两地的路程,根据题意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式子?

二、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把题中的数量用表格形式反映题意:

路程(km) 速度(km/h) 时间(h) 卡车 x 60 客车 x 70

2.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探讨、列出方程,并说出列得方程的依据.

3.讨论列出方程表示的意义,并对比算术方法,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与列算式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4.反思:这个问题中除了A、B两地的路程是一个未知量,还有没有其它的量是未知的?如果还有其它的量是未知的,能否用字母(或未知数y)表示这个未知量,列出与前面不同的方程呢?学生分组讨论.

5.将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表格列出:

路程(km) 速度(km/h) 时间(h) 卡车 60 y 客车 70 y-1

6.探讨:①列出关于y的方程;②解释这个方程表示的实际意义(或列出这个方程的依据);③如何求题目问题:A、B之间的路程.

7.总结以上列出两个含不同未知数x、y的方程的方法:①以路程为未知数,则根据两车行驶时间的关系列方程.②以行驶时间为未知数,则从两车行驶路程的关系列方程.

8.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阅读课本P79.

9.举一反三:分别列算式和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

(1)某数与它的的和是8,求这个数;

(2)班上有女生32人,比男生多,求男生人数;

(3)公园购回一批风景树,其中桂花树占总数的,樟树比桂花树的棵数多,杉树比前两种树木的棵数和还多12棵,求这批树木总共多少棵?

三、初步应用

1.例1:课本P79例1.

例2(补充):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x与18的和等于54;

(2)27与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

列出方程后教师说明:“4x”表示4与x的积,当乘数中有字母时,通常省略乘号“×”,并把数字乘数写在字母乘数的前面.

2.练习(补充)

(1)列式表示:

① 比a小9的数;   ② x的2倍与3的和;

③ 5与y的差的一半; ④ a与b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①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②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四、课时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

第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4.体验用估算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

教学重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

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25-x,2x-8)

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可以写成:25-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

二、自主尝试

1.尝试:让学生尝试解答课本P79的例1.

2.交流:

在学生基本完成解答的基础上,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补充讲解,并强调:(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4.讨论:

问题1:在第(1)题中,你还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另一个量,再列出方程吗?

问题2:在第(3)题中,你还能设其它的未知数为x吗?

5.建立概念

(1)概念的建立:

在学生观察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

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23-x=-7; ②2a-b=3;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三

教学

目标 1、通过处理实 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 步学会如何寻 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提出教科书第79页的问题,同时出现下图: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 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二.新课讲解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引导学生设 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 系,列出方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 秀水路段的车速”

可列方程:

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如果直接设元,还可列方程:

如果设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依据各路段的车速相等,也可以先求出汽车到达翠湖的时刻:

,再列出方程 =60

三.练习巩固

1、例题P/80

2、练习(补充):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四

【教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处理 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乐观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探索式教学法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出教科书第79页的问题,同时出现下图: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 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

可列方程:

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篇5

1前言

数学是初中基础课程,数学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难以促成高效化课堂教学。当前,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的广泛使用,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已逐渐充满活力,也能慢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然而,受制作、呈现方式及教师能力的制约,有时效果不很理想。如果把传统教具作为辅助手段加以利用,会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2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初中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理论严谨、思维抽象及应用广泛等诸多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阶段,他们眼中的数学是呆板沉闷、枯燥无味和抽象深奥的,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遇到的重大挑战。因而应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具的优缺点,以解决数学学科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营造欢快的教学环境,并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1)多媒体课件能给予学生多样的感官刺激。通过多媒体教具,教师能选择性表达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色彩及动态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旋转图形”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制作动画,演示图形旋转过程及如何旋转,这样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生动的动画也会强化学生对旋转图形的印象。2)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目前,多媒体课件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因有计算机系统中数据库的支持,教师可以用教学媒体选择性地表达自己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此外,丰富的信息不利于数学教学情境的创建。3)多媒体课件能完美再现初中数学所涉及的事物变化。多媒体课件对信息的表达已超越时空特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呈现事物的变化过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它能完美地展现圆柱体的各个面,学生可以随课件演示来正确认识圆柱及圆柱体积,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操作相对较复杂,这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教师既要借助网络搜寻制作课件需要的教学资源,又要完美地设计教学信息的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而多数初中教师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只是初步地了解多媒体课件,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真正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表达某一个问题时,寻找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一定难度,即便找到,其灵活性也相对较低。另外,多媒体课件可以承载庞大的信息量,且其呈现方式也独具特色,这都会影响初中生的注意力,引发认知偏颇。制作课件需要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教师的水平也会影响课件制作质量。因各地区所用教材版本之间存在差异,初中数学课件资源共享受到限制,进而出现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

3传统教具的运用

在教学活动中,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具历经长期的教育实践,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运用方法。传统教具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较为简单,且其成本较低。生活中可以辅助学生学习的任何事物均可被称作传统教具,经验丰富的教师常会简单改造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并把它们制成教具。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教具,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传统教具更加容易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教学中,教师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灵活改变,因此能够确保通过所用教具有效表达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如在区分面积和周长时,教师并无特定的传统教具,但是可以通过一张厚纸板、一根细线来解决:把厚纸板剪为圆形,在厚纸板的一周缠上细线,然后将这段细线拉直,细线拉直后的长度即代表圆的周长,厚纸板的大小即代表面积。传统教具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教师的板书形式和板书布局均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体态语言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传统教具发挥作用,如在描述圆柱面积与圆锥面积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很难借助木质圆柱体和圆锥体等传统教具清晰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能较为轻松地解决该问题。传统教具多为简单的物件,它能传递出的信息量有限,会浪费部分课堂时间。另外,传统教具传递出的二元化信息,无法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感。如黑板这一传统教具,黑板的面积和教师的板书速度均会影响其信息承载量,会极大地减少课堂教学内容的传递量。在解决正方体和立方体等几何相关问题时,黑板很难展现其立体特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对立体数学问题的理解,而多媒体则能直接呈现其立体特征。此外,传统教具的表现力欠缺,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黑板上呈现出的是静止的信息,较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多媒体与传统教具的整合运用

创新整合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可塑性大,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如果只运用传统教具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多媒体教具与传统教具不同,它能增加初中数学课堂的立体性和形象性,对于心理、生理已相当成熟,且准备走上独立学习道路的学生来说,可帮助他们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产生较大兴趣。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将传统教具和多媒体教具联合运用到数学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浅出的学习环境。以“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张人工蓄水池的蓄水图片,并告知学生这幅图只能看见进水的瞬间,接着通过PPT呈现视频信息来呈现整个蓄水过程,并告诉学生将蓄水池内的水量设为b,放水速度设为a,而时间设为未知数x,并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述上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被教师引导进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习中,并明晰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与定义:ax=b(a≠0),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促进他们透彻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合理结合,增强学习效果任何教具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传统教具,虽然可以确保课堂的严肃性,但也会给学生带来无形压力,不利于培养他们长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媒体虽然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但是过多运用多媒体,会影响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在传统教具与多媒体教具的整合过程中寻找平衡点,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提升教学质量。如在教学图形旋转这一章时,在传统教学情境下,教师会将带有旋转图形的卡片作为教具,这样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学效果较好。如果运用多媒体,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学生处在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时期,受多媒体画面的吸引,常会忽略教学内容。由此可知,传统教具与多媒体课件整合运用时,应着力寻找它们的优缺点,以形成优势互补。如讲解“整数的加减”问题时,学生常会将40个数值挨个相加,这样既费时又烦琐,还容易出错。此时,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展示“如何用Excel计算40个数值之和”,然后结合板书合并类似数据,通过两者有效结合而实现解题。

5结束语

总之,不管是多媒体还是传统教具,它们都是辅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且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堂内容,适当地选取有效教具,并通过传统教具与多媒体课件的整合运用,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进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明.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99-100.

[2]李玲,李小娜.信息技术成就精彩初中数学课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6):39-40.

[3]方三建.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31(31).

[4]李•斯日古楞.信息技术成就精彩初中数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9):160-161.

篇6

要践行微课教学行为,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把微课和初中数学的学科特征相结合,分析数学课堂下的微课开设的基本特征. 基于本人在学习和开设微课的过程中的收获,可以把初中数学微课特征总结成以下两点.

1. 三个区别. 基于对微课的理解,每个教师首先要会区别三点:①区分于常态课堂,微课是和常态课完全不一样的,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目标达成方式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②区分于视频课,很多教师非常容易把微课和视频课联系在一起,认为微课和视频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录像的时间变短一点. 其实不然,视频课其实是常态课的缩影,简化了学生参与思考和训练的过程,而教师必要的演示、板书、甚至模拟的师生交流也是存在的,有时也可以是常态课全程录制,而微课是与之完全不同的. ③区分于网学课. 网学课起始于本世纪初,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学习、训练、交流的机会,这种网学课的主要呈现过程和常态课是非常相似的,不同于常态课的是呈现形式不一样,其他基本相同,比如在网学课的过程中,学生是可以通过在线训练反馈给老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可以在线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困点等;而微课并不具有这些特点,他的呈现形式类似于网学课,而呈现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却是不一样的. 因此,认识微课,我们要摒弃以上三种课型的教学形式和呈现形式.

2. 两个突出. 要深入认识微课,我们要知道微课在传递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的主体特征,可以用两个突出来认知. 第一突出解决一个问题,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呈现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在这个时间内,教师通过PPT和语言、演示的形式突出解决符合学生实际问题和提升环节的一个问题. 第二突出一种策略,由于微课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呈现为主,缺少教师在现场教学过程中获取学生生成的情况,因此,在微课录制前,教师需要对我们需要突破的内容进行充分的预设和精心准备,可以通过录制前的实践来获取学生实际存在的思维难点和拐点,并充分准备好相应的问题的突破和突破策略,用教师的语言、PPT、演示的教学专业智慧在短短的5~10分钟内突破相关问题.

在了解好微课特征以后,我们就要进一步认识对数学微课课题的选择、制作、拍摄、剪辑等系列过程.

第一、确定内容. 微课的呈现时间和呈现形式决定着微课的内容与众不同,就初中数学的微课课题选择,我们要确定以下几个注意点.

1. 选定合适的主题,因为一节微课一般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所以内容要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提升微课的价值,也可以是常态课中一个重点或难点的突破. 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最终的目的让学生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时我们的微课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确定突破方向. 根据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开始确定突破策略. 仍然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为例,应用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解方程;另一个就是结合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过程,总结出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这时我们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在这两个环节中,哪个环节更加薄弱一些. 比如基础一般的学生群体,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列一元一次方程和解方程中,通过微课中的例子,让学生会列会解方程. 而对于基础较扎实,理解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方法和步骤的总结上,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学会分析和归纳.

3. 锁定突破策略. 针对问题,我们要呈现一系列的突破策略,比如在苏科版《圆周角定理》的第一课的微课教学过程中,笔者把重点锁定为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因此,如何在十分钟内把这个重点策略进行突破就是我们要确定的内容,比如通过下面的问题链的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1:一条弧对着几个圆周角?一条弧对着几个圆心角?问题2:圆心角和圆周角之间的关系有几种情况?问题出现以后,通过如图1的Flas来分别移动A点和C点,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1和2.

第二、课件制作. 微课的PPT与实际课堂中的PPT略有不同,因为在常态课的课堂呈现中,PPT是一个辅助工具,PPT还要配合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过程,而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呈现给学生的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教师的语言和PPT. 因此,在PPT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要起到一个演示、提醒、板书的逐步呈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结合教师的语言和PPT的呈现过程,感知其中的知识增进过程. 比如我们制作微课《函数综合题》的过程中,我们分别呈现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幅PPT,这三幅PPT随着教师语言而依次呈现,并有一定的停顿性. 除此之外,PPT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部分细节,比如PPT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悬念性,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再比如整体颜色不要太多太复杂,不要因为颜色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重字体、图片、空白之间的分配要均匀,一般字体占50%,图片占20%,空白占30%,总体给人以美观、匀称的感觉.

第三、微课的拍摄. 最终的拍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这一步的操作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 区分微课和视频,从拍摄的角度可以简单理解成微课只需要PPT,不需要学生和黑板,而视频课是常态课的录制或剪辑. 如下图3和图4,图3就是一节视频课,而图4只存在PPT的呈现,它才是微课. 所以,拍摄的对象应该是PPT,而不是所有参与教与学的群体.

篇7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教师授课有好的开头,就如高手对弈,第一着就能为全局的胜利铺垫基础,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从教二十多年来,我讲了很多公开课,每次我都设计精彩的导入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总结了导入新课的八种技巧, 愿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一、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即教师在上课时直截了当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内容等。例如,在讲“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可以这样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本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五种运算来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种导入直截了当,内容明确,重点突出能促使学生思维迅速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类比比较法

“类比比较法”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对某些特殊知识经过类比分析,得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另外一些特殊知识的导入方法。有时遇到某个新问题,我们时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把这些类似进行比较、联想,就会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比如: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再比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类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在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将“已知”和“未知”自然地连接起来,使“温故”成为“知新”的基石,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质疑激趣法

“设疑激趣法”是在讲授新课开始,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引起惊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在讲“概率”时,可以从生活中人们比较关注的彩票问题引入。教师首先说:“我从不买彩票,为什么呢?”教师反问学生。“在32个号码的彩票中,随机选择不同的7个号码,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计算?这需要运用概率的知识,学了概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地激发出来了,学生带着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去学新课,思维积极、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是在引入新课时,提出看起来与本课内容无多大联系而实质上却紧密相连的典型问题,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法。亚里斯多德曾经讲过:“思维自疑问惊讶开始。”教师若能紧扣课题制造悬念,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例如在讲授“圆周长”时,提问:假如把地球近似看作一球体,绕着赤道用一根绳子捆紧,然后把绳子放长10米,中间的空隙能容纳_______(一头牛)。学生感到不可思议,非常惊讶。

五、实例引入法

“实例导入法”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例如:讲有理数中的正数和负数时,通过温度计、收入与支出、输与赢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使学生感悟到这类带“-”号的数确实是实际生活中的需要。

六、创设情境法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新课导入往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湖雷峰塔的夜景,设置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明代数学家吴敬数学题:”巍巍宝塔高七层,点点红灯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顶层几盏灯 ?”你能做出这道古代数学趣题吗?这样的问题丰富了学生从问题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感受,蕴涵着方程思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七、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法”是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可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实践证明,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并不容易,一要靠老师钻研教材,二要靠老师平时挖掘积累数学实例,广泛猎取数学信息,动脑筋、想办法组织素材。无论什么样的导入都不能偏离主题,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随机应变,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语,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苦学的泥沼中步入乐学的伊甸园。

参考文献

篇8

在初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情绪的好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强迫学生接受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很可能会引起他们厌学情绪,使他们视学习为负担。反之,教师在教学中若注意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愿意、渴求的心理状态,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学习、善于去学习。例如:我在教七年级数学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课时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鸡兔同笼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我们用粉笔和黑板展示出来,学生也许会无所谓。但是用动画创设情境进行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一些旧式教学中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教学内容,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运用多媒体,解化重、难点

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仅靠兴趣是不能长久的,学生在愿学、善学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这里的乐趣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对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品尝到“乐”的甘甜,则取决于在学的过程中是否学懂、学会、会学。而能否学懂、学会、会学又取决于教师如何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然而学生感触不深,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多媒体能活化内容情境,变难为易,激活学生装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点在第七章《三角形》的这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次课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比较重要的几个例题和例题难点的突破点,这样就更多地供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难点可能造成的学习负担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让学生轻松、愉悦、理l生的学习数学,并从多样化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这对我的讲述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1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日趋成熟,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探究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

一、存在问题

1.喧宾夺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把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会片面地追求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频率,导致多媒体

在课堂教学中

的应用过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似乎成了多媒体的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的演示者,学生成为多媒体的观看者.学生的数学思维被禁锢了,教师的教学艺术被冰封了.由此可见,喧宾夺主是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华而不实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过分追求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频率的同时严重忽视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效,导致多媒体的应用在

课堂教学中华而不实、收效甚微.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为“走过场”的一种形式.多媒体课件貌似成为课堂

教W不可或缺的部分,实则是课堂教学的“累赘”.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不能为课堂教学带来成效,反而会“拖累”课堂教学.

3.时机不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因为不能够有效把握多媒体的应用时机,导致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机不准,进而影响多媒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时机不准,不仅不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效,而且严重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二、应对策略

1.主次分明

针对多媒体应用过于频繁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中务必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适量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一些通过使用多媒体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环节,坚决使用;对于一些既可以使用多媒体,也可以不使用多媒体的环节,酌情使用;对于一些使用多媒体毫无成效的环节,坚决不用.教师要杜绝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泛滥成灾”.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方程史话”.而对于“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这部分内容,教师直接撇开了多媒体,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向学生清晰展现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步骤与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切实提升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率,有效杜绝了多媒体

应用时“喧宾夺主”“泛滥成灾”的问题,使多媒体成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助推器”.

2.提升实效

针对多媒体使用质量不高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中必须要对需要使用多媒体的环节进行全面思考、精心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高质量地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全面、细致地考虑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各个方面,切实提升了多媒体的应用效率,有效杜绝了多媒体流于形式的现象.仍然以教学《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过程,这些课件中的解题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犹如走马观花,很难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相反,如果教师能把这些解题过程板书到黑板上,不仅能为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来看,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题的过程是流于形式的.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高质量地应用多媒体,切实提升多媒体的应用实效,有效解决多媒体应用时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的问题.

3.把握时机

针对多媒体应用时机不准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中一定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种情况进行充分预设.通过教师充分地预设,适宜地选择应用多媒体的时机,让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出现“恰逢其时”.

篇10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过分表面化,教者对于教学形式的追求,往往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对于课堂气氛的追求,往往多于对课堂效果的考虑。这其实是走进了课改的误区,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只流于形的效仿,而无神的体悟,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才是每个教师所要得到的效果,也是新课程理念所要达到的目标。怎样打造原生态的数学课堂,回归简明有效的数学教学本色,我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①简约教学情境;②简洁教学活动;③简化教学手段。

一、打造生态课堂,简约教学情境

在课改中教师忽略了传统的复习引入环节,而改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课改版的数学教材确实形式新颖,内容生活化、情趣化,这正是教材内容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实践中我们发现:教材上的每一个情境内容不一定切合所有学生群体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重组,让学习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不是煞费苦心地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置“鸡兔同笼”情境引入教学,以“趣”引“思”,照样使学生处于兴奋和积极思维状态,很快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出答案。笔者再引导学生:你会不会更直观地列出方程呢?能直接用设两个未知数的方法来求解这个问题吗?如果设出两个未知数,需要有几个方程才能解出答案呢?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样,在讲数轴时,以温度计、杆秤作为铺垫;讲轴对称图形时,先出示蝴蝶、飞机等生活中的实例;讲不等式性质时,以天平为情境加以分析;讲直线性质时,出示工人钉木条的场景,让学生讨论在墙壁上钉住一根木条至少要几枚钉子。以简单朴实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解决了课题的过渡问题,很有情趣地自然引入新课。

二、打造生态课堂,简洁课堂活动

让课堂少一些花哨,让课堂教学回归常态,还数学教学以自然本色是我们理性的做法。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抓住重点,向纵深研究,让学生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我曾听过一节课,为了说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老师先让学生在纸上随意地画两个点,再用线段、折线和曲线把这两点连接,然后安排活动,要求学生对这三条线量一量,再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提问:三条线中哪一条最短?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线段”,然后板书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师因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感到很满足,但我听后却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学生去量,再小组讨论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在一部分教师的思想中好像有课堂活动就是新课程教学,没有课堂活动就觉得心里不踏实,不管这个活动有没有必要,其实这是对新课程本质的误解。

数学活动应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所以“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究”不能是流于形式的过程,要看有没有必要。

三、打造生态课堂,简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学

手段的合理选取和恰当应用。但这并非等同于课堂教学都要营造成“声”“光”“电”一体化的潮流派对。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影响了教学进程,要知道制作一个课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有的“豪华”的媒体手段虽然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了,但学生却把“课件”当做“电影”看了,从而削弱了数学课的主题内容。

有一次,我听公开课的时候,发现老师一直在使用PPT上课,而每一张PPT的左上角都有一个动画,并且一直在动,虽然这个老师费了许多精力做了这么多漂亮的PPT,但这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时不时地会去关注这个动画,这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上好一节数学课,不一定要用高科技的手段,也不需要花哨动作,有时候用简明、常规的教学手段就可以上出有“数学味”的课,这才是数学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

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数学教学的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简明有效的数学教学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参考文献:

[1]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过分表面化,教者对于教学形式的追求,往往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对于课堂气氛的追求,往往多于对课堂效果的考虑。这其实是走进了课改的误区,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只流于形的效仿,而无神的体悟,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才是每个教师所要得到的效果,也是新课程理念所要达到的目标。怎样打造原生态的数学课堂,回归简明有效的数学教学本色,我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①简约教学情境;②简洁教学活动;③简化教学手段。

一、打造生态课堂,简约教学情境

在课改中教师忽略了传统的复习引入环节,而改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课改版的数学教材确实形式新颖,内容生活化、情趣化,这正是教材内容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实践中我们发现:教材上的每一个情境内容不一定切合所有学生群体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重组,让学习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不是煞费苦心地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置“鸡兔同笼”情境引入教学,以“趣”引“思”,照样使学生处于兴奋和积极思维状态,很快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出答案。笔者再引导学生:你会不会更直观地列出方程呢?能直接用设两个未知数的方法来求解这个问题吗?如果设出两个未知数,需要有几个方程才能解出答案呢?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样,在讲数轴时,以温度计、杆秤作为铺垫;讲轴对称图形时,先出示蝴蝶、飞机等生活中的实例;讲不等式性质时,以天平为情境加以分析;讲直线性质时,出示工人钉木条的场景,让学生讨论在墙壁上钉住一根木条至少要几枚钉子。以简单朴实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解决了课题的过渡问题,很有情趣地自然引入新课。

二、打造生态课堂,简洁课堂活动

让课堂少一些花哨,让课堂教学回归常态,还数学教学以自然本色是我们理性的做法。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抓住重点,向纵深研究,让学生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我曾听过一节课,为了说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老师先让学生在纸上随意地画两个点,再用线段、折线和曲线把这两点连接,然后安排活动,要求学生对这三条线量一量,再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提问:三条线中哪一条最短?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线段”,然后板书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师因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感到很满足,但我听后却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学生去量,再小组讨论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在一部分教师的思想中好像有课堂活动就是新课程教学,没有课堂活动就觉得心里不踏实,不管这个活动有没有必要,其实这是对新课程本质的误解。

数学活动应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所以“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究”不能是流于形式的过程,要看有没有必要。

三、打造生态课堂,简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学

手段的合理选取和恰当应用。但这并非等同于课堂教学都要营造成“声”“光”“电”一体化的潮流派对。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影响了教学进程,要知道制作一个课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有的“豪华”的媒体手段虽然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了,但学生却把“课件”当做“电影”看了,从而削弱了数学课的主题内容。

有一次,我听公开课的时候,发现老师一直在使用PPT上课,而每一张PPT的左上角都有一个动画,并且一直在动,虽然这个老师费了许多精力做了这么多漂亮的PPT,但这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时不时地会去关注这个动画,这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上好一节数学课,不一定要用高科技的手段,也不需要花哨动作,有时候用简明、常规的教学手段就可以上出有“数学味”的课,这才是数学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

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数学教学的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简明有效的数学教学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参考文献:

[1]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过分表面化,教者对于教学形式的追求,往往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对于课堂气氛的追求,往往多于对课堂效果的考虑。这其实是走进了课改的误区,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只流于形的效仿,而无神的体悟,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才是每个教师所要得到的效果,也是新课程理念所要达到的目标。怎样打造原生态的数学课堂,回归简明有效的数学教学本色,我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①简约教学情境;②简洁教学活动;③简化教学手段。

一、打造生态课堂,简约教学情境

在课改中教师忽略了传统的复习引入环节,而改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课改版的数学教材确实形式新颖,内容生活化、情趣化,这正是教材内容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实践中我们发现:教材上的每一个情境内容不一定切合所有学生群体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重组,让学习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不是煞费苦心地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置“鸡兔同笼”情境引入教学,以“趣”引“思”,照样使学生处于兴奋和积极思维状态,很快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出答案。笔者再引导学生:你会不会更直观地列出方程呢?能直接用设两个未知数的方法来求解这个问题吗?如果设出两个未知数,需要有几个方程才能解出答案呢?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样,在讲数轴时,以温度计、杆秤作为铺垫;讲轴对称图形时,先出示蝴蝶、飞机等生活中的实例;讲不等式性质时,以天平为情境加以分析;讲直线性质时,出示工人钉木条的场景,让学生讨论在墙壁上钉住一根木条至少要几枚钉子。以简单朴实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解决了课题的过渡问题,很有情趣地自然引入新课。

二、打造生态课堂,简洁课堂活动

让课堂少一些花哨,让课堂教学回归常态,还数学教学以自然本色是我们理性的做法。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抓住重点,向纵深研究,让学生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我曾听过一节课,为了说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老师先让学生在纸上随意地画两个点,再用线段、折线和曲线把这两点连接,然后安排活动,要求学生对这三条线量一量,再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提问:三条线中哪一条最短?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线段”,然后板书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师因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感到很满足,但我听后却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学生去量,再小组讨论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在一部分教师的思想中好像有课堂活动就是新课程教学,没有课堂活动就觉得心里不踏实,不管这个活动有没有必要,其实这是对新课程本质的误解。

数学活动应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所以“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究”不能是流于形式的过程,要看有没有必要。

三、打造生态课堂,简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学

手段的合理选取和恰当应用。但这并非等同于课堂教学都要营造成“声”“光”“电”一体化的潮流派对。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影响了教学进程,要知道制作一个课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有的“豪华”的媒体手段虽然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了,但学生却把“课件”当做“电影”看了,从而削弱了数学课的主题内容。

有一次,我听公开课的时候,发现老师一直在使用PPT上课,而每一张PPT的左上角都有一个动画,并且一直在动,虽然这个老师费了许多精力做了这么多漂亮的PPT,但这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时不时地会去关注这个动画,这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上好一节数学课,不一定要用高科技的手段,也不需要花哨动作,有时候用简明、常规的教学手段就可以上出有“数学味”的课,这才是数学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

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数学教学的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简明有效的数学教学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参考文献:

[1]任 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化本源的回归[EB/OL].http://./xiaoshu/ShowArticle.asp?Article ID=

1054,2007-11-08.

[2]张奠宙.数学的明天[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城北中学)

[2]

篇11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依据自身的直觉与经验来大胆猜想,大胆推测,进而加以归纳。而让学生依据数学规律加以归纳,则需使他们确定推理与归纳的目标与方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给出一定提示,让学生朝着预想的方向进行认真思考,避免产生理解偏差。

第一,优选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信息的源泉,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更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的重要标准。实际上,归纳推理并非适合全部的教学内容,需具有如下特征:①具有若干特例;②特例需具有规律或共性因素。如教学“不等式的概念”时,教师可运用归纳推理。对于这一教学内容,书本上提供了若干不等关系问题,且存在共同因素,也就是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含有不等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中体会不等关系,促进他们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第二,把握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一现象:教师所设问题不难,却有一些学生难以归纳出结论,亦或结论错误。其原因在于教师未把握学生的数学归纳推理能力的程度。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握班级学情,把握学生实际水平,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算式,以考查学生归纳能力,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第三,确定归纳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唤起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定归纳目标,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获得不同结论。

二、呈现学习材料,引导自主归纳

知识归纳是基于一定材料的抽象概括过程的。换而言之,学生在归纳某数学知识点时,需要以学习材料为基础,为他们的思维指定方向,避免走弯路。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之前,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与探究材料。当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现这些学习材料,在学习和探究资料的互相作用下,学生则能发掘不同材料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简单地归纳。如学习某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以问题情境来呈现学习材料,让学生加以推理、归纳、总结。

如教学“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①某人先向西边走了4步,再向东边走了3步;②在一树干上,一条小虫首先向上爬了16cm,然后向下再爬回出发点,接着又向下爬了8cm;③在一个装着香蕉的盘子里放入5根香蕉,然后取走4根香蕉等。当材料呈现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所给事例在数量上的一些变化状态,同时对上述事例加以描述,引导他们对其中所含的数量变化加以概括。接着,教师继续引导:①上述事例中,是什么发生了变化?②它们有何变化?③其变化意义是不是一样?④在上述事例变化中是否存在共同点,若有,这一共同点又是什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大胆猜测,然后归纳结论:其共同点就是数量变化均为相反。当学生了解所学习的对象是数量对应变化的问题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列举事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

篇12

二、有助于交互式学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