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1 12:17: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教师自我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本年度承担7个班级的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上半年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初三体育中考及新广播操的推广,下半年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新广播操的普及和体育达标工作。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受到团委吴老师的表扬。
2、本学期开始担任初一(5)班的班主任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做到,早上7点前到校管理学生早读,中午12:50前去班级管理午自修。
三、科研论文方面。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案例、论文等比赛,同时踊跃的向各个杂志社通稿。
1、文章《水手、水手、右满舵》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1期、第58页。
2、文章《篮球式腰旗橄榄球项目的研发》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4期、第72页。
3、文章《上好体育优质课的课前准备的三个基本步骤》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6期、第75页。
4、文章《废旧篮球 百变现身》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7期、第71页。
5、文章《浙江省部分地区体育中考项目调查》发表在省级杂志《体育教学》2016年第5期、第12页。
6、游戏《反向跳准》发表在国家级报纸《中国体育报》2016年4月8日、第6版。
四、竞赛辅导训练方面。
1、广播操比赛,同另两位体育老师及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学区第一名、县二等奖。
2、同另两位体育老师组织训练、带队参加学区运动会取得1个第一名、多个第二名的较好成绩。县运动会上本人指导的学生xx获得铅球第二名、李谦谦获得跳高第六名。
3、指导班级黑板报工作(班主任),获得校年级段第一名,县初中组三等奖。
五、个人能力提高方面。
1、常年订阅《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杂志,定期浏览《中国体育报》等网站。时常阅读班主任工作书籍。
关键词:教师;成长;平台;反思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和科研意识,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教学反思要抓住自己的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或是激情状态下创造思维的灵感火花。因此,教学反思,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成为体育教师精神需要时,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为体育教师成长的平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出色地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挖掘教师潜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使教师快速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一、体育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可以说,写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平时所记录的一些体育教学感受或教学反思,为教师自身今后的成长、成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数据、案例和经验,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最真实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原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再研究。因此,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断进步,且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实际上,写教学反思并没有什么窍门,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都应当把它当作教师工作的一种习惯,生活中需要做的一件事。它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一,教学反思表现为自觉性。教学反思不仅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教师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教学反思的记录、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次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心得,厚积薄发,而不是为了应付才写。
第二,教学反思表现为叙事性。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时,应原汁原味记录下教育教学的案例,真实、有味,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必用什么华丽的词语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真实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第三,教学反思表现为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第四,教学反思表现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自我反思,自我查找,自我总结,自我奋斗。它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性化教学模式就会应运而生。
二、体育教师要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找准切入点,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才能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才能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学反思写作表达方法主要有:
第一,随笔式教学反思――一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教学反思方法。可以在课后记录,也可以在教案上随时留下痕迹,课上成功之处或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以作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反思随笔看似事小贵在坚持,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江苏蜗居】: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课后反思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分析。从学生层面主要看学生的参与度、实效性,从教师层面看教学理念是否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法;重难点解决方法是否科学;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是否达到一定量;场地器材是否合理。
【江苏南京雨花台区眉山第一中学・李安成】:写课后反思要做到“五直”:(1)直面成功。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的措施;思维清晰、逻辑分明的讲解;动作优美流畅的示范;某些教学理念的实践过程;在教学中运用的一些运动规律和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新。(2)直面失败。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因此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3)直面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与之失之交臂,再次需要时就会产生遗憾后悔之念。(4)直面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好材料。(5)直面“再备课”。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教学重难点有无突破;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练方法是否得当;运动负荷、教学密度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教案”,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点评】:课后自我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回顾、审视、思考,课后反思是完整教学的一个部分,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有关课后反思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有的只停留在口头上、应付上、形式上,正如董富秋老师所言:搞的是形式主义。因此,如何撰写课后自我反思成了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在网络讨论中,教师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想法,如记成功、记失败、记机智、记学生、记困惑、记创新等等,都是一些很好的建议,值得借鉴。
教学技能第4期网络讨论之二:课后自我反思的形式与途径
【江苏ksfengzheng】:我认为课后反思有三个途径:(1)即时反思。我们体育教师通常会进行几个班的教学,虽然是一个教学内容,但在不同的授课班级,会采用略有变化的手段,当我们上完第一个班级时就要即时反思,需要在下一班级的教学中进行改进的有哪些?短时间里怎么来解决刚上完的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好?简单思考之后可以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采用新的思路,这样在几个班的教学之后,也就找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法。(2)授后反思。当一个课时方案教学完成后,就要在即时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思路的整理(这一教学中哪一个手段方法是最好的,好在哪;这一教学中最让你感到棘手的问题是什么等),也就是把存在脑中的想法快速地落实到纸上。同时,如果发现自己一个人力量解决不了问题就可以拿出来与其他教师交流,以便找到更好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进行下一课时计划的调整,同时也做好了积累工作。(3)单元反思。制定单元方案和课时方案是一个预设的过程,至于一个单元的内容安全的合理性、课时安排是否足够等都是需要在教学之后才能看到的,所以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再进行一个系统的反思,围绕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再来把单元方案进行调整,这样就帮助我们梳理了一个教材完整的教学思路、各个阶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最好的方法。
【金华tanglongga】:因为所教授的班级情况接近,我把这节课的反思用到下个班级的教学中,具体地做一些调整。
【衢州村姑】:课后自我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问题的关键正如邵老师所言,我们该如何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形式、渠道等有哪些、有没有具体可借鉴的方法等。结合自己的体会,简单的几点认识如下:(1)反思贵在坚持,养成习惯。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对待自己的课堂、职业、成长。(2)反思的内容要因人而异,且有针对性。比如年轻教师重在反思自己教学组织中的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兴趣、教法运用、教材理解、教育教学的科学性等问题,而具有一定经验且有意愿进一步提高的老师,反思教材教法、课堂中的创新之举、阶段性重点关注的问题、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学科理论性等更深层问题。(3)反思的内容与质量来自于常态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质量。期待从“放羊课”里获得有效的反思内容是枉然的。(4)反思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学习内驱力的大小。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才能带来课堂教学的改变与课后反思的升华。(5)反思的时机。首先贵在“及时”,做完就想,边做边想,想了便及时记录,勤于动笔是以防“火花”消逝的不二法宝;其次贵在“有串联”,即反思与反思之间要有联系,后面的反思可能就把前一次的疑惑解决了,“有主题”的反思是不错的方法。(6)反思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备课本上反思、日记、博文、案例、论文等。方式如独自反思、同行讨论、阅读书籍等。“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成长的必经之路!
【江苏金刚石】:我认为课后反思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其次“反思”要结合教育资源,如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体育教师的反思要尽力做到客观与体系化,不要有所遗漏。(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这点对于新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点评】:课后自我反思的意义与作用已毋容置疑,但要落到实处绝非易事,因此,我们要在了解课后反思意义的基础上,明确课后反思的各种形式或途径,切实有效地进行实施,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在网络讨论中,老师们提出了许多的反思形式,如即时反思、授后反思、单元反思;备课本反思、日记、博文、案例、论文;独自反思、同行讨论反思、阅读书籍反思等,同时还指出了反思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形式与建议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学技能第4期网络讨论之三:年轻教师课后自我反思技能的培训
【温州潜泳起跑】:新教师初入课堂,会面临较多的教学疑难问题,需要反思的点也很多。我认为,新教师反思还需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聚焦问题,不能“泛泛而思”。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某一问题或者某一类问题进行前段性反思,最好能达到深度反思,以求比较好地解决问题。之后,问题会慢慢得到解决,积累会逐步深化,成长就水到渠成。
【安徽铜陵县教育和体育局・戴恒年】:年轻体育教师往往忙于应付繁重的课时任务,忽略了课后自我反思,这是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关于年轻体育教师课后反思技能的培养,我想谈三个方面:(1)年轻体育教师课后反思的内容是什么?体育课后反思是在提前备课、认真上课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总结。没有备课、上课的前提就无从反思。年轻体育教师课后反思可以重点关注这些方面:体育课教学计划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度如何;教法和学法的有效性怎样;场地的选择是否合理,器材的使用是否高效;体育教师示范动作、语言等是否恰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的融洽等等。总结亮点,改进不足。(2)年轻体育教师课后反思技能培养的几种途径:一是自我总结。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体育教师要想在课后自我反思技能上有所提升,就得做体育教学的有心人,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养成及时总结、课课总结的好习惯,坚持写好每节课的课后小结,哪怕只是粗浅的认识或体会,坚持收集归纳、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技能水平就会提升。二是广泛听评课。年轻体育教师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可以多听听优秀体育教师的课,以及其他学科老师的优质课,比如学习语文老师的语言组织、音乐老师的发声方法和丰富表情等,以此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在借鉴中提高课后反思技能。三是大胆上公开课。年轻体育教师要争取机会多上公开课,无论是汇报课、展示课、研讨课还是评比课,都应在实践中成长。年轻体育教师更要正确认识公开课,精心准备,认真上课。在课后研讨中要大胆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汇报教学得失,说明改进想法等。在业内专家、同组教师分析点评时要虚心学习,做好笔记,用心揣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总会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得明白兼听则明的道理。(3)年轻体育教师课后自我反思的几种形式:一是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一种比较常态的形式,贵在坚持。努力做到每节课后有小结,无论长短,不求大而全,但求有新发现。二是教学叙事。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一定要抽时间思考,最好撰写成文,不断提升理性思考的能力。三是诊断反思。有些疑难问题,自己搞不明白,可以带着问题咨询专家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可集体研讨,这样的诊断反思会更有深度和针对性。
点滴皆学问。年轻体育教师是未来学校体育的生力军,学会做体育教学的有心人,坚持做好课后自我教学反思,今天的点滴积累必将是我们成长历程上的宝贵财富。
【辽宁・王勇】:什么是年轻的教师呢?不是年龄的年轻,我想应该是教育教学技能的生疏,所以这一部分的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反思,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个认为应该侧重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针对某一教材进行课后反思,然后根据反思的结果进行这个教材的再教学,如四年级有三个教学班,每上一节课就反思一次,多次揣摩有助于彻底理解教材进而达到运用自如之效果,当然这样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对教师快速成长收效颇大。其次,年轻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在不足和改进措施方面多下功夫,因为年轻教师写反思的目的更多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哪些方法是有效的。比如自己的思考、同事之间的商讨、某文章的摘录,种种这些都可以写在反思中,之后通过实验来证实,进而能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浙江黄岩区城关中学・陈迎春】:教师做自我反思是提高个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但自我反思更多的是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执着而强烈的事业心的教师,才会有所坚持、有所收获。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做到在体育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自主性学习的概述
何谓“自主性学习”?近年来,我国学者就自主性学习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学者认为,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本质来说的,它不同于“机械性学习”、“被动性学习”以及“他主性学习”。另外,还有有关学者认为,自主性学习就是在进行学习之前,能够自己做到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定等等,能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在学习中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反馈等,在学习结束之后,还要做到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补救等。这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的特点包含有效性、能动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等。所谓有效性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学习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进行调控。能动性即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在别人的强制下有压力的学习。所谓相对独立性即由自己对学习做出选择或控制,不依赖于他人和教师。
二、当今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综合性素质偏低,教学观念落后
很多中学体育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必定缺少一定的经验,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一些教师的认知水平、政治素养、审美情趣、创新意识都还不能够适应现代体育教师的要求。此外,一些教师没能认识到自主性教学,还是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教学。一般体育课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简单的技术性传授,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等都被忽视,这就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
2.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深刻性
对于体育教学内容来说,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内容过于肤浅,缺乏一定的深度,学生仅仅是了解,没有深刻领悟。另外,教学形式也很单一,一般就是教师指定,学生完成。而没有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
3.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还有待改进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与态度还很不够。在一项调查中,对某学校的4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包含男生286人,包含女生104人,调查结果显示,有63名男生喜欢上体育课,仅占23%,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占到了67%,无所谓的人占到了11%;而对女生的调查中,喜欢上的人仅仅占10%左右,而不喜欢上的人占到了高达82%,无所谓的占7%。由此可见,喜欢体育的初中生很少,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4.教学评价比较单一
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评价这块的欠缺,比较单一,仅仅是教师的单方面评价,而学生没有权力介入。这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体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仅仅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教师能做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很难,甚至是有时候,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比平常要好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加以表扬,更加促进学生的进步,但是,在短短的一堂课上,教师就有可能及时发现不了。
5.教学条件有待完善
体育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家还倡导“阳光体育”。但是,学校里的教学设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一些中学尤其是一些农村中学,设备还不能够达到自主性教学的水平,特别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教学设备还很落后。
三、自主性体育教学策略
1.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的素质很重要,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教学的方式,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要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人格魅力等等。另外,还可以推行教师上课挂牌、教师聘任制等等。此外还可以开展教师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
2.教学中要体现“美”的因素
在教学中体现出美的时候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
首先,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与当今的科技资源进行体育教学。比如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摄像机、录像等,来组织学生定期的观看一些大型的体育盛会,通过这些精彩的比赛,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在观看中,不知不觉的就增加了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的欲望,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
其次,通过一些美的动作来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用语言来进行说教,而是应该多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促进学生的参与性。因为体育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教学过程,仅靠语言的话就很难实现教学的目的。另外,优美的肢体语言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使得所传递的信息更加富有感染力。
再次,教学内容美。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内容其自身就蕴含着一种美。比如说,在铅球扔出时的弧线美,跑步中的运动节奏美,在排球中的鱼跃救球美等等,这些包含美得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注意要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亲身感受这种美感,这样,才做到了在学中体现美,在美中更乐学,实现了一种健康体育。
3.教学环境的营造
首先应该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说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等进行人性化设置,让学生随时都能体会到一种关爱。其次,还应该构建一种平等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加学习的自主性。
4.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不能仅仅是进行教师单方面地评价,还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在评价之后及时的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时改正调整,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好评价的各种事项。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状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在学生的表现相对于之前有所进步时,教师就应该加以表扬,给予肯定。比如说:“我相信你的能力,下一次还会做的更好”。在学生自我评价中,在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分析时,教师要帮助他一起分析,找出不足或优点,促进下一次的进步。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做到从不同的角度评价,用不同的观点进行交流,这就可以使学生向更深层次学习与研究。
总之,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很有意义的,自主性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全面发展。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就要注意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景怡光,程培杰. 论自主学习实质的准确把握[J]. 教育评论,2007.(02)
一、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树立学生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体育活动既激励人们追求胜利,也锻炼人们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而后者的意义更巨大。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多种形式的竞赛,培养学生在不同形式的竞赛中竞争与合作意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竞争中磨练,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例如,在课堂教学比赛中,“两人三足跑”这个体育游戏最能体现合作的意义,在比赛中用固定队友的方法比赛,就能发现合作好的学生就快、就能胜利。而合作不好的学生则慢,比赛过程就老出问题,就会失败。通过这个体育游戏,体育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找到成败的原因――合作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可以就此事继续引导学生,让他们再次合作练习、比赛,就可能有不同的结果。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总结,懂得合作的意义。
教师要及时总结比赛的情况,要学生正确对待输赢。赢的同学要戒骄戒躁,力求更大的进步。输的同学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那些因为落后一蹶不振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认识到只有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二、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强化规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
体育强调公平、公正和遵守规则的竞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这种良好体育道德,可以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日复一日潜移默化,养成学生的正直和诚实的品质。例如,在排球游戏――垫球走往返接力比赛中,如果教师不讲比赛规则,而要学生先自主探索时,就能看到学生的各种各样的练习。有的学生一步一垫球,慢而稳定的进行。有的学生垫球又高又远,三下两下就到头了。还有的学生球掉了,在哪里捡到就从哪里再垫的,如此等等,什么情况都有,所以就要先让学生知道这个比赛的规则,一步一垫球,如果球掉了,必须捡球后在掉球处继续垫球,垫球的高度要高于头,用时短者赢。在这样的统一规则下,学生进行的比赛才是公平、公正和有可比性。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教育学生在竞赛中,要遵守规则,尺度一致的比赛,要通过公平的竞争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不过分计较胜负等。教师还要在体育活动后及时总结,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会识别什么是符合或违背体育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怎样去改进自己不合适言行,的从而养成自觉维护体育道德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竞争的重要意义在于竞争的过程中参与者得到的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在紧张落后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更能得到锻炼与提高。例如,在较大的体育竞赛和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学生就会觉得胜负的意义大不同,有的学生比赛名次好点,就会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反之就可能唉声叹气、痛哭流涕。学生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教育的现状:我们是追求完美的,老是要求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是学习就要满分,要是比赛就要得第一名,从而让学生们对比赛的结果太过重视,这也是我们家长和老师长期误导的结果。体育教师要好好利用体育活动趣味性和多样性加以引导,要学生享受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
体育活动中每时每刻都有第一、第二……每个学生不可能体验都是第一、成功,所以体育活动利用其竞争性,利用其不断产生的胜负结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胜利,并感受胜利带来的自信和失败带来的遗憾,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改善学生的心态,达到提高其心理承受力的作用。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具有差异性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和生活都是相对不利的。如果从小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和落后,长大后就难以适应激励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体育活动始终伴随着克服困难的信心和顽强性、受挫时的勇气和知难而退的坚持性,这一系列的心理体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勤奋、勇敢、顽强的个性品质。因此,体育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四、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第一方面就是“运动参与”。从这一点来看,体育与健康的新课改中“以人为本”,重视体育参与过程教育。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并在相互的学习和竞争中取的进步。例如在立定跳远的学习和比赛中,有的学生在相互的比赛、竞争中老是落后于别人,自己可能会有些沮丧,或是没有了自信心,但是从纵向来看,每个学生在学期末的测验中各项成绩都是逐步提高的。从而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提高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要让学生认识过程的重要性,就要体育教师在学期开始时对学生讲清楚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成绩评价时,不只看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应全面评价,尤其把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评价放到重要地位,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付出的努力同样重要,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积极主动投入的体育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长此以往,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竞争,在竞争中学习,抱着“胜负乃兵家常事”,享受体育比赛的刺激、享受竞争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新时期下
高校体育教学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作为一名田径教师不仅要学习拥有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另外,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现在大部分高等教学专业的目的仍然把教学课程的目的局限在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不是以健身内容为核心目标,而且并不能满足21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需求,田径课程教学实质性内容十分匮乏。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缺乏独立性,没有时代性,不能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实质性价值。这是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杂乱无序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逐渐向多元化与全面化的趋势发展,必然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不然教学目标就等于空头支票,无发兑现。所以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将一些落后的,不符合教学目的的,缺乏实际的教学内容淘汰掉,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然而,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仍然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约束,教学内容也仅仅涉及运动技巧运用与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田径教学与健身和心理健康等的联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而且学生也难以接受。另外,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杂论无序,存在很多重复的教材。从中学到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与中学相比,递进性较差,不符合课程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很难构建完整的体育教材体系。
(三)教学方式的枯燥性与单一性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方式也多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组织与授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强制性的将知识传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而学生也仅仅因为学而学,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这种注重书本知识,缺乏生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将来教学过程中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来当这些学生成为田径体育教师的时候,那么他们也会成为教学的奴隶,在授课过程中,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那么田径教学改革则寸步难行。
(四)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综合性与合理性,整个评价体系并不健全。考核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而且对课程评价的目的理解不正确,他们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筛选优与劣,并没有了解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让学生树立自我改进与竞争的意识,不断进行提高与创新,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及进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另外,田径课程评价仅仅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没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考核与评价。将最后的一次性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仅仅死记硬背,考后对自己所学内容失去记忆,这样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很难实现。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也应随着进行。本文通过前面分析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用外国一些先进的经验,应用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课程的改革中,并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一方面,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应紧随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明确自己的重任是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所以,随着课改的提出,对师资得得要求也逐渐从重数量上转移到重质量上。培养具有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促进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已经把体育作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那么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田径教学课程目标也应做适当的调整。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在将来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身体练习,使田径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田径这门课的真正价值所在,也会使教师及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应密切联系社会现状,拓宽田径教学目标,挖掘田径教学的潜在价值,使田径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课程,也能够成为学生的娱乐项目,使孩子真正热爱田径,那么,将来他作为教师使将这种对田径的热情传染给他的学生。
(二)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针对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具体的实践出发,其内容应更加注重培养竞技能力、健身能力、创新能力与团结能力,在重视学校体育的基础上,要将学校体育逐步转变为终身体育。以此为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对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时,可以增添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生存的能力,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也可以将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将田径与健康、养生、物理等学科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灵活,也增加了学生对田径教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激发孩子对田径课程学习的兴趣。田径运动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要增加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一些传统的田径方法进行比较改革与创新,使田径也能玩出新花样,充满娱乐性。
(三)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探讨,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教师吸收学生的宝贵观点与想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在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并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到田径教学上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的教学能力。所以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对于未来学生的授课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在评价内容上,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将评价内容分为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两大部分,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个性发展、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方式上,要打破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及教师评价进行结合,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另外,也可以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考核,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强化实践练习,不断进行总结
学好田径课程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锻炼的结果。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在生活中练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这样可以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师 个人魅力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情绪造成影响,因而在体育教学中热爱学生、充分展现个人魅力,成为体育教师的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充分保证教学质量。具体来讲,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示个人魅力。
一、积极提高自身品德素质
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行为表现等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及思想道德的形成。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正确坚定的正式方向,积极学习我国相应的教育及体育政策、方针,刻苦钻研教学方法,热爱教育工作,有效掌握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方法及手段,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通过言传身教培育下一代。那些博学多才、道德高尚的教师通常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那些作风不正、品行不端的教师不光会损害自身人格魅力,还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相应的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二、具备高超的技能,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体育教师的科技文化水平在教育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从而积极的了解新鲜事物,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主动更新并拓宽知识结构,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从而实现与时俱进及开拓创新。
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如果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能够达到标准、正确、优美的状态,那么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相应体育动作的兴趣,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例如教授学生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时候,体育教师就要站到罚球线上,用标准姿势优美的将篮球投出,篮球擦网落地后,学生们一定会鼓掌叫好,如果体育教师可以连投空心球,那么学生一定会钦佩老师的技术,仰慕老师的魅力,从而积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模仿,保证教学质量。
三、通过语言表达展现个人魅力
学习普通话,运用普通话是我国政府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作为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充分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年轻的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标准、优美的示范性动作赢得学生尊敬,可是到达一定年纪后,在不能做出标准的示范性动作的时候,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则更能赢得学生们的钦佩,所以,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相同的教学内容,有的体育教师用三言两语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动作要领,有的体育教师说了一节课也不一定让学生心领神会。因而,体育教师在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基础上,通过抑扬顿挫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学会相应动作要领,还可以充分体会汉语言的魅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应做到这样几点:首先,语言要具有针对性。运用语言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使每名学生都可以了解教师的要求及目的。其次,语言要有科学性。体育为运动科学,讲课的时候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部分到整体。最后,语言要具有趣味性。教师的讲课语言应尽量做到风趣幽默、通俗易懂,从而依法学生们大脑皮层的兴奋,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
四、通过较强的身体素质展示个人魅力
所谓的身体素质就是指在相应的遗传变异及后天获得性基础上人体表现出的技能及形态结构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这些特点通常表现在体能、体格、适应能力、技能、精神状态等方面。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就要具备全面发展的力量、体能、柔韧、速度、灵敏、耐力素质较强。跑、走、跳、负重、趴、登等等运动能力及基本能力都要强。各个器官系统技能比较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具备充沛的精力,可以持续长时间工作,疲劳消除的很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以直观感受,有效宣传了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展现个人魅力
体育教学指教师及学生为了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活动手段及方法的忠诚。对体育课而言,学生非常讨厌那些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喜欢那些新颖有趣、灵活多变的上课方式,例如进行弯道跑教学的时候,通常的教学方法都是在直道进入弯道的地方向学生们讲解相应要领。该教学方法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换一种方法,可能就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如在田径场当中画一个半径为7.5米的圆,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或者四组玩接力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自我总结弯道跑的要领,保证教学效果。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当中,体育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好相应的示范性动作,然后进行细致的讲解,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表情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结论
体育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要想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展示个人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2.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二、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如,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上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三、评价中进行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你是干什么的,都必须了解掌握自己工作的内涵,也就是说业务水平。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你的工作效率,特别对于一个体育工作者来说,你所面对的是学生扮演角色的好坏,不仅对你自身有一定的影响,而直接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前程,话说“误人子弟”,主要针对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而言,随着教育改革,如何演好这场戏还得不断武装头脑、更新观念、适应环境,提高身心素质与组织能力,培养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二、具备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仪表,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楷模。体育教师应衣容整洁、精神抖擞、体格健美,举止文明端庄、威而不怒、严而可亲、以身立仪,自我塑造美好的教师形象,体现体育教师职业的特点和美感。让学生从我们身上懂得真、善、美,这不仅对完成教学任务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而且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引发学生的敬爱之情。
三、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寓于各项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而身教胜于言教,体育教师如果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其高尚的师德、优良的人格感染、启迪学生,那么这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素质
体育教师不但要上室内的理论课,而且要在操场上进行身体训练课,担负着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任务。打铁之汉本身硬,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业务技能,既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了解相关科学的一般知识。了解体育史、体育方针、政策,研究、学习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动生理、解剖及运动保健的知识,并将其科学的、创造性的运用于实践,依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高技能。
五、具备学高为师的体育教学水平
体育教学,是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关系,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一堂成功的体育课,就是能巧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多年的实践我总结以下几点:
(1)组织教法要有节奏、富趣味。体育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有重点,有非重点,各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有长有短,教和学所耗精力和体力也应有张有弛,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安排节奏,使教学呈现疏密相间、难易交错、快慢相隔、弛张交替、节奏分明。比如,体育课的基本部分如果是中长跑训练,由于疲劳、枯燥,在结束部分安排舒缓、优美的放松集体舞,其效果无异于工作一天的人回到家沉浸在美妙的轻音乐中一样。再如短跑训练,本身这个项目就是单调乏味、节奏快、强度也大,学生的学习是很被动的,我有意编组成40米往返接力游戏,富于趣味,失败一方穿插少许素质练习。结果同学们你追我赶,生龙活虎,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由于有竞赛性,失败一方在做完素质练习后还要求挑战,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使原来难上的训练课变得简单而又有乐趣了,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也训练了短跑技术,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1 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2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3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例如: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对学生介绍运动员积极备战,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多媒体感受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还可以以奥运为主题,在课内开展一次小型的“奥运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学习那些奥运明星,如姚明、刘翔等。学习他们的爱国,助困,不服输的精神,作为我们学生学习的榜样。
1.前言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随着其不断深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个性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大学生个性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2.认识个性
“个性”作为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遗传学等学科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具体包括:性格、气质、兴趣、动机、能力等。
①涵义
指一个人在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与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
②特征
(1)多样性(2)层次性(3)稳定性(4)可塑性
③健康的个性
从内部的心理机制讲,它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讲,它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且具有创造性的个性。
④个性教育
指在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及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情感意志、体能智能等素质自主、和谐地发展,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
3.高校体育教学对发展大学生个性的作用分析
①培养竞争意识
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竞争,而好胜心理恰恰是大学生鲜明的特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其自我能力得以充分展现的竞赛活动中去,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其竞争能力。
②培养丰富情感
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激烈的对抗易产生紧张感,比赛胜利会产生愉悦、满足的成就情感,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情感的深刻化与社会化,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勇敢、乐观的情感。
③培养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与竞赛中,参与者在困难面前需要进行自我约束、暗示、动员和体验,克服重重困难与障碍,有益于对其意志品质的培养。
④培养正确的成功观念
体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的思想、意志、态度、情绪等特征能够真实得以表露,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切实增强其耐挫能力,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⑤培养集体观念
体育教学作为以身体锻炼为手段的群体性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广泛地参与交往活动,通过互相切磋、合作与对抗等活动,人际关系的交流非常直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心理需要,有效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
4.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大学生个性的对策分析
①区别对待,共同成长
学生在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个性差异,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方面要区别对待,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在体验体育活动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
②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学实践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积极创造理想的体育环境,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尽可能激发学生自我活动的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通过体育教师合理的引导,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自学、质疑、思考和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自娱自乐中进行自我摸索、自我创新和自我总结,从而在实践中完善个性、发展自己。
④有意识地实施心理训练
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能经受胜利与挫折等不同心理感受,从而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
⑤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体育教师自身的个性特点、魅力与气质、责任心及能力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与道德素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5.体育教学中发展大学生个性需注意的问题
①“活”而不“乱”
和谐教学既要发扬教学民主,又要做到不放任学生,确保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和谐状态,因此,要恰于分寸,善于引导,敏于应变,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②“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预见性,提高防范意识,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确保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让广大家长和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相对提升。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我们这今天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1.通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学生学习的成果,却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力,忽视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这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反思和评价,才能够深刻认识自身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和反思自己。评价往往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需要评价者与评价者密切合作,同时要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参加检查,评估与总结,才能产生良好的评价效果。要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和反思自己,就要给学生明确评价和反思的内容。
我们现在往往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都是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特长、兴趣爱好。这并不代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是没有必要的,而是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己,比如有些同学具有很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在一些项目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多多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而有些同学在运动上具有天生的不足,那么我们也可以让他找到他其他方面的优点,比如在运动比赛的战略思维上,或者是运动比赛的配合上,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一般情况下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要改革以往只靠学习效果和成绩以及运动的量来评价学生的方式,我们还要观察同学的出勤率,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价值观念的,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种种方面,也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反思和总结自己种种方面,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做到全面的提高。
2.通过比赛形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前古板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实际进行的一项课程,没有参与其中,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让学生参加到运动中来,就是一味讲解,学生在下面简单练习并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很好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通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比赛中还能够深刻的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及能够知道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能够自然而然的对自己形成一个反思和总结。当然,有些同学会只在乎比赛的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比赛结束之后,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比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一场两人三足比赛,我们在比赛结束之后就可以引导同学们那几场比赛进行反思和总结,有的同学赢在了哪些方面,输的同学,又输在了哪些方面,自己在比赛的过程中是在输的一方还是赢的一方,自己对比赛的输赢,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教师也可以总结每个小组的优点和缺点,或者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说出对方的优点,或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自我总结,这样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反思和总结,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3.通过分组形式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体育教学,往往不同于体育竞技,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但是小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指导,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友谊,还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模式。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某一项体育活动进行示范之后,然后通过分小组来进行,学生通过分小组的练习,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纠正,这样,学生就在分小组的体育运动中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样让学生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做出教师的评价,和通过比赛进行自我的反思以及通过分小组进行互相评价就行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比如我们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练习,两个人一组,两个人分别三步上篮,这时候,一个人进行的时候,另一个人观察,这样观察的同学就能很好的看到机修运球同学的优点和其中的不足,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之间提意见,还有,如果我们在进行传球的过程中,两个人一个小组就更有利于相互知道对方的传球方式和特点,优势和不足,这样就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反思自己,同时也能够评价同学,鼓励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够促进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