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13 15:24: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就业指导论文

篇1

(二)“三指导”增强学生求职技能

1.课程教学。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列为各专业公共必修课,40个课时,2个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其中,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大三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同时开设《创业实务》等选修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需要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求职技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客观认识自我,摆正心态,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2.实习动员。该院将实习动员大会作为就业的重要工作,由系部、班级组织召开毕业生离校实习动员会,从实习要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摆正心态、正确定位、提高就业陷阱防范,做好就业准备。3.专题活动。以第二课堂作为增强学生就业技能的重要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如:模拟面试大赛、职场装扮竞赛、求职信写作比赛、创业策划书比赛、营销大赛等等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

(三)“三渗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1.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专业建设中。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参与专业设置、各专业招生计划的讨论与确定,将就业需求作为开设专业、招生人数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就业部门每年都向教学部门提供各专业社会需求情况、企业用人要求分析等相关信息,为教学部门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各教学系部每年都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倒推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所培养的毕业生对行业岗位适应性与针对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就业能力。2.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中。该院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各专业实行“2+1”、“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实训实习,既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实现了“预就业”,将人才培养与就业融合在一起。3.将就业教育渗透到校企合作中。该院先后与广西联通公司、广西梦之岛(集团)、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联通班”、“梦之岛班”、“顺丰班”、“仙茶美班”、“天业航空班”等等订单班,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

(四)“三方法”做好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跟踪指导

1.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规定要求,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应主要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通过这些部门为户籍所在地未就业的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和提供相应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政策宣传知晓度及学生参与度等原因,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造成毕业生离校后信息缺失,致使就业统计和服务管理难度加大。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可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厅等主管就业工作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在承接项目、资源互换、信息共享等方面紧密合作,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工作,也可以使高校的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更及时、全面。2.做好动态跟踪管理。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主要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离开学校以后更改了电话号码,这就直接导致后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无法延续开展。因此,开展离校未就业学生实名登记工作应实行学生动态跟踪管理,随时做好信息更新管理。同时,可将传统的电话联系跟踪调查方式与QQ账号联系、微信账号联系等方式结合起来,使动态跟踪管理学生信息更高效、便捷。3.实施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可通过实行困难生就业帮扶实名登记的方式,掌握困难群体未就业学生信息资料,对未就业困难群体实行重点帮扶,并针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方案。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给予“一对一”帮扶,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并积极帮助他们申请过渡期求职补贴、生活补贴等,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女生给予个性化帮扶与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应聘成功率。

篇2

(1)学校重视不足,就业指导意识薄弱。

学校将招生和教学当成生存的根本,忽视了就业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高职院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的平台,就业才是学校的终极目的。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本末倒置,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就业比例,采取弄虚作假的方法,出现了“被就业”的怪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学校重视不足,就业指导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就业指导部门人力薄弱,就使得就业指导人员在面对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是显得单薄无力,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二是认识不足、意识薄弱,学校往往仅开设一门指导课,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辅导。帮学生联系就业单位,但是有没有对就业单位进行系统的了解,导致学生对就业单位信息掌握不足。三是学生就业轻率,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学校的双选会轻视,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就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往往忽视了之后的双选会。四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试讲往往流于形式,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偏弱,具体技能不足。

(2)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整体素质不足。

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人员只有国外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就业指导人员严重不足。在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情况之下,学生就业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学生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和职业技能的就业岗位关系到学生日后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教育院校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般只设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各系一般没有明确的就业指导职责,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整日忙于学生的具体事务,无暇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就业指导工作,更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使得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往往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对学生进行短期辅导,这样虽然能够使得学生对就业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功能单一、内容狭窄。

(3)就业指导信息不足。

学生就业市场是双向的,在这个过程中既是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过程,也是学生选择职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都希望获得全面、真实、有效的信息,而就业指导中心作为联系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平台,就必须为双方提供合适、有效的信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员、经费等困难就业指导人员往往很少深入用人单位去了解它们的用人需求,不能够掌握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盲目。从学生来说,需要就业指导人员提供用人单位的具体信息,导致学生就业盲目。这种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畅就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又使得学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2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1)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不成熟。

高职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之中,脱离社会实际,对就业层次缺乏明确的定位,导致在选择就业岗位是期望过高,凭空臆测出来的就业前景,使得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挑三拣四、好高骛远,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就业岗位。还有的学生有自卑心理,在择业工程中缺乏自信,不敢面对竞争而错过就业机遇,造成就业失败。种种由于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导致的一部分学生就业困哪,这些都要就业指导人员进行有效引导。

(2)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差甚远。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够具体的做好某项工作、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能力的人;是把敬业、忠诚、吃苦耐劳和协作品质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本,所以这些就成了学生必须具有的品质。而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恰恰在敬业、忠诚、团队协作方面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差甚远,造成学生的就业难。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3如何改进高职就业指导工作

为了更好地展开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全校人员从上到下转变思想观念,切实的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到一个较高的位置,确立正确的工作方法,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课程建设和管理。必须进行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将就业指导贯穿于高职教学的全过程。

(1)更新观念,转变就业指导的尴尬地位。

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保证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必需改变现在就业指导的尴尬地位,将就业指导提到一个重要位置,转变对就业指导无所谓的现状。学校必需将就业指导当成一门重要课程,而不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的临时抱佛脚。不仅仅是在学校设立统一的就业指导中心,而是在学校统一的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各系有根据自身情况构建的就业指导体系。

(2)构建系统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学生就业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完善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始。因此学校必需从上到下,从老师到学生的构建一个完善的、有始有终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介绍就业流程,提供就业信息。而应该把就业指导当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展开,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各系负责提供本专业就业信息,各班级关注学生就业情况的三级工作制。学校老师负责关注学生,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往届毕业生负责反馈用人单位信息的全程关注制。有学校指导,各任课老师负责关注学生思想变化指导学生就业。

篇3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普遍存在设置时间短、机构不完善、经费短缺严重、专业人员配备匮乏等问题,因而无法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讲座开展,以及就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就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加无法保证招聘单位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大多高校则采取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全盘接纳的政策,使得就业质量成为空谈。

1.2就业指导形式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就业指导课程及相关讲座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据笔者调研,高校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选修课,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的不足,就业课程教材的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教学效果不具吸引力等均有待提高。而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专业前景介绍、创业计划比赛、就业信息展示、职业发展宏图、优秀校友讲座或论坛、个别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开展的程度普遍欠缺。

1.4全程指导容易被忽视

从就业指导的时间上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不应该只是针对毕业生才开展的,而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学习之中。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没有统一部署,各学院开展也有不同,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学生一入学就开展,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来适应未来规划的需要[2]。很多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关注毕业生面临择业时如何调整好心态、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就业信息、学习应聘技巧等问题,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择业作用较为有限。

2关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2.1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国外高校选拔聘用就业指导教师的条件较为苛刻,不只是要求学历,更重要看是否具有相关知识背景,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中拥有就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不高,就业指导队伍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高校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迫在眉睫。就业指导队伍中不仅要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心理进行咨询的学者,也要有熟悉政策、了解就业市场的专家。

2.2就业指导形式应个性化、多样化

高校目前举办的就业指导课程、就业讲座和论坛、校园招聘会等形式的就业指导虽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不错的效果,并且被大多数学生们所接受,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校还应根据办学性质、类别、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创新,开展丰富多样,能够结合学生个人成长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篇4

1分级授课、丰富形式、突出重点

我院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面试、笔试注意事项、应聘技巧等,面对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一旦讲授的知识陈旧或是教学手段单一,最终只能事倍功半的收场。

根据目前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开设分支课程。如针对大一年级可以开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刚进校的大学生了解“如何规划职业生涯”这一现实问题的重要性;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可以开设如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通过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扎实的基本功和职业能力;对于大四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开设如创业辅导、面试、笔试技能培训、简历制作指导等课程,及时为即将进入应聘阶段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授课形式上,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具体可采用的方式包括:

模拟式:模拟招聘、笔试、面试现场。让学生了解面试程序,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增进自信心。

案例式:在指导过程中引用我院、本系、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引导、教育学生。

体验式:鼓励、组织学生提早进入人才市场、招聘现场去体验和感受,增强认识和紧迫感。

讨论式:针对某一主题,分组进行问答、辩论或讨论,让大家各自发表意见,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

游戏式:设计一些和就业有关的小游戏,并设置小奖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2设立教研小组、吸收毕业班辅导员加入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教学研究是一门课程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不断的完善机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以课题为单位设立教研小组,统筹安排。通过前期的课题研讨、中期的课程试讲、后期的课程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在统一的理念、大纲和模式下,通过系统培训后,教师为学生讲授统一标准课程。

另外,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可以吸收毕业班辅导员加入到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中来。辅导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利用这些资源,充分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并发挥辅导员的这一重要作用。

针对低年级的课程如大一年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采取统筹安排、交叉授课的方式,由该教研小组的成员对全院学生进行授课;再如大二、大三年级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则需要各系或专业设置相近的系统筹安排,如电子信息工程系和微电子技术系的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可以组建一个该门课程的教研小组,针对两个系的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行授课,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给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大四年级的创业辅导、面试、笔试技能培训、简历制作指导等课程,同样可以成立相应的教研小组,面对全院大四年级学生统一授课。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邀请一些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专家现身说法,为同学提供实用性的帮助;每门课程的教研小组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为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应该对教研小组进行调整,让每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都能有机会从事其他更多课题的教研,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水平。

3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目前,我院配备的就业指导专职工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且较少有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另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希望学院能为他们提供机会,拓宽眼界,提升能力,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创造条件,如适时鼓励考取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的《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等。

4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反馈机制

篇5

二、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和目标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在高考前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为了父母及老师的期望,学习目标单一,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和需要。因此,当下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没有全面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不清楚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行为散漫,心态浮躁,得过且过,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和职业规划。

(二)学生对工作期望过高,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

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盲目追求大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高地位、高收入的单位,把就业地区、经济待遇、就业单位放在首位,不愿意到私营企业、基层农村、服务行业等领域就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个人发展空间和职业前景。①毕业生的择业观以及对工作的高期望与社会需求相悖,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学生的求职能力较弱

当今大学生很大一部分缺乏自立能力,在求职过程中依赖家长和老师,获得的就业信息量相对较少,自己不积极主动地到校外争取就业机会。虽然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由于缺乏求职技能和职场经验,所以在求职过程中频频失败;有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缺乏社交技能;还有的心理素质低,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意志脆弱等。他们的求职能力较弱,在求职过程中无法直面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四)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减轻学校和社会的就业压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大多数学生主体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上大学只是为了找份满意的工作,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三、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密切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前提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关系最为亲近,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能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结构等,在就业指导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可观的评价和意见。学生也因为与辅导员关系密切,在遇到择业、就业难题时,能够及时向辅导员咨询请教,相互信任,解决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的阅历,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

高校辅导员对学习和工作的认识较深,自身阅历比较丰富,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通过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在就业指导中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建议,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

(三)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四、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

(一)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自身价值评估的指导者

高校辅导员中大多数是青年人,他们与学生年龄相近,基本不存在代沟问题,思维活跃,沟通无障碍。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思想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与学生的沟通和相处中,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都比较了解。因此,高校辅导员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身价值的评估。

(二)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参谋者

高校辅导员要在学生入学时就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品德。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和规划能力。辅导员为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参谋,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启发学生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工作;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

(三)高校辅导员是提高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者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自己的辅导员联络的最多。基本上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经过了国家就业指导资格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和专门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就业指导理论、方法技巧等知识。②并且高校辅导员比较熟悉本班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求职能力、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是学校扶持学生就业,开展个性化求职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求职能力的指导者。

(四)高校辅导员是缓解学生求职压力的引导者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缓解他们求职压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辅导员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试或素质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诊断学生的心理活动状况,再依据人的行为心理学特点,科学地训练学生的求职技巧。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面试等活动,反复练习,消除学生自卑、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让他们熟练掌握求职技巧,最终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五)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启发者

在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格外巨大,而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创业难度大,存在的潜力也大。辅导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把培养创业意识融入到日常的素质教育之中,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启发他们的自主创业精神。辅导员可以定期举办自主创业讲座,邀请通过自主创业获得成功的知名人士,介绍创业经验,解答学生的创业疑问,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并且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创业的报刊杂志和书籍等,例如:《演讲与口才》、《成材与就业》等,举办一系列毕业生创业教育讲座,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五、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了解市场供求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了解职场的供求关系,把握资讯,更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辅导员要根据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③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对职业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对职位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学生转变传统观念,顺利就业。

(二)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学生发展特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学生要想在如此大的竞争压力下脱颖而出,就要有独特的优势来吸引用人单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日常指导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发掘自身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进而培养成为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

(三)了解学生情况,合理推荐人才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长期相处,能够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合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以及求职情况,给出积极、中肯的建议,引导他们走出困惑;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取舍。并且辅导员也可以凭借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帮助那些对自己能力没有信心,不知道如何决策的学生,指明就业方向。

篇6

0引言

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学生就业、搭建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平台的责任,我们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千方百计服务好学生就业,力争使每位学生在就业中能适的其所,进而达到人尽其才,为社会做H{更多更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将毕业生送人社会很好的就业,使我们的就业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是需要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我从事就业作的几年中,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组织机构,为学校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如何,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站在影响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就业工作,把它作为学校“生命线”工程来对待。为了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高校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将这种设置涵盖全校各个教学院系,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格局。例如我校除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部门外,各个教学院系都成立了实习就业科负责本院系就业工作,我们还制定了《河套大学院系就业:作实施细则》,并对就业科长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这样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就业工作畅通高效的进行,更好的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

2加强就业部门队伍建设,进一步凸显“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我们就业部门承担着对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学生毕业报到证的办理及档案的邮寄,就业指导课的落实和讲授,就业市场的开拓,大小型招聘会的组织等工作,是联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全校所有的学生和社会上所有用人单位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同时,我们还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兄弟院校的对口部门打交道,是学校的“窗口”单位,我们.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服务质量怎样,直接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形象,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所以,必须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每一位人员都明白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而且是具有重大责任的服务人员,不仅要细心,而且要有恒心、耐心: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时了解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充实闩己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工作中能更好服务于学生;另外要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以便在开拓就业市场,对外进行业务交流中发挥史积极的作用。

3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及课程设置与就业情况密切联系,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首先要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全面认真分析,根据每年的毕业生数及经济发展情况形成对就业总体形势的了解,另外再结合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对本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情况,扬长避短,使我们在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例如,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一些专业招生困难,而一些新的专业需求量在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使学校办学更贴近市场;再如,近年来,与我们毗邻的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量大,待遇较高,而当地又没有大学,所以我们将就业市场重点放在该地区;有些学生在就业方面思想观念不正确,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我们对这类学生主要是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或心理因素导致就业困难,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和帮扶等。这样,我们在就业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就。

4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做好就业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的主要途径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009年新生起,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高等教育教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我们选派专门教师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一系列课程培训,学校又对各院系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对就业指导课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课时及分配都作了统一要求。教学形式上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讲座相结合,将参观学习与模拟实训相结合;教学安排上从学生人学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有侧重的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内容上包括就业形势、就业观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及能力教育,创业培训等方面教育。真正发挥了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性、科学、可持续的择业、就业。例如,在思想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摆正自己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目前大学生出现就业难和就业紧张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滞后。因此,我们就业工作部门通过入学教育的就业形势分析,聘请专家校友及企业界人士作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大学生要领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经受磨炼,健康成长;转变唯外企、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观念,选择到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才能的各类基层用人单位中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思想,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5发挥就业工作部门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构建就业服务平台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一是与企业进一步加强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在学生与用们单位之间沟通对接的渠道;二是利用报刊、广播、网站等宣传手段和阵地,开辟大学生就业专栏,通报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传学生求职意向,在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信息平台;三是做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推介工作;四是进一步做好对毕业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形成长效机制。

6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期,捷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毕业生角度来讲,根本的办法是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高校就业作部门要坚持把服务青年成长成工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学校教学、管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全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着力培养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等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组织实施相血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团会、团课、报告会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和促进各种专长的发展;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抓好与专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建设和“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7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就业的最高形式,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仪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神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毕业牛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既是就业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高校应把对创业人才的培养逐步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通过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帮助获奖的大学生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和申请专利,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通过组织实施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为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机会;组织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对有意向、有备件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和辅导;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多层次、多渠道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办法,为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提供支持。:

篇7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由求大于供转变为现在的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难的就业困难,而且多数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时间都比较短,而且具有较高的跳槽频率。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课程越发重要。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社会、高校、个人。课程社会价值指的是课程在满足社会物质需求基础上,传播社会意识形态、政治观与价值观等价值理念。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高校通过就业课程指导体系,让学生明确社会需求,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运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毕业生的技能体系,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水平选择适宜的工作。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二、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指导理念不明确。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初始发展阶段,注重就业率的提高,注重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却忽略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与发展。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设定就业指导课程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而不是为了学校声誉,提高自身就业率而让学生不管适合与否都尽快在毕业前后找到工作。没有正确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指导理念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2)就业课程内容枯燥,模式单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应该遵循教育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相关课程指导中,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可是目前国内高校就业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教学内容全部来源于相关教材,呈现照本宣科的教学状态。单一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无法理解教师所进行就业指导活动。就业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是简单的就业理论知识叠加,教学课程缺乏趣味性与吸引性。3)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受到传统提高就业率观念的影响,国内许多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出发点就是提高高校毕业班级的就业率,忽略毕业班级学生毕业前的学习状态、择业状态。不能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目标。缺乏合理的课程教学安排。有的大学将就业课程设定在大一开学伊始,处于应付了事的状态。有的高校则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毕业前指导。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不能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策略

1)强化培养大学生生存能力。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的人生理想与目标,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理想目标。高校就业指导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大学生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为学生在择业方面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大学时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必须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许多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都会产生迷茫,不能该做什么。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人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2)改革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重视参与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不听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加课程的实效互动,推动学生就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增强学生就能能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融入学长学姐案例分析、进行小组讨论、角色互换表现等,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社会调查,通过课程模拟活动,将新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就业知识体系中,实现就业课程知识的迁移,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

3)提高就业课程教学队伍专业素养。教学队伍是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一。新时期打造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需要建设专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课程教学队伍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就业课程教学队伍,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多为其他专业课教师兼职。高校必须树立就业指导理念,建立具有良好社会观察能力的高资历师资队伍。在加强现有队伍人员的职业素养修养建设,提高队伍专业素养,提高就业课程教学效率与水平。

4)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总体教学计划。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活动的不断进行,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每个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统一,有的将其作为选修课,有的则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人们重点考虑的重点。就业指导课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们需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实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篇8

1.2就业指导的全面性建设。而且学生的就业指导任务不应该只由招生就业部门来负责,还需要全校的教师参与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中职学校要能够充分利用各部门资源,使其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的内容要全面,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又包括心态方面的引导,还要涵盖就业保护力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求职能力指导以及创业指导。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化建设是指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现在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所有信息资源,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运用网络信息快捷的优势,使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更快捷、方便,使就业指导的方式更先进。

1.3要突破学科的束缚。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要能够满足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求职需要以及学生的可持续能力发展的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教学重点是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且能够利用网络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1.4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它们对学校、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取向的概念还十分模糊,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职业的选择范围。其课程内容安排主要是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好职业规划。对于学习中的学生已经对专业和职业方向有了一定认识,对于即将面临的用人单位的挑战其教学内容安排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求职途径的选择、调节学生的就业心理、面试应对、求职技巧等。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已经明确了工作方向,也对未来的规划有一定的认识,这时候的教学内容安排主要是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自我权益的保护等方面。

2、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策略

2.1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加以适当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这也是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总结,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和启发,使教学更具有说服力。

篇9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截至2006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00所,在校生超过100万人。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己经成为失落的“天之骄子”的今天,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开始受到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而且,时至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多数独立学院的共识和重要工作。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1.1独立学院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独sr.学院比较年轻,用人单位对其办学情况和毕业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特点不了解,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接收独立学院毕业生。另一方面,一些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加之缺乏办学积淀,社会知名度有限,校友等资源匾乏,导致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未能很好地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七出现的变化。

1.2独立学院毕业生尚不能取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独立学院招收“三本”层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相对于“4本”和“二本”而言,入学成绩较低。用人单位因此会认为独立学院毕业生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持怀疑态度,这导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望而却步。

1.3独立学院毕业生存在严重的心理误区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存在求职心理误区,主要表现为两种心理:一种是经过高考的挫败和与母体高校学生录取分数上的差距导致自信心不足,月对自己文凭的含金量和毕业后的待遇等方面有怀疑,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不积极,不愿意推销自己,就业主动性差。另一种是对就业期望值较高,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和上学期间付出的学费较高,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看重经济利益,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偏远地区单位工作。这种心理上的误区不解决,将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困难。

1.4独立学院专业和生源集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一般都是母体学校办的相对成熟、师资力量雄厚、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独立学院的招生一般局限于母体高校所在的周边省份,最终的生源也更多地来自于本省或本地区,专业和生源地的过于集中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拉。

二、开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项措施

2.1加强机构建设,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2.1.1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建立“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成立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院长总负责、全体老师参与、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主抓、毕业班辅导员和导师负责落实”的工作体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

2.1.2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和毕业生跟踪回访制度。加强学生在校综合表现的跟踪记录,档案记录要详尽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操行评定、奖惩情况、职业培训与实习、心理健康教育、诚信表现等内容通过完备的档案记录和规范的程序推选,实施“优秀毕业生首推计划”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优秀学生。定期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调研,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增进与用人单位的友谊和合作,巩固和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

2.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2.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教育学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倡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参与就业。帮助学生树立“择业竞争观”和“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3]。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国家“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等举措,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抱负和才能。

2.2.2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建立诚信教育机制。在全校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其同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2.2.3开展毕业班就业素质提升教育。邀请企事业单位人事主管讲授求职应聘相关知识,成功就业、创业的毕业生讲述求职、创业经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就业政策、程序、法规及求职创业技巧。定期举办毕业班学生技能展示与招聘会,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求职平台。

2.3推陈出新,努力拓宽就业推荐渠道

2.3.1定期召开毕业生校园专场招聘会广泛联络、热诚邀请用人单位参加供需见面活动。多方搜集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参加校外人才招聘活动。把实体招聘会和网上招聘会相结合,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优势互补。

2.3.2同用人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和互访制度通过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实践、顶岗实习、校企合办开展“订单式培养”等形式,共同探索人才就业对接途径,扩大学生实践空间,巩固就业资源,实现校企互助双赢。

2.4开展升学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多渠道就业

2.4.1考研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考研为毕业生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预就业”渠道,这也反映出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独立学院也应该鼓励与支持本学院的毕业生继续深造。

2.4.2考公务员国家和各省、市、地区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为毕业生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独立学院应该抓住这一途径,请专家、学者为学院毕业生举办公务员考试讲座,开设辅导班,及时为毕业生收集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等。

篇10

晨报讯 大学生缺乏合格和足够的就业指导,是如今高校学子找工作时很头疼的问题,为此上海理工大学近日推出了专门的就业指导师,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等难题。

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误区,原因就在于缺乏专业的指导。这次上海理工大学有7名教师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考试,成为校内首批具有职业指导资格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师。上理工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建东透露,今后学校将逐渐取消毕业班的班主任,取而代之的就是就业指导师,他们拥有专业的职场知识,能够为学生找工作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指导。

李建东还表示,专业指导师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及时的市场就业信息,从而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更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篇11

自2003年第一批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连年上升,到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据初步预测,大学毕业生年增加的百分比将大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年增长的百分比,这将加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求职难度将加大,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也将提出新的要求。对于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原有的就业指导内容要适应新的形势,为高校毕业生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增加新的就业指导内容、拓展指导空间,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一、了解职场需求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学生成功就业和为社会职场提供合格的从业人员为基本出发点的。调查社会职场需求将成为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之一。根据本校毕业生的专业设置及就业倾向,有计划地将社会需求划分成几大块,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详细地了解社会职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其中问卷的设计必须切合实际,内容要具体,具有实效性,语言要通俗简洁,以增加问卷的可答性和调查的真实性;亦可采取走访的形式,深入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社会职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进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真实地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

二、充实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拓展就业指导工作内容

对调查内容要进行分析,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完善就业指导内容。

1.转变就业观念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延续着“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大学毕业生中也普遍存在着“精英就业”的错误观念。据了解,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认为毕业之后到大城市中找工作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是就业地区的适当选择,认为自己是精英式人才,毕业之后找一份受人尊重的体面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普遍存在着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错误观念,把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性行业看成是“低贱”的工作。而把进事业单位、进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等少数部门、少数单位工作看成是理想的职业取向。由于上述错误的就业观念,导致大批毕业生拥向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纷纷往事业单位和知名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应聘,使这些地区和单位的职位竞争过于激烈,造成人才浪费,从而形成“就业难”的假象,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来看,需要大学生的职位有很多,特别是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西部地区等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仍然很大,那里有广阔的空间可供大学生施展个人才能。但基于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那里发展,从而造成了用人单位“空岗”,大学生“失业”的反常现象。为此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增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指导内容。

造成不正确就业观念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社会,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对职业的偏见,形成了职业有贵贱之分的错误习俗;二是父母,大多数家长往往用自己的老经验和陈旧的文化习俗,一厢情愿地为自己的子女选专业、定方向;三是同学,由于同学之间相互评论职业的好坏、工资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在没有实际了解调查的情况下,主观地认为某某职业好某某职业坏,从而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势。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无贵贱之分,只要能发挥个人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可选择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应坚持生存优先的原则,在有工作可做的情况下,才能考虑更高一层的要求。

2.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鉴于高校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缺乏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高校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学思路,只重视招生,不重视就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投入较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针对社会职场对各专业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适当地修改某些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课程计划,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实力。

3.优化知识结构,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生大多数是从小学一直念到大学本科、念到研究生,其中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锻炼,没有实际工作的体验,用人单位不知道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克服以往毕业实习形式大于内容、实习活动流于形式的做法,切实做好毕业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使毕业实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真正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同时由于毕业实习的时间较短,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对实习的体验不够深刻。应倡导学生把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工作、了解社会,从实际工作中体验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取向,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完善知识体系,重视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4.进行求职心理素质培训

要培养学生求职自信心理,引导学生分析就业市场的各种情况,如学业优势、职训优势等,了解职场的各种信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找回自信,增强自信力。

要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行为能力。行为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当一个职业机会到来时,具有较强行为能力的人,才会牢牢抓住机会,并且能主动地创造机会。对于未来的职业,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从事过,既使是做过也是短时间的,对于一些职业所需的行为技能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样就需要职业行为能力的心理素质储备。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愿望,在实现职业目标之前要确定周密详细、操作性强的方案,通过调查和实证确定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旦方案确定,目标明确,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在工作中要有持久性,要集中精力,遇到困难不气馁,并有能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要经常关注各行各业的专业技能,在日常行为中多锻炼,做好行为能力的技能训练。

篇12

加强就业形势、政策与求职技巧等内容的讲授。通过向学生讲授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就业形势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和扶持方向,在就业时能将自身志愿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定位和选择有着深刻意义,可避免走出校门盲目求职,少走弯路。同时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如何收集、筛选就业信息、如何制作简历、如何投递简历、如何面试、如何签定就业协议等环节都是求职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每个阶段如何准备、如何操作、注意点是什么,这些求职的技巧与方法也是就业指导课程需重点讲授内容,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内容对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往往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就业形势、政策与求职技巧作为就业指导课的应用性内容,应在高年级开设。

将学生的素质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就业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学习成绩等专业素质,还需要包括思维、管理、沟通、适应、创新等隐性素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个人基本素质。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学生素质教育,可以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逐步养成必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为将来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的素质修养性内容,一般在大学中期开设,在就业指导课程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选课、专题讲座等形式灵活开展。

2丰富和优化教学形式与方法,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吸引力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就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课堂理论讲授形式,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得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感受。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仍是就业指导课的主要教学模式,但任课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课堂讨论辩论、简历制作、竞聘演讲比赛等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性操作相结合,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实操性演练,掌握知识、领会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