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范文

时间:2022-08-30 23:25: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报告

篇1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广泛用优化了会计的客观环境,从会计假设来看,会计主体多样化、小型化、虚拟化、多变化;会计分期短距化。从会计对象看,价值运动仍然在周而复始他循环周转,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使价值运动的构成项目及其比重有了明显变化。同时,由于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处理和提供信息的能力,从而可以突破手工的限制,以多维的数据全方位地及时地提供各种信息,包括预期的、未来的、可供决策参考的相关信息等,因而,会计目标的着重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重真实性、可靠性,轻相关性,拓展为可靠性、相关性并重。可靠性、相关性应是信息有用性的同等重要的两大质量特征。只有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报表使用者及时地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赢得使用者的青睐,才能使使用者适时作出决策,从而成为竞争中的强者。

二、拓展财务报告内容,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1.完善报告体系,编制全面业绩报告。综观各国会计准则,英国早在1991年提出的一整套改进的财务报表中,就建议企业增加一个“利得表”,通过期末与期初净资产的增加来反映财富的全部变动,并在次年10月的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报告财务业绩》中规定,一个企业的财务业绩应由“收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共同表述。上述规定给人们提供了增加业绩报告内容的有益启示,打破了业绩报告似乎只能通过一张收益表来反映的局限性。同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97年6月正式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报告全面收益》,该公告将一个企业的全面收益定义为某一主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股东投资、股利分派)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动。认为全面收益应包括两部分:已确认及已实现的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并就此提出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1)扩充收益表,以包括财务业绩的所有项目;(2)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收益表的补充;(3)同权益变动表合并,共同报告全面收益的各项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其1997年修订的IASNO.L中要求企业补充编制“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或在股东权益变动表中详细披露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及损失。全面业绩报告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努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进一步改进当前的报告体系。

2.拓展知识资本信息。加入WTO后,企业的竞争将不再单纯是企业物质财富、企业规模大小的竞争,而是拥有的知识资本质与量的全面竞争。由于知识资本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务报告中必须反映知识资本信息。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等智力资本信息。传统财务报告不反映人力资本的价值,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因而,在以后的财务报告中应充分揭示和披露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

3.提供社会责任信息。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的制约,即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不危害社会利益并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在以后的财务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即增加有关企业的污染环境的状况、治理污染的资料和对整个社会的贡献等信息,有利于整个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披露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弥补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背景、企业关联方信息、企业主要股东、投资者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等。

5.披露未来信息。加入WTO后,企业环境复杂,企业管理者要运用前瞻性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同时,利益相关者也日益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的未来信息。未来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盈利性预测、管理当局的远景规划、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等。

6.反映公允价值信息。传统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信息,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已使历史成本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以后的财务报告,将更多以公允价值和历史价值相结合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是一种以多种计量模式反映信息的报告。

7.反映分部信息。企业集团的综合信息反映了集团的整体情况,但由于集团各公司行业不同,所在国家或地区不同,其利润率、物价水平、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等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按行业。地区等的分部信息所反映的收益或现金流量往往比整个企业集团的更为有效。在分部信息披露方面,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已对企业所应提供的分部信息的内容作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8.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一些银行、证券公司不断推出一批新组合的衍生工具,像“封顶、保底”、“加固”、“互换期权”、“汇价幅度期汇”等。金融工具创新呼唤财务会计报告的创新。若将这些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将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构成潜在风险,影响其决策。反映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数量、价值、风险、未来收益可能性将是新环境下财务报告反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上有关信息如一时难以在法定财务报表内予以反映,则可增加表外信息内容,以财务报表附注或专门报告的方式加以披露,以便向用户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财务报告模式

1.多栏式报告模式。即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使单一信息走向多元化信息。使用这一报告模式时要防止信息超载问题。如何有效给使用者提供精炼的、能直接用于决策的信息仍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值得探讨的问题。

2.实时报告模式。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使企业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INTERNET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干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能以实时方式完成,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以随时产生,实时提供财务报告。企业内外部人员可以动态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3.多样化报告模式。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后的财务报告可以是形式多样的报告。多样化报告仍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辅之以图形、图像、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交互式报告模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只能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者去适应传统财务报告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广泛运用,企业则可提供各种财务报告,反映多样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犹如计算机语言的交互式执行方式,对财务报告的提供也可采取交互式报告方式。各报告公司均可与如INTERNET之类的计算机网络联网,这样使报告公司直接通过网络与信息使用者紧密相连。报告公司可以在网上公布其所能提供的各种会计报告与信息,信息使用者则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根据系统内存放的标准化基本数据项,借助软件技术,可以依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选择快速产生各种定义了的会计报表。这种方式下提供的会计报告既全面充分,又有针对性。同时,财务报告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提出信息需求。报告公司的会计人员借助软件技术,针对信息使用者所想了解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其提供的财务报告。这样,通过财务报告提供者与使用者交互式联系,不断完善财务报告,使其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5.差别报告模式。差别报告可以考虑采用两种类型的模式。一种类型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由报告单位为不同使用者提供内容(或在时间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途径或方式各不相同,企业可以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对外披露某些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特殊需要的信息。在法律、制度允许的前提下,这一类型的差别报告应能尽快加以运用,它对解决“外行使用者”和“内行使用者”不同信息需求的矛盾,有一定的帮助。

篇2

一、财务报告的重要作用

财务报告作为对外报告,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帮助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便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成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财务报告十分重要。

(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

这既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出发点,也是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因此,需要清楚界定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具有哪些特征,进行什么样的经济决策,在决策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等。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按需定产”,为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和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决策水平与质量,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二)财务报告决定着财务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财务会计作为反映经济交易或者事项的一门科学,从来都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化的,尤其随着现代公司制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技术革新的加剧,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确立了方向。

二、财务报告的目标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现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编制的意义。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三、财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

(二)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

(三)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情况。

(四)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做出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企业编制附注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本身作补充说明,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全貌,从而有助于向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但是除了财务报表之外,财务报告还应当包括其他相关信息,具体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定。

四、现行财务报告的弊端

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构成的现成财务报告,虽能基本满足使用者对企业真实、公允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目前看它也是有弊端的。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前瞻性不强

现行财务报告是在传统的财务报告基本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所提供的信息一般是在历史交易基础上的有关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及其结果的信息,即使现金流量信息也是过去经营的结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大部分滞后,前瞻性不强。所以,就其相关性来说,这种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也就较小。再者,现行财务报告过于重视利润数据,而且利润还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是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基础上的概念,所以它并不代表企业收益的真实情况。

(二)现行财务报告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用户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同时,用户对信息的质量要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财务报告应当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充分披露这些风险信息。但按现行财务报告的指标及计量原则,是无法充分揭示企业面临的未来风险和各种不确定的。

(三)现行财务报告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

在现行制度下,企业通常被短期利益所驱动,往往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来求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甚至逃避社会责任。现在的社会公众不仅关注企业财务责任履行情况,而且也关注企业在扩大就业范围、维护职工利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保护资源及提高环境质量等社会责任方面所作的努力和结果。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只追求自身利益,不能反映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五、对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随着时代步入21世纪,应在基本肯定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前提下,讨论其进一步改进,以求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此,本文将提出几点建议。

(一)实时报告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一般按年、月编制。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甚至以后几年的财务状况。但面临的现实是,知识经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日益显著,因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就大大缩短。可以在保留现行定期报告模式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

(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这些信息一般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篇3

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基本和通用的财务报表有三张: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这些传统报表在国外会计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美国证券委员会委员斯蒂文等对传统财务报表的相关性提出质疑,认为传统财务报告的处理是一种“黑白模式”即要么确认,要么不确认,他们认为可以灵活一点,提出了所谓的“彩色模式”。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4年发表的《论改进企业财务报告》中认为:到目前为止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还不需要彻底改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传递模式代替它。

针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财务报告体系发展的国际趋势,我们应该在肯定三大基本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它们,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信息各方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的更高要求,可以补充新的报表来构造一个多元化的财务报告体系。

1、增值表。现行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投资与信贷决策相关的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在这些报表中不能体现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更不能反映贡献额的分配。因此,在1975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了增值表,并将它作为第四会计报表。增值表不仅能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国家考核、评价企业,还会取得公众的好感。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中,增值表无疑具有更大的意义,应当积极研究增值表的理论和编制方法,尽早将其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中。

2.未来前景报表。传统财务报告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其财务信息都来源于历史资料,这些信息是“向后看”的,而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要“向前看”,所以在实质上,上述信息的可靠性很低。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报表使用者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成果以及行为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却不行,因而就要求财务报告具有预测内容。至于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理论上讲可以编制未来前景报表,但从实践上讲,编制该报表的技术难度较大。尽管如此,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企业财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未来前景报表的编制将成为可能。

二、构造实时呈报的财务报告模式

传统的财务报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的,财务报告通常是定期提供,特别是年度财务报告成为会计的传统,以适应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但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年度信息的披露远远不能满足投资决策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由于受到会计信息约束条件——效益性原则的支配,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除应适合客户的需要外,还应当充分考虑会计信息费用与会计信息效用价值的比例关系。基于此,传统的财务报告更多地选择了定期报告,尤其是年度报告。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信息产生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计算机的随时寄存功能,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实现以事项法为基础的实时呈报。

美国会计学家索特在1969年提出的事项会计理论认为:在不完全了解信息使用的需求和决策模型的情况下,会计应立足于提供与各种可能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由使用者从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即将数据综合的任务交给信息使用者。换言之,事项法要求企业提供“原汁原味”的信息,怎样应用这些信息是使用者自己的事。在技术上支持这种实时呈报系统的是由数据库技术、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超级文本、远程通讯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等构成的一种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它的建立将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

三、构造内容丰富的财务报告模式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将不断丰富,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1、计量模式的多重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在强调收益计量且相对稳定的传统会计环境中,历史成本因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优点而被广为推崇。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缺陷也暴露无遗,全球性通货膨胀促成了现行成本法等通货膨胀计量模式的适时提出;创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引发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多元化,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价值等计量模式,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和风险,具有较高的决策相关性,打破了历史成本法的一统天下,丰富了会计计量模式。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美、英等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制定的现行会计准则中,都已开始普遍地使用公允价值概念。我国也已在债务重组、非贷币易等具体准则中尝试运用这种计量模式。可以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他计量模式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丰富财务报告的内容。

2、信息披露形式的多样化。现行的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标准化,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遵循可比性原则,但却丧失了灵活性,特别是在信息使用者日益复杂化的现今,传统的财务报表模式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从而促成了财务报表模式的变革。

(l)由单一的表式信息转变为表式信息与图象化信息的结合。以报表方式来反映信息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但这种有效和节约是针对手工会计和传统信息传输技术条件而言的。在现代信息条件下,这种有效和节约已不再成为阻碍其他信息揭示方式出现的理由,表式信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便于其阅读,而图象化信息直观明了,更容易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接受。新晨

(2)注重主体信息的同时,充分披露关联方信息。基于会计信息财富分配用途的考虑,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会计系统的一个重要前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的垂直控制结构正在发生网络化的变化,这种环境的改变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原有的合理性,而与其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的作用也日益降低。此外,技术生产的合理计量在主观上也需要突破传统会计主体的范围。因为技术的先进程度需要与其他企业同类技术相比,才可以进行合理的衡量,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的揭示要突破传统会计的空间范围。

篇4

一、绪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岗坪山新区比亚迪路,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领域的相关业务。

当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成为发展新趋势,公司将借助于电动汽车及汽车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推进充电网络建设,加速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

二、财务报告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大部分内容,2011年到2013年总资产不断增加,其中2011年到2012年流动资产增加量比非流动资产增加量大,总资产上升幅度不明显。由于2012年到2013年流动资产大幅增加,而非流动资产稳步上升,导致总资产有明显增加。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占有很大一部分,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据了一半,其他的部分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比重较大。

流动负债为该企业的主要负债类型2011年到2012年期间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变化都不是特别的大,2012年到2013年流动负债大幅提升,非流动负债的增长也超过了2011年到2012年间的增长额。

该企业注册资金所占比例并不大,仅占有所有者权益的11%,所有者权益的大部分组成部分由留存收益所带来,占了所有者权益的一多半说明该企业效益还不错。股本在2011年到2013年间基本没有变化,没有扩大筹资,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2013年的留存收益增加较多,变化较大,体现该企业当年的经营效益有所提高。

2.利润表分析。该企业2012年的营业成果不太好,出现了负盈利。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是不错的,经过了2012年的经营教训,2013年该企业加大投入,也有一部分的盈利。加上营业外的一些收益,三年的净利润都是正值,仅2012年净利润较少,企业需要调整脚步,争取营业利润的增长。

3.现金流量表分析。该企业经营活动流入的增长率比经营活动流出的增长率低,导致经营活动净额降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增长幅度不大,有待提高。经营活动现金的流出也需要有所控制,才能保证经营活动净额不断增长。

该企业2011到2012年投资流出减少将近一半,对外进行的投资有所收敛,到2013年对外投资有略微增加。吸收的投资活动现金2011年到2012年也减少了将近50%,2012年到2013年投资现金流入还在持续减少。从2010年到2013年,现金流量表显示比亚迪的投资支出主要在于对于构建固定资产的支出。该企业2011年与201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水平相当,2012年筹资流入骤降导致当年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为负。

(二)财务指标分析

数据显示该企业三年的流动比率均不高,短期偿债风险较大。2013年情况些许好转,但还未到到正常短期偿还能力。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逐年增加且比重较大。计算得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1到2013年度速动比率均低于1。指标结果表示比亚迪2011~2013三年产权比率不断攀高,形成了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由于2012年度营业利润为负,所以不做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率都不高,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较弱,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三年相比,2013年的成本利润率较高,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较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较好,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不稳定,从以上数据显示该企业还需加强盈利能力。

该企业三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应尽量保持高水平,保障企业运营。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逐年降低,应保持高周转率,提高运营水平。2011年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该企业三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稳定。

2012年销售(营业)增长率小于零,表示该企业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减少。2013年销售(营业)增长率大于零,表示该企业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企业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该企业资本积累率均大于零,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该企业总资产增长率有所增加,表示资产逐年增加,企业实力有所增强。

三、综合分析评价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的债务幅度大量增加,这与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密不可分。比亚迪公司正处于一个大量投资研发的阶段,此阶段会导致负债的增加,企业财务的低迷,但是一旦研发成功上市,将会获得巨大的利润,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从报表分析来看,比亚迪公司现在正在摸索发展阶段,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但生产成本控制还不太到位,公司现今的偿债能力还不足,还需调整,增强偿债能力,以防外债压力导致企业资金运转不灵。企业的运营能力也存在大幅提升的空间,盈利能力也有待加强,公司可以加强营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降低耗费,增加利润。在此技术研发阶段,公司应该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公司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志才.浅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财会通讯综合,2012(12).

[2]李海燕.浅析务报告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1)

篇5

财务报告关系到高级管理者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如公司战略、与股东的关系、公司股价、股利政策及资本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报告使用者很难获得公司全面、准确的内部信息,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比较缺乏,分析公司财务报告就成为较佳的信息获取手段。

一、注意阅读审计报告

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通常会附有一份由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完成预定的审计程序以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表示意见的书面文件。它是对整个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总体评价,一般有四种类型: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发表审计意见。这四种意见中,后三种属于不利意见,注册会计师将对其提出不利意见的决定作出必要的说明。与财务报表一起的审计报告必须与报表一起阅读。分析财务报告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些不利意见,尽量剔除引发这些不利意见的错误根源所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财务会计和披露决策反映了许多基本惯例或概念,它们或多或少地被接受并用于指导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在实务中,会计惯例多是功利主义的,它们之所以被接受源于它们有助于涉及会计数据的决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公司经理人员被允许作出许多与会计有关的职业判断,因为他们最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决策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的理解、会计规则的选择、科目调整、格式选择和计量判断等。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就是对交易和事项加以确认、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

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单位选择会计政策、估计的程序是: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三、全面分析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及其相关附表。表与表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单独分析某个报表是不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了解全面的。因此,将报表与报表分裂开来分析是得不到全面、可靠的信息的,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正确地分析应是全面和系统的,如在分析销售收入时,单看利润表上的销售收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有些收入可能是通过赊销方式取得的,并不是所有在利润表中的收入都已变成“真金白银”,这时分析销售收入就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栏目中的数字进行分析,如果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有关情况说明则更佳。在分析财务报告时寻找报告中的关键数字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分析报告时的重要技巧,不可轻视和忽略。一拿到报告就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和分析是不明智的,这样做没有方向,没有重点,前看后忘,得到的信息只能是片面和零乱的。一般来说,拿到报告后,先审阅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现金流量等几个反映总体方面的关键性的数字,对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如债权人更关心收益质量和资产的安全性,而投资人则更关心成长性方面的数据。将上述数字与本企业上年指标相比,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等,寻找其中正常的或可能异常的迹象,便于在具体分析时能够把握大局,抓住重点,使具体分析更具针对性,提高分析效率,增强分析的准确性。在作财务报告分析时,一定要重视对报表附注的分析,因为许多在报表中未能反映的信息往往通过附注予以披露,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账户余额详细说明、表外负债及风险、或有负债等信息。在分析会计数字之前必须先阅读附注。

四、合理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解释财务报表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它通过一些数学方法把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联系起来。财务比率是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结果。比率分析旨在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判断其业绩是否能够保持。财务比率分析应根据公司和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找到一些对分析公司及其所属行业有用的线索。包括:将公司与同一行业内的比率对比;将公司在各个年度或各个会计期间的比率对比。财务比率分为四类:一是流动性比率;二是偿债能力比率;三是资金管理能力比率;四是盈利能力比率。就具体目的而言,不同财务比率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在开始分析时,应就自己分析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比率类型,然后计算那些最能达到目的的比率。在分析时,要将一定时段内的某一比率与标准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和原因,最好从多角度来对多种比率进行比较,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

但要注意,财务比率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一是财务数据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重大影响。二是比率分析只反映数量性的信息,对诸如管理层道德观、能力等质量性因素未考虑。三是因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同,公司间比率的比较可能有误导性。四是孤立的一项比率没有太大意义。五是根据财务报表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的是公司过去的情况。所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时,不要被其误导,只有灵活使用,才能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

五、重视收益质量与成长率分析

在为一个公司的股票进行定价时,投资者一般会通过研究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收益水平和收益变动情况,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来作出评价,这项研究和评价称之为收益质量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着重进行两项评价:一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绝对水平;二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相对变化。绝对收益质量评价影响到公司的价格收益倍数;收益质量变化体现了公司经济价值的正面或负面的变动,这个变动是由营业环境或财务环境的变化或者前景变化引起的。

通常收益质量评价可以做如下解释:高质量收益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济现状的评价较为客观;反之,低质量收益指标表明管理层可能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对公司状况进行了粉饰,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环境,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经济价值不是依赖于降低收益的质量,而是提高了创造能力;反之,收益质量下降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收益质量来增加收益,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经济状态信息。可见,收益质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来的替换价值创造,因而可称之为实质性分析。要分析收益质量应特别注意识别“会计红旗”。会计红旗表示公司收益下降或对收益不利的影响因素,如审计报告有异常的言词;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日期晚;应收账款的增长与过去的经验不一致等等。“会计红旗”可能暗示,公司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误导性,或者在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成长率分析对公司的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预期成长率。一般来说,成长特点和成长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对成长率的各个变量进行数量计量;2.说明各种成长来源,包括成长来源的数量性分析,也包括质量性分析,重点是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研究会计期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3.预测未来的成长水平和预测分析可能的财务效率和经营成果。

无论是收益质量分析或成长率分析,都要着重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仔细地分析。分析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是收益质量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虽然收益增加了,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了,这表明收益增长可能是通过非经营活动取得的;股利低于收益但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意味着目前的股利水平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篇6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相关附表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

1.2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他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平衡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予以适当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使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所以它是静态的报表。

1.3利润表

利润表示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动态的会计报表。他是根据利润=收入-费用这一会计平衡式,把一定期间的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的费用进行分配,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

我国该定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用以反映企业的税后利润。

1.4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示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是动态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报表使用者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评估企业偿债及支付投资报酬的能力,了解企业本期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发生差异的原因,掌握本期内影响或不影响现金流量的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

2财务会计报告环境的新需求

2.1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的要求

会计信息对使用者范围较广,用户需求观关注的焦点是价值的相关性问题,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透明度、可靠性的信息,不仅不能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使其判断失误。针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许多人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向投资者进行了充分而公允的披露,强调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按照用户需求观,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准则必须给予企业相当大的可选择空间,但这势必给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合法的操作空间。投资者保护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注重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它要求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企业会计政策、会计判断选择的空间。在很多情况下,相关性与可靠性是正相关的关系,遗憾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相关性强的信息可靠性却较差,可靠性强的信息相关性却较差。

2.2财务会计报告长期性和导向性需求

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长期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导向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长期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长期性与导向性。

2.3报告主体硬件与报告主体拓展的需要

中国的会计报告主体规模从小到大、硬件配置极不均衡,有些大型企业完全实现了电算化会计核算,有些企业还至今仍停留在手工簿记阶段。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会计报告革命的关键。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结构正悄然发生网络化的改变,会计主体的内涵与外延亟需拓展,主体资源需要重新计量与评价。另外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迫使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发生革命性变革。

3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3.1报告彰显快捷灵敏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在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同时更加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反映经营者的经济状况是会计的基本目标,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会计的报告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新的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

3.2报告内涵更加多样性

新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这种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会使得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更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仅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以便在网络上转输的、表式信息更为简明易懂的实时报告。

3.3报告注重双向高效的信息传递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借鉴与融合了现有的几种对未来财务报告的预测,它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全面收益报表为支柱。这种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同时,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

总之,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计价模式发展,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多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减轻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根据现行经济环境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目前的财务报告内容主要存在着如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应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

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货、期权之类没有实际交易而仅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义务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繁杂,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虽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见,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我们也应该及早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二、应注重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来临,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示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实物性资产价值量的大小与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减弱,甚至与企业现行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也减少。在现行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这就使人力资产被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高。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受到越来越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除了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还进一步涉及到人力资本的确认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具有很大的难度,应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三、应当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

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由金融创新所引起的权益交换性证券品种的增多及其普及化,使股东经济利益的来源并不局限于公司利润,而更多地来自于股份的市价差异。这就使股东十分关心股份的市场价值。由于公司股票的账面值往往与股票的市场价值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多是股票市价高于股票账面值(这种情况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特别明显),这就给公司经营者提供了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增加利润的机会。比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通过降低转换价格的方式来降低债券利息,因利息率降低而减少的利息费用就转化为了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增加,而因转换价格低于股票市价的差额则会导致原股东权益稀释,使原股东蒙受损失。因此,可以说,公司这种利润增加是建立在原股东权益稀释基础上的。这种利润增加究竟是对公司原股东有利还是无利,在现行财务会计中并没有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因利息费用减少而增加的利润,而将原股东权益稀释的核算排除在外。将这种信息对外披露,必然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行为加以肯定,从而容易作出有损自身经济利益的决策。因此,财务报告在这方面也有必要加以改进,提供股东权益的稀释信息。

四、应重视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

现行财务报告中的收益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假定基础之上的,这在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币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收益与全面收益差异不大,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这种收益也可作出较为正确的决策。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市值变化频繁化,这种传统会计收益与企业真实的全面收益差异日益扩大。这样,如用传统的会计收益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

全面收益除了包括在现行损益表中已实现并确认的损益之外,还包括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如未实现的财产重估价盈余,未实现商业投资利得/损失,净投资上外币折算差异。

在我国,企业披露全面收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第一,我国市值变化大,一些企业,特别是老企业,持有资产的现实价值与会计账面资产价值相差甚为悬殊,这种差异必然是一种预期损益,将它揭示出来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和信贷人的决策。第二,可以有效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或粉饰业绩。将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通过诸如资产置换等方法转变为本期损益是最常见的操纵利润的方法,如果采用了全面收益报告,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用这种方法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而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正因为如此,我国应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及早制订出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规则。

五、应重视对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的披露

按一般观念,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财务报告本身的设计也试图做到这一点。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以及行为的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论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人们已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推论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信息。

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目前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从理论上讲,最佳的披露形式是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但从实际上来看要编制准确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难度很大,可行性差。从实践上看,世界上许多国家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笔者认为,编制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不但从技术上存在困难,更重要的是没有使用价值。因为,不同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察一家公司,必然会因其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价值。既然如此,企业也就不必要编制全面的预测财务报告。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是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等等方面的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

六、应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其贡献额的分配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在这些报表中不能反映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即企业所提供的增值额或增加值,更不能反映贡献额的分配状况。在政治经济日趋民主化的今天,传统财务报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日益凸现。第一,货币资本的支配力逐渐减弱,人力、知识资本的贡献比例却日趋增长,这就要求财务报告要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服务;第二,政治经济民主化的趋势要求货币资本的支配者公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以及贡献额的分配,以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第三,公布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及其分配状况,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从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加利益创造中的合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国家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有利于国家科学地制订宏观调控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英国才于1975年的《公司报告》中增加了增值表,并将它作为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后的第四会计报表。继英国之后,诸如荷兰、西德、丹麦、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开始编制该表,有的还向社会公布该表。

既然“增值表”有如此多的作用,又有如此多的国家编制该表,那么我国又有什么理由不将它作为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报表之一呢?笔者认为,在我国应抓紧研究“增值表”的理论及其编制方法,出台相关准则,尽早将“增值表”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之内。

七、应重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信息披露

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环境的主要污染者,它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环境本身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是因环境而引起的社会原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了解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状况的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来讲均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生存这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问题,如一个企业不能持续经营,那么,基于持续经营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就毫无意义;其次,了解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治理污染的成本、资产价值的贬值和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做出正确的决策。现行财务会计忽视了对这方面信息的披露,已不适应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措施日益严格的社会经济形势的要求。因此,披露企业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应作为改进财务报告的内容之一。

篇8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44-02

会计这个信息系统要求会计信息经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满足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生成财务报告。由于财务报告关系到各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所以财务报告要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编制。信息使用者通过对财务报告的评价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对企业的盈利趋势、经营风险、偿债能力等信息进行判断。信用担保机构在审核申保企业资信时,对其财务状况的评价也需要使用企业的财务报告。而当前报表使用者在使用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对财务报告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企业财务信息报告以历史信息为主,缺少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相关预测信息

现行财务报告侧重于企业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财务报告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而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则通过根深蒂固的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将其排斥在财务报告之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最重要的信息。从我国财务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定义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如资产定义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信息只反映企业的过去,而缺少关于企业未来的信息。其实,担保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而公允的描述,更需要通过报表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作出判断,以有助于业务人员作出是否进行担保的决策。

财务报告模式仅仅重视历史信息,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因为权责发生制原则本身已包含了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三个环节。现行财务报告重视企业过去财务资源和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而忽视了企业未来财务潜力和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企业未来的行业发展能力及市场经营环境等对使用者进行决策非常重要的信息。

二、企业财务报告的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主,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资源的价值

由于要素确认是建立在过去的交易事项情况的基础上,历史成本必然成为了主要的计量属性。现行财务报告计量体系是在以历史成本属性为主的前提下建立的,由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构成的计量体系。目前我国对现行实务中有关核心资产、负债仍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予以计量,而对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核心资产、负债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优点是能使投资者正确了解企业现有权益价值,符合及时性原则,但总体上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相关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1.资产和负债的现实市场价值会与其账面价值有很大不同。一项资产很可能不能按其账面价值售出,并且如果一项资产不能按其账面价值售出,也不可能按这个价值买入,因此报废资产的重置成本也可能与其账面价值不同。同时资产的已取得时间、通货膨胀、资产流动性和资产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异。流动性差的资产出售时需要较高的交易费用,所以出售净所得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流动性差的资产的现时市场价值会更大地偏离其账面价值。例如,比较股票和生产线,股票是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因为它容易变现,实际上,由于存在活跃的资本市场,它的价值很容易确定。而生产线和股票相比,如果这一生产线是领先的生产技术,它的价值可能会大大高于其账面价值。如果另一种技术使它过时,它可能会一文不值。但不管哪种情况,要合理及时确定其市场价值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没有一个已经建立的二手生产线市场。资产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是影响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可能有重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加易变,无形资产可能非常值钱,也可能分文不值。企业的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异也与财务困难、剩余期限等多种因素有关。若企业面临财务困难,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必然低于其账面价值,因为企业有可能不能偿还债务的事实。

2.财务报告要素确认是交易观还是事项观也影响到了财务报告对客观实际的反映。现行财务报告进行确认的前提条件是交易观,但这限制了企业信息的相关性,如有些项目虽未发生交易,但其价值已经发生变化,如持有收益或损失。试想10年前的房价和现在的房价。由于通货膨胀、市场的变化等外在原因,其历史成本与现行的公允价值相差很大。比如企业拥有某一地段的土地使用权准备用于生产经营,由于市政交通道路工程建设,其地价已经有巨大的升值,但由于现行财务报告确认的限制,是不能将市场价值进行确认的。这样财务报告会局限于历史的成本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资源价值。

3.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只允许对在购买与合并时形成的商誉予以计量报告,而对那些在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作用下所获得的,超过正常报酬率而形成的自创商誉,不能在现行财务报告中予以计量反映,从而使得不少拥有超额收益能力的公司的潜在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也影响到了财务报告的对企业价值信息的真实反映。业务人员会由于现行会计报告中没有反映此类重要信息,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寻找相关的信息,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企业财务报告中的表外信息披露太少

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其披露的范围也只局限于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交易和事项。会计报表附注现阶段主要侧重于对表内项目的解释,而对于表外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表外融资方式、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太少。企业的许多重要信息由于准则的限制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企业的经营环境、筹资能力、研发能力、竞争能力、社会责任等等这些信息都是评价企业的重要内容,企业的未来经营能力、市场风险、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趋势等财务报告中所没有的一些信息,对担保公司业务人员的决策和判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产品的质量问题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也应及时披露,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总之,财务报告提供了企业一定的经营信息,但不是全部。往往财务报告以外的信息比财务报告本身要重要得多,只有在实际中工作中知道财务报告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局限,才能结合其他信息作出合理的财务评价。但由于市场的变化往往不是人们所能预测的,那么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客观地了解企业的上下游关系,分析企业未来的市场机会,对企业的发展作出一个大致的预期,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理解也就更容易了。

篇9

一、企业财务报告控制综述

企业财务报告是由财务部门和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编制而形成的一种对外公布的结果。财务报告控制从属于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我国,当前并没有针对财务报告控制的单独解释,仅是在内控机制的要求中有所涉及。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企业财务报告的控制视为由企业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执行和实施的一种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旨在实现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各项要求的同时,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二、实施财务报告控制的意义

(一)实施财务报告控制,可以有效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完善的财务报告控制机制,可以有效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保证企业各部门协调、有效的开展经营活动。倘若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财务报告内控机制,那么毫无疑问,企业的财务工作就难以正常运转,而且不仅如此,企业的内控制度也会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比如,当前很多企业因为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造成企业的管理层脱离内控机制的制约。此外,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绩效和职位升迁常常会受企业业绩影响,使得财务报告在对外披露财务信息时,常常会受到管理者的明授或暗示,造成财务报告的披露信息失实。

(二)实施财务报告控制,可以约束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并最终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

对一个企业而言,财务部门的工作流程为收集原始凭证、依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结账、登记账簿、出具财务报表。在该过程中,严格说来,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内部控制机制的约束。比如,收集原始凭证时,授权审核能够有效保证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财务部门人员的分工,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有效分开、不由同一人担任,降低了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另外,有效的财务报告控制机制,还能通过监督和稽核作用,减少会计核算中的差错,以最终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三)实施财务报告控制,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外部环境的好坏与否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而内控环境的优良与否则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有效且健全的内控机制可以视作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前提保证条件。相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又反过来能推动企业内控机制的良好发展与逐步完善。

三、企业财务报告控制的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中涉及内部控制的信息量较少且不全面

严格说来,当前企业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已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除了现行披露的财务信息之外,他们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企业信息以做出合理判断和综合决策。比如,倘若企业财务报告对外披露内控信息,那么利益相关者就可以利用该信息了解企业的内部机制的状态和设计情况,判断其是否完善;其执行是否有效和及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轻松判断出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的可靠性。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在财务报告的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并不重视对企业内控机制的涉及,即使涉及,也过于笼统,仅是从大意上说明本企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内控机制。这种“大意”的信息披露对利益相关者而言,真正的借鉴性并不大。另外,我国当前对企业财务报告内控究竟应该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并没有一个详细且统一的规定。

(二)我国对财务报告控制没有配套的指引措施

内部控制机制在我国起步较晚,最早要追溯至1996年由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 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内部控制的概念初次被提出。后来,2000年又颁布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 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以全面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相较于内部控制机制,财务报告控制仅是从属于其之内,当前我国尚且没有对财务报告控制的配套指引措施。另外,我国当前的内部控制规范中仅是对内控机制的环境、具体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以及信息沟通与协调进行了相关规定,这几点既不是财务报告控制的指标,也不是其可靠性计算要素。因此,从财务报告控制的角度来看,我国尚没有与其配套的指引和措施。

(三)利益相关者无法通过财务报告获得时效性强的信息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外部信息与经济环境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更希望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为其提供时效性较强的信息。然而,根据当前的企业财务报告控制要求,财务报表基本分为四种报告编制方式,即按月、季、半年和按年的形式。无法向利益相关者及时传递时效性强的信息,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无法及时了解。

四、企业财务报告控制的未来建议

(一)建立健全与财务报告控制密切相关的配套指引并严格执行

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对财务报告控制没有配套的指引措施,不利于财务报告控制的实际执行。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应建立健全与财务报告密切相关的配套指引,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以实现企业自我评价风险情况和规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程序。要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开始,到收集原始凭证、记账、结账,以及出具财务报告整个流程,都要严格遵守财务报告控制的指引和规范,以保证交易事项的实际情况与财务报告的表述一致。在实际执行中,倘若发现措施里具有不配套或缺陷,要及时修正。另外,企业的各级人员和管理者要对与财务报告控制相关的配套指引仔细研读、详细了解、自觉遵守,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提高自我和相互监督意识。企业的管理者应负责并保证财务报告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对其做出合理评价。

(二)加强企业财务报告控制的监督作用

加强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主要有三点,详见表4—1。

表4—1 加强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的具体措施

(三)企业财务报告控制要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特点相符合

企业财务报告控制要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特点相符合,首先,企业应在平时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特点中寻找出易发的风险点,针对风险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控制环节。具体措施有:企业应当建立与资产购买、处置或者使用相关的授权审批制度;对于容易发生错报漏报的财务舞弊易发点,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财务、审计等各部门要建立内部稽核和牵制制度,不相容职务要相分离。唯有这些做好,企业的财务报告才能真正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但是,这也并不代表企业的财务报告控制环节和控制点越多越好。因为,控制环节和控制点越多,所需要的控制成本也就越高。因此,最优的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是在依据企业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实行有选择的、有重点的控制,以实现各部门信息沟通及时、畅通而又互相牵制的目的,最终满足财务报告可靠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士英.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10

[2]陈留平,张霞.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信息影响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1;14

[3]汪静.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涵及措施[J].人民论坛,2010;23

篇10

一、网络财务报告

网络财务报告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网络技术企业财务与业绩信息的一种新型的财务报告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剧,传统的财务报表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化需求,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机遇。相比于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信息的生成和传播的成本较低。网络财务报告信息的生成和传播都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完成,“无纸化”办公大大降低了印刷和传播财务报告的成本。

(2)信息披露更加及时。传统纸质财务报告滞后性较严重,企业需手工采集财务信息生成财务报告,再将其传送至信息使用者手中。而网络财务报告由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并上传至网络,信息使用者按需获取信息,提高了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3)信息存储的容量较大。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受到披露容量的限制,不足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互联网及计算机强大的储存容量以及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4)信息受众不受限制,使用者获取信息更方便。在网络财务报告环境下,世界各地的信息使用者只需通过互联网便能获得任何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扩大信息受众范围,增强了使用者的公平性。

二、XBRL网络财务报告

目前网络财务报告主要有两种模式: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和XBRL网络财务报告。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主要是将纸质财务报告转化为PDF、WORD、HTML等电子文档格式,在相关的网站进行披露。XBRL网络财务报告是一种以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即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为核心的新型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可以实现电子财务报告的自动生成、存储、,并能够满足智能化信息搜索和个性化信息需求。相比于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XBRL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信息流动摩擦,提高信息供给和使用效率。信息供给方能通过专业的XBRL软件自动从原有会计信息系统导出各种格式的财务报告,避免了传统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下针对不同用户编制不同格式的财务报告的繁琐过程,提高了供给效率。

(2)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采用XBRL后,企业的财务数据会被存放至XBRL格式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从被动的接收财务报表,变为主动地从XBRL数据库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根据分类标准编制所需的财务报告。

(3)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下,人工的多次介入增加了数据出错的可能性,而XBRL实现了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

(4)实现各机构问的数据共享,使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更顺畅。XBRL作为一个开放的、跨平台的商业报告语言,可以充当不同信息系统问的数据交换枢纽,不同的企业之间,企业与监管部门、税务部门之间能利用XBRL进行信息的实时交换,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

基于以上优点,XBRL网络财务报告已成为公司披露财务业务信息的主要发展方向。

但相对于国际而言,我国对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研究特别是应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进程缓慢。在每一个新技术推广的同时,必然将面临一定的问题,基于我国国情,XBRL在我国应用的推广面临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

(1)XBRL普及范围较小。多数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并不了解XBRL具体内容及优势,由于惯性,他们可能更青睐于传统的财务报告。

(2)缺乏可操作性的软件。目前,我国尚未开发出可供信息使用者进行XBRL财务报告分析的软件,而国外的绝大部分软件因使用权限、分类标准等不同,也无法在国内使用。

(3)掌握XBRL技术的实际操作人员缺乏。目前关于XBRL的相关文献与研究大都以介绍性为主,对于具体软件的应用与学习少之甚少,真正懂得如何使用的技术人员并不多,这就使其可操作性降低。

篇11

前言

预测财务报表为投资者、债权人、内部管理人员及政府等有关方面提供反映未来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的有用信息,包含对财务事项预测的陈述,如利润、收入;每股盈利、资本费用和股利;公司管理者对未来运营的计划和目标的陈述;对未来经济表现的陈述。

目前,我国对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则主要在《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规章中。如前者规定:“如果发行人或其财务顾问或其承销商认为提供盈利预测数据将有助于投资者对发行人及其所发行的股票作出正确的判断,且发行人确信有能力对最近未来期间的盈利状况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则发行人可在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盈利预测的数据。”后者提到:“原则上不要求上市公司编制新年度的利润预测。但公司若在年度报告中提供新一年度利润预测的,该利润预测必须经过具有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发表意见”。

从以前证监会要求初次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公司的盈利预测,由独立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对股票上市公司编报的盈利进行审核鉴证,并将此作为审核上市的指标之一,到目前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预测财务报告的态度已经由开始的强制性向目前的自愿性转变。这种转变增加了各个企业对预测财务报告选择的灵活性。

作为管理学中评价企业发展环境的一种经典方法,SWOT分析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和各个层次。S、W、O、T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en(威胁)四个单词的首写字母。本文尝试将SWOT分析运用到企业预测财务报告,以便管理者更加清晰地看到预测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理性决策。

一、预测财务报告SWOT分析的实质

在SWOT分析中,优势与劣势侧重内部条件分析,机会与威胁重于外部环境的分析,两者的综合结果便构成了对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竞争地位的判断。一个成功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预测财务报告的优势,最有效地抓住环境中的机会,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还必须能克服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给企业带来的劣势,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和威胁。因此,衡量企业编制的预测财务报告是否合理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准则是:它能否充分发挥优势,能否及时抓住机会,能否很好地克服劣势,能否有效回避风险。

对于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而言,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都是相对的概念。其中优势可以理解为与没有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所具有的优越性;劣势即指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机会和威胁则是指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所处的环境中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一种变动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对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有利,且该企业能够抓住的话,则该企业的战略和地位会得到改善,此时就是一种机会;反之则存在被其它企业替代的趋势,便属于一种威胁。

笔者所提到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都是相对的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提供或者不提供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所共有的优势或者劣势不能作为笔者所提到的优势或劣势;二是环境中出现的变化趋势对一部分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来说是机会,也有可能对另一部分企业是威胁;三是环境新趋势本身是在变化的,在一个阶段中表现的是机会,也有可能在另一个阶段中表现出是威胁;四是机会和威胁在很多情况下是相对于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所执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而言的,当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作出调整时,就有可能使这种外部变化趋势的性质向相反的方向变动。

二、预测财务报告SWOT分析的内容

(一)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优势(strengths)

1.可以降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增加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预测财务报告是面向未来的,能够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具有前瞻性。这也更能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对财务报告决策有用的要求,使其作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对于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公司,披露预测财务报告通过传递信号来与那些较差的企业区别开来,达到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更多的投资,促使股票价格的上涨。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公司,披露预测财务报告有利于企业顺利筹集资金,降低公司的筹资成本。对于当年盈利状况不佳甚至亏损的公司,通过预测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可以展现其对未来的良好预期,这样有利于企业挽回投资者的信心,或者为了纠正有关中介机构对他们的不合理预测,避免股票价格下跌。

2.有利于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预测财务报告表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经营状况,往往代表了企业管理当局当前的决心和未来行动的方向,也相当于企业对信息使用者的一种承诺,预期能否达到既定的预测财务报表所示的各项数据,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信任。再者,企业一旦公布预测财务报告,就意味着一定要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直至最后实现,否则就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增加很多的额外成本。所以预测财务报告也给管理层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迫使管理层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所公布的预测财务报告的目标。

3.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快企业的资金融通。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完善,信息反馈的可信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传统的财务报告仅仅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所包含的信息很不全面,企业据此所作出的决策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投资者采取观望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根据企业提供的全面、质量较高的预测财务报告来进行决策,投资风险会降低,有利于投资者迅速、高效地作出决策,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企业资金融通速度。

(二)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弱势(weaknesses)

1.预测性财务报告的编制会加大企业相关成本。预测财务报告的编制与传统的财务报表相比更为复杂和困难,需要收集和加工大量的信息。信息也是经济市场的一种资源,企业要获取这种资源当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预测财务报告的复杂性也要求有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强的工作人员参与,同时也会增加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对信息披露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当确定性费用不断增加,而效益增加的比例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时,企业就会缩减其成本支出,从而又会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2.企业管理层基于预测财务报告的压力可能会选择短期效益的项目。预测财务报告的预测期限一般是一年,通常是今年预测下一年的财务报告数据。由于预测期间的限制和管理层为了避免发生信任危机和法律诉讼,管理层会采取谨慎的投资态度。他们会规避风险,选择投资期限比较短,一两年之内能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很有可能会把一些长远的有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否决掉,这种短视行为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预测性财务报告的披露会向其它企业传递信号。企业提供预测财务报告会使企业处于一个动态博弈的情景之中。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动获得有关后者偏好、战略空间等方面的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企业提供的预测财务报告会向其他企业传递出自己经营战略、生产计划等很多的信息,其它的企业会根据这些信息修正对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企业的判断并调整自己的相关策略,这会使得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企业希望通过预测财务报告向投资者和其他企业起到证明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很好这样的信息传递功能,它必须为此付出足够的成本;否则,所有其它类型的企业都会模仿(三)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告所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1.政府对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支持。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微观主体,所提供的及时、充分、有效的预测财务报告信息,不仅方便投资人的决策,也有利于国家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确保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加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政府站在国家经济发展长远和全局的角度,还是希望企业能够提供可靠的预测财务报告,以便政府进行整体的统筹规划。

2.有些国家运用预测性财务信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已有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预测性信息制度,特别是美国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已形成了一个以“安全港规则”和“预先警示原则”为主要特点,以“自愿披露”为主要精神的较为完备的、高效的信息披露体系。这为我国预测财务报告的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我国预测性财务报告的披露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都最终会导致我国预测财务报告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3.电子通信及计算机运用等高科技发展所产生的效应。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科技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更。一场以电子通信及计算机运用等高科技和信息产业为主要标志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全球兴起。高科技和信息产业发展能改善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硬件环境,这样的硬件环境能改善企业编制和披露财务报告的方式。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带动财务预测软件的开发,这样预测所需的时间就会大大地缩短,也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企业编制预测财务报告所面临的威胁(threats)

1.预测性财务报告规范不完善。目前,我国有关企业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制度规范主要零星散布在《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之中,显得分散而不成体系。有些文件虽然或明或暗地涉及到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相关问题,但含糊不清,起不到真正的规范作用。规范的内容也仅局限于公司上市时的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和审核,而且也没有有关盈利预测信息生成的财务会计制度与之配套。由于我国相关的财务制度如《企业财务通则》等没有对预测财务报告进行明确规范,一般企业也无财务预测的要求,证监会对预测性报告的规定无论是从原则体系上还是从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上都不完善。编与不编、如何编企业都有决定权。

2.预测财务报告存在很大的系统风险。预测性信息的特点是陈述者往往缺乏现有数据或者客观事实能证实其陈述的客观公允性,主要基于估计和评价。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其他有关信息的披露,大大提高了企业信息的决策和评价的有用性,但未来的环境各事项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变动、产业结构和技术特征的变动,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行业前景、细分市场、竞争地位、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且这些系统风险企业又不能通过投资来进行分散,因而会给企业预测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带来很大的风险。如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对企业盈利性、流通性等产生的影响。

三、结语

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预测财务报告是未来财务报告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从预测财务报告的SWOT分析中,我们看到预测财务报告也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报告方式,它也会给企业带来劣势和威胁。因此,企业在编制和披露预测财务报告时应充分发挥预测财务报告的优势,及时抓住环境所赋予的机会,很好地克服劣势,有效回避风险。

【参考文献】

[1]高国平.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的中外比较及其启示[J].审计与理财,2005,(S1).

[2]张德容,周清明.对企业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业经济及管理,2005,(4).

[3]WilliamA·Sherdern,预测业神话[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邓青.浅议预测性财务报告[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8).

篇12

1.企业背景信息。企业背大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企业所处的国家,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能力,企业国外经营份额、企业经营业务与资产的范围内容、企业过去盈利能力、企业主要竞争对手、企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等。这些信息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报表相关者们判断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未来前卫与企业经营环境的适应与否等问题。

2.企业前瞻性信息。它指的是企业管理者或其他报表相关者对于企业未来经营环境的事前评估。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企业重大的投资计划、企业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者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企业可能存大哪些重大的技术进步、企业管理部门的主要计划、企业主要财务安排以及企业管理部门对一些主要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二、现行财务报告在无形资产计量与披露上的缺陷

1.知识产权计量问题。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往往把那些能够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给企业带来利润和增大企业应付风险能力,这种现象在那些技术密集型企业中表现祖尤为明显。例如我国的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1995年提取了31.45亿的技术开发费,与之同时,它的产品也在迅速地升级换代,但其资产负债表上并没有无形资产的报告,这种不计量和不报告无形资产的情况对于证券市场而言,它使得投资者难于估计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歪曲了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预期,而且,它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着更大的选择会计程序,以改变企业盈利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欺骗了证券市场。但从会计实务上来说,如何计量知识产权倒是一个问题,把那些长期性开发支出机械性地资本化明显不合情理,因为计划列支的长期性开发支出不会自动地变为知识产权,纵然形成了知识产权,它也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要有待于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多的会计界同行进行探讨。

2.自创商誉的计量与反映问题。根据无形资产的定义,那些在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作用下而获得的,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而形成的价值便称谓为商誉。可是现行会计准则又只允许企业购买与合并时可以计量商誉,而不允许对自创商誉进行计量与报告,这种定义与实务差异的结果便造成了会计账面价值背离企业实际价值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认为了能正确估计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方面来讲,企业需要计量自创商誉,但若将其列为资产负债表项目,又将改变企业的负债与权益比率,而且还涉及着企业的成本、债券契约、政治行为等问题,因而解决的办法附注或附表形式进行披露为好。

三、通货膨胀对于账务报告的影响

在货币值不变的条件下,历史成本毫无疑问地能成为一种恰当的会计计量手段,但当通货膨胀时,历史成本便会带来缺陷,因为在通货膨胀下的历史成本不但会虚增企业利润,而且还会侵蚀企业未来的财务运营能力。通货膨胀使得企业重置存货和固定资产时所需的货币量增加,但与现期销售收入对应的存货可能是几个月前购买的,与现或销售对应的折旧也有可能是基于几年前或十几年前购买的固定资产而计提的,这种收入与费用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企业利润由增的现象,企业财务形象也能因此而进一步得以改善,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利益。但此时企业却需面临着缴纳更多的所得税,股东们提出更多的分红要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等一系列压力,这些压力将增加企业的资金外流,将有可能导致企业在未来期间所进行的资产使用价值补偿变得困难,彼时企业纵然能拥有足够的筹资能力来保证正常的经营,但若欲维持原有的规模也只能是注入更多的资金。

四、汇率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

按照我国《合并报表暂时规定》已完成交易业务和未完成交易业务的汇兑损益,外币报表折算差异单独列示,这种会计程序具有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它把那些本应计入长期资产或长期负债的汇兑损益也计入到本期损益中来,却有些不稳妥。从这种会计程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来说,它实质上属于一种倾向于减少企业当期利润的会计程序,因而有必要改变这种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于投资者进行财务决策。另外,在我国的汇兑损益列示中,不能将汇兑损益的来源分类列示也是一个缺陷,譬如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们仅能知道1996年它的汇兑净损失为1854269.14元,却不能知道损失的原因与影响,更不知道1997年的汇兑损益是否对企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而对于涉及外币交易较多的企业,我们应当要求它们披露外币交易的性质、组成、规模等信息,以便于投资者们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