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01:45: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武术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2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容
2.1传承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的武术文化追求“阴阳相容,天人合一”,注重自身的修养,例如:在练习太极拳时,可以感受到武术文化中动静相生和刚柔并济的武学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过武术练习,习武者不但可以熟练武术的动作套路,强健自身体魄,而且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体会到武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2.2传承中国道德礼仪
武术文化注重礼仪,要求习武者要有武德,即在习武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礼仪规则,例如:精湛的武艺、谦逊的品质、严明的纪律和端正的态度等。武术文化中提倡的武德可以帮助习武者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利益观念,增加习武者的修为,激发其学习武术的兴趣。
2.3传承中国传统美学
武术套路追求动静结合,一招一式顺势而为,节奏感和韵律感比较强,有很强的观赏性,充分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对美的理解与认知。在传承武术文化时,美学传承也不容忽视,例如:习武者可以借助武术著作,仔细揣摩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招式,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武术动作中体现的美。
3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作用
3.1强健体魄、磨练意志
习武者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力量及身体素质,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武术套路的学习过程中,习武者需要将双手、眼睛、身法、步法、功力和精神的相互协调,做到彼此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并且武术套路的招式动作比较复杂,需要习武者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提高其学习能力非常有帮助。武术学习中注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求习武者刻苦练习,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性格品质。
3.2丰富知识,提高修养
武术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了哲学、伦理、军事和医学等思想,其丰富内涵不但可以完善习武者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提高习武者的文化修养。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习武者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大大提高,如武术文化中注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先发制人”和“动静相生”,这些理念均是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五行八卦”的体现。同时,武术文化注重武德修为,并将其作为习武者最重要的品质,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尊崇,武术练习过程中的调息打坐,可以调和习武者的气血,改善其身体的内循环,这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体现。
3.3发展个性,保持健康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影响习武者心理倾向、唤醒自我意识和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习武者需要在体力、智力和技能等方面做到全情投入,认识到习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个性发展,不会在遇到困难时轻言放弃,而是敢于面对挑战,坚持自强不息。
4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4.1过分注重竞技武术
很多学校在武术教育中,在课程设置上过分注重竞技武术,文化氛围淡薄,虽然学生的武术技能较高,但是文化水平却参差不齐,培养出的武术人才也千人一面,让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到武术文化的真谛,只是将武术与竞技相等同。
4.2武术内涵认识偏差
在学校的武术教育中,教师只注重让学生进行套路的演练,传技不传“道”的情况较为普遍,忽视了武术技击性的本质,使得学生无法领会中华武术的内涵,失去了对中华武术的兴趣,武术文化的传承自然无从谈起。
4.3习武人数逐渐减少
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华武术的魅力,而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跆拳道”“瑜伽术”和“空手道”等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分散了学习中华武术的人数,使中华武术陷入无人继承的困境。
5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途径
5.1正确认知和定位武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定义、功效与作用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已经从最初的军事用途向文化教育方向转变,而现代武术的体育性质更为突出,功能也以强身健体为主。同时,武术内涵也在变化中,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不能将武术单纯作为体育项目,而是需要强调其文化功能与教育功能,正确认知和定位武术,既要传承武术技能技巧,更要传承武术文化底蕴的精粹,从而为武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2提高武术教育的质量
武术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的重视与政策支持,明确武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将其作为常规体育项目开展与继承,以确保武术文化的顺利传承。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武术教育是武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武术教育不能单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是需要担负起传承武术文化的重任。国家需要通过传统媒介,宣传武术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教育的基础,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突出武术教育的作用,激发更多人投入到武术学习中。
5.3明确武术文化的传承内容
一方面,教师和武术家需要秉承武术文化教育的理念,合理编制武术文化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避免武术文化的教育出现断层问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武术的独特魅力,武术文化的传承自然可以实现。另一方面,在武术文化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例如对年龄较小的学生,由于其活泼好动,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记忆力、理解力和注意力等有待提高,所以武术教师在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以浅显武术为主,教授学生基本的武术仪态和武德等,注重讲解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从小热爱武术,对学习武术充满浓厚兴趣。
5.4培养专业的武术教师
武术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深厚的武术造诣,了解武术文化的历史与精粹,可以在武术教育中完成传承武术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培养武术教师时,需要将武术修为和武术教育相结合,切不可厚此薄彼。一方面,对武术学校和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对武术理解和武术造诣有限,需要注重培养其武术教学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武术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强化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和完善武术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教学前线的武术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武术理念的发展和武术教育的要求认识有限,教学手段和教学较为单一,需要对其进行武术新理念的再教育,使其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现代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
5.5扩大习武的人数
武术来源于民间并扎根于民间,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群体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武术发展的未来,所以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武术学习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后继无人的困境。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宣传武术的作用,展示武术的独特魅力,以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和学习武术。例如:在学校进行武术的教学表演,让学生认识到武术的美;组建武术团体,吸引更多武术爱好者加入其中,为武术发展献策献力;举办武术比赛,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兴趣等。
1 有关武术谚语
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传授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传授经验,谚语即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俗语”,谚语是由群众所创造并在其口语中广泛流传的,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简练并富有意义的语句。这些谚语给现今的文化交流带来诸多的便利,使用它们可以使人了解很多习武的深奥道理与精义所在,更深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功出巧匠,苦练出真功”“少时练的一身功,老来健壮少生病”“酸多练,痛少练,麻不练”“近用手,远用肘;宁挨十手,不挨一肘”“独练时无敌似有敌,应敌时有敌似无敌”“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步赛粘”“打拳容易改拳难”“精要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等武术谚语,像苍松翠柏一样,在广大习武人的口碑上,四时不凋、八节常新地成活着,生生不息,世代相传,与民族齐寿,共泥土同香。
2 武术谚语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2.1 傳播信息多
武术谚语经过历代武术家的积累,世代的传承,如今的武术谚语家园里已是异彩纷呈、姹紫嫣红了,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传统武德所追求的“仁、义、礼、志、信”正是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长期发展中,继承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强调习武之道,重在武德,学武之人应注重内外双修,德才兼备,即所谓“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德者,武之大也。“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则进一步说明武德在习武人群当中的重要地位。其他的还有,“拳以德立,无德无拳”;“理字不多重,万人担不动,武夫不讲理,艺高难服众”;“拳禅如下,力爱不二,主守从攻,戒除杀念”;“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同是江湖客,不识也相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徒弟技艺高,莫忘师父劳”;技击是武术的本质。武林前辈在武术交手实战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通过武谚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高度概括拳谚云:“练拳千招,以熟为先。练势多年,以快为主”。出击快。熟加快,便能掌握格斗的主动权。拳谚讲“先看一步走,后看一出手”,充分肯定了步法在实战中的地位,在实战中首要的是观察对手的步子。在武术器械上同样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口”的说法该谚语强调了刀法演练时的基本要求。
2.2 传播信息快
武术谚语是历代习武者经验的总结,用最精练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它可以使人了解很多习武的深奥道理与精义所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快”是指文化交流者熟练、准确地运用武术谚语,节省临时组词、成句的时间,加快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的速度。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句谚语充分说明了武德对于习武之人的重要性,“德”为武之根本。同时通过这条谚语,更深层次地让习武者视“德”为通向武功高深境界的精神航船,武谚中所谓的“德薄艺难高”就是这一心理的展露。
在与人交流要想练好武术时,必须让其明白,“师父不过领路人,巧妙全在自用心,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拳打千遍,身法自现”,“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等谚语,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练好拳,必须勤奋努力。教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谚语中有“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一说。“酸多练,痛少练,麻不练”,运动量的大小要依据个人感觉而定。
2.3 传播效果好
武术文化交流过程中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文化交流,既能拨动人的心弦,又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武术谚语多采用形象化的比喻和精辟的语言来指导习武者做人、行事、练功、格斗、传艺和养生。在文化交流中如果能够准确地运用武术谚语,可以加强文化交流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调节文化交流气氛、完成文化交流任务。所以,武术谚语是文化传播者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肘不离肋,手不离心,起如刚锉,落如钓竿”来充分说明冲拳的动作要领,即出拳收手应紧靠身体,好像拧绳一样,完整而紧凑,同时拧腰顺肩;“拳后满身汗,避风如避箭”,为了避免运动生病,应告诫学生不能图一时痛快,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常常练武术,不用上药铺”“药补不如食补,靠补不如练武”等武术谚语,使人充分了解武术的健身作用,既通俗易懂,又使人受到了教育;“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说明习武者要想练好武功,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样运用武术谚语讲解,不仅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力,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地加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2.4 信息接受速度快
低效率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或缺乏相互真正的理解,可能意味着文化传播的失败。正因为文化信息的接受对文化传播而言非常必要,因此,就有必要克服信息传播的受众障碍,使文化信息的接受能发挥良好效果。当然,文化受众虽然可以接收到传播者所传播的文化信息,然而理解的障碍却远比传播过程复杂。受众会因各种方式或原因误解或曲解所接收到的文化信息。也就是说,他们所理解的和信息原来要传达的内涵,可能会大不相同。来自受众的障碍因素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语言障碍。语言是传播者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而且它可能成为有效传播中难以克服的障碍。我们在传播武术文化时,既要运用一定专业术语,也要力求使用通俗的语言与习武者解释、沟通。武术谚语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提纲掣领地解决关键问题。武术谚语的正确运用,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难题。所以,要努力学习、掌握武术谚语,以便在文化传播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例如,在傳播和交流踢腿经验的时候,可以用谚语“抬腿轻,落地松,踢起腿来一阵风”来形象地说明动作要领,即踢腿时,大腿不用僵力,这是抬腿轻;落腿时不能沉重,要控制住落点和力量,叫落地松;一步一腿要紧紧相接,每一腿都要讲究速度和劲力,大腿带小腿起,有一个加速度,这便是踢腿一阵风。另外,在交流枪和棍的技击特点的时候,可以用武术谚语“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精练、生动的语言,来达到表意的目的。即枪有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枪尖刺扎,棍无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枪扎是直线,棍打是横片。
3 结语
语言是传播者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而且它可能成为有效传播中难以克服的障碍。许多国外武术爱好者爱好中华武术,他们通过练武了解中华文化。所以我们在传播武术时,既要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也要力求使用通俗的语言与习武者解释、沟通,以期通过武术谚语了解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唐立许.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
[2]王可利.关于武术文化传播的思考[J].体育时空,2012(4).
[3]李睿智.关于我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1) .
二、军事武术文化
徐州古称彭城,是兵家必争之地,乃“北国锁阴,南国门户”。徐州在2000多年的建城史上,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有四百多次,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二百多次[5]。徐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历史悠久、战争频繁、规模宏大、程度大影响较大。“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兴衰”[6]。从古至今,每次的历朝换代,徐州便成各国的必争之地,徐州的得失也成为最终胜利的标志。《汉书•高祖本纪》“:夜行途中,有大蛇当径,拔剑斩蛇。”[2]这段记载说明刘邦精通剑术与武技。《史记•项羽本纪》“: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4]不难看出项庄是练过武术的高手。“樊哙带剑用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可以看出樊哙的力量之大与练武有关。正是这些名将把古“徐州”武术推向了。由于长期受到儒、道、释的影响,中国武术只注重武术套路的表演与修身,缺乏真打实斗经验,对于这一弊端,自古以来就多有批评者。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就反对那些受民间武术影响的花拳绣腿在军队中流行。他说“: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开大阵,对大敌”不同于“场中较艺,擒捕小贼”,“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焉能容得或进或退”[7]。武术就是在无数次战争与冷兵器战火的熏陶下发展起来的,这样造就了徐州武术实战性强的特点,当然也是符合战争要求的。徐州武术“去花架,重实用,练为战”的战场武术风范[5],造就了徐州民众粗狂豪爽、重情重义、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的武术精神。
三、汉画像石的武术文化
汉画像石是徐州的汉朝文化最具有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文化现象,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占主流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墓葬制度与习俗方面的文化,是汉代社会景象的再现。徐州的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击剑比武的图像也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徐州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描述武术动作的图像,有手搏、击刺、武舞、剑舞、刀舞等画面,可以看出当时武术发展的程度,是后人研究汉代的武术文化珍贵的文化史料。汉代壁画、画像石和砖上关于拿着器械兵器的人物形象非常的多。例如,在徐州市铜山区石墓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上,上面刻了两个执兵器相斗的人,左边一人左手举钩镶,右手舞剑,右边一人左手扬剑,右手执盾,作相互交打架式。可见,当时的武术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1995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戈勺戟、矛、钱、剑等大量兵器,表明古徐州是战事频繁之地,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古代徐州武术的发展。
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武术的文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它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出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
一、主客合
一、理气合一……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二)技击性
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其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个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因此,武术由于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武术的技击方法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注目和吸纳。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中国武术的竞技特征,作为推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已越来越多地为国际武坛有识之士所认同。
(三)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娱乐性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则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而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有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武术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与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中国武术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属于世界体育文化的范畴。而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所以,中国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相信已为期不远。
二、武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一些国家的拳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1、柔道。据一些中、日学者考证,中国武术直接影响了日本柔道的形成。如日本讲道馆八段、早稻田大学教授山本秀雄在《柔道入门》一书中说:“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柔术来源于中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项目的总称。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贇于十七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道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日本爱岩山还残存一块题为《爱岩山泉法碑》上刻着“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人陈元贇而始”。19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各式术派的长处,经加工整理,并不断改进,创立了柔道。
2、空手道。日本国际拳道学联盟理事长大西荣三在《我所创建的国际柔道学》一文中写道:“相传在八十多年前,空手道从中国的福建省传到于日本冲绳。后来冲绳首里的系洲官恒先生将传人冲绳的空手套路进行总结,形成了冲绳最初的空手流派。与此同时,冲绳那霸的东恩纳宽量先生正好在中国福建拜谢先生为师,并学成回到日本。”另据1989年11月22日《中国体育报》登载:“最近,由福建省体育总会、福建省旅游局和福建省武术协会以及日本冲绳县武术界的朋友在福州联合举行新闻会,正式宣布:现今流行于冲绳县的空手道刚柔流源于福州市。该流派的祖师东恩纳宽亮的师傅系我国鸣鹤拳的一代宗师,福州人如如哥(谢如如)。”可见,日才的空手道源自中国。3、跆拳道。跆拳道是朝鲜的传统武术。它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跆拳道与中国武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代之前,中国的武术技艺就传入朝鲜,特别是在近代,随着中国武术和日本武术的不断输、花郎道的臂掌结合中国拳术、日本空手道等技术,而融汇成一种独特的朝鲜拳术,即今天的跆拳道。
4、泰拳。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是最受泰国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关于泰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泰拳主要受中国古代技击术的影响,源自中国。泰国古称暹罗国,明太祖洪武十年(1378年)始昭禄群鹰为暹罗王,以我国翰林学士谢文彬为坤岳,建立了暹罗第一王朝。此后,中暹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云南省等地迁居暹罗的人越来越多。明清两代,华侨在暹罗做官也很多。泰国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我国云南省西南的傣族。中国武术早就随着其他文化传到暹罗。从经过泰国几代人的筛选、提炼、融化而成今日独具一格的泰拳,不难看到,泰拳中的肘技、腿技等主要技击招式与中国武术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这也许可以证明泰拳是源自中国、深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5、截拳道。美籍华人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代初,创编了独特的技击风格和技法的现代技击术——截拳道而蜚声国际武坛,同时又以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系列别具风格的“功夫片”而轰动国际影界,以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兴起了“中国功夫热”。李小龙之所以能创造截拳道,是因为他长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熏陶。他依照中国武术“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等拳理,根据咏春拳的手法和训练方法以及戳脚拳中的腿法并吸取了西方拳击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武术特长,从而糅合中外武术的精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理论和技击风格,创立了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新技击术——截拳道。
(二)“武术热”丰富了世界体育生活
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武术,正受到世界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夫热”,从而推动了一些国家体育运动的开展。
武术在日本十分流行,仅“少林南拳法联盟”就有2600多个国内分支和300多个欧美分支组织,共有100万会员。近几年来,其曾先后11次派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并邀请中国武术协会访问日本。日本的大、中、小学还把柔道、剑道、相扑和弓道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为学习课目。
中国武术在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也很流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至今仍保留着精武体育会。在每年举行的东南亚武术邀请赛上表演的拳术,除流行的五祖拳外,还有泰拳、缅甸拳、本扎(印尼拳)等,也都是吸收了中国武术技法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拳种。
随着许多国家和地方出现的“武术热”,世界上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推动武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1985年,在一些国家武术组织的共同倡议下,先后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盟和南美洲武术联合会。
(三)中华武术深刻的哲理对西方健身观念的影响
武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内容丰富,体用兼备,而且还在于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许多外国朋友不仅积极研习武术特有的精湛技术,而且积极探求武术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武术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风格有别的武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思想。但无论哪一个流派的理论大体上都受到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
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的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由此可见,武术中的哲学思想,现在被西方人士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四)中华武术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观念
武术的美,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古代就有“武舞”的娱乐表演。武术的某些表现形式和技艺,已相继被我国的戏剧、舞蹈、杂技所吸收和借鉴。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矫健的运动之美,同时在身态、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很有健身效果和艺术之美的体育运动。
武术美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身法步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其中功架造型直按产生技艺形式之美,攻防技击是武术特有的内涵,武术之美寓于攻防技击之中。武术具有的美学价值,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内容,给世界人民提供了高尚的美的享受。
1.前言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就是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武术文化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整合了中国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经历过辉煌。它起始于民间生活,有和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一样的民俗特性,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2.武术文化的阐述
2.1文化的概述
“文化”一词的内涵相当丰富,它是中国语言体系中古已有之的词汇。经过长期的发展,人类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它的内涵和外延性差异甚大,所以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
2.2武术文化的概述
从文化概念的广义与狭义角度的区别来看,武术文化是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但是武术文化的概念究竟应该如何表述,武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要对武术文化进行系统的探讨时,就必须弄清楚武术文化的概念,否则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与论证,更无法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就算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难免会在论述的意思上出现错误的表达。
要明确武术文化的概念,首先需要弄清的就是武术与武术文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些学者在探讨武术文化时都会把这两者搞混。《武术与武术文化》中把武术文化概述为:武术文化是以技击技术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包括与武技密切相关的器物、传承形式和民俗,以及由他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概论》中把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特点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运动形式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从以上两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武术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要比武术的内容多,武术文化不仅包括武术中技击运动的表现形式还包括身体运动以外的一些思想精神和民俗事象,以及与武术相关的文化现象和遗存等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武术与武术文化不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而是不同层面的两个不同概念,二者之间是种属的关系,不能相互替代。
3.武术文化的民俗属性
民俗,扩展开来即是我们常说的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人民大众经长期的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文化。民俗属性就是这种生活文化属性,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民俗的根本属性是模式化、类型化,并由此派生出许多其它属性,如集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广泛性、稳定性、历史性、阶层性、实用性和变异性等等。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失会显现出其中的一些民俗特性。
3.1武术文化的历史性
中华武术文化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的,它是根植于我们生活的土壤当中,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武术文化。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武术文化应该可以归宿到原始社会到殷周时期伴随人类文明的出现,那时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早期萌芽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空前发展并且战争连绵,促进了社会尚武之风,形成了色彩绚丽、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到了汉朝武术著作大量出现,在文献方面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唐代创立了“武举制”,当时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使整个唐代都形成了一种重武之风。两宋时期随着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得武术文化在城市中交流广泛。明清两代的武术文化出现了一个大发展的形势,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宣布废止武举制,武术从总体上退出了军事技术范畴,主要是以民间各类秘密结社的形式开展的,使武术才得以广泛的传播,从而使武术文化体系进一步健全。民国时期,在近代文化思潮影响下,武术开始趋向科学化、规范化,由原来的民间传统体育变为一项具有自己特色的近代体育项目。
由此可知,我国武术文化自人类文明出现的同时也随之出现,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经由衍生不息的华夏民族百姓的实践活动所传承着。在这期间的不同历史时期即出现过兴盛的现象,也曾被禁止而导致其传播受限,呈现出衰败现象,但都或多或少的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习练。由此可知,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这样波澜起伏的命运而至今未衰,呈现出了其较强的历史性。
3.2武术文化的地域性
伟大的中华民族走过了5000多年的文明历程,在这片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的中华大地上,勤劳、智慧、勇敢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受地理、气候、文化等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就是这个道理。在长期农耕文明的背景下,中华民族重土轻迁,不同地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所以各个地方的民族文化也就有所不同。武术文化形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武术文化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不同地区形成的不同武术流派。
受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的影响,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所以我国东西南北的武术流派有着各自的特点。我国东部山东一带在宋时就有优秀的枪法流传,如杨妙贞的“八母梨花枪法”号称二十年天下无敌手,杨家枪也就在这一带流传,福建还流传张、朱二家枪法;西北人民则擅长棍术,如单头母子棍、双头条子棍、天奇棍、阴把棍等优秀棍法;南方的拳法多,动作紧凑且劲力充沛,如“南拳、洪拳、蔡李佛拳”等都传自南方;北方的腿法丰富,架势开展,快速有力,如“临清潭腿、少林潭腿、十路弹腿”等著名,所以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法。
根据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出武术流派的分类都和地域有关,所以武术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地域性。这一特性使我国武术文化有较为丰富的内容,不至于其文化色彩显得过于单调,同时也使武术文化生命的延续不易被阻断,为它的传承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3.3武术文化的传承性
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财富,它的传承有与其它文化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特点。文化传承的本质是它的延续,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正是有赖于传承才得以至今仍不失其光辉灿烂的文化色彩。
从历史来看,武术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物质性传承,另一种是非物质性传承。[2] 物质性传承集中在对武术习练时用到的实实在在的、无法随意改变的现实物品,如以文字形式的拳谱、器械和服饰等;非物质性传承不仅包括对传统武术技艺的传承,还包括在习练时形成的思想观点和文化风俗,如习练武术的感受、想法和经验等。
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不尽相同,有行为示范、言传身教和思想灌输等。它的传承途径也不止一种,有集体传承、个体传承、媒体传承和学校传承。集体传承是靠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们共同练习来影响社会其他成员的注意和参与,这种途径主要是靠行为示范的方式来传承的;个体传承则多是以师徒或家庭传承为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学,但这种传承途径具有封闭性和选择性,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容易失传;媒体传承和学校传承常通过大众媒介,如图书、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视频等,以思想灌输和行为示范的方式把传统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传授给学生,目前学校教育的发展很快,以此传承武术文化是非常好的方法。
现如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其中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武术文化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我们必须要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一种协调方式,来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化之间的关系,既不拒绝现代化又要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继续把我国优秀的武术文化传承下去。
3.4武术文化的实用性
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非常大的实用性。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在对外和对内的战争中武术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秦统一后武术在军事上的发展比较普遍,为当时的秦王朝提供了强大的防备力量。汉匈奴战争时期,帝王认识到国家政权时刻面临着威胁,所以他们对武术相当喜爱和重视,导致汉王朝对军事的依赖,并提倡军事和民间的尚武之风,所以武术文化的传播对当时社会稳定的维持有一定用作。到了唐朝、两宋和明清时期武术逐渐以不同的方式慢慢退出军事舞台,而在民间普遍的传播开来,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门派,并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寻求精神的愉快。在民间出现的结社组织的具体活动中,武术的传播是他们联结友谊、武装贫苦民众的普遍方式。所以武术文化的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作用,且都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3.5武术文化的变异性
我国武术文化所呈现的变异特点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的。二十世纪以来,武术的发展开始了转型,即从“传统武术”转向了“竞技武术”。所谓“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内涵,同时具有强身健体、医疗和观赏等特色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3]人们则习惯于将建国后的以娱乐、表演、健身为特色,以更高、更难、更美、更新为发展方向的竞技武术套路和八十年代兴起的搏斗运动称为“竞技武术”。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磨练具有相当成熟和稳定的形态,但是到了近代,经过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它就大体转变为近代型文化了。其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的确给我国传统文化一定的影响,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下,但它并不是顽固不化的,它也有自己内在的活力因素,当面对西方文化的涌来时,它也表现出了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一面,既没有完全拒绝,也没有全然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们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和动力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也必然会引起武术文化的变异,但武术文化的变异只是说武术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武术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变。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都还属于中国武术,竞技武术依然保留了传统武术中的动作外形,只是对其内容进一步规范化,更适合表演,更易于评测。可见我国武术文化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但不是完全的变异,而是在保留原有性质基础上的变异。
4 结论与建议
武术文化体系庞大复杂,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它也在或多或少的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武术文化有一定历史,也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在其文化的传承和变异过程中仍然保持了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其民俗特性。我们在学习武术文化时不仅要记住它的一般特征,也不能忽视其自身的民俗特点。武术文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走自身的民族特色道路,当然可以借用目前竞技武术建立的基础,继续扩大传承和国际化交流,然后走多元化道路,让世界更深的认识我国的武术文化。同时民间武术文化遗产极为丰厚,武术本身就起源于民间,所以保护民间武术文化遗产对武术文化的民俗特性的保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新时期的武术新文化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武术文化能在更新的变革中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民俗特征,并发扬光大。(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云崖,牛爱军,虞定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2008,34(7):54-57.
[3]孟庆袖.搏击武术科学[J].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比较研究,2009,6(11):6-8.
[4]温 力主编.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二、武术伦理的内涵
武术伦理的体现主要在于武德。武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停的革新,不论从古代早期的军事武艺还是到清末的民间武术,又或到现代法制社会下的武德,但其万变都未离开一个“德”字。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这样定义武德:“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可以看出是对武者自身的道德要求;古代对武德的明确定义虽然较少,但其内容却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伦理思想为核心,依然是对武者道德素养的规范;在现代对武德有这样的定义:所谓传统武德,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可以看出武德依旧是习武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日常行事的行为准则。
三、武术体育伦理相关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体育伦理”、“武德”、“传统武术”等关键词发现,虽然关于此三方面的单一研究众多,但是关于传统武术的体育伦理研究几乎未有涉猎。仅有部分研究中略有提及。李宏斌博士的《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价值》研究中,深入阐述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生命伦理底蕴、道德教育内涵三个方面,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命伦理关怀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是武术的灵魂,武术缺少了道德的承载,其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在谢刚的《中国武术中的“武德”培养与提升》一文中,提到了武德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体现,是武术的伦理规范及习武者的德行准则的总和。张绰庵,韩红雨的《中华武术谚语文化特征管窥》研究中,指出了武术谚语的伦理性特征,武术谚语以儒家文化为底蕴,推动了中华武术的传承及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在孙术友的《武术伦理文化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研究》的中,认为武术伦理文化武术人与他人处理日常关系的行为准则,包含了信、勇、礼、仁、孝、忠、节、义。其实其武术伦理文化就是指的传统武术武德的伦理思想。王春光,李跃忠的《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研究中认为:中华武术伦理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变化形成的,是由一种“下位文化”即俗文化,慢慢的演变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等方面的一种渗入中国社会文化深层的文化。现代社会应当发扬中华武术伦理中的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明礼诚信、崇德扬善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关于武术伦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亦不够全面,需要广大学者予以关注。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099—04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reasoning, the paper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the inheritage of Wushu culture。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f Wushu’s connotation and values, the paper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reconstructed the cultural levels of Wushu and deconstructed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Wushu culture inheritage。 It is concluded that culture is the premise of Wushu'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that Wushu culture inheritage helps to amend the alienation of Wushu and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Wushu in cultural transmission。
Key words:Wushu; education; culture; inheritage; connotation; value
在当前武术教育过程中,人们过多偏重于技能传习与理论传授,对武术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还远远不够。实质上武术技能、理论只能作为武术文化传承的载体,虽然可使习武者直接受益,同样容易导致武术教育异化,异化现象必将阻碍武术运动的长足发展,乃至直接影响武术文化传承的质量。我们在传承武术文化过程中,应注重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及其对人自身修养的影响。“人们应该警醒,武术之内在文化涵养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西方体育所不及的,保持这种艺术修养和和谐的“天人合一”价值观是武术真正的不朽文明”[1]。在这种背景下,以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内涵和价值为起点来探讨武术传承显得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内涵作一辨析,重新定位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价值,有助于我们对目前武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合理解释,并可为未来武术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内涵
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教育本身具有双重的文化属性,既传递与深化文化,同时又构成文化的本体。“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2]。由此可见,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与文化并重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武术价值实现的先决条件。
1。1武术教育释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武术教育并没有给予一个准确的概念,只是站在某一角度阐述了一定的观点。“武术教育由来已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生存条件是严酷的,为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人们必需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当人们把在集体劳动中发展起来的格斗和捕杀技能和经验积累下来,并传授给年轻的一代时,武术教育就已经开始萌芽。[3]”这是对武术教育起源的说明。“武术教育,不仅仅指武术教学,它的研究范围更广,是指通过武术教学过程,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塑造。[4]”这是国内学者对武术教育下的第一个定义,说明了武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武术教育是武术文化保存、传递、改进、创新的重要手段[5]。”这个定义阐释了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 “武术教育不仅传播给下一代武术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人们对武术文化的选择和评价能力。[6]”更是明确阐明了武术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其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89-02
一、峨眉武术的内涵
关于峨眉武术的界定,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官方以1985年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武术史》及1989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武术大全》为代表,认可流传甚广的“五花八叶”之说:“五花”解释为峨眉武术流传的五个区域:黄林、点易、铁佛、青城、青牛;“八叶”是指四川武术的八个代表门派“僧、岳、赵、杜、洪、化、字、会”。而民间尤其是四川省武术馆馆长刘泰福及黄林派第38代传人傅尚勋等认为,真正的峨眉武术应该是那些产在四川、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武术。如四川武术界公认的黄林派、盘破门等土著[1]。
武术流派的形成有三种形式,“一是类同合流,壮大拳派;二是繁衍支系,发展拳派;三是融合诸家,创立新派”[2]。峨眉武术的发展形成属于第一种,即类同合流,壮大拳派。原因如下:首先,峨眉武术是一种地域武术,因名山而起,为天下所知。峨眉山是世界名山,依托名山,峨眉武术可以迅速树立起自身形象,成为该地区武术的标志性符号。其二,四川境内练武者众多。四川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练武者比比皆是,所谓“五花八叶”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尽管也有可能有外来武术,但经过川人的炼化,也会融入到四川武术中并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今天的“五花八叶”。其三,技击特点相似。四川地区多山,地貌类似,自然环境的类同对技击技术的形成有着类似的影响,所以四川各地武术的技法特点有相通之处。因此,在四川境内,众多的武术派系,依附峨眉名山,类同合流,最终形成了峨眉派武术。
二、峨眉武术的技击特点
(一)手法较多,内容丰富
峨眉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我国南部,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山林拔地而起,层峦叠嶂。高插如云。正是在此处诞生了峨眉武术。鉴于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人的生存本能使然。这里产生的武术具有南拳武术的特色,强调手法为主,步法较少,步身灵活,动作凶狠。如“白眉拳”,它是峨眉拳的代表拳种之一, 它的特点是:“ 刚强凶猛,连贯性强, 活动范围大。其拳法有冲拳、鞭拳、双撞拳、千字箭拳等。桥法有碎桥、钻桥、刹桥、封桥等。腿法有月影倒踢( 撑鸡脚) 、蹬脚等”[2]。拳法技术较多的运用与地理环境不无关系。峨眉山山高林密,开阔旷野较少,因而搏斗中施展手法相对容易;故而峨眉武术手法较多,而腿法较少。
(二)攻守进退,身活步灵
在峨眉武术动作中,虽然以手法的攻防技术为主,但对身步要求同样重要。“峨眉拳系的主要步型有虚步、错步,步法有跳换步、之字步、两并步和兔子步等,这些步型和步法有利于提高身体移动的速度。另外,在身法上要求波浪似蛇, 用吞、吐、浮、沉、腾、闪、钻等来表现‘蛇拳练柔’的特点, 发劲时以身带臂”[3]。身法之活,步法之灵,展现峨眉武术的身法巧妙之特点。峨眉武术代表拳术“火龙拳”技术特点表现为:多拳少腿,走定相配,拳指结合,柔化脆快,快打巧制。运动中讲究脚似形腰柔软,快速活变步为先,提箭盘破随机用,柔脆快巧狠当先。从中可见峨眉武术身法之巧,步法之灵。
(三)技击之道,险巧凶狠
峨眉武术的技击之道,以险巧凶狠著称。由于四川地处中国西南片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过去,人们生活条件更为艰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说明了四川人们生活状况之艰难,故而川人的身材也会相对矮小。由于川人相对矮小,与相斗如出手不狠,自身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故出手招招要害,是川人武术的特点。如峨眉玉女拳的标志动作杏花出墙的前手插眼动作。峨眉武术的打法多一招致命,其狠招如点穴、封喉、打裆、戳眼等。峨眉武术除了凶狠之外,还体现在攻防的巧险上。如在武术器械的使用上也别具特色,常以暗器和短小犀利的兵器为主, 如峨眉刺的使用。
尽管峨眉武术形成了以险巧凶狠著称的拳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形成及熏陶,武术也向着养生、健身和娱乐的方向发展。如峨眉临济养生功的形成等。
三、峨眉武术的文化解析
(一)峨眉武术是文化的历史传承
峨眉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著名学者张岱年认为,“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变革性。每一代人都会在继承前人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这是文化的积累性,同时,文化又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发展变化和更新,这是它的变革性。当我们考虑历史上文化的积累和变革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相对稳定、长期延续的内在因素,它们在文化的积累中一再被肯定,在文化变革中也仍有保留,我们把这样的东西称为‘传统’”[4]。峨眉武术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创世之初,源起于人与兽斗,人与人斗。但随着的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种搏击之术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中不断扬弃与发展。
(二)文化的熏成峨眉武术
1.生存之道,取法自然,形成武技
峨眉武术初创时期,同其他种类的武术一样是图生存。为了生存必须与自然斗、与猛兽斗,同时更要与人相斗。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简单,提高自身的搏击能力成了该地区人们的生存之道。于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与相斗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经验,尤其是在与人斗的过程中,更促进武术技术的发展。除了与人的斗争对武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外,人们也向其他的物种汲取搏击技术。如各种象形拳如螳螂拳、猴拳、通背拳等拳术的出现。峨眉武术的缘起相关理论学说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乐山志》卷五十三.《人物志》记载:战国时、有白衣三者,号动灵,亦名司徒玄空,仿山猴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今流传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后人称他为“白猿祖师”。这可以说是峨眉武术的起源。由此可知,峨眉武术的最初形成,源于人类的生存本能,源于向自然界的学习等,而促成了峨眉山地域的武术形成。
2.儒道释家,思想交错,影响武技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之术,然而在中国武术却向着养生、健身、表演、娱乐和竞技方向发展。这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分不开,更与我国的文化内涵分不开。武术在源起之初,是以生存为己任,体现了强烈的技击性和实用性。中国儒家的出现,对我国的武术也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而且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展而发生变化。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君子道者三”,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这对武术追求自强、外向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中国社会时有兴衰,儒家思想也随之变化。宋明时期的理学家,由于社会的衰退,其儒家的消极思想也在社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武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使“贵柔持静”的思想得以发展,此际相继出现的内家拳系,偏重的不再是以刚健为主,刚中寓柔,而是“以柔为主”的柔里藏刚。另外,道家的无为思想,禅宗的“无心”也从另外的方面对武术产生了影响。峨眉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武术由争胜向无争方向发展。加之,峨眉山地域又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它们的思想也会对峨眉武术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使武术向着养生、健身的方向发展。道家思想注重养生,峨眉山区形成了峨眉养生功,对养生健身有着积极作用。
3.现代竞技、教育思想引领武术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竞技体育的思潮席卷华夏大地。传统武术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竞技武术开始出现。一种是以官方主导的竞技武术,如长拳、太极拳和南拳,另一种则是民间主导的传统武术比赛如武当、少林、峨眉武术的比赛。社会的发展也给青年一代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素,如青少年好逸恶劳的思想出现,拜金主义的泛滥,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为了教育好下一代,武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通过学练武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武术进入竞技,可以推动武术技术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展,武术进入教育领域,则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有助于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因此,现代竞技理念、教育思想引领武术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引领着武术不断前进。
四、峨眉武术的发展
(一)挖掘传统,提炼精华,弘扬峨眉武术
峨眉武术,经过历展,最终形成了与少林、武当齐名的地域武术。为了保存和发扬传统武术,峨眉武术成功进行了武术申遗工作。这仅仅是个开始,武术的申遗工作并不能解决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峨眉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也是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发展和弘扬武术首先要继承峨眉武术。这要求相关专家学者在挖掘峨眉武术的同时,要注意整理峨眉武术,进行分类规划,提炼峨眉武技的精华。武术技术在反映武术的技能本身特点之外,还要凸显出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文化特色。让人们真正认识什么是峨眉武术?哪些是峨眉武术?从而更好地弘扬峨眉武术。
(二)精选武术,服务教育,增强学生素质
中华武术的本质和原意是技击,同时也具有健身的功效,这是武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峨眉武术同样也具有健身、强身的特点,为了发扬峨眉武术,突出峨眉武术的特色及其作用。建议峨眉武术通过服务教育,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来,通过峨眉武术在教育界的传习,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为教育事业和社会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来,武术的发展会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同,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三)武艺竞技,武术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峨眉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地域武术,可以通过竞技交流,吸引社会的关注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武艺竞技,一方面可以展现峨眉武术技艺的风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了解峨眉武术,喜爱峨眉武术,进而学习峨眉武术;另一方面,社会各地人群对峨眉武术的关注,会吸引很多人到峨眉地区学练武术,这不仅会促进武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峨眉地区的武术旅游业发展,从而促进峨眉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峨眉武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峨眉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银行,李成银.峨眉武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3).
从文化视角对武术多样化形式发展的分析与其说“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内外兼修并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是因为它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1],不如说是武术不断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而使其发展成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内外兼修并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中华武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拼搏、成长中积累、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和思维在搏斗技术的运用、演变、创造过程中有着独特之处”[2],其中传统意识和思维就是传统文化在人脑中的体现,我国地缘辽阔、民族众多、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了我国丰富而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这种多样化的文化进而决定了武术形式的多样性。各武术门派和拳种的产生其实都是各时期武术技击运用理念在武术人脑中形成的,而理念又受其当时文化思想背景的重要影响,其技击特点就体现在不同拳种各异的外在运动形式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不同武术门派和拳种的“形”,而其包含的不同内在原理特性与文化思想就体现为不同武术门派和拳种的“神”,所以不同门派和拳种,在产生时都有其各异的外在运动风格和内在文化哲理,有些拳种是在前有拳种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也就具有多种文化内涵,如太极拳就具有阴阳、养生等哲学理论;而有些拳种在各传承时期又受各武术继承人本身武技运用特点和其内在观念思想的影响,又会派生出不同风格和特点的传统流派,如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等传统流派。所以纵观各武术门派和拳种都是不同的技击理念与不同文化思想观念结合的产物,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它在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表现为它的民族文化特点。因此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与积累,丰富的文化思想在种类门派繁多的武术上得以体现,也因此武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了丰富的武术文化。所以在理解武术时,不管它是什么门派和拳种,都是技法与特定文化思想的结合,体现出不同的外在运动方式和内在的文化特性,也就是外在的“形”与内在“神”的结合,也因此可以透过纷繁复杂多样的武术形式清楚地了解武术的一般规律。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在各种门派和拳种的武术学练时,只有理解其武术的“神”,也就是了解各不同种类武术文化内涵,遇“神”于“形”之中,才能顺利地学成各种类的武术,练出各拳种的武术味道来。从文化视角对武术多样化认识的意义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研究者们和武术学练者们都认同的观点,但从武术所含的文化角度去认识武术,还是从文化的大角度去认识武术,结果则是不同的,武术文化只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形式,从武术所含文化的角度去认识武术,视角较窄,往往产生“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从文化的大角度去认识武术,视角则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武术内涵深刻,种类繁多,就连许多武术家都觉得武术复杂难以了解,学武术入门难,许多国外人爱好中华武术却很难理解和学好武术,有些千里迢迢来中国学习武术,学了几年却还是不懂中国武术到底是什么,练了长时间的武术还是没有那种武术味道,武术认识和学习的许多难点源于没有了解武术的“神”,许多学者对武术的“神”有过许多独特见解和阐述,但笔者认为“神”与武术所含有的文化特性密切相关,在武术学练中外在“形”或者说是“技”没有表现出的那种武术气质和味道,主要源于没有了解武术“神”,没有把“行与神”或“技法与文化”结合,正如国外人难以练成的那种味道,主要是文化的差异性和其外化成的行为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现象,也就是没有了解中国文化及至武术文化和由其指向的运动行为方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士不能理解和认识武术文化,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偏见,阻碍着武术走向国际,但武术向世界范围的发展,又必须大量培养西方的武术人才,因此在培养武术技法时,同样使其接受对应的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武带文,文武并举,方能奏效,这也是武术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从文化视角对当前武术发展困境的分析
学校地处渭塘镇东,珍珠湖畔。渭塘因珍珠而闻名,优质的淡水资源和深厚的吴文化,使渭塘百姓依托着珍珠走上了勤劳致富的生活,珍珠文化孕育了地方经济,为渭塘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良好而独特的地方资源,成为我校研究和实践的独特优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岗教授的建议如一缕清风,驱散了大家心中的迷惑,就做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文化一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具有丰富内涵、深刻教益,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武术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主要做法及推广普及
1.深刻感悟文化内涵与理论结合点。珍珠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珍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高贵、安康、完美、纯洁的珍珠文化品质。为此,我们将其提升为珍珠文化内涵为: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勇于尝试”和“勤于实践”是解读珍珠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追求创新”和“提升自我”是解读珍珠文化的终极目标。
武术文化,重在武德的崇尚,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传承,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教益,它的博大精深,讲究精气神的融会贯通,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珍珠文化与阳光武术的共同点就是它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阳光武术在其凸现强身健体的同时,人文性更应得到发展和弘扬。珍珠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主旨内容,在阳光武术的教学中的崇尚武德、习武健身教学和持之以恒学习中渗透珍珠文化。在珍珠文化濡染校园的浓厚基础之上,阳光武术教学又成为我校办学一大亮点。
2.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珍珠文化内化为实践行为,通过各学科教学,有目的、有组织地激发和引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一方面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珍珠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各学科教学中得以发扬光大,进而内化为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素质,使学生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
武术的“活动教学”理论是根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武术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是基于学生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体验为向导,以学生内化提升为目标的。学生的实践活动、感悟体验、内化提升,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自主行为,借助学生对珍珠的品味、实践、感悟、交流等,使学生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和实现。
以“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的深刻内涵也渗透到阳光武术的武德教育中,通过在武术教学中的太极八式、八式小架、南拳术等,加强武德的渗透,提高学生领悟习武意义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综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3.精心组织活泼生动的实践活动。
(1)通过多样、灵活的组织形式,以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坚持开展“阳光武术进校园和珍珠濡染校园”活动,赋予武术和珍珠新的活力和内涵,增强活动的实效性。“阳光武术”系列活动,在校园中掀起了全校练武术的热潮。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珍珠历史、珍珠形成、珍珠价值、珍珠与经济发展等资料;结合各学科内容和特点,开展《渭塘珍珠文化》读本阅读教学;展开关丈诵读竞赛;举办专题讲座,进行诗文赏析。加强学生实践活动。
(3)“六一”期间组织的“在阳光下成长”武术演出、手工制作珍珠饰品展览、珍珠义卖、以武会友的交友系列活动;“八一”举办的“习武健身”和慰问演出活动;“九一八”组织的“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练武强身活动。丰富了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武术培训中。培养未成年人的艺术素养,组织他们实践,我们坚持“德武双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武术培训之中,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融思想品德教育于技能训练中,组织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情趣,练习武术、品味珍珠,真正的寓教于乐,通过武术表演大赛、珍珠品味人生等形式,使少年儿童在文化熏陶的同时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4.促校园和谐、共科学发展。营造氛围,建立珍珠文化知识学习栏,布置班级珍珠文化资料(班级园地与黑板报),构建珍珠文化网络交流平台,开展诗文朗诵与主题小品等比赛,真正使珍珠文化弥漫于整个学校校园,浸润着每个学生心灵。在实验研究中要不断补充、更新、发展与完善。
三、基本成效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32-03
前言
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又称“世界传统武术节”,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世界传统武术大赛,也是目前世界武术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型体育盛会,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对弘扬中华武术传统,促进世界传统武术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团结,推动武术走进奥运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4年以来,世界传统武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其中前两届在河南郑州举办,第三届第四届移师湖北十堰举办,第五届在安徽黄山举办。世界传统武术节对弘扬中华武术传统,促进世界传统武术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团结,推动武术走进奥运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吮吸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而成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武术文化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体育竞赛的支撑。“武术赛事是武术娱乐性、竞技性和观赏性的集中体现,是各个流派和拳种展现自己独特魅力的竞技场,也是武术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传承方式,是武术时代化与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在新时期下,武术运动搭上武术竞赛的“顺风车”后,起到了效果更好、形式更广的传播成效。武术文化在武术竞赛的推动下,使其观赏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的特征日益凸显。以武术竞赛的形式传播武术文化,使得各流派、各拳种有了一个彰显自我独特魅力的平台,是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传播方式。
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是历届武术赛事中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本文以安徽黄山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为例,分别从武术赛事的影响范围、赛事特点和赛事效果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试从武术赛事对武术文化层次、中间层次和核心层次三个方面来分析对其产生的影响。
1 武术赛事情况分析
黄山地处中国东部,安徽南部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世界桂冠的景区。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等诸多领域。并据史料记载,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时间最长的古老健身功法――五禽戏,创作于安徽,也是安徽独具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本次武术赛事以“以武会友、论剑黄山”为主题,共吸引了来自世界55歌国家和地区的245支代表队,共计2865名运动员参加,赛事规模空前、盛大。(以下数据来自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官网)
1.1 影响范围
从首届到第五届,历经十个年头,世界传统武术节可谓是茁壮成长。所谓“十年磨一剑”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世界传统武术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遍及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的参与。尤以第五届安徽黄山世界传统武术节,是参赛队伍和人数最多的一次。
综上表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武术节的举办次数的增加,武术节的规模和参赛运动员的数量都逐年扩大,其影响力也逐年增加。武术队伍来自于世界各地,每次参赛国都是在50个以上。特以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以245个代表队和2865名参赛运动员创下了历年之最。可见世界传统武术节此项赛事已逐步深入人心,并以其独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参与其中,共享盛举。
1.2 赛事特点
黄山市以独特优越的资源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的承办条件、丰富的办赛经验和热情自信的服务,给我们展现了一场武术比赛盛事。其成功的背后与其鲜明的赛事特点是分不开的。
1.2.1 比赛设置
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根据竞赛项目的不同共分了:个人项目、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三大项。个人项目中包括:传统拳术(包含有太极拳类、南拳类、其他武术拳类)、传统器械(包含有当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对练项目分:徒手与徒手、徒手与器械、器械与器械对练。个人项目中根据年龄层次的不同共分为:A、B、C、D、E五个不同组别。又根据参赛国度的不同设国际组和国内组。本次比赛的奖励办法按个单项各年龄组别的男、女分别设一等奖10%(E组按20%)、二等奖20%、三等奖30%,并且为体现武术比赛的文化性和传统性,本次比赛以继续设三个等级,以淡化“奖牌主义”。
此次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的参与,在项目设置上设置了许多传统拳术、对练以及集体项目。就项目内容上来说,可谓是内容广泛,增添了众多民间武术爱好者参与到比赛中,感受武术文化魅力的机会。组别设置时根据参与者年龄层次的不同而设置了不同的组别,这使得参与者的人群的年龄层次大大的得到了扩充。此次比赛中参赛运动员年龄最长者与年龄最幼者中间相差80多岁,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了武术运动的开展范围之广、武术赛事参与人群之众。并且此次赛事的名次录取比例相对较高,大大的提升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1.2.2 文化结合
本届比赛适逢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市举行,参赛选手、中外嘉宾、媒体记者在欣赏武术比赛的同时,也能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优品精品特展和中华传统技艺百工百品展销等活动。
“体育比赛时现今社会旅游的催化剂。”就武术比赛而言,从本质上说这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影响和涉及的领域涵盖了文化、教育、交通和商贸等方面。武术赛事与举办地文化旅游相结合,也是武术赛事的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这一方式,是对地域性武术文化的宣传,也是发展武术产业的重要途径。
1.3 赛事效果
“传统武术是武术发展的根基,传统武术赛事是武术文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传统武术赛事推广是中国武术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路径。”武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世界传统武术节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办的全世界规格最高的武术比赛,这对于推动武术在全世界的普及与推广,进一步推进武术进入奥运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举办,少林和武当进一步被世人了解、接受,其武术产业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产品也走向世界,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2 武术赛事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
“广义的武术文化为:‘与武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的总和,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狭义的武术文化:‘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根据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庞朴先生提出的文化三层次论,同样武术赛事分别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也存在在三个层次的影响。即:层次、中间层次和核心层次。
2.1 层次――人际传播
武术赛事传播中,基于人际传播的问题,到底怎样更好的传播,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武术。本文认为应根据受众人群,采取应有的传播方式。郭玉成教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武术传播对策》一文中提出,“多年来,武术国际传播,尤其是在奥运会传播过程中纯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文化的误读’,主要问题就是对国外武术受众的调查不够,造成经济武术在竞赛体系上不能与国际真正接轨,准确地说,就是不能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所完全认可。”因此,我们在对武术赛事传播中,要尤其注重对受众的重视。
单就此次比赛的性质而言,世界传统武术节可以说是“武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武术单项赛事中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参与人群最广的武术比赛。第五届安徽黄山世界传统武术节,有来至世界各地的55个国家、245支代表队和2865名参赛运动员。武术比赛的本质是交流和比较武术文化。它的系统是开放的,它是各国、各地代表团的汇集,是广大武术爱好者十分关注的武术文化活动。虽然主要是在主办地展开,但是其辐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主办地,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可以扩散到世界各地。
2.2 中间层次――武术有形文化传播
有形解释为具体存在的。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其发展过程中带动了其他相关文化形式的发展模式来推广。如武术服饰、武术影视、武术杂志等。武术相关文化的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虞定海教授、郭玉成教授在《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一文中提到,“我国复原辽阔、民族众多,武术内容丰富多彩,武术赛事作为土生土长的民族体育文化产品,可以有多重发展路径选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
在武术赛事的活动时间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推动武术文化及相关文化更好地发展。就本次世界传统赛事分析,根据安徽黄山特有的文化因素而设计了独具代表性的会徽、吉祥物,以“以武会友、论剑黄山”为主题。会徽的设计以黄山独特风景迎客松、太极图为背景,体现了武术文化的“有容乃大、谦蓄和谐”的特点。吉祥物设计是以黄山特有的,国家级二级保护动物黄山短尾猴为素材,以体现出黄山人民的热情和武术文化的活力。这些独具特色的徽派文化不但可以吸引众多中外友人前来参赛,又可以更好地提升赛事影响,提升武术赛事形象。
2.3 核心层次――武术无形文化传播
武术赛事对武术无形文化的传播是围绕赛事的无形资源的衍生出来的,如赛事的名称、历史、声誉等无形文化的总和。
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举办的前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黄山市。通过媒体等多方位的宣传,产生了巨大的聚焦效应,成为了黄山市经济、旅游和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在黄山市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策划了一次独具特色的活动――邮向世界的黄山名片。比赛期间黄山市邮政局也抓住此次武术锦标赛的机会,设计了锦标赛邮资封片及一套明信片。该局发挥邮政特色,为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还专门设计了锦标赛邮资封片及一套明信片,并安排了一批徽州文化、历史、黄山风光等珍藏邮品,以满足各国运动员的用邮需求,全方位宣传、展示黄山形象。邮资封片上盖满了锦标赛的专用邮戳,用来收藏和记忆这次传统武术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