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0 13:46: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毕业演出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今年的节目还是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但还不能完全达到让每个幼儿都是主演,虽然家长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最多的表演,可是由于幼儿在表演这方面是有一定差别的,表演节目的限制,所以很难做到,但我会尽量发挥每个幼儿的特长,在各个活动中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广州协和高中三年二班的28名女生,毕业前都收到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同班男生刘一畅所写的自传体小说《三年二班》。
这份12万字的书稿完整记录了他从迈进高中第一天到毕业前一天的学习生活。“军训、初恋、文理分班、奥数比赛、模拟考、高考、填志愿、散伙饭……”三年的点点滴滴都在这风趣幽默的八章五十三节里。
“毕业之际,最想带走的是友情。”――在这本书稿的最后,刘一畅向校园里每一幢建筑作最深情的道别,给班里每一个同学留下了由衷的祝福。拿到这本书时,同学们无不感到意外与惊喜,很多人当晚就一口气读完了。
班长黄小莉说:“刘一畅这本书稿就像一本高中纪念册,我们班上的每一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从中找到回忆,这真的是一份永远值得珍藏的毕业礼物。”
告别演出献真情
毕业前,各中学校园最热闹的莫过于一场又一场的告别演出。宣传栏里的演出海报换了一批又一批,同学们纷纷以自己最精彩的表演向母校作别。
李晴是校艺术团的骨干。一进入高中,她就在后台工作了。舞台的灯光、音响,甚至每把椅子的摆放,她都了如指掌。整整三年了,每次演出,李晴都是在耀眼的灯光熄灭后,最后一个默默离开的,从来没有在台下完整看完过一场演出。今年的毕业晚会是他们最后的演出。高考刚结束,李晴就在后台进行调度、策划、布置任务……李晴说,她想为自己的母校做好最后的一件事。
告别演出有很多种。在离校之前,温州中学毕业生陈道明终于圆了在饭堂举办个人书法展的愿望。花了近三年时间完成的53幅作品吸引了很多同学和老师的目光。陈道明自小学习书法,但水平真正有所提高是在高中。从高一开始,课余时间他便跟随哥们似的语文老师系统学习隶书、楷书、草书等。老师还特意根据他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做了研习方向。
陈道明说,自己如果将来有所成,一定再把自己的作品献给母校。
爱心传递千万家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毕业生们不分昼夜汇编整理出来了上千条高三学习经验和生活窍门,这本90多页的小册子由学校团委组织印刷,将免费赠送给下一拨高三生。
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毕业音乐会、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学生专业比赛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
一、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本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实践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从2015级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不适应发展的理论课程,调整部分实践课,新开设部分实践课,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促进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调研反馈结果以及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以下调整:
精简课程,删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论课,减少学时学分。如删复调课,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和歌曲写作课为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课,将舞蹈方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整合成乐理视唱课等。
优化课程,增加特色课程,总体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将原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课升级,并更名为作品排演课。夯实理论基础,增加少量课程,如声乐作品赏析、器乐作品赏析、音乐论文写作等。
技能性课程比重增大,实践性学分比重明显增加。
通过开设的课程或者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如民族特色课程有原生态艺术表演,作品排演,壮、苗族舞蹈,瑶、彝族舞蹈等,红色课程有红色歌谣赏析等。
通过毕业演出检验学习成果,演出内容部分体现出民族性的特色和革命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设
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院转型发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舞台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台表演的流程,了解舞台设备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学院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原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分别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办学作为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或者实践指导老师,对比赛、演出等进行指导,共同参与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育人作为选拔一定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逐步丰富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合作就业作为录用我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舞蹈专场、特色文艺演出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演出、作品创作,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通过近年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使得音乐与舞蹈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宽广,艺术审美和舞台演出层次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由于学习歌舞团的不少原创节目或经歌舞团教师指导过的参赛节目,在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必须继续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和指导原则,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沟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顺畅的合作机制,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秀的民族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三、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
将毕业论文以论文答辩和写作的模式,改成论文写作和音乐会并存。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形式为主,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形式为辅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或撰写毕业论文(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
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完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思想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注意突出红色、民族和边疆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要求。围绕选定曲目(剧目)、指导、中期检查、评分、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教师要了解与检查筹备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实施情况,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做好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总结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主修学生第五、第六学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划线,后15%的学生不具备开音乐会(舞蹈专场)的资格,只能以论文撰写(理论研究)的方式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自主原则
学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要综合运用所掌握基本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统筹、排演一场具有专业性质的毕业音乐会(或舞蹈专场)。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但主要以学生为主。
四、建立教学观摩音乐会制度和教师音乐会制度
在各项改革的内容中,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是属于从教师的层面自己进行改革,提倡教师每年举办一次教师教学观摩会,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风、学风,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良好教学环境。观摩音乐主要是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自己近段教学集中的展示和检验,是能较客观的体现出教和学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规范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报节目单制作、服装装扮等各个方面,教师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
(二)实行奖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举办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等形式的音乐会。对于超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师,每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音樂会后总结
音乐会后教研室对音乐会中间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学习的方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在改进中提高音乐会的水平。
通过改革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知识,也发现了问题,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
五、设置专业比赛项目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目前的能够参加的唯一声乐或者舞蹈比赛项目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歌手比赛或者舞蹈比赛。但这两个比赛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围内进行的业余比赛,就是说对于学习歌唱和舞蹈专业的同学要同其他学院的业余选手进行比赛,这样跟其他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可比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二级学院在院内举办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
具体比赛规则如下:
(一)每年举办一届声乐类和舞蹈类专业比赛
争取由学院团委举办,提高比赛规格,扩大比赛影响,将比赛与红色合唱团一起打造成学院的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为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
声乐和舞蹈教研室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之后决定改变以往比赛不够严谨和规范的行为,制定出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比赛规则。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一些普通高校纷纷开办了艺术专业,作为艺术专业中音乐专业在校生,参与一场音乐会的演出或是独自举办一场音乐会都是必须要经历的,也是得到艺术实践学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给师生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己、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那么如何在普通高等学校这个大环境里,艺术类专业学生成功的组织一场音乐会就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一、音乐会的由来
音乐会这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并非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在一朝一夕之间凭空臆造出来的,也不是音乐史的一个突然的巨变,它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制度的进化,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美学观念的变更,音乐受众的改变,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经过四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才慢慢形成的。 [1]
二、国内外音乐会演出项目市场运作模式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面向市场的音乐会都有专门的商业演出公司运作,运作模式已经很成熟。在保证演出质量的前提下,票房是最重要的。国内市场以北京为例:“打开音乐之门”――“高水准、低票价、带讲解”的演出品牌。“打开音乐之门”是普及型的系列音乐会,旨在提高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音乐素养品味。这一系列音乐会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普通市民的的热捧。但低票价并未降低演出质量,它云集了中国水平最高的乐团、知名度最高的音乐家和最受尊敬的音乐教育家。同时在国家大剧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主要内容有: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大师会客厅、公开排练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满足了观众的需求。[6]
三、我国高校音乐会演出的发展
萧友梅,这位我国近代历史第一所独立的专业音乐院校――国立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的创始人,他对音乐会的提倡,并积极组织音乐会,更是有着开创性的意义,对我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如今,各类型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音乐会演出形式已经很成熟,也已经被大众所接受,特别是在有音乐专业的高校,对参加学生来说音乐会一是对自己多年学习的总结汇报,二是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必要环节,三是提高艺术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四是检验专业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观看音乐会的专业学生来说,音乐会一是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二是对于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能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三是从他人音乐会的不足中总结经验,以便让自己的音乐会顺利举办;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园里的音乐会演出一是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二是通过音乐会来普及音乐知识,三是培养良好音乐会礼仪习惯。
四、高校艺术类专业音乐会演出组织实践
1、音乐会演出项目的任务类型
目前在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音乐会演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即汇报音乐会、学术交流音乐会、系列音乐会和其它形式的音乐会。其中汇报音乐会又分为学年学期汇报、毕业汇报、课程结业汇报、比赛获奖汇报;学术交流音乐会根据专业和被邀请单位或人员的规格可以分为示范性学术交流、专家讲学(大师课)、一般性学术交流;系列音乐会可以分为作曲家作品系列音乐会、毕业生系列音乐会、某个乐器系列音乐会、还有主题或专题音乐会;其他形式的音乐会应该包含对一些突发事件的义演、巡演等。
2、 音乐会演出项目组织流程
音乐会演出项目组织流程应该由项目开办、实施、评价和项目的改进四个方面构成。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环节前期策划、宣传、会场布置及接待、正式演出、后期报道以及制作。(1)策划。一个好的音乐会策划是刺激观众需求的决定因素[6],策划整个流程,根据专业的不同要考虑服装、舞台布置、人员结构、邀请人员以及经费预算等等一切事宜;(2)宣传。音乐会演出宣传在整个组织流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开任何音乐会都要有观众,准备的再充分,没有观众一切无从谈起。宣传工作主要包括海报、节目单的制作、张贴,请柬的送达,重要观众的通知以及音乐会各方面的报道等等;(3)会场的布置与接待。首先根据不同音乐会的需要装饰舞台,要注意风格要匹配,然后在观众席要区分开嘉宾席和普通观众席,调试好音响,安排礼仪接待以便观众有序入场,同时还可引导观众规范鼓掌;(4)演出。前面一切的工作都是为第四个环节演出而服务的,演出时的自我心理调适、与观众的互动与其他演员的配合、以及现场的发挥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很大程度都决定着音乐会演出的成败;(5)后期制作。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可以记录下这种艺术形式,音乐会影像资料的录制、编辑、整理以及制作都是音乐会演出结束要做的重要工作,同样也为以后的学习留存宝贵的材料。
3、音乐会演出项目的控制点
成功的音乐会演出除了要有完整的流程以外,还要注意几个重要的环节。(1)彩排的重要性。一台综合的文艺晚会演出之前的排练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单独学练、连排、响排、彩排。[3]彩排是正式演出前的最后总排练,彩排时演员必须化妆、着正式服装进行表演,所有要求与正式演出一样,在彩排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解决,以保证正式演出顺利进行;(2)音乐会节目设置。音乐会节目的设置不能仅仅依靠个人喜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选择符合并能够发挥表演者自身水平的作品,二是要考虑到前来观看音乐会观众的群体,是否能够接受的作品,三是根据主办者的要求选择符合音乐会主题的作品;(3)音乐会主持。音乐会主持包括主持人和主持词两个内容,主持人为舞台上的主角和台下的观众搭建桥梁,起着穿针引线、调动观众情绪、控制演出节奏的作用。[4]因此,选择一位合适的主持人值得认真思考。主持词是音乐会演出主题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包括开场词、串联词、结尾词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它相对固定的框架和内容;(4)演员的造型。音乐会的造型包括服装、发型、饰品等,这些只有一个原则,依据音乐会的风格而定;(5)音乐会的成本控制。本文研究的音乐会演出均为无任何经济收入的,故要考虑运行的成本,尽量满足支出少效果好的原则。(6)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类型。成功举办一场音乐会是需要多方通力协作的,无论是演员、后台服务、礼仪接待、灯光摄影、舞台监督等等缺一不可,所以承担不同任务人员既要独立完成,又要加强联络,以保证演出的顺利完成。
五、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音乐会演出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音乐专业教学本科阶段的毕业汇报音乐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作为必须完成的一个环节,那么学生举办音乐会纯属自
愿。还有我国高校音乐院系组织的交响乐团等表演团体,一般是有任务时学校才安排排练时间,没有专门作为一门课程,这样就影响了演出质量和学生表演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音乐会演出项目的顺利实施,从来就离不开学校的推动,无论是具体政策上,还是机制的建立上,学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安石油大学音乐系的毕业生汇报音乐会以及各种实践性音乐会从2011年开始已经成为一项制度,与学生的课程以及艺术实践学分相结合,从制度上保证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音乐会演出质量不断提高。
希望本文的撰写对准备举办音乐会的单位和个人具有一定得借鉴意义,从而更为顺利的、保质保量的圆满举办。
【注释】
[1]胡晓. 音乐会建制的起源与形成研究 .海音乐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2]潘家奎. 国立音专音乐会实践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3]王德彰 “彩排”前无须加“带妆”. 咬文嚼字,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