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2-11-03 02:26: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六年级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六年级调查报告

篇1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可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本事。”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也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万人,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重要一环。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行小学生的心理情景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景,对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着手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的项目及资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所谓健康,它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侧面来表现的。从表现形式看,生理健康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诊断,而心理健康,测试的手段就比较复杂。同样,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比了解小学生的生理状况要困难得多。我们按照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认真进行调查工作。

调查的设计:

(1)时光:20x。9。5--------20x。9。30

(2)对象: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

(3)方式:问卷、座谈会等

在对小学生的调查中,我分别从小学生 “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对待自我错误的态度”、及性格、本事、交友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旨在考察学生智力智能发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的认识自我、良好的情绪注意力、心理承受本事,为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供给了详实的参考数据。

(二)调查情景分析:

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智能发育正常。一个小学生,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有必须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一般说其心理就是健康的。从我们的调查情景看,能正常学习的小学生占98%,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占97%,有必须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的占99%。我校在校生为1800人,在这一方面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1—3%,约为300多人。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准是同家庭成员、教师同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人。从我们的调查情景看,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占99%,能以诚恳、谦虚、公正、宽厚待人的占97%,在这一方面,也有1—3%的 小学生有心理障碍。①父母关系与父母的对话程度十分好的,占51%,比较好和一般的,占21%和19%;几乎不交流和根本不交流的,占4。5%。与父母的最大分歧是不理解我的行为的,占30%;其次是溺爱和过高期望的,占13。4%;与父母产生矛盾时解决的方法,经过对话解决的学生,占75%,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理解的,占12。3%。②对学校的态度和师生关系上。学校生活十分满意的,占59%,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占38%,不满意的占2%。对与教师沟通程度感到十分好的,占36。4%;其次是一般的,占32%,比较好的,占25%;几乎没有对话和根本不对话的学生,占6。1%。与教师最大的分歧是学习上的,占15%;不理解我的行为的,占13%,其他86名,占20%。与教师产生矛盾时的处理方式是经过对话来解决的,占63。6%;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理解的,占17%;第三用间接方法(第三者或信件)的,占7%;第四是反抗,不想上学或逃学的,占1。3%。③与同学关系上能够交心的朋友,占48。4%;其次是有几名的,占38%,第三

是没有的,占13%。交友的最大障碍是性格上的差异的,占17。4%;其次是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占7%。再就是缺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占6%。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处理方式是经过对话来解决的,占64%,其次是不服气但还是理解的,占17%;第三是用间接方法解决的,占7%。

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表此刻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努力发展身心潜能。不做无谓的怨尤,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有99%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正常的,也有1%的小学生有这方面的心理障碍。

4、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思想应当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必须的毅力。在调查中,这一方面正常的占99%,有1%的小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障碍。

5、在一般情景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良好的情绪,比较活泼、开朗,经常坚持愉快,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完美未来。调查情景证明,95—97%的小学生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另外3—5%的小学生有这方面的心理障碍。

6、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较好的心理承受本事,能适应环境变化,乐于理解新生事物。这方面心理正常的占99%,有心理障碍的为1%。

以上的调查情景证明,就本校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围绕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所展开的调查,各项指标均有1%的比例属于有可能有心理障碍的范畴,尽管其中的各个项目间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可是其绝对数还是较大的,其中所蕴含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认真分析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就是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了,我们既要对这些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 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

二、认真研究,剖析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

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各种生理原因。

1、社会原因:社会的整体环境恶劣,会导致小学生对生活失去信心。小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负面因素太多,使他们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长期以往,在他们的心理上留下阴影。由于社会环境影响面大,对小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不是点式的,而是面式的,这样就会使一批小学生受到影响,产生心理障碍,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其绝对总数是不可忽视的,其对社会发展的潜在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巨大的。所以,国家的和平,社会的安宁,人们生活的礼貌程度,是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减少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明,残缺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亦称单亲家庭。我国心理学者曾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1564名1—5年级的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离异家庭729名,完整家庭825名),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感,如焦虑、冷漠、自卑、孤僻、萎缩、敌对等,并所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在双亲不全的家庭中,以双亲不和对小学生有更大的影响,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敌对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另外,在一些家庭中,小学生长辈因自身的心理障碍,在和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使其病态心理影响了小学生;同时,一些小学生的长辈,相互关系紧张,他们不注意自我行为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使一些小学生下意识的对自我周边的人或事物,采取敌意的态度。再者,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记得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保护儿童权益公约》的广告拍得很有意思,描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一阵车鸣声、传呼声、麻将声、成人吵闹声中,一向不停地在倾述着什么,但他发出来的微弱声音,早已被成人社会的“噪声”淹没了,最终当一切噪声停止,才听清孩子说了一句:“你们为什么都不听我说呢?”。我想这个公益广告的确把儿童的生活处境揭示得淋漓尽致!难怪那么多小学生感到孤独,认为谁也不理解自我,不尊重自我的想法和行为,父母、教师总是要管这管那。

据调查,我校独生子女约占35%。发现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着自理本事较差,独立完成工作的本事较弱,依靠性比较强,脱离家庭、亲人的照顾将寸步难行。产生原因是由于家长只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本事的培养。父母娇养、过分保护、照料,从而导致学生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产生依靠性,缺乏独立性,缺少自我服务、自我锻炼意识。这样会给孩子以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带来许多障碍。

在我和小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个别小学生的心理障碍确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有个小学生家庭父母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到了快离婚的地步,使这个小学生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使她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造成这个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3、学校原因:以往的时光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觉得学校教育主要是尽可能多培养“应试人才”,提高升学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极为关注,视其为关系到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首要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内只抓智育,而课后家长又让学生参加多种补习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没有剩余的时光来做自我喜欢做的事情。主要表此刻考试紧张、厌学、偏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又过高,加上社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没有到达欢乐学习的目的。

4、生理原因: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些小学生,由于他们的智力超常或者智力低下,他们觉得,自我和其他人往往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在心理上,也不能和其他小学生一样得到正常的发展,时光一长就有了某种心理障碍;还有一部分小学生,他们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体残缺,这使他们下意识的产生了自卑感和心理障碍。

三、齐抓共管,多方面做好心理指导

学校层面,经过调查,我们已明白,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因社会、家庭、生理等各种原因,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力所能及的情景下,尽力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指导,要使我们每一个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重视这项工作。同时要使每个人明白,良好的心理指导必须具备:真诚、理解、尊重三要素,要依托有社会意义的背景,经过各种技术手段,认真细致的做好这项工作。1)要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和同学相处。我们和他们相处,决不能虚心假意,失去信任,心理指导将无从下手。在这次调查中,我和小学生们融切相处就是一例,这也是我能完成这次调查工作的重要一环。2)要换位思维,要从不一样的视角,和同学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心理有障碍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他们,是能否和他们进行交流的关键。3)除了真诚、理解以外,还要注意对每个同学都要在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4)做心理指导工作,要适当的运用一些必要的方法,如:专题性活动;课外合作游戏;帮忙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疏导学生从沉闷的气氛中释放出来;注意用非语言的方式给学生必须的时空;注意观察,能够采用反馈技术,重复一些师

篇2

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勇敢和善良:小说《卡罗琳的第一百件事》、小说《数星星》;杰出人物《狂人玛吉》、小说《泽利》、诗歌《妇女》。教材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介绍,旨在教育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沉着冷静、不畏困难、勇敢地挑战困难。

2.两者都很重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美国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因为,若阅读能力低就不能理解诸如历史资料、科学报告和经济技术文件之类的重要资料,就无从下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样,在美国人看来,写作水平差,也势必影响学术研究、经商和专业工作等。所以,美国语文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六年级教材《文学宝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材除了课堂阅读外,每个单元还开列了“书架”,用于推荐书目,简要介绍书目的内容。如第一单元的“书架”推荐了五本书:(1)《整天》(大卫.麦考德),(2)《代王子受罚的男孩》(悉德.弗莱喜曼),(3)《弗瑞斯比夫人和涅姆鼠》(罗伯特.C奥布赖恩),(4)《六年级借宿生》(伊芙.邦庭)(5)《聪明人范西利莎》(约瑟夫.谢尔曼整理)。这些文章指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我国的语文教材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对国内的语文教材,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进行分析了。

二、两者相异之处

1.两者编排体系不一样。美国的语文教材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的内容主要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而文学类的内容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各主要历史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欧洲和非西方著名作家的翻译作品,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等。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语言和文学并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文学为主。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将语言知识、文学的学习都融于“选文”中,没有截然分开的语言和文学两大类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两者也各有特色。美国的文学类语言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编排体系。(1)按文学作品主题编排。如六年级文学教材《文学宝库》第三单元按“远方的文化”主题编排,“远方的文化”这一单元又细分为非洲探险、跨越时间、跨越国界三个小主题,分别对应的选文是,非洲探险:科学小品文《紧闭的门后》,小说《模仿树和叶子》;跨越时间:童话《鸽子王子》、科学小品文《城堡》;跨越国界:小说《横渡太平洋》、诗歌《东方地平线》、人物纪实《名字:诺姆贝瑞斯》。(2)按作品体裁编排。如八年级文学教材《文学》(银级)按短篇小说?戏剧、纪实 、散文、诗歌、美国民间文学、长篇小说分单元进行编排。(3)按历史时期编排。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按作品体裁进行编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言、诗歌、文言文、文学评论等单元。

2.美国语文教材重研究能力的培养,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美国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国家,其语文教材也很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凸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语文教材,都对此有要求。试以六年级《语言》教材为例,六年级《语言》教材第十二部分第一单元共有七篇课文,其中第一课介绍调查报告的定义及其结构,第二课讲解如何寻找调查报告要回答的问题,第四课介绍如何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第五课让学生评估获得的信息、留下与调查报告内容相关的材料,第六课教学生总结概括所获信息,做成笔记,第七课则要求学生运用分类、缩写、排序等技能组织笔记上的内容,写出提纲,完成调查报告(或论文)。教材注重“初选课题一重选课题—制定计划—资料分析—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研究历程,让学生获得实践研究和学习语言的切身感受。而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同样是调查报告,最多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给两篇范文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很少像美国语文教材不厌其烦地要学生亲自调查研究。不过,国人已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上海就较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就搞得比较成功,深受学生的喜欢。

3.美国语文教材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我国语文教材却未体现。

篇3

调查报告应该怎么写?教师的指导应从何入手呢?我们决定从以下三方面来完成这份“调查报告”。

一、关注生活,开掘习作之源

1.从生活中选择题材

在本次习作前,我们决定先确定一个内容,然后围绕这个内容开展一些调查。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确定一个他们感兴趣并且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我们先设计了一堂导入课。经过讨论,学生们敞开胸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个小组同学经过热烈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了本组同学感兴趣的内容。

经过辨析,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的、没有实际调查意义的内容当场就被淘汰了。为了习作指导课的方便,大家一致选择了“校园近视情况”这一内容来开展全班调查。

2.到生活中开展调查

本次调查内容是“校园近视现象”,调查者是全体六(3)班同学,调查对象是三至六年级全体同学。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调查表是询问调查的关键。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调查问卷,老师又向大家介绍了设计调查问卷的有关知识,小组同学根据本次调查的内容,合作设计本组的调查问卷。

课后,同学们走进各个班级,开始了他们的调查之旅。学生只有在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因此,调查过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鼓励学生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事先我们故意没有和其他班任何一个老师打招呼,为的就是让学生有真实的实践过程,得到真切的感受。

二、关注过程,丰富习作之翼

1.寻找过程中的小插曲

(1)“闭门羹事件”带来的启示

调查工作刚进行不久,三年级组的三个同学吃了“闭门羹”,听到这样的情况,我心中却乐了,这不正是我要的“小插曲”吗?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我于是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遭受挫折,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习作不正需要这样的挫折吗?

(2)“偷窥行动”激发探索精神

调查工作进入了数据统计的阶段,五年级组的组长统计了这样一组数据:五(1)班有近视者14人,五(2)班有近视者12人,五(3)班有近视者11人,五(4)班有近视者27人。

五(4)班的近视率远远高于其他平行班。为什么呢?这一点,学生没有注意到,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走向更深的境界。因为统计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实际问题,仅仅有数据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据背后的故事。呈现这组数据,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五(4)班的近视率远远高于其他班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为什么五(4)班的近视率这么高呢?”我有意识地设置疑问,先激起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究。这一组12个人展开了“偷窥”行动。他们选择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和大课间的写字课时间,每两个同学一组偷偷躲在五(4)班的窗外观察他们的动态,及时记录在案。同时他们也去观察了相同时间段其他三个班的同学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绘制成曲线统计图,找到了五(4)班高近视率的主要原因就是普遍不认真做眼保健操、写字姿势不正确。

本次行动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归纳,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在他们的调查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2.展示过程,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这堂作文课,既是调查汇报的过程,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三年级组汇报时,侧重指导对统计结果中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地表述清楚,或者采用一般语言的叙述,或者采用形象的表格展示;四年级组汇报时,指导的重点落在“感受真切”;五年级组呈现数据时,引导学生怎样把调查过程说具体;六年级组汇报调查结果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一系列统计数据,思考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把自己的研究、思考、感受、建议具体地写下来。

学生从呈现的一组组数据中概括了调查的结果: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小学生近视增多的主因。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谈了体会,明确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自己将来后悔!

三、关注语言,装饰习作之美

有了“活水”,本次习作学生们完成得特别快,但除了少数平常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外,其他同学只会用叙事的方式讲述他们经历过的故事,呈现自己的数据,而文章没有生动起来。我想,这就是我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

在学生分组交流的基础上,我又推荐了2~3篇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

篇4

眼镜店生意火爆的同时,也在告诫我们,我们学生的视力问题已非常严重。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我们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22.7%,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万人。不仅如此,近视人群还呈急剧低龄化趋势。

调查方法:

调查法

调查一~六年级的所有同学。(1)采用“SLD-Ⅱ型”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箱内为30瓦日光灯2支。凡双眼视力低于5.0者为视力不良。(2)以不良眼数占受检眼数的百分比为视力不良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及等级相关性检验。

调查结果:

(1)视力不良情况共调查1200人,受检眼数2400只,视力不良眼数为355只,视力不良率为14.78%,其中男生视力不良为90只,占男生受检眼数794只的11.32%,女生视力不良76,占女生受检眼数的18.80%。女高于男,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62.60,P<0.01)。

(2)视力不良与学习阶段的关系从统计结果看,视力不良率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且有如下几个高峰阶段:小学一年级学生为10.78%;五、六年级分别为10.86%和10.54%。

(3)城乡小学性别比较城镇男生视力不良率为10.31%,女生为14.41%,女高于男(χ2=12.43,P<0.01);而农村男为3.92%,女为2.41%,男高于女(χ2=4.4,P<0.01)。

视力不良与学习阶段的关系本次调查表明,视力不良的发生可能与各学习阶段有密切关系。其视力不良率随学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经等级相关检验,rs=0.888,P<0.01,说明学龄与视力不良率存在正相关),并且出现几个高峰阶段,其程度一般为高学段重于低学段。这可能与学段高的学生学习时间延长,其负担过重有关。其中:小学一年级为一个高峰,视力不良率为10.78%,可能与这一阶段的学生眼球发育尚未完善有关,因此,视力不良可能主要是由眼球处于远视状态造成的。

城乡学生对比由于视力不良与学龄成正相关。城镇学生用眼时间过长,户外活动较少有关。虽然城镇学生学习环境、生活营养状况相对优越于农村,但是,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却相对严重,其形成除与他们的学习负担过重有关外,还与电视机、游戏机、电脑在家庭中的普及,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视力疲劳程度加重有关。

视力不良与性别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比较,除农村小学外,均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为什么农村小学男生却高于女生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1)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仍较严重,女孩学习时间相对较男孩少,眼肌疲劳也较轻。(2)农村女孩入学年龄相对较男孩偏大,眼球发育较其完善。

篇5

1.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新课标中的“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的写作训练理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训练题目之中得以充分体现。比如:由1—2年级(低年级)过渡到3—4年级(中年级),那么,训练题的设计就是从先进行看图说话、说出自己喜欢的实物,然后过渡到训练用词造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等训练,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乐意写话的学习品质。又如:从五年级到六年级的训练中,从介绍课本中的某个人物,到介绍古代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从学会写读后感到写读书的调查报告;从写我喜欢的一处风景到学写游记等,都体现了写作训练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又如:在一、二年级的作文训练中重在画一画,写一写,并没有提到作文“题目”,这说明低年级的重点在句子的训练。我觉得此时老师们重点在训练孩子们把句子写通顺,适当地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类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说写完整话,说写通顺话。但是到了三年级,我们就会发现,作文开始有题目了,而且一直到十二册,很少给你题目的,都是“题目自拟”,所以就给我们一个讯息:中年级起步作文时,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能比较中肯地自己命题,老师要教会学生命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要教会学生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至少要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几种开头和结尾;其三就是比较真实的通顺的把要写的内容写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学着使用修改符号简单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这样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我认为就应该说完成了任务。在高年级的时候,重点在于,利用各种写作技法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得有文采,告诉学生怎样取材,怎样构思、怎样起草、怎样加工等,这样学生才会有能力对于考场作文应付自如。

2.注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纵观十二册语文每个“语文乐园”中的习作训练,不难发现,作文训练的主旨不再停留在表达、交流的层面上,不再是禁锢在老师说学生写的模式上,而是重在学生在作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其训练内容来看,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生活”这个环节。其实这个环节是一个习作材料酝酿的过程。这些“语文生活”涉及到丰富的课程资源、写作资源,这些资源已经不再是课堂内简单的游戏、活动等所能达到的,其内涵已经大大增加,即使是课堂内的活动、游戏,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参加,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组织、策划与参与。具体来说,“语文生活”涉及到这样一些写作内容:①家庭生活,如一年级 上册一单元(家里来了客人,安安会说些什么呢?)、五单元(介绍自己的家庭,让大家分享幸福);二年级上册二单元(在组内说说家庭发生的趣事);三年级下册七单元(写一写自己过生日的经过);五年级下册七单元(把你和家庭中亲人的故事写下来);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受爸爸、妈妈的批评)。②活动策划,二年级下册八单元策划暑假活动,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策划新年联欢,五年级下册五单元策划故事展示。六年级的“读书调查报告”等。③课外阅读,其中包括一、二年级听故事然后展开想象更具体地讲故事,做名著读书卡;三年级下册的讲爱国人物的故事、听故事续编故事,“好书共分享”汇报活动等;四年级下册的写读书报告;五年级上册的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作家,《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简介;五年级下册的故事、诗歌的搜集,六年级介绍“七子之歌”中的一子、神话故事的搜集以及《西游记》等古代作品人物简介,读后感的写作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有比较宽泛的课外阅读面,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作文练习。④动手小制作,如一年级的“吹泡泡”,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小制作”、“我们来办手抄报”,三年级三单元的做树叶贴画,五年级的“我喜欢的一项活动”等。⑤人际交往,如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怎样待客”;一年级下册的“小记者”,二年级的“我是小导游”以及“环保小调查”,三年级上册“小小新闻会”,“学习访问”;四年级下册水资源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两个社会小调查,“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六年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等都得让学生和他人合作,与他人真诚有效地沟通,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作文才有“话”可写。⑥社会与科学;如三年级上册“身边的科学”,下册的“走进动物的世界”,四年级上册的“漫谈星空”、“我喜欢的花”,“学会读广告”,下册的“学会读商品说明书”,“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⑦风土人情,如二年级上册的“春联”,三年级的“策划新年联欢”,四年级上册“元宵灯谜”,五年级上册的“中秋”,六年级上册的“话新年”等。⑧励志自信,这方面的内容每册都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生活”中还有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等的写作安排,写学生的亲眼所见,真情体验之感。

再者,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写自己发现的生活,写自己了解的事情,写自己参与甚至策划的活动,写自己读过的书,写自己想说的故事,写自己关心过的人,写自己真实感受与情感。具体来说,在一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开口说,围绕上面的内容多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同时训练学生的说话听话的良好习惯。在下学期,一年级开始写话,要求写一两句就行,但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二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已经开始段的训练,也可以是简单的篇的训练,但是说的分量依然比较大,都是由说再到写。其内容已经从课堂走向了社会,目的就是触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想说,这样才能有话可写。三年级已经明确地提出写作文的概念了,写人,写景,写活动,写自己的生活,写故事,写自己和同学的交往等,说的分量相对少了很多。四年级的作文训练的写作内容相对就宽泛了很多,有科学知识的探索,有不同观点的辩论,有广告和商品说明书的理解,有人情风俗感受,有课外阅读的体会,也有想象故事的编写。

3.充分发挥“金钥匙”的习作指导作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作文训练与低中年级大不相同。细看看每次作文训练,不难发现,在每次“语文生活”之前都有“金钥匙”这个环节,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经过这么多次“为分而教”后,我们得出一个“经验”:没有哪次语文测试考到了“金钥匙”里面的内容,以前老教材还时不时考考类似于“金钥匙”的“读写例话”中的内容,逼得我们不得不细看“读写例话”,现在“金钥匙”成了考试遗忘的角落,有些人认为大可不必在这上花心思。其实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五、六年级的每单元的“金钥匙”中,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写作文的很多的技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的教学,发现孩子们要么就是没话写,要么就是有话写但不吸引人。细看看这些“金钥匙”,它是我们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其中包括了写人作文必须利用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写景的文章得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写文章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可以是文章显得曲折生动;写文章要合理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文章中合理的想象会给文章增色不少;说道理是可以试着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说;说明文要注意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使用……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纵向了解了新教材的作文训练阶梯目标,才能宏观的调控自己的作文课堂,否则,作文大不了写人、叙事、状物、写景以及想象作文,每册都涉及,每册的教学方法就会雷同,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每个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只有重视了“金钥匙”,才会教会学生作文的技法,学生才会让中年级就写过的内容更加的“锦上添花”,从而“繁花似锦”。

当然,语文A 版教材也还存在着教材编写等方面的问题,如存在单元的示范课文与习作指导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单元设置的课文对习作缺乏指导作用,教师教学难以与习作结合起来。如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所学课文为:《为三月谱曲》《天安门广场升旗》《桂林山水》《古诗二首》,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领悟到作者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的训练。而本单元设置的是《节约用水》的看图作文,这样使得教材与训练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又如四年级八册四单元是以《地球只有一个》《老人和海的故事》《长通话的深林》等为主的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记叙文;而习作训练则是写一商品的说明书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

又如中年级要求重点训练片断,而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应该列入训练内容,而教材未列入,致使老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不然,学生到高年级就感到患难。

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去探索。

篇6

最近我发现我们学校旁边的河里、路上又有了不少新的垃圾。同学们也不保护环境,垃圾随手就扔,即使垃圾箱就在旁边,也不愿不去扔。为此,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写了一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采访一些学生和老师,问问他们有什么看法。

2.进行实地调查。

3.上网查阅有关织里被污染的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学生的看法: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保护环境,而不应该乱扔垃圾。而有小部分同学却认为织里镇的环境卫生不关他们的事儿,他们想扔哪就仍哪。(是一些六年级的男生)

2.老师的看法:应该让每个班主任都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给学生们讲讲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去保护环境 。

3.实地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造成织里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织里的工厂太多了,他们把污水排到河里,把有毒气体和严重污染空气的烟从烟囱里放出来。这对我们的家园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

四、结论

篇7

最近我发现我们学校旁边的河里、路上又有了不少新的垃圾。同学们也不保护环境,垃圾随手就扔,即使垃圾箱就在旁边,也不愿不去扔。为此,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写了一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采访一些学生和老师,问问他们有什么看法。

2.进行实地调查。

3.上网查阅有关织里被污染的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学生的看法: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保护环境,而不应该乱扔垃圾。而有小部分同学却认为织里镇的环境卫生不关他们的事儿,他们想扔哪就仍哪。(是一些六年级的男生)

2.老师的看法:应该让每个班主任都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给学生们讲讲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去保护环境 。

3.实地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造成织里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织里的工厂太多了,他们把污水排到河里,把有毒气体和严重污染空气的烟从烟囱里放出来。这对我们的家园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

四、结论

篇8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但人们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令人担忧,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漫步街头时,会发现脚下踩的是各种腐烂的水果,鼻子里闻到的是各种难闻的气味,耳朵听到的是各种小型加工厂传来的刺耳的机器声,眼睛看到的道路上流着的又脏又臭的污水。唉!原来是这些环境问题悄悄地成为人们健康的黑杀手。

以下是我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有:1、人们到处丢垃圾。2、车辆排放的尾气。3、从厕所里排放的的污水、粪便。4、各种加工厂制造的噪声。5、焚烧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有:废气、废水、粪便、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等等。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我们应该赶快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建议使用环保用品,保护水资源,多植树造林。我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让山更绿,水更清,天空更蓝,大地更美。

小学生调查报告

现在,我发现有许多小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校外的小卖部里去买东西吃或买玩具玩。可是,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为此事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利用这个周末的时间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他们有的说:“是同学的。”有的说:“是我的。”可是,这些同学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决定去问问这些同学的家长。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给他坐车钱,他还是那么迟才回来,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去偷爸爸妈妈的钱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捡到钱不交给老师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十,妈妈给他的坐车的钱,却用来买别的东西的同学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这些经常带钱来学校买东西的同学当中,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占百分之三十。他们大多数是因家长给他们的车钱或给他们在学校订学习资料的钱来买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学是去偷爸爸、妈妈的钱,他们趁没人时再去偷的,这样使小学生养成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

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是从这些地方得来的:

1、有的学生在地上拣到钱不给老师,而是去买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学生让别人请客所以有了钱。

3、爸爸、妈妈给他们的搭车钱,他们却用来买些垃圾食品。

篇9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的首次引入,赋予语文课标新的时代气息,也丰富了学生的多元阅读体验。笔者曾对宜州市某城区小学39名小学语文教师就“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能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不知阅读指导的教师占18%,不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师占28%。通过深入访谈,笔者了解到,大多数一线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课程实践价值及有效教学缺乏认识。弥补教师非连续性文本的专业素养,提高其教学与教研能力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教研修三位一体”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与举措。作为学校,应扎根教师的内在需求,以课例为载体,开展实施非连续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活动。

(一)结合案例分析,引导教师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及教学实践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是数据表格、说明书、地图、时刻表、公交站牌等类型的具有直观、简明、实用特点的阅读材料,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用频率较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

(二)通过表格形式,引导教师梳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

如语文S版教材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纯非连续性文本,如三年级上册看漫画《父与子》后习作、五年级上册《七律・》的中国工农路线示意图等。二是含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四年级下册“我喜欢的动物寓言故事”的表格式读书卡、五年级上册“文明公民”调查表、六年级上册“今日家乡”表格式调查报告、六年级下册“小产品大推介”产品说明书、“旅游大使”中的游览路线示意图、“告别母校――我们的成长”中的请柬、海报等。通过梳理发现,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多出现在语文大课堂(即综合性学习)、阅读与习作平台及课文中地图、指南针等板块内容中。教师也可从日常生活中收集非连续性文本,如药品说明书、超市小票、旅游导览图等。

(三)结合课例分析,引导教师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多样,阅读的方法也因材料不同而异。比如阅读地图或绘制家乡景点旅游路线示意图,可指导学生按照“确定位置――找准路线――认清方向”的步骤完成;阅读产品说明书,可按照“抓关键词――图文对照――简单推论――读写结合”的教学流程进行;阅读图表,可采用“读标题、看图表、比数据、得结论”的阅读策略。通过案例解读与内化,提升教师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专业素养。

二、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实践,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校本研修,教师的认识还停留在认识层面,教学中如何操作,还需要教师躬身实践,在实践中研磨,才能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例如,在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故宫》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笔者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旅游示意图,有效推进课文的阅读。笔者先让小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故宫知识与图片,再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主要介绍的宫殿及介绍的顺序,画一画故宫示意图。分4人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如太和殿,模拟设计导游词,再上台根据故宫示意图模拟导游,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课文的语句、数据。学生在形象的示意图和导游的模拟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写作顺序的理解。在语文教材中,像移步换景的课文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长城》等,教师都可以恰当融入导览图,既帮助学生直观理清文章游览顺序,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二)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例如,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小产品大推介”教学时,首先展示“清凉油说明书”,要求学生看懂说明书,提取有效信息,并了解厂家写药品名称、主要成分、药品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时,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中体会说明书语言简洁、实用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学习药品说明书的表达方式,写《小产品××的说明书》,可以按照“品名、外观描述、特色、功能、作用、注意事项、广告词”等内容把自己制作的小产品(如笔筒、布娃娃、花篮、不倒翁、传声筒等)向同学进行推介。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范例,在阅读中习得这类文本的语言风格、内容形式、写法迁移,尝试习作练习。通过读写练习,学生在熟悉、内化、运用中提升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素养。

(三)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例如,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百花园二的语文大课堂,教材以表格形式呈现了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搜集反映家乡发展变化(交通工具、居民住宅、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特色推销等)的资料,把调查记录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汇总、分析与整理,完成“今日家乡的×××”表格式调查报告。教学时,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信息,用非连续性文本“条形统计图”或“数据表格”,简洁、直观地表达数据,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或数据表格做出简单的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或数据表格,就是重要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怎样“获取原始信息――整合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与大家分享,不仅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素养,还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行动研究,提升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语文课标”小学高段新增阅读内容,如何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策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使非连续性文本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其课程价值,需要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例如,语文特级教师张祖庆以《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为课例,对非连续性文本群(漫画、地球千疮百孔图文、保护地球节日清单、世界人口增长统计图等)的读写进行了有益探索,其成果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教师也可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主题阅读策略”的探索。再如,说明文《鲸》《新型玻璃》《太阳》等,是否可借助非连续性文本(表格)推进说明文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使用和教学后使用所起的教学效果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说明文阅读策略”的微型课题研究。再如,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结合课型研究,非连续性文本《旅游导览图》阅读指导策略,日常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学法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与测试,非连续性文本的试题评析,等等,都需要一线教师付诸实践,在课例与案例的研磨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参 考 文 献]

篇10

严肃认真地“过家家”

这是一个占地约558平方米的“迷你城市”:市政厅、银行、律师事务所、超市、消防局……一应俱全,各占一个隔间。约80名六年级小学生紧张地站立等待着,有的指指点点,有的低声交头接耳。

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小时后即将开始的活动像一场大型而严肃的“过家家”:每名学生被分配一个职业身份,可能是记者、售货员或看门人;在对应职业的“隔间”里,每人要认真演绎自己的职业角色。

孩子们对这天的“游戏”期待已久,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在教室里准备:学习企业运营知识、熟悉普通工薪阶层上班生活、了解如何行使公民权利监督甚至管理政府、熟悉一座城市经济体系如何运转……

活动正式开始前一个小时里,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还在用平板电脑熟悉工作流程,就怕一会儿出错。如果有问题,他们可以咨询身边受过相关职业培训的大人。他们的老师,此时显得轻松多了。活动组织方鼓励他们坐在后排,以放松的心情观看孩子们活动。有些教师甚至选择溜出去,到“迷你城市”的小咖啡厅点上咖啡,轻松片刻。

10时45分,“迷你城市”启动运行。有些孩子以轻松休闲的方式开始第一项任务:拿上“银行卡”上街“买买买”:可能是蔬果、一杯咖啡或上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咨询。大部分学生则进入“工作”状态:公司老板要通过数字银行系统给员工“发工资”;与城市能源企业和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向“顾客”提供商品服盏取

2015年在赫尔辛基一所小学教六年级的莫娜・帕拉宁说,她向学生们宣布将参加这个活动前,多数孩子早就听说过这个活动,确定参加后更是十分雀跃。帕拉宁破天荒头一次不用敦促学生们做作业。

帕拉宁的印象中,最兴奋的时刻是活动开始前的“招聘面试”环节:她对前来“应聘”的学生提问,确保对方清楚第二天在“迷你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为这份“工作”做好准备。老师“面试”时一脸严肃,学生们事后纷纷表示有点被“吓到”。

家长们也很重视这次活动。“面试”当晚,一名女生家长特地发邮件向帕拉宁提出请求:孩子因病无法到校,但特别想应聘“市长”职位,不知老师能否通过电话“面试”?

“疯狂的主意”

“我和我的城市”体验活动2010年开始试运行时,只有800名六年级学生参加,如今规模已扩展到每年4.5万名学生。整个学年,全国七成以上六年级学生必须参加。活动固定场所共8个,分布于芬兰不同城市。

这项活动由芬兰已有70年历史的非营利组织“经济信息办公室”主办,经费由芬兰教育与文化部、相关市政府、私人基金会和植入“迷你城市”背景的几家芬兰企业负担。

托米・阿拉科斯基是活动创始人,如今担任项目执行总监。他多年前就向“经济信息办公室”建议组织这种活动,但当时理事会成员认为这是个“疯狂的主意”,认为不可能在芬兰铺开。但阿拉科斯基没有轻易放弃。基于早年当小学教师的经历,他深知五六年级学生并不满足于坐在教室里看书写字,孩子们很渴望亲身体验学校院墙之外的真实世界,平常组织一趟森林远足或集体参观赫尔辛基美术中心,都会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阿拉科斯基的想法是:芬兰小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限于走进大自然和城市观光,还应体验企业管理和普通上班族生活。最终他说服理事会推出“我和我的城市”项目,还得到政府支持。

学校教育更好的“目标”

“我和我的城市”活动的创新性在国际上受到认可,但模式实际上脱胎于美国青少年商业教育组织“青少年成就”开发的“商业城”项目。“商业城”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各行各业、在模拟游戏中体验经济学,于2007年启动,如今累计数万名五六年级孩子报名参加。

《芬兰课程2.0》一书作者帕西・萨尔贝里说,芬兰向来有从美国借鉴先进创意、然后进一步开发并在全国推广实践的习惯。至于“商业城”模式为何没有在发源地美国发展成全国性教育活动,萨尔贝里认为,这源于两个国家教育政策的区别。“美国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大多是由各家学校理事会说了算”,众口难调。而在芬兰,整个教育系统会有一个经过协商、全国统一的指导政策,为整个体系统一设下“优先任务、价值观和主要方向”。所以,像“我和我的城市”这样的项目才得以发展为一项全国性教育活动。

篇11

1、云中漫步者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

2、地下工作者老师上面讲,他在下面玩。

3、逍遥逃学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反感补课呢?我分析了几点原因:1、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2、家长们送孩子去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时间,让双休日、寒暑假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们会受不了的。

四、调查建议:

1、家长们应还给孩子双休日和假期,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2、家长在为孩子选择。

篇12

前几天,师傅给我发过来她总结的基础知识点,赶紧打印出来给孩子们,希望他们都能好好的掌握,基本的掌握了,考70分应该没问题,下面就是在能力和探究题方面给予引导。主要针对第七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人体生长发育中的调查报告进行辅导,使学生知道调查报告中包括几部分,调查步骤又是怎样进行的,了解抽样的调查方法,会简单的设计调查问卷。另外对学生生长发育的数据能够通过二维表格反映出来,会通过二维表格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会涉及关于霉菌生长受温度或者湿度影响的实验等进行重点讲解。对于部分学生抓住他们的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提升探究的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希望孩子们也注意一下,争取本次监测能够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