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9:1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蜀道难原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来源:文章屋网 )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设计思想】
《蜀道难》作为经典名篇,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下“诗从肺腑出”板块中。“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另外三首是《登高》《琵琶行》《锦瑟》。学习这些诗歌,主要是初步尝试欣赏诗歌,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不同诗风,从而把握诗人的人生情怀。欣赏诗歌,首先是加强朗读体验,朗读是入诗境、品诗味的一把钥匙;其次,还要努力建立诗歌文本与诗人气质以及诗人风格之间的联系。朗读体验是审美直觉过程,建立联系是深度探究的过程。前者强调的是欣赏某篇作品,后者更倾向于欣赏某类作品。学习《蜀道难》,目的是从这首诗歌的欣赏品读中读出李白的个人气质和诗歌风格,并把握诗歌内容、诗歌章法特征与诗人气质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读懂诗歌,读出诗人气质,并把握诗歌内容与诗人个人气质之间的联系。
2.欣赏诗歌,读出诗歌风格,并把握诗歌章法与诗人个人气质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识“仙”人
对于李白,有人这样评价:“子,谪仙人。”这是谁评价的?(贺知章)这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来的?请同学结合课文注释说说。
明确:当李白昂首阔步走进长安,当时的文坛泰斗贺知章读到了他的《蜀道难》,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那一声惊叹。这一叹可谓震动了整个盛唐,成为千年一叹。从此,李白便有了另一个别名———“诗仙”。贺知章由诗识人。这也是后学识人的一个有效视角。读作品,往往可以读出一个人。
学生自由初读诗歌,看看各自能读出怎样的李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再听名家朗诵,比较自己朗读与听名家朗读的不同意味。我们朗读时与名家相比,缺少些什么?(节奏,气势)从名家朗读中,我们感受到《蜀道难》具有怎样的特征?诗作传达出怎样的诗人气质?(大气磅礴,豪放不羁,自由飘逸。)这是诗歌带给我们的直觉,是初步审美感受。
二、再读诗歌品“仙”味
其人为“仙人”,其诗定为“仙诗”。接下来再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蜀道难》的“仙”味。
(1)个别学生朗读。我们怎样才可以读出点味道?根据各自的朗读特点,一起讨论该诗的朗读处理技巧。要求:在朗读过程中尽量还原话语语境,展开想象联想,尽可能地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者诗人的一般情怀。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明确: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诗歌中,形成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给人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表现为句式的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和韵律的跌宕舒展。诗起雄放,感情强烈,朗读时气足声响。接着句式渐趋整齐,朗读七言句时,刚柔相济,气满声沉。此诗三言、四言并用,朗读这些句子时要气促声短。收尾句,要读得深沉有力,余味无穷。
(2)你在朗读的时候,哪些地方最能给你震撼力?把你获得的那种震撼力说给大家听听。可以从诗歌带来的画面感、音乐感以及表现诗人情怀等多个角度去体会。
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
明确:诗歌一唱三叹,极言蜀道之“难”: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一叹惊讶突兀,二叹畏惧发愁,三叹无奈作罢。一唱“三叹”使得历史上最自由、最浪漫、最富于激情和天才的诗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说“三叹”是丝线的话,那么串起的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和一幅幅极具浪漫色彩的画面则是珠宝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开山辟路的艰辛、历史的幽深、异域的神秘等这些美丽的神话最动人的传说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五壮士开山而死的神话使蜀道在瑰丽的神奇的色彩中又多了一份凝重庄严,悲
壮、浑厚。“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在古蜀国,杜宇化成的子规声声,凄美迷转,蜀道的艰险,色彩的绚烂,跃然纸上„„这一个个历史场面,逐一在诗人脑海中升腾;一幅幅险峻的蜀道图景,逐一在诗人眼前叠加。诗人拿这一切连同他自己一次次地撞击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随之激荡,惊奇,诧异!
三、深读诗歌悟“仙”道
问:李白的诗歌为什么能给人不一般的心灵震撼力?
李白诗“仙”,超凡脱俗,不同一般,主要在于诗人的仙人气质。这仙人气质全表现在他的诗中,比如,章法字法、诗歌体例(句式特征)、内容取材、修辞运用等。诗人无不借助这些表现自己的豪放不羁,自由飘逸。
学生自由组合分为四个小组,从中任选话题角度进行阅读探究。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并记录,供作其他同学的学习材料。教师在小组发言前后相机展示自己的思考路数与学生交流。
(1)章法字法
《蜀道难》原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在章法上,李白的这首诗沿用古体,一唱三叹。在诗歌开头、中间与结尾部分,诗人分别用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等诗句来肆意宣泄内心情感,不掩饰,不矫情,任其奔涌,何其洒脱。
问:仔细的同学会发现这“三叹”的句子在每一部分出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他们分别出现在每一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明确:与《伐檀》和《硕鼠》比较着读,我们发现《蜀道难》突破了类似《伐檀》这类古诗一唱三叹的章法特征,平实中见变化。如果只在每一部分开头“重章迭唱”,纵然结构谨严,感情真挚,也难免有板滞之嫌。凭着李白自由洒脱的个性,在章法上自然追求自由变化。
在字法上,《蜀道难》开阖自如,平中见奇。比如,开篇第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个叹词叠加,可谓大手笔。除了李白,恐怕再也没有哪位诗人敢如此运用。这三个叹词,把蜀道之高险带给诗人的内心感受一次次地翻腾出来,无法掩饰,也不能掩饰。三个叹词,足见诗人豪放自由的性格。再如“危乎高哉!”,“危”就是高的意思,两个“高”放在一起,累赘吗?不!诗人还没来得及落笔,高峻的蜀道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了,所以情不自禁地慨叹:蜀道好高好高啊!情到张扬处肆意张扬,这就是李白。
(2)诗歌句式
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句式在表现内心情感与表现诗人气质方面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原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翻译:黄鹤尚且飞不过,猿猱想越难又难。青泥岭上多盘旋,百步路途九折弯。摸着星宿屏住气,捂着胸口长叹息。您游西蜀何时还?高峻险恶实难攀。群鸟围着古树号,雄飞雌从在林间。月下杜鹃声声啼,哀怨凄绝满空山。
原文: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改文: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关万夫莫开。所守匪亲化狼豺,朝避猛虎夕避蛇。磨牙吮血让人怕,杀人如麻休管他。锦官城里虽云乐,不如今日早还家。明确:翻译或改文追求句式整齐,字数统一,还注意到押韵。读来比较上口,但拘泥字数,行文干瘪。原文则格式节奏上没有约束,也不讲究平仄,字数自由灵活,参差不齐,随时变韵。大开大合,随情所需,随感而写,随性捻来,自由洒脱。句式选用也可以说是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的外化,这些变化不一的句式本身就如险峻起伏的蜀道:高可高到手摘星辰,低则低至冲波逆折之回川。
(3)诗歌取材
诗歌选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找出并说说这些神话故事与李白的“仙人”气质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蚕丛鱼凫的开国神话,五丁开山神话,六龙回日神话,子规啼血神话。有的神秘莫测,有的悲壮惨烈,有的瑰丽神奇,有的凄美迷转,有的色彩绚烂。在李白的情感世界里,神话传说唾手可得,俯拾即是。一个个神话传说与李白的精神世界黏合紧密,诗人与各种神话连通一气,诗人本身也成了一个神话。神话使诗歌富有飘逸之气,神话也使诗人充满飘逸之象。神话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沉最瑰丽的童年梦,也是李白的梦,也是李白自由的魂。《蜀道难》缥缈、靓丽的神话其实就是李白自由之魂的外化。
(4)修辞运用
诗歌创作时,李白最擅长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夸张)回顾曾经学过的李白诗歌中运用夸张修辞的诗句。比如,忧愁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寂静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叹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友情:“桃
花潭水深千尺”。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在《蜀道难》中哪些诗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与诗人的“仙人”气质有什么联系?
明确:①与青天比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与岁月比长:“尔来四万八千岁”。③有鸟道,无人道:“西当太白有鸟道”。④手可摘星:“扪参历井仰胁息”。⑤惨烈蛮荒:“磨牙吮血,杀人如麻。”⑥蜀道高危:“黄鹤不飞,猿愁度。”诗歌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写诗人面对蜀道的个人感受,极写蜀道之高险、惊险与凶险。采用夸张手法,是宣泄诗人奔涌的内心情感的需要,是典型的自由情怀,洒脱气质。
四、回读诗歌明“仙”理李白其诗豪放飘逸,李白其人自由洒脱。这自然与他所处盛唐的历史背景有必然的联系,但盛唐造就的“诗仙”也只有一个李白。李白是一位说不尽的诗人,更是一位道不完的“仙”人。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另选角度,以“李白具有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开头,并按照以下句式写一段话,说说自己阅读诗歌后获得的启示。
李白具有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巨大的政治理想与极度的政治自信。李白胸中的盛唐气象,是山登绝顶我峰唯我独尊的霸王之气,是力图海县清一的凌云壮气,是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耿介骨气,是平交王侯、藐视权贵的傲然正气,是飘飘然羽化登仙的神仙气,是拔刀相助的豪侠气,是以诗文纵横天下的飘逸之气。(选自康震的《品李白》)
五、课堂小结
1、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2、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不是,为网友恶搞马蓉出轨所做的藏头诗。
原文:马驰塞外孤烟起,蓉开半朵冬已至;出师五载安天下,轨辙半浅瘦驹赢;经纬沧桑天下事,纪史初衷戒后生;人本菩提事事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所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当高中生产生知识疑问时而产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且这个学习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问,能够有效丰富高中生有意义学习的经验,促使高中生更好地把握学好语文的技巧与规律。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理的自学指导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优化个人学法,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减轻教学负担,明确探究任务,促使高效教学的顺利生成。就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布置了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调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的写作背景,了解《红楼梦》这本名著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通读《林黛玉进贾府》原文片段,概述《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人物、事件起因、发生过程与结果,概述本文内容;分析小说语言,根据相应的写作手法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描写一个人的行踪、见闻与环境来表现封建社会贵族阶级的等级、礼仪制度与奢侈生活的。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以团体形式引导高中生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解决为中心。在高效教学理念下,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天性发展,所以利用合作探究来构建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另外,通过合作探究,高中生也能够借助集体智慧优化个人学习思维,相互借鉴,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积极交流的好习惯。就如《蜀道难》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将5个异质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本诗的情感基调、行文线索与诗歌特色。为了提高合作效率,笔者提出了几个阅读问题:文章是从哪几个层面来写“蜀道难”的?本诗开篇所感叹的“蜀道难”对整篇古诗有什么作用?诗人为何要引用五丁开山神话?诗人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描述蜀道之险峻特色的?第二段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描写了什么内容?在第二段中,哪一句话连接着上下层次?第三段可分成几个层次,而其中文本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这些阅读问题可以引导高中生按照古诗行文脉络展开深层阅读,真正理解蜀道之难、难在哪里。在小组探究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明确的合作任务,且学生要在各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简要记录本组成员的参与情况,以便及时获取学习反馈。
三、引导学生及时反思
反思应该伴随学习活动发生,只是高中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忽视了学习反思,无法及时确定个人知识疑问,导致语文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在高效教学理念中,学生应该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要遗留问题、隐藏不足,而是要及时反思、客观纠正、查漏补缺,从而全面优化自己的学习质量。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促使高中生在反思中实现学习进步。就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课堂检测检验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课堂检测基本上是以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翻译等理论知识为主的,需要学生灵活迁移课堂所学。根据课堂检测结果反馈,高中生要自主反思与审视自己的语文水平变化,从进步与不足两方面展开客观的自我评价,由此确定课后复习、语文练习的重点内容。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为了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更轻松地应对各个考试任务,还是为了发挥语文课程的长期教育功效,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在高效课堂理念下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借助自主、合作、探究、反思、总结等活动优化高中生的思维意识,全面优化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结构。
如何阅读文言文,是困绕大部分中学生的难题,如何教学文言文,是摆在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面前的难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认识不足,以为学习文言文和我们关系不大,因此对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到位,对文章的词章结构不够重视,不明白它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没有认识到所学的好多文章都很经典,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教学方法不当,老师一字一句地讲,一句一句的翻译,面面俱到。学生怕听不懂,于是一字一词跟着老是抄翻译,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辛苦乏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真是得不偿失。针对这种学习状况,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该进行“言意统一”的方法。
每当手捧经典的文言文篇章,首先要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自己的这份感情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份情感,他们自己也会被经典的文本打动,这远比教给他们一些虚词、一些语法重要得多。我觉得,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文言文,让他们轻松自如地学习。
1、以“意”入文,化繁为简
把握文章的“意”能化繁就简,从容演绎。“意”即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情感。教学时,在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后我就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并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情感的体现。例如,教学苏轼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我不止一次被苏轼的悲喜情感打动。他的文章结构布局严谨,流畅自然,文章由叙事开始,紧接着是精炼的写景,制造气氛,继而在这种氛围中引出主客情绪的变化,从而阐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看法。借客人之口宣泄自己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人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当主客的认识达到一致时,又自然的以叙事作结。文章环环紧扣,安排独具匠心,却不露斧凿的痕迹。无论是作者的写景感悟,还是客与主的悲喜之情,都与作者的政治失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如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诗人运用变化莫测、充满浪漫主义的手法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的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副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在惊险的写景氛围中,引出对政治形势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诗人的写景抒情安排可谓恰到好处,明确了这些“意”之后,《蜀道难》的学习再不是艰涩难懂,而是在享受精美的文化大餐。所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即把握了文章的“意”就能化繁为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兴致高涨。
2、以读品“言”,咬文嚼字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也有人这样说过,品读中的“品”,是感受,是咀嚼,是欣赏。“品”要以“读”为基础,即在“读”的基础上“品”;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收获,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感受,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要用“读”来领悟语言文字所传达出的意。先“读”后“品”,“品”后再“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这就是言意统一的语文学习,或者说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知意的阶段,老师把文章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告诉给学生之后就开始分析篇章结构,语法,重要虚词,至于这个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意”是用何种方式表达出来的,作者或清新或质朴的语言,或豪迈或哀婉的语言学生不能够体会。所以我在安排《赤壁赋》等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以读来品“言”。先范读,再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指导后再次朗读,都是对文章“言”的品味,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学生才能通过文本,通过作者的语言走进他的内心。
3、意与言会,品言悟意
二、艺术生心理特点
在“421”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学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意识上非常自主,甚至偏执,很难听进教师的忠告与劝诫,但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整天与电脑、手机为友,把网络游戏、电子小说、QQ聊天当做精神食粮,觉得教师所讲的语文知识很简单、很繁琐、很落伍。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对传统课堂模式的厌倦,对所学课本内容无丝毫兴趣。因此,艺术生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艺术生语文教学方法新探
1.改变课堂模式
改变以往教师自说自话、自导自演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将班上学生按专业相近原则分成6组,每组6~8人。从形式上进行改革,“桌子围起来―屁股抬起来―脑子动起来―嘴巴说起来―课堂活起来―能力高起来”。学习方法上,最大的不同则是突出展示的地位,因为要上台展示,很多学生都会为了不在同学中丢面子,所以在课前会做充分的准备。如在教学《选读》时,我便将每一专题下的若干则语录分配给各组学生自主负责,展示时要求对每则语录的大意、重点字词、句式特点、现实意义做讲解,要求组长做好组内分工,搜集资料、组织整理、板书原文、上台讲解等,每项任务落实到人,轮流承担。每次上课前他们都会利用课间或晚自习时间将原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黑板上,有些学生还会将重点画出来,试讲几遍。展示时,实行组内补充,组间“挑刺”原则,组与组之间竞争,教师只做终点裁判,负责加分,必要时给予导拨点评。所以在学生展示时,组内同学积极查漏补缺,组外同学拼命“鸡蛋里挑骨头”,这样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2.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元素
如在《蜀道难》的教学中,可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字正腔圆慷慨激昂地来朗读,给其他学生以示范;让绘画专业的学生来谈谈作者在描绘蜀道奇险时的选景与构思(意象解读);素描专业的学生结合诗歌风格特点,通过想象为李白绘制肖像(速写感知诗人形象);学习音乐的学生根据乐理知识,从韵律的角度对诗歌做出解读和评价;书法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遒劲笔法来展现李白豪放的诗风。
3.引入源头活水
语文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而应该贯古今、通中外。所以在进行较为枯燥的文言文教学时,大可将古代书、画、音乐等艺术大家的传记作为教学载体,如《颜真卿传》《宋史・苏轼传》《旧唐书・王维传》等,在趣味讲解过程中将课标所规定的字词知识点等贯穿于其中并重点强调,如此既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引入一些艺术类视频,如《巴黎艺术之旅》《意大利艺术之旅》,让学生看后写观后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异域那浓厚的艺术气息,还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们的高考语文的备考,往往会走进这样的误区,(1)片面追求课外知识及课外练习而丢弃课本;(2)所做的课外试题与课内知识脱节。表现在:对课文不重视,甚至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为了节省时间去进行系统复习,连高中第五、第六册书也忽略甚至完全抛弃,这是非常不可取的的。另外,一味做大量的练习,模拟试题、仿真题满天飞,结果昏头转向,备考复习效果极差。这都是急功近利的盲目做法,不宜提倡。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从误区走出来,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2004年高考试题给我们的启示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我认为是近年来与课文结合较为紧密的一份试题,从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题目我们都可以找到试题与教材的结合点,即“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1、从教材中获取诗词鉴赏的能力 如2004年高考题语文广西卷第16题——诗歌鉴赏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道题中考查了诗歌的意象——杜鹃,这一意象在人教版的高中教材第四册剧本《窦娥冤》及诗歌《蜀道难》中都有出现(涉及)。在《窦娥冤》中涉及杜鹃的是窦娥许第一桩心愿时出现的唱词“望帝啼鹃”,并且课文有有关望帝的注解;在《蜀道难》中涉及杜鹃的诗句是“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在《》中有“庄生晓梦迷胡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些诗句都借杜鹃这一意象渲染了一种凄凉悲苦的气氛。由上可见,如果学生对这几处知识点较熟悉,那么,答这一道题第一问是易如反掌的。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较快的把握试题中的诗歌的感情基调,进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王维的《过香枳寺》,题目有关”诗眼”的鉴赏,其中涉及到诗歌意境的把握,更是教材中王维诗歌那种幽静凄清孤寂意境的再现.
2、从教材中获取阅读鉴赏的能力如广西2004年高考题的现代文阅读题的19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原文的文段是:
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
这道题的答对率是较低的,答案是类比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为喝酒(其余略),这种手法在教材《荷塘月色》中就有出现,并且是该文章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即“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故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段话中,作者用“酣眠”类比满月的朗照,用小睡类比朦胧的月光,写得非常形象且有韵味。与郁达夫的快乐的死亡喝酒的类比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对该文段的这一手法较为熟悉且能灵活运用,问题定能迎刃而解。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①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②,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①微之:白乐天(白居易)好友元稹的字。②知退:白乐天弟弟白行简的字。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危:危险
B. 适自通州将北还适:刚好
C. 山川之胜胜:美景
D. 美好不外见见:显现
2.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穷山之巅
B. 留连不忍别去
C. 相继而履其地
D. 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乳而下垂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B. ①洞以此三人得名
②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 ①而地得因人以显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 ①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记述了游历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相当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感慨。
B. 文中写景,先写三游洞的地点,次写外貌,续写地势,最后写内景,把岩洞的景观写得特色鲜明,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C. 文章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议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阐发本文主旨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D. 文章最后一句关于“不幸”的感慨,不仅仅是叹惜“美好不外见”的山川,也包含着作者对自己和一切怀才不遇者的深深叹惋。
5.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②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太 祖 尝 出 猎 雪 初 霁 恐 草 上 浮 雪 沾 濡 撷 衣 而 行 侍 卫 辈 私 语 曰 上 何 所 不 有 而 惜 一 衣 耶 太 祖 闻 之 笑 曰 吾 岂 无 衣 而 惜 之 吾 常 以 衣 赐 汝 等 与 其 被 雪 沾 濡 何 如 鲜 洁 为 愈 躬 行 节 俭 汝 等 正 当 效 法 耳 自 是 八 旗 臣 民 无 敢 以 衣 华 服 从 事 者
【参考答案】
1. A (危:高,高处)
2. A (A. 穷山:古意(文中)是两个词,穷,穷尽(走到尽头),山,山峰;今意形容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极差的地方。 B. 留连:舍不得离开。 C. 相继:一个接一个。 D. 流离:流落)
3. A (A. 而:表修饰,地。 B. 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身份。C. ①动词,凭借;②动词,趁着。D. ①连词,那么;②副词,原来是)
4. B (次写地势,续写外貌)
5. (1) ①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听见从两崖之间发出的哗哗水声。
②(我们)便弯着腰从石头中间的空隙过去。
(2) 太祖尝出猎/雪初霁/恐草上浮雪沾濡/撷衣而行/侍卫辈私语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太祖闻之笑曰/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等正当效法耳/自是八旗臣民无敢以衣华服从事者
【说文解字】
1. 危
(1) 高,高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2) 正,端正。炽炭拥炉危坐(《峨嵋山行记》)
(3) 危险。其君之危,犹累卵也(《韩非子・十过》)
(4) 屋脊。有玄鹤二八,自南方来,集于廊门之危(《论衡・感虚》)
2. 适
(1) 到……去。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2) 女子出嫁。诸葛恢大女适太尉庾亮儿,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世说新语・方正》)
到福建境内的路是新修的,路况很好,不过隧道却出奇的多,一个山洞接着一个山洞,据说福建全省有隧道三百五多个。隧道多,说明山的相对高度高。从浙江进入福建要翻越庞大的武夷山系。武夷山是中国东南地区最高大的山系了,这里群峰林立,重峦叠嶂,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7米;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峰数不清。翻过武夷山,还有一个与武夷山相当的庞大山系——戴云山横亘在福建的中央地带。
隧道多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山的“破碎化”。福建的大地断裂线呈网格状。福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这些湍急的河流沿着网格状的断裂线把一座座大山切割得好像“豆腐块”一样,山成了一块块“豆腐”,水则成了“格子状水系”。路在这一块块“豆腐块”和“格子状水系”中穿行。可以想象古时从中原到福建之艰难。
闽道与蜀道究竟谁更难?我觉得对古人而言,可能闽道更难,因为蜀道翻越的是像秦岭、大巴山、米仓山那样的大山,行走在这样的大山上,是在一个斜面上不断地前行,闽道上的山虽然不如蜀道上的山高,但其支离破碎,走在闽道上会不断地与悬崖峭壁遭遇,就像走在一个个锯齿之上。
山地省的封闭与海洋省的开放
我们都知道贵州山多,被称为中国的山地省。其实福建也是名副其实的山地省,福建的山连绵不断,至海未绝。福建的山地加丘陵,占到全省面积的90%多。但福建的特殊性在于它还是一个海洋省,是中国最具海洋文明精神的一个省。福建海洋文明的发育,也和福建的山地有关,正是这些大山,阻碍了福建与中原的联系,面向大海寻找出路是福建的最好选择。
福建的山地直逼入海,或者说大海入侵,直抵山脚,造成了福建的海岸水深崖陡,岸线曲折,海湾、海岛众多。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海岸,最适合建设大的港口,停靠大船。但是很遗憾,造物主给了福建最适合建造港口的海岸,却没有给它与之相配的腹地。这是福建的第一个矛盾。
福建的矛盾还有许多。破碎的山地,高大的山脉,造成了封闭;曲折的海岸,优良的港湾,又哺育了福建人面向大海的开放意识。这就是福建的又一个矛盾。闽西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土楼与厦门鼓浪屿上那一幢幢有着希腊式廊柱的洋房是这个矛盾最好的注脚。
理解福建不仅要了解福建的矛盾性,还要理解福建的两极性。福建在矛盾对立的两方都趋向极端。
比如海洋文明,福建比中国滨海的其他省区要发达得多,我觉得,如果把海洋文明理解为面对大海无所畏惧,敢于向海外移民和敢于出海通番经商的话,福建人就是中国最敢闯海的人。福建人是最早“下南洋”“闯东洋”的,东南亚遍布祖籍是福建的人;福建人又是最早出海做生意的人。有人说广州人是“坐商”,自古就会招天下人来广州开“广交会”,而福建人是“行商”,自古就会乘着季风驾着帆船“下南洋”。《福布斯》杂志曾刊出全球前十大华人富豪,其中四人祖籍是福建。福建籍的华侨有一千多万,分布在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如果我们说福建的文化是面向大海的开放的海洋文明,立刻就会招来反对,因为中华的传统文化在福建根基牢固,被保存得十分完好。
因为破碎化的山地,格子状的水系,造成了一个个割据的语言孤岛,一块块格子状的文化飞地,因此中华文化在这些孤岛和飞地中避免了被同化的命运。
就语言而言,至今福建还保留有汉语的七大方言。甚至在同一方言区内,语言也不尽相同,如在闽南方言中,厦门话、龙岩话、大田话等也有很大差别,甚至一县之内,过了一座山、一条河就不能通话了。这在全国是很罕见的。
许多古老的文化,到了福建破碎的山地中,就像化石一样被保留了下来。比如福建各地都有自己的戏,除了流行于各城市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五大剧种外,还有二十多个大小剧种流行于各地。直至今天仍旧可以查到一万五千多个剧目,一些宋、元朝代的古剧本和古曲目在全国早已成了绝响,但在福建却还保留着。
福建也是造神最多的省。从各地迁移至此的移民,往往以家族为单位,各自带来了他们崇拜的神,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神庙。因此福建的神五花八门,有禅宗、有道教、有儒、有释,有崇拜蛇的、有崇拜蛙的、有崇拜妈祖的、有崇拜太上老君的……据《福建民间信仰》一书统计,福建民间信仰的神达一千多种。
福建不仅神多,民间的民俗节庆日也多得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