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范文

时间:2022-11-12 19:16: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

篇1

当知道学校的教学安排,拿到教材后,我就认真研究本教材内容,巴不得一口气给研究完,本书以培养学生的文本浏览、动手实践、技术利用能力为目的,以题目为重心,通过具体的任务展开解决题目的策略。教材力求做到:让学生有内容读,有实践做,读完、做完,能对某种基础知识、技术利用感爱好或学到一种基本操纵技能;让教师有配套素材备课,有案例操纵示范,它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操纵能力的进步,本书安排了四个教学单元和一个选学单元,分别有生活在信息时代、制作电子板报、感受多媒体、绘制缤纷的图画和制作动画五个部份。在研究完全本书以后,认真探究书中的侧重点、难点。以方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重视。

2、做好调查工作

由于所授课的年级是刚刚跨进初中校的七年级,因此,对学生对电脑的把握程度还一无所知,要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认真做好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在第一节课,我就做了一份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底细,也从中了解到如今小学信息教育还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很重视学生的电脑教育,在常规教学工作都做了电脑教学的安排,且有专职的电脑教师,更有甚者已屡次取得各类电脑比赛奖项。而有的学校却对电脑教育漠不关心,没有安排教学工作,针对此种情况,如何做好良莠不齐学生的教学将是今后教学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3、课堂教学不马虎

由于初中学习的特点,本学科在教学中只能充当考核的对象,学校给安排的课时也很有限,一周只安排两节课,因此要让学生很好把握电脑知识,必须重视45分钟的教学效力。这就要求我要认真安排每节课,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搜索与该课题相干的课外知识,并很好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课堂上留意学生的爱好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劲,修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对良莠不齐的学生采用快慢教学方式,对学困生多辅导,多鼓励学生多问。对那些把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多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乐于主助人的品德。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

4、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

篇2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服务的主体就是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也被设立为一门课程,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就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来看,专业的教师和相应的设备比较缺乏,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同时,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初中教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专业教师比较匮乏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然而就目前来看,专业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比较缺乏,许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由其他教师来担任的,很难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影响了初中生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

2.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设备离不开,然而就目前来看,许多学校,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没有配备齐全的计算机设备,难以满足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有些学校尽管配备了齐全的设备,却忽视了设备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设备进行破坏,胡乱浏览网页,造成设备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3.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就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看,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好,很早就接触到了电脑,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而有的学生家里条件相对较差,没有电脑,学生缺乏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也正是因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增加了教学难度。当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时,那些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就会不乐意去听,教学进度很难统一。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是利用电脑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是利用电脑来看电视、电影、娱乐节目、玩游戏等,使得电脑没有应用到实处。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对策

1.加大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的课程,对专业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能力、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故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首先,学校必须选取具有专业信息技术的教师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工作,同时,要针对这些教师进行更进一步的专业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加强职业素养;其次,要对外引进那些有工作经验、专业性的教师,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保障。而作为教师自己,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2.加大设备投入,做好设备管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计算机作为一种设备,需要一定的资金去购买,同时它也不是一次性的设备,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爱护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故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学校必须加大设备投入,为信息技术教育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其次,学校还必须加强设备的管理,落实设备管理条例,要叮嘱师生爱惜设备,不要破坏设备。另外,学校还必须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计算机在使用周期内能够正常运行,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3.分层次教学

不同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差异性较大的话就会给教学工作带来难度。故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综合地了解,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针对那些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开展一些能够吸引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针对那些没有基础功底的学生,要集合他们的特点,从零开始教育,一步一步地增强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必然。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培养我国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要重视设备的投入,要根据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篇3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化与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

文章主要对初中阶段如何实施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进探究,为了能够对文章的探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以及相关的切入点,文章在本节首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化与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进行分析,进而保障文章整体分析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还处于成长的初期,但是其实际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的兴趣已经养成,同时由于其个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熏陶,其对于自己的认知以及学习的基础都产生了个性化的特征,所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发挥有着显著的影响。学生基础技能的个性化差异是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最为基本的教学目标是保障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而面对来自不同小学、不同计算机学习背景的学生,其信息技术技能提升的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特点来安排课程教学的实际方法,以保障学生在基础技能掌握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个性化养成是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不作为学生升学考试的科目,但是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学习兴趣的分布来合理的安排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以保障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学习。

二、初中阶段实施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初中阶段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显著的必要性,因此文章在这一节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初中阶段实施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基本策略进行探究。

1、开展综合性的基础技能探究课程,保障初中阶段学生基本信息技术的有效掌握

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并不是指所有学生都可以任意的按照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进行学习,在课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保障基础教学内容的有效讲授,以促进初中阶段学生能够获得要求中的实际技能。因此在差异性教学课程开展时,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对基础的计算机技能进行深入的讲解,并布置相关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相的探究学习,以促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深度掌握基础技能。这种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教学底线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学生能够按要求顺利的掌握基础技能并打牢学习的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达标,后期课程差异性教学的开展才能获得最为有效的保障。

2、分小组进行答疑式教学,保障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获得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之前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整个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从学生这一方面的特点来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并通过基础知识统一讲解、个性化答疑、师生互动探究的方式来在课堂上对不同小学的信息技术学习做出指导。例如在《用计算机制作板报》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具备一定word基础的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采用按照模板进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开展自主化的学习,而对于word基础相对较弱的学习小组,教师就可以采用现场演示、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等方式来进行直观的指导。在后期的强化巩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word技术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进行指导教学,促进这部分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入巩固。在这种差异性教学方法的使用下,初中阶段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技能教学模式,进而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也能够被显著的凸显出来。

篇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初中教师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新兴学科,信息技术学科不像传统学科一样有着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有着统一的考试评价制度,所以其教学方法必须要有独特的教学方式,以确保信息技术学科能够培养新型人才。

一、当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新课程大纲中明确指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要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托,在教材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教学,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学习任务以及补充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强化个人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宽泛的学科常识,不要出现“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尴尬局面。学生的信息需求是多样的,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文字处理以及动画制作等内容,还会想了解什么网站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哪些网站能够帮助他们下载最新的音乐和电影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只是满脑子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那在未来的社会中又怎么参加工作,实现人生理想呢?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开发动手操作空间,促进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我在教学生打字学习时,先把“金山打字通”安装到电脑中,向学生详细讲解金山打字通里面所包含的打字教程以及打字练习方法,引导性地告诉学生如果能够熟练使用键盘,就可以在键盘上想打什么字就打什么字,而且速度上还可以根据个人练习情况有所提升,如果练得好的话,以后会成为一个打字高手。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会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任务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充分体验到打字的快乐,增强了个人实践能力,而且这样也会形成良性循环,刺激学生在以后学习中主动地进行个人动手实践。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所以,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不是纠结于理论考试。我在讲解使用Word来制作电子报纸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对于Word菜单中的每个操作方法进行尝试,使其了解每一种菜单的实际用途,然后再组织大家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的操作都不一样,在讨论过程中也会有不一样的观点,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启迪了学生的心智,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好信息技术学科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一个陌生软件在学生实际操作的次数多了之后,学生也就会有所了解,也会有想法去了解和尝试其他相似的软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帮助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但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广大初中教师重视起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想有效地开展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就必须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掌握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来促进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谭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篇5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现阶段我国众多初中院校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只是死板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对于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度较差。不仅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长时间作用下还会消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需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会私自打开网页、玩游戏、网络聊天等。即使一些学生对于教师讲述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也能认真的听讲,但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差。学生即使认真听取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的困扰,导致学生有挫败感产生,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提升,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微视频教学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信息技术教育人员需要注重微视频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从而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发展[1]。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教学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1、注重与时展相联系。以往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只是应用手中的粉笔进行板书书写,或者是利用PPT进行教学活动开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地位都没有给与充分尊重,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不能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良好呈现出来,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内容更多是以理论观点为主,没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长时间作用下必定会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良好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微视频播放时间较短,但是其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现阶段,初中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教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使得微视频内容与时代内容相联系,选择新颖的课堂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篇6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现在我国很多中学都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取代了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二是培养学生主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计算机课程只是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是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来作为工作学习的工具,由简单的学习技术转变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信息技术以解决工作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用分离”的倾向,很多老师都过于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反复对演练软件的使用进行操练,其目的是追求考试的顺利通过。这种只追求短期效应的做法只会使得学生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运用,学生应建立一个从学习到应用再到提高的模式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实践课,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扎实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功底,让学生在熟知计算机使用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端正学习态度和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对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二是灵活使用教学方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层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的结合来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三是要求教师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将教学的整体学习目标与学生的个体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方法

(一)抓准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接收意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模式,才能避免传统信息技术课程下学生打字玩游戏现象的发生,实现课程设置目的的优化,让学生们上好信息技术课。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应建构“创设情境-协作操作-会话商讨-意义建构”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开课前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自制能力的把握情况,在讲述新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行操作和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能够熟悉各个软件窗口的操作,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与同学或者老师进行商讨,切实落实“协作操作、会话商讨”这一模式。由于计算机知识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专业要求很强,因此学生的任务需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于改进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采用“放慢学习步伐、重复操作练习、回顾积累经验”的方法进行学习。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相对于其他学科较复杂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保持十足的耐心,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灌输要循序渐进,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多进行知识点的回顾。

在学生展示操作方面,对于优秀的学生多给予鼓励支持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办法来增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对于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其自学能力的不断增强,教师可以采用详略结合、重点突出、力求创新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上,教师只精讲相关课程的重点部分,其余的内容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探索,并使得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反馈及时

信息技术的评价过程不在于学生获得了多大的技术创新成就,而在于通过测评来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体验以及创新性应用知识要进行记录并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评价是动态的、多向的,尤其强调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老师应把握教学尺度,在评价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共同参与。

现在的计算机都是联网的,这就方便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建立班级联系群,让学生们把作业保存其中,通过对作品的及时反馈来掀起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收集。

(四)整合课程,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对于很多的课程都可以起到整合的作用。例如将信息技术与德育进行整合,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通过广播、网络等现代教育媒体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当今互联网上的内容纷繁复杂,缺乏完备的法律监管体系,学校必须发挥德育作用,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规范,不能随意对计算机的信息进行破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教育应该正确认识并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秉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通过灵活的教学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创设学以致用的环境,培养学生使用科学技术意识的科学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红.关于提高初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3(9)

篇7

一、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在教学实践工作中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工作总结,查找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重视度不够。从校领导到班主任教师都从思想上轻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工作,所以,在硬件的配备和教学课时的安排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第二,计算机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教材内容滞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断有新的知识技术涌现出来,所以,教材更新跟不上这样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内容中,要有适当的新内容的补充,这样才能更加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然而,很多教师这一点做得非常不够,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亲切感,从思想上产生厌烦情绪,这些都在提醒教师改变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第三,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提升。正如前文所述,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发展非常快,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大多缺乏培训的机会,专业的信息、教学方法和理念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内容都比较陈旧,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制度,这些都是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原因。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还需要加大力度,招收更加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人员,给教师提供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

二、有效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对策

面对问题积极采取应对的有效对策,这是我们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起点。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有效应对以上的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培训制度的建设

国内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学培训工作开展得较为频繁,学校要积极地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这样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学校也要重视教师能力的提高,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让教师能够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热情和职业忠诚度。除了参加专业的学习培训以外,从学校层面上,也可以组织形成专业教研小组,在教研活动方面积极地鼓励和支持教师互相学习,并且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的学习途径,扩大信息技术教师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进一步开放学习的视角,成为更加富有职业激情的专家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二)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研发

篇8

一、前言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与迅速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阶段。信息技术教学逐渐成为中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教育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信息技术将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之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担当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信息技术掌握的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将对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与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为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出谋划策,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者认识上的不足

课程考试制度设置的缺陷导致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认识上存在不足。在以中考和高考为基础的传统教育考试模式为主导的影响下,应试教育的现象仍旧很普遍。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初中阶段,该课程的考试虽被列入中考范围,但是分值较少,高中阶段也只是要求参加会考。因而,许多教师都没有对这门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上其他的科目或者上这门课时,对学生管理要求松懈,没有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计划进行教学,任学生自娱自乐。教师作为引导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观念陈旧,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二)被教育者认识上的误区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考中地位的“不重要”性,加上教师上课的松懈态度,学生没有正确的认知导向,在大多数初中生看来,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这样的思想认识误区,使得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层面多停留在娱乐性,而不是实用的技术性。信息技术的真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相去甚远。

(三)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水平不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其庞大的知识体系涵盖了很多新思想、新方法。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不足,技能水平一般。面对不同知识能力层次的学生时,传授的信息技术知识单一,水平差异不大,未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水平低

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没有与理论水平齐头并进,实践水平远低于理论水平。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不久,许多学校在师资及教学设备上没有跟上教学的改革要求。没有足够人数的专业教师,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加之计算机配备数量的不足致使学生不能人手一台电脑,进而影响了上机操作练习。还有计算机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因机器老化而频发的故障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操作水平“拖后腿”的原因。

三、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教师培训的方式,向教师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学校领导管理层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制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大纲,对教师如何教学、如何进行考核等问题做出说明,并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如在考试的设置上,不仅要重视理论考试,更要重视实践操作。通过完善考核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

(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习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信息技术课程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学习的用处)以及怎样学。其次,是要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教师授课时只是照本宣科,上课死板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对课程应用性学习方面的兴趣缺失。教师可以在肯定信息技术强大娱乐功能的同时,重点介绍信息技术在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应用。例如,教导学生如何用信息技术计算公式、如何制作动画、如何编辑相片等等实用的技术。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学习生活的小帮手,是实用性与娱乐性一体的课程。

(三)提高专业师资水平,完善硬件设施与配套设施

对学校而言,首先要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上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技能培训与考核,保证教师的技术水平。其次,要完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投入。再次,要有相应的配套人员与设施,例如,针对计算机故障有专门的维修保修人员,对学校计算机网路的安全管理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只有从师资队伍建设上以及设备的完善更新上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四、结语

在信息化全面普及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无一不受到信息化热潮的影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要与时俱进,就要紧跟科技时代的步伐积极改革。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角度以及自身角度综合研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及时更新教学教材的内容,不断进行理论上与方法上的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展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过硬的信息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信息技术》

2.马飞,《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J],《新课程》,2010

篇9

二、现状与分析

1.硬件配备状况

由于初中标准化建设的推行,我市初中大部分学校硬件建设有很大改善,目前全市近90%的初中学校装备微机教室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开设需要。

(1)微机室数与学生机数

全市共有273所初中学校,总共有微机室353间,一般学校按每间45-60台布置,真正用于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学生机数约为15885台。有的学校因为配备较早,又加上缺少维护人员,能正常运行的计算机不到四十台,导致有的学校要两人共一台电脑上课。

(2)CPU与内存配置情况

CPU和内存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目前我市初中学生用计算机多在2-5年前配置,且配置并不高,CPU多以赛扬为主,有的学生机内存不足256MB。根据课程要求,学生接触到的应用软件数量比较多,涉及到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音视频处理及多媒体作品合成等多种软件,这些软件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机器速度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将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无法开展正常教学。

(3)网络配置情况

虽然因特网已基本普及到每一所普通学校,但少数大校的带宽为10M,一般学校为5M,大多数学校为2M,所以真正分配到学生微机室的带宽更少了。虽然学生微机室也已基本联网,但绝大部分的学校计算机房还没有专用服务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日常教学和评价带来效率上的损失。

2.师资力量状况

我市在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约400人,兼职教师约150人,约占我市全体初中教师总人数的2.5%。初中信息的技术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缺乏,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数量、质量均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目前有近30%初中学校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有的学校兼职信息技术教师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学;40%以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为非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毕业。如有一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是外行转入教信息技术的,如物理、数学、生化、体育,也有其他教师兼职的;还有较多的学校是社会上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不符合要求,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技能和艺术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缺口约180人。

(1)各项指标分布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初中每校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人数一般为1~2人,女教师偏多,约占70%以上。从专业分布上来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占60%,特别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异军突起,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年轻教师中比例则更高。我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平均年龄结构在30多岁,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师职称分布,中学高级教师约占10%,中学一级教师约占50%,中学二级教师约占40%。中心城区师资好于新城区。

(2)工作时间及工资待遇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日益增多,有关设备维护的工作,学校大多直接交由信息技术教师完成,但是在工作量核算、岗位划分上,却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制度,故而出现,学校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技术教师越累的局面。但对于上课之外的工作学校一般很少给予工作量核算,另外,主学科的课时津贴系数一般为1.1~1.3,信息技术学科只为0.7~0.9,严重挫伤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阻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3.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

我市有较多信息技术教师属于“转行”,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自学,或经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培训而成。且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且流动性大。

(1)学校分工不明确,挫伤教师积极性。多数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工作内容的认识存在混淆。将信息技术教师放在了两个工作领域:一个是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另一个是网络管理领域:即校园网络及设备的管理。

(2)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压力大。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教师不仅需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理论,更需要及时更新学科知识,但由于学习时间和经费不足,教师们只能通过网络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片段,不能系统的对某一个方向的知识做深入的了解,导致教师们多数时间只能保证现有知识体系不落伍,形成了多数信息技术教师能而不专,专而不深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4.学校对待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理念及开课状况

我市目前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的近90%,只有少数新城区如黄陂、新洲、江夏等边远学校留下空白。全市大部分初中七、八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课时,使用武汉版《综合活动*信息技术》教材进行教学。但由于课程意识、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有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课不足,不按教学计划开足课时。如有的学校初一开课,初二不开课或者只开半学期;有的学校把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改为每两周一节信息技术课,与劳技课对开。

5.学生状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程度远大于其他学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之外,很难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其他时间难以练习巩固,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6.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状况

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普遍缺乏重视,学校虽然名义上安排了课时,虽然有教材,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决定,很难保证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充分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信息技术课堂就像一盘散沙,学校不重视,学生不认真,课堂秩序也难以管理,课堂效率普遍较低。

7.教学评价状况

目前,我市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停留在校级层面,由各校教师独立负责,发展不均衡。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坚持对学生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但大多数学校教学评价有名无实,没有有效的评价手段。主要问题有:

(1)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方式自由度大、随机性强,没有系统性

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评价一般采取的是平时作业加上最后的考试,或者作品评价加书面知识测试等。试题选择比较粗糙。

(2)缺乏市级统一的评价标准,难以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性

我市的信息技术教学最缺乏的就是统一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缺失其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动力,没有激励,没有鞭策,学习这门课时学生难有投入、抱着玩一把的态度,如同进了网吧一样。没有评价同样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目前所有学校均采取绩效考评制度,学科没有评价,老师就没有具有说服力的成绩,在进行绩效考核进总处于劣势群体,长此下去,老师流失多,老师积极性受挫,失去了进取心,缺少其他老师所拥有的自信甚至自尊。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课上好上坏没人管,学生学多学少没人管,因而巨大的教育投入与如此的教学效果反差之大,这与教育行政部门倡导了构建高效课堂是相违背的。

8.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状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市初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蓬勃的发展,它从客观上促进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迫使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要进一步落实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才能够使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得以顺利的深入开展。因此,保障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质量,是深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我市初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等等比赛已经坚持了十年,十年来有一千多名各类教师参加了这项活动,从中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认识,得到了历练,有近百名教师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引领、协调和技术支持等坚强的后盾作用,也从中得到了锻炼,提升了教育理念。这既有力的推动了我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又积极的推动了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发展。

9.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在于他是培养信息时代国家、民族发展所需竞争人才的关键,是蕴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对于每个受教育个体的价值在于信息技术教育可帮助每个个体做好应对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准备。而承载这一重大历史责任的我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和其教师的地位和生存现状却存在以下问题:

(1)人为划定的非主流学科,课程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

尽管国家层面非常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但信息技术学科在很多校长那里却被视为非主流学科。初中学校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各级领导对非考试学科都不重视。

(2)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不畅,职业生涯不明确,希望渺茫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极其不顺畅,在学历、工龄等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师要获得相同的职称升迁机会,往往要比其他主流学科教师难得多。

(3)知识更新快,学习压力巨大

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原来大多没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一专业,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发展更为迅速,我国最近几年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和相关规定变化也最为剧烈,信息技术知识爆发式的增长,这导致信息技术教师苦苦追赶、应接不暇,学习压力几乎已经到了教师难以承载的极限。

(4)沦为学校的电化保姆

承担大量教育技术支持的繁琐工作,而工作量又难以计算。

(5)缺乏相应的劳动保障或补贴

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辐射强,会长期工作在计算机房的教师的健康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劳动保障措施或政策。

(6)分工不明,待遇偏低,人才流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受学校重视,做的工作又累又杂,很多学校在这信息技术教师这一块的分工也不清楚,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发展建议

1.领导重视,长远规划。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局及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

2.加强管理,细化责任。

教育局要建立“建管用评”一体的信息化机构,促进各种设备的使用率提高。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要多争取教师利益,出台相关指导政策。如增加独立的网络管理员岗位;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基金;让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量的考核趋于合理;校内行政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提高,并各付其责等。要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活动,提升信息技术老师的专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实现我市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经费不足仍然是阻碍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学校发展不均衡,生机比水平低,信息技术教学装备维护经费短缺,都将大大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些适合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标准和设备淘汰条文,使学校在配备设备和淘汰设备时有据可依。同时加大对基层学校的设备投入,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要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均衡。

篇10

一、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新课改不断的推广过程中,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的课程,和其他学科不同,信息技术包含了理论和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理论的教学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很好地运用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升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意义

虽然初中信息技术不是主课程,但也是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普及的程度远远高于我国教育普及的程度,简单来说,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还没在课本中出现时,已经普及在人们生活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式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信息课堂效果和效率,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具有深刻的教学实践意义。

三、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节课能否学习到知识,不仅仅受到教师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上的热情,以兴趣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还能使学生紧跟教师教学的思路进行听讲和学习。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理地进行意境教学,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大学生毕业求职面试、简历、参加工作后的情况,信息技术企业在我国发展的情况,为学生展示一个出色的简历、出色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并展示个人才能等,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资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策

(一)巧设教学任务

驱动教学课程发展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任务,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充分使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模式。这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拓展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把营造学习氛围、巧妙设计任务作为教学核心,强烈地进行问题动机的驱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互动、协作,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要高效地实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活动。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的“word文字处理系统”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通过电脑的实践操作进行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学生能够完成任务的能力,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共同进步,提高成绩和提升技能水平。

(二)分层教学

指导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潜力、技能水平等进行指导教学称为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的分组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等因素和存在的差异情况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与智力差异的现象,并且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而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PPT的放映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A层的学生在PPT的创建和操作中引入动画;要求B层学生掌握PPT创建的步骤和操作步骤,并且还需要加入动画类型、秩序、属性等设置;要求C层同学熟练掌握PPT的创建和设置,并运用文稿修饰等技术进行PPT的创建和操作。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信息素养的能力和思维,有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对信息技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也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巧设教学任务、分层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文的阐述,分层教学、巧设教学任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陈晓清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韩立.“导学导练,自主互动”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08):250.

篇11

G633.67

一、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评价是评定学生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够使教师在评定成绩的时候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便于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清楚自己的学习状态,通过与班级其他同学的成绩对比,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便于通过努力提高自身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进而顺利实现学习目标。[1]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和缺陷

课堂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关乎课堂教学效果,但是由于目前初中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些现状,大部分教师都忽视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使得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相比于其他课程存在着一些缺陷:

1.教师采用的教学评价技术落后,评价效率低下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喜欢设计课堂评价量表。设计合理的评价量表对教学评价的顺利进行是有益的,但许多评价量表的评价项目多且繁琐,同时,信息技术教师依然采用其他学科的评价量表制作方法,以纸质的方式呈现,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师后续处理的负担,还容易出错,导致教学评价效率十分低下,评价效果较差。

2.评价的形式较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2]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许多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另外,我所在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考中,信息技术考试只占15分,所占比例较小但是考试内容多,涵盖初一到初三的所有内容,所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情况使得学校领导在安排上有很大的随意性,专业教师少,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课时量多,压力大,没有精力去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造成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很多教师都只采用试卷的成绩来进行评价,试卷是使用最多的评价工具,无论理论课还是操作课,但是试卷成绩多针对知识点的识记,对于操作过程和方法并未真正考查,缺少过程性的质性评价,没有重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没有真正起到教学评价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操作,而非理论知识。

3.教学评价的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

从笔者所在的学校来看,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带8个教学班,周课时16节,每个班级约60名学生,针对一个同样的操作类知识点,如果要通过提交作业来进行教学评价,那么就会有480多份作业需要教师批阅。这样的话工作量会很大,教师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就会降低很多,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缺陷的建议

传统的教学评价大都以学生的成绩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使很多教师和学生只关注成绩而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操作性强,评价模式应该与时俱进。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有以下改进建议:

1.学校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设计多样的教学评价形式去丰富课堂,同时应该经常组织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来进行教学评价,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评价时,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要以激励促使学生更乐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分为几个等级,而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促进其提高学习效率。

3.采取知识点的问卷调查形式,以网页的形式让学生作答,提交后可以直接生成结果,便于教师方便看出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当某一个知识点大多数学生不会时,应重点讲解。

4.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应该多元化,综合多方面考虑。在评价实操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做作业,进行课堂展示。例如制作PPT,罗列出所要包括的操作点,让学生自选主题和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做一份作业,统一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讲解,教师可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就某一个操作点让学生再次进行操作,这样教师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的操作过程,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以此进行加强巩固,学生对操作会掌握的更扎实。

5.教学评价不应该只看期末成绩,而应该重视平时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理论课结束时准备5道左右客观题,每节操作课结束时准备1道综合性操作题来检测学生该节课的学习效果,题目数量不宜太多。

6.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除了教师评价外,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例如在进行小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间互相评价,这样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自己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W目标。

总而言之,21世纪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应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给予重视,不能因为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要更新教学观念,寻求比较新颖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以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及其教学评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频.形成性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B].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 .

篇12

在信息时代的当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还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一、教学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在教学方面,已经开始渐渐地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之前,之所以产生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现象,是由于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如何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就是没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最终学到的知识也处于只会说不会做的状态。因此,要想学生脱离这样的状态,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学校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相对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科目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比较好。动手能力不仅仅单纯地表现为动手,而应加入更多的应用、实践、表达等能力。动手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使二者结合在一起。所以,只有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1.通过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缺乏重视,常常是教师讲,学生记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不动手实践,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利用任务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在学习Excel这部分知识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Excel对自己一个月的开销进行记录。通过任务的形式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2.通过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般来说,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为学生传授知识上,而很少将精力放在丰富教学的内容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创新,教学内容渐渐变得单一,这样枯燥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而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游戏教学法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深得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作用,通过游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PPT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走迷宫的小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被游戏吸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小游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3.通过竞争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生各自动手能力不同,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时候,可以采取分组竞争的方式,将动手能力强和弱的学生相互搭配分成一组,让学生进行小组竞争,为了能够获得胜利,组间成员必须相互配合,互相帮助,这样就起到让学生共同进步的

作用。

例如,在学习完Word这一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竞赛,让小组之间比一比谁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容都运用到海报制作中,并且做的海报更漂亮、更有创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抓住每个学生各自的学习水平与发展特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使教学与实际结合,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和竞争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发挥各自的潜力与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