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1-30 06:49: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备考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备考学习计划

篇1

据了解,截至寒假前,大部分初三学生语文科目中的文言文部分已经普遍学完了,初三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只剩下一些现代文内容没有学习。专家认为,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下学期书本上的现代文知识没有特别大的难度。专家建议,针对语文学科,这个寒假学生已经可以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一轮复习了。

立足课本 巩固基础

复习三年的课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尤其是语文科目,知识点纷繁复杂,可能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

同芳学校杨老师认为,假期是语文科查缺补漏的大好时机。如果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可以在假期找专业的老师为孩子进行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学习方案,有目标的进行补习。开学后一般学校都会进入一轮复习,所以这个假期学生最好能够在课外辅导机构提前进入一轮复习,让专业老师提前为学生查缺补漏,开学后学生就能快速跟得上复习的节奏。

杨老师说,初三学生假期语文科目的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重视巩固基础知识。之所以要立足课本,是因为中考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来自课本之内。比如,我们常说课内文言文难过课外文言文,也就是说对于课内的文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就会给你很大的帮助,使得你在了解一些课外文言文时就会得心应手。

这个寒假,初三学生语文科目应该重点巩固和练习的基础知识。首先是文学常识、字词、句子改错、文言文重点字词等;其次是文言文的背诵、重点课文和古诗词的背诵,如果等到开学再进行背诵的复习就会感到时间不够,所以这个寒假最好提前完成背诵部分的复习。

阅读和作文是提分的关键

在中考语文科目中,阅读和作文分数比例很大,也是很多同学的丢分大项。京翰教育丁老师认为,学生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阅读和作文必须过硬。所以,如果学生能利用这个寒假,在阅读和作文方面取得较大提高,那么开学之后语文成绩取得飞越,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丁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很多阅读的文章都是抒情类的散文,这一类文章最容易导致学生抓不住切入点,表达效果差,在表述上缺乏规范性。在过往的考试中,经常出现二三十分的阅读题,有的同学只能得两三分的情况。阅读题需要学生将信息有效转化为答案,而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就是加强阅读,让学生平时多看一些文章。

丁老师说,初三学生平时课业负担重,很难有大段的课余时间用来阅读。现在寒假来临,正是补上这一课的大好时机。多读文章,多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把握文章思路和中心思想的能力。在考试中,遇到抒情类散文才更容易抓住主旨。

在作文方面,由于目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比较多,因为整体的模式和概念是相同的,那么就需要学子学会提炼主题、分析观点,然后进行全面论证或阐述。这方面的复习,丁老师建议学生在假期有针对性地多看一些范文,打开思路、积累素材。

唐杨

升学考生寒假备战计划之初三英语篇

提高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现阶段,很多初三学生已经开始对英语学科进行系统复习。英语是基础+能力的综合学科,在校期间老师会更注重学生的基础,以词汇、语法、句式练习为重点。专家认为,假期的课外学习应该和课堂复习相结合,以巩固基础为前提,重点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将学校里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每天都要学英语

英语中有一句俗语: “Little strokes fell big oaks.” 意思就是水滴石穿。希格玛学校朱老师说,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在于坚持,所以寒假期间学生应该每天抽出至少一个小时来接触英语。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留的英语作业外,还可以把上学期学过的知识按计划做一个重新整理。也可以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在寒假阅读,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更可以锁定一个好听的英语节目,定时收听。最好做到学英语就像每天吃饭一样,一顿都不能少。

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每天进行连贯性的有规律的学习非常有效,尤其在听力训练上效果特别明显。朱老师说,听力成绩的提高与学生的听力训练时间成正比。学生假期走亲访友或宴会吃饭的间隙,可以用mp3或者随身听练习听力,不仅方便也很可行。不过听的时候要确保用心听,碰到听不懂或理解错的部分可以在事后对照答案和参考。切忌自以为听懂了大概却抓不住关键信息的做法。

通过阅读来学英语

朱老师建议学生在假期尽可能多的进行英文阅读,内容可以是新闻、小说、课本中的文章等等。文章不要太难,阅读的时候不要时时查字典,而是集中精力在你能够读懂的地方,然后试图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其实这并不难,如果你很喜欢你所阅读的材料,你会发现自己的猜词功力还是很强的。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生物迷,那么理解关于动植物的文章将不会很难。如果你是一个足球迷,看体坛快讯中关于足球比赛的消息就要比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好得多。

科苑学校雷校长提醒学生,英语阅读不仅要看懂文章,而且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同时还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针对近几年阅读理解题的常见五种能力考查题型(事实细节、主旨大意、深层含义、推理判断、词义猜测)等进行训练。

别忘搜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对作文头疼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东西可写。寒假时间相对充裕,初三生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倍加英语学校LUCY老师建议初三学生在寒假中,要有意识地多观察和思考一些社会现象,多看、多听、多想、多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并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分析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多观看一些英文电影、收听英文广播和英文歌、看英文书籍等等,这些都是积累素材的好方式。

另外,学大教育徐明东老师提醒学生,开学后,学校可能会对初三下册进行突击式的教学,以确保在区一模前结束初三下册的课程。初三下册虽然没有新的语法项目需要学习,词汇也只有213个,但是由于初三下册涉及到一些重点话题,如学校生活、个人健康、表示感谢等,这些都是近年来中考作文的热门题材,因此,对于初三下册的学习,学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最好能利用假期时间,把学校没有完成的课本内容进行提前预习。

唐杨

升学考生寒假备战计划之初三数学篇

理清头绪,做有针对性的复习

在初中三大主科语、数、外当中,数学知识相对较深奥,且运用难度较大。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都是学习中的难点。有些人盲目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提高数学成绩,因此陷入题海战当中。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虽然数学科目的难度较大,但中考这一科目考试并不只考查拔高题,基础题也占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学生不要盲目畏惧,应该夯实基础,尽量保证在基础题上不丢分。另外,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技巧非常重要。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试题自然迎刃而解。不重视做题质量,只追求数量的题海战术效果并不理想。专家针对初三学生在寒假数学科目的复习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基础知识形成体系

近几年的中考,基础题型占了不小的比例,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对任何一个学生,即使是优秀学生,复习质量高低的关键都在于是否切实抓好基础。基础知识有明显漏洞的,必须首先弥补。当然抓基础不仅仅是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而是应由点到面,将零散的知识点前后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才能有质的飞跃。现代教育杨老师认为,初三数学复习更应强调理解知识的来源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把握知识的横纵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并熟练地掌握。为此,寒假复习中,学生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以基础题型的复习和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的训练为主,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同时关注新学的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

第二,复习过程讲究方法

一些学生复习过程中会面临着系统复习与重点复习,复习基础与提高能力的矛盾,学生往往复习了前面忘了后面,复习后面又忘了前面。

京翰教育丁立中老师建议,学生在复习中不妨采用“短、平、快、全”的方法,短,题型短小,知识点单一,转弯少。平,难度不大,简单易解。快,解题速度快,一般学生耗时约20至25分钟,信息反馈快。全,知识点覆盖整个初中数学体系,考查全面。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心理疲劳。

第三,针对个人情况确定复习重点

复习中,学生要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果是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解题严密、细心;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复习中不妨加强习题训练,在解题过程中注重逻辑关系。另外还要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有区别、侧重的重点复习。同时,有目的地进行纠错训练,分析易错问题。

专家建议学生可以收集各地区的期末试题作为寒假练习,这些试卷都是各地区精心编制的,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同学们准确认识自己的复习状况。通过多份试卷的测试与分析,可以知道哪些知识遗忘了,哪些解题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还可以针对评分标准,检查一下失分原因,是解答过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还是解题方法不好。通过多份试卷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半年来自己的进步在哪里,问题是什么,使自己下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

唐杨

升学考生寒假备战计划之心理篇

调整心态,劳逸结合过寒假

现在距离中高考还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初三高三的学生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当中。当下这个寒假,是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的最后时机,所以如何利用好假期查缺补漏,从而在开学之后的总复习中游刃有余,成为了摆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专家认为,想要高效利用假期时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不仅要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持之以恒的执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调整好心态。现在很多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有偏科现象或者知识网络有漏洞的学生,更急于在假期中解决问题,在最后的总复习中不拖后腿。专家提醒学生,有些事速则不达,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只有保持心态平和,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寒假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找出心理症结

总的来说,初三、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多来源于对升学考试的担忧和焦虑。但归结到个体,可能每个人担忧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希格玛学校朱老师说,寒假期间,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家长沟通和交流,家长要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孩子找出心理压力的源头,并进行疏导,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高效复习。朱老师认为,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学生自己的过高期望

适当的期望值对目标的实现有利,但期望值过高会引起不良的效果。在复习阶段,总是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一些本已竭尽全力才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快速进步,就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焦急紧张,害怕失败。

2.家长的过高期望

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家长通常对子女的学业要求很严,期望过高。有的父母喜欢以言语相逼:“考不上大学,就别进这个家”。 有的父母以过分关心施压,为了孩子能考上大学,陪孩子挑灯夜读,送这送那,关怀备至。于是,学生原本不轻松的心理又要载上一份“温柔”的压力。

3.繁重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繁重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成绩,大搞题海战术。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又独自买了不少复习资料。学生只能把自己埋在资料里,没日没夜地做,致使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结果学生只能靠拼脑力、体力来应付。当学生长期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陷入极度悲观焦虑之中。

适当休息必不可少

找出心理症结所在,并进行疏导,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的第一步。但初三、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积累而成的,所以除了疏导之外,还应该采取一些其他的排遣方式,例如休闲娱乐、走亲访友等等。同芳学校刘老师认为,寒假期间,学生虽然还要以学习为主,但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也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令学生散散心、缓解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心理状态调整好了,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刘老师建议学生在假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放松方式:

第一, 和同学一起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中考体育做准备;

第二,到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等处参观,拓宽知识面;

第三, 到图书馆看看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增长知识,并积累作文素材等等。

刘老师特别强调,春节期间,一定要让考生放松。升学考试之前,春节是考生唯一可以“放大假”的理由,家长要充分理解和配合,让考生从书本和试卷中完全走出来,好好的休息。

家长要克服“考试焦虑”

篇2

A.水银 银 Ag

B.酒精 乙醇 C2H5OH

C.石灰石 氢氧化钙 Ca(OH)2

D.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2.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氮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2014,成都)下列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A.H2+CuO=====Cu+H2O

B.3HCl+Al(OH)3===AlCl3+3H2O

C.CuSO4+BaCl2===BaSO4+CuCl2

D.Ca(OH)2+Na2CO3===CaCO3+2NaOH

4.(2013,长沙)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A.KNO3、NaCl、HClB.FeCl3、Na2SO4、KCl

C.CuSO4、H2SO4、NaCl D.FeCl2、KCl、NaOH

5.(2014,苏州)下列有关物质混合后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C)

A.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蓝

B.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

C.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6.(2013,日照)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D)

甲 乙

A Ca(OH)2 CO(NH2)2、NH4HCO3

B Ba(NO3)2 KCl、(NH4)2SO4

C AgNO3 NH4Cl、NH4NO3

D NaCl K2SO4、KNO3

7.(2014,沈阳)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的试剂是(B)

A.稀盐酸 B.酚酞试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8.(2013,包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含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实验步骤是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D.可用水来鉴别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硝酸铵、氯化钠四种白色固体

9.将固体混合物中的NaCl、CuCl2、Mg(OH)2进行逐一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D)

A.水、氢氧化钠溶液

B.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

C.水、氢氧化钾溶液

D.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10.(2013,玉林)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B)

A.NaOH NaCl CuSO4 HCl

B.KNO3 Na2SO4 NaOH KCl

C.KCl Ba(NO3)2 HCl CaCl2

D.Na2CO3 Ba(OH)2 KNO3 Na2SO4

11.(2014,兰州)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C)

A.煅烧石灰石

B.在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稀释NaCl溶液

D.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二、填空题

12.(2013,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引流__,

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__再过滤一次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O===Ca(OH)2__,

该反应是__放热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石灰石――①加盐酸D――②加碳酸钠溶液③过滤碳酸钙

(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__操作简单,节约能源__。

13.(2014,江西)小吴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右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C物质是__硫酸铜(或CuSO4)__;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H2SO4===Na2SO4+H2O+CO2__;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__③__(填序号)。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氢氧化钾 ④氧化铜

14.某溶液含有Na+、H+、Ba2+、OH-、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

(2)向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

(3)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溶液中①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Na+、OH-、CO32-__;②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H+、Ba2+、SO42-__;③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Cl-__,欲确定其是否存在,方法是: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__先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__,若看到__出现白色沉淀(或先加入足量AgNO3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NO3产生的白色沉淀有部分溶于稀HNO3,且有气泡产生__,说明溶液中含有该离子。

15.(2014,南京)如右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去。

(1)写出甲的化学式__HCl__。

(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__H2O__,丙的化学式为__Ca(OH)2__。

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__CO2__,丙能与①中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CaCO3+2NaOH(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写出一个即可)。

③写出①中的乙和②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H2O===H2CO3__。

16.(2014,泰安)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如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厂最终产品有__纯碱、氯化铵(或碳酸钠、氯化铵)__(填物质名称);

(2)流程Ⅰ中为了除去杂质,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C__(填字母);

A.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

B.加入三种溶液将粗盐水中的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

C.按流程Ⅰ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

(3)在流程Ⅱ中,如果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氯化铵,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是__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__;

(4)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HCO3=====Na2CO3+CO2+H2O__。三、实验探究题

17.(2014,聊城)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2CO3+BaCl2===BaCO3+2NaCl__。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BaCl2_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__3__不成立。

篇3

A.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氮肥和磷肥——观察颜色

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2.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A)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3.(2013,武汉)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D)

选项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水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4.(2014,山西)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NaOH溶液、浓H2SO4

C 鉴别食盐、蔗糖 品尝

D 鉴别H2O、KCl溶液 AgNO3溶液

5.(2013,黄冈)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B)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6.(2013,烟台)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C)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知温度的变化

C 食盐水和醋酸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7.(2014,连云港)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B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D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2013,潍坊)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为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D)

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0.(2014,无锡)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

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

11.(2013,北京)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试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__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Na2CO3溶液__。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__氧化铁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__CaO__。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__NaCl、CaCl2或NaCl、CaCl2、HCl__(写出所有可能)。

12.(2014,白银)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CaCO3__,G__CuSO4__,H__Cu(OH)2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放出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CO+CuO=====Cu+CO2__。

13.(2013,黄冈)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H2(或CO)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Fe2O3+3C=====高温4Fe+3CO2__。

(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CaCO3+2NaOH[或Ba(OH)2+CO2===BaCO3+H2O__Ba(OH)2+Na2CO3===BaCO3+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__。

14.(2013,青岛)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__CaO__;D__CuSO4__。

(2)在下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头“”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三、实验探究题

15.(2014,兰州)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__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__(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__C__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__碳酸钾和氯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篇4

A.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D.甲装置实验中没夹紧弹簧夹,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2.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收集一瓶氧气,观察颜色 B.观察颜色来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C.闻气味来区分白酒和白醋 D.用10毫升量筒量取5.56mL的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进行分离

B.实验是制取气体的原料必须是纯净物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4.为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C.闻三瓶气体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Cl( CO2) 适量NaOH溶液 洗气

B NaCl (NaOH) 过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稀盐酸(稀硫酸)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腈纶和羊毛纤维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B 食盐溶液和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氯化铵和尿素[CO(NH2)2] 与熟石灰混合后一起研磨,闻气味

D CO2和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7.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

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8.下列方法一定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氧化铜中含有的木炭粉——高温加热

B.除去碳酸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加入稀硫酸

C.提纯新制二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鉴别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加入稀盐酸

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所选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区分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 加Ba(NO3)2 溶液

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加水或稀盐酸

C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在氧气中点燃

D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A.A B. B C. C D. D

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二、填空题

11.(12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和D都是黑色粉末,将A与B混合或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无色的气体F产生,加热B和C的混合物与只加热B相比,产生F的速度前者要比后者快很多,且反应前后C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只加热A时,除产生气体F外还有物质C产生,D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的文字表达式。

(1)各物质的名称:A ,B ,C ,D ,E ,F 。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后面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 ( )

② ( )

③ ( )

12.(7分)一种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一种无色气体C。在C中,黄色粉末D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某常见金属F,在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得黑色固体G。

(1)物质A、G的名称分别是 , ;物质B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完成反应D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3)写出F在C中燃烧的表达式: ,此反应属于 反应。

13.(8分)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己略去):

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 。

(2)溶液A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3)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4)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

14.请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志(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1)NaNO3(Na2CO3) _________ ;

(2)Cu(CuO) _________ .三、简答题

15.(4分)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室通常用(填写化学方程式)____反应制O2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可用作O2制气装置的是(选填字母)____。

(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依次为: 、

、 ;最后一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选填字母):____。

a.玻璃棒 b.试管 c.酒精灯 d.蒸发皿

e.量筒 f.烧杯 g.铁架台

16.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已知试剂1为氯化钾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

(1)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   ;

(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

;

(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  ,试剂Ⅲ的名称是   ;

(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   .

17.“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小明欲从孔雀石中提炼出单质铜。

【查阅资料】(1) 碱式碳酸铜加热易分解,其方程式为:Cu2(OH)2CO3加热2CuO+CO2+H20。

(2) 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设计方案】在实验室中以碱式碳酸铜、铁粉、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单质铜。请你仿照下图画出方案二制取铜的流程图,要求:步骤最少。

方案一:

方案二:你设计的方案为

【进行实验】方案一中最后一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的实验现象为

【反思】铜锈的主要成分也是碱式碳酸铜,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推知,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四、推断题

18.如图是中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其中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X、Y、E都为氧化物,X、E都为黑色固体,Y可用作干燥剂,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I为蓝色沉淀,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

(1)X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2)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L的化学式  .

(4)写出G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14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2KClO3 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解: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①写出下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 。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11中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

的作用是 。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

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

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点)。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B、乙装置实验中红磷燃烧放热,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故胶塞先向右移动,正确,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正确,D、甲装置实验中若没夹紧弹簧夹,则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错误,故选D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D

【解析】

试题分析:A、可以通过观察得出氧气的颜色,正确,B、高锰酸钾是暗紫色,而氯酸钾是白色,故可观察颜色来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正确,C、白酒有特俗气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故可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分白酒和白醋,D、量筒的精确值是0.1mL,故数据不合理,故选D

考点:物质的性质,量筒的使用

3.D

【解析】

试题分析:A、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错误; B、实验是制取气体的原料不一定纯净物,例如制取氧气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错误;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正确;故选D.

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4. D

【解析】

试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根据气体的性质知道可选用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燃烧更旺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氧气;变化不大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空气;熄灭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选择D

考点:气体的鉴别

5.B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A选项氢氧化钠与主要物质反应;B选项符合除杂的原则;C选项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一氧化碳不能燃烧;D选项引进新杂质硝酸;故选择B

考点:物质的除杂

6.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腈纶和羊毛纤维利用燃烧法闻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B选项中食盐溶液和盐酸溶液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颜色;C选项氯化铵和尿素可以通过加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鉴别;D选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通入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进行鉴别;故选择B

考点:物质的鉴别

7.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可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熄灭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氧气,无明显变化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为空气;故选择B

考点:气体的鉴别

8.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不能达到目的,高温加热碳能与氧化铜反应;B选项不能达到目的,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是主要物质减少;C选项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选项鉴别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加入稀盐酸能达到目的;故选D

考点: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9.A

【解析】

试题分析:A、硫酸钾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所以可用加Ba(NO3)2 溶液的方法区分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故A正确; B、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也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不能用加水或稀盐酸的方法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故B错误; C、CO2中含有CO气体时不能被点燃,所以不能用在氧气中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气体,故C错误; D、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和铜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能达到目的;B选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在敞口容器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是不能达到目的的;C选项用浓氨水探究分子的运动;时能达到目的的;D选项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时能达到目的的;故选B。

考点:实验方案评价

11.(1)高锰酸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木炭 二氧化碳 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所学物质的性质可知,(1)物质A为高锰酸钾、B为氯酸钾、C为二氧化锰、D为木炭、E为二氧化碳、F为氧气;(2)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的类型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考点:物质的推断、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

12.(1) 氯酸钾 , 四氧化三铁 ; 催化作用 (2)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3)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也可写符号表达式,下同),化合(或氧化)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在C中,黄色粉末D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可知C是氧气,D是硫磺,E是二氧化硫;F和氧气的反应现象推得F是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可根据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气,可知A是氯酸钾B是二氧化锰;(1)由以上分析可知物质A、G的名称分别是氯酸钾,四氧化三铁; 物质B时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且能与水反应,所以实验室完成反应D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及推断

13.(1)过滤 漏斗 玻璃棒 (2) H2SO4、CuSO4、ZnSO4

(3) Zn + H2SO4 === ZnSO4 + H2 (4)A、C

【解析】

试题分析:(1) 经过过程II得到固体和液体,即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 溶液A是经过实验I,发生反应:2Cu+2H2SO4+O22CuSO4+2H2O,Zn + H2SO4 =ZnSO4 + H2,再加上过量的硫酸,所以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ZnSO4

(3) 经分析固体C应是铜、锌混合物,所以过程III就是要将锌除去,所以有气体产生,发生的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4)根据上面的分析,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ZnSO4,固体C应是铜、锌混合物,所以选AC

考点:过滤基本操作,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14.(1)Na2CO3+2HNO32NaNO3+H2O+CO2 (2)CuO+H2SO4CuSO4+H2O

【解析】

试题分析:用化学方法给物质的除杂有2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除去NaNO3中的Na2CO3,应加入稀HNO3,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NO32NaNO3+H2O+CO2(2)除去Cu中的CuO,应加入稀H2SO4,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考点:物质的除杂

15. (1)2KClO3 2KCl + 3O2 或2H2O2 2H2O+ O2;B或A;(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cdg.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实验室通常用2KClO3 2KCl + 3O2 或2H2O2 2H2O+ O2反应制O2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可用作O2制气装置的是B或A;(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最后一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玻璃棒c.酒精灯 d.蒸发皿、g.铁架台

考点:氧气的制取、粗盐的提出

16. (1)硫酸钡;(2)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3)K2CO3;盐酸;(4)蒸发结晶

【解析】

试题分析:(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可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钾和碳酸钾,所以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可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3)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A中含有氯化钾和氯化钡,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试剂Ⅱ为碳酸钾;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剂Ⅲ的名称是盐酸;(4)氯化钾溶于水,所以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

17. Cu2(OH)2CO3+ 4HCl = 2CuCl2 + CO2+ 3H20

产生气泡,析出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浅绿色 CO2

【解析】

试题分析:(2) 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 4HCl = 2CuCl2 + CO2+ 3H20,根据反应的情况可设计为

【进行实验】方案一中最后一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铁与剩余的盐酸反应也能置换出金属铜,故实验现象为产生气泡,析出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浅绿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思】铜锈的主要成分也是碱式碳酸铜,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推知,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有关

考点:实验方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18.(1)催化;(2)CuSO4+2NaOH=Cu(OH)2+Na2SO4;(3)BaSO4;(4)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试题分析:(1)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碳酸钙,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和X反应会生成B、C,A、B、X、Y、E都为氧化物,X、E都为黑色固体,所以A是过氧化氢,X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是水,C是氧气,Y可用作干燥剂,水与Y生成的D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Y是氧化钙,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G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H会生成蓝色沉淀I,所以I是氢氧化铜沉淀,H中含有铜离子,E和硫酸反应会生成H,所以H是硫酸铜,氧气和Z反应会生成E,所以Z是铜,E是氧化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J是硫酸钠,通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所以X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X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2)反应⑥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3)通过推导可知,J是硫酸钠,K和硫酸钠反应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所以L是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4)通过推导可知,G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发生变质,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9. (1)5.9g(2)AC(3)①a铁架台b酒精灯②甲 引流

③KCl+AgNO3==AgCl+KNO3(4)蒸发过程中,氯化钾固体飞溅(合理均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题目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 2KCl+3O2。已知量为氯酸钾的质量为15.0g;未知量为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所以解题思路为:利用氯酸钾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

解题过程: 解题步骤:

解:设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①设未知量

2KClO3MnO2 2KCl+3O2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5 96 ③标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

15.0g x 标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45:96 =15.0g:x ④列比例式

x=5.9 g 求解未知量

答: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5.9 g。 ⑤写出答案

(2)在操作过程中,固体1的成分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所以加入水只能使氯化钾溶解而不能使二氧化锰溶解。因此B项错误。控制水的用量是为了减少因过滤和烘干、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太多而影响实验的效率和浪费能源。所以应选AC。

(3)①图示中的仪器a为铁架台;b为酒精灯。

②操作m将原混合物分离为固体和液体,所以应为过滤。应选甲操作。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篇5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2.(2014,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3.(2014,兰州)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

A.Y>Z>XB.Y>X>Z

C.X>Y>Z D.Z>Y>X

4.下列关于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5.(2014,菏泽)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C)

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6.(2014,重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7.(2013,湛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

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Fe、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FeSO4溶液中;⑤将Fe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的是(D)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

9.(2014,株洲)中国南车株洲时代集团生产的油电双动力公交车因省油、环保而在全国推广,双动力公交车制造需要大量使用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双动力公交车所有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

D.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D)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二、填空题

11.(2013,邵阳)右图为常用的铁锅,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于__有机__(填“无机”或“有机”)材料。

(2)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__导热__性。

(3)金属材料一般易腐蚀,每年腐蚀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列举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刷漆(合理即可)__。

(4)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原因是__铝在空气中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__。

12.(2014,沈阳)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质名称为__硫酸铜__,其溶液的颜色为__蓝色__。

(2)铁属于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

(3)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2__。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置换反应__。

13.(2013,南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_水(或水蒸气)__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刷油漆(或镀上一层耐磨或耐腐蚀的金属等)__。

(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CuCl2等可溶性铜盐__溶液和__MgCl2等可溶性镁盐_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Fe+CuCl2===FeCl2+Cu__。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3,陕西)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Zn+2HCl===ZnCl2+H2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AB__(填字母)。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铁钉未打磨有铁锈,铁锈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__Fe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uSO4===Cu+FeSO4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除去铜中的铁__;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蒸发__。

16.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1)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熔点高、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有下列用途:①用来做保险丝;②用来制人造骨;③用于制造船舶;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能相符合的是__②③④__(填序号)。

(2)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赶走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__。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过量空气、高温① CO2 ――焦炭、高温②CO――赤铁矿、高温③ Fe

写出②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__CO2+C=====高温2CO__、__3CO+Fe2O3=====高温2Fe+3CO2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我们必须保护金属资源并进行金属的回收利用。某兴趣小组同学欲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金属铜,应先加入__稍过量铁粉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H2SO4===FeSO4+H2__、__Fe+CuSO4===FeSO4+Cu__。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Fe、Cu__,继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和硫酸亚铁固体。

(4)在学习了金属资源保护内容以后,兴趣小组同学对金属的锈蚀做了观察,发现残留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家用的铜质水龙头也生了一层绿色的铜锈。回忆已有的知识,铁生锈的原因是__与空气中的O2、H2O同时接触__。那么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有关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除依照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外,还补充做了铜锈蚀与__CO2__有关的实验。请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保持金属及金属表面的洁净与干燥(合理即可)__。四、计算题

17.(2014,泰安)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一铁铜合金中含铁的质量分数,将6 g该合金粉末样品,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60 g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还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回收处理。请结合下列图式计算:

(1)该合金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所得固体铜的质量a为多少克?

(3)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多少克水,能得到5%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缺铁花卉的营养液。[(2)(3)中计算结果精确至0.1 g]

解: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Fe+CuSO4 === FeSO4+Cu

56160 152   64

x 160 g×10% z y

56/160=x/(160 g×10%) x=5.6 g

160/64=(160 g×10%)/y y=6.4 g

160/152=(160 g×10%)/z z=15.2 g

(1)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5.6 g/6 g×100%=93.3%

(2)a=6.4 g+(6 g-5.6 g)=6.8 g

篇6

(2)黄酮素含有__三__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3∶2__(填最简化)。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81.1%__(结果精确到0.1%)。

2.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C3H5ONx。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9∶4__(填最简整数比)。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的数值为__1__。

3.今年春季我国出现H7N9禽流感,治疗的新药是帕拉米韦,其分子式是C15H28N4O4,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1个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B.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5∶28∶4∶4

D.分子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4∶4

4.(2014,临沂)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7∶5

5.(2014,德阳)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 t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

(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 t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19.6_t__;

(2)计算中和泄漏的98%浓硫酸20 t,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

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H2SO4+Ca(OH)2===CaSO4+2H2O

9874

19.6 t x

9874=19.6 tx

x=14.8 t

答:(1)98%的浓硫酸20 t中含H2SO4的质量为19.6 t;(2)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4.8 t。

6.(2014,沈阳)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CO2和NH3来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一定条件CO(NH2)2+H2O。

请计算下列问题:

(1)若用CO2和NH3生产900 t尿素,理论上可固定CO2的质量是多少吨?

(2)2 t含尿素90%的化肥(杂质不含N)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吨(精确到0.1 t)?

解:(1)设可固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2NH3=====一定条件CO(NH2)2+H2O

44 60

x 900 t

4460=x900 t

x=660 t

(2)2 t×90%=1.8 t

方法一:

1.8 t×Ar(N)×2Mr[CO(NH2)2]×100%=1.8 t×14×260×100%=0.84 t≈0.8 t

方法二:

Ar(N)×2Mr[CO(NH2)2]×100%=14×260×100%≈46.7%

1.8 t×46.7%≈0.8 t

答:可固定二氧化碳660 t,2 t该化肥中含氮元素0.8 t。

7.(2014,兰州)100 g某浓度的硫酸恰好与13 g的锌完全起反应。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 g);

(2)将(1)的结果标在图中;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161 2

13 g y x

6513 g=161y=2x

x=0.4 gy=32.2 g

硫酸锌的质量分数=32.2 g100 g+13 g-0.4 g×100%=28.6%

答:生成0.4克的氢气,同时硫酸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8.6%。

8.(2013,江西)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兴趣小组为该厂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过滤后的水样200 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水样中杂质的影响):

(1)反应生产CO2气体的质量是__4.4__g;

(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农业上常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上述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能否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

解: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17 44

x   4.4 g

篇7

图1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2014年新课标I卷,27题节选)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图2

(已知: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

【解析】(1)①海水(主要为氯化钠的稀溶液)是中性溶液,铁在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②海水表面溶解的氧气最多,氧气得电子生成OH-;C处的铁失去电子生成Fe2+,可以想象为水面生成的OH-与C处生成的Fe2+相互吸引并结合生成Fe(OH)2,Fe(OH)2进一步被表面海水中溶解的氧化为Fe(OH)3, Fe(OH)3分解生成铁锈,故在靠近表面的B处生成的铁锈最多。各反应发生的大致区域如图3所示:

图3

(2)①电解稀硫酸的阳极是“放氧生酸”:2H2O-4e-O2+4H+。②电解NaOH稀溶液的阴极是“放氢生碱”:4H2O+4e-2H2+4OH-。阳极室不断生成的H+与原料室的H2PO2-相互吸引,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3PO2。③“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说明H3PO2及H2PO2-具有还原性。合并前后的不同在于:合并前H2PO2-没有与阳极接触,合并后具有还原性的H2PO2-与阳极接触放电(失去电子)被氧化为PO43-。

【答案】(1)①吸氧腐蚀 ②B (2)①2H2O- 4e- O2+4H+ ②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 ③PO43- H2PO2-或H3PO2被氧化

【备考启示】(1)“阴阳相吸”是很多化学反应的微观基础,阴阳相吸的含义有:①阴离子与阳离子相互吸引并发生迁移;②阴极吸引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阳极吸引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并使阳离子、阴离子发生定向移动;③正极吸引自由电子,使电子经过金属导线由负极定向移动到正极。(2)考生要有丰富的微观想象能力,铁锈主要不在正极或负极处形成,而主要在正、负极之间产生,因为Fe(OH)2在正、负极之间形成,Fe(OH)2继续与溶解的O2(靠近水面溶解的O2多)反应生成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才生成铁锈,因此铁锈主要是在有O2的区域形成。复习备考归根到底是要对教材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四、考查对比分析的能力

例5 (2014年天津卷,7题节选)已知:

化合物 MgO Al2O3 MgCl2 AlCl3

类型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熔点/℃ 2800 2050 714 191

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 ;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 。

【解析】氧化镁和氯化镁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均能制备金属镁,但氧化镁的熔点(2800℃)比氯化镁的熔点(714℃)高得多,因此电解熔融氧化镁制备金属镁比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金属镁能耗要大得多,生产成本也高得多。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氧化铝能导电而氯化铝却不能导电,因此只能选择电解氧化铝制铝而不能选择电解氯化铝制铝。

【答案】MgO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难导电

【备考启示】(1)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发现异同,利用结构、性质上的不同来解释应用上的差别。(2)实际工业生产中用冰晶石(Na3AlF6)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3)纯净的熔融氯化铝不导电,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找到某种物质与熔融态的氯化铝形成的液态混合物能导电,那么电解熔融氯化铝就能制备金属铝。事实上,工业上已有用电解AlCl3-NaCl-KCl的熔融盐混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其能耗比电解氧化铝与冰晶石的熔融混合物更低。

五、考查复杂装置的判断

例6 (2014年广东卷,11题)某同学组装了如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

A.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Ⅱ逐渐溶解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

图4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前两个烧杯中有盐桥,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盐桥电池,若将Ⅱ和Ⅲ、Ⅰ和Ⅳ断开,把Ⅰ和Ⅱ连接起来,就是总反应为2Al+3CuSO4Al2(SO4)3+3Cu的盐桥电池,如图5所示:

图5

第三个烧杯中是两个铜电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应该联想到铜的电解精炼装置:盐桥电池的负极铝与铜电极Ⅳ相连,铜电极Ⅳ作电解池的阴极;盐桥电池的正极与铜电极Ⅲ相连,铜电极Ⅲ作电解池的阳极。至此,考生可在图上标明,如图6所示:

图6

参照图6,根据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可以顺利得出结论。电流方向与电子方向相反,即电极Ⅳ经电流计到电极Ⅰ,A正确。电池负极是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电极Ⅱ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铜离子不断得到电子并在电极表面析出铜,电极II逐渐变粗,C错误。电极Ⅲ是铜作活泼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Cu-2e-Cu2+,D错误。

【答案】A

【备考启示】(1)利用原电池作为电解池的电源,创设比较复杂的情景,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这种命题方式应引起考生的重视。(2)盐桥电池的构造是:还原剂与氧化产物在一起构成电池的负极区,氧化剂与还原产物在一起构成电池的正极区,负极区与正极区通过盐桥相连。理解并牢记盐桥电池的优点:可以避免氧化剂与还原剂(如本题中的铜离子和铝)的接触,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高电池效率,提供稳定的电流。

六、考查电化学计算

例7 (2014年重庆卷,11题节选)一定条件下,如图7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①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用A、D表示)

②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③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η= 。

(η=×100%,计算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1位)

图7

【解析】①仔细观察装置图可以发现:电解池左边D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苯加氢还原。根据电解池中电极名称的规定知:发生还原反应的D电极是阴极,即电子流入的电极,故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AD。②该电解池的目的是为了储氢,故目标产物为环己烷,其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③阳极生成的H+经过高分子电解质膜移动至阴极,一部分H+与苯一起得电子生成环己烷,还有一部分H+ 得电子生成H2(2H++2e-H2,阴极的副反应),左边(阴极区)出来的混合气体成分为未反应的苯(g)和生成的环己烷(g)、H2,设未反应的苯蒸气物质的量为x,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阴极生成的气态环己烷为(2.4-x)mol,得到电子6(2.4-x)mol,阴极生成

y mol H2得到电子2y mol,阳极(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生成2.8 mol O2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为4×2.8 mol=11.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6(2.4-x) mol+2y mol=11.2 mol;阴极出来的混合气体中苯蒸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10+y)= 0.1;联解得x=1.2 mol,电流效率为6×(2.4-1.2)÷ 11.2×100%=64.3%。

【答案】①AD ②C6H6+6H++6e-C6H12 ③64.3%

【备考启示】“定量计算进入化学意味着化学的成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是思维的飞跃”等观点是命题专家的共识。要加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就应重视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实际化学计算题。

Q博士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Ⅰ)λ =± 1.

篇8

王同学还制订了寒假每天学习计划:

7:00~8:00,起床,跑步;

9:00~11:00,在图书馆学习;

11:20~13:30,午饭,午睡;

篇9

要想真正完成好学习计划,在考虑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安排。应包括社会工作时间、为集体服务时间、锻炼时间、睡眠时间及娱乐活动时间等。这样,在学习时间内才可能精力充沛地学习。

二、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二是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一般可以用来补课或提高深造。学习较差的同学,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经历常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自由时间逐渐增加的过程。凡是体会到因为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而给学习的全局带来好处的同学,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越来越大。

三、长计划和短安排。

长计划和短安排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应有个大致计划。

由于实际的学习生活往往无法预测,所以,长计划不可能太具体,不可能把每天干什么都列出来。但是,在学习上计划要解决哪些问题,心中应当有数。应把一个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四、从实际出发来制订计划在订计划的时候,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

主要指以下几方面:1.自己知识和能力2.每个阶段的学习时间3.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4.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从实际出发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重点。

五、计划要留有余地。计划终归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可能性。

要想把计划完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会发生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不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就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

六、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和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看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当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又比较长,这时候可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时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去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学习时间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等等。这样安排,在同样多的时间内,由于安排了合适的内容,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篇10

今天是x年x月x日,距龙xx整整一个月,距本学期期末考试只有两周左右时间。

学习是一名学生的根本任务,学业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竞争力和过春节的心情。如今,各科基本进入复习阶段,这就

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复习备考态度,帮助我们查漏补缺,理清知识脉络,夯实各科基础,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那么,如何让

我们的复习备考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呢?我认为在复习中关键要具有七颗心,即信心,雄心,诚心,热心,虚心,细心,耐心。

第一颗心是信心,就是你在现有的这个层次上,要怀着我一定能做好的态度,这个态度就决定了学习水平的好坏。俗话说思想有

多远的,你就能走多远。在复习中信心就是我们的指明灯,引领我们创造骄人的业绩,走向辉煌的明天。

第二颗心是雄心,就是要求我们复习要有斗志,要积极地迎接学习挑战。要敢于对任何困难和任何对手说不,要有超越他人的勇

气。

第三颗心是诚心。诚,则多助。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之。怀着一颗坦诚之心去面对知识盲点和学科弱项,敢于承认自己的不

足,想办法去提高。

第四颗心是热心。不论自己的复习有多繁忙,心情有多烦燥,他人求助时必须能够笑脸相迎,使求助者产生不甚感激之情。微笑

是沟通的开端,简单的一句“我能帮助你吧”便能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是对方给予你信任。他们也将会在你有困难时给予你帮

助。

第五颗心是虚心。我们也要虚心地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学习,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能心高气傲,要多方面提

升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学习有困难的也不要灰心,只要你肯虚心求教,你一定能有所进步。

第六颗心是细心。练习题和试题往往会设置些许障碍,我们必须做到冷静和细心,力争读懂看透,思绪缜密,不漏掉任何关键点

或条件。

第七颗心是耐心。复习过程是枯燥而又繁琐的,稍不留神就可能产生懈怠情绪,人的情绪容易变得浮燥起来,也和同学产生矛盾

篇11

一、江苏高考化学命题基本趋势

2012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五个年头,高考化学的题型和题量已基本稳定,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题干阅读量小,考生答题时间相对充裕,使今年高考化学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正向着既能为高校选拔具备继续学习潜能的学子,又能发挥命题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在考心上,试题更加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的要求,注重了对考生理解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减少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考查。试题在解读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资源和考试说明等方面似乎比往年都要做得好,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今年高考江苏化学试卷总体特点是: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贴近实际、简约朴实。

1.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必考部分)与考试说明的比较

2. 2010、2011与2012三年题型比较

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题型、题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趋向稳定。I卷选择题还是以传统题型为主,考查内容涵盖了周期表、化学平衡、离子共存、环境保护、化学电池等。学生感觉做这些题目比较顺手,毕竟高三一年,这类题练得比较多,陌生度不大,单项选择题大多容易得分。Ⅱ卷难度也比去年下降了,以中档题为主。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如17题寻找流程图中的信息,设计物质的合成途径,19题的实验题NO和NO体积比不同产生何种影响、20题据图像分析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什么。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化学试题的设置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闭门造车,II卷试题内容涉及生活、生产、环保、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贴近实际是本年试题的又一大特点。如16题亚硝酸钙的制备,涉及环境保护、生产条件优化、物质的循环使用等。总之,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三年已基本保持稳定。

2013届高三化学复习,我认为要少做难题、偏题,“少挖坑”,多在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等的广度上下工夫,“广积粮”。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检测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二、对复习备考的建议

1.研读考纲,把握复习方向。

新课程化学高考复习备考,应以《考试说明》确定复习内容,在2010年《考试说明》还没有到手之前,2009年《考试说明》仍有指导意义,以高中化学新教材为依托,根据必、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组织实施复习教学。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高中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主线,明确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和关键点、易错易混点。切勿盲目拓展加深。

2.夯实基础,构建主干知识。

“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在教学中,应注意研究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变化,立足“双基”,引导学生对知识之间整体联系的认识,加强对物质的变化本质及规律的理解。重视三大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热化学反应)、三大化学理论(平衡理论、结构理论和电离理论)这些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完善和深化知识点。知识点的深化要采取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化。并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在教师的指导下,考生可进行专题训练,其功能就是将具有某项属性的分散知识,集中在一起构成“集成块”。在复习时把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点串成线、结成网,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铜及其化合物复习课,就可以形成如下的网络:

(1)无机化合物之间的网络。

(2)与有机之间的网络。如:Cu(OH)被醛基氧化为CuO,CuO被CHOH还原为Cu。

(3)与氧化还原之间知识网络。

如:已知氧化性顺序如下:Br>Fe>I>S。请将Cu按其氧化性排入到上述顺序中去,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4)与物质结构之间知识网络。

如:Cu可以与NH形成复杂离子[Cu(NH)],NH分子也可以换成其他分子或离子。

①将CuCl固体溶于水配成浓溶液,观察浓溶液为绿色。

②将其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CuCl浓溶液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变成天蓝色;然后再向该天蓝色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振荡又恢复成绿色。

③向另一份浓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也呈天蓝色。请结合Cu的结构用化学方程式和文字分析该变化的原因。

④取部分绿色或天蓝色溶液,加入浓氨水,观察,溶液变成深蓝色,请分析该变化的原因。

合理整合必考3个模块的知识,循序渐进,重视基础,全面、系统地落实《考试说明》中的各个知识点,找到知识与技能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把“三基”落到实处。决不能游离于《考试说明》和教材之外,埋头于各类教辅和题海之中,习题训练与讲评课要目的性明确,追求最佳投入与产出比,切忌造成解题“思维定势”。

3.加强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突出化学是实验科学,加重对实验考查力度,在近三年的化学试卷中呈增加趋势。但是从近年的考试中我们注意到,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去年的抽样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显然实验题已经是化学卷中考生失分的重要因素。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的思想,平时要做好演示和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化学知识的美,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多年来老师重视实验,学生也重视实验,但由于实验教学考查途径不完善,始终是薄弱环节,怎样提高实验能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和老师。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实验备考:一要特别重视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并理解其原理;二是回归教材“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真正动手完成实验;三要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并完成几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究性实验。

如在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递变规律”,分别用镁条和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硫酸几乎不反应,基本上看不到气泡。或在相同的条件下,将两块完全相同的铝片放入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发现稀盐酸中产生H速度比稀硫酸中快,这一现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酸的通性等是矛盾的,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疑惑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请设计实验分析原因。于是我鼓励学生去对此现象大胆猜想、探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假设和实验设计。

疑问: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反应的实质是单质铝与氢离子反应,那么为什么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与铝片反应的速率却比稀硫酸要快得多?

猜想与假设:溶液中除氢离子外的其他离子(Cl、SO)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稀盐酸中产生H速度比稀硫酸中快,那么,是否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SO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呢?

探究方案制订与实施:用1mol/L的稀盐酸和0.5mol/L的稀硫酸分别与相同的铝片反应,验证了这个题目的正确性。两者再进行对比实验分别检查Cl和S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再进行对比实验:

1.若往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固体NaCl后,再与Al反应,发现反应的速率加快。

2.若往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固体NaSO后,再与Al反应,发现反应的速率减慢。

通过以上等实验对现象加以分析、探究,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当前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教学理念。

三、具体做法

1.精心策划,精细准备——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实践。

(1)一轮复习的定位和目标

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技能,构建知识网络,打好知识基础,适当提高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良好的认知结构。这一轮复习时,我们在例题、习题的选择上充分注意基础性、思想性、方法性、迁移性,控制难度,减小坡度,真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扎实到位。同时,穿插必要训练和考试。这一轮复习必须有充裕的时间,我们一般在二月初结束。

(2)一轮复习的实践和感悟

1)练:平时的训练在选题上力求知识基础、题材新颖,尽可能原创,通过训练及时做好讲评与分析,及时适当调整复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2)精:精心策划,精细准备,精选专题。

①教师提前准备:1)2012高考结束后,组织教师统一定时考高考试卷。2)开学初备课组组织本组教师共同学习2012年化学考试说明,力求准确把握每一说明的内涵与外延。以上两项准备目的使我们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②及时了解学生:1)开学初,我们就让全体学生做了2012江苏考题,并进行及时批改与分析。2)针对我校本届高三学生生源基础较差,面对这一情况我们是给目标、多鼓励,力求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清醒的头脑,灵巧的双手,良好的习惯。具体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后及时整理好笔记。作业要求:要有详细的作题过程,及时完成,及时批改及时订正,做好纠错工作。

③精心组织备课。

2.整合激活迁移应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重点。

(1)精选专题,整合激活:二轮复习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深化和应用,同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一轮复习针对高考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注意主干知识的复习,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我们将会精选专题整合激活。

(2)精选例题,迁移应用: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使所整合的知识达到“灵活”“熟练”的程度,应注意广泛吸取信息,精心编拟例题和练习,突出重点评析,注意查漏补缺。应在知识的交汇点上选择例题和习题,除了注意题目的思想性、迁移性以外,还要适当注意题目的新颖性和综合性,提高学生在新背景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二轮计划与安排

第二轮主要按下面几个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专项训练,时间从2月中旬到4月下旬。

1.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

3.溶液与分散系

4.物质结构、化学键

5.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及元素推断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

7.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

8.电化学及其应应用

10.重要的非金属及化合物

11.重要的金属及化合物

12.化工流程题的破解

篇12

1、来自985、211院校

2、报考985、211院校

3、报考/来自省重点实验室

满足三条之一可以调剂

专业硕士录取要求:

1、考研成绩均够国家线,满足调剂条件;

2、考研方向: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

3、有数学成绩

学业硕士录取要求:

1、考研成绩均够国家线,满足调剂条件;

2、考研方向: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

凡符合条件的同学发考研成绩、生源校、报考院校、四六级成绩、科研经历以附件(附件名称:姓名+生源校)的形式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到很多同学的邮件,很多都是群发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你们,作为从调剂生过来的学长,真心提个建议,给老师发邮件的时候,切记,不要群发,最后仔细看老师的介绍,对老师研究方向能有个了解,也可以在邮件中提到愿意做老师的研究方向等。毕竟调剂是双向的,老师也需要学生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愿意从事这个方向,是否愿意来本课题组。

群发邮件,真心感觉没用的,首先你要先决定,是否真的想来老师的课题组,而不是单单为了增加可调剂的机会。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在这里祝福大家找到满意的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