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2-08-21 17:56: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养成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养成教育论文

篇1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教育;秃头论证理论;谷堆论证理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在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包括与同学相处融洽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尊重师长的习惯;在纪律方面良好的习惯包括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的。现在的我们学生大多是90后,号称自己是新新人类,他们成长在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大环境中,而且在小学,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突然要约束制约他们,他们的敌对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也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对我们的学生丧失信心,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防微杜渐,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每年新生入校时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同时对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一天的军训。军训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军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着装统一,发型合格,端正姿态,行动迅速,令行禁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娇气,在家娇生惯养,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的不在少数,高二,高三的学生在度过了一个假期,很多不良的习惯又开始滋生,蔓延。记得看过一个秃头论证理论。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军训给我们的学生戒除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多数同学在经历了军训后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学习自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也逐渐的有了团队意识和荣誉感。记得一位学生刚入校时,被子不会叠,连自己的袜子也不会洗,因为在家依靠父母已成了习惯,可是在参加了军训后,在教官、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依赖心理,慢慢学会了自己动手,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进步,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还有高二,高三的同学在经历了一天的军训后,仿佛又回到了高一军训时,那种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很自觉的在老师的监督下回归学生本色。特别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竞争如此激烈,大浪淘沙,我们不可能在父母的庇护下度过一生,我们必须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锻炼自己,以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基础教育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习习惯的生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生成要遵循着习惯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篇2

二、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方法

1.从幼儿入园时抓起,提高幼儿动手的能力和爱劳动的意识。新入园的幼儿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努力做好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工作。如,让幼儿饭前、便后自己洗手,学会自己吃饭,上完厕所自己把裤子提好等。同时,教师还可利用比赛、讲故事、鼓励等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园里,大多数幼儿对力所能及的劳动都有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的愿望,特别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更愿意参加劳动。因此,幼儿每做一件小事,哪怕做得不好,教师都要充分肯定幼儿的劳动成果,再加以适当的引导,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篇3

(一)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判定,但是因他们生活的阅历还不够、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丰富,所以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有时会很偏激,这极易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对父母的说教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向着背道而驰的方向发展。

(二)客观因素——外部因素

造成学生存在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

1.家庭教育的影响

(1)父母长辈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其无比宠爱,甚至溺爱,而对孩子缺乏应有的教育指导,这就导致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娇生惯养、好吃懒做,对学习漠不关心,对长辈不尊重,以自我为中心。

(2)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一部分学生家长,尤其是在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和目标,不但自己不能给孩子以榜样示范,而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也不能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仅是简单粗暴地进行打骂,从而使孩子对家长失去了信任,产生了逆反心理,向着岔路越走越远。

(3)望子成龙。当前社会形势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想让自己的孩子考名牌大学、考研究生、读博士甚至出国留学深造。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家长包办了一切,孩子只需负责学习。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除了学习,对其他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态度,从而助长了这部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

(4)特殊家庭的影响。特殊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的形成影响是巨大。如单亲家庭,这些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其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和伤害,容易形成固执己见、性格孤僻的不良心理。他们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尤其缺乏父母的管教,经常会无故逃学旷课,甚至无礼地对老师进行顶撞。另外,隔代监护家庭的问题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大。现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他们长期不在家,把孩子的监护任务交给了上一辈,而隔代监护的老人不但经济上困难,且体力、精力、心理等各方面都已经跟不上孩子的需求。他们对孩子的管教基本上是放任自由,这极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气。再有“空巢”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无人监管,父母、长辈都长期在外工作,因无人管束,缺乏自控能力,所以他们极易受社会青年引诱,把逃学、旷课当成家长便饭。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一些弊端,极易使学生产生不良行为习惯。如教育改革虽已经全面实施,但以升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对一个学校教学好坏的评价还是以升学率为主。在这样的教育机制下,很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是只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不够,尤其对一些纪律较差的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教育,从而致使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纠正,这在无形中也助长了不良风气的形成。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到了阅历不深的学生。如吃喝穿戴的攀比、哥们义气、不良信息等方面的影响,都极易使涉世不深的学生走向歧途。

二、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此,社会、学校、家庭都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把学生的养成教育确实落实到实处,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家庭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家庭教育,这就需要家长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措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正确引导,耐心教育,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

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教师不能只讲一些大道理,而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如为使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教师可让学生从自己洗衣服开始,对其进行教育。具体做法:教师可先讲清洗衣服的步骤、洗涤剂的用法和用量,然后让学生亲手实践,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父母给自己洗衣服的辛苦,使他们学会体谅父母,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并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篇4

针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要有明确的规范制度来约束他们,让养成教育从口号落实到实际,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出一系列的明文规定。如学生的仪表要求,穿着得体,不穿领口过低,裙子过短的服装,穿着要符合学生的形象;学生在食堂打饭时应该自觉排队,有礼有序,不得插队;饭后,自觉将餐盘送到餐盘回收处;住宿管理问题,晚上如有事不在校住宿需要向辅导员请假,批准后向宿管处报备方可出行。这些规定,都明确的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无论在做什么,去哪里都有相关的规范进行制约。在制定规范时,学校主要注重两个方面,就是全面和详细。“全”指的就是让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明确的制约;“细”指的就是在各个方面,都会有详尽的解释,无论你犯了怎样的错误,都可以找到可以依据的规定。在规定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切身感受,根据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及时改进,也要积极吸纳学生的建议,适当修改较牵强、严苛的规定。规定不仅要全方位、细致,也要合乎情理的。

2.激情明理,让规范深入学生内心

对每一个人来讲,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想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其从根本上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只有让学生在潜意识里觉得所做的事情是对的,他才会心甘情愿的完成这件事情。从内心树立起来的观念,才会根深蒂固。所以激情明理,用学生乐于喜爱的方式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应环境,潜移默化的加强他们对正确的认知,进而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辅导员就会利用每周日晚自习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常规教育。学校有定期的宣传周,在宣传教育周期间,校学生干部会宣讲大学生的相关行为规范,让他们牢牢记住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其有据可依。新生在入学报到后,学校会组织“校园一日游”的活动,让学生们看到美丽清新的校园,井井有条的实验室,整洁舒适的寝室;让学生们看到图书馆里,学长们的刻苦努力;让学生们看到,每个班级里数不清的荣誉。让学生看到一切这个校园能够给予他们的正能量,让他们在这里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不断进取。渐渐的,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将自己心中的正能量化为一种责任感,他们会将这种责任感,带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向社会传播有爱、有责任的强大能量。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征稿、校园广播、开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征稿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思想状态良好,文笔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发现思想偏激的苗头,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使其尽快摆脱思想错误的陷阱。校园广播要弘扬主旋律,挑选积极向上的文章加以宣传,让学生在走廊、操场都可以听到这些内容,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的思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周日晚开班会的形式以责任、自信等关键词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通过以上做法旨在使学生认识到,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使其受益终生。这样,他们才会不抵触甚至接纳学校的严格管理,为养成教育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严管勤查,让规范转化为习惯

学生要时刻严格按规范要求自己,得以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学校坚决不做表面功夫,在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时,要做到随时能参观,随时能接待,保持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在家和在学校一个样,上学和回寝室一个样,始终注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养成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教育,要求我们要形成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首先,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学生会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形式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通过长管幼的原则,学姐学长管理学弟学妹,一届届传承下去。由于学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他们之间的互相监督与教师管理学生相比,学生的管理方式更容易得到落实。其次,学校还有学工部老师,辅导员和其他相关负责教师组成的监督机构,可以保证事事有人管,有人处理。此外,学生有什么建议可以通过校园网站留言,相关老师会及时答复。学校一直遵循两点要求,即“严格”和“坚持”。严格是指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坚持是指学校要持之以恒的贯彻养成教育,深化德育效果,要天天做,年年做,任何时候都不放松。虽然教育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是真理是永恒的,学校坚持正确的方向永远不会变,日积月累下来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最普通、最为学生适应的自身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高素质人才。

4.激励性评价,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在长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我校总结出了自己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要求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管理过程中,我校实行量化的管理,通过学生在校的表现,参与班集体的活动情况等给予一定的分数,该分数会综合期末的考试成绩,成为期末的最终分数。而成绩又与奖学金和其他奖励制度直接挂钩,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努力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表现自己。注重发挥榜样作用,也是德育培养的重要方法,我们知道,榜样对个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作用。在校园内,我们可以通过表彰先进个人、先进集体,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等形式加以宣传;学校还会每年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等表彰荣誉,以此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使学生自我前进。

5.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有导向作用,要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加以全方位引导。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教师改革教学方式,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强化德育教育效果。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通过讨论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学校要开展思想教育的实验基地,让他们了解国家实事,实情和热点问题,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理解。一系列的教育方法,造就了现在井井有条的大学秩序,懂文明,讲礼貌的学生,走廊里的轻声慢步,寝室里的干净舒适,自习室里的安静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这就更加激励了我们要不断完善我们的养成教育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