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2-02-18 03:33: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三资工作意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三资工作意见

篇1

加强村级“三资”管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健全制度、操作规范、管理民主、群众满意”是加强“三资”管理的目的和要求。近几年,尽管我镇在加强村级“三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来看,仍存在集体资产被贪占、挪用、挥霍浪费、随意平调或无偿占用,财务管理不民主、不公开,集体资金不代管核算、集体资产、资源被低价承包、变卖、折股等问题,有的因此引发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此,各社区、村要高度重视,增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严格制度,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管理力度。

(一)村集体资金收入管理制度。凡有集体收入(指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发生时,做到应收尽收,收款当日将资金全额上缴核算中心专户储存,严禁以个人名义私自设立账户,严禁坐收坐支。凡经群众举报,工作人员核实,发现村存在坐收坐支情况的,镇核算中心立即下发书面通知,限期三日之内上缴核算中心代管,三日之内不上缴的村由分管领导约谈村负责人,对仍不上缴的村报镇党委及镇纪委处理。如发现截留、挪用资金到达5000元,时间超过3个月的,移交上级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村集体资金备用金制度。村级库存资金实行备用金制度,600人以下的村控制在1000元,600人以上(含600人)的村2000元,由村报帐员管理,其他多余资金全部纳入核算中心专户储存,严禁村书记、主任管钱管帐。

(三)村集体资金支出管理制度。村集体支出资金来源只有一个,即提取的村级代管金。集体资金必须纳入核算中心管理,经审批后才能使用。否则视为个人行为,不予入帐。严禁任何人借用、挪用集体资金。因办理公用事业当月无力支付的,必须进行挂帐处理,否则下月不予认可,其单据作废,加盖作废章(如:招待费),核算中心扣留。村集体支出报帐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发生支出时索要发票或单据,需附明细说明的要有附件,经办人注明支出事由并签字;一次性支出1000元以下的单据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同审核签字(书记主任一人兼的另由副书记或副主任签字);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加盖理财专用章;报帐员整理报帐支款,一次性支出在1000元—2000元以内的单据,除上述两人签字外,必须经社区书记、核算中心分管领导签字后报帐支款;一次性支出2000元以上,除上述4人签字外,再由镇长签字报销,经核算中心严格审核方可入帐。对工程支出、零工支出及占地补偿等支出由核算中心直接兑付领款人本人手中。

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部分支出实行上限控制管理。

1、生产性支出的管理。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电网改造、道路维修及村内排水工程、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改造维修、办公场所建设及固定资产形成等项目实施实行审批制度。有上述项目发生时且支出超过2000元的,由村两委班子根据村实际情况经过村民议事会讨论通过后写出申请(注明项目名称、项目金额、资金来源、村两委及议事会成员意见等)与工程预算方案,经社区报镇长审批后方可实施。

2、非生产性支出的管理。

①招待费的管理。招待费实行每月上限制,600人以下的村500元,600人以上(含600人)的村800元,厉行勤俭节约,严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不得月月累计入帐。招待费用发生时必须索要有效发票,并附有菜单,且须注明用餐事由。

②办公电话的管理。每村每年报电话费1200元(即书记主任一人兼840元,否则书记480元,主任360元,会计360元),报销时间为年终决算前,严禁村干部用公费购买手机。

③差旅费的管理。严禁干部私事租车,因公务需要租车的,租车费单据要说明事由。每月租车费上限200元,包括汽油费、维修费。

④办公电费的管理。村有公共办公场所的用电费用实报实销,无公共办公场所的电费实行每月40元上限控制,超支自付。

⑤报刊费的管理。村级所用报刊均由镇政府统一订阅,除此之外,原则上不订阅其他报刊。

⑥村级零工管理。村用零工时,制作用工明细表,具体内容包括:出工日期、出工事由、工日、用工金额、记工人签字、出工人签字按手印。

⑦办公用品的管理。村办公用品主要指帐簿、凭证、信笺、表册等,由县农经局统一印制。

(四)加强村级债务管理。按照国家、省、市、县各级要求,积极化解村级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严格不良债务的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各村每年搞好预、决算,量入为出,避免出现脱离实际提出高指标、寅吃卯粮搞建设的现象。村集体无公共积累,确因发展公益事业须借贷款或赊欠的,由村两委事先提出申请,经社区报镇长审批后方可实施。申请必须注明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时间、在届内还清的原则,经审批的申请及借贷赊欠单据一并入帐,并将借贷资金存入镇核算中心账户,未经审批视为经办人个人行为,村集体不予认可。村级所有债权债务应进行挂帐处理,对村级往来帐上没有的事项一律不予认可,由经办人自行负责。

三、规范程序,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制度。

1、资产、资源登记台帐制度。定期进行资产、资源清查,建立村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做到帐物相符,确保村级资产、资源的安全。

2、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经营审批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出让要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在集体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经营前要事先由村写出申请经社区报镇主要领导审批,司法所负责提供合同规范文本,并监督制定。经批准实施的正式合同留镇经管站备案。

四、搞好监督,增强“三资”管理的透明性。

(一)事前监督,民主理财。各村应充分发挥理财小组作用,做到重大事项先议,再报,后批;做到报帐核算时先理后报。

(二)事中监督,严格把关。每月20日至月底为村统一报帐时间,本月收支单据应全部为本月实际发生事项,出现以前单据,一律不予入帐,由经办人自行负责。

(三)事后监督,财务公开。报帐后,由镇核算中心在每月5日以前直接到村张榜公布财务收支,接受群众监督,并保存影像资料。

五、加强审计,严肃“三资”管理工作纪律。

(一)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镇“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专项审计,其中工程量在50000元以上的和涉及群众上访举报的必须审计。对审计查出侵占、挪用、私分及挥霍浪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问题的,要依法或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违犯资金管理制度的,凡村集体资金不代管核算、坐收坐支的,非生产性支出超出上限的,未按要求审核签字的,将追究村书记、主任责任,同时追究社区书记、核算中心主任、核算中心分管领导相关责任,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篇2

一、存在问题

(一)少数村资金收入管理混乱

1.财政拨付资金方面。部分以现金形式拨付给村内的资金,少数村主干不能及时缴入村银行账户,长期自留随意支配,甚至据为己有。例如,在协调项目时,有的项目资金由工作组人员直接以现金形式支付项目所在村村干部进行分配,但有部分村主干出于多方面原因,不能及时全额的支付相关资金,造成公款长期滞留个人手中,甚至有部分村干部利用公款谋取个人私利。

2.以部门名义发放资金方面。这种情况往往是由村内报账员经手开具收据,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统一收集各村收据,办理签批手续后,在财政所领取资金,然后通知支书、村长等主干人员办理手续将其金额领走,但有部分村主干在领到钱以后不能及时与报账员沟通将款项按时入账,而是长期自留随意支配,甚至据为己有。比如环卫工资补助款、防御演练补助款、玉米机收补助款等。

3.大额专项资金方面。有关村内建设的工程款或其他专项资金,由村主干签字同意后,经镇财政所直接转付工程队或施工单位,从而造成支出单据迟迟不能入账,并且大多数单据往往是以白条形式报销,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

4.村级自身收入方面。少数村在收取门面房租金、庙会会费、企业赞助款及承包金等村内自身收入时,不是由村报账员等财务人员收取,而是由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等其他村干部收取,款项收取后,向对方打白条或不开具任何手续,把集体收入据为己有,甚至在镇“三资”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规劝和提醒后,仍拒不整改。还有个别村,用村内应收取的承包金直接抵顶村内开支的招待费、食品等费用,形成了事实上的“小金库”。

(二)个别村资金(物质)支出有违规违纪现象

1.以虚假的单据套取村集体资金。有的村以个人名义制造虚假单据,领取村集体资金;还有极个别村在履行完理财程序后,在支出单据中自行添加金额,逃避村监委会监督。

2.工程建设项目程序不规范,项目资金使用随意性大。许多村工程建设项目不进行招投标,不开会讨论研究,不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工程建设前期不预算,工程完工不决算、不验收;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未履行预决算程序,款项支付缺乏依据,随意性大。

3.资产(源)管理不善。随意处置资产(源),没有手续或手续不完善,并且处置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4.市(镇)补助物资(资产)管理松懈。电脑、健身器材等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自行处置或长期放置个人家中,据为己有;彩砖、水泥、侧石等物资未进行妥善保管,作为联络人情的工具随意使用。

(三)坐收坐支现象较为普遍

2009 年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后,镇“三资”中心在镇农村商业银行为各行政村开设了统一规范的银行资金账户,村级绝大多数财政拨款资金都通过村级银行资金账户进行核算,但少部分财政拨款资金和村级自行收取资金,不能缴存银行资金账户,直接用于村内开支,违反了财经纪律,影响了“三资”监管的有效性。

(四)报账流程不规范

1.2013 年,“三资”工作纳入清风民生网监管体系后,市清风民生网监管中心加大对各镇办“三资”工作的督办力度,对各行政村报账工作的及时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少数村主干对村级“三资”工作重视不够,不能严格履行每月定期理财的工作制度,造成报账工作迟缓,直接影响“三资”管理的时效性。

2.部分村主干财经意识淡薄,公私不分,经手收支单据长期不报账。

3.村“三委”换届结束后,仍有个别村原任报账员不能正常履行交接手续,手中仍滞留村集体现金,虽经镇“三资”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做工作,但拒不配合,直接影响了“三资”工作的延续性。

二、产生问题原因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些村干部不熟悉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

2.部分村干部“三资”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三资”管理基础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财经纪律、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差,违法违纪成本低,存在有侥幸心理。

3.部分村报账员岗位职责不明确,责任心不强,或与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和监委主任一味对着干,或是对违规违纪问题装聋作哑,同流合污。

4.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渠道不畅。一是司法机关监督乏力。由于职能限制、违规金额小等种种因素,司法机关不能或不愿介入村组干部的经济问题;二是纪检机关监督乏力。纪检部门查处时有一定困难;三是群众监督乏力。不能按时报账,导致账务不能及时公开,甚至有部分村故意不公开,逃避群众监督。四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五是村监委会监督乏力。有的村监委会不健全,有的村监委会成员不是民选的,不为群众说话;有的村监委会成员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没有监督理财的能力;有的村监委会成员原则性不强,禁不住村干部做“小动作”。

三、工作意见及建议

1.建立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机制。一是每月通过镇清风民生网络和镇督查通报形式对各村报账进度进行全面通报;二是每季度召开由村报账员参加的“三资”管理情况分析会,及时总结分析村组“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违规风险的村干部给予警示提醒,对制度执行差的村委会,责令其限期整改。三是形成镇“三资”中心、纪检和管区等部门对农村集体“三资”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大对基层财务管理中违反程序、手续不清、账目不明党员干部的查处力度。

2.对村组级报账员实施统一管理。对村组报账员统一进行业务培训、统一进行奖惩考核、统一发放福利、统一进行任免,建立起对村组报账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其执行“三资”管理制度的自觉性。

篇3

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巡检工作是空气自动监测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整个系统运行的维护、检查、校准等一系列工作。我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以下简称《规范》)第四节中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结构是这样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4 部分组成。然而,目前因为资金、人员等诸方面原因,许多地市级环境监测站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上述4个部分,相关四个部分的工作也没有明晰的界定。在这种情况下,子站巡检人员工作就要集除中心计算机室工作以外的大部分工作,这就更加要求,子站巡检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业务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在巡检中加强自我监督和检查,严格操作,不断改进,确保子站系统稳定、正常运转,最大限度保障有效监测数据的输出。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规范》要求,谈谈关于子站巡检时容易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三个方面。

一、子站巡检不只是站房内部仪器设备的检查,外部周边环境的检查也十分重要

日常子站巡检工作比较繁重,往往到了子站,下了车就一头扎进站房,开始巡检工作。其实,这样的巡检还忽略了重要的一个部分,那就是站房外部巡检,如:周边局地污染源的变化、周边植被的变化、建筑施工的情况、站房周边安全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正常的监测工作,如果能在巡检是注意到,就可以尽早清除影响或者即使不能清除,也可以对数据的异常变化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这点说开去,其实不光是子站周边的小环境的变化我们要了然于胸,从更高的要求出发,子站巡检人员还应该对每个子站的空气气象条件及特定气象条件下的历史数据、一定范围内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情况等有所了解。举个例子:笔者曾经在一子站巡检完成后,将要离开时发现二氧化硫为10ppb左右,等了10多分钟也没有明显升高,但该点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应该受到本市最大的火电厂的废气影响,监测结果应该明显偏高才对。于是,笔者又额外对二氧化硫仪进行了可疑项检测,结果发现其抽气流量明显偏低,而仪器由于设置的原因,也没有显示低流量报警。在校零、校标时,由于零气和校准气本身有一定压力,所以还可以正常进行校准,也没能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清洗限流孔后,仪器数据恢复正常。

二、子站巡检重点是监测仪器的检查、维护和校准,但不能忽视附属设施的检查和调整

除了直接用于项目监测和校准的仪器之外,子站因为配置不同,附属设施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包括冷暖空调、通风设备、稳压设备、消防设施、接地线路、避雷装置等。这些设施的检查,也至关重要。一些附属设施的状态,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子站能不能安全运转的问题。首先,空调温度调整。高了,仪器升温,超限则影响数据准确度,低了,支路管线内容易冷凝结露,吸附被测物质,所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合理检查和调整温度,十分重要。笔者建议夏天不要低于25度,其它时间以满足仪器散热为准;其次,通风设施。由于子站空间相对封闭,部分仪器废气不可避免的会进入房间内,并随着时间而累积。进入子站后,不及时通风排气,一方面对子站巡检人员是一种污染伤害,另一方面,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校准的准确性;另外,接地线路不良就不能有效地消除弱电影响;稳压电源不正常,仪器就不能稳定运行,还有可能直接损害仪器;避雷装置有问题,会使通讯系统在雷雨天失去保护,小则损坏调制解调器,大则整个系统都面临危险。

所以,巡检时,花费不多的时间,定期地对这些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保障整个子站监测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转十分重要。

三、仔细做好巡检前准备工作,做到事半功倍

篇4

一是加强“三资”管理人员培训。要加强村干部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对“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会计及村报账员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着力提高“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配足配优“三资”管理人员。各村要按照镇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配足配优专职“三资”管理人员。三是建立“三资”管理队伍稳定机制。各村不得随意抽调、调整“三资”管理人员。

二、健全“三资”管理制度。

本着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做到依章理事,按制度办事。一是健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预决算、财务公开、票据管理、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等制度。二是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资源清查、资产资源台账、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等制度。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自我约束,推进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三、推进“三资”阳光公开。

全面推行“三资”公开进村入户,加快实施村便民服务中心触摸屏公开和农户点播公开相结合的“三资”公开网络建设。“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会计须及时将村级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村级资产资源的实物图片、承包租赁合同、招投标中标通知书和施工协议等原始资料录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网上公开,及时变更相关信息,公开工作要落实专人负责。逐步开展行政村要按月逐项公开村级财务,确保“三资”透明运行。

四、规范“三资”日常管理。

篇5

正确把握纠与建的关系,坚持关注民生。纠与建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两种有效手段,纠重治标,建重治本,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筑保护群众利益的屏障。实践中我市注意在构建立体诉求表达渠道、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等方面下功夫,保证社情民意得以及时传递、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一方面,在新闻媒体开设专题或专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另一方面,坚持一手抓“个案整改”以治标,一手抓“选题评议”以治本,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篇6

1、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开展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川办发〔20__〕39号)文件情况的调研检查。组织各县区参加在盐边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软件培训班。

2、指导各县区补、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台帐。目前,盐边县完成了摸底调查、全面登记工作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软件培训工作;仁和区委、区政府召开了仁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补发工作会,将换证工作纳入20__年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东区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补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西区也印制了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启动了该项工作。

3、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和流转市场建设指导。在普威镇以烟叶新区建设为契机,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操作指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体操作规程》、《米易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细则》、《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等制度,积极引导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开展土地规模经营调查研究,组织专人撰写相关文章参加我市第三届人才论坛征文,获三等奖,并在论坛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得到市领导好评。定期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动态统计上报农业厅。

4、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事件,维护农民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定期报告制度,将当月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上访、调解、仲裁情况于下月5日前汇总上报省农业厅。二是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事件,多次协调解本文来源:文秘站 决红果乡农村土地纠纷。

(二)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导工作。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9 家,比20__年底增加了62家,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比20__年底增加了75家。专合组织成员总数17197户,带动农户68031户。

1、抓宣传培训。一是同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培训。二是利用农民田间学校教学平台,宣讲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半年来,共计宣传培训乡镇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群众1000余人次,通过宣传培训,使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增强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合作社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抓试点示范。为了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我们选择产业优势明显、运行机制比较规范、有一定潜力的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试点示范。今年,获得省级先进专合组织称号2个,省级示范专合组织称号5个。市州确定示范专合组织4个,县区确定示范专合组织10个。市州扶持专业合作组织2个,扶持资金20万元,年底,市财政还将安排部分专项扶持资金扶持我市合作社做大做强;县区扶持专业合作组织9个。

3、抓农超对接。农超对接是由专业合作社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是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主动协调配合商务部门申报农超对接项目;做好农超对接统计工作。

4、抓品牌资源整合。为有效整合我市芒果品牌资源,做大做强芒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多次协调××市田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民惠芒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市攀农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5、抓项目扶持。目前,已争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55万元,正在上报中央财政5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项目申报材料,市财政即将安排部分专项扶持资金。同时,积极帮助田园芒果专业合作社申报20__年农业部示范专业合作社项目。

6、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协调工作,组织召开了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业务指导部门和人民银行、农行、农村信用社 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形成材料报农业厅和人民银行成都中心。

7、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季度报表,为上级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三)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和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调查,规范农村财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季度公开农村财务情况,公开率达85%以上,规范公开率达70%以上。

(四)维护农民权益,搞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1、年初召开了成员单位联席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20__年减负工作意见,对全年减负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2、贯彻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五项制度”, 与市物价局联合印发352份《20__年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表》发放到全市各村;印发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13.6万份。

3、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部门联系会议汇报材料;同纪检部门一道对仁和、米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4、组织开展全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年度检查,监督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农民权益。

(五)做好农经统计工作。完成20__年年度农经统计报表报省,并获得了省农业厅表彰;做好20__年度全市农户收入半年预报工作;组织开展20__年度农经统计报表业务培训。

(六)年初组织召开全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安排部署年度工作。

二、20__年工作重点:

1、继续做好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权证补换发指导工作。

2、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培训。

3、指导县、乡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县(区)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

4、做好农民专合组织发展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篇7

为使来厦务工人员法制系统教育活动得到贯彻落实,我们在已往制定的《关于开展全区外来人口法制系统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开展“四个一”(即一本法律书、一堂法制课、一次法律考试、一本普法合格证)普法教育工程的基础上,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员法制教育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学习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明确实行“谁用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即治区办负责编写教材,培训骨干和处理日常事务;辖区市属“三资”企业由各企业负责,特区劳务公司负责监督落实;区属“三资”企业由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工商部门负责。明确企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责任机制,保障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贴近实际,编印教材,为来厦务工人员提供及时适用的学习材料

普法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普法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更主要的是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的培养,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满足来厦务工人员对法律的要求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我们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普遍规律问题,提出了“权利义务并重,服务管理结合”的法制教育思路,加大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年,我们结合区情,组织编写了《*区进城务工人员法律知识读本》的文字和视听教材,并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先后三次重新修订。《读本》分社会管理篇(涵盖如何求职、如何办理相关证件、*市城市管理等),劳动保障篇(包括如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医疗保障等)、婚姻家庭篇(包括婚姻登记、外来人员的计生管理、财产继承等),社会治安篇(包括《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服务篇(包括如何聘请律师、办理公证、申请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的受理范围等),集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使进城务工人员的普法教育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系统规范,更具有针对性。几年来,共印发《*区进城务工人员法律知识读本》70多万册,为来厦务工人员提供了及时适用的法制学习材料,收到了好的社会法制宣传效果。

三、密切合作,分层实施,整体推进来厦务工人员法制教育工作

由治区办牵头,公安、工商、特区劳务公司密切配合,本着“抓大、带中、促小”的原则,紧紧抓住大型“三资”企业这个重点,分片三次召开来厦务工人员法制系统教育动员培训会,要求街道、社区以及辖区具有20人以上进城人员的经营企业,选派一名主管领导和一名政治文化素质高、有授课能力的人员参加动员部署和统一培训,厦华、灿坤等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带动辖区近*家“三资”企业的主管领导和法制宣传员接受统一培训,使之成为各街道、社区和各企业单位来厦务工人员法制系统教育的骨干队伍。各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利用非生产时间,采取集中授课,辅以自学、观看录像等形式,开展系统法制教育培训。治区办每周五对辖区小型企业新招聘的来厦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法律培训。团区委积极发动优秀外来青年,组建来厦务工人员普法联络员队伍,通过组织法律知识竞赛、专题活动或发放宣传材料,进一步拓展来厦务工人员系统法制教育的辐射面。街道指导社区对流动外来人口进行宣传。形成“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分层实施”的良好格局。几年来,全区已有37万多名来厦务工人员接受了系统法制教育培训。

四、与时俱进,创新载体,不断把来厦务工人员法制教育引向深入

坚持在充分运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普法载体,在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宣传形式上下工夫,努力搭建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提供多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服务。

以*市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为依托,创建*区来厦务工人员法制培训基地,并成立来厦务工人员法制教育讲师团,制定法制培训计划,以《*区进城务工人员法律知识读本》为主要内容,每月四次(每周日下午)举办法制讲座,同时,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穿插补充相关法律知识,把法制教育与培训中心的业务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基地“法制长廊”、“法制图书室”开展法制宣传;与此同时,我们还在部分企业建立“外来员工之家”,在来厦务工人员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和外口公寓建立了“外来人员法制学校”,利用这一阵地举办开放式的法制讲座,发放法制宣传材料。

针对来厦务工人员范围广,结构复杂、接受能力千差万别的特点,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举办“新闻大篷车”进社区,“关注外来员工”活动,为来厦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创办《*外来青年》和《新家园》等刊物,以报刊为载体,开展法制宣传,在刊物上增设“政策解读”“维权之窗”“以案说法”“感悟人生”;与*市来厦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合作,开设网上法制视频栏目,以满足来厦务工人员对法律的要求;成立外来青年文学社,举办“法在我心中”征文活动;组建外来青年艺术团,由外来青年自编自导法制文艺节目到各社区巡回演出。以贴近群众为指导,摒弃教条式、纯理论的宣讲,采取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分类施教,既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又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多方位、成网络、相互补充、密切配合”的来厦务工人员系统法制教育培训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五、服务维权,以人为本,增强来厦务工人员学法用法成效

在来厦务工人员的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劝导式的教育、人性化的管理、亲人般的服务”,在法律宣传教育的措施上,坚持以服务来厦务工人员法制实践为原则,寓宣传于法律服务和解决法律问题之中,并将“抓维权、抓监督、树典型”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抓维权。区人劳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编写《用人单位法人(经营者)必读》和《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律法规汇编》等,把有关的法律书籍送到企业,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意识;建立来厦务工人员维权热线平台和法律援助站,为来厦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成立“外口调解委员会”,为来厦务工人员排忧解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几年来,共受理来电咨询近*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70多人,调解劳动纠纷*起。

篇8

3、建立全区大督查工作机制。整合区纪委监察局、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纠风办的主要督查职能,成立区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区委决策落实、领导批示事项、民生热点问题开展督查工作。健全督查机制,建立督查联席会议制度、督查会办制度、信息沟通反馈制度、应急督查联动工作机制、情况通报和考核奖惩等制度。在督查过程中坚持全面督查、重点督查、专项督查、过程督查和实地督查等方式方法,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督查与调研相结合、与优化经济建设发展环境相结合、与问责相结合、与考核相结合,使督查机制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扎实开展西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西部农村纪律监督组织,在西部4个街道办事处成立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各村成立纪律监督小组。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与征用、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农村村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督查。组织好“勤廉双述”和“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制定西部农村“三务”公开目录,扎实推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督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管理和“吃空饷”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5、持续推进“两个习惯”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两个习惯”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全区党员干部崇尚法治、敬畏民意、规范用权、守正勤廉的意识,进一步养成“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的良好作风。加强守纪合法用权教育和规范。切实贯彻执行《关于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守纪合法备案审查制度的意见》,提高广大干部守纪合法思想认识,增强依法依纪用权、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开展领导干部“三晒”活动,即晒手中权力、晒阳光生活、晒个人重大事项,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思想健康,内心坦荡,生活阳光。探索建立干部勤廉公开评价体系,通过设置针对性较强的干部勤廉评价选项,搭建有效的勤廉评价系统平台,让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对领导干部勤廉状况的评价和监督。

6、积极开展积案化解工作。对积案进行细化梳理,分成ABC三类进行区别化解,即A类是人有合理诉求,近期可以解决的件;B类是人有合理诉求,但短期内无法解决或者因政策或其他因素暂时无法解决的件;C类是人无合理诉求,无理闹访缠访的件,对着三类件实行差别化化解。按照“分级受理、限期办结、逐级审查、严肃问责”的原则,建立积案复查复审工作机制,强调首办效果,上下联动,将一般问题在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化解,重大问题在区化解。探索实施公开听证终结制度。强化督办措施,及时与人沟通反馈,及时做好息诉罢访的善后工作。对调查不深入、处理不到位、反馈不及时等导致案件难以化解的,严肃追究案件主办人责任。

7、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守纪合法备案审查制度。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关于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守纪合法备案审查制度的意见》的要求执行本单位重要决策、重大突发事件、资产资金的使用管理、干部人事管理等7项内容的决策备案审查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对各单位的决策、报备、公示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查评定,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未按规定执行的单位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同时,抽调法制办、法检、审计、财政、建设等单位业务能力较强的人组成审查小组,提高审查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8、扎实做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四个“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改变农村基层纪检监督力量薄弱的情况,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四个全覆盖”工作。在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构。将“四个全覆盖”与强化村务监督相结合,加大投入,完善“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点题公开”,拓宽渠道,在街道、村、社区全面提升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水平。结合“勤廉双述”工作的开展,强化监督,深化勤廉测评内涵。

9、进一步加强公房租赁公开竞拍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进公房竞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区公有房屋租赁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房产租赁管理系统化、房产竞租申报审批规范化、房产合同归档管理数字化、房产合同到期预警智能化、竞租流程网络化、统计分析多维化、信誉等级分析自动化、租赁信息安全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有房产公开竞租监督管理工作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分析的作用。进一步研发公有房屋租赁网上公开竞拍系统,逐步实现公房竞租工作的网络化、透明化,不断提高公房竞租工作的公平性。

10、继续深入开展“三重三廉”工作。在全区重点工程领域、重点民生领域、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持续深入开展督廉、述廉、评廉活动。重点把征地拆迁、教育、医疗、扶贫救灾、住房保障等5大类重点民生项目,涉及行政执法、司法、资金管理、人事任免、物资采购等掌管人权、财权、物权的76个基层重点岗位,群众普遍反映强烈的农贸市场、学校乱收费、城市管理等5方面的问题作为“三重三廉”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逐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11、深入推进以“点题公开”为重点的党务公开工作。加强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点题公开”工作的督导,采取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和跟踪检查的方式,及时掌握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点题公开”的影响力和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公开载体拓展“点题公开”的渠道和覆盖面。探索建立网上“点题公开”系统,在线点题,及时答复,实现党员群众与政府机关在线“互动式”交流。制定“点题公开”工作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反馈制度,不断提高实施效果。

12、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治理。秉承“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的理念,严格对财政资金、社保基金、征地拆迁、扶贫资金、惠农资金等民生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同时针对民生领域重要岗位、重点部门、重大事项等环节,实行重点检查、跟踪检查和明察暗访,对政务、村公开和涉及资金的分配使用、土地征收补偿、土地流转等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重点抽查。对各涉农社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

篇9

今年上半年新成立了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超额完成年初制订任务数30个,完成率200%。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20个,村级覆盖率达80%,其中种植业302家,养殖业94家,服务业23家,其它一家,入社社员27395人,辐射带动了33137个农户。发展数量居全市第一,在全省名列前茅。

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我局立即组织召开了农经工作会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并将任务分解到乡。3月下旬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专门培训,并作了“规范发展,提升档次”的规范化辅导,县信用社负责人讲解了贷款扶持政策,有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局领导经常带领工作人员下乡检查并对合作社的运营情况进行规范指导,得到了合作社人员的认可。

二、阳光农廉网络建设六到位。

阳光农廉网的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我们经管工作另一个重点和亮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做到了六到位。

1、人员配备到位。县上农廉大厅,抽调经管中心4名电脑业务熟练,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16个乡站每个大厅抽两名素质较高的经管工作人员,全部到位,服务大厅现正常有序运转。同时,在乡站各涉农部门分别固定一名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报送本部门农廉的有关信息;各行政村固定是一名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接收本村有关农廉信息,看是否相符。

2、硬件设施到位。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乡两级各自建立高标准农廉办公大厅,统一配备和安装了:电脑、电子显示器、电子触摸屏等配套现代化设施;同时,使用专门农廉网络软件,实现县乡互联网连接;形成上下互联、左右互通,农廉信息共享,方便可查的涉农信息公开平台。

3、业务培训到位。我县特邀有关专业人员对县乡两级阳光农廉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进行了三次业务知识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是信息的上报与公开内容相关规定、程序、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电脑操作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提高了工作质量,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4、制度建设到位。我们首先建立了阳光农廉网络监管中心工作制度,阳光农廉网上公开监管工作流程,及监管领导组等5项制度。同时下发了阳光农廉网络公开监管体系工作方案小册子,对涉农信息、公开及大厅运转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扎实推进我县农廉网络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信息公开到位。我们要求各乡镇农廉大厅及有关涉农单位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有关制度的规定,对涉农信息要做到定期收集、整理,及时更新,并做到全面、准确、及时报送。县乡统一使用农廉信息网公开内容采集呈批卡,上报审核,使涉农信息公开达到了透明化、网络化、互动化,确保农民群众不出家门在网上就能及时查询到最新、准确的相关信息。

6、职责明确到位。我们知道阳光农廉网的建设是由纪检委牵头的,涉及到很多涉农单位,我们经管中心无力协调,鉴于此经和纪检协商我们经管部门,主要负责全县网络公开监管、硬件的建立,信息及相关资料的汇总、录入和保密审核;纪检农廉办主任主要是组织协调网络建设,加强监督,协调涉农单位报送相关信息。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努力把我县阳光农廉工作做的更好。

三、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农民负担管理工作我们常抓不懈、毫不放松。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1、夯实基础控源头

,县减负办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广泛调查摸底和座谈交流后,因地制宜,结合县域经济实情,制定和下发了《二o一0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意见》和《农民负担管理月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内容,细化了工作目标,为全县顺利开展减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管理抓根本

今年我县在粮补发放方面,实行全程监督,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县减负办、财政局等有关部门通过“五查五看”,确保粮补资金准确无误发放到农户手中。即:查粮食直补款有无截留,看是否专户储存;查有无乱抵乱扣现象,看是否执行“严禁抵扣其他任何税费”;查有无弄虚作假,面积不实,看是否对种植面积进行认真核实,是否张榜公布;查有无集体和村干部代领现象,看是否按规定下发《直补通知书》,由农户直接领取现金或储蓄存折;查粮补资料是否分类,看是否建立粮补基础 档案管理工作。,粮补仍按标准执行。

3、搞好监测防反弹

今年,县减负办通过多次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讲课培训、开座谈会、典型发言等途径,全面提高监测员自身素质和敬业精神。按照监测内容和具体要求,及时下乡搞好调查研究,上报上半年农户负担及收入等有关资料,为各级领导制定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充分发挥了农村经济政策“试验田”作用。

4、一事一议严审核

建立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更高要求。县减负办对一事一议筹资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监管,严格执行。首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政策咨询、刷写标语、开展培训等方式,在全县各乡镇认真宣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4号)精神,提高广大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农民负担监管人员的工作素质。第二,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坚持群众急需、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的原则,实行上限控制,认真审核把关,切实做到村议、乡审、县批、市备案。

四、农村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我们经管事业最基础、最本职的工作,必须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此项工作。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1、建制度、抓规范、强化农村财务“双”

年初,我局对全县农村财会人员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并在各行政村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检查省、市统一安排推行的农村财务开支审批单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农村财务审批和传递手续。这就使全县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

2、提素质、抓队伍、强化持证上岗。今年年初,对全县各村助理会计进行了业务专项培训,提高了会计素质,4月初,抽查部分助理会计的会计证,强化了会计持证上岗。

3、严清查、细核算、强化“三资”管理

五月初,我局召开各乡站站长会议,专门部署安排,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核准工作,经全县“三资”报表,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并确权发证,强化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严格管理。

五、承包合同管理

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在公开发包投标、完善民主程序、规范签订、鉴证、完善档案管理的基础上,狠抓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依法办案。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1、接待来访、调解纠纷。《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后,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民对土地格外重视,因此,土地问题发生的纠纷,在农村不断涌现,群众上访时有发生。我们对群众的上访认真接待,依据有关法规政策耐心解答,做到一事一卡,每卡都有回复办案意见,把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群众上访80余起,化解了纠纷,解决了矛盾,稳定了农村社会。2、严格程序、依法办案。今年上半年累计受理了案件14起,调解5起,仲裁9起。我们在办案过程中严格程序、依法办案、方便群众、解决问题。

3、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今年我们依托16个乡镇站建立的阳光农廉大厅和县上的一个高标准阳光农廉大厅,把全县土地流转工作依法有序的开展起来。

六、农村审计,纠错揭弊、维护权益、稳定社会。上半年共接收审计案件12起,其中复审案件2起,举报案件6起,上级交办4起,现全部结案。审计涉及金额5371.23万元,查出违纪金额40余万元,给集体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稳定了农村社会。

总的来说,上半年工作扎实,重点突出,取得了实效。但在新形势下,农经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超5%机动地下放确权到户有死角,纠纷多;农民负担管理中筹资筹劳开展难、不规范;阳光农廉网数据还没有全部录完;以及农经工作经费短缺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农经工作开展。我们下半年计划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规范的章程和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在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好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依法开展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规范涉农收费和筹资筹劳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一事一议”管理,及时处理农民来信来访,维护农村稳定。

三、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农村财务“双”,进一步加强县域联网。搞好农村财务公开,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篇10

各镇农经站,市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二、考核内容

重点考核统筹城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负担管理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改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帮困、服务农民增收、农村调研信息、农经等十项工作指标。

三、考核目标及分值

实现双百分制考核,总分200分。

1、统筹城乡发展(25分)。(1)配合镇(区)完成统筹城乡发展任务得8分,按市考核镇(区)完成任务得分折算计分。(2)支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完成工作任务得8分,按市统一考核的两个试点村得分平均分折算本项得分。(3)配合完成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建设用地涉及农民土地承包的各项工作任务,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得3分;因工作不力,不能完成相关工作的,每起扣1分;因工作失职,出现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每起扣1分。(4)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相关专题调研,积极破解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得3分,市外公开发表调研文章每篇得1分,市内使用每篇得0.5分。(5)及时报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和信息得3分,缺报一次扣1分,迟报一次扣0.5分。

2、农业产业化经营(40分)。(1)完成市下达的引进“三资”开发农业任务得6分,投资额增减按比例加减分。(2)完成市下达的兴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任务得8分,每超额完成1个加2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投资的项目和投资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加4分;兴办食品加工企业加1分。(3)完成市下达的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任务得7分,超额完成加工产值按比例加分。(4)完成市下达的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增入社成员任务各得2分;超额完成新增入社成员数按比例加分。完成市下达的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的合作社任务数得4分,每增加1个加1分;完成市下达的新增市级以上“五好”示范社任务得2分,超额完成按比例加减分。(5)完成市下达的一村一品专业镇建设任务得3分;完成市下达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任务得3分,每超额完成一个专业村加0.5分。(6)完成市下达的新增年投资额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规模种养大户任务得3分。

3、农民负担管理和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25分)。(1)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的标准、方法、程序进行筹集、使用和管理(15分)。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率低于95%或不使用省监制专用票据的扣6分。未按政策规定的标准、方法、程序筹资筹劳的扣4分;违反政策摊派收费的扣5分。(2)按照市项目建设相关制度和有关要求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分)。经村民议事,项目公示,群众满意得4分;在规定时间内完工并验收合格得4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完善、落实管护责任得2分。

4、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改革(25分)。(1)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市下达农地股份合作社组建任务并依法登记得3分。(2)积极培植家庭农场并依法登记,完成市下达任务得6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本项得分。(3)大力鼓励、扶持和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完成市下达新增土地流转任务得3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本项得分。(4)完成市下达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任务得3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本项得分。(5)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台账、流转合同等承包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得3分,承包管理档案未建立健全的扣0.5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报表不按时报送,一次扣0.5分,报表数据不到村或数据不完整,一次扣0.5分。(6)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任务得7分,未按时完成根据情况按比例扣分。全镇完成试点任务加5分。(7)土地承包实现扣分,因处理不力,造成土地承包纠纷到市上访的每件扣1分,到市级以上越级上访的每件扣2分,造成重大的扣4分,转办交办件在规定时间内未查处结案的每件扣2分。

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40分)。(1)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消除5万元以下的村、15万元以上的村数新增40%,得10分。(2)村级实质性债务比年初净下降40%,消除债务20万元的村,得25分。(3)加强村集体财务收支计划管理,当年收支结余的村数占70%,得5分。

6、政策性农业保险(10分)。按照专项百分考核得分折算,考核内容包括组织推进、参保率、查勘理赔、赔付率、基础管理等五个方面,具体考核办法按照市农业保险工作考核细则执行。

7、扶贫帮困工程(25分)。(1)完成低收入农户重新公示,帮扶联系卡发放、更新,低收入农户登记表更新,扶贫档案资料建立等扶贫开发各项基础工作得5分;(2)上报各类帮扶信息、按时保质上报各类报表、工作总结得5分;(3)数据库数据及时更新,及时保质完成年终低收入农户脱贫调查、电脑录入、数据上报得10分;(4)完成市下达的扶贫帮困任务得5分。

8、服务农民增收(5分)。(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得0.5分。(2)有年度农民增收推进计划或工作意见得0.5分。(3)农林牧渔增加值完成市下达任务得0.5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计分。(4)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重达90%以上得0.5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计分。(5)村级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以上得0.5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计分。(6)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得0.5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计分。(7)建好农民收入台账,做好农民收入调查和统计汇总工作得1分。(8)完成市下达农民人均纯收入任务得1分,按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折算计分。

9、农村调研信息工作(5分)。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镇(区)每月上报市办信息3条以上;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各镇(区)每年完成2篇以上有份量的调研文章,并力争在省、市以上刊物上发表,具体考核办法按东委农[2012]20号文件执行。

积极做好涉及农村政策等农民工作,确保不发生集访和越级上访。对发生赴市集访和越级上访的酌情扣分。

篇11

信息产业部管理协调工作经受“非典”检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信产部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在高度重视一线生产人员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同时,还统筹安排和落实政府部门和通信、电子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

通信部门树立大局意识,加强管理、协调与维护,网间互联互通质量明显提高。信息产业部、卫生部及时安排,各通信企业密切配合,在全国29个省(区、市)开通了“95210”防止“非典”专线电话。部里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了互联网信息与手机短信的安全管理,并组织起草“通信短消息管理办法”。通信企业为各级地方医疗防疫机构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大量优质电路和中继线,建设了全国性的和省一级的宽带视频通信系统。

电子科研单位研制出专用于“非典”防治的超高频移动X线机、用于体温快速识别的红外热像仪、用于杀灭病毒的臭氧消毒机等一批新产品。

电子企业积极研制抗“非典”仪器设备和应用软件,帮助医疗防疫部门利用电子手段采集、分析数据,对迅速诊断和排除疑似患者、控制病毒传播做出了贡献。

干部职工发扬勇于奉献精神,向医疗部门捐赠了大量钱物。

下一阶段,信息产业部将按中央的要求和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处理好防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将发展、改革、监管等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向深入。

加强宏观指导,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非典”对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负面因素逐渐显现,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对此,王部长指出要按照国务院的精神,对照年初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制定、完善和调整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业务政策,落实好现有的产业政策,并积极向国务院和有关综合部门提出政策建议,把我们的政策意见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进一步改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

由于非典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疫情对行业影响的滞后性,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分析,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点,把影响周期预想得长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扎实一点,把工作预案制定得周密一点,努力把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各项发展目标的完成。同时也要看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具备了克服非典影响、战胜各种困难的雄厚物质基础,而且,对非典的影响也要全面分析,疫情的发生,使人们进一步认同了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在客观上刺激了社会对信息网络和各类业务应用新的需求,从而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因此,要全面分析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保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对非典带来的影响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下一步要继续做好分析预测,充分发挥统计分析在行业指导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要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地区和领域的政策指导与服务。

认真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由于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桎梏了信息产业的发展,王部长非常重视,他提出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真正从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式上解决好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以转变职能,营造公平、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目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实施政府监管。在这一大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当前,要将解决互联互通不畅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硬措施”,逐步理顺网间结算关系,合理处理利益分配问题,加快建设网间通信监控系统,加大协调和处理力度,确保网间通信畅通。对于阻碍甚至破坏互联互通的企业单位有关负责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坚决予以查处。要依法规范电信资费价格管理,遏制恶性价格战的蔓延,继续做好电信设备入网管理,加大对通信服务质量监管力度,维护用户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快有关技术设施的建设,加强对手机短信的管理。继续做好无线电管理的各项工作。电信分拆重组后,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但还未形成公平、有效、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扩大电信企业经营范围、建立普遍服务机制等问题,还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要加大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监管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加强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监管的若干意见》,做到规范竞争,反对无序竞争。加强进口管理与调控,积极运用技术、环保标准和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手段,维护贸易平衡和产业安全。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和分析,建立和完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预警系统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作为产业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发展战略、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做好指导与服务,推进产品出口和利用外资工作

对于产业出口和利用外资工作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非典疫情带来的影响,王部长指出要加强对出口工作的分类指导,把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分析深、分析透,及时掌握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保客户、保渠道、保定单、保市场。要认真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承诺,加强对国际市场的非贸易壁垒的研究,提出重要商品技术壁垒应对预案,妥善解决贸易争端。要引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要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当前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形势很好,这是多年努力的结果,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继续保持这一好的势头。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大约为15%,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的80%是三资企业创造的,通信业对外合作的比重也很大。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对信息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全局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针对一些外商对非典疫情的疑虑,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对外交涉和增信释疑的工作,打消外商的疑虑。要使外商了解,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影响是暂时的,我国信息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外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利用外资、改善投资环境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绝不会因为非典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要重视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服务,做好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如出口退税延迟等,尽可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以我们积极主动的工作,增强外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信心。好的势头来之不易,投资环境受影响对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很大。因此,对外商搞好服务要作为当前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出成效。

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加快实施大公司战略

王部长强调:为了提高我们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的指导,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推动国务院18号文件等相关政策的落实,为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抓紧实施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指导意见,并做好试点工作。启动数字电视专项,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化视听产品等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培育。电子发展基金等资金的使用要按照产业政策向重点领域倾斜,支持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支持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项目,不要“撒芝麻盐儿”、不搞扶贫,“四两拨千斤”,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争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的支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是把企业做大做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实施大公司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推动,为企业改制,改造,改组搞好协调服务,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12

1、清单式管理,清权确权标准化。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意见》和配套实施方案,运用标准化手段对行政权力清理的范围、内容、方法、要求及动态调整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清理各部门单位的公章、签字、证照等行政权力标志物为切入点,对各职能部门法定的行政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科学界定行政权力边界;通过取消、转移、委托、延伸、冻结五种方式,合理划分部门职责权限;建立行政权力事项信息库,对各部门单位权力事项逐一编码,实行清单式管理,实时动态调整更新。经过清理认定,共取消、转移、冻结各类行政权力事项4843项,保留3417项,有效解决了简政放权过程中存在的权力部门简责不简权、明放暗不放、你放我不放以及部门之间权责模糊、职能交叉等问题。

2、集约化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化。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将全市72个部门的690项审批服务事项以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4大类26项交易事项全部集中进场管理,并将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公交IC卡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也都集中到服务中心办理,做到审批事项进驻到位,行政首长向窗口授权到位,搭建起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中介监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从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两个维度建立“双向服务规范”:对外印发《服务指南》,明确每个事项的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基本流程、办理时限等16项要素,方便企业、群众查阅办理;对内编制《岗位操作规范》,对审查环节、要点、时限、注意事项等进行量化规范,为工作人员依法办事提供明确指引。

3、协同化办公,流程再造标准化。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资源集中优势,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建立了企业注册、建设项目审批、房产交易和社会服务“四条龙”跨部门全流程标准化审批模式。企业注册将工商、公安、质监、国地税五部门26份申请表整合为一张表,填写内容由原来的108项减少到34项,办理时限由原来最少16个工作日提速到2小时以内。建设项目审批将原来59个串联的工作环节简化为9个步骤,每个项目都建立个性化报批菜单,实行扎口受理、一单收费、全程免费代办,并率先在国内推行市级领导每周一次到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1个部门的审批时限由过去189个工作日提速到32个工作日以内。

4、链条式监管,中介服务标准化。在山东省率先全面放开中介服务市场,吸引资质等级高、服务信誉好的中介机构来新开展业务,分23个行业建立中介资源库、制定服务规范,明确每类中介服务的服务时限和收费标准。同时,建立第三方账户平台和中介成果争议复审制度,对中介执业、服务合同、服务成果进行全过程监控,实行中介机构和主管部门双向评价、捆绑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对中介机构进行ABCD分类推介和管理。目前,建设项目涉及的26类中介服务总时限由过去至少一年半载提速到68天以内,收费标准压缩了2/3。

5、一体化联动,服务拓展标准化。确定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十统一”,社区(村)便民服务站(代办点)“十有”的建设标准,明确了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村)便民服务站集中办理的172项便民服务事项、设立的窗口、进驻的人员以及每个事项的k理规程,搭建了市乡村一体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办事群众可以网上查看办事指南、下载填写表格、发起网上预审,预审通过后带齐资料原件到服务中心一次性办结业务,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办事难、办事远、来回跑问题。

6、信息化支撑,运行监督标准化。建立了横向覆盖全市各部门、纵向贯通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的审批服务网络和电子监察系统,对市乡两级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进行全程监控;开发了“背对背”一事一评系统,对窗口服务进行即时评议;定期组织上门回访、电话回访、社会公认度评价和第三方测评;建立了进驻部门、部门分管负责人、服务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四级层层挂钩的考核督导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纠错、倒查责任、跟踪督办,有效防止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情况发生。

二、主要成效

1、规范了服务行为。政务服务标准化让抽象的行政行为具体化、模糊的过程明晰化,防止了行政行为的随意性,保证了各项工作不因人员流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造成质量波动,解决了政务服务因人而异的问题。

2、提升了行政效能。通过实施服务标准化,先后取消归并审批环节445个,取消前置条件198件,减少申请材料234个,服务中心75%的进驻事项实现了即来即办,85%的事项在3个工作日以内办结,提前办结率达96.8%,限时办结率达100%。如2015年,服务中心共为75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实施了直通快办服务,平均每个项目节约审批时间265天,标准化服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4%。

3、加强了廉政建设。标准化服务既增加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又限制了审批服务中的自由裁量权,从机制上对权力形成合理有效的监督,杜绝了“权力寻租”,间接保护了干部。实践证明,凡是纳入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的,无一例腐败案件发生。

4、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政务服务标准化使政府工作变“凭经验”为“按标准”,解决了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少、互动难和群众权益相对缺失的问题,仅便民服务“E路通”工程,每年就可为基层群众办事节省交通费高达1500余万元。政务服务中心每年办件量达100余万件,群众评价满意率由过去的86.7%提高到99%以上。

5、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标准化的实施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在泰安市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现场观摩考核中,新泰斩获第一名,成功实现“七连冠”,服务“软环境”营造的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三、县乡政务服务工作创新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服仗逑担不仅直接关系民生,而且事关镇域经济发展。近年来,乡村两级新上项目不断涌现,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注册、项目落地、项目建设等手续办理频繁,迫切需要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此外,建立和完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也是创新社会管理、预防基层腐败的重要途径。乡村两级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后,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可有效杜绝暗箱操作,避免“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理顺党群干群关系,避免“小事久拖积大患”现象的发生。

(二)要完善制度建设,统一规范建设

建议市行政服务中心出台《关于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建设标准,统一机构设置、统一机构名称、统一外部标识、统一网络平台、统一软硬件配置、统一监督考核。村级服务机构的建设应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不搞一刀切,已建成的可进行规范,促其切实发挥作用;正在建设的,应按照规划,进行高标准建设;没有建设的,可与社区建设同步规划,采取多村联建的方式,进行逐步推进。此外,建议采取典型示范带动的方式,选择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进行试点,把试点打造成全县、全市甚至全省的特色和亮点,待作用充分发挥后,再全面推开。

(三)要强化项目进驻,优化办事流程

乡级公共服务工作,建议将财务、三资管理、涉农补贴、社会保险、低保优抚、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村级服务工作,建议开展咨询、、村务公开等服务,同时将水电费收缴、补贴申请发放、材料盖章等事项,纳入中心办理。应尽可能地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尊重办事群众,切实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