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23:42: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学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巧设悬疑———注重问题设计的探究性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因此“,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可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有位科学老师在讲述“光的折射”时,进行如下问题设计:(1)如上图所示,当光从空气中倾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球平面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怎样?(2)当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半圆形玻璃球的平面(也就是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i=0°)时,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怎么样?(3)当光从空气中倾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球的平面时,填写下面的表格:总结: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介质时,折射角(填“>“”<”或“=”)入射角。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4)当光从半圆形玻璃球倾斜射入空气中时,填写如下表格:学生归纳总结:①当光从玻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5)从上面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的折射路线是(“可逆”或“不可逆”)的。上述问题的教学中,该教师始终让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体验探究并因势利导,层层设问,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三、循序渐进———体现问题设计的梯次性
一个有经验的科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会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做到循序渐进,有梯度、分层次地推进课堂教学,让不同学生都能学有所想、学有所答、学有所获,让其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分享成功的喜悦。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设计了如下问题:(1)如右图,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充分混合,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m2(“>、=、<”),其原因为。(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可直接用作气体燃料。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1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②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3)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g。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比值可能为或。(4)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甲组同学:称取24.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20.00g。方案二:乙组同学:称取24.00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8.80g二氧化碳。请你任选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上述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适宜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学有所得,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循线追踪———关注问题设计的生成性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呀?是不是?等等这样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该设问处却设了问,且提问又不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做出应答。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艺术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大致有以下三点内容。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4)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四问四忌:(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2)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问法。(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4)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5)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在把握了问什么,问谁,问法三者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师要注意结合所教学科和学生进行具体实践,使教师的“问”有助于学生的“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提问的方式方法
1、开门见山的问
所谓开门见山的问,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许多教学环节如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之中,常用这种问法,。如在数学课中,教师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完全平方公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开门见山的问。
2、创设情景的问
创设情景的问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整堂课的眼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悬念法就是用疑团、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选用悬念式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容易捕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心理,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伏笔。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前,教师把厚度为0.01毫米的薄纸演示对折,然后问:“请同学们估计,若对折32次后,将有多厚?”学生有的说:“电线杆那么高”,“五层楼那么高”,……。最后教师指出:“比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还高得多!”,学生不信,教师及时提出:“如果利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理数的乘方,你会很快算出结果的”。这时学生流露所出迫切的求知欲望,使问题产生了一种余味无穷的吸引,学生愿学,自然的引入本堂课的学习。
3、穷追不舍的问
穷追不舍的问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此时采用递进式提问,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宽思路,抓住本质。这样不但能挖掘知识信息间的落差,而且能展示教师思维的全过程,给学生一顿思维的套餐,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采用逆向思维发散式提问,又能促使学生多重角度思考问题,在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思维深广度的训练,培养创造性精神。例如九年级数学上册《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一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设想一下,车轮如果做成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结果会怎样呢?
(2)想一想,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3)如果是方形的话,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4)根据上面的问题,想一想,要使车轮能平稳地滚动,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应当满足什么关系?
这些设问不仅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暗示,而且也给学生流露出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处理,重新把问题抛给学生,促使他们多重考虑问题,增加思维的深广度。
4、层次分明的问
层次分明的问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把知识方法系统条理化。教师可以把所要复习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例如在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的复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本章中你学过的三角函数有哪些?
(2)这些三角函数的值随着角度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3)请探索一下,这些三角函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你是如何探索的?
(4)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
(5)举例说明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如何测量一座楼的高度?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这样层次分明地提问,归纳出本章的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三、课堂提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问题不宜过大、太宽泛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问题要有需要性
有时候在课堂上,由于水平有限,不由自主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如此一来,随时对学生提问,便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比如我们有时就问:“这道题是不是一次函数题呀?”,“这样做对不对呀”,“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过后想想,这些问题实在没有提问的必要。课堂中的热闹、动态都是表面的,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我也经常反思:这种问题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吗?学生获取知识还需要“努力”吗?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这种泛滥的问题,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3、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
4、问题要有激发性
孔子语:“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需要和认知冲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设问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以教师的“问”激出学生的“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由“问”引发出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教师教学的魅力所在?追求设问的艺术,深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效,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是每一个教师教学的一种理想的追求。
一、中国艺术文化成长的再次自觉
“中国艺术文化成长再次自觉”,是基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而言的。比如在中国美术界,当时开展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性解析,从而为中国美术文化的新创造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如果说中国艺术文化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有了全新的变迁成长,主要是得力于l978年中国首次自觉地寻求变革而至。那么,从2oo9年开始应该有再一次促进新成长的自觉意识和实在行为。这是人类历史和现实环境给予中国艺术文化的良机与使命。从中国当下在全球的态势来看,是具有新的持续飞翔的语境和条件。…中国及中国艺术文化学人当下是需要时刻明白自己已经具有了独立、健康、跨越发展的空间与条件,关键是需要在促进中国本土艺术文化成长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上,要不断自觉、不断提升、不断拓进。
首先,中国艺术文化本来就有自我之根脉。中国艺术文化的根脉是当下中国艺术文化成长再次自觉的重要认识论基础。这一点是不可忽视和缺失的。今天中国艺术文化新的自觉和新的发展之缘由与自信底气,就来源干中国艺术自己本来的根脉。不论讲中国艺术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好,还是说诉求创建中国艺术学派也好,都是由于中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之根。
从原理上看,思想是有历史属性的。当下我们审视、形成和确立探寻中国本土艺术理论是当务之急的思想,也是有厚重的历史内涵与缘由的。中国艺术文化同中国其他文化一样具有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与传统。不仅中国美术文化传统、中国的音乐艺术文化传统、舞蹈艺术文化传统、戏曲艺术文化传统等艺术形态是悠久而博大精深的,就是在20世纪才兴起的中国电影艺术、中国电视艺术,也有了自己民族特性的传统内涵。为什么有学者在反思回顾论及中国画在2o世纪8o年代后出现的一些历史事项后讲:“有趣的是,‘末13论’提出之后,中国画却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期。‘笔墨等于零’说提出之后,当代中国画家们反而空前的看重了‘笔墨’,黄宾虹和他的笔墨论大行其道,使许多画家更深入的思考中国画的本质精神和文化特性等问题,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这是要感谢‘末日论’和‘等于零’提出者的”。l2正是因为中国画有它自身深厚的传统内容,所以国画家们才不会盲从于一人之论而失去自我。总之,在者力探寻中国本土艺术理论之时,要守候中国艺术文化的本来之根脉。
其次,“西来东失”的走出。如果从中国近现代的艺术观念、艺术术语、艺术创造方法、艺术评价标准等视点看,中国艺术在非常长的时间里呈现出了“西来东失”局面。但是,当下是到了走出这种非常态局面的历史时期了。因此,走出“西来东失”的时刻也是促进中国艺术文化成长再次自觉的重要语境因素。换句话说:走出“西来东失”的标志,就是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的赫然建构与矗立。
所谓“西来东失”,是指中国本土文化随着西方等外来文化侵蚀而衰微的社会现象。由于西学东来的声势强大,致使中国本土艺术文化遭到了时在的哲学人士、政治人物、艺术从业人员等多类人物的抨击或改良,故而整个20世纪的中国艺术文化都处于“向左走”、“向右走”的非主体性定位之行为的局面。但是,在当下,随着中国社会整体进步和认识水平与实力的增强,那种唯他者是从的社会语境已经过去了。中国到了要向他者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艺术思想、艺术文明的时期。因此,中国艺术文化成长的再次自觉是必要的、是必须的,构建中国本土艺术理论成为了当务之急。只有构建好了中国本土艺术理论,有了厚实的中国艺术文化宝藏,才有向他者推荐自己的资格、自信和实货。
再则,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30年之改革开放的积淀基础。当下中国艺术文化成长再次自觉的不可忽视的认识论基础之一的是l978年至2008年这3O年问中国社会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纵观中国艺术文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无论是艺术观念、艺术价值取向、艺术体制、艺术学术、艺术学科、艺术形态、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组织、艺术审查、艺术传播、艺术交流、艺术消费、艺术生态、艺术变迁,还是在艺术人才、艺术从业队伍、艺术文化产业、艺术受众、艺术语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迁提升、积淀起了丰厚的财富。没有这些已有的艺术文化基础,是很难去规划和设定与促进中国艺术文化的再次自觉提升与腾飞的。所以,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中国艺术的历程与得失,应该有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望在高妙地构建中国本土艺术理论及其系统学说。
为什么需要中国艺术文化的再次自觉?为什么探寻中国本土艺术理论是当务之急?这都是因为中国艺术文化在当下新生长的迫切需要。中国艺术当下的中国处境是:中国整体的发展要求中国艺术文化应该有经典性的反映与成就。所以,中国艺术当下的变迁成长,应该有与昔日之不同的取向与面貌。只有这样,一方面才能让非传统的中国艺术匹配不断崛起和强大起来的中国整体社会。另一方面,才能让非传统中国艺术文化成为强大中国构成的重要内容元素。那么,当下与未来的中国艺术与昔之艺术如何的不同?如何的变迁成长?如何的成就满足?这些都需要中国本土艺术理论做出回答。可见,中国艺术文化生长新起点的需求,是中国艺术文化再次自觉的促成因素之一。总之,中国艺术的未来是应该在中国自主的艺术价值立场、艺术价值诉求、艺术价值取向、艺术观念支持下的卓越变迂成长成就。
二、促进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的累积
中华民族的确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伟大的民族。不仅历史久远而丰厚,而且是绵延成长从未间断过。历史除了有些巧合以外,应该还有些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华民族在公元前2l世纪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二第一个国家夏。从此,中国进人了灿烂的文明时期。而当下的中国是在公元21世纪开初便创获了新的伟大复兴的生存语境。这个历史的巧合或历史的必然,内在逻辑地注定r中国是到了应该充分自觉认知本土文化、提升本土文化、再创本土文化新辉煌的最佳时刻。在中国本土艺术文化的视野里,我们ti土看到,在悠k的中华艺术历史长河中,在原始时期,我仃】先人的艺术思维认知能力就得到_『很好地形成、生长和发展。比如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中,是已经充分揭示出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想象思维、形象思维和艺术创造外化能力。随着中华民族先民智慧的累积,即便是在先秦时期,我国在艺术认识论、艺术创造方法论、艺术作品集成、艺术理论定格、艺术历史累积、艺术功能社会化、艺术核心价值确立等方面都有了卓尔不群的伟业建树。从“画论”视点看,在战国时期就已露中国绘画理论的端倪。著名美术学者俞剑华曾讲:“中国画论自战国时代,((韩非子》鬼魅易、犬马难之言,已开画论之端。”l3从造物设计视点看,无论是实践上的创造、作品集成,还是理论著述,都是成就斐然。商代的青铜器、甲骨文、铭文字造型、篆书形态,战国时考工记著述等等都是中华艺术文明的经典、自豪与再创中国本土艺术文明的重要学理逻辑和基础。事实上,中国本土艺术文明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文明的证明。仅从美术与设计艺术两个视点来看,仰韶文化中的舞蹈纹盆、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凤朝阳牙雕、商代殷墟玉凤》、岩画、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和陶塑女神像))、良渚文化中的((玉璧与兽面纹玉琮等实在创造物,就是中国整体文明不可缺失的铁证。因此,在当下我们应该大力促进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的创建与累积。
在20世纪中国艺术界至少有两个自卑,一个是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自卑,另一个是对中华本土艺术的自卑。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自卑表现在:认为民间艺术是粗俗之物故不能登大雅之堂。将民间艺术的价值看低而瞧不起。殊不知民间艺术却是艺术之根。瞧不起民间艺术的不良心理反应和认识,揭示了一些人对中国草根艺术文明的可贵价值认识不足。就在当下,那种对中国草根艺术形式认识不到位的观念仍然存在而被人批评。“至少在央视春晚上,流行歌手归为音乐舞蹈类,而二人转,小品归为语言类。二人转其实就是一种说唱艺术,与美国的Rap、Hip—hop都属于一种根源性、底层的音乐。但是,美国人可以把这一贫穷黑人社区的音乐文化发展成为全球文化潮流,中国人却始终只把二人转看成为一种舞台表演或北方曲艺。”l4实践证明,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自卑将导致对中华文化整体认识的自卑心理与认识的产生。一些人对中国本土艺术的自卑反应在:认为中国的艺术不如西方的艺术科学和高级,故而,一味地要用外来艺术改造中国本土艺术。比如:被著名国画家潘天寿(18971971)在l957年称之为“无祖宗的世界主义者”的江丰(19l0一l982),在195O年秋天,于杭州的一次国画改革会议上说:“中国画,不能反映现实,不能作大画,必然淘汰。将来定有世界性的绘画出来。油画能反映现实,能作大画,是有世界性的。I】在此认识基础上,他将时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中国画系取消”。不过,“这种排斥其他画种的说法和做法引起一些国画家的不满。”l6I对中国自身艺术文化的自卑的结果,是导致中国本土艺术走向虚弱化。这种不良的民族艺术认识论和具体的误导性艺术民族创造实践方法论,无疑是不利于中国本土艺术文化的创造和成长。在当下的语境促进和构建中国本土艺术的重要认识与行为,就是要让中国本土已有的经典艺术文化继续发挥光芒与应有作用。
中国本土艺术文化是丰厚的。仅从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看,艺术认识论的“行己之道”、吐故纳新、生生不息、写意、情理、形神、哲理、意象、立象尽意等观念、艺术价值论的“文以载道”、艺术辩证法的虚实论、“不似之似乃为似之”、艺术变迁论的“笔墨当随时代”、艺术方法论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大人达士,不拘于一家”、“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评价论的“气韵生动”和“意境”学说、“品级论”,以及绘画艺术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物在我”、“大象无形”、音乐艺术的“大音希声”、舞蹈艺术的“舞,动其容也”、园林艺术的“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漫”等众多艺术学理,都是应该不断闪亮的重要的中国本土艺术思想。只有在不断深入研究梳理和经典编码中国已有本土艺术思想之集大成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充分和完善构建当下与未来的中国本土艺术理论。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抛弃中国已有的经典艺术思想。
中国本土艺术理论从先秦至今,应该说是在不断创生增厚的。当下的历史任务是更需要中国艺术学人认真对待和重视运用自己民族的艺术学术、艺术思想的时候了。著名美术理论家水天中对著名画家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与创造行为的评价结论是值得重视的。他说“如果以教科书的标准去衡量吴冠中的文章,会找出许多论证欠充分、推理不严密的地方,许多批评吴冠中文章的人就是这样做的。但如果看文章对突破美术习规的定势,拓展美术家思路的作用,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美术理论领域中,吴冠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美术界,吴冠中的艺术作品与艺术观点仍然是频频引发争论的话题。因为他继续向秩序挑战,因而这正是一种价值,一种分量。因为它越过人们难以摆脱的二元对立定势,让我们看到中国绘画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着多样发展的可能性。”"其实,中国许多艺术学人在突破艺术习规、拓展艺术边界、丰厚中国本土艺术思想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下与未来的中国人应该认识和明白这一点。及时认识到和肯定中国艺术人自有独到的艺术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与艺术成就,是促进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累积的当务之急。
三、明确探寻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的策略
探寻构建中国本土艺术理论及其体系,不是一蹴而就和随意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精心设计和制定确实可行的战略。因此,能够明确认识到研究制定建设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策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是当务之急。
(一)启发式的提问
如《唯一的听众》教学片断:教师这样提问:“唯一的听众”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她做了什么事情呢?这听众为什么让作者成功了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知道需要阅读课文,作进一步的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这种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开放式的提问
提问不是追求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有一定的开放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抒发自己的见解,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井底之蛙》的结尾,教师这样设置疑问:“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会说些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青蛙会很惊讶:啊!原来天空不是我想的那样渺小啊!是我看问题太片面了。”有的小朋友说:“它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会感叹道:啊!外面的世界好美啊,我不忍离开了!”有的小朋友会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纷纷谈出自己的感受。开放式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目的式的提问
教师在提问时,要摆脱盲目性,仔细斟酌,提出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问题,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如《老人与海鸥》的教学片段: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的变了调的地方话,教师这样提问:“你从亲昵的变了调这一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目的性的提问,促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最终得出准确答案,而不是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
(四)次序性的提问
一堂课,教师往往会设置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定有主次、先后之分,教师要依据课文内容的主次,学生理解的程度,设计问题的次序。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片断: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设置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含义?”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次序性的提问,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促使学生逐步理解教学内容,促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艺术化的提问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上要多下功夫,设置出灵活、开放、有目的、有次序、有启发性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板书艺术
教学板书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课堂板书,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上书写工整,恰当运用。那么教师要使板书具有艺术性,有哪些方法呢?
(一)锤炼词语式板书
锤炼词语式板书要求教师增强板书设计的意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把课文主要内容用精练的文字概括出来,抓住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好文章的内在联系,用关键词语搭建文章的框架,使学生一目了然。如《匆匆》一课的板书设计:匆匆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展示了文章的行文结构,既有利于教师讲解课文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适时呈现式板书
教师板书的设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适时地呈现板书。如《怀念母亲》的板书设计:怀念母亲母亲祖国频来入梦——真挚情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二、以就业为导向设定课程目标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目标设计,要具备以下三点要求:第一,要具备高职教育的共性目标要求;第二,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第三,要制订明确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拓展技能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根据职业岗位和具体岗位标准确立课程目标,就业方向要明确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使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使学校教育贴近就业需求。
三、选择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高职装饰艺术设计课程内容,要求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能力本位以装饰专业群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取向,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订能力标准,再将职业能力进行分类和量化,进行课程标准整合,由此出发选择具有实际性、实用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第一,要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第二,要形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第三,要形成职业能力拓展和应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和就业弹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实行课程结构模块化
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增强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增加课程的弹性,便于实现不同教学阶段的内容衔接;对职业能力课程进行优化和柔化,促进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衔接。相对于传统课程形式,模块化课程便于形成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即针对装饰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的课程体系。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块主要采用阶段式教学形式,体现出“能力递进、学训结合”的特色。装饰专业基础课主要安排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完成学习,以基础实训练习为主、设计理论为辅。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设计课作为课程体系的重点,安排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完成学习,包括效果图表现技法、AutoCAD、3dsMAX、Photoshop、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预决算、室内设计专题等课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训报告、优秀毕业生评比等工作,学生可培养社会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实践能力转化。
五、开放性教学方式
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装饰艺术设计教学的必然要求。首先是教育过程的开放,教学过程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学习实训场地和学习路径,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锻炼学生的各项工作技能。其次是教学评价的开放,从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转变为融入企业行业一线行政与技术人员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把单一的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中操作能力的评价。这种开放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集中学习变为分散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探索的工作态度,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与教学实践
在我的建筑艺术课程教学中本着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根本目的,并结合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注重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践以及联系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参与欣赏、参与社会实践。1995年,尹少淳教授在《美术及其教育》中提出“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即融合情感、智力、技术创造,四个价值系统于一体,注重它们之间综合效应、群体功能的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应该注重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从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发生的各种关系,了解建筑与相关各学科的逻辑入手,使所学各个学科、相关知识得到有效的整合。“建筑属于这个世界,诉说着关于世界的种种”。如果学生有机会通过了解建筑设计前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并且能从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研究问题,深入实践,考察实体建筑,让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对美的追求和理想,从而以艺术来净化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其实所有的人类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有着相同的主题,因为有想要表现某种东西得欲望才可能会有优秀的作品产生。因此在建筑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在社会实践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学生很难长久保持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理论多于实践,高中学生的课程设置本身就很紧张、枯燥,如果美术欣赏课依然一味的理论灌输,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因此如果有机会安排实践,一定是学生欣喜并期盼的。柏拉图曾说:“生活应该当成游戏来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建筑艺术教学当成生活来过。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实在在的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生尝试对所在学校、家庭或城市的某个建筑进行实体研究,一定会受益匪浅。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建筑一课之后,让学生实地考察所在城市的古建筑张家口堡(堡子里)古城,体会古建筑风格布局、屋顶形式以及沿角装饰,并且能更深一步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的沉稳、大气以及构造的科学严谨,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所谓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我国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设置与实际课时相差甚远,学校往往为了给高考科目更多的课时而挤掉艺术、体育等科目的课时,而使基本课时不能保证完成,更别说这建筑艺术只是欣赏课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如果在建筑艺术课程中加强社会实践部分没有足够的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在足够的课时前提下,更需要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概括起来有三种:吸收(读、听、看)、表述(说、写)和思考。当然还有其他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这一切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好奇探幽,并将此自觉转化为独立的探索和追求。一个语文老师,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达到课堂艺术的佳境,那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讲课要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语文教学不可能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根据语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当代语文教学法正处在变革发展中,各类教学方法形式繁多。诸如讲读法、分析法、串讲法、比较法、直观法、畅想法、带读法、读议结合法、八字教学法、一次多文教学法、线索法、评点法等。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对象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中有的应重欣赏,如: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有的应重知识的传授或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应重思想的开启,有的应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有的以讲为主,有的以练为中心,有的以导读为重点。
第二、课堂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一、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二、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后面再谈。至于“管”,一要管住自己,不烧野火,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二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三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于江河之上。教师应以最快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讲课,又要善于组织教学。
第三、充沛的精神是提高课堂艺术的保证。
演员在台上演戏,如果没精打采,唱念做打,老是走神,观众就会“卷堂大散”。同样,教师在课堂上精神倦怠、有声无气或者精神不佳,学生就会恹恹欲睡。精神充沛不在于音高八度,声声震耳,那样易使学生过度紧张,造成疲劳。教书是细活,必须细水长流。侃侃而谈,娓娓动听易使人接受。教师的课堂精神,还表现在专注、敏锐和机智。无论讲、读或板书,应力避出现纰漏;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掌握火候。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第四、教师的吸引──讲课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风格,不同于其他职业应该凝重、含蓄、简练而带有深沉的哲理性;真挚、文雅、委婉而带有职业的文明性;清晰、敏慧、活泼而带有变通的灵通性。一个语文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有较深的语法、逻辑、修辞的语言功底。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要提高讲课的语言艺术,讲“活”一堂语文课,至少有三个方面不可忽视:
1、力求清晰明白。传授知识首先要使学生听懂,要有一定的透明度。那种含混不清的语言,那种故作高深的只顾死背概念照本宣科的讲课,只会使人模模糊糊,不知所云。清晰,一是指语音而言。必须咬字清楚,发音准确,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令人舒心悦耳;一是指讲述内容而言。那种表达含糊,词不达意的讲解,颠三倒四的叙述,模棱两可、前后不一的分析,足以使学生坠入迷宫,这是必须避忌的。
2、力求简洁精当。罗嗦是讲课的大忌。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在课堂上,语言精当、简洁、言简意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功之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抓难突重,要言不繁,切忌把课文嚼的太烂、太碎;归纳时,要以简洁鲜明的语言予以概括,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把更多的课堂空间留给学生。
3、力求优美自然。形象的叙述,美妙的譬喻,和谐的节奏,亲切的语调,都可使教师的语言增加优美感.优美的语言从亲切自然的教态中产生,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动辄骂人训人,决不会产生优美的语言.优美的反面是粗鲁.教师应以优美高雅的语言,“以风风人,以雨雨人”,使莘莘学子有“如坐春风”之感。
第五、教活书的最佳途径―启发式.
王玉华老师给我们讲授语文教学法时,在三分钟之内,就把学生带入戏剧性的氛围。我想,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它说明三点:1、教师讲课有吸引力,学生如同欣赏戏剧一般着迷;2、教师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沉入知识的迷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教学方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知识。语文教师要进入此种境界,非运用启发式不可.运用启发式教学,谁也不会反对,但真正运用起来,差异却很大.启发不是机械的说教,而是在关键地方予以点拨,唤起学生的联想.启发充满教师的幽默睿智,抓住青少年好奇探幽的兴趣,或以寓言、故事、题外趣闻、书面警句作为旁敲侧击的材料,当作导火索,使学生爆出思维的火花.启发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留有大量余地让学生思维的“野马”驰骋.启发,既要如同一石投入湖中泛起层层思维的涟漪,又要善于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叶存玲.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出版社,2001。
[2]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崔 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引言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地位日趋得到确立。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技法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才。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现实形态,对它的改革与创新直接关系到预期学习标准的实现以及受教育者知识经验的获得情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艺术课鲜明特征的“综合性”原则也由此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一、对“课程综合”的解析
1.概念
“课程综合”这一现代教育领域的高频用词,经历了先有“实”后有“名”的发展过程。具体地说,对“课程综合”的定义,现并无定论,它是教育领域派生出的一个新的复合词,它强调学科领域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分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防止各学科领域间彼此孤立、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对于艺术课而言,“课程综合”是基础教育新课改下对艺术课的“综合性”在课程设计方面的一种思想理念和原则方面的体现,是运用艺术门类间内在的关联,诸如通感、联觉以及艺术学习内容、形式上的通性,在同一人文主题下,构建的课程模式,是艺术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课程综合”的依据与前提
发展“课程综合”的教学理念并不是人们凭空的想象,更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它是依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人的素质需求以及儿童的认知方式而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在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中,以何种方式和怎样的程度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潮流。①从艺术间的关系来看,真正的艺术能力不是单一感官的,它是以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性作为坚实基础和“综合”前提的,即一种艺术领域为另一艺术领域提供灵感和刺激,通过一定要素的恰当融合与对话,产生一种新质,从而创造出相关联的、层出不穷的意象活动。基本上所有的艺术都涉及情感、知觉、审美愉悦、创作过程、文化背景等,它们的这些共同特征,为艺术课程成为一种综合性课程打下了强大的基础。
二、“课程综合”下的教学误区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体系中多方位的变革,其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首先更是个观念问题,由于教学观念上的滞后和扭曲,导致一系列教学活动不能健康开展。
观念上的不适应使得大多数单科艺术教师表现出思想意识准备不足,对“课程综合”的相关理念认识不够到位,无法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把“课程综合”简单地理解为内容上的增多、科目上的增加,对“课程综合”在教学方式上的两种模式:“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多科综合”,②不能真正理解把握,为了迎合开放综合性课程新体系的构建,片面强调审美意识或课程综合,课上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不够,不是被上成文学欣赏课、思想品德教育课,就是被上成各艺术学科的大综合课,忽视学科间相关内容、知识点的有机渗透和运用,以及学科内部的联系和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没有致力于改变以往单纯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没有真正强调以学生经验为线索的学习,没有注重情感的体验,更别说“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因此,在基础教育新课改下,课程内容的安排更需要精心设计、适时适量,学科的综合更要自然、合理、适度。三、对“课程综合化”的理性认识
“课程综合”强调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融合,旨在拓宽受教育者的视野,培养其融会贯通、整合创新等多种能力,所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只有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碰撞,造就一种知识的融合、共生、开放、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达到一定的“生态”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改变以往单纯以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思路的做法,重视多门艺术学科的融合、多种艺术的综合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丰富。
在20世纪的艺术教育中,艺术学科大多是分离状态,学科本身的综合被忽视,更不用说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进入21世纪后,艺术课提出要注重多门艺术的综合,综合化已成为课程发展的趋势,它不只是改变四门艺术学科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其本质上更强调的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
(2)注重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等,培养学生多种艺术能力的综合生成与发展。
生态式艺术教育不再把艺术知识技能作为最终的课程目标,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所谓“艺术能力”是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它主要包括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以及通过学习形成的与非艺术学科的连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艺术综合发展能力等。人文精神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而“综合”的用意也在于此。人文与艺术能力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加法算术,而是两者生发出的一种“出于蓝,而胜于蓝”、涵盖了两者又超越两者的综合素养。
(3)改变艺术学习远离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环境的现象,注重艺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汲取和拓展艺术想象及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丰富内在情感,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终目标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艺术课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其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课程综合”的实施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让我们在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实践中完善艺术课的教学,对于它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版
②《艺术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219-02
问题是知识的开端、没有问题,便没有思维,更没有创造。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可以认为:问题性教学是创造性教学的开始,而创造性主要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精神状态问题,问题意识是人体的本能。即创造是人的本能。
问题是一个人的灵魂,知识是可以弥补的而头脑中问题是不可移植的。因为问题总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一些特定现象辅以认真观察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稍纵即逝!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问题意识是一种生存和发展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造性适应生活的同时,要更好地使学生发展自已,完善自已,这样才能面向未来!
一、问题性质
一般问题有两类,一类是无需推理、思考、印证的问答或问题,它具有陈述性和简单性。例如:“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假分数?”、“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而另一类是必须借助已有的知识、概念经过计算,推理以及周密的思考这样的主观努力才能完成的。它具有逻辑性、复杂性、合理性。它是学生成熟思考才能得出合理结论的问题,是一种思维体操,是通过问题使知识得以升华的集中体现。从教育实践看来,事实性问题太多,理解性问题太少(几乎是没有)。这种事实性问题无须思考、思维,更不需要时间。如果问题一多,课堂看似人人参与,热火朝天,但都机械地一、一应对(即对号入座)问答,势必会造成学生认为原来数学也要死记硬记!实在无益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无益于现代人才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不是问题性教学,要在课堂上增加学生逻辑思维力度,这才是问题性教学的指向。
问题的结构和设定,对教师可以说是一个素质的体现,一个构思巧妙的问题,往往对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妙不可言的!
二、实施问题性教学的原则
问题性教学是培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成功地实施问题性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原则,设置的问题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兴趣。一般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1、主体性原则
问题性教学的设计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铺设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导到主题上来的目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会完全按照教师设定的轨迹进行。教师要求依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适时的灵活多变地调整与修改原方案。即整个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随学生而变!
问题设置的难度控制是问题性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问题太难,导致课堂“僵局”,学生“启而不发”。问题太易,导致课堂过于热闹,这种设置学生没有进入思维状态,故而教师应准备有梯度问题方案。在难度过大时,可在两问题中间插入一个铺垫式的问题,使学生的感觉难度下降;在问题太容易时,可以跳过一些问题,或转换问题的切入角度,使问题的呈现方式更加隐蔽,增加思维力度,启迪学生思维。
2、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是在课堂上,选择最佳时刻提出问题,要营造最佳情境,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架设最好的思维桥梁,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且准备足够的时间,让同学思考,这样才不会是形式上问题,学生这个主体才能最大限度扬其长,能使学生的思维游离于最佳状态,课堂也非常活跃,学生的思路也很开阔。
综上述,问题性教学要遵循一定原则,在这一基础上,在问题的设计还要做到:
1、问题由浅入深的设置合理的台阶
不能“抽掉”几级台阶,而让学生“平步青云”,这样不利于吸引同学,不利于点思维的火花,不利于“收拢”学生的心。而问题没有台阶性而“平铺”直叙,则不利于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望。问题设置应该是由浅入深。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后一个问题又是前一个问题的拓展。为在多变的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最好同时设计有梯度的数套提问方案,随时准备应付多变的课堂教学。
2、问题的切入点或角度要准确
提问的关键及重点是:设问要能引起同学们足够的注意力,使得思维与问题“碰撞出火花”。学生经由思考与讨论,寻找形式多样的(或最佳的)解题思路。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提问题之前给学生展示清晰的问题背景。不然学生会因为不具备思维的全景信息而茫然。
即:问题的角度与切入点要准确。例二前的铺垫题,给同学们一个准确的切入点。这样目标明确,准确的切入角度使得问题更加清晰。
问题性教学的实施,首先是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必须做到精讲多思,为同学们减负!教师必须要有教学民主观,现代意义的学生观,以及素质教育观。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毫不拘泥的尊重学生的思维,否则,问题性教学是可想而知的了……
关于艺术学门类下相关一级学科的设置,最初国务院学位办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提出最好设置3个一级学科的意见。应该说,从传统的学术文化循序渐进发展的角度,此意见无疑有着深厚的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为了解决多种因素而形成的各种矛盾,经不同层面的多番研讨和论争,最终突破了这一限制,通过了艺术学科评议组提出的艺术学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艺术学、美术设计艺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的议案。之后,为了兼顾相关学科的需求和要求,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又将美术设计艺术学一分为二,成为美术学和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共计五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确定后,我们亟待解决的是艺术学理论相关二级学科的设置问题。由于艺术学作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建设,属于史无前例、无从参照的新事物,这就只有依靠艺术学理论界集体的智慧,一方面是“摸着石头过河”,审时度势,迈好关键的第一步;另一方面是要遵循和秉承传统学科发展完善的理论理念及其长期实践的经验,兼容并蓄、提炼升华,客观科学、扎实有序地实现传统与现代接轨这一时代赋予的重要历史命题。在此用“史无前例”一词,可能会遭到质疑,因为百年前西方国家就有了艺术学的学科概念,中国的艺术学也是得益于西方艺术学理论理念的影响而出现的一个新学科。但若进行系统地分析即可看到,处在不同地域和国度的中西方艺术学之间,确实存在着定义、对象、范围及其精神实质等方面的较大差异。如贡布里希所言:“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艺术这个名称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3]
比如说西方人口中的“艺术”惯性指向于美术,中国的“艺术”则包含所有的艺术门类;西方的艺术学仅仅作为造型艺术的一般性理论,中国的艺术学则包含着多个艺术门类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实体运作系统。故此“艺术学”与彼“艺术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属于世界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仅要尊重二者之间永恒的共性特征,又要尊重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起步之脚才能踏向实处。在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设置的酝酿过程中,如凌继尧先生所强调,大约遵循了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个是传统的原则,第二个是现实的原则。所谓传统的原则,即根据传统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的学术名称、研究对象、范畴、命题、概念、术语和问题域等设置相关二级学科。现实的原则,即拟设置的二级学科,一是能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能够为国家和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并且确有很多理论问题值得研究;二是在现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已经存在,并且取得一定的业绩,我们应该给予它合法的地位,从而促进它更好地发展;三是这个学科涉及多种艺术门类,而不仅仅涉及某一种艺术门类。根据以上关系准则,提出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设艺术史论、艺术批评学两个传统意义的基础理论二级学科,以及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创意和艺术管理”应用理论二级学科的主张。[4]目前统一的学科设置标准尚未出台,不过据了解,在各高校自主设置的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中,已经涉及了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创意、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
些许思虑
负责任地说,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既是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艺术学科确立自身价值的大好机遇,又是对中国艺术学人的智力、魄力与理智的严峻挑战。因为学科建设是百年大计,起始阶段尤为重要,最要紧的是要选准方向、定好目标,迈出关键的第一步。仲呈祥先生在2011年5月于杭州举行的“2011艺术学学科发展的新向度暨对策研究高端国际论坛”主题发言中也再次强调:“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学应该为民族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体现中国社会、时代的文明水准,改变当下令人堪忧的人文艺术生态环境的现实情状。”[1]8并谆谆告诫老师们“千万不要去抢地盘”,不要“为了整合资源,把人家人文学院的、历史学院的、哲学院的等其他学院的老师全部拉过来申报。本来就是独立门户了,要以我为主了,结果又反客为主,这不行”。“有的时候,本校校内的资源的共用也是可行的,这得有个度,不要搞成了拼凑。”[1]14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等多种矛盾的存在,在截至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已经出现了如仲呈祥等学者担忧的一些抢地盘、拼资源等现象。比如相关二级学科的设置问题,由于在现行的普通高校办学水平评价机制中,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故各高校无不希望借此机会扩大自己学科点的数量,以致在学科设置过程中出现“化整为零”、东拼西凑现象。更加值得深刻思考和检讨的是,艺术学理论本是旨在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以此贯通各门类艺术的共性内容与本质特征,探索体现各门类艺术共同性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和学问。这一学科的突出特征是综合性。
按照传统的一般性学理结构原则,人们常有“史、论、评不分家”的说法,因为三者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内在关联。而在这个学科尚未拧成一股绳的初级阶段,就简单化地将其拆解开来,或者更多地将一些本来的三级学科(专业方向)强化为所谓的“特色性”二级学科来建设,极有可能是弊大于利。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学界都以崇尚学理规范、学术规范等为基本标准的时代,在作为“百年大计”的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起跑线上,中国艺术学界需要清醒头脑,谨慎从事,不能够让暂时的利益冲破了理智的防线,因为这个天平一旦倾斜,矛盾和困难不但不会消减,而且会纷至沓来。目前值得思虑的核心问题约有以下几点:顾名思义,艺术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理论,也是学术文化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自然规律支配下,经我国许多代人共同努力而开创的一个新局面,二、三级学科的设置更应体现综合性原则。然而,倘若我们在做法上继续沿袭已经过时了的“科技文化为中心”模式进行切块分割,则恰恰是违背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理念和学科宗旨,形成了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走向。我们可以草草地算一笔账,比如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可设置六到八个,音乐舞蹈学等一级学科则可设置十四五个,那么,同一所学校如若同时建设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起码要建50余个二级学科,按每一个二级学科设一个三级学科(专业方向)需3位教授计,至少要有150余位教授,而在我国普通高校传统建制的音乐、美术及至新建的设计院(系)中,能达此指标者恐怕寥寥无几,必然出现空巢现象,这就势必要做那些拉郎配、拼资源等不应该又不能不做的事情。《战国策》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5]历史的教训必须记取。据悉,在关于学科设置问题的酝酿过程中,艺术学差一点被取消了资格。除诸多客观原因以外,本学科在十余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较多地关注表象上的繁荣,缺乏学科内聚力的夯实打造应是内因所在。中国是个文明的国度,自古就有“礼乐之邦”“礼仪之邦”等美誉,西周时期就制定了国之礼仪“五礼”,截至如今,许多传统的伦理纲常,依然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们的理念之中,成为约束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保持社会群体间井然有序的基本砝码。艺术学理论一、二、三级学科的设置,理应遵循一个基本的伦理关系准则,不能够成为无“礼”取闹,如若伦理关系错位亦将贻害无穷。#p#分页标题#e#
荐言要议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制定了有关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开展基础性工作。有学者指出,“艺术学理论需要在面对质疑和自身检讨中推进学科的发展”,它“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6]23。仲呈祥先生反复强调“营造氛围说”,警示老师们千万不要盲目地去“抢地盘”,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均需要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坚实的学理基础和长远发展的科学性目标定位,应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综合吸纳、兼容并包的传统文化精髓为基本理念,以扎实稳妥、循序渐进、精益求精、质量第一为立学准则,必须恪守学术规律,讲究学术规范,遵循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路径,让其循序渐进、天工雕琢,不能陷于盲目和盲动。在这里需说明的是,“抢地盘”等行为一般并非普通老师们乐行与可行之事,它往往会成为一种地方性行政指令让你被动地接受,别无选择。当然,学界同仁并不能因此而推脱或放弃应尽的责任。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专家组组长仲呈祥先生的信任和重托,笔者有幸曾参与起草《艺术学学科简介与博士硕士培养要求》的工作,在此仅将自己通过初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核心观点和参考性意见作简要汇报,敬希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百年前,先生主张“尚自然,展个性”,倡导美育教育,提出德、智、体、美相融并举的育人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推行沟通文理的学科设置,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等举措。而今看来,以上举措仍可作为我们教学与治学的基本准则。艺术学理论作为一门综合性、高阶性和理论性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包括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等,它体现了实践性品格、理论性思维和精神性价值等多重特征,旨在以各门类艺术的实践总结为基础,以各种艺术现象的宏观梳理与综合分析为铺垫,最终形成用以表征人类艺术文化发展之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概念范畴、价值论和方法论等知识系统。具体而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研究对象既包括各门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共通性的主体创作、造型设计、表演展示、鉴赏评论、教育传播等艺术文化实践活动,也包括古今中外人类对艺术现象、艺术史、艺术价值、艺术精神和艺术思想的认知经验。进而言之,各艺术门类之间必然存在着共通性的价值理念、思想坐标、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认知路径。艺术学理论属于综合性、交叉性人文艺术学科,其研究方法包括三大维度:一是用以分析并完善那些能够涵盖各门艺术基本概念的艺术知识学方法,涉及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评论、审美范畴学、语义哲学等相关学科;二是用以解释人类表达与感知各门艺术的形态特征,实现与体验它们的审美价值等艺术实践规律的艺术现象学方法,涉及艺术学与相关学科交叉生成的艺术哲学、艺术美学、文艺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民俗学、艺术社会学等相关领域;三是用以揭示并预见那些能够整合各门艺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用以建构人类艺术创新精神的理性范畴,用以阐释人类以艺术之道把握主客观世界的价值真理的艺术之学的理论方法,涉及心理学、精神科学、美学、意识认知科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
二级学科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实体,一级学科的宗旨目的及其各项具体的指标能否顺利地实现,关键在于二级学科设置的规范性和实施运作过程中的合理性。审视任何一个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的构架体系,无不把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作为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故我国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应遵循继承性、科学性两个基本原则。继承性原则。注重广泛地继承与借鉴世界各国艺术学优秀学术理念、方法和成果,重点强调继承与弘扬中国艺术文化一以贯之的综合性、包容性民族精神特质,以期在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进程中强力凸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强的坚定信念,在此基础上实现广采博纳、兼收并蓄的学科构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科学性原则。倡导和尊重科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和国家及学术界、艺术界、教育界历来秉持的发展观。科学性是一种极具世界包容性、人类本体性和时代进取性的现代学术理念,处在重大转型起始阶段的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如何更好地体现科学性原则,这是对艺术学理论界群体智慧的重大考验。具体来说,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首先需要基于人类据以内化—转化—外化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规律,其次是需要基于人类用以认知艺术文化和创造审美产物的心脑科学规律,再次是需要基于艺术家用以构制艺术造型的形式法则、感性之道与技术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等上知识的殿堂。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一、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
1.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引起学生兴趣?为引起学生争论?为促使学生思维?为总结归纳?等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效果。
2.启发性
启发性是指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提问有启发性,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3.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教材实际。提问要紧扣教材,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教材的重难点,是教学的主导方面。在重难点上发问,在关键段落、关键字句上发问,在突出教材结构的关结点上发问,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应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4.适度性
适度性即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提问适度,就是要掌握好难易间的“度”。太易,脱口而答,无法引起思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利。太难,难以下手,造成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提问适度,是量力性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二、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议论是源自于疑问,有所疑才有所问,有所问才有所议,有所议才有所论,有所论才有所思,有所思才会有所获。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注重设疑,精心设疑、巧妙设疑、合理设疑,结合教学内容,以疑问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课堂气氛推向活跃的顶端。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更是引导学生议论的始发点。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7册中的《年月日的认识》这一课时,就可以采取疑问导入法,来营造一个学习议论的氛围。教学时,教师并未一上来就告诉学生们年、月、日所代表的时间概念,而是通过疑问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教师问:请问同学今年你几岁?学生1说:10岁;学生2说:我11岁。教师又问:请问你记得你庆祝过几次生日吗?学生1说:10次;学生2说:我11次。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呢?你是怎么记住的呢?学生答:因为每年都会过一次生日,一岁代表一年,多少岁就代表了多少年,多少年就代表过了多少个生日。教师说:非常正确!可是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小强今年11岁,但是他却只过了3次生日,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们都觉得“疑团重重”,生活了11年,怎么会只过了3次生日呢?这时,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引出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疑惑现象和问题瞬间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动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其迅速集中思维;并且铺设了教学桥梁,衔接了新知与旧知;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营造了课堂气氛,为下一步的“议论”埋下伏笔。
二、疑问促思,引导自主、合作、探究
疑问导入,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接下来教学时教师要精心铺设疑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议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议论过程是一个真理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的过程。数学中的许多问题,虽然答案一致,但是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却多种多样。教师不妨抓住这些问题,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思考、议论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广袤的知识海洋里自由驰骋,让学生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议论环节中拓展思维、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7册中的《认识分数》这课,教师就可以充分地运用以疑问促思考、以疑问促议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边做边设问,让学生边做边思考。学生们每人手中都准备有几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将其中一个长方形对折,并将对折后的一半涂成红色,问:长方形中的红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然后将另一个长方形斜线对折,将对折后的一半涂成黄色,问:这个长方形中的黄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们可以一边自学课本,一边与同学进行讨论,探究这样的情况用数学语言如何表达。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们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原来以上两种情况用分数表示都是1/2。那为什么都是1/2呢?1/2中的“横线”叫做什么?横线上面和下面的数字分别应该叫做什么呢?分数的书写规律是什么呢?如果将对折后的长方形再继续对折、涂色,用分数又该如何表示呢?通过这样的疑问设置,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教师将教学一步步地推向深层次。通过富有启发性的疑问来激发起学生思考和议论的兴趣;在通过适当的“议”和适当的“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消化。
三、适时点拨、正面评价,深化“议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