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18 18:25: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民生新闻论文

篇1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1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篇2

二、将时政新闻民生化

在全民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的今天,时政新闻依然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人们通过收听和收看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动态,了解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在这个全民提倡创新的时代,时政新闻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创新时政新闻的写作,都是目前新闻工作要改革的内容。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要和创新密切结合,内容报道的创新和写作形式的创新都是新闻具有生命力的体现。新闻的传播也是大众传播的形式之一,人们通过纸质、网络、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新闻。所以没有创新的新闻,没有创意的报道,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等都影响着他对工作的付出以及结果的形成。紧密联系群众,报道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是一切创新的根本。任何脱离群众、脱离百姓的新闻都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篇3

电视新闻比其他传统媒介新闻的优势在于新闻现场,新闻现场不仅提供了复杂的视听符号系统,还刺激着、调动着受众的注意力。但是对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现场也仍然处于“可遇难求”的境地,技术、设备、财力等等条件的限制,让很多新闻工作者仍处在追求“现场”的路上。电视新闻需要现场,但现场供给却成瓶颈,这一矛盾为另一种新闻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方式被称之为“参与式制作”,它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最大的区别,通俗地讲在于,传统的是专业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众走进电视媒介。通过这样的参与制作出来的新闻被称之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种表征。参与式新闻的特征在于普通公众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的报道和,使得他们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新闻传播格局中出现并立足,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贴近性”的需要,是大众参与电视制作和某种表达的需要。这种参与式新闻制作与传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电视传受之间的传播格局,在现如今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正渐渐形成规模。

眼下地面频道是五花八门,不少频道称那些手持dv,活跃在新闻现场的人为dv爱好者,dv通讯员,dv信息员等等,也有个别寻求不同称谓的,比如湖南经视称之为dv队员,深圳都市频道叫dv纪录员。还有的称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他们称其为“新闻社工”。但总的来说,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些拍摄的内容如何进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栏目。

从内容上讲,这些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突发类新闻,例如高速路上车子自燃,罐车泄漏,救援现场等等,参与式新闻之所以被认可,与这类新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崭露头角有很大关系。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记录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的“新闻记者”。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拍到公交车燃烧时的画面,看到的现场视频大多来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机拍摄,正是他们的真实记录并传播才让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彰显。二是奇闻轶事类。比如说,湖南经视曾播过一个dv队员拍到的一个渔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条无尾鱼;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曾播过,一个膀爷当街试图调戏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来丈夫和邻居,当场把他捉住;还有比如饱受争议的公交车上的******问题,江苏城市频道曾播过,一个女乘客在被******时,用手机拍到了瞬间画面,不仅让男子受到了惩处,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时更让电视新闻本身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参与式新闻中也有一些批评性新闻。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现场》在dv纪事中曾播过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现一群放生龟的偷盗者,别人献爱心放生的乌龟,他们却昧了良心来杀生,保安上去制止却无人听,等等。

从节目形态上讲,参与式新闻或串编,或单播,形态不一,还有类似专栏一样的栏目版块,比如,湖南经视的“dv状态”,口号是:“dv状态 随时纪录”,深圳都市的dv纪事专栏,还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频道,节目组认为新闻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是栏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适当时间,召集广大的新闻社工们开开会,从而更好地参与节目,为节目拍到更好的素材。从总体上讲,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

从事参与式新闻制作的人也是参差不齐,社会背景复杂,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专业人士,比如说消防队里的宣传干事,从事婚纱摄影的拍摄者,还有就是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否专业,它对节目来说,提供的都是素材,节目的后期编辑人员,拿到的这些素材以后,他们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语句表达上,都力求避免内容上的失实之处,比如在稿件中表达为,据dv爱好者某某说,或者干脆对拍摄者进行采访,用他们的声音来解说画面,甚至拍摄者还以一个被访问者的角色来发表观点,适当评论。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这种模式给任何人都提供了充当“公民记者”的机会,同时它还把电视的话语权向大众倾斜,改变了在传统的线型和单向新闻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变传播中的“客体”身份,而处于表达话语的“主体”身份。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而言,参与式制作扩大了节目的制作队伍,并且让参与式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新闻形态,也渐渐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并且这样的作品有着它独到的传播优势。

真实是参与式新闻的根基。摇摇晃晃的镜头,颤抖的画面还略带模糊,本来是电视制作的忌讳之处,但如今这种画面却成为一种特色,没有人会怀疑这段视频的真假问题,相反,却吊足胃口,让受众集中精力,挪动脚步上前盯着去看,好玩的会心一笑,突发的看个稀奇。这就是震撼受众的“真实”力量。

内容是参与式新闻笑傲传媒江湖的资本。电视制作队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很多地域,媒体的触角无法延伸到新闻发生的那一刻。亲临现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候只能是电视专业人士的追求。而对于公民记者来说,他可能恰在现场,正是恰在现场的契机,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他们拥有的内容资本不可小觑,远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采用的滔天巨浪画面几乎都是游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现场视频,稍近的就说5·12汶川地震,我们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间画面,是一个叫卫斯理的秘鲁游客拍下的,等等。内容,是参与式新闻吸引电视传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原因。

贴近使参与式新闻轻易迈过专业的隘口。电视新闻的声画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播出要求,单从技术角度讲,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它突破了专业的隘口,走进大众的传播平台,正如前面所述,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参与式新闻介入社会生活,靠的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表现多样,一是时间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当突发事件降临,又有很多市民不幸丧生,我们不自觉地会问,当时究竟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电视新闻来说,只有现场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机视频派上了用场。二是心灵上无隔阂。新鲜的,奇怪的,特别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参与式新闻中不乏“新奇特”,甚至还部分满足受众窥私的心理。三是距离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与互动使参与式新闻占领新闻主阵地。电视新闻改革改掉三大陋习,一是高高在上的视角,二是官腔官调的表达,三是一本正经的形象,换上的是平等的视角,民生的表达和和蔼可亲的形象,传受之间平等与互动,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参与式新闻得以生长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长,就不愿依附,现在电视新闻更多的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场,接受受众的选择,僵化的表达被淘汰,空洞的说教被摒弃,呆板的形式被耻笑,取代的是关注、关心、平等、互动和活泼。参与式新闻本身就是在新闻主阵地上运作,它满足的是受众参与的愿望,表达的需要和某种情感的维系。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优势,是与它参与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剥离的,这种颠覆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带来的是传受格局的改变,这个意义非同一般。当然,参与式制作,也存在某些问题,参与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新闻学的训练,提供的资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报道细节可能失真、报道面可能受到影响等等,甚至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参与式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被破坏,参与式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 相反却成了低劣新闻的代名词,缺少公信力是参与式新闻走向品牌建设之路的最大障碍②。但是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总是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来自表达的需要,来自收视的力量,还有笑傲传媒江湖的内容资本,参与式制作会在电视新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渐成规模就证明这一点。

篇4

电视民生新闻是指关注百姓生计、反映民众生活的电视新闻。目前比较公认的真正标志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是江苏电视台于2002年元旦开播的《南京零距离》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打出了“民生新闻”的大旗,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内容上关注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话题,形式上把传统的“播新闻”变成“说新闻”,从而使得该栏目一度成为中国十大名牌栏目。《南京零距离》成功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电视民生新闻于短时间内在全国遍地开花。但电视民生新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实践与理念的偏离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伪事件”是美国学者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g)在1961年出版的《形象》(The Image)一书中提出(ps-

eudo event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假事件”)的概念,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人为制造出来的新闻事件。此处,布尔斯廷所谓的“伪”是相对于真正的“自发性”而言的。他认为,“伪事件”具有“不真不假”的属性:不真,是因为它们本来不存在,是无中生有的;不假是因为它们在一定情况和前提下又发生了。

笔者认为,“伪事件”是社会组织(包括媒体自身)为了宣传推销等目的而人为策划安排并获取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它不同于假新闻,也不等同于“媒介事件”。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是指在反映民众生活的电视新闻中存在的社会组织(含媒体)为特定目的而人为策划的新闻事件。

一、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生发条件

探讨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产生的原因,就要把它还原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去理解和考量。

经济环境:市场化浪潮,电视民生新闻因媒体市场化改革而兴

在我国传媒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进程中,媒体的产业属性得到重新认定,一个巨大的媒介市场也逐渐形成。而电视民生新闻正是在传媒的市场化浪潮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商业化的覆盖也几乎随处可见。

不过,市场化改革在解放媒体发展的经济动力的同时也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为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的生发提供了机会。

文化环境: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鲍德里亚(Jean Baudriallard,1929-2007)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种“仿真”的社会,人们以往对真实的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随之消失,以传媒为代表所产生出来的“非真实”已经比真实更真实,甚至成为真实本身的判定标准。后现代主义对客观报道理念的质疑和冲击则为“伪事件”的生发在文化理念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空间,进而,在后现代思潮盛行的社会中兴盛起来的电视民生新闻也具有了产生“伪事件”的文化契机。

媒介生态方面的缺失和错位

由于传媒固有的职业特性、传媒市场化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自律缺位、新闻工作者认识上对“伪事件”的生疏与模糊等,助长了电视民生新闻“伪事件”的生发。

二、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影响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是通过人为策划导演某一“民生”事件并对其进行报道,表面上看能够起到宣传作用或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实际上从长远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潜藏着较大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社会角度:以“民生”为幌子忽悠百姓,挤占公共平台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虽然打着“民生”的大旗,但其内容往往并非关注公众生活,而是挤占公共平台来实现策划者的自我推销与宣传,如那些过节发挂历、抽奖送奖活动等,虽然采用了互动的形式调动受众参与,但这种参与活动成为了媒体为自身积累受众忠实度的推销活动,逐渐失去了媒体的职责。

媒体角度:违背新闻专业理念,使媒体公信力受损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是电视民生新闻中人为策划、自导自演的“新闻事件”,并非“自主”发生的,如果不计划安排就不会发生,更不会朝着特定方向发展。因此,它的真实性是暧昧的“真实”,也使电视民生新闻及媒体的公信力与市场形象受损,进而阻碍电视民生新闻及媒体的健康持续发展。

受众角度:以假乱真扰视听,误导公众

电视民生新闻是关注百姓生计、反映民众生活的电视新闻,也正因此而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和追捧,而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却以假乱真干扰受众的新闻接受,误导公众的认识和决策。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伪事件”是不真不假的、在一定目的下人为策划的“新闻事件”,不是客观自主发生的,因此这种自我印证式的“新闻”对受众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不利于受众的环境认知和科学决策。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在“民生”的外衣下,进行特定操作主体的推销宣传,这是另一种对受众的隐性欺骗,同样会误导公众对社会现实的全面认知与了解。

三、如何规避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不良影响

我们能否消除这些“伪事件”或者规避它们的不良影响呢?

媒体及其工作者:加强专业理念,提升职业道德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当前的新闻行业中,很多新闻工作者并不是经过系统理论学习之后进入媒体的新闻人,而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新闻传播规律、新闻理想与伦理、专业报道理念等对一些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陌生的东西。这为“伪事件”等新闻报道失范等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很大的可能性。由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缺位以及传媒市场化所带来的“道德风险”,行业风气也因此受影响,容易滋生诸如电视民生“伪事件”等现象。因此,只有新闻工作者切实加强职业自律精神,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才能自觉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进而改良行业风气,促进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受众:提升媒介素养,增强公共意识

普通民众应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判断与使用能力以及自我传播新闻的能力。当然,媒体也应该鼓励、引导公众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另外,电视民生新闻还强调所传播的内容应该具有公共性,并促成公共讨论。因此,受众在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的同时,应该增强自己的公共意识,这样才能防止另类的“伪事件”,才能忠于公民新闻的初衷,真正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履行为民服务的使命。

结语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开播而兴盛以来,已经历了近十年的洗礼与考验。而在这短短十年内,电视民生新闻既享受了瞬间遍地开花的荣耀,也遭受了由各种弊端引来的批评,并在实践中经受着遭遇瓶颈与突破重围的交错,进而在不断反思与探索中寻求发展。而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媒介生态环境下,在电视民生新闻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存在于大众传播中的“伪事件”便趁机把触角伸向了电视民生新闻中,与电视民生新闻实践中存在的其他弊端与问题一同影响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持续发展。

虽然布尔斯廷曾指出,“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市场,各种‘伪事件’也会相互竞争,最终会达成平衡。”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伪事件”本身隐藏的危害,而从长远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所潜藏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于社会,它以“民生”为外衣忽悠平民百姓,挤占电视民生新闻所提供的公共平台,压缩报道讨论真正的民生问题的空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其次,于媒体自身,它违背新闻报道专业理念,将使媒体的公信力及形象受损。另外,于受众,它欺骗误导了受众,不利于受众正确全面的环境认知和科学决策。

因此,为了尽量规避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不良影响,可以借鉴公民新闻理念,实现新闻媒体与普通受众的平等合作,同时还需增强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并提升普通公众的媒介素养,从而经过多方合力来共同解决问题,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程道才,《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新闻学透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②戚姚云、陈滢潇、陈富清,《电视民生新闻概念的界定》[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8)

③沈里一,《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④郭元媛,《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654⑤董乐铄,《媒介事件与假事件辨义》[J].《中国记者》,2010(11)

篇5

一、民生新闻产生的兴起

民生新闻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台湾。1978年在台湾创刊的《民生报》最先提出了“民生新闻”之说,但是在当时民生新闻还主要局限在消费新闻的层面上。随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市的《消费报》开始大量刊载民生新闻,而由深圳报业集团于2001年3月1日创刊的一份都市报《晶报》,首次使用了民生新闻一词。除此之外,上海的《新闻晨报》、《武汉晚报》、《辽宁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也都开辟了民生新闻版。

然而,民生新闻真正被我国广大受众所熟悉与接收是因为电视媒体的影响。1995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点点工作室》,后于1998年更名为《元元说话》,最终又于1999年更名为《第七日》、1997年同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北京特快》以及1999年成都电视台播出的《今晚800》等栏目都已经初具了民生新闻的特性与性质。2002年1月1日,由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南京零距离》,则正式把民生新闻推上了我国电视新闻的历史舞台,节目中民生新闻的理念一经推出,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响应,形成一股“民生潮”并一直持续至今。因此《南京零距离》被视为打开了我国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先河。

二.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原因

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民生新闻虽然在学界与业界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对其的界定至今为止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总体来讲,民生新闻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用平民角度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关注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生存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民生新闻更突出地体现了新闻的贴近性和时效性,从本质上来看,民生新闻是新闻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回归的体现。

究其民生新闻在我国可以异军突起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的导向作用。在我国,政治意识形态一直都是影响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因此党和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民生新闻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新闻传播设定了总路线,同时“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提出则为我国新闻传播提供了指导思想,突出了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三贴近”原则的提出,对我国新闻传播做出了正确的具体导向,是中央进行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在社会经济层面上,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报纸与电台也随之转变了原有的经营体制和营销策略,新闻传播业开始自负盈亏,新闻市场化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经济体制的压力下,传播主体就不得不把受众的需求摆放到第一位,主动去迎合受众的口味,用大众喜爱的方式去争取受众,而民生新闻不仅受到广大受众的喜欢,还是可以创造经济利益的新报道方式,因此,民生新闻也快速的成为了电视台和受众的新宠。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元化文化。这种多元化文化不但体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中,更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所致,那就是城乡文化的结合。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发展,使得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进,并且逐步脱离传统的体制束缚,开始追求公平、独立与自我,形成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他们需要大量有关日常生活的信息,渴望从拥有知情权变为“知情人”,这部分群体就成为了民生新闻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得民生新闻的生存空间大幅度提升。

三、民生新闻的意义与作用

民生新闻的繁荣已经成为了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一道靓丽别致的风景线。其发展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与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生新闻凸显了受者本位新闻理念的回归。民生新闻是把镜头锁定在了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身上,关注的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用市民的角度去报道新闻事件、去评说新闻事件,同时通过热线电话、现场连线、话题讨论等方式,使得普通受众也可以参与到新闻评论中,这就是将话语权重新交还给受众的体现。在民生新闻的兴起中,受众可以看到我国新闻传播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变,这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政治环境与社会生活与心理的共同产物。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价值取向,更加显现了新闻的本质内涵。

在民生新闻中,新闻内容重要性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同样是评价新闻标准的贴近性与趣味性得到了重视。新闻的贴近性不但是与受众空间距离上的缩进,更是心理距离上的缩短。只有零距离地为老百姓说话办事,才能做到反映民情、赢得民心的最终目的。要注重报道观众身边的新闻事件,才会引起受众的关注、认同与共鸣。趣味性则是要打破媒体即是“工具”与“喉舌”的理论,尊重百姓的意愿,强化新闻内容的故事性,情节性,符合老百姓的欣赏口味,让老百姓做新闻的真正主角。

此外,在注重受众本位、新闻内容的贴近性与趣味性的同时,民生新闻还让传播者意识到了开放性、参与性与互动性的作用。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使电视节目获得广泛的受众基础,还可以加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信息的传达与理解起到了有利的影响,同时,还为电视节目开辟了一个全新信息来源。

四、民生新闻的缺陷

民生新闻是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化环境中产生的,随着它的快速发展,一些弊端也逐渐开始浮现出来。对于经济利益上的追逐是民生新闻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电视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就是各电台都以节目的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好坏的最终标准。在利益的驱使下,电台就会去寻找一些可以成功推销给受众的“卖点”以吸引受众,在这种形势下,新、奇、特、星、腥、性就成为了他们的杀手锏,为了达到经济效应,传播者就会特意去追求这六个字,从而使新闻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意义取向,违背新闻的基础准则,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会受到践踏与挑战。

篇6

一、价值与内容的双重提升

价值,实际上就是节目的内容所呈现出的意识形态特质,是民生新闻成功必备的要素,未来的民生新闻要拓展报道领域,强化新闻策划,创新报道形式,凸显特色风格。

民生的“民”指的是人民群众,而不仅仅指社会的部分弱势群体。民生新闻的内容既应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状况和际遇,还应关注群体普遍的生存状况。在过去的实践中,不少民生新闻在报道内容上出现了鱼龙混杂、低俗空洞的现象,过分追求表现生活的原生态、凌乱琐碎,这是对“民生”概念的误读。

当下或未来,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应在做好重大政策、决策宣传,解释背景和依据,做好“大民生”的前提下,涉及民生的释疑和服务性的深度报道,加强贴近性和亲和力。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提高选题的思想性。现在,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民生新闻栏目也应表现出多元取向,明确自身价值输出,提高栏目的思想性。拓展报道范围。所谓“大民生”,就是要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国计”。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使民生新闻呈现多视角性、多层次性,从而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通过报道普通人、普通事,反映当今老百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风貌、新追求,展现普通人的真善美。强化主题策划。民生新闻不能在民众的日常琐事中淹没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善于从小事出发,以小见大,进行新闻策划,引导观众的视线,形成某一关注热点,这个热点是从公众中获得并且本来就是隐性存在的。这是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必要手段,也是民生新闻突破日复一日百姓琐事报道模式,形成收视亮点的重要途径。

二、形式与技术的不断突破

目前,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和传统电视技术都在迅猛发展,探索引进电视媒体新技术,构建城市全面微波网和便携式SNG,做到每天处于巡视状态,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发回直播室。

直播技术的普及,将有效缩短新闻与观众的时差,还原新闻的原生态,吸引更多的关注。SNG卫星直播车的应用,把直播变成了一种常态。这种常态直播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极致,使新闻栏目的社会影响力得到空前提升,十分有利于民生新闻即时性、动态性、移动性的制播特点。

目前,国内多个著名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在节目时段专门设立的直播板块,如《新闻夜航》、《零距离》、《新北方》等。随着3G技术的发展应用,应该说为民生新闻直播的常态化、灵活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一个记者一个摄像就是一个直播团队。这样直播不再是大型活动的专属品,而成为电视民生新闻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目前不少城市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例如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12345》、《直播南京》等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此外,随着电视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新形式将普及到电视民生新闻的生产和制作中。比如目前广泛应用于体育电视节目和军事类节目的在线包装和虚拟植入系统“威姿”、“傲威”,依赖于一整套的软件技术,实现了电视节目信息量的几何增长,也将传统的二维电视屏幕拓展成三维空间,让观众接收更多信息量的同时,彰显出电视媒体的强大功能。目前,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夜航》、湖北经视《经视播报》等民生新闻节目已经开始着手更先进的在线包装和虚拟植入技术,未来势必与其他同质化节目拉开差距,有助于自身品牌的树立,更有助于确立影响力和提高收视率。

三、民生新闻的从“读”到“说”

说到民生新闻,几乎国内各省的民生节目都有同样的特征,对主持人的相互依赖。从黑龙江的小翟到辽宁的金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民生新闻的这一特点,节目管理者更应该注意维护和打造主持人形象,进而更好地打造节目本身。

篇7

如今,电视民生新闻已成各家电视台创造高收视率、高广告收入的拳头产品,但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其造成不小的冲击。各电视台因资源配置不均导致恶性竞争,同质化、媚俗化、话语权滥用、过分追求轰动效应等问题层出不穷。

早在2006年,国内便引入公共新闻的概念,并将其与民生新闻相联系,认为公共领域构建是民生新闻进行转型的途径。然而公共新闻的运作是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这不仅涉及到媒介的自身实力――包括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否则将举步维艰。①

孟健教授也曾提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仍处于发展的平民话语阶段,要想发展到民主话语阶段,还需要更多关注公共事件的发展和解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电视公共新闻中的先进元素,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民生新闻。

一、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演进的基础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我国对此的探索最早来源于江苏卫视2003年10月开播的《1860新闻眼》――以“弘扬正气、倡导和谐、服务受众”为宗旨的民生新闻栏目。

公共新闻学的概念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公共新闻运动”,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针对电视媒介,民生新闻侧重传递社会资讯的社会功能,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和发出声音的通道;而公共新闻,侧重于挖掘舆论监督、社会组织功能,涉足、关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公共领域建设问题。

然而,两者在宗旨上是相通的,只是表现的主题、取向和解读方式有所不同。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强调尊重公民的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而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民生新闻平民化的思考方式是关注、回归新闻公共性的一种体现,关注民生、了解百姓所重视的话题和欲求,能为公共新闻寻找合适的选题。而新闻的公共性又要求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公共性,无论是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还是媒体采访各方面专家寻求方案,其本质都是关注公民事务,推动社会公共空间发展。

同时,在民生新闻浅层传递社会资讯的基础上,如果媒体能进一步反思和组织公众讨论,或进行深度新闻评论,则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提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公共新闻的出现也将弥补民生新闻庸俗化和新闻社会责任感不强的缺陷。

二、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借鉴的必要性

1、公民意识提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对民主政治参与的热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变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型公民,民主制度意识、国家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意识都大大增强,被动的政治接受逐渐转变到主动的政治参与。②

在多元社会文化和浓厚商业气息的冲击下,受众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促使他们产生了新的收视期待。电视观众希望通过电视获得更真实、丰富而深刻的新闻信息,满足自身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更高需求,将电视视为实现公民权利、参与社会建构的窗口。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以往的定位受到当下受众新需求的挑战,公民意识的提高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公共新闻对公众话题的关注和阐述能为其提供参考价值。

2、自身发展瓶颈的呼吁。面对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民生新闻“泛化”问题层出不穷。在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年会第四届全国SNG协作体年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曾指出,民生新闻存在“三化”和“三伪”的问题。“三化”即民生新闻题材的琐碎化,对象的边缘化,报道的肤浅化;“三伪”为伪民生,伪人文,伪监督。

同时,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造成巨大的冲击,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时效性差、创新度低、互动性弱,且欠缺对网络资讯的挖掘利用。加之电视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的民生新闻管理漏洞,新闻业改革也疾呼电视民生新闻做出改变。

3、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技术支持。美国传播学者班尼特这样描绘道:“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信息体系的前景就是更加公共化、信息更具分析性、更有历史深度、更有批判性、更能反映问题。”③

诚然,信息化时代是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外在环境,技术为公共话语权的建立、公众表达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虚拟世界中的信息海量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自由、无线、流动而开放的互动成为可能,公众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日益频繁,为形成公共舆论、加快电视公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电视民生新闻借鉴电视公共新闻的途径

1、找准自身定位,让新闻体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从传播学角度来规范媒体的行为。面对种种矛盾,电视民生新闻要站稳脚跟,紧抓民生理念、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公民参与的特色,从内容定位到操作层面进行重新审度和设计,从日常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民生事件走向民本内涵。

2、调整目标受众,让公众“说话”。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为“大众”,公共新闻的受众为“公众”,“公众”与“大众”相比更具有某种社会涵义,“特别是公共新闻在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上,突出了公共权益的问题上,是对民生新闻的提升”④。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开始思考转移目标受众,实现从“大众”向“公众”的提升。“公众”是社会民主进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包括了公民作为主体的权利表达、权利实现、社会参与、社会互动、文化自觉和公民自治等内涵,比起“市民”,它拥有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社会属性。借鉴电视公共新闻的经验,电视民生新闻可以以“公众”为对象,扩大其报道题材的范围和影响社会生活的领域。

让公众“说话”,就是要让媒体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和组织者,让公众的积极意见、观点和信息交流顺畅地进行,对公众所表达的意见以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给予回应;同时,要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话语权,权威机构对公共事件的推进要给予公众相对的自由和自主。

3、推动公共领域发展,构建公民话语空间。“公共领域”一词最早由哈贝马斯提出,他指出“公众舆论、专制或开明的公共领域等范畴最常用的意思和公共、公共性以及公开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⑤

在公共新闻中,公共领域是指“各种社会意见自由进入这一领域,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辩,在意见的博弈中形成社会共识,并据此监督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施行,规范公众自身的行为”。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公民社会建设刚刚起步,但公众通过关注大众媒介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报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已经不能再被忽视。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知情权要求的提高等,对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民话语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向公共新闻跨越的过程中,要以敏锐的触角探知社会公共领域中的细微脉动,挖掘隐蔽的、可能在未来形成的新闻议程和热点,要致力于建设和谐、开放、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汇集民意、表达民情。

4、严把新闻评论,完善舆论监督。新闻评论是电视民生新闻中容易产生主观偏向性的部分。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注重自己的理性建设,将社会舆论中的主流和支流区分开来,全面、客观、冷静、公正地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指出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行之道。

目前,“点评式”新闻模式在各地电视台民生新闻中运用较多,它针对那些对社会各阶层有影响的事件,以播音主持解读报刊消息或DV短讯的方式播出新闻、解读信息、讨论事实。这种播报方式广受现代民生新闻媒体的欢迎,如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第一时间》,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

电视民生新闻在继续做好为民请命、舆论监督的基础上,要严把新闻评论质量关,弱化“仲裁者”和“司法官”的角色定位,注重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注意评论中观点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强化新闻监督的“理性”和“建设性”。

5、把握新闻操作流程,用细节和策略取胜。在新闻选题上扩大报道题材的范围,不刻意回避重大政治、经济、国际新闻及会议消息,而是对这类新闻给予民生解读,紧贴时代特征,加强深度报道。此外,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注重提升新闻品格,优化报道结构。

媒体间竞争走差异化道路,提升栏目品位。地方电视台可以地域新闻为节目定位,在同质化中强调差异性;内容上注重营造信息的附加值,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栏目品牌化建设,以品牌获得公信力。此外,还要加强重大题材报道中的资源共享和联动合作。

注重对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化元素的使用。采用独具特色的民生新闻的叙事方式,打破过去的单向思维,遵循人文关怀的理念,将时政、经济等新闻以小切口、低视角方式平民化、软性处理。将感性因素引入到新闻之中,用说故事的方式使新闻生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参考文献

①温燕霞、曾学优,《广播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思考》[J].《声屏世界》,2009(5)

②时统宇,《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有益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③郑长明,《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J].《新闻爱好者》,2009(7)

④张秀丽,《电视新闻的民生特色》[J].《记者摇篮》,2008(6)

⑤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上海),1999(1)

篇8

民生,顾名词义,指的就是人民的生计。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都属于民生范畴。而民生新闻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和真实理性的态度来关注普通百姓生产生活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对一个广播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想做好民生新闻,就要始终保持人文主义的情怀,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衣食冷暖,并始终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具体说来,广播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深入基层,增强贴近性。民生新闻,其内容大多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民生新闻脱离群众生活,即使新闻作品写的再好,也会让人觉得“曲高和寡”。因此,抓民生新闻,首先要考虑贴近性。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关注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群众生活中,站在群众的角度,从日常生活入手寻找民生新闻的切入点,使民生新闻报道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民生工作的民意在基层,民生工作的方法和智慧在基层,民生工作的成效标准在基层。和传统新闻传播上情下达的方式不同,民生新闻传播主要是下情上传,让老百姓的声音尽可能的得到扩散,让老百姓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写出有贴近性的民生新闻作品。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基层,并不一定指的就是农村。我认为,民生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基层,应该存在于每一个社会角色的工作生活中,比如医生的手术室,农民的田间地头,教育工作者的讲台上等。真正的融入角色,才是站在基层,深切的感知角色,才是立于基层。对广播民生新闻而言,只有努力实践“三贴近”原则,接好地气,养成深入民众、体恤民情的作风,才能让民生新闻的亮点闪光。

二,坚守真实,塑造媒体的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形成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作为一个民生新闻记者,更应该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我们知道,民生新闻大多着眼于社区、街道话题,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并多以故事化,情节化为其节目形式,其特点主要是本土性、贴近性、平民性和低视角。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使它更加便于受众接受,也由此表现出了高度的真实性。对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想尽可能了解原生态的新闻事实,以便从中获得信息帮助,而民生新闻的特点恰恰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如果民生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受众会失望,会逐渐对媒体失去信任感,媒体也将因此失去公信力。所以,如果为了片面追求受众关注而夸大其词、任由“新闻失实”的情况发展,就会彻底失去广大受众,新闻媒体也将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功能。因此,作为广播电台的新闻记者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三,保持人文情怀,塑造有温度的新闻作品。随着社会节奏日益加快,来自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所以,希望生活变得更温暖、更安全已经成为更多人心理方面的一种需求。而关照受众心理,和受众相知,给予受众朋友般的关爱与温暖也成为民生新闻必须具备的潜质。一名优秀的广播民生新闻记者,在具备了新闻敏感、好文笔等业务技能之外,内心深处必须始终荡漾着一种 “情怀”。

民生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也是引领受众进入新闻事件的情感体验者。比如,在报道一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时,有情怀、有温度的记者在塑造新闻作品时总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从而让受众产生共鸣,并使受众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从一个普通的旁观者自然而然的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介人到新闻事件中去,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此还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后续效应与跟踪报道。由于记者自身的这种“情怀”,使普通的民生新闻有了情感和温度,从而引发了受众的共鸣,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这种由记者的个人情怀引发的群体行为,由媒体关注引发的大众关怀,让民生新闻脱离了浅层次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继而深入到广大群众的内心世界,使人们结成了一个情感共同体,促进了社会和谐。所以,一个有情怀的记者总能关注到那些被普通记者忽略的最为民生的切入点,并通过自己的感悟,对新闻作出最至情至性的报道。记者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怀”,才能写出真正贴近民心、民意、民情的民生新闻作品。

四,互动交流,搭建倾诉的平台。近两年,民生新闻通过大胆探索,加大了与受众交流的力度。在这种互动交流中,每一位市民都有可能作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节目,从而提高了群众直接走进民生新闻的几率。另外,现在,也有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开通了新闻热线。在这类节目中,群众可以就某一事件发表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在节目中寻求解答。如赤峰市广播电视台的《行风热线》栏目,每期节目都设有热线互动环节,并且每一个来电都有记录、每一个问题都有答复。通过搭建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受众的倾诉愿望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使他们更为信赖和喜爱民生新闻节目。可以说,作为一个话语平台,民生新闻节目在人文关怀的背后,也引导着整个社会去尊重群众的话语权。通过这种方式,媒体把话语权从党政官员手中转移到普通市民手中,从而推动民众的意见上升为政府的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意的公共价值。

总之,广播新闻工作者只有始终坚守真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产生活,才能写出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赵彤.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记者摇篮,2010(3).

[2]原红玉.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民生新闻.科技传播,2011(6).

[3]杨晓云.亲民——民生新闻价值之所在.记者摇篮,2010(3).

篇9

2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需求缺位的原因

2.1政府缺乏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

政府往往只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物质”权利,然而忽略“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不再仅仅满足物质权益的保障,更多的是要求精神生活最基本的满足。由于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呈现重“经济提升”轻“文化建设”、重“物质权益”轻“精神满足”、重“现实效益”轻“潜在受益”的现象较为常见。尽管各级政府对体育文化事业大力宣传,但不少政府部门对体育文化建设仍缺乏必要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认识不够具体和全面,对体育文化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够深刻,因而出现对体育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时间安排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活动安排不积极等问题。

2.2企业偏重企业利润,缺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企业总是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新生代农民工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则是关注不够,不能认真履行自身的应当的义务与责任。尽量降低自身的投资成本,企业体育文化严重缺乏。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像机器一样对待,新生代农民工就会以工资来决定去与留,为什么有些企业出现“用工荒”,企业缺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缺失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是企业的“链条”,是企业的“发动机”。让员工与企业产生感情,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命运是与企业连接在一起的。只有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企业才有生机。企业只有让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归属感,才能在经济困难时期度过难关。企业只有多增加体育文化投入,多组织一些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员工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企业的温暖,企业的体育文化魅力,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企业的团结等。

2.3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文化娱乐生活需求自身意识的缺失

体育文化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的反映指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物质满足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作为精神满足的体育文化需求也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和工作动机,农民工的体育文化需求意识相对较弱,消费层次大多居于较低水平;体育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单调,而相对单调的体育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产生消极、保守的特点,进而形成不良的循环趋势,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大潮中,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转变。

3推进城市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的举措

要推进城市公共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发展步伐,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优势互补,缩减社会距离。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作为体育文化的主导者,政府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公共服务范畴要充分容纳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制机制。通过加强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创新体育文化服务方式、开展体育文化知识普及与培训,完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时间少、生活工作较偏僻,消费能力低的情况,有选择,有目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公共体育文化设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满足自身需求的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各体育文化、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体育文化服务送到企业、送到新生代农民工身边。多开展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活动,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节、送温暖等活动。政府要整合政府部门资源,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体育文化知识讲授等,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得到政府的科学技能培训。

(2)突显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要树立新生代农民工也是企业的一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理念。一是通过举行体育文化活动,增进新生代农民工与企业的感情。如多开展休闲趣味运动会,举办文艺晚会,组织休闲茶话会等;二是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增加建设体育文化设施,提供体育文化产品,倡导体育文化活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营造积极、团结的氛围。

(3)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和社会共同参与积极性。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社会的最关注的问题。对于文化服务主体的农民工,要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中,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水平,增强休闲体育技能,不断融入城市的文化生活中,进而为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全社会共同参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建设,推进体育文化体制改革,将是一个重大任务。事业单位积极主动的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些体育文化服务或者体育文化服务产品。比如大中院校体育体育文化设施有条件的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定期去到新生代农民工所在的生活、工作社区举办联谊会等,发挥社区服务的优势。另外,允许一部分私人或个人去建设、经营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文化服务和产品。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也要自立自强,自觉地融入到城市当中去。

篇10

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既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又是一个明显的弱势群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一群体存在的代际传承和阶层固化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不利影响。本文试从经济法视角对依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谈点认识。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实质

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阶层群体之间的社会落差不大,经济资本差距很小,不同家庭文化资本的作用几乎为平等的国民教育所消解,家庭资本对下一代社会地位的影响并不显著。改革开放后,各阶层群体之间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距离开始拉大,从而导致家庭资本影响力增强,这在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中均有体现,尤其是权力地位对家庭资本的综合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到目前为止,在单纯经济地位的实现过程中家庭背景的影响依然式微,这就使得那些缺乏优势家庭背景而又具有强烈上升愿望的人,更多地去选择改善自身经济地位以实现家庭资本的擢升。新生代农民工正是这样的一个族群。

本文语境中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专指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传承和阶层固化问题。代际传承,即祖辈世代相传,系指家庭中每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相似性。阶层固化,即社会流动丧失,系指若干代人持续停留在某种社会阶层中的稳定性。应当说,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传承和阶层固化问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农”问题,而是更加接近于城市问题但又不是城市问题。虽然农民外出务工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渠道,又是提高农民增加收入幅度的一种有效方式①,但是农民一旦进城务工就变成了“半个城市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人已有破釜沉舟的“融城”意识和行动,与之相关的就业、培训、社保、维权等又无一例外地属于城市问题,因此这一问题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三农”问题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农民工问题超越“三农”问题的时间范围,是指两个问题并非完全同生同灭,“三农”问题的解决并不等同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农民工问题超越“三农”问题的空间范围,是指两者并非同处一个地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心越来越转向城市,已经进入“城市解决”的框架中。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将持续不断地向城镇转移,即便将来“三农”问题解决了,这一进程还会继续。必须指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在于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新课题,需要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加以分析提炼。

二、依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增大、逐步返回农村,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亿万农民工的主力。由于这一代农民工所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其父辈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在文化程度、打工目的、城市认同感等方面也和父辈迥然不同。所以,依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再是“农村包围城市”式的迁徙(经济)问题,而是平权(法律)问题,即让新生代农民工和市民一样享受国民待遇问题。

具体讲,依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行城乡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绿卡”制度尝试的形式,居住证制度目前已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实行。凡持有居住证的人,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当地城市居民的待遇。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以法规形式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它将寻求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和外国人技术移民等问题。当然,这离城乡统一的居住证制度还有很大差距,但已是历史性进步。(2)采取农民工子女中小学就近入学制度。教育权是一种基本人权,应当奉行“有教无类”②,追求教育平等。将中小学就近入学变成制度,充分考虑了农民工进城后城市建设的需要与可能,事实证明是可行的。目前教育不公现象比较严重,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携子女同入城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工子女中小学就近入学能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由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贫困代际传承相当牢固而普遍,因此2011年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呼吁,必须注重农民工子女早期发展教育,打破贫穷的代际传承。③(3)落实城乡相同的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项政策落实得最好的是城市公职人员,广大农民特别是身居城郊或“城中村”的农民工家庭计划生育意识比较淡漠,需要加强管理,实行必要的奖惩措施。公职人员的处罚措施之一是开除公职,与此相应,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民和农民工建议收回其承包土地、解除其劳动合同,并载入诚信不良记录。(4)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纳入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可以首先在中小城市试行。(5)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险城乡迁移中的无缝衔接。例如,实行“医疗保险一卡通”或“农民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制度,就是很好的方法。(6)着手解决农民社会养老问题。目前“双轨制”退休养老金制度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应予废除。城乡社会养老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化,但鉴于我国诸多现实困难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宜先进行多层次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然后逐步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一体化。我们认为,要从制度入手,把政策创新和法律跟进结合起来,依法建立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必要深入查找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形成的原因,关注和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不懈奋斗,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积极努力,促进和完善事关新生代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包括法治在内的制度建设。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三、经济法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做些什么

经济法是沟通公法与私法的桥梁,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笔者认为,它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做三件事:

第一,创造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我国现有1.5亿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占到其中的60%还多。作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须臾离开的“街坊邻居”。我们应当看到,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的改变自身命运获得人生发展的冲动和渴望已胜过父辈。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时间较长,接受新事物更快;他们劳动合同签订率有所增长,维权意识增强;他们频繁跳槽,希望尽快融入城市。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处境和生存状况至今依然处于劣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与父辈一样,他们至今仍旧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面对整体收入不高、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窘迫问题。大多数人的职业命运,仍是在不情愿的低端产业岗位上卖苦力,而且职业安全性差。过去30年中,农民工经历了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从“第一代”到“新生代”,从“暂住”到“常住”的实质性转变,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环境的根本改善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工程,不仅需要制度关怀,还需要从政府、社会、市民层面——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进行全方位的人文调适。社会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让他们通过努力尽快融入城市,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篇11

1 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与报道民生新闻,二者联系有机而紧密,是一种辩证关系。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律的总纲,表现在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上,也就是二者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其对方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太大的矛盾,力倡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力保环境不受污染、生态不被破坏。一句话:人与自然共在,人与自然和谐。而报道民生新闻,则要力避以人为经济增长中心,却忽视或甚至忘记了人赖以为生的自然资源环境之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习惯,它将更加监测着人与自然共生、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取用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或者严重危机的时候,报道民生新闻只顾及一端“民众生活‘富’”,却没有顾及另一端“不远的将来资源环境‘穷’”,采取“头痛医头(头痛就报道说“头痛”)、脚痛医脚(脚痛就报道说“脚痛”)”而不是联系起来看问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辩证施治诊疗方法虽然可能会一时奏效,甚至会很有轰动效应,但对于长远来说,那种“杀鸡取蛋”的方法、弄得本枯末萎,只见眼前的生命,而未来人们却无法生存。就是说,以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资源与环境,不可耗损太大,报道中要以这样的经济增长来保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平衡。而报道民生新闻,则正如目光宏阔而辽远的“瞭望哨”那样,对其中的统筹与协调、发展中的不那么平衡,与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不同,多关注于未能统筹兼顾的另一方,没有协调一致的另一区域,或城或乡,或东南沿海或西北山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的失衡方面,作出其见微知著、扶斜补正的特殊贡献,此可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报道民生新闻,这方面要“目光远大”,绝不可以专于一点而不及其余,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平衡,这地区与那地区,城市与乡村,党委和政府在怎样抓、怎样做。有个统揽全局、保持基本平衡的问题,不能揪住一点民生问题,本来是再协调发展下去就能解决的,但是新闻报道者却没看远,举起关注民生新闻的旗帜,结果是帮了倒忙,新的更难克服的“不平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主要在于组成社会的全体成员之素质提高和作风纯正。因而,促进社会和谐,其关键点还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普惠社会美德。要培植勤政为民的意识,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而报道民生新闻,从一开始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移风易俗作用,真可谓报道民声新闻,其“生”也逢时,“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不可忘记了:思想道德、精神意识的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的好坏,间接地影响着民众生活,却直接地影响伦理道德、精神生产。把人民群众希不希望、满不满意、期不期待、相不相信,作为纯净社会风气、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唯一标尺,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和提振人民群众信心,应对危机,共克时间,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报道,将从更深内容的层次上通过正确导向和舆论监督以进一步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以上从内容上将“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二者进行了既综合而又略加归类的分析,便可以从中看出其两者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是报道对象、报道内容,而“报道民生新闻”方面则是舆论向导、舆论助力。这两者将会在并肩行进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这也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极力地推动科学发展。

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

说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轻松一点说就是需要提醒的问题,严格一点说就是必须注意的问题。这里仅仅是就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因为报道民生新闻的活动显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历程之中,或者还只能说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这个部分还不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硬性部分,却恰好只是相对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精神生产方面之软性部分,属于“软实力”,也属于“巧实力”,但它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须部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万万不可或缺!这里所主要列举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指既属报道民生新闻方面的问题,又紧密联系着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至于民生新闻还所能报道的其它方面却并不涉及,虽对报道民生新闻来说并非全面,但在此特别说明,尚希读者明察。

篇12

随着各级部门尤其是档案部门对档案社会化服务认识的加深,人民群众查阅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档案越来越成为可能,其中,民生档案是人民查阅最多的档案资源,且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人民群众利用文件、档案信息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房屋产权、就业就学等相关政策的查询与证明等方面。民生档案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为人民群众拓宽信息来源提供了基本的资源和渠道。民生档案也是人民群众维护个人利益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不断出台惠及百姓利益的政策,但人们享受这些政策,需要出具工龄、相关家庭收入、生活条件等证明。民生档案为出具这些证明提供了支撑。就长沙市而言,档案工作渗透性不断增强,全市13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1405个,448万卷(盒),116万件,资料8.5万册,比1991年馆藏量增长12倍多。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和林权确认、企业养老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服务职能更加凸显。市档案馆民生档案馆藏量新增29万卷。查阅利用服务明显提升,市档案馆目前可向公众提供7686条政府信息和编研资料电子目录查阅,年均接待一万人次以上,成为集档案保管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和现行文件查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社会公共档案馆。

2.民生档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原始资料

民生档案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成为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有力工具。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街道是有名的“破产企业一条街”,破产企业人员上访一度占到同期案件的82%。街道办事处以低保救助和就业这两个百姓关注的焦点作为突破口,建立起涉及扶贫济困、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低保救助等方面的民生档案。他们通过“爱心档案”制订具体帮扶方案,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通过“就业档案”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愿望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再就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通过“居民健康档案”掌握辖区特困人员的健康状况,依托辖区医疗资源,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看病难的问题。各级档案部门要增强档案服务的敏锐性和主动性,提高信息开发的层次,抓住热点,贴近中心,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辑整理相关专题的档案材料,为决策层提供高水平的参考资料。

3.民生档案是化解当前人民群众权益纠纷的重要凭据

长沙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规范了民生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利用,成立市民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民生档案工作指导,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浏阳市社港镇创造性设立民情档案,16个村(社区)13742户居民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全部入档,为社区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各级档案部门提供的民生档案为解决纠纷提供了依据,达到化解矛盾、排除纠纷、平息上访的效果,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