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18:25: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1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二、将时政新闻民生化
在全民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的今天,时政新闻依然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人们通过收听和收看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动态,了解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在这个全民提倡创新的时代,时政新闻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创新时政新闻的写作,都是目前新闻工作要改革的内容。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要和创新密切结合,内容报道的创新和写作形式的创新都是新闻具有生命力的体现。新闻的传播也是大众传播的形式之一,人们通过纸质、网络、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新闻。所以没有创新的新闻,没有创意的报道,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等都影响着他对工作的付出以及结果的形成。紧密联系群众,报道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是一切创新的根本。任何脱离群众、脱离百姓的新闻都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电视新闻比其他传统媒介新闻的优势在于新闻现场,新闻现场不仅提供了复杂的视听符号系统,还刺激着、调动着受众的注意力。但是对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现场也仍然处于“可遇难求”的境地,技术、设备、财力等等条件的限制,让很多新闻工作者仍处在追求“现场”的路上。电视新闻需要现场,但现场供给却成瓶颈,这一矛盾为另一种新闻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方式被称之为“参与式制作”,它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最大的区别,通俗地讲在于,传统的是专业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众走进电视媒介。通过这样的参与制作出来的新闻被称之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种表征。参与式新闻的特征在于普通公众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的报道和,使得他们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新闻传播格局中出现并立足,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贴近性”的需要,是大众参与电视制作和某种表达的需要。这种参与式新闻制作与传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电视传受之间的传播格局,在现如今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正渐渐形成规模。
眼下地面频道是五花八门,不少频道称那些手持dv,活跃在新闻现场的人为dv爱好者,dv通讯员,dv信息员等等,也有个别寻求不同称谓的,比如湖南经视称之为dv队员,深圳都市频道叫dv纪录员。还有的称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他们称其为“新闻社工”。但总的来说,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些拍摄的内容如何进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栏目。
从内容上讲,这些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突发类新闻,例如高速路上车子自燃,罐车泄漏,救援现场等等,参与式新闻之所以被认可,与这类新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崭露头角有很大关系。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记录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的“新闻记者”。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拍到公交车燃烧时的画面,看到的现场视频大多来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机拍摄,正是他们的真实记录并传播才让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彰显。二是奇闻轶事类。比如说,湖南经视曾播过一个dv队员拍到的一个渔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条无尾鱼;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曾播过,一个膀爷当街试图调戏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来丈夫和邻居,当场把他捉住;还有比如饱受争议的公交车上的******问题,江苏城市频道曾播过,一个女乘客在被******时,用手机拍到了瞬间画面,不仅让男子受到了惩处,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时更让电视新闻本身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参与式新闻中也有一些批评性新闻。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现场》在dv纪事中曾播过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现一群放生龟的偷盗者,别人献爱心放生的乌龟,他们却昧了良心来杀生,保安上去制止却无人听,等等。
从节目形态上讲,参与式新闻或串编,或单播,形态不一,还有类似专栏一样的栏目版块,比如,湖南经视的“dv状态”,口号是:“dv状态 随时纪录”,深圳都市的dv纪事专栏,还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频道,节目组认为新闻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是栏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适当时间,召集广大的新闻社工们开开会,从而更好地参与节目,为节目拍到更好的素材。从总体上讲,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
从事参与式新闻制作的人也是参差不齐,社会背景复杂,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专业人士,比如说消防队里的宣传干事,从事婚纱摄影的拍摄者,还有就是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否专业,它对节目来说,提供的都是素材,节目的后期编辑人员,拿到的这些素材以后,他们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语句表达上,都力求避免内容上的失实之处,比如在稿件中表达为,据dv爱好者某某说,或者干脆对拍摄者进行采访,用他们的声音来解说画面,甚至拍摄者还以一个被访问者的角色来发表观点,适当评论。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这种模式给任何人都提供了充当“公民记者”的机会,同时它还把电视的话语权向大众倾斜,改变了在传统的线型和单向新闻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变传播中的“客体”身份,而处于表达话语的“主体”身份。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而言,参与式制作扩大了节目的制作队伍,并且让参与式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新闻形态,也渐渐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并且这样的作品有着它独到的传播优势。
真实是参与式新闻的根基。摇摇晃晃的镜头,颤抖的画面还略带模糊,本来是电视制作的忌讳之处,但如今这种画面却成为一种特色,没有人会怀疑这段视频的真假问题,相反,却吊足胃口,让受众集中精力,挪动脚步上前盯着去看,好玩的会心一笑,突发的看个稀奇。这就是震撼受众的“真实”力量。
内容是参与式新闻笑傲传媒江湖的资本。电视制作队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很多地域,媒体的触角无法延伸到新闻发生的那一刻。亲临现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候只能是电视专业人士的追求。而对于公民记者来说,他可能恰在现场,正是恰在现场的契机,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他们拥有的内容资本不可小觑,远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采用的滔天巨浪画面几乎都是游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现场视频,稍近的就说5·12汶川地震,我们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间画面,是一个叫卫斯理的秘鲁游客拍下的,等等。内容,是参与式新闻吸引电视传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原因。
贴近使参与式新闻轻易迈过专业的隘口。电视新闻的声画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播出要求,单从技术角度讲,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它突破了专业的隘口,走进大众的传播平台,正如前面所述,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参与式新闻介入社会生活,靠的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表现多样,一是时间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当突发事件降临,又有很多市民不幸丧生,我们不自觉地会问,当时究竟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电视新闻来说,只有现场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机视频派上了用场。二是心灵上无隔阂。新鲜的,奇怪的,特别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参与式新闻中不乏“新奇特”,甚至还部分满足受众窥私的心理。三是距离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与互动使参与式新闻占领新闻主阵地。电视新闻改革改掉三大陋习,一是高高在上的视角,二是官腔官调的表达,三是一本正经的形象,换上的是平等的视角,民生的表达和和蔼可亲的形象,传受之间平等与互动,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参与式新闻得以生长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长,就不愿依附,现在电视新闻更多的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场,接受受众的选择,僵化的表达被淘汰,空洞的说教被摒弃,呆板的形式被耻笑,取代的是关注、关心、平等、互动和活泼。参与式新闻本身就是在新闻主阵地上运作,它满足的是受众参与的愿望,表达的需要和某种情感的维系。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优势,是与它参与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剥离的,这种颠覆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带来的是传受格局的改变,这个意义非同一般。当然,参与式制作,也存在某些问题,参与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新闻学的训练,提供的资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报道细节可能失真、报道面可能受到影响等等,甚至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参与式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被破坏,参与式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 相反却成了低劣新闻的代名词,缺少公信力是参与式新闻走向品牌建设之路的最大障碍②。但是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总是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来自表达的需要,来自收视的力量,还有笑傲传媒江湖的内容资本,参与式制作会在电视新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渐成规模就证明这一点。
电视民生新闻是指关注百姓生计、反映民众生活的电视新闻。目前比较公认的真正标志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是江苏电视台于2002年元旦开播的《南京零距离》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打出了“民生新闻”的大旗,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内容上关注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话题,形式上把传统的“播新闻”变成“说新闻”,从而使得该栏目一度成为中国十大名牌栏目。《南京零距离》成功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电视民生新闻于短时间内在全国遍地开花。但电视民生新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实践与理念的偏离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伪事件”是美国学者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g)在1961年出版的《形象》(The Image)一书中提出(ps-
eudo event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假事件”)的概念,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人为制造出来的新闻事件。此处,布尔斯廷所谓的“伪”是相对于真正的“自发性”而言的。他认为,“伪事件”具有“不真不假”的属性:不真,是因为它们本来不存在,是无中生有的;不假是因为它们在一定情况和前提下又发生了。
笔者认为,“伪事件”是社会组织(包括媒体自身)为了宣传推销等目的而人为策划安排并获取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它不同于假新闻,也不等同于“媒介事件”。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是指在反映民众生活的电视新闻中存在的社会组织(含媒体)为特定目的而人为策划的新闻事件。
一、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生发条件
探讨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产生的原因,就要把它还原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去理解和考量。
经济环境:市场化浪潮,电视民生新闻因媒体市场化改革而兴
在我国传媒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进程中,媒体的产业属性得到重新认定,一个巨大的媒介市场也逐渐形成。而电视民生新闻正是在传媒的市场化浪潮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商业化的覆盖也几乎随处可见。
不过,市场化改革在解放媒体发展的经济动力的同时也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为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的生发提供了机会。
文化环境: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鲍德里亚(Jean Baudriallard,1929-2007)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种“仿真”的社会,人们以往对真实的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随之消失,以传媒为代表所产生出来的“非真实”已经比真实更真实,甚至成为真实本身的判定标准。后现代主义对客观报道理念的质疑和冲击则为“伪事件”的生发在文化理念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空间,进而,在后现代思潮盛行的社会中兴盛起来的电视民生新闻也具有了产生“伪事件”的文化契机。
媒介生态方面的缺失和错位
由于传媒固有的职业特性、传媒市场化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自律缺位、新闻工作者认识上对“伪事件”的生疏与模糊等,助长了电视民生新闻“伪事件”的生发。
二、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影响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是通过人为策划导演某一“民生”事件并对其进行报道,表面上看能够起到宣传作用或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实际上从长远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潜藏着较大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社会角度:以“民生”为幌子忽悠百姓,挤占公共平台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虽然打着“民生”的大旗,但其内容往往并非关注公众生活,而是挤占公共平台来实现策划者的自我推销与宣传,如那些过节发挂历、抽奖送奖活动等,虽然采用了互动的形式调动受众参与,但这种参与活动成为了媒体为自身积累受众忠实度的推销活动,逐渐失去了媒体的职责。
媒体角度:违背新闻专业理念,使媒体公信力受损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是电视民生新闻中人为策划、自导自演的“新闻事件”,并非“自主”发生的,如果不计划安排就不会发生,更不会朝着特定方向发展。因此,它的真实性是暧昧的“真实”,也使电视民生新闻及媒体的公信力与市场形象受损,进而阻碍电视民生新闻及媒体的健康持续发展。
受众角度:以假乱真扰视听,误导公众
电视民生新闻是关注百姓生计、反映民众生活的电视新闻,也正因此而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和追捧,而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却以假乱真干扰受众的新闻接受,误导公众的认识和决策。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伪事件”是不真不假的、在一定目的下人为策划的“新闻事件”,不是客观自主发生的,因此这种自我印证式的“新闻”对受众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不利于受众的环境认知和科学决策。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在“民生”的外衣下,进行特定操作主体的推销宣传,这是另一种对受众的隐性欺骗,同样会误导公众对社会现实的全面认知与了解。
三、如何规避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不良影响
我们能否消除这些“伪事件”或者规避它们的不良影响呢?
媒体及其工作者:加强专业理念,提升职业道德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当前的新闻行业中,很多新闻工作者并不是经过系统理论学习之后进入媒体的新闻人,而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新闻传播规律、新闻理想与伦理、专业报道理念等对一些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陌生的东西。这为“伪事件”等新闻报道失范等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很大的可能性。由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缺位以及传媒市场化所带来的“道德风险”,行业风气也因此受影响,容易滋生诸如电视民生“伪事件”等现象。因此,只有新闻工作者切实加强职业自律精神,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才能自觉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进而改良行业风气,促进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受众:提升媒介素养,增强公共意识
普通民众应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判断与使用能力以及自我传播新闻的能力。当然,媒体也应该鼓励、引导公众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另外,电视民生新闻还强调所传播的内容应该具有公共性,并促成公共讨论。因此,受众在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的同时,应该增强自己的公共意识,这样才能防止另类的“伪事件”,才能忠于公民新闻的初衷,真正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履行为民服务的使命。
结语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开播而兴盛以来,已经历了近十年的洗礼与考验。而在这短短十年内,电视民生新闻既享受了瞬间遍地开花的荣耀,也遭受了由各种弊端引来的批评,并在实践中经受着遭遇瓶颈与突破重围的交错,进而在不断反思与探索中寻求发展。而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媒介生态环境下,在电视民生新闻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存在于大众传播中的“伪事件”便趁机把触角伸向了电视民生新闻中,与电视民生新闻实践中存在的其他弊端与问题一同影响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持续发展。
虽然布尔斯廷曾指出,“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市场,各种‘伪事件’也会相互竞争,最终会达成平衡。”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伪事件”本身隐藏的危害,而从长远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伪事件”所潜藏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于社会,它以“民生”为外衣忽悠平民百姓,挤占电视民生新闻所提供的公共平台,压缩报道讨论真正的民生问题的空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其次,于媒体自身,它违背新闻报道专业理念,将使媒体的公信力及形象受损。另外,于受众,它欺骗误导了受众,不利于受众正确全面的环境认知和科学决策。
因此,为了尽量规避电视民生新闻中“伪事件”的不良影响,可以借鉴公民新闻理念,实现新闻媒体与普通受众的平等合作,同时还需增强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并提升普通公众的媒介素养,从而经过多方合力来共同解决问题,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程道才,《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新闻学透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②戚姚云、陈滢潇、陈富清,《电视民生新闻概念的界定》[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8)
③沈里一,《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④郭元媛,《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654⑤董乐铄,《媒介事件与假事件辨义》[J].《中国记者》,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