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15 07:40: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闻评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闻评论论文

篇1

上述两种观点正如一体之两面,前者在于政治教化,其对象为平民百姓;后者在于批判,其对象则为公权机构。这两个一为驯服民众,一为驯服政治,但思路一致,其目的都是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说服的工具。而近年来,另一种将新闻评论视为表达工具的意见逐渐出现,此种观点意不在说服,发表观点仅在展现。新闻评论为言论而言论,就说服而言,其目的性消解。传统新闻评论重论证,重说理,而现代的评论则重观点表达,论证本身已成为历史。事实上,这种观点的产生一方面与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网络表达方式的变化关系密切。以“微博”为例,其140字以内的篇幅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评论论证的功能,由此,传统新闻评论中的论点和论证面临分离的境地,“微博”只要求将所谓的亮点或发人深思之点呈现出来。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在中国大众化报纸(都市报)产生时即已出现苗头。我们知道当代新闻评论勃兴于都市报产生之时,为吸引受众的目的,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早已通过相应的编排手段或将评论中的经典论证或观点突出呈现出来,受众所要做的仅是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另一方面与大众文化对意义消解密切相关。当我们将视野置于权力之上时,我们便发现,新闻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摇摆于权力建构与权力消解之中。按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大众文化的实质在于权力对抗,大众通过种种方式消解着传统权威。而方式之一就是娱乐化,将传统意义化为娱乐,从而使传统权威丧失,其另外一个方式则是将意义化为欲望,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制造欲望,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意义丧失。权威消解的另一原因在于滥用、移用与模式化操作,以新闻报道中的专家为例,现在凡是新闻报道中都有专家的面孔,专家话语成为新闻报道的证据,无论此种观点是发人深省也好,还是流于客套也好,总之专家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才是最重要的。在新闻报道大众化的冲击之下,专家的论点被切割成无数价值判断,专家本应提供受众事实判断,结果受众得到的却是价值判断,专家权威消解便属自然。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新闻评论教化引导的功能已出现弱化趋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提出新闻评论公共性减弱的原因之一。当然,随着新闻评论功能的转换,新闻评论的另一种潜在的功能逐渐明晰起来,那就是新闻评论的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功能。其实,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一直就存在着,只是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发展情况,使得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被掩藏起来。多元化思想的存在使得新闻评论宽容成为可能,而新闻评论出现“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的功能性转换,则使得我们分析新闻评论宽容之时注意引导性言论、表达性言论以及说服性言论的不同宽容限度。相对来说,由于“言论表达”性新闻评论其起点较低,作者文化程度较为有限,因此人们对其所持宽容限度较为宽松,基本上不设限度,法律是其最低限度,道德限度完全依靠自律。也正因为如此,个性化评论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新闻评论多样化趋势才能得以延续。但是具体到拥有“把关能力”的传统媒体之上,这种宽容限度则因把关人的出现而有所加紧:2007年1月16日,《广州日报》刊登作者为文白石的读者来稿,题为《交通部给高家伟教授的“回信”》,文章以交通部新闻发言人的虚拟意见发言,以讽刺的手法写道:“收取的巨额养路费,有多少能用到养路上,又有多少拐进了冗员们的腰包,还是成为一本糊涂账的好。如果要算账,最多做到我们自己内部有‘数’就行。”18日《广州日报》以本报编辑部的名义刊文道歉。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B6“闲话”版刊登《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引起读者不满,5日该报即刊登《致读者》的道歉信。

二、新闻评论内容解读:从“信息解读”到“关系解读”

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对新闻评论的接收一般重信息、轻关系;而在现代新闻评论中,随着关系型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关系。此时人们的思维必须与之相适应,要从认识上了解关系型新闻评论,接受它并做出自己的行动。

(一)现象:新闻评论重信息传递,轻关系解读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说了什么”的文本,长期以来,其中隐含的“怎样说”的讯息为人们所忽视。注重观点而不注重观点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使得作者们往往以一种主客体评价体系来关注新闻评论与评论中的“他者”,关系不平等由此而生,宽容意识成为一种奢望。纵观新闻评论的定义,无论其出于何时,“观点”、“意见”等始终是定义中的核心要素。“观点”与“意见”实际上是一种观点性信息,它与新闻所提供的事实性信息相对。以此种观点看待新闻评论,无疑将新闻评论置于信息的考量之中,但人类的传播除信息之外,尚有关系。美国学者凯瑞认为传播的观念应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前者即为“信息观”,后者为“关系观”,两者共同组成人类传播的整体,缺一不可。多年来,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评价实际上仅从“信息观”方面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闻评论的实践中不存在“关系”的表达。揭示新闻评论实践中“关系表达”不仅是认识新闻评论的需要,更是培养新闻评论宽容性的客观基础,因为“关系传播理论的共同指向是,交流者不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问题,需要的是创建一个新的思想假定,寻求接受差异的方式,以差异为依据去认识关系中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永恒张力”。这点恰好与我们所提倡的新闻评论宽容不谋而合。关系传播理念通过关注“主体”与“他者”,逐渐形成一种以“平等”为特征的“主体间性”,如此而言,宽容在新闻评论中大量展现,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将指日可待。对传播中关系的考察实际上沿着两条路线运行:一为大众传播之路,早在1916年杜威曾说过一句令人费解的话:“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詹姆斯•凯瑞把其作为考察传播“仪式观”的源头与灵感来源,其分析要点着眼于以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大众传播研究,它们将思路着眼于“传递与传播中”,亦即传播关系考察。另一条路线是由“帕罗阿尔托群体”研究开创的人际传播关系研究。瓦茨莱维奇、比文和杰克逊提出了关系传播的五条基本原理(1967):“一个人没法不传播;任何一次谈话都包括两个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交流总是能够把互动行为组织成为有意义的模式;人们同时使用数字式和类比式符码;交流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和匹配问题。”这五条原理表明人类的生活中充满着关系的表达与关系的确认。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无论是源于大众传播的文化研究还是源于人际传播的关系传播,它们的繁荣与发展期大约都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都是重视“人们是怎样说的”。虽然“说了什么”和“怎样说”同时处于一个传播过程之中,但是伴随着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出现,“怎样说”无疑成为人们感兴趣之点。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关系亦是一种信息,陈力丹将“关系讯息”分为社会角色的讯息、伦理的讯息和礼节的讯息。朱迪•伯古恩等人归纳出关系传播的十二个主题:“宰制、亲密、喜爱、介入、包容、信任、肤浅、情感唤起、镇定、相似、礼仪性和任务———社交指向。”李特约翰将其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独立的层面:“情感唤起、控制和礼仪性;亲密和相似;直接性(喜爱或吸引);宰制———顺从。”这些关系传播的主题具体表明了关系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此而言,把握传播的关系也就把握了人,把握了关系也就把握了传播本质,因此有学者断言:“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的,传播是社会关系的整合,并且关系总是按照自身的意志来裁剪传播内容的,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一种关系的。关系高于内容,关系影响内容,关系决定内容。”将新闻评论由“观点观”发展至“关系观”,将使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认识前进一步,由此更能意识到宽容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二)原因:社会变动媒体自身发展变革导致关系备受重视。对于大众传播中关系研究的重视主要源于人们看到大众媒体作为一种宰制性力量日渐增大,由此揭示、批判这种关系成为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动力。相对来说,人际传播中对于关系的注意,其目的明显不同,它主要是出于一种功利性的需要,如加强人际关系,更好地进行交流。随着现代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达,社会日益扁平化,传统大众媒体与受众间的不平等关系逐渐被网络媒体所塑造的平等关系所代替,传统观点与信息的功利性需要逐渐为关系型需要所代替。表现在新闻评论中,则是大量来论的出现,新闻评论迅速由媒体专业化制作变为大众化表达。新闻评论在功能上也逐渐从“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转变,评论中的宰制关系变为平等关系,关系开始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就社会发展而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模式的固化使得强调关系而非观点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传统新闻评论强调其承载一定的观点,一方面出于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出于功利性的需要。当社会稳定之时,观点传递功能逐渐减弱,关系加强或者说仪式功能逐渐得以突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平稳,社会安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因此从宏观的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并无多少吸引力,因此在评论宏观大事件之时,新闻评论信息自然丧失,“老生常谈”成了此类新闻评论的主流,新闻评论出现“仪式化”的转向。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国家主流话语体系建构完备,形成了极大的话语力量,这类新闻评论亦使得大量关系性新闻评论显现出来。如纪念日评论、重大事件评论等等,这些评论的论点不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动,因此其“言说”的方式比“言说”的内容更为重要。尽管如此,一些涉及到私人问题、民生问题的新闻评论,其信息性依然相当强,这也是这类评论存在和发达的理由之一。媒体中时评的发展而非党报社论的发展充分显示出这一特色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两类新闻评论中没有“信息”或没有“关系”。与此同时,党报评论系列中类似于理论文章的“任仲平”、“郑青原”篇目的出现则是党报评论在加强关系性力量的前提之下,展示“信息”的一种手段而已,它们所做的是力图通过其评论为整个社会瞭望。就新闻评论自身发展而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变大,导致关系型表达大量出现。随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增多,表达方法与表达模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尽管有媒体提倡新闻评论随意而为,但大量涌入的非熟练写作人员,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对此提出批判,认为“时评”正在变成一种“脑残文体”,但是从关系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类“时评”失去了观点,却加强了关系。因为模仿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新闻评论呈现的信息日渐减少,其冗余与熵的比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不确定性信息减少,但在人们的表达过程中,体现于表达之中的关系却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呈现出“关系”性信息。

篇2

二、“微视角”:眼光独到告诫人。

新闻评论需要独特的观察视角,受众对有着独特视角的评论总是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只有角度新颖、眼光独到的评论,才能达到“一滴水见太阳”的功效。进入“微时代”,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长篇大论、拖泥带水的社评人们不屑一顾,而有的短评百十来字却感人至深,看后满眼生辉,回味无穷,给人有益的启迪,这当中评论的角度至关重要。例如短评《对夜幕下的交通“活闹鬼”管理部门得瞪大眼睛》,这篇短评从容易被忽视的微角度进行观察分析,把发生在夜间的醉驾、疯狂的后八轮、工程车和违章运货车称之为“活闹鬼”,不仅十分贴切,也引起人们的警醒。它告诫有关部门,虽然有严厉的管理条例,但如果不关注夜间的“微空当”,条例就形同虚设。这篇短评的“微视角”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力,随后警方和城管部门开始24小时上路查酒驾和违规后八轮、工程车,不给“活闹鬼”有一席之地,群众拍手称快。

三、“说人话”:善接地气打动人。

评论要接地气、说人话;装腔作势、隔靴搔痒、人云亦云、不讲真话,触及不到问题痛处的评论有谁爱看?写评论讲真话就是要有思辨色彩,而光有“看”是不够的,必须有“想”,讲真话、接地气要有勇气和胆量,它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基础上秉笔直言,提出真知灼见。例如“科技下乡”活动,总体上来说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在一片叫好声中,记者细心观察发现有些活动却表现的十分冷清,这当中一些部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是主要原因。随后撰写了《农民欢迎的科技下乡为何冷清》的评论,摆事实、析原因、讲道理,提出:科技下乡,关键是要重质量、讲实效,要根据农民的种养实际,诚心诚意地为农民传经送宝、排忧解难,使农民真正得到想要的科技知识和致富门路,并希望有关部门真正转变观念,深入农户和田头,不打“官腔”、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接地气的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受到农民的欢迎,才能使科技兴农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评论播出后,反响强烈,许多农民高兴地说评论讲出了他们的心里话,有关部门则高度重视,专门研究,制定措施,予以整改,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动真情”:情理交融影响人。

写评论切忌无病,而应有感而发。笔尖常带感情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宣示。评论要特别注意发掘人在事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让受众在体验某种情感氛围中接受所披露的事实和观点,这种体验和感受往往比灌输式的说教有更好的传播效果,让受众陷入思辨的理性。例如短评《敬爱的老师,请别……》对一些教师补课收钱的行为进行了抨击。作品没有一味地严厉指责教师收费行为,而是用充满感情的言语拉近彼此的距离,开始的语气是谈话式的,接着说到“敬爱的老师,在钱的问题上,那么确实也有难处……”实事求是的说明教师的清贫和不容易,继而点出了“教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是很高的,如果把老师巧妙地赚钱、拉关系等方法也接受下来,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可怕的。”如果有的老师初时还以补课收钱属家长自愿而的话,此时都会扪心自问了。

篇3

1.2数据筛选为了使研究更科学,笔者从5方面对数据进行了筛选。①只选择初次评论,对于初次评论的跟帖不予统计;②对于发自电脑的评论,只保留同一网名评论的第1条;③对于手机用户,根据评论内容和语气明显是同一网民的只保留第1条;④对于30秒内来自同一地区的手机评论一般只保留第1条,除非明显不属于同一网民;⑤地区显示为港澳台和外国的评论一律剔除。这样,就基本建立了评论与评论者的一一对应关系。经过筛选,新浪网确定评论7827条,网易799条。

2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者的时间分布特征

2.1新闻评论数随天数的变化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数随天数变化(图1)具有3个特征:①两网站新闻评论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前两天,且以第1天最多。其中,新浪前两天的新闻评论数为6592和1195条,分别占总数的84.2%和15.3%;网易前两天的新闻评论数为732和53条,分别占总数的91.6%和6.6%。②两网站的新闻评论随天数的推移骤降,并从第3天开始基本趋于平缓,数量也都降到了11条以下。此外,由于新浪的评论数基数大且每天数量都比网易多,因此其变化较后者更为强烈。③两网站新闻评论时间都很短,新浪为10天,网易仅有7天。

2.222日新闻评论数随小时的变化由于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都以第1天为主体,因此对其随小时变化的分析针对这一天进行(图2)。此外,由于两网站新闻的时间都接近9点,8点评论数仅有13条和1条,因此分析从9点后开始。变化特征为:①两网站新闻的最高评论数都出现在9点。②二者整体变化趋势迥异,新浪呈现明显的“V”字形,最低点出现在15点,仅有231条,23点则高达577条,仅比9点的597条少20条;网易除了13点和17点略低外,基本处于逐渐递减的变化形态。③新浪在各时间段的评论数都比网易高出数倍,其变化幅度也较网易剧烈。

3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者的空间分布特征

3.1新闻评论者涉及省级行政区变化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者涉及省级行政区变化(表1)的特征为:①两网站新闻评论者涉及省级行政区都主要是集中在22日和23日两天。新浪在22日和23日对大陆31个都涉及,网易则22日涉及了29个,23日涉及了16个。其中,网易22日未涉及青海和(后来一直未涉及),23日未涉及福建、甘肃、贵州、海南、吉林、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陕西、、新疆、云南和重庆,其他均为二者共有。②从24号起到29日两网站涉及省级行政区数量都很少,新浪为11个,网易为8个。其中,仅有24日二者共有浙江,其他则都不相同;除了26日二者都只涉及了1个省区外,其他日期新浪都比网易数量稍多。③各省级行政区的评论数量也有较大差异。同等位序省区的新浪的评论数量都是网易的10倍左右,其中广东在新浪和网易都最高,评论数量为1844和164条;新浪排前5位的是广东、天津、江苏、陕西和浙江,后5位的是吉林、宁夏、海南、青海和;网易排前5位的是广东、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后5位的是贵州、内蒙古、海南、新疆和宁夏;各省区在两个网站的排名差别较大,只有广东、浙江和甘肃位序相同。

3.2不同省级行政区内涉及区域对各省级行政区而言,评论者的地区扩散也是不一致的(表2)。我们采用扩散指数帮助说明,其等于评论者涉及区域数量/省级行政区地区总数。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4个直辖市作为特例不加分析。分布特征为:①广东、江苏和河北的新浪扩散指数为1,而网易则没有1的,最大的为河北0.91。②青海和的网易扩散指数为0,而新浪最小的为青海0.13。③在27个省级行政区中,新浪扩散指数在0.8以上共有8个,0.5以下的6个,以0.5-0.8区间的最多,达到了13个;网易扩散指数在0.8以上的有河北、福建、江苏和浙江,0.5-0.8区间的有10个,0.5以下最多,达到13个。④新浪扩散指数和网易扩散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77,二者在变化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⑤扩散指数与省级行政区地区数量关系不大,但与地区有很大关系,东部地区除了海南以外,扩散指数都在0.7以上;中部地区新浪扩散指数都在0.6以上,网易扩散指数除了河南为0.76外,其他都在0.3~0.6区间;西部地区的四川和广西扩散指数都在0.5以上,陕西、四川、内蒙古和贵州的新浪扩散指数在0.6以上,其他都在0.4以下;东北地区扩散指数都在0.5以上。

3.322日新闻评论者的空间分布特征3.3.122日分时段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特征22日分时段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图3)具有如下特征:①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者涉及区域数量和变化趋势都差别较大,9~23时新浪平均每小时涉及72.7个地区,网易则为29.9个,但同一时段都是前者多。②新浪和网易涉及地区数量都在9时达到最高值,新浪为89个,占全国地区总数的26.1%,涉及了除青海和外的29个省级行政区;网易为55个,占全国地区总数的16.1%,涉及了除贵州、海南、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和之外的24个省级行政区。③在完整1小时时段内,新浪的最低点61个出现在16时,网易的最低点9个出现在23时。④新浪在8时共涉及了北京、广州、深圳、武汉、无锡、西安、成都、天津和杭州9个地区,而网易仅有济南1个。⑤22日新浪评论者共涉及了222个地区,占全国地区总数的65.1%,平均每个地区评论29.7条;网易评论者涉及了168个地区,占地区总数的49.3%,平均每个地区评论4.4条。⑥新浪和网易共有地区138个,占22日新浪地区总数的62.2%,网易的82.1%。3.3.222日时段累积的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聚类为了寻找22日随时段后延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们对各省级行政区涉及地区数量进行了累积。从各省级行政区内涉及区域的变化情况看,新浪和网易不同,各省级行政区变化也不同。新浪对大陆内的31个省级行政区都有涉及,而网易则一直没有和青海。新浪新闻评论者涉及地区的省区变化趋势归类结果是:①地区数量持续增长的是安徽、贵州、河南、江西、陕西、四川和广西;②快速增长后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广东、河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辽宁、内蒙古、山东、浙江和新疆;③较短时间平衡后持续增长的是甘肃、黑龙江、山西和云南;④一直保持平衡状态的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宁夏、海南和青海。网易新闻评论者涉及地区的省区变化趋势归类结果是:①地区数量持续增长的是河南、黑龙江、四川和辽宁;②快速增长后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河北、陕西、吉林、江苏、山东、浙江和内蒙古;③较短时间平衡后又持续增长的是甘肃、湖南、山西、云南和贵州;④一直保持平衡状态的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宁夏;⑤较短时间平衡后持续增长,最后达到平衡态的是湖北、江西和新疆。

4影响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者时空分布的因素

4.1网站平台不同网站平台是导致新闻评论者时空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3种途径发生作用:①网站定位特别是主定位。其会在该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完善的服务,从而形成网站优势,进而决定吸引的网民类型,如定位为C2C购物平台的淘宝网。对新浪和网易而言,前者的主定位是提供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微博,后者则为电子邮箱和游戏,因此网民看新闻的话一般更倾向于新浪。②网站长期形成的信誉和知名度。前者是导致网民访问过网站后重复登录并成为其忠实用户的基础,后者是吸引更多新网民的保证。新浪和网易在国内的知名度都很高,但前者更高些。③网站注册用户数量。由于很多网站只允许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评论,因此注册用户数量就决定了潜在浏览并发评论的网民规模。目前,新浪和网易的注册用户都已超过了5亿人次。

4.2网民上网习惯网民上网习惯也会对新闻评论者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网民本身是有空间分布的,所以其是否打开门户网站、登不登录、浏览不浏览新闻、发不发评论的行为习惯都会对评论者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①对于门户网站具有高粘度的网民,会在网页收藏夹或地址栏保存有网站地址以方便登录,甚至很多网民在正常情况下会每天至少登录一次该网站。②虽然很多网民会经常登录某门户网站,但其有无用注册名登录的习惯,也会影响其发评论的几率。③网民登录了某个门户网站,其是否关注首页新闻、是否浏览新闻频道、对哪些新闻感兴趣都会影响到评论者的空间分布。④注册用户是否具有发评论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其空间分布。门户网站新闻评价主要有点击率、参与人数和评论数3项指标。其中,点击率是指某条新闻被网民点击的次数,其不需要登录即可,显示的是网民对新闻的关注程度,门户网站一般都不提供该数据;参与人数是指网民针对其他网民发表评论所表示的支持态度,单击评论后面的“支持”按钮即可,不需要登录且对不同评论都可点击;评论数指注册用户登录网站后对某条新闻发表的具体评论,必须登录且可重复评论。对新浪和网易而言,注册用户都有几亿,因此对选择新闻的点击率应该是极高的,但参与人数都未超过10万,而评论数仅有几千甚至几百,事实上都是由网民上网行为习惯决定的。

4.3区域状况区域已有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应该会对评论者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为了寻找这种规律,我们分析了省级行政区的评论数与GDP、人均GDP、人口、城镇人口和网民数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新浪和网易的评论数与GDP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1和0.83,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44和0.43,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51和0.62,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城镇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0和0.82,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网民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77和0.87,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得出的结论是:评论数主要是网民数量、GDP和城镇人口的高度反映,和人口总量中度相关,和人均GDP关系较小。此外,各省区的扩散指数差异也说明了区域状况的作用结果。

4.4时间时间在新闻评论者时空分布当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潜在评论者浏览新闻及发评论的时间长度,进而影响参与评论者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的。时间发生作用的3种途径:①新闻在网站首页保留的时间会直接决定其点击率、参与人数和评论数,进而对评论者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因为很多网民习惯于浏览首页新闻,而较少进入作为二级网页的“新闻频道”。对新浪和网易而言,首屏出现的要闻保持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即被替换,除非进入“新闻频道”或是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才能继续浏览。这也就是发评论主要集中在前两天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第2天的评论也主要发生在被替换之前的那段时间。②新闻在“新闻频道”的停留时间是决定评论持续时间长短的因素之一。其主要取决于新闻实效性和新闻更新率两者。③网民在现实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作息时间规律也会对评论者的时空分布产生较大影响,但并不是说一定与作息时间完全相符。新浪网评论者的时间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规律,但网易是否因为评论数少而规律不明显尚待进一步检验。

4.5上网工具上网工具也是影响评论者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目前,上网工具已经经历了由“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多元化转变。在无线通讯协议支持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突破了原来“地点固定”上网的时空局限,从而通过地点自由实现了对时间限制的减少,达到了影响评论者时间分布的作用。但必须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地点自由并未对评论者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因为其绝大部分都是限定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的。对新浪和网易而言,前者电脑评论的比例仅有13%,手机则占到了87%;后者电脑评论的比例则高达60%。

篇4

网络的发展为人们之间的便捷交流、信息的快速传播、社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而自由的平台。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汹涌而来的信息大潮让人应接不暇,而对这些信息的消化和吸收则让传统的新闻媒体评论者力不从心,互联网的出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高效而便捷的方式,同时也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无障碍空间。

当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报纸杂志,而是主要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上的时候,新闻评论主体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出现了如下特点:

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人数增多、范围扩大

传统的新闻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评论的主体是单一的少数人的特权,主要是从事专业新闻评论的人员或编辑、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以受雇或受邀的方式,针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引人争论的现象发表专业的评论。这样的新闻评论者虽然以看似客观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表达观点,但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却不一定是自己的思想,更不是广大普通受众的感受,而是社会主流媒体或主导思想的产物,受政治、社会、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

当下的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则全然不同,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提高,相对于传统媒体没有太多的限制;参与门槛的降低,只要接受过基础的文化教育,有思想、有表达的欲望,都可以对时下热点新闻及焦点事件发表评论;表达方式便捷多样,无论是BBS论坛、聊天室还是专家互动,都没有明确限制规定某一职业或者某一阶层的人不能参与其中。“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对一直生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精英人士对话语权的垄断被打破,新闻评论的主体更加多元化。”[1]早在上个世纪,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就指出: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这是对普通大众话语权和参与权的一种肯定,更是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平等性的重要表现。传统媒体做不到的“精英”与“大众”之间的交互性沟通,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得到了轻松解决。

新闻评论者之间,以及评论者与写作者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增强

传统新闻媒体评论主体的单一性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评论者和阅读者之间的隔阂和不平等的地位,二者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单向的,用语言学中的一对概念来表述就是:一个是施事者,另一个是受事者。中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施事者由于受教育水平高、人数少,故而带有一种潜意识的优越感,而受事者人数众多,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背景差异较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精英——大众”的评论及解读方式,加上评论者自身的社会地位、知识背景及生活层次,造成了新闻评论者和阅读者之间隐蔽的不平等性,二者很难实现文字上的、思想上的直接沟通交流,对某一事件看法的传播是单向的。虚拟的网络空间,为新闻评论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提供了这样“面对面”平等交流、互相对话的机会,这在实质的传统媒体中是很难实现的。

互联网的出现对这一现象的改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新闻评论这一领域由原来的“单一灌输”,变成了一种“你来我往大家说”的热闹局面。话语权的放大、沟通交流的便捷带来的是思想表达上的自由,畅所欲言的结果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天平的逐渐平衡,互动性的增强。传统的新闻媒体评论虽然也开辟了读者来信、专家答疑等方式进行交流,但由于版面的大小限制、受众的数量众多等实质性的问题,这种交流互动是极其有限的。但现在的网络媒体则不然,它没有信息容纳的上限,没有审核某种思想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编辑,你甚至可以开辟一个空间来自说自话,只要你有想法,总会有听众。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表达愿望的增强及表达思想的自由化、便捷化

话语权力的放开和舆论参与门槛的降低,对广大平民参与网络新闻评论的愿望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当下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成倍增加,这其中不乏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就业、升职、加薪息息相关的信息,以往只能隔着玻璃看花一样看记者写写、专家评评,而现在自己也可以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了,这样的变革可以说是革命性的。BBS论坛、聊天室已经过气,博客之风刚刚刮过,微博便排山倒海般袭来,手机等移动互联媒体的普及和开发使这种无处不在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人心,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拿着手机对网络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加以评论。

新闻评论同样是一门艺术,且在当下来看,是一门更加强调“对话”沟通的思想交流艺术,随着大众话语权意识的加重和表达欲望的增强,单向灌输式的新闻评论注定日渐式微。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思想、境界、文化内涵的两极分化

便捷化、互动性、平等性、开放式的新闻评论方式带来的必然是新闻评论主体在思想、境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两极分化。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不需要真实的姓名、性别、教育程度、个人背景,所发表的言论完全由自己决定,这样无限制的言论空间,虽然表达意愿很少受政治观念、文化传统、主流背景的约束,真实性大大提高,但仅仅依靠道德力量的约束,难免鱼龙混杂,产生一些诋毁、中伤和起哄、凑热闹等不负责任的评论。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和特点,有其不可改变的必然性。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全国各大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都开始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设立名目繁多的与网民交流互动的专栏,以便及时迅捷地捕捉当下人们对时事的态度和观点,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找到准确定位,普通大众也给自己的声音找到了恰当的输出窗口。我们在为这些新特点欢欣鼓舞的时候,更要以理智清醒的态度看到诸多不利的方面,为自己在面对这些爆炸性的信息评论时,应该采取何种态度,给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门槛降低,全民皆可参与,话语权的开放性本来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一大表现。但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网民法制意识淡薄、舆论监督力度不够,也暴露了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漏洞”,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网络话语权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变成了为自身利益摇旗呐喊的工具;“语言缺乏理性,易于偏激”[2];等等。这样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新闻评论人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更应给我们以警示。

更有大量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直线上升,网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平均文化素养水平自然会有所下降。因此,当网民获取真实的资源和信息渠道的缺失时,便很容易造成“网络跟风评论”现象,尤其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之后,一个极小的事件就有可能在“盲目”而“好心”的网民中引发一场“舆论风暴”。动辄发起的“网络追捕令”、“人肉搜索”更是让这个信息网络化社会中的个人失去安全感。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旦被大量无知却好心的网民蛊惑煽动,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与打击都是沉重的。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有着蓬勃向上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它带来的对社会及个人方方面面的有益性变革,常常会使人盲目地去大加追捧,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只是二者在某一发展阶段所处比重大小不同而已,故而我们应始终保持理智冷静的态度,趋利避害,才能使其真正为社会发展及个人生活造福。(来源:新闻爱好者 文/陈茁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选:)

篇5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20-03

一、段子问题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段子的定义:一是大鼓、相声、评书等曲艺中可以一次表演完的节目;二是指有某种特殊意味或内涵的一段话、一段短文等。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段子的文本内容在不断拓宽。目前学界对段子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杜伟伟、姜剑云较早地界定:“广义的段子,指的是个人或集体创作的、或雅或俗或雅俗共赏的、简短自足的或L篇中可独立出来的短篇文学艺术作品,可以是寓言、故事、笑话、小品,也可以指戏剧中的唱段……狭义的段子,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笑料’,尤其指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幽默类的故事、笑话、脱口秀、顺口溜等……”孙慧英认为,“段子本是一种戏谑式的‘口头文学’。”以上定义要么范围过大,无法准确表达当下互联网语境下的段子现象,要么范围过窄,无法涵盖此类现象。笔者认为,段子是一种人们用以娱乐休闲、调侃戏谑、针砭时弊、疏散情绪的流行符号文本,形式短小精悍,风格幽默诙谐。

代表性的段子研究是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于2010年发表在《人民论坛》杂志上的专题文章。根据段子的题材,将其分为代表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红段子,代表愤青文化的灰段子和代表俗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黄段子。学界对段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宏观研究,从段子文化与意识形态、社会舆情的关系切入。李宗桂认为段子文化的出现,是文化产品不够多样、不够丰富的结果。段子文化体现了当今社会心理,反映着当今社会思潮,承载着复杂的价值取向。二是微观研究,从语言学或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段子的创作手法及文本。金茹花、欧阳护华考察了舆情智慧段子创作者如何应用互文策略为弱势群体表达权利诉求。三是类别研究,对红、黄、灰各色段子的功能意义、利弊及社会影响进行对应分析。吴高泉认为黄段子灰段子是民间话语的一种体现,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进行消解。而红段子的文化生产方式体现了官方话语对民间话语进行规训的运作机制。

段子与新闻评论关系的研究中,陈敏将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界定为“网络上的一种新兴新闻评论文体”。王昱总结了段子评论的限度与困境,认为段子评论无法超越和代替新闻评论。相关研究对两者关系做了重要探究,但都缺乏学理性。本研究旨在用符号学相关知识重新解读二者关系。

二、段子与新闻评论互为伴随文本

符号学学者赵毅衡认为,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文化是意义活动集合,因此符号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所有学科共同的方法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段子与新闻评论都是符号。我们能感知到呈现评论内容的文字、音频、动画、视频等符号载体,而这些感知所携带的意义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判断和观点。

伴随文本是伴随着符号文本一道发送给接收者的附加因素。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着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伴随文本又分为六类:副文本(para-text)、型文本(archi-text)、前文本(pre-text)、元文本(meta-text)、链文本(link-text)和先文本/后文本(preceding/ensuing text)。

副文本称作文本的“框架因素”,如书籍的标题、题词、序言、插图、美术的裱装等。型文本是文本显性框架因素的一部分,它指明文本所从属的集群,即“归类”方式。前文本是一个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对此文本生成产生的影响。狭义的前文本包括文本中的各种引文、典故、戏仿、暗示等;广义的前文本,包括这个文本产生前的全部文化史。元文本是“关于文本的文本”,是此文本生成后被接收之前,所出现的评价。链文本是接收者解释某文本时,主动或被动地与某些文本“链接”起来一同接收的其他文本,如参考文本、注解说明等。先文本/后文本,两个文本之间有特殊关系,例如仿作、续集、后传。段子和新闻评论往往互为伴随文本,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段子经常作为新闻评论的链文本。大众在接收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时,会自动联想起与之相关的段子。比如,读者读到类似于《评美国大选“三辩”:将丑态进行到底》的评论文本时,在有相关段子素材积累的前提下,很有可能会联想到网络上各类调侃、戏谑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段子,如二人辩论的场景被国内网友加上情歌歌词字幕制作成KTV版的情歌对唱。再如,对于愈演愈烈的雾霾问题,各大媒体均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各种评论文章如《政府重拳治霾,别忘了群众参与》《雾霾研究就该成为一门“显学”》《爬山不能怕绕弯》等,在读到相关文章时,民众也往往会联想到网上流传的各类雾霾段子:“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为人民服雾”“在北京,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会呼吸的痛”,更有《沁园春・雾》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由于新闻评论和带有观点的段子都作为新闻报道的元文本,这种相关性为段子成为新闻评论的链文本提供了可能性。在当代互联网传播语境下,网民评论也日渐成为新闻收受过程中的重要伴随文本,甚至超越专业新闻人采制的新闻文本自身,影响着后来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收受。

新闻评论同时是段子的元文本。一些评论作品把段子作为批判或赞扬的对象,比如《治霾舆论“段子化”让抱怨止于抱怨》《莫把“灰段子”当笑话听》《有人搞“灰段子”调侃军校 要创作更多红段子》《“段子”也当有节操守底线》等。反之,段子也是新闻评论的元文本。很多段子不仅是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戏谑,同时也基于新闻评价而作。这一点在新媒介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社交媒体的留言区就是网友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评论发表看法的平台,往往也成为段子手尽情发挥的舞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除了新闻资讯外,还设有专门的评论版块,如“人民微评”“微议录”等。其下的留言区不乏各类段子,这些段子就是关于新闻评论的评论,是新闻评论的元文本。比如去年国足与叙利亚队的世预赛十二强对战中,国足以0:1不敌叙利亚队。人民微评中写道:“球迷们,保重!”网友则纷纷作段子评论:“战争无情,国足有爱!”“‘等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我就跟你离婚’,他淡淡地说。她心里窃喜,再没有比这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誓言了!”讽刺取笑中无不表达对国足接连败北的失望和无奈之感,同时也有对微评观点的赞同和支持。

而段子是新闻评论的型文本,这取决于段子的副文本。型文本的归属,常常以副文本方式指明,如诗歌的分行决定了这是一首诗,期待读者以诗的方式去读它。如果《周立波段子》一类的段子集萃在书店里与《时评中国》之类的书放在一起,归入“时政”“政论”栏的话,不大仔细的读者极有可能认为二者皆属同类,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罢了。前者以幽默逗乐的方式折射社会景观,后者则更显庄重深沉。此种情境下,段子则摇身变成了新闻评论的型文本。如果书店售货员将前者归为生活幽默类图书,可能会削弱读者对二者同类关系的认识,此时周立波的段子不大可能会作为曹林新闻评论的型文本。

段子与新闻评论互为伴随文本的背后又有何深意?这便涉及伴随文本的重要性问题。公众在看到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时,与此相关的段子可能会促进或干扰他对此新闻评论的接收,继而影响他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态度与观点。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播现象,越来越显现出这样一种态势:对某文化现象原文本本身的关注逐渐衰弱、退场,而对其伴随文本的消费成为对其进行阐释和理解的决定性因素。这也就解释了网络新闻评论段子化的问题。人们热衷于元文本和链文本,就会被各类段子所左右,将严肃的新闻评论抛之脑后,除了调侃和庸俗化外,对社会现象没有形成正确的看法。

三、段子是宽幅的新闻评论

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及一切符号系统“都是以关系为基础”。他把符号之间的构成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组合关系(syntagmatiques),也称连锁关系、水平关系;一种是联想关系(associatifs),也称选择关系、垂直关系。以后的符号学家把他的联想关系改为聚合轴(paradigmatic),与组合轴队列,即双轴关系。

聚合是文本建构的方式,一旦文本形成,就退入幕后,因此是隐藏的;组合就是文本构成方式,因此组合是显示的。例如白岩松在里约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段子式解说便是文本选择中的组合。他在采取段子式解说时也就放弃了传统的官方式解读文本,这个选择与排除的过程即是聚合。那么,白岩松的段子式解说是评论吗?以下笔者结合具体文本加以分析。

“我觉得中国代表团的西红柿炒鸡蛋的服装还可以吧?毕竟很多中国人学会炒的第一个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还真有点代表特色。另外也比较低调,不去跟别人抢风头。西红柿炒鸡蛋,中国人的国民菜。”这很明显是对中国队的服装与其所反映的国人品性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卢森堡是2015年全球最安全城市,这件事就不用告诉里约了。”此句表达了对卢森堡良好治安环境的评价,同时也暗射巴西社会存在较严重的治安问题,颇有讽刺意味。

“玻利维亚可是奥运会上最实在的国家,因为它是第一个承诺拿奖就给现金奖励的国家。每个获得铜牌的给3万美元,银牌4万,金牌5万。这个运动员都哭了,他觉得自己会得奖。”“实在”是白岩松对玻利维亚的奥运奖励制度的评价。

“对于巴西人来说,昨天巴西男足第一次夺得奥运会金牌之后,里约奥运会似乎已经结束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之前中国女排3比1击败塞尔维亚获得了奥运历史当中第三块金牌的时候,里约奥运也似乎结束了,对于美国人来说,只要还依然可以申诉,那奥运会就还没有闭幕……”此句称赞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冠是对中国参加里约奥运会最好的总结,同时也讽刺了美国代表团不公平竞争的行为。

此类言语在解说中大量存在,大多表达了他对参赛国、运动员选手、主办国的观点和看法。新闻评论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观点与事实。他的解说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都表达了明确的观点和态度。另外,白岩松评论员的身份和标签是其奥运解说符号文本的副文本,伴随着解说符号文本传递意义,因此他解说的段子是评论。具体而言,它是宽幅的新闻评论。

不同文本背后的聚合段宽窄不一,甚至同一文本的每个成分背后的聚合段也是宽窄不一,也就是选择范围有大有小。对于接收者来说,观察宽窄可以通过对文本风格的认知。如果风格与接收者经验中的“正常情况”相比,变异较大,则可说是宽幅选择的结果。白岩松在《新闻1+1》中所作的评论多深刻犀利、冷静理性,这种传统新闻评论的风格比较固定,是窄幅的。同样是表达观点和态度,他奥运解说的段子{皮诙谐,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受众能感受到两种语体间极大的反差与变异。他将新闻评论的范围拓宽了,以“段”作论,此时段子就是宽幅的新闻评论。

篇6

1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制作速度快,传输方便,时效性强。随着网络进入到传播领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广播新闻的优势依然存在,例如现在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不少城市开办了交通广播台,在交通传播领域就有其不可代替的传播地位,加上广播节目的制作工序较少,流程不多,对于突发性事件反映迅速,使得广播的受众占有率稳中有升。语气、态度平和,便于和听众交流。新闻评论是对影响比较大、受众关注面广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发表的观点或看法。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就是在向公众说通某个道理,从题材上讲,事说理性文章。广播会采用公众认可度较高的语气和态度新闻,让公众在感情上易于接受广播的观点。具有前瞻性。根据已有的新闻事件动态,预测发展趋势。新闻评论不只是停留在对原有事件的分析上,还必须联系事物发生的各要素,剖析事件根源,预测事件的走向和趋势。广播新闻评论也一样具备这种特性,广播要突出自己的传播特性和优势,才能做好前瞻性的评论报道、增加新闻价值[1]。

2 怎样做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

由于广播主要是靠声音语言进行传播,声音具有易逝性,只具有瞬间效果。稍纵即逝,不能留下可供保留的信息,对于广播的受众群—听众来说,主要是靠听觉获取广播的信息,在新闻成品中,评论性稿件以理性色彩较强著称,广播节目中的评论性稿件会让听众听起来比较费神,如果听众的思考感知力落后于广播信息的传递速度,就会很容易漏听有效信息,导致理解不了前后文的内容,思维陷入混乱状态。另外,听众对广播的收听具有随意性的特点,因为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和切入点不同,与之相伴的广播新闻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变得不确定,无法掌握。在现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收到网络媒体的挤压,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做到扬长避短、及时创新,用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才能收到良好和收听和传播效果。

2.1 评论节目需把握好的问题

2.1.1   注重广播新闻评论选题的贴近性

新闻评论节目就是针对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引导听众形成某种观点,这种节目在选材上,在强调新闻性的同时,还要把握好贴近性原则,选取的题材要反映出公众的关注点,反映出民声,反映出生活中种种矛盾和现实生活中公众最关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住房,医保,就业等问题。这种问题的现实意义很强,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公众的关注点,广播新闻评论在选材上应以这些问题为重点[2]。

2.1.2   选题还要注意从小处入手,把握新鲜性

通常情况下,广播新闻评论的篇幅比较短小,如何在短小中提炼出新闻的深度来,这是一对需要平衡好的矛盾。在选题上要注意从小处入手,小中窥大。从小处剖析出大道理,评论才会有穿透力。另外,在选题上还要把握好新鲜性“新”,是新闻的最大特点,针对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问题等,通过对新的事物的感知迅速确定还新闻评论的选题,在此基础上,使广播新闻评论发挥出“快”的优势。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些看似老旧的题目在新的时期也会产生新的意义,旧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再探讨。如: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这样的常规性问题就要选取与时代相关的角度进行解读,将此类选题再升华,赋予选题新的时代意义,给听众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2.1.3   广播语言要做到简洁,可听性强

冗长、令人费解的语言只会让听众感受到接受信息的难度,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广播评论语言力求简洁中听,才能使听众有接受信息的意向。事实上,任何媒体平台制作的新闻评论在语言上都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特性。广播具有单向传播,瞬息即逝、不可保存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其在传播上的劣势。这就更要求广播评论节目做到深入浅出,才能让听众抓住评论所要传递的信息、观点。“深入”就是深入剖析事物内部因素,将道理讲得深讲得透。“浅出”则是在节目语言上做足文章。广播新闻评论中尽量使用通俗简单、便于理解的语言。这就对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接触的新闻评论,所涉及的观点多具有针对性,政治性意味较为明显,生动性上的力度明显不足。广播新闻评论应注意吸收文学的特点,以增强评论的感染力效果,在吸收文学语言精华的基础上,还要保持自己的口语化特色,平衡好二者的使用力度,让语言在讲究力度、深度同时兼具通俗化的特点。语言整体上要平和,不夹枪带棒,不软弱无力,在平和的语言形态中,使听众得到信息和观点。广播新闻评论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将人文关怀传递给听众,做到“笔锋常带感情”。评论常常是有感而发,要求评论者有正义感和对世事的热情,如果漠视公众的生活现状,只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带着官样,没有生活[3]。

2.1.4   把握听众特点,加强节目的服务性功能

广播新闻不仅仅新闻和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也是听众信息方面的服务者。听众是裁定广播新闻节目优劣的“裁判员”。按照传播学理论,听众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在面对海量信息冲击时,受众其实是信息的主人,对信息的处理有选择性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等途径。所以,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科学研究分析其受众主体构成,分析各类受众的特点,把握出目标受众,加强服务性节目的质量和分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提高节目的收听率和固定受众占有率。

2.2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应把握的原则

2.2.1   将电台或者节目主持人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听众

因为受制于时间较短,广播新闻评论在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广播新闻评论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电台会邀请一些专家针对某些新闻事件作出点评,作为电台自身的评论观点。暂且不说邀请专家的花费问题,很多专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像其研究能力那么优秀,这就导致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对新闻评论的快捷性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节目主持人尽量自己作评论以代替专家评论,另外,有些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只是一味地 读别人的评论,这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别人的评论文章难免会有一些偏颇的观点,这样单纯的借鉴,只会抹杀了节目主持人和媒体自身的个性。

2.2.2   向听众传递个性思维意识

新闻评论在做到利益准确,独到的同时,还应该寻求另类思维或者发散思维,不断挖掘出新闻背后的事件,寻求听众讯息的“兴奋点”。用独特的视角看新闻评论,才能达到更深的思想境界。在实际工作中,编辑或者主持人不能停留在自己的传统思维方式上,应尽量用时新的、独到的视角解读新闻,才能保证评论的品味和质量。

2.2.3   评论节目语言要充满个性

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使用的语言要体现出栏目的特性。在秉承评论文章短小精悍、一针见血特性的同时,尽量使用多数听众喜爱的诙谐轻松的语言和语调播送节目。另外,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进行中,主持人可以使用名言警句、古诗词等。体现自己深厚的知识储备、思想深度,增强个性魅力听众对主持人的认可,从而提高栏目整体的识别度。

参考文献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舆论监督的对象有着特定的指向性,它是指社会生活当中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和社会事务,其重点对象是涉及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公共权力组织及其权力的执掌者、执行者。①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表达立场和观点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论述的说理性、观点的针对性及行文的逻辑性等特点,能够做到观点明确、集中,直指要害,能有效地承担起监督公共权力的社会责任,是极其有力的传播形式。

自2003年《南方都市报》开辟时评版以来,掀起了一股时评热潮――《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纷纷于次年开辟评论版。三家报纸凭借这股至今仍热情不减的潮涌的推力稳固占据广州最具影响力的报媒,同时也为新闻舆论监督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三家报纸,一家代表转型中的党报、一家代表晚报、一家代表新兴的市场报,研究其新闻评论对政府监督的现状是尤为必要和具有代表性的。

综观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1)研究舆论监督的学术专著、论文较多,但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如王朝丽:《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时评版为例》,李丹:《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等少数几篇论文谈到了新闻评论进行舆论监督的特点、加强其监督作用的一些途径和数据、指标评论的基本原则等问题,但都不够深入,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支撑;(2)对新闻媒体监督政府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杨宏雯:《新闻监督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有效方式》,尤光付:《舆论如何监督政府:比较中的思考》等寥寥几篇,不足以全面描述当前我国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现状以及建立起相应的理论架构。基于这一现状,本研究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尝试借用数据描绘广州三大报纸――《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状况,并试图依据理论寻找各自或共同的不足之处以求新闻评论监督的有力进步。

二、数据收集与指标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年6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期间所有公开发行的《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采取抽样方法:一个星期归为一个群组,以2009年6月第一个星期为起点,以3个星期为间隔进行等距抽样。组成84份总样本,共517篇评论。

(二)指标设计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时评对政府的舆论监督情况:有关政府评论的数量,对其进行频数分析;有关政府评论与地域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对应分析。

统计三报对政府的评论分别占其总评论数的比例、以及这些评论的对象分别涉及公共权力的哪一方面:政策制定、政府行为、官员作风还是其他。并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各个报纸对政府评论的重视程度,以及侧重关注政府的哪一方面。而社论作为报纸的一面旗帜,它“是表达报纸立场的基本手段,是报纸存在的基本理由”②,其对政府评论的数量更体现了报纸的主张。因此,对所有有关政府评论进行数量统计,再结合有关政府的社论数量统计,能较全面地反映报纸对政府监督的重视程度。

报纸作为地域性很强的媒体,一般影响力限于本地区,这决定了报纸更关注本地,对本地政府的监督也理应更具有效力。不过,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存在,报纸在监督本地政府的时候往往有些难度。把三报的评论作为一个整体以代表广州报界,对有关政府评论与所涉地域进行对应分析,从而能真正反映出报纸对政府监督的情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地区舆论监督环境的宽松程度。

三、数据分析

(一)关于政府评论的频数

(1)是否是对政府工作的评论

图表1:广州三大报内容涉及政府的评论频数比较

图表2:广州三大报内容涉及政府的社论频数比较

从图表1可以看出:评论的选题是否是对政府工作的评论,三报在这一点相差不大,对政府的评论都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对来说,《广州日报》对政府工作评论的比例稍高于其它两报(占57.7%),均高出其他两报5个百分点。

在图表2对社论单独统计中,《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的社论涉及政府工作的比例竟然高达70%以上,由此可知,两报都很重视通过社论对政府进行监督,以此来增添监督的分量。

综上,三份报纸对政府的评论都超过半数,《广州日报》在总体上略胜一筹。但《广州日报》的社论对政府评论的比例基本和总体评论保持一致,稍有不同的是,《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的这个数字却上升了15%―20%。从社论的地位和作用上看,它应当在监督政府工作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更为重视,而作为机关报的《广州日报》这一方面还做得不够。

(2)评论政府工作的内容

图表3:广州三大报评论政府具体内容的频数比较

图表4:广州三大报社论对政府具体内容评论的频数比较

图表3表明,三报最为关注的都是政策制定,占50%左右(分别占到45.3%、52.3%、52.3%)。在政府工作其他方面,《南方都市报》相对更重视对政府行为的评论(28.1%),分别高出《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4个和8个百分点;《广州日报》相对其他两报更为注重对官员作风的评论(31.4%),分别高出《羊城晚报》和 《南方都市报》8个和16个百分点。

从图表4可知,三报对政府政策制定的监督占比都达六成以上(64.3%、64.7%、62.5%),更为明显地体现了对这一方面的侧重。

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在于促进决策民主化及防止和制约腐败。“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于前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对决策效果的监督,对于后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人物的监督和对决策人物行为的监督。”因此,对决策制定和执行的监督都应该是主要方面。

综上,三份报纸对政府的政策制定都表现了更大程度的关注,这一点在社论上体现得更为突出。并且三报对政府工作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占比都不小,只是各自侧重不同:《广州日报》相对更侧重对官员作风的评论,《南方都市报》相比更重视对政府行为的评论。

(二)政府评论与地域的对应分析

异地监督是中国时评的一种独特的现象。网上刊物《世界商业评论》2005年4月刊出《中国时评之10大怪现状》提到时评喜欢异地监督的“怪现象”。文章指出,“在很多的时评编辑和老总看来,本地时评很容易得罪本地人,特别是惹领导不高兴,而异地时评不会出现这些麻烦。时评喜欢异地监督的恶果是:时评的实用丧失殆尽。”③

异地监督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地方性报纸不关注应该产生现实社会影响的本地问题,而因为受到本地权力部门制约转而把主要注意力都投向外地,本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挖掘,人民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二是地方性报纸异地监督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外地的采访受到当地权力部门的限制,实施起来困难较多,而且跨地区的报道在本地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地方保护主义是阻挠当前舆论监督的主要障碍,对本地监督力度的加强才是真正地落实了舆论监督,才是行使了媒体应有的监督责任,才发挥了舆论监督应产生的作用。如2009年9月底持续到12月的广州番禺建垃圾焚化炉风波,因为广州本地媒体的强劲的报道,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取消焚化炉建设,本地媒体的舆论监督产生了改变政策的巨大影响。④这既说明了舆论监督特别是媒体对本地监督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体现了舆论监督要求政治环境宽松。所以,营造一种健康良性的舆论环境,媒体才能更好地施展才能。

为深入研究三大报评论地域与对政府工作监督内容的关系,本文对两者进行了卡方分析,结果证明两者相关(皮尔森系数为0.000)⑤。

就评论地域和对政府工作监督内容作对应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关性是距离越近,相关性越大。关于政策制定的评论,所在地域主要是国家、省内两方面,而关于政府行为、官员作风的评论多是在省际(即异地)范围。我们强调本地监督的重要性,在对省内范围的监督中,主要评论内容是政策制定,但是却缺少政府行为和官员作风内容。这说明本地对这两个重要方面监督力度不够。可以推测,官员作风、政府行为都是政府监督的敏感区域,这两个空白体现了这方面的舆论环境还不够宽松。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三大报纸的新闻评论进行了数据统计,就其对于政府的舆论监督进行了定量分析。

首先,明确有效的指标分析,是对研究目标进行科学测量的基础。通过设计关于政府的评论数量,政府评论与地域的相关性两方面的指标,较全面地了解报纸评论对政府监督的情况。并且,考虑到社论的特殊地位,对其单独进行分析,又将其与总体情况做一对比,丰富对本研究问题认识的层次,后续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测量工具。

其次,在学界对于媒体舆论监督的相关研究中,多从理论层面关注媒体对政府进行的舆论监督,而缺少定量研究来呈现实际面貌。本文运用频数分析发现,三报都很重视对政府进行监督,代表传统晚报的《羊城晚报》和代表新兴市场化报纸的《南方都市报》则尤其重视运用社论的形式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而三报都把对政府工作监督的重心放在了决策制定上面,这一点在社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相关研究较少就文本检验媒体是否做好舆论监督,即如何评价媒体的舆论监督,更缺少站在宏观的视野上,探求地区舆论环境的宽松程度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应分析的方法,发现报纸对本地政府的监督虽然紧紧围绕关键的政策制定,但较少涉及官员作风、政府行为,与之相反的是,对外省的官员作风和政府行为却评论较多。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报纸对本地的监督很难落到实处,无法真正作为本地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从而达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①许新芝、罗朋、李清霞:《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70

②王泰玄,《报纸的社论与社论版》[J].《国际新闻界》,1983(3):52

③魏青,《中国时评之10大怪现状》,《世界商业评论》,2005(4)

篇8

本报讯由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22届河南新闻奖新闻论文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河南日报12篇、大河报3篇、大河网3篇作品获奖。

本届河南新闻奖新闻论文共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85篇。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报送的作品《以创新思维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作者:朱夏炎)、《正确把握党报创新的变与不变》(作者:常法武)、《提高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作者:王俊本)、《党报人物报道的探索与突破》(作者:李中华)、《党报理论传播“第一印象论”》(作者:崔同)、《挖掘“草根典型”的人性光辉》(作者:郭传廉)获一等奖;《一曲浑厚悠长的报业之歌》(作者:肖建中、赵春喜)、《精细化操作“添彩”人物报道》(作者:李琳)、《培养记者的敏锐性思维》(作者:王晓欣)、《做出新意 写出信心》(作者:阙爱民)、《以评论“镜鉴”社会过程》(作者:刘哲)、《大型政论文章的结构解析》(作者:张学文)、《应对危机:活动策划有“五招”》(作者:李启松)、《让“眼睛”更明亮》(作者:李文波)、《政府网站与政府信息公开》(作者:梅章华)获二等奖。

本次获奖论文紧紧围绕当前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新颖,内容扎实,视野开阔,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09年度河南新闻事业改革与创新发展所取得的理论成果。②6(王 燕)

篇9

一、网络新闻评论文本的特征与强项:连续动态性

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连续动态的评论,具有传统媒体无与伦比的时效性。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版面、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一定的间隔。而网络新闻评论在时效上是即时性的,全天候的滚动新闻评论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评论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分秒,网络新闻评论借助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实现了无时不评。同时,网民发表、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呈现连续、动态的特征,显现出鲜明强项。

这一特点还表现在网络新闻评论正向专栏方向发展。随着某一新闻事件的扩散和纵深发展,网络则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评论,几乎同步跟进事件并众说纷纭,同时还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横向报道和背景资料等容纳在专题新闻评论中,形成了网络评论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深度意见集群。

网络评论专栏对某一新闻事件形成的强势传播,使其不再是单一的一条新闻,而成为一组融新闻、评论于一体,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化的事件与评论组合。这样的评论比起单一的新闻事件来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能达到更好、更多样的传播效果。同时,在网络评论专栏中增加图片、音频、视频等,使评论内容也变得有图有形。如人民网观点频道专版下设有子栏目“人民网评”、“网友说话”、“观点1+1”、“网上民意”、“人民时评、”“网友拍案”、“观点周刊”、“评论员文集”、“集萃”。其中既有对于单个新闻事件的评论汇集,又有单个人的评论汇集,还有其所依托的传统媒体的“评论撷英”汇集。

由此,也许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网络热点形成的某种内在动力,这是网络评论通过专栏和集群显示的连续动态性效果。由于网络提供的无限空间,网民即时发表看法和意见,网上即时讨论和辩论,各种意见几乎一网打尽,当然也可能矫“网”过正。因此,一些注意力的话题不仅会引起网民系列讨论,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焦点,还可能充分地、全方位地评价一个新闻事件的原本意义以及引申出来的观点,形成特定的“舆情”。

由此可见,网络新闻评论在“连续性”、“互动性”的强力推动下,其规模、广度和深度效果不但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无法比拟的,还可能因此形成相应的新闻热点。这一强性特项恐怕更是传统媒体力所不逮,受众与作者要特别研判的:小心鼠标,点在点上,击中目标。

二、“混搭”让网络新闻评论“微中显威”

网络新闻评论的独特影响之二是借助网络技术产生的威力,它源自“混搭”。

互联网上巨大的、迅捷的、多元的信息传播为新闻评论带来了丰富的话题来源。在微时代,以微博为时尚的微评是观点的聚集地。微评面向社会公众,它为所有人提供对某一事件进行理性乃至感性直觉倾诉的平台。它的便捷使得人们的抒发欲在第一时间得以释放,成为最直接,最原态的公众心理反映。

在微评中,一个词、一句话,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形成一条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斟酌和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微博的转发功能可以对微博原文进行评论,转发和评论的内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话语,使微评里面有解读、争议和扩展,同时拓展了评论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微博原文+转发者评论”、围观、灌水、跟帖种种“混搭”,使评论功能被成倍放大,产生裂变效应,微评“再创作”的补充空间充分,从而使“微评”显示“威力”。

这种种“混搭”,其实就是社会思想与观念的网络集约,是交锋和碰撞中合力的凝聚。网络新闻评论因此也不再只属于专业评论员、文化精英阶层,普通草根也可以成为评论员,任何人都可以对某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某种释放,这极大地调动了网民参与新闻评论的积极性。这些来自民间的话语,因其广泛的关注度和凝聚力,影响了社会舆论和媒体的话语选择,甚至还影响了政府的相关决策。

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始,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发现微评的力量。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随着人们关注的升温,微博上各种专业的、业余的事故分析纷纷呈现,更多网友对事故的原因、调查、处理、救援提出自己的质疑、意见、建议和评论,以至在网络形成专门词条①。这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评论持续关注某一具体事件时间最长的一次,在事故发生后第158天调查结果公布时,围绕的网络评论还久久不愿散去,并形成了一次又一次波峰②。

在微博传播中,信息是一种态度,转发是一种观点表达与影响传递,而评论则是意见附加与影响强化的过程:哪怕只言片语,只要鼠标轻点,因其汇集,因其聚合,便能波翻浪涌,便可众口烁金。2011年6月20日因其微博炫富的“郭美美事件”可称得上是一个典型例证。作为13亿之巨中的一分子,郭美美被置于天罗地网,是因其“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与炫富搅动了无数网民心底的微澜,从此由点到面,由面到线,引发了人们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唤起了公众对中国慈善公信力的审视与诘问:“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中国红十字会,及其背后的中国慈善制度,岂止是有一两道裂缝,简直千疮百孔,令炒作者甘之如饴。”③至此,郭美美不过是一个符号了,网民们锋芒所向的是要戳穿这个符号下的伪善与丑陋。凤凰网《衙门之鸠是公益事业的致命伤》一文的评论则又更进了一层:“红十字会之忧因此岂止是红十字会一家之忧,又岂止是公益事业一业之忧,而是整个社会建设之忧,整个社会之忧。”④这些微评精悍,并被网民们反复转发,从而形成一次次力量汇聚。网民们心中起伏的虽是微澜,却已见波涛汹涌的奔腾之势。这就是汇聚的力量,滴水成河的大势所趋。

网民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思考、观点与立场,折射出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这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同时解读,不管正解和误读与否,都是特定的社会舆情,都体现了网络新闻评论鲜明的时代特征:“乌合”可以成为新众,“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形成,在舆论导向上“微中见威”。

三、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在观点交锋中激活思维

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宣泄情绪的通道与平台,网民们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时,各种观点发生激烈碰撞,这为网络言论增添了强烈的思辨与论战色彩,且因作者的情绪、学识、目的相异,网评的交锋与碰撞显得比传统媒体的评论更尖锐与激烈,并在更多的层面与维度激活了人们的思维,更容易形成不同的阵势,这是网络新闻评论又一个意义上的“互动”,读来有时会让人“动”得字字心惊。

网络新闻评论尖锐犀利、锋芒毕露,在极为简单、纯粹的层面反而实现了新闻评论特征的回归与提升。

2011年10月21日,广东2岁女童小悦悦接连被两辆车碾过,经抢救无效离世。各大网站纷纷第一时间发表评论,直泄中国社会积怨已久的对于人心冷漠、道德沦丧的激愤和谴责,关于人性冷暖的大讨论引发了全民道德自省。网评中,在谴责见危不济、见死不救的同时也在更深层的追问这个社会到底病在哪里,而这种追问大多是从自问开始。网评不仅剖析把脉社会道德缺失的病灶,也追随呼唤社会正义的回归。⑤

荆楚网发表的《我们救不了小悦悦但我们还可以救人心》如此论道:“人心不古之风流行于社会,才造成了一个个悲剧的发生。我们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悲剧的‘牺牲品’,更是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人心。小悦悦虽然死了,但是人心不能死,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不能死。”⑥

小悦悦事件在成为全民对良知与道德大讨论、多交锋,这在过去传统媒体评论独大的时候是很难实现的,其锋芒与力度确实震撼了人们的内心深处。

锋芒本是新闻评论应有的价值与力量,它像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但这种杀伤,有时也会伤及无辜,让人伤不起。如北京地铁扶梯故障、药家鑫杀人案、高晓松酒驾入刑、李双江儿子开宝马打人事件等,都以网络新闻评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的还相当独到精辟,但也不乏“矫网”过正的伤害。

这就是网络新闻评论的时代性、特殊性和影响力:它是网络媒体上社会舆论最集中的反映;观点在交锋中焕发出力量和影响;以很快速度形成舆论声势、创造促使问题解决的先声。这样的传播效果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超越,从而使网络新闻评论对公众更具吸引力。

未来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还具有更多值得挖掘的价值。特别是在写作上,既要网住事实,也要络活思维,还要hold人心;既要在回归评论的特征上有所创新,更要在把握其体质上不断升华。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6171322.htm“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百度词条)

②http://dzh.mop.com/whbm/20111229/0/F8FzgSI2884248Fz.shtml

③金羊网《郭美美与内外交困的中国慈善》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1-06/25/content_1144962.htm

④凤凰网《衙门之鸠是公益事业的致命伤》http://news.ifeng.com/opinion/zhuanlan/xiaoshu/detail_2011_06/29/7320263_0.shtml

⑤小悦悦事件代表性的相关集群评论有:

篇10

一、实践背景

2012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已落下帷幕。北京大学的考题“国家广电总局颁布通知,从2012年元月起,禁止在每集电视剧剧情播放过程中插播广告。你认为电视剧生产商和广告公司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应对?”复旦大学的考题“你如何看待方舟子和韩寒的论战?”此类考题透露出高校对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的要求。而近年来,新闻评论在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如2009年的高考江西卷以蔡铭超天价购买圆明园兽首,辽宁卷以明星代言等为题。2011年高考作文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更是要求考生写评论文章。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学生具备关注现实,体验生活的习惯;具备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具备逻辑严密,用语适当的表达能力。

然而目前的高中写作教学,却比较忽视对学生以上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忽视新闻评论写作的教学。首先,目前的作文题目和材料范围较封闭,常常是名人名言、寓言故事或是难辨真假的哲学小品,这些材料重抽象思辨,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学生写作以应试为目的,缺乏和读者交流的目的,写作照搬“三段论”、“新八股”。在缺乏写作动机和思维训练的情况下,写作过程如同搭积木,做填空题,缺乏主动构建,深入探究。再者,写作教学忽视文体特点,常常以“散文”这一称呼混淆议论文体和记叙文体的边界,缺乏对议论文体的系统教学。对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如何进行严密的推理和缜密的表达不够重视。

因此,以新闻评论作为高中写作教学的新手段,既能适应当下立足实际、面向生活的命题新导向,又能作为革除写作教学中“闭门造车,生搬硬套”这一弊病的新尝试,让写作教学“真实”起来。

二、实践过程

在实践中,我进行了多次新闻评论的写作教学。在此,以“归真堂上市事件”的新闻评论写作教学为例,展示教学过程。

(一)选题

首先,我选择一个新闻事件作为学生的写作材料。时事新闻的涵盖面很广,在选择材料时,我以“让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标准。

选择“归真堂上市事件”作为写作材料,是因为这一事件涉及到的虐熊行为以及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种种评论较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了解、探究的兴趣。同时,学生对于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破坏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话题不陌生,网友们联名声讨、评价或支持某一事件的行为如今也屡见不鲜,学生能够理解这一事件的背景和内涵,并对之做出评论。再者,在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网络活动也频频发生,学生与这两者或多或少都有交集,能够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表达。

(二)创设写作情境

这里的写作情境,一是指写作的任务情境,二是指写作的内容情境。

创设写作的任务情境是要求学生视自己为新闻评论人,对新闻材料进行评论。作为一个新闻评论人,学生要理解自己角色的内涵,这一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大胆置评。学生要克服对评论的恐惧感,所谓评论,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和材料支持这个想法。写出来了,就是迈开了第一步,只有写下来,才能获得他人的肯定,建立写作的信心。

2.进行负责的写作。评论是公开的,面对读者的,因此要有写作责任感,要注意观点的合理性,论据的真实性和论证的逻辑性,不能信口开河,随性而至。

3.要有读者意识。新闻评论的写作目的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告诉读者,把读者不知道的信息传达给读者,因此,要选择有价值的观点和新颖的信息,并利用各种论证方法和手段,努力说服读者。

创设写作的内容情境,是利用新闻报道、新闻视频和其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入事件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在进行“归真堂上市事件”的评论写作之前,我先用网上的照片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一张“归真堂你没胆吗?为什么要用我的胆上市”的图片立刻聚集了学生的目光。接着,我播放了环保人士抗议归真堂上市的视频,不少同学在看视频的时候议论纷纷,愤怒、同情、怀疑等情绪溢于言表,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情感动机。

(三)明确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评论是较为自由的写作,但作为一种写作类型,有基本的写作要求:

1.明确文体。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体,它要求写作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因此学生在写作时不宜用它宣泄情感,抒写个人化的情绪、情感体验。

篇11

去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在地震发生后,世界目光聚焦四川,新闻媒体的地震报道让人目不暇接。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评论数量也非常庞大,本文试以区别于一般传统媒体的网络媒体为主,分析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文风。

一、汶川地震报道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

综合此次汶川地震的网络新闻评论,有关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大概可以按两个标准来划分。

第一,按照评论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编辑评论、专家评论和网民评论。

编辑评论即由网站或与网站相关的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或者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所撰写,代表整个网站的立场和观点,类似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比如5月13日红网刊发了作者胡建兵的评论文章《应急机制迅速启动,灾民请放心》,作者古洪庆的评论文章《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应急速度》。6月10日,人民网刊发了作者蒋萌的评论文章《震灾中,“80后”“90后”是好样的!》等等[1],此类新闻评论文章,作者代表了整个网站的立场,直接地给出了判断,旗帜鲜明的进行了分析评论。

专家评论是由网站邀请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这里所说的专家,主要是指对某一领域或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人士,并不仅限于专业的研究人员。专家评论既可以由专家来撰写,也可以是由网站采访并撰写,还可以采取与专家与网民直接的交流,如在线访谈、聊天室嘉宾座谈等形式。比如6月11日10点16分,新华网刊发记者车玉明、程云杰、李骥志的评论文章《汶川地震带来的6个启示:城市应当有紧急避难所》[2],文章在为逝者哀痛的同时,思考了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危急关头的紧急避险知识、突发灾难后的保险赔付等六个问题。6月1日,陆航团一架救援直升机失事,近两万人搜寻了十余天才找到失事飞机残骸,新浪网于6月16日,邀请从地震灾区归来的一线记者,中央电视事频道记者邓新力和李际,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做客嘉宾访谈,讲述了陆航团如何在气象恶劣的灾区超负荷坚持进行救援工作,直升机失事后进行搜救的巨大难度等,并与新浪网友进行了交流。通过亲历者和专业军事记者的讲述,网友们被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救援不幸遇难的邱光华机组深深感动,被那些冒着不断滑坡、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不懈搜寻战友的官兵们深深感动。

网民评论就是由网民发表的各种形式、各种方式的讨论和意见,既有一两句话的简短评论,又有上千甚至上万字的长篇大论。与编辑评论和专家评论的相对权威性有所不同,网民评论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在这次地震灾害面前,全国同胞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举国上下团结一心。虽然一直以来,网民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参差不齐,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激进,有的保守,很难有一致的时候。但在这次的地震新闻评论上,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展现出善良、识大体的一面,很多网民呼吁捐款捐物,充当志愿者,并在网络上一呼百应。在搜狐网的四川地震图片感动瞬间栏目,截止到去年6月17日,网友的原创评论达42380条。在搜狐新闻《四川发生8.0级地震 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震感》的新闻后,网友的原创评论更是多达864759条[3]。

其次,从网络新闻评论的载体来分,可以分为网络新闻评论专栏、网民即时评论、网络论坛三种。

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是指网民在网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有一定的长度,能独立成篇,就像报纸的言论专栏。这类评论文章是网民通过浏览网络媒体上所报道的重要新闻事件,或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就事说理,提出一些看法。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红网的“红辣椒评论”,千龙网专门推出的《网络传情 守望灾区》抗震救灾评论集。这些文章,涉及普通的救灾细节、感人事迹、个人反省、民族意识、国家形象等等,有点有面,有通俗有深入,丰富全面。

网民即时评论是指网民在浏览新闻时对某条感兴趣的新闻迅速作出回应,长短不限,一两句者见多,这种形式是报纸上没有的。新浪网在每一条新闻后面都有“发表评论”的链接,可与所阅读的新闻实现传受二者的及时性互动。截止到6月17日,在新浪网关于地震报道的新闻后,相关的留言数量为3093722条。在《察看北川中学废墟拒绝戴口罩》新闻后,新浪重庆网友写到:“有这样的总理,是中国人民之福”,新浪广东手机用户写到:“总理感动人民,人民爱戴总理”,新浪辽宁网友写到:“应该戴上口罩,总理的身体也很重要啊”等[4],这些文字平实、普通,完全是民众的肺腑之言,老百姓对公仆的真情流露。

网络论坛、电子公告栏(BBS)是网民围绕网络编辑已推出的话题各抒己见、讨论交锋、网络新闻评论文章。它们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征创造出的新形式,是因特网上功能强大的大众化信息服务,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在地震期间,发表了大量的主题跟地震相关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在天涯论坛《天涯互助――汶川地震》版块,截止6月17日,共有相关论题200446,总帖数为3158853,一个网友的《以人类的名义,向中国军人致意》的帖子,共有96324人访问,1341人留言[5]。在新浪论坛,一个题目为《一只救了35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帖子,共有166315人点击。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文风

评论的语言风格就像评论的结构一样,一般也可以说是“文无定法”[6]。从评论的写作来说,长期以来,媒体承担的基本上是单向传播功能,也就是通过评论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功能。这种“机关报”体制下的评论,也很容易把机关作风和机关语言移植过来。[7]中国当代新闻评论的文风与语言,正在由官话转向民话,在这当中,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自由等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文风显得更加的贴近普通受众。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增多,凸显出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视角。由于是整个民族遇到的巨大灾难,整个地震期间,大部分的网络新闻评论都饱含深情、深晓民族大义,发出的声音大都凝聚着巨大的人文关怀和普世的价值,但其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在网络新闻评论则有着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声音。比如“范跑跑事件”。范跑跑原名范美忠,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 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他的话如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引爆,各大网站网友的讨论铺天盖地。

在严肃稳重的新华网,以“范跑跑”为内容的专门评论也多达数十篇,其中有痛斥“范跑跑”的,如《“范跑跑”亵渎“自由”》《不是妖魔化范跑跑,是拆穿伪自由》;也有为其辩护的,如《感谢“范跑跑”讲出真话》[8]。这些评论文章,没有恶意攻击人身,而是针对事情的本身,各自进行了讨论和说明,显得有理有节,从事件上引出了自由言论、理性思考的观点,拓宽了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而在天涯论坛,关于“范跑跑”的评论则对立明显,这也与其大部分作者为普通网友有关,他们的观点直白,冲突激烈。在作者“相信AI”的《支持范跑跑的一些同志,请你们看了之后留回一点口德了吧!谢谢!》的帖子里,作者说,“汶川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地震,举国上下都很悲痛,而这个时候范跑跑竟还理直气壮的拿本能当幌子,大谈所谓的‘自由’和‘公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让我告诉你吧,什么叫做人性。”网友“doggybread”回复:他的行为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是他的思想需要批判!而宣扬这样的思想更是要被猛烈抨击!没什么好维护的!网友“随机存在”回复:姑娘,在表示你的愤慨前请去看看范跑跑的相关原话,一虎一席谈和腾讯网等对他的访谈里面有。另外再多读点书[9]。在名为《本人之愚见――范跑跑之跑跑得对跑得快》帖子中,网友“gxnnhxj”说:他的跑,是人的本性在跑,他的跑,是理智的跑,他的跑,是在为国家的长远计划在跑,难道这样是错的吗?网友“xiaoaoshusheng”回复:一个人nc(网络上关于“脑残”的缩写)可以原谅,太多的人nc那是教育的悲哀。网友“qxmqy”回复:楼主脑袋长包了,问题很严重,赶紧去医吧[10]。网友间的回复和讨论已经开始脱离事件本身,转而直接进行人身攻击和争吵。除了天涯论坛,新浪、搜狐、网易、猫扑等论坛所展开的网友评论大部分也以愤怒的声讨和争吵为主。

这是由于,互联网为网民的自由发言提供了一个浩瀚的虚拟空间。作为一种传播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自由出入以及匿名性的特点使网民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评点时事无所顾忌、无话不谈。在文风上表现为个性化语言十足,观点尖锐,并迅速形成派别,各方旗帜鲜明,互相攻击,有少部分能言之有理,平和地进行激辩,大部分则直接宣泄情感,甚至展开谩骂和人身攻击。

三、总结

总之,整个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新闻评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部分,开始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并驾齐驱,这与网络媒体本身的崛起有关。很多事件的讨论都是从网络发起并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如“范跑跑事件”、“敬礼娃娃”、“可乐男孩”等。但是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较,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和文风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网络新闻评论更自由、更灵活、更迅速,文字更个性化、更犀利、更多样。另一方面,尽管网上信息极大地丰富,但绝大多数的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直接影响着网络新闻评论的范围。此外,网络新闻评论的文字缺乏理性或者偏少理性,易于偏激,这也要求网民提高自身素质,进行自我约束。■

参考文献

[1]人民网

[2]新华网?channel=gn&newsid=1-1-156075

46&style=0

[5]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130243.shtml

[6]马少华 著,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3页

[7]马少华 著,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4页

[8]新华网news.省略/comments/2008-06/12/content_8355282.htm

[9]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223911.shtml

[10]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224311.shtml

篇12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48-02

在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新型信息终端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平台,它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新闻的网络评论作为一种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又一新型评论形式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广度不容小觑,因此网络评论在公众舆论的组织和引导层面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新闻评论,利用好网络新闻评论,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使之成为引领社会舆论、弘扬社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平台,同时也是媒体从业者和信息交流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所谓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它是大众、专业评论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士就当日新闻在公众传媒以及网络平台上发表的个人署名或匿名或化名的言论。随着承载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评论以其自由、公开、广泛等特性更适宜普通受众参与其中,评论的形式、语言风格、字数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甚至点击一个图标都能成为受众参与评论的方式。结合传统新闻学的理论知识,我们不难发现,新闻的网络评论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某一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及时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一、网络评论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一)网络评论的基本类型

从类型划分上看,新闻网络评论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传统的网页评论,这种形式出现最为传统,具体是指在新闻网页上的“观点”、“意见”、“情绪化表达”等言论专栏里发表的评论文章。在语言风格和语体概念上与传统媒体评论具有较大的相似程度。网络评论的产生有着较强的随意性,这些评论可以由网站的编辑独立完成,也可能是网友编写或网站工作人员转载而成;新闻网络评论的第二种类型是电子论坛,这种形式更具自由性,更多是给予网民们自由发挥和自由评论的空间。正因为其明显的互动性、开放性以及快捷等特点,电子论坛已经成为网络媒体在网络空间网民们互相探讨、交流的一个新平台;第三种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微博评论。微博,也就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用户终端可使用便携式或固定式的信息终端信息、发表观点。而这种信息和观点往往受字数的格式限制,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即时性、便捷性、广泛性、高速传递性决定了其在未来信息分享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公开的平台上人们可以对新闻事件、转载、评论,由于互联网、手机网络的普及以及技术的支持,微博新闻已经成为许多人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最迅速、最简单的方法。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像个新闻场,依靠其网聚的强大人际关系网络,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海量的新闻信息。而这种新闻信息提供的过程同时也附加着者的观点评论。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比如新近发生的 “甘肃11.16校车车祸事件”、“深圳联防队员入室案”再到卡扎菲被捕,大到两会信息,国家新闻,小到民生百态,物价浮动,许多新闻人们都是通过微博获取、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网络评论的特点

1.互动交流性。网络顾名思义其可四通八达,多向传递,只不过这种概念上的巨大连接是虚拟的,每一个终端接收设备既是信息的发起源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不难发现,网络与传统媒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传统媒体只能使受众被动的接受,而网络的受众既可以接受也可以发起。

2.时效性以及新闻源外来性特点。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的特点之一,一条新闻从发生到抵达受众终端,以其传播方式不同,速度亦有很大区别。科技改变生活不是句空话,当前微博、微信、手机短信,手机广播、车载广播、移动电视终端成为最新、最快的传播形式。另外网络平台所承载的新闻基本属于传统媒体采编形成,这与目前网络站点的新闻采访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拿来和外来是网络新闻的另一个特点。

3.强化和丰富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发生后,传统媒集体既会充分客观的展现新闻本质,也会基于新闻发表评论,而这样的评论和社会呼吁只是一个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或报社的一家之言,即便是评论水准很高,但也无法穷尽所有精辟观点思想,网络评论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商品综合市场,我们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汽车、家电,也可以看到鞋带、线头,换言之网络评论实质上强化和丰富了评论本身。除此之外,网络评论具有较强的感召能力,比如,2011年11月14日早晨7时37分,位于西安南郊的嘉天国际公寓爆炸事件。事故发生后,西安市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而与此同时,网上的目击者视频、微博等新载体信息也大量上传,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体反映快、报道准,而广大受众的积极关注、手机微博互动、网络即时评论对于整个事件的快速应对跟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网络评论甚至延展至各种电子媒介、接收终端的观点意见、情绪表达其实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表现。全方位立体的认知事物、解析新闻需要这样的新闻评论体系。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上很多观点意见、想法、措辞相当激烈,但这当中也不难找出一些启发心智、开阔思路的真知灼见。

二、新闻网络评论的作用

通过对新闻网络评论的特点发掘,我们发现,由于网络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形成舆论具有自身的优势,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新闻评论时效性强,有利于抢占舆论宣传先机。网络让受众第一时间获取了新闻,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受众获取了新闻后也可以马上利用网络媒体发表新闻评论,受众的评论发表过程相对简单,对知识水准、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观点形成之后无需过多斟酌,便能实现即时上传、评论。而传统媒介的采、编、审、播则有着严格的过程和时间节点的控制。其次,新闻的泛网络评论对舆论影响力巨大。近些年出现的新闻事件中,网络评论其实就是一个无形的推手,新闻本身也许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泛网络化的探讨、交流、分析甚至是意见流都会加速和加强人们对新闻本身的关注度,更难以控制的是这种强大的意见流会逐渐汇集形成对新闻本身的舆论评价,而舆论评价的升级则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这种巨大的影响既可以剔除社会诟病,也可能有失社会公正甚至影响司法公正。近两年通过网络,或者说是微博的力量,“郭美美事件、我爸是李刚以及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等,不仅被披露出来,而且微博平台所负载的舆论信息导向价值也多方位的展现出来。

三、新闻网络评论存在的问题

1.评论可信度低、管理难。由于话语权的下放、把关人的缺失、用户水平良莠不齐、碎片化表达、网络消息的散布蔓延等原因,网络在某种层面和范围也成了谣言滋生和扩散之地,有的网络推手利用谣言制造网络焦点,操纵网络民意,形成“网络暴力”,将公共事件进一步变成社会行动,影响社会稳定。其次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在网络上信息和评论被追责的可能很小,换言之,网络的虚拟性也决定了这种隐蔽性的言论和身份存在会产生种种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管基础,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虚假的、不健康的、缺乏法制观念的消息和言论。比如药家鑫一案之后,药家鑫之父药庆卫状告张妙人张显的案件,也是因为张显在微博中的相关言论引发,至今案件仍在审理当中。网络的不实言论甚至缺乏事实基础的评论攻击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网络评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也充分说明网络的本质特性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2.新闻的网络评论缺乏实力和高度。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决定了其存在价值定位,人们并不会完全信任于网络观点和网络信息,这一点与传统媒体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媒体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新闻采集队伍,而长期的学习实践,政治思想意识的树立,形成了传统媒体的采编高度和评论高度。而网络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或者相关信息的,其参与者、者业务素养、专业知识、文化水准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网络对于新闻事件的评价缺乏有见解的认知和高度。

四、推动新闻媒体互动评论、网络新闻评论健康发展之我见

网络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的信息互通平台,存在着因自由、开放而产生的种种隐忧。将正常的观点、情绪表达与有悖公序良俗的言论区分开是一个大的挑战,如何引导网民正确利用网络平台,营造有序、纯净、高水准的网络坏境成为目前网络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硬件层面可采取技术手段开发安装相关软件,此种软件对虚假、错误、甚至是带有蛊惑、煽动性质的言论加以及时过滤、拦截,防止滋生蔓延。

其次,加强网站编辑的职业认知感和业务素养。网站编辑对于发现的问题或者不实的言论、过激的评价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制止或者予以警告。对网络上发表的评论观点,可以采取先审后传、边审边传的编辑处理方式。同时网站的信息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加强与网络警察的交流合作,共同构筑网络防护过滤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