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0 03:09: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火电厂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八月二十九号下午来到了xxxx国际xx发电厂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
三十号上午,了安全规则的教育。
三十号下午,由电厂的师傅给了xx发电厂生产过程的教育。
三十一号和一号的一整天,都在热工车间跟班实习。
二号上午参观了机炉,下午参观了电气。
三号上午参观了输煤系统,下午参观了化学车间水泵房。
二、实习内容
1.对xx电厂的总体认识
2.xx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产出电能的工厂,即为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轮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与三大主机相辅工作的设备称为辅助设备简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火电厂的主要系统有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等
火力发电厂的原料原煤。原煤用火车运送到发电厂的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原煤从煤都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送入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排粉机送入输粉管,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风道一送入磨煤机作干燥送粉之外,另一直接引至燃烧器炉膛。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烟囱排入大气。如电厂燃用高硫煤,则烟气经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
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炉给水先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的主蒸汽主蒸汽管道汽轮机膨胀作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有汽轮机抽出蒸汽后再除氧器,在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后的补给水(软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锅炉的给水,再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偶汽轮机高压抽出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吸收乏气热量后返回江河,这就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缺水的地区或离河道较远的电厂。则需要高性能冷却水塔或喷水池等循环水冷设备,从而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流程,就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火力发电厂是由炉,机,电三大和各自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的能源转换的厂。
3.xx电厂设备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07
1 认识实习目的及意义
工科专业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以后工作的效果,所以提高认识实习效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认识实习是热动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电力生产实际,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感受电力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初步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使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充满期待,增加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认识实习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要求在实习过程中,本专业学生应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含的专业方向、涉及的专业内容、专业设备、各生产环节的管理组织程序等有一般性的了解;对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各种热力系统和设备、主要热力设备的作用和结构有较明确的了解;了解电站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及系统;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及热力系统等。
2 目前认识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实习对热动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有很大影响,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为此在总结以往实习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实习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影响实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实习人数增加带来的困难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校热动专业学生数现在每年维持在300人左右的规模,大致为6~9个班,如此多的学生要在吉林市为数不多的几个火电厂内完成认识实习,要取得很好的实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2.2 电力企业接受实习的困难
现在吉林市各火电厂都隶属于五大发电集团公司,都有一定的经济和安全性指标,为了确保电力生产和供暖、供热生产安全经济运行,各电厂都不同意学生长时间和大规模地在厂实习,使实习的安排较为困难。
3 提高认识实习效果的主要措施
3.1 改进实习方式和增加现场时间
通过与吉林市各主要电厂积极联系和有效沟通,取得电厂对实习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在现有经费基础下,合理分配现场实习时间和改进实习方式,现场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参观模式调整为现在的总计时间5天的现场跟班实习,直接接触电厂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实际,对热力系统和设备有较为全面、详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电力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建立工程意识。
考虑同时实习人数过多会降低实习效果,将实习基地增加至6个以上,有望缓解实习压力,这样可以保证在每个电厂的学生数不致太多而影响整体实习效果。
另外,为提高实习效果,我们此次实习内容分五个部分进行:锅炉本体设备及系统、锅炉主要辅助设备及系统、汽轮机本体设备及系统、汽轮机主要辅助设备及系统、除尘及脱硫脱硝系统及设备等。根据每部分的具体要求和所需掌握的主要内容,我们给电厂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详细的实习提纲,电厂技术人员根据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解,学生也根据五部分内容在电厂分为五组交叉进行,相应减小了每组实习人数,提高实习效果。
3.2 改进实习考核方式
在以往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多媒体课件考试+仿真机操作考试+实习报告、笔记)基础上,增加了口试考核环节,为此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为学生出了100道有关设备、系统和运行基本知识的思考题作为口试的范围,既为学生现场实习过程中提供了明确和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现场,有针对性地了解和熟悉电厂主要热力设备,又可以有效促进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 完善实习资源
3.3.1 编写有针对性的实习教材
由几个专业教研室共同合作,针对吉林市几个主要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编写一本切合实际的实习教材,除了对各厂的基本情况介绍和主要的设备与系统外,还涉及一些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特点和主要设备、系统等,并在相应章节后面留有思考题,供学生实习参考利用。
3.3.2 改善多媒体资源
学生现在进入电厂实习,电厂基本上都处在运行状态,看不到设备的内部结构,为此利用我校与电力企业的密切关系,利用电厂安装和检修时段,组织实习教师深入现场拍摄了大量的现场安装,检修及设备运行照片及相关视频文件,并结合热力系统对各设备主要作用,主要结构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结合电厂实际认识系统和设备,进一步增加实习效果。
3.4 聘请现场技术人员做技术讲座
为提高实习效果,特聘请相关电厂技术人员为学生做技术讲座,结合电厂实际介绍热力系统及主要热力设备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运行调节及故障处理等技术专题,并简要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内容,让学生熟悉现场设备同时了解企业文化,建立工程意识。
4 结论
关键词: 高职;热动;顶岗实习
Key words: college;thermodynamics;workplacement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50-04
————————————
作者简介:牛刚(1986-),男,陕西宝鸡人,热动专业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动专业教学和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一所集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为一体的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42所高校成员单位之一;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全国90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和国家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了面向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化工设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科类专业群;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在全国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只有两所学院设置了热动专业,我院即为其中一所。我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已有30余年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骨干示范专业。之后经过3年的示范建设,于2010年8月通过了国家验收,建成国家重点示范建设专业。现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中由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中央财政投入的50%的资金应用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我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设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仅设备方面计划投入资金总计6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00万),所以热能动力实训中心是我院示范建设的重点项目,对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的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和热动专业建设,我们不仅在以上教学硬件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制定与有效实施。
我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已有8届学生,目前毕业和顶岗实习学生80%以上在电力企业(包括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电厂)。但是应该看到,电厂的建设是有周期性的,如何让学生的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首先聘请了各种类别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进行研讨,共同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然后是走出去,到各类热动企业去,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现场分析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分布,核心工作任务内容,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依此为依据构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次的调研、论证,通过到各种不同类别的热能动力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企业如华电宁夏灵武发电厂、马莲台发电厂、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自备电厂、银川热电厂、宁夏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宁夏核工业217锅炉制造厂、宁夏电力建设公司、宁夏电力科技工程院、宁夏林盛供热公司、神华宁煤烯烃公司、宁夏多维药业自备电厂、宁夏紫荆花造纸厂自备电厂等进行调研。
后来我们专业教师又坐到一起,将日常的教学实际结合调研中所得的反馈,对本专业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其他专业详加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本专业所涉及的锅炉容器等热力设备属于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操作此类设备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安全操作上岗证才能上岗操作。本专业学生在取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后还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岗位证书(上岗证)才能上岗操作。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的有关考核要求与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3证融合”。
最终依据热动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和专业能力递进特点,以及热动设备岗位能力的培养方式,依托校内热动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出既有较广的专业涵盖范围又基于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阶递进,3证融合”。(如图1所示)
而我们最初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这样的:在建成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北方季节性供热的特点,采取实训教学与供热周期结合,采用分期的模块教学方式,将学生在校的5个学期分成3个模块(基础学习领域/基本技能、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技能、拓展学习领域/综合技能)进行教学,最后1学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在校期间,每个模块中的技能训练安排在对应的三个冬季采暖期主要在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进行。(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这一模式雷同于大多数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无明显特色。在这里列出,仅给大家作一个参考。
下面对我们的热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5阶递进”进行一个说明:
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内容在“2+1”的总模式下按照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五个阶段来进行组织和实施,分别是:认知实训、专业基础实训、实境实训、集控仿真实训、顶岗实习。
(1)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认知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参观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设备真实环境,重点参观热能动力设备模型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热能动力设备这种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的整体结构、型式及其工作特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2)专业基础实训:第二至第四学期,学生分别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钳工、电工、车工、机械测绘、焊工和水处理实训,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有综合的了解,并通过各种的实验实训与实际相结合,将各种类别的基础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掌握本专业未来就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3)实境实训:第三至第四学期,在校内锅炉实训室和校外相关设备企业交叉进行。通过校内锅炉实训室一台实体4吨蒸汽锅炉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在线运行锅炉的实境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的3个核心岗位操作、检修、安装有清晰的认知,熟悉热能动力的主体设备——锅炉的安装、操作、检修工艺流程。
(4)集控(运行)仿真实训:根据宁夏及周边地区火力发电企业集中的特点,在第四学期通过校内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室进行实训,同时配置了锅炉模拟仿真运行软件和200WM、300MW、600MW等三台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仿真软件,利用虚拟的仿真技术实现事故和故障的演示、防止和应急处理,使学生对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有全面的认识,并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
(5)顶岗实习:第五至第六学期,是本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熟悉热能动力设备的生产工作过程,基本掌握热能动力设备制造(销售)、安装调试、安全管理、运行操作、检修维护等相关基本技能,真实体验实际工作现场环境,了解企业的生产控制和管理情况,为毕业后顺利上岗就业打好基础。
可以看出,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专业学习的深化与升华;它既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认定的重要依据。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顶岗实习是热动专业“5阶递进,3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安全生产意识”人才的必要步骤之一。顶岗实习使高职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社会经验,增加工作经验,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以便与将来的工作岗位实现对接。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实施的基本保障。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热动专业在顶岗实习中,所需要操作的设备是锅炉等压力容器,属于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上岗操作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上岗证。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安全实习,并且通过自我学习、师傅帮带的渐进过程,直到能做到在监控下的亲自动手操作,这也是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所关注的内容。
另外,如今的顶岗实习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顶岗实习的学生多被企业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顶岗实习脱离这种困境,淡化顶岗,突出实习,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让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得到新的体验,总结自己的理论,在如此的反复中,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要廉价劳动力,而为了理论结合实践,学生要顶岗实习。企业给学生一定的报酬,虽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要求,但是太少,产生的结果就是在准社会化的顶岗实习期间,如果学生所得报酬相对在同岗位工作的企业员工来说过低的话,也会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为了让学生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学校可在签订合同之初,就尽可能多地掌握企业的生产实际,根据企业的初建情况制定学生的顶岗实习计划,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在签订校企合作的协议的时候就先要挑选有责任心的企业,并且必须加入有关顶岗实习的可操作性条款。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可根据已有条款规定,检查学生,更重要的是检查企业的执行情况。
如何保障条款对企业的约束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得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抢手货;其次是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权益;再次利用市场机制,让学生走进人才市场;第四、在现有的体制和大环境下,利用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发现高职教育,重视对技能的掌握;第五、让校内教师参加企业课题中去,帮企业做技改,让企业有得可图。
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是顶岗实习的关键。
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顶岗企业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尊重企业的各级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自觉遵守企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误工,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谦虚好学的精神,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写好顶岗实习鉴定表的自我评价,交由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签署鉴定意见,顺利完成学业;并考虑如何在顶岗实习中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经济效益),让企业欢迎自己,乐意接收自己。
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顶岗实习是热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和有意向录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毕业生的企业进行,每10-20名学生聘请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学时为34周,学分为34分。在顶岗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出具顶岗实习鉴定报告,学生撰写顶岗实习报告书。
具体组织与管理如下:
①顶岗实习工作由学校教务处总负责,由系部设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并安排组织、由专业教研室与系部学生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
②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是三方中最关键的一方。
③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是顶岗实习的具体管理组织者。小组成员由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处、学生管理办公室、教研室、专业教师共同组成。
④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
⑤安排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一般每名教师负责管理的学生不多于20名。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要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进行,它的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以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为主。所以顶岗实习的考核由以下两个内容组成:实习报告和企业鉴定报告。实习报告是全面反映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间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生产环境相结合的真实写照,实习报告评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标准。学生实习企业鉴定报告是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德、技、勤、能的全面考核,考核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标准。
学生要完成以上两项报告的考核,合格者获得学分,完成顶岗实习。
学生要通过顶岗实习明白,获得学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要能在顶岗实习中体会到工人的劳作的辛苦、生活的艰辛,完成从学生到工人的巨大转变,从身份到心理上接受这一变化。
企业为顶岗实习场所,并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工作上的管理和实践知识的教学。
我们对合作企业适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为学生提供代表区域行业先进技术的工作岗位,配备具有一定职业教育能力的企业技术指导教师,具有较好的后勤保障,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紧随现代热能动力一线生产技术发展要求所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结合“5阶递进,3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学结合,最终完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我们致力于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拓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训渠道,增加学生的行业环境认识,提供锅炉及其辅机的生产、安装、运行、检修及水处理等岗位实习机会,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提供基本保障,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合作企业要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机组运行、安装与调试、检修等生产实训场所、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还有提供有经验、技术好,品德高、善沟通的企业师傅。平时也可以支持企业内部的优秀技术专家参与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工作,并接收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企业要有充分的宽容心。企业常常为了利益最大化,就想使得岗位上的顶岗实习生对企业效益产生积极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忽略了基础素质的教育,只说有专业方面的培训就行了。基础课程是很重要,不可以一边用学生,一边说学生没用;企业还要有责任心,要让学生在有限的顶岗实习期间内,接触尽可能多的工作岗位,不要说为何学校三年都没有把学生培养成功,而企业只用几天的入职培训,就能让学生“融入”的企业,还要能为学生就业后在企业内部提供有效的升迁路线;企业更要有事业心,要明白学生不能光为了一间工厂而培养,企业正在做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培养技术人才。
顶岗实习模式的探讨,这是一个无止尽的话题,时代在发展,经济环境在变,如何跟随变化,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所形成的 “5阶递进,3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实现了学生在第三年100%顶岗实习——准就业;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等方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未来,我们想要通过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热能动力实训中心。把本专业建设成国内同类院校中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和顶岗实习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并通过师资培训、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途径,带动国内其他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共同发展。
结语:顶岗实习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这就需要沟通。学校对学生下达一个“指令”,就要从学生那里得到一个有效“反馈”,然后再在“处理器”内对“反馈”进行处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解放思想。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共赢。
理想的顶岗实习模式应该是一个变化的模式,一个不断自我改进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要能提供一个建立在一定制度在的宽松的空间(环境)。在这个体系内每一个个体都有充分的自由度来发挥他的自由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刘忠(1978-),男,湖北汉川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邹淑云(1979-),女,福建漳州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1235)、长沙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13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53-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化石燃料供应的日趋紧张,我国提出了“优先开发水电”的能源开发主张,一大批水电站项目不断上马,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以下简称“水动方向”)人才需求旺盛。从2008级水动方向学生的培养情况来看,在实习教学模式中存在若干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实习环节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实习内容与水电厂工作安排的一致、实习经费与现场实习时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实习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水电企业对水动人才的需求,全面地提高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学校在水电行业的知名度,必须重新审视我校水动方向的实习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进行大胆改革和实践。
一、传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
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够在水电厂、科研院所和水电装备制造业从事运行、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除较为系统地开设专业理论课程外,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开设了如表1所示的四次专业实习。
表1 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实习安排
序号 实习名称 内容 时间安排 地点
1 生产实习 了解并掌握水电生成过程及其涉及到的水、机、电、控系统及其设备(含结构和功能) 第五学期(11月),2周 水电厂
2 检修实习 了解并掌握水电厂机电设备检修相关的工艺过程 第六学期(4或5月),2周 水电厂
3 仿真实习 通过水电机组仿真系统的模拟操作了解并掌握水电厂内的控制、操作、调节,及水电厂事故、故障时的分析与处理 第七学期(11月),2周 水电厂
4 毕业实习 跟班实习,了解水电厂工作制度和流程,为今后进入水电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第八学期(2或3月),3周 水电厂
从表1可以看到,大三和大四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次专业实习,本应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从2008级水动学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来看,结果却不太理想,离预期目标还相距较远。经水动方向专业课教师多次分析讨论并召集学生座谈,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实习内容设置与理论教学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进行第五学期的生产实习时,学生仅仅学习了一部分专业基础课,诸如“水轮机原理”、“水轮机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和“水电站自动化”等主干专业课的内容还未开始。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使花费2周甚至更多的时间,学生们也是不可能达到实习预期目的的。这一实习环节只能是给学生增加若干水电生产过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若干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习时间设置与水电厂工作安排的同步性问题
第六学期检修实习的安排照搬了火电集控方向的实习模式,安排在每年的4月至5月。火电厂多在这个时段安排机组检修,而水电厂几乎没有安排机组设备检修的。因为这个时段正值丰水期,是各水电厂全力生产增加效益的黄金时段。学生们在这个时段是无法看到水电厂机电设备内部结构和连接形式的。通过学校投资添置有关专业设备、建设水动方向检修实验室,再结合枯水季节去水电厂进行检修实习,不失为一条建设之路。
3.实习场地的随机性和仿真条件的缺失性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的校外实习只有为数不多相对固定的水电厂。这给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不便,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水动方向学生的迷茫。而且,随机联系的水电厂不一定配备有专门接待实习的工作人员,在水电厂实习的人员安排和工作衔接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因此,应该改变实习场地随机性的局面,由学校学院出面联系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水电厂并挂牌为实习基地,能够实现学校和水电企业的共赢。[1]
仿真实习在水电厂进行也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水电厂虽有计算机监控系统,但是由于生产特点和工作制度的制约,学生们是无法在系统上操作体验的。而且,水电厂现场不可能出现一系列多变或复杂的运行状态,要想模拟、仿真水电厂事故、故障状态及其处理也是不现实的。校内建设水动仿真实验室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加之每次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水电厂现场的时间很短,与现场工程师交流沟通不够,感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后续实习环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水动方向专业课教师和分管教学的领导通过梳理水动方向各实习环节中的实习目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结合校内、外实习场所的现有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优化。
1.调整“生产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建立水动方向多媒体资料库,改原来的“长时间在某一水电厂了解水电生产过程、认识水电生产系统及其设备”为“多媒体观看+到不同机型水电厂参观”的形式,以增长学生见识,增强专业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
2.调整“检修实习”的形式和时间
通过联系社会资源,低价购买一些水电厂报废的水电机组设备,与之前购置的水轮机模型试验系统共同组建水动检修实验室。改原来单一的“水电厂检修现场实习”为“校内检修实验室+水电厂检修现场双重实习”,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根据教学整理安排,将检修时间调整到每年11~12月份。
3.增加“仿真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添置水动方向运行仿真软件建设“仿真实验室”,改原来单一的“只能观看,不能操作”的“水电厂中控室仿真实习”为“水电厂中控室观看交流+校内仿真实验室操作”,使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运行操作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异常运行工况的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4.调整“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
允许并鼓励学生结合就业开展分散实习。[2]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只能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实习,但存在实习经费少、实习单位联系难等问题。与此同时,很多已经签约的学生,单位需要他们尽快去实习,以便较快较好地熟悉未来的工作;暂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很多已经联系了工作单位,需要留在家乡单位实习。鉴于此,学校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开展毕业实习。在分散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有机结合,在毕业实习时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外,还要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实习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并将学生本人和实习单位现场专家的交流意见与看法在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报告中予以体现。
5.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是将过去基本上由学校单一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由科研单位、实习单位和学校联合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的一种全新的全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是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3]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整合和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优质资源,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双向互补,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而且还能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新形式,是以学校和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共同利益作为结合点,实行双向合作的一个途径。[4]目前长沙理工大学已与凤滩水电厂、江垭水电站、皂市水电站、洪江水电厂等省内水电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以现场工程师为主要指导教师,由学校与现场工程师共同提出对学生的实习要求,学生实践结束后回学校答辩,以检查能力培养的结果。电力企业可以结合人才需求情况择优提前录用。
三、结语
实践证明,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水动方向实习教学模式,坚持校企联合,多形式多途径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水电企业对水动方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定元,潘红忠.高校工科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162-163.
[2]蒋军,师国平.航运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教改论坛,2011,(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