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读书计划范文

时间:2022-04-05 02:30: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自制读书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自制读书计划

篇1

第二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是指省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专利技术转化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是引导性资金,通过吸引企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对专利技术转化项目的投资,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专利技术转化的良

性投入机制。

第四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使用方式和支持范围

第五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使用方式。

第六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支持范围包括:

1、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的专利技术转化项目。

2、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市场前景并有望形成产业的专利技术转化项目。

3、专家评估、评审及项目招投标费用。

4、经批准有利于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其他支出。

第七条列入国家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省重点推广专利技术转化项目,专利产业化园区重点孵化项目,可优先予以扶持。

第三章申报、审查和拨付

第八条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专利技术转化资金支持范围的项目,由项目单位申报。项目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在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2、对实施的专利拥有合法使用权;

3、具备基本生产条件和项目实施能力;

4、无侵犯和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具有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信誉;

第九条项目单位申报专利技术转化资金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1、专利证书复印件;

2、专利权人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项目椒实施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项目单位近3年来的财务状况;

6、专利合同备案证明;

7、银行贷款的贷款合同、资金到位及支付利息的证明;

8、其他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

第十条各市的专利技术转化项目向各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申报,经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共同审查后,联合向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上报;中、省直企事业单位直接同时向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申报项目。

第十一条省知识产权局对申报项目进行程序性审查后,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估、评审或招投标。

第十二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省财政厅根据项目进度,将资金分期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由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各司其职,共同管理。

省财政厅负责确定专利技术转化资金年度预算,参与制定省专利技术转化资金的年度支持重点和工作方案,参与审查、确定重点支持的专利转化项目,向项目单位拨付专项资金,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省知识产权局负责制定专利技术转化资金的年度支持重点和工作方案,具体组织实施专利技术转化项目,会同省财政厅确定、验收专利技术转化项目,负责报送专利技术转化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十四条各市财政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向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报送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及年终决算。

第十五条项目承担单位要确保专利技术转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不能正常实施的项目,经省财政厅和省知识产权局认定后不再拨款,该项目剩余资金重新安排使用。

第十六条专利技术转化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对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出,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将截留或挪用资金收缴省财政;并停拨以后年度的专利技术转化资金。

篇2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学科技术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可以大规模并高效率地使用可再生资源成为一件易事,但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的电力市场受到了一定范围的影响,使传统的电网模式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迅速下降并衰弱。这也就使得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并且对于日后的电网大规模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性能分析

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具备环保、安全可靠、节能以及自愈能力高等诸多优点,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自身再生利用的效率,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为某智能电力系统的硬件框架图:

(一)良好的自愈性

所谓自愈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无人员操作或者很少人员操作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对电网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行改正,并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知的危险完成行之有效的排除。在电网运行中,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该电力系统的持续自我检测,还可以通过自动诊断与修复功能来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一旦系统中出现了问题,该自动化调度系统就能够及时锁定故障发生的区域并加以纠正,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以及运行稳定性。因此说自愈性是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二)巨大的兼容性

智能化电网还具备有良好的兼容性,并且能够将再生能源、燃料电池以及一些其他电力技术整合在一起,并使得其能够进行协作运行。一般电网在使用负载荷量过大的状况下,智能化电网可以达到对电力的有限资源完成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并使电网的负载荷量过大的压力成功分担。除此之外常见的在环保电力领域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智能电网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借助于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多种再生资源接入到电力系统之中,并可以在此基础上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此外借助于智能电网系统还能够有效消除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危害,并且确保整个电能运输的质量与可靠性。

(三)优越的交互性

交互性意思是在同一时间与同一地点内对电力的供应和需求进行合理交换,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也是用户。智能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借助于用户的端口来借助于人机互动以及人机联动的方式,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并确保该电力系统的供求平衡性。智能电网的交互性可以对电力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不足支持进行有效完善。

(四)完成资源方面的改进

智能电网的改进主要是指在成本方面的支付和资源方面运行量的调整配置。它的核心是智能电网能通过电网的整体分布状况以及实际情况运行状况得到一个科学的分析处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电网的分流工作,从而达到优化电力资源,并进一步节省能源与资金的效果。

(五)集成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进行规范、统一与全面的决策,并且能够对整个电网的运行过程进行一定的合理改进,在生产管理信息方面完成了行之有效的整理,使得对应的调度工作顺利完成。

二、智能电网的进展近况以及方法的透析

近年来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在具体的电网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其具体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缺陷,并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也开始进行了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试点建设,外加我国的政策扶持,使得一些智能电网通过各种各样的研究探讨活动方式来改进在试点建设方面和其他的系统技术方面层次的实际应用,并且这样的效果对我国实践中有里程碑式效果。例如我国的一些大都市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用的模型方面与规约方面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且能够对其整体发展路线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但是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之中,依旧存在着电力系统其电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用电负荷量过小以及系统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电网自动化建设需求等诸多问题,此外在智能调度电网系统的建设中,还有着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与输配电设备落后等诸多缺陷,并导致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遭遇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方法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初始层次,不断地摸索来追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总体建设的程度一直落后于一些技术发达国家,为了提升我国国民的基本需求便要了解与掌握和自动化相关的电力技术。通过在电网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智能化电网的实践发展需求,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备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这也就要求相关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电网自动化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该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在此技术会上进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自动化调度技术的发展,也就需要充分做到以下几点:①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研究与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②需要对当地的建设区域的地域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③进一步提升电网的管理措施,完善智能化通信技术,确保我国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三、我国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AMI技术能够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将电力系统与负荷信息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效连接。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比如智能机器人、三维CIS等技术都能够有效应用到智能化电网的发展中,并且及时分析该区域内的数据信息。而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电网系统其在运行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就能够更加迅速地完成有关故障的解决,来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转从安全性与稳定性得以保障。结语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电力系统进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会带领我国的电力实业上升到一个全新而又富有活力的层次。因此我国应该在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不遗余力的加大投资力度,并努力攻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数字化测图与传统的白纸化测图相比有极大的技术优势。数字化测图可大大提高测距和测角精度,可以避免控制点的展绘误差,碎步点的刺点误差和图纸的描绘误差等。本文根据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在顾及主要误差源的前提下推导出数字化测图点位平面位置精度的估算公式,并对固定站点上的测距最大限值进行推算。根据城市规范对点位精度的要求讨论支站的次数及支站点相应的点位平面精度。这些结论的推导对数字化测图作业的开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

  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可以用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来衡量。测量碎步点通常采用极坐标法。

                  图1 极坐标法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已知点A上设站,后视点B为定向点,测量出碎步点到测站的距离S和相应角度,利用下式计算出碎步点P的坐标:

 

对上式求微分并转化为中误差关系式,则有:

 

从而有:

从上看出影响测定点P 的点位精度,跟起算数据,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以及测量距离有关。

1.1 起算点误差的影响M起

  起算点误差对碎步点的影响严格来说要考虑误差椭圆,根据误差椭圆确定具体控制点X方向和Y方向的位差,进而计算对碎步点的误差影响。但是这样要知道整个控制网的平差参数,且要查取具体的控制点对应的协因数和相关协因数以及绘制误差椭圆,实际操作不便。就地形测量的精度而言可进行简化处理。起算点误差对碎步点的影响分为起始点点位中误差的影响,起始坐标方位角中误差而导致碎步点产生横向位移的影响。将此式按台劳级数展开写成 =

1.2观测误差的影响M测

1.2.1测角误差包括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以及仪器标称精度对测角的影响。

  对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其中为对中距 为碎步点到后视点的距离,S为测距距离,为定向距离。

  目标偏心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其中,为偏心距。

  仪器结构误差(标称精度)对测角的影响 :以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秒的仪器为例,极坐标法测角为半测回故:

  其它因素如外界环境对测角的影响根据经验公式知一般为=

读数误差对测角的影响按液晶显示为=±5″

瞄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与望远镜的放大倍率V 有关,我们使用的全站仪V = 30,则m瞄= 60/ V = ±2″

,通过以上分析知测角中误差由以上各项独立误差共同影响,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外业操作,则对中距不会超过3mm,偏心距1设后视点定向为10mm,瞄准碎步点花杆偏离点位为2=10mm。

1.2.2 测距误差包括仪器标称精度对测距的影响和对中不准确以及花杆不垂直对测距的影响。

仪器标称精度对测距的影响:以2+2ppm标称精度仪器为例。一公里测距中误差不超过4mm。

对中不准确对测距的影响为3mm

花杆不垂直对测距的影响为10mm

所以

1.3 棱镜中心与地物点不重合,尽量采取偏心观测或者将其控制在2cm以内。(特殊地物如房角等才有此项误差,一般地形点不考虑此误差)

综上所述总点位中误差为:

现按规范操作,则约定误差限值:对中距=3mm,偏心距1=2=10mm,根据定向距离和观测距离不同列出相应的点位中误差(相对邻近图根点,此时无M起的影响)如下表:(2秒,2+2ppm精度仪器)

测点平面精度表

50m 100m 150m

200m

250m

300m

50m1.36cm1.18cm1.14cm1.12 cm1.12 cm1.11 cm

100m1.91 cm1.38cm1.26cm1.21 cm1.19 cm1.17 cm

150m2.57 cm1.66 cm1.43 cm1.34 cm1.29 cm1.26 cm

200m3.27 cm1.99 cm1.64 cm1.49 cm1.42 cm1.37 cm

250m3.99 cm2.33 cm1.87 cm1.67 cm1.57cm1.51cm

300m4.72 cm2.70 cm2.11 cm1.86 cm1.73cm1.65 cm

350m5.45cm3.07 cm2.37 cm2.06 cm1.90 cm1.81 cm

400m6.20 cm3.45cm2.63 cm2.27 cm2.08 cm1.97cm

从表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距离增加对测量点位精度影响较少

(2)当定向距离一定时,测距边长可以超过定向距离数倍,而碎步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3)对比模拟法测图可以看出:数字化测图比模拟法精度高,精度损失少。(4)数字化测图使得图根控制点的点位密度较模拟法大大降低,规范规定每幅图4个图根控制点,每平方公里64个图根点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且在密度上还有富余。

2.极坐标法测设支站的点位精度

由公式

此时碎步点有点位误差而起始图根点是无误差的即

所以 有

测量规范要求碎步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准确的放站个数可以由以上公式进行计算。野外测量时无法准确计算具体放站个数,现在推导根据定向距离与测距距离关系估计放站站数的方法,适合野外对点位精度是否超出规范要求做出判断。城市测量为短边距测量,一般测距距离不超过300米。

由表查得:S0=S 时测量误差对点位的影响不超过1.65cm,S=2S0时一般不超过2.27cm,S0=2S时,一般不超过1.26cm。

现分几种支点网形进行分析。

只能放1个站的情况:

可以放2个站的情况:

可以放3个站的情况:

可以放4到5个站的情况:

从各种网形看出,极坐标支站如果要满足站点误差不大于5cm的情况下,连续支站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三站,当支站距离大于定向距离的2倍时,测量误差和起算数据误差对碎步点的影响较大。从支站网形上看,尽量使放站距离小于定向距离,最好不要用短边定向来放距离较远的站。如果地形限制要“短边推长边”的话,那么要“长短结合”,推过一次长边后,其它放站必须是长边定向,短边放站,且“短边推长边”只能运用一次。

3.结论

  由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数字化测图精度较高,这取决与测角精度,特别是测距精度的提高。在图根点上直接观测碎步点时,测距距离可大大超过定向边的距离。

用已知点放站时,应以长边作定向,而放站距离尽量短于定向边,且支站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宜。

起算点误差对碎步点的影响较大,和测距距离成正比。进行支站时,起算数据误差与观测误差相比居于主要地位,应尽量少支站或者不支站。

本文对数字化测量碎步点精度提出一般性的分析,以上结论是基于一定的误差分布来讨论的,实际操作上各人对误差控制程度不尽相同,具体精度会与本文的分析有所差异。

篇4

Key Words: Digital reading;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近年?恚?数字化阅读因具有方便快捷、交互性好等优点日益受到读者欢迎。2016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数字化阅读率已超过传统阅读率。其中:2015年数字化阅读率为64.0%,比2014年的58.1%上升了5.9%。而国民对纸质图书,特别是对报刊的阅读量明显减少。在数字化时代,传统阅读方式的占比正逐渐减小,以电脑和智能手机为平台的数字化阅读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数字化阅读推广策略,是摆在高职图书馆面前的新任务。谢蓉[1]是国内较早研究数字化阅读推广的学者,她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出社会化媒体推广模式、电子阅读器借阅模式和移动图书馆推广模式这三种有代表性的数字阅读推广模式。孙一钢等[2]总结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服务与推广的三项主要举措:注重信息资源整合与揭示、利用图书馆公开课实现全新阅读推广、全面推进新媒体阅读。杨丹丹[3]提出的建立辽宁省图书馆“数字文化驿站”对高职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有一定借鉴意义。现有的研究显得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所提出的数字化推广策略往往侧重在一两个点上,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与前人的研究不同,本文借助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通过建立数字化阅读推广模型,对高职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5W诊断分析,再给出数字化阅读推广的5W策略。

1 高职数字化阅读推广的5W模型

数字化阅读推广本质上就是一种传播活动。英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其著作《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了著名的 “5W”传播模式。他将一个传播过程分为5类要素: Who(谁)、Say 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以及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拉斯韦尔的这一理论不仅奠定了传播学模式的基础,也可以用来说明数字化阅读推广的整个过程。

根据传播学理论,阅读推广活动是对推广主体、阅读者、阅读对象以及推广媒介等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进行的设计、组合、组织和配置,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达成阅读推广目的[1]。基于5W模式,我们构建高职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5W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推广主体(Who)是高职图书馆;推广设施与媒介(In Which Channel)是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的文案、工具、软件、平台、媒体、设施等;阅读对象(Say What)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文献;阅读者(To Whom )是高职院校师生;反馈与效果评价(With What Effect)是阅读者的意见反馈,合理评估后用于指导下一次推广活动。

2 高职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5W诊断

采用上述5W模型,对目前高职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现状诊断分析,主要问题如下。

2.1 Who:数字化阅读推广主体缺失

高职图书馆普遍未成立专门的数字化阅读推广部门,缺乏专门的数字化阅读推广人才,严重制约了数字化阅读推广工作。高职图书馆基本上以图书展览、新书推荐、图书漂流、讲座、读书交流等传统的阅读推广服务为主。由于推广主体缺失,所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非常有限。

2.2 To Whom:数字化阅读推广缺乏针对性

从现有研究看,专门针对本校学生数字化阅读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效果开展调查的高职图书馆十分少见。由于图书馆并未认真调查学生数字化阅读的阅读心理和倾向,因而数字化阅读推广缺乏针对性。而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信息素养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无针对性的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必然难以吸引大多数学生兴趣,推广效果肯定不佳。

2.3 Say What:数字化阅读推广资源繁杂

近年来,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购买了大量电子图书和数据库资源。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高达78万册,电子期刊折合图书1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库等各类数据库28个,尚唯职业教育学习系统等试用数据资源9种。但这些数字资源内容、类型不同,使用所需工具、平台、方法各异,如果不建立电子资源一站式检索平台,不对现有的电子资源进行整理、分类,这些资源的使用推广就非常困难,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就难以提高。

2.4 In Which Channel:数字化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推广主要还是依赖讲座、培训、视频等单向交流的活动形式,互动交流的活动形式较少。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单一,创新性不足。数字图书馆网络入口并不明显,也很少进行专门的推广。在移动终端已经大面积普及的情况下,很少运用新出现的微博、微信、论坛、手机APP等方面加以宣传,推广效果不理想。

2.5 With What Effect:数字化?读推广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缺乏

现有的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研究主要是针对纸质图书或全媒体的。由于尚未有成熟的数字化阅读推广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只能依靠自身的主观经验和个别数据来判断数字化阅读推广效果,这自然会产生较大偏差。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化阅读推广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 高职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5W策略

3.1 构建数字化阅读推广主体(Who)

针对数字化阅读迅猛发展的势头,高职图书馆应顺势而为,高度重视数字化阅读推广工作。首先,应在图书馆层面成立专门的数字化阅读推广机构,设置数字化阅读推广岗位,负责数字化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和实施。其次,针对数字化阅读推广人才短缺的问题,图书馆应建立馆员培训制度,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数字学科馆员,让其钻研各种数字资源,以便有能力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数字资源导读服务。再次,高职图书馆应通过馆际合作来拓宽数字化阅读推广范围。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开通了珠海市职业院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互借系统,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3.2 培育数字化阅读对象(To Whom)

关注高职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对象,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信息素养,有助于将读者需求与阅读推广策划有机衔接,使阅读推广更具针对性。为此,图书馆应定期开展读者数字化阅读调研,听取读者意见,分析读者特征,关注读者需求,有的放矢的制定数字化阅读推广方案。同时,图书馆还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通过微信、微博、QQ平台等与读者开展广泛的交流互动,引导读者建立良性阅读行为规范,使高职读者实现从浅阅读向深阅读的转变。针对高职读者信息素养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可在高职院校开设阅读技能培训的选修课,邀请数字化图书资源服务商和图书馆专业馆员定期举办讲座,有针对性的向师生举办数字化资源使用的专题培训等活动,达到培育数字化阅读对象的目标。

3.3 整合优化数字化阅读资源(Say What)

高职图书馆可以通过分类整合已有的数字化资源、开发特色资源、整合校外开放资源等途径,丰富馆藏数字资源,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首先,高职图书馆应对现有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类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优化,建立数字图书馆,形成数字化资源一站式检索平台。为了方便师生在校内、校外都能使用数字图书资源,图书馆还应建立VPN校外访问系统和移动图书馆。其次,高职图书馆应加大力度开发特色数字资源。特色数字资源可以吸引具有特定偏好的阅读群体。建设方法可参照北京大学图书馆对珍本、善本等纸质文献或特色多媒体资料等馆藏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建成类似北大讲座库、古文献资料库特色资源库等;或对已购数字资源或网络免费资源进行下载或链接,建设学科专题网络导航库、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库等。再次,高职图书馆应花大力气整合校外开放资源。目前,全球开放的期刊数量已超过2万种,机构知识库数量超过2500个。高职图书馆应按职业院校的特色需求从中遴选高质量的开放资源,对资源内容合理优化整合后再对师生提供集成服务,拓展师生视野。

3.4 完善数字化阅读推广设施与媒介(In Which Channel)

高职图书馆不断要继续发挥传统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同时更要创造条件完善数字化阅读推广设施,充分发挥微博、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开展数字化阅读推广。一方面,高职图书馆应创造条件完善阅读推广设施设备,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和移动图书馆体验区,优化数字阅读空间,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数字阅读环境,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数字阅读。如参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为读者配备录音室、触屏影视墙、多屏显示器、电子报纸和课件触屏阅读机等设施;借鉴国内部分先进图书馆经验,为读者提供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自助借还书设备、读报机等数字化阅读设备;另一方面,高职图书馆应主动应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数字化阅读推广。主要举措有:通过图书馆网站向读者推荐图书、电子书阅读器服务、微博微信服务、其他网络阅读服务等。

3.5 实施数字化阅读推广评价(With What Effect)

篇5

广告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省级卫视是一支发展空间既受中央电视台影响,又有地面频道正面围攻的电视队伍。然而,省级卫视因为具有全国覆盖的基础条件,加之近年来定位的清晰和优秀栏目涌现,已经成为广告主媒体选择考虑的重点。它们的广告投放价值如何?多年来,电视台和广告客户之间都是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进行考量的。然而,对于广告投资者来说,当发现收视率低于投放预期的时候,造成的经济和时间损失已经不可挽回。即便是经济上可以通过事先约定的方式减少投资风险,而在市场竞争中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却是无法确估并获得补偿的;相反,一个频道的潜在价值如果没有被发现,则很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因此,如何评估省级卫视频道的广告投资风险成为许多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CTR媒介策略研究部2008年首次推出的省级卫视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报告正是这一困扰广告主和电视媒体多年的问题的一种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CTR媒介策略研究部推出的省级卫视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报告,旨在帮助广告主和卫视经营者们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广告投放风险评估指标,从而为广告主和电视经营者之间对广告投资的价值及风险程度达成可测量的预期。

报告认为,判断电视频道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的关键因素既不仅是现在的收视率表现,也不仅是历史的收视率变化,而是支撑这些收视率指标变化的观众态度和收视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电视频道广告投资价值的预期风险指数。

收视率背后的支撑力量与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评估

报告通过涉及全国35个中心城市,总计超过5000名电视观众调查结果的系统分析发现,由于几年来不断增长的 “急功近利”的心态,省级卫视的广告投资风险正在从隐性向显性转化,一些仅通过电视剧等外部资源刺激收视率的手段而获得收视率增长的卫视频道,如果不能对自身频道的品牌漏洞做重大弥补,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收视泡沫的破灭,收视率将严重下滑。同时,一些长期致力于频道自主建设和栏目品质提升的卫视频道,由于在营销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着力不够,造成与其品牌价值相比,收视不足的情况,他们极有可能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经历512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后)出现惊人的跃升。广告投资者如果不能看清不同频道收视率背后的支撑力量,广告投资风险将不可避免。

在收视率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简单地说,就是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可以通过品牌健康度来衡量,是一个频道从观众认知到收看,再到形成满意度及感受,最终成为忠诚观众的转化过程。在调查的指标上看,通常包括频道知名度、不同阶段的收视率、卷入度、满意度、期待度、推荐度等指标,这些指标经过再次计算和加权,得到频道的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结合收视率表现,就可以得到广告投资价值指数。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不同卫视频道在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收视率表现三项指标的排名中,位次是不完全一致的,有些频道还有相当大的变化。这一现象呈现的是中国省级卫视频道在现实收视率与品牌发展预期之间的落差。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和收视率表现所表征的意义分别是:电视频道的品牌价值现状即收视率产生的基础、品牌价值的变化趋势即收视率下滑的风险预期、媒体本身的收视现状。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基本判断一个卫视频道的品牌竞争力和未来收视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判其广告投资风险和广告投资价值。

媒体的品牌化管理与广告投资风险的化解

广告投资价值的提升和风险的化解是广告主和电视媒体经营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定要根据观众调查获得的品牌健康度诊断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因为品牌健康度包含了很多诊断的指标,对于一个频道来说,这些指标的表现一定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劣势立即改善、针对优势继续发扬,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广告投资风险,为广告主营造一个高价值的、可持续的、稳定的广告投资回报平台。

报告认为,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品牌健康表现数据处理过程简单地描绘成一个观众转化接替模型,每个卫视的品牌指标绝对表现和观众的相对转化率就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

可以明显地看出,以上A、B、C三个不同的电视频道在观众认知、行为、态度以及情感忠诚度之间的转化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认为,黄色箱体的面积越大,其品牌越健康,转换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强,反之,品牌越不健康,转换和抗风险的能力越弱。而对于上述三个卫视,B卫视的品牌健康程度最高,观众的转化能力最强,所以,收视率高且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广告投资风险最低;而C卫视不论从品牌健康还是观众转化上看都存在问题,所以其收视率的预期是值得怀疑的,即使该频道通过短期刺激的方式,在收视率上取得不错的表现,但根据价值回归的原理,该频道的收视率一定会有很大的下滑,广告投资风险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把收视率和广告投资风险指数按照三分法形成下图所示的一个矩阵图就会发现,在绿色和黄色区域之间的电视台,它们的投资价值和稳定预期要比在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电视台高。

表格中各指数既有独立价值,又有相互关联。在广告主判断媒体投放价值和风险时,需综合考量。其中,品牌价值指数代表频道的品牌价值基础,支撑着频道的收视地位的,如果收视率表现好于品牌价值表现,则代表收视有泡沫,反之则代表收视存在不足;广告投资风险指数代表频道的品牌价值变化方向和程度,是收视率变化方向和程度的最强有力的预示,广告投资风险指数越低则该频道收视下滑的风险越小,反之越大,选择与该频道长期合作需谨慎;广告投资价值指数代表一个频道投资价值的综合指数,是频道现在的收视水平、品牌价值和投资风险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可以作为是否选择该媒体进行广告投放的基本依据,但如果选择长期合作,还需要结合广告投资风险指数进行判断。

篇6

当前变电站工程建设的主流项目就是智能变电站,广泛建设智能变电站可以对各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实现协调管理,确保电网安全,有效管理电网运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是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核心[1]。在变电站管理中广泛应用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提高电力企业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内涵

综合自动化技术即多种专业技术相互融合的工作系统,其功能全面、信息传递量大,传递速度快并且可以实现智能自动化运行。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的基础,计算机技术本身功能就非常强大,可以依靠因特网快速传递与接收信息,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于计算机技术之上,理所当然具备这些优点。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分布、分层的系统结构,单片机或计算机是组成其各个子系统与功能模块的主要设备,其还肩负着采集数据、发送指令的任务,单片机与电子计算机都可以实现高速处理数据,这就决定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电力调度中应用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

1、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无功自动控制是其核心,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全面,具有集成化、高频化、全控化、高效率化的特点,可以有效稳定电压,有利于预防设备故障,提高电气、传输设备的耐久性。尤其对于具备无功自动设备的变电站,可以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2、安全保障。智能自动化运行是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特点,整个调度过程自动化,有利于及时查处故障,提高电力设备故障诊断能力。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即刻采取保护措施,这就为变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3、提高管理效率。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变电站数据进行全面监视、测量、记录,并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进行汇总。变电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轻松观察各个部分电力设备运行状况,对关键设备的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电子监测数据判断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进行设备检修与维护。

4、节省人力资源。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之前,变电站各电力设备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人工采集实现,工作人员首先对各个电力设备进行检测,然后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借助计算机与电子通信技术可以快速采集电力设备数据并发送指令,这就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三、具体应用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以一定的模式结构存在,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分布分散式结构是三种主要的模式结构,下面探讨这三种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1、集中式结构。电力调度中最常用的结构即集中式结构,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通过扩建计算机I/O接口,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可以有效的监控、保护微机。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缺陷,一整套集中式结构的计算机并不能完成整个电力调度工作,有时还需要特定的单独计算机进行辅助。

2、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结构扩展了变电站本身的功能,利用多组计算机并联运算实现系统检测。分布式结构的兼容性好,可以利用CPU系统对相同时间段的大量数据进行有序合理处理,与集中式结构相比,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过多导致的数据卡死问题,但是由于分布式结构的分散性特点,增加了自动化系统的管理难度。

3、分布分散式结构。双层次变电站系统是利用分布分散式结构的主要系统,双层次变电站是指变电站系统结构具有变电站层与间隔层。与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相比,分布分散式结构创新性尤为突出,在分布分散式结构中,元件与短路器隔离,这就可以实现对各项数据的全面采集,并有效监控与保护变电站中的各汇总的整体集中监测的控制单元[2]。在集中式结构与分布式结构中,往往需要大量电缆线路进行连接,电磁干扰较大,分布分散式结构很好的规避了这些问题,可以实现信息真实可靠的传递,即使某部分出现了故障,也不会造成全局性影响。

结语:时展需要电力部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提高供电稳定性,提高变电站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符合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趋势,目前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还不完善,应加大研发力度,及时将先进科学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完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不断提高我国电力事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篇7

一、远动控制原理

电力系统远动控制技术主要包很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遥测、遥信、遥控以及遥调。为了能够对电力系统运动功能的实现做出有力地保障,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信道编码以及通信传输这三种技术来进行远动控制。

二、远动系统的数据采集技术

运动系统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有变送器技术以及A/D转换技术。电力系统实际运行参数都是大功率的,为了能够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都需要利用变送器技术,将这些大功率参数进行转变,将原本电压电流以及有功和无功线性转化成TTL电平信号,这样就能够进行远动系统的处理。

在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中,传送遥信信息一定要经过两个环节的处理,首先是要采用光电隔离的方式对遥信对象的状态进行采集,然后是将采集到的遥信对象状态的二进制便如刀具体的遥信码中,通过数字多路开关,将这些遥信状态输出到接口电路,由接口电路将状态送入计算机的CPU进行最后的处理,这样就完成了遥信信息的编码工作。

在采集遥测信息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交流采样技术,从CT、PT以及电线杆上的传感器中取得电压和电流的信号,经过过滤和放大,将信号中的19次以上的高次谐波去掉,将采集到的信号转入取样保持环节,也进行采集,这样就能够得到与信号源同步的信号,然后再通过A/D转换,将所得到的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最终得到的数字信号就能够送入单片机等等较高层次的环节,数据采集也就顺利完成。

三、远动系统的信道编译码技术

远动系统信道编译码记住主要包括有信道编码译码、信息传输协议等等方面。进过远动装置所采集到的信息一定要经过信道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才能够真正使用,所以,通信信道在远动系统组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对信道进行编译码,传送的信息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数字传输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干扰,这是无法避免的,只有通过信道编译码,不断加强信息抗干扰能力。在通信系统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对信道进行编译码,一般都会采用线性分组码来进行编译,为的就是能够正确进行数据传输。线性分组码中经常使用循环码来进行编译。

3.1线性分组码的定义

信道信道编码传输过程中,都是按照监督码元这种构造出不同的特征码。通常情况下,我们一共将码字设置成有K位消息码元和R位监督码元,那么整个码长就是n=k+r,所有码字的数目就是2k。若是每一个码字所拥有的R个监督码元只是与所拥有的K为消息码元存在关联,那么这2k个码字就构成了分组码。

若是分组码所具有的2k个码字正好是矢量空间V当中的一个K维子空间,那么这个分组码又被称为线性分组码。将消息序列设置成m=(m1、m2、……mk),V1、V2、……Vk是K个线性无关的n重,这就组成了一个线性组合,U=m1V1+m2V2+……mkVk。

3.2远动系统中的循环式数据传送协议

在电力系统运动控制中,在信道进行编译码之前,一定要能够建立起预先约定通信方式以及数据的格式,也试试要建立起通信协议,这样才能够实现出变电站、电厂以及调度中心的数据通信。

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帧结构进行传送。在远动系统中主要是在重要的遥测上通过A帧传送,次要遥测是通过B帧,而一般普通的遥测就通过C帧,在D1和D2帧上主要是进行遥信状态信息以及电能脉冲计数值的传送,E帧是进行实践顺序的记录安排传送。

四、远动系统的通信传输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是使用电力线载波来传输通信,在信号发射端上,通过信道编码,原来的数据就转变成了基带信号,然后再利用电力线上所带有的高频谐波信号,把它当作是载波信号,通过调制技术,将信号发射端上所形成的基带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然后再通过电流和电压随着电力线进行传输;在接收端上,通常都是使用解调技术,将相应的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这样就能够实现远动系统的数据通信。

篇8

2005年熊市,它发出了第一只产品。时隔三年之后,2008年的熊市中,它终于又发出了第二只产品。

当它终于在2009年获得业绩前三、赢得投资者支持时,第四只、第五只产品,又陆续发在了2010年上半年的熊市中。

这家运气很不好的公司,叫新华基金。

尽管如此,它却是近两年来最受业内关注的小基金公司之一。根据银河证券的数据,在连续数年名列业内规模最小的基金公司之后,2009年,新华基金凭借王卫东掌管的新华成长一骑绝尘,管理规模从年初的22.12亿元,迅速增加到57.03亿元,第一次实现了盈利。

2010年上半年,通过连发两只新产品,新华基金的管理规模扩张到76.23亿元,已经基本跨过了业内默认的生死平衡线。

从最低谷到现在的蒸蒸日上,这家基金公司的掌门人,一直都是孙枝来。

这是一位大学教师出身的管理者。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一直诚恳的说,我们和大公司不一样,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活法,小公司有小公司的活法。

他给公司确定的战略定位是:优秀的权益类投资基金管理人。他说,这个定位并非是被2009年优秀的业绩冲昏了头脑,而是在2008年,公司业绩还不如人意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他总是对自己的员工说,新华没有别的路可走。尽管在达到目标之前,有各种的可能性,但是毫无疑问,如果达不到目标,新华基金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目前的资金链没有压力”

卓越理财: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在60家基金公司中,新华基金给银行渠道的客户维护费是最高的,超过了30%。渠道费用这么高,现在的环境是不是已经不太适合小基金公司成长了?

孙枝来:对于新基金公司来说,除了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其他的应该尾随水平都不低。我印象中,2005年我们发基金的时候,尾随已经达到了2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当时还有一次性销售奖励。所以我个人觉得30%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卓越理财:刚刚你也提到,新华基金以前的产品很少,我们都知道现在基金公司发产品可能前两年都很难赚钱,这样你们的现金压力会不会很大?

孙枝来:如果不考虑历史问题的处理,我们规模在80亿左右就肯定是盈利的了。今年的上半年的报表上,可能反映我们当期是亏损的,这跟我们新产品发行有关系。因为产品发行一次性的费用比较多,发行那个月就可能数据显示亏损。我们现在资金链上来讲没有压力,可以满足公司当前发展要求。当然,如果我们财务能够更宽松一些,我肯定能做更多的事情。我现在只能要求大家,用20%的钱做80%的事。我们在这一点上没有办法跟大公司相比。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办法,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办法。

“我们有可能成为前1/10的权益类资产管理人”

卓越理财:公司增资扩股之后,还是想继续主打权益类的产品吗?尽管新华基金去年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大家都觉得现在小基金公司想要冲到前面去太困难了?

孙枝来:我们今年确定了自己的战略定位,就是要做优秀的权益类投资基金管理人。

为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定位呢?你看2005年的时候市场也不好,但是基金业的发展还是很快的。经过2006年、2007年两年发展之后,2008年基金发展不好,你可以说是市场造成的。但是2009年市场不错,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却没有增长,上半年还是在下降的。这说明中国的基金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所以我觉得粗放型模式已经不行了。公司一定要有特色。我的团队、财力、资源都不如大公司。所以只能走一个相对发展的路线,集中力量在一个领域发展。

也有一些公司选择做固定收益。但是这一块来讲,第一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成这个领域最优秀的公司,第二就算我成为了最优秀的公司,我也活不好。

另外我也分析,权益类投资这条路空间很大,而且我觉得根据我们自身的能力,是有可能成为优秀者的。

我们现在5只基金,有四个基金经理,王卫东、曹名长、周永胜、崔建波都是“60后”,都有十几年的从业经验,我认为现在管理规模已经是上游水平了。

但就研究团队整体来看,客观的说,可能还达不到上游水平,但是我觉得这个团队是很有潜力的。我们正在针对团队的缺陷,引入一些一流的研究人才,再加上原有人员的成长,我觉得三年后我们的研究团队也能达到上游的水平。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投研力量应该就是国内一流的了。我对一流的理解,就是行业的前1/10。

卓越理财:如果你都是发权益类产品,你各个产品之间怎么体现差异呢?

孙枝来:我肯定要鼓励基金经理坚持自己的风格,引入人才的时候,我也会考虑到这种差异。对于公司来讲,始终会有一个统一性和差异性平衡的问题。我们的投委会现在研究问题很多,但其实除了按照规定必须经过投委会批准的决定外,我们都是很尊重基金经理的。

“我们没有特别打造过王卫东”

卓越理财:如果要做权益类投资,肯定需要很强的投研团队。但是新华毕竟是一家小公司,就算有一些很好的投资人才,但是你怎么保证你的投研团队稳定呢?

孙枝来:我们要打造一流的投研团队,要做两个方面工作。第一是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我们公司尽管比较困难,但是我们所有的资源都是向投研倾斜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上,我们是瞄准业内一流水平的。第二,我们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求知、进取、包容、奉献。

卓越理财:新华基金去年以来的发展跟王卫东的表现有很大关系,但是这样的一个明星经理在公司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你怎么保证他会一直在呢?

篇9

关键词: 随机自相似集;随机自相似测度;量子维数

Key words: random self-similar set;random measure;quantization dimens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26-02

0 引言

近年来,量子化维数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从文献[1]第十五章中对统计自相似集Hausdorff维数的研究得到启发,我们研究随机自相似集上一个质量分布的量子化维数。主要研究支撑在随机自相似集上的概率测度的量子化维数,得到了此概率测度的量子化维数公式。

量子理论中两个重要方面是量子系数和量子维数。

设μ是■d上的概率测度,0

Vn,r(μ)=inf■■x-a■dμ(x):?坠∈■■,card(?坠)?燮n(1)

使上述定义中(1)式成立的?坠∈■■,其中card(?坠)?燮n,我们称为r级测度μ的n最优集,用Cn,r(μ)来表示。定义n级测度μ的上、下量子维数为:Dr(μ)=■■,Dr(μ)=■■。

如果Dr(μ)=Dr(μ)=Dr(μ),我们称Dr(μ)为n级测度μ的量子维数。

1 概念和标记

设(Ω,E,P)是一完备概率空间,(E,P)是一波兰空间,?资(E)是E上所有豪斯道夫距离为η的非空紧集的集合,即:η(K,L)=sup{ρ(x,L),ρ(K,y):x∈K,y∈L},其中K,L∈?资(E)。显然,(?资(E),η)也是波兰空间。对函数f:EE,Lip(f)为f的李卜希兹系数(见文献[3]定义1.1)。con(E):={f:Lip(f)

设N为自然数且N?叟2,定义■={1,2,…,N}为一指标集,■={(i1,i2,…,ik):ij∈■;1?燮j?燮k},■■={(i1,i2,…):ij∈■;j∈N},■:={?},■:=∪k?叟0■。对于σ=(σ1,…,σk)∈■,称k为σ的长度,用σ来表示。对任一σ∈■∪E∞,σ?叟k,记σ│k=(σ1,…,σk)。如果σ,τ∈■且σ?燮τ,σ=τ│σ,则称σ是τ的一个前趋。如果σ,τ既不满足σ?刍τ也不满足τ?刍σ,则称σ与τ不可比较。有限集ρ∈■称为有限反链,如果ρ中任两个词σ与τ不可比较。ρ称为最大限反链,如果■中任一σ在ρ都有前趋,对于k?叟2,σ=(σ1,…,σk)∈■,i∈■,定义:σ-:=σ│k-1,σ・i=(σ1,…,σk,i)。

定义1.1:设{f1,…,fN}?奂con(Ω,E),K(ω,ω1,…,ωN)∈M(ΩN+1,?资(E)),称K(ω,ω1,…,ωN)为一随机自相似集(R.S.S.S.):如果存在集Ω0,p(Ω0)=1使得对所有(ω,ω1,…,ωN)∈ΩN+1:K(ω,ω1,…,ωN)=■■(K(ωi,ω1,…,ωN)),简便起见记K(ω,ω1,…,ωN)=K(ω)。

注1.1:如果R.S.S.S. K(ω,ω1,…,ωN)不依赖(ω,ω1,…,ωN),则■E■p■l■(ω)■■=1就是文献[2]中定义的自相似集。

设E=[0,1]d,记fσ(ω)=■(ω)■f■■■…■f■■。lσ(ω)=Lip(fσ(ω))=■Lip(f■■),这里(ω,ω1,…,ωN)∈Ω0N+1,σ=(σ1,…,σk)∈■,ω■=ω,pσ=p■…p■,Eσ=fσ(E),EN+1表示pN+1的期望算子。

概率向量(p1,…,pN)的随机自相似测度μ定义为:{f1,…,fN}?奂con(Ω,E)■d■d上的随机向量,压缩系数为Lip(fi)(i∈■),其分布为(p1,…,pN),则μ(・)=■piμ((fi(ω))-1(・)),(ω,ω1,…,ωN)∈Ω0N+1,则K(ω)=suppμ是{f1,…,fN}吸引子。另外,对σ∈■,我们定义:

■■(σ):=p■l■(ω)■,h■(σ):=E■■■(σ),(ω,ω1,…,ωN)∈Ω0N+1。这里序列■■(σ)是单调的,所以随机变量■■(σ)当k∞时以概率1收敛到随机变量■■(σ)且有EN+1■■(σ)=EN+1■■■(σ)=■EN+1■■k(σ)=■■■(σ)。

令l=min■,对每个n?叟1,我们定义

?祝n:=σ∈■:h(σ■)?叟■>h(σ)(2)

集?祝n对于量子维数的计算起重要作用,这里我们引用Graf和Luschy论文的关于自相似分布的量子中?祝n的定义。根据l的定义,对每个n∈N,集?祝n是非空有限的,对每个n,?祝n是有限最大反链。

2 主要定理

定理1 设κ(ω)是随机自相似集,{f1,…,fN}?奂con(Ω,E)满足SSC,μ是支撑在K(ω)上的随机自相似测度,其分布为(p1,…,pN)。对r∈(0,+∞)存在确定的Dr满足下式:

■E■p■Lipf■(ω)r■=1(3)

则以概率1成立Dr(μ)=Dr(μ)=Dr(μ)。

3 例子应用

随机康托集:E=[0,1],Ti(t)=ct+■,(i=0,1,2),Ω=((T0,T1),(T0,T2),(T1,T2)),P((Ti,Tj))=■,(f■■,f■■)=(T■,T■),πi是con(E)2到con(E)上的第i个坐标算子,

F(Ti)=i,?祝n(ω)={F(π1(ω)),F(π1(ω))}n,(n?叟1,ω∈Ω)。Kc(ω):=■ ■ ■■■■…■T■■(E) (ω∈Ω,σ=(σ1,σ2,…),σi∈{0,1,2})。我们称Kc(ω)随机康托集。设c是在区间0,■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μ是支撑在Kc(ω)上的随机自相似测度,其对应的概率向量为■,■,则由定理1我们可得:

1=2(E■cr)■

=2■3・■c■dc■

=2■■

我们可以用图1来说明r和Dr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10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27

[中图分类号]TM63;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02

当前,自动化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在电力系统中,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合理调度,使得电力分配更加合理,为了推动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电力系统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由许多技术组合而成,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传播媒介,以分层结构为主要架构,从而实现自身的控制作用。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计算机一般工作效率较高,在电力调度过程中,能够进行准确的\算和分析,在短时间内能够提供准确的判断。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通信技术能够对整个电网进行管理,电力系统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能包含在内,通过这种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无人工操作,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操作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信息传递效率低、判断不准确、反应较慢等。

综合自动化技术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主要由计算机和单片机组成,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使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保护,信息和数据获取的效率明显提高。此外,这种技术还能直接制作出变电站电压报表,对变电站进行自动控制,自动进行负荷调整,减少人工的干预。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故障问题也能及时找出并解决,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优势

2.1 供电服务质量优势

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减少人工使用,而人工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服务质量的降低,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无功自动控制,这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因为在智能变电站中,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变电器和无功补偿变容器进行任意控制,顺畅度较高,电力调度的能力也就因此提高。同时,这种技术还能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也是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的一种表现。由此可以发现,通过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供电能力,提高服务的质量。

2.2 管理效率优势

通过该技术还能提高变电站的管理效率,这是因为自动化技术依靠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这些设备在通电的情况下就可以自行工作,不会出现中断现象,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要是面对屏幕进行检查,计算机设备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其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减少了人工思考、分析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管理的效率。同时,调度员在观察数据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一些不正确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变电站的效率性。

2.3 安全保障优势

自动化技术处理问题的速度较快,这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为在传统的变电站工作中,故障发生之后,一般得不到及时发现,往往在问题比较严重之后才被发现,此时,电力调度和供应工作就会受到影响,而在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介入之后,细小的问题和故障能够及时被发现,从而采取措施进行断电保护,避免故障扩大化。此外,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变电站进行有效监控,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报警,通知工作人员,提醒其尽快处理,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明显提升。

2.4 成本节约优势

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这是因为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并不高,而且,这种技术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一般不需要工作人员介入,这样就减少了人力支出,使得变电站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会进一步提升,将来完全可以实现无人操作,这样生产的成本会降至最低。

2.5 人力节约优势

在自动化技术得到使用之后,人力使用数量会得到降低,通过自动化技术完全可以承担数据分析处理、变电站监控、电力调度等工作,工作人员仅需要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处理,这样人员的数量会大幅减少,实现了人力资源节约。

3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具体应用

3.1 集中式结构应用

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对智能变电站进行集中式结构控制,这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控制形式,在控制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接口进行拓展,从而获得准确的信息,例如获得当前的模拟量。同时,还能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获得分析结论之后,对微机进行自动保护和控制。集中式的控制模式并不是靠一台计算机完成,而是通过多台计算机共同工作,每台计算机有自身专有的任务,例如负责监控的计算机会更加注重监控方面的数据获取,注重电流断路器应急处理等。

3.2 分布式结构应用

分布式结构也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化控制模式,这种模式与集中式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主要的特点是对原有的功能进行增加,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更多,系统将功能和职责分配给各台计算机,让各个计算机进行独立工作,终端系统对各个计算机的情况进行汇总,但不进行干预,通过这种结构模式可以对同一时段的众多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处理的效率较高,避免系统出现数据卡死的问题。这一结构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低压变电站中,高压变电站则不适合使用这种模式。

3.3 分布分散式结构应用

这种模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应用在被分成变电站层、间隔层两层的双层次变电站系统,通过这种结构模式可以实现一定的创新,尤其是在原件与断路器间隔的设计上,系统能够对断路器间隔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采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保护功能、控制功能等在小范围控制单元上的汇总,有效节约了大量电缆线路的运用,降低了电磁干扰,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精准度,即使在某些部分之间出现故障,也不会使整体运行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分布分散结构的设置十分简便,厂家能够提前组装,降低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的施工难度,对其施工效率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选择使用何种结构模式的自动化技术,应当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进行选择,因为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会增加使用成本,还会降低管理的效率,增加故障发生率,所以,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做好事前调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总之,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未来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形式,在众多行业中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已经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进行变电站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减少人工的使用,降低生产的成本,是未来电力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希望相关电力部门能够重视这项技术,并进行进一步研究,提高技术的先进性,为电力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篇11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其基本的业务,要随着图书馆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不断地在进行资源的优化选择,早期的图书馆主要是藏书建设,后来是文献资源建设,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藏书建设的理念,使图书馆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高校生不同的信息资源需求。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本原则

1、资源共享原则。在信息时代,高校生对信息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所高校图书馆很难馆藏所有的信息资源。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是满足高校生对信息资源需求的重要方式。高校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思维,要积极参与资源共享建设,或者区域性资源共享,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文献传递的速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共享的实现,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信息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加入资源共享模式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高校生的资源需求。

2、以人为本的原则。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包头师范学院现在有教职工近千人,高校生超过数万人,他们对于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使他们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建立的目的就是服务师生的,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应该以人为本,不能只注重馆藏,要注重不同信息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满足师生多元化阅读需求。

二、阅读方式多元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对策

1、扩大文献信息收集源。有了广泛的信息收集源,才能丰富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源的获取方式有许多种,比如出版商的信息,了解各种出版社、杂志社等,通过出版商的信息来获取,或者其他门户网站。传统的信息源主要是全国几种新书目,全国总书目、科技新书目、中国图书商报等。还可以利用书商提供的信息。新的购物方式也提供了新的信息渠道,比如各种购书网站或者是新兴的读书网站。

2、建立完善的馆藏结构。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馆藏结构,过去的高校图书馆以实体馆藏为主,现在出现了虚拟馆藏,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虚拟馆藏对实体馆藏有重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虚拟馆藏弥补了实体馆藏的不足。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寻找所需的信息资源,更加方便快捷。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的配置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收藏与服务、读者需求与馆藏价值、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等,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建立良好的馆藏结构。传统的印刷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资源满足了高校生新的阅读方式的需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需要有网络。在对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的选择上,要取长补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对电子资源的投入,满足高校生现代化阅读方式的需求。同时要加强网络免费资源的建设,对电子资源进行补充,现在互联网上有许多的信息源,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对它们的合理利用,为师生们提供更加详细的导航服务,方便学生们阅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篇12

[中图分类号] R71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b)-0042-05

Changes and influence on the liquid medicine study of severe preeclampsia cesarean delivery woman perioperative hemodynamic

ZHANG Qinglin XU Mingju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ioperative hemodynamics variations of severe pre-eclampsia and fluid treat. Methods 30 cases of maternal preeclampsia cesarean delivery with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 operation from February 2012 to October 2013 in 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group C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nput solution with 1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of maternal was given traditional limit liquid, group B maternal was given colloid (130/0.4 6% hydroxyethyl starch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group C maternal was given liquid crystal salinger (sodium lactate injection), the perioperative changes of hemodynamic parameters each time point, including cardiac output (CO), cardiac index (CI), stroke volume (SV), stroke index (SVI),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SVR)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YS),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were monitored and recorded. Results ①At T2, T7, T8, T10 and T11, group B of SYS, DIA, and MAP in the point above comparison,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prompting that the index in group B was relatively stable); group A of SYS, DIA, and the MAP in every poi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ompting that the index in group A was relatively unstable), so that, group B of SYS, DIA, and the MAP were more stable than group A at the above time points (P < 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other times (P > 0.05). HR of group A was faster than group B and C, especially at T5 and T7-T11 (P < 0.05). HR were more of group A than group B at T12-T13.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ith CO, CI, SV, SVI and CVP with the group comparisons (P > 0.05). SVR were lower of group B than group A at every time, especially at T6-T8, T11 (P < 0.05). All other points in group B of SV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group C (P > 0.05). ②Group-in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0 as the comparison point,the SYS, DIA and MAP of group A were dropped obviously at T2, T6-T11 (P < 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other times of group B and group C (P > 0.05). T0 as the comparison poi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ith CO, CI, SV, SVI with the group comparisons (P > 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SVR in other times of group B and group C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obviously circulation fluctuation during perioperation of severe pre-eclampsia. The preoperative fluid therapy can securely maintain circulation stabilized, especially the colloid solution.

[Key words] Severe pre-eclampsia; Peroperative; Hemodynamics; Fluid therapy

正常妊娠孕妇血容量比非妊娠时增加了35%~40%,而子痫前期孕妇的血容量增加仅16%,其血容量是不足的,对容量变化的耐受性较差,而且血细胞比容高,其血液是浓缩的[1],血液黏度大,血流阻力大,血流缓慢。子痫前期的这种病理生理变化,会降低母胎界面的血液循环,从而对母亲和胎儿均造成不良后果。《米勒麻醉学》(第6版)认为适当扩容可以提高母体(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组织灌注[2]。目前关于子痫前期剖宫产妇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flotrac/vigileoTM system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子痫前期剖宫产妇行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测定及相应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剖宫产孕产妇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中关于重度子痫前期的标准诊断,收缩压≤200 mm Hg(1 mm Hg=0.133 kPa),ASA Ⅱ~Ⅲ级,孕龄≥35周。无椎管内阻滞禁忌,无凝血异常,无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无胎儿宫内窘迫、胎盘早剥、子痫等急诊情况,无桡动脉穿刺禁忌者(Allen试验正常者)。按不同处理方法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和椎管内阻滞平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 方法

30例产妇按传统限液、胶体液和晶体液输入方式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0例。A组孕产妇给予传统限液,B组孕产妇给予胶体液(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C组孕产妇给予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试药均来自于石家庄市协和制药厂生产,批号分别为990502、580041、568001。A组产妇开放静脉按200 mL/h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B和C组产妇麻醉开始前30 min输入万汶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而后同A组速度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维持,均于L3~4行腰-硬联合麻醉,鞘内注射0.5%布比卡因1.4 mL(7 mg)。所有研究对象均全部进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Vigileo/FloTrac监测系统调试后,动态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和全身血管阻力(SVR)等,并用SpaceLabs监测仪连续动态监测动脉血压[收缩压(SYS)、舒张压(DIA)和平均动脉压(MAP)]。全部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创建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连接UTAH DPT-248型换能器调试后,在SpaceLabs监测仪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CVP)。

1.3 观察项目

包括SYS、MAP、心率(HR)、CO、CI、SV、SVI、SVR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 记录时点:输液后(T0),腰麻后5 min(T1)和10 min(T2),胎儿娩出时(T3),子宫体肌注20 U缩宫素时(T4),子宫体肌注20 U缩宫素后2 min(T5),4 min(T6),6 min(T7)和8 min(T8),子宫内置时(T9),术毕时(T10),麻醉后1 h(T11),2 h(T12)和4 h(T1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T0比较,A组SYS、DIA和MAP在T2和T6~T11时明显降低(P < 0.05);B组和C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HR仅在T5增高明显(P < 0.05),B、C两组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与T0比较,三组CO、CI、SV和SVI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SVR在T11下降明显(P < 0.05),B组和C组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2 三组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对各时间点的差值做统计学比较显示,B组的SYS、DIA和MAP在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组各指标较稳定),A组SYS、DIA和MAP在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组各指标不稳定),可见,B组SYS、DIA和MAP在各时间点比A组稳定。在T2时A、C组SYS比B组下降显著(P < 0.05);T12和T13时,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2,T7、T10和T11时A组DIA和MAP比B组下降显著(P < 0.05)。A组HR值比B组和C组都快,在T5和T7~T11时更明显(P < 0.05)。见表2。三组间CO、CI、SV、SVI和CVP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SVR比C组各时点都低,在T6~T8和T11时明显(P < 0.05),其他各点B组SVR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7版)的治疗子痫前期原则:解痉、降压、镇静、扩容、利尿和适时终止妊娠。其治疗原则中,一般不应用扩容剂,仅用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3]。临床产科医师在治疗子痫前期患者时,多采取限液治疗。而可能会导致围术期对循环波动较大。本研究中A组,以T0为对照,SYS、DIA和MAP均是在T2和T6~T11时明显降低。分析为A组患者的血容量相对不足、血液浓缩等的病理变化在限液后更加明显,又有腰麻后,阻滞区域血管舒张,血液回流减少等的影响,故循环波动较大。胎儿娩出后,腹腔血管舒张,此时如果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减少更为明显,此期间对循环影响也会比较大。这与Auler等[4]应用flotrac/vigileoTM system连续监测剖宫产妇心排量的结果相一致。也有观点认为,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容量的调节能力紊乱,而静脉系统又是维持着循环和非循环血容量的平衡,调控着储藏在内脏血管池中的血液,母体的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功能异常也是子痫前期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一部分,所以限液可能加重了母体的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功能异常[5-8]。

重度子痫前期,BP≥160/110 mm Hg者,为了防止高血压性脑病和预防平均动脉压高达140~150 mm Hg的脑血流调节极限,降压预期值为140~150/90~100 mm Hg[9-12]。本研究中,B组各时点的SYS和DIA均维持在预期血压值附近,控制较为理性。而且SYS、DIA和MAP比A组在T2、T7、T10和T11时更稳定。B组和C组以T0为对照,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各时点变化均较稳定。分析为麻醉前的液体治疗在椎管内麻醉、胎儿娩出和子宫肌注缩宫素后对循环有较大影响时,循环中有效血容量充足,起到了稳定循环的作用。还有,在T2时C组的SYS比B组下降显著,可能为万汶在围术期稳定循环的作用更突出。B组和C组在输液前后的SYS,DIA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为麻醉前的以30 min输入胶体或晶体也对于血容量是不足的子痫前期孕妇是安全的。A、B、C各组内以T0为对照,在T12和T13时,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基本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了椎管内麻醉效果基本消退后,下肢血管从扩张状态恢复,使得回心血量增加,麻醉前的液体治疗并没有增加术后子痫和心衰发生,其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是安全的。本研究中SVR值B组比A组和C组各时点都低,但是,在T6~T8和T11时比C组明显降低(P < 0.05),分析为胶体液体治疗可改善子痫前期孕妇的病理生理变化,增加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性,减少血管阻力,从而增加重要器官和胎盘的灌注。也可能为,子痫前期患者血容量相对不足,又有子痫前期患者的交感神经过度反应[13-14],血管收缩,使得其SVR较高。但是当麻醉前胶体治疗后,患者围术期血容量充足,血管舒张,降低了SVR。而C组晶体液扩容效果不明显,SVR降低不明显。但是,B、C组的SVR与A组比,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受本研究样本量的影响,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CVP是评估血容量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中CVP在T12和T13时三组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也说明麻醉前的液体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是安全的。本研究中,HR是A组比B组和C组在在各时点时都快,也说明限液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围术期循环影响较大[15-18]。

综上所述,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围术期,限液对患者的循环影响较大。麻醉前的液体治疗既是安全的又可使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的循环稳定,其中麻醉前胶体液治疗效果更突出。

[参考文献]

[1]Sliver HM,Seebeck M,Carlson T. Comparison of total blood volume in normal,preeclamptic,and nonproteinuric gestational hypertensive pregnancy by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red blood cell and plasma volumes [J]. Am J Obstet Gynecol,1998,179(1):87-93.

[2]Miller RD.米勒麻醉学[M].曾因明,邓小明,译.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337.

[3]乐杰,谢幸,林仲秋,等.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

[4]Auler JO Jr,Torres ML,Cardoso MM,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flotrac/Vigileo system f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egional anesthesia for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a pilot study [J]. Clinics(Sao Paulo),2010,65(8):793-798.

[5]Gyselaers W,Mullens W,Tomsin K,et al. Role of dysfunctional maternal venous hemodynamic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re-eclampsia:a review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1,38(2):123-129.

[6]Lewinsky RM,Riskin-Mashiah S. Autonomic imbalance in preeclampsia:evidence for increased sympathetic tone in response to the supine-pressor test [J]. Obstet Gynecol,1998, 91(6):935-939.

[7]张为远,翟桂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3-195.

[8]伍绍文,吴连方,王琪,等.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期待治疗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3):165-169.

[9]王小青,刘晓梅,张翔,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1):1106-1108.

[10]韩清,王英华,刘彩娥,等.子痫前期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0):1544-1546.

[11]张宏煜,任秀聪,王文立,等.重度子痫前期母体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4):412-415.

[12]伍绍文,吴连方,张为远,等.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0,20(1):133-135.

[13]陈小聪,徐立新,潘高云,等.彩超评价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药物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应用价值[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1):50-52.

[14]谭正玲.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与健康孕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比较[D].广州:广州医学院,2009.

[15]陈晓燕,李玉芳.重度子痫前期胎盘血管铸形特点和改善灌注功能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196-197.

[16]罗莉,陈江鸿.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 14(3):267-268,2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