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06 02:58: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学校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篇1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我校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其他中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整理档案和网上系统的操作,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积极行动,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

今学期,我校认真对转入学生和一年级新生进行摸底,同时与上级对接,确保信息准确,无漏报、多报现象,最终确定了61名建档立卡学生,其中:其中已脱贫44人,未脱贫17人。我校61名建档立卡学生中本县区户籍有57人,外县户籍有4人。

三、精心策划,落实了各项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根据《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及《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实施方案》和《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计划》所有教师每人结对帮扶一名贫困生,校委会成员及班主任重点帮扶建档立卡学生,并能动态管理,同时学校又制定了《控辍保学方案》,并与每位班主任签订了责任书,确保无辍学现象。

四、紧密安排,落实各项帮扶制度和计划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帮扶制度和计划,同时宣读了我校的相关要求和实施计划,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一帮一”帮扶,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行动,认真落实。首先各位教师确定了自己的帮扶对象,并能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经常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绝不能使其成绩下滑掉队,同时多方合力对其引导,让他们用健康的心态去树立理想,迎接未来。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测试成绩,这些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而且较以前更加乐观向上。

五、统筹安排,认真落实了资助政策

认真学习上级资助政策,利用电子屏和宣传栏大力宣传相关政策,班主任通过微信群为家长解读,每位家长明确了享受的资助,知道了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

同时,学校也认真落实了资助政策,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为学生及时发放了书本和校服,另外,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落实了建档立卡学生的“营养餐”,由于我校没有灶,我校安排专人与就近早餐店联系,解决了这些学生的生活问题,所有资助资金都足额、及时发放到位,无错发、漏发、缓发和不发现象。

篇2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4名精干教师组成驻村工作队,长期驻在恩乐民江村和五一村。

二、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实抓细扶贫工作。

1、准确详细摸底筛选脱贫户。对包扶村、组、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全面精准掌握包扶村情、户情,彻底摸清贫困村以及贫困户的底,能够扶持的贫困户精准筛选出来。

2、紧贴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在深入掌握村情、扶贫对象情况的基础上,探索采取“农户+基地+产业”的模,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做好扶贫联系村的精准扶贫下步工作。

3、不定期联系村委班子成员进行扶贫脱困工作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和村书记、村主任每月都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共同研究扶贫措施。

4、指导扶贫村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研讨,做到切合实际,切实可行,同时建立了防范惠民资金被克扣、挪用的制度,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并在村里重大工程,如修路、维护的事项。

5、把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与全村贫困户相挂联,做到人人有责,户户有帮。

三、存在不足和改进措施

1、走访不到位,因为有部分村民全家在外打工,致使走访多次,家中无人,主观认定他的致富方向,但是事情的发展和实际并不相符,我肯定实事求是的在春节都在家时,进行登门走访,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做规划。

篇3

【正文】

2020年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2020年,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学生政策,深入实施“奖、补、减、免、贷”为主体的扶贫助学内容,逐步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员覆盖、全程助学、全面受益的扶贫助学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益,有效维护了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2020年工作主要做法

1.重视扶贫内涵挖掘,推动资助工作体系建设。根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文件,扬州市、各县(市、区)先后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落实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每一所学校确定专人负责助学工作,形成“横向到头、纵向到边”的学生资助网络。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定期对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进行资助政策、资助宣传等培训,逐步建立了一支敬业、专业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为扶贫工作提供了队伍支撑。

2.制定扶贫工作制度,促进扶贫工作规范化管理。2020年,实施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市直学校宏志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流程。实施《“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具体操作指导意见》切实维护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益,全面维护教育公平。各县(市、区)印发了学生资助管理条例、学生资助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资助工作管理。

3.落实精准资助要求,保障将政府的关爱落到实处。一是加大扶贫宣传“深度”。始终把宣传作为做好教育系统扶贫领域的重要手段,按照积极宣传、正面宣传、有效宣传的要求,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多种形式,在招生录取、开学放假等节点大力开展扶贫政策宣传。二是提升扶贫对象“准度”。各县(市、区)布置助学工作中要求各校要通过教师走访,学生访谈,与村委会、乡镇、扶贫办、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系等形式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是加大对落后地区、薄弱学校资助“倾斜度”。根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调研,市直和各县(市、区)均对落后地区学校和学生进行适当倾斜,特别是宝应乡村办学点、仪征后山区、市直宏志班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学校,加大扶贫力度,提高生活补助和国家助学金发放标准。四是加大扶贫程序执行“强度”。各地各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规范工作程序,按照“学生申请、班主任审查、校分管领导审核、校长审批、校内公示、报送审批、资金发放、建立台账”的程序进行学生扶贫资金的发放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4.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促进受助学生成人成才。一是注重顶层设计。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以年度工作行事历规定学生资助育人的主题、建议开展活动。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学校自主育人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以班会、主题班报、主题演讲等活动深入贯彻资助育人理念。二是开展主题活动。积极开展资助文化教育,以主题班会、主题征文、主题标语等形式开展资助文化活动,把资助工作与德育教育、感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恩、知恩、施恩”,进而“感恩”。三是选树成人成才典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受助学生典型选树,一批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被推选参加江苏省“国家资助助我飞翔”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选拔,在市级主流媒体、微信、微博刊登励志成才典型事迹,用优秀学子的事迹为全市受助学生点亮前行的灯塔。

5.募集社会助学资金,举力资助困难学子。积极争取大量社会资源共同助学,积极争取中华广文公益慈善基金会、隆星教育发展基金、英成教育基金会、禹振飞慈善基金会、上海中建房产集团等社会团体对扬州教育的支持。

二、2020年工作成效

1.锻造了一支工作队伍。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全市选拔了一批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背景,志愿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成为深入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的中坚力量,为学生资助工作奠定了队伍基础。

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共发放“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7042户1056.3万元,切实缓解建档立卡贫困户教育负担,实现教育扶贫帮扶目标。

1、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村村通”广播、镇村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雨露计划”政策,重点支持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困难,帮助贫困家庭顺利脱贫。

2、精准落实政策。在贫困户家庭子女入学之际,适时开展“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对象摸底工作,动态掌握本乡镇贫困子女在职业学校就读基本情况,建立“雨露计划”摸底台帐。

3、严格公示公告。按照“户申请、村申报、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落实公示公告制度,在资金发放时,在县、镇、村三级进行公示公告,主动接受监督,精准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

二、转变工作作风

认真落实省、市、县“放管服”工作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让信息数据“多跑腿”,让贫困群众“少跑路”,力争贫困群众应享尽享,一个不漏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