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范文

时间:2022-07-07 02:19: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创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创作

篇1

主管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8537

国内刊号:11-3161/TU

邮发代号:82-88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关键词:建筑创作  思维  徒手草图  工作模型  建筑理论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篇3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9-01

想要了解一位建筑师创作的过程,就必须了解建筑师是如何思考的。建筑师勘察现场、查问资料、手脑并用完成的设计图纸等只是外显的工作状态,更为重要的创作核心还是创作思维的问题。有三个重要原因在影响着选择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建筑创作:第一,思维对于事物把握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比拟的。“哲学也好,艺术也好,都上升到完整地概括地把握现实的高度,达到列宁指出的思维的特定极限。思维活动不是对现实世界简单的、局部的“镜子”反映,而是始终对现实的某种解释,即创造性的理解和看法。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的关系和特征正是通过人们积极的思维活动而被揭示出来;第二,建筑创作的关键还是一个思维问题。建筑作品千姿百态、那是建筑师们复杂的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反映。让建筑师谈创作体会,不管设计的好坏,都有充分的理由,都能讲出一大堆的“道理”来。建筑师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上,各有所好,由此产生的答案自然不同;第三,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来说,“必须将对于事物的本性的知识与人的本性和能力相比较。如此就可以容易见到,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完善。”

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类认识方式或知识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四项:(1)由传闻褥来的;(2)由经验而来的;(3)由逻辑推论出来瞅;(4)纯从认识到一种事物的本质,或纯从认识到它的最近因(causaproxima)而得来的。这其中只有第四种知识可以直接认识事物的正确本质而不至于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因为只有将外在的考察与对内在的审视结合起来,才能将认识达到或提升到全面和深刻的程度。由于以往建筑创作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理论研究的实例尚不充分,因此,探讨思维问题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建筑理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出现了一些繁荣的景象。创作实践活动机会很多,专著、译著和文章不少,面对实质性进展却不够明显。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限于人员的认识能力和科技发展本平,我们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知之不详;二是学科的特殊性,建筑创作涉及面广,牵涉到众多领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要对它全面完整的认识与叙述困难还很大。

我认为建筑师应重视和考虑经济、技术因素是一回事,而把这些因素摆到适当位置上则是另外一回事。其次,我们的建筑理论对当今建筑各种主义或流派的观点虽作了很多的阐述,但往往停留在介绍和一般性的评论上,却很少去探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的文章感性直觉的成分,或经验总结成分多些,没能上升到逻辑思辨的高度。这几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最后,建筑理论界对艺术问题抱着小心翼翼的态度来探讨,故而不够深入。过去,我们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这种在理论上对艺术理解的片面和简单化,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建筑艺术理论的发展。而《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深刻的分析和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思维与形象思维一一阐述了在建筑创作中怎样去真确的发挥个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法的应用表面上似乎完全因人因事不同而变化万千,实际上,就方法本身来说,无外平常规方法与非常规方法两类。《孙子兵法》上讲“以正合,以奇胜”。已将两者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常规方法一般作为基础,也最常用;非常规方法在解决困难、复杂问题时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故有出奇制胜之效。军事艺术如此,其他艺术也无出乎其左右。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脑有这样的特点:能用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尽可能用常规之法解决,只有遇到困难时,方求助于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建筑创作中强调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固然有道理,但如果忽视常规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显然对创作不利。退一步讲,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那么,建筑创造性思维及其方法更是这样了。

诚如汪正章先生所言: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建筑涉及到艺术、生产、生活、天文、地理、工程、技术、自然、设置心理等多种要素,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使建筑的创造性思维构成一个独特的多层次、多水平、多元素的动态心理系统。这是以往那些陈旧的、传统的建筑创作观念所无法比拟的。总的来说,创造性思维中非常规思维方法应用多一些,但并非与常规方法无缘。

我们深入系统地研究建筑创作中艺术思维问题就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本书讨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关系,分析艺术思维的形成历史和内部组织的结构,对艺术思维的象征、抽象、表现三种思维分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一探讨,并对建筑创作中一些思维原则和方法进行思考。

“人们总想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单又易于理解的世界图景,并试图以他这个宇宙代替并征服经验世界。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事。各人都把宇宙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中枢,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找不到的宁静和安定。”也许正是出于精神安定的愿望,作者才有勇气闻进茫茫的思维世界。

关于建筑创作中思维问题研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加深对建筑艺术结构的整体理解,增强作为艺术家荣誉和责任的自觉认识,更加重视建筑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以求锦上添花。建筑艺术思维领域还是一个近乎荒芜之地,只有大家来关心、开发才会成为建筑园地的一块新绿洲。

参考文献:

[1]沐小虎.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9.

篇4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篇5

引 言

民居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建筑要求必须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传统民居建筑中,像南方的依山伴水,北方的地区气候偏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使得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

1 建筑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地域建筑的特色是在地域文化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从建筑的外形到建筑的内部,都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各个方面。优秀而又充满当地特色的建筑作品能够从各个层面体现出当地群众的生活信仰。好的建筑作品能够赋予建筑环境不同的内涵,并且渲染出特定情况下的环境氛围,表现出地域的精神。建筑设计必须充分的考虑地域性和历史性。建筑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该深入地分析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特点,要从外形、习惯、空间和材料上,令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特有的民俗精神可以延续和传承下去。

贵州历史悠久,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这片高原土地上,创建了贵州的史前文化。贵州的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的绚丽多彩、意蕴深厚令其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和文化演绎后,仍然具有着独特的风韵,在经历过几千年历史的翻云覆雨后,它那秀美的山川、独特的美景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也是极具魅力的。

贵州的水族村寨的布局有着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水族村寨一般选择在平坝建村,或在半山腰台地建村,少数在山顶建村。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少者只有几户,多者达上百户。水族是农耕民族,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面积而定,耕地集中面积大,则村寨大,耕地分散面积小,则村寨小。老寨大而新寨小。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村寨,都要有下列四个有利条件才可作为选择盖屋建寨的场所:一是容易获得水源的地方,二是有建筑房屋的竹、木等材料的处所,三是靠近耕地的地方,以便耕种,四是野兽出没较少的地方。

水族民居的底层作为饲养牲畜、家畜、家务劳作、存放家具什物之用。有牛猪圈、鸡笼、灶房、碓等。

居住层从平面组合来看,不外乎有五个基本单元素,即楼梯、堂屋、卧室、走廊、客厅。楼梯既是沟通上下层的交通手段,也是民居入口的标志。堂屋占平面面积的比重最大,是民居的中心。它直接楼梯相连,是通往卧室、客厅的必经之地。堂物设有祖宗牌位,祭祀神坛,在牌位常设一张供桌。堂屋门口一般有一段短廊,廊的一端连接楼梯,另一般通向晒台。前廊与堂屋有在门和么门,么门高一米左右,作用是档家禽。堂屋是举行活动主要场所,如过端节敲铜鼓。卧室是在堂物的一边,是家人睡觉的地方,一般外人不得入内。客厅在堂物的另一侧,设有火塘及客床,是就餐和客人留宿睡觉的地方。神龛背后有一间小屋,通常也作卧室用。晒台一般是房屋的附属品,与居住层一样高,作晒粮食、晾衣之用。水族村寨的布局如图1所示。

2 地域建筑创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筑的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和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环境的好坏对于建筑的影响甚大。

2.1 建筑与气候

世界各地的民居俱不相同,都是在人类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来的。那些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下的传统民居无一不表现出其特有的智慧。

贵州是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纬度偏低,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温暖舒适,加上山地自然条件和森林植被茂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2.2 建筑与地形、地貌

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与自然地理的风景特质保持着直接或象征性的联系。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当地建筑的布局、传统技术与构造以及外观形象。建筑设计不能阻隔自然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场所应相互渗透,使人们强烈感受到建筑深深根植于自然所获得的某种生命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多水,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与封闭,山区仍然保留着不少至今不被世人所知的村落。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逐渐被开发出来,而这些村落的房屋形态也以一种崭新的民居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如图2所示。

2.3 建筑材料与地方特色

地域的材料和气候原因是形成地域之间不同的建筑特色的两个主要因素,材料和气候原因对建筑的风格和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形体和空间的巧妙组合,整体和局部之前良好的比例关系,色彩和质感的妥善处理来获得。

因此,无论是建筑整体还是局部的处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筑材料的运用都是最主要的手段和表达方式。

3 地域建筑与技术的关系

从民居建筑的技术手段方面来看,地域的建筑应该利用唯物辩证观的观点来对待。传统的建筑物中大部分材料是来自大自然,像最早的竹屋、木屋到后来用石头、土等建筑材料等等。建筑的外形特征、空间构造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无一不受到经济水平和建筑水平的影响。建筑技术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了建筑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

注重地域特色是当今现代主义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地域的建筑要以地域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为基本,在进行创新和传承。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尊重历史特点、尊重环境因素、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和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域建筑的创作不仅仅是要尊重传统建筑,更不该只是对传统建筑进行简单的抄袭和模仿,要对其深层次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强调在保护传统、寻找传统的同时,要努力地探索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新风格,创造能够与传统结合统一的新建筑形式,来表达新的时代精神。

绥阳县自开展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近两年来,全县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重点突破、面上跟进、以“富”字当头,突出“黔北民居”建筑特色,丰富了“四在农家”创建的新内涵,设施不断完善的新农村建筑如图3所示。

4.1 “传统文化元素”新诠释

地域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贵州民居有一种格局,就是南方山区典型的穿斗结构及吊脚楼形式。一般建筑都是三层,底层是喂牲口的地方,二层是人居住的,三层是粮食及杂物堆放处,每家都有一个能眺望外景的出挑大阳台,设美人靠,屋顶形式很有特色。一边山坪面是一般的悬山,另一边则是歇山做法。也有的没有这一间,而是简单的加一间偏屋,一般加的这一间都作为灶房用。有大阳台的那间屋叫堂屋,是全家的中心。出挑部分的地面用木板,另一半落在地面上的用当地的石板,中间有地灶,是全家人取暖聊天的地方。贵州山区的村民在冬天几乎不干农活,整个冬天就是围在这种地灶边烤土豆、烤红薯、嗑瓜子,享受一年中难得的轻闲,谈过去的一年收入如何,谈东家道西家,畅想明年的收成比今年好。

4.2 “地域建筑”的延续和发展

地域性建筑创造应该反映历史与时代特征。建筑的物质形式是某种社会形态、经济、技术、文化的直观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理想,地域性建筑功能形式、风格以及空间秩序无不打上了历史与时代的烙印。“按照产业基础好的先行,沿207省道和主要县道先行,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先行的原则,开展‘黔北民居’创建活动”。

地域性建筑的创造,首先是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尊重地域自然地形的特征,尽量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具有地域特征空间模式;合理利用材料和资源,提倡研究、使用地域性建筑材料,注重继承和保护与此相应的建造技术和传统。

阳春三月,走进诗乡绥阳,一条条连户水泥路在油菜花中阡陌交错,一幢幢“黔北民居”建筑风格的新房依山而建掩映在树丛竹林中,如图4所示。

5 结 语

纵观历史,在经过了百年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贯彻了坚持理性和功能主义的本质精神,加上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坚持与时俱进,对于国际教条化的设计原则和刻板、单调的建筑面貌进行发展和创造,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建筑创作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雷沐羲.地域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0(S1).

篇6

2006年10月初,以《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先生等一行的考察团来到西安对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和周至老县城等古建筑进行了考察探访,可谓是《建筑创作》与古城西安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这些年来,通过《建筑创作》这扇窗口,不仅接触到许多前沿的建筑理论、了解到丰富的建筑行业信息,更有一批活跃在中国建筑界的同仁们以其精神和行动感染着我,这其中就有《建筑创作》杂志的主编金磊先生,作为一位极富历史责任感的现代建筑传媒人,他那句“泰山崩乎,哲人甚微”的惊呼振聋发聩,他高声呼唤建筑高地上的智慧与精神,不遗余力地传播华夏建筑文明,那份深深的执着令每一位建筑人为之感动。

建筑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城市视觉价值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城市建筑视觉艺术含量的多少。对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除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因素,更要对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进行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考量,处理好建筑与人、建筑与城市、建筑与历史、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等诸多关系。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在,如何从城市视觉与功能价值的高度,高扬人文精神,深度把握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建筑美学,提升城市建筑品位,维护和塑造城市地域文化风貌,更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方面,《建筑创作》无疑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近些年,作为一座有着3100多年建筑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城市建筑风格创作及定位等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身为一名建筑学出身的规划局长,肩负着这样一座极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的龙头重任,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的学习习惯,《建筑创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向各位同仁的学习中,针对当代西安的建筑创作,我提出了“城市文化复兴”及“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思路。“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再次传承与表达,即承古而不复古,仿古而不泥古。城市是由无数个新老建筑所组成的,它们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风貌,要继承和发扬西安作为历史古都时期所展现的优秀传统建筑风貌,并将其特色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建筑塑造的整体形象之中。

篇7

21世纪的建筑学充满了激情与变革,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短短的百年当中,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过去上千年的演化,尽管这种发展仍然是以历史的积累为基础的,但我们还是对主导这种发展的那些创作作品充满了景仰。这些作品及思想不仅仅是建筑界的瑰宝,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这种无穷的创造力,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面貌,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的方式。从勒・柯布西耶首提倡现代主义建筑至今,各种思想和流派层出不穷,建筑界一时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建筑创作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发展的脉络似乎不再那么清晰了 人们无法用简单的一两个诸如“晚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样的词汇来概括建筑界所处的状况,也无法单凭一两位建筑师的作品来了解建筑发展的趋势了。再加上商业因素的介入,商业主导的价值取向,现在的大师们已经从独领的旗手变成了职场拼杀的战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们的认可。我们甚至应该更加感激他们毫无疑问,正是他们对自我意识的坚持以及对主流观念的批判使建筑学变得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更加美好而富有激情了。

我们在关注着来自今天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中央电视台等有争议的建筑,关注着这些里面包含的对于时代、对于北京、对于中国、对于建筑师的不同的探讨思想和处理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探讨思路和处理方法之间,历史在一步一步地前进着。 我想2008的奥运精神不正是给我们长期以来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启迪吗?当运动员从前人那里接过接力棒就好像我们每位建筑师都要从前人那里继承事业的遗产,遗产越丰厚,他起跑的位势就越高。他们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攀登者。但建筑的创新问题毕竟要比赛跑复杂得多,因为前面没有既定的跑道,所以每位选手都要有勇于在荒原上踩出通途的探索精神和辨别东西的敏锐目光。或许一个人踩出的脚印很浅很窄,这就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披荆斩棘。这群人就是一个学派。我们还知道即使受到界内和公众盛赞的年代,他们的创作也只不过是众多探索中的一种。由此可见,探索的人多了,探索的方向多了,前途的可行性才会大,而跟在别人后面走现成的坦途,虽然能省许多力,但却永远尝不到胸撞红线高奏凯歌的喜悦。

今天,我们尤其需要有像裁判员和汽车拉力赛中的领航员那样的建筑学者、评论家一同寻找道路。并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我们更需要那热火朝天的竞技场和那些既有眼力又有热情的观众,为跑在前面的选手鼓掌,为精彩的争夺喝彩,为裁判的错误裁决鸣不平,为落在后面却仍自强不息的弱者加油!我还想真正的体育强国应该具有的是在所有竞赛项目上争雄的实力,只有体育小国才会自矜于一两个国球、国术。我相信中国建筑走向世界之日也必定是学派林立,群星灿烂之时。

发奋培育专业建筑传媒的沃土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建筑的门窗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有着独特的意义――门往往代表着一种界限,一种跨越,而窗户作为门的补充反而具有了更多沟通和交流的内涵。倘若《建筑创作》的努力能够为您推开一扇通往建筑殿堂的窗户,使您看到一角美丽的风景,创作的盛宴,我们将会感到十分的欣慰和荣幸。

如上所说,传媒的国际化,或称国际化传媒其实是一种能力,它专指是否具备洞悉国际建筑科技与文化思潮发展动态及运行走势的敏锐目光,并通过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适应这种国际趋势的生存力。国际化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必然体现在创新能力,积极的营销能力、高效的管理能力上。在近几年与国外建筑专业期刊接触中发现,中国确属期刊大国,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办刊理念及品牌价值须深度开发,虽数字化助推期刊发展,但期刊与网络结合需找准切入点;面对国外著名建筑期刊,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尚缺少真正意义上处于领军地位的专业建筑期刊,无论怎样看,它都应成为国家的重要方面军。所以,营造品牌、延伸品牌、开发品牌就成为做卓越传媒的方向之一。

篇8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整体设计更加重要,我们将结合实例,阐明建筑创作和综合技术是建筑整体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元素。高品位的建筑创作,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即未来的要求。这就是说,如何尽可能地节省自然资源,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以降低建筑设备的使用数量和减少整个工程的费用。

综合新技术是充分发挥各学科技术特长,创造和运用新技术,并与外部空间、建筑体量、建筑构件之间的全面协同,从而降低设备和运行费用。每项建筑工程建设的成功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建筑创作是建筑师付出的智慧和期望,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赋出的艰辛和力量,建筑工程建成是设计、施工、安装、付出的辛勤和汗水。

在较早时期,我们对整体设计的概念有些粗浅的认识,自觉和不自觉地在工程设计中做了些工作,取得一些收获。本文着重论述建筑整体设计与建筑创作的综合技术,笔者以曾经做过的一个项目作为参考,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师为达到整体设计的优秀,在各阶段设计乃至建筑物建造全过程中都充当了创作者和协作者。我们在强调建筑整体设计的时代,建筑师们的创作观念和设计方法要有所突破,创作灵感迸发将更多地建立在建筑整体设计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要学会和提高建筑整设计的综合能力,运用新的设计观念,强调建筑创作的整体性。具备新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

当时,我们除精心刻画建筑形态和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交融外,为要达到建筑整体设计优秀之目的,我们要求建筑师根据地域和工程特点,向各专业提出以下要求:

(1)严格控制建筑总高度;

(2)创造有利于智能化的舒适的净空高度;

(3)满足业主需求的建筑面积;

(4)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投资;

(5)精心设计,运用推广新技术;

(6)各专业紧密合作,优化设计。

在综合技术上应推广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底板温度配筋技术和地下室基坑围护新技术,微机控制STL冰蓄冷空调技术,复合式保温隔热墙体技术,组合式配电室等新技术,这些无疑将给建筑整体设计添注了新的生命力。

1、建筑智能化技术

智能建筑传入我国的初期,仅作为一种概念从国外传入,网络基于10BASE-T标准在国际上推行不久,使智能建筑的信息通讯骨架-综合布线系统成为一种趋势。为使建筑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当时以超前的眼光向甲方极力推荐和设计了综合布线系统,这在当地可谓比较早的采取该项技术设计的生活小区,而且生活小区临街有商业。

(1)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通讯传输网络,它使话音和数据通讯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和外部网络相连。它包括外部电信网络的连接点与内部信息工作区的话音式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的布线部位。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美国AT&T公司产品。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组成。

(2)保安自动化系统

保安监控系统分成场所综合监控和生活区专用监控两个系统设备。生活区专用保安监控系统在门禁、小区广场、内部交通和入户门等进行严格控制,人员出入跟踪记录,在各相关房间设有摄像机、红外微波探测器,并设置监控自动化控制。

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师要完成完善室内环境设计,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开辟大小不等的室内外休闲空间,即绿色的中庭和屋面,为整天在自动化装备前工作的人们提供休息和调节的天地,同时在具体的地面、墙面和吊顶设计中都采用特殊的建筑构造节点。

2、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

为满足建筑师提出的保证高度的要求,结构专业应设法减小结构构件高度,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

(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比普通梁板节约混凝土用量为15%,钢材用量节约27%,梁高减小300mm。

(2)采用扁梁结构比普通梁板节约混凝土用量约10%,钢材用量节约6.6%,梁高减小200mm。

在建筑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整栋大楼增加一层建筑面积,具有良好的效益和效益。

3、底板温度配筋技术

在地下室设计中,对底板进行抗裂计算后,采取周边保温施工技术措施,取消了中间排温度应力钢筋,仅配置上下二排受力钢筋,这既节省了工程造价,又满足了地下室底板抗渗、抗裂的要求。

4、地下室基础围护设计和施工新技术

在围护桩设计中采用两项技术措施:

(1)悬臂受力围护钻孔桩设计采用单面加强配筋技术,节约钢材和节约投。

(2)降低围护桩顶标高与压梁技术,全部围护桩长减少1.5m,压梁标高低于自然地面1.5m,改变围护桩侧压力受力点高度,节约混凝土137.9立方米,钢材16.08t,经计算直接减少投资30.4万元。

5、冰蓄冷空调技术

冰蓄冷空调技术在我国尚属新技术,它的最大优点是移峰及节省运行费用。在设计中,蓄冰模式采用部分(分量)蓄冰模式,因为部分蓄冰制冷机利用率高,蓄冷设备容量小,比常规空调制冷机容量小30%-45%,是一种更经济有效的运行模式。为配合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实施,运用了智能化技术,对蓄冰空调系统采用了微机控制,主要任务有以下五方面:

(1)根据用户冷负荷的需求,按电费结构的特点,自动设置冰蓄冷系统最佳的运行方式,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

(2)充分利用蓄冷装置的容量,当日应尽量把所蓄冷量基本上全部用尽;

(3)自动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冰蓄冷系统主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4)自动记录系统运行的参数,显示系统运行流程图和打印系统运行参数报表;

(5)预测未来的供冷负荷,确定未来的优化运行方案。

冰蓄冷空调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表明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系统运行节能效果显著。

6、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

针对地区不同特点,冬季要采暖、夏季要降温的气候特点,特将本大楼围护结构设计成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即:装修、保温、隔热三者合体,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

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是结合立面造型特点,将立面装修设计成铝板,其构造为:在框架结构内填砌空心砖,在空心砖墙外侧干挂美国氟碳涂层亚光铝板。

铝板对太阳辐热有着高效的绝热性能,在同样的太阳辐射热作用下,由于外表面材料的性质、颜色和粗糙程度的不同,所能吸收热量有很大差别,这差别以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统(α)和材料辐射系统(Cλ)来表示:采用α和Cλ值小的外表面材料具有显著效果,铝板α、Cλ值小,其α=0.26,Cλ=0.4,浅灰色面砖α=0.56,Cλ=4.3。

铝板为干挂与空心砖间设有空气间层,因为铝板置于大气及空气间层中都有较好辐射换热条件,此构造在冬季对于室内采暖也起着高效绝热作用,因此,无论在夏季或是在冬季都能很好地实现建筑节能。

7、推广组合式配电室技术

篇9

一个建筑要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不是很难,但要把一个建筑作为一个精品来创作是不容易的,建筑创作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要着重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一、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受具体的地形、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影响。建筑的地域特征是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1.从广义上讲,建筑首先受地理、气候、区域的影响

例如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同的,建筑处理根据地域自然条件不同,通风、遮阳、隔热、防潮等的处理都不同,至使建筑形式也不一样。

2.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环境

这些影响和制约着建筑空间和平面、剖面设计,乃至影响建筑的形式。设计人员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师应以区域的观点看待建筑,尊重地段区域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着重表现在建筑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色彩等方面。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去设计创作建筑。

3.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自身内部是无法达到一种自给自足的完满状态,其必须在人文精神的支撑下才能不断的深入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它特有的历史、人文,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文化传统中寻根,在建筑中表达地区的文化特性。这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需要,也需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正是建筑的文化性。

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

建筑,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筑作为文化,它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考古上的。如屋顶的坡度,宋代的屋顶坡度较平缓,而清代的屋顶坡度较陡峭,这也是建筑文化的问题,建筑的屋顶,本来的目的主要是避风雨、御寒暑,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也渐渐地增加了内涵,社会伦理和美学的要求越来越突出。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的建筑,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屋顶形象就显得很辉煌,屋顶更加陡峭,在一定视点上看去,屋顶与下部建筑的比例也显得更和谐、更美。

因此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在信息化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

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建筑性质和文化的特征。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每一大类型的建筑,都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建筑上也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大,因此表现在各名族地区建筑上,建筑形式差别也很大,各有各名族地区特色。所以在这个地区建筑创作,就应该吸收该地区的文化内涵,融会到现代建筑之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在建筑形制、建筑细节、建筑材料上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建筑作品。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非常完美的将现代建筑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三、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能创新并向前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的品质有了很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观念和思维方式,起着主导作用。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跟交往:交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普遍需求。

建筑作为一个时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发展。

当代建筑还需重视“比较与差距”,不言而喻,就是要把目标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期促进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并尽快地把它推向世界。努力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正是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同时也是中国建筑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地域性建筑》王育林 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篇10

“城市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来自天赋和历史沉淀,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复得。”——温总理在第三次市长协会上讲话。

一、引言

自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新建筑运动以来,现代主义建筑一直引领着建筑创作的潮流。在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形形的建筑流派铺天盖地而来,使得中国建筑师眼花缭乱。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灌输,影响并左右着建筑师的建筑创作。针对这种情形,一批学者提出了“地方主义”、“地域性建筑”等概念,其实质是强调地方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表达。本为以长沙市居住建筑为例,论述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两者的博弈关系,探讨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之道。

二、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

1.建筑创作的现代性

建筑创作的现代性,即时代性。建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自我更新和提升的过程,受时展和需求背景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人文、经济技术状况。从勒柯布西耶引导的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到未来主义建筑,建筑的表达方式是伴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表达手段不断更新。建筑创作的现代性表达是通过对传统建筑符号的创新,在深入剖析当今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特征的前提下,针对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提出与时展相符合的新的建筑创作原则与手段。

2.建筑的文化表达

建筑处于具体的地理区位环境中,有着特定的地域和文化背景,这就要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建筑创作实践中,这种深层次的联系也对设计者的创作思路产生了约束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贯穿于整个建筑创作过程。要求建筑创作遵循场所文化特征,以恰当的、与地域及时代相一致的建筑形式,实现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特征。建筑创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离不开在建筑创作中整合文化的因子,并予以表达,不加以文化表达、缺乏内涵的建筑,不能与所处的地域环境形成整体,形不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更不可能被城市文化所包容和接纳。

3.两者的关系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思想的入侵,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受到较大冲击。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下,各地的地域建筑风格逐渐消失,地方文化在建筑创作中难以生存。但仍有部分学者如彭一刚、张锦秋等主张地域文化的表达,并不断在创作中提倡地域文化,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是辨证的矛盾关系,只有在碰撞中才能求得更好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通过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增添文化的表达,不失为最好的表达方式,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又阐述了地域建筑的文化表达。地方主义建筑不等于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复旧,地方主义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随着城市空间开发的商业化和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如何在快速而无序的建设状态下保持城市原有肌理的延续性,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关键所在。

三、长沙市居住建筑分析

选择居住建筑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在于:(1)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居住区开发所占比重最大。(2)居住区与城市居民联系最为密切,最易受市民关注。(3)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有22%-32%的比例,是城市整体形象的主要构成部分。

1.长沙市居住建筑概况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居住小区开发规模大,速度快,档次高。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房产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进行建筑创作实践,城市空间中建筑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异质化。通过对长沙市居住建筑风格资料的搜集、统计、分析(见表一)。

表一:长沙市居住建筑风格类型统计

注:1、数据根据长沙市房产信息网公布楼盘整理计算得出,2、组合风格即为本文提及的建筑现代性与文化结合表达风格。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长沙市居住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占整个市区的84.4%;其次依次是组合风格、欧陆风格、古典风格,分别占11.7%、3.3%、0.6%。长沙市居住建筑更多的是注重现代性,其次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下面选择长沙为数不多的历史古典建筑实例探讨居住小区的建筑风格。

2.案例分析:星语林汀湘十里

项目概况:星语林汀湘十里是一个集居住、 旅游、商业、休闲、度假、酒店为一体的复合型地产项目,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的青瓦白墙为基调,深褐色、灰绿色等深色板岩砖,外墙以暖色调小规格面砖贴面,青瓦白墙的底层联排别墅间,渗透着古香古气的韵律,建筑创作中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并结合现代居住理念加以创新,传统与现代高度和谐统一;总体布局上以湖湘文化为基础,巧妙地利用天然河道改造工程,创建环水的千岛湖特色景观。项目注重文化的传承,在现代大都市的长沙塑造一个完全的古典作品,营造出独具一格的场景,与周边环境形成一定的冲突。

星语林汀湘十里建筑立面

评论结论:建筑设计应充分认识到历史古典建筑关注风格的创造,在着眼于模仿既有的风格上,应透过历史上的建筑式样,发挥自己的创作思路,形成一种新的具有历史感的风格样式。同时,历史古典建筑关注时代精神的创造,其语言是通过历史式建筑加以创作者自己时代的精神内核话语的表达,因而需体现一种时代的和文化的意志。

四、长沙市居住建筑发展趋势展望

1.长沙居住建筑创作的影响因子

(1)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内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众多,近年来对一些历史风貌突出、保护建筑集中的街区进行了整体保护和控制,对部分独立的、质量较好的历史性建筑进行了保护。与此同时,中心城区内高密度快速的开发建设使得新建筑失去传统历史的风貌特色,与传统建筑缺少对话,街道景观日益趋同,冲击着当地文化和城市特色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历史性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生存环境进行及时保护,实施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对环境的综合整治,新建建筑应与城市整体风貌取得协调,在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建筑创作,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的文化内涵。

(2)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来探索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条件下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降低建筑能耗,探索生态低碳建筑,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探究一套建筑低能耗、零排放的技术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居住建筑占建筑的比重较大,居住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之一。

(3)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

根据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城市的定位高度已趋向国际城市网络,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将与国际网络联系互动,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建筑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国际多元文化席卷而来,多种文化的交织将对长沙地方文化有所冲击。②随着城市的国际化开放,更多的国际建筑事务所将涌向长沙进行建筑创作实践,各种创思思潮将不断涌现。③长沙的建筑创作思想也将更大领域的走出国门,借鉴学习国外优秀创作设计理念,建筑创作的思想也更趋于国际化。

2.长沙居住建筑发展趋势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长沙的居住建筑创作将整体表现出建筑的历史传统化、两型化、国际化,在多种因子的叠加复合作用下,长沙的建筑风格更多的是建筑现代性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建筑创作与时代及传统的呼应。可以展望,长沙市居住建筑更多的是注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建筑风格将更多的走向组合风格,辅以开发商根据开发成本的现代简约风格与市场需求的欧陆风格、古典风格。 转贴于

五、结语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作为主流建筑创作理念在全球信息化的引领下对各地的建筑创作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第一,建筑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是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身处城市之中,应更多的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第二,建筑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根源,建筑创作应当寻找与文化传统的关联点,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遗产。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审视建筑创作的利与弊,使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建筑现代性与文化的结合表达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5(2):5-7.

[2]吴良镛.建筑的文化品位[J].建筑与文化,2005(12):8-9.

篇11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面对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越发得到关注与强调。2002年,柏林就以“资源与建筑”为主题召开了世界建筑师大会,明确赋予了建筑师的社会和职业责任。如今有关建筑的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建筑施工的生态技术上。

一、建筑创作的现状

社会上普遍认为建筑的高大、气派以及独特个性是业主的经济实力的表现,因而在此类建筑的建造上往往只考虑其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对生态代价却忽略不计,导致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建筑创作的生态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建筑创作构思的来源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即功能构思、结构构思、形象构思、意境构思、技术构思和规则构思。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还应该包括环境构思和创意构思等。而实际上正是这些构思的相互协调与互补促进了建筑创作的丰富和完善。

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即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有意识的按照生态学原理与规律,通过生态的设计方法或者生态构造技术来完成建筑创作的构思与设计的过程。其中建筑师是建筑创作的执行者,需要拥有生态的建筑理念、专业修养以及综合能力,而建筑创作则是建筑师根据众多的客观设计依据,如日照、风向、风力,地质地貌,人文因素,物质条件等设计而成的作品。实际上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建筑的整体上进行考虑。主要包括建筑规模的合理性、建筑投资与效益平衡、建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资源与能源配套使用评估、生态技术与生态结构的合理性等。

第二,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因素。如根据风向与朝向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根据气候特征进行除湿或增湿、降温或供暖、遮阴或散热等,充分利用大然大环境调节建筑小气候。

第三,考虑建筑使用的材料与设备,以及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应选择具有强耐久性、本土化、能够再生与循环利用、耗能低、少危害、经济方便的材料和设备。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对水、土地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充分利用地热、太阳能、风能和光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等。而对矿物燃料等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考虑建筑施工的生态性。如在建筑垃圾无毒害处理后排放,并创造无光污染、声音污染的良好物理环境等。

第五,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建筑创作时需要对地方的传统技术进行传承,并学习和吸收对地方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技术;对地方的古建筑和有价值的景观等进行保存与更新;对地区的生活方式进行优化等。

三、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筑创作中融合地形地貌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时需要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形地貌进行处理,如山地、平原、丘陵与河谷等。由于现代建筑技术的提高,较多的通过对地形改造来满足建筑建造的要求,然而过度的改造往往会自然造成严重的损害,进而引发滑坡、坍塌等自然灾害。因此,建筑在创作时应尽量适应地形,并减少对土壤、地质结构与植被的影响。建筑与地形地貌的融合中,“架空式”与“台阶式”是两种典型的设计方式。如某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就有参赛方法通过架空方式将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建筑架空在山地上,从而保持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天然的城市地面绿地系统,不仅达到了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增加了地表水的渗透与水汽的蒸发缓解了热岛效应。该方案中通过架空方式实现了建筑与地形之间的特殊结合,实现了对生态目标的追求。

(二)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

目前全球的现代建筑室内气候调节普遍是依靠空调来实现的,建筑特征趋于国际化,而缺少其独特而的地域特征。由于对低于生态气候的忽视,导致建筑的冷暖系统过多的消耗了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而在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对室内气候的改善。典型的地域气候包括干热气候与湿热气候,其中干热气候由于气温高湿度低,少雨温差大,通常考虑夏季降温问题;而湿热气候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大,因此需要重视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在建筑创作中应根据地域的气候条件对建筑进行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合理的建筑形式与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等。干热气候地域的建筑一般为南北朝向、减少东西向墙面积与门窗数量,增加辅助房间进行隔热;庭院设计可设计水池,种植绿植,增加水分的蒸发;采用高热容量建筑材料等;而湿热地域建筑则需要较大的窗口,增加排雨水的设计,采用浅色的外墙和屋顶等,从而减少热量的吸收,增加自然通风。如梅纳拉商厦就通过内外的双气候处理设计,将其变成了能够适应热带气候而耗能低的建筑。该建筑的绿色植被种植在内凹的平台上,呈螺旋式上升,从而形成了能够遮阳的自然环境,同时,由于东西朝向日晒较多,因此都采用遮阳百叶,而南北朝向则采用镀膜玻璃获得柔和采光与自然通风。

(三)建筑创作中融合水体的生态构思

建筑多靠近河流、海洋和护坡等自然水域,因此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应该充分对水体进行融合,既利用水体实现对建筑景观的塑造,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也通过建筑的布置促进水体的自然循环。如靠近海洋和湖泊的建筑,由于海洋、湖泊具有巨大的蓄热能力,其水温保持在当地年平均温度左右,因此能够对临近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而使建筑获得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此外,通过采用喷泉、喷雾和流水等人工水体也能够达到建筑环境改善的目的。

(四)建筑创作中融合绿化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的绿化设计是目前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设计手段,通过对建筑的绿化不仅能够对环境进行美化,同时还能够产生大量的生态效益。如释放氧气、吸收有毒气体,改善建筑和城市小气候、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城市污染等。建筑绿化通常包括建筑的室外绿化和建筑的室内绿化,室外绿化主要包括草木、花卉、园林等。其中尤以覆土建筑与建筑立体绿化为主,覆土建筑能够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对地形与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该类建筑冬暖夏凉,降低能力对能源的消耗;而建筑立体绿化则主要是在建筑墙面以及屋顶进行绿化。

(五)建筑创作中融合节能环保设计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从而实现建筑的节水、节能。因此可推广运用节水设备,对水资源进行收集循环利用,如设计渗水槽、蓄水池等等。同时应推广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实现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并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材料选择上,遵循“适时、适度、适量、适价、适地”原则,充分运用生态理念,分析建筑材料可能对人和自然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再考虑材料的性能优劣,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选择环保型节能材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探讨发现,如何将生态理论转化为生态构思的方法、技术和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的创作,并提高建筑师的生态构思手法,加深对生态设计的认识俨然成为了当下建筑创作中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篇12

民俗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包含民间生活、、物质生产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大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民俗学的概念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提出的,汤姆斯对民俗的界定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以及“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民俗是一种民间文化,带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集中体现了世俗化、市民化、生活化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性。

“民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不同地域的生活环境赋予其特殊的民俗习惯,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以及审美标准。一个地方的民俗是该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民俗的发展具有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学也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对其内容进行取舍更新,最终发展成成熟的状态。民俗学与建筑学处于动态发展中,虽然这两门学科不会像时尚一样变化飞快,但却是现代社会生活变化中重要的指向标。民俗的地域化特征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创作源泉,从民俗学的角度探析现代建筑创作是现代建筑运动之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当代建筑创作尤其重视“根”的重要性,探究本质,与地方民俗、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渊源。建筑中的民俗是物质民俗的一种,是一种可感知的民俗文化。建筑出现之时建筑民俗随之出现,人类生活初始阶段建筑的形式及建造方式简单,建筑民俗表现的简单,后来建筑形式与建造方式发展起来之后,建筑民俗表现在建筑的选址、建造、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各方面,对人类的居住、审美观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中的民俗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的构思与执行过程中,了解建筑所处地域的民俗习惯与地方特征,深入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活动,创造出与地方文化相和谐并且满足地方民众诉求的建筑作品。

1、建筑的民俗学基因

民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众多表达方式,建筑中的民俗通常通过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来表达其抽象化的内容,突出建筑民俗所呈现的民族心理、美学思想、哲学理念。在细节上借助建筑构件、门窗雕饰、屋脊瓦饰来来具象表达民俗的深刻内涵。

1.1民俗在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民俗在建筑布局中有大量的反映。无论是城市选址还是建筑的整体布局,都贯穿着风水思想。中国的民俗文化在民居、宗教建筑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物象的位置、形状、态势不仅是理性的客观物质要素,更被人们当做精神的文化存在考虑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中。如某些村落中将水口视为村落的门户与灵魂,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许多村落的入口都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北方的四合院整体布局的模式是在家庭等级秩序的影响下形成的,父子、男女、长幼等家庭人伦关系在四合院中安排的井然有序。

1.2民俗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尤其重视建筑细节的装饰,装饰的内容,形式,色彩的搭配与选择都融合地方的传统习俗、文化信仰和审美标准。建筑装饰是一种文化艺术,通常与民俗文化相互关联,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的题材来自民间传说、宗教礼仪等,在这些装饰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艺术源于生活,但永远高于生活。建筑装饰中的题材来自民间,但在表达上将其抽象、象征性的表达出来,突出了建筑民俗艺术的含蓄,正所谓“义生文外,伏彩潜发,秘响旁通”。

2、民俗是建筑创作之源泉

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的传承与积累,民俗仍然充满生机活力。正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居住环境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在物质上满足其使用要求,更是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现代建筑空间与形象的单一化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基于生活而创造是打破现代建筑创作单一化的重要出路,民俗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基础素材。

2.1民俗文化是建筑创作的原始素材

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地域民俗文化呈现鲜明的对比,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它所具有的地域性、文化性、社会性使其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样式,并为建筑设计指明方向。从民俗文化中挖掘设计元素,使民俗文化融于建筑艺术之中,不仅使建筑本身与众不同,更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文化认知。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众多民俗文化,是古代人民对于民俗文化与居住文化融合的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就在于将物质性建筑实体上升到精神层次,成为文化的载体。在新时代,建筑类型的增加与建筑功能的改变,人们对建筑的物质性使用要求提高,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时候,忽略了对民族特性的探索。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建筑创作的不断探索,民俗文化重新受到重视。

2.2建筑与民俗的完整融合

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的艺术性与文化性似乎高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在建筑造型、艺术装饰及建筑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文化内涵,构建了建筑与民俗联系的骨架。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民俗与建筑的结合似乎是一种挑战,更要接受时代的考验,每一个建筑的形成都应实现建筑与民俗的极大融合。无论在建筑色彩、建筑材料、传统符号、细节设计等方面,最大程度的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除此之外,还应将关注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和谐,使建筑内外协调。

3、民俗学研究对建筑创作的启示

在中国建筑学领域中,民俗建筑的研究始于乡土建筑。基于民俗传统,立足民间民俗调查与研究,从地方特殊的民俗与民间民俗活动中探求建筑的实质。民俗是一个地域的灵魂,民俗习惯、民间活动对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是产生差异的根源,当今建筑作品千城一面的现象,根源于没有从生活本身探究建筑创作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民族地区的生命力,是进行建筑特色创作的根基。民俗学中直接记载了历代以来的建筑民俗,它从生活、文化、社会、习俗等当面找寻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大大拓展课建筑设计思想,丰富了建筑设计素材。

民俗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的窗口,通过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民俗事象,更加深刻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在建筑创作中才能更好地创造符合人们物质、精神的建筑形象与建筑环境。建筑创作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创作,因此基于民俗的建筑创作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挪用民间传统文化与民间活动与建筑本身或建筑空间中。随着时展,传统文化存在“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一部分将适应现实需求被保留下来,另一部分被舍弃。在建筑学领域中研究民俗的相关内容,更像是建筑与民俗的相互考验。

建筑是社会生活的载体,建筑创作的根本源于生活本身。基于普通的大众生活,基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精髓,将民俗合理的植入建筑艺术中,使建筑与民俗更长久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永不止步,在未来建筑设计中,民俗仍是建筑设计中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