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08:38: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如何在本科生和中专生之间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对于面临将来就业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在校生而言,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摸清企业对于本专业技能的实际要求,毕业以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企业内植实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企业内植实训,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了解到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中所需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工商企业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服从组织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让他们提前熟悉了在企业工作的相关流程。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将本专业的知识转化成真正有用的知识。
一、企业内植实训的内涵及必要性
企业内植实训突破了以学校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范式,能够有效地弥补学校职业教育“多理论,少动手”的不足,尤其在当前众多学校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往往存在企业挂名、学校培养的现象的形势下,探究企业内植实训的切实可行的做法,可以有效地把校企合作推向深水区,为改革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辟道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的是企业管理的相关工作,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非常适合开展企业内植实训,无论是在解决企业用人问题、还是学校实训方面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近些年越发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职业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一个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多少和就业能力的强弱,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应以学生就业质量为首要考虑因素,不断调整、完善、优化现有的实习实训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两者共荣互促的良性循环发展。造成高职学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部分毕业生职业素质缺失,以至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拓展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途径,研究构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完整体系。
三、企业内植实训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企业内植实训模式是当今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当前,企业内植实训模式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风向标,对企业用人能力素质模型的认同和训练作为结构性的力量,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构成重要推动性作用。企业内植实训模式对学生到企业中应聘、就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必须进行新的整体构建,把企业内植实训模式以体系化、制度化的形式整合在统一的教学体系之中,构建“教学多元,学训一体”的训练格局。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际,以本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在深圳华强方特集团的企业内植实训为主要研究对象,力求从中寻找出企业内植实训的运行规律和评价标准,为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做出智力支持。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是国内知名的大型文化科技集团,对于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模式。华强方特坚持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打造“创、研、产、销”一体化的文化科技产业链,业务分为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和文化科技主题乐园两大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各个方向的实习实训要求,同时在内部也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全产业链,已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建立强势的中国文化科技品牌。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天津华强方特公司,于2017年签订了“订单班”协议,以定向培养的方式,于每年的5月份向该公司输送大批的特需人才。所谓“订单班”的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学院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能够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多的合作与实践,企业和学生双方都反映良好。一方面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大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也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为自己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在需要的时候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人力资源,给校企双方的合作都带来的各自想要的利益,可谓是双赢。
四、结论
通过本论文研究梳理和总结本专业企业内植实训的实践经验,探索建设高职学校的企业内植实训培养模式,丰富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企业内植实训这种模式,突破了以往的以学校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同时,探究企业内植实训的有效做法,可以把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向一个新高度,为改革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辟道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的是企业管理的相关工作,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非常适合开展企业内植实训,无论是在解决企业用人问题、还是学校实训方面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张利庠,杨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2]关于高职院校开展企业内植实训的实践与探讨[J].安彬辽宁高职学报,2012,14(6):51-52
1.1世界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都具有“工学结合”的特点,比如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業主导型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典型代表有英国的“学徒制度”与德国的“双元制”,这是一种职业教育完全由“学院承担”转化为“企业主导,学院为辅”的培养模式二是由学院主导的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比如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这是一种“学院为主导,企业参与其中”的改革模式。三是学校与企业合股办学培养模式。此种模式是这些发达国家为了推动合作教育而采用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结果。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校不再隶属于教育部门,而是变为自主经营、独立办学的实体;第二,合作教育成为学校与企业两者内部的事,形成了校企间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第三,学校成立董事会,学校的发展基本按照企业的运行模式来运作。
1.2国内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引入我国至今不过30多年的时间,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全国大约130万,每年的高职大专毕业生大约70万。当下,般对着企业宏观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各类企业总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对于各类工商管理人才的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也在发生裂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越发贴近企业实际。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缺口达530万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可达90%以上。可见,不论是潜在需求量还是现实需求量都很大。
1.3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区域之一的厦漳泉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但还缺乏一种成型的模式加以推广和实施,因此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职成﹝2011﹞6号文件的规定,本课题的研究对在未来指导我院乃至我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对实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更多适合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1将“培养职业经理人计划”作为专业建设的主线,建立工商企业管理教学质量学校培养标准,改进学校培养模式,建立结合企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构建科学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长效机制,实现转变教育理念,探究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与模式的改革。
2.2学校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和产业的管理专家提出建设与改革意见,或者直接参与到学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来。学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师资互动平台,企业为学校中青年教师提供管理、经营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着力构建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2.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革,逐步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2.4进一步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健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激励机制,补充学生成绩评价与考试考核标准,逐渐完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发展的思路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之下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过程不断地进行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步评价总结、创新发展、最终评价总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步评价总结是创新发展的首个阶段,这就要求学校要对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性的分析,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然后再对原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估和总结,同时尝试改进原有模式中不足的方面,而在这个阶段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和教师已经对原有模式非常熟悉,会愿意主动承担创新发展可能会带来的责任和风险,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让管理层和教师意识到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个阶段中需要搭建起良性的沟通桥梁,进行教师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表达和传递意见,消除内心的抵触情绪。在创新发展阶段中,需要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负责改革相关的管理层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进行具体阐述,再明确规划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未来的发展道路,经研讨过后得到学校管理层的认可后,再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的集体智慧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具体运行细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要集思广益,广开言路,鼓励多方参与到模式创新的制定中来,避免一言堂和个人主观意见。第三个阶段是最终评价阶段,它不仅是对于一、二阶段的强化和巩固,也是和第一个阶段有重叠的内容,在这个阶段中会由于部分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新模式在结构与管理中存在不稳定的状况,其中产生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创新发展受阻,因此,在此阶段中就要及时对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修正,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稳定性,增强管理层与教师对于创新发展策略探究的勇气和信心。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4.1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内容是围绕着培养职业经理人这条主线,建立起由专业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业内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参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建设、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2立足于学生能力培养,创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方法体系,实践应用对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主线,将教材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堂情景教学、仿真实验情景教学以及现场情景教学,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情景,体现“学思结合”的教学过程;创建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为知识的转化、理论的生化以及专业能力、素养的提高构建关阔的空间,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知行合一”。
4.3校企结合,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設。一是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管或者有关行政部门的领导来校授课。二是采用大学生导师制度,聘请企业管理经营担任职业导师。构建一支专兼师资比例适当,年富力强,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学术理论水平、实践运用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4.4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渐进式、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提升能力、注重应用、做优做精、诚信可靠”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培养的主体方面,鼓励多方参与,把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行合作融合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协同与合作创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步推进知识点--能力线--素质面的发展,进行知识点的切入,能力线的培养,素质面的构建,实现培养“能力优、应用强、做优做精、诚信可靠”的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4-0130-02
在传统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学跟不上企业工作需求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专业教师往往以讲授理论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深层次认识或体验课程中要求的应用技能,往往造成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理论与社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技能需求联系起来,教学内容组织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商企业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当前社会对工商企业管理类毕业生的要求普遍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对高等职业应用型院校来说,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探索研究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巧妙地运用项目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商企业管理类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欧洲,在德国得到了较大发展和应用,主要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企业实际,完成指定项目,学习并运用已有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亦称“项目学习”或“基于项目学习”“方案教学”等[1]。目前,它已经成为欧美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学校教育广为流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以项目驱动为导向,其主要教学流程是:项目导入、信息收集、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2]。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项目导向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和定位;以构建项目为知识驱动导向,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学习和运用知识,达到综合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选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而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工作过程知识不仅包括工作经验,也包括生产、管理目的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知识。项目教学法总体上以工作过程来选择教学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实际应用的经验、策略的习得为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与统一。
二、项目教学法在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原则
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主要有《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分析与管理》《团队与组织管理》等,这些课程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转化为项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使其具有一定高度的企业战略思维、一定的企业生产运作能力、一定的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一定的市场反应能力、一定的财务知识和管理水平等,是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结合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本人曾在企业工作和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在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层次(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学习的计划、内容范围和学习与实践深度、所能达到的目的或要求等进行科学筛选,尽最大可能发挥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科学且合理地调配教学资源,高效率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全局性原则
项目教学法是个全局性、系统性的教学过程。从项目导入、信息收集、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到项目评价,要从整体性看待这个教学过程,不可孤立看或分割看,注意项目在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统一性。如工商管理类课程间的关联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特点和个性,并使其适应工作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与教师的职教素养和能力相结合,逐步适应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和实践。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项目教学法的一大特色,也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在项目工作过程中,所设计的项目应具有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且具有实用、可操作的特点。通过项目工作过程,让学生在项目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体验、获得知识和经验,能够顺其自然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经过考察、探究、体验和创造性的活动,找到工作的乐趣、探寻知识的快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
(一)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首先,项目的选取与设计是保证项目教学法开展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原来按学科逻辑顺序编排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按照项目工作过程的知识来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以项目运作的形式,注重教学内容按项目的特点和社会工商企业的运行、生产的实际情境来安排或模拟。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建立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以所学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构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中。以《生产运作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为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围绕实际生产企业一线生产和管理人员进行设计,根据企业实际进行人员岗位和职责的设定,紧紧围绕生产计划员、仓库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质量管理员、生产计划主管、质量控制主管等工作岗位所具备的岗位技能来设计编排。其次,按照项目的内在关联度和当前社会上企业的生产实际,确定课程项目模块。如《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项目:(1)企业组织生产与战略决策过程;(2)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4)设备管理;(5)库存控制与管理;(6)企业erp的生产实施;(7)产品质量控制等。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应用策略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从“项目导入─信息收集─项目计划─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六个步骤来逐步完成教学设计内容,即“六步法”。在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1)学习小组的组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针对工作任务和内容建立学习小组,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流程步骤安排教学过程;(2)学生接到项目任务后,通过小组的协作,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堂总结和课后复习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后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指导者和协调者。德国的鲁道夫·普法伊菲尔认为项目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及主动性,在项目小组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项目创意,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出决策后实施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围绕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3]。(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一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可带着项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深入社会企业中考察、调研、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活动,让学生去探寻项目任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推动或拉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4)积极评估项目的完成结果,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对项目教学法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
四、项目教学法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下一項教学项目改革,对高等大专院校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作为高校的管理者,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其次要推动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让教师逐步从思想认识到接受并掌握项目教学法。教师也应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进行转变,转换传统教学思维模式。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一改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和协作者。学生与教师是共同任务的完成者,是项目任务的协作者或合作者。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较高,学生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思考,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针对项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和教师要合理配置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对任务结果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用到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
(三)教师职教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和职教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加强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学习和方式学习,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教师应不断加强企业实践,不断加深对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理解和认知,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开展各种类型的项目合作或实践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也完全符合我国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要求。
五、结语
探索和研究利用项目教学法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较好的质量和效果,对促进高等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将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和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类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关于项目教学法及相关概念的认识[J].中外企业家,2015(8):209-21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尝试运用模块教学理论,依据课程体系将不同课程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板块。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以及其他课程等5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经济法规”、“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等课程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技能课主要由“连销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训课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44%;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特色所开设的一些课程,如“东莞经济综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沟通”、“公共关系”等,占总学时的5%左右;另外5%主要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在全院教师所开设的一些特色课程中自行选修。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仍旧局限在学科方面,对于实践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相对比较少,同时,过于追求课程体系的大而全,缺乏将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衔接。
二、当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呈现趋同化现象
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所设定的一种预期。在教学活动组织和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其得以进行的核心,在教学工作中,任何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是基于这一目标来进行的,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估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该目标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个人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准确反映其管理能力与水平,而我国高职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基层管理者,这就导致课程体系设置内涵不清晰、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另外,在该专业的教学目标设置中,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趋同化现象。尽管各高职院校无论是其办学条件还是历史文化,甚至是在区域依托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这一差异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未能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各校自身的特色或不同。因此,在市场需求不断多元化的今天,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无法较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
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结构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缺乏职业性,同市场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在课程的教学中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相对较少。3.在课程的开展中,应用性的课程比例较低,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学科的设置缺乏实际性、前瞻性等,缺乏对市场发展的有效调研,普遍存在着照搬的现象。5.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少,没有充分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缺乏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6.学科没有有效地同职业岗位进行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时脱节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培养和发展中存在片面性,使得学生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后,无法良好地开展和适应工作。
(三)综合能力及技能培养有待强化
通常来讲,要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是一个非常适用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状况。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所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有效应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配置水平都相对较低,而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则相对比较偏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掌握了较好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却比较受限,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践课程存在脱节现象,还有的院校为了能够凑足学分,在课程体系中重复进行实践课程的设置,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课程实施途径单一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普遍重视对专业类别的系统性发展,同时,在学科内容上也主要追求专、精、深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师类别中理论教师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和技能教师、实习教师的比例却比较低。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能力远大于实践能力的现象。由于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不高,就算建好的实验室等基地也大都成了摆设,使用率相对比较低。同时,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模式,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同社会和企业的衔接相对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相对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创新意识。
(五)考核形式僵化,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现阶段,我国各高职院校教师通常都具有较重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够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考核,在大多数课程中都倾向于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来进行,采用论文来考核的方式仅出现在少部分的课程中。一些类似于创业策划、演示等方式的考核,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通常很少采用。而在考试中,通常倾向于采用闭卷考试,只有少量选修课会采用半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在题型的设计方面,通常涵盖了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等。因此,这一评价方式最终反映出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缺乏对于主观性分析和扩展性的考核。通常来讲,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对其相关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客观知识的传授,然而,学生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基于现实环境所进行的相关决策和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能力,是难以从理论知识中得到提高的,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分重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表现出来。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意识;进而在课程的日常开展中,有效地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对市场需求进行探析,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自身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适应能力,使得学生的发展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培养中,应该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大对学生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促进其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同时,还非常重视学生管理咨询能力的提升等。
(二)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的,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需要紧密地衔接“知识—岗位—技能”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1.应基于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充分融合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重视专业性质和学科核心课程的构建,调整课程设置以达到最优的配置。同时,需要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正确处理好本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逻辑关系。2.在课程的设置中需要基于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实际操作和需求进行充分协调,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岗位提供一定的帮助。3.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全面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针对企业管理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4.在课程的设置上还要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为学生在以后的创业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增加实践创新课程的开设比例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市场需求提供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一最终目标,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体系。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增设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2.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比重,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在开展实践操作课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的比重,不能只局限在学校层面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实验室等配置完善的实验场地设备,同时,设置研究小组,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实践创新课程。例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对管理学知识进行探讨;通过在学校举办企业管理模拟大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等。4.学校应加强同企业或政府等单位的有效合作,利用暑期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同时,为他们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提供帮助。
(四)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师资队伍的影响。在师资力量的设置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适应人才培养的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导向,不仅重视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还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更新。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电技术等快速融入到高职教学中,另外,也要鼓励教师进行相关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经验。2.学校要积极地协调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邀请企业或者社会中经验丰富的知名人士到校演讲,与教师和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际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讲座的开展、管理技能演练等方式,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团队的学术能力和企业实务操作能力,不断优化高职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转与实施。
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主,这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渐变为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同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也各有不同,20世纪之后,知识、全球化、网络化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国际竞争也愈加激烈,面对新时代下的各种挑战,企业要创新传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将人最为企业管理的主体,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员工能力的提升、素质的培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以人为本”确立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观念,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和提升。
一、简述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工商企业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知识管理。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主题,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形势,知识成为了经济的基础,创新、实践和传播成为了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随着知识经济的兴盛和发展,企业管理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创新和改进。首先,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的管理基础,受到经济形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到目前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多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第三阶段是行为管理、第四代是现代管理,而知识管理已经是第五个阶段。知识不断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也逐渐成为企业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掌握了知识技术就是掌握了时代的命脉;其次,知识经济凸显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成为了公司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元素。所以,公司要想实现根本上的提升和进步,就要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培养。
2.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目前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它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企业走出中国,走进国外市场,不仅能够获取国内资源,还能利用国外的技术和资源。但与此同时,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加大,环境、经济形势、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大。为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传输手段,加快信息的传递,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实现企业管理的柔性化、网络化发展。
3.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是目前最主流的经济形势,网络经济使企业管理出现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加快了生产速度、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它也有很大的弊端。在网络经济的影响下,企业管理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一方面,技术的变革改变了经济环境,进而衍生了新的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网络技术也为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由此可见,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的创新和變革是必然趋势,企业管理不仅仅要注重内部的控制,还要加强外部的适应,效率和素质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
二、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工商企业管理手段的创新
据报道,2017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在3月27日在北京举行,各界企业管理者、学者、政府都纷纷参与到大会之中,就企业管理创新、振兴实体经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管理经验和实践成果。由此可见,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工商企业管理手段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1.加大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新经济背景下,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在逐渐的加大,为了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吸纳更多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加大人才的招收力度,积极吸纳各界人才。积极接纳无工作经验的高材毕业生,建立专门培养毕业生工作实践的培训班,为实习生提高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场所,进而创造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建立合理的选才机制,加大岗位竞争力,采取科学的人才评测手段,将优秀的人才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建立公开、公正的考核机制,严格审查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的人用。此外,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和提升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员工的培养方式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创新、知识和技术的培养,还要注重人才的精神需求,关心人才、爱护人才,进而增强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战略。首先,要认真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且将其贯彻到底。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重要的发展观念,是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其中,以人为本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要注重企业整体素质和文化的提升,加强员工的道德建设,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要注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和自主地位,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企业;其次,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内涵和行为规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企业文化能够使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身,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从而梗进一步增添企业的活力。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不仅能够使运功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更多自身价值,进而提升工作热情,还能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加大企业的竞争力度,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能够勇往直前;最后,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具体内容如上文所述。企业氛围的创造要依靠企业所有的员工共同努力,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员工创造一个自由、舒适的工作环境,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一方面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才观念;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现代化的经营和管理。
3.加大网络技术的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经济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中航工业改变了传统的串行研制模式,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三维设计标准,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飞机防寒的设计、飞机的试飞、关联设计等等。由此可见,网络技术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改变。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和转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现代化的经济模式,企业不仅要加强内部的管理水平,还要加大外部的竞争能力。所以,企业要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格力企业设计了一个产品可识别的身份信息,从而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数字平台,实现了管理的精准化、快捷化,从根本上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开放,加大了我国企业的发展空间、扩宽了我国企业的竞争范围。中国在实现“走出去”的过程之中在不断的变换经济形势,并且适应国际的经济市场和运作规则。
新时期下的企业管理也要根据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创新和变动,企业要從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实现管理理念的突破。网络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生产力,网络和企业密不可分。在企业实现了网络覆盖之后,一方面要注重员工网络技术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注重网络附加值的增加。网络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可以建立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库,实现内部的信息共享,从而降低信息成本和流通成本;其次,实现管理组织和管理功能的革新。在管理组织方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推进,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实现高层决策者和基层执行者的直接对话,改变原有的分工细化的组织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互联网管理组织的建立;在管理功能和管理方法方面,计算机的信息功能不仅仅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还能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管理方法也根据管理目标出现了变化,减少企业重复呈送报表的负担,加大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使企业管理能够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不仅如此,网络化的管理模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减少管理人员的,增加更多的技术员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工商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合理利用网络科技,从根本上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颜罗嗣超.试析新经济形式下工商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J].数字化用户,2013(06).
[2]李志勇.浅议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2016(07).
工厂跟单员个人简历范文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62 cm 5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1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聘职位: 团购业务员、采购员、工厂跟单员: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花都区 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担任职务: 采购员 工作描述: 市场情况分析,市场价格谈判,报价。对相关资料总结,下订单。并且交由物流部门运输。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担任职务: 信息服务顾问 工作描述: 为客户解答业务知识及帮助客户解答相关问题,并且每月成绩能保持中上水平 离职原因: 实习到期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11-06-01 所学专业一: 工商企业管理 所学专业二: 市场营销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8-09 2011-06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性格开朗,对待事情有较强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在工作上多次受到上级管理人员的认可,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力。在职期间经过几个阶段的系统学习,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汽车饰件用品方面有一定的国内外客源。希望在提高自已的同时能加盟到贵公司。诚诚恳恳、执着的敬业精神是我最大的优点和财富,期待与您的面谈。 详细个人自传 短短的几年学习生活,造就了我独立的人格和系统的思维能力,开辟了人生新的篇章。踏入社会,从事外贸行业五年,我已经非常熟悉外贸流程,也能独立完成好所有工作。坚信我也能把下一份工作做得很出色。
虽然我是从零开始进入贵企业,但我相信我自身的能力,并以最短的时间来熟悉生产和营销。不久我将成为贵公司有用的人才。
实现自我价值是我迫切的愿望;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是我不变的宗旨。记得我是一个主动、负责而且勤奋的人,而如此对贵公司的业务关系有积极的效果。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广州东圃小新塘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有复合性、应用性的特点,是具有很广的适用性的、社会经济各领域有广泛需求的专业。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有用武之地,社会各领域、各单位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瓶颈。高职院校在过去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面对市场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的高要求,有心无力。近年来,一些高职院虽然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然而很多问题依然存在。
1、办学思想偏差
高职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办学思想偏差,导致办学定位不能正确适应市场需求。在实践性教学中,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受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的限制,少安排或基本不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致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一本教材一讲就是几年的情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落后,实践性动手能力弱,很难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应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
2、考核评价体系制不合理
上级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不科学,偏重于重点学科、实验室、课题和等方面,而忽视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3、教学与科研经费不足
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必须保障教学与科研的投入。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尤其是由地方财政拨款的高职院校的情况更为严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不足必然导致教学科研得不到有效投入,因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更难以开展。
4、缺乏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诸多原因,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没有应用好实践教学的方法,导致实践教学变成了自习课,老师无法引导,学生无所是从,实践课流于形式。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就如何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机制
高职院校在合理安排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市场需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建立健全教学和科研等考核机制; 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社会调查,建立良好的社会人才需求分析、调研规划等制度,以便能把握住社会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的脉博. 使专业建设能有效体现出目标性和前瞻性;专业建设应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及常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缺和教学素质综合考评体系等制度。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把“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作为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管理,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的职教师资队伍。
第一,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准入制度。按照“学历证书+‘双师型’教师技能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鼓励、引导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技能证书后到学校任教。
第二,提高高职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与学历层次。真正成为一名高职教师,入职培训是必须的。在德国,一名职校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的工厂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教师经常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要支持教师在职修读研究生课程,提高学历层次。要将教师继续教育作为各项考核的主要指标和职称评定的主要条件,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3、加大教学与科研经费投入
必须增加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尽快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职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高职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以确保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与企业通过联合办学或社会赞助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等问题,以此来加大教学科研的投入力度,从而强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多种课堂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国外的职业教育方面有不少可供参考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如:美国的职业教育:
(1)走出教室。职业教育部门注重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职校经常会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如工厂、超市、农场、社区等。在指导老师的管理和指导下,学生能自主获取实践知识。
(2)在做中学。在美国的科学教育课堂中,首先突出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能力。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调研市场,回校后再结合理沦知识对调研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此后,指导老师适时进行情景模拟,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家庭参与。职校会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一般选择学生身边所见所闻的典型事件为对象进行市场调查、经济研究,并要求对各类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及结果作出书面的记录。职校定期在学生中进行交流,并请家长参加这类学术研讨会。实践证明,这不但能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指导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现象的热情,更能提高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
(4)借助外援。学校经常邀请科学家、工程师、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高层管理者进人学生的课堂因科学工作者长期养成的工作方式和思维习惯,常常会启发与他们相处的学生提出和讨论问题。由于科学家直接走进了学生中间,消除了学生对科学家的神秘感,学生们对科学家的学生时代、科学家工作习惯等特别感兴趣,学生们从科学家那里学得更多的是得到了隐性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另外,还有案例教学法较适合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案例教学法分插入案例教学法、讨论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案例情景教学法。
(1)插入式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讲课内容的需要,适时插入一些小案例,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消化重点、难点、疑点并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简易型案例教学法。此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法中,效果明显。
(2)讨论式案例教学法,一般在学生学完某一理论章节后进行。专业教师可以选取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采用此类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案例的讨论进程。
(3)模拟案例情景教学法。此法在学生对具体专业课知识有了较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如当学生在学完《企业运营管理》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模拟案例情景教学。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
美国和德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道路,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同时期的许多学者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在此不一一例举。本文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国家的发展在立存高远的同时,又必须有合适的起点与切入点。因此,在不同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国际政治背景的前提下,大学也必须因循着相同的使命,确立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目标,这种目标的时代差异累积的结果是实现共同的使命。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大学所应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充分整合的、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具备较强能力的人才,但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现实的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更应具备融入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但同时也蕴积着相当的潜力,可以厚积薄发,即所谓“学理”与“术用”兼具者。为此,我们应当面向未来,领悟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已任。
因而,本着培养国际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出发点,高等教育机构首先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思考并初步确定要培养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把目标设定好,才能以终为始,找到最优达到目标的方案。本文所说国际化人才是指在未来可以参与国际工商企业运作的人才,其典型特点是:站在全球化的视角进行思考,哪怕仅仅是一个小企业的小问题,比如采购一种原材料;随时可能与全球各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比如世界范围内询价;随时灵活地根据局势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策略。总之,仿佛全球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而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其中的一员。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目前就不是这样做的,只是说明我们需要更好地梳理思路,做出策略规划,有步骤地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把最重要的观念、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二、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
1.意识观念与知识技能并重
传统的大学教育更多地在传授知识,而世界在变化中存在,往往大学毕业了,四年前学的东西已经旧貌新颜,甚至在同一学期一门课还没有上完,教材的内容已经被刷新。基于这种历史时期的特定现实,让学生有正确的意识观念、快速获取知识并消化应用的能力比单纯地记忆就显得重要了,因而现在的人才教育要使意识观念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并重。
2.思维模式塑造重在应变力
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不同,掌握一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在当今国际化竞争的格局中难以敌千军,因而培养灵活的应变能力更是教育的焦点。比如思维在二极间的跳跃,包括宏观与微观、结构化与零散化、全局观与局部观、发展观与静止观等。这不仅仅要求课程的设置要相得益彰,更要求教学方法得当。好比林语堂先生谈到他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经历,本来相同的一门课,但二位先生的论点截然相反,但校长却要求同时开课,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去辩证地评判与吸收。
3.更民族的才是更国际的
国际化不是全盘向别人学习,那样会永远落后于人,学习的目的在于超越,学生应有更强的本民族理论研究功底,才能在国际化的平台中展现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复旦大学的东方管理哲学研究、老子庄子孔子学说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与人文思想的内涵,更是国际管理理论家与实践家所共同关注的,尤其在管理思想变迁的时代,东方思想更彰显出其博大深厚的历史魅力。
4.整合教育
传统的教学比较单一,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学更应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中,将不同的内容、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立体整合,以提高教育的效率。比如同样是外语教学,教学的内容可以辅以国际商务文化,教学方法可以重在培养沟通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角色扮演法及情境模拟法等。
三、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1.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从二个方面来看,一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内容,二是专业课程所需要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博而专,以求触类旁通,共同形成人才所需要的素质结构。
(1)素质教育。我们都很了解,国际化大企业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看重的并不是具体的专业成绩,更看重的是其基本素质,这不单是因为目前学校教育的专业与社会所需求的岗位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更多的岗位工作技能需要到岗后训练,更在于世界变化越来越缺乏可预测性,因而素质才是应变最好的武器。具体来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教育应强化的是: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中国经典文化概述、中国经典管理思想要览等;②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如国际商务文化、跨文化沟通技能等;③创造性思维技能训练。如创造性战略思维能力、问题的创新解决能力等。
(2)专业教育国际化。即现有的专业课程都采纳国际通用版本教材,并增加相应内容的国内研究概况,让学生在中西对比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一些专门的课程或讲座,如①跨文化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同处一方时的管理方法;②跨国公司研究,跨国公司在全球经营中如何完成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协调的研究。
2.教学方法的国际化
(1)双语教学。在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双语教学。
(2)情境模拟教学。模拟国际化的工商企业管理情境,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法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完成教学。可以购买或引进工商管理模拟软件,也可以培训各科目的教师自己研境模拟教学的方法。
(3)参与国际模拟。世界各国的模拟教学发展水平不一,但西化背景的国家比较发达,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因此,加盟到国际模拟的平台中去,这是一条捷径。
(4)启发式教学。工商管理是一门操作性、技能性较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无法使学生know-how,而更多的只是know-why 或know-what,因此要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师给学生更多的课题,让他们在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教师更多地总结、提示,而非告知。
(5)更多的实践。很多学生毕业了,还没有去过工商企业,最多是在实习的时候参与到了一二家之中。这很难给学生比较的机会,因此学校要同当地的跨国企业(不同投资背景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关系,让学生每年系统性地入厂实习。
(6)能力提升机会。比如开设论坛给学生公开演讲、辩论的机会,谈论一些工商企业管理的话题。
3.教师国际化
(1)选用教材双语化。为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语言技能,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采取中英文双语教材,使学生了解国际化范例,取消专业外语课程,但在各门课程中要求教师双语教学,即更广泛地、更大面积地促进语言技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的提高。
(2)教师的国际化背景。一方面是聘请外籍教师讲授专业课,而并不只是语言课;另一方面是聘请留学归国人员,再者就是本土教师的国际化知识与技能预培训,即超前于学生的培训。
(3)教师国际化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本身对跨国公司的了解,深入实习,或送出国进修、访问与专门培训,或聘任有跨国公司背景的人士担当教师。
4.教学环境国际化
(1)人文环境。使布告、文件等书面沟通和语言等口头沟通增加国际化的感觉,强制性地培养大家的外语能力,甚至包括教学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外语学习。
(2)物质环境。使教学办公室、教室都能以双语的方式、工商企业管理的方式来展现。所有的公文、教学与科研文件,都采纳工商企业管理的模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完成学习。而目前国内工商管理教学机构的环境与未来的工作环境相差太远。
总之,我们强调“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虽然上面描述的内容不会一蹴而就,但只有事先预想并设定了发展目标,然后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才可能使教学单位一步步逼近目标。如果不这样做,而等到外部环境的发展要求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的时候,不只被动的感觉难受,期间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与机会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个人概况:姓 名:王清清 毕业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性 别:女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出生年月:1987年6月7日
邮政邮编:460079
通信地址: 手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技能总结:
英语水平: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尤其擅长撰写和回复英文商业信函,熟练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算机水平: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熟练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ord excel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实习经历总结:2006年7月 某化工网站电子商务实习。实习期间主要职责是1、协助网站编辑在互联网查阅国内以及国外的化工信息。2、搜集,整理相关的中英文资料。
2007年7月 某信息咨询公司专职话务咨询 工作认真负责 有效、及时、准确的服务于客户 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超额的业绩,赢得了同事和主管的认可。
教育背景:2005年9月——2008年7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2002年9月——2005年7月 京山县第五中学
主修课程:法律基础,审计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广告学,市场营销学。
专业选修课: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 职位说明书与岗位报告
获奖情况:三次校三等奖学金 一次校单项奖学金
然而,从近几年各大高校新生研讨课的探索和实践来看,不难发现,该类课程的实践基本集中在本科院校,其设立新生研讨课的动因是“让学生尽快完成向学术角色的转变”,对高职院校如何开展新生研讨课尚未有涉及。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它有别于普通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在新生入学教育教学模式方面也是如此。鉴于此,为进一步深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2010级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并学会自主学习,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10月首次开设了13门新生研讨课,其中《,走进工商管理》是针对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群(包括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四个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新生研讨课,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者,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高职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2《走进工商管理》课程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明确“岗位、职业、工商企业和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逻辑关系,明了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以及相应岗位员工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引导新生了解所学专业所面向的岗位、职业现实要求,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建立一种师生沟通的新渠道,提供教师和新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能够问所想问,知所想知,初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转变;让新生学会项目学习的方法,为后续项目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3《走进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为达成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生研讨课的要求并结合高职学生生源的特点,本课程拟采用“问题驱动、教师引导、互动交流、拓宽视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设计教案时,考虑到学生对现实中的企业运作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以及未来就业岗位对学生技能和素质要求的“无形性”特点,采用了现场考察、现场授课、现场答疑等以企业工厂为课堂、以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为目的的授课形式。
基于上述认识《,走进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认识工商管理篇、走进工商企业之感性认识篇、感性认识升华篇以及‘专业、职业与我们’剖析篇”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而展开。(如图1)图1显示了《走进工商管理》课程的实施方案,总课时为24节。其中“,走进工商管理”这一专题为4节课,在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属于本课程学习“热身”阶段。
第二阶段“走进工商企业:感性认识”占12课时,这一专题在本课程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课堂基本设在企业(工厂)现场。鉴于本校所在地宁波是服装大市,因此选择服装制造和销售、贸易企业为本课程校外合作方。具体操作是这样的:首先进工厂现场(或销售现场)体验,由车间主任(市场部主管)陪同讲解,参观结束后,接着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岗位职责、岗位素质能力要求、职位晋升路径等做一一分析,最后由公司总经理宣讲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回答学生的提问。学生回校后对现场所见所闻进行梳理,对尚存的疑惑通过查阅专业知识或与老师讨论。
第三阶段“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在热烈的讨论中进行的,基本以学生为主导,即学生上讲台讲解(依不同专业分四个环节)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疑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补充。第四阶段“专业、职业与我们”主要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岗位、职业与专业课程学习”进行梳理,同时邀请已毕业优秀毕业生(以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为主)回校与学生分享当年的学习经验和当前的就业环境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使得大一学生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能对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作一合理安排。
4《走进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走进工商管理》新生研讨课目前在我校已实施一轮,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共20名同学。考虑到现实企业生产流程以及团队合作时能够做到专业的互补性,选拔的学生由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四个专业组成,每个专业各5名,即每个团队由来自四个专业的学生构成。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无论是在教室里课堂授课、小组讨论还是去企业实地考察、听企业现场报告,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男生也一改往日“学习惰性”,在小组中扮演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同时由于小班授课,且基本以问题导向,以“头脑风暴法”寻找问题答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距离拉近;再者,由于本课程融合了《新生始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且以实际行业为背景,使得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目的以及个人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尽管在开课之前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准备《,走进工商管理》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在后续授课加以克服和完善。
5.1进一步完善课程基本文件,加快教学资源建设由于没有相应的历史积累,所需的课程基本文件和教学资源比较缺乏,除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之外,教案、教学课件、案例集、试题库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考核方案等相关资源相对比较缺乏或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因此,要加快本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并争取建立课程教学的网络资源。
5.2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保障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走进工商管理》课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工商管理专业群(包括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熟悉工业类企业和商业类企业岗位设置的原则、岗位要求,进而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认知“岗位、职业、工商企业和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逻辑关系,间接实现对新生的入学教育。那么这样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与相关的学生以及听取企业等方面的反馈后做出调整。
5.3进一步细化课程的评价机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本课程的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细化与规范,要以学校“三评联动”(学生、教师和企业三方评价)的评价机制为基础,结合“三维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后续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化繁为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保证了评价的科学与客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力的保障本课程培养目标的完成,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将此落到实处,就需要在大学教育的每一环节、每一门课中得到体现。
“中小企业管理”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课题组以市级示范专业群的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中小企业管理》为切入点,在归纳和总结课程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序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中小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 中小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1 对教学内容取舍不当
中小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领域宽,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在教学中常出现以下两种不得当的情况:①教学内容没能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重难点不突出,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庞杂,且和其他以往学习过的管理类课程内容重复率高。②教材取舍不当。主要表现为:a教材内容和信息相对滞后性,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没能结合行业用人需求战略的变化,中小企业管理前沿的发展动态。b教材内容选取未能考虑到高职生和本科生自身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专题讲座、中小企业管理实例分析等来弥补教材的不足。
1.2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以课程、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课堂灌输,缺乏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单一,理论部分的教学活动主要限制在课堂上,实训部分则是限制在实训室并按教师设定的实训程序进行。封闭的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课外延伸,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不能有机融合,学生所学不能充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学内容与社会活动缺乏联系,学生不能通过学习与实践整合知识,终而导致“知识无活力化”,并致使学生缺乏联想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就业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受到制约。
1.3 传统的应试化教育评价模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现行的课程评价考核仍将考试分数作为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唯一标准,这种用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学的全部效果,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只局限在考试范围内,在学习中缺乏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潜质,也打消了那些注重创新教学的老师的积极性。
2 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2.1 基于工作过程序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工作任务
课题组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一起对中小企业现行的用人需求和企业的创立、组织人事、财务及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讨论,对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确定各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再按工作过程对各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最后分析每个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1]。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整合确定学习领域,序化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章节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而各章节课时的分配及课程理论和实践学时比例的划分,课题组则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用人需求战略的变化、学情分析、中小企业的管理前沿及其自身的特点进行的。
2.2 以实用为导向设计实训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在课内实训的设计过程中,以理论的实际运用为导向,增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将原先单一的案例分析改成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及沙盘模拟实验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充分实践,通过学习与实践整合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2]下,培养自己科学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在人力资源这章节中的人才招聘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课内实训里,教师让学生依据自身组建的模拟公司的岗位需求对招聘计划、招聘广告、考核方式及试题等相关文案进行自行设计,组建招聘小组,制定选拔程序;然后据此进行模拟招聘;最后分组进行招聘效果评估,各组依据招录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招聘环节中的得失,交流心得,并就此修正自身的招聘方案,教师就最后的汇报进行综合点评。
2.3 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方式,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小企业管理”教学内容的叙述性较多,与以往管理类课程内容有所重叠,传统“灌输式”教学常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多而杂,枯燥无趣,缺乏创新思维的锻炼。为此,课题组运用“构建主义”现代教育理念[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方式,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2.3.1 在课内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任务内容一般为课程中的新知识、新技能;任务的选取、分割及细化均由教师完成;一节课或一次课实施一个任务,依据课程内容也可穿插多个任务;以本专业为基础选择任务,交给学生的任务一般不会很难,要求在课内完成;任务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4]。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教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思考,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例如,“中小企业管理”课程有十二章内容,这十二章内容我们可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课程开发讲授,在每一章或相关联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完成后,可设计若干个小到中等的任务实施穿插教学。引领学生带着企业管理问题学习理论知识,从“听而有所得”的被动学习转为“思有所得”、“辩有所得”的主动求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中小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管理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
2.3.2 课外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选取校、市级创业设计技能竞赛、教师的横向课题或校企合作企业的真实任务为“项目”任务以达到对前一阶段课程知识、技能传授的总结与升华;项目内容中含有学生从来未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例如,当中小企业管理课程全部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把握商机自行选择创业项目撰写创业计划书参加重庆大学生创业大赛或是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投资风险评估作为大作业,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让学生学会合作或独立发现、分析、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得其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4 优化教学手段,搭建“多媒介、多形态、多功能”的立体化教学平台
除加强传统的纸质教材建设外,为进一步拓展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时空,还进行“多媒介、多形态、多功能”的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搭建,对于提高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内容丰富、设计精巧、适用面广的多媒体课件可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将书本和板书无法生动展示的企业创立和经营过程中典型的案例全方位地呈现在每个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小企业管理大家谈”微博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涵盖了中小企业管理前沿、中小企业的国家扶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创立及经营经验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可实时发起讨论,拓宽了师生讨论交流、质疑解惑的渠道。
2.5 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
以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从对学生单一的知识量的评价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转化,加大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测评的分值权重。将考核的方式由传统的“终结式”改为“过程式”,考核内容由传统的“重记忆”改为“重思考”,采用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方式[5],通过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训、实践成果考核、技能竞赛及相关证书成绩等来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 如课堂讨论交流、报告撰写、创业实践、创新活动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创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 改革实施成效及结论
中小企业管理课程的改革,尤其是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引导学生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管理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的训练,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改革,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近3年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模拟经营大赛中,我校与省内工程职业学院、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等示范高职院校同台竞技,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获奖学生中有大部分考入了重庆工商大学等省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其他所有学生在毕业时都能得到企业认可,顺利就业。此外经过几年的教学,学生的职业资格证通过率、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也逐年提高,截至目前,学生的职业资格证通过率90%,学生就业率97.5%,(其中自主创业率上升到3%)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5%。
参考文献:
[1]姜平.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24-26.
[2]金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117-119.
[3]王青.建构主义下的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2008(2):32-46.
[4]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254-255.
应聘岗位求职简历1个人信息
姓名:___
性别:女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户籍:___
年龄:__
现所在地:__
身高:__cm
希望地区:__
希望岗位:公司文职类-文员
行政/人事类-人事助理/文员
行政/人事类-行政助理/文员
行政/人事类-其他相关职位
工业/工厂类-跟单员
寻求职位:跟单、文员
待遇要求:2000元/月可面议
最快到岗:随时到岗
教育经历
20__-09~20__-06 __商学院经济统计学本科
工作经验至今1年10月工作经验,曾在2家公司工作
__公司(20__-05~20__-06)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行业类别:橡胶、塑料制品
担任职位:文员岗位类别:文员
工作描述:1.收到销售订单,入ERP系统
2.用ERP系统进行生产需求分析,并申请托外加工
3.收到IQC报告后,根据订单欠数、托外欠数及仓存数下计划生产单
4.收到超PO,下计划单
5.整理送货单,做备货纸
6.打送货单,整理送货单
离职原因:个人原因
__公司(20__-07~20__-04)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行业类别:住宿和餐饮业
担任职位:总机接线员岗位类别:前台接待/礼仪/接线生
工作描述:1、转接电话,回答客人及度假区其他部门员工的问题,为客人及内部员工转接电话。
2、为客人提供叫醒服务、免打扰服务等。
3、上传下达。
离职原因:家里有事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无
计算机水平:初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熟悉微软办公软件WORD、E_CEL、POWERPOINT的使用。
技能专长: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计算机操作熟练
语言能力
普通话:流利粤语:流利
英语水平:CET6口语一般
英语:一般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前台文员
其他要求: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本人积极乐观,动手能力强,认真负责,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适应力、感悟力强,能很快融入团队;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喜欢和勇于迎接新挑战。
应聘岗位求职简历2姓名:___
性别:女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户籍:__
年龄:__
现所在地:__
身高:__cm
希望地区:__
希望岗位:销售类-人员-销售代表
销售类-人员-业务员
教育经历
20__-09~20__-06_ __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大专
20__-09~20__-06_ __中学普通高中高中
培训经历
20__-05~20__-06 ___公司康耐斯汽车养护品
20__-01~20__-03 __业务套餐
__公司(20__-05~20__-11)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行业类别: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
担任职位:行政助理岗位类别:行政助理/文员
工作描述:1、协助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维护工作秩序;
2、负责公司员工的考勤管理;
3、负责公司全体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发放办公用品、印制名片、办理餐卡、定水、定票、复印、邮寄等事务;
4、负责接待来宾,接听或转接外部电话;
5、负责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类文件的归档管理;
6、负责公司的车辆管理工作;
7、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8、担任人事档案归档、招聘流程安排等具体工作。
离职原因:另求发展
__公司(20__-01~20__-03)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行业类别: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担任职位:电话营销员岗位类别:其他相关职位
工作描述:在中国联通公司担任电话营销员,通过直销的方式发展客户,对客户进行回访、调查,受过电话营销,有关产品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语言亲和力较强,锻炼到较好的表达能力。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工商企业管理
计算机水平:初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WIN_P和word、E_cel等office软件
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熟练办公自动化,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技能专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性格热情外向,喜欢体育运动,特别爱好羽毛球
待人真诚,做事有上进心,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处事自信、认真、有主见,不怕辛苦。
语言能力
普通话:流利粤语:流利
英语水平: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证书一级口语一般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我希望能进入一个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公司任职,愿意从底做起,在工作的过程
中逐渐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本质工作做好,工作中虚心学习,培养
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充满自信的干劲和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去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一切困难。
其他要求:希望公司能提供培训机会,使个人能不断学习和完善,在薪酬和升职方面能够
充分考虑每一位优秀的员工。
其他要求: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良好的社交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个人工作风格:敢于创新;充分沟通;大力执行;谦虚谨慎。
个人工作态度:把企业当作家庭,把自己当作家庭的一员,企业的财富就是我的财富,在努力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应聘岗位求职简历3___
目前所在:__区
年龄:35
户口所在:__区
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诚信徽章:未申请
身高:__cm
人才测评:未测评
体重:__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市场营销总监/经理/主管,项目总监/经理/主管,区域销售总监/经理
工作年限:8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不限
希望工作地区:__,__区
工作经历
___电子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__-01~至今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担任职位:销售总监
工作描述:
1、负责制订年度工作,并组织检查落实;
2、负责设定分公司内部机构,并制定其职责;
3、建议任命各部门负责人,并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4、对大客户连锁客户重点维护,省内国美、苏宁、广百、华润万家、家乐福等连锁;
5、组织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并会同有关人员检查落实,以身作则,率领属下完成总公司的各项目标。
6、定期组织对员工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进行综合考核,负责完善培训制度,不断促使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公司培育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人力资源;
7、负责经济合同有关事宜的总体协调和审定,并督促合同的执行完毕;
8、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了解同行业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在预算内控制成本增长点;
9、认真掌握各项业务,财务统计数据,进行财务状况分析,监督财务管理,一切费用及报表应确实过目,再予签章,严格控制不合理费用开支,严禁利用公司获取利润,设小金库等;
10、对公司的资金、固定资产及一切公物具有监督管理责任。
盘活资金运行,及时回收工程款,防止呆、坏帐发生,严肃财经纪律。
11、定期以书面形式向总公司述职
离职原因:
___集团
起止年月:20__-12~20__-12
公司性质: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担任职位:营销中心经理
工作描述:
1、开拓市场,签订商
2、建立营销团队:销售、推广、内勤等
3、销售管理:区域划分、人员安排、费用制度、任务分解、销售政策等
4、渠道管理:传统批发渠道、商超渠道、KA连锁渠道、工程订单渠道
5、市场管理:终端形象、物料设计、费用控制、活动策划、经销商会议开展等
6、客户管理:客户分类建档、资源倾斜投入、树立标杆客户等
7、团队管理:销售业绩、产品培训、销售总结、人员分配等
工作业绩:
1.率先打开了传统市场,并进入市场拓展渠道
2.率先进驻KA连锁渠道,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作体系,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参考
3.市场份额在6个月后提升迅速,依托人员、产品、政策、资源、费用的投入建立较为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离职原因:公司产品线断线
___集团
起止年月:20__-06~20__-11
公司性质: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担任职位:销售经理
工作描述:
1、区域销售:__、__,以当地市场为核心,开展多渠道、多网点销售模式,在区域内形成传统批发渠道、商超渠道、工程渠道为主体的销售模式,灵活运用现有资源展开推广促销活动,为商以及经销商带来了良性的运作过程。
2、商超主管:对__省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流商超开发、销售、管理、培训、回款等开展工作,形成了统一形象与话术,机型差异销售等模式。
3、负责__省、__省两地的市场推广工作,费用管理、物料管理、方案策划、人员安排、开展跟进与监控、总结与提炼等
工作业绩:
区域销售期间连续3个月销量第一,多数保持前三
商超销售期间销售回款额占总额20%
推广期间与各地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客情关系,建立了强势的品牌形象地位
离职原因:个人再次发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__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获得学位:管理学学士毕业日期:20__-07
专业一:工商管理专业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__-09 20__-07 __大学工商管理专业CET-4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优秀粤语水平: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4年家电行业,在1、2、3级城市指导商以及培训人员促进产品销售等工作,结合公司资源和商资源,在各地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等
4年数码行业,主要做___品牌,包括数码相框,电影本,在带l领团队销售的时候,与当地商(相框类、MP3/MP4、数码相机类、PC类)和终端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在做订单的时候,与多家礼品公司和企业、政府建立了默契的关系,是开展工作和促进订单发生率的良好资源。
应聘岗位求职简历4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__年__月__日
身高:__cm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汉
联系电话:
学历:中专
所学专业:护理学
执业证书:有执照
现有职称护士 政治面貌 团员
家庭住址:
毕业院校:__市卫生学校
实习医院:__县人民医院
个人特长:写作、画画、烹饪、羽毛球、唱歌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水平: 良好
工作经历
至今相关工作经验计有 3 年
20__年3月~20__年1月
在私人诊所当护士
20__年2月~20__年6月
在玉林市消化病医院当护士
工作职责和业绩:在护士长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病人的基础护理,协助医生护士抢救,根据医嘱完成病人的输液和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及心理健康宣教工作。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展看我的自荐书。我是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02届毕业生。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保持着治学严谨的优良传统。在这样一个学术气氛,创新精神较为浓重的环境中,在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及个人的努力下,经过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践,已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严谨、踏实、勤快的工作态度,做到自信、自立、自尊、自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成为学校文学社社员,成绩较好,在第四学期荣获“二等奖学金”,获取计算机五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在实习期间担任宿舍长,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于临床,能对内、外、妇、儿科病人进行护理,具有对急、重、危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能力。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认真做好“三查八对”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适应整体护理的发展需要。经过3年多的临床工作,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强烈认识到爱心、耐心和高度责任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临床护理和急救更加磨练了我的意志,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操作能力和水平。自信这3年的工作让我实现了更高一级的飞跃,有信心接受一份全职护士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护理工作尽职尽责!因此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热爱护理事业,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事业添砖加瓦,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
最后,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应聘岗位求职简历5基本资料
姓名:___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__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__ 身材: 155 cm 42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物业管理专员/助理:物业助理 文秘/文员 办公文员
工作年限: 2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__市__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__-05 ~ 20__-05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物业管理员
工作描述: 1、楼宇的卫生巡查工作
2、处理日常业主/住户的投诉与房屋报修等事宜,处理完毕后及时进行回访
3、协助财务开具有关于日常“管理费、垃圾费、代收水电费”的发票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康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6-07 ~ 2006-1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商业服务
担任职务: 物业助理(实习)
工作描述: 1、收楼、验楼(熟悉收楼流程)
2、房屋的维修跟进、回访等工作
3、对物业的前期介入有一定的了解,参与大型的现场收楼工作
离职原因: 毕业实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白云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 20__-06-01
所学专业一: 物业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__-06 20__-06 __学院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员中级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悉物业助理的日常工作,及应具备的素质。对“物业管理条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比较熟悉,认真学习物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