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2-07-10 05:40: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优美的诗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优美的诗歌

篇1

它只是几行简单的文字

优美诗歌

在考场的试卷里

它只是一道普通的试题

优美的诗歌

在感情丰富的人的眼里

它只是一本谱写情绪的乐谱

优美的诗歌

在诗人的眼里

它是生命的全部

优美的诗歌

在我的眼里

它则是一个奇妙的窗口

一个发泄怒气的窗口

一个呼唤情感的窗口

篇2

二、教学策略

在“诗歌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的策略研究中,我们采用集体研讨,通过“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形式来逐步解决教学问题。研究中我们重点解决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如“诗歌教学的目标如何界定?诗歌内容是否优美?优美体现在哪里?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教师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等等,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找最佳方案,有效地引导幼儿充分地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经过多轮的实践我们达成如下共识:

(一)语言支持策略

幼儿对诗歌作品的学习是否感兴趣,首先教师语态、语感很重要。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诵是点燃儿童学习诗歌欲望的助燃剂。“美的文字”需要用“美的语言”来表达,才能让幼儿感受它的美韵所在。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对诗歌的欣赏与理解不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支持幼儿学习诗歌的关键所在,教师自身独特的语态、语感是幼儿学习诗歌的标杆,更是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桥梁。

在运用语言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语音准确,语言形象生动、大方得体、不能做作;

2.可恰当地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第一次示范朗诵,不宜结合图片或课件,应重点让幼儿认真倾听,感受语句的美;

4.教师可以多次示范朗诵,让幼儿多次倾听与感知,但范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每一次的范诵,提示语要不一样,倾听要有层次性,让幼儿在多次倾听中感知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诵,让幼儿充分地理解作品,在倾听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使教师的语言在诗歌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图片、图示支持策略

诗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不是真正意义上理解诗歌内容,而是死记硬背;对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及诗歌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难以理解;并且对诗歌的结构、句式未能很好地掌握,经常用自己的语句来篡改诗歌,使诗歌缺乏韵律美、不易朗读和记忆,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便失去了继续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运用教学挂图外,还选择了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简捷明了的图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诗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且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同时又便于幼儿记忆。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学习规律。我们在许多诗歌教学中注重图片与图示的运用,支持幼儿学习诗歌、更好地理解诗歌、仿编诗歌。

(三)字卡支持策略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渗透前阅读与文字符号的认识,在阅读欣赏中提高幼儿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与阅读的兴趣,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语文学习的准备,提高幼儿学习适应能力。教师可有意识地将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运用在其中,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幼儿在看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面时无意地识字,没有任何的认字压力。这样通过从图到字的认识,既具体又形象,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在运用字卡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字卡不能过多,一个儿歌内容出示生字三个字左右为宜,最好是重复出现的字出示字卡;

2.生字卡以单字或单词为主,不能用长句;

3.生字卡的出示要把握时机,最好在解释图片内容时出现,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生字卡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当生字卡出示后,老师以“代过”为好,不要去强调字的声形义,这样让幼儿在无意注意中没有压力地认字。

(四)音乐支持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我们除了运用挂图、图片、图示外,还可以选用优美的轻音乐为背景来渲染诗歌,让幼儿在诗歌的意境充分地感受,从而提高幼儿的感受力与表现力。通过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还可以实现新《纲要》所倡导的课程有机整合的精神,在孩子们熟练朗诵出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为诗歌配上动听优美的旋律,使语言与艺术达到了有效的整合,将整个活动推向,实现了“语言”与“音乐”的有机整合。

老师还可以运用优美舞姿,将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达到诗中有舞、舞中有诗的美妙境界。

在运用音乐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所选择的音乐以优美的轻音乐为主;

2.音乐的主旋律要与诗歌内容相匹配;

3.只要旋律不要歌词;

篇3

 

死亡意象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1795-1821)和美国现代诗歌先驱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的诗歌中占据重要篇幅,传达深刻意义,反映了诗人关于生命、真实、以及美的思索。死亡的主题一直令济慈迷惑不已,也贯穿了迪金森的隽永诗行。济慈在短短25年的生命之中,遭遇了6名家庭成员的死亡,[①]这使他坎坷波折的生命中对不幸更加深刻感受。[②]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从未沦入自怜自艾。他在诗歌中抒发了对生命的执着,寻找绝对的真与美,字里行间交错着忧郁与欢欣,快乐与痛苦,生存与死亡。比较而言,迪金森则更为含蓄、内敛,在诗歌中对于死亡的质疑多过陈述,思索重于结论。生存的痛苦以及对死亡的想象也是她诗歌的主题之一。她写了500多首有关死亡的诗歌,语调变化跳跃,从怆痛到狂喜,从认同到质询,不一而足。

济慈对于死亡持有的观点比较而言可谓相当传统。他预感到夭亡的可能,恐惧自己可能“会不再存在”,对诗歌的追求也将会戛然而止。他在一首十四行诗中写到:

“……那时真实,我孤独站立

在广阔世界的海滩,沉思,

直到爱与名声沉入虚空。”[1]1818[③]

诗人对于空虚和徒劳的忧虑跃于诗行之上。在1817年的一首“睡眠与诗歌”之中,济慈只祈求得到“10年的时间/ 让我可以投身/ 诗歌之中,可以致力/ 我的灵魂规定的事业。” [1]这样微不足道的愿望竟然也成为奢求,不到四年他就去世了。

虽然死亡的恐惧如影随形,但是济慈也认为死亡使人脱离琐碎的存在,摆脱痛苦,因而得到最终的解脱。在1819年的名诗“夜莺颂”中,他写道: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 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春,苍白,削瘦,死亡。“忘掉”实为接受死亡的邀请,从而不再承受肉体与精神的痛苦。他在长诗《恩底弥翁》中,抒发了对长眠的宁静的迷恋:“我已经一半爱上了温馨的死亡,/ 用许多沉思的韵律赋予它温柔的名字/ 让它把我静谧的呼吸带入空气/ 此时死去,似乎最为富丽。” [1] 郭伟在文中指出,温馨、温柔、温暖、静谧、富丽这些形容词可以唤起审美快乐,自不待言;对“鲜红”颜色的官能感受中已经积淀了愉快的想象意义。它们的引入使主体与死亡意味之间产生了审美的缓冲。[2]101诗人此时想象了与死亡的妥协,和死后的宁静。在“睡眠与诗歌”中,他注意到了希望的美:“我们安静栖息,像是上卷的两颗宝石,/ 在珍珠壳的深处论文的格式。” [1]L120-121对于他而言,“听得见的旋律如此优美,但是/ 最美旋律罕有闻……” [1]死亡被比作更加悠扬的音乐,只是没有人听闻而已。

迪金森关于死亡的诗歌反映了她所处的时代之中社会和思想的冲突,基督教虽然日渐式微,却仍然占据最高统领,尤其是在她隐居的麻省小镇艾默斯特。她相信上帝的存在:“我知道他存在着/ 在某处——/ 沉默不语” [3]327[④]。有时候她接受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结,无人幸免,尽管留给活着的人的伤痛“那么巨大,那么无望,难以想象。” [3]1732她曾经是虔诚的信徒,“伸开我窄窄的手/ 收集天堂”,但是最终却逐渐失去了对神性的信仰,对全能的上帝面对人间疾苦却无动于衷产生了怀疑。人的脆弱犹如诗中秋天的花朵,只能接受生命力的终结:显而易见,任何快乐的花朵都毫不惊讶霜冻用偶然的力量——在嬉戏中将它斩首——金发的刺客随后离去——太阳照旧,无动于衷为默许的上帝衡量过另一天 [3]1624在诗歌中,个体的生死没有多少分量,自然和自然法则对此一视同仁。任何试图逃脱的努力被证明是徒劳的,因此不能不引起诗人的疑惑。她写道:“我当然——/ 祷告——/ 上帝来过吗?”迪金森特立独行真实,虽然满怀对信仰的渴望,却不肯轻易认同宗教的范畴。她以诗歌的形式阐释死亡与永生,而她的怀疑显然一直存在。“我推理,我们可能会死——/ 最强的生命力/ 也不能超越腐朽/ 但是,这又如何?”死亡是必然,但是死亡的意义令迪金森大惑不解。她确实认为:“以前——垂死的人——/ 知道他们将到何处去——/他们将去上帝的右手边。”但是诗人写道:“那只手如今已被砍掉/ 上帝,无法寻找——” [4]224不能确定企及永恒的可能性,但是她宁愿像济慈那样,认为受祝福的灵魂会去往一个“像音乐一样必然”、“像声音一样确定”的世界[3]1453。因此,尽管她不无抑郁,而且认为“死亡是一场对话,进行/ 在灵魂与尘土之间,” [4]199,她依然在名作“因为我无法停下等待死亡”中,把死亡拟人为一位君主,一名绅士,彬彬有礼的同行者,带领诗人穿越生命的不同阶段,走向不朽:自那之后——已是几个世纪——但是感觉都比那一天短暂那天,我第一次觉察马头朝着永恒的方向——[3]712 此处,她与济慈一样,把生命看作一场旅程,而死亡与永恒是最后两个驿站。如程光泉文中所言,对死亡意识的描述,迪金森是独特的,也是承先启后的。她不是单纯地歌唱或诅咒死亡,也不是把死亡当作生的质料和目的。她在超越死亡,并通过死亡达到永生。她对死亡的态度除了淡淡的哀愁,甚至有一种超越之后的开朗疏阔的情怀。[5]128

值得注意的是,迪金森对于死亡的态度始终是含混两可,没有明确认定死亡带给她的是祝福还是虚空。马头朝向永恒的方向,但是,从那天起,却已经是几个世纪过去。诗中的天真女孩子终究有没有达到永恒,没有任何暗示。她承认“这个世界不是结论/ 一个种类站在远方,”但是远方与此在的距离,是一个问题。灵魂和死亡的对话并没有得出共识,相反,“……争辩从头开始——/ 灵魂转身而去,/ 只是为了留作证据/ 脱下了一袭肉体外衣。” [4]199 尽管“有两个可能/ 有一个必然/ 还有,一个应该。/ 无限的折衷/ 是我愿!” [4]225,但是无限的折衷似乎并没有意愿中那么触手可及。她对死亡困惑不定,却同时受到另一种生命的吸引。在给T·W·希金斯的信中,她表达了对于死亡的深切关注和痛苦困惑:“我没法告诉你永恒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它就像是大海包围了我。”死亡带走了青春、欢笑、激情与梦想真实,但是也把所有悲伤和苦难消除,留下一种未完成的美。济慈认为:“诗行、美名和美确实强烈/ 但是死亡更为强烈——死亡是生命的至高奖赏。” [1]1819在生命旅程的困顿之后,安谧的睡眠使人向往,尤其是确知永恒就在前面。济慈的观点在“论死亡”(1814年)得到了最好的阐释:假如生命不过是梦,死亡能否是睡眠,而一幕幕幸福不过是幻影转瞬?短暂的欢乐不过一种版本我们却以为最大的痛苦是死去。世间之人游荡哀伤,多么奇怪,却不能舍弃崎岖的道路也不敢独自面对将来的宿命不过是一梦终醒。[1]死亡是重生的一个过程,但是世间之人没有能力认识到这一点。迪金森在一首短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对于一些人,死亡的重击就像是生命的重击他们在死以前从未活过——他们要是死去,在死之时早已死亡,生命力展现。[3]816死后而生似乎是诗人的诗歌生命的写照。他们通过赠与世界天才的诗歌而延续生命,对真和美的追求在作品中得到永存。济慈平静地接受了“死亡令”,[⑤]但是他的理想没有落空,终于“跻身于英国诗人之中”[⑥]。陆晓认为,迪金森以一种平和冷静的态度看待死亡, 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的毁灭, 死亡带走我们所爱的人, 但不朽的灵魂只有经过死亡这一必经阶段才得以获得永生。[6]94在她沉思内敛的一生中她始终是一个“无名之辈”,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甘美。但是死亡并没有吞没诗人的才华。迪金森在给希金斯的信中写道:“如果名誉属于我,我不能逃避。”这是诗歌的名誉,是诗人生命得以长存的一种凭籍。尽管生前籍籍无名,她在死后声誉鹊起,成为影响现代美国诗歌的两位巨匠之一。济慈和迪金森留给后世无的价诗歌财富得以永存,像是“半开的花朵”[⑦],不必担心时间的侵蚀,即使名字如济慈所言“写于水上”。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说到:“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论文的格式。这成为后世流传的关于艺术与永恒的格言警句。蒋培君认为,在淡忘和超越了世俗价值之后,济慈的精神世界获得了多的自由,他更为关注生命本身的存在,关注这种存在的尊与价值。为此,他总是努力地去发现美,全身心地去欣赏美。 [7]111迪金森对此遥相呼应,描述了相逢于死亡的两个人。他们因为对于真和美的追求而成为知己: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没有适应一个殉真理的烈士就成了我的近邻——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我回答他“为了美”——他说:“我为真理,真与美——是一体,我们是兄弟”——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我们,隔着房间谈心——直到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覆盖掉,我们的姓名——[4]120在生命的征程中真实,追求真、追求美的诗人也许一直是孤单的行人,但是死亡让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如杨甸虹所言,迪金森最富生命力的诗歌恰好使那些欣喜和痛苦的“现时”瞬间成为 了“永恒”[8]40。 迪金森的这首诗令人动容,也不无准确地预示了诗歌永恒的力量,激励诗人超越死亡,企及美好与真实。济慈接受死亡的必然事实,在诗歌创作中探索永恒的可能性,并因为诗歌的创作而获得了文本的永恒。迪金森死亡主题的诗歌含混地指涉永生的概念,不满足接受成规的模式,以沉思、反问、设想的方式,在诗歌中穷尽对于死亡命题的探讨。两者遥相呼应,印证“真即是美”,死亡是追寻真与美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死亡因其真而无疑晕染了美的意味。诗歌提供了一种空间,使诗人得以消解死亡,接近永生。

[②] 在1816年写给G·济慈的信中,济慈说:“世界充满悲惨、心碎和疾病,压迫无处不在。”

[③] 文中济慈的诗行大部分引自Ellershaw的选集,作者自译。其余为通行译本。在引用意注明创作时间。

[④] 文中迪金森的诗歌大部分引自Johnson的选集,作者自译。其余引自江枫的译本。

[⑤] 1820年2月3日的夜里,济慈吐血。他说:“这个颜色不会骗人。这滴血是我的死亡令。我必死无疑。”

[⑥] 见1818年10月写给G·济慈的信中。

篇4

语文教师可以没有漂亮的脸蛋,但必须要有吸引人的气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应是得体的打扮,干净整洁的外表,不落后于时代的衣着,充满自信的气度,出口成章的雄辩口才,给学生以端庄而大方的感觉,使学生产生愉,在审美视觉上感到舒服。如站、坐、行的姿势要合乎教师规范。教态要从容、典雅。出口不凡,妙趣横生,旁征博引。

二.生动的语言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是诗情画意的,应讲求语言规范,说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正确,出言有遣词造句之功,或引章摘句,或自成妙语,富于感染力。因为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去感受文章背后的美好,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妙。因此,语文教师要具备格调不同的语言。如讲寓言,要用富有儿童化的生动活泼的语言;讲鲁迅的课文,要用愤怒不满的语言;讲李清照的词,要用低沉而富有同情心的语言;讲朱自清的散文,要用优美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授课艺术才有生命力,才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常听学生说,最喜欢听某教师的课,这与教师的语言魅力不无关系。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表现力,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语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引发深沉的思考并激发生活的热情。

三.丰富的情感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要充满情感和有文采飞扬的讲述,句句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学生进入教材所展现的情境中去。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把作者创作的激情全部释放出来,把作品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如对课文中生动曲折的小说,意境深邃的诗歌,言近旨远的散文,扣人心弦的戏剧,不管是范读、讲解,还是提问,语文教师必须饱含着情感。有时如滔滔激流,直陈感受;有时似春雨霏霏,感人肺腑;有时慷慨激昂,催人猛省;有时轻言细语,沁人心脾。只有这样,才能触发学生思想情感,使之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感同身受,连类而及,产生共鸣。

四.广博的知识

语文教师应有系统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如掌握心理学知识,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有完整、扎实、精深的语文专业学科知识,如学好语言学;懂得语音学;懂得汉语语法;能鉴赏文章并带领学生去鉴赏;能写文章,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学生作下水文章;会修改文章,会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有一定的文艺学、美学知识。对文学名著、名篇、名章、名句了如指掌,讲课能做到旁征博引,手到擒来。能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文理渗透、交叉的知识网络;能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外延相等,广泛涉猎并充分挖掘社会生活资源,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这些知识,语文教师不一定要精,但一定要掌握。这样,语文教师的课才会讲得生动,折服学生。

五.高尚的师德

语文教师应爱岗敬业。应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充当人梯,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应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有对家长、对学生、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应对学生的错误,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因此,语文教师要全优自身形象,从树立“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