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01:30: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成绩分析 学习质量
考试只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手段,通过考试成绩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知识层次、整体水平。那么用什么方式能使学生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能在后续教学中得到很好的调整?那就是成绩分析。
一、成绩分析的类型
一个完整的成绩分析包括学生的成绩单、成绩分布曲线图、试卷分析。成绩分析的类型主要有成绩分析系统软件、学校自主设计的成绩分析图表等。
二、成绩分析的作用
1.对学校的作用
通过不同专业课程的成绩分析、试卷分析,教学部门可以掌握各门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试卷的难易程度,了解当前的教学情况,以便教务管理部门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教学安排,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对教师的作用
(1)评估考试的质量。通过成绩分析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绩分析是为了评估考试的质量,评估考试的成绩是否可靠、是否达到考试大纲的要求,只有通过成绩分析才能够得到解决。
(2)提高试卷命题的质量。分析试卷能够为改进命题提供大量的信息。如成绩分布情况、试卷难易程度、试题的覆盖率、试卷题量的多少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教师可以了解本次试卷的结构是否需要改进,从而提高试卷质量。
(3)促进教学工作。学生成绩分析是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试卷难易度等进行的总结和分析。学生的试卷分析为教师的试卷命题提供了依据,成绩分析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在成绩分析中,通过成绩分布曲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成绩分布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3.对学生的作用
学生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考试成绩,通过试卷分析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识记、综合运用等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状况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分析,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4.对家庭的作用
学生的教育、成才需要学校、家庭、学生三者之间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学校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培养;家庭需要在学校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监督;学生则要配合学校与家庭的工作,完成自己人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职业能力的锻炼。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考试成绩认识不够
“及格万岁”是现在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对考试成绩的要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最终导致学生在工作中知识欠缺。
2.缺乏完善的制度
成绩分析、试卷分析如何操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各行其是,没有统一标准。因此,统计的结果可想而知。
3.对成绩分析不重视
部分教师对成绩分析走形式、走过场,甚至有些数字没有经过计算,只是估计,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造成错误的结果。
四、采取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制度
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课程考试的质量,除了严格、科学、合理的命题,严格考场纪律外,考试成绩分析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如课程考试中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成绩分析的要求、不同科目考试的形式等内容。
2.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自然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现在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考试都是考试结束这门课就结束了,至于考试的结果对于教学有什么影响、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很少有人关注,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采用多种形式的成绩分析
—般的成绩分析,往往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各学科进行分析评价。实际上还应包括各班级各科优良率、及格率、标准分、标准差及差异系数,单科分析和多科总分分析,排名分布分析,个人名次等形式进行分析,以便更透彻地了解学生知识状况,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考核方式,学生在一级MS-Office中取得的成绩以及过关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对该门课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该项考试同时得到了很多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由于试题题型更新、题量稍多等原因,学生普遍的通过率不是很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考试,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当前比较热门的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对学生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的分析当中,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到考试中所隐含的信息,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帮助和指导。
1.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以前未知的并具有潜在可用的模式的过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要解决的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那些复杂的、不完整的数据如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发现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对于有用的模式如何进行提取,使得信息能够进行简化处理;对于某些不经确、不完备的知识如何确定其表达。
数据挖掘的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数据挖掘的任务来分类可以分为如下的几种:分类或预测模型的数据挖掘、数据总结、数据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其中常用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有: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分析、预测分析、聚类分析几种。
数据挖掘的过程有如下几步:首先对数据进行清理、收集;接着是数据的选择、变换、挖掘;然后是数据的挖掘、模式评估;最后是知识表示等。而对于这些过程并不是一次就可完成实现的,对于其中的某些步骤甚至是全过程有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之后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考试成绩的好坏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除了大家公认的试题本身之外,还有任课教师的年龄、职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前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堂学习效果以及课后练习时间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成绩好坏的因素。一级MS-Office也不例外。本文拟从这几方面来综述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2.1 采用聚类算法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
将聚类算法中的K-Means算法应用到一级MS-Office的考试评分系统中,根据搜集到的一些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一级MS-Office的题型进行说明,在最新的一级MS-Office中题型有:选择题(20分)、基本操作(10分)、文字处理(25分)、电子表格(20分)、演示文稿(15分)、上网题(10分)。因此将采用K-Means挖掘算法对6个属性间的聚类分析挖掘。
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析,第一步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在进行标准化时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将各个题型的实际所得分数除以该题型的总分,如对于选择题,某同学得分为15分,选择题的总分为20分,15/20得到0.75。以此类推,最终能够得到的标准化值的范围是[0,1]。第二步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传统的K-Means算法由于其初始聚类中心是随机产生的,每次的聚类中心都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导致了聚类结果的不稳定,为了使得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里在分析之前给定好中心。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不及格4个等级。不同等级根据其概化后的数据分布区间来确定其初始聚类中心。第三步是对最后的聚类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老师都能够很容易的分析出学生对该考试的题型掌握程度、以及今后在教学方面需要在哪方面下功夫,极大的方便的了日后的教学。
2.2 采用关联规则对教师年龄、职称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联分析方法当前被普遍运用与教学之中,用于寻找数据库中数值的相关性,常用的关联分析技术有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从大量的教学数据中找到有意义的关联关系,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关联规则常被应用到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过关率的分析上,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同时将关联规则运用到考试成绩的分析当中,也会挖掘出影响学生过关率的一些相关因素,其挖掘结果对日后的教学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3 采用分类算法对影响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时间或者是一组对象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分类。分类模型不仅可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作为两类主要预测问题的方法:分类和预测,根据它们的不同分别用于离散数据和连续的预测。对于一级MS-Office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其数据的特性,将采用分类算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步骤为:首先,需要先对数据进行采集,主要采集的数据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情况的调查(学习兴趣、对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以上情况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其次,对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获得的数据进行集成,然后对遗漏的数据进行填补,接着对数据进行离散化操作,最后将需要挖掘的数据的规模在不影响最终挖掘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缩减。第三,对数据进行分类挖掘并生成分类规则。通过以上三个步骤便可分析出其他因素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了。
3.结束语
本文以高职院校一级MS-Office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为例,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的方面不同挖掘技术的应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成绩分析中的分析方法是使行之有效的,其分析结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成绩发现自己对于这门课程掌握的不好的部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同时也为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指导作用,也为后面的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曾旭,司马宇.K-Means算法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12).
【中图分类号】R197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4-0129-02
Abstract:
Keywords: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的医学基础学科,对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具有重要意义[1]。但长期以来,药理学课堂教学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普遍反映其内容庞杂、枯燥乏味、难以记忆。学完之后对理论内容理解不深刻,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相脱节,无法做到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实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院在学分制教学改革同时,在卓越医师教改班药理学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即进行案例教学法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性,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我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卓越医师教改班药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包头医学院卓越医师教改班(45人)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同时将同年级和同专业的其他班级(共22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两组均为我院统一招生。
12教材采用石京山等主编的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系列教材《药理学》,2014年出版。
13研究方法药理学教学由3位教师完成,在课堂上均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每次课2学时,教师可利用 1~15学时对药理学理论知识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述,如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将筛选的案例导入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熟悉案例,再将设计好的问题呈现给大家,分5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请同学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并答疑。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主要以教师理论讲述为主。为评价一学期的教学效果,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设计了一道综合式病例分析题。
14效果评价课程教学完成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填写;组织期末考试,两组采用同一试卷,试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各章节均有涉及,难易程度适中。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及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平均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考试成绩分析考试成绩按5个档次来划分,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从图1可见,试验组成绩分布趋向于高分较多,经χ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学生比率((优秀人数+良好人数+中等人数)/总人数×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分,x±s)
期末理论平均成绩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对照组707±14236±08试验组748±12667±19*注:与对照组相比,*P
表2试验组对药理学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
调查项目支持人数所占百分比/%提高学习兴趣429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4089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884有利于拓宽知识面3987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4191有利于基础知识与临床的联系3987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记忆4089
3讨论
药理学课程相比其他基础课程知识繁多,涉及面广,难以记忆,加之新的药物不断涌现,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该课程开课时,学生还未接触临床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很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师教学的难度。长期以来,理学教学一直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上比较欠缺,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今后在临床工作上难以将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这也是目前部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无法胜任工作的原因所在[2]。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课题组在卓越医师教改班采用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从图1可知,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验组学生成绩偏向高分部分,经X2检验,两组中等及以上学生人数比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
虽然学生赞同课程教学改革,从考试成绩和调查结果也看出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法,但是在在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也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学过种中如何去寻找案例,这些案例能不能符合教学的要求,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学习,这需要老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加之药理老师一般临床知识和经验相对比较缺乏,课堂中能否坦然面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多样化的问题,这些都对老师提出了挑战,增加了老师备课的难度。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在改革后的教学学习中花费的时间比传统教学中花费的多,因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会布置一些作业,需要学生课下自行查阅资料学习准备,而医学的学生学习负担都很重,所以有部分学生反映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负担,有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疲惫心里。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23
高等学校的理科基础课是理工科专业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与统计等课程也是本科生在低年级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如果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将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时数理基础不牢固,极大影响到以后高年级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闭卷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掌握学生知识获取程度的主要方式及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途径。
1 成绩分析的必要性
近年来,伴随高校对本科生大规模的扩招,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进一步突显,致使各类课程,尤其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作为教学效果反馈的一种主要形式,对于课程成绩的详细分析,可以对课程前一阶段教学效果作出评定,教师会获得教学情况的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学生也会根据成绩分析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良好的反馈作用。[1]
目前,高校教育中教学管理系统中已经存储了大量的学生成绩数据,因此可通过构建成绩分析系统,筛选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得到制定决策的依据,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效的途径。作为量化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对课程内容及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成绩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分析,探讨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2 传统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运用成绩分析的方法,以期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反馈,但传统的成绩分析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领导和教师都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成绩分析系统数据统计、计算方式单一,可操作性不强;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分析方法不统一,横向成绩比较很难实现;没有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2.1 成绩分析系统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高校、学院和任课教师对于成绩分析并不是特别重视,忽视成绩分析的重要作用。没有对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也没有形成成绩分析系统的有效的运行和反馈机制。同时任课教师也没有把成绩分析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并没有将成绩分析的结果正确地运用到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去,造成成绩分析的虚有其名。
2.2 成绩分析系统所用分析方法过于简单
目前比较常见的成绩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等级分析法;②定性分析法;③图形分析法;④综合分析表。[2]成绩分析仅局限于对原始成绩分数进行简单、粗略的加工,分析的指标也仅仅为平均分,90或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分析指标非常单一,同时没有构建有效的成绩分析系统,没有从多维度,多类型题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2.3 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成绩分析反馈机制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也在开展成绩分析的工作,但由于管理层、学院和任课教师都没有形成成绩分析系统的反馈机制,达不到成绩分析对教学决策、教学改革,任课老师改变自身教学方式的依据作用,成绩分析更多的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几点,为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科学数据分析指导下,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构建详细有效的成绩分析系统势在必行。
3 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
基于成绩分析对本科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从2008-200年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创建了本科生成绩分析系统,首先应用于全校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三门数学基础课的学生成绩分析,逐渐推广到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各门数理化基础课中,积累了十余万条数据。教师将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录入系统之后,系统自动产生统计结果。
此系统主要从六个方面统计数据:全校成绩分数档分布情况;按小题统计得分;各门课程总分分布情况;班级成绩排名情况;任课教师所带班成绩排名情况;学院成绩排名情况。按此六方面统计数据体现了本系统改进传统成绩分析的主要两大功能:
第一是对每份试卷每道题的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为试卷质量评价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通过这部分数据就可以利用各种统计公式,进一步对试卷从信度、难度、区分度、效度、覆盖度等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如图1试卷各题得失分统计:
系统的第二大功能是对全校的数理化基础课程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将每个学生成绩按照各答题录入系统,系统自行计算平均分、及格率、不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及比例分布,从而全面了解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质量;同时系统还提供各种查询方式,使用者可以按照“班级、学院、大班和任课教师”查询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也可以查询班级、学院和任课教师的成绩排名。
4 成绩分析系统在高校的实际应用情况
成绩分析系统的创建对全校理科基础成绩有了更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最终目的还是指导教学,通过此成绩分析系统统计的数据体现的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指导了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
学生是否对知识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吸收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些都是检验教学计划制订是否合理完善,能否达到预期培养目的的标准。而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任课老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制定新一轮的教学计划进行相应调整,以便做到因材施教的效果。[1]
4.2 为理科基础课程教师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了依据
成绩分析系统将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后,提供给任课教师后,教师可以根据分析后的结果,判断学生对于课程各部分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自身讲课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缺失,并据此找出问题症结,在下一步的课程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升理科基础课程的授课水平及质量。
4.3 规范了各类基础课程的命题工作
教师在课程考试的命题中,一定要严格遵照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依据教学目标出题。通过对考试结果的评价,分析哪些试题能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继续使用;哪些试题需要修改或淘汰等。尤其是目前各个高校都在试图通过利用计算机题库完成试卷的组织而真正实现考教分离,而试卷的分析对于题库的完善及改进组卷质量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利用分析结果的反馈信息建立并不断完善试题库,在此基础上提高命题、组卷水平,使每套试卷的平均难易度、试题区分度等指标更好达到预定的水平,使命题更加科学、规范。
4.4 促进了学风建设工作
通过横向和纵向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观察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年级的学风情况,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在精神、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妥善处理。成绩分析还可以与平时作业、上课纪律、出勤率、回答问题等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增加对学生学习管理与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风建设工作。
4.5 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成绩分析可以说是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层和教师们关注。而我校成绩分析系统的构建不仅为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为学校及学院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决策信息,为今后的教学质量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从建立成绩分析系统后,不仅应注重学院内反馈,在各次教学检查结束后,召开反馈会议,把教学检查、成绩分析和试卷质量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督导组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反馈给教师本人。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反馈教师所带班级学生成绩,帮助教师明确个人教学效果在学院内所处位置,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找出教与学两方面的差距和问题,拟定整改措施,充分发挥教学特长,不断形成与升华教学风格。同时另加注重日常教学信息的积累,尤其是定量分析理科数理化基础课的各类考试成绩的相关数据,这种方法更为科学,更加准确,更具说服力。此平台的建立,通过成绩分析平台撰写分析报告,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和主管领导,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分析、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将为其他高校理科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邱妍.成绩分析引发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33):182-183.
[2]朱娴.成绩分析引发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