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2-02-25 22:55: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劳动者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劳动者风采

张xx在xx区农牧局从事畜牧兽医工作,21年来不仅热爱学习,还是养殖户的贴心人,是畜牧科技的带头人,为自己的工作默默付出着。在她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中,为xx区引进了生物发酵床养殖、正大模式养殖等新技术6项,西门塔尔、小尾寒羊、陶赛特、日本和牛、黑安格斯牛、湖羊、杜波、杜洛克、长白等畜禽新品种15个,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改良了当地牲畜品种,提高畜牧生产效益,增加养殖户收入。

从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年春秋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骑着自行车入村逐户协调村上及时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总是亲自进圏打针,尽量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要求标准。

自2014年负责全区畜牧工作后,张xx更是全力以赴抓好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常常带领技术人员下乡入场,及时掌握情况,引导养殖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多次入村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养殖场(户)科学养殖水平。两年来发展了天康、济川、裕泰等规模化肉牛养殖场5个,建成肉羊专业村5个,建成现代化蛋鸡养殖场3个,申报省级标准化示范场4个、部级示范场两个。她还主持或参与了畜禽防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奶牛高产养殖等项目10多项,在xx区全面实施畜牧养殖品种良种化、圈舍标准化、免疫程序化、饲料配方化、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全区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篇2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井下“土专家”

今年43岁的杨xx,从事无轨设备维修工作已经21年。在这21年中,杨xx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维修服务理念,成为了金川集团公司无轨设备维修行业的“首席员工”,有色行业无轨设备修理高级技师,名副其实的无轨设备“土专家”,也获得了无数荣誉。

作为一名高级技师,杨xx始终坚持科学诊断。铲运机是井下最主要的无轨设备之一,其发动机的工况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铲运机的生产效率与运行成本。由于铲运机消耗量大、维修费用贵,杨xx从多方面分析总结其损坏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对策,通过“加、调、控”措施的配套执行,大大延长了铲运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费用。2017年杨xx所在车间共消耗发动机x台比上年同期下降x%,维修费用x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x%。

除了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杨xx还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先后学习掌握了《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技术,系统掌握了铲运机、凿岩台车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故障判断的基础知识,并参与编写了《无轨设备典型故障100例》,该书成为井下无轨设备修理工现场处理疑难故障的技术指导。尽管岁月更迭使他的年龄不断增长,但他从未停止过学习与总结,在无轨设备维修行业中不断实现着自身的突破与升华。

篇3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精确地把图纸搬上地面

宋xx今年47岁,是八冶中原分公司测量工程师,个子不高,人精瘦,脸微微发黑,满脸都是工地上风吹日晒的痕迹。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都是从测量定位开始的,宋xx的工作就是把图纸上画出的线一条一条搬到地面上,由操作人员根据测量工的线条来施工。

宋xx的工作对精确性和准确度要求都非常高,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他总说:“如果我们的工作错了,神仙来了也没救。”宋xx测量大拿的名声是在1997年张家港浦项镀锌卷板厂车间工程上传开的,那也是他第一个全面负责的工程。为了减少工作中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他采取三遍监控的办法,施工前确定准确位置,施工后检查校正,混凝土浇筑前再检查一遍,上万个螺栓的偏差都保证在了2毫米以内,为后续的设备安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xx在工作上的认真严谨也影响到了他带过的每一位徒弟身上,他曾对他们说:“我们的工作是以毫米来计算的,如果我们在测量中偏差一点,施工操作人员再偏一点,最后的误差就大了,有工艺要求的到后期设备就安装不上,要造成施工浪费,甚至有砸了重干的危险。”自参加工作以来,宋xx先后参加的大小工程项目20多个,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

篇4

熟悉张**的人都知道,在他上衣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笔记本,记得是什么呢?原来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历年来各类探井、开发井的资料和数据。有的井是他参与施工的,他记录下来;有的井是别人施工的,他想方设法借来资料和数据,也记录下来。张**的笔记本,也可以说是他个人学习的“数据库”,是他个人学习的轨迹。一有时间,他就打开笔记本进行思考,反复琢磨这一口井为什么有油,那一口井为什么没油,对试油没有结果的井总是爱打个问号,想探个究竟。有一次,局油藏工程处的一位同志随口问张**草84井的基本情况,张**一口气说出该井10个基本数据,那位同志很惊讶,说:“没想到你对5年前完钻的井况还知道得这么全面。”至今,他的笔记本上还在不断新增着各类井的井况。笔记本的故事是张**勤奋学习的最好见证。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么爱学习的他,原先只是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张书同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进行过专业深造,干地质这个行业可谓“先天不足”。但他在学习上常以勤自勉,以钻,相信苦学就能出成果,更能弥补“先天不足”。在张**办公室里,存放着有关石油行业、地质专业的理论书籍近百本。对每一本书,张书同都花费了相当的时间,结合专业

工作实际去研读。张**深有感触地说:“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工作27年来,他苦学了27年。自学的知识包括钻井地质、石油地质、油藏工程、钻井工程、井控、测井、录井、hse等20门学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平时学习中,张**既搞好理论学习,又注重理论思考。这几年,他把很多井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和砂样,加上标识,装进塑料袋,存放在家里。一有时间,他就摊开样品铺在桌子上,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反复研究和琢磨,发现新的问题。书本、笔记本、地质样品,都是他学习研究的好工具,帮助他一起走入地下迷宫。勤奋学习使张**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多次在公司技术比赛中摘到桂冠。

二、如果说,苦学是张**的学习信条;那么,破难是张**的工作准则。在他看来,地下虽是一个迷宫,既然走进去,就要走出来。

胜利油田地质层位复杂,构造类型多样,有地质大观园之称;油气层分布零散,如一个摔碎了的盘子,规律难循,又有地下迷宫之称。而工人出身的张**在研究地下迷宫、破解地下难题方面颇有一套,先后捧回局级以上优秀成果15个,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在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很有名气。

张**1975年参加工作,一年的学徒期,他三个月就出徒,半年独立顶岗,不到四年时间就担任了地质技术员、地质组组长,1989年被油田聘为首批工人技师。期间,他以汗水做代价,以压力为动力,用智慧去描绘,在成材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86年孤东会战时,他给自己订了三个目标:一是层位卡准率100%;二是资料优良率100%;三是不该打的进尺

一米不多打,该打的进尺一米不少打。在当时,这三个目标谁也不敢轻易做出承诺,因为会战场面大、速度快,稍不留神就可能打过目的层或油层。然而,张**凭借着强烈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在他参与施工的每一口井上都实现了这三个目标。特别是以资料优良率100%,在孤东赢得了良好口碑,获得了“孤东会战先进生产者”的荣誉称号。

某一件事干多了,便可能熟中生巧;经验积累多了,解决问题就迎刃而解。作为生产技术决策者,张**遇到的技术难题很多、责任很重,但他依靠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破解了一道道难题。近年来,油田勘探对象转变为隐蔽式、复杂式油气藏,对**技术人员发现油气层、卡取取心层位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和风险性。围绕勘探难题,张**制订了系列应对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针对潜山油气藏,他制订了“停、循、定”的技术措施,口口井卡准潜山界面,打掉了潜山地层这只“拦路虎”。针对隐蔽式、复杂式油气藏,他在每口井施工前广泛搜集区域资料,对该区地下地质特征做到心中有数;制订详细的技术措施,对关键深度(如取心层位、油气显示层位、靶点等)提前预测,进行实钻对比,确保生产技术决策准确无误。2001年施工的马来西亚云鼎公司桩古14-d1井,是口斜井,周围钻探有易发生井漏的历史教训。因此,甲方要求在进入潜山地层

两米

三、别人不敢想的,张**敢于想;别人做不到的,张**却做到了。他打破前人思维定势,演绎着创新的轨迹。

在浩瀚的地质海洋里,张**搏击了近30年,获得了许多地质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正是基于丰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张**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想、敢于做,在创新中提升了工作价值和生命价值。老井复查是张**技术创新的一个亮点。1983年完钻的草13-97井,当时由于显示不好,焊完井口一直未试油作业,在别人看来是—口没有希望的井,而他却不以为然,对该井无油“耿耿于怀”,当时他的想法是:如果一下子提出草13断块片麻岩出油似乎难以让人置信,但不提出来,一口出油井就会长期被判“死刑”。为了以理服人,证实自己观点是正确的,他翻阅大量的资料,统计了近百口井的油层数据,用放大镜在一条条测井曲线上寻找疑点,反复验证、仔细对比、认真推敲,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草13—97井有油。并向上级大胆提出草13—97井片麻岩含油的建议,同时送交了详细的论证材料及施工意见书,被有关业务部门采纳,初步测试后,获工业油流3.6立方米/日。1996年至1997年,张**利用业余时间,复查了百余口老井,对4口老井提出了施工建议,使死井复活,增加了新的地质储量。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