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26 16:03: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农村教育论文

篇1

加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培养信息农民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是主要的建设者,同时他们也是农业发展的实践者。在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最重要的手段。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增强农业专业化都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能只是简单的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和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从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加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适应经济结构转变的需要,对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中,农村劳动力占了大部分。所以要想大力发展我国的二三产业就需要让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2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问题

2.1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不够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我国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总体上就比较少,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就更少。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财政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有一些专门的培训工程和教育项目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投入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稳定的资金来作为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培训项目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样培训的效果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整合教育资源比较困难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整合各种资源,但是培训资源比较分散、资源的协调性不强以及社会培训资源的整合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教育资源整合比较困难,这样就对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

2.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好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农民的技能素质并没有真正的得到提高,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技工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很多企业都比较缺乏技术工人,但是很多农民在经过培训之后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

2.4在输入和输出方面出现培训脱节的情况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都存在输入和输出脱节的情况,很多输出地政府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民并不是在当地就业服务,所以就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而另外输入地的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措施

3.1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应该要稳步的增加,在教育经费方面可以向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倾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也非常强,所以政府部门也应该要从资金上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不够,所以就需要借助企业、社会以及农民的力量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最终就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2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但是管理体制却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需要更加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放线,要以社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加强,对培训的理念和办学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在确定办学思路和方向的时候应该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课程和专业进行合理的设置,学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比较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3.3政府各部门的资源要综合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开展的合力。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综合利用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对体制进行积极的创新,对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培训资源等进行综合利用。另外还要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使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工作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篇2

1.积极更新观念

善于用科学的世界观看问题这要求我们每位参与新课改的教师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是课程的体验者、开发者、建设者、执行者和评价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行家里手”,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一起走向知识的海洋,因材施教,自由翱翔。

2.必须改变角色

新课改不但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努力改变思想,而且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角色。这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实施课改以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有所改变,已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创新的培养。课堂上,英语教师要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真诚、宽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态要和蔼可亲,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切莫死板着脸,摆出一副威严相,那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要知道,笑容是心灵绽放的花朵,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真诚。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说: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讯息要丰富得多,我们应当把微笑当做金科玉律每天奉行不悖,让人生笑容之花期延伸到人生之春夏秋冬的每一天。”学生只有真正体验到了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关爱,才能对老师产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才会乐于参与、接受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正如《学记》中所说“,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

二、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素质

面对新课改,教师们有了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感和使命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内存”,努力培养自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再通过琢磨、归纳、总结,结合别人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勇于创造属于自己风格特点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鼓励学生习惯老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口语必须说得流利、清晰。这是组织英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其次,教师教态要有亲和力,要自然、亲切、热情、真诚。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戒备心理,多表扬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让他们充满自信。鼓励学生多开口,冲破自我封闭防线。因为口语的发展也会促进听力的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再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创”,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篇3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不能以损害农村未来发展利益为代价,单纯满足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抛弃会使进入城市中的孩子成为脱轨者的教育模式,保障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让“寒门能出贵子”。教育应该适应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需要,积极开发承袭传统的乡土教材,既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帮助无法通过升学之路而向上流动学生,找到实现自我幸福的途径,拥有过硬的技能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传统的“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为农”教育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承认城乡教育差异的现实,采用“和而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制度设计上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同时协调以乡土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到农村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中去。⑥刘铁芳也认为应该关注农村学子的生存状态,使他们中的部分人享有接受更高级教育的机会,又使不能升学的孩子拥有一段美好的教育记忆,⑦成长的快乐属于每个人。实际上,适合才是做好的,农村教育内容只有关照农村实际生活、切合农民及其子女的需求,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幸福,成为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必需品。

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取向

基于对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立场和所处阶层利益,对农村教育目的的理解有差异。庄孔韶认为农村教育应该跳出“离农”或者“为农”的选择漩涡,代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重新反思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方向。重点讨论农村教育的功能和目的。⑧不可否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单一路径选择会造成农村教育的封闭性和约束性,压抑寒门莘莘学子接触社会而自由发展的机会。当前农村教育目的应统一在关照生命的实践中,因为只有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选择,让农村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未来发展的路向,才能真正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篇4

在农村,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能迅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教师、家长却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知从何入手,不能认清“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

(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许多农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比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

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如何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

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农村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篇5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性功能“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性功能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性功能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 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性功能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性功能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篇6

一、师生全面互动运用各种资源

(1)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和主要内容文化基础课,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好玩但难学,不容易把握学科,因为语言文字难于理解和运用。学生可以通过好生帮差生来解决。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生机与活力。一节课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场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要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教师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感彩很浓厚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思想感情。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3)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演出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语句意思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视学生们的预习作用

(1)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执著追求。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目。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基础;用教育学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无效劳动。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倾向。教师针对学生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2)教师如果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须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机会,作为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还是不会。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学生根本当有动脑。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可能解决了,有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

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篇7

1.资金投入情况

通过对各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访谈得知,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时间里,大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逐年增加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投入资金30万元以下的占18%,投入资金达31—40万元的占26%,投入资金达41—60万元的占20%,有36%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已达到100万元以上。这说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重视程度在逐年增加。

2.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硬件设施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占有计算机数比例较之2005年我国平均82名中小学才能拥有一台计算机有明显提高,调查样本中小学有近1/3的学校的学生数与计算机数之比为5:1以下,只有33.5%左右的学校是10:1以下。由于过去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技术,众多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大多成为应付检查的工具,置而不用现象十分普遍。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有很大改观。有一半的学校一周多媒体教学时间在20小时以上。已经有60%的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并且初步得到了应用。

3.计算机师资水平

信息化涉及的软硬件应用、指导和维护需要专业人才。因此,专职计算机教师是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从调查情况看,有83.9%的学校都具有专职计算机教师,且有一半以下学校有专职教师3—5人。除了一小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外,85%以上的教师都能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办公和教学。这说明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较前几年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计算机教学应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有40%左右的会应用计算机的教师并不能熟练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是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大部分中小学每年定期分批次组织进行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本次调查发现,调查样本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教师参加了培训。但是,大部分教师接受的培训项目并不全面。存在重技术培训,轻理论培训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

4.课件制作和引用、资源建设情况

目前,农村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且70%的学校都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能应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其中,主要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等制作的课件数量在12—50个之间,非主要学科的课件数量则很少,能够应用网络课件和学科资源库的课件更寥寥无几。这进一步说明多数农村学校和教师缺乏网络资源利用意识,对于学科资源库的建设不够重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情况

调查样本中,67%的教师拥有电脑并连接到互联网。有89.5%和85.8%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采集、归纳和应用网上教育资源,调查样本中完全不懂的有86人,点总数的19.2%。而专职计算机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还仅限于一般软硬件技能;能独立完成程序编制的不足2%。

2.对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认识态度及应用

调查发现,86%的农村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持支持态度,并且表现出愿意参加各类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培训活动,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有14%的年龄偏大的教师不支持也不反对,但不愿意参加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在关于多媒体的教学效果问卷中,认为使用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手段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占28%,有13%的教师认为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很显著,有59%的教师认为效果较为可以或比较一般。81%的教师认为使用现代化、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教学容量和密度”。而选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这一项的教师较少,占19%。说明大部分教师教学指导思想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没有将信息化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联系起来。

3.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整合应用

调查统计发现,多数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仅仅停留在简单的PPT课件制件上,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整合中,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如在选用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与网络资源问题调查中,很多教师并不善于应用网络资源,也不善于将自己的资源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应用。

(三)学生方面

农村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是本次调查的一个重点。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察。问卷结果显示:41.8%的初二学生已经初步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检索,并能熟练应用光盘、U盘储存、检索相关信息;64.7%的高二学生能熟练运用网络检索和文献检索。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没掌握任何一种信息检索方式。调查发现,48%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属中等偏下水平。如有些学生虽然能熟练运用QQ聊天,却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些操作并不熟悉。62%的高二学生虽然能简单地应用Word办公软件,但仅仅停留在最简单的基础应用,深入应用的能力较差。总之,受限于农村中小学特殊的地理环境,农村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较城区中小学差距明显。只有少数学生能将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对信息检索、选择能力、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

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硬件设备的配置会受学校经济条件、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计算机数量较少,而且机器硬件配置非常低,有的甚至是20世纪淘汰的机器还在使用,根本无法满足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已拥有的软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要。多数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库和互联局域网刚刚建设,在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方面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二)信息素养亟待提升

当前信息化教学建设有了初步的成就,许多教师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这些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此次调查也发现,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网络知识普遍较低,一些年岁较大的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而一些中、青年教师虽然有很熟练的信息技能,却缺乏深入应用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应用网络知识获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技能或教学材料。第二,目前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手段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中小学也一样存在,有些老师一上课就是一个PPT反映到底,缺乏和学生交流和互动。第三,大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维护维修技能,电脑不能启动、音响没有声音等一些简单故障他们都不能解决。

(三)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有待建设和完善

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虽然80%的学生能基本完成信息化的简单教学任务,也拥有数量不少的自制PPT教学课件,但这些课件水平大都质量不高,且受制于硬件和软件的制约,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学校虽然微机室已经接入互联网,但由于教师不善使用网络资源,网络上的一些优秀课件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四)信息能力有待增强

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农村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仍处于中低等水平,信息搜集能力有待增强。特别是在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技术进行资料收集和加工整理方面的能力更需要提高。

三、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一)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硬件建设

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一定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硬软件建设。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全靠政府投资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本不现实。因此,农村中小学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动员全社会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社会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向教育投资。

(二)加大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培训力度

农村中小学目前信息化教学较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意识滞后于教学要求。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一方面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去提高信息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三)强化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尤其应加强农村信息化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源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适合学科、年级的必修课的教育教学软件。同时,要整合教育资源,把分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公共资源部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篇8

国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做法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美国、日本等国政府有健全的体系、充足的资金投入,并有完善的立法,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德国、日本等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注重信息系统服务建设;法国、加拿大等国形成了多层次农业信息服务格局,服务主体多元化;印度、韩国等政府对巩固和稳定农业及农村投资力度较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电信服务、加强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训,并与国际合作制定农村信息服务优惠政策。总体上讲,国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该文简要介绍了5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水平,以为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途径与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1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1.1美国

美国政府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从而保护农民正当利益,维护农业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政府稳定、足额的投入有效支持了公益性农村信息资源的长期积累、高效管理与广泛应用,每年有10亿美元的农业信息经费投入,占农业行政事业费的1/10。在信息共享方面,由政府生产、拥有和政府资助生产的农村科技信息实行“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对于公益性、基础性农村科技信息的共享,采用国家调控下的事业性运行模式,兼有商业化运行模式;非官方投资产生的数据,一般是在保障私人财产权收益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实现信息共享。

1.2日本

日本是以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投资方向及政策的制定,以及科研与技术的推广工作。一是根据实际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及发展政策,促进日本农村信息化的有序运行。二是建立较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农产品信息及时、准确和全面。三是通过农业科技信息网无偿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信息,同时,为了能让农民通过网络享受到技术服务,提高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日本政府将农户购买计算机纳入了补助金范围之内。

1.3法国

法国是以生产集约与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发展。法国的农村信息服务主体很多,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有所不同,彼此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服务主体包括国家农业部(负责向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政策(法规)信息、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农业商会(主要是传播高新技术信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专家、学者讲课和发表文章,协助农场主做好经营管理)、教育科研系统(培养农业科技信息方面的学生和面向社会咨询)、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为该组织成员收集有关的技术、市场、法规、政策信息)。在法国,官方的信息服务为财政支持,不实行收费;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服务,一般只收取成本费。

1.4加拿大

加拿大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政府、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合理分工,有效地推进了涉农资源整合,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获取实用信息。加拿大政府通过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整合来自各个部门的涉农信息,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电话等多种渠道无偿向需求者提供信息。加拿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较为健全,各类农产品都成立了协会,协会都有站,并有专业人员负责收集、处理信息并集中。行业协会直接为会员提供农业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信息服务,农民从一个协会网站或通过咨询工作人员便能够获取该类产品或农作物的全部信息。通过专业协会的服务,农民能够方便获取涉农信息,提高了在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1.5印度

近些年,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做出不少有益的尝试。印度农村信息化发展是由中央政府建立各种基本项目,帮政府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印度政府全面推开的“知识信息计划”,意在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该项目非常成功,它采取公私共享的合作模式,前期由政府承担,实施运行由村民自治组织负责,做到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帮助农民真正享受到信息服务,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农民信息技术人才,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2世界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

21世纪,信息技术正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对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等方面正在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预见,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农业主导技术之一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世界农业大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在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世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

2.1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向全面、系统、实用、方便方向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网络遍布每个角落,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到位。世界各国正在加紧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数据存储不断扩大、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并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此外,网络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用户的实用和方便,努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统一规划“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路线选择,确保高效畅通。二是加快研究和建设第3代互联网,促进网格技术开发应用,推进网上可视技术的改进和扩大应用。三是逐步扩大应用和建设移动网络系统。四是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尽量减少网上不安全因素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五是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是有效地实现网上交易,研究和开发高效查询、订购、支付技术。

2.2由单一的农业技术向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技术创新道路的主体呈现多元化、集成化模式,在农业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成功应用后,正在将几项或多项技术努力集成在一起走节约型技术创新之路,以提高多元化、智能化、集成化,实现农业的高度自动化。

2.3农业信息技术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已开发研制出多种用于专业化生产的系统模型,技术已趋成熟,并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农业信息技术已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些系统模型对于农户的生产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为农户走向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2.4向生态型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所进行的农业发展趋向已由常规型向生态型发展,计算机数据模型、生产诊断决策系统及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预报等项技术都注重考虑环境保护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精确农业技术,能够控制同一地块中不同位置所需施肥量和植保剂的施用量,以避免由于过多施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浪费。

3国外农村信息化启示

尽管中国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甚至在同一地区内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可能选择统一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但是国外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仍然值得借鉴。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农村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政府要起着主导性作用[1]。国外对农村信息化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建立领导体系、保证资金投入等方面。首先,政府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依靠政府职能,建立权威性的信息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其次,在政策上保证农业的发展,围绕管理体制、投资结构、技术推广进行政策上的调整。二是科研、培训和推广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信息化。通过科研、培训和推广三者的相互结合、紧密协作,保障农村信息化发展[2]。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完善各种技术创新体制,建立研发机构和推广应用部门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三是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由于生产者、经营者的信息需求多种多样,需要有多元信息服务主体,在服务内容上有所侧重,所以应注重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涉农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个性化信息需求[3]。四是注重资源整合,提升农民获取实用信息能力与水平。一方面,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协会、自治组织)、企业、科研等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合理分工,共同推进涉农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来自各部门的涉农信息[4]。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相关法规。建立健全政府对农村信息化方面制度、法规体系、支持政策体系,并建立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注重维护农村信息化主体的权益,保证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的真实性、有效性等,积极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4参考文献

[1] 刘盛华.辽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64-165.

篇9

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这些都要依赖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众多的理论性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作用发挥状况,本课题组于2008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涉及湖北省黄冈市10个县(市、区)的57个村作为调研对象。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现辖11个县市区、1.74万平方公里、74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560万,是一个农业大市。调研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被调查农户中16~60岁家庭成员所受职业教育状况、从业状况、收入状况进行了调研;二是调研了各村新农村建设状况、村级集体经济状况、村集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技术服务等方面情况;三是调研村级企业发展状况及企业员工所受职业教育状况。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个别访谈方式进行。在村级发放问卷57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向农户发放问卷660份,收回有效问卷545份,涉及农户家庭成员2017人。

二、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作用发挥的现状

(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从业情况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户而言或对个体农民而言,一种途径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毕业生)回农村成为新农村的建设者;一种是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了便于研究从业情况,在这里,我们将545户2017人中,507名各级各类在校生和159名未从业者剔除,余下1351人则为农户家庭中的从业人员。常年在家从业是指调查期内在本村或所属乡镇行政管理区域以内务农、务工、从商等,这部分人员才是直接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常年在外务工是指一年6~12个月进城镇务工(也包括稳定性在外工作)。季节性在外务工是指一年中6个月以下在外打工(农忙回家种田,农闲在外打工)。

农户家庭从业人员1351人中,受过高职教育的只有28人,甚至少于本科及以上的48人;中职教育的只有6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1%和4.5%,二者合计也只有6.5%。国家启动了“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农民培训工程,但受培训的人员比例还是很低。短训85人,占总人数的6.3%。1351人中,常年在本地从业的有599人,这类人员也就是直接从事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599人中,接受中高职教育的人员只占到5%,中高职教育比例之和竟低于本科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亟须技能型人才时,职业教育没能成为为其提供人才的主阵地。一是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少,致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从业人员比例低;二是针对农民的短期培训人数少。

在高等教育中,28名高职毕业生常年在本地从业有12名,占总数的42.9%,而本科及以上的48人中常年在本地工作的只有13人,占总数的27.1%。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留在农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人员比例远高于本科及以上的毕业生。同层次的中职与高中相比,情况则相反,中职中只有29.0%的人员留在农村,71.0%的中职毕业生选择了在外常年或季节性务工。而高中毕业生中常年在农村从业的占到42.2%,其比例高于中职生比例。在短训人员中,76.5%的人员常年在农村从业。

(二)职业教育对收入的影响

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选择两种路径:一种是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种类型,从受职业教育程度不同对农民收入影响进行分析,将受中职教育与受高职教育人员的收入进行比较。另一种是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对农民收入影响进行横向比较,很显然不同层次的教育类型之间缺乏可比性,这里选择受教育层次相同的职业教育中的中职与普通教育中的高中毕业人员的收入进行比较。

从纵向比较来看,在本地从业,高职和中职生在收入上差别不大,但进城镇务工,高职毕业生收入明显高于中职毕业生,且平均高出46.1%。这是由于在农村当地从业,所拿报酬为非工资性收入,而在外务工报酬多为工资性收入,一般而言工资性收入是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的。从中职与高职生总体平均收入来看,高职生比中职生要高于22.7%,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受教育者的年收入也随之增长,完全符合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规律。

将农户家庭中中职与高中毕业生的年收入进行比较,数据显示,常年在本地从业,中职生收入要高于高职生0.7%。而常年在外务工,高中生收入要高于中职生2.7%。但总体而言,中职生年均收入要略高于高中生,高出0.9%,由此可见中职生与高中生无论是在本地从业还是在外务工,其收入水平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别和优势。

(三)职业教育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情况

技术培训和服务是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了解农民对技术的需求认知,笔者设计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最缺什么”的问题,并提供了4个供选答案。调查结果见表1。

表1显示,545人中,有占到40.0%的218人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最缺技术,其次是资金。因此农村对技术有着较大需求。

职业院校有着师资和技术优势,职业院校可通过选派教师兼任农村技术顾问、到农村开展技术讲座和咨询活动、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配合政府进行技术扶贫等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和服务。根据表2,近三年在57个村中,职业教育机构在26个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占到总村数的45.6%,是开展得最多的技术服务活动。另外还有22个村,占38.6%的村没有得到职业教育机构的任何技术培训和服务。在技术培训方面,职业教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次数还是很少,只在8.8%和7.0%的村开展过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与针对农户的调查结果也是一致的。

(四)直接支援新农村建设情况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可利用自身智力资源优势及一些扶贫项目,直接支援农村建设。57个村接受到直接支援状况见表3。

表3显示,职业教育直接支援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参与政府主导的扶贫项目进行的,其次做得较多的是提供资金支持和咨询服务。在直接支援面上,近三年中有50%的村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支援。可见在这方面,职业教育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简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农村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到职业教育,增加农户中接受职业教育人数的比例。政府要积极引导职业教育参与新农村建设,为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作为职业教育本身,要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职教特色,使其培养人才的职业性特色更加鲜明。同时职业教育要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发挥应有的作用。职业教育还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服务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崔奇.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篇10

某些地区,领导重视不够,不太注意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更有甚者,不注重信息技术教育,只强调学科教学,或者是强调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由于软件更新速度快于硬件,当学校一次性投入建成以后,就再没有较多的投入搞软件建设。虽然投入较多,建起了漂亮的机房,但只是作为应付检查的摆设,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学校领导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学校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1.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教育设备落后,硬件设施差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由于我县财政经济实力不强,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办大教育”。虽然国家、省、市、县对我县教育的总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平均起来增长不多。资金的短缺造成了软硬件建设的滞后。要在农村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有成套设备,虽然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已认识到建校园网、更新升级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可以说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1.3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或课量较重

有的学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让老师们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加信息技术课,造成了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有的则是把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安排带其他课,信息技术课成了摆设。由于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兼有打字复印,负责学校机房、办公室计算机及教师计算机的维护,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使信息技术教师忙于政务,而轻了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得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理解,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环境差、待遇低、工作重,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挫伤了大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

1.4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质量低

在我县农村较为贫困的地区,大多数学校还未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即使部分学校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也往往是教授学生简单的上机操作技能,还停留在将计算机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的阶段,未涉及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解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对策

2.1转变教育观念,纠正课程设置偏差

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压力,开齐课程,并按课程标准和计划认真安排好信息技术课,按专业排课,抽专人负责。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

最后,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新技术、新媒体的社会效益的体现关键在教师,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为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迫在眉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2.3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构建教研网络,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诚然,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又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着到我们民族的兴衰和我们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我们只有在了解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解月光,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Z].

[2]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Z].

[3]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Z].

篇11

1.在教学理念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理解不透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些教师存在着“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小科、副科来进行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按照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设计课程;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强调灌输和说教;还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学生高兴,因此,追求课堂的娱乐而导致形式化现象,缺乏应有的教育。我们多次进行的“农村中学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定位”调查中,大部分教师对其课程性质的理解都存在偏颇、误解、肤浅等问题。

2.在教学目标方面,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并能关注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整体考虑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能够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具体操作时就变成了一种单一的口号,更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综合能力的积极培养。这种目标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围绕着“应试”,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设定的,与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主观需求不一致,尽管也能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是远远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也明显忽视了中学生其他心理方面的发展。

3.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完成

有些农村中学教师的发展观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明显体现出“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做与升学无关的事情”。特别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升学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达成,因此,选择的内容存在着和目标达成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存在着“学科化”倾向,很多农村中学的心理教师都是采取单一的课程方面的知识传授。例如,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体现在课程上的内容往往是教师去讲解什么是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这种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主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在教学方法方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式上的多样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过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形式化。比如,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生动形象性,大段的教学时间都让学生观赏,事后只是非常简单地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想,很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充分交流;有些教师还“为了活动而活动”,有些课形式上很热闹,但是效果不好,并未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还有的教师为了公开课展示成果的需要,精心排练,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了学生在教师编导下的表演课等等。这些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活动”,除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还明显带有强迫学生接受的成分,由于缺少内在的积极思维、探究活动的支撑而显得空洞和肤浅,没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5.在教学效果方面,重视内容的完成,忽视过程和学生的体验与生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学科化”倾向的教师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他们关注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增长了哪些方面的见识等。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总是把内容安排得满满的,课堂容量很大,然后按照课堂时间把设计的内容一一落实,只注重自身教学进度的完成,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深刻体验。因此,课堂虽热闹,但往往是昙花一现。由于缺乏深刻的体验,学生除了接受,很难有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后的生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相对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学习与研究的动力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大家普遍认为它没有应试学科重要,有些学校领导至今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配备的教师能力不足,甚至仅仅为了应付各级工作检查,临时安排教师做些应付性的工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明显不足。缺乏真正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瓶颈,也必然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2.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支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在对长春地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专业人员少,专业构成较为复杂;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而且不稳定。这样就导致了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现职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为了开展工作,有些教师参加一些短期培训或者通过自学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学习往往很不系统,难以达到专业训练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他们自己认为都很低,有六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理论知识匮乏,有七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实践技能较差。多数教师由于自己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工作中常常按照以往的思路教育学生,过去学科教学的思维定势还起着很大作用。因此,一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学科课,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还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做。

3.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彼此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通过对教学研讨氛围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太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在身边找不到能够交流和研讨的伙伴;加之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多,使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缺少同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学习,彼此经验交流的机会太少,有“孤军奋战、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从而使工作和学习陷入盲目,专业发展进程变得缓慢。由于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县区级督导不到位,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的时候找不到上一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中体现出盲目性较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这支队伍兼职人员较多,兼职心理工作的教师往往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心理学领域的学术问题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缓慢,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三、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解决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有自己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类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取决于主体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第三,学生本位性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始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学生高度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中心。课程实施必须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的原有经验发生转化和新的理解的生成。第四,生成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看作是主体对自身的心理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主体的发展就体现在建构过程之中,体现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第五,心理健康教育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第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典型活动为主题,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反省来提升心理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并不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旨在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

(二)设计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得到学生认可、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解决目标设计方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和核心,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有明确和清晰的目标,而且目标要适应时代需要,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目标要具体和有层次,切口要小,并贯穿整节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得以贯彻和达成。目标设计切忌笼统抽象,如果目标过大过空,就会导致一节课无中心、无主题。如“调适不良情绪”,这句话太含糊,如果改为“认识不良情绪对自己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危害,寻找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增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这样目标就很具体,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在行动上实践。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集体活动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达到的目标,大家探讨出来的目标,更容易被学生看作是“自己的”目标,也就更容易主动去达成该目标。

(三)设计有针对性、即时性、有效性的系列教学内容以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而教学内容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选择的。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适应性、针对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适应性是指选材要紧扣主题,要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适合时展的要求;针对性是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把握;即时性是指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现象,选择学生当前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有效性是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有兴趣参与,并且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或能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这样就会活跃思维,讨论热烈,提高实效。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防止学科化倾向和课程化倾向;组合系列内容(围绕着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设计系列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内容的适切性。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求教学过程更有实效

教学方法应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和真情表露,但又不能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只追求设计的形式、步骤和具体环节的丰富多彩,使之越热闹越好、越离奇越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究竟选用哪些方法为佳,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活动专题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和班级的条件、时间场所的许可等;初中生对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较感兴趣;高中生对自我测试、理性分析、讨论等较感兴趣。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吻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强调全员性参与和体验性学习,体现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欢声笑语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得到互助、自助和提高。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要有一定的变化,注意动静相宜和应用灵活,以免学生因单调而感到乏味,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而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把握好节奏和手段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制作和选择要恰当,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此应做到: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超越学生现有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不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不“喧宾夺主”;完善教学环节,突出实效性。

篇12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更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已成我们教师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走出英语教学以教代学的误区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走出英语教学以教代学的误区。

1、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2、知名语言学家米切尔·韦斯特指出:“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结果什么也学不到。教师授之不少,而学生得之甚微”。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讲解要有的放矢,要少而精,变多讲少练为少讲多练;想办法生动形象地介绍新的语言点,使学生学有兴趣,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在点拨重点、难点处,要讲在点子上并且有启发性。经常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实物、挂图、表情、手势动作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等创造情景,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大量的言语活动,归纳总结出一套所学语言的规则、原理,从而牢固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形成习惯,做到“教为学服务”、“顺学而导”。

3、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应考的关系。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总认为学生中考、高考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导致教师应付考试是首要的观念,因而出现顺考试考而教的理念。如:采用传统的分段教学和语法翻译法;以考试为目的,教师为备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学,最后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

二、在重视教案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案

“学案”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学案,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仅重视教师组织、诱导、点拨、示范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教学理念。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在重视教案的同时应更要重视学案。

如何编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学案,以预习课为例,预习学案包括下面几点。

⑴认定预习目标、方法、内容。

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如:七年级上册unit3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照来学校,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单词与句型。

⑵预习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单词或代表领读单词等形式熟读单词。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阅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划出学案中所列词组及语言点,然后强化词组和语言点的使用环境,并加以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答疑者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

⑶预习效果检测。

单选串串烧,你能选出最佳答案吗?(初一英语UNIT5Topic1HowdoyouusuallycomtoschoolSectionA):

()1、-HappyNewYear!

-__________

A、ThankyouB、ThesametoyouC、Youarewelcom

()2、-MissLiu,yournewskitlooksvery_____.

-Thankyou.

A、niceB、badC、well

()3、-DoesHanYuusuallygotohisgrandparents’homebybike?

-No,heusuallygoesthere_____

A、takeB、bythetrainC、onfoot

……

⑷疑难问题记录。

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初中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

1、HisEnglishteacherhaslonghair.(变为一般问句)

________hisEnglishteacher_______longhair?

2.Jackdoeshishomeworkatschool.(变为否定句)Jack________

________hishomeworkatschool.

3.Ithinkheisverytall.(变为否定句)

I______________he_______verytall.

4.Mybrotherlikesreading.(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yourbrother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重点突破。

根据所给汉语,补全英语句子(初中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

1、“格林先生长什么样?”“他中等个头,棕色头发。”

“_________________MrGreen__________________?”

“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ownhair.”

2、南希总是穿着红色裙子和黑色的鞋。

Nancyalways__________________reddressand_________________.

3、你妹妹长得很标致,但稍微有点不爱说话。

Yoursisteris_______butsh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总而言之,学生依照学案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将预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达标测试、反馈矫正落实目标。

三、把英语课堂教学适当延伸到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作业不应该是课内作业简单的量的追加,而应该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

1、英语是一门语言,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无不围绕培养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来进行。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就理所当然要考虑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去拓展和深化已学的语言知识。

2、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如果没有交流,我们所学的就是“哑巴英语”。那么又该如何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呢?方法很多,比如说讨论法,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课外活动气氛,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得到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们把课文里学到的一些表达方式运用起来,加深了印象,并且在互相讨论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只要我们教师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课外作业更科学合理、更有效,我们布置的课外作业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