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7 06:10: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行政人力工作经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培训是支撑企事业单位战略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从迅猛发展的外部环境看,企事业单位面临挑战与机遇,特别是面对一些难度更大、领域更广、风险更高、技术要求更复杂、科技含量更高的开发项目,需要员工接受新的未知技术领域的培训,尽快掌握过去不是很熟悉的技术;从企事业单位内部环境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建设是发展根本。文章根据近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的培训体系建设与培训经验,从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培训师资、培训规划、培训层级与培训流程四个方面进行探研总结。
一、培训师队伍的建立
构建职责明确、有机衔接、相互配合、精干高效的培训组织机构,统筹规划和管理培训工作,是培训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培训中心),除需要考虑培训基本设备建设、丰富的培训及管理经验、对先进培训流程与方法的掌握、对科研生产与管理的谙熟要素外,建立好单位内外培训师队伍是最关键的要素。怎样建立好培训师队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的经验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建立“组合式”培训专家组
继续教育与其它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直接使教育深入到生产管理行为之中,并成为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是按生产管理与技术发展需求来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教育培训内容应侧重于生产知识与技术技能、管理知识与技术的教育,教育培训过程要融于生产与管理过程之中。基于这种理解,“组合式”培训专家小组应由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与其培训中心共同协商,并由培训中心牵头组织。“组合式”培训专家小组成员主要由单位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及部分一线技术专家组成,这是因为他们既有科研、生产和管理经验,又有工程技术的专业经验,这个专家组应兼具管理者特色和技术专家特色,所谓管理者特色是指其深谙生产管理各方面经验,决策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并能及时把握组织发展脉动和人才需求;所谓技术专家特色是指其对具体工程技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家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使领导层直接介入教育培训活动中,并在技术上产生指导性影响,因为他们对组织发展和技术技能的现有要求体会最深刻、最具体,是教育培训方向最好的判断者和把握者。“组合式”专家小组应以制度化方式,定期地共同参与讨论相关企业培训计划、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等问题,使培训尽量减少盲目性和无效性。
(二)建立培训师“兼职选聘”和“专职学习”制度
该制度是指在选聘技术专家做为技术课程培训师的同时,增加培训中心现有专职培训师的现场研修,即解决培训中心培训师“出”和“入”(派出去,请进来)的问题。所谓“出”是指将培训中心现有专职培训师派赴现场研修,通过现场实践增强其实践经历和能力;所谓“入”是指培训师的导入,即本着以“能者为师”、“来源广泛”、“兼职为主”原则,从一线单位(那里是新技术技能产生的发源地)引进专业知识水平高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业务骨干、管理者做为兼职培训师,例如,可将单位已退休的技术专家,或将送培单位的优秀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骨干做为时间制培训师加以灵活选聘,必要时定期选聘(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培训规划的建立
从以往的培训经验看,企事业单位培训工作往往呈现出各个部门培训工作各自为阵的局面。各单位虽然分别制订了职工教育培训年度计划,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培训规划,使得有些计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而且各单位制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又缺乏刚性统领。因此,怎样帮助送培单位进行培训规划是培训需求分析后的第一个工作环节。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的经验主要有三点:第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制订、编制企事业单位“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由其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结合单位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及科研生产实际,提出有一定前瞻性的培训目标,以便给培训工作指引方向。规划应明确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要求。第二,协助送培单位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由送培单位主导,培训部门列出菜单,依据“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及送培单位当年科研生产情况,制定出本年度培训计划。第三,培训中心应根据每个单位年度培训计划汇总、合并同类、整合资源,制定出详细的培训实施规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再组织实施。
三、培训层级的划分
基于继续教育与生产管理在结构上的相对应性特点,针对生产管理的各种要求去进行有效教育培训,而且要体现出层级性,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层级应当划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技能教育培训,以提高更新生产技术技能为目的,使受训者具有完成岗位任务要求的各种基本能力(如程序、工艺、设备等)和职责的执行能力,包括与任务复杂程度相关的创新能力,其对象为生产一线技工与岗前受训者,其方式为岗位训练,即在现场由生产骨干(车间主任、技术人员、班组长、技师)指导受训者掌握新工艺、技术技能的现场培训或技能比赛,受训者通过培训达到相应技师或高级技师水平;二是专业教育培训,指对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实施的以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培训,通常在单位内进行或与高校联合进行培养;三是行政管理教育培训,指以更新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目的,通过以各种方式、途径分层次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机会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及时获取最新行政管理信息、经验,更新行政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行政管理技术,该教育培训对象为低、中、高层的行政管理者;四是经营开发教育培训,指以研究市场开发、产品销售为内容的教育培训,包括市场信息技术、产品开发技术、销售手段、公共关系技巧等,其教育培训对象主要是民品部门的中层管理者、销售人员、产品技术开发人员,其方式为短期集中培训。
在上述各种层级、类别的教育培训中要达到:每位职工在其相应层次岗位上,均要受到相应对等的教育培训,每位职工在晋级或换岗时也必须以接受相应教育培训为先决条件,而且要使这种教育培训贯穿职工在岗工作始终,并要融教育于管理行为之中。其教育培训结构是一种“正金字塔型”的多层次多类别的结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四、培训流程的建立
在培训实践中,缺乏对教育培训资源的统筹协调、单位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实施部门职能不明确、培训流程不清楚,会导致无效培训,使培训目的无法充分达到。因此,设计一个培训流程十分必要(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为例,如图3所示)。
多年的继续教育实践证明,继续教育如发生在一个特定教育情境中,并基于成人自身实践经验,其教学效果最佳,因为成人的学习通常是从复杂的实践中去分析理论概念,再从理论概念中寻找现实答案的过程。在遵循成人学习规律与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内容与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培训,能将教育培训内容融入到成人工作状态之中,这与传统的教师单一课堂讲授的教育方法相比,其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继续教育要想使送培单位对其进行投资,其培训方式必须由过去传统单一的理论讲授向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转变,其课程设计应以管理目标、工作任务、技术技能的需要来确定,要以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整个教育培训过程处于一个动态、开放的交流过程,而非静态封闭式书本知识学习,例如,可增加课程中现场观摩学习时间,实行教育培训内容弹性制,吸收技术专家参加课程的编制与指导等,应使教育培训内容与具体生产管理内容挂钩,由理论内容向岗位或技术技能实际需求内容转移。
例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为某研究所车间班组长进行的一次培训课程的流程,如图4所示。
对上述流程中每个子模块的内容解释:
“集中学习,理解体验”是对此次教育培训的主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系统讲授,受训者对这些基本理论进行学习,并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来体验理会。
“经验反思,学习发现”是批判性地学习培训者指定的教材和文献资料,阐述自身学习后的感受,结合前面的学习理解和感受回忆,反思自身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成功、失败、困惑的关键事件及自身处理这些事件的方法与手段。
“交流分享,”是教育培训者和受训者共同就自身的理论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反思、感想体会进行交流,并就实践中所发现的疑难、困惑、问题展开讨论,既可以求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也可以求异,实现在场的每个受训者的经验都能彼此分享。
十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高等教育工作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而高校办公室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在服务师生和学校的行政管理中,为高等学校长效、稳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起到重要的辅助协调作用。高等学校办公室行政运转水平直接或间接会影响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服务社会的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如何提高高等学校办公室的服务水平、工作质量,确保高等学校根本任务的完成,注重办公室“行为艺术”,是十分重要也是亟须不断研究、更新的课题。
一、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一——重视空白点,保证工作有序推进。
高等学校办公室秘书工作的“单一性”明显。秘书间,职责明确,各司其职,而办公室任务繁杂,突发性、综合型事务也时有发生,秘书职责范围内没有涉及、多科室间相互交叉部分的工作任务,很容易造成工作中的空白点和处理事务过程中的死角,科室间的许多矛盾与困难就自然地存在于这些空白点和死角之中。这时,主动承担任务、解决问题、避免责任不明确所产生矛盾的职责义不容辞地落到办公室的肩上,需要办公室进行协调,主动承担任务,积极联系兄弟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内部主动协调,相互配合,有序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按照领导要求,根据学校、学院的工作计划和要求进行督办落实,督促科室间有效配合,在满足时间节点要求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任务,使工作有序开展。
二、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二——收集信息,有效保障数据储备。
传统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勤于传达指令,事务性工作多,浮于表面,不重视结果反馈和经验总结,一事一结,再来再做,重复劳动,无用功消耗量大,一定程度地妨碍了机构的高效运转。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办公室工夫要下在平时,对于各科室产生的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数据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收集、汇总、备案,保证办公室所有资料、数据对内清晰明了,常存常新,对外口径一致,有据可查。有效规避一事多数据,相互矛盾的情况,提高办公信息、办公资料公信度,保证准确性。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积极主动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领导掌握全局、运筹帷幄提供信息保障。
三、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三——借鉴“历史”,进入角色。
办公室每个成员都迫切希望尽早达到领导要求,缩短适应期,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平时要多看多听多练,积极借鉴“历史”。多听:要多听领导、前辈、同事间的经验总结;多听专家的经验介绍,多听群众、师生的真正需求;多听上级部门,兄弟院系的信息反馈。要主动听、善于听,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多看:要多看已有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多看理论分析、语言表达、工作技巧,抓住实质;多看前辈、周围同事的成长过程;仔细观察成败得失的原因,勤于总结,对比改进,多方面下工夫。运用历史经验、前辈的智慧加速自身成长,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多练:要多进行自我训练,多练写作技巧,掌握写作规律,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要多练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汇报精简、介绍清晰,布置准确,按文明礼仪的要求,规范接人待物行为,打造办公室新形象。
四、办公室“行为艺术“之四——转变观念、“反客为主”。
传统办公室习惯于“你问我答、不问不答”,“一交一办、不提不碰”的守株待兔形式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办公室的灵活性、高效率的要求。新时期办公室应该转变观念,采取“反客为主”的态度,勤于思考、精于业务、超前行动、主动服务。要练好内功,变“有一办一”的服务为“未雨绸缪”式的服务,做到领导欲谋我先思,师生未提我先想的“百宝箱式”服务,打造办公室新形象。简单实效才会赢,如果工作中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过于繁琐,又不注重总结、不注重思考,不注重创新,必然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就像汉字输入法由全拼、智能ABC的实行到现在搜狗等智能输入法的流行就是经过无数的思考、总结、改进的成果。同样办公室工作的“灵活性”就要求办公室“反客为主”,未雨绸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五——木桶定律。
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个组织要出成绩、有成就,都离不开组织内的每个成员的努力。根据美国理学家彼得的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说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短板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当然,对于木桶定律,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顾想办法提高短板,很有可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每个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掘每一个成员的自身优势,然后再弥补成员间的短板,使得短板不短,长板不缺。这就要求在办公室中,要学会互敬互爱,发现成员间的闪光点,相互激励,努力提高自身。在不使自己被动形成办公室中的短板的同时注重维护良好的“办公室文化”,对内相互帮助、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对外注重礼仪,不揭人短,相互捧场,形成凝聚力强、感召力大的窗口型和谐部门。
六、办公室“行为艺术”之六——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却起到关键的作用。二八定律所具有的实用性已经被确认,而且已经不断被证明。办公室工作包罗万象、头绪繁多,不能不经分析,胡子眉毛一把抓。要高效、准确的达到目标任务,办公室要会抓住主要问题、发现主要矛盾,应该将80%的精力放在占据比重为20%的首要问题、本质根源上,达到80%的成效继而带动完成剩下80%的事务性工作。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同样忙碌的人,因为对事情处理的顺序不同,所达到的成就也大不一样,这就是事物的区别,二八定律的写照。办公室应该按照二八定律的分配原则,将最主要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禁止出现解决容易解决的事务,搁置难点、重点工作,磨洋工,忽略成效的现象。
七、办公室“行为艺术”之七——罗森塔尔效应。
没有人不希望得到赞美和激励,不管他是白领还是家庭主妇。罗森塔效应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实质上就是暗示力量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有人根据罗森塔效应做了一副对联,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扶)不行。这就是暗示的力量。如果所期待的结果经过掂量后可能性较大,而这一结果又是有意义的,就能产生一种积极状态,罗森塔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就大。这一效应是按照“憧憬——期待——行为——感应——接受——外化”的机制产生的。在高效完成办公室工作的同时又注重“办公室文化”的塑造,就需要学会应用罗森塔效应,成员间互相激励、相互尊重的同时,具有一定威望的期待者对被期待者的鼓励与赞美,使得办公室工作在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开展。
八、办公室“行为艺术”之八——吸引力定律。
麦克莱兰说:“你所想到的,一定是你能够成为的,渴望会帮助你向前走,也会让你向后退,一无所得。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内心的欲望。”消极能量吸引消极能量,积极能量吸引积极能量。高等学校办公室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正能量的传递与积极向上工作氛围的营造。要求定位准确、明晰目标,热爱工作岗位。奇迹来源于热爱,热爱产生吸引。吸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当高等学校办公室成员热爱岗位,热爱工作,并付诸积极的行动时,积极的结果就会发生,正能量将会不停地传递,良好的工作氛围将会持续保持。以进取的精神、高效的工作效率,突破传统办公室工作中的局限性,展示高等学校办公室新形象。
总之,高等学校办公室是一个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综合部门。办公室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起着收集、传递、归总、辅助、参与、督办、落实等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办公室的要求和标准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在遵照工作职责办事的同时,认清当前环境变化,注重办公室“行为艺术”,适应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工作内容,打造新窗口、塑造新形象,探索高等学校办公室运到新模式,提高高校办公室的办高效率。
参考文献: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企业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企业的目标实现。员工职业发展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企业要为员工设立发展通路,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
一、员工职业发展简述
员工职业发展是指员工与工作或职业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员工职业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就员工个人不断追求,经过企业和个人的认可找寻并适应职业角色,从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满意感;二是企业帮助和鼓励员工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制订个人职业目标,为员工提供咨询和指导并创造条件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本文主要从企业角度就员工职业发展进行探讨。
二、企业关注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吸引、激励、保留优秀员工的关键因素
哈佛大学教授哈克曼(Richaad Hackman)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具备内在吸引力和价值的工作包括五大关键因素:工作的多样性和个人发展机会;对于工作的认同感;相应工作具有意义;独立、自主;成就感。一个能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有效平台、设置清晰通道的企业往往更受优秀人士的青睐。作为国有企业,薪酬水平往往不会比外企甚至民企更具优势,关注员工成长,建立职业发展阶梯就成为吸引、保留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员工进入企业真正体验工作后,员工的个人发展机会往往比薪酬福利更能留住和激励人才。毕竟对员工来说,“拿钱干事”和“力争上游”之间还是有巨大差异的。根据美世最新的《2010年中国人才保留实践调研》结果,除了最为流行的“非物质奖励”之外,排在第2至第4位的被最多公司采用的措施,都和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有关 。
2.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赢得员工献身精神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帮助他们完成自我实现――使他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获得成功。企业切实关注员工职业发展,设置职业发展通道,搭建个人发展平台,为员工发展提供培训和支持,都是帮助员工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关注员工职业发展,给员工所需要的,将极大地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我要工作”变为“我乐于工作”。
3.是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之一
关注员工职业发展,能正确引导员工认识自我,结合企业发展找准自我定位,提高员工自身追求和企业需求的一致性,缺什么,补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员工学习什么;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为员工成长成才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设立通道,鼓励员工不断寻找差距,提高职业能力,有助于员工在技术、技能、管理等各方面不断提高,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实现员工自我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三、企业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员工职业晋升通道单一
在多数企业中,员工晋升只能单纯地依靠行政职务(职位)晋升。然而行政职务(职位)晋升阶梯的数量毕竟有限,仅仅以此来促进员工的发展局限性越来越大。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就把精力转移到了谋取职位晋升方面。不擅长管理的优秀技术人员转变角色之后,容易给企业带来双重的损失:一是因为失去优秀技术专家所遭致的损失;二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管理者而遭受的损失。
2.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职业晋升阶梯有限
过少的职业晋升阶梯设置,让员工容易丧失进取和提升自我的欲望。阶梯的有限就意味着可晋升职位的减少,对大多数人来说,职位晋升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月亮,明知发展无望自然就没有奋斗的动力了。而对于成功晋升的员工来说,他们的目标已到尽头,没有了目标员工往往会停滞不前。笔者所在公司员工职业晋升阶梯曾经也是十分有限,而公司年轻人又多,占职工总人数的71%,综合素质又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0%及以上。这个年龄段员工的学习和求职欲望十分强烈,而他们的知识结构、个人素质以及与岗位的匹配程度,也使他们对职业发展需求更为迫切,对职业发展空间要求更为广阔。对他们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个人职业的发展。有限的晋升阶梯将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重复固定的岗位工作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就企业而言,很多岗位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基本上是重复劳动,挑战性不强。特别是在作业高度细分、流水线生产的企业,员工的工作可能就是每天高频率的拧一个螺丝,工作单一、枯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中,员工的工作激情不再,职业倦怠滋生。
4.处于职业生涯稳定期的员工发展潜力容易受阻
对与正处于职业生涯稳定期的员工来说,他们在工作岗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需要通过职业发展平台展现自我,肯定自我,以进一步激发工作潜力。如果没有有效的职业发展,员工的发展潜力将停滞不前。
四、改善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当前企业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从构建职业发展通道、配套人力资源制度、搭建员工发展平台、实施人才培养和培训等方面着手,给每一名员工提供不断成长、发挥个人潜力并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多通道的纵向职业发展阶梯
员工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具有顺畅的职业发展通道,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和实际情况,为广大员工设立多条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一是继续保持传统的管理(职位)发展通道,员工可以走管理序列,通过走上管理岗位,承担更多应负责任来实现职位晋升。二是建立专业上的晋升通道。员工可以注重个人专业技能发展,通过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经验和技能的提升,成长为技术专家、企业技师和首席员工。三是建立咨询服务晋升通道。员工可以依托技术的积累、经验阅历的丰富成长为专业岗位服务的咨询人才、指导专家。笔者所在公司正是这样实施的:合理设置了管理序列职位晋升接替:办事员-科员-业务主管-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同时打破了管理和非管理的界限,非管理人员也可以走向管理岗位,循级而上。同样,员工可以选择技术系列,通过职称评聘、技能考核,员工可由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专家,或由技工-高级工-技师-首席员工。此外,公司员工还通过自我工作经验总结、知识的积累成为为企业“兼职培训师”、“企业培训师”、“高级培训师”。
2.拓宽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1)在非管理岗位是实行一专多能。要求员工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岗位专业技能,同时要了解与领会本岗位上下游的能力要求,丰富自身的技术内容,增强自己的岗位选择、岗位适应能力。例如公司要求污水处理运行工除了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外,还要学习一定的维修知识,以及时地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简单设备故障问题。机修工不仅要求精通某一工种(如钳工)技术,同时要熟练掌握其它工种(如电工、焊工等)技术,还要涉猎污水处理知识。
(2)管理岗位实行岗位轮换。通过跨单位、跨职能的横向岗位交流和轮换,增加员工工作内容,丰富工作经历,增强员工工作新鲜感,多方位提高员工素质。笔者所在公司通过“机关管理人员下沉、基层员工上派、各单位班组与班组之间、基层单位之间进行岗位轮换”等形式,盘活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广大员工积极性。
通过一专多能和岗位间的轮换,员工被给予了多样的视角,每个人都有发挥其全部潜能的空间,将有效解决员工职业倦怠问题。
3.建立与员工职业发展相匹配的薪酬体系
(1)基于企业宽带薪酬制度,设置双向工资晋升通道。根据企业的岗位(职位)合理划分岗位类别(岗位族),并科学设置岗位等级。每个岗位等级的薪酬水平不再对应为一个值,而是一个范围。员工可以通过岗位等级的纵向上升实现晋升,亦可通过岗位薪档的横向右移实现晋升。
(2)加大技术对薪酬的影响比重。建议通过实施岗位技能结构工资制、技能津贴等多种途径加大技术对薪酬的影响,引导员工学技术,促进员工在专业上的发展。笔者所在公司实行的是岗位结构工资制,工资结构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通过调整技能工资所占工资结构比例,由原来的5%调增到8%,加大员工技术水平对薪酬的影响。
4.建立与员工职业发展相协调的用人机制
探索推行根据员工能力、业绩、成果晋升员工的“破格式”管理机制。大力推行竞争上岗,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企业应建立健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管理制度,如岗位出现空缺,尽可能首先考虑内部竞聘上岗。通过竞争上岗,实现优胜劣汰,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5.提供培训服务,提升员工能力
员工的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员工自我的提升需要培训的支撑。企业应针对每个岗位设置清晰的职位描述,明确任职资格,建立能力素质模型。每年结合员工能力评价、个人发展愿望以及岗位胜任核心能力要求,制定员工培训规划和计划。通过技术与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体验与岗位实践、短期外训等多种的培训形式,提升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工作能力,加快员工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2-0085-06
教育职员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执行者,其职业素质、工作效率是影响高校组织效能的重要方面。在高校办学自逐步落实的外部环境下,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如何开发与激励组织潜在的人力资源是大学在新时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加强对高校职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行为的研究,对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胜任力”研究的兴起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一)胜任力的思想
胜任力,指“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1],通俗地说,就是能区分工作中的卓有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的那些素质特征。197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发表“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长期使用基于智力的测验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学术测验都不能有效预测复杂或高层职位工作的绩效,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并非高智商、高学历的人,而是具有自我约束、主动性、人际沟通、团队协调等等潜在特征的人,于是提出与岗位密切相关的“胜任力”的概念[2],这就是胜任力思想的由来。它的革新意义在于,它是基于实践工作中对衡量素质、预测绩效的方法改进而产生的。
与传统的素质评定相比,胜任力的概念有三个核心特征[2]:一是行为特征,它将抽象的思想觉悟等素质落实到具体、微观的行为表现上,如“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二是情景特征,它与特定的工作岗位、职位相联系;三是与绩效关联,直指那些具有鉴别性意义的个人特征,并以预测未来绩效为最终目标,并非抽象化的、全面的素质。这三个特征决定了它的测评与开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致力于寻找特定岗位的那些关键性胜任特征,可以直观地用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选聘、评估、培训和发展,因此它将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落到了实处,随着其技术与思想的不断完善,在管理学、心理学中掀起一场“胜任力”研究的热潮。我国也已有针对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职业类型的胜任力研究[3]。
(二)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特色
胜任力研究在管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它适应了组织经营环境的快速变革带来的超前发展需求。
岗位职责分析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起点,一般是通过职位分析、工作分析来确定工作人员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拔、评价和培训。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发展环境的复杂化和超强变动性,使传统的职位分析很难满足和反映出高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因为在这样的组织发展环境下,员工能否创造性地、开拓性地开展工作,甚至变通、拓展原有的工作方式与内容,成为提高组织潜在效能的重要途径,而工作分析、职位分析更多地反映了组织过去的历史性成就,因此在知识经济所引发的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新形势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重心应该从如何控制员工、以“先在的”工作要求引导员工的思路上,转移到“如何甄选具有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潜在素质的员工、如何帮助现有员工具备这样的素质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2]等方面。
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工作导向”转向“人员导向”,首先要研究人。胜任力的思想符合这一趋势,将人的工作素质研究落实到特定岗位上,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使其测评与开发的操作性越来越强,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为实现人职匹配奠定了基础。因此,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胜任力为逻辑起点的。具体来说,即以特定岗位、职位的人所表现出的优质绩效素质出发,确定这一岗位、职位的特殊胜任力,然后重新设计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并以优秀员工的胜任力为模版经验,指导任用、选拔、培训等人事管理活动,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展出更丰富的内容。
以人员选拔为例,传统人力资源的选拔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常常以学历和各种等级考试为入职标准,难以预测日后的发展。基于胜任力的人员选拔,依据的是取得了此优异绩效的人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和行为,因此选拔不仅注重能做好当前工作的人,更照顾到具有与该工作内在特征匹配的人,以及与组织未来发展需具备的态度、价值观等内隐特征匹配的人。对不同的胜任素质,设计出不同的培训内容、方式,并设置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因此针对性更强。
总之,胜任力的研究使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逻辑起点与思维框架的更新。
(三)行为绩效的观念
胜任力的思想,将人们的视线从工作任务、职责转移到人的有效工作行为、内在胜任素质上,从而引发了有关绩效标准的观念变革。
传统的绩效观,主要指工作结果,如利润率、生产量、销售额、职责完成情况等。但是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绩效即工作结果”的观念在实践中有很大局限性。首先,许多工作结果并不一定是个体努力所致,可能受到与工作无关的因素的影响,所以结果不能完全反映个体的工作效能;其次,员工并非平等地拥有完成工作的机会,而有些出色的工作表现不一定都与任务有直接关系;第三,过分关注结果会导致忽视工作过程和人际因素,而误导员工[4]。也就是说,工作结果难以反映工作效能、成就的全部。因此,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种新的绩效观点逐渐成熟,即“绩效即行为”,如,Brumbrach提出“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来进行判断。”[5]这一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它提醒人们,绩效考察不仅要考虑产出(结果),也要考虑投入(行为)。行为绩效的观念,对某些工作如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测评启发性极大,因此它扩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后来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绩效是一多维建构物,测量的着眼点不同、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6],胜任力评价即是一种“行为评价”,从工作付出、工作行为的角度反映个体的绩效。
二、高等教育职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沿用单位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
当前大部分高校管理人员的选拔、考核、评价工作,基本沿用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原则与内容,即干部身份、双轨职级(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德能勤绩”考核,福利待遇与行政级别或专业技术职称挂钩,并由人事处和组织部负责选聘、升迁、奖惩和离任辞退的工作,基本停留在对人事关系的管理水平上,而缺乏人力资本储备与使用规划的意识,严格地说,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将人力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
传统人事管理的弊病突出表现在,人事晋升与考核对具体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的要求反映不明确,工作行为表现及能力优劣与人迁和福利待遇脱钩,因此导致实践中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服从、执行等行政色彩突出。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国家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因普遍缺乏自主性、严重依附于政府,而遗留下来的人事管理滞后的问题。
(二)职员制试点高校的专业化建设困境
为纠正干部管理的弊端,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将逐步取消“干部”身份管理制,纠正“官员化”和“学术化”的职业评价目标和职业定位偏差,人事评价将逐步回归到其工作事务本身上,最终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标。随后有5所部属院校开展了教育职员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调研结果[7],目前职员制试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在于逐步落实了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职务系列、工资系列,明确了岗位职责,拟定了评价考核体系。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对“绩”的重视,考虑到了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纳入到人事管理的核心,但是绩效评价尚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绩效考核的标准模糊、手段粗糙、方法落后。制定岗位职责与职位分析,是开展绩效考核的出发点,但目前的岗位职责基本是定性的描述,缺乏科学依据。据调查,目前高校职员岗位职责的制定过程主要是根据以往该部门或科室的工作经验、管辖范围、职责内容总结描述而成的,抽象化、含糊性强;评定就是述职,随意性大;评定结果笼统地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存在粗糙的弊病,区分度和鉴别性差,所以考核陷入了“看上去谁都合格、细究起来又都不太合格、也说不上来究竟哪里不合格”的模棱两可状态,量化、细化、系统化不足。
第二,绩效考核功能单调,缺乏计划、管理、培训等一系列与绩效管理配套的制度建设。一年一度的考核基本在岁末进行,绝大多数人会得到“合格”的评语,而与下一年度的部门工作改进、组织人力资本储备、薪酬管理及个人发展等等都没什么直接的关系,因此当前的绩效考核有形式化的倾向,对教育职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促进作用不大,缺乏对绩效考核后效的规划与管理。
绩效评价是职员管理的中心环节,评定低效、失真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真正反映教育职员工作性质特征的职责、绩效无法落实,致使选、用、评、奖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徘徊在旧体制的阴影下,更严峻的是它导致职员制的专业化理念基本落空。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职员制跟以前没什么变化,换换称呼而已”,可见由于执行效度的不利,导致对职员制产生了误解。
第三,目前对职员的资质要求都趋向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比如硕士、博士毕业生,但是学历、智力并不能保证有出色的工作表现,究竟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是符合职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要求的?看来,在绩效评价中如何体现职员的专业性及职业的特殊性,如何制定职员专业评价标准成为职员制改革的关键。
(三)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进展
从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有三大主题:职员制、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和绩效评价,分别从制度层面、职业群体层面和考核手段层面,讨论了高校职员的管理问题。概观这些研究,在职员制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即在宏观上厘清了职员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与内涵,但落实到具体的素质结构方面则众说纷纭,在绩效评价体系与目标上则构建出各种复杂公式,而基本标准还是德能勤绩,只是在技术手段上下了工夫,结论的分歧较大、可比性差,基本不能回答现实问题。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方法落后。比如,在课题组搜集到的30多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中基本都是经验研究,即以经验总结、日常观察的方法,根据各自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任务、岗位要求、人员表现的理解,提出几条素质建议和管理改革方向,表达研究者的个人之见,存在粗糙简单之弊,使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基本处于主观构想的层次,主要表达了“要(专业化)……要(科学管理)……”的官方话语,而缺乏客观、实证材料支撑基础上的、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路径的探索,因此并非是在科学研究意义上的结论,这显示出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严重滞后的问题。
综合以上现状分析和研究进展,可以发现,解决教育职员的评价、培训和发展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是职员专业化改革实践的急需,而研究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研究思路。
三、胜任力研究对高等教育职员管理的意义与影响
(一)高校职员的工作特点与适用行为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高校管理工作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具有不同于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如工作内容零散、细碎,工作方式多样、沟通协调较多、隐蔽性强,工作结果往往无法用销售额、利润率等“硬”指标来衡量,这是公共管理部门绩效测量中的普遍性困难[7]。
如某系教务员曾反映,有时为了开一门新课程,需要和教师、学生、研究生院就时间、课时安排、教室反复交流,这些努力都是隐性的,难以反映在工作量上,但是职员的确付出了很多,因此只用结果绩效不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工作差异。而对工作行为的考察,通过行为绩效的衡量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工作付出与努力,与职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更贴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弊病,树立务实作风。
(二)胜任力研究对教育职员管理与研究的三个突破
1.职员素质结构研究
现有的职员素质研究,基本是从经验总结的层面,讨论了教务管理、办公室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思品素质,结论似乎形成对职员的“全人”要求,缺乏结构化的精练,也没有实证调查的支持,对职员选拔的直接指导意义不大。
胜任力的研究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研究者,首先在优秀职员工作行为报告中提炼出具有区别性的关键特征,而后编制胜任行为评定表,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优秀职员与普通职员进行比较,筛选出在统计检验上有显著性差别的项目,构成胜任素质的初步要素,并再次基于大样本调查,就胜任力项目做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项目区分度检验等统计分析,最后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经科学实证调查的职员胜任素质结构。可见,胜任力研究可以实现职员素质研究中的量化、实证化、科学化目标。
2.职员评价研究
当前职员评价的主要症结在于,目标不明确、主观化、不统一。以五级职员的晋升为例,五级以下的初级系列基本按照年限顺升,五级职员属于高级系列,其评价更突出工作能力,“不能只会做事”。但当前的考核述职主要是工作思路的汇报,由人事处和组织部负责组织有关领导、资深研究员成立职员评定委员会,根据各自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解,对候选人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这种场合,说自己一年打了100个报告或200个报告没有什么区别,评委更重视工作思路、想法”,从这位职员的经验观察中可以看出,评价有侧重“说得好”的嫌疑,并且由于评委们的经验不一致和偏好有差异,对候选人的评价难以公正。
已有的职员绩效评价研究,主要讨论了如何归置“德能勤绩”的二级标准、权重比例等等内容。而“德能勤绩”的标准,由于抽象、不易落实的弊病,在实践中基本处于失灵的尴尬处境。例如,普通职员的年度评价基本是工作汇报总结,干部晋升虽将德能勤绩做辅助,但因它的区分度不大,不能明确优劣差别。
通过对职员胜任力的研究,可以产生针对不同岗位性质要求的胜任力评价标准,标准更明确、合理,手段更科学有效。因为这些标准是反映绩效差异的,并非全人的、笼统的;是基于工作行为的,并非抽象的;是针对特定岗位的,不是泛泛工作内容的。另外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领导、同事、下属、服务对象等多重角度收集信息,对职员评价将更公正。
3.职员队伍建设
实现基于胜任力研究的职员管理,从近期效果上看,是更新职员入职标准,更新培训和职业发展目标,促进专业化建设;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是更新组织文化、工作作风,对我国高校的组织转型意义深远。
胜任力包含的人力资本有显性和隐性两部分。显性胜任力,指知识和技能,是胜任工作和产生绩效的基本保证,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获得。而隐性胜任力,指内在素质,如,态度、动机、价值观及个性等潜在的素质,常常在复杂性工作、创新性工作和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中才能反映出来,这些素质特征因为具有隐蔽性、稳定性,后天培养的的效果有限,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作为人才选拔的重点来衡量,从而在优化管理人员队伍上领先一步,因此职员胜任力研究,对鉴别、聘用符合高校教育管理内在需求的人才提供了依据,也为克服当前职员培训的学历化、政治化倾向提供了依据。
实现基于胜任力研究的职员管理,对拓展、更新职员的发展目标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干部制度下的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要么以官职晋阶、要么以职称晋升为目标,职业成长的标准严重脱离职员实际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的外在化现象突出。如,调研中有一位处长曾说,“到我这个位置,再往上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但我还想有点奔头儿,可是自己又找不到……”,这就需要基于胜任力的辅导与培训,直接以工作行为的改进为对象,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内在成长,并且只要个体自己有超越的心愿,就可以不断突破发展的上限,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见,引导职员从获得头衔、职位的“外在职业成长”认同,转向以工作行为改进为目标的“内在职业成长”认同[2],在职员制推行中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是落实职员专业化的根本保障。
基于胜任力的职员专业化发展对当前高校转型意义深远。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严重依附于政府管理,官僚文化突出,管理干部以“服从”为主要使命,工作主动性、开拓性严重不足。随着高校办学自的逐步落实,“如何提高内部管理效能”,是新环境下高校发展的重大挑战,这最终依赖于职员工作风格的转变与工作效能的优化。因此,当前高校的组织转型不仅需要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输入,更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特殊文化与管理体制”的职员胜任素质,这是高校主动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意义深远。
四、对职员胜任力研究与管理的努力方向
教育领域胜任力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兴起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者如中小学校长[8],其后又过渡到教师领域,用于确定教师专业自主性和专业评价标准。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胜任力研究也是与教师专业化问题相连,已经取得一些成果[9],但在教育管理者领域还是空白。
有鉴于此,我们以华中地区两所职员制试点大学为对象,开展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和体会,我们认为要实现基于胜任力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困难的系统过程,未来研究应在多方面加强努力。
(一)完善胜任力建模方法,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地建构职员胜任力模型
目前对胜任力模型的开发中,题项的生成方法主要是通过关键事件编码和以问卷调查方法请研究对象自述关键行为特征来获得,方法单一。因此,要加强对题项的生成方法的研究,加强以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得到的职员胜任力模型的比较与整合。例如:可以根据结构—功能法,从职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方面获得,另外适当添加从管理工作服务对象的角度反映出的胜任要求,以及为适应新的工作发展要求、新的工作内容而衍生的胜任素质。胜任力结构要素的研究,在本质上是运用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技术,因此也要加强对测量基本原则的遵守,即提高信度和效度研究。
(二)综合开发教育职员的胜任力通用模型,降低管理成本
胜任力的初期研究,强调与特定岗位、职位的对应性,这样势必降低实践的简便性,因为针对特定岗位、职位的胜任行为评价,必将加大管理成本,甚至需要设立专门评价机构。此外,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学校在管理风格、工作作风上有较大差别,需要加大样本量做综合研究,否则会造成职员专业化发展目标的过度分化。因此职员胜任力研究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在一系列系统深入的研究基础上的元研究。如Boyatzis(1982)针对胜任力研究的分化局面,对12个工业行业的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中,41个管理职位的2000多名管理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元分析,提出包括6 大特征群和19个子成分的行业通用胜任模型[10],提高了职业发展与培训的普适性。
(三)加强对职员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胜任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职员的工作绩效,但目前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提取出的胜任要素有泛化倾向,所以应重视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探索[11],如运用跟踪研究检验胜任素质在实践中的绩效表现,虽然这很耗时、费力,却是落实职员管理和效率改进的必需。
(四)综合构建职员胜任力管理体系
职员胜任力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促进专业化发展,为职员管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比如:对高校现有职员的人才储备做规划管理,明确各种类型人才的胜任素质结构分布、质量、数量等问题,明确拟聘哪类人员、要培训哪些素质、如何合理搭配现有人员等等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基于胜任力的新型职员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根据聘任制方针,在薪酬设计中体现胜任力评价,合理设置胜任力评价与工作结果评价的权重比例等等一系列管理内容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