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07:48: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校师德建设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严格执行每晚的学习制度。要求全体教师按时参加的学习,并记好学习笔记。周一进行政治学习,周二进行教研活动,周三进行业务学习,周四进行教学教研活动。每位教师都能够完成规定的学习笔记。
2.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
本学期,按照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进行了师德演讲比赛、国旗下师德宣誓、“四培双带”、学生问卷活动和师德自评、互评等活动,净化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每位教师都能用“师心慈、师仪端、师风正、师志坚、师学勤、师业精、师纪严、师德良”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并积极倡导互助教育的“四种精神”,强化“六个意识”,树立了教师的慈母形象,并能积极参加师德建设月的各项活动,我校的全体教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安全演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雷电、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安全逃生技能,本学期组织了安全演练活动二次,从活动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另外,学校利用每天放学时间,小结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开家长会和发放公开信,给家长灌输了安全知识,增强了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改。
⑴开展常规检查。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不定期安全检查。学校对电线和教师宿舍、教室进行安全检查。
⑵务实填写各类安全记录。如:学校安全工作教育专项记录、学生缺勤调查登记记录、学生周六、周日活动情况调查记录等。严格执行学生缺勤调查登记制、学生放学护送制、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和周六、周日学生校外活动情况调查制。
⑶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
⑷认真做好值班工作,特别是双休日(重大节日)的值班工作,明确值班职责,责任到人,保证了24小时在岗,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
5、重新修订了学校的各项制度。使我校的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易操作化。
二.教导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了教师业务自修工作。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三字一画一话”的安排;加强了“备、说、听、讲、评”五个环节的教研活动,由教导统一组织、检查和指导,使我校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逐步深入。
2、抓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实现课程改革的新突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进行了四次集体备课、教学笔记研讨和课改问题汇集活动,并完成了课题研究(论文);四月份模范平安二小进行了新教师培训、中青年教师培训、“走出去、请进来”、“一帮一”、“多帮一”、“同课异构”和听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加强了动态评估检查的力度
为了检查、督促全体教师的各项工作,我们先后四次检查了老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第二课堂、班主任工作等,对广大教师工作中的优点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批评和建议。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记录不详细、工作内容少;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流于形式,不深刻地分析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缺点;合作学习缺少引导和科学的分工协作;作业评价方式陈旧、单一,缺少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等。今后,我们还要加强各项工作的阶段性动态评估检查,严格工作纪律,从一点一滴做起,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一切工作井井有条,一切工作一丝不苟。
4、狠抓学生的书写不放松。开学初,学校就把抓学生的书写纳入了教学检查的内容中,要求教师从各科作业书写抓起,在班级中开展了书写评比活动,到目前,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的提高,下学期学校将在此项工作上再加大力度,力争使学生的书写达到普遍提高的目的。
5、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组织六年级全体教师定期召开六年级阶段总结会议,认真分析考试成绩,认真总结,寻找学科差距,明确指标,加强了优等生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讲求实效;及时汇总了学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部署了复习阶段的任务。
6、学习观摩
①5月7日--16日,派*同志到*参加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及考察学习。
②5月17日--28日,派*同志到*参加由中国教育服务中心举办的“*省典型特色名校综合考察活动及教学观摩活动”。
③5月22日--27日,派*同志到*参加由教师报举办的“*”三省的英语教学研讨及教学观摩会。
三、大队辅导员工作
1.“六﹒一”儿童节。我校给学生过了一个愉快而富有意义的节日,使每个孩子体验到了自己节日的快乐,有锅庄表演、广播操比赛、舞蹈比赛、双队表演、彩旗队表演和鼓号队表演,到处都是飞扬的彩旗,到处都是身穿节日服装的孩子,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2.加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经过一学期的要求,我校学生的字体书写规范了,普通话说的比以前流畅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3、学风建设活动。通过学风建设月活动,我校的学风端正了,班风正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
4、学习雷锋活动。通过学习雷锋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主动地清理了丹麻街道的垃圾,起到了教育作用。
5、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进行了给妈妈一个惊喜、画妈妈、写妈妈和夸妈妈活动,使广大的学生体验到了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四、校园文化建设
1、修补了名人雕塑底座和校门围墙,并在校门围墙和雕塑上书写永久性标语刷。制订并悬挂了校训和校风。
2、清除了校园内的杂草;修剪了花园里的草坪。
3、重新布置了办公室,更换了展板,张贴了“三风”。
4、楼道内悬挂了图文并茂的名人名言;制做了整容镜。
5、重新布置了教室。
五、不足与思考
过去的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工的通力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还做得不够,没有使他们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与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还极不适应,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
2、制度在配套、落实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3、学校活动场地小,加之体育、艺术器械严重缺乏,严重制约着我校体、卫、艺工作的开展。
4、校本教研还需要加大力度。
5、教学过程的管理不够细致、不够严格。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实现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的完全转变,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加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
一、以方案为指引,责任到人
我校制定了《XX小学关于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活动的实施办法》,成立了师德师风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按照活动方案狠抓落实,并确保有实效。
二、强化学习,增强责任
1、学习文件。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漯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整治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纠治教师师德失范问题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明确活动意义,要求教师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新教育理念,规范执教行为,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师徳建设水平,向全社会展示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2、反思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网站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广大教师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
在党员中开展“率先垂范,廉洁从教”为主题教育,使全体教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警示教育。结合活生生的案例,开展大讨论,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促使教师自重、自律、自励,规范其行为,争创反腐倡廉的模范。
3、学法规、党史,提高教师思想觉悟。学校通过教师政治学习,学习《刑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儿童、妇女权益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进一步促进师德建设,努力形成廉洁从教氛围。
4、开展了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将警示教育活动与教风行风建设、社会满意工程、争先创优活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学习
教师们身边的典型事例,增强全体教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5、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一方面促使未成年人从小就养成洁身自爱,文明守法的良好品德;另一方面也让未成年人进一步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
6、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中,把教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建立健全考核、考评、考绩制度、日常工作管理体系和重大事项监控体系,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见事快、反应快,及时果断予以了纠正。
三、创新内容,抓出实效
我们在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各种活动,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了以“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们要求选定廉洁主题,拟定好活动的方案,在自己的班级中开展相关的中队活动。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宣传栏、墙报、学习园地等活动阵地开辟师德文化建设专栏,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学校收费行为公告栏,使师德建设成为一种文化,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结合个别不恰当言行,对有关教师进行了诫勉谈话,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警示教育。
师德师风建设是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大事,2019年为全省“师德师风建设年”,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发展中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认真、扎实、有序地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现将具体实施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活动组织到位,认真制定方案切实动员部署
我校领导长期以来坚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制定了《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方案》,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学校还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年专题动员会,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增强教职工主动参与活动的自觉性,确保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顺利推进。
二、以活动为载体,形成浓厚的教育环境
1.积极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观看师德师风廉政教育警示片,充分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时间,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尽力让政治学习活动真正成为提高全体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有效手段。学校还组织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在建国70周年之际,开展党员教师上“爱国”主题班会课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
2.树立师德的正面典型。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事迹突出的师德典型,形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新风尚,影响和感动了周围很多人,这也是我校最好的教育资源。今年,吴少娟老师被评选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王超老师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陈星月老师被评为“高新区优秀青年教师”,陈俊竹老师被评选为“高新区教坛新秀”……年底,我还还将举行“感动附校西区”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充分利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来加强师德教育。
3、认真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工作。学校通过“问卷星”编制和发放了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表,主动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对调查表反馈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梳理,完成了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学校还公布了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和校长信箱,鼓励师生、家长实名举报,主动接受社会、新闻媒体等监督,努力创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了截止目前,学校未收到一条关于师德师风的投诉案件。
4、认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自查自纠活动,全体教师制订了师德师风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并严格按照清单内容,进行整改,在规定的期限内,切实解决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铸造学校师德师风之魂,弘扬“立德树人”形象。
三、活动效果显著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1、教师的精神状态振作了,改变了少数教师过去存在应付差事,不下功夫,不思进取的状况,敬业精神提高了,工作态度积极主动了,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了,言行有了明显的改善。
为确保师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收集好相关资料。
二、抓学习,提高认识
1、切实开好动员大会。学校召开教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校长作出了重要讲话,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具体方法步骤。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规范言行,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自觉性。
2、搞好宣传。我校结合实际,通过宣传栏、微信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搞好学习、活动。学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加强教职工及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利用教师例会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4、扎实治理有偿补课。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及县教育局出台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文件,学校没有教师参加有偿补课。
高校为了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实验室建设评估及各种专业评估等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建、扩建与新建了实验室,这对实验室档次的提高、实验条件的改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存在过于追求实验室上档次、比先进的攀比之风,使大量的还具有一定使用价值或者是虽然过时但经过改造、维修升级后还能使用的仪器设备被淘汰,变成废品或垃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的现象应引起重视。我国人均教育投入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因此怎样节约建设资金,合理利用实验资源,让实验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对于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1.实验室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1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
从有利于实验教学资源共用与管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综合效益的目的出发,将实验课程组建成以学科群为主体的教学实验室,以“学科专业提升基础发展,基础发展促进学科专业提升”的指导思想规划实验室建设;淡化单一课程发展,优化相近学科融合,淡化验证性实验,优化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使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将实验室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比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1.2实验室建设要做到先进性与适用性并存。
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注重先进性的同时,尽最大努力节约建设资金,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
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实验室的建设应具有一定先进性、系统性、社会性和前瞻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每个实验室都要高级、先进,更不是越先进越好,应从课程设置、发展趋势、社会效益及学校的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全方位综合考虑。实验仪器的购置必须与实验室建设及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相结合,突出重点。要考虑实际需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片面追求高精度,合理配置档次。对一些基础的、对仪器设备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室,要注重其适用性,只要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即可,过高配置既不能充分发挥其应用效能,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1.3实验室建设应做到勤俭节约、物尽其用。
节约实验资源,不仅是创建节约型实验室的内在要求,更是保障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仪器设备购置应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方针,统筹安排,精打细算,有效利用资金,避免积压浪费。对已损坏或停用的旧仪器应尽量进行修复、组装、拼装、维修、升级,尽可能发挥每台仪器的最大效益。通过对现有仪器设备修旧利废、拼装升级,一方面可以节约资金,充实资源,提高仪器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完备实验室技术队伍,提高业务素质。
2.措施和方法
2.1建立综合实验室,将教学、科研、本科、研究生教育相互融合。
教学和科研始终是高校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体。科学研究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主要源泉,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显著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增强实验教师整体素质。教学需要科研的支持,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由科研来解决,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更有利于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搞好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注重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解决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两者的结合。
借鉴国外经验,将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联系在一起,把创新的科研方法、内容和研究成果贯穿到实验教学工作中,建设高、中、低档仪器组合的综合实验室,提供多种实验方案、路线供学生选择,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达到最佳实验要求作为评分准则,让学生掌握低成本、高效率的研究方法。
开放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课程,使研究生和本科生实验相互渗透;鼓励毕业论文(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促进科研教学活动的相互融合;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本科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设计型、综合型层次的科学研究。既充分利用了实验资源,又使学生得到了教师、学长的更多指导,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
2.2优化仪器设备的配置,建立校园实验仪器设备共用平台。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立仪器设备先进、适用、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配置具有前瞻性、品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教学、科研、应用开发的仪器设备,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补充国内外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为实验教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克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金浪费、利用率低等弊病,建立校园实验仪器设备共用信息网,公开各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制定合理的实验设施共用政策,使广大师生可以方便利用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建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化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和网上辅助教学。各实验室将自己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相关内容(实验大纲、实验指导、实验录像等)上网,供学生浏览;实验设备的名称、性能、用途等在网上公布,实现设备的共享,为实验室全面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
实行全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逐渐改变以往按班级安排实验时间、内容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中心网站,通过网上预约,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对生产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活动及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等实行全面开放与预约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3加强管理,建立实验室奖惩制度,鼓励节约、创新、自主研制。
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实验仪器修理、改造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技术开发、实验装置的研制或改造、软件开发和某些实验室管理工作,不但可以减轻实验教师的工作量,节约出时间对旧仪器进行充分的组合,更好地利用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学到更多的仪器仪表知识,使学生在这些工作中受到更多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发挥实验室育人的作用,更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仪器维修基础。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的实验室工作积极性。无论是实验室建设发展还是学科专业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可以设置实验室建设贡献奖,对凡在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与维护保养、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取得明显成绩的师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记入档案,作为晋升的参考。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精心维护保养,使完好率和使用率均保持在先进水平;对仪器设备的正常管理和维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与维修工作。通过必备的检修设备和有效的工艺手段,使仪器设备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对精密度下降,性能落后的仪器设备,经改装以后确能提高性能及精度,或经改装后可作其他使用,且效益高于原水平的,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使仪器设备功能明显改进,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应鼓励改装利用。
在用仪器设备技术指标下降,但未达到报废程度,可降级使用或调剂。仪器设备结构陈旧,性能落后,已经破损或丧失功能的,没有维修价值,经技术鉴定,分别列为淘汰品和报废品。淘汰设备调拨给其他可设法利用的单位使用或拆件利用,或作为培训技术人员的实习用具。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外设计学习用具,为学生课外实验提供条件。报废仪器进行拆解处理,把有用的东西作为实验耗材用,将报废报损残值变价的收入应用于维修、更新仪器设备。
对责任心不强,造成仪器设备丢失、损坏、提前报废者,给国家和集体造成损失者,视损失大小,情节轻重令其经济赔偿或给予纪律处分。对事故隐瞒不报者,要加重处罚,并追究有关当事人和领导责任。
3.现实意义
3.1节约建设经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促进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提高实验室建设经费的利用率。实验仪器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为研究生、本科生论文实验提供了条件,如果能认真考虑对废旧实验仪器的再利用,则不仅能够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学校节约大量的建设经费,提高经费的利用率,让学校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
3.2养成爱惜设备、管好设备的良好作风。
养成良好的爱惜设备、管好设备的作风非常重要,不爱惜设备,违规操作,损坏后不及时维修,设备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通过对实验室教师的教育和严格要求,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教师和学生都养成了爱护实验设备的良好作风,提高了经济效益,锻炼了实验技术队伍,提高了业务素质。
4.结语
总之,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室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抓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科研产出和学科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认真总结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经验,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体系,通过各项措施,使实验室的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实验教学资源的综合效益更高。
参考文献:
[1]张淑玲,李继峰.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48-150.
[2]张晓蓉.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再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119-121.
[3]韩露.关于节约型高校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0,(1):38-39.
[4]周宦银,房宗良,刘家华,等.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1-143.
在传统师德建设中,师德建设概念界定模糊,不易量化,造成师德建设无的放矢、力不从心,师德建设活动化、表面化、形式化,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传统的师德建设往往以群众考评代替师德建设,以开展具体的师德“活动”代替师德“建设”,导致师德建设不能系统、有效地开展,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职业行为脱节,背离了师德建设的实质意义和初衷。无效的师德“活动”,令教师无奈、反感,谈“德”色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寻找一条师德建设的有效运行模式,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要增强师德建设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确认识师德,正确认识师德之于教育的价值,增强教师关注自身师德修养的积极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师德建设可以从五个特征来认识:一是职业性,即教师道德在职场中建设实现。二是实践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在教师职业实践中实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与养成。三是引领性,即师德建设目标要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师德建设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体现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智慧、责任、价值取向。四是过程的有序性,即师德建设过程管理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标准,以有序发展式的师德建设标准和目标引领、评价激励、适时督导给力的过程的有序性管理,实现师德建设的发展性、文化性。五是文化性,师德建设是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升教师的职业行为质量,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直至形成教师职业行为文化。在教师职业行为文化产生之时,即学校品牌、特色、文化的形成之时。
教师专业水平和师德修养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专业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又是师德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师德建设的起点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的“良心”,师德建设的过程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成就师德的过程,师德建设的终点是教师彰显高尚师德的教育教学业绩。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二者缺一不可,而师德修养更具基础性。
从师德建设的目标角度来说,为教师职业道德成长和教师专业质量提高服务,谋教师成长,求教育发展,追求教师职业文化,丰富教育文化,是师德建设的终极目的。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应强调教师职业发展与师德建设之间的相关性,加深教师对师德建设的理解,增强教师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其次,师德载体是师德建设的切入点、总抓手。直接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而“师德”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特点。师德建设载体的运行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师德建设要与教育教学紧密关联,师德载体的选择要有方向、效益意识,要围绕当前影响教师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来研究确定。因此,师德载体的选择应与教师职业中的关键点、难点、热点、创新点密切相关,可采用教师成长积分制、规划书、愿景书等选择,并制定运行科学的体制、机制,明确阶段标准和发展目标。
再次。师德建设体制、机制、过程管理是师德建设健康、高效运行的保障。师德建设的体制、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一)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工作团队,设置工作室,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职责。(二)确定师德建设载体并制订运行方案,确定目标、标准及运行方式。(三)构建载体运行过程展示平台,设计与载体相适应的展示、竞赛、阶段性总结等活动。(四)实施教师团队和个人成长积分管理办法,采用激励性评价。实践证明,积分管理是师德建设过程管理的有效形式。(五)适时举办论坛,及时反思、总结,提炼规律、品牌、特色并形成教师职业文化。(六)宣传、推广典型,放大效应,形成大文化。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提出“向师德要质量”,为把师德建设与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德州市教育局在开展师德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了师德建设的“六步工作法”:一是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选择当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确定载体。二是确立阶段目标、标准。三是明确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和工作室建设。四是采取教师团队及个人成长积分管理办法。在管理实践中,学校将教师自主成长单元量化、标准化。教师完成一个单元,达到一定标准,对应累积一定的分值。五是构建展示平台,设计与载体相适应的展示、竞赛、阶段性总结等活动。六是及时总结成果。
通过上述措施,各级教育教学管理者就明确了师德建设的目标、方向、载体、考核办法。学校根据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将学校发展总目标转化为教师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把教师认可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引领教师付诸行动,在教育教学细节中践行职业道德,向职业行为要师德,向师德要教育质量,初步实现了虚功实做、软件做硬。
在传统师德建设中,师德建设概念界定模糊,不易量化,造成师德建设无的放矢、力不从心,师德建设活动化、表面化、形式化,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传统的师德建设往往以群众考评代替师德建设,以开展具体的师德“活动”代替师德“建设”,导致师德建设不能系统、有效地开展,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职业行为脱节,背离了师德建设的实质意义和初衷。无效的师德“活动”,令教师无奈、反感,谈“德”色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寻找一条师德建设的有效运行模式,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要增强师德建设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确认识师德,正确认识师德之于教育的价值,增强教师关注自身师德修养的积极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师德建设可以从五个特征来认识:一是职业性,即教师道德在职场中建设实现。二是实践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在教师职业实践中实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与养成。三是引领性,即师德建设目标要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师德建设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体现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智慧、责任、价值取向。四是过程的有序性,即师德建设过程管理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标准,以有序发展式的师德建设标准和目标引领、评价激励、适时督导给力的过程的有序性管理,实现师德建设的发展性、文化性。五是文化性,师德建设是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升教师的职业行为质量,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直至形成教师职业行为文化。在教师职业行为文化产生之时,即学校品牌、特色、文化的形成之时。
教师专业水平和师德修养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专业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又是师德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师德建设的起点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的“良心”,师德建设的过程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成就师德的过程,师德建设的终点是教师彰显高尚师德的教育教学业绩。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二者缺一不可,而师德修养更具基础性。
从师德建设的目标角度来说,为教师职业道德成长和教师专业质量提高服务,谋教师成长,求教育发展,追求教师职业文化,丰富教育文化,是师德建设的终极目的。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应强调教师职业发展与师德建设之间的相关性,加深教师对师德建设的理解,增强教师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其次,师德载体是师德建设的切入点、总抓手。直接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而“师德”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特点。师德建设载体的运行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师德建设要与教育教学紧密关联,师德载体的选择要有方向、效益意识,要围绕当前影响教师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来研究确定。因此,师德载体的选择应与教师职业中的关键点、难点、热点、创新点密切相关,可采用教师成长积分制、规划书、愿景书等选择,并制定运行科学的体制、机制,明确阶段标准和发展目标。
再次。师德建设体制、机制、过程管理是师德建设健康、高效运行的保障。师德建设的体制、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一)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工作团队,设置工作室,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职责。(二)确定师德建设载体并制订运行方案,确定目标、标准及运行方式。(三)构建载体运行过程展示平台,设计与载体相适应的展示、竞赛、阶段性总结等活动。(四)实施教师团队和个人成长积分管理办法,采用激励性评价。实践证明,积分管理是师德建设过程管理的有效形式。(五)适时举办论坛,及时反思、总结,提炼规律、品牌、特色并形成教师职业文化。(六)宣传、推广典型,放大效应,形成大文化。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提出“向师德要质量”,为把师德建设与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德州市教育局在开展师德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了师德建设的“六步工作法”:一是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选择当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确定载体。二是确立阶段目标、标准。三是明确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和工作室建设。四是采取教师团队及个人成长积分管理办法。在管理实践中,学校将教师自主成长单元量化、标准化。教师完成一个单元,达到一定标准,对应累积一定的分值。五是构建展示平台,设计与载体相适应的展示、竞赛、阶段性总结等活动。六是及时总结成果。
通过上述措施,各级教育教学管理者就明确了师德建设的目标、方向、载体、考核办法。学校根据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将学校发展总目标转化为教师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把教师认可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引领教师付诸行动,在教育教学细节中践行职业道德,向职业行为要师德,向师德要教育质量,初步实现了虚功实做、软件做硬。
一、师德建设月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行风建设和树立教育行业良好形象为出发点,广泛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培养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为推动武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师德建设月活动的内容和安排
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是改善教育形象,又好又快发展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和客观要求。师德建设月活动,主要内容是结合全区各校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师德建设与教育活动,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在思想作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纠正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各校在活动安排上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培训活动。在师德建设月活动期间,各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引导教师践行“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优质施教”的“四教”承诺和“八要十不”、“五个严禁”等师德自律规定,坚决抵制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的行为,大力弘扬以身立教、甘为人梯的崇高师德风尚。各校在师德建设月期间师德培训应不少于二个学时。
2.扎实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各校要紧贴时展,深入开展“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三育人”、“师表工程”、“教师回报社会”等多年来形成的品牌活动,并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力求活动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从今年下半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开展“关爱一个学生、联系一个家庭”为主题的“168”爱生行动,即倡导学校每一位教师结对帮助1名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包括学习困难,或家庭经济困难,或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难),每学期与所帮教学生开展谈心或家访活动不少于6次,每学期为所帮教的学生义务补课或心理咨询不少于8次。各校要建立相关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力争使该项活动成为全区广大教师开展爱生行动的主要载体和长效内容之一。(“168”爱生行动具体要求另见文件)
3.大力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活动。各校要结合每年教师节庆祝活动,通过举行师德报告会、师德论坛、师德建设先进经验交流等方式,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树立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新形象。区教育局、教育工会将在教师节期间表彰区“十佳爱生标兵”,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学先进、铸师魂、树形象”主题活动,以高尚师德感召教师,以榜样形象引领教师。同时,区教育局、区教育工会还将组织新教师宣誓、教师形象大讨论、师德建设工会主席论坛等。
三、加强对师德建设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目标要求: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理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八次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3、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工作热情高,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的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过问、指导、提醒,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谋学校的发展。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2、认真组织学习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同时还学习我区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引导全体教师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4。认真开展“读教育名篇,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3月20日之前报所选择书目,交总校备查,教师必有所学笔记。
5,。结合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好“岗位争先”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培养,要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校内先进,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大力弘扬正气,让师德优秀的教师扬眉吐气,是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力培养我校重师德和强师德的浓厚氛围。评选2011年教师区先进,评选校区优秀党员。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6。召开辉煌90年党的辉煌历程教师演讲会。
7,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工作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写出学生的反馈意见。
8,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写好反馈意见。
四、学习纪律
1、实行校长负责制。
2、考核小组公正、公开、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导处认真做好师德档案建设工作。
4、教师按要求准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5、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自觉遵守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考核小组名单
六,时间安排:
3月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3月19日教学开放日
学习人大报告
4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5月;学习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条文。
6月:召开建党90周年演讲会。
7月:评选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
9月:9月19日教师评价。教学公开日。
10月:学习18大文件。
11月:
二、目标要求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理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八次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3、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工作热情高,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的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过问、指导、提醒,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谋学校的发展。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2、认真组织学习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同时还学习我区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引导全体教师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4。认真开展“读教育名篇,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3月20日之前报所选择书目,交总校备查,教师必有所学笔记。
5,。结合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好“岗位争先”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培养,要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校内先进,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大力弘扬正气,让师德优秀的教师扬眉吐气,是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力培养我校重师德和强师德的浓厚氛围。评选2011年教师区先进,评选校区优秀党员。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6。召开辉煌90年党的辉煌历程教师演讲会。
7,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工作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写出学生的反馈意见。
8,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写好反馈意见。
四、学习纪律
1、实行校长负责制。
2、考核小组公正、公开、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导处认真做好师德档案建设工作。
4、教师按要求准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5、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自觉遵守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考核小组名单
六,时间安排:
3月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3月19日教学开放日
学习人大报告
4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5月;学习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条文。
6月:召开建党90周年演讲会。
7月:评选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
9月:9月19日教师评价。教学公开日。
10月:学习18大文件。
11月:
二、目标要求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理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八次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3、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工作热情高,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的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过问、指导、提醒,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谋学校的发展。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2、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同时还学习我区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引导全体教师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4。认真开展“读教育名篇,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3月20日之前报所选择书目,交总校备查,教师必有所学笔记。
5,。结合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好“岗位争先”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培养,要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校内先进,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大力弘扬正气,让师德优秀的教师扬眉吐气,是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力培养我校重师德和强师德的浓厚氛围。评选2011年教师区先进,评选校区优秀党员。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6。召开辉煌90年党的辉煌历程教师演讲会。
7,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工作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写出学生的反馈意见。
8,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写好反馈意见。
四、学习纪律
1、实行校长负责制。
2、考核小组公正、公开、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导处认真做好师德档案建设工作。
4、教师按要求准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5、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自觉遵守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考核小组名单
六,时间安排:
3月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3月19日教学开放日
学习人大报告
4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5月;学习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条文。
6月:召开建党90周年演讲会。
7月:评选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
9月:9月19日教师评价。教学公开日。
10月:学习18大文件。
11月:
“师德”是教师通过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人品素养,是教师在思想道德层面的高度体现。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尚未健全,在师德建设这一关键工作的开展上,处于摸索阶段。
一、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
笔者通过深入了解本校以及本地区多所高职院校,对师德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对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问题。
1. 师德建设认识不足
根据调查分析,目前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师德建设工作不重视的现象。部分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认为,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成绩和专业能力上,因此只抓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忽略了师德层面的建立。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师德建设工作,但方法均沿用或套用其他高职院校以往的做法,没有体现学员自身特色。
2. 教师职业意识淡薄
在对部分学校进行调查时,反映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有些老师将教学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按时上下课,将知识传输给学生,不出事故就可以。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少,工作敷衍,或者只关心学生成绩,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毫不关心,没有做到“教书育人”中“育人”的职责。
3. 教师自身素质缺失
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以及观察教师的行为举止等方面,我们了解到部分教师的道德水平并没有达到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度。据调查反映,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甚至对部分学生有偏见及不公平的对待;有的教师上课迟到早退,在课上接听私人电话,或者趁学生做课堂练习时玩手机等;有的老师不注重仪容仪表,或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做不到“为人师表”。
4. 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在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调查中了解到,一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不再是教书育人,而是追求高职称、高工资,将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当前社会一些负面影响导致的,例如国外腐朽文化的渗入、功利主义及个人主义的驱使、市场经济的冲击等。这些因素逐渐影响到教师,扭曲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职业观。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就关于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我们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以及领导进行了调查采访,给出了部分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了全国范围内部分高职院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实际案例,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提高师德建设意识
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开展,起带头示范作用,为全体老师做表率。其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体系,将师德建设列入院校工作重要日程,明确各级领导与教师的工作责任,做到合理分工、协调一致。最后,要培养组建一支优秀的师德建设工作队伍,可以设立师德建设转型经费,为师德建设工作提供必备的条件和设施,以及各类实践活动。
2. 加强师德建设力度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比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或按性别,将教师区分开来,分别给予相应指导。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师德建设为主体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开展相关专题教育讲座、为教师提供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指导、组织师德培训班、开展征文活动、评比德行兼备的优秀教师等。
3. 重塑教师职业素养
通过全校甚至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师德规范宣传,在“尊师重道”“为人师表”的风气下,更易于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要重新建立教师的职业素养,“育人先律己”,要让每个教师都重新找回教师应有的使命感,意识到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要背负的是培养我国未来的栋梁。可以请一些专家或先进教师来院校做事迹报告,为教师树立楷模,让每一位教师深刻意识到教师应具备的责任、理念及素养。
4. 建立师德激励机制
通过调查显示,许多开展师德建设工作的高职院校,都有相应的师德考核激励制度。考核激励制度是提高教师师德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对教师进行德行方面的约束,并对起典范榜样作用的教师给予赞扬与鼓励。考核与评比可以激发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使命感与成就感,激励与奖惩制度可以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师的责任感,让教师深刻体会师德的重要性,把师德建设作为与教学质量同等的工作去抓。
综合以上研究所述,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校甚至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各部门的支持帮助,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师德师风的提高,以达到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才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