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9 20:0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幼儿园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通过日常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主题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过分的保护和过多干预成长的观念不仅会影响到幼儿的自我意识的萌发,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智慧发展。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及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要根据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教给孩子一些实用的技能和方法,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1注重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
幼儿教师需要对所有的幼儿日常生活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了解、观察,然后针对幼儿所存在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反思和干预。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或他人。这时候需要幼儿教师更多细致的观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更好的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例如:中班幼儿日常活动中,在学习如何正确的使用筷子,采取更多个性化的内容。幼儿教师多注重观察中班学生在使用筷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如何更好让幼儿提升自我支配和控制能力。可以采取游戏活动,筷子夹乒乓球、筷子夹玻璃珠等等。不断的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在自己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结果。其他的活动如何更好的帮助中班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拉拉链,幼儿教师可以提供视频,图片帮助学生自己练习;如何更好的叠衣服,教师应在日常中细致的观察,提供指导性帮助,不要身体力行给幼儿叠。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比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也更愿意参与日常实践,所以不能过分保护,过分干涉中班幼儿的身心成长。通过多种日常活动的练习,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技能。所以,幼儿教师在帮助中班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对所有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适当的改善。
2教学方式利用有趣的玩教具
幼儿对玩具具有特殊的爱好,有趣的玩教具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那么可以把有趣的玩具投放到活动区域内,这样可以在游戏中,不断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活动区域内,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乐高积木搭建出所需的游戏场景,需要搭建房子时,首先幼儿要对房子的轮廓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图片,视频演示房子的结构,自己动手来搭建,培养基本的动手能力,并锻炼了手脚协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可以在搭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中班幼儿一般具备一定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可以进行更大层次的发挥与改造,更能激发中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积极性。同时中班幼儿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有趣玩教具,玩具不再单一,而是富有变化的可以自己发挥创造力的积木等搭建,更好的实现各种生活技能的练习,对幼儿的四肢协调进行有效的锻炼,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提高和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创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针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分析,确认幼儿存在不足的地方,然后针对性加强,可通过视频或者是PPT展示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通过正确的示范,由幼儿自主进行练习,目的是让幼儿拥有正确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经验。由于中班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已经发展了,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了责任感。中班幼儿更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更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提升在我服务意识。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我会冲厕所、我会整理图书、我会提裤子和穿鞋等,在这些教学活动中,都能幫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服务理念,并不断提高其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4采取各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教师可与家长实现实时交流,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实现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详细说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目的是让家长清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成长情况,在自理能力方面的表现情况,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经验,目的是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现家校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家长在家多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最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在区角活动和环境创设进行有效的渗透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环境创设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选择物质材料时,必须要确保该材料具有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和有趣的特征,并在开展活动中,幼儿能够良好的互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中班幼儿已初步对外在世界的探索认知,愿意更多的探索,实践。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创设一个幼儿喜爱的自我服务活动区角,激发中班幼儿的好奇心,这样才能确保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活动机会,这样就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实现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6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促进幼儿更好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幼儿的手脚协调力和独立能力、自理能力,另外还能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品质,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要积极配合,有目的、有策略的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园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论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论文
【摘要】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依靠着中华儿女采取各种方法与途径进行传承与发扬。其中幼儿美术教学就是重要的方法途径之一。新时代,国家号召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道德的,创作能力较高的人才。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有许多种,而且也有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提高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创作水平,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就是重要的方法途径之一,要求幼儿园美术的教学中应该融合有信息技术的创作教育,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美术教学这方面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想象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画出来的画作是没有灵魂的。信息技术教育应从小开始培养,因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培养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信息技术去提高幼儿园小朋友的画画能力,以及培养创造能力。接下来,我们就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教育,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操作和探索,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有利于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美术教育在重要性上应该排在所有科目的第一位。首先,因为幼儿美术中的创作能力与每一位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对创作素材是重中之重,需要从小锻炼。除此之外,从筛选人才的维度看,如果考试设计合理,美术考核的是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不需要背什么知識,其实主要看个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是每一位幼儿园小朋友都要经历的,幼儿园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美术的创作能力教育更不可或缺。对于教育的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取得较快的成就,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尤其是美术的创作能力方面,投入大量脑力、体力。幼儿园阶段的小孩子很爱玩,那么我们老师就可以利用做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得到教育。比如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情景模拟,分配给不同的小朋友不同的角色,这样以来,既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深刻记忆画本知识,并且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引导。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提高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并且也都培养他们拥有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需要从小就培养这些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在一个“餐馆”的区角游戏中,笔者注意到了老师为服务员准备的是可戴在头上的挺鲜艳的花头巾,为厨师准备的是白帽子。当三个幼儿(一女两男)走进这个区角后,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三个人都拿起厨师帽戴在了头上。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似乎想起了什么。一个男孩说:“没服务员呢!”女孩没说话,两个男孩一起叫女孩:“你去当服务员!我们戴那个花头巾又不好看!”女孩嘟嘟嘴,也只好去了。
看到这个场景,笔者比较深刻的体会到了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开展的影响,更吃惊于5~6岁的幼儿对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的初步理解。这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幼儿社会经验的限制(到外面餐馆吃饭看到的服务员基本上都是女性),更主要的是受到了我们传统性别教育的影响。
当人一出生,就有了生理性别(sex)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人们又赋予了他们社会性别(gender)上的不同期望。世界被鲜明的分为男性和女性。人们毫不动摇的坚信这一信念,并为维护这一区分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从家庭、幼儿园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幼儿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性别文化的熏陶。孩子从出生以后,他或她就被期望拥有特定的行为模式:男孩是吵吵闹闹,不守规矩,喜欢捣乱的小淘气,他们穿素色衣服,打扮应该像个男子汉;女孩温柔可爱,顺从听话,她们可穿五彩缤纷的衣服,打扮应该像小公主。他们的社会角色及其身份早已为他们自身永恒的特征——“性别”所决定好了。男孩子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思考问题,时常动脑筋,勇于创新,擅长推理,有领导能力,适合搞科研,当科学家,当管理者;而女孩情感丰富,多愁善感,逻辑思维能力差,不爱动脑筋,但做事细心谨慎,因此适合服务性行业,适合留在家里,应当做家务。
一直以来,我们都抱着“性别适合”、“定型的性别角色”这些根深蒂固的概念,将其渗入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在这种教育下,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他们初步的性别意识,这对他们以后性别角色的定位以及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等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如现在常常听到“妇女回家去,给男人让出位置”这话,女大学生找工作难等现象,这些问题其实早在女孩的童年就存在了。因为当孩子一出生,社会对男孩女孩提出不同期待时,这种不公平就开始了。并随着旧的传统的性别教育的渗入而加强。当男孩女孩长大时,社会的要求已经内化为自我要求,再呼吁女性可以有能力和男性工作一样好,已经晚了。我们在上述游戏中看到的情景,就已经被烙上了传统性别观念的印子。
但是,男女之间某些天生的差异与优秀的男性和优秀的女性之间的差别及对其社会品质的不同期待有必然的联系吗?没有人能肯定这个事实。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走出了家门,从事于各行各业,甚至有许多的女性开始从事人们传统性别观念中只有男性才能做好的事。用传统的性别观念将男女分成的两个孤立的性别团体在现代社会的现实中开始频繁交集,而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像两条平行线,永远分开,没有交点。而我们的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各种爱好和兴趣处于活跃状态。但是,我们传统的性别期待限制了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限制了个人广泛丰富的经验的获得。比如上面提到的区角游戏,男孩认为服务员应当是女孩当的,他们就不能获得当服务员角色的经验体验,而女孩也就很少有机会体验当厨师的滋味了。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让人担忧的是,当前幼儿园从课本教材、童话故事、幼儿读物、游戏材料等等方面无不渗透着刻板化、固定化的传统性别文化。同时,我们的保教人员也在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隐性地向幼儿传递着她们守旧的传统性别观念。这对现代社会下的幼儿的培养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在当前现实情况下,幼儿园怎样进行合理的适宜的性别教育呢?
一、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给幼儿提供宽容的发展空间
在审视传统的性别观念时,我们并不否定男女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在生理上。然而,将男女性别角色固定化和定型化却是不合理的。不应该抱定成见认为他或她应当怎么样,而应转变观念,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充分挖掘他们各自的特长,给男女幼儿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让他们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丰富多彩的经验体验。
男性和女性都不再被划定在各自狭窄的发展空间中。我们的幼儿园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保教人员更应该从幼儿心理差异出发鼓励男孩子细心,动静结合;鼓励女孩子勇敢坚强,多做探索。鼓励孩子们都能尽量多的做不同的尝试,获得多种社会角色体验,增进对人、人生和社会的理解。这样,男性和女性均能生活在广阔的天地中,让个体的思想之花自由绽放。
二、慎选幼儿教材和幼儿读物
教材从来都被社会看作为权威的正面的文化资源,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当然,“不仅是教材,还有其他性别文化来源,如父母教导,学校教育,大众媒体,同龄群体等都影响着儿童对性别的认知”。①但在幼儿园,相对幼儿来说,教师使用的教材和幼儿翻阅的读物,应该是幼儿在幼儿园性别认知的最主要来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教授主持的“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课题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表明,在幼儿园现行的教材中,表现出来的男性和女性的优缺点,已经被渗入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如男性优点多表现为聪明能干,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独立性强等;女性多表现为勤劳,温顺,心地善良,听话等;男性缺点多表现为不遵守纪律,调皮,霸道,贪玩,马虎,吵闹,玩危险游戏等,女性缺点多表现为贪心,凶狠,爱哭,软弱,需要保护等,性别沟壑开始出现。“在幼儿读物中,他或她阅读的是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男孩和女孩主人公都需要面对一些考验,克服一些困难。但对女孩常常是家务劳动的考验,对男孩则是要闯世界,要拯救别人。童话中与孩子相伴的永远是母亲(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红帽》、《小兔子乖乖》等),需要被勇敢执着的男性拯救的永远是柔弱的女孩(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②在对男孩、女孩的特征、能力、责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的角色期待。因此,我们在选教材,幼儿读物时,就更应该小心谨慎,通过教师的“师释文化”的教育过程来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的精神束缚,建立平衡的多元的男女性别形象。尽量使教材和幼儿读物反映出来的性别特别是女性的职业要多样化,而非某一性别职业单一化和固定化,比如母亲也有当警察的,当科学家的;反映出来的角色的精神品质丰富化,比如父亲也常做家务,细心的照顾幼儿,母亲也经常看报,关心国家大事,遇事镇定等等。
三、精心设计幼儿游戏,注意游戏材料的投放
幼儿游戏的设计在教师的不经意中,其实已经隐含了我们幼儿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对幼儿的性别认识起着强化的作用。比如每一个幼儿园都在玩的“娃娃家”里,幼儿开始模仿传统的性别角色。一般都是女孩当“妈妈”,男孩当“爸爸”。“妈妈”是要在家里煮饭带孩子整理屋子的,如果“妈妈”不做家务,跑出去玩,就会被认为失职。而“爸爸”是要出去工作的,回家就是吃饭,休息。这无形中就将“女性的职责是在家里”等观念沁入幼儿的心里了。而笔者在思考,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此游戏时是否能保持一定的性别敏感意识,根据现实情况稍稍做一些改动呢?比如,“爸爸”“妈妈”都可以出去上班,孩子可请“保姆”带,也可请“爷爷”“奶奶”帮忙照看。“爸爸”有空时也要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妈妈”也可以出去办事。再或者,当幼儿玩娃娃家比较熟后,教师可否根据观察,建议男女幼儿互换角色,女孩尝试一下“爸爸”角色,男孩尝试一下“妈妈”角色呢?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幼儿获得丰富的角色体验,扩大狭隘的性别认识。超级秘书网
另外,我们要特别注意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就如文章开始提及的关于“餐馆”的区角游戏,若“服务员”的标志不是这么性别化,不是做成戴在头上的鲜艳的花头巾,而是做成比较中性的挂在胸前的标志牌或其他什么的,发生在这个游戏中的情景会减少。至少,它不会给幼儿游戏带来性别意识上的潜意识的影响和强化。所以我们在设计和投放幼儿游戏材料时要注意到是否会加强幼儿的性别意识分化和性别角色刻板化。
四、加强家园联合,共同促进幼儿性别认知的健康发展
勿庸置疑,家庭中的性别教育对幼儿性别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一方面来说,也许更甚于幼儿园的性别教育。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性别教育,我们就必须使家园联合,实施共同一致的幼儿性别教育。在转变幼儿园工作者的传统的性别观念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尽量使家长也能转变旧的性别观念,明白幼儿在早期受到良好健康宽松的性别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家庭里父母以自身为榜样,从观念到实际行动上都能给幼儿性别认知的建立和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及尝试不同性别角色的机会,使幼儿性别认知能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势发展。如果家庭性别教育和幼儿园的性别教育不一致就很难使幼儿建立起良好健康的性别认知,甚至会给幼儿性别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困惑和阻碍。当然,要真正作好家园一致的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实际困难。首先,要使家长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相对与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就更是如此。其次,从观念转变到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还要有一定的过渡期;还有就是现代的大量传媒如电视,家庭亲子读物等等无一不在向着家长渗透和强化着社会的传统性别观念。
事实上,在不经意中,我们的男孩女孩就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化。当幼儿说自己的爸爸在家里做家务窝囊,没有当老板,挣不着钱,不伟大时,传统性别观念已渗入了刚刚开始人生的五、六岁的孩子的脑子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担忧。幼儿需要新的性别教育,为此做出研究和探索已是刻不容缓。对于传统的性别文化,必须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挑战。
参考文献:
二、优化体育活动器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教师在选择的体育器材时要避免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来优化选择。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幼儿的平衡性,教师选择内容有走跑区的跨栏、乌龟鞋、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等等。在材料特征选择方面,幼儿会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自主选择。当然,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以免发生争抢的现象。
三、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
在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体育活动内容要简单,规则单一,活动角色要少。中班设计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加强限制性,增加竞赛因素。因为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在不断地加强,知识经验变得更加丰富,带有情节的游戏占很大的比重,游戏中的角色不断在增加,每个角色都可以有自己的动作和任务,游戏的规则数量大大增加,限制性也更强了一些,因此,大班体育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体现多样化,除了跑跳、追捕外,还要通过一定的障碍物,利用一些小型器械进行游戏。如果说将中大班的游戏方案放在小班幼儿来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就有了难度从而就退缩;如果说将小班的游戏特点放在中大班幼儿中进行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缺少了挑战性,各项动作发展也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同一年龄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某大班平时体育游戏活动有基础,班内幼儿又都是从小中班升上来的,这时可根据他们学过的各项动作和体力情况选择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还要明确选编体育游戏的目的。课的基本部分前半部分是练习投掷动作,后半部分选用的游戏应该是流动量大的带有跑、跳动作的,结束部分则应选用活动量小的游戏。正是因为体育活动的各部分对游戏量和动作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选编体育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一节课的各部分任务。因为游戏能激发幼儿园的情绪,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还有,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如果上午进行的是音乐课,则应选用活动量小一些的较安静的体育游戏;如果上午进行安静的语言课、计算课或是美工课等,户外体育活动时选编的应该是活动量较大的集体体育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如带有跑、跳动作的体育游戏。四、优化体育活动教学方法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增加幼儿的求知欲,增强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能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常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适应身体能力的发展。比如,当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圈套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练习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又如,练习双脚向前跳时,如果前面放置一条红带,或画一个圆圈,要求幼儿往这人标志物上跳,效果就更好。为了引起幼儿兴趣,可以适当加入竞赛性。如玩“看谁跑得快”“看谁先追上球”“哪一队站得快”等游戏,这种方法在大班使用的较多。
四、优化体育活动形式
幼儿体育活动要不拘一格,要将“体育活动”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挖掘民间传统游戏。生动、丰富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能大大激发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分享着运动的快乐,使得传统文化在家庭、幼儿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如小班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形成旧游戏、新玩法,一物多玩、旧物新玩、多物一玩、多物合玩,可以进行老鹰捉小鸡、熊和石头人等游戏;中班幼儿则选择翻饼、烙饼、打沙包、攻城、传电等游戏;大班幼儿可开展跳竹竿舞、编花篮、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等。当然,大自然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的远足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能达到陶冶性情,锻炼毅力和意志品质的目的。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感知春夏秋冬,感受自然本色,感受家乡之美,与大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我园坐落在里下河地区的____镇,____河横村享有“全球生态环境500佳”的美誉称号,“菜花节”、“会船节”、“河横人家”等都是地方特色的一个展示,根据这一有利的资源我园逐渐探索出“以绿育人 快乐成长”的办园特色,幼儿的生活学习基本上都是要在园内完成的,这样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一起搜集丰富的乡土材料和自然材料带到幼儿园,一起游戏活动布置我们的活动室和区角,这样弥补了农村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布置和玩具的短缺。引导大家根据农村幼儿园的特点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农村自然条件好的优势,引导幼儿多用自然物(如树叶、种子、各种废品等)制成各种图案,玩具来装饰活动室,如用野果拼成各种飞鸟走兽,用树叶杂草构成各种景物等。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材料的创造和制作。每个幼儿都积极地参与区域活动,并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在区域活动中体验了动手的喜悦和成功的喜悦,让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加丰富。
2.将孩子带到大自然和乡土环境中,为孩子创造户外活动区域。
春暖花开时带孩子们到田野里感受“河横菜花节”的壮观场景;炎热的夏天带孩子们享受“龙卷风水上世界”的清凉;丰收的秋天带孩子们到“葡萄园”、“西瓜地”分享果实。冬天的“森林公园”让孩子流连忘返。我们经常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的可锻炼因素,进行愉快的户外区域活动,在户外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探索意识和求知欲会被激发,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3.就地取材,精心设计。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到处是游戏材料。泥巴百玩不厌,花草漫山遍野。我们尽量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游戏材料,如玉米棒、玉米皮、高粱秆、麦秸、瓜子皮、柳条枝、各种瓶盖、花生壳、桃核、核桃壳、螺壳、鸡蛋皮、挂历纸等等。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将它们组合成所需要的物品,如用挂历纸做大树、麦秸秆建房子、瓜子皮或柳条围成栅栏、小米和高粱做成小鸡等等,制作出了一幅幅极具生活气息的田园风景画,既锻炼的孩子和老师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幼儿园的区域环境。
农村的“农贸市场”、“瓜果种植区”、“农业蔬菜基地”等这些都为幼儿创造了合适的活动区域。教师引导幼儿去观察农贸市场各种粮食、瓜果、蔬菜的价格,让他们比一比哪种瓜果蔬菜价格最贵,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然后在园内我们也创设这样的“社会活动模拟区”帮助他们积累生活常识。另外让幼儿去观察谷物、小麦等的成熟和收割,让他们了解农作物。利用城镇的文化广场、健身等公众场所带领幼儿观察农村人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设施的用途等。通过丰富的社区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农村的认识,可以让幼儿根据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进行自主活动,使之在快乐中学习,能够实现较强的教育功能。
(三)利用幼儿及家长资源,丰富区域活动环境。
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在班级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自由性以及创造性,于是我们尝试组织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创设我们的班级区域活动环境。
1.教师引导幼儿自选自制活动材料。
在区域环境创设中,自制活动材料是儿童参与区域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空间和和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创设环境的负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导幼儿参与上,更能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增添情感交流的机会。
2.教师做出恰当的支持和必要的帮助。
区域环境创设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等环节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这正是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价值所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区域环境创设,就必须贯彻《纲要》精神,更新教师的观念,既充分考虑幼儿园自身条件,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的良好环境,又要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环境创设,师幼互动,才能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健康成长的园地。
3.巧用家长资源,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更加丰富饱满。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而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就成了很好的丰富区域材料的形式,在材料收集中就需要老师、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一是充分利用自然物,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如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叶子拓印、制成“书签”;捡来小石头、小树枝当成计算材料;小石头染色,当成飞行棋子;叶子当成小伞、做成扇子、帽子……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二是巧用废旧物品,如老师或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小朋友把以前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瓶盖做成串铃等等,幼儿参与制作,动手能力进步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也更喜欢玩区域活动了。家长积极的参与丰富了区域活动的材料,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农村家长由于受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幼儿的一些活动认识不足,总是疾言厉色呵斥制止,阻碍了幼儿天性的释放和开发。因此,通过“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亲子运动会”、“毕业演出”等家园互动活动来提高农村家长对幼儿各类活动以及区域活动的认识,另外鼓励家长在家中独立开辟一个属于孩子的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家也可以有一个可以随意自由操作的活动区,并鼓励幼儿将
在家里收获的成果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农村幼儿园和家长联合,可以丰富和拓展幼儿的活动区域,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促进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成长。幼儿的世界是美丽的,在幼儿园,她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丽的。一种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来自孩子生活又高于孩子生活的美,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环境,有利于勤俭办园,同时体现了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风格与特色,展示了自己个性的亮点。在教育推崇“低成本、高质量”的今天,尤其有其现实的推广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虽然相比城市有很多不利的条件,但是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乡土资源是区域活动开展最有利的条件,农村幼儿园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为幼儿的区域活动创设一个健康、快乐的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
一、上好入园安全教育的第一课
每年的9月份,小班新生入园。入园的第一个月幼儿最易出现抓咬行为。出现的原因一是因为部分孩子在家里养成了喜欢抓咬他人的不良习惯。二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里家长过于宠爱,到了幼儿园后看到别人的玩具就要去抢,抢不到就去抓或者咬其他小朋友。这是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刚进小班,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想的事不会和别人说,而是直接用动作来表示,所以就会去争抢。三是由于小班幼儿刚刚尝试离开家独立生活,极易产生分离焦虑。这也导致了孩子会情绪激动,打其他的小朋友。我们的老师都不注意被孩子打过或咬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每学期在报名结束后,开学前都会召开一次小班新生家长会,小班老师和家长要一起参加会议。在家长会上我们会告诉家长小班幼儿容易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安全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如请家长关注自己有抓咬不良习惯的孩子,教育他们不能去抓其他小朋友,同时要和老师说一下,让老师留意,防止他们去抓咬。二是树立教师的亲和形象。有的家长当孩子不听话,没办法时会拿老师来吓唬他们,这样造成了孩子入幼儿园的惧怕心理,有需要不敢和老师说。三是万一发生抓咬等现象及时和老师沟通,同时理解这是孩子们的正常行为,年龄特点所致,而不能让事件升级。四是教育老师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行为,提供的玩具数量要多,避免孩子们争抢。经常检查孩子们的身上、脸上。五是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日常礼貌教育。如利用小班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你好》《一个接一个排好队》等帮助孩子学会和小朋友礼貌地交往、有序排队等待等交往技能。实践证明,开学第一课防止小班小朋友受到抓咬等伤害是极其有效的。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极大地降低了小班幼儿第一个月的微小事故率。
二、渗透好一日活动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开展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一日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我园坚持通过晨间谈话、话题活动渗透、个别教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及时性、经常性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一日活动中发现孩子中出现的打闹推挤等不安全行为及时指出并组织全体幼儿谈话,帮助孩子认识到这些不安全行为会带来的后果,从而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安全行为。再如当孩子由于行走、玩游戏等出现小伤时及时请这些孩子现身说安全,以自己不小心或错误玩法造成伤害的具体事例来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与行为。
在家长开放日时,有计划地将安全教育内容转换成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与家长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护技能。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结是安全教育的一个好时机,例如;晨检、午检、散步、盥洗、户外游戏、自由活动等,我们时时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晨检时保育员应仔细检查孩子的口袋和书包找找是否有比较尖锐的物品,以防孩子在午睡和户外活动是塞进口、耳、鼻等器官;再如进餐时保育员应提醒或帮助孩子们饭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保证吃饭时不说话以防咽着等;在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带领孩子整理衣服是否整洁,在活动时应控制场面不要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碰伤、摔伤,告诉幼儿在大型玩具时不要拥挤,不要推,要守规则知道慢慢等待排队,有秩序。同时利用散步进行随机教育,可以问:“你找不到家怎么办?被别人拐骗怎么办?”给孩子提供一个能提出许多“为什么”的机会,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去寻求答案,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安全教育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组织好重要主题的安全教育
在“安全教育日”“ 5·12防震减灾日”“11·9消防日”等重要主题活动中,我园都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周密布署,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如在“安全教育日”中,幼儿通过玩“我是交通小警察”和“辨别谁对谁错”等游戏,懂得了一些交通规则。在“11·9消防日”主题活动时,老师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消防演习有哪些步骤,怎样离开火场,有哪些消防用品。其次通过设计各种游戏,亲身体验实践消防知识,练习使用灭火器材,学会逃离火灾现场的一些动作和自救技能。最后通过组织全园性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让孩子亲身实践和检验他们消防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真正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
另外我们还利用网站、宣传橱窗、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对幼儿家长进行安全教育与宣传,形成安全教育合力,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切实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延伸到每个幼儿家庭中。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是头等大事,安全是工作底线。无论是安全的主题活动,还是生活中有机渗透,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安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一直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充分抓住每一个细节将安全教育工作做充分,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得益,让社会放心。
幼儿园安全教育论文【2】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安全教育一直是幼儿园高度关注的问题,有时可能也是最头痛的问题。近年来幼儿园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号杀手。安全是儿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所有儿童的基本权力,如何采用安全措施,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使命。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活动的生活场所,而且越是孩子频繁使用的游戏设施或游戏场地,发生的事故越多,因为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活动中总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作为新一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征服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交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目的,才能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
中大班的幼儿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对各类活动器械有了不同程度地熟悉,能轻车熟路的在户外进行活动,在老师适时的提醒鼓励下还能自主创新各种不同的玩法。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他们往往不知从何玩起,左右观望,没有活动的积极性。对于他们,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开展户外活动呢?
一、选择安全舒适场地,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为小班幼儿所提供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是活动的重要条件,小班幼儿的大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加快速度跑动,容易摔跟头,因此,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较平坦的地毯或草地上比较安全,这样,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不必担心跌倒或身体某些部位被擦伤。
二、优化活动器械和材料,充分发挥多种功能。
1、选择合适的活动器械,帮助幼儿熟悉玩法。
教师需要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活动器械作一些筛选,有选择的逐步提供器械,使孩子们一样样的熟悉,如垫子、呼拉圈等这些器械。通过情景化的活动设计,让孩子在垫子上练习各种各样的爬、练习翻滚等动作,孩子们在熟悉垫子玩法的同时,运动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
教师还必需先清楚运动器械的各类玩法,指导小班幼儿进行活动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给孩子带来运动价值。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对器械的使用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使这些材料真正的被幼儿所熟悉和了解,从而使孩子们知道最基本的玩法,愿意去玩,乐意去玩。
2、发挥活动器械的多种功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熟悉某一活动器械的基本玩法后,教师应当逐步放手,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器械的多种玩法,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让他们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更加喜欢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
三、创设童趣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有部分幼儿往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一个人呆在一边独处,不喜欢陌生的新环境,而情景性的活动和游戏场景能有效吸引他们,因此,每次户外活动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设计一定的情景,使小班幼儿融入其中,有兴趣的参加活动。
四、交替进行多样活动,保持户外活动的兴趣。
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多种游戏活动交替进行,在体育活动适当穿插开展简单的民间游戏,如跳房子游戏,它有一定的运动量,能活跃幼儿的身心,增进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小班幼儿也较适合参加,这样小班幼儿才能百玩不厌,保持对户外活动持久的兴趣。当然要结合本班实际组织开展户外自由活动,有集体的,有分散的,让小班幼儿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玩的形式、玩的内容,获得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增添简易规则,确保活动圆满进行。
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到每个幼儿,而且幼儿在户外活动比在室内活跃,加之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动作控制能力有限,因此,老师不仅要在活动前尽可能的预计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而且在户外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给小班幼儿更多自由空间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单易行的活动规则,以确保活动圆满进行。当然,如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吸取教训,注意以后游戏的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论文【3】
1以探索性活动区为载体,丰富幼儿交通安全知识
幼儿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直接传递;另一种是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实践证明,后者的教育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探索性活动区,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让幼儿在不断的游戏活动尝试中获取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如在益智区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计“交通安全迷宫图”、“交通牌”等,让孩子们以游戏的方式,手脑并用地操作这些材料,不仅培养了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还潜移默化地认识了许多交通安全标志,从而懂得了“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不能在马路上玩耍”等交通规则。这样的活动区游戏,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幼儿的交通安全知识。
2以表现性活动区为基石,积累幼儿安全自护经验
表现性活动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活动区,创造性地开展“寓教于游”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第一,装扮区。
装扮区即角区,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场所,是幼儿最能够自由表达意愿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活动区域。他们对生活常规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对情感的宣泄和补偿,都将在这里得到实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角色游戏中渗透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渗透安全过马路及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小常识等:“妈妈”带“宝宝”上街,过马路时提醒“宝宝”要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能横穿马路等。在《车车租赁公司》游戏中,通过扮演客人租赁各种交通工具,学到安全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方法,如坐摩托车要戴头盔,避免脚被卡在车轮里。总之,我们要充分地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游戏主题,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表演区。
表演区是幼儿自发地进行故事表演和歌舞表演的游戏场所,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我们要经常以故事、童话剧为脚本,选择适宜幼儿表演的角色,让幼儿在设置的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积累自护经验。例如:在故事《三颗星星》中,幼儿在与同伴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了解红绿灯的作用,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了解红绿灯的重要作用。在表演《森林交通安全曲》中,学习警察指挥交通时的各种动作,使幼儿在演练中发展自护的技能,同时帮助幼儿懂得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可打120急救等。
第三,建构区。
百闻不如一践,单纯的安全说教是不会被幼儿所接受的。因此,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地尝试应用结构游戏中的模拟空间效应来弥补幼儿的思维感知。如在开展结构游戏《大马路》中,引导幼儿通过用积木、雪花片、插塑等建构材料,搭建马路上的各种事物,如马路、人行道、斑马线、红绿灯等。这样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切身感受多变的交通场景,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危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自发现问题,获得经验,要比老师无数次的说教印象更为深刻。这样,幼儿在看似游戏性质的建构中获得了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安全过马路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第四,美工区。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地进行绘画、手工制作,为游戏活动准备道具的场所,它既为幼儿提供了精细动作练习的机会,也为幼儿审美表征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更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此过程中,孩子能根据活动区游戏的需要积极地去探索,以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使安全教育化被动为主动,在幼儿心中开花结果,根深蒂固。
3以运动性活动区为导向,提升幼儿安全自护能力
美是一切的开始,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儿童画并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幼儿的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幼儿表现的是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于三岁的幼儿来讲,绘画有一定困难,因为这时的幼儿手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动作很难控制。因此,他们的绘画,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然而,正是这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体现了他们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甚至是他们日后在艺术领域中展现才能的起点和开端。作为幼儿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绘画教育,使他们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我想,首先应从兴趣入手,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能激起欲望,从而使他们喜欢绘画。兴趣做主,情趣引路,在鼓励中激发幼儿的创造表现,通过实践和观察,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美术活动的重要动力,小班幼儿作为绘画教学的初始对象,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速度。对于刚接触绘画的幼儿来说,对一切都很陌生,辩别方位的能力很差,手眼不协调,握笔困难,控制笔更难,如果立刻要求他们画出什么图象,只会增加幼儿紧张情绪,因此不必强求幼儿画出什么东西,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绘画游戏,逐步培养他们绘画兴趣。
1、如传统的《笔宝宝跳舞》,向幼儿介绍笔宝宝住在盒子里,它们每天都要到纸上来玩耍、跳舞,然后再回到盒子里去,鼓励幼儿在纸上涂鸦,教师用提示的方式“笔宝宝会不会跳圆圈舞呢?再跳一个方块舞好吗?启发幼儿画出图形。又如在进行横竖线交叉画网格这一技能的学习时,设计了“捕鱼”的游戏情境,用鱼网网住幼儿,幼儿积极参与,并且能兴致勃勃跟随教师一起来观
察鱼网,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轻而易举地为横竖线交叉画网格奠定了物象基础。 在《造篱笆》美术活动中,这是以画直线为主的游戏,教师事先在纸上画小鸡,并与幼儿一起扮演“鸡妈妈”和“小鸡”,在圆圈上画直线即造篱笆,老师还用“鸡妈妈”的口吻进行引导,提示“小鸡们”把篱笆造的密一些,直一些,不然“大灰狼”会来把“小鸡”捉走的,宝宝们立即认真的画起了“篱笆”,活动结束时,教师用大灰浪木偶佯装无法钻进小鸡家,只能灰溜溜的走掉,使幼儿体会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为了使幼儿绘画活动更直观,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还经常采用把纸剪成大树的形状,启发幼儿在上面画上大苹果;或者剪个纸盘,启发幼儿画饼干或糖果用来招待客人等等。
3、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可以在活动中为幼儿设置好玩的游戏情境,比如在学习画线条的时候,请幼儿帮助妈妈绕毛线,边念儿歌:“绕、绕、绕毛线,我帮妈妈绕毛线,绕出一团大毛线”,一边提醒幼儿从中心一点向外绕线条的过程,再提醒幼儿大胆的绕出各种颜色的线团,孩子们在活动中 “玩”的不亦乐乎,同类的游戏还有:织毛衣、挂窗帘、花格布等等。
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技能是很重要的。因为小班幼儿正处在绘画涂鸦期,他们的绘画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没有构思,只有涂涂色块,画画线条,常常画完后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此时如果老师能启发帮助他们想象一下作品象什么,说一说画的是什么,会使他们有所醒悟,惊喜不已,感受到自己本领变大了。老师还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设想,帮助幼儿解决想表达而表达不出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对于激发幼儿兴趣也是很重要的,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可以经常给幼儿一点小小的奖励,如:在画面上画个小鸟,贴个小花等,每当幼儿得到奖励时,会高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自我欣赏一番,在他们看来,得到老师的奖励就是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因而对绘画充满自信,由于经常得到全面肯定,渐渐地,幼儿不害怕绘画了,落笔大胆了,对绘画有了初步的兴趣。
二、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让幼儿能够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光有绘画兴趣,没有绘画技能,幼儿就表现不出自己所认识的生活 ,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
1、采用游戏的方法。
(1)涂色游戏:涂色游戏就是教师画好物体形象的轮廓,然后在轮廓中涂色,激发幼儿对色彩美的感受。如:请幼儿涂红苹果等
(2)添画游戏:添画游戏就是教师画出一副图中的主要形象,然后请幼儿添画一些辅助物。如:教师在纸上画出动态不一的小鸡的形象让幼儿添画“小虫子”“点小米”或画“篱笆,小草”,教师画美丽的金鱼让幼儿在金鱼嘴的前方添画水泡等。 让幼儿主动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开始教幼儿画画时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中喜爱的事物,选择外形可以概括成点、线的物体为内容,如用点画“飘落的雪花”、用短线画“绿绿的小草”、用圆画“苹果、气球”等。圆是绘画活动中最早的图形,画圆圈时,幼儿往往急于将起点和终点合拢,因而不容易成功。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边画边说:“圆圆慢慢圈起来”。又如:画葡萄时一边画一边说:“一个小圆,三个伙伴,许多小圆靠一起,变成葡萄一串串。”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印象和兴趣。
3、使用幼儿熟悉的语言,如把竖线、横线比喻成木棍,竖线比喻成木棍站立,横线比喻成木棍睡觉,弧线比喻成木棍弯腰。讲时掌握幼儿的语言特点,幼儿喜欢用重叠词。因此,在讲形象特征时多采用重叠词,如讲鸭子画法时可以这样说,圆圆的头,扁扁的嘴巴;苹果,圆圆的苹果;熊猫的身体是胖胖的;大象的鼻子是长长的;红红的太阳;绿油油的草地等。多用重叠词,就能加深幼儿对形体特征的印象。
4、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进行教学。把要画的内容编成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边讲边画,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
5、多画多练是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主要途径,除了每天绘画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区域活动中的绘画角,扮演小画家,引导幼儿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教师为幼儿提供纸和笔,供幼儿自由涂画,并以参与者的的身份与幼儿一起画画,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鼓励、肯定幼儿
幼儿园的备课不仅要设计好活动方案,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玩,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景中产生兴趣。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 的?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孩子们,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又多又绿,真好!瞧, 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鼓励能使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而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因此增强信心,既在鼓励中创造表现。
小班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 “手掌印画”、 “拓印图形”、 “纸团压印”、 “泡泡画”,以及 “添画、吹画”等活动。我们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观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幼儿园可以通过区角游戏的创设让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比如56个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传统小吃坊等等。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是其走进幼儿园的基本表现形式。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从早晨入园开始到下午离园结束,紧紧围绕幼儿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用餐、午休、游戏、学习、户外活动、盥洗等。这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比如用餐仪礼、餐点介绍、尊重师长、课堂教学、户外活动等都可以融合传统文化因素。北京有一所幼儿园的课外活动中大班做武术操,一招一式都特别简单、到位,既强身健体,又可以在活动中品味中华武术,久而久之,文化的种子便在幼儿小小的心灵中扎根生长。
主题活动是宣扬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最丰富最易增强认识的形式。节日文化、特色文化、道德讲堂等等,都可以走进幼儿园,老师和幼儿一起布置,一起参与,一起收获。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的《快乐新年》主题活动包含了布置新年新教室、一起包饺子、新年唱大戏、新年同乐会等活动,在“新年唱大戏”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接触了河南的传统剧种——豫剧,更了解了中国传统民乐,从中感受到本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萌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建立幼儿秩序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幼儿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便更加重要。在幼儿发育初期对其进行有意识的规则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身心发展,更能够从小培养他们的秩序感、道德观、与他人相处与沟通的方式。
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情景教学,培养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注重体育游戏的评价,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让孩子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协调发展,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规则意识,培养,小班,体育游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什么是规则?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
游戏是幼儿自主参加的上一项快乐活动。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游戏对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育者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了我们在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
3至4岁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性格特点。而体育游戏既能够满足他们这些特点,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秩序感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应变能力。但是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呢?针对不同幼儿的情况,我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制定规则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他们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能让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得到自我的奖赏。
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时,我们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的确,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对低龄幼儿尤为重要,因为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戏,不但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孩子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既有可感性、加深记忆,同时又可提升运动兴趣。良好的情绪体验、规则的自觉执行,更好的激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这是幼儿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基础,也是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运动兴趣的先决条件。
情景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小班幼儿行为的目的意识较差,游戏过程能使孩子情绪愉快,潜能得到开发。例如为了发展幼儿跳跃和奔跑的能力,我先是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孩子们以“快乐的小兔子”这一可爱的动物身份,听音乐跳到“草地”上,分散练习向前跳。还如在“打蚊子”的游戏中,分散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还有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庆幸自己跑得快,充分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还有专为幼儿跳跃设计的“摘苹果”游戏,苹果充分提高了幼儿运动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沉静在童话般的情景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逐步得到发展。
2至3岁的孩子处于对新异事物的探索阶段,此时他们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们需要合理的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材料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喜爱。如在《小猫运鱼》这一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小猫头饰、筐2个、小鱼图片若干。我不急于去教会他们玩的方法,而是先让“小猫”自由学本领,耐心的看孩子的反应,看看他们在游戏环境中会用那些材料干什么、怎么玩,让幼儿“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同时个别指导一些孩子进行比较薄弱环节的练习,如身体协调的走和跑,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通过自己的尝试培养他们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当幼儿尽情的玩耍后,我让孩子们带上小猫头饰,组织集体进行练习游戏“小猫运鱼”又一次把活动推进。我将参与到游戏中,因为当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孩子们会很高兴,他们会模仿老师做动作。可见,教师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需要做活动中的协助者、总结者。
二、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
以儿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主动探索,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把体育游戏规则及动作要领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说边做、边唱边做,以儿歌形式表现游戏规则,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如体育游戏《吹泡泡》、《木头人》等集体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情节生动有趣、易学、易会、易传,而且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幼儿很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选择改编那些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民间游戏,在组织运用的过程中,力求在“新”、“简”两方面动脑筋想办法。“新”是指游戏内容的新鲜性、形式的新颖性、方法的新奇性;“简”是指讲解简练、练习简单、教法简易。以“新”吸引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其产生兴趣;以“简”帮助幼儿尽快掌握玩法,让幼儿有大量玩的时间,在反复多次的游戏中不断遵守规则、变换规则。在体育游戏《吹泡泡》中,创编了儿歌“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吹高了,泡泡吹低了,泡泡吹破了,砰!”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很自然的孩子们跟着儿歌做出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自然的有了规则意识,不用教师整理秩序,不用教师组织纪律,幼儿在很快乐的氛
围中得到了锻炼。游戏熟悉后,再让幼儿尝试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又如体育游戏《木头人》,能锻炼幼儿灵活性、快速反应的能力与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游戏开始前,我首先把歌曲教会幼儿,因为儿歌的内容和韵律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很喜欢。然后我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歌边组织游戏,很快孩子们就都掌握了游戏玩法和规则。老师与幼儿共同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
幼儿园师德演讲论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欢聚,向大家学习。我是___,演讲的题目是《真诚关爱每一位幼儿》。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放学回家还喜欢跟邻居的几个五六岁的孩子一起跳牛皮筋。就这样,我怀着牛皮筋弹起的梦想,入读职专幼师班。
临近毕业了,我在__幼儿园实习,有时为了第二天能上好课,带好一天的活动,前一天晚上要“开夜车”准备教具、备教案。眼皮打架了,头也痛了,还要反复检查教案、教具是否都准备好,天天如此,天天给自己加油鼓劲:我绝不能上一堂失败的课。当我看到孩子们脸上的微笑,当我的实习成绩得到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我可以当老师了!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_老师——我的搭班老师。正是她,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
从教半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则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因为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我就要平等地、真诚地欣赏和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我们应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一切,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鲜花上的露珠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像对待自己的错误一般宽容他们。仁者无私,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谢谢大家!
幼儿园师德演讲论文2亲爱的宝宝、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快乐的暑假结束了,欢迎你们重新回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你们明白吗?你们变成了中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经过一个暑假老师发现:你们都长高了,长的更加结实了。老师相信你们也必须比以前更懂事、更有礼貌了,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一个好榜样吧!
暑假必须过得很快乐吧!爸爸妈妈带你们上哪儿去玩了?你必须有许多高兴的事想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老师和小朋友们会一齐分享你的快乐……
同时,十分感谢各位家长在过去的一学年中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帮忙,在新学期里,我们会继续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引导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我们的笑脸愈加灿烂,我们的小家愈加温馨,使我们的生活色彩变得更加绚丽!
为了让您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需要您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本园接送幼儿时光:早上7:30—8:30;下午16:30—17:30。
(注:中午需要接回的幼儿与班主任联系)
二、家长须按幼儿园的规定,严格使用接送卡接送幼儿。在幼儿入园、离园时,请主动出示接送卡,不带接送卡者一律不准入园接幼儿。
三、委托他人接送须提前告知班主任,被委托人需带给身份证、幼儿接送卡方可接幼儿离园。如遇幼儿接送卡丢失,请及时通知班级教师并补办幼儿接送卡。
四、幼儿每一天来园时务必经过保健老师的晨检方可入园。
五、幼儿入园请勿带首饰、零食及尖锐物品以确保幼儿安全。
六、幼儿患有先天性疾病及有遗传病史者,请务必如实告知园方,并配合园方做好预防措施,否则造成事故,职责由家长承担。
七、幼儿如需服药,家长自备药包,在药包上详细写好幼儿的班级、姓名、服法、用量、用药时光并交于保健老师,方便保健老师帮忙喂药及教师的特殊护理。
幼儿园师德演讲论文3亲爱的老师、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昨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天,全体小朋友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今天,我们集中在这里,进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和简单的开学典礼,预示着我们的老师将和小朋友一起,走出一段崭新的、令人难忘的历程。
刚才在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很严肃认真,是的,国歌和国旗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同时,今天我们升国旗、唱国歌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原来上小班中班的小朋友都升级成为哥哥姐姐啦!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让我们拍拍手祝贺一下自己吧!
我们的幼儿园有着优美的环境,玩具也很多,大家喜欢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吗?对啊,我们的老师妈妈和阿姨妈妈们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大家,还设计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活动,厨房的叔叔阿姨为小朋友准备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饭菜。希望小朋友每天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吃得饱饱的、睡得香香的,开开心心地学习、游戏,在新学期里,你们一定能学会很多很多的新本领,有没有信心?
为了大家在幼儿园能达成自己的心愿,学好各种本领,老师建议你每天都要带着五个好朋友一起来幼儿园!它们是谁呢?
第一个好朋友叫“快乐”。快乐非常重要,每天把微笑送给爸爸妈妈和老师阿姨,它们很快乐,你自己也会非常快乐;放学回家,多跟爸爸妈妈说说在幼儿园发生的好玩的事情,爸爸妈妈也会更开心,你也就更快乐了。
第二个好朋友叫“礼貌”。有礼貌的孩子处处方便人人爱,来到幼儿园主动向老师阿姨问好,回家时别忘说再见,当然,在家里也要礼貌地问候父母长辈,这样,大家就会更喜欢你了!
第三个好朋友叫“勤奋”。每个小朋友天生一对有力的小脚和一双灵巧的小手,所以,要坚持自己走进幼儿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你就会成为最能干的孩子!
第四个好朋友叫“懂事”。上课、活动的时候要认真听请老师的要求,不插嘴,有问题举手问,懂事的孩子往往能够成为聪明的孩子。
最后一个好朋友叫“安全”。我们在学习和活动的时候要注意自我保护和提醒其他小朋友自我保护,有困难可以互相帮助,不能解决的一定要请老师帮忙。在安全的保护下,我们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幼儿园师德演讲论文4亲爱的小朋友、家长朋友:
你们好!
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给我们送来一个又一个热情和期望。在这欣欣向荣的季节里,20__的新学期又开始了。亲爱的小朋友们,此刻我们已进入大班下学期了,那是一个崭新的阶段。
过了一个寒假,孩子们又要上幼儿园了,对孩子来说又开始了正常的群众生活。大多数孩子都很快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群众生活,但因幼儿园的生活是不一样于在家比较松散的家庭生活,可能一下子是不适应的。为了使孩子尽快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给您以下几点推荐:
1、调整孩子的作息时光,帮忙孩子早睡早起,提醒孩子按时入园。
2、和孩子回忆寒假里的收获,鼓励孩子进行讲述,使孩子表述清楚、有条理。
开学了,我们又相会在这美丽的幼儿园,共同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会继续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引导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我们的笑脸愈加灿烂,我们的小家愈加温馨,我们生活的色彩将变得更加绚丽!同时我们也真诚期望能得到各位家长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协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们的明天更完美!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必须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度过他们黄金般的童年。
幼儿园师德演讲论文5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宝宝们:
大家好!
度过了一个快乐暑假,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
欢迎宝宝们回来!
老师将与你们一同迈进新的一学期。你们明白吗?老师很想念你们,盼望早点见到你们。
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新的一学期让我们开启新的期望,承载新的梦想!__幼儿园将以崭新的面貌欢迎宝宝们的到来,期盼着宝宝们的进步,期盼宝宝们给我们带来惊喜!
同时感谢各位家长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持。
过了一个暑假,宝宝们长大了一岁,同时也有新的宝宝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对宝宝们来说又开始了新的群众生活。大多数宝宝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群众生活,但因幼儿园的生活是不一样于在家比较松散的家庭生活,也有的宝宝可能一下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的正式上课时光是2月17日。为了让孩子们顺利进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请您配合以下事宜:
1、调整孩子一日生活作息规律,使其与上学时逐渐相同,个性是晚上睡觉时光。
2、提醒孩子完成假期亲子作业喔。
请大家利用余下的几天,和孩子一齐回顾假期、重温快乐,把那些完美的瞬间定格。完成假期作业,开学了和老师、小伙伴们分享。如需您配合帮忙的部分请您尽量配合完成喔,开学第一天请必须将作业带回。
2.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
3.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4.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
5.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6.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
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表现性评价——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评价为例
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9.规模与质量:集团化幼儿园发展的现实诉求
10.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
11.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
1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
13.不同类型幼儿园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及投入差异——基于3省25县的微观数据
14.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
15.《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
16.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
1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
18.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
19.开封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
20.某城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21.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22.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
2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24.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25.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26.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27.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8.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
29.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
30.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31.幼儿园等级评估制度现状考察与批判——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32.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研究
33.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
34.“人事”:一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模式
35.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分析
36.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37.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
38.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基于SCL-90量表研究的元分析
39.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
40.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干预策略
41.完善我国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政策的思考
42.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3.西部农村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变革
44.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部分幼儿园为例
45.开封市幼儿园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及潜在生态风险
46.幼儿园教育质量内部监控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47.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8.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
4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50.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
51.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52.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建议
53.长株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54.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55.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56.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
57.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重建
58.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幼儿园为例
59.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60.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评价——教育视野与需求导向
61.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问题与对策
62.国外幼儿园装备规范的比较研究
63.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其启示
64.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
65.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66.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67.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68.我国幼儿园教师地位政策的可行性、执行情况及效用度分析
69.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70.工作投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71.中儿园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比较
72.幼儿园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改善
73.不同主体视野中“好幼儿园”标准的比较
74.课程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75.《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的特点、结构和信效度检验
76.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
77.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78.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
79.困境与出路: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探究
80.幼儿园教育质量与生均投入、生均成本的关系研究
81.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幼儿教育环境研究——基于武汉市某幼儿园的调查与实验
82.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
83.1996-2013年我国幼儿园学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4.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
86.普通幼儿园殊教育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
87.扬州市幼儿园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88.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比较研究
89.幼儿园收取“赞助费”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90.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
91.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综述
92.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
93.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
94.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
95.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96.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97.武汉市幼儿园降尘Pb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一)课程活动的设计在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应用于幼儿园活动的实践设计上,课题组把着眼点放在幼儿的文化根基上。幼儿的文化根基包括文化的本质基础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前者包括本土文化传统和日常行为规范,后者包括外来文化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习俗与文化,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了一个既定的文化环境,这成为现代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根源,它既是幼儿教育的丰富资源,也是该文化拓展和创新的起点;同样,在当下经济、信息高速交流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幼儿生活的文化环境复杂,相互的碰撞也较之以往更加频繁,幼儿的具体行为时时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文化在现实的生活中,都会转化成幼儿的日常生活内容。因此,在进行课程活动设计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框架下,以德育为中心,将德育融入各种课程中去。
(二)课程活动的实施课程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没有既定模式,存在多变性和随机性特点。在课程活动的实施上,首先,我们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实施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授课,来实现民族文化应用到幼儿园课程中;其次,通过无意注意的安排,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贴画或者创设实景,让民族文化融入幼儿的活动中;再次,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游戏,将传统体育与游戏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当然,各个课程不会孤立存在,在教育目标上也会有交叉。比如,在言语技能活动的设计上,在侗族地区农村幼儿园,选择这样一首儿歌:Xebcjiucweexnyuit,jusjiusweexmadc。(十支一捆,九支一把)Sampyancweexilbah,jusyancweexilmade。(三家做一把,九家做一捆)Ouxjunghdoux,lixjunghlongc。(饭同甑,语同心)Aemcsiicjanl,kuanpsiicqingk.(苦同吃,甜共尝)Junghjiucnaemxnyaldahseecbangl.(共住一条江,有事大家帮)Douhdinlbedl,kuedpdinlaiv.(要像鸭脚板连成一片,不像鸡脚爪分成杈杈)……在该课程的设计上,以发展语言技能为教育目标,重点是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思想,在儿歌歌词中,又融入了生活常识,比如动物的认识,都是幼儿日常能见得到的东西,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双语双文的结合使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少数民族幼儿因汉语水平低下的理解缺陷。
(三)学习效果观察通过观察
分别对比现代课程活动和民族课程活动,在54人的班级中分别将注意的保持和兴趣作为指标,注意的保持是在充分使用教具的情况下,尽量排除可导致幼儿注意转移的干扰因素,幼儿的注意保持贯穿于整节课的学生人数;兴趣主要是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人数以及课后的检查与反馈。现代课程对于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无论是注意的保持方面还是兴趣上,都稍低于民族课程,而这些特点在小班中尤为突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代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脱节。比如在大班认识标志时,斑马线、红绿灯甚至宽敞干净的柏油马路这些内容都与农村幼儿的生活严重脱离,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从而难提兴趣,因此注意保持时间较短;其次,现代课程在进行教授时,都是通过多次重复让学生强化记忆,这种方法下,多数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短时记忆,这些教育内容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难以再现,不能转变为幼儿的生活行动;第三,民族课程较现代课程而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的欲望,他们能通过经验习得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以游戏课为例,存在于民间的一些传统游戏通常会世代相传,虽说在细节上会有一些加工和改动,但大体上都沿袭着相似的内容并有着固定年龄的参与人群,将这些传统的游戏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课后幼儿能够在社区、村寨得到拓展和实践,这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活动的反思民族传统文化
应用于幼儿园课程活动相关的研究并不罕见,但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内容上多是以民族艺术作为素材引进课堂;研究的形式都是一种理论研究;研究的人员多是幼儿园一线的教师。当然,一线教师在幼儿园的课程活动研究上,最具有发言权。但是,现有幼儿园教师总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在教育理论的理解上缺乏较高层次的理解,因此,在提出的建议与意见上缺乏宏观思考。因此,将民族文化资源引进农村幼儿园活动,除了要有一线的直接经验外,还要有立体的教育理论思考。
(一)进行意识生态的多元文化教育
对话“多元文化教育生态”是北京大学钱明辉教授率先提出来的,是用生态学视角来讨论社会现象。钱明辉教授认为,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关注个体与整体之间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能有效避免孤立看问题的弊端,一反过去只重视时间而忽视空间的做法。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生态意识培养,能有效避免其他视角造成的“两极”对立,即过度开放接收,重视多元一体而忽视了多元共存;过度重视本土又会让民族文化陷入孤立和封闭。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生态化,社会整体的联系和不断交流和变化状态能将人们视为习惯的局限性揭示出来,能够引起人们对新的目标和结构的重新构想,从而得出一种最适合的社会形态。多元文化教育对话是一种对话教育,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压迫和强制。进行教育对话,其目的是对面对的问题进行客观辨识,坚持价值中立,实现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中国一体多元的少数民族格局,由人口最多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每一个民族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起来,每一个民族身上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每一个个体都有着某种文化特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格局中,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听到来自不同群体的多种声音,在对话中发现诉求,才能学会分辨,学会存疑,从而学会提问、学会表达。此外,通过对话,群体之间学会宽容、理解、接纳,才能实现和谐共处,才能增进潘光旦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安定和谐局面。进行生态意识的多元文化教育对话,能改变人们不再简单地从国家主义和地方主义、主流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二元对立来看待问题,在进行课程构建的时候,就不再从制度化知识和非制度化知识的不平衡中寻找支点,而会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去审视国家、社会、文化、民族的整体性,从而发现生态学意义上的关联。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文化的构建与传承
幼儿园文化是指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并得到同样的价值观体系、行为规范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综合,表现为幼儿园的“综合个体”。进行幼儿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首先要解决的是剥开文化的外衣,寻找到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抑或是个人,要走发展的道路,都离不开文化,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要想在现代教育需求下健康发展,就必须走“民族文化兴园”之路。当然,在起步低、底子薄的农村幼儿园,要形成自身的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要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文化绝对不是简单的买校服、唱园歌。幼儿园文化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外部文化,二是内部文化,三是制度文化。外部文化是幼儿园的空间物质形态,包括环境、设施;内部文化也可以称为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园风、园精神等,内部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和精髓;制度文化是规范和保障,包括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的规范体系。在三种文化中,外部文化是基础、内部文化是主导、制度文化是关键,三种文化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制约。进行幼儿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要有明确的办园宗旨,要以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作为追求目标,要以育人为中心出发点,以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幼儿园管理。此外,还要注意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这要求教育管理者和幼儿园管理者要有清晣的文化观,以诚信、合作、共赢的态度引领团队文化,加强对幼儿园教职工的培训与教育,不断践行主流价值观,让幼儿园文化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
(三)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园本
课程重构幼儿园课程,必须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下重视幼儿文化的开发,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民族意识,在以本民族口头文学、历史人物、自然地理、风俗习惯、艺术、信仰等素材为蓝本的基础上开发园本课程。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幼儿的生活经验,使用少数民族幼儿最容易理解的教育方式,在进行主流文化与民族本土文化教育时要始终坚持“对话”,开发出具有典型民族特点又不失现代性的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儿园园本课程,不是单一的内容那么简单,最为重要的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实施幼儿园园本课程,其多元文化特点要求教育方法必须以多样性、生活性为主,具体实施时首先应该在园本课程目标下进行文化分析并设立主题统整课程内容。众所周知,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单以民族文化纳入课程中,没有进行加工、整合,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年龄特点就进行传授,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应该在园本课程基础上,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的民族文化内容,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设立中心主题来引领园本课程;其次,幼儿园本课程应该以活动为主要途径展开,在县级以上幼儿园,活动引领课程基本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在农村幼儿园,大多采用的是小学式的教学手段。开发园本课程时,要把教育手段和方法写入课程中,仔细考量学生的文化心理和学习方式,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形成自身的经验体系。
(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师资
当下,大中城市的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在民族地区,随着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加快,农村幼儿园家长进城务工也越来越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农村的有线电视、网络、广播也深入多数人家。在这样一个格局之下,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高求。作为核心部分的幼儿园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进行教师培养培训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等等,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幼儿园,因为面积大、学前教育需求大、办学分散等客观因素,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但是对于不断增加的需求,现有的条件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培养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师资,在客观条件面前,不能等、靠、要,要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教师培养培训路径。所以开展地区间的学习对话是一条重要途径。在传统教育系统中,教师看似是核心角色,但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不是教师,而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学者,幼儿园教师始终处于知识权威的底层,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地区间对话,是将教育的话语权交还给教师,通过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园与园,师与师之间的对话,形成灵感的交织,让思维产生碰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所谓地区间的学习对话,是在既定地理区域内,通过教育活动、实践、幼儿园发展等各个方面,就一些问题与同行们讨论,从对话中汲取他人经验,表达自己的疑惑,探索解决办法,从而得到提升。开展对话有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两种,可在园内和园外进行,对话内容可由横向和纵向进行,横向是跨越地区界线的对话,纵向是在教育各个领域内的人员,包括教育行政人员、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直接对话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口流,间接对话是就某一问题参阅教育专著、论文以及网络的评论等等。总之,进行地区间的教师自主对话是让教师充分表达、叙述、传递经验,从而学会理解、思考、回应,这个过程显示教师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核心中轴,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努力、探索和提升。
二、湖南省农村幼儿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湖南省农业人口大省的现实状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是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辖14个市州,122个县区,2354个乡镇,47471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69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20.02万人,占总人口的64.5%。近年来全省大批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是劳动力输出大省。2004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291.76万人,其中跨省劳务输出730万余人。[5]农村人口数量多,外出务工人员比重大,留守儿童数量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幼儿园教育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
(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弱势地位
在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的严格限制下,经济发达的城市优先,不仅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导致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城乡二元结构对人口素质、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多潜在的影响,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与城市相比较低,这反过来又作用于教育,对农村幼儿产生很多不利的隐性影响,进一步拉大城乡学前教育差距,造成“一代贫困,代代贫困”的恶性循环,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再生产”。
(三)幼儿园教育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的尴尬处境
幼儿园教育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幼儿园教育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的尴尬处境。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基础教育的基础和终身教育的开端,幼儿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既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又不像高校一样对生活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政府不够重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导致幼儿园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国政府对幼儿园教育的经费投入一直以来仅占教育经费总数的1.2%~1.3%,年生均经费仅200余元,远低于国际平均值3.8%,也低于巴西(8%)等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幼儿园教育处在边缘和相对欠发展的状态,这是了幼儿园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湖南省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从制度的根本上把义务教育延伸到幼儿教育阶段
9年制义务教育是建立在传统教育从小学开始的基础上。既然现在的教育已经全面从幼儿园开始了,所以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义务教育延伸到幼儿园,形成12年制义务教育。我们现在对幼儿园教育事业在国家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性作用认识不够深,没有从国民教育战略高度认识幼儿教育地位和问题的严重性。
(二)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幼儿园教育发展模式
在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以前,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不应该完全交给市场运作,必须要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幼儿园教育发展模式。特别是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域,政府投资要相对更多,以保证其幼儿园教育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在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投资力度。
(三)保证条件建设一支有专业素养的农村幼儿园教育幼师队伍
建立农村幼师资格评定制度,明确农村幼师职责和要求。同时,提高农村幼师的福利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组织幼师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同时多渠道扩招农村幼师,优待回乡发展家乡幼儿园教育的本专科毕业生。
(四)人性化地完善农村幼儿园审核管理制度
目前,农村幼儿园教育主要是民办,民办教育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审核和管理就尤为重要。一方面,对于具备条件的幼儿园,应该减少审核办证环节,给民办教育提供人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于“黑幼儿园”,要严厉查办,确保农村幼儿都能进入正规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