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21:11: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初高中教材,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明确哪些是需要补充的知识,哪些知识需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才能在高中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按照知识专题整理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及高中教学需要补充的知识(见下页表)。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教师要尽可能地分析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或在新生刚入学时安排一次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新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以便在新课教学中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创设相应问题情境,做好新旧内容的衔接。学生上高中的第一堂课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自己到讲台前说一说对初中地理的认识,初中地理成绩如何等,大致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而第一堂课的作业也是让学生写一写对初中地理的认识,以文字的形式上交,通过认真阅读,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地理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变被动式传授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初中教材体系对初中地理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恰当地进行铺垫,减小“坡度”。例如,在“地球运动”的学习中,教师可先通过地球仪及板图,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有关经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划分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把“时区和区时”等内容穿来。若进一步从区域空间定位的角度引导学生再次复习各地形区所在的经纬线,画出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并向外延伸一些相关的内容,如沿109。E作地形剖面图,指出所经过的地形区名称、典型农作物、地质构造和生态问题等,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
2.利用旧知识,挖掘新知识
在地理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时,只要求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降水量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和判断该地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及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例如,针对热带雨林气候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其典型的分布地区,如亚马孙平原。再通过对亚马孙平原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比较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特点形成的原因。最后,通过文字材料、景观图片和统计图表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热带雨林气候的认识。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初中地理知识作为高中系统地理的案例素材,精心选取不同的地理小主题,采取区域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此来挖掘更新知识。如笔者在复习“日本”一课时,针对日本冬季的降雪天气这一主题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探究:“为什么日本海一侧冬季形成豪雪?为什么有‘白魔’之称的大雪在日本又有‘白炭’之誉?”
3.利用旧知识,整合完善知识
新课程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编写理念是相同的,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的,但由于是不同的教材编写组进行编写,在某些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的现象。例如,有关板块的运动、居民和聚落等知识在初高中教材中呈现的内容相差无几,甚至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求上也相差不多。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应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适当巩固、补充即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在初中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大都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能力。他们也比较爱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如何保护好并延续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简算教学中“运算定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更好地深入研究,笔者以“交换律”一课内容为例展开研究。“交换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的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安排是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分开来的,但由于对交换律形式的思考,很多教师将两者整合在一起教学,具体如下:
【传统案例】
1. 新课导入:对“朝三暮四”的理解
2. 探究新知
(1)3+4=4+3,通过对算式的观察,探究加法交换律,练习巩固。
(2)在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继续猜想验证,探究乘法交换律,练习巩固。
3. 课堂小结
整个过程切入点足够新颖,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也是频频出彩――“我发现3+4的和与4+3的和是一样的,所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我觉得乘法和加法一样,比如说3×4=4×3。”“我也同意,不过0不可以……”“我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其实是一样的。”
确实,在该案例中,教师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既变换了情境,也整合了教学内容,调整呈现方式。教学后的课堂评价也不错,但是仔细思考会发现,虽然教师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整合在一起教学,可是在实际课堂中展开还是有先后顺序的,先学加法交换律,后学乘法交换律,某种程度还是将这两个内容割裂开来,并没有从本质上进行沟通。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两者的内在联系已经有所体会,觉得是可以“相通”的。
对于学生“出乎意料”的表现与“热闹非凡”的课堂氛围,就能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吗?其实这样的设计只是知识表面的联结,并没有触及运算定律本质的教学,鉴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再次从教材入手展开研究。
笔者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关于《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一单元的知识编排整理如下: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编排位置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已有知识基础 笔算多位数加减法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多位数除以两位数 笔算多位数加减法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呈现方式 独立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单元内
知识编排顺序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简便计算(运算定律的应用及算法多样化)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是否有问题情境的呈现 全部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
1.两个版本教材都把“运算律”的内容放在了四年级,知识点的内容都包含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五大定律及运算定律的应用。从知识点编排的紧凑程度上看,两个版本的编排都非常紧凑,尤其是人教版,知识点编排非常密集。
2.两个版本明显的不同表现在五大定律呈现的顺序上。人教版是先学加法运算律后学乘法运算律;北师大版是先学习乘法结合律,然后在其巩固练习中直接呈现乘法交换律,接着过渡到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上,最后出现乘法分配律。虽然说这样安排可能是出于顺应某些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考虑,比如说,虽然我们没有进行系统的交换律的学习,但是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学生已经对这两个规律有所体验,甚至还有所应用,像解决“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回答5×3和3×5都是对的,这说明他们已经在利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问题了,但是这不代表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个交换律了。“学生不仅要学习结果性内容,也要学习过程性内容”。如果教师认为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经验就等同于学会了某个知识的话,那么教学就进入了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误区。因此,笔者还是认为先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比较符合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如果能够抓住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又能缓解学生学习节奏过于紧密的情况,显然是两全其美的。因此,笔者尝试将这个单元的内容重新进行调整:
将单元内容重新整理后,不再是按照运算来分,而是按照“运算律”的共同点来划分,这样更可以挖掘运算律的本质内涵,也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知识点过于紧凑的弊端。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重新设计了“交换律”这一课。
【改进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
生:加、减、乘、除。
师:这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式子,我们一起看:ab=ba(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可能是哪些运算符号呢?
学生猜测:+、-、×、÷……
师:看来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到底表示什么运算符号呢,你能不能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在想办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1)你认为可能代表哪种运算符号?或者不可能是哪种运算符号?
(2)自己想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
(3)把你的想法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静静地在课堂上思考着,动笔写下自己的想法。
……
整节课学生都围绕着“表示什么运算符号,自己想办法验证”来展开。讨论到“+”时就有了加法交换律,讨论到“×”时就有了乘法交换律,讨论到“-”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减法和除法的交换律。真正从本质上理解交换律的内在含义,并学会运用加法意义和乘法意义来解释验证交换律的正确性。让学生不断地在思维上突破并融合,相信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交换律的本质属性应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同一节课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体系中的地位和结构,可以将单独的知识点放入单元体系中去观察和对比,通过的比较方法来分析教材,让自身对教材中知识点前后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点的本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这样研读不同的教材所收获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
二、基于小、中学教材衔接的思考
同一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不同版本教材中虽然编排顺序和体系会有所不同,但是对学生小学阶段所需掌握的要求是差不多的,课标里明确了第一、二学段简算内容的掌握要求。但许多教师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有些简算内容时,对于算理无法给出恰当的解释,或者能够给出的解释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教师的做法就是回避这些问题,如以下这个案例。
【传统案例】
五年级上册,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25-1.64+8.75-9.36
(2)0.9+9.9+99.9+999.9
习题(1)教学: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习题,引导发现数据特征,学生很快发现有两组数据能凑整,分别是4.25和8.75,1.64和9.36。于是解答此题为:(4.25+8.75)-(1.64+9.36)。随后教师反问学生,这道题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学生会说用到加法结合律还有减法的性质,教师听到学生这样的答案也挺满意,觉得学生掌握得还不错了。
习题(2)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征,学生快速发现这里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看到9会想到什么,学生经过思考会说出再加1就能凑整,于是解答此题为:(0.9+0.1)+(9.9+0.1)+(99.9+0.1)+(999.9+0.1)-0.4。随后教师反问学生,为什么要减去0.4,学生有了之前的引导思考,也能顺利回答出之前加了4个0.1,所以后面要减去0.4,多加了要减去。
仔细思考教师对于这两题的教学,从表面来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还是有问题存在的。在做了这两题后,笔者曾经进行过一次学生的课后访谈:
(1)4.25-1.64+8.75-9.36 (2)0.9+9.9+99.9+999.9
师:这题中,为什么1.64和8.75交换位置后加减符号也变了呢?(即变成4.25+8.75-1.64-9.36)
生1:这个……我也不知道,老师这么说的。(犹豫不确定)
生2:我知道,这是在用加法交换律,后面的使用减法交换律……(笃定的语气)
生3:不对!这里使用减法的性质,没有减法交换律。(马上反驳) 师:那这题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去做?
生4:因为末尾有个0.9啊。(自信的口吻)
生5:因为它要凑整,加上0.1最方便。(思辨过后的语气)
生6:因为这样简便呀。(笼统的回答)
从学生的访谈结合之前教师通常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两题为何这样简便来计算并没有真正掌握,只是看到外表数的形式的变化,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何这样变化的本质。其实这两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算出正确的结果并不是很困难,只要教师进行专项训练加以巩固就能达到要求。可是我们的简算教学并不只是停留在会生搬硬套上就可以了,更要挖掘简算的本质。
要深入挖掘知识本质,作为教师不妨把视角放宽一些,来看看第三学段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及初中阶段的教材,或许能有一些帮助。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数的运算(简算相关内容要求) 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来看,可以看出小学阶段重在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简便运算;初中阶段重在简便计算的灵活运用,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大,将小学阶段所运用的运算律全部纳入到有理数的计算中。
此时,我们来研读初中教材中有理数简便计算的内容可以知道,简便计算的灵活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先加。
(2)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可以先加。
(3)几个数相加得整数可以先加。
(4)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加。
(5)能凑整时可以加括号先分组求和。
习题(1)如果按照初中的运算思路就是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可以先加,而且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算式就是4.25+(-1.64)+8.75+(-9.36),这样一来就很清楚,这里用到的就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习题(2)就是体现初中“分组求和”凑整的思想。有了这些衔接的思考,可以进行重新设计。
【改进案例】
(1)4.25-1.64+8.75-9.36
师:大家知道在加法中我们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其实在计算中,只要是同一级运算,改变运算顺序,它的结果也是不变的。加、减是同级运算,乘、除也是同级运算,比如说这里减1.64加8.75交换位置后就是加8.75减1.64,结果是不变的,再利用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巧妙解答这题。
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将加法交换律拓展到了同级运算的交换律,学生在中年级四则运算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加、减法是同级运算,所以学生也不难理解。同时又化解了学生对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带着符号搬家的理解,注重了中小学衔接的关注,也更为深入地理解了交换律在运算中的本质。
(2)0.9+9.9+99.9+999.9
师:观察算式当中每个数的尾数都是9,这时候我们通常会想到与9凑整的方法,在凑整时也要考虑凑成最方便计算的整数,还要注意“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规则。像这样特征的算式,我们可以考虑用凑整分组求和的方法来算,可以使计算得到简便,这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简便技巧。
1.教材方面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在内容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因此,知识内容的“量”少,浅、难度小,内容选择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另外,教材中的叙事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高中知识广泛,容量大、数学能力要求高,解题方法和技巧灵活多变,语言严谨,简单,叙事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强.特别是高一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集合、命题映射等代数知识,概念多且抽象,难以理解.思维还来不及转变,紧接着又到要求推理论证严密的函数问题,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2.教法原因
由于初中课堂量少、知识简单,所以在上课时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反复强调重点,上课讲得详细,进度慢,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等课堂活动形式形成对定理,规律的认识.教学上多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黑板上板演,能够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同时,通过布置作业,课堂内、外大量的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的理解,直至掌握.而高中内容多,单位课时容量大,教师在上课时只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要求能触类傍通,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知识和能力并重.而大多数学校的高中教师都是循环教学,有些教师在教学上不知不觉地用高三的要求去教高一学生,给高一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更难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3.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随身体的迅速发育,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有了很大发展.在他们的意识中,自己已长大成人,很多事情都不希望家长和老师干涉,甚至也不愿向同伴倾诉,缺乏自信、烦躁冲动,抗挫能力差,自我锁闭.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不举手发言,讨论气氛不够活跃,给教学上带来一定的困难.
4.学法原因
在初中,内容相对简单而集中,课堂上教师讲得详细而全面,在教学上,教师将各种类型进行归类,让学生对各种类型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只要熟记概念、公式和类型,一般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的依赖性强,习惯围着教师转,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总结归纳的习惯,学习没有主动性.而高中更重要的是发散思维和创造意识.进入高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及时转变,还是沿用初中的习惯来学习,也给学习数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方法
1.把握教材内容,实现初、高中的平稳过度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教材都作了较大的改动,而高中教学一般都是循环教学,有些高中教师对现行的初中教材不是很熟悉,因此,高一教师在钻研高一数学教材的同时,不妨也去了解现行初中教材及知识体系,了解哪些内容在初中没有学,但在高中却要用到的知识(如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十字相乘法、分母为多项式的分母有理化等)在教学上要进行补充,(例如,在高一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时,要补充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同时对初高中衔接知识点,如四种命题、函数概念等,在讲授新课时要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加以比较分析,达到温故而知新.保证了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容易接受,感到数学并没有那么难学.同时适当放慢些速度,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与高一学生互相交流时,学生普遍反映,“上课时都听得明白,就是做作业不会做”.单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高一的学生还学不得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课,巩固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这几个方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有长期的、短期的,制订之后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去进行学习和安排时间,防止没有目的和盲目地去学习.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是对所要上的内容进行初步阅读,了解下一节课的新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性质和证明)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标识出来,这样上课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听课才有针对性.通过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同时对上课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得到排查和解决.作业是反映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及掌握的程度.通过独立完成作业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提高,是学生掌握知识由“会”到“熟”的一个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意志的一个过程.通过小结,使所学课本由“厚”读到“薄”,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求知欲望强,上课时积极思考,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一般情况下,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就较好.不少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难学,甚至厌学.主要的原因是对数学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师生关系融洽,双边互动积极,学生心情轻松,愉快地听、说、做,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教师也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好的同学吃得饱,学习困难的同学感觉到数学也没有那么难学,让学生在作业中、考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信心.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特别是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图形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这样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同时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课堂上教师的一些巧妙的解题方法或一题多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解题方法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能力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的自学能力较低,没有形成自学的习惯,作业或考试用到的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经过大量的反复的训练形成的,只要记好类型题,对号入座,问题一般都得到解决.而高一教材知识点多,课时容量大,教师在上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通过讲解一两道典型的例题去融会贯通,而习题的解答需要的知识面更广,技巧性更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更为重要,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后,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指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渗透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概括、领悟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等)准确地理解,概念、公式和定理.同时加强解题技巧(如一题巧解、一题多解)及各种题型的变式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及时进行回顾与反思,总结,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上课强调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过程及解题技巧,有时候由于运算量过大,复杂,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老师只把运算结果留给学生,而运算过程由学生课后去自行解决.给学生的运算能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公式、定理及运算法则这些数学基本知识,掌握它们的使用条件,避免盲目套用公式造成计算错误.同时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寻找合理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加强习题训练,让学生亲自做足够的习题获得能力,强调在运算过程要耐心、细心和及时反思运算过程,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初中不同年级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探究》需要教师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从初中阶段的地位出发,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切实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各个阶段的衔接工作,保障初中历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开拓理论视野,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积极关注、吸收有关历史教学衔接的信息,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历史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积累各种资料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找准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具体内容。并将衔接的知识点整理成册。
2、寻找确定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措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各年级同时探究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科能力和与其它学科间知识渗透的衔接,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有所侧重。
如:初一年级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衔接意识,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历史学习应该与其它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不是孤立进行的。初一年级是衔接的起步阶段,所以除此以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为此我们尝试如下:
1、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并且知道记笔记要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
初二年级是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初二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衔接意识,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衔接习惯、方法及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法方面:教师要从讲课做起,进行学法指导,宣讲本学科学习常规,教会学生科学地学,鼓励学生独立地学、自觉地学,进行学法过渡,逐步学会学习,尽早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防好转差,这也是搞好衔接过渡的关键一环。主要做法是:
(1)预习方法的指导。
(2)听课方法的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方法的指导。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初三年级有了前两年的基础,衔接意识、思维习惯已经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衔接的契机适时加以引导即可。这样通过三个级部的共同努力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教学衔接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教学事件中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我们应该把不同学科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与历史教学衔接起来。下面是在知识衔接方面的做法之一:
讲述欧洲文艺复兴中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时,我们把美术与历史进行了有机的衔接。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于是课前请教了美术老师,然后来完成这一部分教学。
[案例]“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学片段
老师带领学生从构图、技法、人物表情三方面欣赏这幅画。
1、构图:符合审美者、欣赏者的基本审美要求,即黄金分割的规律。
2、技法:达& #8226;芬奇采用一种新的技法,即“薄雾法”来画人物的背景,蒙娜丽莎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像的主体部分,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肌体,可是轮廓线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使蒙娜丽莎如罩在一层薄雾中。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背景具有三维空间的效果,符合人的视觉效果。
3、人物表情:画面上的人物表情含蓄、内敛,气质高雅,表现出当时意大利上层女性的美。画面虽然保留着宁静、端庄的古典画风,但是在内容上已赋有新时代的意义了。作者敏捷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微笑的表情,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消除中世纪绘画中那种抽象画中的呆板、僵冷的面孔,画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就是相隔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幅肖像也觉得有栩栩如生的动人之处。(向学生展示两幅画)
从美学角度介绍完后,再向学生提问“这幅肖像与中世纪西欧绘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说“绘画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中世纪的呆板、僵冷的面孔,体现出以人为本,反对神学”、“符合欣赏者的审美要求,也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后教师总结说“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潮就是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humanism)”。利用美术的知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起到了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改变以往集体备课的形式主义,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平行班教师进行授课前的集体备课,能够年级内解决的年级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难点提到学科组大家集体讨论解决。备课的重点首先是准确把握课文中知识点的内涵,其次是弄清本课知识点之间、本课知识与其它课文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教学衔接的切合点,加强历史知识之间、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历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衔接与渗透,从而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目的。
4、努力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优秀教师上研讨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教研活动的主阵地,通过教学实践及时总结教研过程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缮教研课题开展过程中的缺陷。为此我们尝试使用“导言设计”,“情景再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年末,在教研中心进行的教科研检查活动中,姜丽芹老师执教的《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一课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5、坚持开展集体备、听、评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坚持不懈,一年来始终如一。每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整个过程严格按照集体备——个人讲,集体听——集体评这一主线进行。整个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1)课前先由执讲教师从对教材的理解、授课思路、准备使用的教法、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等方面谈出自己的想法,(2)全组教师集体探讨,互相切磋,修改、完善教案的设计。(3)课堂上主要听下列内容:首先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其次,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再次,课堂组织情况;最后,听课人要“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在自己听别人讲课的同时,还要反思一下如果这一节课让自己来讲的话,自己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过程。(4)课后评课时,首先授课者自己要“抖包袱”,即授课教师上完课,把在反思的过程中感觉到的一些遗憾的地方或者困惑,在评课时说出来,以求得大家的帮助。之后全组教师一起进行评议。主要围绕着: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落实的如何;是否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知识教授的是否准确科学;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机的进行了历史教学衔接以及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价与评论。大家畅所欲言,谈优点、谈不足、谈改进办法、谈新的思考等等,让更多的思维火化产生碰撞。这样通过评课,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促使了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6、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总结,每周都有一次固定的集体研讨日。主要活动内容:一是对本周的研讨课进行针对性的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本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宗旨;二是研究决定下周进行的研讨课的年级、研讨内容及主讲教师。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落实,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目前,全组教师基本上都能够达到执教公开课的水平。这样通过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历史组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7、经常进行学生学习体会、教师教学反思等成果交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为检验学生是否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提高,我们经常开展学生学习体会交流活动。我们也从中听到了学生的心声。普遍反映,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了以前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的依赖性强,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等不良习惯,现在逐渐掌握了“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每日一回顾,每周一小结,每章一总结”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心声是真诚的,这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另外,参加课题组的每位教师至少都写过5篇以上教学反思和教学于校园网上。多篇优秀教案于历史天地上。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这些探索与实践收到很大的效果:
1、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打破了以往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相互孤立的传统做法,促进了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的相互衔接与沟通。
4、通过多层面的教学衔接激发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效调动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27-02
较初中生来说,高中学生所学科目较多并且每个学科每节课的内容量较大,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效率低,尤其对逻辑思维较差的同学来说,很难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针对学生课堂效率低并且不会运用相关知识点解题的现状,新课改提出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理念便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该理念还不是很成熟,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不同学校所采取的高效和有效方式也存在差异。就高中生物学科来说,在大量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三大主科和理化上,很少有时间做生物题、背生物知识点,课后学习生物很低效,所以一种在课堂上即学即练,所有问题课上解决的“教・练结合”模式便显得很有实践意义。“教・练结合”模式在强调教师高效教学的同时,重点突出“练”的内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必须在所练题目中呈现出来,而且要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体系。想要让此模式在真正意义上达到高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课前备课
在应用“教・练结合”模式时,要想达到预期的授课效果,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十分充分。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备课模式,该模式下的课前备课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备学生、备教学内容和备学习效果。
1.备学生。古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新课标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备学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分为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而设计教学,学习结果就是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必须立足于个体如何学习获得知识。“备学生”主要从两点入手,即知识储备和学生心理两方面。一方面,在上课前,不同的学校或者同一学校的不同班型里,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是存在差异的,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点,不同基础的学生对其理解的程度也也不同,自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一位优秀且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高中的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时期,所以很容易滋生逃学、厌学心理,试想心都不在课堂又如何谈及课堂高效呢?此外,伴随青春期,学生间会出现很多诸如人际情感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而一位通晓学生心理变化的教师便能很好的去应对这些学习外的因素。想要准确地定位学生,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真正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身心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2.备教学内容。备教学内容的第一步是备教材,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钻研教材,深入分析教材中知识的重难点。当然钻研教材的同时,最好的参考资料就是教参,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一定要以教参作为自己备课的重点。另外,要想很好地把握知识的深浅以及相关题型的考察,大量做题是必须的。当然,一位优秀的教师绝不会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化的做题上,而是在大量做题中总结规律、归纳统一。与此同时,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做到有机统一,因材施教。当前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过分的统一化,这些弊端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就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一节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握知识的难易和延伸程度,以及怎么把所讲内容以习题的形式考查出来都是教师备课内容的重要部分。其次,教师在了解知识的授课过程后,最重要的是当堂习题的配备过程。当堂课的习题检测须是同组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后针对不同班型采取的分层设计:习题内容在编排设计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内容由记忆级、理解级、应用级、拓展级等几个不同层次构成。
3.备学习效果。就像演员表演一样,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精彩的展演,每节课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什么样的学习效果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设定,即所谓的“备学习效果”。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个环节,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便缺少目的性,每个时间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可能会出现课上学生记忆时间不够、思考时间不充足、学生没学会,甚至课堂情境完全不在自己掌控中等现象。除此之外,教师所要备的学习效果还要包括当堂习题检测的情况,例如学生习题的完成量、完成速度、完成质量等,这些都将有利于与实际教学效果进行比对,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
二、课上有效教学实施环节――当堂训练,趁热打铁
有效教学是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尽可能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且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古往今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新课改下,很多学者研究的主体已从教师转向学生。这样的做法不无道理,每一位教师都是灵魂的化身,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有其共性但又存在巨大的个性,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其个性化的特质但总体来说却是极具共性的一类群体,所以针对此现象,结合我的研究,下面我就具体阐述一下当堂习题检测的环节。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是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在课前教师的精心备课下,每个班级都有适合本班的独特的检测试卷,题型由浅入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该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和做题速度。刚开始实施的时候,难免会存在学生答不完题,态度不够认真等情况,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便会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做题质量有了飞快的进步。另外,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习惯,当堂检测弥补了学生做题量少的缺点,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有:①趁热打铁,即学即练。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的接受效果如何,而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当堂训练的分数反映出来。教师在该环节中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完成检测试卷,不能存在抄袭的情况。②在45分钟课模式下,下课前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已有所下降,而此时利用测验可以让学生再度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最后的十分钟。③当堂训练属于课上环节,是将课后作业拿到课上来完成,毕竟课后大部分学生惰性比较强,不能保证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④课堂训练这种模式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堂堂考的氛围,便于学生在高考的紧张环境下正常发挥。下课时教师要及时收回试卷进行批阅,以便做进一步的统计调查。
三、课后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检测
有经验的教者知道知识的传授过程绝不仅仅终止于一节课的结束,课后的跟踪巩固往往会事半功倍。“教・练结合”模式充分把这个思想加入其中,在每节课下课的第一时间,教师要回收当堂检测试卷,之后教师将回收的试卷及时进行批阅并统计分数,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这样根据相关结果的统计,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巩固讲解学生课上学习薄弱的地方,以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做针对性的辅导。在完成批阅统计工作之后,教师还要在下节课上课前将检测试卷发放给学生,留给学生改正和思考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要忽视这个环节,相反要鼓励学生认真核对答案,认真批改,对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及时掌握,这样当教师再次讲到重点或者易错点时可以再次刺激学生的敏感神经,有助于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理解。然而,作为学生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由于孩子本身的惰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教师督促完成。为了更好地达到效果,该模式还要求教师把学生批改完的试卷再次回收检查统计。在下节课课上,教师要对分数排在前十名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认真批改试卷的同学予以嘉奖,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内部就会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比较,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四、小结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相应的,教育改革政策也接踵而来,“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理念成为现今教育的热点话题,而“教・练结合”模式正是应运而生的时效性强、效果显著的真正适合高效课堂的典型例子。该模式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理念巧妙地联系起来,可行性很强,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热爱。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久而久之,也就不能很好地认知自己、反思自己。通过该模式,学生不但能清晰知道本节的重难点,而且能及时了解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和不足,便于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使课后学习更有目的性。该模式最大的一个特色就在每堂课的模拟试卷上,除了两部分的当堂重难点外,还有最后一个能力拓展思考题,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层次的思考与拓展题更是开拓了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课后复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目前,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都已经启用了该模式,很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即知识的应用,运用相关知识点解题将是实现课堂高效性最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19-03
2011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英语》教材(七至九年级,以下简称本教材)于2002 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在河北和其他实验市、区广泛使用,得到好评,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影响。根据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实验情况,本套教材于2010年起启动进一步的修订工作,截至2013年,整套教材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从该套教材修订依据、修订原则、修订目标、修订内容等方面做些解读。
一、修订依据
(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遵循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更加凸显英语课程人文和工具的双重属性,更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的实验情况
根据教材的实验情况,分析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听取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材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教材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继续保持教材内容活泼有趣、知识丰富、语言地道等特色。
二、修订指导思想
《英语》七至九年级的修订,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一)重视以人为本, 强调素质教育
注重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宗旨,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习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使学生在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材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并用,注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和目标要求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三)坚持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倡导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四)坚持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学习规律,选取适合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设计多种形式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五)注重体现时代特色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变化。本教材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呈现中外社会生活。
三、修订目标
(一)全面贯彻《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积累、学法形成以及性格培养的影响,彰显英语教材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二)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并保持教材浓厚的生活气息,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
(三)提高教材的适宜性,适当调整教材的容量和难度,修改后的教材方便教与学,增强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四、修订内容
教材仍以系列化的交际活动方式展开,注重多种学习方式和手段的运用,注重生活情趣和情境化教学,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生活英语,在熟悉的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使陌生的语言生活化、通俗化。
(一)适当减少教材的容量:每单元新授课由原来的7 个改为6个。
(二)调整单元内容:调整教材部分单元和内容,使其与小学英语内容更好地衔接,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明确学习目标:在单元首页和目录中,明确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以达到便教利学之目的。
(四)增加板块:增加Let’s Do It,Culture Tip,Dig In,Learning Tip 等板块,补充活动或练习,以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用英语做事能力,拓宽有关文化差异的知识面,并优化其学习策略。
(五)充实复习课,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
五、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套教材仍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以单元话题形式编排,各单元、各册之间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教材的内容始终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情景,题材广泛,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各个领域;体裁多样,展现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
本教材的修订继续采用教案式编排,共分为5 册。其中,七年级分为上下册,每册8 个单元;八年级分上下册,每册8 个单元;九年级全一册,10 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6 个新授课和1 个单元复习课。每课的内容分为课文和练习两部分,课文占1 页,在一节课(45 分钟)内完成。教材中继续使用图片和卡通插图,尽量多地使用与课文主题有关的真实图像资料,展示中西方文化,以文字信息为主,以图为辅,另配有教师用书及教学磁带等。
本套教材在词汇、语法、语言知识的修订方面进行了合理的编排,注意在学习语言时介绍语言规律。从七年级上册开始,教授国际音标和读音规则,使学生能按国际音标正确读出单词,并在每单元复习课中补充了语言练习。语法教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系统介绍,采用归纳法展示语法规则,并对语法项目进行小结。
六、修订后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适当减少、降低教材容量和难度
修订后,九年级上下册合并为全一册,全套教材从原有44个单元改为42个单元;新授课时由原来的308个减为252个,减少了教材容量。
在具体修订中改写或替换了部分课文内容,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对语法、词汇、功能意念的呈现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安排,删除部分超标词汇和超标语法项目。在同一单元话题下,做到重点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出现得相对集中,在全套书的呈现中做到螺旋式上升,便于教师安排教学计划。
(二)话题进一步丰富
参照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的24个话题项目表,重新调整本套教材的话题。七年级下册将原有第1~4 单元的“旅行”浓缩到第1~2 单元,北京之旅改成了围绕丝绸之路的中国之旅,使得故事发展的节奏加快,并扩展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增加了学校生活、课外生活、英语学习三个单元,就饮食、音乐、服装、学校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使话题更为丰富。八年级上第6单元话题改为Go with Transportation!八年级下册将第4~6单元话题整合为The Internet Connects Us,Buying and Selling,Be a Champion! 九年级全一册在原教材基础上做了较大整合,并补充了有关电影、人际交流方面的话题。
教材中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 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如调整教材部分单元和内容,使其和小学内容衔接得更自然,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英语听说读写等活动融入教科书中。以话题为单位、采用教案式编排。新授课每课内容遵循“新授+ 活动”的形式,两页对开,左页为新授课文部分,右页为选择练习部分(Let’s Do It);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为教与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灵活多样的选择。
新授课文后面Let’s Do It项目中设计了与新授课相结合的活动,便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活动数量控制在3~5 个,分别从课文理解、听力训练、基础知识、小组对话活动及课堂任务等几个方面着手,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并保持整体平衡。
每个单元中的项目(Project)活动中,学生需要使用英语合作完成项目,并可将成果向全班展示。通过这种项目式设计,引导学生用英语自然地交流思想、比较异同、体会意图并得出结论。这些活动不是单纯的练习题, 而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语言学习。
每单元复习课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横向复习,并归纳、总结。其听说部分中补充了对语音知识(读音、重音、语调、连读等)的学习和归纳;拓展欣赏部分与单元主题紧密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单元知识作适当拓展。
另外,设置了知识小板块,增加教材弹性。根据单元具体内容,适时增加了Dig In, Culture Tip,Learning Tip, Hands on Activities等板块,和教材内容自然穿插。其中,Dig In 引导学生就课文中关键内容做进一步思考; Culture Tip 对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或文化差异给出必要的说明,渗透跨文化意识;Learning Tip 是对课文中知识点的解释和说明,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Hands on Activities 则强调学生在动手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四)更新体裁,增强时代感
本套教材以故事的发展为主线,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了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在编写过程中,语言素材由加拿大方作者执笔,保证了语言的自然性和地道性,保证了教材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教材内容紧扣时代脉搏,生活气息浓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材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话题素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境支持,便于学生用语言思考并做事情,对同一话题可进行多方面、深入地探讨,以此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材呈现方式以对话和故事为主,结合海报、问卷、报刊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论坛、博客及微博等多项内容。如:第一册第30课,詹妮的奶奶过生日,詹妮用微博的方式写祝贺语;第二册第11 课,詹妮从丝绸之旅回国后,用论坛的形式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第二册第13课王梅和詹妮用网络聊天工具交流学校生活,第二册第26 课Alicia 和老师用网络视频电话交流英语学习。这些更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丰富了体裁,紧扣时代的脉搏,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本套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创新、合作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补充图画等非语言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将单元页的You Will Learn 改为We Will Learn,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主体地位。在每个单元页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图片,并将本单元的主要功能、语法和句子结构列到单元页,使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一目了然,便于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2.引导合作学习。在安排每课的活动练习时,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有的侧重于合作学习,有的侧重于个体思考。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3.自我评价更加科学。评价部分由原有的Do You Know?改为Self-Evaluation,采用发现式的方法呈现,不再采用对学习目标的陈列,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反思学习过程。单元学习之后,教材不再罗列单元的主要内容,而是提纲挈领,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评估自己的完成情况。
4.学习策略指导更为细致。教材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呈现学习英语的多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丰富学习资源,收获成功的喜悦;根据课文,适时对比和总结英语语言的规律,如:英、美词汇的差异,合成词的示例,帮助学生借助联想和归纳来记忆词汇,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或求助于老师、家长甚至同学来使问题获得解决。
5.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在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上适当补充了其他国家文化的介绍,并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重,渗透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使学生开拓视野,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皮亚杰多年一直在寻找一个哲学问题的答案:“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的?”他认为,知识是不能完完全全地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人们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已有知识或教科书传给学生的大脑,相反,学生们应把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新知识才能为每个学生所拥有。
这是对世上万物概念本质的理解,与能够运用书本知识解题而掌握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科学课堂要传授的是哪种“概念”呢?这是每个科学老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概念教学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采用“短、平、快”的战术,即缩短认知过程、削平思维坡度、加快教学进度。形成了讲概念、背概念、考概念三步走的教学模式。不仅削弱了概念教学本身,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影响着科学教学知识的落实,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概念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违反学生认知规律,忽略学生心理、思维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如下:
1.“节约”时间,以讲代建
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概念的建构过程,采取以直接讲授式方法进行的概念教学方式。往往重视概念语义分析、定义记忆和例题辨析,唯独缺乏建构过程而形成概念。这不但会使学生对概念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理解,学习流于片面与肤浅,更重要的是误导了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例如,对结晶水合物概念的教学。浙教版科学(2013版)八年级上册第35页指出:有些物质的晶体里没有结晶水,如食盐、硝酸钾和硫酸钡。而很多物质都能生成结晶水合物,如胆矾、石膏,它们都是常见的结晶水合物。
由于和学生一起制作晶体的过程耗时长且不易成功,所以就直接照本宣科,拿出硫酸铜粉末和硫酸铜晶体,告诉学生为什么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蓝色的,是因为它们中一个有结晶水,一个没有。呈蓝色的是硫酸铜晶体,又叫五水硫酸铜,一个五水硫酸铜分子由五个水分子和一个硫酸铜分子结合在一起。结晶水合物概念的教学,变成了对概念文字的释义及分析,学生的理解停留在高度概括的文字层面上。由于缺乏制作硫酸铜晶体的过程,学生无法从晶体产生过程中理解晶体和粉末的不同之处,从而对于接下来理解“结晶水合物在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风化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了障碍。
2.目标功利,以“应用”代“形成”
以往对“密度”的教学,采取的方法:先把质量和体积的概念回顾一下,然后直接提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物理学上用密度来表示,再用一些典型例题来加以巩固。
这样的教学,是典型的以“应用”代“形成”的教学设计。这种在概念教学活动中忽视概念的引入和形成过程,常常直接讲授科学概念,讲授理解、运用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再辅以大量的习,通过练习纠正学生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尽管教师对概念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讲得很清楚,但对学生来说,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仍处于分离状态。这种方法对应试或许有用,短期观察,学生能够学会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解决密度有关的题目。这样的教学,学生没有感知、没有体验、没有方法,纯粹被动地掌握知识,为了考试而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四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人的认识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的本质到比较深刻的本质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也是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和一条规律的掌握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科学概念、掌握科学规律的心理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认识领会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形成概念,理解规律。首先,要求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本身是什么,记住并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大意,在有关情况下能识别它们。其次,要求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的物理意义,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并能回答出为什么。例如,要理解科学术语的含义,了解科学概念的引入原因和方式,理解科学规律的由来和适用范围,理解图像的科学意义,能对科学规律的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和图像这三种表达式进行简单的换算。再次,还要求学生能对知识进行简单的直接应用。
这一阶段通常又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1)动机激发。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就是知识信息的输入过程。大脑只有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才能接纳信息,进行交换、储存、组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激发动机就是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意向心理处于活跃状态。
(2)全面感知。既然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概念和规律的时候,就要首先让他们通过全面的感知,做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充分准备。
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是从观念开始的,要尽量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正确观念,使其认识到概念与规律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例如,讲解速度概念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头脑中早已具备的诸如汽车跑得快、马车跑得慢等观念,使他们感受到有必要建立速度的概念,以描述运动的快慢。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概念和规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尚未形成观念,如电磁感应、自感、互感等,因而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就很困难。为了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便为建立正确的概念做好准备,在科学实验中一定要突出本质现象,以给思维提供正确的依据。因此,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需不需要做实验,以及做多少实验,其客观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具备了足够转化为明确概念的清晰观念。
(3)科学思维。输入大脑的信息要长期储存下来,必须经过登记、分类,必须将新旧信息加以调整,组成新的认知结构,以便进行检索。为此,就要在学生已有正确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思维,即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想象等方法,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并排除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常要使用科学理想化模型、理想化过程以及等效的方法,使认识达到理性的飞跃。
(4)归纳概括。当学生完成了上述的思维过程,就可以通过归纳和概括,用文字或数学形式将概念和规律加以表述,得出概念的意义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这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概念或定律中的关键字句给予特别的重视,最好能联系实际问题予以阐述。例如,速度、密度、伏安法测电阻等公式,不能纯粹用数学公式来理解为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情境,给出正确的判断。
2.完善巩固阶段
学生一般比较重视概念的定义。定义无疑要弄清和记住的,但定义往往是仅从某个主要方面来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除此之外,概念还有其他侧面的表现。所以,只有掌握了概念的各个主要侧面,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才比较完善,才可能做到概念和规律的灵活运用。而这个完善过程又必须在应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时间中去完成。
用来完善和巩固对概念和规律认识的物理问题(包括实验),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认真选择,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选择问题必须典型和灵活。
3.深化扩展阶段
在科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前面讲的两个阶段都属于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教学阶段,而概念和规律的深化扩展阶段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极好时机,同时也是学生活化和巩固知识的过程。
概念和规律的深化与扩展又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按照教材本身的安排是分阶段完成的。(2)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把先学习的概念、规律与后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练习来进行。
通过对初中生认知过程的分析,我尝试了“四环节”教学模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三、基于“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操作应用
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虽然不需要和科学家创立科学概念经历的过程一样艰辛复杂,但都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都得遵循相同的认知规律:从感性(感觉、直觉、表象)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到理性(形成概念),从低级(隐概念、前概念、初概念)到高级(逻辑数学概念、科学物理概念)。所以,通过感知、探究、剖析、用四个教学环节完成概念的引入、形成、理解和运用四个过程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
该模式的提出是以现代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思维是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工具是语言,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方法是抽象、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科学作为承载着培养学生思维任务的主要学科,其课堂教学更应该以思维为主线。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追求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也是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
“感知――探究――剖析――应用”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以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汽化和液化》为例):
(1)激趣感知,引入概念。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其次,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要研究的科学现象、科学事实及待学习的科学概念,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轮廓和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实验进行演示,还可以运用版画、图片、幻灯、电影、电视、计算机等手段去展示一些相关的科学实验和现象,为形成概念积累一些必要的感性认识。以《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教学为例:烧汤圆时,利用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液化的现象,并以班里戴眼镜学生的照片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我们身边处处是科学。照片上的学生,智力比一般孩子稍微弱一些,平时也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我先找他聊,问他愿不愿意做老师的模特,他非常高兴,因为这事,他高兴了整整一周。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表现欲望,而我们教师一定要想办法给他们创造平台。
(2)合作探究,形成概念。研究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因此该过程也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应诱导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有序的科学研究。本环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小组的合作精神,让他们自己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去发现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诱导,不能操之过急,更不可包办代替。对于一些不宜进行实验操作的章节,教师应该抓住有意义的题目和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鼓励学生用通俗的语言将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形成概念。本环节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流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如硬币、自己的手等实验,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于高昂的状态,一直都在快乐地学习。
(3)剖析比较,理解概念。比较是科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引导学生概括出科学概念后,应从不同的角度对概念进行再认识,包括对概念的科学意义的理解,对概念表达准确性、完整性的理解,以及对相近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的理解等。本环节可以灵活处理,因不同的科学概念有不同的形式特点和不同的抽象程度,也就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通过以上四个探究活动,学生自然轻松得出蒸发的有关信息。学生得出的概念归纳在下面的幻灯片上:
(4)当堂训练,应用概念。巩固概念不单是指记忆概念的定义,单纯的记忆是没有意义的,应当引导学生将概念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更加重要的环节。本环节可以通过提问、举例或概念辨析等练习手段,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课后习题等资源,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强化正确认识,矫正错误理解。教师要采用师生、生生多途径的矫正方法,调动学生间的互教互学;要善于诱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教师设计的训练题要具有启发性和灵活性,避免死记硬背,要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另外,教师要抓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小结,帮助学生将新形成的物理概念纳入整个知识体系中去,形成结构性的知识网络,并能引导学生畅谈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为了巩固概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情境:利用生活中熟悉的吹风机、干手机、晾衣服、夏季扇电风扇、保鲜膜、易挥发的液体密封等,还有学生不太熟悉的如喷灌、滴灌等农业上常用的灌溉方式,使学生了解生活,拓展知识面。
让学生分析这些生活现象是利用什么方法达到加快蒸发或减缓蒸发的目的的,不仅检查了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身边处处是科学,学好科学是多么重要。
蒸发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之一,也是两种汽化现象中的一种。本节课通过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应用解释的教学流程来展现。学生非常感兴趣。兴趣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的开端,学生一旦对科学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密度”教学片段。
(1)创设情境,激情感知。通过提问和演示让同学们知道,无色的水和酒精可用气味不同来区别;包在黑色塑料袋中的砖和豆腐,可用手感觉软硬(硬度)来区别;棕红色的铜和银白色的铝壳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
进而总结出气味、硬度、颜色、导电性等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不同的物质其本质属性一般都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本质属性的不同来区别物质。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体积相同,外表涂有颜色的铜、铝圆柱体,如何区别?大多数学生思维受阻,思维平衡被破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便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2)观察实验,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方法。教师追问:为什么比较它们的质量?多数同学从生活体验中知道铜制品的质量比较大。教师又提出问题:刚才是体积相同的铜和铝,现在出示6个颜色相同但体积不同的圆柱体,其中三个是铜,三个是铝,如何区分?有的学生对测量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体积相同没有掌握好,就说用天平测质量。这时,教师取一个大的银白色的铝圆柱和一个小的棕红色的铜圆柱放在天平上比较,结果铝的质量大,这就对学生提出的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方法给予了否定。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时,个别学生说:用质量除以体积来比较。但当教师问为什么时,学生回答是书上写的,不知道为什么。教师提示:我们再研究问题时往往要用控制变量法。这样学生结合体积相同的式子就会想到体积相同时比较质量。然后教师继续提示:在体积不同时如何使“体积相同”呢?若学生思维依旧受阻,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示:我们在比较运动快慢时,往往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比较……像这样,在思维上顺其自然、合乎逻辑地引入比值法来解决问题,可以避免教材中唐突地出现比值方法的o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实验探究质量与体积之比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让学生在经历不同物质的分类过程中体会密度概念的本质。
(3)反思探究,深化理解。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正确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常数,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之后,教师应引领学生反思整个探究过程的思维历程,比值法在探究过程是如何生成,又是如何发展为一种科学方法的。该探究历程具体表现为:为了区别不同物质(如水和酒精)――从熟悉的特性入手(嗅气味等)――铺垫陌生的情境1(区分外涂颜色的相同体积的铜和铝)――从比较思维入手区别(用天平测量质量)――铺垫陌生情境2(区分外涂颜色体积不相同的铜和铝)――思维控制变量法的引导(使铜和铝体积相同)――要实现控制变量就得采用比值得其常数(求质量与体积比值的理由)――比值定义概念的科学方法。
上面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参与问题研究,事先了解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表面看学生只是在“动手”,而实际上学生体验深,受益大。在科学教学中,建立科学概念,学生一定要有感性认识。这种感性材料通常十分复杂,本质与非本质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学生想从这个途径建立正确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而科学实验可以提供简化的、纯化的、经过精选的素材,便于学生对科学事实产生准确的、简明的认识。所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过程,创设有趣的科学情趣,让学生观察实验,对概念的学习十分重要。
四、基于“四环节”教学模式有效性的体现
1.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其次,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要研究的科学现象、科学事实及待学习的科学概念,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轮廓和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做的题目少了,用的时间多了,在应试教育的目标下显得不够高效,但对学生终身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估量。
2.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之间必须分工明确,互相帮助,才能高效地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合作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只有小组成员的力量拧在一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不仅融洽了小组成员的感情,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情商。
3.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
“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概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理念,必须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所学概念,精选与实际生活和科技前沿相关的问题,设计组织好课内、课外的训练,并及时反馈。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这样,不仅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得到了锻炼,而且体验到学有所得的成就感,感到科学问题非常有趣,并不难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利用魏林明教授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初中科学的课堂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脑学科学。”这是我今后教学设计中一直不变的教条。
参考文献:
1.汪延茂.谈中学物理教与学.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3.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
4.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
5.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6.乔际平,邢.物理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