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卫生课范文

时间:2022-11-30 08:50: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小学四年级卫生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四年级卫生课

篇1

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小学高年级数学对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有重要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及时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向,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

一、引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必要性

1.时展的要求

21世纪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对有主动思维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主要任务。

2.促进智力的发育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思维能力,对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生智力正发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思考、多交流,锻炼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策略

1.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在讲解单价计算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小花去商店买橡皮、铅笔,不知道带多少钱,你能帮他算一下嘛?然后帮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前就调查铅笔和橡皮的价格,在课堂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单价问题就会计算出来,教师这时可以指导学生一起计算。学生在这种有趣的情境教学模式下,可以对数学问题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也能够启发自己的主动思维,这对于提高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2.营造竞争热烈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规定一个讨论的时间。在时间结束之后,评选出解题最快,准确率最高的一个小组。竞争热烈的学习氛围能够促使小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让小学生在紧张的竞争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小学生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合作意识。小学生在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可以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激发解题的灵感。

3.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应该教学生会学习、会思考、深思考,因此,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一些疑点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启发小学生的主动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交流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采用学生讲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组,然后把不同的单元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教师再安排每个小组的讲课时间。小学生参与讲课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还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新型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教学的目标,来为学生设定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互相的交流中,学生可以交换自己的思想,可以说是提高数学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个辅助教学者。学生有了一定的讲课任务之后就会提前对知识进行预习和提炼,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备课过程中也是创新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会思考如何用新的方式去吸引同学的听课,如何让大家理解课程。

启发小学生的主动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培养会思考、深思考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运用各种类型的思维活动,思维水平的高低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于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孤立地进行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立足于当前学生实际,探索把语言教授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真正使学生做到从知识向能力转化。课程标准中提出: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做事情是学生培养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能运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而学生在真实的语用环境下才能培养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选择复习课而不是新授课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因为: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及其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基础,这种基础是建立在新授课上对词句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之上的。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能只停留于此,而应向前推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所以复习课不能只是对词句机械简单的重复。通过复习课设计有效教学任务,把知识切实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我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以下是复习课上设计有关思维训练的活动

一、快速查找信息,锁定细节的能力

以4人小组为单位,轮流抽取问题,阅读问题后,通过看节目表找出问题答案并回答。把文段改编成了以电视节目表的形式出现,学生要回答的问题转换了相互竞赛的形式,增大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篇章形式。

二、过滤,提取信息的能力,在类似事物之间做比较的能力

1. 4人小组成员抽一张卡片,阅读对应的文段,完成表格。

2. 小组汇总完成小组报告。

三、检索、锁定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最后做出推断

1. 阅读文段,根据文段信息,逐步筛选文段信息。

2. 根据信息推断答案。

以Kate 为例:首先阅读首句,I live in a flat. 在图表中选择flat.

接着阅读第二、三句 But there is a garden in front of my flat. 在图表中选择garden. 然后读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it. 选择flowers. 紧接着读I like to grow flowers in my garden. 找到grow flowers. 最后选出正确的答案Kate has key No. 1.

四、对比、区分、分析归纳的能力

1. 首先阅读3段文段。

<A>I’m Yan from Nepal. I’m a fashion designer. My favourite day is Saturday. I usually grow flowers in the garden in front of my house.

<B>Hello,I’m Super S. Friday is my favourite day. I usually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on Friday after work. I'm a cooking teacher in Hamburger University.

<C>My name is Betty I usually wear a long skirt. I’m a vet. I love looking aftermy pets. My favourite day is Wednesday.

2. 学生根据提示的等量关系筛选相对应信息。

提示:Kiko’s clothes = Betty’s clothes

Kiko’sfavourite day = Super S’ favourite day

Kiko loves = Betty loves

Kiko’s job = Super S’ job

On Saturday Kiko usually does = Yan does

3. 通过阅读提示,找对应信息完成Kiko信息。

My name is Kiko.I usually wear ____________.I love _______________.

My favourite day is _________.On________, I usually________.

我将语言教授、学生的语言学习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相结合,利用复习课课型,设计有效教学任务,使学生凭借教师所设计教学任务,在理解、体会语言之后在课堂内外参与有目的、有意义、能促进其语言学习进程的各项活动。借此将所学知识切实转化为实际能力,并提高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立.新编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篇3

第一、常规教育方面

1、为了使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行为教育,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班干部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晚点时间进行一日工作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妇女节、植树节、劳动日和儿童节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第二、班级纪律方面

我深知,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做了两方面的工作计划:

1、课堂纪律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努力做的最好。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看杂志、做游戏、排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第三、卫生方面

教会学生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第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第五、其他综合方面

各项竞赛也是我这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的重点,我们努力做的最好,并对学生教育,班级的好坏,从各项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来,班级要有凝聚力,团结心,每位学生都要有为班级争光的责任感。

这学期我还将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日常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班级概况:

新学期伊始,我所担任的四年级3班转入学生--名,现在班级人数--人。其中男--人,女--人,少数民族--人,单亲--人。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本班男女生比例悬殊大,男孩子活跃、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配合课任老师抓课堂常规。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热爱集体,遵守纪律,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学生。

2.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引导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活动要加强对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课题研究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终生受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以新三好评选为契机,家校配合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每周综合性评价。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篇4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62-01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睡眠;身体锻炼;儿童

学龄期儿童既处于生长发育期,又处在学习阶段,他们的健康状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其 中,生活作息安排是否得当,可对其学习及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1-5]。我国 在1998年就颁布实施了《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但各地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不一致[6-7]。为了解学龄儿童生活作息时间的实际分配状况,发现存在的具体问题 ,为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和倡导健康行为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1对象与方法

选取哈尔滨市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各2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学四、五年 级和初中一~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内容涵盖一般情况和作息情况。由 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现场对学生集体施测,共获得有效问卷1 346份。其中,小学四年级264 人,五年级297人;初中一年级240人,二年级252人,三年级293人。将所得资料录入Fox Pr o 6.0数据库,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学龄儿童的学习时间安排 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7~8节课,约300 min ;中学生每天9~11节课,约400 min。在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完成作业时间不超过1 h的比 例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只有44.3%和29.3%,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分别为53.3%, 27.7%和30.4%。每天的学习时间大多超过了小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 h和初中生每 日学习时间不得超过7 h的国家标准规定[1]。对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作关联性分析显 示,完成作业时间随年级的增长而显著增加(χ2=100.191,P<0.05)。

2.2 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 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同 ,国家标准建议小学生为10 h,中学生为9 h。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达到要求的小学生只占5 .7%,中学生占11.1%。大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比规定少1~2 h。对学生睡眠时间作关联性分 析显示,睡眠时间随年级的增长而显著减少(χ2=272.30,P<0.05)。

2.3 学龄儿童的体育锻炼时间 见表1。

小学生的锻炼时间多于中学生,休息日的锻炼时间多于学习日。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中小学生的业余锻炼时间均未达到中小学生每日至少要保证1 h锻炼时间的规定。

3讨论

合理的作息安排能保证劳逸结合,满足儿童少年的生理和生活需要,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 身体抵抗力和大脑的工作能力。已有很多研究[2-5,8-9]证实,作息制度中的睡眠 时间、体育锻炼时间、以及静止式工作方式等与肥胖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儿 童的学习能力相关。因此,如何安排并落实合理的作息制度,就成为现实中社会各界关注的 问题。

有调查显示,中国人的作息安排状况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10]。现代都市化的生 活使儿童身体活动机会不断减少,而学习时间延长、睡眠明显不足等均使儿童的部分体质指 标下降,使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1]。本次调查显示,哈尔滨市学龄期 儿童的一般作息情况存在严重问题,体育锻炼时间未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可见学龄期儿童 的体育锻炼总体状况远未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因此建议:(1)学校应调整并落实课程表及作息的安排,减轻学生的学习作业负担,保证 学生的睡眠时间和锻炼时间;(2)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增加锻炼意识,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4)家长应负起监 督的责任,督促学龄期儿童的作息制度落到实处。

4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145.

[2]王宏,兰健.巴蜀小学六年级学生作业能力测定与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3 6-337.

[3]HERNANDEZ B,GORTMAKER SL,COLDITZ GA,et al.Association of obesity with phy sical activity,television programs and other forms of video viewing among childr en in Mexico city.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1999,23(8):845-854.

[4]McMURRAY RG,HARRELL JS,DENG S,et al.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so cioeconomic status, and ethnicity on the weight status of adolescents.Obes Res,2 000,8(2):130-139.

[5]REILLY JJ,ARMSTRONG J,DOROSTY AR,et al.Early life risk factors for obesit y in childhood:Cohort study.BMJ,2005,330(7 504):1 357-1 363.

[6]赵桂金,关彩萍,高改仙,等.太原市部分中小学生作息制度的卫生学调查.中国学校卫 生,1995,16(1):22-23.

[7]顾炎,胡洁.10年前后学生一日作息制度比较.中国校医,2000,14(6):410-411.

[8]HU FB,LI TY,COLDITZ GA,et al.Television watching and other sedentary beha viors in relation to risk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women.JAMA, 2003,289(14):1 785-1 791.

[9]王颖,赵梅雪.石家庄市某校中学生作息与学习疲劳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1,22 (2):158.

[10] 王琪延.中国人的生活时间分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2.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