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范文

时间:2022-04-17 15:02: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成人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成人教育

篇1

宣传党和国家的成职教育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报道国内外成职教育动态,交流成职教育理论,工作经验、学术成果,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 

篇2

二、学科体系上的延展力

成人教育学的扩容性体现在学科体系上则具极强的延展力。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上的延展力是指成人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按照自身的逻辑线索衍生出一系列的新的课程和新的教学形式,满足成人不断学习的需求和热情。成人教育学学科的课程安排与设置上多元扩张,教学形式和手段上与时俱进,知识体系上呈现发散式扩展。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延展力在课程上的体现是其课程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丰富多彩,它有三类组成,其一是核心课程类:成人发展、成人学习、教学过程与教学手段、项目开发与管理等;其二是专门课程类:成人教育史、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学法等课程;其三是特殊课程类:成人基础教育、比较成人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立法研究等。此外,成人教育研究对象范围极其丰富,群体极其广泛,成人教育开设了关于工人、退役军人、妇女、老人等的课程。从而为那些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得到正规教育的青年、退休或者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为家庭献出自己青春的妇女、社会上无法得到正规学习的残疾人,离开部队急需学习一技之长的退役军人,为了家庭和生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等人群打开了一扇通往希望的大门,让他们有所学也有所为。成人教育学这种惠及大众的、多姿多彩的、师生互动的、注重生产的、普惠公平的学科体系,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周期短、次数频、规格多、成效快,成人在学习中能直接有效地把科学技术、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可以把潜在的尚未成熟的劳动力培养为现实的成熟的劳动。在课程的实施上也就是教学方式上,成人教育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其强有力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在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走在各类教育的前面,从而使得成人教育包容度更全面,延展度更深入,成人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水平掌控具体的学习强度,从而使学习更加便捷,知识掌握更加灵活。此外,成人教育学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教学形式上采取情境教学、对话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充分体现服务成人学生的宗旨。这种结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延展性的教学方式让成人教育的效率大大提升,成人的学习热情也特别的高涨。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视域既具个人性又具社会性,故而在教育知识体系上成人教育的延展力更为明显。关于教育知识的划分,刘庆昌教授在《教育知识论》中将其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个人教育知识和公共教育知识;社会的教育知识和理想的教育知识;事实性的教育知识、观念性的教育知识和方法性的教育知识;教育活动的知识、教育事业的知识和教育思想的知识。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延展性特质有效地将教育知识的这四个层面都涵盖其中。从而,成人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包含的不仅是个人教育知识还有公共教育知识,不仅是现实存在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理念下未来所理想的教育,不仅涉及事实、观念还涉及方法与应用。成人教育学延展的知识体系使得其教育结果不仅对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社会进步有着深远影响。成人教育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度也是极具延展力。在教育实践方面,成人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空间和时间界限,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采用微课、反转课堂、移动学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了成人原有的经验,增强了成人学习的效性和质性。例如中国远程教育网、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等互联网媒体在成人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沟通与学习的桥梁。在政教联合方面,成人教育充分联合各种社会资源,组织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力量,为自身发展开道护航,政策与财政的支持充分保证了成人学习的无障碍和稳定性。

三、学科建构上的创生力

创生力是成人教育学扩容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它给予成人教育学丰富的存在形式和生命力。成人教育源于“教育”,是从“教育”的母体中孕育而来的,符合进化论的逻辑,“在原有存在形态的基础上裂变新的具有更大功能,具有更大生存力量的存在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人教育以其自我不断的更新能力、自我分化能力和自我重构能力在教育进化中不断壮大。早期的成人教育学是单数形式存在的,其蕴涵着关于成人教育的几乎所有理论表述及认识成果,如近代以前的哲学在问世之初是以综合形态存在的一样,成人教育学最初也是综合形态的。之后,伴随成人教育实践以及成人教育学自身的成熟与开放,单数形式的成人教育学逐渐走向分化,孕育出许多成人教育的分支学科,从而形成现有的成人教育学科知识体系。成人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以及课程体系构成了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其基本框架的形成、构建和完善是成人教育学不断创生的过程,形成的多层次、多序列、多角度的成人教育学正是其创生力的体现。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基础学科成人教育学分化出的分支学科,如成人学习、成人教学论、成人课程论、成人史学、成人管理论、比较成人教育等。从综合形态到分支形态的演变使得成人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日渐丰富,从原本的一个问题点逐渐演变成知识的线与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面在横向与纵向间延伸,最终形成了较为清淅的知识体系和研究范式,故而第二类是由成人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如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经济学、成人教育伦理学、成人教育统计学、成人教育哲学等,这类学科主要是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对这些学科视阈内的那部分成人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观察,视角深入且透彻,未来的扩展度相当可观。第三类是由不同教育对象所构成的特殊领域,如工人成人教育、军队成人教育、家庭成人教育、犯罪成人教育、妇女成人教育、老年成人教育等。成人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的分类体现了目前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由理论学科向应用学科、由最初的单数形式演化而成了复数形式的扩展。现行的教育学正在日益走向学校教育的死胡同,教育愈发模式化和僵化。这种背景下,成人教育学突破了其“母体”教育学,从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唯一教育途径的怪圈中脱离出来,超越了教育学的传统视阈,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出发,以其强有力的扩容性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教育实践纳入其中,建立一种民主的、灵活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模式。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保罗•郎格朗说过“在为保证终身教育实现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具体事务’中,成人教育的发展史首要的,因为成人教育看上去是整个终身教育的‘火车头’。”成人教育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心与主体,是终身教育体系发展蓬勃的关键。成人教育学可以满足个体对知识无限渴望的需求,对于扁平化社会的治理以及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起着支柱的作用,对于改善社会分层与调和社会流动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篇3

    乍一读这消息,“家庭暴力”这个词首先闪现于眼前——确实很多新闻的评论也是将其视为家庭之祸。但仔细分析起来,我觉得这些事件里面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信息,似不宜仅仅归罪于“家庭暴力”,而是又一次证明了目前“成人教育”的不足甚或缺位。

    所谓“成人教育”,意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完全责任的社会人的过程(0到18岁)。一个人的“成人”过程,是形成价值判断标准、生活理想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是由少不更事、可以任性,到必须接受法律法规约束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过程;是一个由对自己的行为不必负责、不必负全责,到必须完全负责的过程;同时也是求得谋生本领的过程。本例中这个15岁少年的行为,说明了他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不清楚,缺少“禁区”意识(比如对“偷窃”行为的性质认识就十分模糊),可以说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好好学习,学校三番五次找家长,先后转了3次学,一点效果也没有。”面对恨铁不成钢的父母的管教,不愿意服从就离家出走、偷盗、露宿街头,其心理之畸变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

篇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培训定义为:为达到某一种或某一类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要的熟练程度,而计划传授所需的有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训练。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的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还是一种运行机制或调节手段,市场的本质体现了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在培训活动中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培训活动是否具有产业性质是能否形成培训市场的关键所在。

(一)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

一个市场的形成,最主要的条件为是否存在着买方和卖方,买方和卖方之间是否存在着交换关系。

从培训活动的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活动,交换存在于这个活动当中。

首先,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培训领域交换的利益实体,是培训需求的一方,即买方。培训机构是办学实体,是提供培训的一方,即卖方。在培训活动中,受训者必须交纳一定数目的培训费,从而使资金流向培训机构,同时也使受训者获取了参加培训的权力。经过培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加了在社会竞争的能力,这是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一种交换关系。

其次,培训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实现的。在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通过自己智能和体能的消耗,向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服务,同时也获取了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劳动价值的交换。

再次,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通过设立培训机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及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推行或举办大量带有公益性质的培训和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所开展的培训。国家通过教育投资,开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综合国力。国家既是培训活动的投资者,也是培训利益的获得者。

可见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其中国家、社会、个人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教育资源的需求者;培训机构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产品的生产者。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供需交换和价值交换,为完成这种交换必然存在一个市场,通过市场,使社会、教育部门和个人之间实现价值交换和供需交换。

此外,教育交换与物质交换相比,教育交换更为复杂,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首先,教育培训活动与一般商品活动的目的不同,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同时还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为目的。第二,教育培训交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交换。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人才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人才并不是教育的独立产品,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训者不属于培训机构所有,培训部门也不能把受训者作为自己的产品拿到劳务市场去出卖。

总之,培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培训机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必然与社会其它系统发生交换关系,这种供需和价值交换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培训市场就是完成这种交换的场所。

(二)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

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是由它的资源消耗性,生产性和可经营性所决定的。

1资源的消耗性。

开展培训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经费、时间与空间等,这些教育资源在培训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

2生产性和服务性。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受训者的素质。经过培训的人,会导致个人价值的增长,一旦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便会创造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经过培训的人比未受训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3可经营性。

培训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绝大部分办学机构自负盈亏,自主办学。培训机构的生产和经营就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发展壮大自己。

承认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并不是把学校当企业办,并不是只强调经济规律,而不顾教育规律。它的实质在于明确教育部门与社会其它部门的交换关系,社会上的任何部门要想得到教育服务,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培训机构要想在社会上发展壮大,就必须接受社会的选择,培训机构要有经营意识,要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与教育培训市场紧密联系,既然教育培训是产业,就得进入市场。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是要通过市场的调节,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培训市场的概念界定

市场体系是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专门市场组成的,培训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和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的存在体现了市场的特征。只是由于我们没从本质上去认识它,因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一种运行机制,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对培训市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窄。目前很多问题正在争议之中,给培训市场下一个定义确实比较困难。从一般的表面概念上界定它,培训市场是以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提供和需要为交换内容的市场。从深层次界定它,是指培训活动的运行机制或运作形式,是围绕着培训所发生的交换关系的总合。

培训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小系统,它是由培训信息市场、培训教材市场、培训生源市场、培训师资市场等构成。

培训市场既可以作为单独存在的市场,又可以作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三、培训市场的本质

揭示目前业已形成的培训市场的本质,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深化和具体化。具体地说,现阶段培训市场本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商品--市场"层面

精神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都凝固着人们的一般劳动,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使用价值来看,参加培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竞争能力。从交换方式来看,知识与技能进入市场后,最简便易行的方式是以"货币"为手段进行交换。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得交费参加某一培训机构的学习,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表明了知识与技能等教育产品已具有"商品货币"性质了。

(二)"不完全"--"不成熟"层面

在一般市场中,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但在培训市场,有时却不能执行,有些类型培训的学费并不反映教育成本,也不反映教育价值和效用大小,学费并不完全成为调节教育供需均衡的杠杆。

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动力源泉,是市场的最基本特征。然而在培训活动中,国家为了全社会共同利益对某些培训项目进行某种程度必要的垄断和干预;某些行业本身就具有垄断性,使培训市场中的竞争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程度内。

培训市场从萌芽、发育到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培训市场的认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事实证明,现阶段的培训市场不论从性质作用意义上,还是从程度范围上看,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培训市场的界定不明确,发育不平衡、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得力,一些培训机构收费不合理,个别学校教育质量低劣,甚至还有以学经商的现象存在。上述种种原因表明,目前培训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虽已初步形成,但是不成熟、不完善。

四、建立培训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结构的变革,市场体系的发育,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现实背景,是培训市场得以启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教育体制总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一旦经济体制发生变化,教育体制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深化。这一重大变化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也对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理所应当地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成人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联系最紧的一种教育类型,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基本运作方式,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领域。其中建立成人教育科技市场、成人教育生源市场、成人教育人才市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等一批成人教育市场,是成人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才能使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同时也使社会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校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得以增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这是培训市场得以形成的动力与源泉。

其二,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为培训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变化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往那种国家包分配,用工终身制等劳动用工制度必将被聘任制、合同制所代替。企业有权选择职工,职工也有权选择企业和工作岗位。需要学习,要求培训已成为职工获取新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职务晋升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这种培训是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参加,在经济学上称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当个人经过投资,而获得了收益成为可能,个人才会到培训市场寻找培训信息,参加培训。所以说,只有职工真正拥有了选择职业、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自时,职工培训市场才能形成。

其三,建立培训市场是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人教育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学校缺乏办学自、奉命办学、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和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来规划和设计成人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下放权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建立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优化结果为目的的运行机制(市场体制),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必然,它的出现可以使成人教育按市场的需求办学,使市场调节成为管理成人教育的重要手段。

五、北京市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主客体

据统计,北京市目前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84所,成人中专校142所,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136所,此外还有近3000所乡镇成人学校、村办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培训体系。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各类成人培训机构中接受培训。可见北京市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卖方市场和一个潜力很大的买方市场。对于这个客观现实,我们只有正视它,承认存在,研究规律,因势利导,促使其不断发育和完善。

(二)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专业设置

目前北京市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所开设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即文化补习类、外语类、艺术类、职业技术类。

文化补习类的主要对象是准备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如高考补习班,成人高考补习班,自学考试辅导班等;外语类主要以英语、日语为主;艺术类主要包括书法美术绘画、器乐声乐、舞蹈体操健美;职业技术类主要以美容美发、烹饪、服装剪裁、装璜设计、计算机操作、家政、家电维修、财会和汽车驾驶等。

当前,北京市培训的市场化趋向明显加强,除文化补习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外,职业培训越来越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培训方向明显呈现以下特征:

(1)职业培训的专业多为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

(2)办班方式灵活多样、讲究速成,见效快。

六、关于促进北京市培训市场成熟与完善的几点设想

(一)做好建立培训市场的基础工作

1认真搞好办学体制改革,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前提。必须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政府对教育事业包揽过多的状况,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在政府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办,或由社会各方面和公民个人联合举办"的精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外友好人士来华合作办学或单独办学。

2落实培训机构的法人地位,保证培训机构的办学自,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内在基础。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培训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适宜的外部环境,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办学实体,使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自主办学。就目前而言,培训机构应享有招生自、设置专业自、制定收费标准的自、用人自和对外交流权。

(二)建立和完善培训市场体系

1加快筹建我市培训信息市场。目前北京市培训市场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其中培训信息市场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应加紧筹办,发挥其培训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市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为中介,建立全市成人教育培训信息网,把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普通教育培训机构纳入信息网,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咨询服务,使之逐步完善。

2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培训市场开放的范围,目前首先应开放政府计划调节之外的培训领域--即社会培训领域。其次是系统内、企业内部培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逐步使中小企业内部培训的任务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

3在培训市场的组织方式上。组织与筹建培训市场时,要坚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以无形市场为主的原则。在交换过程中应由目前的相互依附关系转向契约关系,使在培训市场中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三)加强对培训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篇5

1.1966年在美国爱塞特市召开的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是那些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借此可以连续地有组织地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促使自己在信息、知识、工作技能、欣赏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或以扩充知识并解决个人或社会的问题为目的”

 

2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成人教育可能有很多定义。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己经受过高等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3.1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教育大会和1985年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的最后报告认为:“成人教育是指整个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不论其内容水平、方法如何,是正规的或是非正规的,不论是连续的或是取代学校和大学进行的初等教育以及在企业的学徒训练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増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

 

4.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CECD)对成人教育概念的表述是:“任何专门为满足己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己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项目因而其范围包括非职业的、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集体社会目的的教育。”

 

5.《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术语成人教育所下的定义是:“为年龄达到足以工作投票战斗、结婚以及己经完成了在儿童时期开始的连续教育学习阶段(为受过某种教育)的人们所设的一切种类的教育。”

 

6.《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成人教育概念所作的定义是:“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域15岁以上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划”。

 

以上是一些颇具号召力的国际组织与人士或颇具权威性的工具书对成人教育所作的解释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成人教育方面的文献专著和辞书问世。其代表性的是:

 

1.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其中将成人教育定义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己经走上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好学上进的社会风气,对于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促进安定团结,成人教育也有直接的作用。”

 

21988年,我国资深成人教育家王茂荣出版了《成人教育学基础》,书中认为:“成人教育是专门为被所属社会承认是成人的人们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3.199C年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成人教育辞典》和199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3卷对成人教育所作的定义是:“对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承担责任者,主要是对己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现今是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军人教育、社会教育的总称”从国内外择取的以上9列有关成人教育定义的表述,足见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是多样化的:有的侧重成人教育的对象或内容;有的强调形式或过程;有的则又关注它的功能或目的,等等。此外,有的表述比较单一,有的表述比较详尽但从国际范围内来看,成人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为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们所共同接受的一种能够比较充分显示“全面性、权威性”乃至“国际通用性”意义的有关其自身概念的定义表述

 

二、“成人教育”概念中的确定性分析虽说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是多样化的,但对上述定义表述稍作推敲,便不难发现,多样化的理解,并不等于其中就没有一致性可言。对“成人教育”概念中的确定性分析,就是指对上述“成人教育”概念的多样化理解进行综合性的透视,来发现和揭示其中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共识程度的有关“成人教育”这一术语所蕴含着的一些基本涵义。

 

1.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特定的对象从以上9列“成人教育”概念的定义表述来看,不论其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几乎无一例外,均认为成人教育是一种特定的对象,将其明确地框定在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者是已经过了学龄期而无法进入传统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1

 

2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制度在9例“成人教育”概念表述中,人们可以发现其中有5例以“专门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等限定词,来表示成人教育在现今世界许多国家己经成为一种制度,也就是说,它们或多或少己经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法则进行运转,又因此而在不同的程度上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特点。其实,成人教育是一种制度的涵义,在我国《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所给出的概念理解中,通过开门见山的那一句“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此表露无遗

 

3.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成人教育意味着一种行为或曰一种手段的看法,在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委员会所撰写的著名文献一一《学会生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认为成人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原有的不同基础而施加的一种教育行为,或为之提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补充教育,或为之提供“延长性的教育”和“进一步的教育”。并且还将成人教育看成是一种发展个性的手段。此外,在OECD的理解中,成人教育是所有专门为“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提供的学习活动和项目。这句话,同样意味着是对成人教育意指行为或手段这一涵义的认同。在我国学者的著述和《成人教育辞典》、《教育大辞典》里,成人教育的“行为涵义。更是被类似“对(为)……从业人员提供(进行)的教育活动。这样一种表述而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4.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内容从国际上的6列成人教育概念表述来看,其中大多数都涉及到了成人教育施与教育对象的内容问题,或者说,教育内容是所有这些成人教育概念理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OECD在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中提到了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的问题再比如,在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教育大会和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所表述的成人教育定义里,都涉及到了有关文化知识、职业技能、专业资格、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不列颠百科全书》更是以“为人们所设的一切种类的教育。这一高度概括的表述而体现了“内容。在成人教育概念中的重要性。

 

5.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所谓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就是在对成人教育的理解中,将其作为一种制度或一个子系统置入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框架之内,把作为手段或行为的成人教育通过应用和作用于作为内容的成人教育,从而所产生的一种预期结果。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所提出的成人教育概念,强调其目的在于“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教育大会和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所倡导的是,成人教育主要在于促成成年人的能力増长、知识扩展、技术提高、职业晋升或确立新的方向,以及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参与方面,得到相应的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我国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则更是立足于培养各方面具有良好素质的劳动者,并以此来推动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

 

三“成人教育。概念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通过“成人教育。概念的确定性分析,可以看出,人们主要是从“对象。、“制度。、“行为。、“内容。和“目的。这样五个方面来揭示其涵义的在这里,我们试图再进一步以这9列有关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为主要参照,来分析其中所存在的某些不确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尽管它们在定义成人教育概念的时候,大多都是从以上五个角度出发的,但其中还存有相当的差异甚至是分歧的地方。相信通过纵深层次的分析,会更加有助于人们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

 

1.“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特定对象。中的不确定性

 

在成人教育的第一层涵义里,谁都没有怀疑成人教育是指向一组特定群体的。然而,在对以上9例理解的进一步分析中可以发现,对于这一组群体的界定,比较一致的共识是,他们是“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者是已经过了学龄期而无法进入这个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而其中的不确定性则在于,有些定义,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确定了这些“人们”所应达到的实际年龄(15岁或15岁以上),更多定义则根本没有提及实际年龄的问题,相反是强调了作为成人的社会角色特点这一点,在我国给出的定义里,通过诸如“承担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责任者”、“己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等的表述而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反映

 

2“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制度”中的不确定性

 

通过“专门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等限定词,固然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成人教育已经走向了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区别在于,无论是从实践来看,还是从综上定义表述的字里行间来看,各国确立其制度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国家如美国主要是通过各种立法形式来使之纳入制度化发展轨道的,有的国家如中国则主要是通过政府颁布文件确定其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四大块之一来形成其制度意义的但是,这个制度具体经由何种方式或途径得以运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3.“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中的不确定性

 

成人教育的“行为涵义”,尽管表达方式有所不一,但都从不同程度或角度对此表示认同,特别是在国内的成人教育定义的表述里,更可常见类似说法:它是一种针对成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在于它和青少年教育相比时,很容易带来这样一种困惑:青少年教育尤被称之为是一种有目地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中除了把“青少年”换为“成人”之外,就没有其“个性”上的区别了吗?也就是说,从比较表层的界面来看,两者确有其共性,同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但仔细分析,两者的“行为”在其“质”上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因而在成人教育的定义表述中,有必要对其“行为涵义”的“特质”有所揭示。具体地说,成人教育定义表述在其“有目的、有计划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前面是否应当为显示有别于青少年教育的“行为涵义”,而作出明确、概括的说明或限定呢?

 

4.“成人教育是指-种内容”中的不确定性

 

在以上各例对成人教育定义的表述中,有的部分地指出了成人教育所包含的教育内容:有的对此作了高度的概括,如《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它包括为“人们所设的一切种类的教育”;有的如我国的几例定义表述则几乎没有提及教育内容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上述定义表述中人们很难对它的教育内容形成一个适当而准确的了解,有所提及的或许不够完整,高度概括的或许过于抽象,无所涉及的则更无法通过它的教育内容来更好地全面地领会成人教育的涵义。

 

5.“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中的不确定性

 

虽然不少定义表述都显示了成人教育概念的目的涵义,但透过字里行间可以发现它们的目的涵义是各有所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振教育大会和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认为,成人教育的目的表现为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我国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则指出,成人教育旨在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通过培养四有公民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其中的不同在于,相比之下前者突出了成人教育目的的“个人意义”,而后者则更强调了成人教育目的的“社会意义”。

 

四、关于理解成人教育概念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综合以上各例成人教育的定义表述,可以认为,从“对象”、“制度”、“行为”、“内容”、“目的”去理解成人教育概念,其视角是比较充分的。或者说,成人教育确是主要从这五个方面来体现其自身涵义的以下的思考和建议,旨在从这五个方面再作进一步探讨,来深化对成人教育概念的认识

 

1.关于“成人教育是指-种特定对象”的思考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成人教育的对象均为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是超过学龄而不能再进入这个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不同的是,有的表述侧重强调了他们的年龄,有的则侧重强调了他们的社会角色其实这里面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来界定“成人”这个概念或者说怎样来确定“成年标准”的问题

 

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可以认为,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他的发展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化这三个维度相交融、相统一的发展,而从这种发展的底蕴来看,又以人的社会化过程构成其一生发展和变化的本质之所在据此,一个人进入成年并被所属社会承认为成人,一是要达到一定的生物生理发展水平,或者说,首先要达到生理成熟年龄的常模,国际上一般以1调岁作为生理成熟年龄的下限;二是要达到一定的心理社会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作为成人,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所属社会所要求的适应能力和责任能力,能够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职责,其中包括作为劳动者的义务和职责,作为公民作为配偶和作为父母等的义务和职责因而,在理解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特定对象的时候,务必首先对“成人”这个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否则难免顾此失彼,抑或使之显得过于“表面化”或“动能化”。诚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成人教育对象的“特定”意义

 

2关于“成人教育是指1种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成人教育的制度涵义在上述许多表述中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但是尚有一个不明朗问题仍需特别指出,不论是像美国那样以立法的方式,还是像我国那样以国家颁布文件的方式所确立的成人教育制度,究竟是通过何种组织和人员,何种方式和空间得以实施的呢?实际情况表明: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组织,既有教育系统中的管理和教学组织,又有教育系统外的管理和教学组织;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人员,既有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又有非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形式,既有传统的或正规的教育形式,又有非传统的或非正规的教育形式;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空间,既可以在传统的学校和教室,又可以在学校以外的成人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种部门。

 

这就告诉人们,在认识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制度时候,切不能以为它一如以青少年为对象的传统教育制度,是一种比较单一、封闭和严密型的制度,而是在组织人员、形式和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呈一个极为多元开放和发散型的制度。

 

3.关于“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的思考和建议

 

虽然从表层看,成人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确有其共性,可同视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但切入它的深层,便可以发现,两者的行为在其“质。上是有明显区别的;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导致了教育需求上的差异,前者的教育需求是与现实生活和劳动的直接需要相一致的,后者的教育需求则与未来生活与劳动的潜在需要相一致;由于教育需求不同,决定了教育起点上的差异,前者旨在帮助成人更好地生活和劳动,后者旨在为青少年作好独立生活和劳动的准备;由于教育起点不同,形成了教育驱力上的差异,前者源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通常情况下是成人主动决定卷入教育活动,后者来自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是比较被动地接受教育。总之,由于不同教育驱力,规定了两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差异和两种教育行为的性质差异,即前者是受教育者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是一个由学决定教的过程,后者是受教育者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因而是一个由教决定学的过程

 

由此,当人们在接受“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的时候,务必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行为”涵义和青少年教育的“行为’。涵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因为由学决定教,所以在本质上它是一种由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的教育行为,后者则因为由教决定学,所以在本质上它是一种由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学习的教育行为。

 

4.关于“成人教育是指-种内容。的思考和建议

 

“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内容。的不确定分析表明,各例定义表述中,对其“内容。涵义的认识,有的不够全面,有的过于抽象,有的甚至无所涉及因此从以下两个角度来专门分析成人教育的内容及其特性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1)从人的一生发展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但是,前者的发展任务带有强烈的预备性质,即他们的发展以学习技能、学习职业、学习交往、学习如何成长为独立的、社会的人为中心,而所有这些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为了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后者的发展任务则带有强烈的实践性质,也就是说,他们的发展是按照社会所赋予的任务和职责,沿着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的基轴而展开的,因而,他们的学习内容既有广泛性、无限定性的特点,又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而任何一种内容的学习又无不是为了充分挖掘潜能,更好地完成成人职责中所固有的任务

 

(2)从成人作为各种社会活动主体角度来看:作为劳动者,他将在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交接点上确立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社会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和享受者,将在教育世界和文化世界的交接点上凝结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国家公民,将在教育活动和公民生活的交接点上形成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家庭主要成员,将在教育活动和家庭生活的交接点上发现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将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交接点上产生特定的学习需求;甚至到了老年,还有一个教育活动与晚年生活相协调的问题总之,成人作为各种社会生活的主体,他将受到来自各种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挑战,不同的挑战带来了不同的学习需求,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必将使成人教育概念的内容涵义有着它区别与青少年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特定性因此,在理解“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内容”的时候,应当力求避免陷入其仅仅是指一般的知识教育、职业教育、专业资格教育的误区,而应当认识到,它既涵盖着、紧连着成年阶段发展需求的全部,也覆盖着、紧扣着其履行多重社会角色需求的全部。

 

5.关于“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的思考和建议

 

基于不同的立场和社会背景,成人教育概念中的目的涵义,有的比较倾向于定位在它的“个人意义”上,有的则比较倾向于定位在它的“社会意义”上对此,需要我们站在立场上,用一种更加全面的和辩证的观点来加以思考。

 

从全面的视角出发,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具有双重性的。对个人而言,借用国际上有些成人教育家的话来说,其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从“生存状态”转向“成熟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对于社会而言,其目的在于使之能够从“野蛮落后状态”转向“文明进步状态”,也就是我们所倡导的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从辩证的视角出发,成人教育只有全面提高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反过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归根结蒂又是为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此外,还需要特别建议的两点是:

 

第一,成人教育目的“个人意义”,除了具有全面提高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素质的特征外,还因为成人教育是一个延续人的一生的过程,所以它还鲜明地体现出一种终身不断优化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素质的特征

 

篇6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成人教育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传统的信息类成人教育转型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长期以来,许多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无法摆脱高等院校固有的传统模式,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综合素质培养问题上,没有做到适应社会化、企业化的需求,教学与应用脱节,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等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问题日趋严峻。

 

二、现阶段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相对于我国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在教学上有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整个通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所有工程知识的系统性问题。学校课程设置分割了工程课程,并未从一个总体系统去设置。第二,信息类专业教育中工程能力与实践缺失。由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第三,对人才的工程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固化,教学管理手段陈旧等,均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应加速对目前教学形式和方案的改革,以达到社会和企业对信息类人才的各种要求。

 

三、信息类专业培养体系的难点与探索

 

开设信息类专业成人教育学院,并非在课堂上讲授信息基础理论就能符合信息企业人才的要求,其对工程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都有更高要求。

 

对我院成人教育学院大四下学期学生的通信专业知识调查,样本人数为149人,主要调研专业为通信工程,问卷内容包括历年企业笔试、面试题目,经分析,学院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点和名词解释上,对贯穿前后要点的认识深度极为不足。从考查分析实际问题的文档编写能力来看,几乎无人能做出相对规范的文档,这些与信息类企业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相去甚远。

 

四、CDIO工程教育体系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CDIO的核心在于根据工程行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训练为载体,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重点将个人、社会和系统的制造技术与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

 

而成人教育应传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4个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变革措施,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实用型信息人才服务,使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培养成为成人教育的最终目标。

 

五、基于CDIO模式的通信工程师培养体系

 

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将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为:在信息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1.制订“订单式”培养方案。我校成人教育在充分调研通信类企业和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引入CDIO理念重新改革,针对不同信息学科所需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订单式”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2.培养方案的设计。以江苏省各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嵌入CDIO工程教育理论,构建突出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每个实训分三个层次,课内实训模块由基础内容实验层、新技术应用与设计层、综合设计与实践层构成,我院在设计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时,可以借鉴CDIO的思路,将具体课程以项目的形式体现。比如,可将所有项目分为三级:一级项目包含通信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二级项目涵盖通信类周边相关课程和能力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三级项目解决独立设计参与通信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要在毕业时设计一个毕业项目,通过后才能说明这个学生的能力满足培养要求。

 

3.项目式教学法的融合。引入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法,整个实训项目从项目论证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在后期的分析、设计、实施阶段要将学生分组,以竞赛形式参与项目,使学生更早地以项目工程师的思维从系统的高度了解工作流程和实施细节。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4.建立以项目效果评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成人教育的评估体系不同于常规高等院校,在CDIO模式下的成人教育需要结合项目效果评估和考量学生的能力,因此,我校聘请“甲方”客户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验收,这一考核评价体系会更公正、综合和全面。

 

正确衡量和评估成人教育学院的培养成果,应考虑社会效应、企业效应、应用性和就业性,其考核评价内容应以知识测验为主转向以能力测验为主。

 

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通信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基地,已列入高年级的学分考核。通信IT企业分类细致,运营商(provider)和制造商(producer)各分天下,目前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外包(outsourcing)服务,已经从ITO跨入业务流程外包BPO,呼唤更多的外包服务人才。运营商部分业务也开始分包,制造商将部分集成子软件外包,学院紧密抓住这一时机,与运营商、制造商、优质外包企业合作,不断培养和发掘人才资源,先后与60多个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真正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为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预先铺设通道。

 

基于CDIO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可以解决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与信息企业之间的“双向瓶颈”问题。“双向瓶颈”的含义是:企业找不到适合的毕业生和毕业生不胜任企业需求。学院通过以下四大措施可以解决。

 

1.假期社会实践。通过组织一些低年级学生参观通信企业,了解实际运营和企业发展方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入一些对能力要求不高的部门实习,如营销部门进行推广销售、设计部门实施简单路测和勘察等。

 

2.把实习部分纳入学分考核。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可以选派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通信实践基地,参与生产一线的工作或配合实际项目的开发实施,对理论联系实际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创办认证培训中心。结合通信行业特色,引进并联合开展CCNA认证中心、华为工程师认证中心、中兴通信学院认证中心等结合实际交换机设备的开通联调测试项目,要求毕业生离校时至少握有三证:学位证、学历证、工程师认证。

 

4.“直销式”培养。通过详细了解常年合作的通信企业的需求,调研该企业对毕业生的开发水平、工程能力要求,指定该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有目的地培养毕业生,解决学校要求的就业指标。

 

七、结束语

 

篇7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和唐奈认为:“‘激励’是适用于各种动力、欲求、需要、希望以及其他类似力量的通用术语。”在中文中,激励的本义是激发鼓励。从心理学上讲,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需要和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而所谓教育激励,是指为满足教育活动中人各自的需要,而创设各种激发他们动机的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激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动态的过程。它要满足的是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各自的需要。教育活动中的人,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本文所研究的成人教育激励的对象是指受教育者,即成人学习者,是狭义上的教育激励。如此,我们将狭义上的成人教育激励理解为:教育者为了满足成人学习者的需要而创设各种激发学生动机的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

当代成人学习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经验丰富,思想敏锐,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确定。对周围事物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理解。;另一方面,这个群体范围广、年龄跨度大。包含成人早期、成人中期和成人晚期的人群,每个阶段的人群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按照某种统一的规则来划分。较之于其他群体的学习者,成人学习者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针对他们的特殊性,积极寻找适合成人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的、科学的教育激励模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苏伯尔从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绩的角度出发,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在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内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在通过胜任某些活动获得尊敬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附属内驱力又称为交往内驱力,是在希望他们关心、认可、友谊与支持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两种内驱力通称为外在动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探寻教育激励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寻找能够激发学习者动机的条件,应该创设什么样的激发成人学习者动机的条件,建立什么样的教育激励模式呢?笔者从教育激励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分析了以下四种教育激励模式。

一、目标激励模式

目标激励的实质就是教育者设计具体目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去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育激励模式。目标激励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激励模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佛隆的期望理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反过来对于激发一个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集,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该公式表明,如果一个学生把某种教育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该目标的激发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反之,期望的概率低或目标价值太小,则目标的激发力量也小。佛隆的激励公式实际上说明了目标激励模式的完整的心理机制。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目标的确立给人行动的带来巨大激发力量。目标是方向,是动力,有了目标,才能集中精力,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成人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特征,目标激励模式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专业目标激励模式

成人学习者的主要特点就是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习紧迫感强,挑选的专业实用性强。成人学习者一般都具有一定时间的工作实践经验,了解自己应该学习、补充哪些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较为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对学习的期望值较高,专业目标主要是针对专业课提出的目标。例如制订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各种目标测试,使学习者明白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和学术标准。才可以毕业。这样做,有利于成人学习者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道德目标激励模式

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培养人品德的教育活动。它教育一个人怎样分辨善恶和美丑,怎样做人。商品经济汹涌澎湃、知识经济滚滚而来,使得社会充满了诱惑,又极其复杂多变,机遇和挑战并存,成人学习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过的。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成人教育后,成人学习者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都有发展,面临的选择将更多。这时,应该帮助成人学习者建立健康的道德目标,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理想目标激励模式。

理想是一面旗帜,是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理想对人生具有指向性、引导性。对现实具有超越性。没有了理想。人就没有了生活动力。成人学习者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但同时,树立远大理想,应该同现实结合起来,认清楚远大理想和现实可能的关系,把远大理想划分成若干个短期目标,脚踏实地、勤奋认真,一个个去实现它。这样,成人学习者就能在实现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成人学习者中实施目标激励模式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目标激励要有层次性,目标要有大、小之分,既有远期(长期)目标,也要有近期(短期)目标。目标设置过大。会使成人学习者压力太大、无所适从。成人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成人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将长期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较为简单易行的子目标(小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各种子目标,便于树立成人学习者的信心,最终实现总目标(大目标)。第二,目标激励要有弹性(调适性)。成人学习者对学习困难估计不足、盲目乐观或者估计过高、盲目悲观和自信心不足,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人教育工作者要协助成人学习者及时改变和调整目标,增加目标的弹性,实行有效的控制,引导其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排除各种障碍,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既定目标。

二、情感激励模式

情感激励是指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尊重、信任、关怀等情感去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教育激励模式。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是人精神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反映外界事物的一种形式。情感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座桥梁,是无形的,但它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健康的情感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是人的健康行为的催化剂。因此,良好的情感教育对成人学习者至关重要。成人教育的情感激励,主要包括:

(一)人格上的尊重

成人学习者的学业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对于知识

的理解、接受、掌握和应用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教育者应对成人学习者一视同仁,尊重其人格,保护其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二)学习和工作上的尊重

成人学习者通常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工作和学习会有所冲突,二者难以兼顾。成人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特殊性,尽量把教学活动安排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避免和工作发生冲突,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给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对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习者,教育者不应该嘲笑、取笑甚至蔑视他们,应协助学习者了解自身的学习现状、正视问题,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成人学习者自身的特殊性和深刻的社会背景,使得他们的情感更为细腻和敏感。同时,他们对情感的需要也更为迫切和执著。成人学习者渴望与人交流和沟通,展示自我,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成人学习者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精神追求与物质现实的巨大矛盾,使得他们的情感更为复杂和敏感。教育者应该更加关心、理解、尊重和支持成人学习者,运用正确的方法把他们的情感引导到健康的道路上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保持心理健康。

三、奖惩激励模式

奖惩激励模式是指教育者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对受教育者的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其消极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的一种教育激励模式。奖励。是对受教育者的正面肯定,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惩罚则是从反方向督促受教育者改正错误、吸取教训,取得进步。所以奖励和惩罚只是鼓励学习者进步的不同手段而已。在目的上它们是一致的。

成人教育中的奖惩激励模式,可以分为物质奖惩以及精神奖惩(以奖励为主)。物质奖励是从满足学习者的物质需要出发,激发学习者向上的动机并控制其行为趋向。精神奖励是在精神上对学习者的成绩给予肯定、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是对学习者的一种尊重。物质上的奖惩,是暂时的、象征性的。它最终会变成精神上的奖惩而成为永久,精神上的奖惩才是主要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成人学习者进行精神上的奖励。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人教育者应该注重物质奖惩和精神奖惩的有机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奖惩激励模式要注意讲究公平合理、奖罚分明的原则,消除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教育者要给每一个人成人学习者机会,鼓励成人学习者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努力实践,在达到基本素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弘扬个性,培养综合素质。成人学习者应坚持以学为本、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为此。成人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多设立一些激励项目,例如文艺演出、建模竞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让尽可能多的成人学习者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成人学习者与其他群体的学生相比,自我意识非常强,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因此,给每一个成人学习者都提供创造成就的机会,使他们都怀有成就感,获得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

四、榜样激励模式

篇8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成人教育在以一体化和科技化进步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通过学习,成人获得了知识、技能,获得了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同样受益。成人教育在减少贫困、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营养水平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与成员国一起为了确保每个成人拥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而努力。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内罗毕建议书》,该建议书明文规定了各国政府有义务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将推广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2年“富尔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及1996年“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推广终身学习的发展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成人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成人教育

“对很多人来说,成人教育就是为人们提供他们没有接受过的基本教育。对于许多没有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个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初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那些通过成人教育来应对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新挑战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教育的延续。成人教育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获得个体发展的一种手段。”

根据人的年龄可以将人的生命历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而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是提供和实施教育与培训的连贯的、有意义的框架,朝着人人终身学习的范式转变是必然的,而成人学习和教育是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

因此成人教育是“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的统称,不论它的内容、水平和方法怎样,不论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不论它是早起中学教育还是学院和大学教育、学徒教育的延续或替代,正是通过这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被所在社会认为是成人的人增强了他们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或专业资质。或者,这种教育过程在个人全面发展与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下为他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改变。但是,成人教育不应该视为独立的实体,它是全球终身教育与学习计划的一个分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成人教育的类型

成人教育学习即包括正规的、连续的教育和非正规的学习,也包括多元化的学习型社会所提供的,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正式的、随机的学习。

1.正规学习

正规学习是在教育和培训机构,通过有组织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和支持最后得到证书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我国的成人学历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非常规学习

非常规学习不是由教育或培训机构提供的,通常不会得到证书,但却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非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新东方教育,以英语学习为目的教育。

3.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与工作、家庭或娱乐有关的日常活动。它不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一般不会得到证书。非正式学习可能有目的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没有目的性的,或者说它具有“意外性”“偶然性”。例如对某国文化产生兴趣而开展的自我学习。

(三)成人教育的政策

成人教育政策一般都包含在常规教育政策里,很少在全面发展框架内成为主流。大部分成人教育政策既不连贯也不完整,更像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反应的拼凑,而不是密切关联的原则和项目的框架。在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中,有154个国家提交了国家报告,其中126个国家宣布成人教育已经直接或间接的包含在某些政府政策中。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欧洲比例最高,接下来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但是这里对政策的理解过于宽泛,从国家基本立法、宪法到行政命令和立法颁布,再到中期发展计划和十年发展计划等。

国家受困于普遍贫穷、高度的内部不平等和国际债务的程度,影响着成人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向。而每个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在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双重政策目标上侧重点不同,一些国家坚持以经济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一些国家强调“公益”模式,而且坚定地致力于将终身教育作为对个人和公民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做出人本主义贡献的事业。

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使成人教育政策在整合的终身学习政策框架内成为主流。普遍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可以为成人教育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一个共同的监测系统,这可以作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补充。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起法律、经费和管理架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成人教育联系起来,组成连贯的体系。

二、成人教育的立法概况

各国对成人教育立法都十分重视,1997年以来针对成人学习和教育的立法也有很多具体的实例,这些立法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成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见表1)。

成人教育的立法为将民主和可持續发展变为现实,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要想在世界各地公平和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还不能实现,但成人教育立法的开始,已经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各项配套措施逐步到位,成人教育未来必将有良好的发展。

三、德国成人教育概况

(一)德国成人教育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一个思想的国度。教育和科学、研究和发展被赋予核心地位。在一个无国界的欧洲和一个市场全球化的世界里,教育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无国界和知识网络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在推行教育社会化、民主化的德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已相当广泛,以成人为对象并为之提供学习机会的主体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谓硕果累累。

德国的成人教育开始于19世纪前半叶,1919年《魏玛宪法》第148条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教育制度以业余大学为主,由共和国、州和社区共同来承办。”至1932年,德国有200多所業余大学。1949年德国政府的国家基本法就对成人教育高度重视,196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通过了《德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任务》。1969年德国又通过了《继续教育法》《教育假法》《工作促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令,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迄今德国已建立了兼具多元性和辅的成人教育体系。

(二)德国成人教育思想的形成

1970年,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德国开始受到重视。1990年,德国联邦议院的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未来的教育政策:教育2000》为德国未来的教育政策提供了建议和方向。1994年德国又提出了《联邦法令规章与联邦、州、地区共同发展继续教育使之成为第四教育领域基本原则》。1995年德国的研究、科技与革新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信息社会:机会、革新与挑战》的报告书。199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了《终身学习:职业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展望》报告。1998年又发表了《终身学习的新基础:发展继续教育成为第四教育领域》。

(三)德国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企业或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二是国家、社会团体和大学主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三是教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四是其他机构。私人的函授机构通过训练班提供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普通和职业领域里的进修机会。而图书馆、博物馆、社会文化中心等机构也提供众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大众传媒机构则以讲座的方式和业余大学密切合作,进修计划通过媒体进入千家万户。

五是互联网教育。德国注重运用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扩展成人远程教学服务以支持成人教育的推广。德国在1996年便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

(四)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私人企业出资、举办单位筹资以及参加学习者交纳的学费。

四、中国成人教育发展

(一)中国的成人教育制度

中国成人教育近几十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制度建设还尚不完善。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无法典形式的中国成人教育制度。部分成人教育的内容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成人教育的专项制度有一些如:

(1)岗位培训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主体行为或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2)继续教育制度: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体行为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则。

(3)学历教育制度:是指以书面的文字形式反映在政府文件或法律法规文件中成人中、高等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包括管理体制、招生考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制度等。

(4)自学考试制度:是指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7)农村成人教育制度:扫除文盲、成人学历教育、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农村绿色证书、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村文明教育、农村老年教育、督导评估等。

(8)社区教育制度: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目前,虽然专项制度很多,但是执行起来情况不一,有的执行的较好,有的则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没有法律形式的规定,仅靠各专项制度是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有效实施的。

(二)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成人教育学萌芽期开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成人教育被纳入到大教育的行列中。建国初期称成人教育为社会教育,后又改称为工农教育、业余教育,1982年开始正式称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学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科群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成人教育学科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在成人教育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专著。

(三)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图1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又分为初等学历教育、中等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学历教育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主要以中高等学历教育为主。而非学历教育分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成人自我教育三种。类型多样,可见社会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四)中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而教育投入的主要形式有教育财政、学校财政、学生贷款、教育资助、教育经费筹措等。

成人学历教育的投入来源是学生的学费,由政府部门进行定价。低学费虽然为学生报考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教育成本却不断增大。成人非学历教育经费基本上是学生的学费,也包括部分社会的经费。

五、从德国成人教育立法看中国成人教育立法

德国的成人教育已经非常成熟,在金融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其发达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实体化为基础的经济配以丰富多样的人才队伍促使德国的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这对中国的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启示。目前在中国,虽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并非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在边远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保障也存在一些问题,读书无用论、女童辍学率等问题常有发生。德国和中国的成人教育虽有很大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成人接受各类教育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必须从更高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将成人教育立法提到日程上来。像德国一样,将成人教育纳入法律范畴,以法律的力量来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

成人教育制度是通过公共规则和社会规范而实现的个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成人教育制度要创新,主要表现在保障性、规范性、资源性三个层面,如理论创新、创制技术创新、运行模式创新、制度监督创新等。要解放思想,完善教育体制,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理想;促进基本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保证受教育者权利的压制、歧视、阻挠都能被纠正;同时制度异化的问题得到有效抑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加快成人教育立法的进度和执法的力度,保证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把成人学习与教育融入国家政策关注点之中,特别是教育决策部门要理顺、理解与成人教育相关的范畴、概念,使相关表述更准确;加大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各个部门协同参与成人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扩大成人教育的参与度和全纳性;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成人教育队伍,提高素质;建立检测与评估机制。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使前人制度文明的成果必须在新的制度设计中得到体现。一个制度、一部法律本应有的形式要件不得随意缺失,它的逻辑结构必须完整,否则理念再好如果技术上随意性太大、漏洞太多,这个制度、这部法律所应承担和完成的任务就会付诸东流。另外成人教育制度规范化,需在立法和制度创制的每一个环节、在法律和制度执行的保障和督促等方面稳步跟上。

要落实成人教育依法治教的精神。第一个要义就是在成人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要有保障以人为本、保障每一个公民都有通过学习开发潜能并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系列制度。第二,这些制度还必须能够从虚拟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真正走向现实,具体些、细致些、以便做到可操作、可落实。

虽然,成人教育立法还存在困难,但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一是巩固成人教育改革成果的需要。成人教育办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需要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和确认。二是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需要。管理体制的多元、指导思想的模糊、生源的不稳定、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三是完善教育法制的需要。制定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操作性强,适应市场经济的成人教育法对于完善教育法规,实现依法治教有现实意义。随着成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行,将有效地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升.我国成人教育立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2]刘畅,黄梅.论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8(5).

[3]任春.德国成人教育[J].德国研究,2007(1).

[4]崔玉玲.经营理念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宋孝忠.欧美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6]李胜春.德国成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06(2).

[7]孟庆梅.中德成人教育比较及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认识[J].成人高教学刊,2006(5).

篇9

2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考试现状分析

2.1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大多是以规定时间(120分钟或90分种)、规定地点并且在教师监督下的闭卷或开卷作答作为考试形式。这种考试的情境和学员实际应用知识的情境完全不同。严格规定时间内的考试必然导致考试信息承载量较低,封闭的考试环境和一次试卷作答的形式又使考试的偶然性加大,考试结果往往不能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出学员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更难以检测出学员运用知识分析问和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2.2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大多以标准化的试卷形式考量教材的知识为主。标准化的考题侧重于检测学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导致学员的学习变成“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默笔记。”这种考试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员习惯于接受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结论,不利于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3评价的标准

评价标准大多以百分制成绩的形式来评判学员学习的好坏。百分制成绩的形式使考试评价标准唯一化、评分标准精量化。试题答案惟一,不利于学员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质疑问难,不鼓励学员有新观点、新见解。其结果导致学员重考试不重学习,重答题结果不重应用过程,往往会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3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思考

考试的功能在于检测学员是否达到专业及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根据这一原则,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进行改革。

3.1树立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考试质量观,让考试的目的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考试质量观应是教育质量观的体现,考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教育的质量。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基本套用普通教育考试的模式,也就是以学员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为依据,以精量的核分为手段,来检测学员的学习成果,从而引导学员机械记忆书本知识[2]。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质量观必须以专业及课程培养目标为指导,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这一基本要求。因此,我们主张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质量观为:考试的目的重点在于检测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引导学员在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创造性思维。

3.2采用开放的考试形式,使考试情景尽量贴近于实际应用的情境现有的考试形式主要有笔试、口试和实践考试三大类。笔试又分为闭卷、开卷、半开卷三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大多已习惯于采用规定时间的闭卷笔试,而对于开卷、半开卷、口试、操作等形式的考试采用较少[3]。这样导致学员学习主要是为了考试,至使教学的目标严重偏离培养目标,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培养的学员只会考试不会应用。学员在工作中应用知识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即没有严格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意查阅资料,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或再创造,甚至可以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解决问题。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完全可以采取开放的考试形式。开放的考试形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试时间的开放,即不规定严格的考试时间,只规定一个时间范围。二是学员答题的开放,即学员答题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的,在独立完成的前提下,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意查阅资料。三是考核内容的开放,即没有固定的试卷格式,不同课程的试卷形式可以不同,采取何种形式完全由课程性质而定,甚至同一门课的考试内容也可以不同。四是考核方式的开放,可以采用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小论文等多种形式。五是评价标准的开放,即不一定设置固定的标准答案,只设置参考答案或是评分标准。当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应遵循的一个普遍原则是强化对学员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强化对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强化对学员创新能力的考核,强化对学员获取知识能力的考核。

3.3考试的内容必须体现专业及课程培养目标,尽量贴近工作(生活)实际考试内容进行改革,必须要先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使其与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考试内容不仅要对学习者所学知识部分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定,更应对学习者应用知识能力及其创新能力进行检测。因此,考试内容应从课程培养目标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出发,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教育学原理认为教育来源于现实生活,成人教育考试更应该回归现实生活。考试回归生活就是考试内容要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系,尤其是要和学员的实际工作、生活相联系。另外,成人教育应努力把创新的思想、创新的观念深深扎在每位学员的脑海之中,贯穿于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在考试内容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侧评上,就是考核的知识点来源于教材,但又有别于教材,通过教师的再加工,使试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相联系,努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视角,使学员在理解问题的情境之后,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经验、技巧,通过合理的综合、推论、分析、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得到提高。

3.4建立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考试质量评价可以从试卷质量、答题质量、考试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按1分至5分进行评级。其中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合格、2分及1分为不合格。评价可采取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估可以按统计学和教育测量学的要求,通过数量分析做出评价;定性评估主要从考试形式能否体现课程特点;试题内容是否合理、能否体现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每次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对本门课程进行自我评估,考试质量评价小组应根据课程考试情况采用全面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对主干课程、核心课程要进行全面评价;对其他考试课、考查课和实践性环节可采取随机原则抽取课程进行评估。评估结束后,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这样,可以为改进教育和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信息,为重要的教育决策提供事实依据或数量化的理论依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158-03

农村成人教育是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主渠道,要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通过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尽管当今美国的农村成人教育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善的教育之一,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从不发达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基础等方面与美国存在很大差异,但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研究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大有裨益。

一、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经验

美国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格局,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生产生活的需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教育政策和实施途径的积极引导。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美国非常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先后颁布了“土地赠与法”、“史密斯-休斯法”等教育政策,并在实施途径上引导和规范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逐步形成了由普通教育主办的成人教育和各种成人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多年以来,公立中小学是美国实施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全国公立中小学成人教育联合会明确指出:“向成人提供教育是公立中小学向公众提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服务项目。”普通中学通过开办夜校对成年农民完成农业职业计划的教学活动,以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主体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活动,将农村成人教育推向了更高的层次。美国的农村成人社会教育发展也很快,指导阅读书籍和报刊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2. 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美国早期实施的普及义务教育,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对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村成人教育对象的基础、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于1779年颁布《知识普及法案》,实施了三年的全面免费教育,1820年全面开展免费教育运动,1834年各州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从1852―1919年,美国各州均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二战之后则普及了中等教育,部分州的义务教育年限已达十二年,成为普及义务教育年限最长的国家之一。目前,多数州都实行十年义务教育,所有的美国儿童都能接受最少8年的教育,高中毕业的达75%以上,广大的教育计划已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只有1%的美国人不能阅读及写字。普及义务教育的纵深发展,成为未来农业劳动者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化的关键。

3. 加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除了需要高级专业人才,还需要大量经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以及熟练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要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美国农村成人教育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尤其重视专业教育及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这些举措为美国农业培养了大批职业技术人才,由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也在不断调整,由过去单纯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工农结合、文理并举,向复合型方向发展。传统的畜牧专业分化为奶牛科学及乳品工业、肉类生产与养禽等专业。加工专业则包括与农产品相结合的肉、乳、蛋等畜产品综合性专业,园艺业则含苗圃及草皮、风景园艺与花卉等专业。

4. 重视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教育。美国在早期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民夜校和训练班以及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实现的。高等学校将农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由各州县的农业系统及时推广到农户,同时将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研究。农业试验站、技术推广服务局等农业部的下属单位,则通过在农村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方式来培训农民。农民联合会、农场主组织、保护农业社等各种民间农民组织,通过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出版有关学习刊物等形式,来实现推进农民教育的工作。现在的美国农民大多具有农业院校本科学历,他们非常关注并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能积极主动地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以较快的速度应用于生产与流通。他们会主动通过网络了解市场、病虫草害、作物生长等情况,通过参加农民合作社、营销等协会和服务企业的各种培训,来提高经营效率。依靠互联网交易平台、期货市场等方式进行产品销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生产进行管理,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风险大幅度降低。

纵观美国农业发展历程,科技支持贯穿始终,不断进步的农业科学技术,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农业人口仅占联邦总人口的1.8%,却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这是难以想象的。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管理,卫星技术和电脑程序相结合的全球定位系统,帮助农民有的放矢地施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运用,使得美国农业生产与管理又上一个台阶,这一切都是科技推动的结果。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

1. 教育对象基数大且层次复杂。我国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农民基数大,且逐渐分为中坚、骨干和后继等三个不同的农民层次,人多地少这一国情决定着我国农民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快速转移。在数以亿计的农民中,有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能工巧匠,也有经营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户。他们既掌握一定的科技技术,又具备坚韧的毅力、超凡的能力和开拓创业的精神,同时还在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这批农民开辟和支撑着中国农业。当今农民的需求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已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知识型、创业型、未来型农业从业者和经纪人,对先进文化和高新技术有迫切的需求。他们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创市场、获信息、促营销,成为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和不断改进的驾驭者,立足本地与当前、面向未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学习型、创业型和不断与时俱进的知识化创新型农民。无论农民的学历层次、年龄高低,都要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通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习型农民。培养学习

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和需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因此,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民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不断变化的科技与市场信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家政策和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能分析和掌握现有的资源优势,能确定发现目标,有明确的经营和技术方案,能够自如驾驭人力、资金、资源、信息和市场,既有个体生产和经营能力,又有组织、策划和经营更大规模企业的素质,能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效益的专业化农民和农民企业家需要学习,骨干农民、农村巧匠、农村经纪人同样需要学习。

3. 进行创业教育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生命线。现实中的农民能否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关键不在于向他们灌输多少知识和技术,而是要使他们有信心、会学习、能改进,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精髓和生命线。过去那些诸如“三下乡”、“到田头”的农村成人教育方式,没有关注农民的内在要求、心理变化和学习要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新农村建设时期,新型农民需要具有组织经营和管理经验,学会综合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和运用社会化大生产与服务信息,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来创业。很多农民在农村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和学历不够,而是他们缺乏创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性格或气度缺陷,不能运筹帷幄,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并拿出解决方案,缺乏持久耐性、热情和干劲,因而失去很多发展机遇。创业教育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生命线,政府、教育科研部门、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企业都可以参与农民教育,集培训、服务、扶持、创业、联营为一体,这将成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的新途径。

三、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经验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农村成人教育是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渠道,在过去的许多研究中,总是会通过强调农民素质低来说明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但随着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仍以这种理由作为进行农村成人教育的切入点则显得不合适,而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以发展和前瞻性的眼光来分析和研究农村成人教育问题。

1. 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在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这应该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要贴近农村发展的实际,增加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传授面向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农技知识。农教育模式不应是简单而外在的培训渠道与模式,而应重在建设内涵的新农民培养体制和机制。农村成人教育早已从过去的那种大批、应急式的培训,向实用实效性、季节性、多元化、多环节的有机循环系统转变。制定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其科学依据就是对新型农民的特征、形态、类型、层次的准确定位,分别可以从道德、法律、环保、公民意识等政治及文化教育,职业技能与知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创业、创新教育,以知识技能更新、补充和提高为主要内涵的农村成人教育方面来人手。至于种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农村经纪人、科技信息等具体细化内容,都要根据农民的层次、经营的类型、种植物的季节而定。

2. 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和密切的相关性,决定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教育观念和实施取向,影响着农村成人教育的规模、程度。资金投入是影响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大了投入,真正改善办学条件,使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培养出农村需要的各类实用人才、带动农民提高收入、得到农民的认可,并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状况已有一定改善,但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与财力支持有限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美国每年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大600亿美元,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的投入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差距性和不公正性,这种状况短期之内难以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寄希望于收费办学或引入市场机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欠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尚且举步维艰,成人继续教育谈何容易。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在教育资源有限和吸收社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必须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建立一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县乡财政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人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农村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可以考虑将目前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的大部分扶贫资金投入到以提高和改善人力资本为目的的成人教育上,结合财政拨款、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以及民间资金,进一步拓宽农村成人教育的投资渠道。从而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3. 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农村成人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个繁荣发达的农村必然要有先进、健全、科学的成人教育体系。要以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为基础,整合现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中心校、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等基地作用,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根据农村成人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和辐射性特点,协同高等学校,依托现有的各地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农村成人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大力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和农村干部、农民经纪人、技术性农民教育培训,为农村经济及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保障。

随着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以扎实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来代替长期应急、零散的农民技术培训;以农业院校及培训机构有计划、系统性的农村成人教育,逐步代替各级政府组织的口号性、应急性的培训。从制度上保障和提高农村成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4. 构建以创业和创新为核心的农村成人教育框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正是探索我国新时期农村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并选择适合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道路与方法的过程。以创业和创新为核心的农村成人教育框架,培养和提高农民的创新、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成果和产物,也是现代农村成人教育发生的重大变化。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将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开发有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系统,由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分工、协作和统筹完成。“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与创新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农村成人教育,才是新农村建设时期新农民教育的本质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有机循环系统,是―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系统工程,不再是单一、单向、封闭、垄断的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现代农村成人教育,也要在构筑科学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与国际接轨,与世界文明同步。

5. 发展社区农民教育。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有了新型农民才谈得上建设新农村,而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民生活的社区。这就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强调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开放有序的农民教育体系;整合各类教育、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统筹农科教;构建农村社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把科技、部门、农业、妇女部门的各类教育培训与农村成人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农村成人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社区农民教育,对推进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将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新农村,既为社区农民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段宝霞,发达国家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42-43.

[2]黄梅,胡晓娟,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6):95-96.

篇11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01-02

一、格龙维成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格龙维的成人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倡导的民众高等学校中,民众高等学校的目的在于给予青年一种“生活的准则”。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家庭中以及社会上,有一种精神的、活动的生活。

(一)历史、国语和唱歌是民众高等学校的核心课程

在民众高等学校的课程选择上,格龙维认为历史、国语和唱歌三方面应该是核心。第一,历史。格龙维认为:“历史乃是大规模的人生经验;要正确地教导青年,它不仅是最好的工具,并且是唯一的工具。”他同时指出:“因为历史包容着人类最最值得注意的语文和事迹,同时人性在这里显露着,一切科学的进步都归属在这上面,所以一切人类的知识骨子里都是历史的;知道过去便是了解现在及善筹将来的唯一方法。”他甚至还把他的“生活学校”叫做“历史的高等学校”。第二,国语。格龙维说:“信仰与语言,乃是将人类的灵魂和一切神圣的以及亲切的事务联系起来的两条宝贵的链锁。因为有了信仰,然后灵感才和它的神圣的渊源相联结;有了国语,然后才得与同类的灵魂打成一片。”“在各个不同的国家里,其信仰与语言之形成并不是偶然的,都是从各种人民的特殊生活中发展来的。”他强调语言是每个人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而国语更是团结国民最有力的“调和剂”。第三,唱歌。格龙维认为,唱歌能使人们超脱人世,达到永恒,可以使个人在其本身以及与他人相处之间得到最高的和谐。在他看来,如果民间歌曲能够利用起来,那将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

除上述三种主要科目之外,他还增设了一些新课程,如“国家统计”,这是反映丹麦人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活教材。这些新课程还包括丹麦宪法和各种法律、国家行政与地方行政状况等。

(二)“活的语言”是民众高等学校教育的伟大工具

丹麦在经受英国和德国的侵略之后,格龙维认为应当设立成人学校,用丹麦语讲述丹麦祖先的故事,使民众从过去光荣的回忆中得到将来民族的自觉。这种工作,他觉得非充分使用现代丹麦语,不会成功。格龙维倡导“活的语言”,视口语为表达精神生活的交通工具,唯有用这工具才能将生命从一个灵魂传到另一个灵魂。他认为:“语言的地位高出于文字之上,犹之形体高出于阴影之上一样。”在他看来,一本好书将“活的语言”的反映或阴影传达给我,可以唤醒沉睡在我的灵魂深处的情感,但是不能够移植新的生命,只有活的语言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文字乃是死了的东西。格龙维认为,书本的文字为死的语言,只有口说的话才算是真正的语言,才算是活的语言,没有说话,就没有生活。“没有获得语言,就没有生命”。

在丹麦农民解放50周年纪念日那天,格龙维用生动的讲演激发了听众的热忱,并且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成立了“丹麦语协会”,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他们把丹麦的历史大事以及民族进步的希望,用普通的语言描述并且伴着音乐流传出来,这些民众集会和唱歌就成了唤醒民众精神生活的方法,而这也正是“活的语言”的教育功用所在。

(三)教育管理体制的自由是民众高等学校的必要条件

格龙维主张民众高等学校中应当自始至终贯穿“自由”的精神,这是民众高等学校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也奠定了其成功的基础。

民众高等学校的学生,其入学必须保证是自愿的。学校实行寄宿制,他们在学校住几个月,既不专门学什么,也不进行考试,修完学业之后也不颁发文凭。师生间的关系,必须贯穿自由的精神。格龙维认为:“只有在耳朵像嘴巴一样自由的地方,只有在教师真能尽他于师生关系上现有或能有的全副活力和教导本领供给学生的地方,才有活的教育。”

此外,他还认为,学校的最高统治权不管在什么人手里,校长应该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但在遇到重大的问题时,校长应当与“学校评议会”进行商讨,而评议会的成员要以学生为主。

(四)女子教育是民众高等学校的重要特色

在女子教育方面,格龙维与当时许多学者的意见有所不同。他认为“女子也是一丝不差的人类”,也应当和男子一样共享“生活教育”。

他在1808年就曾经说过:“女子可以成为文化的刺激者,而且是强有力的刺激者,她也不会因此而失去她的天然特性,但因这缘故,她的教育也必须和现今的仅为无谓装饰的教育截然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他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对丹麦的成人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丹麦成人教育一直有关注家庭妇女的传统。他的这些关于女子教育方面的观点,为日后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丹麦另一位教育家柯尔特(Kfisten Kold,1816-1870)在格龙维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地实施了他的女子教育主张。他在芬岛的达伦建立了一所民众高等学校,并且创办了高等学校夏季妇女班,开了民众高等学校妇女教育的先河。随后,很多民众高等学校都专为妇女开设了家政科,以培养女性的性格和文化修养为主。

二、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一些问题还很严重,因而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成人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视,切实改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条件,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改革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满足成人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成人教育所传授的内容都是一些深奥的生产理论知识,既缺乏系统性,又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这对农村成人生产能力和其他素养的提高作用不大。这对农民参加农村成人技术学校学习的态度和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国家、地方政府、当地主管农村成人教育的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和他们学习的实际能力、自身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教育目标设计,使农村成人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在提升他们整体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同时,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编纂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等;另一方面,确立以“科研为本”的办学思路,负责成人教育的各个管理部门应当对当地的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方面等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探索出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教育内容、方法,从而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有效地影响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扩大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及管理自

教育管理方面的“自由”是格龙维成人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同时也是丹麦搞活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

由于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有关,并且目前正处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借鉴丹麦的成功经验,“转变职能、适度放权”,在政府与学校之间,逐步扩大学校面向市场的需要和依法办学的自,应当是我国今后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方向。

今后,我们应当借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力度,以适应农村成人教育灵活多变的特点,进而促进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123―02

随着3G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不可逆转。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和新型教育体制,它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更趋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更趋科学化。移动教育模式可以使学习者在开放的状态中体验移动计算技术带来的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

一 移动教育概念及其特点

移动教育,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如无线上网的便携式计算机、PDA、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移动教育的特点如下:

1 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基于移动通讯设备的可移动性和便携性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另外,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工作休息的时间合理地安排学习。

2 个性化

(1)移动计算设备选用的个性化。普通手机、智能手机、PDA、便携式计算机等都可以方便地接入移动网络。(2)移动通讯运营商选择的个性化。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提供移动通讯服务的运营商。(3)学习安排的个性化。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工作休息的时间合理地安排学习。(4)教育内容的个性化。人们可以根据随时产生的教育需求获取或者定制自己需要的教育内容。(5)教学形式的个性化。无论是基于短消息的SMS(短消息服务)和MMS(多媒体信息服务)还是基于连接的信息浏览和在线交流,都可以作为供人们选择的移动教学形式。

3 普及性

从网络信号的覆盖面来说,在中国,移动通讯信号几乎遍布中国的所有地区,包括偏远山区、西部地区;从移动终端的使用面来说,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话的用户达到42637.1万户。也就是说,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国人在使用移动通讯服务。几乎所有的移动通讯服务的使用者都可以借助移动通讯设备进行学习,移动教育可以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普及。

二 移动教育研究的发展

国外对移动教育的研究始于美国。1994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内开展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在教室内如何使用掌上电脑,其中一个内容是教教师使用掌上电脑在讲课时评价学生。从2000年起,欧洲的一些国家实践了一系列移动教育相关的项目,先后组织了30多个移动学习项目,对移动学习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国“移动教育”工程的研究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展开,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校园无线局域网和“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 [1]阶段。2002年,由北京大学承担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成功开发了移动教育系统平台,并在CETA网站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试用。2006年,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开展“移动教育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12月27日,中央民族大学文科楼“全无线”网络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测试结果获得了师生的高度认可[2]。

国外对于移动教育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远胜于我国,我们应重视这一新型教育技术的研究,推动移动教育氛围的形成,以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三 成人教育及其特点

在我国,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已成为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为社会各阶层成员提供各种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成人教育同青少年教育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1 成人教育的教育目标更尊重个性发展。让所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

2 成人教育的办学范围开放,时间、空间灵活。成人教育可以是夜大学,可以是函授教育,可以工作时学习,也可以在家里学习。

3 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开放性,而且均为成人。这些成人学习者一般年龄偏大,拖累较多,工作和学习容易发生矛盾。而且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与青少年学习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成人学习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恒定的学习动力。

(2) 成人学习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强烈的求知欲使成人能主动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和影响,稳定学习情绪。

(3) 成人的理解能力较强而机械记忆力比较弱。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使成人容易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较好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

(4) 成人学习内容应用性强,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和工作。

四 移动教育在成人教育中应用

1 移动教育在成人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1) 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① 中国手机用户众多,成人学习者几乎都有手机,有的还有了智能手机、掌上电脑,这些都加速了成人教育与移动学习的结合。

② 3G通信系统的实现将提供各种宽带的信息业务,如:移动互联网、移动资源库、移动的讨论区和BBS、移动多媒体。只要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轻松面对面”。

(2) 成人教育的办学特点适合移动学习的开展。成人教育办学范围开放,时间空间灵活,这与移动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相适应。

(3)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适合于移动学习。成人学习者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自制力强,针对性强,因而能克服移动学习易受外界干扰的缺陷。此外,成人学习者具有网络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有良好的自控力和问题意识。

2 移动教育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特点

(1) 移动教育为偏远地区带来新的希望

移动教育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借助现有的移动通讯网络就可以方便的传输教育资源。可以很好地为偏远的地区的成人教育服务。

(2) 移动教育可以实现部分教学管理功能

目前主要有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和基于浏览、连接的移动教育。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将短信发送到位于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并转化成数字请求,经过处理后再发给移动教育的用户。另外,教学服务器可以向所有或部分移动教育用户群发短消息。成人教育的办学主体借助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可以实现部分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学籍注册,成绩查询、成绩下发、通知下发、提醒服务以及简短新闻等。

(3) 移动教育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3]

移动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移动教学服务器的建设,即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教学服务器的建设依托课件、积件等教学资源设计与整合的思想,把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划分为若干基元,组建成一个大型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等部分。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组合知识点、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学习策略。教学资源的基元化、有序化、可组性、开放性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五 结束语

移动教育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与当代教育有机结合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成果。目前移动教育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瓶颈是移动互联网的不完善和移动教育资源的匮乏,但随着3G技术的实现和应用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其推广和发展必将引起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巨大变化,对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