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1:45: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亚马孙还是亚马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941年,人类学家理查德・埃文斯・舒尔特斯开始了长达12年的亚马逊之旅。他顺着亚马逊河流,穿越安第斯山脉,航行于不为人知的河流上,收集新的植物物种,与土著交朋友,发掘神圣植物的古老秘密。几十年后,影片《阿帕波利斯河》的主创重走舒尔特斯的旅程,沿阿帕波利斯河流域,寻找舒尔特斯曾经的发现,记录下了生活在那里的土著人习俗和信仰的现状。
虽然你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地瓜,可是我们对你了如指掌。你是一个易被渊博知识“降服”的好学“地瓜”,你是一个对权威常常心怀艳羡的“地瓜”,你是一个崇尚和平、不爱暴力的“地瓜”,你是一个热爱《探索地理》的“地瓜”……请问,这里面有哪一点说得不像你?速速来信沟通,我们好迅速更正!
——正在查户口的小编
亚马逊的“极光”
经过一周的跋涉,大家终于来到了热带雨林入口。“就这儿了,墨飞,看看你手中的宝石有啥反应,它应该会提醒我们是否到达目的地。”杨可看着眼前这片葱郁的雨林,对着墨飞吩咐道。此时,杨可心里错综复杂,这片美丽的雨林里藏着怎样的秘密,又有多少人能活着走出雨林,一切都是谜。
“雨林这么大,去哪儿啊?”小墨问。“让我看看,一个圈圈。”墨飞拿起手中发着光的宝石说道。“圈圈?亚马孙的圈圈?”小墨问。“应该是个地方吧。”柯北提醒道,“没准是个空地。”杨可皱着眉头说:“对,柯北,离这里最近的空地!”柯北拿出一个探测仪。“是卡特姆空地,在正东方向!出发!”杨可望着正东方说道。第一夜,令人期待……
进入雨林
“哇,好漂亮的青蛙!”小墨指着眼前一只趴在树叶上黄黑相间的青蛙,说完了便不由自主的伸手去摸。这一举动被走在后面的墨飞看见了,他大叫:“别动,那是黄金箭毒蛙!碰一下就能把你送上天堂!”小墨一下子把手缩了回去。这时,杨可回过头来对小墨说:“亚马孙比你想象的要危险得多,凯门鳄、
森蚺、毒蛇、吸血蝙蝠都能轻易置人于死地,因此亚马孙也被称作‘绿色地狱’。这一次能不能活着完成任务还很难说,可一定要小心,不要因好奇送了命!”小墨听了,心一下凉了半截,“好可怕,我可要小心啦。”于是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赶紧跟上大家。此时的雨林还是旱季,虽说是旱季,但仍是一片翠绿的景象,温暖的阳光穿过一层层密实的树叶,最后只洒向地面一点点星罗棋布的金光。阔叶树的大叶子上趴着一只蜥蜴,望着柯北一行人的背影,仿佛在祝福他们。树上,一只蓝色的极乐鸟拖着华丽的尾巴唱着歌。雨林里一片生机,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片暗藏杀机的雨林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我们无从知晓。这时,一个黑影打破了雨林的宁静,但大家毫无察觉。
“喂,柯北,你要让我们走多远?我的腿都快折了!”墨飞大叫。“你都多大了,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杨可和小墨以很鄙视的眼神瞪着他。墨飞一下子停止了抱怨,走在了队伍最后面。这时,一阵沙沙声在墨飞的身后响起。他警觉的回过头,“毒蛇!”
毒蛇守护的沼泽之地
“杨可,帮我把蛇按住,小心点。”墨飞已满脸冷汗,眼神流露出几分惊恐,但仍努力使自己保持镇定。杨可正小心翼翼地靠近那条充满敌意、光溜溜的毒蛇,她看准时机,“嗖”的一下捏着蛇头和身子之间的位置。大家都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一直到杨可慢慢地把蛇弄到一边。此时的墨飞早已大喘粗气,冷汗直流,不停地说“好险。”这时,小墨忽然发现周围都是蛇,树叶之间、树叶上、草丛中。“杨可,咱们还是先退回去吧,这儿都是蛇!”杨可看看已经渐暗的天色,对大家说:“要不,我们退回去就地扎营,明天再想办法过去?”“嗯,行。”柯北说,“全体退回去!”作为组长的杨可总是散发着一种非凡的领导气质。第一天就此结束,黑夜笼罩着亚马孙雨林。黑影又一次出现在帐篷外面,冷笑了一声,便消失在雨林之中。
“哎呦!”小墨打了大大的哈欠,发现大家都起来了。杨可、墨飞和柯北正在讨论如何穿过沼泽。这时,那块绿色的蓝宝石从墨飞的口袋里滚了出来。“奇怪,它怎么会自己掉出来了?”墨飞嘟囔道。突然,宝石被一条忽然蹿出来的毒蛇缠住了。“怎……怎么办?杨可?”
杨可一脸茫然。原来我们的女警姐姐也有死脑细胞的时候啊!柯北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一声尖叫响起。杨可被树藤缠住了脖子。柯北拿出瑞士军刀一个箭步冲上去,可树藤的速度太快了,杨可转眼间就消失在了葱郁的阔叶林里。“不!”小墨眼前的黑暗迅速蔓延,就像早上吃的烤狼蛛一样漆黑,白天瞬间成了黑夜。“大家小心一点,别走散了。”柯北摸黑说。这时一个冰凉的片形物体突然出现,“刀!”柯北懵了。“谁?”“柯北,有人抢绿极光,我先把它给你!”“小墨,打开手电!”一道白光穿过黑暗。“是幻影!柯北接着!”墨飞大叫道,几乎同时他倒下了。“不!”小墨失声尖叫,“墨飞牺牲了!”手电筒落在了地上。“怎么会!”柯北望着掌心的鲜血,这个一分钟前还和他对话的年轻人,现在已躺在血泊中,衣服被血染红了,腹部插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尖刀。这时天空放晴了,阳光普照。一切又回归平静。小墨呆呆地站着,回想着那噩梦般的一瞬间!
“振作啊,小墨。”小墨努力从伤痛中醒来。“太可怕了!”小墨有点儿茫然……
“那……好吧。”小墨有一种迷失自我的感觉。身后一种怪怪的声音传过来。突然一个个头戴羽毛冠,手持长矛的土著围住了柯北和小墨。“##!!??”这时,一位看着很像巫师的家伙从人群中走过,说了一句话。这时,面露杀色的人们面面相觑,连忙跪下,连连叩拜。“柯北哥,他们在干嘛?”小墨对着柯北耳语道。“唔,好像把我们当作神了。刚才他们好像在说请××神原谅,把××光藏在××地方。”“会不会是‘极光’呀?”“说不准,我问问吧。”柯北装出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对人群说:“要想得到原谅,就带我们找到极光,听到没有?”说实话,这可是柯北第一回这么威风。没想到,柯北这句有点儿像玩笑的回应,土著人居然听懂了。他们齐刷刷地让出一条道,那个巫师似的大叔拿着图腾权杖,有些敬畏地带着柯北一行人,穿过一片阔叶林。一个部落场景跃然眼前,印第安妇女们正在洗衣服,看见柯北和小墨的打扮,不禁议论起来。大叔权杖一碰地,“肃静!”人们纷纷跪下。就这样,小墨和柯北被请到了部落,两人对所发生的一切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时大叔指了指身旁的一片大空地上的高石塔说:“就在上面。”“不是吧,那么高!起码有5~6米!”柯北张大了嘴巴说,“徒手怎么爬上去,那非得长双翅膀不可!唉,为了大家,就算摔下来也值得!”柯北在塔上搜寻可以落脚的地方,经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生死之旅,这个塔虽然难度大点,但爬上去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柯北脚踩着一个浮雕的凸起部分,努力向上攀爬。爬了近一米,柯北就觉得有些累了,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这还是头一回。柯北的手、脚被浮雕上的突起磨得生疼,但他还是努力地用双手撑住,往上爬。“到啦!”小墨在下面高声庆祝。这时,两条蛇出现在柯北眼前,“妈呀!这刚爬上塔就要对付两条四米长的大蛇!”柯北快疯了。“可那蛇咋不动啊?”柯北心里嘀咕着。定睛一看,呵呵,原来是两个石头雕的大蛇,蛮逼真的。其中一条黑蛇的嘴是张开的,上面贴着一张字条,内容如下:
“把绿色的东西放在蛇的嘴里。”柯北心想,难道这是“极光”?柯北照着纸条上的命令做。这时蛇的嘴巴突然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极限运动的自由激情与快乐吧!
街头的“速度形体”文化
滑板运动源于60年代初的美国,由海上冲浪运动演化而来。随着滑板运动的开展,滑板技术直追其始祖冲浪运动。盖范特(Alan Gelfand)发明了豚跳(theollie),使滑板界更注重高技术的表演。滑板运动员的泥土感很重的衣着、怀旧球鞋一度成为世界潮流,而相关音乐也达到了鼎胜,其语言、技巧、服饰和音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滑板文化。
滑板运动是一项极具观赏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极限运动,滑板运动也是极限运动中最具代表性与个性魅力的项目之一,当然也最为流行。崇尚自由的运动方式,体验超重力的感受,给滑者带来成功和创造的喜悦。滑板运动不同于传统运动项目,它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需要滑者自由发挥想象力,在运动过程中创造,用创造力来运动,强调身心的自由。滑板运动富有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观赏刺激性、高科技渗透性。
滑板文化属于街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滑板,HIP-HOP和涂鸦是组成滑板文化的三要素,现在的时尚男女都试图章显个性,那么滑板是一项适合你的运动,加入到我们的滑板团队中来吧,广交朋友,去感受滑板文化带给你的自由与快乐,享受生活。
够胆就玩滑翔伞
滑翔伞的英文名字是“PARA-GLIDER”,由此可见这是由跳伞“PARA”和滑翔“GLIDER”相结合的一项运动,滑翔伞最早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一些登山者在厌倦了登山后再疲惫的下山,开始设法寻找一种快速的下山途径。何人最早使用改良的方块伞飞下山坡已不可考,但在1984年,法国登山家路易・菲龙使用改良后的方块伞成功飞下勃朗峰后,这种运动开始迅速风行。起初是由登山者使用高空伞改装,后来开始由专业伞厂推出专用型号,从此这项结合了冒险、挑战与休闲的空中运动逐步形成了一项新的运动――“滑翔伞”。
滑翔的过程是一个刺激与享受融合的过程:伞在天空中滑翔,你的全身心就在门云问翱翔,只是构想一下,就已有一份冲动,真爽!
要真正领略这份刺激,首先就要对其装备了如指掌,确保安全。滑翔伞主要由伞衣、伞绳、组带、座袋等主要部分组成。其中与人体最紧密相连的要数座袋,它是飞行过程中支撑人体的重要部分,能使飞行员呈半躺状态或坐姿飞行,保持良好的视角和舒适感。座袋内的高强度纤维板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撞击,有些更加装了可充气的座垫,在背垫中装有固定或活动式的玻璃钢背部护板,增强了对人体背部和脊柱的防护功能。除此之外,背带系统上还设有放置救生伞和配重水袋(重物)等的空间。这样的装备使飞行的危险度大大地降低。
当然,寻求刺激的过程也会伴着一定的风险程度,正如一位爱好者所言,“在飞行时也会遇到一些气流,那时真有点担心伞头会卷起来,人就这样掉下去。但任何一样运动都有一定的危险存在,只要那个风险度自己能够接受就可以了。滑翔伞带给我的乐趣无法抗拒。”
当你张开五颜六色的滑翔伞,依靠风力和速度,从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高山腾空而起时,山川大地,尽收眼底,清风掠过耳际,紧张的心情顿时化作悠然。人与伞好似溶为一体,按照你的意愿上升和盘旋,感受天地之间驾御自我的刺激和满足。
最刺激的十大极限运动
NO.1 “天路”攀岩
在加利福尼亚的约赛米蒂国家公园,有一堵名叫埃尔・卡皮坦的垂直岩壁,其高度相当于三座埃菲尔铁塔,并因此而得名“天路”。28岁的生物学家让一巴普蒂斯特・克鲁泽曾挑战过这堵岩壁,他说:“这不是冒险,而是自我启迪。在这堵高达1000米的岩壁上,世间的一切都具有了不同的意义。”
NO.2 到沙漠湖玩滑翔
带上你的滑翔伞和滑水板,到摩洛哥南部的达赫拉湖去吧,那里微风习习、气温宜人、水清沙白,是滑翔伞的天堂。44岁的企业主菲利普・塞里耶说:“达赫拉湖被一座狭长的沙质半岛和撒哈拉沙漠所包同,白天你可以在湖里和海豚一起戏水,晚上则可以欣赏璀璨的星空。”
NO.3 人造风洞体验飞翔
法国阿让特伊的飞行员训练基地有一个高23米的人造风洞,里面流动着时速高达200至260公里的气流,它们可以将人完全抬离地面。28岁的档案管理员瓦莱丽・维达尔说:“开始时会有一些紧张,但放松下来后,你就可以充分享受飞翔的乐趣了。我觉得自己像在跳伞,但又不用担心降落伞的问题。”
NO.4 “蓝色大回转”
每年9月份,加拿大圣一洛朗湾的马德莱纳群岛都会举行一场名为“蓝色大回转”的海上橡皮艇比赛。27岁的教师玛农・弗罗热说:“参赛者的主要目的不是竞争和排名,而是领略大自然的迷人风光。”
NO.5 冰下世界
海拔2410米的圣一安德烈湖位于法国上阿尔卑斯省的塞雅克,每年隆冬时节,这里都会迎来不少冰下潜水爱好者。29岁的厨师塞德里克・格朗丹说:“冰下潜水的感觉好极了,被冰层挡住的气泡非常可爱,就像是晶莹的宝石。”
NO.6 撒哈拉远足
远足队伍从突尼斯的杜兹出发,每组8至10人,行程数日,每日大约50公里,有当地向导陪同。35岁的信息工程师马克・卡斯特曼说:“沙漠风光可以让你忘掉尘世的喧嚣。在高大的沙丘上行进,你会发现沙漠其实是五彩斑斓的。”
NO.7 狗拉雪橇
到芬兰的霍萨地区公园玩狗拉雪橇是一种别样的享受,这里地形多样、天寒地冻,充满了惊险和刺激。31岁的管理部门主管法布里斯・勒贝尔说:“真实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美妙。在这里你不仅能领略滑雪的乐趣,还能体验驾乘的。”
NO.8 纽约马拉松
纽约马拉松赛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比赛队伍早上10点30分从斯塔滕岛出发,途中经过韦拉扎诺大桥、布鲁克林区、曼哈顿和中央公园等地。
NO.9 亚马逊丛林冒险
我们无意以成败论英雄,对于时代变革中的每一次生与死、喜与忧、坚守与破冰,只是畅然落笔,化为墨痕。因为记录不是记录的理由,关注也非关注的终点。
对于曾经推动商业文明进程的每一个个人、企业,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我们都朗声说出心中激赏,表达敬意。
这是一个考验的时代。
2000年,互联网的群英会危机重重。境外的风险投资疯狂涌入中国互联网产业,圈钱、烧钱成为当时最盛行的举动。但三大门户网站在纳斯达克上市不久就折戟沉沙。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网易在上市的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一度只有53美分。资本已经对互联网的浮华失去了耐心。
迷茫之中的丁磊一度产生了卖掉网易的念头,但他最终幡然醒悟,宣布网易转型,投资开发网络游戏和短信业务。网易在2001年亏损巨大,但终于挺过寒冬生存了下来。
在低迷的产业环境下,即使是那些最耀眼的互联网创业者,也难以逃离席卷而来的命运漩涡。而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的出局与落寞,更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印证了这一切。
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从1995年到2001年的6年间,规模排名前20%的企业中只有1/3生存下来,活下来的企业中只有1/5仍然居于前20%之列。
大浪淘沙。12年过去,当移动互联网取代互联网成为主流财经媒体的关键词时,当电子商务成为最热门的IT话题时,我们才发现,只有熬过最坏的日子,才能迎来最好的时光。
当年即使烧钱也铁了心要将阿里巴巴一条道走到黑的马云终于修炼成电商教父,而腾讯的小企鹅在诞生之初也许并未想到会成为新时代网民的“身份证”。新浪虽然因王志东上演了悲情一幕,却也凭借140字的微博再度印证了彪悍人生的曲回。
“知本英雄”已成为这个世纪以来最成功的商业传奇。
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
大象们都忙着转型。IBM前任CEO郭士纳在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清楚地印证了这一点。2003年,IBM基本走完从以硬件业务为主向以软件和服务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型之路。2004年12月,IBM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继续轻装前行。
紧随其后的是一直在谋求转型的惠普、戴尔,甚至联想。
当IT企业转型不止时,我们看到了不少转身的熟悉身影。
2007年,在惠普工作25年的全球副总裁、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裁孙振耀突然宣布退休。激流勇退的他在退休感言中写道,“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一年后,普通人孙振耀担任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带领海辉于2010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服务外包企业。
还有更多IT职业经理人的转身却是柳暗花明。
1990年加入爱立信的张醒生,在2003年以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市场执行官的身份离开。2008年,他担任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长。现在他在微博中常忆的是,“2002年夏,这些哥们一起穿越可可西里!”
如今“索尼爱立信”一词已不复存在,索爱在2012年2月被索尼收购,成为索尼全资子公司。张醒生在微博上晒出自己收藏的爱立信手机,“各领几年!今天,她一去不复返!”
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们不该忘记的小灵通。
小灵通是中国通信业发展中的一个异数。从行走在产业边缘到迅速席卷全国市场,它给移动通信阵营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不仅是中国移动感受到了压力,因小灵通划界而治的设备厂商也由此势同水火。
竞逐在技术前沿,对成功者的奖赏是惊人的,对失败者的惩罚同样惊人。随着“小灵通退市”的步步紧迫,曾借此名利双收的UT斯达康,也不复当年盛气。
iPhone横空出世,IT市场也几经风云。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名字,它们不是铺路石,更不是马前卒,而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过渡、更迭甚至突破。即使它们是流星划过,那灿烂的一瞬也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时代。
总有优秀的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中追求卓越。
2001年初的张亚勤看上去书生意气甚至还带有几分青涩,接替李开复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第二任院长的他心情澎湃。因为春节前夜,他在雷蒙德总部首次感受到了微软研究院技术节上燃烧智慧的狂欢。
这一燃烧就是十多年。已晋升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的张亚勤仍带领着一个“聪明人的团队”谱写“在云端”的篇章,让中国“智”造“慧”及全球。
与此同时,土生土长的东软也在2011年走过了20年,尽管刘积仁用“童年”形容此刻,但东软的成功的确让他比别人更多了一份自信。“20年的奋斗,使我们已经拥有一个可以实现更大梦想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东软人创造了一种比有形资产更为珍贵、更为重要的财富和力量,这就是东软的创业者精神。”
在2011年度过30岁生日的TCL也开始思索。十年前,有谁想到家电产业也要换上一颗互联网年轻的心?
李东生清醒地看到未来消费电子的智能化趋势所带来的挑战。“IT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有可能利用他们的优势另辟蹊径,引发产业革命。”通信产业经历了较长的直道竞赛阶段,接下来就会面临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应用的弯道时期,技术投入与创新能力面临考验。
李东生的思虑不无道理。已经记不得消费电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深入人心的,但可以肯定,它推陈出新的速度冠绝IT产业。这种被充分赋予娱乐元素的电子产品,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体验。
随着亚马逊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苹果iPAD的惊艳登场,超极本取代上网本上演一幕后PC时代的自我救赎之战,未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会更妙趣横生,但移动互联下的IT时代也会险象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