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23:59: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混凝土质量控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2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4~2.6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
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1.3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1.4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1.5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难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3.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
3.2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
3.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4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成功的工程实例都表明: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就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186-02
0引言
各类别的水利建筑工程项目根据其对枢纽工程所起的作用,可分为排水建筑物(如洪水或排水隧道)、输水建筑物(如引水隧道、引水涵管、通道、渡槽、倒虹吸等)、挡水建筑物的作用(如大坝或闸门)、监管结构(如丁坝、沿着大坝、导流堤、底部保护和护岸等)、取水结构(如入口门和泵站等)、电力、工厂、桥梁和其他建设项目。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占绝大多数,为构成这些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是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1原材料的质量影响及控制
1.1水泥
针对水工建筑物的不同环境,通常采用低热量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复合硅酸盐水泥,因此对水泥品种质量要求也就不同。大体积混凝土遭到环境水的侵蚀时应该根据侵蚀类型和程度,采用硅酸盐水泥混合30%以上的I或Ⅱ粉煤灰、高硫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水泥水化速度和需水量以及热释放率和强度都和水泥细度有很大的影响,水泥颗粒越细,水化反映迅速和完全,水泥早期强度也较高,但水泥粒子细,其热值较大,和快速放热、体积收缩率大。混凝土的抗冻性、抗裂性和水泥细度也息息相关,将水泥熟料中铝钙酸三钙含量减少对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磨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1.2外加剂
外加剂是添加于水工混凝土中,具有减水、缓凝、增加耐用性,如糖蜜塑化剂、松香肥皂引气剂(寒冷地区必须加入)、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再加上适量的高品质掺合料如粉煤灰等,能明显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与耐久性。
1.3骨料
常用的水工混凝土细骨料有天然砂(河沙、山砂等)、人工砂和混合物(混合的人工砂和天然砂)三个。此外抗渗、抗冻性、砾石等级、经济性、混凝土和易性、强度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粗骨料的质量会影响混凝土性能主要是包括碎石的强度和压碎值、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颗粒级配。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粒径尽可能的大砾石,对砂率降低、用水量和水泥减少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对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减缓上升温度和降低干燥、收缩裂缝也有直接的影响;干燥收缩、粘土含量不利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徐变及抗渗、抗冻性能;石头压碎值指标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强度和性能,更明显的效果在高强度混凝土。
2搅拌、浇筑、养护对水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对水工混凝土的质量影响,除原材料的质量因素外,影响质量的因素还有浇注、养护、水工混凝土搅拌等。具体表现为: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增加水的消耗量和不准确骨料称量,以及控制水灰比不严格,或采取颠倒搅拌的加料顺序,还有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过长时间等;浇注时混凝土渗出的离析现象时有发生,振动不密实,有效纠正措施未能采取,混凝土强度不够的;维护没有根据规范要求的维修方法、维修时间为混凝土浇注完成及时和适当维护,所以导致混凝土质量低。另一个混凝土拌合水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主要体现在效应的凝结时间、强度、耐久性等。如果混合水含氯离子或二氧化碳,会导致较低的强度和耐用的建筑,危及安全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摧毁建筑物。
3水工混凝土质量缺陷所引起的常见问题分析
3.1裂缝
水工混凝土建筑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是裂缝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水工建筑物都随处可见,水工混凝土裂缝主要有结构缝、温度裂缝、冷裂缝和沉降裂缝等等。因为其结构复杂,既有基体混凝土裂缝,也有地下厂房、隧道衬砌和水建筑裂隙,主要有产生裂缝的原因环境条件和结构受外力、混凝土材料、施工方法等等。
(1)沉降裂纹基础不均匀,造成沉降。
(2)温度裂缝,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水泥用量大,混凝土温度太高,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内部温度不能及时消减,以及建筑混凝土的原材料没有夏天的冷却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没有及时维护。
(3)施工缝隙。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原因往往是由于铺设面积太大,后期的养护没有及时跟上,另一种情况是卡泵和泵送混凝土浇筑时间太长而引起。
(4)结构裂缝:局部应力集中的结构。
3.2内部欠密实、架空及露筋
这类问题主要原因:混凝土砾石尺寸偏大,水泥砂浆不能有效形成包裹,混凝土配合比偏小,不当骨料的粒径偏大,集中于钢筋网,下料高度太高,使拌合仓内的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振动不到位,欠振动,混凝土表面不清洁。
4合理设计与调整水工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即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是最好的组合各种原材料用量,从而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和具体经济使用的原材料。
4.1配合比合理设计的前提
合理进行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和大小等参数的粗骨料粒径等,还要求必须了解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本工程中是否有特殊的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的具体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运输及浇注方式和方法、机械使用的程度,主要是对工程的性能、易于使用的添加剂及其内容;关注现有的原材料测试结果、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和钢筋布置密度以及组件断面尺寸等诸多因素并根据这些数据合理地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确定最终设计。
4.2调整施工配合比
实验室配合比根据是具体的混凝土特点和质量要求,所以必须首先考虑施工配合比的调整,水灰比是混凝土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必须确保水灰比在混凝土中保持不变以确保所有的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必须保证,所以调整配合比来保证混凝土的含气量处于规范的要求的范围。
5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多个工种工作互相合作的产品,如骨料、振捣、振动、养护、温度控制、水泥生产、混合质量、混凝土运输、仓储等,每一个工序都会影响混凝土混凝土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要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根据混凝土施工过程必须在有效的控制之下。施工准备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主体施工。因此施工过程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检测制度”,施工过程必须在检查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隐蔽工程、关键零部件需要联合检验合格后的下一个工序。施工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应立即根据要求的“三不通过“检查和处理事故。在混凝土浇注成型,无振动出现的毛孔,坑,孔隙、孔洞、裂缝或其他产品质量问题,易引起严重,但由于振动产生的不良,内部孔隙、孔洞内部质量问题造成的,人们往往忽视。内部质量缺陷和混凝土,也造成了破坏混凝土结构。振捣混凝土,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施工人员、检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动好。
6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现场各种原材料及混合料的检测其目的是测试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质量当数量的要求,需要采取措施或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或改变生产过程,确保混凝土检验的质量应当定期和随机抽样。
(2)记录,砂岩骨料、水泥和混凝土机温度,防止混凝土裂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搅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的网站建设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合格的原材料,控制响应以下项目和测试并称重设备的准确性和称重。定期检查,确保每种混凝土材料已经被精确的测量。测定混凝土的体积及密度和含气量,混合材料密度检测的目的是检查混凝土配比和提供监测数据。
7结束语
1.前言
泵送混凝土具有输送混凝土能力大、速度快、缩短工期、降低费用及能连续作业的特点,尤其对于高层建筑和大体积基础混凝土的施工,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此,近年来泵送混凝土技术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但是泵送混凝土在工程的实际运用中,常有出现泵送混凝土强度不足,凝结异常以及出现裂缝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因而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研究泵送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操作的要求,提出了解决泵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些心得,以及对泵送混凝土裂缝处理的一些方法。
2.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
要使泵送混凝土施工能顺利进行,保证泵送混凝土的强度,预防泵送混凝土出现凝结异常或裂缝现象,泵送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2.1粗骨料的选择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根据输送管内径的大小严格限制,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输送高度50M 以下的宜为1:3(碎石)或1:2.5(卵石);输送高度50~100M的宜为1:3~1:4;输送高度100M 以上的宜为1:4~1:5。为了防止混凝土泵送时堵塞.应优先选用天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使混凝土有较好的可泵性.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以达到减少水化热的目的。
2.2细骨料的选择
为了使得混凝土的流动性满足要求,骨料应有良好的级配。为了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细骨料的比例应适当加大。通常,通过0.315mm筛孑L的砂宜不少于15% .而且优先选用中砂。如采用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实践证明.采用细度模数2.8的中砂比使用细度模数2-3的中砂.可以减少水泥用量30~35ke,/m3,减少水用量20~25kg/m3. 从而减低水化热及混凝土的收缩。
2.3混凝土配合比
(1)水灰比及水泥用量的确定
混凝土采用42.5号水泥.经计算水灰比在0. 4-0.52之间。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外加剂的减水率及骨料情况.确定本工程水泥用量为420kg~450 kg/m3。
(2)砂率的选择
设计时.将砂率提高为40%.但砂率过大会影响混凝土强度.砂率一般取39% .粉煤灰掺量较大时.砂率适当降低。
(3)坍落度的选择
对不同的泵送高度, 入泵时的坍落度均根据JGJ/T10―95及新用混凝土泵的性能选用。
混凝土拌和物制备后,如发现坍损过大.严禁向混凝土中直接加水.而应该加入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份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4)外加剂及混合材的掺加
工程中可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较好,并使混凝土拌合物具备较好的保坍性能,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6% ,粉煤灰的掺加采用等量掺量法。
3.现场施工时的控制措施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正确与否对其质量影响是很大的。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减少或杜绝裂缝的出现,泵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可参考采取如下措施:
(1)水泥进场时,必须抽样测定,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原材料采用重量计,其误差不超过施工规范所容许的偏差。
(2)尽量采用曲率半径较大的弯头,并尽量减少弯头数量,缩短泵管,尤其是楼面的水平管道,以减少泵送阻力。
(3)混凝土的供应充足,保证混凝土泵送连续施工。
(4)泵送混凝土前,先泵送清水,清洗管道;然后泵送l:2的水泥砂浆,管道;最后泵送混凝土,开始时,慢速泵送,逐步加速,待运转正常后,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应尽量避免停泵,如泵送因特殊情况中途必须中断时,每隔4~5min,使泵正反运转几次,同时开动料斗的搅拌器,使混凝土保持运动状态,防止混凝土离析。
(5)楼面浇筑混凝土,先浇筑水平距离最远处的,然后边浇筑边拆管,这样水平管道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逐步完成而由长变短。地面水平输送管与垂直管的长度比控制在1/2~1/3,且在地面水平管中必须安装液控的截止阀,防止停泵时混凝土倒流。
(6)混凝土输送管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如发生堵塞现象时,采用反泵的方法清除。如反泵未能清除,必须找到堵塞的部位拆管清除,然后重新安装管道进行泵送:拆管前,应反泵清除管内残余应力方可拆管。
(7)在已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从而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气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8)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是十分重要的。对浇筑后的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而适宜的潮湿条件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使水泥的水化充分、完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出料前,应高速转动30s,然后反转出料,坍落度的测定及试块的留置应在卸料1/4后取样.
(2)当坍落度过小时,严禁向混凝土运输车内任意加水,以获得坍落度.现场应备有必要的措施.当混凝土因泵送中断,时间过长,而难以泵送时,应加入于混凝土内水灰比相同的素水泥浆.
(3)浇筑完毕后的混凝土面层必须进行二次抹面以防止产生干缩裂缝,抹面后不久应浇水养护,防止水分散失,影响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
5.裂缝预防及处理方法
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都很容易出现早期塑性裂缝的现象。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在此不作详细分析。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措施不够得当, 以至混凝土早期失水或不均匀失水造成的塑性裂缝,若加以重视是可以避免的。混凝土塑性裂缝一般可分为塑性沉降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防止塑性沉降裂缝比较可行的措施是及时对混凝土特别是对容易产生塑性沉降裂缝的部位进行二次复振。防止塑性收缩裂缝比较可行的措施是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水分挥发速度过快而产生裂缝。
对施工不当造成已经产生的混凝土塑性裂缝,若在混凝土仍然是潮湿状态时.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如产生的裂缝尺寸很小时,可以采取扫入水泥和膨胀剂的混合物填充到裂缝中的措施。
如产生的裂缝尺寸稍大一些时,可以沿着产生的裂缝注入具有膨胀性能的水泥浆。
如产生的裂缝尺寸再大一些时.可以直接浇筑具有微膨胀的水泥砂浆.该水泥砂浆采用的水灰比应与原混凝土采用的水灰比相I司。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164-01
一、前言
随着隧洞建设加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TBM在我国隧洞施工中已然得到普遍的运用。TBM施工将掘进、支护、灌浆、出渣等工序流水作业,并行施工,具备快捷、高效率、安全的特点,然而多个工序同时进行,高效、紧凑的工作节奏也加大了TBM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本文将从TBM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二、工程背景
本文探究TBM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工程背景是隧洞开挖工程,该工程使用施工设备为德国海瑞克的TBM,支护为锚杆、钢筋网、拱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且为最终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TBM湿喷机进行,混凝土采用洞外拌和,洞内小火车砼罐运输,因为最终支护,要保证其平整度、厚度、避免裂缝和起壳同时也要避免混凝土空腔。
三、相关名字释义
3.1 TBM的含义
TBM(Tunnel Boring Machine),是指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在隧道施工中可支持掘进、支护、出渣等工序并行连续作业,是当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大型隧道施工设备。
3.2 喷射混凝土的相关内涵
喷射混凝土是指借助喷射机械(例如TBM),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合比的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剂等拌合料通过管道输送,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凝结硬化而成的一种混凝土。在喷射方式上,目前主要有干喷和湿喷两种方式。湿喷混凝土由于粉尘少、回弹率低、喷射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既可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又可降低原材料消耗,因此目前湿喷法施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四、TBM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
4.1 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与相关配比度是TBM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一环,因此对原材料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及设计合同要求。
4.1.1粗骨料
粗骨料的强度以及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度决定了TBM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另外,为了尽可能使用较少的水泥获得良好的可泵性,喷射砼建议使用表面光滑、流动性良好的卵石,卵石最大粒径不超过三分之一输送管路内径,以减少堵管情况的发生,提高喷射砼强度。
4.1.2砂
为了使水泥和骨科表面有良好的粘接,喷射砼不建议使用细沙,建议使用细度模数大于2.5的粗砂,或者平均粒径在0.35至0.50之间的中砂,或者是平均粒径大于0.5的粗砂。
4.1.3水泥
为避免水泥在运输、泵送的过程中产生泌水现象,要求选择的水泥具备良好的蓄水性能,另外,由于喷射砼需添加速凝剂以缩短水泥凝结时间,同时由于洞内砼运输过程较长,中途会加减水剂,所以选择水泥时也要考虑其与速凝剂和减水剂是否相容,以避免其不相容而造成水泥凝结慢或者急凝和混凝土未喷前凝固,影响喷射施工。
4.1.4水
TBM施工中所使用的水多为饮用水,不能使用污水、海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含硫酸盐量占总水量1%以上的井水以及其他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物质的水。
4.1.5外加剂
TBM喷射混凝土作业中为了降低混凝土回弹和降低粉尘,促使混凝土快速凝结和硬化,同时砼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为防止砼凝固,必须使用速凝剂和减水剂。速凝剂和减水剂的选择必须对人体伤害小、质量符合要求,并且在使用之前进行水和速凝剂、减水剂相容性的实验以及水泥净浆与速凝剂的速凝效果实验及减水剂添加试验。添加速凝剂减水剂的量化要求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速凝剂的添加量为水泥重量的2%-4%。另外,速凝剂要求均匀添加,严禁使用受潮变质的速凝剂。
4.2 砼罐运输
砼罐运输影响着施工的进度与喷射砼作业质量,因此必须合理统筹砼罐运输与调度工作,保持隧洞内的施工作业输入输出持续性、连贯性。
4.3 喷锚的质量控制
4.3.1挂网喷混前清除浮渣、碎石
喷混作业前应将洞壁上的松动的浮渣和碎石清除干净,防止因喷混过程中碎石掉落造成人员设备伤害,并找出混凝土空腔。
4.3.2反复正反泵或者拆开输料管疏通管道,避免堵管
由于各种因素,喷射砼在作业过程中时常出现堵管现象。堵塞不严重的情况下,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反复正、反泵即可解决;如果堵管严重,则需从合适的部位拆开输料管进行疏通。
4.3.3设备清洁保养与维修,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TBM施工设备运行状况良好、顺畅是保障TBM喷湿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施工作业前应制定详实可行的设备保养与维修章程,从设备清洁到设备维修、设备故障排查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执行,避免设备故障造成施工停滞。
4.4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控制
4.4.1分段分块自下而上喷射
分段长度应小于6米,分块面积应小于4平方米。喷射应该严格按照先墙后拱、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以避免混凝土因重力而滑动或脱落。
4.4.2注意喷嘴与受喷面角度
喷嘴与受喷面尽量保持倾斜角度在10度之内,喷射距离保持在0.6米到1.2米之间,这样回弹率较低且喷射效果良好。
4.4.3控制风压与水压
TBM喷射混凝土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风压、水压。一般情况下,如果输料管的长度为20米时,风压应控制在100~300N/cm。TBM喷射混凝土的水压一般控制在略高于风压10~35N/cm即可。
4.5 TBM喷射混凝土流程质量控制
TBM喷射混凝土作业包括施工准备、受喷面处理、埋设喷层厚度标志、机具到位、接通风水电、试机、初喷混凝土作业、复喷混凝土作业、质量检查几个流程。TBM施工需对以上几个流程做好质量把控,作业前采用高压风清扫并人工清除受喷面的浮石,提前埋设好喷层厚度标志,确保施工作业区域的照明与通风;作业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布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应按照自下而上、分段、分片区进行。
五、结语
终上所述,TBM施工作业具备高效率、自动化的优点,隧洞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质量控制的要点对现场作业施工进行把控,避免出现质量不合格或者操作不合规的现象,从而在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确保了整个隧道的施工质量。本文根据隧洞施工的工作背景,论述了TBM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应从原材料选择、砼罐运输、喷锚质量控制、混凝土回弹量控制、混凝土喷射流程控制几个方面进行,从而为我国隧道施工作业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吕海明.浅谈TBM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
[2]朱玉江.极强岩爆条件卜开敞式TBM施土措施探讨与应用[J].国防交通土程与技术,2012.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钢渣混凝土是采用钢渣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滚筒渣代替部分骨料的特种混凝土。该混凝土充分体现了钢渣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加之研究发现将宝钢钢渣经磨细、筛分后按比例及级配掺入,生产出的混凝土安定性良好,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抗渗和耐磨性能,所以有着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前途。随着钢渣混凝土生产量的增大,并越来越重要地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它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建造物的安全,而且影响到建造物的造价,因此钢渣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工程的成败。近年来,钢渣混凝土在上海市各大型工程的道路场坪施工中广泛应用,收到了提高抗压、抗折、抗渗、耐磨性能,并节约施工成本的良好效果。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渣混凝土常用原材料有水泥、钢渣粉、钢渣、滚筒细砂、黄砂、石子和外加剂。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是控制钢渣混凝土质量的第一步。
1.1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控制要点为:比表面积≧300m2/kg,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240min,安定性必须合格,比如海豹P.O42.5硅酸盐水泥。
1.2 钢渣粉是由转炉、电炉炼钢产生的钢渣,经干燥、破碎、分选、磁选并粉磨等工艺制备成一定细度的粉状产品。其质量控制要点为:比表面积≧360 m2/kg,需水量比≦105%,烧失量≦8.0%。
1.3 钢渣为宝钢安定性较好的滚筒渣。其质量控制要点为:MFe≦2%,f-Cao≦5%,经筛分后规格为0-5、5-20等。
1.4 滚筒细砂由钢渣破碎后筛分。其中粒径≦0.8mm规格筛分含量≧80%。
1.5 黄砂为中砂,其质量控制要点为: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细度模数在2.6-3.0之间。有害物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
1.6石子规格为5-25,其质量控制要点为: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针片状含量≦15%,材质为卵石,严禁使用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
1.7外加剂,冬季使用源筑YZ-300型,其他季节使用源筑YZ-203。水泥净浆流动度均≧120mm。
1.8 各胶凝材必须密封保存,一者避免环境粉尘污染,二者使胶凝材保持一种干燥的状态,避免潮湿后影响质量。各种骨料经检测合格进场后必须分类管理,严禁混料现象的发生。
2 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配合比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用量,这一点可以通过微机输入设置、电子计量得到保证,但各电子称一定按期检测、校正,以防电子称量系统误差导致称量不准。
搅拌过程中尤其要严格控制水的用量,绝对不能单纯凭经验靠感觉随意调整。当由于天气温度变化致使各骨料含水率变化而导致根据配合比生产出的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施工要求时,应根据相应配合比的原始试验记录及现场取样测出各骨料的实际含水率,换算出各原材料的实际施工用量,从而保证干骨料的比例。再通过每拌混凝土测一次坍落度直到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的方法,来逐步确定异常天气情况下生产混凝土的用水量。
外加剂与自来水两个水管应同时开通,同时加注,另外,还应对每车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并做好书面记录。
3 运输过程质量控制
当钢渣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在搅拌车内停留时间过长并未进行均匀搅拌时,会使混凝土干稀不均甚至离析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及后期强度。所以钢渣混凝土必须由搅拌车运输,且在入车后须对其进行连续不断的搅拌。其次是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运输时间过长会减小钢渣混凝土的坍落度从而影响其施工性能,一般不超过2小时。如果运输距离过长则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是否可以增加缓凝剂来延长其初凝时间。
4 浇注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及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模具数量及规格是否合适;浇筑期间根据当时气候变化比如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保暖材料是否准备好。应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否安排好,并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申请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出相应合理的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插入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节点处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
5 钢渣混凝土的自然养护
5.1混凝土表面经过二次抹压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防止表面水份蒸发,保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当混凝土终凝表面干燥后,应派专人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浇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严禁让人踩踏或者安装模板及支架。
5.2 覆盖物可用麻片袋、草帘、珠帘、锯末等。浇水次数以使混凝土保持湿润为准,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大面积结构如场坪、道路、底板等可以蓄水养护。但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5.3 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4 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者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覆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也是在建筑工程中根据需要由各种单一材料合成的建筑产品,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是在建筑工程中不可替代的产品。混凝土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宗的人造建筑材料,目前世界的使用量约为28亿m3-30亿m3,其中我国约为15亿m3,全国各大中城市房屋建筑工程及交通、水利、铁道、码头、大坝、核电站等工程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
一、原材料控制
商品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其工作机理是:各种原材料运送至搅拌机内均匀搅拌,使砂子填充石子的空隙,加入的拌合水与水泥作用形成的水泥浆填充砂石的空隙,并包裹在砂石的表面,将集料紧紧的粘结在一起,水泥浆在硬化前起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及耐久性能。
1.水泥的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水泥的性能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变形、耐久性均具有重要影响,选择水泥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水泥标号及水泥品种的选择
不同品种水泥 不同特性,因此选用的水泥品种必须能适应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环境、温度和施工长期条件等。目前配制普通混凝土时,大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高强混凝土时,从胶凝材料用量、配制强度、水泥水化热反映等各方面考虑,可适当提高水泥等级或采用其它适宜的水泥品种;在配制低等级(C10、C15)混凝土时,由于水泥的强度远远高于混凝土的强度,如果一味的减少水泥用量加大粗骨料用量,不仅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而且混凝土内部难以密实,虽然混凝土强度可能不受影响,但由于混凝土内部孔隙较大,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可适当降低水泥强度等级,如采用32.5级水泥,不仅可以减少离析,泌水等现象,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2)水泥厂家选择
选择水泥生产厂家时,要注意厂家是否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一般来说宜选用旋窑水泥。旋窑水泥生产规模大,其水泥安定性好,质量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
选择厂家时,为防止水泥供应短缺导致搅拌站不能正常生产的情况发生,最低要保证两家水泥厂供应。
(3)水泥进厂检验及管理
水泥进厂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在使用前必须复检。将水泥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初终凝时间、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
水泥进厂检验合格后应按品种、标号及牌号送入指定筒仓,不得混仓,筒仓应有明显标志,且注明水泥品种与标号,方便使用。如有存储不当引起质量明显降低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在使用前对其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的结果使用。
2.骨料控制
骨料也称为集料,一般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5%左右,是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骨料在混凝土中一般以惰性材料存在,比单纯的水泥浆具有更高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1)细骨料的控制:
砂子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由于人工砂成本较高,从混凝土成本考虑,配置混凝土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用天然砂。
砂子的选用应以粗、中砂为宜,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应综合考虑。砂的细度模数的变化对混凝土的可泵性起着极其敏感的作用,细度模数太小时,混凝土处于半干硬状态,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细度模数合适不但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从而使混凝土获得良好地技术经济效果。另外应严格控制砂中有害杂质,砂中有害杂质如粘土、淤泥、云母等粘附在砂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量,降低混凝土的抗渗和坑冻性能。
(2)粗骨料控制
石子有卵石和碎石两种,在混凝土中主要起骨架的作用。从成本考虑河卵石表面光滑,比较洁净,杂质较少,常被采用。石子的最大粒径和级配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耐久性均起主要作用,一般认为石子的粒径越大越容易产生较大裂缝。另外,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石子不收缩,但是石子的颗粒越大混凝土收缩值越大,形成的裂缝越多,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
石子应符合连续级配,不但可以减小空隙形成较密实的骨架,加外应严格限制石子中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破坏,将影响混凝土强度。
3.掺合料控制
为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降低混凝土成本,可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目前应用最多的掺合料为粉煤灰和矿粉,一般掺量为10%-20%。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各料,虽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可能会不太理想,但同时加入两种掺和料,粉煤灰和矿粉同时作用,后期强度涨幅较大,最终28d强度能达到规范要求,不会影响工程验收。
4.外加剂
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成原材料,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外加剂的主要成分为减水剂,一般掺量为2.0%-3.0%,适当掺入外加剂可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28d强度可提高10%-20%,且混凝土的抗渗抗冻及耐久性有明显提高。掺量太高,会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混凝土强度也会受到影响。掺入外加剂可适当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对于远距离施工混凝土可适当延长凝结时间,而不影响混凝土性能。
5.水:饮用水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为达到设计要求而制定的各种原材料的比例,所设计配合比必须能达到结构设计和施工进度所要求的强度,并确定混凝土有足够的耐久性,它直接关系到所生产的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和生产水平。
设计配合比关键是水灰比与砂率。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成反比,水灰比愈大强度愈低。普通混凝土水灰比不得超过0.7,道面混凝土水灰比不得大于0.5。根据工程施工部位要求确定适合的砂率。砂率太大,骨料总表面积与孔隙率均加大,水泥浆不足以起到充分填充、包裹、骨料作用;砂率太小又不能保证骨料之间有足够的砂浆层,也会降低混凝土流动性,容易造成分层离析,而且会给施工造成一定困难。
三、生产控制
混凝土生产前首先应确保搅拌站计量精确,各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其次要有实验室出据的施工配合比。操作人员严格按照配合比上料,至少搅拌35S,以确保原材料搅拌均匀。由于搅拌站砂石料露天堆放,遇雨雪天含水率极不稳定,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测并通知操作人员及时减水。
当天首次开盘工地应按规范留置试块,混凝土出厂前抽查混凝土,留置相应的试块,追踪其强度,及时调整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砂率、坍落度及和易性符合工地要求。
四、现场控制
1.混凝土运送至现场,严禁二次加水,不能一味追求施工速度。若混凝土坍落度过小,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二次添加外加剂;若坍落度过大施工方可做退灰处理。
2.混凝土现场施工要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明确水电供应措施,各环节人员、工具配备齐全,模板的支撑和刚度,外形尺寸等符合要求,对帮扎钢筋品种、数量及保护层是否合格,密集部位能否保证振捣不出现问题等要做详细记录。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尽量缩短间歇时间;施工缝的留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缝应再混凝土浇注前留置且必须留在受剪力较小便于施工的部位;混凝土振捣时,应确保振捣密实,合理控制振捣时间,防止漏振或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初凝前应实施一次压面保湿操作,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
3.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关系到混凝土的龄期强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一些施工单位往往对养护工作重视不够,养护时间、湿度达不到要求,最终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表面产生微裂缝,影响其美观,地面工程尤为严重。
混凝土浇注成型后12h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工作,每天浇水次数应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温度高,水泥的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环境湿度高,混凝土的水化程度高,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反之,容易造成混凝土干缩开裂,结构疏松,混凝土强度损失大,耐久性降低。对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冬季施工混凝土应及早制定防冻措施;炎热季节的防护、道面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措施、测点的布置等后期保护应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
五、结束语
影响混凝土的因素有很多,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加强技术管理,完善配合比,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加强搅拌站与施工现场联系,随时总结事故教训,正确合理地加以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pumping concrete common quality problem factor analysis, analyzed the early concrete plastic crack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wa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pumping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Crack; Things would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拌合物,可一次连续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并可连续浇筑,因而具有效率高、劳动力省的优点。但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由于其大流动性、大砂率及较高的水泥用量,也出现了混凝土表面易产生袭缝、混凝土收缩值较大等同题,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以下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操作的要求等方面,提出解决泵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些做法,以及对泵送混凝土裂缝处理的一些方法。
2.常见质量问题因素分析
2.1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率视工程条件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停放时间、气温、外加剂及其掺入方式。
(1)外加剂影响
加入泵送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一般有高效减水剂,但高效减水剂与水泥有相容性问题,某些水泥不能配制低水灰比高流动性的混凝土。
(2)气温对坍落度损失的影响
气温升高,一方面水泥的水化反应加快,坍落度损失增大,另一方面,升温后引起的水分挥发增大,也将导致坍落度的损失。因此,夏季高气温施工时,除用湿草袋等遮盖输送管,避免阳光照射外,可适当增大混凝土坍落度。
2.2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堵管
输送设备主要包括泵机和配管。泵机的选择应适合混凝土工程特点、要求的最大输送距离,最大输送量及混凝土浇筑计划要求。泵机选择不当时,压力达不到要求,过大过小都有造成堵管的可能。输送管使用后,如未及时用水清洗干净,管中所余混凝土在下次使用时,必然增大管壁的摩阻力,造成堵管。
2.3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比
(1)水泥品种和用量
在泵送混凝土中,水泥砂浆起到输送管道和传递压力的作用,所以水泥用量非常重要,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泵送阻力大,泵和输送管的磨损亦加剧,容易产生堵管。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的粘性增大,也会增大泵送阻力。为此,应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和顺利泵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2)骨料的最大粒径与级配
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选择应适合工程和配管要求。骨料的级配不仅影响混凝土硬化后性能,同时也会影响和易性。
(3)砂率
砂率过小时,泵送混凝土易在输送管中弯管位置堵塞,为此,泵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宜适当提高砂率,以适应管道输送的需要。但砂率过高时,不仅会降低和易性,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硬化性能,故应在可泵性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砂率。
(4)掺合料
加入泵送混凝土中的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起作用,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利于泵送,但掺量宜由试验确定,过多不利于混凝土的强度。
3.裂缝预防及处理方法
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都很容易出现早期塑性裂缝的现象。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3.1塑性(沉陷)收缩裂缝
(1)裂缝原因及裂缝特征。在泵送混凝土现浇的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是板、墙等表面系数大的结构中,经常出现断续的水平裂缝,裂缝中部较宽、两端较窄,呈梭状。裂缝经常发生在板结构的钢筋部位、板肋交接处、梁板交接处、梁柱交接处及结构变截面等部位。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流动性不足以及振捣不均匀,在凝结硬化前没有沉实或者沉实不够,当混凝土沉陷时受到钢筋、模板抑制所致。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1~3h出现,裂缝的深度通常达到钢筋上表面。
(2)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①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在170kg/m3以下,水灰比在0.6以下,在满足泵送和浇筑要求时,宜尽可能减少坍落度;
②掺加适量、质量良好的泵送剂和掺合料,可改善工作性和减少沉陷;
③混凝土浇筑时,下料不宜太快,搅拌时间要适当:
④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时间以1015s/次为宜;在柱、梁、墙和板的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振捣;在混凝土浇筑11.5h后,混凝土尚未凝结之前,对混凝土进行两次振捣,表面要压实;
⑤为防止水分蒸发,形成内外硬化不均和异常收缩引起裂缝,应采取措施缓凝和覆盖。
3.2干缩裂缝
(1)裂缝原因及裂缝特征。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外向内、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由于混凝土蒸发干燥非常缓慢,裂缝多数持续时间较长,而且裂缝发生在表层很浅的部位,裂缝细微,有时呈平行线状或网状。但是由于碳化和钢筋锈蚀的作用,干缩裂缝不仅严重损害薄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也会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发展成为更严重的裂缝,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2)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①水泥品种及用量。水泥的需水量越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越大,不同品种水泥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程度不同,宜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混凝土干燥收缩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②用水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受用水量的影响最大,在同一水泥用量条件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用水量成正比,且为直线关系;水灰比越大,干燥收缩越大。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都是由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过大、坍落度过大,而且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的。因此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是减少裂缝的根本措施。为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可能将单方混凝土用水量控制在170kg/m3以下,对于浇筑墙体和板材的单方混凝土用水量的控制尤为重要。为了降低用水量,掺加适当数量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的外加剂是非常必要的。
③砂率。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数值不大。泵送混凝土宜加大砂率,但应在最佳砂率范围内。
④掺合料。矿渣、煤矸石、火山灰、赤页岩等粉状掺合料,掺加到混凝土中,一般都会增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但是质量良好、含有大量球形颗粒的一级粉煤灰,由于内比表面积小、需水量少,故能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值。
⑤外加剂。在选用外加剂时,选用干燥收缩小的减水剂或泵送剂。
⑥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面受到风吹日晒,表面干燥过快,产生较大的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在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开裂。如果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早期保温养护,对减少干燥收缩有一定作用。
3.3处理措施
混凝土裂缝,若在混凝土仍然是潮湿状态时,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如产生的裂缝宽度很小时,可以采取扫入水泥和膨胀剂的混合物填充到裂缝中的措施:如裂缝宽度稍大一些时,可以沿着产生的裂缝注入具有膨胀性能的水泥浆:如产生的裂缝宽度再大一些时,可以直接浇筑具有微膨胀的水泥砂浆,该水泥砂浆采用的水灰比应与原混凝土采用的水灰比相同。
若混凝土已经到了硬化状态,可考虑采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灌缝。而对于那些对强度要求不高的混凝土构件,还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如各种防水密封胶等进行密封,以防止渗水和钢筋锈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泵送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潜在危险大,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切实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做好过程控制,完善施工手段,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合比的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剂等拌和料通过管道输送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凝结硬化而成的一种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不同,它不需要支模、振捣,而是依靠高速喷射在受喷面上,冲击挤压密实的混凝土。
影响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为了提高喷射混凝土质量,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工程成本,对其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以下分析:
一、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
1. 原材料控制
(1)水泥 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这两种水泥凝结硬化快,保水性好,早期强度增长快。标号应不小于32.5,性能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2)细骨料 选用细度模数为2.5~3.0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含水率控制在5%~7%,筛除杂质和超径砂粒,不宜用细砂。
(3)粗骨料 选用质地较好的碎石或卵石。碎石表面粗糙,多棱角,利于在喷射中嵌入塑性的砂浆层内,能减少回弹量,混凝土强度也高。卵石表面光滑,有利于管道输送,能减少堵管现象。粒径为5~10mm连续级配。石粉含量不大于1%。筛除杂质和超径颗粒。
(4)水 用水必须是无杂质的洁净水,污水、PH值小于4 酸性水均不允许使用。
(5)外加剂 在喷射混凝土中一般使用的外加剂为速凝剂。加入速凝剂可加快喷射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提高其早期强度,减少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因回弹和重力引起 混凝土脱落。增大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和缩短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
2. 配合比控制
(1)水灰比 水灰比是影响喷射混凝土的重要因素,水灰比过小,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大,粉尘多,表面有干斑。水灰比大时,喷射混凝土会出现淌浆,滑移等。水灰比应控制在0.40~0.45这一范围内,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有光泽,回弹量少,粉尘量也少,并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灰骨比 即水泥与砂子,石子重量比一般为1∶4~1∶5。水泥用量一般为400Kg/m3。实用中多在350~400kg/m3。
二、喷射混凝土的风压控制
正确控制风压对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非常重要。风压过大,则回弹损失增大,粉尘浓度高,水泥损失增多,施工环境恶化,喷射混凝土强度降低;风压过小,输送能力减弱,易产生堵管,喷射混凝土密实度降低,附着力减小,回弹损失也增大。在施工中,一般输料管长度在20m左右,风压一般控制在0.1~0.2Mpa。
三、喷射混凝土的水压控制
水压一般要求控制在比风压大0.1~0.15Mpa范围内,以便水射流穿透干混合料,使混合料充分湿润及混掺均匀。水压过小,混合料不能充分湿润水化,粉尘、回弹量都增大,并且大大降低喷射混凝土强度;水压过大,喷射混凝土会出现淌浆等现象。
四、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和角度
喷射距离的远近对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喷头近,回弹量增大,骨料反弹力度大易对喷射手造成伤害;喷头远,回弹量也增大,会使喷射混凝土密实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强度。在施工中,可以将喷头长度加长,由0.5m~0.6m加长至1..2m~1.5m,这样喷射时就可以保持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一般在0.8~1.2m。喷射过程中应做到喷嘴与受喷岩面尽量垂直并偏向喷射部位(倾斜角控制在10°内),这样不仅使回弹量减少而且喷射效果和质量好。
1. 一次喷层厚度和分层喷射分间隔时间
喷射厚度较大时,必须分层喷射。若一次厚度太大,在不能太小,在自重作用下,混凝土就会坠落,特别是喷拱顶时坠落更严重,回弹量剧增。但也不能太小,否则石子无法嵌入灰浆层中,也会使回弹量增加,一次喷射厚度与喷射方向同水平面的夹角和是否掺速凝剂有关。喷射间歇时间视水泥品种、施工时的温度和速凝剂的掺量而定,常温下使用掺有速凝剂的水泥时,喷射间歇时间为15~30min,不加时应间隔2~4h。复喷前应先喷水湿润,温度较低时,间隔时间也可适当延长。
2. 喷射顺序
严格按和进行施工.喷射要分段、分片进行。隧道内按纵向3~4m为一段,先墙后拱。每片高约2m,每片均自下部开始向上移行,喷射料束环形旋转,旋转直径为15~30cm,转速均匀,以2s左右喷一圈为宜,一圈压半圈。喷射第二行时,依顺序由第一行终点上方开始,行间搭结2~3cm。喷射运动轨迹见图。一次喷至以不坠落时的临界状态或所需厚度时,才向前方移动,一般喷厚不应小于5cm。厚度可采用标桩法或针探法控制。全片喷完一层后再喷第二层。喷射前个别受喷面由坑洼的、应先喷坑洼再找平。 .
五、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 喷射机的操作
严格执行喷射机操作顺序。开机时先送水,后送风,再开机送料。停止时先停料,后关机,再停水、停风。
喷射作业结束后必须清除机内余料并妥善保养喷头,清理喷头进水孔及水环注水孔。对于磨损严重的部位应及时更换。
2.减少粉尘含量
施工中,应保持砂、石一定的含水量.在易发生扬尘的部位进行必要的降尘处理,例如在喷射机出要加强通风和保证喷射机良好的密封性.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质量监督的经验,谈谈怎样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2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4~2.6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
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1.3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1.4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1.5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难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3.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
3.2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
3.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4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也在随着人类的发展,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作用也从一开始的防寒保暖,躲避野兽侵害,慢慢的衍生到美化环境等方面去,但有一项是建筑中一直都在努力变得更强的,那就是对于建筑物的强度。随着时代的变迁,使用建造的材料也在不断的变化,随着高楼大厦不断增加,也要求建筑物具有更大的强度,开始运用混凝土来建造房屋等。而混凝土的质量是建筑物是否具有很高强度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怎样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将混凝土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使建筑物建的更好。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设计合理的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耐久性要求和节约成本外,还需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等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通过试配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粒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粒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粒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地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3、正确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
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称量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试配所用原材料相符。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要求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水泥在使用前,除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应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机物质含量。其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机物质含量不应超过2%。石子一般选用粒径1-3cm的碎石,石子进场后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
3、水的质量控制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
4、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确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外加剂进场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其质量保证书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同时,要严格控制用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三、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就是将水、水泥和粗细骨料进行均匀拌合及混合,拌制成质地均匀、颜色一致、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拌合物。搅拌混凝土可以采用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人工拌制质量较差,混凝土质量得不到保证,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一般工程施工中采用机械拌制混凝土。
1、搅拌机的选择
混凝土搅拌机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大类。采用何种类型的搅拌机,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配合比要求及混凝土的运输方式确定,且优先选择强制式搅拌机。
2、投料顺序
投料顺序常用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一次投料法是在上料斗中先装石子,再加水泥和砂,然后一次投入搅拌机中。二次投料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在搅拌筒内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浆后,再加砂和石子搅拌成为混凝土。采用二次投料法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投料顺序、数量及分段搅拌的时间等工艺参数。
3、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
搅拌时间是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内起,到拌合物开始卸料时止所经历的时间。搅拌时间短,拌合物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将降低;搅拌时间过长,不仅影响搅拌的生产效率,而且还会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现象。当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1采用,如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应延长30s。
四、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1、浇筑前准备工作
对施工难度大的结构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监理工程师要认真检查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确保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检查模板内的垃圾和钢筋上的油污是否清理干净,空隙和孔洞是否堵严,另外模板还应洒水充分湿润。
2、检查混凝土
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后,应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是否满足配合比及施工要求,是否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当出现分层、离析、泌水现象时,在入模前应进行人工拌合,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混凝土在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
3、捣实
通过捣实施工可以提升混凝土外形平整度,避免混凝土中间出现漏风情况,使混凝土强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捣实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要保证在初凝前捣实施工,避免因为混凝土硬化而影响捣实施工。在进行混凝土捣实施工时,保证混凝土能够充满模板的每个位置,以便达到最大密实效果与均匀效果。另外,混凝土捣实施工时需要掺入添加剂,让其缓凝大约4h,在此阶段内混凝土受水泥水化作用以及周围环境影响出现失水而形成裂缝。为降低此类情况的发生,可以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捣实或者是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压搓,在原基础上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对于施工裂缝的存在进行处理,需要由浇筑前制定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案来决定。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养护方式应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确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少于7d,采用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是动态控制的执行体,通过对施工全程的有效监控,掌握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动态信息,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避免不合格工序的产生,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质量监控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晓.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32-33.
引言
在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土建工程中,发生了一些安全事件,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土建施工质量逐渐被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对于各类工程项目建设,都要在施工中严格管理混凝土施工技术细节,保证混凝土质量控制,从而确保施工质量,有效避免发生各类建筑安全事故。
一、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混凝土对于土建工程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土建工程中,建筑物、构筑物都离不开混凝土,混凝土是他们构成的主要材料。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力建造一些道路、隧道、桥梁以及一些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物,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各种混凝土新型材料也相继而出,而且在土建工程中非常受欢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受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混凝土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它直接影响的是影响建筑质量,从而关乎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混凝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二、土建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水质的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工程建设初期及后期维护也需要水。通常认为施工建设中可任意采用各种水,但混凝土施工及护养对水质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诸如水的PH值,含有硫酸盐的量等都根据不同类型工程而需要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只有水质与标准相符才可应用于混凝土施工,如普通污水、海水及没有进行处理的沼泽水等都不可随意应用于混凝土施工中。如这些不达标水质的水违规应用于混凝土施工中,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材料配置,也许在短期内一些问题不会发生,但对施工质量及建筑物使用寿命等都将产生比较严重的隐患,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严重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
2、水泥的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泥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在选择水泥类型时,应特别注意质量和价格两方面问题。土建、道桥、防洪及交通等工程对水泥都具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在选择水泥时应首先确保工程质量,不能因节约成本而采用与标准不相符的水泥;但也不可随意选择,应基于质量安全,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水泥材料,进而实现成本节约的目的。
3、骨料的要求
在混凝土中,砂石骨料作为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情况下,在混合料中,混凝土和松散砂石骨料的体积比为1:1.5。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通常会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等直接受到骨料质量好坏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构造物的质量和造价。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事先进行统筹规划,对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因此,需要按照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砂石。
4、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在施工现场,需要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原材料,同时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的原材料进行取样。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交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完成。监理工程师通过对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以及有关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审查,在确保其满足工程的要求后,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工作。
5、混凝土的拌制
在混凝土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每一种材料都需要进行过秤,保证其配比的准确性,从而进行搅拌的控制。在对混凝土的拌制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加水过量的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在其硬化以后,混凝土内将残留多余的水分,会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降低。
6、土建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之后,要将注意力移至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其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必须控制混凝土浇筑的自由落差保持在两米以内。如果避免不了浇筑高度的话,要选用适当的浇筑工具来降低自由落差,如串筒、溜槽等。针对土建工程中的梁和拱的混凝土浇筑,大多都选择同时进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梁或拱的尺寸较大时,要选择单独的浇筑,避免浇筑的不全面。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浇筑一些面积、体积较大的板,而对于这类板浇筑必须要选择分层的形式进行浇筑,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下一层次的浇筑时要选择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这样可以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结构被破坏而影响整体的工程结构。
另外大体积浇筑的工程都要求结构的整体性能要高,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禁止预留施工缝对于这类的浇筑作业,必须要保障各个环节连接的紧密性和协调性,如混凝土的运输、搅拌、浇筑以及振捣等。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对整个结构的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的过程中要按照振捣要求来执行,切忌无序的振捣模式,避免技术人员在振捣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而出现工程结构强度较差的问题。在浇筑前要进行工作人员技术交底的环节,而施工、监理人员要做好对每个人的了解,通过对他们的技术了解,依照他们的技术能力以及混凝土的施工环境进行岗位分配,同时要对施工实施监督避免出现误差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达不到标准,进而出现返工的问题。
7、混凝土在进行养护阶段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硬化的早期,要对其进行养护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有较好的稳定性。所以,在硬化的早期既要做好后期的保养工作,避免因为水分的缺失造成混凝土裂缝,导致混凝土在耐久方面以及外观方面受到影响。
7.1温差的控制
通常根据截面构件的不同以及土建在使用方面的性质不同,对整个保养环节采用温差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冷热温差较大,出现裂隙等破坏现象。例如在蓄水的养护时,就可以将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冷却处理,或者采用冷水循环的水管,使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温度差以及中心的温度能够有效降低,有效的控制温差。
7.2早期的养护
一般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是指将外侧膜在适当时间拆除之后,对混凝土采用全湿的方法进行养护,防治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风吹日晒。从而导致硬化破坏,稳定性和耐久性大大降低。一般早期的养护时间都要在14h以上。通常是在施工后48h可以将混凝土侧面进行拆除,可以采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遮盖,不能采用草垫,因为可能会出现黄色的污染。通常养护时间也要在14h以上。此外,在常温的条件下,再对混凝土进行全湿的养护后也要对其进行大约20多天的常规养护。这样才能使混凝土能够在耐久方面以及外观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
土建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对于整体质量的影响可想而知,要对该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要从材料的选择上、运输、浇筑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上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严格把好质量关,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inal project quality, therefore it must be taken serious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ncrete quality premise, discusses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is effective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在土建施工中,有很大比例的工程采用混凝土施工,而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熟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诸多因素,有效控混凝土质量,从而促进混凝土施工的发展。在基础建设飞跃发展的大趋势下,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探讨混凝土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诸多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高低由一系列的相关指标来评定,抗压强度便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评定指标。从混凝土质量相关表达式可以看出,抗压强度和水泥强度属于正比关系,水灰比一致的情况下,高强度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因而在混凝土施工中一定不能选用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的水泥。除此之外,水灰比和混凝土质量也存在正比关系,如果水灰比大,那么混凝土质量好,强度高,因此在不改变水灰比的前提下难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
由此可见,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必须选择高强度水泥,控制好水灰比。然而在做好这两方面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粗骨料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以全面保障混凝土质量。粗骨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质量,石质强度一致的情况下,碎石由于比卵石的表面更加粗糙,能够更好的与水泥砂浆进行粘结,在水灰比等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碎石与卵石分别制成的混凝土中碎石混凝土质量要高于卵石混凝土质量。通常粗骨料需要严格控制表面粗糙度,以提高粘结效果。和粗骨料相比,细骨料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较小,然而虽然混凝土公式中不体现砂种柔效,可是砂的质量也能够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也需要注意砂石质量必须满足质量标准的相应要求,结合砂含水率调整水灰比。
在实际施工中,万万不可将实验配比视为施工配比,实验配比的环境与实际施工的环境大不相同,因此还需要考虑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考虑养护措施、温湿度等情况,冬季做好保温措施,而夏季需要做好遮阳措施。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在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诸多因素后,方能有的放矢的采取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相关措施,并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概括来讲,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控制、配合比控制、搅拌过程控制、浇筑过程控制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主要是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水等材料混合配制而成,各种材料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经过均匀搅拌、振捣、养护制成所需要的混凝土。在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主要是工程资料检查和材料实物检查,目前许多地区采用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便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1.水泥
水泥在使用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品种的水泥,在对其进行标号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工程的设计图纸及相应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搭配,而针对高强混凝土,则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
2.砂
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
3.石子
在整个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针对石子也有相应的要求。在选择粗骨料石子的过程中,应结合着石子的质地、级配、颗粒含量以及石子的最大粒径等几个方面进行配置。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多采用1――3cm的碎石进行施工,严禁使用煅烧过的石灰石或白云石块进行配置。
4.水
在整个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凡是无法饮用的水,施工人员不能随意的进行搅拌,而是要在专业人员进行水质化验合格后进行使用。尤其是一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机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都不能用来拌制混凝土。
5.外加剂
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如坑渗标号等)。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以适应先进的施工工艺的多种要求。
(二)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着工程的相关要求以及混凝土的特点,在确定好各个材料后,在管理人员的指挥下进行现场搅拌,并通告管理人员的检测后,对搅拌的混凝土进行见证取样记录。然后由具备高等级的实验室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研究化验。在化验结果出来后,若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则可以进行配置生产,若不符合,则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重新配置、搅拌。
(三)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整个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的原材料计量进行质量控制,施工人员在使用搅拌机进行混凝土配置时,不能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添加水,而是要在搅拌机上配置水表,准确的把握整个用水量。在砂石料的添加中,应坚持对添加的砂石料进行过磅,不能依靠单纯的“画记号”进行添加。且在整个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对每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利进行有效的抽查,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质量。针对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控制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方法进行搅拌,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能使混凝土的配合比得到可靠保证。
(四)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虽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度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作为整个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不仅关系着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今后的投入使用。由此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科学、合理的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为施工单位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亮.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讨[J].华章, 2011,(19)
[2]路颖.浅谈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才智, 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