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扶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1-20 12:53: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线上教育扶贫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线上教育扶贫总结

篇1

1、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发放情况

2016年-2020年共发放学前资助1958人次,发放资金107.6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692人次,发放资金119.6万元;发放普高国家助学金2676人次,发放资金267.6万元;发放普高免学费517人次,发放资金33.47万元。总计资助学生7843人次,发放资金528.28万元。

2、生源地助学贷款

2016年-2020年共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33人次,共发放助学贷款430.615万元。所办贷款全部通过省开行审核,发放成功。

3、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2016-2020年共发放扶贫资金1344人次,发放资金96.96万元。

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二、十四五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三、2020年工作总结

1、资助资金发放

学前:学前资助春季资助128人,补助资金7.04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4人,省外建档立卡学生4人,资助资金3.19万元),秋季发放学前资助123人发放资金6.765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0人,发放资金2.75万元);

义务教育:春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69人,发放资金3.4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4人,发放资金1.2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5人,发放补助资金6.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64人,发放资金4.1万元);春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57人,发放资金3.5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30人,发放资金1.8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0人,发放补助资金4.0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68人,发放资金2.125万元),春季合计发放531人,发放资金18.19375万元。秋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5人,发放资金1.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1人,发放资金1.0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73人,发放补助资金6.8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56人,发放资金3.9万元);秋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8人,发放资金2.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2人,发放资金1.3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8人,发放补助资金4.31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71人,发放资金2.21875万元),秋季合计发放484人,发放资金15.2625万元。全年发放资助1015人次,发放资金33.45625万元。

普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春季发放166人,发放资金16.6万元;免学费补助87人,发放补助资金6.09万元;秋季发放155人,发放资金15.5万元;免学费补助15人,发放补助资金1.05万元。全年发放国家助学金321人次,发放资金32.1万元;发放免学费102人次,发放资金7.14万元。

2、其他工作

(1)、年初安排专人联系各相关科室对2020年教育民生工程项目逐一测算资金,并积极与区财政对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2)、每学期开学初,在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教师会、班会、家长会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

(3)、区教体局深入校园、结合扶贫日在苏宁广场向学生、家长和市民、通过各级网站、报刊等宣传政策。

(4)、开学初在各校园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校在籍等情况进行摸排。

(5)、每次资助资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发放《致家长同志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受助项目、发放时间及发放资金等进行告知。

(6)、积极组织各校园填报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XX省建档立卡系统。

3、扶贫工作

发放区扶贫资金30人次,发放资金2.5万元,为困难学生发放线上教学设备6人,发放资金0.36万元。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4、生源地助学贷款

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6人,贷款金额78万元。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1、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发放情况

2016年-2020年共发放学前资助1958人次,发放资金107.6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692人次,发放资金119.6万元;发放普高国家助学金2676人次,发放资金267.6万元;发放普高免学费517人次,发放资金33.47万元。总计资助学生7843人次,发放资金528.28万元。

2、生源地助学贷款

2016年-2020年共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33人次,共发放助学贷款430.615万元。所办贷款全部通过省开行审核,发放成功。

3、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2016-2020年共发放扶贫资金1344人次,发放资金96.96万元。

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二、十四五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三、2020年工作总结

1、资助资金发放

学前:学前资助春季资助128人,补助资金7.04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4人,省外建档立卡学生4人,资助资金3.19万元),秋季发放学前资助123人发放资金6.765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0人,发放资金2.75万元);

义务教育:春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69人,发放资金3.4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4人,发放资金1.2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5人,发放补助资金6.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64人,发放资金4.1万元);春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57人,发放资金3.5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30人,发放资金1.8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0人,发放补助资金4.0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68人,发放资金2.125万元),春季合计发放531人,发放资金18.19375万元。秋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5人,发放资金1.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1人,发放资金1.0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73人,发放补助资金6.8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56人,发放资金3.9万元);秋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8人,发放资金2.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2人,发放资金1.3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8人,发放补助资金4.31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71人,发放资金2.21875万元),秋季合计发放484人,发放资金15.2625万元。全年发放资助1015人次,发放资金33.45625万元。

普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春季发放166人,发放资金16.6万元;免学费补助87人,发放补助资金6.09万元;秋季发放155人,发放资金15.5万元;免学费补助15人,发放补助资金1.05万元。全年发放国家助学金321人次,发放资金32.1万元;发放免学费102人次,发放资金7.14万元。

2、其他工作

(1)、年初安排专人联系各相关科室对2020年教育民生工程项目逐一测算资金,并积极与区财政对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2)、每学期开学初,在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教师会、班会、家长会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

(3)、区教体局深入校园、结合扶贫日在苏宁广场向学生、家长和市民、通过各级网站、报刊等宣传政策。

(4)、开学初在各校园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校在籍等情况进行摸排。

(5)、每次资助资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发放《致家长同志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受助项目、发放时间及发放资金等进行告知。

(6)、积极组织各校园填报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XX省建档立卡系统。

3、扶贫工作

发放区扶贫资金30人次,发放资金2.5万元,为困难学生发放线上教学设备6人,发放资金0.36万元。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4、生源地助学贷款

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6人,贷款金额78万元。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篇2

【正文】

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要点

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市中教育督导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在市教育督导部门的认真指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品质教育示范区”战略目标,统筹安排教育督导、扶贫协作、行政许可三项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发展

一年来,教育督导工作坚持围绕重点、强化监督、指导服务,发挥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一是对学校日常管理随访督导。先后对39所中小学校容校貌、师生精神面貌的督导检查,促进学校不断优化教学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二是扎实开展政府教育履职自评工作。协调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围绕教育系统党建、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发展、布局规划、消除大班额、教育经费管理、学校安全、教师政策及待遇、规范办学行为等,认真开展自评,查漏补缺,即时整改,规范和促进了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以促进幼儿园不断规范办园行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薄弱幼儿园为重点,组织了对省委机关幼儿园等55所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从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办园行为,优化了幼儿成长环境。四是坚持教育服务社会满意度调查。组织教师书面问卷、学生网络问卷调查和家长层面第三方电话问卷调查,三类受访人员总计32642人,社会满意度达96.65%,较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办学满意度调查,促进了中小学幼儿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育人质量。

二、坚持推进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资源辐射效能

一年来,集团化办学围绕结构优化、集团教研、教师交流等三方面工作,不断健全机制,深化发展。一是进一步优化了集团规模结构。经成小学纳入经五教育集团管理;七贤中学、育贤第二小学分别调整至育贤中学教育集团、育贤集团教育管理。二是健全完善了“校本教研—集团教研—区域教研”三级链条式教研体系。疫情背景下,围绕“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组织集团“空中课堂教学线上研究与同步教学”,开展线上德育专项主题教育,以集团为单位全员筛查学校心理安全,各集团基本建立起科学、符合本集团实际的集团教研活动制度,基本实现了对教研活动从设计、组织到评价的链条式管理。三是推进领衔学校与成员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新学年,教育集团514名干部教师交流到新的岗位,占符合交流条件的比例22.23%。进一步发挥了优秀教育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坚持教育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篇3

(一)全面加强扶贫政策宣传

一是线上宣传。通过建立县医保扶贫群(233人参加),医保大家庭群(56人参加),健康扶贫群(155人参加),在工作群中(268人参加)中进行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制作医保扶贫政策APP,在广播电视台播放宣传。

二是线下宣传。发放医保扶贫宣传画3万张,医保扶贫手册3万册。在全县111个行政村利用村广播进行宣传,每周2次。各驻村工作队、村“三委”班子成员随时入户进行医保扶贫政策宣讲,全县共入户宣传7万余次。对全县扶贫工作人员全体培训2次,300人,到8个乡镇轮流培训3轮,500人。

三是开展培训。开展全县脱贫攻坚普查医疗保障相关业务培训会议2次,共计500人次接受培训。组建了由第一书记和村医构成的微信群宣传平台,讲解医保报销政策,加大驻村干部及村医和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政策的知晓率。

(二)全面推进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落实

一是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排查工作。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56户13021人。经排查,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其中:本地城乡居民参保12934人、参加职工医保10人、参军1人、省内异地居民24人、省内异地职工14人、省外异地居民20人、省外异地职工18人;全县边缘人口137人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成立返贫风险预警小组,整合工作资源,实时监控医保信息,按要求每季上报风险预警信息。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兜底”四道防线,使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住院及特殊疾病报销比例达到90%。乡村两级门诊报销50%,每年350元封顶。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对新确立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开放,并不设待遇等待期。

截止2020年9月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医疗保障情况:普通门诊享受待遇共5052人,基本医保报销额41.42万元;慢病门诊享受待遇共2822人,基本医保报销额153.29万元,兜底金额111.9万元;特殊疾病享受待遇共67人,基本医保报销额74.29万元,大病报销额16.46万元,救助金额1.83万元,兜底金额3.42万元;住院享受待遇共1720人,基本医保报销额1244.82万元,大病报销额302.12万元,救助金额119.16万元,兜底金额342.67万元。

严格落实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政策,提高贫困人口满意度。

三是加强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在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班子,特别是第一书记大力支持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电子凭证人脸识别和信息录入已经基本完成,并录入省级医保平台。

二、做好包保帮扶工作

一是加强驻村工作力度。根据“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我们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持续有效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宣传,加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致富意识上的教育。驻村工作队坚持“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制度,全天吃住在村里,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到落实产业项目帮扶,从扶贫政策宣讲到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在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上下足功夫,力争扶贫政策宣传到位、帮促措施高效凸显,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到全覆盖。

二是加强帮扶力度

1、端午节期间组织帮扶责任人为包保户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篇4

一、基本村情

站道村位于杏城镇西北部,下辖3个自然庄,46户,161人,全村国土面积3800亩,有耕地面积248亩,林地面积904.65亩,为2016年脱贫村。本村石厚土薄,坡大,全村土地零散,主要农作物为土豆和玉米,主要产业为党参、柴胡和黄芩等中药材种植。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58人,2017年建成25千瓦光伏发电,已并网。2019年集体养鸡场已承保并投入正常运营,年新增集体收入5000元。

二、脱贫指标完成情况

(一)村脱贫指标方面:

1、贫困发生率。贫困发生率低于2%。

2、集体经济收入。安装光伏发电25kw,2018年收入9000元;2019年,光伏发电和村集体承包养鸡场村收入合计1.2万元;2020年截止4月,光伏发电收入6000元,鸡场收入6000元,共计1.2万元。

3、产业发展。有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

4、基础设施。通村公路实现硬化,新建公交车站台一个,扩建停车场一个,亮化工程安装23盏路灯,美化工程栽植各类苗木,新建小游园一个、文化广场一座。

5、饮用水符合地方安全饮水标准,投资10万元,修建100立方蓄水池一个,铺设自来水管道700余米,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得到县水利局认证。

6、我村已接通动力电,可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7、贫困户住房安全率100%。2018年投资25万,村委牵头,利用村闲置地集中安置贫困户5户7人。

8、通互联网。

9、基本公共服务。符合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10、60岁以上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81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已有39人领取养老保险。

11、我村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100%;

12、村级卫生室达标,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候雅静,基本药品达180余种,能够正常开展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满足村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13、适龄儿童学前入园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

14、村容村貌。户户通水泥路硬化745米和院落1000余平米,垒岸400余立方。达到村容村貌标准。

(二)户脱贫指标方面:

1、人均可支配收入。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有低保、五保、养老等政策保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2、安全饮水。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和地方安全饮水标准。

3、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

4、基本医疗。全村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重大疾病有救助。

5、安全住房。集中安置5户7人,贫困户住房全部达标。

6、户容户貌、民容民貌。已彻底改善,达到验收标准。

三、主要完成工作

1、面对疫情,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疫情期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是严格管控人员流动,集中疏导生活用品渠道,保障了全村安全稳定;二是加强疫情宣传引导,营造良好信息氛围,保证村民思想平稳;三是引导村民参加线上学习培训,通过参加微信群、网络教学、电商等线上培训,提升村民劳动技能;四是多方创造就业机会,在村镇周边就近联系安排小型产业劳动,通过光伏扶贫等资金帮助增收。

2、围绕村情,全面规划,不断提档升级。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游园进行提档升级,目前垒岸100多米,填土方300多方,栽植风景树40株,绿化面积100平米,20米步道。小游园增加设施2个。利用油松林建设康养步道200米,新建凉亭1个,极大改善了站道村村容村貌,为群众提供了休憩、休闲、健身的场所。

3、紧盯产业,广开思路,保障群众效益。为增加村级产业收入,利用省林草局帮扶资金20万元,建设养殖200余头猪的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猪舍500平方米,管理用房20平方米,30立方米蓄水池1座,铺设管道260米。目前主体设施已经完成。

篇5

一、扶志到扶智:职业教育契合精准扶贫的现实诉求

脱贫攻坚工作一直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筑了全党全社会扶贫的巨大合力。“要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有效精准扶贫,如期达成脱贫目标,不仅要关注国家社会能为贫困地区提供什么,更应重视贫困地区需要什么。

(一)贫困地区的共性特征

1.村庄发展能力不足

一些村庄资源条件差、底子薄,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未来“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因病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居多,而且多数相互交叉,占比大,且这部分群众对政策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弱,极易返贫。

2.人才瓶颈制约明显

农村优秀人才匮乏,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多,发展平台少,留不住人才是当前农村面临的人才困境,怎么把青年人才留住,吸引农村青年“回流”,投身新时代农村建设,是摆在当前的首要问题。

3.缺乏长期科学规划

超过半数的贫困乡镇未编制发展规划,已经规划的也存在设计起点低、功能单一、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扶贫工作重点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脱贫致富之风不浓,存在等、靠、要倾斜,发展后劲不足。

4.产业支撑能力弱

多数地区缺乏丰富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挖掘不足,难以吸引外商投资;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品种单一,缺乏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项目;产业链纵向延伸不够,产业融合度低,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较低;缺少知名品牌,“有口碑、无名牌”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二)职业教育对精准扶贫的功能吻合

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性质和办学功能决定着其必然成为脱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现实依靠。2005年国务院发文指出,加强统筹协调,要办好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支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等紧密结合起来,让职业学校成为人力人才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提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提高职业教育扶贫的精准度”[1]。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满足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从微观实践层面来看,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为贫困地区提供丰足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汇聚多方资源,为贫困地区提供丰富全面的主题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指导,促进贫困户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的全新转变,激发其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厚植其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巩固当地脱贫效果。综上可见,精准扶贫的现实诉求与职业教育的功能对接存在致恰性,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有所为。

二、增量到提质:职业教育推助精准扶贫的优势特点

从扶贫范围和广度上讲,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人才培养数量、质量逐年提升,这为贫困地区提供广而优的人力资源支撑、阻断代际贫困奠定基础。从教育部和成人教育司的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0340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专科招生928.2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37%,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普通专科招生占普通本专科的46.63%,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2]从扶贫效果上讲,在“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上较其他教育类型更具最优的效能。一方面,职业教育投入时间少,产出效果好。调研发现,农村需要的不是高精尖的专业型人才,而是能及时将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就符合这个特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数据、网商等相关专业快速发展,支撑新兴产业能力不断增强,这就为主动对标中央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攻克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再次,职业技校院校通过举办精准扶贫班、农村转移劳动力、贫困户、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开展职业培训班、动员贫困家庭学生入学就读等形式,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数千名,有力增加了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最后,职业院校可汇聚企业、社会、政府、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解决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得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凸显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应主动发挥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育人作用,结合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优势,加大扶农意识与作为,探索扶贫兴农之路,助推攻克贫困堡垒。

三、定位到环节:职业教育实现精准扶贫的路径对策

(一)从各职业院校普遍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实施精准扶贫主要着眼于三大领域

教育扶贫,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家庭、农户接受一定教育的“造血式”帮扶,实现贫困家庭可持续发展;产业扶贫,通过派驻专家学者实地指导规划,汇聚多方资源的“组团式”帮扶,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精神扶贫,通过激励贫困地区、贫苦户勤劳致富的“启发式”帮扶,实现贫苦户思辨上进式发展。这三大领域兼顾到精准扶贫的理想与现实、定位到精准扶贫的目标和手段,逐渐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价值的职教扶贫模式机制,对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具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

(二)从各职业院校普遍做法来看,职业教育实现精准扶贫主要落脚于三大环节

1.精准招生与资助,让所有贫困家庭

学生都能享受完整的职业教育2016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立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到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其免学费、增补宿费和交通费等待遇,帮助其完成学业。[3]一是通过聚焦贫困地区人群,扩大其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机会。从2016年职业院校跨省招生规模来看,已达31.9万人次,辐射到20多个省(区、市)的2000余所学校,此后招生规模处于不断扩大中[4]。二是针对困难家庭学生设立“奖助贷勤工助学”的多元资助体系。2019年6月底,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财教〔2019〕25号文,要“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国家奖学金名额由5万名变成6万名,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率由3%提高到3.3%;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为困难学生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带来希望。

2.精准教育与培训服务,双通道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一方面,职业院校多采用订单式、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等方式开展学历型教育,结合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实情和人才需求,针对性开设对接当地发展的特色班、特色专业,为当地发展培养人才。将职业教育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终身教育,形成“学校+基地+农户”,构建一种稳固脱贫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与贫困地区开展了“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结合贫困地区发展规划和贫困户特点,精准制定与之匹配的培训内容,采取互派干部挂职、特色产业扶持、深化交流等形式,提供优质高效的指导咨询培训,确保接受学习后的贫困户既能提升个体收益,也能更好地参与到当地发展规划中来,成效显著。例如,山东省临沂市以“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培育人才,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学院,累计培训职业农民12.2万人,催生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00家、农民合作社1161家、家庭农场315个,为该地扶贫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篇6

电商协会妇联自成立以来,不断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电商提高思想认识,按照中央和省州县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 积极主动作为, 努力利用自身优势和平台带领全县贫困妇女摆脱贫困,助力精准扶贫。

一、大力宣传女性创业。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大力宣传“互联网+”行动计划,宣传各级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相关文件,提高妇女的政策知晓率。在女性中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利用电商妇联组织资源和项目资源,积极主动鼓励农村妇女,开办网店和微店,因地制宜,做当地特色产业,以木耳、香菇、野菜土特产、银杏系列产品、土蜂蜜等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业为资源,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把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女性创业培训力度。借助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妇女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动员更多贫困妇女积极参与政府各项实用技能培训,使贫困妇女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探索适应女性创业的网络化、实训式电子商务培训模式,实现转型升级,带动女性电子商务产业化、链条化发展,形成特色品牌。

三、搞好宣传发动, 引导贫困妇女坚定脱贫志向。在妇女群众中开展“脱贫攻坚,巾帼在行动”优秀妇女电商宣讲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精神,电商平台带来的好处和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使广大妇女正确理解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 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宣传妇女依靠自力更生、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用优秀妇女电商典型事例带动更多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 改变贫困面貌, 创造美好生活。

四、发展妇女手工, 组织贫困妇女巧手脱贫。电商妇联充分挖掘和传承发扬好刺绣技艺,配合县妇联开展5期263人次左右的巧手培训班,并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增加贫困经济收入。同时在镇成立了电商+贫困巧手模式的妇女合作社,对电商扶贫作出了新的实践和探索。

四、优秀妇女电商示范引领, 带动贫困妇女互助脱贫。依托已有的女电商、女带头人,发挥她们的致富、帮富、带富作用, 示范引领更多妇女脱贫致富。鼓励优秀女电商与贫困妇女结对帮扶, 发展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合作社, 采用“电商+贫困户”“微店+贫困户”“妇联协会+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 确保“精准扶贫”落到点上, 扎到根上。

电商妇联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与妇女脱贫的关系,将继续团结动员和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篇7

(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1、我镇成立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多次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共认领了23条整改任务,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整改问题“四项清单”,实行周调度。建立了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保制度,镇各班子成员为包保联系村整改组组长,每周到包保联系村督导整改落实情况和问题整改进度。

2、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坚持自查和上级暗访督查反馈问题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点面结合,对梳理出的13类344个反馈问题,实行挂图作战,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3、抽调人员成立了镇基层基础工作专班,对全镇6个村进行了第一轮的检查,督促各帮扶干部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

(二)大排查、大排查大起底开展情况。

4月6日—25日,我镇先后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和大排查大起底工作,组织镇村帮扶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及部分一般农户开展全覆盖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整改责任人,在整改时限内完成整改。两次共排查出各类问题337个,5月底前已全部完成。

(三)疫情分析应对情况

1、义务教育方面。全镇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0人。摸排出线上学习存在困难的贫困学生2人,主要原因是没有网络,已通过自行安装宽带及教体局帮助安装宽带的方式均予以解决。

2、基本医疗方面。全镇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贫困人口397人,其中324人由政府代缴。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33人。

3、危房改造方面。全镇共有2户贫困户申请了住房质量提升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

4、饮水安全方面。全镇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7处,涉及12户贫困户饮水安全,目前已完工。

5、务工就业方面。一是设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临时性务工岗位8人,目前全部正常上岗,已完成3-4月份的工资发放工作。二是协助人社所开发村级新设辅公益岗位2人。

6、扶贫产品认定和产品销售。疫情期间,版书镇组织帮扶人摸排贫困户滞销农产品情况,并积极帮助销售。目前通过摸排统计版书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发现有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截止目前在帮扶干部和经销商共同努力下销售约2800只活鸭、2080个鸡蛋、88只鸡,总帮销价值约8.92万元。

7、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我镇无返贫、致贫贫困户。目前国办系统内共有脱贫监测户1户3人,制定帮扶措施共6条;边缘户17户48人,制定帮扶措施共67条。通过帮扶,对1户3人脱贫监测户、7户19人边缘户已标注无致贫风险。各村继续对边缘户进行跟踪走访,动态关注,更监测台账,确保脱贫成效,有效防范返贫。

(四)产业扶贫

根据产业扶贫工作要求,我镇开展摸底调查,在了解贫困户意愿以及贫困户种养殖产业状况基础上。现已申报2020年第一批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有40户贫困户申请到户项目补贴,共计65267.8元;申请第二批产业扶贫以养定补到户项目项目补贴,共涉及贫困户有44户,共计50590元。

(五)金融扶贫

我镇目前存量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3户,贷款金额1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户贷企用72户已收回还款,其中涉及非农企业50户,累计金额129.6万元。

(六)光伏扶贫

白沙村已上报《2020年白沙村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计划》,《2020年1-2月白沙村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方案》,《2020年3-4月白沙村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方案》,收益分配已完成打卡发放。2020年1-4月,我村光伏扶贫电站净收益的为43688元,主要用于公益岗位扶贫和村级公益事业扶贫。

(七)扶贫项目开工和资金支出

2020年我镇有到村项目3个,投资总额96.7万元。目前版书镇白沙村旌白路凌云塔段护坡挡土墙工程、江坑村脱贫攻坚皂角大塘、溢洪道修建工程、江坑村脱贫攻坚张家河道护坎清淤工程三个工程已全部竣工验收完成资金拨付。

(八)动态管理工作

我镇严格按照贫困户新识别、家庭人口自然变更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摸排、核实,按时完成2020年1-4月动态管理工作。家庭人口自然增加0户0人,家庭人口自然减少1户8人,新识别0户0人。截止目前,我镇建档立卡户共167户397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镇党委主体责任,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周不少于3天深入到村到户开展实地督导整改工作。对已经完成、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及时组织“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对推进中的整改任务,对照时间节点,持续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相关责任人责任。

篇8

农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1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引擎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下,精准扶贫的车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启了十三五新一轮精准扶贫大计。

 

美丽娄星更是走在了精准扶贫的前沿。4月12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下发《娄底市娄星区关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解难惠民促发展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的活动方案》,力求经过在全区开展百个单位驻村、千名干部包户、万名贫困户脱贫的百千万活动来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

 

扶贫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根据区委目标要求,要想在2016年实现娄星区12000多人脱离贫困,贫困群众必须在弱鸟先飞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励下,开启理解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经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掌握生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输血先输智。扶贫好比看医生,对症下药必须精准到位。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从智慧的源头上摆脱贫困。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拜托贫困的根本,针对贫困地区,要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群众,要结好教育帮扶对子,有的放矢。二是开阔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增强支付本领,构建可持续内在动力。三是进驻专业团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

 

换血当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仔细分析,精准规划,在全区贫困地区实现三个覆盖:一是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绿色、环保、生态新兴产业想贫困地区倾斜,将产业链链接到贫困群众家庭,解决贫困群众无处可去、无处可发挥的问题,以兴新产业的新技能带动贫困群众技术提升和创新;二是公路基础设施覆盖全村,要想富,先修路,仅有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同把自家门口的道路硬化中单担当起来,才能为当地的发展、当地人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统筹农村资源,以党建为龙头,发挥党员的优势,带动当地技能培训的发展,开展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解决农民不会干的敢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题,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用武之处。

 

造血当从心。心,最关键的就是信心。扶信心是扶贫的关键。仅有把贫困群众的信心扶起来了,才能让大家看到未来的期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有力的外部行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有信心,铁杵磨成针,唯有在心灵的源头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先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才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逐步实现小康。

 

娄星区作为扶贫攻坚的先驱,干部群众必须上下团结,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全区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全区民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农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2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

 

我是x年3月县局安排到子良镇铜锁岗村参加扶贫工作的。子良镇铜锁岗村位于石门县东北部紧临xx松滋曲尺河村,属典型的山区村落,山上树木多耕地面积少,没有工厂,环境优美。县局给我分配有三户扶贫对象,都是x年建档立卡户,其中1户扶贫对象、二户已脱贫的后扶对象。二年的对口帮扶工作其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是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况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况。记得第一次走访扶贫对象康某某时的情景历历在目,40多岁的汉子一人操持这个家,土坯房,家中一90多岁奶奶生活还能自理,60多岁的母亲瘫痪在床。由于要照顾家人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只种2亩地,生活相当艰苦,不敢乱花一分钱,是一个大孝子贤孙,我深受感动。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在走访时我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持之以恒开展帮扶。针对母亲瘫痪帮助解决残疾人轮椅;帮助申报房屋改造资金3万元;针对农业生产缺少运输工具,帮助销售花生、油菜等农产品;帮助申报90岁以上人员高龄补贴、低保补助等,焕醒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是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走访后扶对象养牛专业户向某某,我深入牛栏了解黄牛生长情况、饲料供应、疫病防治等情况,帮助打扫牛栏卫生、清理牛粪,老人很感动,同我拉起了家常。原来两老身体多病,因缺少生产资金,空有一身养牛技术无处示展,两个儿子40多岁了还单身。我同驻村扶贫组联系,继续帮扶。争取产业奖扶资金3000元、小额信贷50000元、脐橙苗100株;带着他的老伴到县残联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并积极帮助落实残疾人补助。现在向某某一家干劲实足,养牛发展到50头、养猪8头、养鸡30只、种地20亩、有一人外出广东务工,他们一家正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三是增强对贫困山村的感情,提高认识,转变工作作风。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与村里的干部和群众接触、交谈、拉家常,要抱着我是人民的公仆这种心态去工作,这样才能接近群众、融入群众,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查处理解决问题。

 

看到扶贫对象家的变化,感受着他们对国家、对政府溢于言表的感激,我知道我这个帮扶责任人没有辱没党的使命,我将更深入、更扎实为帮扶对象做实事、多做事,尽自己一分心,为党的富民政策尽绵薄之力。

 

农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3

 

本学期我与**三位老师结对帮扶工作已经结束了。透过这学期的结对活动,我体会较深的是:这是一个同事相长的过程,在共同的教研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忙,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共同获得很大的提高。

 

一、结合教师的原有水平,制订师徒结对帮扶计划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我认真分析三位老师的特点,对于不足的地方,提出来一齐学习,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必须的发展、进步。最后根据这些,制订出了本学期的结对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虚心学习的。所以,本学期我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我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首先,我经常向其他教师请教,努力使自己在课题教学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其次,在其他老师上公开课时,我总是尽量安排出必须的时间前去听课学习,并仔细记录、认真评课,使自己在评课方面有必须进步。再次,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经常寻找有关资料、多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专业理论也有必须的提高。

 

二、结对帮扶,重点抓住这几个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深入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学生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持续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潜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4、用心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潜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这一个月,我听了十多节课,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我听完课之后,把那些教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设计进行参考,将其他教师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5、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所谓反思是指新教师应善于总结学习及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到达成长的质的飞跃。

 

三、做好示范,做好指导,共同提高

 

篇9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湛江监管分局、湛江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通知》湛银[2020]81号(下称《通知》)的要求,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湛江中心支公司(下称我司)结合实际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

我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筹备做好湛江市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准备工作,并结合相关通知要求制定并下发了《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湛江中心支公司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统一部署,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具体负责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积极参与、营造氛围

为保障金融知识宣传专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我司一方面在公司前台放置包括扫黑除恶、防范非法集资、保障消费者权益等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材料,在职场内张贴宣传海报,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金融宣传月的活动主口号“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共建小康社会”,营造浓厚金融知识宣传氛围,动员全体员工参与金融知识宣传工作。同时,我司自行制作了金融知识视频,利用“抖音”等线上渠道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扩大金融知识宣传覆盖面,提高金融知识宣传实际成效。

三、广泛宣传、注重成效

我司通过多种渠道组织骨干员工先后三次开展活动,一是在中支本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客户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合理引导客户理性参与金融活动,正确选择、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开展以“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广大市民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协助提高市民的金融基础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避免市民在开展金融活动期间遭受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直接侵害,合理引导市民理性参与金融活动,正确选择、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中支扶贫点吴川市梅菉塘尾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农村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协助提高农村青年的金融基础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避免村民遭受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直接侵害,我司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对照目标任务,确保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保险知识,对切实推进社会公众与保险行业的良好互动,进一步加深大众对保险知识方面的了解,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保险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司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各级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工作要求,把保险知识普及工作常态化,提高保险知识普及活动的力度和广度,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险服务。

特此报告

篇10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应对疫情不遗余力,靠前担当形成的拼搏奋进旋律更加强劲。一是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迅速动员系统内50名年轻骨干力量,参加市疫情防控突击队,投入到全市道路卡口、机场、社区和隔离点等重点区域。成立工作专班,保持对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文化经营场所、印刷企业防“疫”督导的高压态势。二是文化战“疫”出精出新。充分发挥文旅系统善“文”能“舞”优势,以白衣天使、战疫勇士等为素材,精心创作了《党旗在飘扬》等歌曲、茂腔、八角鼓、舞蹈在内的作品100余件,舞蹈《坚信爱会赢》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刊发。

(二)惠民服务不打折扣,触网上云形成的线上文化品牌更加响亮。一是线上文化阵地拓展提升。统筹系统内优势资源,持续打造并叫响“云讲堂、云走亲、云剧场、云展厅、云代言、云阵地、云赛场”等七大线上服务品牌,累计推出各项线上活动100余期,参与市民达20余万人次。抽调胶州秧歌、剪纸等专业技术人员赴贵州镇宁、甘肃徽县、山东曹县等对口扶贫协作地区进行帮扶。成功策划与贵州镇宁的文化走亲云端直播活动,进一步叫响文化扶贫品牌。二是城乡文化设施网络持续优化。推动实施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镇(街道)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完成两处图书分馆的图书更新,累计采编图书1万余册。为38个贫弱村配发了文化设施和器材,全市文化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三)亲清营商不减力度,护航发展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更加稳健。一是企业复苏提振有力。加大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支持服务力度,积极帮助行业企业争取各级政策扶持,提前发放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音乐酒吧、民办博物馆、有限电视安装收视扶持(补贴)资金。二是项目建设高效突破。大力推进恒大水世界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与重庆宏帆集团、青岛富豪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有效对接中国保信投资、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等文化企业总部,进一步壮大了文化产业项目库。在上合示范区完成市场主体注册62家。

(四)遗产保护不降标准,强化管理形成的开发利用体系更加完善。一是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明显。完成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多彩非遗·上合有约”文化品牌入选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有序开展传统胶州秧歌和民俗表演冬训,扶持队伍30支。二是文物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对全市178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有序推进三里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期筹备工作,目前考古调查勘探申请已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批。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弘扬“动车精神”、强化“全轮驱动”,以更高站位、更强力度推进工作,全力推动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做好线上“结合文章”,以更新思维拓展惠民惠企载体路径。一是结合文化惠民,推动“文旅大讲堂”等系列线上服务常态化,惠及更多市民。二是结合文化惠企,持续叫响“公益代言”品牌,持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三是结合文化扶贫,推动云端文化走亲更好融入国家战略,在文化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出精出彩。四是结合文旅融合,创新策划以景区景点为场景的非遗文化展示形态,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度。五是结合“我爱胶州·我为胶州献计策”主题活动,加快“文创产品设计”网上征集和成果转化步伐,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11

(一)2020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2020年我县的教师培训工作严格按照下达的培训任务和指标进行,分为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和校本培训共5个层次进行培训。

1.完成国家、省、州151人次。其中完成国家级培训共计25人(202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22人正在陆续参培);完成省级培训53人(2020年省培项目6人正在陆续参培;完成州级培训73人。

2.完成县级培训共1720人次。全年共计完成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培训1871人次。所安排的培训做到了“选派到位,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参培教师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有所获,完成学习后都能积极开展好“一培四展”工作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培训成果。

3.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我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主要是以各中小学校为单位全员参与,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校本培训理念。基本途径是以“十抓一促”为载体,规范各校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落实“十抓一促”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责任目标。并与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进行督促和考核。促进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了成效。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个别参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培训发生冲突时,影响了培训效果。

2.个别教师为培训而培训,未达到培训目的。

3.建议线上线下培训内容减少通识性讲座,培训针对学科内容贴近一线教师,要具有实效性。

(二)2021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十四五”工作思路

1.“十四五”期间我县将以学前教育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中小学校长名园长、学科骨干教师为亮点,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提升课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估制度,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我县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发展。

2.积极完成国家、省、州下达的各级各类培训任务。抓好学校的“十抓一促”、“一培四展”工作。

二、语言文字工作

(一)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今年我县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语言文字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机关带好头。党政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贯彻落实语言文字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公文用字的规范化管理。

2.教育系统牢基础。一是将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二是明确学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三是将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评优、晋职的必备条件之一。

3.新闻媒体做榜样。新闻媒体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节目制作播出的审制,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均达到规定等级。

4.服务行业强形象。把“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纳入部门的管理目标,纳入员工的工作规范和考核要求。服务行业必须把规范用语用字作为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指标,纳入日常检查考核。在县城主要街道设置大型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牌,对主要街道、广场等地的社会用语用字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

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1.公文格式仍有不规范现象,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2.县域语言文字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创特色不够明显。

3.建议进一步加强公文格式规范化的培训,加强公文的审核校验,避免出现不规范现象。加大对各行各业、各领域的督导力度。

(二)2021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及“十四五”工作思路

篇12

林铎同志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更加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教育激励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增强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强化自我发展能力。扶志与扶智,直指当前扶贫工作中的难点与要点,引发与会代表的广泛热议。

扶贫先扶志。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眼下,一些贫困村、贫困户,之所以扶不起,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了脱贫致富的锐气、少了些勤劳实干的底气。这种人穷志短的现象,如同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严重影响着脱贫攻坚的信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更加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中要害,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突破口。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要着力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坚定致富的决心。

扶贫必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践证明,输血式帮扶或可解一时的贫寒,却不能形成稳定、长效的致富机制,真正拔除穷根,必须增强造血功能。当前,我省脱贫攻坚中存在的主要短板,就是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要求,做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一方面要把教育脱贫作为治本之计,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切实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另一方面要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用志气消除思想上的包袱、用智慧解除能力上的束缚扶志与扶智,犹如两把金钥匙,必将充分释放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二】

坚定不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激发和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林铎同志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这一表述,令众多民营企业家深受鼓舞、倍感期待。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得以遏制、权钱交易趋于收敛。但不敢腐的同时,又一种消极现象有所显露:个别地方、个别官员,刻意与商人保持距离,对企业采取软拒绝。该接的电话不接、该批的文件不批、该办的手续不办一拖再拖,使经营者延误时机、蒙受损失,也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从勾肩搭背到背对着背,看似廉洁的外衣下面,其实是一种懒政、怠政。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对此,曾用亲清两字,深刻阐明新型政商关系的要义: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就是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当前,我省非公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充分激发和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必须坚决杜绝不担责、不作为的问题,切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处理好亲与清的关系。各级各部门要履职尽责、依法行政,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官商交往要各守本分、各行其道,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规矩意识,确保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要不断完善权力清单,立规矩、明纪律,充分厘清公与私的界限。

亲是一种合力;清是一种尺度。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要求,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必将进一步优化我省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为甘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心得体会三】

聆听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给人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内容更实、更近、更新。

过去五年,我省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报告从八个方面总结成绩的同时,指出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干事创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报告不回避、不敷衍,不仅点得准、讲得细,而且提出了更实的举措。直面问题不推诿,撸起袖子加油干,这让人们看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决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