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16:57: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音乐教学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1.1导入: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乐段:1234567
速度:中-中-稍快--快-中-中-中
力度:mf-mf-f-f-mf–mf-mf
情绪:悲伤-稍紧张-紧张-更紧张-愤恨悲痛-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第四段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的叫卖场景,一时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奥尔夫的本土化并不仅仅为了使国外音乐教育在我国得到本土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使我们从自身本土文化出发,建构中国人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从而更好的面向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1.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所体现的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在集体化、规范化、统一化的现代学校体制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定程度取消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赖以保存、传承与发展的方式和环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其丰富性、灵活性、综合性、体验性等特点,可以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将国外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相结合,与音乐教学的实践相融合,与各民族学生音乐学习的特点相结合,使之形成适合于我国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适合于我国音乐教育体制与特点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首先,奥尔夫音乐教育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即将音乐与语言、舞蹈、动作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能够尽量多的保留民族音乐审美的真实性,可以使民族音乐文化尽可能得以原样地展现与传承,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其次,奥尔夫音乐教育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即学生必须自己参与其中的音乐教学形式,学生不是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其间。因此,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基于上文提到的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进行身体的体验与展现,对于培养民族音乐的表现力有积极作用。最后,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的教育理念———即基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于我国各类民族音乐特性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在民族音乐基本元素与原始素材基础之上进行组合与创新,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制约因素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音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听觉艺术,它借助听觉唤起学生内心思考和灵魂体验,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如,打击乐器、肢体律动、戏剧表演等外化为情感表达,以此促进学生有所感、有所现,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平衡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概念内涵
不同的老师对“音乐教学方法”有各自的理解和解释,但对教学方法的实施意义有着一致性:首先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依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次,教学方法的支撑和融会贯通的作用,它流动在音乐课程的各个环节,既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横向明确目标的方向,又能在纵向丰富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置成熟化、人性化、灵活化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标中,小学生音乐的学习被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到二年级为低龄阶段,三年级到六年级为高龄阶段,他们在年龄上的差距导致了其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同,因此,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在生理上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心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音乐的教学活动必须生动。音乐课不是一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也不是借用音乐直接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的严肃课程,而是依据音乐本质,建立一种活泼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音乐教学形式,来体现科学的音乐精神。所以,教学方法也要依据教学对象一般的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音乐课上也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抒发自己的感受。
(二)音乐教学方法分类
国内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四种。体验性包括“欣赏法“”演示法”等,实践性包括“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语言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等;探究性主要是以探究、发现为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学习、获取经验的一种方法。小学音乐课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变“静”为“动”,要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灵活展开。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影响音乐教学法的因素
首先,课改是音乐教学法改变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课改后,音乐课要求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音乐课程的设置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其次,2010年国家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重要指示。质量问题就是指小学课程能否有完好的质量,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音乐是实践的、直接的学科,学生要从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听,让学生做,是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音乐美的,因此,音乐教学法的选择需要技巧,更有一定的难度。一种教学方法不能贯穿一堂课,更不能完成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一个万能法则,只有靠教师经验的积累来掌握。”教师是教法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音乐教学法的创新体现
20世纪以来,各国的音乐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对各种优秀教学方法的借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音乐教育,至今,还有深刻、广泛的影响。
1.对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借鉴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本人创立的教育体系,本质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育,将音乐、语言、动作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通过音乐培养一个感性理性平衡发展的人。就如奥尔夫本人所言,“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该教学法参与性强,要求学生在唱、奏、动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乐句、结构、情绪、要素、风格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符合小学生爱动的生理特征和“做中学”的认知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以一种有效的、有趣的手段参与到音乐的感知、体验和表现中来,体现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并让学生在即兴表演过程中激发创造力,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法之一,目前,被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广泛借鉴。
2.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借鉴
至今仍被一线教师不断运用的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依据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是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教学“”视唱练耳”和“即兴”。该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手段,重要的是将音乐与学生自身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有意义的引导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学生的体态动作和音乐有着紧密关联,通过动作可感知音乐的乐句、节奏、结构、情绪、风格、要素等,这一切来源于人的本身。
参考文献:
[1]郁文武,谢家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关键词:
音乐;科学教学;教学法
1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目前现代化教育过程当中,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思想,音乐是将审美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基本切入点,对广大学生开展文化素质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促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是进行学生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活泼的形式、愉快的过程促使受教育者在内心深处逐渐实现内化的伦理道德,将音乐教育通过专业的技能逐渐转化成素质的培养,这种方法是与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规律是完全相吻合的,道德会对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日常行为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会影响到个人的兴趣爱好、陶冶人们的情操,大量的实践证明:音乐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人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音乐科学教学法具体分析
2.1学习世界发达国家中先进的教育经验
从二十世纪开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著名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开始在全世界形成,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应用,这对于整个世界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及影响。俗话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借鉴国外其他国家音乐教育上的成功经验,呈现给广大小学生各种各样的音乐教育形式,以促使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创新与发展。最近几年中,我国所接触的音乐教学法包括: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日本铃木镇一小提琴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借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对学生的节奏感、声色进行培养,以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声势是通过最为简洁的身体动作而发出特定的声音,实现一种节奏组合活动,其中最为基本的四个动作为:跺脚、拍手、拍腿、捻指,其音色分别代表着四个声部,被称之为身体乐器,跟其他的乐器对比来看,身体乐器是不需要任何物质条件作为辅助力量的,是无需任何身外之物的一种简单的演奏技巧。所以,任何一位学生都能够轻松的参加进来,同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以促使每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发挥,促使音乐课堂总体教学质量得到大大的提升。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进行变换速度的联系,可以做单一的速度或力度的转变,同时可以做速度与力度综合的转变等等,进行学生反应能力的联系,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回声联系的方式,老师即兴做声势,学生来进行反复的模仿,对学生的听觉、敏锐度、记忆能力及节奏感进行不断的训练。
2.2创造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影片等各种方式进行一种情景的创造,这样便能够很好的吸引广大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她们学习的最大乐趣。譬如,在进行《小螺号》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陈述自身曾经在海边中的见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同时可以将歌曲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成效;在学习歌曲《doremi》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出美国影片《音乐之声》当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能够对所学歌曲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
2.3科学引导,强化组织学习
在小学音乐学习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到广大小学生的年龄、思考方式等各方面的特征,要清楚的明白:让其自由探索,并不是任意的自流。因小学生的知识及社会经验是非常有限的,某些情况下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做什么、如何去做才能够达到最佳的一种效果,为此,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当中要做好跟踪,进行相应的科学指导,唯有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才能够使其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观察及自我动手能力逐渐形成,促使其学习活动达到最佳的一种成效,并且可促使学生的思想水准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譬如,进行《草原上》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课之前布置好对内蒙古大草原资料的搜集,这样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开始搜集相关的资料一些学生对内蒙古的风速习惯进行了了解、一些学生搜集了一些蒙古族的物件,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广大学生纷纷陈述自己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感受,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会向孩子们展现一些我提前搜集到的内蒙古服装、展现蒙古风情的一些图片等等,在查看、亲生感受内蒙古大草原实物的过程当中,让她们去欣赏歌曲《牧歌》,从内心深处感受内蒙古壮美的景色,接下来开展课堂教学,使得广大学生的情绪达到最高的一种状态下,直至下课的时候,广大学生依然不想离开教师,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2.4尊重差异性,展现合理的学习级别
因每位小学生在智力发展、个性特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为此,对于主体的认识必然会站在不同的理解认识角度进行考虑,会达到不同的深度,为此,需创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认知结构。结束语何为一种良好的音乐科学教学法,其实就是音乐教学能够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小学音乐教学法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展现学生主体的显著特征,这对于学生音乐潜能的挖掘、学生音乐能力的显著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音乐科学教学法的运用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孩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让孩子们能够在音乐的国度自由的飞翔!
作者:杨倩 单位:延吉市小营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仲莹.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5).
1.多媒体电化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观察能力(眼动)、思维能力(脑动)以及反应等能力(行动)。
2.音乐与美术整合法。让学生一边唱歌(口动)一边把自己的感受(脑动)通过绘画(眼动、手动)的形式表达出来。俗话说:绘画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代表着不同色彩。著名绘画大师梵高绘画时必听音乐,通过音乐的熏陶与洗礼,绘画将展示出无穷的魅力。
3.自主表演法。在学生已达到有感情(心动)地歌唱(口动)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即兴(脑动)表演(行动)的形式,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用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歌唱与表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快乐游戏法、谜语竞猜法、写谱比赛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归纳法……这些都是激发“互动”的好方法。
二、乐于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例如,在欣赏《赛龙舟》这首曲子时,课前先让参加过龙舟赛的学生谈谈赛龙舟时的热闹场面,交流赛龙舟时的切身感受,然后教师作为参赛者一员,与学生们合作自编自演赛龙舟时的热闹场面。这样结合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音乐活动,在没有教师事先安排、也没有教师“主宰”的情景下,学生们就乐于与教师互动起来。因此,“互动”教学方法,不光要求教师讲究教的艺术,还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精心设置、创设适合每节音乐课内容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
三、全体互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与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使学生的音乐体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激励学生主动开发自己学习音乐的潜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互动的目的。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要事先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或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料。这样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和活动,突破了以往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需求。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注意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体验、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共同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全面互动
1.教与学的互动。重在发挥各具特征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发挥触媒催化作用,以及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产生积极主动的能动作用与反应。
2.情感交流的互动。重在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并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激发学生对教师、教材、教学手段产生情感的“共鸣”与“谐振”。
3.信息交流的互动。重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流畅渠道的调控与疏导作用,同时更重在发展学生积极主动传输、获取、处理、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现阶段,小学校对音乐课程教学给予高度重视,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如若教师不能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则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根据相关教学实践表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应用实践问题做深入研究。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
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得到提倡,并逐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应用,旨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节奏、旋律的练习、形体动作的训练等,并创设童谣、民歌、奏乐、舞蹈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如若能够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有效利用,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创新音乐学习方式,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活动中,与素质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学要求相适应。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音乐课堂教学有重要影响。首先,该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小学生的特点,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该教学方法,教师能够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教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小学生产生联想,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音乐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该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开拓儿童的想象力,并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将音乐、舞蹈、动作、语言等因素相结合,可以调动小学生的感官神经和肢体,随音乐而舞动,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指导下,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因而可促进音乐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学实践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实践
现阶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有效运用,有必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赋予音乐课堂教学以更多的趣味性,而且对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发挥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集音频、视频于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全部感官神经,为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想象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可达到充实音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过程中,为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百鸟叫声相融的音频进行播放,并配合唢呐乐器的图片、声音等,可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实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良好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在良好教学氛围条件下,才能解放小学生思想,对音乐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在《春光好》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座位按照半圆形进行布置,教师站在中间,不仅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而且可与小学生进行更多的肢体交流,同时还能鼓励小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景象”进行表达和叙述。基于此,小学生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根据已有认知进行语言表达,勾勒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春光图。可见,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可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
(三)肢体语言和节拍的融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加注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音乐、动作、舞蹈、语言有机结合,以达到激发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培养其想象力的目的。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若能够将小学生的肢体语言、节拍相融合,则有助于小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小螺号》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利用肢体动作打出节拍,既感受节拍,又能增强小学生对节奏的体验。小学生通过将肢体语言和节拍相融合,能够更为深刻的感悟音乐、体验音乐,对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
(四)拓展小学生知识面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有效运用,而拓展小学生知识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旨在将音乐、舞蹈等融为一体,因而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而开展教学活动,可增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例如,在《小雨沙沙沙》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对音乐节奏有着整体认知,并鼓励小学生尝试通过乐器进行演奏,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同样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使小学生感受二者节奏的差异性,或者利用歌谣《螃蟹歌》,使小学生深刻感悟音乐的文化底蕴,并对优秀传统文化有高度认同感。
四、结语
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提高教学成效发挥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肢体语言和节拍的融合、拓展小学生知识面等方式而开展,在结合小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促进音乐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段晓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郑丽梅.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4.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是呀,孩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张洁白的纸,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需要我们去浇灌催放。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在培育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时候,不仅需要将音乐的种子播入孩子的心中,更要让他们在充满芳醇浓郁、绚丽多彩、诗情画意的音乐世界里,去感受审美的意境,培养孩子享受成功的欢愉,发挥孩子音乐的潜能,挖掘孩子对音乐的创造力,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是怎么实施音乐教学的呢?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音乐教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强调:“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无论是直接的音乐表现、歌唱、演奏及游戏,还是间接的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及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有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在音乐教学中有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尤其是技巧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领悟。音乐教师要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巧妙设问,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创作、评价只是从兴趣、情感入手,没有感性的实践,音乐教学活动就不存在,乐谱、音乐知识将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与抽象的概念。学生在歌唱、演奏、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象。只有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指导,学生才能知道正是这些密集的节奏、变幻的速度和力度及多种音乐手段的运用,才使人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说明了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审美能力是需要进行培养的,特别是小学时期,孩子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都处于待培养时期,需要教师的高度重视。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古诗有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视野的拓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我在《彝家娃娃真幸福》中,便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先进行节奏训练:出示这一课的节奏拼图,让学生随意拼凑成一条完整的节奏,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让学生听辨有无结束感,引导学生找出最动听的一条节奏。然后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师首先生动地介绍有关彝族的趣闻轶事;接着聆听乐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录音,通过听,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歌词;然后教师示范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创编“歌伴舞”;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纵观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五、让学生学会学习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学会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意味着"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由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应注意知、情、行的统一,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比如:在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和督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方式能充分占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养成学习习惯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地创造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反之,一个自身素质较差的教师, 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运用自如。我认识一位中年教师,她为了教学生唱好三部合唱,练就了一手绝招:自弹自唱,能一人同时演唱、演奏 出三个声部来,口唱第一声部主旋律,右手用钢琴奏出第二声部,左手同时奏出第三声部。三个声部同时出自一身,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很清晰的和声效果,更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它说明了:合唱并不难,一人能 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学一直在当地名列前茅。
七、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以上这些,仅供小学音乐教育同行们参考。希望能通过我的”抛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让我们小学音乐教学法这块百花园能开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鲜花来!
参考文献:
柯达伊不但继承了匈牙利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且吸收并综合运用了欧洲传统优秀的音乐教学手段。他的基本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一是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柯达伊认为,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孩子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二是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才可能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唱歌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三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柯达伊倡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教学。
由于柯达伊教法的推广应用,匈牙利充满了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公园、餐厅的背景音乐,钟楼的钟声音乐,街头自由艺术家的演奏,周末广场的露天音乐会、舞会,星期天教堂唱诗班的歌声。在那里,音乐和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不是技术,而是媒介,一个交往的媒介。人们在音乐中生活、在音乐中成长。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音乐是为所有人的,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接受音乐教育;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从学前期开始,幼儿期是音乐训练的关键期;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幼儿特点的音乐教育方法;音乐教育要促进儿童对音乐创造性反应能力的发展;学习使用正规乐器,要等儿童的音乐技能和理解能力充分发展以后开始;教师要进行适合全体儿童的指导。
柯达伊在其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中逐渐形成的特色是,以歌唱活动为重要教学内容:以优秀的音乐特别是本民族的优秀音乐为重要教材: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进度安排的主要依据;强调乐谱读写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建立了独立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
柯达伊音乐教学内容包括:
①音乐素材主要是本民族的民歌和乐曲。柯达伊本人非常喜爱自己民族的音乐,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多声部的合唱训练,为此他为幼儿精心选择了大量的民间歌曲、儿歌和童谣作为歌唱教材。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加进真正的民间音乐,然后采用知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歌曲。
②以“首调唱名法”和五声音阶为基础。“首调唱名法”调性感比较强,且容易掌握,五声音阶也容易唱准。
③节奏谱及节奏读法。节奏谱就是除二分音符和全音符以外,省略符干和符头来记谱,用z来表示休止一拍。节奏读法就是用某个形声词给节奏配上音响,在去掉音高关系时,便于读出节奏中每个音的时值,如四分音符用ta,八分音符用d。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28-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由此可见,趣味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音乐教师不注重此类教学方法的研究。他们总是沿袭多年的陈旧教学方法,即:发声、识谱、视唱、教歌、听音、练耳、节奏、齐唱。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早已程式化、呆板化,学生早已厌烦,如不改进,音乐教学怎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1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我校的器乐教学已有十几年了,它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每次都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闪烁的小星星”、“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同学们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我校还有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吹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懂得更多的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并亲自演奏、演唱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了剧中什么人物?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2因材施教、化难为易
过去的音乐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和解决识谱能力。课堂上,老师们要用去多半的精力去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初中毕业也不识五线谱,成了名副其实的“音盲”。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用先学唱歌曲,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范唱,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节奏,让学生边打“××|”节奏,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打2/4拍节奏,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我把“×××|”节奏变为“××××|××”两小节,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敲出这个节奏句,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真是人人参与,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3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课时,我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同学在欣赏中找出答案,如:为什么歌中唱到“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月圆之夜人不归”?为什么“花香之地无和平”?我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时我还把几个小题分到几个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大批前面来讲,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此时教师再及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同学真正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宝贵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将来对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教唱“黄水谣”时,我运用前后对比方法告诫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自强不息,因为只有强大的民族才能不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由此激发了学生长大后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音乐趣味教学法又称音乐快乐教学法,它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由此可见,趣味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音乐教师不注重此类教学方法的研究。他们总是沿袭多年的陈旧教学方法,即:发声、识谱、视唱、教歌、听音、练耳、节奏、齐唱。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早已程式化、呆板化,学生早已厌烦,如不改进,音乐教学怎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我校的器乐教学已有十几年了,它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每次都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闪烁的小星星”、“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同学们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我还及时购进了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吹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懂得更多的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并亲自演奏、演唱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了剧中什么人物?什么^***格?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因材施教、化难为易。过去的音乐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和解决识谱能力。堂课上,老师们要用去多半的精力去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初中毕业也不识五线谱,成了名副其实的“音盲”。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用先学唱歌曲,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范唱,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X。X”节奏,让学生边打“XX|”节奏,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打2/4拍节奏,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我把“XXX|”节奏变为“XXXX|XX”两小节,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敲出这个节奏句,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真是人人参与,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课时,我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同学在欣赏中找出答案,如:为什么歌中唱到“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月圆之夜人不归”?为什么“花香之地无和平”?我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时我还把几个小题分到几个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大批前面来讲,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此时教师再及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同学真正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宝贵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将来对祖国的有用之才。
我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先进的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等教学法都遵循了教与学这对双边活动的主体,只是在各自的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特点上有所不同。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我国高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改变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对高校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一项具有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在我国高校中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产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由世界著名的德国音乐家、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我国音乐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发展奥尔夫教育法已经扩大到了其他领域,如成人教育、音乐治疗以及老年健康等。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音乐基本理念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 “原本性”音乐理念,二是“人本主义”。
1.“原本性”音乐理念
原本性音乐理念是奥尔夫教育法思想基石,奥尔夫曾说过原本的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那么简单,它融合了动作、舞蹈以及语言,他还认为音乐产生的不是孤立的,同样来源于动作、舞蹈以及语言,把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在音乐教育中去实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和原本性音乐是有联系的,人本主义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教育的体现,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以人的发展为主,并不只是依赖于音乐的知识结构,还要注重人的主动参与,这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完全符合,同时强调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动作、语言以及音乐融为一体的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教育法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即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动作训练、语言训练、听力训练以及奥尔夫乐器训练几方面内容,另外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核心内容包括综合性,以人为本以及的创造性从本土文化出发等。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1)动作训练
动作训练特别要介绍的是声势训练,这也是奥尔夫的一项独特的创造,主要是通拍、打、捶等方式使人的身体发出声音,另外还要结合节奏以及力度制造出音响。
(2)语言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将语言也引入音乐学习当中,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一项重要创举,目的是通过当地民族法语言、童谣以及儿歌等,结合节奏、韵律进行开展。
(3)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的目的主要是练习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反应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是通过学生在欣赏音乐同时加入声势等,练习学生的听力。
(4)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乐器主要分为无固定音高和有固定高音乐器,而且奥尔夫乐器操作简单,音色丰富,同时也加强学生在节奏训练中的创造力。
2.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核心内容
(1)综合性
奥尔夫教育法与别的教育法体系不同的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单纯的音乐,它还结合了动作舞蹈语言等内容,更接近生命、自然以及情感的流露,另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没有失去古代最自然、最原始的音乐表达方式,并通过融合动作、语言、舞蹈等内容,挖掘人类的心灵,使其丰富。
(2)亲自参与 以人为本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利用声势教学法,让学生都参与到当中,而不是只注重把原理和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学生也不受束缚,可以在唱跳以及做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以及对音乐更深的理解,另外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交往能力也能提高,同时学生的思想也能得到净化,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
(3)创造性和即兴表演
创造性和即兴表演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兴表演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以及在节奏游戏中的获得的灵感,通过自己的肢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另外即兴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升华对音乐的体验。
(4)注重本土文化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本土文化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依据本土民族的音乐,创造出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应用在不同国家的音乐教学中去。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应用,对我国高校学生对音乐理解以及学习有重要作用,另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高校的音乐公共课程,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钢琴集体课,这两方面充分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一)在我国音乐公共课中的应用
1.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快掌握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