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手术室护理范文

时间:2023-01-13 12:56: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门诊手术室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门诊手术室护理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从各个不同的层次得到提高。患者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市场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医疗消费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我院门诊手术室以基本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患者为主,均需进入门诊手术室实施手术。这无形中增加了门诊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对我院近年来门诊手术室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总结,以引起护理人员的警戒,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患纠纷。

1 加强门诊手术室安全护理意识

慎独是指护理人员在没有任何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信念,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情操,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行为方式,反映出护士的素质和责任心。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在门口热情接待患者,核对患者的手术部位,检查患者所带的药品与医生所开具的药品是否相符,让患者将贵重物品留给家属,患者换上手术室的患者服、更鞋,接患者进入手术室。首先手术接待室护士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与门诊病历和病人作身份确认;再由手术医生进行术前复诊,了解并检查病人的状况,再次确定手术适应症,向病人及家属讲清手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在门诊病历上签字,“知情同意”是法律赋予患者的权利,既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又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1]。

护士在手术间做到三查七对。护士再次认真核对手术部位, 使用电刀时,护士将负极板贴于手术患者肌肉丰厚处、血液充足的部位,避免粘贴在骨突、多毛、关节、瘢痕或有伤口的部位。防止患者的肢体接触手术床等金属物。在手术过程中,电刀暂时不使用时,护士及时关闭开关,以免使患者烫伤。认真填术记录单,核对纱布、器械,患者手术取下的标本要认真保管,待手术后留给患者做病理之用。标本用固定液4%福尔马林,固定液应放在标本袋中减少挥发,护士要认真填写患者的姓名及科室同病理申请单一起送到病理科。

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体系,做好围手术期卫生宣教。门诊手术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有限,缺少专业的监护与指导。我们编写了各类手术的术前须知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指导,并留有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分别由接待室护士在预约手术和等待手术时发放,必要时给予讲解,做好口头交代,仔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让患者真正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对于老人和小儿要跟家属交代清楚。记下病人的通讯方式和家庭住址,便于随访。

2 建立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常规与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差错事故防范等制度,包括门诊手术室相应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1)强化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无菌观念要强,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常规,每日检查消毒物品的有效期,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分开固定放置。对疑有未达消毒效果的物品不能使用,对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严格划分,特殊感染手术严格掌握处理原则,保证手术安全。

(2)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交流沟通,参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树立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的观念,做好标准预防[2]。

(3)落实消毒隔离及监测制度,严格控制与手术无关人员的进入,尽量减少手术室人员流动量。手术间必须严格空气消毒,定期空气细菌培养,作好登记。我科在空气净化层流的基础上,又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自动定时消毒。加强管理,根据手术切口的清洁污染程度,合理安排手术。认真做好终末处理。

(4)注意安全用药,掌握局麻药的浓度、剂量和总量。术前详细询问既往史、用药及过敏史等,与医师沟通,完善相应实验室检查,根据病人情况及门诊手术室的条件决定能否手术。遵守操作规程,局麻时,推药前先回抽,避免直接进入血管。加强术中巡回,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脉搏,经常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必要时进行监护。常规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为止,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3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手术室的工作与病房不同,工作面广,专业多,鼓励护理人员多学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开展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和安全控制能力,不断适应新医疗技术发展。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并贯穿于手术的始终[3]。

总之,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在防范上下功夫,以减少和杜绝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纠纷和差错,尽最大的努力把护理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梅,李英年,杜益平.告知义务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5,22(11):84-85.

[2] 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02.

篇2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90-0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紧急性、危险性的特点,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进而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1]。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负责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其中护士9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统计其学历水平,大专16名,本科4名。 开展本研究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未进行过正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同时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未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护理,将护理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后进行护理,将其护理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手术、上环取环手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首先,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门诊手术室的消毒制度、卫生制度等,并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镇定自若,减少事故发生率;再者,要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从护理实践操作中进行严格防范,主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的使用效率;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一般要经常对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检查,特别是做好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的保管工作,严格贯彻无菌操作,减少术中感染概率[3]。

观察评价方法: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统计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且比较前后两段时间,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掌握情况,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本组20名护理人员中,仅有13名具有风险防控意识,占65.0%,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19名护理人员具有了风险防控意识,占95.0%;此外,在没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8.3%,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差,仅为73.3%,但是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为1.7%,护理满意度也提升至96.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使得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4]。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就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5]。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确实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后,不论其护理风险防控意识,还是临床护理质量,都较之前发生显著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资料,认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其一,可以规范妇科手术室护理规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消毒制度、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制度,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二,进行风险防控意识教育,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规避;其三,通过细化常规护理的模式,多注意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降低护理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升笔者所在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显著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付礼芳.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10):357.

[3]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4):119.

篇3

门诊手术室一般接收门诊患者,流动性较大,但是是医院面向广大患者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1]。门诊手术室护理作为治疗手段的重要一部分,可以为患者提供生理及心理支持,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更新护理理念和提高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护理人员对门诊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从而评价护理干预在门诊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3年6月收入本院门诊手术患者182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92例,男56例,女3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83±15.05)岁,对照组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8.05±14.6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常规准备工作,术中常规配合手术医生治疗。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具体措施如下[2]:①术前宣教,护理人员仔细查看病历,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由此确定手术时的护理措施。同时也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如何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等,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认识,稳定患者情绪。手术室环境保证整洁无菌。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室内安静,熟练进行手术护理操作,同时注意调节室温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成功信息,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耐心解释患者的提问,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出院时进行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4项,每项5分,1~5分依次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门诊手术室是以外科和妇科小手术为主,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护理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必然,单纯的手术室护理已经不适应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需求,全程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术前宣教、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患者[3]。

本研究发现出院时实验组患者对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说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护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操作,并且全程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安慰与支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更容易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满意度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在有助于改善门诊手术室患者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张吉芸. 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1): 6566.

篇4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是妇科疾病处治的地方,是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安全性,院方采取安全护理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每天接待的患者颇多,治疗时间长,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重复性,而目前在部分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专业技术不到位等等,都会造成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出现安全隐患,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为此,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

1.1 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部分医院并没有引起院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要求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同时旧的护理制度也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无法使护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实现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1.2 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识不高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工作负责,对于产前观察、产后出血或者是新生儿的护理,都是需要护理人员来担当的,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并没有很高的风险意识,护理工作马虎大意,对产妇和婴儿的看护不够谨慎,对其症状观察不够仔细,很容易使产妇和婴儿造成伤害。

1.3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足 很多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对待新技术、新的医疗仪器并不能完全地掌握和控制,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上操作错误,出现医疗仪器毁损、延误手术等不良现象。

1.4 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 很多护理人员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时,并没有专业的护理能力,护理的实践经验不足,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而且态度生硬,缺少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容易产生与患者的纠纷,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护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 医院应该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在制度修正的过程中要多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要把护理制度落到实处,能够切实完善护理工作的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办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存在很多容易感染性的病毒,这些病毒能够威胁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为此,护理人员要提高对感染病毒的预防意识,做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作,要全面掌握控制病毒的操作技巧,要定期检查并记录手术室的感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手术室的低感染率。

2.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院方要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把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护理人员,同时还要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场实践中,全面提高其专业技能。还要定期实行考核制度,对待优秀的护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给其他护理人员树立典型榜样,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2.4 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 护理人员要想使患者能够提高其满意度,就要大力提倡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善于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工作上要认真负责,态度要和蔼,平等地对待一切患者,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中的重要意义。随着医院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给患者造成人身伤害,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因此,在加强安全护理工作上,医院要提高护理意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工作机制,实现护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其护理技能,确保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中能够及时地预防和解决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安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麦雪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07):16-17.

[2] 尹珍爱,冯立.手术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23-125.

篇5

六西格玛管理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工作流程的新方法,在追求卓越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提高自身业绩,而对服务和工作流程的质量、效率等方面,采取的一种新的综合持续的系统改进方法[1]。门诊手术室是医院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患者的窗口,其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及社会的和谐。由于门诊手术种类多、患者流动量大、流动快、患者在医院时间短,对医务人员常缺乏信任感,从医性差,健康宣教、预期风险评估多有不足等特点。如不进行合理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手术效率低,手术时间长,交叉感染发生率高,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低的情况发生[2]。我院门诊手术室2014年7月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

1方法

1.1分组

2014年6月选择我院常规管理的门诊手术患者有效满意度问卷500例、参与门诊手术的医生、护士的有效满意度问卷各30例,科室质检组评价的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结果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15年1月再次按同样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质量考评,进行实施前后比较。

1.2实施六西格玛管理

1.2.1定义阶段即确立目标:改善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内容包含对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保管使用、急救物品准备、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健康宣教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影响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护士满意度的因素,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手术环境、健康教育、服务流程、行为规范等。应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五步法,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成立护士长为组长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的关键点是护理质量和医师、患者、护士满意率。1.2.2测量阶段(1)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检索、院内外科专家咨询,经过讨论修改设计的患者、医师、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底派专人进行医师、护士满意度调查,专人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满意度调查。(2)结合省卫计委、医院对门诊手术室管理要求及管理规范,以人为中心,从物、手术环境、操作规程入手,经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专家讨论设计制定的门诊手术室各项质量评价标准表,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每月底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1.2.3分析护士长为组长定期召开质量研讨会,发挥头脑风暴,群策群力,根据结合测量阶段中质量评价结果及医师、患者、护士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影响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因素,分析原因,根据本院、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共同拟定改进计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提出应对意见。存在的问题:护士对患者术中护理不到位、术后健康宣教流于形式;患者门诊就医流程多,等候时间长;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护士工作成效与绩效上体现不明显,影响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质量等。1.2.4改进阶段(1)重视患者的需求和心理期望。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注重人文关怀,强化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语言沟通、心理评估、服务需求,注重患者感受,因患者的心理活动贯穿与整个手术过程中,也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前认真评估,尽量降低手术风险。门诊手术室多为局麻手术,无专业麻醉医师监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等监测均由巡回护士担任,而患者大多在清醒状态下手术,许多患者除具有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外,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增强的现象,表现为行为的退化、情绪的幼稚,出现“童心复萌”的行为,会像孩子寻求安慰一样,要求护理人员握住他们的手[4]。因此,巡回护士始终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站在患者身边,加强观察,保护其隐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语言、细微反应,多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当患者感觉疼痛不适时安抚患者、并告知手术医生,告知患者手术进程,以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平静地接受手术,让患者始终有一种安全感。手术完后认真包扎、协助穿衣,安全护送到休息室,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待注意事项,换药、折线时间及功能锻炼,交待饮食、休息等相关健康指导,互留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供医务人员电话随访,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过程,体现一个持续关心服务的过程,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从医行为,既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同时增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营造和谐服务氛围,保证手术安全。(2)注重信息化管理。医院实行信息系统管理,患者实行电话、网上预约挂号,实行药、手术、病理检查等统一刷卡缴费等,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等候时间。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是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5]。在患者较多或患者手术时间与医生时间发生冲突时,一切与患者为中心,必要时先手术,后缴费,不仅为患者节省时间,方便就医,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患满意度。(3)规范服务流程。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人人必须遵守,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个岗,每个人,每个时段,如手术仪器的管理,抢救药品物品的保证,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手术标本的接送、术后回访等分专人、专班负责,并将标准量化、细化、透明化,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由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实行督导。(4)实行岗位管理层级培训。加强护士业务知识技能、沟通交流、人文素养等培训,定期参加医院、护理部、片区及科室每月组织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尤其对年轻护士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护士长每月组织考核,促进护士综合素养提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内涵。研究显示,组织成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工作成效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增强主动服务性,提高质量及效率,提升满意度[6]。(5)实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为规章制度,医德医风,行为规范,工作质量,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科研教学,劳动纪律,医生、患者满意度,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个人工作量等,评价结果与护士当月绩效、年度评优、晋升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1.2.5控制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督导,认真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每月底对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监测,患者实行门诊或电话回访,门口设立意见箱等监测;每月底按护理质量各标准评价表进行监测,而对效果不明显的环节,则需重新调整干预措施,寻找突破点,并不断持续有效改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上升;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得到提高,行为规范、业务水平有很大改进,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在护理质量评价对比中,合格率、完好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对比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评价结果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手术科室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医生的满意度由76.7%上升到96.7%、患者满意度80%上升到95%,护士的满意度由73.3%上升到96.7%,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应用六西格码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

六西格码管理是收集顾客数据,制定顾客反馈战略,是以数据为基础,以顾客为中心,提高组织核心过程的运行质量。其将质量管理的动因从传统的改进内部流程转变为顾客价值为中心,并且始于顾客,终于顾客。应用六西格码管理,寻找患者、手术医师、护士在手术中对手术器械使用要求、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功能状态、急救物品使用完好状态、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状况、消毒隔离规范执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手术室环境、健康宣教的内涵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与现有差距为关键点,作为质量管理目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优化,合理满足。六西格玛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器械准备、无菌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等合格率以及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明显上升(P<0.05),这与“以患者为中心”,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7]。同时也是门诊手术医师、护士对服务需求的满足,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Fontaine等[8]认为人性化管理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意识有利于优质服务质量的达成。

3.2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相应的门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改进。因而寻找现有指标体系与服务对象满意率之间的差距,应用六西格玛标准将这一差距量化,找出影响门诊手术室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不断给予改进,如: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健康宣教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优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等,真正服务于患者。在满足患者心理期望及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尊重手术医生、护士的心理需求。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后比较,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六西格玛认为,工作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要[9],这种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关注客户需求为特征,将其融入医院管理,有很大的价值[10]。总之,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促进医师、护士、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医师、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门诊手术室的环境、服务氛围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这种面向顾客需求测量过程缺陷的企业理念思想,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办院理念不谋而合[11]。

[参考文献]

[1]李芳桂,庞斌,丘玮,等.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上的运用[J].北方药学,2015,2(3):167.

[2]陈梅.人本管理思想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5,13(1):35.

[3]李海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护理园地,2012,6(6):220.

[4]张宝丽.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4-322.

[5]苏韶生,尚文刚,程敏婷.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1,32(10):90.

[6]丁福.新加坡护理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0,25(9):83-85.

[7]王栩,陈艳清,肖灼珍.六西格玛法改善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60.

[8]FontaineDK,BriggsLP,SmithBP.Desininghumanisticcriticalcsreenvironments[J].CritCareNuesQ,2001,24(3):21-34.

[9]钟元河,周艳霞.六西格码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7,13(5):110-112.

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诊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特殊场所,不仅对手术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对护理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患者面对这种特殊的治疗存在很多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发生大大增加了如休克、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意外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是指护理服务以患者为基本中心,全面强化护理服务,落实护理服务责任制,深化护理服务专业内涵整体性提升基础护理服务水平。为了贯彻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以"患者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为目标,结合门诊手术室的特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法

1.1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现在患者对医疗的要求,更重视服务质量。因此通过科内组织护士集中进行培训、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有关文件内容,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引导护士更新护理观点,结合门诊手术室的特点,制定具体优质护理实施内容。开展"三多式"优质服务,要求做到"六主动"。"三多"就多一句问候、多一点关怀、多一份换位思考。"六主动"就是主动介绍医院、科室及各项费用情况、主动与患者谈心、主动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说明治疗措施、主动为患者做好事、主动征求患者意见。将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多的考虑到患者的感受,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

1.2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对门诊手术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1]。对科室护理人员按年资不同进行分层培训。熟记科室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掌握手术室常见手术的器械准备、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遇到新的医疗技术和护理知识要积极学习。在工作中碰到问题要及时提出,及时改进,确保护理安全,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1.3有效沟通 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服务意识、沟通技巧都是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原因[2]。一个好的交流开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平时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护士行为规范,这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外在要求。接诊护士的职业形象影响着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对医院管理的信任。在与患者进行护患沟通时,应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运用肢体语言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耐心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缓解及消除患者的紧张与焦虑,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使护患关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此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相互学习传授经验,提高沟通技巧。

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进行沟通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还有需要进行手术的医生。当医生来到手术室时,护士应热情接待,礼貌用语。在术前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此次手术的目地、手术方式,是否需要提前准备的物品,手术包的选择、敷料多少、针线型号,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在手术中如医生碰到棘手问题时也不应大惊小怪,保持镇定,抓住事情重点,迅速作出反应,积极配合医生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定期询问医生意见与建议并加以改进,提高了医生对门诊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1.4加强护理健康教育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的工作,是主要由护士进行的,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门诊手术室以临时安排的手术为主随意性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流动性及个体差异,医患和护患接触时间短等特点,每个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亦会有所不同的选择。同一种健康教育方式不能适合所有的手术患者,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健康教育前焦虑与紧张情绪较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及患儿轻,前者可以自己从书本网络等方面获取部分知识,而后者对手术知识了解少,不良心理反应比前者严重,为此护士对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正确评估,采取不同的方式、内容,以患者能接受为前提充分体现个体化,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1.5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法

1.5.1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前的应用 在门诊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由于流动性大,医患和护患接触时间短,患者对手术期望高。对比住院的患者来说,陌生的医疗环境,更容易引起紧张和焦虑。因此护士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非常重要。以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到手术通知后,术前只是简单核对一下患者身份就到手术室准备手术用物。现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从接到手术通知开始,护士就主动上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自我介绍,让患者对门诊手术室及相关环境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在给患者进行门诊手术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门诊给患者进行手术的麻醉方式及单一,在手术前也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女性患者还应了解是否在月经期。通过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对患者作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门诊手术患者由于到医院时间短,对手术及相关疾病了解缺少正确详细的认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给与针对性的护理。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如疾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式及术后的有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可以不需要用专业术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同时应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用和蔼的态度,亲切委婉的语言给与及时解答,减轻其焦虑或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有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让其在休息区耐心等待,避免给患者及手术医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手术前还应主动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提前备齐手术所用器械及物品,提醒医生签好手术同意书并妥善保存,并征询医生对本次手术有无特殊要求。

1.5.2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中的应用 门诊手术室护士将患者带入手术室后,做好安全护理,确保手术间及手术有关用物不被污染,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调节保持适合人体的温度以及空气湿度,确保患者在状态良好下进行手术。借助术前交流所建立的信任,做好和患者术中沟通,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减少其恐惧感,以积极心态迎接手术。

根据手术部位辅助医生安置患者,帮助患者手术条件许可下选取感到舒适的。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如提供枕头、被单等。尊重患者,保护隐私,将患者遮盖,并将其置于最舒适状态。

在门诊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均采取局部麻醉,意识清醒。在进行手术时更容易紧张不安,此时可以用肢体语言,使他感到温暖并且注意力得到转移,心情得到放松。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了解其现在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调整。

术中手术护理的重点为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并在术中加强护理观察,避免和尽量减少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避免器械碰撞,减少感官刺激,对于术中突发或危急情况应及时处理。除此之外还应密切注视手术动态,对术中所需要的物品及时供应。另外,手术室护理人员一定要给予严格清点查对,所用临床操作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4]。

1.5.3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后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协助医生进行伤口包扎,告知患者手术很顺利,和医生一起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污迹进行擦拭。肯定患者术中表现,扶患者下手术床上,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及鞋,防止患者跌倒,询问其有什么不适,护送患者至观察室休息30min,取舒适卧位,观察手术切口渗血及疼痛情况,无不适方可离院。

详细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术后焦虑,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如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意志力薄弱、烦躁均会加剧疼痛。告知愉快的心情对手术愈合的重要性。如需要做病理检查,应及时将标本送到检验室,做好交接。

术后30min如无异常情况,进行术后指导。嘱患者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按时换药;宜进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吸烟及饮酒;保持手术部位舒适,适当活动;告知换药、拆线时间;同时给患者书面的术后健康指导。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对进行石膏固定的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告知其观察肢体末梢循环方法,防止包扎过紧,引起组织缺血坏死。同时应严格监测患者各项变化,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康复。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是优质护理的重要一环,患者此时虽然消除了对手术的紧张和焦虑,但又把注意力集中到术后的不良反应和手术效果上,对身体复原产生种种忧虑。通过患者预留的电话和换药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解答其提出的疑虑并积极介绍成功痊愈病例,鼓励患者。遇到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优质护理,安全渡过手术恢复期,早日恢复健康。

2 效果评价

通过对手术患者随访和医生的满意度调查,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相比较,满意度显著提高,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得到了手术医生对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肯定,确定了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3 讨论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及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的地方,其环境要求也比较高,与此同时也需要较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5]。门诊手术室一直是优质护理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以人为本观念的实际体现[6]。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手术室的开展,促使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和沟通技巧。这样才能更好的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使手术顺利完成。

优质护理服务与以往的护理相比,护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机械化和医生合作完成手术,而是涵盖了整个手术流程,实施的时间比较长,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患者进行温馨服务和健康教育,融洽了护患关系,消除了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最大限度减少了医患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应加强的三项基本要求[J].医药前沿,2011,22:372-373.

[2]吴练,史瑞芬.护患双方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的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3):16-19.

[3]李旭.肿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2):747-749.

篇7

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也是外科医师关心的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标,更是做好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1]。切口感染会延迟切口的愈合,严重时可导致切口裂开,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如未加控制可诱发全身性感染、菌血症等严重后果,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切口感染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危险因素,手术室原因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2,3]。门诊手术具有患者流动性大、手术时间短、无医师及时指导、全靠自身防护的特点,因此更应密切注意做好门诊手术室的各项预防护理措施。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手术室5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各类文献报道分析,研究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有效预防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手术室行手术的549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男296例,女253例,男女之比1.17∶1;年龄26~55岁,中位年龄46岁,无死亡病例,切口愈合时间为5~23 d。病种涉及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皮脂腺囊肿、腋臭、包皮环切、刮宫、流产术、淋巴结活检、腱鞘囊肿等,所有患者无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无明显门诊手术禁忌证。

1.2 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参考国际医院感染监测组织(NNIS)标准:1)切口周围局部感染:可疑部位2 cm以上的范围内有压痛、红肿或局部硬结,甚至有脓性分泌物,且分泌物培养结果阳性,患者有发热、寒战等感染征象;2)周边血培养至少一个显示菌血症,由切口和外周血提取的标本通过定量分析(阳性>103 CFU/导管)或半定量分析(阳性>15CFU/导管段)获得同一种病原体(种系和耐药谱都相同)[4]。

1.3 标本采集

尽可能在开始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标本采集,如更换新的抗菌药物应间隔至少12 h进行采集,并选用添加抗菌药物吸附剂的血培养瓶。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微生物,按要求进行定性、定量培养、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5]。

1.4 相关危险因素观察指标

综合国内外各前沿报道,选取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是否放引流管、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是否接台、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先对选取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找出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P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及细菌培养情况

本组研究共收集549例门诊手术患者资料,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率为5.10%(28/549),感染区培养致病菌:G+ 57.14%(16/28)、G- 32.14%(9/28)、真菌占10.71%(3/28),主要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种系。

2.2 单因素分析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表1 门诊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单因素分析

注:*表浅组织指涉及皮肤、皮脂腺、皮下脂肪、浅筋膜,深部组织手术指涉及深筋膜、肌层、淋巴结、腱鞘等层次的手术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医患矛盾的突出,医护人员承担的风险与压力越来越大。外科手术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疗效、增加医疗成本,而且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因而,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手术切口感染的认识、加强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其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6,7],涉及患者内在因素如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及手术本身如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性质等,同时与手术人员操作水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手术室管理等也有重要关系。本研究显示:发生切口感染率为5.10%(28/2549),考虑原因为:未住院观察、切口保护差、未能做到及时清洁换药、口服抗生素不规范、抗感染作用较小等。本组研究表明:50岁以上患者切口感染率为7.14%,高于50岁以下患者4.20%,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率6.94%,高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82%,考虑随着患者年龄增大,机体的生理和代谢功能逐步减退,组织修复愈合能力及应激能力逐渐减弱,使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不稳定和失衡状态,大大削弱了机体抗感染的能力,此外,持续高血糖状态也加大了切口感染的风险[8],但两者都未得出有意义的统计学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入选样本较少或入选手术较简单有关。此外,本研究显示,切口感染与患者的性别、术中置引流管无明显相关性。

篇8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PDCA cy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he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provinci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standards, to develop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10 nursing work improvement it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Results Departments of quality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Surgery patient identification mark, preoperative missed measure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surgical operation after finishing is not in place, health guidance, after high-risk surgery no visit, postoperative left outpatient medical records, surgical safety verification, emergency materials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sterile plac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specimen handover leakage signature les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Department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displa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emergency vehicle management, sampl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has provided Hig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 quality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Key words:PDCA cycle;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Nursing quality; Analysis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更新,更注重质量过程的管理和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方法[1]。我院门诊手术室以计划生育及外科门诊手术为主,手术量大、时间短、周转快,导致护理工作存在不易改进项,影响护理质量。为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护理部要求科室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进行疏理,拟定改进项目进行PDCA循环,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护理部及科室质控小组检查出的问题,对整改2次后仍未符合要求的列入改进计划,疏理出手术患者身份标识不全,术前漏测患者体温,手术间术后整理不到位,健康指导不全,高危手术术后未访视,术后门诊病历遗留,手术安全核查不全,无菌物品的放置不规范,标本交接漏签名,复苏囊放置位置未固定共10项护理改进项。

1.2方法

1.2.1计划(P) 质控小组收集2014年全年实施PDCA前的专科护理、消毒隔离及安全管理质控检查结果难以改进的项目,结合优质护理拟定改进项,遵循先易后难原则,确定改进顺序。2015年实施PDCA后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可量化的控制标准,并确保该标准简单可行,改进措施落实到责任人或岗位,以便于质控小组进行监督实施。

1.2.2实施(D) ①质控小组针对每个改进项逐一从制度、管理、流程及便于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具体实施情况,对改进质量把关,同时与护士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保证整个护理工作有效的进行[2]。②护士长作为科室管理者,在护理改进项PDCA循环过程中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并及时纠正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科护士对当月改进项具体整改措施学习培训并考核,按照制定计划完成改进内容。③2015年1月~10月每月改进一项。

1.2.3检查(C) ①质控小组每周对照改进措施检查改进项落实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法;②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改进项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方案初期执行情况,对改进合格项每季度抽查。

1.2.4处理(A) 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对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修订和补充改进措施并在全科传达,使之按要求完成,护士长每月在科务会上汇报改进进展及效果,达标后继续巩固,继而制定下一个改进项,转入下一轮循环;未达标项目下月继续改进,直至合格方进入下个改进项。

1.3评价方法 实施PDCA循环后对护理改进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①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甲专科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要求对10项改进项每周自查,以符合改进措施为合格,所有数据是抽查60份科室自查结果的统计。②依据四川省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管理100分,手术室护理管理100分,安全管理100分,标本管理50分,急救车管理50分,患者满意度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门诊手术室护理问题实施PDCA循环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自查结果比较,见表1。

2.2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理部质控评分,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法律法规意识的加强,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3]。护理服务质量是一多维的评价指标[4],不仅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患者就诊过程中感知与期望。我院门诊手术年均1.6万台,以短、频、快为主,护士忙于完成手术,忽略部分护理细节,整改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是根据科室特点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重点关注,从制度、流程和管理中找出可行的办法,每月重点关注一项护理问题,整改的难度减小,就容易达到目标,以根本解决本项问题,同时是护士养成良好的严谨的执行力,从而减少类似查对、核心制度的执行以及违反各种规范管理的错误。表1显示经过PDCA循环后10项护理改进项部分仍需要持续改进,分析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惯性思维占很大的因素,同时手术患者较多的时间段仍有部分护理问题存在,PDCA是一种对干预措施不断改进并应用的循环过程,其在进行干预实施的过程中对整体和细节进行不断总结分析[5],这需要反复、多次的整改,以达到固化状态。表2显示我院门诊手术室在实行PDCA循环后,各项护理数据和实施前比较均有所提高。

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W.E.Deming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使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加强, 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6-7]。实践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地过程管理,是一种质量促进手段,能不断地更加科学地促进质量管理[8]。护理工作改进项结合PDCA循环做到了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工作步骤,质控小组成员从各角度找寻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改善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失误的效应[9]。在实施PDCA循环中最重要的是监督及坚持执行,使护理工作固化,同时也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能早期发现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并利用专业知识给与患者全面的健康指导,促进护理管理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赖喜玉李爱霞,林瑟芬.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18-119.

[2]刘晓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3):3205-3206.

[3]张丽,李莉,曹志红,等.PDCA模式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4(4):1250-1251.

[4]邓平,王欣,舒勤,等.肿瘤病人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期望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093-4096.

[5]赵国光,王欣,李永总,等.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4):297-300.

[6]Pace CP.Continual eatheter administration of elemental diat[J].Surg Gyneeol Obster,2009,142,(3):184-185.

篇9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进行手术的患者178例,年龄18~51岁,平均(37.5±13.5)岁,178例患者中,人工流产手术74例,诊断性刮宫38例,清宫术32例,输卵管手术34例。所有178例患者均无心、肺、肝、肾等器官的疾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展开治疗,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准备、术前宣传教育、手术中患者的配合、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再加入舒适护理,舒适护理包括术前舒适护理、术中舒适护理、术后舒适护理。

1.2.1手术前的舒适护理:

①为给患者建立一个宽松、温馨、干净、整洁的治疗环境,护士应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衣着整齐、干净,仪表要大方,当患者来接受治疗时,护士应主动对其进行迎接、询问、指导,在面对患者时态度应和蔼可亲,细心的为患者进行讲解,从而帮助患者完成就诊。在手术前护士应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接触,了解患者,对其进行自我介绍,从而加强护患的交流,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实行微笑服务,使患者感受到亲切感。②护士与患者应进行详细的交谈,为患者讲述医疗知识,让患者了解在手术过程中的准备工作,让患者了解在手术中的配合事项,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中的准备工作与手术后效果两者的关系。护士在为患者讲解时要态度和蔼,为患者进行仔细的讲解。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和感受,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③为患者讲述手术成功的案例,对患者进行肢体语言的鼓励,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帮助患者建立对手术的信心。④在进行护理和常规手术前准备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为患者讲解手术操作过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1.2.2手术中的舒适护理:

在手术开始前1个小时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手术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5℃,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提前将会阴消毒液加热到温热。为手术建立静脉通路,同时配合麻醉,对患者的手术进行安置。手术中,在不会对医生治疗操作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遮掩,尽量减短患者暴露的时间。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护士要及时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当手术进行操作时应提前告诉患者,使患者提前做好准备,取得患者对手术的理解和配合。如果患者产生疼痛,护士应给与患者鼓励,并对患者进行安抚,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语气应柔和,通过表情、眼神、以及适当的触摸和手势对患者进行鼓励,从而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1.2.3手术后的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士应使用温生理盐水为患者进行擦拭,帮助患者清洗身上的血迹、消毒液等,并协助患者进行更衣,将患者搀扶至休息室,使患者得到休息。当手术结束后,为了减轻患者身体的不适,护士应对患者腹部穴位进行按摩,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从而转移患者对手术所带来不适的注意力。要为患者讲解术后个人卫生的注意事项,促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在患者留院观察的2h内,要严密注意观察患者,观察患者的面色、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及腹痛等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1.3.1舒适度:

采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研制的简化舒适专科量表评价。

1.3.2护理满意度:

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调查表分为25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个选项,其中非常满意为4分,满意为3分,基本满意为2分,不满意为1分,该调查表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6~89分为满意,60~75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后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在心理、生理、文化方面、社会环境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对护理均无不满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就当前情况而言,妇产科门诊手术就可以对很多妇科疾病进行手术,妇产科门诊手术是一种微创型的手术。但是对于患者而言,无论手术大小,都会对其产生焦虑、恐惧等许多不安的心理,因为妇科疾病与生殖器官有关,患者会更加担心手术对自己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患者心理紧张的产生会造成其心理变化和精神高度紧张,从而引发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失调,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手术后的恢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篇10

本组患者480例,男298例,女182例,年龄8-65岁,其中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197例,包皮环切术158例,拔甲术72例,腋臭切除术53例。

2 舒适护理的应用

2.1 术前舒适护理

2.1.1 环境舒适 保持手术室环境幽雅、空气新鲜、物品摆放整齐,定时通风,及时更换床单,注意给患者保暖。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以愉快、积极的状态接受手术。

2.1.2 心理护理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手术安全和预后成了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因此,护士对患者手术前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预约手术时护理人员就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及对手术的情绪反应。详细解答患者的疑虑,消除其不良情绪。协助患者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2.2 术中舒适护理

2.2.1 环境舒适 术中保持室温适宜,夏季开空调时,空调出风口不可直对患者,以防感冒;冬季注意保暖,必要时使用取暖器,尽量使患者舒适。

2.2.2 舒适 安置时应遵循安全、舒适、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等原则:平卧位时患者的双上肢不可过度外展,应保持上肢与躯体夹角小于90度;俯卧位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堵塞鼻孔影响呼吸;颈部、肩胛下垫枕应松软防止患者不适;使用电刀时负极板应平整置于肌肉丰富、毛发稀少处,应完全接触皮肤。皮肤不应接触金属部位,以防发生旁路电灼伤。[1]

2.2.3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术中身体的暴露会感到羞怯,我们应充分尊重理解患者,拉好窗帘,减少参观人员,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达到最小范围的暴露,保护患者的自尊心。门诊手术大多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处于清醒状态,手术过程中器械的撞击声、医护人员的闲谈声都能加剧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手术过程中应保持器械的轻拿轻放,避免不必要的嘈杂声及无谓的闲谈,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包皮环切大多数是儿童患者,术中抚摸患儿的额头,轻握患儿双手,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可使其感到心理舒适、增强信心。

2.3 术后舒适护理 及时告诉患者手术已顺利结束,用温盐水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盖好切口敷料,帮患者穿好衣裤,不要急于下地,以防引起晕厥,据文献报道1%的患者手术完毕一离开手术台即出现晕厥、跌倒[2]。告知患者及时服药、按时换药,并进行必要的卫生宣教,如何防止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机体健康。术后复诊时主动沟通,了解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鼓励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换药时力求动作轻柔,仔细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及时拔除引流物。

3 舒适护理干预的体会

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只注重治疗疾病,不注意患者的心理感受。舒适护理涵盖了整体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的全部,它的最终目标是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通过对门诊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增强了患者接受手术及康复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改善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52-01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创伤,这种不良的刺激会使患者心理上出现不同的负性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对手术的担心和术后疼痛的恐惧常引起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和心理行为改变,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效果[1]。通过对患者行舒适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60例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年龄21~46岁,体重45~76kg,手术种类包括人工流产术、取环术、诊刮术、输卵管通水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组,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无精神障碍,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局麻药中不加入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总量不超过400m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过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慰和解释,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舒适护理:首先要加强护患沟通,术前30min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主动进行自我介绍,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对手术的顾虑和疑问等,并予详细解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教会患者使用一些可以缓解手术中不适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想象、肌肉松弛等。由于患者术前多存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问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舒适护理,使患者的满足感、安全感、被尊重感等心理感觉得到认可,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积极愉快地配合手术。

1.2.3 术中舒适护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55%左右协助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要求。患者采用局麻方式,在术中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在术中应态度端正、严肃、认真,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手术开始后,护士守护在患者身边,轻轻抚摸患者的手轻声询问患者的感觉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细心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发现患者紧张或疼痛时,及时紧握患者手,指导其肌肉放松,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1.2.3 术后舒适护理:术毕帮助患者穿好衣裤,陪同患者在休息室暂时休息,为患者取舒适的,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面色、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注意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等。给予书面健康教育处方并详细讲解其中的内容,交代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和饮食宜忌。告知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变化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疼痛程度的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镇痛效果:0~1分为无痛,2~4分为轻微痛,5~8分为中度痛,>8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

3 讨论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患者担心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医生技术不熟练、手术做得不彻底或不仔细而引起并发症,伴有紧张、恐惧、忧虑等负性情绪。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可依赖,消除患者紧张、恐惧与忧虑,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疼痛的阈值,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有利于患者围术期的生命体征稳定和术后健康恢复。

舒适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新理念,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为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舒适护理依据患者的舒适感受进行围术期护理,能够让患者得到护理人员的贴心照顾和关怀,感受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3]。根据患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实行个体化的舒适护理,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体现了其在门诊手术中整体化护理的实际价值[4],是加深护患关系的纽带,达到了减少护患矛盾,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促使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5]。

本研究显示,舒适护理改善了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了术后疼痛,值得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Gilmartin J. Contemporary day surgery: patients’ experience of discharge and recovery. J Clin Nurs,2007,16(6):1109-17

[2] Nakamura Y.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acceptance of pregnancy in first-time mothers: focusing on the comfortable experiences of pregnant women. Jpn J Nurs Sci, 2010,7(1):29-36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注射及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2.6±2.1)岁,手术27例,注射23例;观察组中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1.5±2.0)岁,手术治疗25例,注射治疗25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重要脏器损伤及意识清楚。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

1.2.2.1一般护理 保持本科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尽量减少噪音,保证就诊患者有次序的进行就诊及等候座位舒适。

1.2.2.2操作前护理 进行注射治疗或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操作所需用品,认真执行无菌物品的无菌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降低患者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保证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3操作或手术中护理 进行注射或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好合适的。同时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有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疼痛及恐惧。治疗过程中,应要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2.2.4注射或手术治疗后护理 操作结束后,继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如无异常才嘱患者离开。同时向患者讲解一些相关方面的注意事项,增加相关方面知识,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保证了往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焦虑评分及症状自评分情况。

1.3.1满意度判定 对门诊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根据表中问题进行选择,并对其进行评分,总分100分,非常满意:95~100分;满意:80~94分;一般:6579分;不满意:

1.3.2焦虑评分及症状评分 焦虑评分采取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以分值≥50分为阳性,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重。症状自评应用Derogati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情况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症状自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症状自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1995年美国护理专家Kolcaba博士提出的,认为舒适护理应该作为护理艺术的最终追求[3]。舒适护理模式认为,舒适是护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强调护理人员除目前的基础护理操作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探讨和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了解舒适护理模式的概念,注重患者的舒适度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4]。

门诊手术条件有些,只做一些简单的小手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及重视程度可能不够,但患者大都不了解情况,这就使得患者心理上比较委屈,对护理工作不甚满意。如果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如上文所述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8.0%,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门诊注射及手术治疗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状况,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晖.提高门诊老年输液患者满意度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0):91-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