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的评语范文

时间:2022-10-18 07:10: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教师对学生的评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对学生的评语

篇1

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才能学到真本领。就如你,经过长期训练,在校运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老师祝贺你。希望活泼可爱,热爱学习的你,继续尊师守纪,自觉主动地学习,保持优良的成绩,并在课堂上大胆举手发言,做学习的小主人!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不需要时刻地在别人面前炫耀。跳绳比赛获得一等奖,是你锻炼的结果,老师也为此高兴。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你爱学习,可是由于不够虚心,成绩不稳定。如果你习上再刻苦些,能认真书写,那么你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外表文静的你尊师守纪,热爱劳动,更爱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每一次老师提出的问题,你都勇于发言,值得表扬。可是学习上没有上学期那么自觉,成绩进步不明显。希望你上课再专心些,继续认真书写,刻苦用功,争取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一直以来,个子小小的你就懂得去关心老师和同学,默默地为班集体做事。有这样的学生我感到骄傲。你思维活跃,上进心强,学习自觉主动,这学期还加入了少先队,祝贺你。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书写,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文静稳重的你由于对自己放松要求,前期表现不尽人意。经过师长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爱学习的你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言,成绩有了进步,老师为此而高兴。希望你能把字写工整,遵守课堂纪律,争取更大的进步。

像你这样活泼好动的小子女孩,真是人见人爱。能尊重老师,热爱劳动,看到你这学期的书写进步了,老师为此而高兴。要是在学习上能自觉主动,上课再专心些,相信你的成绩进步更大。更希望能改正说谎的毛病,千万不要做“放狼的小孩”呀。

这一年里,最令老师欣慰的是你知错能改,上进心强,在认识到自己的马虎、粗心后能马上改正,还加入了少先队。现在思维活跃的你,书写和以前一样工整,学习自觉主动,成绩有了进步。希望能戒骄戒躁,遵守纪律,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篇2

我们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反思一下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端。教师在衡量过程中往往因主观原因而产生偏差。有的是根据一时一地的表现来评价;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绩代表全面;更不可思义的是,有的仅以师生关系是否密切作为标准。至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现象,也不是一列二列。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情景性评价”、“激励性评语”等,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由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向多元化转变,体现教学的人文主义。在评价中我们应注意中和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首先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多项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用语言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语为主。“你的作文写的真好,要是你的朗读能力也能像作文一样流畅就好了”,“你有进步了要坚持哟”等。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并适当记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其次,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同学间互评、家长评价等多方面信息相结合,给学生一个适当、贴切的评价。第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建议。但教者要明确,考试不是教学的唯一评价方法,只是众多评价方法中的一种只能衡量学生在某项能力上的高低,不能代表评价标准。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就是将众多评价方法有所取舍的结合使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检查学习效果。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师公正的对待,他们都能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最佳作用。那些一度被认为反应迟钝、行为荒唐、甚至不可救药的“朽木”说不定就是将来的达尔文、爱迪生、牛顿。所以,再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学生,心理发展,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073-01

案例一:“这个词谁来读?”课堂上老师面带微笑地问。“我来读,我来!”很多人都举起了手,老师非常高兴。“你读!”随着老师的手指一点,一位小男生亮着嗓门读了起来。刚读完,老师伸出了大拇指,“读得真棒,表扬!”。“你再读读。”老师又点了一位小女生,这个女孩的发音标准,翘舌音到位,读完后教师也伸出大拇指,“读得太好了!”“啪啪啪!”又是一阵掌声。接着开始读课文了,有一位学生,一个字都没读错,但没有语感,老师说:“你真棒!”,又有一位学生,声音特别响亮自信,老师说:“你读得真好!”还有一位学生把感情也读出来了,老师真是感到非常的满意:“太棒了,表扬他!”

点评: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要激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更加踊跃的回答问题。可是,他却忽略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从回答中发现学生的缺点并帮其改正。上述例子中回答问题的学生身上除了老师表扬的优点以外肯定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可是这位老师给每位同学的评价都以一个“好”字代替,都没有指出到底是好在哪里,这样就有可能给学生一种错觉一只要我回答问题老师就会说好,而懒于去思考自己该在那些方面注意,也就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水平了。

从以上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课堂教学评价用语,不能滥用“好”字,问题的解决,岂是一个“好”字了得。尊重学生不能仅用“好”字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依赖一个“好”字。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评价,切实的,符合每个学生的特点的评价。应该注重心灵的沟通和知识的升华。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实现这样角色的转变,首先应从语言上表现出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导向性,通过即时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二:两位老师处理一位学生碰到数学难题的情景

情景一:

学生:第4题我不会做。

老师:哪一部分不明白?

学生:我就是不会做,太难了!

老师:我知道你能做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前面三题你都做对了。第4题是相似的,只不过稍难了一些。你用同样的一种方式开头,但这里需要一个额外的步骤。想一想前面的三题,然后看看能否解决第4题。一会儿我再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情景二:

学生:第4题我不会做。

老师:你不会?为什么?

学生:我就是不会做,太难了!

老师:不要说你不会做――我们从来不说我们不会做。你努力过了吗?

学生:是的,但就是不会做。

老师:前面三题你都做了,可能第4题要多花点精力。再试试看!

点评:第一位老师表达了积极的期望,提供了有效具体的建议,然而没有给出答案也没有代劳。在给出前三题的反馈时,他具体指出答案是对的,并将成功归因于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因而支持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他还提供了一些知道性的帮助,使学生对自己不会做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强了他做题的信心。第二位老师既没有提供有用的指导,也没有可信的鼓励。他表达的只是一种单方面的,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期望,让学生毫无理由相信进一步的努力会导致成功。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总结

由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知教师课堂上的评价用语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一句的得体的温暖人心的评语足以令人铭记终身;反之,一句刺痛人心的带有侮辱性的评语也足以给人留下永久的心灵创伤。日常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课堂评价用语中所蕴含的期望、鼓励等情感力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能、乃至发展学生个性心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229534,

[2][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0-51

[3](美)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4-65.

[4]胡守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技巧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体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继续进行尝试,从而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更加完善。

二、实验实施过程

1.制订实验研究计划

(1)确定研究对象

①基准班――厦门六中04级(1)班男生30人。

②实验班――厦门六中04级(2)班男生30人。

(2)实验日期

2004年9月―2007年7月

(3)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搜集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检验实验效果。

(4)实验内容

①通过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培养学生自评、他评的能力。

②通过单元教学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测、中测、后测,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

2.实验实施步骤

(1)统计分析以往学习评价效果,设计《体育课评价表》

在要进行评价改革试验之前,我先对以前采取成绩考核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以04级(1)班,30人为例,优秀的学生人数为6人,约占20%;良好的学生人数15人,约占50%;及格的学生人数为9人,约占30%。通过数据的统计,我们不难看出用以往的评价方法良好、及格的学生占大多数学生,而且以往的评价标准是不论学生的身体条件以统一的数据为标准,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在平日的教学测验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这样抱怨,“他比我胖多了,当然投得远了!”“他比我高多了,肯定跳的远!”……

(2)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部分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各单元的教学先进行运动技能的初测作为学生该项内容的原始成绩,在进行2~3课时的学习后进行中期测验,在单元教学的最后进行后测。如果是新授的内容可以在整个学期中进行前期、中期、后期的测试。然后依据学生的后测成绩与原始成绩进行对比,看其进步情况。依据课标中学生自我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学生个体评价标准并稍作修改,按照进步幅度

大(8~10分)、有进步(5~7分)、保持原有水平(3~4)、水平下降(1~2分)四个等级进行评价,按每项各10分,总分80分的标准算出成绩。

(3)数据统计,进行对比

在实施评价改革之后,进行学生成绩的统计,基准班依然采用原来的十项评价方法,共30人,其中优秀的学生为6人,约占20%;良好10人,约占33.%;及格12人,约占40%;待及格2人,约占7%。实验班共30人,其中优秀12人,约占40%;良好14人,约占46.6%;及格4人,约占13.3%。

通过统计我们不难看出,以学生的进步成绩评定学生并结合学生的综合评价作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学生优秀和良好率明显提高。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的听到学生说,“我比以前有进步了!”“你的××特别棒,我要和你比!”通过学习评价的变化,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明显提高,练习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了,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和不足,运动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心情也更加愉悦了。

三、建议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运动技能、体能方面应避免“一刀切”现象

建议形成和《体质健康标准》一样的,更具体、更全面,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标准,这有便于教师在教学中作为评价依据。

2.学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应该给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手册》,让体育教师将学生在技能学习、体能状况等方面的成绩进行登记,卫生教师进行学生生长发育方面的纪录。这样,学生的体质、体能可以使学生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更多的形式引导家长重视体育;同时,有利于体育教师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进行具体的指导,避免安全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