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2-11-22 12:26: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酸奶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而在其中,凭借在产品开发、品牌和渠道管理方面的优势,外资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可以有所作为。

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品市场,在对150多个中国城镇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喜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麦肯锡认为:

首先,中国消费者和亚洲邻国的购买习惯越来越相似,对牛奶饮品、奶酪、酸奶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强烈。目前高附加值产品占中国整个乳品消费市场的四分之一,在日本此类产品约占60%的市场份额。这一比重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长。我们预测未来5年牛奶饮品、奶酪和甜点、酸奶这三类产品将以每年22%、38%和31%的速度增长。对于乳品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利好消息,因为此类产品的利润率比液态奶高出2到3倍。

其次,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中等规模城市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这一情况不同程度上可见于其他的包装食品产业。以XX年为例,中国前三大城市占整个乳品行业收入的14%;到2010年,它们的份额将跌至11%。从现在到2010年,70%的收入将来自位居其后的100个二、三级城市。

再有,麦肯锡认为中国的乳品分销渠道和分销方式将出现迁移。XX年时中国包装食品产业在城镇地区销售额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于现代零售业态(如超市及大卖场),XX年则上升至三分之一。XX年对外资零售管制的放松,意味着家乐福等国际巨头可以继续在中国大举拓展。零售业态的变迁将给乳品制造商带来巨大变革。1998年40%的乳品通过现代业态分销,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

篇2

调查报告指出,短时间内,国内液态奶市场还将是常温奶一枝独秀的局面。由于在包装、运输、储藏上存在优势,国内液态奶市场格局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三聚氰胺事件后,巴氏奶的市场一度出现上升的态势,但是从目前液态奶企业的情况来看,以常温奶为主导产品的蒙牛、伊利继续领跑行业,而以巴氏奶为主的企业还是以地方乳企为主。

市场分析:由于常温奶具有保质期长的原因,近年在市场上处于领先状态,这与我国的奶源分布有关。由于北方是牛奶的主要产区,我国一直存在“北奶南运”,由于鲜奶在运输、储藏上不具备条件,常温奶就成为各大企业抢夺市场的主力产品。而现在在乳业处于领先位置的蒙牛、伊利等企业,主导产品就是常温奶,以蒙牛为例,液态奶营收占据总营收的85%左右,其常温奶又占据液态奶营收的70%左右。

一、调查目的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其中,伊利金典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一个品牌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必定有一定的原因。为了探究伊利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为了检验本学期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情况,我开始了这次以伊利液态奶的销售情况为主要调查内容的调查报告之行。

二、调查方法

现场观察法、直接面谈法

三、调查对象

胖东来地下一楼卖场、永兴超市、思达买超市、雨林超市、河师大新合作超市,总共走访了5家店铺,其中有1 家大型卖场、2 家中型超市、2 家便利店。

四、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伊利液态奶的产品种类、终端库存数量、产品生产日期、店内陈列状况、产品定价、促销活动、消费人群,以及伊利液态奶并与店内的竞争品牌的比较。

我走访了这五家具有代表性的商场,进行具体的考查,了解伊利液态奶在具体的零售商场的运营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有利于促进伊利液态奶的健康、稳步发展。

五、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新乡市区的零售商场,其中大部分商场主要分布在河师大附近,在其他区域的零售渠道不是很多。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伊利作为中国乳业行业的巨头,其产品已经分布到了各个角落。同竞争对手蒙牛、光明、三元等相比,在营销渠道上,不存在盲点。为了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能够泰然面对、有备而战,我认为,伊利应该继续保持此种良好势头,加紧布点,特别是农村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不断开拓进取,向更大的目标迈进,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2、产品种类

从产品种类的分布和数量来看,伊利在规模的发展上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种类都已经初具规模,这对于消费人群来说,确实更有吸引力。产品在营养、品牌、附加值方面逐渐跟随伊利在整个市场而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人群的心理需要。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伊利集团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比较迅速,在产品分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从结果来看,蒙牛产品种类的分布在规模的发展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种类都已经初具规模,尽管它的产品种类数量相比不是很多。但与伊利相比,产品种类分布上已经能够并驾齐驱,不足的仅仅是产品种类的数量,这应该能够说明些实质性的问题。

从结果来看,三元、光明产品种类的分布还是主要20元(含)左右,且没有50元以上的产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伊利都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反映出,三元、光明需要投入的各种资源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的,二者从目前来看,不具备同伊利进行正面竞争的实力,仅仅是市场的补缺者。

3、终端库存数量

从终端库存数量的分布来看,无论是伊利,还是竞争对手蒙牛、三元、光明,50件以下的比例分布较大,而且三元、光明竟达到了100%,当然这样的分布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说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拥有更多的消费人群,一个企业单位必须深入的开展有关调查,对这些地区的液态奶消费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去规范终端库存数量状况,这样可以有目地地进行资金的分配,有效地扩大宣传。

而伊利终端库存数量量30件-50件在比例和数量上,相比蒙牛都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说明了伊利在该区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三元、光明终端库存数量相对移动来说较小,甚至没有终端库存数量超过50件的零售商。三元、光明在此种形势下,应该不会轻易地去改善终端库存数量,而是会选择性地去维持现状,应对突入其来的挑战,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沉默的防守,但是不能说他们一直会这样,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零售商的终端库存数量不会有太大的举措。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当地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商家的宣传状况有关,或者是与零售商的营业观念的有关。

4、产品生产日期(以调查当天时间为基准)

从上面的表可以看出,伊利的产品上架天数主要集中“5天(含)以内”,而蒙牛、三元 光明,主要集中在“5天-10天”。相比三元、光明,伊利存在产品上架超过10天的情况,这

主要是因为伊利产品的种类繁多,相比较上架5天以内的产品,伊利在该区间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不能就此放松警惕,应该及时和消费者沟通,了解该类产品的优缺点,找出其中的原因,不断改善、精益求精。 5、店内陈列状况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各个零售网点对于四种品牌的产品陈列状况趋于一致,可见品牌的顾客忠诚度已经形成。其中,伊利、蒙牛更多地被放置与前排和促销的位置,而三元、光明更多地被放于后排,这和不同品牌在市场上占有率有关,进一步印证了伊利的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庞大的顾客群。

6、产品定价

从产品价格的分布来看,伊利在大部分产品价格集中在“20元-50元”区间,其他区间也有兼顾,这应该是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相一致,是值得肯定的。

7、促销活动

从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拥有促销活动的品牌只有伊利和蒙牛两家,而且,伊利促销的店面和没有促销店面的数量和比例几乎持平。这反映了,伊利、蒙牛两家的市场地位是老不可破的,三元、光明仅仅是市场的补缺者。 8、消费人群

从上述的基本数字可以看出,伊利、蒙牛的消费人群分布均衡,且中青年人群占据份额较大,这一消费人群结构是值得提倡的,应该继续保持。同时,也应该加紧对25岁以下消费人群的宣传,培养青少年消费人群的忠诚度。但与竞争对手相比,无论是三元还是光明,都无法与伊利媲美。

六、我对伊利液态奶的建议

1、从此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伊利作为中国乳业行业的巨头,其产品已经分布到了各个角落。同竞争对手蒙牛、光明、三元等相比,在营销渠道上,不存在盲点。为了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能够泰然面对、有备而战,我认为,伊利应该继续保持此种良好势头,加紧

布点,特别是农村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不断开拓进取,向更大的目标迈进,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2、从产品种类的分布和数量来看,伊利在规模的发展上有较大的变化,大部分产品种类都已经初具规模,这对于消费人群来说,确实更有吸引力。产品在营养、品牌、附加值方面逐渐跟随伊利在整个市场而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人群的心理需要。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伊利集团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比较迅速,在产品分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3、从终端库存数量的分布来看,伊利终端库存数量30件-50件在比例和数量上,相比蒙牛都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说明了伊利在该区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拥有更多的消费人群,一个企业单位必须深入的开展有关调查,对这些地区的液态奶消费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去规范终端库存数量状况,这样可以有目地地进行资金的分配,有效地扩大宣传。

4、伊利的产品上架天数主要集中“5天(含)以内”,但伊利存在产品上架超过10天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伊利产品的种类繁多,相比较上架5天以内的产品,伊利在该区间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不能就此放松警惕,应该及时和消费者沟通,了解该类产品的优缺点,找出其中的原因,不断改善、精益求精。

5、从产品价格的分布来看,伊利在大部分产品价格集中在“20元-50元”区间,其他区间也有兼顾,这应该是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相一致,是值得肯定的。拥有促销活动的品牌只有伊利和蒙牛两家,而且,伊利促销的店面和没有促销店面的数量和比例几乎持平。这反映了,伊利、蒙牛两家的市场地位是老不可破的,三元、光明仅仅是市场的补缺者。

6、伊利、蒙牛的消费人群分布均衡,且中青年人群占据份额较大,这一消费人群结构是值得提倡的,应该继续保持。同时,也应该加紧对25岁以下消费人群的宣传,培养青少年消费人群的忠诚度。但与竞争对手相比,无论是三元还是光明,都无法与伊利媲美。但,对于蒙牛这个做为乳业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伊利还是应该时刻注意,提高警惕。

篇3

一怪:处处消炎药

“一位82岁的老人打来咨询电话,他每次腹泻就用抗菌药。”在“安全用药”专家咨询热线中值班的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张继春说,这位老人因为年纪大了,经常腹泻,“每次都要吃诺氟沙星!”

张继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用药,即便有老人感觉不错,也是心理作用。对于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牙口不好,饮食一般都会很注意,出现细菌性腹泻的可能性不大,拉肚子多半是功能性腹泻,所以用抗菌药根本不管用,还不如喝酸奶的作用大,每天喝点酸奶,补充正常的菌群,抑制异常菌群的生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3.9%的人感冒后马上使用抗生素,8.9%的人在腹泻之后马上使用抗生素,这些都是不符合安全用药常识的。

世卫组织一份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2003年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二怪:拿药当营养

2012年高考前夕,网络上出现一张“奇图”:湖北孝感一中的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边打氨基酸一边复习。据报道,这个被调侃为“史上最刻苦的吊瓶班”50多名学生中,今年高考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一个吊瓶中的总氨基酸含量一般不会超过20克,吃二两肉就能获得,何必还要打氨基酸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杨淑桂主任药师说,“人们对营养‘药物’太过于依赖了。”

现在,大把大把地、有滋有味地嚼着维生素的场景出现在不少高档写字楼中,午餐时,白领们拿出小药盒,倒上一杯白开水,吃各种维生素、胶原蛋白等,甚至用这些小药丸代替午餐。

“仅靠吃营养药片,别的不说,胃肠道没有食物,长久下来,黏膜会受到损伤,胃肠道蠕动缓慢,也会被便秘缠上。”杨淑桂提醒,适宜的做法是身体缺哪种维生素就摄取哪一种。

三怪:肾虚就乱补

“我肾虚,开点补肾药吧。”这是中医男科医生最常见的患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说,在许多人眼里,肾虚就是不好,吃了补肾药就是为壮阳。其实,真正的中医肾虚,是身体整个机能下降,并不仅仅反映在上,都说人老腿先老,腿老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出门有车,上班久坐,饮食不节,身体的各个器官不运动,会有一定程度的未老先衰,也是肾虚的表现。

国外没有“补肾”一说,但在提升方面,也有他们的一套,运动能让血液流动和荷尔蒙分泌加速。因此,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壮阳药”。

四怪:中药西医开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我国70%中成药由西医大夫开出。”一些西医对中药不熟悉,或仅凭说明书开中药现象很常见。

2008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共同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北京市综合医院西医开中成药处方量高达91%,不合格率最高为43.4%。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曾遇到一位食道癌晚期患者,化疗后副作用非常大,吃什么吐什么,实在没办法来看中医。医生得知患者家院子前后都长着蒲公英,就告诉他:治你这病有天时地利的条件了,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开一些中药配合喝蒲公英水。如此吃了三个月后,患者就能吃流食,一年后完全能够正常吃饭了,现在已经三年了。

篇4

在学农之余利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该校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积累的农生产设施设备和知识开展一系列的课题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积极性与生物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开始本课题的探究活动。

我们想要加深对平日里所见到、吃到的各种食物的了解,以此次学农为机会,实地调查,拍照取样和品尝,结合植物学知识,探究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是来自作物的哪个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并对其了解分类。通过查找资料和咨询专家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报告并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接受大家的咨询和质疑。

希望能达成:学农,爱农,做农的传人。

二、活动目标

1、本次探究通过实地考察农作物、了解其的名称及其生长情况、了解农业生产的技术。

2、探究各种农作物可食用部位来自植物的哪一组织、器官,以及其名称的由来,功能,价值和意义。

3、体验植物的魅力与神奇,感悟生命珍爱大自然。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小组成员选取,指导老师进行课题的引入,并集合讨论课题研究方向、范围与规划。选取调查小组组长和成员分工。

2、由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小组成员实地考察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农作物种植区(包括西作物区、水稻田、百谷圃、南作物区),辨认农作物种类并近距离观察作物生长情况,果实的形态,可食用部位。实地拍照、取样,并进行品尝农作物。实地考察31种农作物:萝卜、沙葛、姜、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红皮萝卜、油菜、芋头、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麦、大头菜、茄子、南瓜、番茄、蒲瓜、菠萝蜜、黄蛋果、番石榴、火龙果、枇杷、桑葚、香蕉、杨桃、柚子、释迦。在考察的同时小组成员充分感受田园风光。

3、讨论并查找相关资料(植物的器官、花的结构、果实的类型及其对应的水果)、对其进行了解并对调查取样的农作物分类。小组成员交流意见,提出疑问,并通过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

4、分组撰写调查报告。

5、补充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校温室大棚种植的作物(番茄、苦瓜、蒲瓜、小南瓜、茄瓜)并对资料进行录入。

6、询问有关专家,提出改进意见。

7、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讨论并完善报告。

8、小组成员分享并向班级汇报。

四、结果与评价

结果:了解了不同植物的可食用部位的组织或器官的名称。分析其功能,作用和种类等。探究了农作物的进化发展过程、加深了对现代科学在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小组成员受益匪浅,开阔视野,巩固和拓展了基本的植物常识,体验了丰富的田园学农生活。

评价:在老师悉心的带领之下,冒着蛇与太阳的挑战,我们流着汗水,不断地探索,不怕艰辛不怕劳苦,顺利完美的完成了本次探究。感到很高兴很兴奋。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根深的了解。

五、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一、实地认识的农作物和水果

农作物24种:番薯、萝卜、沙葛、姜、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红皮萝卜、油菜、芋头、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麦、大头菜、茄子、苦瓜、南瓜、番茄、蒲瓜

认识的水果12种:菠萝蜜、黄蛋果、番石榴、火龙果、枇杷、桑葚、香蕉、杨桃、柚子、释迦、木瓜、葡萄

二、可食用部分分析

1、食用部分为该植物的根:番薯、萝卜、沙葛、姜

2、食用部分为该植物的茎: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

3、食用部分为植物的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