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27 03:51: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管理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

篇1

以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省内10所高校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

(1)实习学校.

实习学校对实习的有效管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在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布置与安排,并在实习开展的过程中对上述过程做必要的监督与调整,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活动.因此,做好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多数教师认为,实习前的动员和实习计划的完善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有近25%的学校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计划中实习时间和次数安排不合理;二是对学生实习前宣传动员力度不够;三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应急预案不当;四是安排教师指导和督促、检查不得力;五是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2)指导教师.

由于实习学校的不重视,也导致部分实习指导的教师不重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的带队指导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影响专业实习的质量.调查中发现有36.4%的教师对学生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不能及时下到实习点,即使是到实习点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指导根本不到位;二是没有针对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疏于监督;四是实习过程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力度不够,没有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

(3)实习学生.

由于就业形势不乐观,直接导致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有近40%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是可有可无的,对他们的就业没有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争先、勤奋好学的精神,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敬业精神;二是实习的思想意识淡漠,认为无所谓,只是在实习之初到实习单位报道后就毫无踪影,无所事事;三是在学校期间准备不足,对工作岗位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得力,面对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的措施不多,甚至是没有办法;四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不善于观察与学结等,工作业绩不突出,这样实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用人单位.通过调查发现有40%的单位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到该单位实习的学生往往是本单位职工的子女,或者有其他的社会关系,碍于情面,不得不接收,接收后也不安排具体的工作,只是在实习结束后给盖个章、写个鉴定了事;二是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而不导”;三是安排与专业无关的人进行指导,往往有失偏颇.即使是安排专人来指导,指导人员或是无指导经验、或是指导不认真,敷衍应付,失去了实习的本来意义.

2.2实习安排的时间和次数

资料显示,英国的一些师范学院的实习分几个阶段,普遍采用的形式是第一年安排四周,第二年安排五周,第三年安排六周,教育实习32周以上;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作法,法国初高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500课时,中等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300课时以上.调查中发现多数的学校采用一次性实习,而且是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时间为12周,除去校内预备实习和实习结束的总结与成绩评定,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只有十周左右.在十周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在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又要参加各种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选择用人单位,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论文的写作、答辩等一系列的活动,时间非常紧.此时,毕业论文、实习与择业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相衡取其重,就业放在了主要地位,实习就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加上各个方面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部分学校将实习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但也是一次性实习.只有2~3所院校安排了两次或多次实习,收到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2.3实习的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大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模式.调查中发现有部分院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也有部分学校采用混合编组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证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许多学校普遍采取了“自主分散”的实习形式,从效果看这种形式是灵活有余,监管和指导不足,往往是“放羊式”的实习形式,并没有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并没有实质性地发挥实习的作用.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加强毕业实习过程控制

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是保证毕业实习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第一,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的操作和流程,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第二,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召开全体学生的实习动员大会,详细讲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其次,做好预备实习工作.此时要多假设一些情境,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方案,指导学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由于实习的整体周期较长,实习点分散,带队教师不可能长期驻点管理,整个实习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实习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要做到严格管理,加强实习的质量监控.除安排1~2名学生干部作为负责人与学校和指导教师沟通外,学校还要派出检查组,采取不定期走访抽查、咨询实习单位等方式来掌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既要检查学生的实习状况,也要检查指导教师深入实习点的指导情况,使整个实习环节达到“监管一体化、信息畅通化”的良好状态,从而确保专业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指导队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能指导专业实习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同样不重视,走过场、应付了事,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很好地指导,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我们要挑选一些具有丰富社会体育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专业实践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采用选派2~3名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指导水平.

3.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是完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工作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立较晚,许多高校在对待专业实习方面还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桎梏,缺乏创新性和开拓精神.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检查、督促和指导不到位,经费紧缺等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足够实习基地.只好采取分散的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是在实习前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地点,实习的地点和人员都较为分散,实习学校无法派出更多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导致实习效果较差.其解决办法是:由高校牵头与体育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健身俱乐部等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社会体育实习基地.学校选派教师与实习基地的专业人员联合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共同制订实习的指导计划和实施步骤,协作指导实习生的专业实习.

3.4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延长实习时间

在国家大力提倡体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重点强调专业实习不仅仅为学生就业作准备,也不仅仅为了演练和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实际职业技能水平,应该向提升国家国民经济转移而设计,将着眼点放在自己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多数高校在实习形式上仍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式,或者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上述情况,一些高校规范了管理模式,对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实行开放式实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分阶段实习或者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对毕业生的实习和教师指导工作的检查等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篇2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领域自身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涉及的因素众多,不仅有外部因素,而且有内部因素。仅从高等学校内部而言,如何建设好一批优势学科,如何加强特色专业建设都成为高校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仅就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究,希望对理清特色专业建设的疑惑和思路有所帮助。

一、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特色专业建设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在教育部第一批“质量工程”项目实施之后,高校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仅是如何获得特色专业,更为关心的是特色专业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特色专业是否具有可复制性?高校如何加强建设特色专业等。

1.关于特色专业的基本特征问题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有的学者从高校核心资源和竞争力的角度指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具有如下特征:有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和替代性[1]。笔者认为特色是由“特”和“色”两个字组成的,“特”是独特,“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色彩,另一方面是指成色。色彩指的是形式,成色指的是质量。因此色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与统一。根据上述理解,所谓特色专业就是一个学校较为独特的、成色较高的专业。独特体现在优势学科的支撑性和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成色体现在学校发展的沉淀性和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契合性。

首先,我们看一下特色专业的独特性。一般而言,从教育部审批的特色专业来看,特色专业对于高校来说,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优势学科的支撑,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学科的支撑性。这是学校独特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如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审批特色专业30个,其中工程方面的特色专业最多。这些专业与学校重点学科的支撑是分不开的。围绕工程方面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就有9个: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这是特色专业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上海对外外贸学院,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对外经济贸易类大学,学校具有从事国际商务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原来是对外经贸部直接管理的院校,后来归为上海市管理,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高校,金融、外贸、英语是其特色,所以上海外贸学院得到教育部审批的特色专业有:国际金融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英语(商务英语方向)5个。这种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是由学校的特殊历史和学科所支撑的,尽管其他高校也可以举办类似的专业,但是其成色就不及这类高校。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特色专业的成色问题。特色专业的成色好坏首要表现在学校发展的沉淀性。特色专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具有学校发展的悠久性与沉淀性。正如教高司函[2008]208号《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所指出的那样: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社会认同、长期建设。因而特色专业之所以被批准,并不是短期的效应,而是长期建设与努力的结果,是一所高校教师队伍、专业方案、资源保证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如果说资源和专业方案可以短期加以解决,但是教师队伍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加以积累,尤其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个体经验的长期积累。

特色专业的成色好坏还体现在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契合性,这也就是专业适应市场的程度。一般而言,特色专业就是在学科建设与劳动力市场方面结合较好的专业。在当下,判断一个专业的好坏,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就业因素。特色专业不仅是学科建设有雄厚基础,而且是用人单位反映较好的专业。据调查,不同专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些专业严重供大于求,有些专业处于就业的黄牌警告状态,也有些专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一些红牌专业中,既有前些年热门的专业,也有近几年红火的专业,甚至是未来的战略新兴专业,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热门,甚至是为了节省开支所致。

另外,特色专业的成色还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是否具有显著特色,只有上述几个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明显优于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较高的声誉。因而特色专业的要素包括用户反馈、教师队伍、专业方案(包括学科、课程、教材等)和资源保证等。

此外,在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品牌专业的说法。那么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呢?首先,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有相同之处,即都是独特的专业。其次,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在细微方面仍有差别。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专业在层次上略低于品牌专业,因为对于一个学校而言,特色专业可能不止一个,但是对于品牌专业可能只有一个;二是品牌专业从商业营销角度而言,是占据更多消费者的、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专业。比如对于中国传媒大学来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首先是一个特色专业,同时又是品牌专业,每年的招生非常火爆。之所以说播音与主持艺术是品牌专业,是因为它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因为中央电视台的不少著名主播出自中国传媒大学,他们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赢得了不少荣誉。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品牌是一种标志,其实质是产品的销售者关于产品特征、品质和利益的最庄严、最重要的承诺,是一种根植于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它反映质量,蕴含着理念和文化。所以品牌专业是指专业条件、改革成果、建设和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等达到一流水平的专业[2]。

2. 关于特色专业的发展动力问题

特色专业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有社会的强烈需求、政府管理的需要,而且有学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特色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四维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是人才市场的需要。特色专业的社会需要主要体现为市场的需求。社会经济、文化对人才的需求信号是关键。市场需要主要体现在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上。在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应该说任何一方观点都没有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秉持什么样的立场,以及如何应对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有的专家研究指出:“通中求专”、“专中求通”是两种不同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战略,西方国家多采取“通中求专”的专业战略,而我国较多采用“专中求通”的战略[3]。其实,“之争的关键是要解决专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表明:专业与就业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一,专业对口率问题。一般而言,就业者总希望找到与自己专业一致或者相近的专业工作。但是所学非所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提高专业的适应性就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麦可思研究,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高专为59%,均比2009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2008届(本科71%,高职高专61%)。2010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而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具体到专业来看,2010届本科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为建筑学(94%),其次是学前教育、土木工程和临床医学(均为93%);高职高专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均为93%),其后是护理和学前教育(均为91%)[4]。这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积极应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否则就会加大两者之间的差距。第二,专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问题。专业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一对关系。但是高校办多少专业为宜呢?是否学科越多越好呢?这些都是高校管理者关心的话题。经麦可思研究,高职类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211工程”本科院校和“985工程”在专业数量与就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关系。数据分析表明,与高职院校类似,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专业门类数量较多,对其培养的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均呈现消极的影响。与高职院校相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主要受到专业大类数量的影响,而在同一个专业大类下的专业小类数量的多少并不明显影响该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就有所降低。所办专业大类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92.9%;专业大类在7~8个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91.3%;而专业大类在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90.3%。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质量就越低。分析发现:所办专业大类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510元,专业大类在7~8个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指标为2430元,而专业大类数量在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下降到2414元;所办专业大类数量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71%,而专业大类数量为7~8个和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别为69%和68%。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也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专业大类在6个及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3%,而专业大类在7~8个和9个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上升到27%和28%。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越低,或者说初次就业质量较低。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也导致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降低。专业大类在6个以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2009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53%,专业大类在7~8个和9个及以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均为48%[5]。与此同时,“985工程”院校的专业大类数量较多,并不一定会对其毕业生就业结果产生消极影响。而对于其他研究型本科院校来说,专业大类数量较多,会对其就业结果的各项指标起到负面影响,尽管与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这种消极影响不那么明显[6]。研究发现以下规律:学科和专业设置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有其不同的规律,学科与专业并不是设置的越多越好,存在边际效应和规模效应的规律。

二是知识体系发展的需要。众多事实证明: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两大类资源,一是思想,二是基础科学。高校是产生思想的地方,同时,高校是基础学科较为集中的地方,也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地方。因此,特色专业对于发展学科、形成知识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特色专业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特定的要求。这是由这个特色专业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个环境中较为重要的因素是学科的基础问题。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支撑与促进的关系。优势学科的形成需要优势专业的支持,其色专业就是优势专业。良好的学科优势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同时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优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如中国海洋大学在68个本科招生专业中,以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水产养殖、海洋经济等为代表的涉海类专业 24 个,占专业总数的35.3%,以化学(含海洋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含海洋测绘)、生物科学(含海洋生物)为代表的与海洋特色相关的专业13个,占专业总数的19.1%,另有与海洋特色关联不强的专业31个,占专业总数的45.6%。中国海洋大学十分强调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有机互动,以优势的特色学科建设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若干个特色鲜明、理工或文理交叉融合的专业群。例如依托海洋学科,构建了“海洋科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环境科学—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学等”专业群;依托水产学科,构建了“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群;依托生命学科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构建了“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专业群;依托工商管理学科,构建了“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群。这些专业群为促进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鉴于此,中国海洋大学得到教育部审批特色专业12个。这说明知识发展与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作用。

三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以及高校生源的减少,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争夺生源的大战愈演愈烈。去年,仅山东省剩余的高招指标就达4万个。另外,有不少考取北大、清华的考生也纷纷转而报考香港的高校。因此,学生不仅在选专业,而且在选学校。这无疑是对高等学校的严峻考验。特色专业对于一个高校而言,无疑是一张“名片”,特色专业越多就说明这个学校的整体实力越强。尤其对于选择高校的学生与家长来说,特色专业,尤其是品牌专业是吸引学生报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特色专业是一个学校形象的象征,从传播的效果来说,也是学校提升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正是鉴于此,众多高校把培育特色专业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加以重视。

四是政府治理作用的需要。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政府是社会职能的履行者。政府对于特色专业的需要更多的是从专业管理的角度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的。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就是要通过国家行为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合理定位。从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就是要使高校的专业更符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的升级换代;减少专业的重复设置,更符合用户的需要,使专业更加对口,学生毕业后更加适应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

3. 关于特色专业的培育问题

特色专业的培育实际上就是解决特色专业的成色问题,即让特色专业的成色、质量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特色专业培育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政策引导与学校自觉。政策引导解决的是政府对特色专业的管理问题,学校自觉解决的是特色专业的基本要素和形成问题。

政策引导方面,需要政府处理好的是制度建设的长效性与灵活性,即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缺失问题与管理的僵化问题。对于特色专业而言,制度方面亟须加强的是: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从政策上,实行长期的制度扶持,建立周期性的保障措施,使特色专业建设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即:特色专业建设要有长效机制,确保办出成效。另外,对于专业的设置要制订出有利于高校自我发展和约束的机制。

学校自觉方面,需要处理好的基本矛盾是: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过程质量与教师队伍、专业方案(包括学科、课程、教材等)和资源保证等的关系。从专业发展而言,学校急需把握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即处理好作为专业支撑的学科发展的基础。除了保证发展特色专业之外,要重视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以适应专业与人才市场的对接。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过程质量不仅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校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状况、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为教学所相应的资源保证等。因此,特色专业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从多层面加以改进,促进特色专业的提高和完善。

二、关于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特色专业建设的主体是政府与高校,因而加强特色专业建设需要政府与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

在政府层面,今后一个时期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强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持续效应。自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第一轮“质量工程”后,社会各界的反映是积极的,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如特色专业建设的预期数量目标基本实现;初步建立了特色专业三级体系;示范和带动效应初步显现[7]。但是由于工作重点的转移与资助经费有限的因素,致使有些政策不能持续跟踪进行,从而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建议教育部继续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力度,在下一轮“质量工程”中继续开展特色专业的建设,鼓励不同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建立更多的品牌专业,形成高等学校不同的风格与特性,进而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各安其位,从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借鉴先进国家管理专业的理念,形成政府引导与高校自觉的专业管理的新机制。有的研究者提出,在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大学董事会,部分州政府以有限的专业设置审批权引导高校回应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高校层面上,大学以高水平的课程管理为平台,以市场和州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为导向,以较大的自灵活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而高校富有特色的主辅修制度又为学生充分发挥专业学习兴趣、增强未来社会的职业技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化的一个有效补充[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特色专业建设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宏观监控方面,加大制度建设,逐步增大高校设置专业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同时加大高校对专业的约束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三是培育第三方组织,提供供求信息,建立专业与人才市场之间的供求联系与平衡机制。影响特色专业建设的因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是市场信息。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紧靠政府与高校都是无法完成的,因而只有借助中介组织的力量,开展信息搜集与,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满足人才市场需要的可能性。因而培育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组织就成为当下一个紧迫的任务。

在高校层面,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校在特色专业的独特性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培育学校的优势学科,努力打造支撑学科,使更多的特色专业具有发展的源泉和后劲。对于不同的学校,要有不同的学科发展战略,对于“985工程”研究型大学要重在培育序列性学科群,即围绕某一方面的学科打造系列性的学科群,扩大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整合,增强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后劲。对于“211工程”大学要重在培育几个学科,使特色专业发展有空间。对于其他类型的院校重在培育专业与课程衔接的学科,使特色专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不断发掘和增强特色专业的不可替代性,逐渐形成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就是要体现不同的服务功能和分类指导的作用。如安徽省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就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实施分类指导,构建特色专业建设体系。安徽省强调重点大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进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继续教育特色专业以优质高教资源建设为抓手,建设目标是形成共享的资源平台和便捷的学习方式,服务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需求。上述以服务和支撑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得到了全省高校的认同和实践。这也说明:特色专业建设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就是要发挥它的分类指导作用。另外,各高校要认真研究学科数量多少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确保开设的专业在符合学科逻辑的同时,更贴近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是高校在特色专业的成色方面,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要建立新的办学理念,逐步加大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适应未来人才市场方面,需要改进办学的理念与模式,更加重视课程环节。大学生毕业后对专业与学校的满意度、校友推荐度也是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指标。这些政策建议对于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而特色专业建设在此方面具有较好的有利条件,应该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2] 张金贵,宁宣熙. 论品牌(特色)专业与高校核心竞争力. 经济师,2005(8).

[3] 张彤,杨莉. 高校专业及课程管理的问题与改革趋势[J]. 江苏高教,2007(6).

[4] 麦可思研究院.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析[J]. 麦可思研究,2011(5下).

[5] [6] 麦可思研究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门类数量与就业的相关性[J]. 麦可思研究,2011(1中).

篇3

艺术管理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涵盖艺术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极具跨界研究的学科特点――跨越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术壁垒,学科间相互涵盖是开展研究的前提。近十余年,很多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为新时期艺术策划和组织管理行业培养并输送了人才,但在学科教学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创作艺术、管理艺术,应该找出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学科定位问题。艺术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类专业一直以来附属于其他学科门类,这是艺术管理学发展缓慢滞后的原因之一。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资源优势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一般以艺术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管理策划、组织控制的能力,让学生将艺术管理的知识运用转化成具体的实践。然而在高校的院系设置中,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不明确,造成教师课程开展思路也不明确,使得学生的学习既不扎实也不系统。

课程设置问题。艺术管理与传统学科相比属于新兴专业,所以当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具体的标准。授课形式也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理论性公共基础课程占据了授课的大部分比例。目前,艺术管理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实际的组织控制和策划管理的经验几近空白。

教材问题。现有的艺术管理专业书籍匮乏,并且侧重原理概述,少有案例分析,因而显得笼统模糊。艺术管理专业应重视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剖析作为研究对象,在课程中将应用性、理论性以及可行性融为一体。艺术管理学是跨学科的研究,所以要有艺术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支撑,教材要集二者之长,成于二者之上。没有规范统一的教材的授课,必然没有系统性可言。

师资问题。一些院校较为重视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以艺术类院校天津音乐学院为例,艺术管理系现有教师18名,教师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梯队结构合理。据笔者了解,国内很多院校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严重匮乏,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专业设置问题的解决对策

明确学科归属。目前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百所,包括专业艺术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有按普通类别招生的,也有按艺术类招生的,所录取的学生层次不一,给课程制定和开展遗留下较多问题。学科归属不明还导致高校把该专业安排在不同的学院,因此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也不同。笔者认为,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亟需明确。

优化课程设置。各高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严重束缚艺术管理研究的学术视野,专业课在总课程中比重很低,大多都是理论基础课程。笔者建议把理论课和实践课分放在不同学年,例如一二学年集中安排理论课并考核结课,三四学年开展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走向音乐厅、画廊、艺术品交易所等艺术管理实践地去做具体的实践管理,并将实践课程纳入结业考核。

规范教材编写与使用。目前,艺术管理专业课的教材极其匮乏,现有教材内容也多是艺术学、管理学的理论结合,不但读来索然无味,且应用性较差。高校可联合教师成立教材编委会,组织大家协力编写教材,要多选一些近年有代表性的综艺节目案例,加入文化创意的活动组织与策划分析等。

建设师资队伍。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建设是各大高校在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西方艺术管理专业起步稍早,可择优吸纳具有相关专业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各高校要互通有无,共享师资资源,定期开展艺术管理专业青年教师培训,构建完善的艺术管理教育资源平台。

三、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社会文化需求的多元发展,文化艺术产业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笔者认为,推动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首先要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课堂教学应该转变以教师主体的上课方式,而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其次,要拓展课程内容。现有的课堂内容过于注重理论培养,缺乏实践环节设置,让艺术管理的学生去学着管理艺术、策划组织艺术活动,才是真正的给予他们所需的营养。再次,要共享教育资源。现在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有很多,可以尝试整合教育资源,建立该专业的资源共享平台。最后,定期开展艺术管理专业学术研讨与交流,广泛开展艺术管理专业的相关学术会议,讨论应对新的问题并制定对策与解决方案。

艺术管理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教学应该是条理清晰且系统规范。近些年,艺术管理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培养了些许人才,但也不必讳言艺术管理专业设置与教学方面的诸多问题。审视艺术管理教学中问题并解决问题是进步的开始。在此基础上,高校艺术管理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展应锐意改革、规范发展,为繁荣艺术事业输送专业人才。

(注:本文为2014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名称“交叉学科理论的音乐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4B054)

参考文献:

[1]田川流.论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属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0).

篇4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旅游管理 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它与强调体验参与的体验式教学法具有相同的契合点与关键点。基于这一背景考虑,本文首先从基本含义与主要特点这两方面入手对体验式教学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联系实际并尊重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对如何将体验式教学法作用于旅游管理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参考建议,以期给优化当前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带硪欢ǖ钠舻稀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1)基本含义。体验式教学法指的是将教学需求作为基础及依据,由此来进行课程的引入,通过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或相符合的氛围,借助模拟或真实的场景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心理与脑力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2)主要特点。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强调轻松体验,愉悦感知。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与精粹是“体验”,即是要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及浓烈饱满的热情去体验学习中的各个知识点,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其二,强调师生互信互助。学生要跟随教师设置的场景来进行学习,教师同时要做好引导与辅助工作,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际性。

二、当前旅游管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不够科学。纵观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其主要存在有两大方面的问题,其一,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都是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灌输与教导,包括导游的基础知识、旅游地理学的内容、旅行社业务的开展等,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则会因为缺少相应的合作单位或匮乏实习基地而降低其在教学中的比例。其二,重知识的掌握轻素质的培养。以导游学的教学为例,大部分教师都会教导学生如何带队、如何处理突况、如何与团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团队矛盾等,但对于导游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长远发展等精神层面上的教学,则相对会较少涉及。

(2)学科设置不够合理。从学科的性质上看,旅游管理专业属于综合性学科。其中既包括有管理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管理类学科,又包括有景点规划、信息系统等地理生态学,还有政策与法规等基础法律学科。这虽然是该专业对知识系统的客观要求,但部分高校并没有平衡好各个学科种类之间的关系,或是存在学科交叉重叠,或是存在学科毫无联系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旅游管理技能的综合性培养,同时也不利于高校打造具有竞争性与特色力的旅游管理专业。

(3)教学方式不够先进。一方面,教学内容比较局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与根本,但不应成为局限教学的理由。在教学范围上,部分教师存在过度依靠教材的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教学。另一方面,教学方式比较死板。在教学媒介上,多是以口头传授与书面板书的方式。在教学地点上,多是以课堂或校园内为主。部分高校受限于经费,鲜少外出教学或到景区进行实地考擦。

三、如何将体验式教学法作用于旅游管理的教学改革

(1)以体验式教学的原则作为教学理念的导向。 即是要紧扣“愉悦体验”与“互相互助”的原则。一方面,要提高教学的实际性。即是要重视实操性教学,特别是对于旅游专业这种强调服务性的专业来讲,更应当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去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服务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比例。在教学中与课堂上,学生应当是主体,教师则是辅助指引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昂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度与交融性,避免出现“填鸭式”教学的单一输出模式。

(2)以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作为学科设置的依据。 即是要紧扣“创造及模拟场景”来设置学科,平衡好学科之间的比例与关系。一方面,要提高学科的层次性。除了基础性知识的学科外,学校还应当开设与旅游咨询、旅游服务、项目管理、科研讨论等有关的延伸学科。这既是为了培养学生以更深入,更长远的视角去认知并了解旅游行业,同时也是为了将旅游专业打造成一个全面性流程的系统学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涉猎度。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科的衔接性。不论是经济类学科、管理类学科,还是信息技术类学科、心理研究类学科,都应当以符合实际场景情况,满足实际场景需要来进行设置,提高整个专业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度与适应性。

(3)以体验式教学的步骤作为教学方式的参考。即是要参考“创造情境合作探究感悟体验总结评估升华能力”的模式。一方面,要扩大教学范围。另一方面,要丰富教学的媒介。除了基础的口头传授与书面板书外,还可以尝试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景区教学。对于经费相对不足或自然地理资源比较匮乏的学校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或演示著名景区的风土人情,讲解景区所代表的自然特色。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尝试远程教学,通过与其他高校的合作来进行联合教学。对于经费相对比较充裕的学校来讲,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多深入到实际场景中。例如,带领学生到当地的酒店、饭店、旅行社、宾馆等去实习或上岗,以更好地观察并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带领学生到旅游景点,以更好地模拟导游的带队过程等。总的来讲,就是要尽可能地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4)完善教学设备、设施,为体验教学创造条件。体验式教学对教学设备、设施要求和依赖程度较高。旅游专业为了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引进一些教学设备。目前旅游院校初步改变了“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引进了一批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些设备使得体验教学的条件略有改善,但是为了更广程度的推广体验式教学还需引进各种软件系统,如虚拟景区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等。

总之,许多高校基于这一背景,纷纷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其教学过程却在教学理念、学科设置、教学方式上存在有各种问题。从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改要求上看,体验式教学法将有助于提高教改的质量与效率。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合理地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将其原则、模式、步骤等渗入到教学过程中,以达到贴近教改方向,符合教改要求的目的。

篇5

关键词:高职;土力学;理论;教学

Key words: vocational; soil mechanics; theo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89-01

土力学学科是水利水电专业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将结合的方式,主要教学思路还是基于学科体系的发展脉络,而与水利水电专业实务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学生结业后还不能直接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目前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土力学的教学方式将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有所改变,下面就从工作导向教学角度谈一下高职学院水利水电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土力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问题。

工作导向教学的要求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实际工作需要而定,所学到的知识应该是综合全面而适用的,一般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用技术将融合,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意义,就土力学学科来说,在生产实践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主要是土工技术方面,涉及到工程地基基础、基坑开挖等工程构件的设计和施工等,所以,土力学教学应该将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土工技术密切相关,学生应该通过土力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够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土工问题,具有工程实践的操作能力。我们在高职学院土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中,本着这样的观点,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有效的解决了土力学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问题。

首先,从土工技术体系角度进行分析,将土工技术细化分解并且提炼技能知识点。土工技术自成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土工施工技术特点,可分成土的鉴别和命名技术、防渗技术、防冻技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开挖技术、挡土工程技术、加固技术、填筑技术、灌浆技术等等,土的命名技术是基本的技术,只有先对土的性质和特性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土的用途,其包含的土力学原理主要是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结构和性质,具体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鉴定,所以要先介绍土的物理性质及其控制指标,以及土的性质指标参数的测定方法,而后再进一步学习土的工程分类、命名及鉴别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离不开水,防渗技术就显尤为重要,主要解决土的渗透破坏问题,解决土工建筑的安全问题,主要包含的土力学原理就是达西定律等原理,所以教材中以介绍土的渗透原理为切入点,同时着重介绍土渗透指标及参数测定实验,防渗技术中还同时包括土工材料技术、灌浆技术等,而这些内容与土力学原理关系较远,所以在土力学课教材处理上只是粗浅介绍,而在施工课中再做重点研究。防冻技术是专门针对北方地区而设立的一项专门技术,水利水电防冻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各科知识综合力强的技术,目前我国对冻土的研究水平相对还比较高的,尤其是青藏铁路的修建,在冻土领域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土力学课堂上要结合气象、气候、地质等相关科目内容和相关科研院所成果对防冻技术做进一步阐释。第二,按照技能知识点为核心进行组织教学。技能知识点是连接土力学学科理论与实用技术的纽带,比如说土的渗透一章,就要按照以上提炼出的知识点,从土的渗透原理入手,揭示达西定律,突出几个关键渗透指标如渗透系数、临界水力坡降、渗透力等等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明确其在工程技术中的指导意义,从中可见,以技能知识点为核心展开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效果,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第三,按照技能操作点组织实训,吃透知识点。单纯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的需求,纯粹的理论知识又显抽象难懂,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犹如天书,但学生多数动手能力还可以,所以说以必要的操作实训手段是可行的,我们的做法是找准技能操作点,还拿土的渗透来说,结合配合理论教学,先做土渗透指标测定实验,比如渗透系数的测定实验,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测出某土样的渗透系数值,在做实验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介绍土工防渗技术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组织学生参观和现场操作演示等,比如在铺设土工膜、铺粘土、安装止水等教学项目情景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原理的指导意义。通过技能操作点深化理论,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最后,按照技术流程将土工技术与土力学知识全方位内化。还拿土防渗技术为例,其技术流程为根据基面情况选择防渗材料、铺设安装、衔接收尾等工序组成,所以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在工程现场按照技术流程顺序完成一项土工项目的防渗设计和施工过程,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土工防渗技术,在掌握技术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土工原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通过所学到的土工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去学会学习和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做实务运作,从而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篇6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爵士乐(Jazz),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现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爵士乐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由于历史原因,爵士乐曾一度消失在中国大陆的音乐生活之中,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重新受到部分学者、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然而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的建设工作却一直时隐时现。欲言又止,诸多理论问题也是头绪难寻。呈现为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为此,笔者就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作如下思考和解读。以求对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带来一些有益参照。

一、拓展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

拓展专业的学术视野,实现学术上的互补和相互渗透,其目的就是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规律及相互关系,这对我国爵士乐专业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音乐学学术视野是否狭窄,主要表现在其与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间、音乐学各子学科之间,甚至子学科的内部是否相互疏离甚至隔绝,此现象在当今音乐学学术研究中并不鲜见。为此。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同样未能幸免。

1.拓宽学术视野的必要性

爵士乐是较早进入高等艺术教育的流行音乐现象,事实上已经成为流行音乐这一新兴学科的基础教学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当代流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专业,爵士乐教育的定义与理念、内容与方法、发展方向等,简言之即专业的“定位”问题,一直是其办学理念、学科定位讨论的焦点。这种学术讨论是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探讨学科“定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音乐学学科内,爵士乐与其他子学科的关系,以及它在人文学科中的学术价值与人文意义。然而客观情况是,爵士乐专业目前还未能与其他学科实现学术上的良好互补和相互渗透,甚至有时未能取得其他学科的认同,孤立发展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相伴而生的是,爵士乐自身也存在固步自封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教育发展中尤显突出。值得深思。

同样,考虑到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也应该重视爵士乐专业学术视野的拓展问题。在当代学科发展趋势中,各种学科注重“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爵士乐专业的孤立,势必成为不利发展的因素。所以尤其需要学术视野的拓宽,并且努力形成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新局面。

2.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范畴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专业”,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或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规格和要求。从学科高度看,专业是学院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的具体体现。这一点在艺术人文类的专业中,则意味更深。因为考虑到艺术人文类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专业,除了意味着的技术、职业,还意味着专门的学问。即其学术内涵。加深对“专业”的认识,首先应该为爵士乐勾勒其学术语境。把爵士乐专业的建设放在深层的学术研究视野当中,使它具有学术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爵士乐的学术研究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爵士乐理论与技术;二是对爵士乐的解读与阐释。对于专业发展来说,两个方向应该齐头并进,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但叉各有目的与意义,它是涵盖社会、文化、哲学、美学、历史、创作、文本、技法等范畴的综合性的人文品质。

3.音乐本体研究

爵士乐本体研究应该包括几个不同的层面,即爵士乐理(J8.ZZ Theory)研究,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爵士乐发展历史研究,爵士乐与都市文化及方法论研究等。

英文通常把爵士和声、节奏、记谱法以及演奏技巧等理论统称为Jazz Theory。之所以统称,是因为这类理论主要面向爵士乐的教学和表演。但它们只是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众所周知,爵士乐的教学与古典音乐有共同的基础.亦有其特殊的侧重和方法。如爵士和声、即兴演奏、独奏,爵士风格语汇、爵士编曲、作曲等。这一领域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常常会孤立地讲解爵士乐的理论,缺乏与其他音乐的充分参照。因此常常造成学生对爵士乐特性理解的偏误,由此引发的教学争论非常多见。

爵士乐的历史研究告诉我们,这种音乐体裁的根基深植于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受到现代音乐、都市流行文化土壤的滋养,因此它与音乐学其他专业不仅不是隔绝的.还应该是贯通的,甚至可以作为现代音乐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传统音乐学分支学科中起到连接作用。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爵士乐的独特性,需要有综合的音乐理论知识。

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是内容更为丰富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爵士乐风格语汇与表演形态的研究,代表演奏家、作曲家的个案研究,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风格的融合研究,爵士乐组织形式与文化现象关系的研究;爵士乐风格与受众、交流及审美关系的研究等等。显然,上述研究是更加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视域和不同学科理论的积淀。

爵士乐作为都市文化和流行音乐现象,其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操作层面,它往往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尤其与现代社会重大事件和变革息息相关。爵士乐涉及现代社会事件、重大变革、意识形态、审美趣味、精神信仰的现象并不鲜见。因而不能忽略爵士乐作为团队意志和精神力量载体的重要作用,其推动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

另外.还有一些“学习方式”问题也引发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它涉及到实际教学不太关注,但又非常重要的课题.即流行音乐家是怎样学习的。学校流行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之间是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参考其他音乐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这些不同层面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共同课题,即探寻爵士乐“本体”特殊性及相关理论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两个关联的课题构成爵士乐分析的方法论问题。此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爵士乐研究者们普遍发现,古典音乐成熟的音乐分析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合于爵士乐分析,它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加以研究解决。

4.音乐历史与文化

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不应仅限于单一技术层面的研究,爵士乐本身既是历史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并且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同步,不能将其从人类社会进程和文化发展关系中加以割裂。因为,脱离具体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爵士乐本体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文化理解的爵士乐专业技能学习恐怕也难与时代特征相契合,更何况爵士乐本身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把爵士乐专业契人大的音乐和人文学科背景中去,找到它的位置,找到它与其他专业学科关系的契合点,最大程度地使其在整体上构成完整性、系统性;并使其变异性、多样性能够成为人文学科交流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范畴的研究,需要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和知识的介入。

美国爵士乐评论家、音乐学家马歇尔・斯特恩斯(Marshall Stearns)“爵士乐研究学会”(世界上最大的爵士乐综合研究机构)的创始人,曾在1953年说:“爵士乐研究学会的主要目标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培养一种对爵士乐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和鉴识。更具体地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协会要把研究者和音乐家们在爵士乐早期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巧收集整理起来。与社会学者以及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爵士乐及其相关课题便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也是它完全应该得到的。这样,美国文明中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受到忽略的领域,将得到阐释。”可见,多学科、多视角成为爵士乐研究主要目标,其中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判断业已成为爵士乐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目的。

5.爵士乐研究在中国的文化意涵

中国的爵士乐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它在当时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也曾经是近代中国大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爵士乐是“夜上海…‘不夜城”的音响记忆,当时舞厅、时装、唱片等时尚生活方式无不打上了爵士乐的印记。上海流行音乐留下的经典歌曲唱片中,处处留下了爵士乐队的风格印记。同时,中国的音乐作品也曾被美国爵士乐吸收。虽然时至今日爵士乐仍不是中国的“主流”流行音乐,但是爵士乐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蕴含了丰富的时代特征、人文内涵和现实意义,值得关注、梳理和研究。

中国的研究者有一份特别的工作,或称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那就是大量翻译、转译、引进欧美学者的爵士乐研究成果,是名副其实的“二传手”。这项工作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爵士乐积累相关材料,而且为我们真正进入爵士乐的研究打下基础。

美国爵士乐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他们称之为“重塑爵士乐教育”的阶段,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们对发展了半世纪的爵士乐高等教育的反思所致。这一概念的提出,其实也正是对专业发展、学术语境的不断追问,以此获得更为宽广的学术语境和发展方向,使爵士乐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所谓学术性质的背景,就是要让专业教学始终处在“问题意识”的不断追问之中,始终保持它的探索性、融合性和时代性特征。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音乐学领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体现在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音乐实践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链接,各行其是。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缺乏相应的理论思维支撑,与实践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引领,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特有的风格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爵士乐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水平。

1.爵士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特征

从爵士乐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最初是没有太多理论和观念的,而越来越丰富的实践积累最终导向了爵士乐的理论“自觉”。例如“二战”后“比波普”爵士乐出现以后,爵士乐手已经非常注重自身的音乐理论修养。另外如调式爵士(Modal Jazz)的出现则直接是来自爵士乐和声理论的创新。爵士乐作曲家乔治・鲁索的和声教材出版,启发了迈尔斯・戴维斯等音乐家的调式化音乐创作。欧洲古典音乐历史中。巴赫、拉莫、D.斯卡拉蒂、舒曼、瓦格纳等大音乐家既是创作者,也是理论探索者。可以说爵士乐同古典音乐一样,从无视规则的大胆游戏,逐步走向了越来越系统的理论积淀,甚至出现“理论先行”的情况。认识爵士乐的发展,值得强调的是,不可忽略爵士乐对理论重视的这个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爵士乐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开始获得更多认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理论性研究成果。

从教学来看,和欧洲古典音乐一样,爵士乐的学习同样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并行的,同时它又有一些独特的手段与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过程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爵士乐的学习要求更高。

例如古典音乐演奏者的学习围绕“曲目”展开.因而曲谱是学习的“中心”,而在爵士乐手学习中(特别是独奏和小型乐队中),“听”是核心,然后重视即兴的“表达”,乐谱是参照而不是唯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把握一首“爵士标准曲”(jazz standard)。例如爵士乐手使用Fake Book,Real Book,只是辅助使用.甚至要随时辨别其记谱的错误。而唱片、录音、现场。对学习者来说,比谱子要重要得多。

再者,爵士乐专业的学习要进行大量音阶与和弦及和弦连接(chord changes)的训练,以及大量的乐句语汇积累,而这些内容不仅以“音色…‘速度…‘流畅性”等传统演奏的标准去衡量,更加重视和体现对这些材料掌握的灵活度及个性化的组织运用,具有强烈的即兴感受和领悟性质。可以说,爵士乐专业学习的“实践”理念,有相当独特的感性特征和内涵要求.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这方面训练的目的,相应的理论指导和现场领悟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爵士乐大师。如乔治-拉塞尔(George Rus―sell)、派特-马蒂诺(Pat Martino)、派特・迈锡尼(Pat Metheny)、乔・帕斯(Joe Pass)、Wynton Marsalls等,几乎个个都身兼演奏与教学的双重任务,那些称得上成熟的,但并非一流音乐家的爵士乐手也都从事教学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爵士乐教学的特殊性和社会需求度,也反映了它自身专业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特殊存在方式。那么爵士乐在高等音乐教育中也就非常有必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2.现状: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从音乐学领域的现状来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近代学科追求独立和学科建设自律的趋势下,理论研究追逐形而上的探索,与音乐实践的有效连接被边缘化。各行其是的发展结果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不论是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对实践的观照均显示出乏力的一面。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爵士乐教学之中,只是显现一些特殊性而已。

首先,当前爵士乐教学理论内容过于狭窄,还停留在基础层面。所谓基础层面指普及性知识介绍和讲解,爵士乐理论被爵士乐常识所取代。人们似乎更看重爵士乐的表演环节,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表层现象遮蔽了作为理性存在观念意识和理论品格,仅从玩的心态将其理解为个性化欲望得以表达的自主行为。

爵士乐成为大学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在于确立一定的教学标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该领域中争议颇多。较早建立普适性教学内容的雅梅・埃伯索尔德(Jamey Aebersold)就引来诸多批评,认为他的爵士教育内容狭窄。目前常见的爵士和声,爵士器乐演奏技巧出版物绝大多数属于爵士乐的“常识”知识,它们远不能完整地构成这门音乐艺术及其文化的架构。因此,“爵士乐理论”与爵士乐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加强和需要大量学术投入的研究领域。

美国学者认为,现有的爵士乐常识教学还远远不够充分。常识部分的教学并不能给“风格…‘个性”“意义”“价值”这些对爵士乐极为重要的部分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更无法解决“创造力”的问题;而且即使“常识”部分,也还有大量值得商榷的东西。

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高度和广度,缺乏相应的思维观念和理论积淀,与实践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掌控和引领。其次,我国爵士乐的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独特的风格、个性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其理论建设的水平。

综上所述,建构具备鲜明中国风格特征的爵士乐理论与实践体系是推动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的基础,其有效互动的规律与发展还有待有识之士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注重音乐本体研究

由于音乐语言缺乏语言艺术中相对明确的语义性和造型艺术中的具象性,因而在接触音乐作品的内涵问题时,是很难将内涵与声音形式这二者分割开来而完全采取二元化方式进行阐释的,这是由这门艺术自身的独特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对其本体研究的重要性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应对音乐本体,即它的符号意义、符号结构、构成方式、技法演进等有足够专业性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1.本体研究的意义

相对于古典音乐,爵士乐的本体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爵士乐本体研究的意义,一方面体现在爵士乐理论研究的充实与拓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爵士乐专业教学的基石。过去学界对爵士乐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于历史、人文的阐释与梳理,对声音形态研究则相对仍处于不对等的发展现状中。如前所述,爵士乐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基础性领域,即本体内容和它的方法论。

比如爵士乐重视即兴演奏,这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研究领域。在古典音乐中,音乐作品分析的首要“文本”是曲谱。在理念上,我们认为曲谱是作曲家作品的具体体现,而在爵士乐中这个问题变得棘手。现实中很多爵士乐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作曲家“手稿”,它的第一文本是“音响”(唱片),而同一个作品常常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音响”。由于即兴演奏的结果,这些录音每次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另外,很多爵士音乐家的作品,是对传统“标准曲”的改编演绎,而不是原创。这些问题不仅给文本分析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也让我们发现爵士乐的作品观念与古典音乐的作品观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面对爵士乐本体分析的这个“对象”.首先给研究者在确定作品版本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这恰恰是爵士乐自身所独具的特征。

从更宽泛的角度看,爵士音乐的本体研究,包括演奏、创作、编配、风格化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本体研究是“专业化”教学的前提。爵士乐本体研究面临大量的工作,学术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对爵士乐语言的研究不同于古典音乐的研究,它尚处在“分析工具”的探讨阶段,经典音乐学的作品分析手法面对爵士乐的表演和作品文本,尚存在许多不能被真正解决的问题。我国爵士乐本体研究则基本上处于吸收、消化的阶段。

2.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

总体来说,针对艺术院校的专业建设,爵士乐本体研究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爵士乐语言研究,如爵士乐和声、爵士乐编曲、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融合等;二是爵士乐风格语汇研究,如摇摆乐、比波普、调式爵士、融合爵士等等,其中还包括代表性音乐家的个人音乐语汇研究等。

爵士乐在音乐本体的丰富性方面已经获得了较为一致的认可。与摇滚乐、民谣等音乐体裁相比,爵士乐是流行音乐领域在音乐形式和语汇方面影响最大的类型。爵士乐的和声、节奏不仅辐射到流行音乐当中,也对欧洲古典音乐在近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坦率地说,仅就爵士乐目前的理论状况、“爵士乐”的观念和概念、笼统的爵士乐语汇提炼等,还远远达不到支撑一个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爵士乐体裁内的风格流派细分令人惊讶。不同风格的爵士乐在形式与内涵方面可能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至今没有哪种爵士乐的常见定义是可以全面概括“Jazz”一词的内涵的。风格,也是我们研究爵士乐本体及音乐内涵的重要方面。

在当下的爵士乐教学中,Jazz常常被简化为“即兴演奏”,缺少全面的风格分析和教学演示。学生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纯的爵士音阶与和弦学习以及即兴演奏的实践方面。由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再加之聆听欣赏范围的有限性,为此学生很难真正进入爵士乐的世界。

以美国高校的爵士乐教育为例。回顾过去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爵士乐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校课程中缺乏对爵士乐音乐语言、风格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进行乐队排演,强调音乐竞赛的成绩等。该状况在培养杰出爵士乐人才方面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探索爵士乐民族化的有效路径

所有的外来艺术样式在本土的呈现过程中,除具备其原本的意象和形态之外,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尤其看重精神层面的解读与表达,这是其生长发育的要素。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呢?

1.爵士乐民族化发展的意义

爵士乐在过去一个世纪的音乐生命力和文化影响力,绝不只是体现在“流行”这一点上,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它与其他音乐和文化交融时表达出的自由、包容和创造性方面。爵士乐是非裔美国人的创造,但更是各种音乐基因混合的后代。它的萌发地美国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本身即是一个欧洲、拉美、非洲文化的汇集地,正是这种特点给不同音乐文化的碰撞创造了历史机遇。

爵士乐几乎在刚刚形成体裁特征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米约、肖斯特科维奇等欧洲作曲家,他们均尝试借用爵士乐的节奏或音调特征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在随后不久的“第三潮流”创作中,格什温、科普兰、伯恩斯坦等一批作曲家则证明了爵士乐在音乐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爵士乐蓬勃兴盛之后,在欧洲各国掀起了爵士乐热潮,更重要的是,爵士乐在欧洲产生了新的品种和更多的流派。随着爵士乐音乐手法及音乐理论的不断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后创造力开始爆发,成为一种开放的音乐结构和游戏规则,它几乎可以吸收、消化所有音乐类型的元素,从各种民族民间音乐到古典音乐再到现代音乐,爵士乐已不再只是一种音乐体裁。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与拉美音乐结合时,产生了它受众面最广泛的新类型――拉丁爵士乐。这正是爵士乐在20世纪后半叶摇滚乐、电子音乐等新兴类型冲击下,还能长久立于不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爵士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国上海曾获得过短暂而惊人的发展。它并不比欧洲古典音乐的引入晚太多。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与政治、人文环境的影响,爵士乐没有取得像古典音乐那样在中国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在内地重获生机。此时的爵士乐也并不像一般的流行歌曲、摇滚乐那样大范围流行。这种情况也引发了很多讨论。不少人认为爵士乐是“小众音乐”,甚至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今天,诸如此类的讨论还在持续。

我们从爵士乐在中国简短的历史中可以获知,爵士乐这种音乐体裁的活力本质上源于它的多元文化背景,更依赖它体裁成熟后的融合力、兼容力和创造力。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启示:爵士乐不仅可以同中国元素结合,而且这应该是它在中国获得良好发展的真正出路。只有充分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交融,中国的爵士乐才可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爵士乐的民族化与专业建设

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们不妨将问题分成两个具体的方面来考虑:

怎样的“民族化”爵士乐是有灵魂并能获得长久生命力?

整个20世纪,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和引发的争论“蔚为壮观”,其中如何将欧美艺术体裁“民族化”是一个核心命题。爵士乐同样面临这一命题。通过考察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民族化的两种主要倾向:其一是中西结合,创作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其二是直接以西方音乐语汇来表现中国文化意象和时代精神。如前所述,爵士乐在与本土音乐元素结合方面不是一个“难题”,而恰恰是爵士乐自身的“长处”,真正衡量其民族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作品的精神内涵。

现今国内舞台上,爵士乐常常以改编歌曲的方式出现。特别是在电视节目中,表演者以“爵士风格”对民歌、革命歌曲、影视歌曲和经典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包括对唱腔、乐队编曲风格的设定。这似乎成了爵士乐得以施展的唯一方法和机会。但是其中不难发现,这类改编虽获得了短暂性的“新鲜感”,却无法给人留下太多回味,甚至很快就被人遗忘,很少能留下一个经典的演绎版本。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去追问和深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爵士乐在我国有过一段“浅尝辄止”的发展历程。我们今天不难发现那个时代一些稍具爵士乐特点的流行歌曲作品,如《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甚至个别作品被美国爵士乐队翻奏,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那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旨趣,使它们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些作品给今天音乐人的启示是.具有本土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作才能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不论改编还是创作,人们都似乎更关注音乐手法、不同音乐风格样式间的融合,因为这些东西更关乎我们这个时代对“创新”的渴望和诉求。但是,如果两种音乐体裁的结合缺乏“道理”,缺乏充分的考量和精心设计,匆忙地“混搭”,恐怕就只能是短暂的新鲜感而难以长久,更谈不上去感染、感动听众了。

同时,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爵士乐的民族化发展。只靠单纯具备爵士乐背景的音乐人才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爵士乐手法,同时有着良好的民族音乐意识和文化认知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这其实是一个爵士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值得展开认真讨论。概括地看,教学单位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灵活性、人才的适应性以及“民族化”表达的艺术诉求。因此,爵士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或许应该分为“爵士乐人才”与“接受过爵士乐系统训练的音乐人才”两大类型。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爵士乐人才的时候,注重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特别是对本土音乐及文化的认知。教学中,综合的音乐文化熏陶不只是一个知识层面问题,而且应该有非常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具体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以富有创见的形式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语境,以有效的方式进行音乐形式与内涵方面的“融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修养,应该在专业课程中加以体现。比如辅修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对民歌、民乐的学习,同时契合爵士乐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将民乐学习与创作、改编及表演实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知识了解。

何种舞台空间是爵士乐在中国发展的最佳环境?

篇7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篇8

在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规模日益扩大,体系也比较完善,如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然而,关于体育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开展只有半个多世纪,如1966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建立了第1个应用型体育管理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设置体育管理专业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193所0。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短,作为全国39个专业学位教育之一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开始招收和培养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体育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在职攻读拓展到在职攻读与全日制攻读2种形式,由单一的学位证书发展成学历学位双证齐全。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强调,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显而易见,全日制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采取全日制在校学习方式,与非全日制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及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比较,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现阶段需积极探索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形式及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路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相关政策文件、体育学研究生及体育硕士相关学术论文,包括全国38所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等。

1.2访谈法

专门组织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层论坛,邀请国内12位专家共同探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并利用全国体育硕士研讨会、全国体育学导师论坛等会议,调查访谈30多位体育硕士培养单位管理者以及部分研究生导师,全面了解当前体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1.3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部分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过程及措施,深入部分实习基地对体育硕士实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困境

2009年开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专业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数量已达69个,占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的57.02%。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历程短,作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虽依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院校培养方案,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未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未完全脱离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影响,存在以下困境。

2.1方向领域的模糊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方向领域是回答各个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通过一定时期和方式的培养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整个培养环节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可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各培养单位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领域的整体特色不突出,对各个方向领域的认识模糊,影响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调查中还发现,各个培养单位设置的体育教学领域作为传统优势领域,明确指向体育教师职业,其培养特色相对突出。多数培养单位对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及论文要求等则较为模糊,未能制订具有本专业领域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在运动员、竞赛组织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者等人员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在支撑条件、师资队伍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处于劣势,出现培养特色不突出的现象。

2.2课程设置的理论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实际应用、职业需求等要求。各专业领域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规定公共课程和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为理论课,合约22~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1.1%,如再加上选修课的理论内容,实际上大部分院校理论教学超过80%以上。这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掌握本领域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但是理论课过多,与应用型培养目标及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互动性差,缺乏案例、研讨等形式,不仅对所学理论消化理解不深,也无法培养体育硕士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指导性方案培养目标提出“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而各个院校设置的外语课程为公共外语理论课程,在选修课程中也未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这种不重视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外语水平,很难达到实践运用和专业交流的目标。

2.3教育实践的形式化

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教育实践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招生来源来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而教育实践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由于许多院校都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模式,建立了专门的本科实习基地,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的学生可在本科基地实习,相对较为稳定、规范;而多数院校由于在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导致其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反映效果不甚理想,如重复本科教育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基础设施落后、分散实习管理缺位等,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2.4学位论文的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能够综合反映体育硕士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体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环节,研究生“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样也很重视专业论文环节,只是论文的内容、形式、要求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应与学术性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当前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学位论文出现过于重视学术的倾向,从近年已毕业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看,其选题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案例分析、赛事实施方案等论文形式相对较少,未能很好地结合具体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选题,缺少针对性、实用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论文实践应用价值偏低。这种学术化倾向不符合《指导方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定。

2.5导师理念的传统化

导师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教育实践到学位论文指导等环节均离不开导师。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治学风格、指导方略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体育硕士作为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其规模的扩张较快,在短时间内,许多导师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术研究培养影响,还很难克服学术性培养惯性,以新的眼光看待应用型体育硕士。特别是具有多年指导学术型经验的老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及培养标准已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采用双重标准进行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学术化论文指导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扩招,许多导师在同一年招生中,出现同时指导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情况,他们一起学习与交流,导师经常会以同一标准要求他们,结果在论文选题中无明显的区分与标准,出现纯学术化现象。此外,传统的导师理念也影响到对校外体育硕士学位论文通信评审的结果。

2.6学校、社会的轻视化

学习周期短、就业速度快、学历水平高是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目前社会上仍有许多人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型学位,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培训形式,这种轻视体育专业学位质量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学生就业。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般原单位会继续留用,甚至有升职的机会;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无职业背景,他们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拿到文凭,从而顺利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体育硕士缺乏认识,不了解体育硕士的培养类型及与学术型的区别,出现对体育硕士的认可度较低的现象。从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招生情况看,真正报考体育硕士的考生较少,许多学生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调剂而至,在生源质量方面处于劣势,这也影响到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部分学校称他们为“小硕士”,特别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了解不深,出现选择时轻视体育硕士的现象。

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

3.1重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强调通过教育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明确提出建立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的重要性。目前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在教育实践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教育实践过于形式化,这种没有严格制度保障的实践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效果不佳。根据体育硕士工作特点,培养单位需要结合当地教育资源,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规范、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体育硕士培养要求,保证实习规范与实效。各个院校应结合培养领域,在各类学校建立体育教学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体育管理部门及科研所建立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社区体育俱乐部或运动中心建立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此外,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与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与实践环节紧密联系,提高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各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体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并胜任体育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从图1中可以了解到各个专业领域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导向,每个职业都应具备其相应的职业能力,如:体育教师职业需要具备运动技术能力和教学实践技能;教练员需要具备指导运动员训练、比赛、恢复的实践能力;社会指导员需要具备必要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与大众健身指导与健康管理实践能力。

根据指导方案,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较为明确,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指导大纲》的出版,从课程说明、教学内容确定、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度、考核及参考文献等均进行详细阐述。各培养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各领域特色课程体系。如: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教师培养优势,建立符合体育教学领域的课程体系;体育院校充分利用教练员培养优势,建立符合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体系;综合性大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体育硕士所设置领域建立特色优势课程体系。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先进性”,这要求体育硕士课程内容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科技前沿,并能联系并反映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3.3提倡学位论文多样性,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体育硕士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学位论文也理所应当要体现其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要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领域的具体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在形式上更加提倡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实践案例、赛事实施方案等,这些类型的文体、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具备更强的应用性与实效性。在提倡专业学位论文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为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标准化提供制度导向与保障。面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快速发展的现实,强化专业学位培养意识,建立合理的、统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实际上已迫在眉睫。在具体的标准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选题的新颖性与实践性、理论的扎实性、论证的逻辑性和写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调查调研的科学性、技术方法的进步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3.4注重导师队伍建设,转变导师培养理念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根据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习特点,采取“双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短期内体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尤其是已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第一导师,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转变学术型指导理念,达到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条件;另一方面,积极挖掘体育领域社会人力资源,包括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优秀教练员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体育硕士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导师的应用型教育理念,按照应用型专业学位标准进行培养,分工侧重明确,校内导师侧重于“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应用实践”。虽有所侧重,但是2位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即从研究生入学选定导师后,两位导师应该通力协作,全程负责好学生的学习、培养、实践、论文等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校外同行很有造诣的实践者,如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达到一定的指导水平,也可聘任为第一导师。

3.5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着严格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是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处于同—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教育,是对我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种改革和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所趋,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旨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同等地位等问题。现阶段,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培养单位需要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研讨会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宣传体育硕士的重要意义、社会价值及人才培养的优势,以提高社会对体育硕士的关注度、认可度和支持度,为体育硕士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硕士,报考体育硕士,克服生源相对短缺的不足,提高体育硕士生源质量,改变社会对体育硕士重“学”轻“术”、重“学历”轻“能力”的错误认识。

3.6构建合理质量评估体系,提高体育硕士培养质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人才培养系统,它是一个环形通路,即从培养目标出发,在必要条件的支撑下,经过内外协作的培养过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社会对体育硕士培养的质量和要求进行评价、反馈以及提供外部协作,培养部门再据此调整培养目标,如此循环,在此过程别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招考入学、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师资队伍、支撑条件、外部协作、学位论文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会影响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每一个环节的改进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样的一个复杂培养体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就要始终以培养市场和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既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指标,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对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考虑社会认可度、用人单位意见等评估指标,强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总体社会声誉的联系,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篇9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一、外文文献来源

(1)从《2010年SCI收录体育期刊目录》和百度提供的《国外体育类核心期刊》选取12种英文期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The sport psychologist》《Quest》《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Journal of sport economics》《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通过查阅以上英文期刊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有9篇内容涉及体育场馆运营成本。

(2)国外出版的有关体育场馆管理方面的著作3部,内容涉及体育场馆运营成本。

(3)国内的学位论文和出版的专著2部,内容涉及美国等国外体育场馆的运营成本。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一是较早意识到体育场馆的环境成本问题。1993年丹麦的Soren Nagbol就在《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上撰文指出,哥本哈根新建的国家体育场改变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以后,Judith Grant Long(2005),Jay Scherer and Michael P. Sam(2008),Sebastion Uhrich and Martin Benkenstein (2010)等均在各自的论文中提到体育场馆运营的环境成本问题。

二是对体育场馆运营的各个环节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涉及体育场馆运营成本的所有研究内容。Eric C. Schwarz, Stacey A. Hall and Simon Shibli(2010)认为,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包括设施运营管理、设施服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三部分。其中,设施运营管理包括设备和场地运营、保养和维护、更改管理、库存管理、能耗管理、垃圾管理及回收、环境管理等;设施服务管理包括安全、票务、停车、内务、特许、前台、业务管理等。John L. Crompton, Dennis R. Howard(2013)认为将纳税人的钱用到体育设施上的成本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和外部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是政府的实际支出,它包括活动成本、土地和基础设施成本以及经营和维修费用。隐性成本是纳税人看不到的花费,如预先决定的房地产税款、资本成本的战略性低估、置换成本、纳税人与受益人之间不公正的联结。外部成本是地方管辖权界限范围之外纳税人所承担的成本。

三是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内容的界定各国不一致。美国罗切斯特边界运动场的运营成本包括运动场的租金、管理费、保养和维护费、能源费、保险费、外部服务、折旧、停车、纯净水税、活动、办公与其他、职业费等。新西兰西太平洋体育场的运营成本包括活动运营支出、维护费、人员费、托管费、资产处置损失、审计费、运营租赁支出、其他运营支出等( 陈元欣,2014)。

四是体育场馆运营成本降低的方法均很专业。美国的体育场馆大多引入专业体育经理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场馆维护;少雇正式工,多雇临时工;场馆运营专家就场馆的节能、降耗、环保等与场馆建设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等(刘冬梅,2009)。

五是根2006年SSCI收录的国外会计学专业的期刊目录,查阅《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等五种英文期刊2010至2016年发表的论文,尚未发现专门研究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和闲置成本问题的文章。

六是国外体育科学前沿主要集中在运动成绩、运动心理、儿童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健康、运动疲劳、运动恢复、运动生物力学、橄榄球运动损伤等领域(王琪等,2010)。因而,国外对体育场馆运营成本的研究也是附属性的,即论文主要论述如何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附带提到运营成本问题,国外对体育场馆运营成本的研究依然表现为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Amber Wiest & Ryan King-White,“Selling out (in) sport management: practically evaluating the state of the American (Sporting) Union,”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18, no.2(March 2013):200-221.

[2]Rick Eckstein and Kevin Delaney,“New Sports Stadiums, Community Self-Esteem, and Community Collective Conscience,”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vol. 26,no. 3(August 2002):235-247.

[3]Judith Grant Long,“Full Count: The Real Cost of Public Funding for Major League Sport Facilities,”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 vol.6, no.2(May 2005):119-143.

[4]Timothy B. Kellison,“Book Reviews: Public / private partnership for major league sports facilities,”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 vol.15,no.4(August 2014):420-423.

[5]John L. Crompton, Dennis R. Howard,“Costs: The Rest of the Economic Impact Story,”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vol.27,no.5(September 2013):379-392.

[6]Sebastion Uhrich, Martin Benkenstein,“Sport Stadium Atmosphere: Formative and Reflective Indicators for 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vol.24,no.2(March 2010):211-237.

[7]Seunghwam Lee, Hyun Jae Lee, Won Jae Seo, Chris Green,“A New Approach to Stadium Experience:The Dynamics of the Sensoryscape,Social Interaction, and Sense of Home,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vol.26,no.6(November 2012):490-505.

[8]“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Sciences 2008,”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vol. 26, Supplement 2(November 2008):s1-s143, Published online: 7 May 2009.

[9]Jay Scherer, Michael P. Sam,“Public Consultation and Stadium Developments: Coercion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Debate,”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vol. 25, no.4(December 2008):443-461.

[10]Eric C. Schwarz, Stacey A. Hall and Simon Shibli, Sport Facility Operations Management, Elsevier Ltd.2010.

[11]Richard F. Mull, Brent A. Beggs, Mick Renneisen, Recreation Facility Management, Human Kinetics,2009.

篇12

1.2强化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首先,对教学进行实践训练,哈工体育大学针对体育学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便是体育师资,那么教学的能力便成为了培养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想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保证实践能力持续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让研究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其明白教师这一角色的责任。经过学习后的第二阶段,就可以在引导下为本科学生进行5-7周左右的教学实践,但要保证以教学进度为前提来备课,通过教案为大纲来上课,研究生的教师则要对全过程加以指导,这一环节的成绩最终要记录学习档案之中;第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为4-6周的时间,通常在第三、第四学期展开。社会时间活动必须要写实践报告,并交予学院备案,记录学分;第三,实践竞赛。组织完成1-2项校内外的相关工作,学院教师担任裁判,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第四,每个研究生必须每学期参加讲座与学术报告,至少2次,在学生毕业之前,参加校内外体育部报告会的次数不低于2次,并提交相应的学术学习手册,由导师审查签字,记录学分。

2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问题

2.1.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哈工体育大学中的体育学教导教师多数是本科教师,多数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资格与能力参加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导致教师自身教学压力大,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中。而具备能力的教师则压力更大,不仅要负责课程,还要负责实践、论文等工作。

2.1.2招生持续性问题哈工体育大学近几年呈现出的研究生招生分数较高,始终没有降低,并且与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形成的结果便是报告人数越来越少。

2.1.3课程设置问题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

2.2针对体育教育改革所需采取的解决措施

2.2.1强化师资团队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

2.2.2提高招生持续性必须要针对师资力量团队进行扩充,并且采取评职考核的政策来鼓励教师,每年引进优秀的教师以及师资团队,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持续为体育学研究教育团队提供支持。

2.2.3科学设置课程科目学科想要发展,首先学生源就必须要充足,所以,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问题,需要利用招生政策加以支持,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即便是区别对待也要以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情况下,来降低分数,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实现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