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17:25: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媒介融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具备优秀的新闻策划能力新闻策划能力是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从业能力,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对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当新闻编辑在面对一个新闻事实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该新闻事实是否适合通过多种媒介综合报道,在报道形式上是否符合多角度制作的要求,怎样让该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实现最大化等等。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编辑,不仅要具有多媒体策划的理念,还要具备多媒体策划的能力。新闻编辑在制作新闻策划书时,不仅要有相对完善的总体任务,还要将总任务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并对子任务有清晰明确的标示。一份优秀的新闻策划书除了要包含受众调查、制作周期、预期效益等基本内容外,还要将各个子任务所需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一一列出。对于各种传播媒介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成本,新闻编辑都要十分熟悉,并能根据各自的特点将新闻策划做成适合多个媒介的形式。新闻编辑优秀的新闻策划能力能够实现各媒介之间的完美对接,降低协调成本,并提高新闻编辑自身的工作效率。
(二)优秀的海量信息掌控能力在网络时代之前,人们所能掌握到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逐渐地增多起来,而在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之后,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随着信息的泛滥和媒介融合的发展,新闻编辑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记者采访后完成的新闻稿件,网民的博客、微博,以及作者投稿的邮件等都变成了新闻编辑的素材来源。信息量的增大所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不同的媒介对新闻素材的要求也不同,基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新闻编辑在素材选择和编辑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面对海量的信息,要求新闻编辑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能够识别出信息的真伪。
(三)转变为一专多能型编辑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工作不再具有独立性,而是会与其他媒介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产生交叉,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新闻编辑除了具备基本的编辑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使自身转变为全能型的新闻编辑人才。新闻编辑所需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几方面: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的资料,图像编辑能力,视频剪辑能力,音视频混编的能力等。新闻编辑只有努力地将自己转变为一专多能型的编辑,才能更适应媒介融合对新闻编辑的要求。
(四)具备产品形态创新的能力媒介融合之后,新闻编辑在稿件选择上有了比较大的自,但是相应的,新闻编辑的稿件处理能力要求也就提高了。新闻编辑在对稿件进行处理时,要具有异常敏锐的判断能力,并且还要具备思维创新能力。在实际的稿件处理中,新闻编辑要根据不同的媒介特点对稿件进行符合要求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传播效果。新闻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具备创新能力,对新闻产品的形态进行创新,为受众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
首先,消费主义的冲击。女性天生就喜欢购物,并且其消费欲望很大,而许多电视台充分意识到了女性这一特点,于是在创办女性电视节目时主要将女性消费的增长作为出发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台的女性节目类型,既体现了家庭、情感、时尚等,又显现出强烈的商业性质,尤其是时尚类的女性电视节目,其商业性更加明显,节目从播出到结束,无不充斥着强烈的广告色彩,并且刺激着女性消费的欲望。电视台通过播放时尚类女性电视节目,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而且也得到了广告商所提供的巨额广告费用,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女性电视节目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失去了节目创办的本质,这不利于女性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
其次,电视传媒的环境压力巨大。电视传媒需要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也需要在多样化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一,收视率的影响。收视率的多少能够直接影响一个节目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传媒竞争日益激烈,而收视率作为判定一个节目未来命运的重要标准,这一评价标准虽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电视传媒就是以此为依据的。第二,节目类型多样化间的竞争因素影响。伴随我国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节目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而女性电视节目也相对较多。媒体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以经济为导向的,所以媒体节目类型多以娱乐性、趣味性为主,这代替了电视节目应具有的教育性、受益性本质。节目竞争压力过大,电视节目只有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才能在竞争中更好的发展。因此,电视节目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发展的,并不是为了受众接受电视节目而发展节目。
最后,现代女性失去自我。在消费社会来临的时代,更多女性容易满足,从而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而,媒介融合趋势下,几乎所有的电视台创办的女性电视节目都会树立一个成功女人的形象,可以兼顾家庭和事业,这也给众多的受众女性带去过重的思想负担。现代社会中,女性既要像男人一样工作,获取社会的身份和地位,也要在家庭中挣扎,所以想要使两者权衡是有难度的。众多女性不知如何协调家庭和事业。因此,致使女性在新时代迷失自我。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女性电视节目突破桎梏的对策
第一,将女性电视节目创建成公共频道。面对众多的女性电视节目都趋于利益化和商业化,我国为了促进女性电视节目更好的发展,需要积极的创建真正意义上服务女性的公共女性频道。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更多的媒体媒介手段会给女性带去福音,为女,所以电视媒体也应试图做到真正服务女性。首先,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女性电视节目,在其运营过程中总结合理的因素,做到电视节目和公益事业的完美结合。其次,避免单纯地追求利润过程中,对女性人权的忽视,使节目中存在损贬女性的内容与环节。[5]
第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电视台更好的创办女性电视节目,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使舆论环境更有利于女性节目的发展。首先,完善女性电视节目的网络监测系统,建立社会监控体系。通过对女性电视节目的监测,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女性节目的播放情况和受众的喜好程度。其次,贯彻男女平等的思想和政策。性别的观念一直贯穿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所以,许多人的心中仍存性别的观念,这不利于女性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因此,我国需要更努力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促进女性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
第三,增强女性节目传播的影响力。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释放出了更强大的能量,从而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女性电视节目的创办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够给女性受众提供一定的选择空间,也有利于女性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虽然许多电视台能够创办女性电视节目,但是节目更加利益化,失去了节目播放的本质。因此,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手段,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女性电视节目进行公益性的传播,使其更具影响力。
第四,积极宣扬女性意识。目前,我国的女性电视节目都过于商业化、庸俗化,这些不良影响因素在女性电视节目中的蔓延,不利于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开展女性电视节目,应该积极宣扬女性意识,使受众女性提高自主意识,引导女性们做一个不崇洋媚俗,面对生活有主见、有追求、有素质、有文化的新时代女性。
1.2网络化共建为时政新闻的传播奠定了新的优势在当代世界时局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仍在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由此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呈现出新的美好前景。在媒介融合此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为媒介融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在此根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做简要概述。众所周知,视频是电视传播各种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先天的优势也使得通过电视传播新闻始终在各种媒介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于此同时,电视新闻的传播还包含了音频、图像和文字,这种各方面媒介手段相结合、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闻传播方式更有利于大众的接受,也有着更加明显的传播效果。当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媒体组织开始拥有更为有序的明确分工、合作,时政新闻的有效传播也更为显著。在时政新闻传播之前,又涉及到了时政新闻的制作。无论哪一年,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会时常有重大的新闻或者历史事件涌现出来,奥运会、世博会、世界经济危机等,从这些新闻报道来看,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些许相似的特点:网络媒介推动着这些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并且看似星星点点的非官方的媒体在网络消息的采集等方面都提供着重大的线索,他们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充分可行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优势,进而搜集正确的报道角度、挑选合理的素材、选择简单有效的报道方式,通过网络中网民对报道主题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时政新闻更具有趣味性、丰富性,更能够贴近民众,也有利于报道往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更具有代表性的方向发展。然而,时政新闻的制作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拿来主义”,尽管在当今媒介日趋融合的背景下,仍然有网络、广播等同质化的问题,但是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发轫期,因为这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当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发展趋势日益激烈,网络化共建的优势也将逐渐表现出来。如此一来,时政新闻制作的内容的说服力将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种传播方式。
1.3时政新闻的传播要求媒体多向度并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内容和方式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化的不断影响,我国时政新闻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是向大众文化转变,从意识形态方面影响受众的日常生活。这种大众文化极大的降低了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趣味性,严重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其消极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由此,传播礼仪的作用逐渐彰显出来。首先,从传播礼仪的角度来看,若想抵御大众文化对时政新闻的消极影响以下两个重要途径缺一不可。1)时政新闻的源头;2)传播时政新闻的机构。对于第一个方面来讲,政府机构若想保证其自身的权威,就必须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在政务礼仪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免更深层次的造成致命的硬伤。而另一个方面,时政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够以讹传讹,同时也有义务甄别来自网络上的不实的言论,以提高网络上新闻的真实性。否则由此源头衍生出的时政新闻就没有过多的权威性、神圣性可言了。注重传播礼仪的另一个优点有关于人际关系的传播,即在收集有关时政新闻的材料和传播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应该与受访者进行融洽的交流,这不仅能够更大限度的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材料,还能够传播时政新闻在受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使得传播的效果更佳理想。时政新闻的传播观念不仅要注重传播礼仪方面,还要考虑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在时政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最反感的就是其内容的枯燥无味,传播方式的古板老套。而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就是建立在时政新闻制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满足各类受众对时政新闻的接受习惯和条件。其指向性和普及性使得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2.商业视频网站类纪录片产业主体表现积极从互联网诞生到媒介融合加剧,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纪录片像影视剧一样从传统电视媒体和影院中走出来,与网络媒体迅速结合。由于具备较为完全的商业属性,加上互联网具有的“长尾”效应,商业视频网站向几乎所有类型的影视产品张开了怀抱,纪录片也身在其中。2009年以来,搜狐视频、爱奇艺视频、网易视频、乐视网、凤凰网、腾讯网、激动网、酷6网等视频网站都开通了纪录片频道,2013年土豆纪实频道、新浪纪录片频道也已开通。这些商业视频网站几乎都与国际国内知名纪录片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能够提供大量的经过初步分类的纪录片在线视频;尝试推出自制纪录片反向输出的传统电视机构以及其他新媒体。以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和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为代表的商业视频网站积极参与纪录片产业内的各种活动,以确立身份和树立品牌。2012年,搜狐纪录片频道支持了广州纪录片节及第十八届中国纪录片年会;2013年,爱奇艺在中国国际纪录片节上成为首席官方合作网络视频媒体,举办了主题论坛;2011—2013年,爱奇艺成为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合作媒体。这一系列公关活动足以证明,商业视频网站类产业主体十分看重纪录片所负载的商业价值,并希望成为纪录片产业中的重要力量。
3.播出渠道融合为主要融合模式在视频播出渠道融合、生产渠道融合、营销推广渠道融合、产业化综合渠道融合这几类中,最主要的融合形式是播出渠道融合,即电视、电影纪录片向视频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直接输出,或者新媒体直接引入电视纪录片栏目,根据电视节目的进展实时更新。纪录片在互联网渠道重新获得了更多关注,单片出现上千万的点击率比较常见。
二、纪录片产业媒介融合实践中的问题与缺陷
媒介融合是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良机,也是其快速成熟的突破口,但是我国媒介融合的整体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进入媒介大融合的高级阶段。纪录片和其他品类的影视节目一样只能在现有的媒介融合阶段进行各种自发的、初步的、浅层的摸索,加上纪录片自身市场化的速度落后于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其他类节目,产业链一直处于断裂的状态,所以纪录片产业在媒介融合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缺陷,阻碍着纪录片产业实现更为快速的发展。
1.停留在初级层次的战术性融合战术性融合(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是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与新媒体(互联网、手机)之间在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与合作。①这种融合并不涉及媒体所有权合并,而是属于比较浅层次的融合,因此称之为“媒体互动”更为准确。②从当前纪录片的融合实践看,渠道融合是主要的形式,达成这种模式的基本手段就是各电视台将纪录片或纪录片栏目网络播映权直接出让或出售给各类有视频播放功能的网站,这样纪录片能够继续扩大影响并逐步实现再次盈利,网站也能够满足更多受众的收看需求。这就属于媒介融合中浅层次的战术性融合阶段。“通过所有权的合并,媒体融合将进入更深的层次,那就是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ofMediaOrgan-ization)”③。“组织结构性融合的特点是一个传媒公司或者集团同时拥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形式,各媒体之间在统一的目标下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开发与整合,各媒体平台协同运作,使媒体公司或集团产生1+1+1>3的效果。”④就我国当前的管理机构而言,同时管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站的情况已经很常见,但这些媒体大多各自为政,缺少真正的互通互融。同时,由于电视台的自办网站也因其国有性质而不必参与像商业网站那样残酷的市场竞争,在集团中具有“圈地新媒体”“服务电视台”的附属性质,缺乏新媒体思维。所以,除了上海、湖南广电集团等少数进行了产业经营性资产剥离、走在市场化前沿的广电集团外,大部分广电集团即便是有媒介融合的架构,也仅仅停留于战术性融合层面。传统媒体和商业化运营的视频网站之间组织性融合暂时不可能实现。涉及纪录片层面,由于纪录片不像电视剧和真人秀、综艺节目那样制播分离机制比较成熟,电视台自制自播的情况更为普遍,所以其媒介融合实践更典型地停留于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即战术性融合阶段。纪录片产业跨媒介、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和重组、进一步从产业运营向资本运营转变、从内生性增长向外延型扩展转变,构造运行新机制和产业发展新框架,这对纪录片产业化会形成巨大的驱动作用,这种融合才是真正的纪录片产业层面的、高层次的融合。
2.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省市级电视频道中,纪录片栏目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悬疑之风继续蔓延,社会类与历史类栏目数量也居高不下,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观点、内容、视角居然都‘不谋而合’。”⑤互联网能实现海量存储,很多纪录片栏目为了扩大影响力,纷纷选择互联网作为重要平台,互联网业也乐于迎合纪录片受众,用较小的投资换回批量的纪录片资源。由于视频网站往往打包购片,网站间资源大同小异。用户可以在多个网站上看到同一部纪录片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导致互联网播出的纪录片,尤其是栏目类纪录片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见下表。
3.融合式纪录片产品盈利模式模糊视频网站兴起之后,出现了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产生于美国的HULU模式,这种模式是购买网络播放权,以视频点播方式提高浏览量,以页面广告作为主要盈利渠道;另一种是点播付费的盈利模式。在我国HULU模式比较常见,这是目前受众不能大范围接受付费模式背景下的现实选择。爱奇艺纪录片频道、搜狐视频、优酷纪录片等主要通过HULU模式进行运营,即购买正版高清影片版权并免费提供给用户观看,通过广告收入支撑网站运营。可见,广告是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的广告盈利情况虽然较前几年有所好转,但成本依然很高,广告市场规模偏小,依然普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纪录片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未给新媒体带来真金白银的明显利润增长。⑦优酷网、搜狐视频、爱奇艺纪录片频道都开始尝试会员制和个人付费模式,但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并未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从内容上看,纪录片相对于影视剧、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依旧是小众类型;网站缺乏足够有震撼力的独家资源吸引付费;电视媒体及视频网站长期的免费收看模式也使受众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付费点播模式。商业定制也是一种盈利模式,很多视频网站开始尝试。比如爱奇艺与荣威共同推出大型高端定制纪录片《梦回滇缅》、与尊尼获加品牌合作的《语路》微纪录片系列;凤凰视频的商业定制微纪录片等等。虽然这类纪录片规模并不大,但这种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然而这种模式的传播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4.融合式营销意识不足目前,我国纪录片虽然在渠道融合层面的实践已经十分普遍,但对于融合后的营销却缺少系统性的探索。对于传统电影、电视媒体而言,其拍摄的纪录片并没有营销压力,能够播出即可,长期未按市场机制运营,这导致纪录片在国内营销的意识不足、观念落后。当前,纪录片营销虽然已起步,但发展比较缓慢。纪录片专业营销公司尚未出现,缺少系统规范的市场营销规则和行业机制。纪录片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法上缺乏创新,在营销渠道上缺乏拓展,在合作模式上缺少探索。⑧比较成熟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整合营销实践已经能够充分地利用融合渠道及丰富的营销手段、方法进行全媒体营销,而纪录片的融合式推广基本上处于在电视上播个片花或在电视报上做个介绍,或者在网站上把视频截图置顶推荐或者由各种相关微博微信做个预报或推荐,整体上处于零散、偶然、消极的状态。将电影、传统电视、新媒体整合在一起的纪录片营销案例尚不多见。
5.媒介融合实践整体较为薄弱除了视频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当中纪录片的播放仅停留于渠道的提供,内容建设远远逊色于商业视频网站,这归因于此类新媒体建设主要由传统电视媒体机构所把控,内容建设必然依附于传统媒体。例如,从IPTV的存储来看,现存的纪录片主要以传统电视栏目的形式引入,如《真实25小时》《国家地理》《档案》《往事》《传奇》等等,虽然不同区域引入栏目和运营机构的合作方有直接关系,但栏目基本上来源于传统电视台。以上新媒体纪录片存储量较少、分类也欠规范。比如,北京IPTV的纪录片的存储量虽然远远高于一些二线城市IPTV的存储量,但检索起来比较困难,没有进行精细和规范化分类,单片和栏目混杂在一起,还充斥着很多非纪录片资源。这说明除互联网外,其它新媒体媒介融合实践还十分薄弱。
数字技术的出现对于媒介生态的改变是明显且巨大的;而且这项传播革命仍然在迅速地推进与演化之中。面对数字技术的重大冲击与快速扩展,既有媒介的经营势必遭受重大的挑战。如何力挽狂澜,自然是媒介经营者必须积极面对的课题。媒介融合就是这种时空背景下的产物;强调的是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跨媒体的资源整合,以强化现有媒介的生存与竞争能力。这方面的思考与研究近年来成为媒介经营的研究重点。
然而,不论以哪种方式进行融合,其主要诉求仍然在于资源效率的提升;(AndrewNachison,2001)而没有对市场结构的变化,作出太多的探索与因应。这样的取向是危险的,因为当市场结构与市场边界都已经改变或重划的时候,不根据现况进行策略调整,就直观地将解决方案设定为资源效益的提升与费用的节省之上,就很可能会因为策略的偏差而陷入资源虚掷的窘境。因此,对于市场结构的探索,及进行经营策略的修订,应该是比资源整合更为优先的议题。据此,媒介经营的探索应该以市场的改变为观察基础,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为策略修改的方向,然后透过媒介融合作为绩效提升的手段,才能真正为媒介经营效益的提升作出实质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思索,在思索如何进行媒介融合之前,针对未来媒介经营的探索至少应该包含下列层面:(一)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二)竞争层面与竞争对手的变化,(三)媒介经营战略的思考,(四)主要策略行动的建议。
一、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
回顾媒介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媒介产业的结构变化,多与传播科技的重大发明关系密切。具体言之,没有印刷术(Printing)的成熟,纸质媒介就无从产生;没有菲林(Film)的问世,电影工业就无从发轫;没有模拟(Analog)技术的发明,广播与电视就无法成为现实。当然没有数字技术(Digital)的诞生,互联网也就无从着床与成长。(让•诺埃尔,2007)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发明之前,每次传播科技的变革虽然都会改变媒介生态,并且重新划分媒介市场,但是这些传播技术各有其局限性,因此新生媒介无法完全取代既有媒介。正因为这样,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介产业的竞争基本上是同类媒介之间的捉对厮杀;即报纸与报纸竞争,广播与广播互比苗头,电视与电视相互比拼。
这种因为技术壁垒而形成的市场区隔与竞争态势,在数字技术发明之后,至少在理论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1、数字技术能够将各种类型的传播信息转化成为统一的数字格式加以储存与传送(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并且可以在同一接口上,还原为原本的信息格式,同时呈现给信息受众;并且这种数字格式的信息可以长久保存于互联网和数据库之中,供全球网民随时主动取阅、复制、收藏与转发。
2、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个人计算机系统,让长期以来处于被动的信息受众,具备了主动发送信息的能力。这种转变让长久以来,以专业人士为范围的媒介竞争发生了改变。更具体说,在茫茫网海中的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因为散发了吸引受众的信息,而迅速地成为广受欢迎的信息来源,并且可能因此名利双收。
3、数字技术带来的设备变革,让信息传递几乎不用成本。尽管互联网的建设与维持费用十分惊人,但是这笔费用却是由网络平台的经营者与全球网民共同分担,因此任何信息的产制者都能够以几乎不花成本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特别是互联网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功能,更是让任何类型的信息产制者(包含:专业与业余,持续性与间歇性)都可以随时主动出击。(戴维•史陶,2004)这种改变打破了进入媒介产业的财务门坎,让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建构自己的媒介组织和受众社群,因而对现有的各种专业性媒介造成了巨大的营运威胁。
4、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爆炸,让专业性媒介的重要性日益下降。专业性媒介是透过信息产制与递送来赚取利润的事业单位。为了创造信息的价值,专业媒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来搜集、撰写与编制各种信息成为商品。但是,不论组织规模再大,资源再丰沛,都无法与广大、匿名且充满各种不同专业技能的网民相比,尤其网民并不是固定的职业,而是各种社会专业人士的另一种身份。(翟本端,2001)尤有甚者,网民并不依靠产制与散播信息为生,且没有必须产制信息的义务,因此往往是在信息与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极度相关的状况下,才会主动出击。尽管这种信息产制与发送方式在组织性与时效性上,仍难与专业媒业媲美,但是在信息的专业性上,有时比专业媒介所涵盖的层面更广,更深入,也更精确。
透过上述对于数字技术的研析,可以发现数字技术的发明是对传播设备,信息产制技术、信息发送方式及媒介经营环境等层面,所同时发动的一场根本性的传播革命;而这场革命牵动的层面不只是媒介组织的内部变革,而是对媒介组织的存在方式所展开的一场严峻挑战。
二、竞争层面与竞争对手的变化
虽然媒介在社会体系中,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角色,但是纯就经营层面而言,媒介与其他产业相同,无法规避财务压力的制约,因此开发与维持资金流的顺畅自然是研究媒介经营的首要议题。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任何产品如果可以为组织带来金流,就表示这项产品的质量、功能与价值被市场所接受。相对于此,则表示不具备市场价值。(查尔斯史,2003)再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商品带入的交易金额大于投入的资本,就表示有效投资。相对于此,则代表无效投资。在有效投资的状况下,即使资源的使用较为浪费,充其量也只是收益的衰减而已。但是,在无效投资的状况下,则无论资源被多么有效的整合与运用,也会因为没有市场,而产生不了任何收益。(刘凤鸣,2005)
现实的状况当然比这个简单的陈述复杂的多,因为同类商品的供货商有许多,因此只有具备竞争力的厂商,才能因为获得市场的支持而存续与发展;至于不具备价格、功能、品牌或质量优势的供货商,即便市场存在,也难免被淘汰的命运。这样的逻辑固然更为周延,但是却没有将环境的变化纳入考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不断地被消灭与重生;市场的边界也不断地被争夺与重划,因此以既有产业边界内的对手为竞争对象的思维已经不敷使用。事实上,现代科技的发展结果常常是创造一些新兴产业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产业的衰败。对于新兴产业而言,规模再小也是生机无穷;但是就衰败产业而言,则常常是大鲸鱼跟小虾米一起灭亡。(金伟灿,莫伯尼,2005)
为了提升竞争力的分析高度,竞争力大师麦可•波特(MichaelPorter)建构了著名的五力分析模型。(麦可•波特,1998)他认为企业不但需要注意既有的竞争对手(existingcompetitors),更不可以忽略潜在进入者(potentialentrants)、替代者(substitutes)、供货商(suppliers)和买主(buyers)的影响力。从麦可.波特的理论,可以很容易理解录音机、八厘米摄影机、录放机为何迅速消失。用相同的理论架构来分析媒介产业,也可以清楚地理解为何当互联网用户急遽上升的时候,各种既有媒介的经营会压力日重。
在五力分析模型的架构之上,波特进一步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三种通用策略,分别是:全面成本领导策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异化策略(differentiation)与焦点集中策略(focus)。全面成本领导策略的重点就是追求最低成本的策略。这个策略的核心与媒介融合的要义基本相同,都是透过资源整合与效益扩张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不过,全面成本领导策略往往是企业在遭遇市场滑落或是激烈的价格竞争时,才会实行的策略。差异化策略的重点在于利用各种方式,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与众不同,因为无法接受替代品而对企业产生忠诚度,进而使得竞争力能够提升。对于注重品牌策略的企业来说,差异化策略是他们的策略核心;其要意是透过展现各种层面(质量、功能、质感、知名度)的不同与卓越,来规避价格竞争的压力。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个策略就是透过强化产品的附加价值来强化企业竞争力的策略思维。(菲立普•科特勒,1993)焦点集中策略则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是遭逢重大市场变革的大型企业所设计的策略,其核心概念是透过锁定特定目标或自己的核心专长来提供服务或产品,以降低风险及增加效益。例如:当全球争相进入庞大的计算器市场时,英特尔选择焦点集中策略,集中资源成为全球中央处理器的龙头。(提姆,1998)
根据波特提供的三种策略来分析媒介经营,可以发现媒介融合的取向,其实就是全面成本领导策略的延伸。这种策略取向固然表面上对于以大众市场为目标的媒介产业十分合适,但是却没有对产品的差异化与市场结构的变化做出太多的思考。事实上,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来看,媒介经营如果能够创造出差异化,是可以掌握市场,产生经济效益的。例如:在互联网已经大行其道的时候,苹果日报于2003年在台湾开始发行。透过独特的编辑政策与版面设计,立即获得广大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对于苹果日报的批评始终不断,但是丰沛的收入却不得不让其他媒介眼红。同样地,当各家有线电视流血厮杀,竞逐日渐萎缩的广告收入时,HBO大胆放弃广告市场,首创“全天候,无广告”的电影滚动播映模式;结果大受欢迎,成为最成功且收费最贵的电影有线频道。(彭吉象,2006)
相对于此,许多历史悠久的媒介,却因为抱残守缺,一成不变,而必须面对江河日下的营收与负债累累的压力。例如:号称历史最悠久的瑞典报纸——《邮政与国内新闻报》(PostochInrikesTidiningar)(北方网,2006),具有九十年历史的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的晚报——《首都时报》(CapitalTimes)(北方网,2008),具有七十几年历史的中国党报——《中央日报》(南方周末,2006)都纷纷停止印刷版的发行,只保留了网络版的持续发行。与甫上报架、即被横扫一空的Vogue时尚杂志和壹周刊相比,这些报业老兵必定为自己的无力回天而潸然泪下。更可悲的是当这些老牌媒体的香消玉殒根本无法引起关注与同情。例如:《纽约时报》的发行人沙兹伯格接受以色列《国土》报访问时说:“《纽约时报》正处转型期,转型之旅的终点就是停止印刷纸张形式的《纽约时报》。”他说:“我真的不知道(印刷版的)《纽约时报》会不会在5年内停掉,但你知道吗?我根本不在乎(这件事)。”(中国评论新闻网,2007)
再就焦点集中策略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发现过去媒介以匿名大众为目标顾客的“大市场理论”已经逐渐失效。反而是那些针对某些族群的特殊需求,或是以满足社会大众某方面兴趣为目标的媒介能够屹立不摇。例如:英国的太阳报就是以追逐名人的私生活为主要诉求的报纸。尽管该报强调的“狗仔文化”饱受各方抨击,但是营收的不断扶摇直上也是不争的事实。(郑保国,2004)此外,在加拿大率先推出新闻播报之后,英国、美国、日本都认为市场潜力广大,而纷纷起而效尤。(北方网,2006)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媒介都必须放弃立场,走回“黄色新闻”的老路,但是却点出了未来媒介的经营不能只专注于信息的产制与发送而已,而是必须同时与社会大众的某种需求相结合。
三、媒介经营战略的思考
这是个快速变动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组织可以永远屹立不摇。除了奇异和国际事务机器等极少数的企业之外,过去许多名闻遐迩的国际级企业,例如:迪吉多计算机(彼得•圣吉,1994)、王安计算机(陈中兴,2007)等,现在都已经积弱不振了。造成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不是资金、技术和品牌,而是忽略市场的策略失误。媒介经营也是一样。根据市场所进行的策略思考往往是决定兴衰的关键。如果迪吉多计算机的创办人兼总裁欧森(KenOlson)不要武断地认为全世界只需要五台超级计算机;如果王安计算机不要乎视随机存取内存的市场前景,今天全球计算机市场的状况不会如此。同样地,如果媒介经营者忽略互联网的优势,或者是找不出因应的对策,那么就很可能被市场淘汰。
蓝海战略就是在这种思维下被建构出来的。金伟灿和莫尼伯(Kim,W.Chan&MauborgneRenee)认为,在既有疆界里的竞争,势必因为同构型过高,而让产品与服务失去特殊性,于是造成价格竞争,利润降低,最后厂商彼此厮杀,血流成河,让整个市场成为“红海”一片。败者固然退出市场,胜者也元气大伤。因此,他们建议跳脱既有思维,藉由重划市场边界的作法,找出新的需求,才能让自己摆脱竞争,悠游在清凉的“蓝海”之中。他们并举出太阳马戏团、星巴克咖啡、西南航空、黄尾袋鼠葡萄酒、四季饭店等快速窜升的企业为例子,来印证他们的理论。质言之,蓝海战略的核心概念就是主动重新划分市场边界;而不是等待市场的改变。同时,由于市场边界的改变,竞争对手与竞争方式也都会连带的改变。因此,蓝海策略可以说是藉由改变游戏规则,来赢得市场优势的策略。
这个道理对于媒介产业来说也是一样的。现在,既有媒介的主要竞争者绝对不是同业,而是互联网的经营者与骨干线路的提供者。先以报纸来说,当报业拼命降低售价与广告费的同时,互联网却是免费提供各种信息,而且速度更快,取得更方便,也可以复制与储存。再以电视来说,当电视台仍在拼命拉广告的时候,有线电视与互联网则是以抽成分红的方式,对观众进行直接销售,向厂商展现具体效益。广播电台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去,在网络广播提供的频道中,听众可以收听到几乎全球各个电台的播音。电影的情形更是让人担忧,除了网上免费下载之外,骨干线路的提供者也已经积极朝向随选电视(VideoonDemand,VOD)的方向迈进,观众可以透过以个别节目付费的方式,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观赏电影与电视节目。(彭群弼,2008)与此同时,手机也不甘寂寞,除了可以接收手机报,收听广播,下载歌曲,玩电动游戏之外,3G技术的逐渐成熟势必会与随选电视结合,对电视台的营运造成影响。(布兰登博格,2004)
根据墨尔(Moore)的创意扩散曲线图,可以知道任何新的创意与技术,在开展初期都只有少数的“创新者”会接受与使用;随着技术的成熟,“早期接受者”将成为市场扩张的基础,其后“早期主力消费者”及“后期主力消费者”会带动市场的移动,让新的创意与技术成为市场主流。不过,墨尔的研究也指出不管市场是否已经移转,总是还有部分的“后知后觉者”,很少使用或拒绝使用新的创意与技术。(SethGodin,2003)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有媒体仍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应该是新创意与新科技的发展与扩散过程仍然没有完成。但是,随着创意与技术的日渐成熟,既有媒介的市场虽然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势必大幅度萎缩。因此,执着于既有疆域的竞争策略,应该是无法振衰起敝的。
四、主要策略行动的建议
美国有句名言:“如果打不过他,就加入他。”(Ifyoucannotbeatthem,jointhem.)今天,虽然以互联网与手机为主角的新媒体仍然在蜕变与成长之中,但是对于既有媒体的市场瓜分已经开始。媒介经营者应该积极思考的是如何因势利导,而不是奋力抵抗。根据蓝海策略的理念,创新的概念不是将现有的产品与服务完全扬弃,而是根据未来市场的环境,找出自己的核心优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市场边界的移转。从这个理论来看,根据既有媒介的主要优势与劣势,可以归纳下列几个主要的策略行动如下:
1、信息搜集:既有媒介多是专业型的组织,信息采集的方式是系统化与组织化的。不过,再大的组织都无法将信息搜集的触角伸到每个角落,因此在信息的搜集能力上,是很难与广大如海的网民相抗衡的。但是,作为专业性的组织,既有媒介的工作者的确比缺乏专业素养的网民,在专业性及接近重大事件的方面享有优势。因此,既有媒介应该集中资源在网民无法接近的信息来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质量与社会公信力。至于,菲重要性的信息,可以参考西南航空的方式,(凯文•傅莱伯,贾姬•傅莱伯,1999)以“特约记者”或“义工”的方式,来降低运作成本及扩展信息的搜集面。
2、内容产制:既有媒介的工作者具有专业素养;而网民则具备巨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将二者善加结合就是改变现有模式的作法。换言之,将网民提供的信息,加以查证后,再以专业手法改写与编辑,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产制大量的信息。促使这种策略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采访力量与编辑力量的调整。
3、信息传递:固然“后知后觉者”仍然会坚守既有的传播管道,但是以互联网与手机为骨干的新媒体正在迅速扩张。由于新媒体的“平台”特性,各种传播管道(文字、图像、影像、声音)都会被整合,既有媒介在传播管道上,可谓疲态渐露。面对这种颓势,既有媒介如果仍然苦思待变,似乎不是明智之举。相对于此,从“竞争”思维转化为“竞合”思维,(布兰登博格,2004)应该才是较为可行的方式。借用麦可波特的产业链理论,既有媒介可以思考缩减过去从信息采集、信息产制、信息配送的一条龙作法,将自己定位为专业的信息产制者,与新媒体的平台共荣共利,而不是壁垒分明,一决胜负。
4、信息纵深:长久以来,既有媒介传播的信息都有消逝性的缺憾。通常的状况下,报纸的信息存活只有一天;广播与电视当播送完毕,就难以回溯;电影只要下片,就只能等待下次上映。数字技术发明之后,这些障碍迅速消除,也为既有媒介创造出另一片天空。从长尾理论的角度来看,在广大的阅听人中,其实有许多对过去资料的需求被忽略。以Rhapsody网络唱片行为例,经过调查,他们在网络上专门销售那些销量很少的音乐。因为所有的音乐销售场所,都把注意力放在畅销歌曲的销售上,Rhapsody反而可以独占那些只有少数欣赏者的音乐市场。虽然每首音乐的销售量很少,但是这也正是他们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取得音乐授权的筹码。透过庞大的音乐数据库,即便每首歌的购买者不多,但是加总起来,也可以创造极大的利润。(克里斯•安,2006)同样的道理,既有媒介长期以来累积的信息内容,可能正是一个未被发掘的宝库。透过与互联网结合,加上电子邮件、付费下载、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订阅及大量客制化等功能,原本储藏在媒介数据室里的信息,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产生价值的产品。
1.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截至2014年7月30日,发现研究“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287篇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策略》(费毅恒,《采写编》,2014年1月)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存在的弊端,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困境;《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发展探析——以凤凰网为例》(韦颖,《东南传播》,2007年8月)一文探讨了在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应如何和电视媒体进行良性互动的问题,并分析了凤凰网在媒介融合中是如何把握自身优势而成为电视台网站中较为成功的典范;《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邢仔芹,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一文展示了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目前的媒介融合实践及这一背景下传媒业存在的问题。从这一方面的文献研究来看,媒介融合环境给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强势卫视、互联网媒体的垄断、同类电视台节目之间的竞争等。
2.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研究发现“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370篇左右。同样,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詹正茂,《现代视听》,2007年7月)一文中提出了我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革新意识不强、组织结构老化,运行效率低下、人力结构不合理,员工发展缺失、测评标准不明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地市电视台人力资源的问题分析》(张健,《中华新闻报》,2004年5月)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人力资源建设理念模糊、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部分人员专业失范、普遍欠缺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机制等问题;《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任佳琪,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一文通过研究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抽样调查的补充说明,提出高端人才匮乏是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并探讨可产生其问题的主要原因:对高端人才价值认识不足、招聘机制不完善、薪酬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等。从多篇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地市级电视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关于研究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等相关文献较多。不论是对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在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下,新媒体的发展和强势媒体的壮大都对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关于研究地市级电视台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文献也较为丰富。但是,综合研究发现,关于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的文献研究却存在较大的空白。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1.新闻时新性被弱化。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市级电视台在信息和更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话语权,获得当地人的喜爱和青睐。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兴起,媒介融合环境让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广泛化,地市级电视台的收视率迅速下降,其优势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的信息更迅速,甚至成为传统媒体信息的重要来源。2.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告商对地市级电视台的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转而投放在收视更高的网站、视频等相关新媒体中。《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表明,“在近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逐步被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在2010年只有31.4亿元,但2011年实现62.7亿元,再到2012年增加30亿元达到92.5亿元”。3.受众更加老龄化。新媒体具有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引领媒体产业潮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吸引着更多低龄人群,逐渐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老龄化。地市级电视台同样面临受众老龄化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的《201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电视受众的主流群体,电视受众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弊端显露。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在经济落后时代,事业单位制度能够保障固定收入和社会福利,有利于传媒单位的人事稳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在传媒业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由于安稳,导致许多工作者缺乏创新,缺少竞争意识,不利于传媒业进步。所以,在近几年,传媒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逐渐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型,地市级电视台人事管理部门也面临转型期的重重困难。2.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我国传媒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进入和退出机制不科学。在传媒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部分人事部门不能根据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招聘人才,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台,很难引入专业型人才,更多是根据主管单位的要求来安排人员,甚至有一些与传媒业不相关的人员进入此行业,占据许多辅岗位,存在严重的因人设岗问题。与此同时,不适合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占有事业编制,没有形成合理的退出机制,从而影响传媒单位的整体发展。
(三)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情况分析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但若从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以及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下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1.注重地市级电视台“创意型”人才的培养。媒介融合环境彻底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并强化了市场竞争。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逐渐强大,导致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困境,电视台等相关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电视台在内容制作上存在同质化问题,商业性质过于严重,同类节目的“山寨”现象尤为突出,并缺少技术上的更新,导致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偏低。究其原因,传媒业生产的是内容和信息,由于产品性质不同,人才已经成为传媒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若改变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必须要注重“创意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审视人才的重要性。“创意型”人才不但要具有新媒体的技术和思维,还要有营销理念和方法,确保地市级电视台在媒介融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挖掘自身特色,以此改变地市级电视台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现状。2.减少地市级电视台人才流失。当前,媒介融合环境间接改变了传媒业的人才结构,传媒业的人才流动频率逐渐增大,地市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留不住人的现象。比如:更多技术型传媒工作者选择新媒体、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主持人、播音员也在机遇面前另择良木,选择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长期如此,致使地市级电视台整体水平落后,难以在节目中进行创新和突破。对此,人事部门需要深刻认识到人才流失的瓶颈,并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在人才管理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媒体人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尊严;人事部门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提供培训平台,让工作者能够给单位创造价值;地市级电视台应该丰富单位的激励机制手段,有针对性地在精神上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在物质上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让人才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得到满足,以更好地留在人才。
从而在提升受众接触、获取、参与、互动信息的便利性基础上,提升广播电视受众的粘性。改造传统的生产平台,构建“四全”生产平台。第一,构建“全媒体”内容策划、协作、创作平台,从用户等“多元中心”角度规划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协作。如构建基于自身资源基础、基于其他媒体和基于用户生产角度的策划、协作、创作平台。第二,构建“全媒体”内容管理、集成平台。以现有广播电视生产数字化、规范化的流程再造为基础,引进新的传播技术,使采编流程管理实现稿件从节目策划、生产、传播等全过程生产数字化管理,真正实现采、编、排、发流程的高度衔接,最终在全媒体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内容的数字化集成与管理。第三,构建“全媒体”内容动态传播平台。构建新一代动态、管理与搜索引擎,使内容得以快速生成全媒体形态。如生成基于传统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形态产品,实现多种媒体形式同步出版。第四,构建“全媒体”互动平台。现在媒体市场竞争元素向提升服务转型,通过互动平台,可以让用户积极参与到全媒体内容生产中来,既可以与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又可以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如优酷公司“用户创造内容”模式),提升内容与用户粘性和影响力。
改造运营平台,构建媒体运营“四化”平台:1.营销全媒体化。将线上线下营销手段相结合,实现营销全媒体化;2.产品全媒体化,即构建产品数字化、系列化。可以实现传统电视、网媒、手机等多媒体形式的“按需”“按时”传播;3.服务全媒体化。将现有的服务方式与新的媒介形态下在线交互式客户服务结合,构建服务全程化、全媒体化,尤其是要构建网上支付手段(互联网与手机支付),实现产品全媒体化、支付手段便捷化、多媒体化等;4.运营全媒体化。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信息、资金和物流的全媒体承载和支持系统。如基于这个平台上构建“平台+应用”一体化的、集内容生产者、内容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等多方合作的、新的运营及营销方式。
二、赢利模式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2、传媒行业的合作趋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各有优劣势,在竞争中合作是他们进行优势互补、战略重组,占据新世纪主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1)传统媒介渴望与网络媒介共舞。1999年1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新闻业与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上,美国在线董事长凯茨说:“如果你们观察一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和消息来源。但是,每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兴趣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总数还要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MTV的观众一样多。”[9]
有学者提出,在网络传播时代,要发展壮大,传统媒介必须具备:一流的新闻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广、可靠的内容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与合适的网络媒体整合[10]。许多传统媒介已有品牌、资金和人力优势,但缺失因特网技术。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介产品的营销,因此,与网络媒介整合则是其致胜之道。从现实层面看,传统媒介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有网络资源的单位整合,能快速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降低成本,聚集足够的能量抗衡更强的竞争对手。
(2)网络媒介只有与传统媒介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双赢。网络媒介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仍然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正茁壮成长的网络媒介在不能自己采制新闻的情况下,需要汲取传统媒介的内容、人力资源等养分。原创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的命根,网络事业飞速发展,却并不拥有能吸引大量眼球的内容。网络媒介从诞生起,就从传统媒介获得新闻源。其次,传统媒介长期形成的政治属性和政策优势、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都是令网络媒介望尘莫及的,而这些因素对一个新闻媒介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一日千里的网络媒介看到传统媒介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与传统媒介的整合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四、政策法规的支持
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分割管理对传媒发展的阻碍,便纷纷调整政策思路,开始为媒体松绑。
1、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政府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许多解除电信媒体管制的政策和法规。如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1998年1月1日,在新的电信传播法案获得通过后,引发出一场电讯、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跨国、跨行业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浪潮,电讯拍电影、芯片放卫星、微机打电话、软件播新闻,业务的不断交叉,使美国的电讯、电视、微机、软件、互联网、卫星服务和媒体企业厮杀混战成一团。2003年9月,美国又制订了新的有关放宽广播电台经营的法令,如放宽一个企业经营的电台户数规模从占全国户数的35%放宽到45%等等[11]。
欧盟于1997年《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和数据,认为网络融合不仅是不同技术的融合,而且是不同业务(包括电信、电视、广播和电脑图像及文本数据业务,以及交互型多媒体业务)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用户通过地面广播网、卫星网、电缆网和宽带电话线(如ADSL)享用各种宽带数字业务。
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2、国内政策的松动
受到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媒介领域的融合化和全球化大潮也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广电媒介、电信及互联网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1998年曾提出过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合为一体的设想,但后来因中国电信拆分,导致该设想无疾而终。不过,三网融合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被认为是行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在宏观政策层面点燃了新的希望火花。
目前看来,三网融合从技术上来讲不存在障碍,从现实必要性上来讲也不存在争议,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向实践跨越,并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虽然“融合媒介”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目前都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今天媒介的融合趋势,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长远看,媒介融合的洪流是无法阻挡的,不止于内容的融合,更应是从媒介形态、结构、技术、功能、乃至传播方式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加奇特,功能更加全面的新型媒介,但是他们始终是由媒介融合发展而来,传承着各种媒介的优势,同时又会具有某些新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
[3]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第12页
[5]数据来源:CTR市场研究
[6]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127城市收视率调查2006年的数据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
[8]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简述“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
尼葛洛庞帝在1978年首次正式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而在世界范围内传媒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美国,媒介融合才从根本上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关于“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还未出现公认的定论。例如美国教授浦尔曾指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类媒介逐渐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则是由电子科技发展造成传播形态出现聚合而导致的。”另一方面,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却指出:“媒介融合实质上是各类传播形态的媒介进行联盟合作的状态,一般包括了视频传媒、印刷传媒以及数字传媒等。”[1]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学者王菲是这样定义“媒介融合”的,她认为:“媒介融合必然是出现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而不同媒介之所以发生融合互动是因为新闻信息消费者的终端需求。”[2]现代人对新闻信息的消费早已呈现终端多维化趋势,平面终端、电视终端、电台终端、手机终端、PC终端、LED终端等消费形式多时间段融合。在具体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所谓媒介融合同时涉及新闻内容融合、媒介网络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这三大过程。
“融合新闻”的概念首次出现于美国的论坛公司以及媒介综合集团,通常我们认为它是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之下的必然产物。而国内初次引入“融合新闻”这一概念是在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介绍引进。[3]尽管历年来传媒业不断针对“融合新闻”展开研究讨论,但是并没有对其基本定义得出一个公认定论。在结合研究学者的定论背景之下,本文认为所谓的“融合新闻”实际上是媒体工作者在利用社会发达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将所收集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归纳而后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公布,而信息接收者则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中接触新闻信息,如社会民众可以借助手机、电视、电脑、电台等媒介工具了解实时新闻信息,其融合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融合、融合上,即统一平台、至多媒介终端。
如上所说,“融合新闻”本质上是媒介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但绝不是唯一产物,同时“融合新闻”的良好发展也能够推动媒介融合走上更加稳健的发展平台。在实际传媒发展过程中,要想使“融合新闻”成为改变传统旧模式的有力手段,就必须培养有良好新闻素养的工作团队、采取有效的新闻改革措施并帮助新闻公众构建一定的媒介素养。总的来说,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其实是相互依靠的统一发展机构,在进行传媒业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更要关注二者的契合度。而本文将针对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进行讨论分析。
二、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为我国新闻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为保证“融合新闻”合理性发展,就必须设置完善的媒介规制以及传媒业内部的管理准则。之所以在发展“融合新闻”的进程中要注重相关规则制度的设定,是因为媒介管理体制中所涉及的各类规则制度将直接决定媒介融合的质量,而“融合新闻”恰恰是媒介融合中的重要产物。具体来说,我们不仅仅需要瓦解原有媒介管理中的区域分割与行业分割制度,更应该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将单一媒介形态作为发展基础的传统传媒发展模式。而新制度的建立以及旧制度的瓦解都需要经历较长的一个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我国新闻业也将遇到很多发展阻力。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全媒体新闻中心,例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07年开始研发并在2009年成立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就是一次很好的媒介融合实践。这种全媒体新闻中心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融合至少三种及以上媒体组织,最终实现在一定范围内采集不重复,发行多渠道,尽可能一文多用,创造新闻采编的最大使用价值和最大范围地实现新闻的受众满足。这种形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打破了原有的媒介机制,对多维度的媒介组织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在经济效率、人力效率上能够实现优化。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所直接涉及的传播媒介与新闻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发展“融合新闻”需要一支高效优质的新闻工作团队,因而目前国内新闻工作者本身的职业生涯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成为符合“融合新闻”发展的新型人才,努力提升其全方面素质,争取成为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或者新闻行业管理人才。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除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技能外,还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采写工具——电脑、智能手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能够同时满足手机新闻、网络新闻、纸质媒体文字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LED屏的视频需求。
最后,新闻业在发展“融合新闻”的同时还必须得到社会公众的配合与支持,需要社会公众表现出一定高度的媒介素养。这是因为“融合新闻”在正式推广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新闻业单方的操作,也必须鼓励公众进行积极的互动,达到一种新闻共享的局面。然而如何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和谐地加入“融合新闻”的发展中来,就成为目前新闻业的一大难题,积极争取媒介之外的个人力量参与到“融合新闻”的发展过程,从而使新闻业呈现“分众化”,也是极为重要的挑战难题。[4]
三、“融合新闻”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由于目前我国的媒介融合形态并不完善成熟,因而“融合新闻”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阻碍,出现了以下列三点为主的发展困境:
首先,目前国内的新闻发展业对于数字信息内容还未能进行有效管制,或者说尚未为联盟平台构建起系统化的信息分享平台,而具体的生产商之间也无法针对数字信息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导致新闻信息的分享途径遇到阻塞。在这种信息孤岛的合作背景之下,很多资源信息都在无形中被浪费,“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目前,国内很多媒体尚未掌握部分新闻信息的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以及跨媒体的采访活动中其所受到的阻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正常运作。另外,部分媒体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采访报道权,但是由于信息传输媒介之间的融合尚不成熟,对于数字信息内容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因而很多新闻报道编辑环节都无法朝“融合新闻”的方向前进。
前文所提到的全媒体中心,其举措固然好,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于这个“全”是有限制的“全”,是在某个媒介集团内部的“全”。如果未来全媒体新闻中心能够以市或者省为单位,并且能够以一定制度为保障,实现新闻的无障碍跨地区采编,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全”。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崭新的信息平台之上,因而新闻业需要在新的媒介生产流程之中开展工作,而新事物新方式将会给新闻业发展带来转型期的压力。在传统媒介生产流程中,新闻工作都是以采访编辑为其核心内容,而在新媒体的介入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新闻工作必须突破原有信息流动上的阻碍。在新型发展模式之下,为了更好地推动“融合新闻”,就需要组成互动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团体。目前而言,媒介融合将要求电视、报刊以及网络媒体进行互动性合作,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报道来体现“融合新闻”的多样性与进步性。但是由于不同媒介之间原有操作流程各不相同,因而在短时间内进行磨合合作是较为困难的,新闻业也因此在平台整合上面临着困境。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属于全能型记者,他们采写的稿件除了文字外,还可以同时满足集团所属媒介的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视屏的视频需求。同时,新闻中心和各媒体之间的稿件分两条线:一是特约稿件,设定保护期,为特定媒体专供,保护期内其他媒体无法看到;二是待编稿件,除特约稿件外的所有稿件进入待编稿件库,纸质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网站等媒体编辑部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新闻信息的流动,同时记者编辑原有的工作岗位大致不变,流程上略微改动,但是整体流程简化,这就保证了新闻平台磨合度的减少。那么是不是我国其他地区都能照这个模式来呢?也未必。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媒介发展重点,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个中间还要涉及不同质媒介之间的合作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另外,统一平台的新闻该如何利用实现其最大化利益,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像有的全媒体中心就设置了类似管理的平台,哪里用了、怎么用的都能查询到,避免出现同一媒介上重复使用的情况,也能保证不同媒介在使用技巧上不重复。
最后,在媒介融合的新型时代,新闻业的媒介公信力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我们往往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认可度以及采信情况作为衡量其权威的标准。一般来说,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形式上无法超越新媒体,但是传统媒体在民众之间的权威性却相对较高。因而目前新闻业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之上发展“融合新闻”时就容易受到公信力的质疑。
因此,新闻业应当通过正面宣传工作为新媒介树立积极的舆论形象,使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能够相互磨合、共同引领新闻舆论视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真实度。一直以来,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融合新闻”首先要保证新闻的可信性,才能增加融合媒介的公信力。如果在媒介组织中设置采纳新闻信息的核查制度,就能够大幅减少网络假新闻信息的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所提及的“融合新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第一,我们应当尽快通过完善制度来促进新闻业各媒介组织之间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新闻业发展到今天需要进行媒介组织融合,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规模化以及差异化要求。此外,人们不仅主观需要即时掌握一手新闻资讯,科技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传统新闻模式无法再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因而媒介融合就成为必然趋势。而为了能够促使各媒介之间和谐稳健地合作发展,就需要借助于相关的规则制度。这里所提出的规则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媒体企业内部,更是指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过程。由于新闻工作是为服务社会而设立,适当的新闻信息引导以及舆论指引往往能够协助政府部门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因而政府应当从制度政策上给予新闻发展以支持。就媒介融合发展过程来看,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来鼓励社会成员参与到新闻活动之中,从而扩大媒介终端的信息数量;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当给予媒体终端的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提升技术设备的性能使资源信息开发共享更加便利,也可通过鼓励政策来推动社会范围内的媒体技术创新。
第二,“融合新闻”在发展进程中应当借助于科学化的媒介管理,从而进一步进行媒介定位。由于媒介工具本身的多样性,以及新闻信息的多样化发展,所以只有在正式发展“融合新闻”之前完成媒介定位操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媒介的不同新闻影响力。举例来说,为了能够达到“融合新闻”的高效性,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单位就应当及时成立赶赴事发现场的报道小组,而他们在现场所收集的实际信息即是进行后续新闻编辑的一手资源。但是这类报道小组并不单一性地属于电视媒介内部组织,或者报刊媒介内部组织,而是由新闻单位统一管理,现场带回来的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再交托给不同的媒介进行区别化编辑。而区别化编辑的过程就是展现不同媒介不同新闻定位的过程,网络媒介一般更偏重于视频剪辑,往往强调在第一时间将编辑完成的事件视频发到网络上进行公布;而报刊媒介则更关注于从各类资料中提炼主要信息,通过专业的新闻写作者进行语言组织后再排版出刊。这样,融合后的媒介能以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的特色,搭建起更好、更新的传媒平台。在新的平台上,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被、被吸收,达到“融合”的目的。
第三,新闻媒体应当借助品牌塑造来提升其社会公信力。几乎对于每一种市场产品来说,品牌对于建立其市场竞争力以及公信力都有重要影响,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亦是如此。不同媒介之间所存在的竞争往往都是其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以传统媒介来说,其品牌公信力往往取决于其成立时间,由于通过了时间的检验与筛选,因而在社会公众之间颇具权威性。而对于新媒体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树立起媒介品牌并树立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借助于深刻的宣传推广工作。以新浪、搜狐等网络新闻平台为例,为了能够树立起媒介品牌,其纷纷推出新浪微博、搜狐视频等非完全新闻类平台,事先吸引民众关注与认可,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权威以及公信力较强的新闻媒介平台。并且,媒介组织可以尝试以旧带新地推出并建立新的品牌,扩大其媒介平台的涉及范围。
四、结语
社会科技发展、经济文明进步以及国际竞争压力都迫使新闻业不得不进行媒介融合的革新之举。而目前“融合新闻”作为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完善相应制度、科学化媒介管理以及树立媒介品牌等都是推动“融合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媒介融合以及“融合新闻”的实践发展过程中,新的挑战总是伴随着新的契机,只有跟随社会发展脚步,以服务为宗旨,才能保障“融合新闻”朝着成熟完善的方向逐步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近十年来,我国影视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影视文化产业政策不断依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对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释放影视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构建现代影视文化市场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以电影、电视节目、电视剧、网络视频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日趋健全,以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化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得到培育,影视文化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我国影视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影视产业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影视产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传统电视产业尽管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其增长速度依然明显高于我国同期国民经济增速:2010至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年均增速为20.97%,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预计3628亿元,较2012年增幅预计为15.3%。电影产业方面,2003至2013年电影票房从9.5亿元增长至217.69亿元,年均增幅为37.59%。2014年1至2月,已实现50亿元票房收入,增长态势强劲。动漫产业方面,产值从“十五”时期不足100亿元,至2012年达759.94亿元,年均增长率30%左右,预计2013年产值比2012年增长34%。2011至2013年我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平均年增速为61.9%,其中2013年在线市场规模达128.1亿元,同比增长41.9%,呈现高速发展的局面。纵观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实际,可以看出在当前深化影视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影视文化市场建设、完善影视经济政策、提升影视内容质量、创新影视商业模式和新媒体影视用户持续增加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影视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影视消费总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2.新媒体发展迅速,影视消费方式渐趋多元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视内容传播渠道得到极大拓展,除有线、卫星、地面电视网络外,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卫星数字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数字广播网等都可直接参与影视内容传输。影视消费终端方面,除传统电视机和电影院外,各种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特别是可移动终端,日益成为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媒介,这些媒介因依赖技术的趋同而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势,受众可以选择任何终端设备获取同一影视内容。正是基于上述影视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速推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领域催生出诸如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TV、视频网站、3D电影电视、4K电影电视、IMAX等新媒体业态,这些新型业态具有传输及时高效、使用方便快捷、网络平台开放、内容产品丰富、价格基本低廉、受众能够积极参与等特征,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体,影视消费方式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家庭电视和影院的状况而呈现多元化格局。以互联网、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新引擎。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4.282亿,网民使用率69.3%,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率为15.2%。其中手机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83.8%。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性能和价格将朝着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变化,移动视频用户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随着3G、4G、WiFi等移动网络的快速建立以及流量资费的持续降低,移动视频普及和利用水平将大幅提升;随着三网融合的积极推进,互联网电视将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影视消费方式将呈现新的局面。
3.影视产品新形态不断出现,消费对象日益增多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对象主要是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音像制品VCD等,这些影视产品形态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间保持基本稳定,但是此种局面被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打破。技术变革为影视产品及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以微电影、网络剧、3D电影等为代表的新影视产品形态日益成为消费对象,并逐渐成为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以来,我国微电影加速发展,成为新的文化消费时尚。微电影通过微博、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改变和塑造着包括微电影在内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潮流和方向。网络剧方面,近年来国内网络剧快速发展,视频网站正从“平台”向“平台+内容”转型,如凤凰宽频《Y.E.A.H》,优酷网《11度青春系列》《泡芙小姐》,土豆网《欢迎爱光临》,搜狐视频《钱多多嫁人记》《猫人女王》等网络剧点击量较高,市场经济价值凸显。2013年美国网络剧《纸牌屋》全球爆红,可以预见网络剧这一新影视产品形态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D电影方面,我国3D银幕数量从2007年的82块发展至2013年超过11854块,3D票房近两年也占据全年票房的40%左右,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技术的发展,4K电影、4K电视将成为影视消费的新亮点。
4.延伸影视产业链,衍生品消费渐成经济增长点
所谓影视衍生品,是指基于影视作品版权,依托电影、电视剧、动漫和电视节目等原创内容,创意、设计、生产的与影视内容密切相关的产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图书、游戏、音乐、主题公园、文具、玩具、服饰和日用品等。影视衍生品生产属于周边产品开发,居于影视产业链的下游,是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视衍生品并不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影视产品形态,但其源于影视内容,也是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影视衍生品创意设计、制作生产和经营管理逐渐纳入产业发展视野,并日益成为我国影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广州原创动力依托《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产品,积极开发电影、漫画书、主题开心乐园、舞台剧、文具、玩具、服装和卡通形象卡片等衍生品,衍生品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武林外传》依托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不断衍生出网络游戏、动画片、漫画书、话剧、京剧、电影、网络演艺、动漫人偶戏、邮票、玩具;《中国好声音》衍生出电视节目《酷我真声音》和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爸爸去哪儿》衍生出亲子装及同名电影等。《爱情公寓》中主角的恐龙睡衣、个性T恤,《后宫甄嬛传》中的“香薰”,《长江7号》中的“七仔”,《失恋33天》中的搞怪玩偶“猫小贱”,以及诸多热播电影、电视剧的影视同期书等,构成了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新亮点。总体看来,影视衍生品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一部分,但其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与国外影视产业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创意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影视衍生品生产和消费将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5.影视市场快速成长,消费价值取向多元化
当前,我国影视产业环境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新业态发展迅速、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内容供给日趋丰富、产业链不断完善、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在此市场环境下,我国受众的影视消费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即在继续保持娱乐消费、时尚消费和从众消费等传统消费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受众的参与性消费、品牌消费和知识性阅读性消费逐渐凸显,价值取向多元并存,互融并进构成当前我国影视消费的整体格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积极推进催生了影视参与性消费。当前,影视消费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影视内容的被动接受者。他们能够对内容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策划、制作和推介。受众的影响力正沿着影视产业链逆向延伸,受众可以作为生产创作主体介入影视产业本身。当前传统电视台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引导受众参与,微电影也改变了普通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影视内容的惯性心理,参与性消费成为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价值取向。品牌消费是影视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市场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时,消费者必然会有所选择,在此情况下品牌产品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影视品牌消费主要表现为:(1)对影视品牌人物的消费。如对影视企业领军人物、知名策划人、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所生产影视产品的消费;(2)对影视品牌企业的消费。品牌企业产品一般有质量保障,消费者付出时间、注意力和经济支出通常能得到相应的精神回报;(3)对品牌电视节目的消费。品牌电视节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众在消费上表现为较高的忠诚度;(4)对品牌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消费。经典文学作品不断被影视改编,源于品牌对收视、票房和网络点击率是一种保障。影视知识性阅读消费是指受众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对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影视产品进行的消费。收看电视节目,观看网站视频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阅读,并且影视媒介声音、画面和文本的全方位传递使得阅读更具直观性、可读性。《养生堂》《百科全说》《健康之路》等健康养生类节目,《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等讲坛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故宫》《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纪录片,均为知识性阅读消费的对象。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需求增加,影视知识性阅读消费将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国家和各级影视职能管理部门是我国影视产业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构,在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影视文化消费趋势,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为影视产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
(1)继续深化影视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特别是要改变当前党委政府部门重要领导同时担任相应企业重要职位的现状。
(2)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各类所有制影视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推动影视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我国影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3)推动传统影视产业和新媒体影视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度关注新媒体对影视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影视业态。
(4)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实现资本、金融与影视产业的有效对接。
2.创新内容生产,满足影视消费需求
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是文化产业发展对内容产品的根本要求,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影视产业更是如此。我国影视消费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消费总量明显偏低,其重要原因是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满足受众需要的影视产品。创新影视内容生产,提升影视产品质量,增加优秀产品供应,提升影视消费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影视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影视内容创新主要包括:加强影视作品前期策划,做好选题工作;高度重视编剧地位,确保内容质量;影视内容雅俗共赏,避免低俗化;创新电视节目形态,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新媒体高度融合,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创新影视内容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配合。影视内容创新首先要在影视产业内部营造鼓励原创、包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其次要注重创意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策划、编剧、导演、编导等人才的培养;最后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创作潜能。
3.重视衍生品规划,拓展影视消费边界
影视衍生品成为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我国的影视衍生品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成熟完善的衍生品生产链条,衍生产品存在形式上简单复制、文化内涵嵌入型不强、不能形成持续性消费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影视衍生品效应,提升衍生品消费水平,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加强影视知识产权保护,为衍生品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企业高度重视衍生品生产,系统规划衍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注重影视产品及其元素的品牌塑造,增强衍生品核心竞争力;前期综合考虑多类别多层次的衍生品授权,有效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影视内容制作与品牌授权分离,衍生品营销环节品牌授权商、授权商和被授权商三方协同运作;建立完善的衍生品营销策略和运营机制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衍生品开发,影视企业依托影视走出影视,有效拓展产业边界,提升影视文化消费水平。
4.创新营销模式,引导影视消费需求
营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营销模式创新是引导新的消费理念、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影视消费趋势下,影视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受众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等因素,创新营销模式和服务,提高影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拓展消费空间。目前影视营销创新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利用社会化媒体,创新影视内容营销。
影视企业营销团队通过创建有营销力的网络内容,让与影视产品有关的微博、微信、博客、视频和社交网站更具可读性和影响力,以此吸引用户关注,进而促进市场销售。
(2)运用版权营销,实现影视版权价值最大化。
版权不仅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更是重要资产,对影视产品版权进行前瞻性地管理、开发和维护,实现版权的集约化运营,对于最大限度地盘活版权资源,实现版权资产的长尾收益,提升影视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3)重视品牌营销,满足消费者需求。
著名营销大师布鲁克曾说“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营销,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由于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对音乐的审美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族人民逐渐接触到外界信息和音乐艺术形式,音乐审美观念逐渐产生了改变。人们通过电视欣赏到更多的音乐作品,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到来自全世界的音乐知识和理念,艺术审美观逐渐改变,开始逐渐吸收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并对本民族音乐进行加工和改编,形成了新的民乐形式,这种新民乐的出现一方面丰富了民族音乐的意蕴内涵和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民族声乐的传播范围,增强了民族声乐的包容性和感染性。例如,无线网络普及环境下,各族人民可以将本民族的音乐录制成音频或视频,进而进行flas加工,搭配图片和动画,使之更加生动可感,然后上传到相关的视频网站,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就可以共同欣赏和分享,这不仅扩大了民族音乐的影响力,而且也会使欣赏视频的人产生音乐审美上的变化。调查显示,目前许多非本民族音乐逐渐进入各族人民的生活,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少数民族歌手认为这些新的音乐形式更易于表演,且更受欢迎,例如,哈尼族人民将陕北民歌《拥军秧歌》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搭配本民族舞蹈,显得更加生动感人;楚雄黎族的左脚调也在新媒体背景下逐渐引入流行元素,用新的曲调进行翻唱,受到大家的喜爱和传唱。可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族人民受到各种音乐元素的影响,审美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向往古朴、自然、原始的传统音乐审美元素,而更倾向于流行音乐的审美理念。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价值观念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使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传媒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今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与能源一样的重要资源。不仅如此,信息传播逐步由专业化走向普及化,一般的基层组织甚至一些个体经营者也可以申请建立自己的网站及其它自媒体。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基层的传媒需求不断增加,如居民社区、企业、农村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传媒,这些基层传媒需要高校新闻专业为其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人才需求变化
媒介的融合改变了传媒自身的生态链条,使媒介内容传播与传播技术粘合度增加。基层组织原有的广播、报刊、电视等单个媒介形态逐步融合到网络,媒介的壁垒逐渐消失了,于是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知识结构由专业化转向立体化。过去传统大众传媒占据主导地位,传媒机构所需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呈现专业化的特点,即传统新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以纸媒采编为主、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采编制作为主,知识结构以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知识、采访写作知识、编辑常识等基本专业知识为主体,且媒介特征突出。但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泛化,每一个个体或终端都可能成为传者,基层组织无论是规模大的组织还是规模小的单位,大都有一个自己的网站,有的组织还有内部的报刊、广播等媒体,这些媒介信息最终都在网站上显示出来,因此,各基层组织内部有限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必须是既具备各种媒体采写编知识,而且还掌握一定数字技术,有跨媒体、跨学科知识的立体结构的新型人才。
(二)人才能力结构由单一化转向全媒体化。媒介融合并不是传统媒介的消失,只是介质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报刊书籍等媒体由单一的纸质形态,发展为既保留原纸形态又有电子报纸杂志和书籍的新形态。因此,在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组织所需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还必须具备跨媒体采写编的能力,全流程、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既有一定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好的使用录音、摄影、摄像设备录制拍摄较高质量音频、画面和视频,并编辑这些音频、画面和视频的能力。因此,媒介融合时代,基层所需新闻传播人才的往往是一个“多面手”,能力结构呈现全媒体化的趋向。
(三)人才非智力因素显性化。一个基层组织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往往兼有多项职责,不仅要做好新闻信息的对内对外传播,还兼有办公室的秘书事务,危机公关等多项事务。上传下达、内联外引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者既熟悉新闻传播业务,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常识或专识;既要在内处理好上下级、中高低层关系,还要与各种上级领导机关、相关业务部门和大众传媒建立广泛的联系;既要做好日常宣传工作,还要能够危机公关。这些复杂的事务处理要求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条件,这些非智力因素,需要高校开设一定的专门课程,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展一些专业化训练,以胜任将来的基层工作。
二.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积极应对的措施与不足
新闻传播类专业最近十年得到迅速发展,不仅部属院校设立专门院系,而且地方院校也开设相关专业班。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需求,有的院校开设了大众传播和摄影摄像专业。随着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增加,各高校对新闻传播类教学改革研究也在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一)新闻传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如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倪万、许维江、唐子恒主持的“数字化时代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等;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研究,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管理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训练研究”,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复合型模式研究”,三峡大学“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新闻传播类专业跨学科教学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导向、文工交叉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及实践”。
但上述教学改革研究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新闻人才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尤其是面向基层的企业新闻传播和企业文化传播、城市社区新闻传播、乡镇村新闻传播等方面没有涉及。
三.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地方高校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可以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增强专业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特色性,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在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的过程中,各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学要立足地区实际,尤其要考虑学生将来更多到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转变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思路和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拓宽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学校,也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独立学院,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所有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的表述大同小异: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与管理的人员;培养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培养网络和新媒体需要的栏目策划与编辑人员。人才就业去向也主要面向各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及其他单位。这样的思路和目标既没有各自特色,也没有区分人才层次,都顺着培养专业新闻人才的思路,以专业新闻机构就业为目标。且不说专业新闻机构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才(全国具有新闻从业资格的人员总共20万左右,而目前全国新闻传播专业在校生就有10之多),即使如此,也要考虑广大基层组织日益增加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拓宽就业出口。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应该适应基层社会、经济、生活发展需求,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现代传媒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以及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面向基层组织培养一批有志于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型人才。
基于这样的新思路,高校面向基层组织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也应相应更新,即要体现以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规格为依归,以大传媒全流程的课程教学为平台,以现代教育科学为手段的“创新、实用”理念;在教育与教学中坚持“三并重一结合”,即人文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新闻传播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外实践结合。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强化人文科学通识和专业修读方向教育,增加基层新闻传播实务选修方向,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发展潜力。
(二)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大多以新闻专业领域的分工来划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基本照搬著名新闻传播院系。这种传统课程体系由于媒介壁垒分明,专业划分过细,很难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因此,基于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媒介融合的实际需要,体现基层组织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需要,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基层所需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多面手”。
首先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先按专业类别设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新闻类、传播类、创新类课程等;再将每类别细分成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具有“奠基性”作用,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新闻史、新闻采访写作学、新闻评论等,即使是这样的基础课程,也应该根据融合媒介背景下新闻实务的变化和基层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适时主动调整。比如传统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新闻业务里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分开设立的课程体系,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的采编、写作、评论只是连接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融合媒介背景下采写编评已是一个互动的流程,应该在对这些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建立较为系统、科学的新闻实务通论模块课程。
动态性课程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前沿性的特点,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如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企业传播方向等,技能实践课程包括报纸采编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网站开发制作等技能模块,这两类课程往往可以分设若干贴近现实需要、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是新闻专业基础课程的延伸,具有“延展性”作用。
按类设置专业课程既能保证课程模块的相对稳定性,也有利于经验累积和学科发展;分设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新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时代要求,满足各个层面和组织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按照模块设置的动态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培养“多面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基本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从而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三)构建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主义主导的当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该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结合媒介形态变化进行重构和再造,要突破传统的专业局限,以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或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构建教学实融合性的新平台。该平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实习平台,是融合了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多种媒体模拟训练的融合性教学平台。其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采、写、编、制作全流程的融合,以及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这种融合性具体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中就表现为,将每门课程教学划分为知识学习和实践两个模块,各个课程作为一个单元最终构建成为融合性教学系统,各个单元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教育的基础性实验设施,能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在仿真或真实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而且这种实践教学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可以与主流新闻机构和前沿科技企业携手共建,将前沿技术、能力要求等引入教学,建设成为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模拟职场团队按周期运作,全流程体验新闻实务职业岗位工作。这种实践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迅速、直观地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增长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有助于新闻人才培养的方法既合乎高校教学规律又合乎媒体的生产规律。
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还有助于高校培养基层新闻传播人才。比如让学生承担校内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学与做的“传媒集团”;立足本地资源建立实训基地,选择社区、企业和农村等典型基地建立实践教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