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05 06:13: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素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素质论文

篇1

身体素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生来就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是人体构造的抽象概括。人的心理素质指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主观心理因素和心理反应。人的社会素质是指人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教育与灌输所具备的与该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属性,它涵盖了个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它们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的社会素质。

人的身体素质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起动力作用,心理素质相当于汽车的轮子,起平衡作用,社会素质相当于汽车的刹车和离合器,起启动作用。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但不可相互替代,共同构成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正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循环往复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完善与提高的。当然,人的素质的健康发展,不是某一单项素质的跃进,而是人的素质内在构成要素协调一致、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的素质的综合效应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与人本身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在彝良“9.07”地震灾害发生的重灾区,笔者目睹了一些人民、武警(消防)官兵、国家干部职工、人民教师、商业人士、志愿者和一些灾民在灾情面前的大相径庭。人民、武警(消防)官兵、绝大部分国家干部职工、人民教师、商业人士、志愿者是冒着生命危险、竭尽全力搜救伤员、遇难者、安抚遇难者家属、调运、发放救灾物资、深入灾民家中核查灾情、填报各类灾情报表等等,他们中,有的家里的房屋倒塌了,有的房屋严重受损,有的父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们没有回去看一眼,丢下同样受灾的家和惶恐中亲人,一直战斗在重灾区,夜以继日、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忘我工作,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让人永生难忘,许许多多的辛酸苦辣永远留给了自己。这就是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情操、或者说是他们较好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这一切。反观之,也有一些个体差异,诸如:有泡一盒方便面的水就要收2元钱。有人民教师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拖彩条布回去。同样是人民教师公开向村“两委”索要救灾物资,当然,都是灾民,认真地讲,也是应该的,让人难以想通的是要了吃的(方便面、牛奶、月饼、大米、菜油等等)还要单衣单裤,同时提出必须给我多少,否则,拿回去不好发。有因为9块钱,公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为难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救灾的子弟兵的商人。有国家干部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个目的,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是千方百计搅乱村“两委”的工作思路,总是指责村“两委”没有干工作,我字当头,高高在上。真是人间百态,千奇百怪,这可能就是人们骂人的时候骂的“人渣”。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样体现着他们的素质。

人的素质的综合效应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与人本身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现实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通过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与自主性以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人有了一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便有了适应环境,从事某种活动的可能性。人的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陶冶所取得的,因此它也是会失落的。只有当它被用来确立和增强自身的位置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时,这种能力才能表现出来。因为主体人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构成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人的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受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影响和制约。人们经常谈论人的素质的高低,实际上说的就是人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大小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社会的益和害。可见,所谓提高人的素质,实质上是说要增强人的主体性,提高人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条件与能力。

篇2

(二)实验指标的设计

依据相关的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保证实验前后检测的真实性,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指标包括:1.前测指标:实验组排球队员和对照组的柔韧、力量素质和弹跳能力;2.后测指标:实验组排球队员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水平:传球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传球的效果;队员的体育学习心理水平:体育学习的动机水平和认知水平。

(三)实验控制的设计

在任何实验性的科学研究中,由于与实验相关的条件或因素如果是可测量的、数量化的或等级化的参与因素很多,势必就会影响实验的效果,不可避免,但是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各因素、各环节的变量影响效果,就会最大限度的降低实验产生的误差,从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本实验研究的过程来看主要是控制以下几种变量:1.对实验教师的控制:论文开展前通过走访和调查,选定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师或者教练,无论从排球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都要处于同水平,这样可以减少教师的影响误差。2.对队员的控制:参与对比实验分析的两组队员,都是普通学生,都没有运动员的经历,而且在本次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指标的前测分析,保证实验前的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水平测试的差异不具显著性,从而降低学生水平差异带来的误差。3.对训练和教学过程的控制:为了实验的误差降低到最小,实验训练的场馆一般要求在同一场地,尽可能的减少场馆误差的影响。4.对测试方式和数据的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统一编排,并打乱测试顺序,统一对具有排球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测试,并进行数据的统一记录,保证测试方式和数据统,从而降低数据的误差。通过对以上几个影响因素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效果,实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实验效果,因此实验的控制必须在实验前后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步骤的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实验内容,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的设计是为了使训练阶段性更强,更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实验步骤设计完成,对于今后的实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篇3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品质

职业思想道德品质是每个职业的基本要求。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敬业、爱业、具有责任感,具有诚信意识,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个人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业指导要结合校内外的大量实例来启发学生对职业品质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人文基本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还应具有人文精神。高校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能、体能方面的教育,还应积极培育和传播人文精神,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职责。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的多学科发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可通过开设公共选修人文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环境与教师人格魅力影响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3.加强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篇4

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为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社会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结合为表现形式,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地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实习和训练由于条件的限制,高职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到企业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不能及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久而久之,造成其职业水平的停顿、知能结构陈旧、创新意识不足,许多教师处于被动应付本职工作的状况。

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除具有普通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有高职教育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素质。(1)双师型。即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实际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教师[4]。(2)从高职教育的特点看,高职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理论教学,而且更多的时间是带学生进行实践课的学习。实践课更多的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操作,这就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技高为师,也要身正为范。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时代特点,对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教师职业素质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5]。

(一)加强师德建设

广泛深入地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名高职教师首先要看得起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其次,学校要加强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通过表彰先进教师,激励广大教师要增强自强、自律、自省意识,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加强职前培训和考核

因为高职新进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工科大学,缺乏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对每一位新任教师进行职前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教师职业的特征和要求,熟悉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掌握本专业教学的基本知识、授课方法和技能。最后通过考核,使新任教师达到高职教育所要求的统一标准,对于不具备高职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聘任。这是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基础。

2.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研究表明,教师在从教五六年后已基本定型,若不实行继续教育,其职业水平将僵化陈旧,同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扩展,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高职教师及时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已势在必行。笔者所在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校内、国内、国外”三级培训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值得大家借鉴。校内培训是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把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代作用,由于其具有时间的全程性、对象的全员性、开展的长期性等特点,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肯定和广大教师的欢迎[6]。其次,学校要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事业第一线去,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科技的发展前景,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以锻炼和提高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等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再者,组织资深教师到国外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熟的办学方法,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3.完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就必须建立一整套运行机制。其中严格的教师选拔聘用制度是高职教师职业素质得到保证的基础。对于新进教师要加强入口管理,做到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对所有教师建立公开、透明、合理的日常规范制度、考评制度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化管理。在激励机制中,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效果等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如发放额外津贴、授予荣誉称号等,以此来激励所有教师朝“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方向努力。

4.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