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面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14:14: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考试面审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考试面审总结

篇1

山东省聊城地区初中思想品德科目考试实行开卷转眼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由于开卷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旧模式,因此,试题的灵活性增强,难度增大,尤其是问答题,材料新颖,突出时政性、生活化,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往往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最令他们头痛。这十年中,各地的思想品德教师始终在探索开卷考试的规律和应对的方法。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在不断地摸索尝试、总结经验,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总结出了一种应对思想品德问答题的有效方法,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审—思—理—抄”四步答题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审,即审题

无论何种考试,审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审对题是做对题的前提条件。思想品德问答题审题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审材料,要注意审清材料中的时间、事件及角度等,还要善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这对后面的答题往往会有提示作用;其次是审问题,要注意审清楚问题的问法、要求及角度,还要看清楚问题共有几问,这些都为下面答对题目打好基础。上面我两次提到了“角度”,这是因为对于同一事件材料给出的角度不同,需要回答的内容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材料,设置的问题不同,所需要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二思,即思考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往往担心时间不够用,害怕写不完,于是只顾埋头苦抄,却顾不上仔细思考一下题目,导致试卷上写得密密麻麻,得分却少得可怜。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拿出几分钟的时间仔细想好答案再去写,不但不会影响做题的速度,反而会事半功倍。思考的过程主要包括:

1.根据刚才审的材料内容来思考应与课本中哪一课或哪几课的内容相结合,根据审的问题来思考应用这一课或几课中的哪些知识点来回答。因为虽然开卷考试的答案相对灵活,但是也要有本可依,才能得分。

2.思考答题模式,例如,问启示该从哪些方面回答,问教训又该写些什么,是否需要结合材料等。这样才能确保答案内容的完整性。

三理,即梳理

虽然经过了刚才的思考阶段,基本确定了答案的内容,但是要想完美地写出答案还需要进行再梳理。这一过程主要是在脑子里把要写的答案进行简单整理,例如,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要点要写哪些不要写,要分几个层次,哪是重点等,以便为最后一步打好基础。

四抄,即抄写

有了前面三步的铺垫,要快速准确地写出答案就顺理成章了。这一步就是要把刚才在脑子里准备好的答案抄写下来,但是抄写也不是文字搬家,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试卷上就行了,抄写答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书写要条理干净,不可颠三倒四,乱涂乱画,应分清层次,每层答案前需标清序号。

2.书写格式规范,每题答案前要先写答。行宽要与印刷文字行宽相当,不要顶天立地或覆边覆沿。

3.答案要简练且重点突出,不要啰里啰嗦,让人找不到要点。

综上所述,开卷考试并不是原来人们简单认为的抄课本,但也并非难不可及,相反,其中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审—思—理—抄”四步答题法,说起来复杂,用起来却是简单有效的,答出每道回答题也只需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在教学实践中证明了它的实用性,而且得分率也很高。但是学无定法,只要大家肯动脑,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好的方法,希望学生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2

一、结合学情,研究试题

考后,教师首先要认真仔细的解答试题,分析试题的结构,考查范围,知识点的分布,考查的重点、难点。其次,教师要分析阅卷情况,从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不足,学生在解题答题方法上又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在试卷讲评课对症下药,对后期教学工作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初中思品与社会进行合课统测,试题仅包括选择题和材料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许多材料来自现实生活的焦点和热点。

二、统计分析,找准问题

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

在试卷讲评前,教师要借助电脑对学生在选择题、材料题答题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尤其统计错误集中的题目,每题的解答情况(包括独特的思路,典型的错误),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弄清哪些题目错的较多,错在哪里?学生需要何种帮助?通过数据分析及卷面答题信息找到学生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因此,通过信息反馈统计错误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前提和基础。这样,在讲评时结合学情,对进步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对退步学生进行批评鞭策。

通过统计分析,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评答题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及错因。

教师在讲评试卷时,不仅要针对性地讲解错误集中的题目,同时还要关注少数学生的特有情况,为后面的个别指导作准备。

三、讲评试卷,重点、难点突出

1.讲评学情考情

学生考后非常关注自己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出评价,可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尤其进步较大者,得到教师的表扬,使其信心十足,干劲大增。对退步明显者批评语言委婉,找对方法。

2.讲错题,讲错因

讲评试卷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是应有选择侧重。否则,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难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讲评试卷前要认真查阅每一个学生的试卷,分析各题的错误率,弄清哪些题目错的多,错在哪里,找出错误的结症。集中学生的易错处和典型错例,展开错因分析,既能让学生知晓知识、方法上的缺陷,又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在考试中,有些学生会对有些题目方法和技巧不能掌握,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评价时对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及思考试题考查什么知识点,从什么角度思考问题,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结合学情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更灵活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选择题要注重因素和排除法的方法如下:

选择题审题注意考查意图,是选择正确答案还是错误答案,有不少能得分却往往因为粗心而失分;还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阅读题肢与题干的关系。

排除法一般首先排除观点或命题错误的选项;其次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如果观点正确也与题肢有关,则择优选择最佳答案。

在做材料题时注重审题和答题技巧更为重要,让学生注意审题注意审材料,审问题,审材料与问题的关系。审材料注意审标题、审内容、审引记;审问题注重审定向词,关键词,分数。

4.讲考题的拓展,延伸

考题大多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由于部分考题的情景变化,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因此,培养学生应变和方法迁移能力很重要。所以,在讲评试卷时教师要对重要题目进行引申,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考点(比如十)用新材料对问题进行引申和扩展,使学生感到别开生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来解释、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篇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教育基础教育也不断的注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要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就是变化之一。教学、复习、考试是联为一体的,要让开卷考试考出水平,老师应指导学生具备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开卷考试的教学工作呢?

1开卷考试用书有讲究开卷考试可以带书进考场,我们要学会用书

1.1调理系统划重点。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把老师上课所讲的例题或自己在教辅书中做过的题目和答案不厌其烦地、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本的空白处。甚至把课本的原文遮都住了。这样,到考试时往往不知从何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时,应当在书上有选择地摘抄一些重要的、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点,以便在考试时能很迅速地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

1.2既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这里所说的“有字书”是指课本、教辅书等;“无字书”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我们的思想觉悟、行为、观念等。在开卷考试条件下,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许多试题都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联系思想和行为的实际来回答问题,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在书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如:“中学生如何适应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学生如何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如果考试只翻阅“有字书”,是无法满足这类试题要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关注社会生活,包括国内外大事,关注本地实际,关注身边的小事,还要会借用报刊、电视、歌曲等语言,把其中一些好的观点引用到答案上面来,让答案更显得完整。

1.3考试不可全赖于翻书。有的同学认为开卷考试就是到考试时翻书,但真到了考试时,着要题题都在书中找答案,会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心情,况且,在开卷考试的不少探究与实践题的答案书上没有现成的。因此,有关的知识应用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以便在考试时不用翻书即可作答,如果实在不能确定答案,再翻书查找。

1.4盲目抄书害处多。盲目抄书就是不仔细审题而忙于看书中哪些段落与试题内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由于审题不清,缺乏对题目的整体理解,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往往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领,最后容易出现偏离试题要求或抄出来的答案与试题的要求“貌似神离”,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2掌握答题要领是关键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以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分析说明题四种类型呈现。每种题型都有一定的答题方法。就以分析说明题为例吧,分析说明题是中考中难度最大、最能充分体现能力考查的题型。

2.1审材料对试题中的文字材料要分清共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并简要概括出它的要旨和隐含的观点;对图表题的解答关键是要学会比较,即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要能从图表中看出变化或发展趋势;对漫画等材料要看清楚明示你的所有画面、细节、题目、提示语等,明确题目的指向,从而理解漫画的真正内涵。

2.2审设问。一要审清题目要求我们所运用的知识范围;二要审清答题方向;三要审清设问中是否有其他的特殊要求。设问一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限制性的设问要明确其指定知识应用的范围,不能“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对扩展性的设问要根据材料的分析,在弄清楚材料观点的基础上回归教材,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

2.3找联系。在审清题意后找联系,就是要摘清材料与设问的逻辑关系,解答时要回归教材,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

2.4科学作答。(1)弄清答题的常规步骤。此类题一般要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2)答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学会正确使政治术语。同时要紧扣教材、材料实际和自身实际.不能将书本和材料内容割裂开来;(3)答案要层次化、要点化,语言概括、准确和明了。

3复习是提高开卷考试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3.1复习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至关重要。就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看,复习应过好“三关”,过好“消化”关。即弄清知识点,重点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明确基本观点的内涵。忽略基础知识,就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复习时浮光掠影,对知识一知半解或简单重复或死记硬背,就谈不上真正消化,也不能使所学知识进入大脑“信息库”并进行有效的存储。

篇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0―0115―01

复习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联系,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不能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那么,如何提高数学复习效率呢?

一、回归课本,重视基础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做题的依据,所以重温概念、定义、公式是复习的首要任务。复习伊始就先回归课本,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确保基本概念、公式、定义等牢固掌握。从概念的引入和表述中,联系它在解题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握住概念间的联系;从公式的推导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中,联想公式定理及其证明方法本身在解题中的应用,这样就能更容易体会到这些应用的必然性,提高学生用公式、定理解题的自觉性。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课堂上听教师归纳,课下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对知识进行整理,让这些概念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体系。

二、建立错题集

错题集也叫纠错本,顾名思义,是指做作业或考试以后,把做错的题记录下来,分析错误,并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自己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自己薄弱的地方,仅靠当时的更正是不够的,还要在复习环节重新回顾,适当地进行强化训练,让复习为自己的数学学习扫除一切障碍。这时,如果有一本错题集,复习时就只需看曾经做错的题,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认真分析,弄清原因,这样就能避免一错再错,同时还节省了复习的时间,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三、有选择地做题,总结数学思想

复习备考需要足够数量的习题,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强化解题能力,才能在考试时应对自如。但到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都已做了大量的题,已经没有必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可x择其中三类题做。第一类是初看还没有解题思路的,第二类是最近做错的,最后一类是以前做得比较慢的。这三类题往往是学生掌握得不太好的题,因此,要认真对待。做完后,还要从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总结,比如它的解法中用到了初中数学中的哪些数学思想。

一道题的解法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往往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复习中既要注重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更要关注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领会题目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地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反思总结中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宏观层面,如每复习一个知识板块后可以从主要知识考点、考点之间的联系等去反思;二是微观层面,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容易出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也可以对解题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找出最优的解法。也可以对解题步骤进行分析,抓住解题的关键。如解题的难点在哪?自己是如何突破的?能否用其他方法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若能把反思与总结当作一个经常性、自觉性的学习行为,就会在不断地积累和总结中,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训练考试能力

篇5

我们老师必须结合自己学生实际,对学生在考试中薄弱的环节多下功夫,而不要平均用力,更不要大搞题海战役,对于在检测中发现的漏洞要及时的弥补。通过对几次考试分析之后我决定这样复习基础知识。对于字词主要以六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主,不用全部都复习,听写,那样太费时间。老师对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字词加以分析,让学生重点识记,在此基础上进行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对于课本中的日积月累也是我们复习的一个重点。通过几次考试我发现学生对日积月累能熟练背诵,但错别字教多,而且不会灵活的运用,所以复习中1~4年级的日积月累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会背就行了。重点以五六年级课本中的日积月累为主,不仅要会背,而且要默写,通常我们让学生背诵,一个一个检查背诵太浪费时间。所以在复习中我给学生背诵的时间后,检查的方式就是默写,默写之后,对于个别出现错别字的学生让他们着重抄写出错的句子,而对于出错教多且漏字或漏句的学生来说需要重新背诵,老师再检查背诵与默写。在学生都能正确默写的基础上,其次指导学生正确地调用积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唤醒学生的积累,让学生正确地运用积累。例如:

(1)给学校的花草树木上挂上“古诗牌”。

(2)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可以用合适的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创作。

二、阅读复习

阅读部分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以六年级为主,对于老师上课重点讲授的精读课文要认真回忆、梳理,弄清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文章的特点。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成绩,就要多阅读各种类型的短文,并在对各种类型题目训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有意识地选择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参观游记等的文章分类型进行阅读,并认真做后面附加的习题,或让老师出一些题目练习。

三、习作复习

(1)提供一些习作题目,指导学生审题和选材,激活学生的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准确地调用习作素材。审题是学生作文主,特别命题作文的第一关。在总复习中,一定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审题能力。审题主要抓好“二审”:一是审“题眼”,即体现文章主题的关节要害要处;二是审“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如果是半命题作文,就要弄清楚,自己将要加的是“题眼”,还是“题限”。不管加上什么,都要对自己有利,千万不要作茧自缚。写想象作文比一般记实作文难度大些。小学生的习作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各有所长。半命题作文既给学生一定自由度(如选择材料、确定中心等),又使他们都得到统一的、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这两题都要引导学生行使好自己选择材料自,写自己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文章。

篇6

每份试卷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无谓失分,原因包括审题不清、专业术语运用不当、笔误等,这并不是因为学生对某些知识不清楚,而是因为他们在审题时出现偏差,看完一大堆文字,总是把关键词遗漏掉,或者是看不清题目的主要目的、把握不准设问角度等。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审题方法和技巧的讲评。

第一要审清知识范围,明确题目的知识限定。如“所学经济知识”“所学文化知识”“用发展的观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等等。

第二要审行为主体。政治学科中涉及的行为主体有政府、政党、人大、政协、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行为主体不同,回答问题的角度和内容也不同。要政府做的事,就不能回答成政党做的事,要企业做的事,就不能回答成消费者做的事。

第三要审设问层次,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设问的层次不同,组织答案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就不同,是什么就不能回答成怎么样做。

第四要审设问指向,看是否要求结合材料。要求“结合上述材料”的,答案就一定要反映材料的内容,而没做要求的,答案基本是教材中的知识语言,不看材料也可以答出来。

第五要审分值,这也是提高答题有效性不可忽视的一环。分值的多少往往取决于答案要点的多少,因此在审题时,对分值的关注也是必要的。

另外,教师应利用好高考大纲,认真讲评高考大纲中的题型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项训练:(1)训练学生学会辨别试题指向;(2)训练学生学会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并在关键词句下画线;(3)训练学生学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4)训练学生学会找出隐含条件,用全已知条件;(5)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图表、数据、曲线所给的全部信息;(6)训练学生学会选择最佳答题方案,不走弯路,节约宝贵考试时间;(7)训练学生学会将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联系,找到所给信息与课本知识的切合点等。通过多方面的讲评和训练使学生能够审题精准,从而提高解答问题的准确率。

二、抓好题型与答题方法的讲评

在试题讲评时要有侧重点地挑选题目,可以从历年高考题中选出典型题进行思维训练和变式训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提高能力。充分发挥典型试题的功能,遵循“多题一解,深题浅讲”的原则,通过讲评让学生清楚解答高考各种题型的基本思路,注意对题型答法的训练和对答题方法思路的总结,要让学生不仅知道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样回答才符合题意。同时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专业术语准确回答,而不能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如物质决定意识不能说成物质决定想法,政府职能不能说成政府干事。

在讲评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指导学生既要做到原理准确,又要做到联系材料,争取做到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一致。

三、抓好纠错的讲评

在试题讲评时要求学生用红笔写出每道出错题的原因,在复习时认真分析历次考试中的错题,把每一个错题认真地去看一遍,分析错在哪。如果错在基本概念上,这个概念现在理解了,这一类题就没问题了;如果错在审题上,或者某些题都错在相同的知识点上,就需要强化审题和对薄弱知识点的训练,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要让学生改掉“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毛病。

篇7

一、试卷的价值

试卷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直接价值――检验的功效,诊断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提升认知,巩固阶段性学习成果;再利用价值――提升的功效,教师依托试卷,结合学生考试情况,寻找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盲点和弱点,拟定下一阶段的策略。考试、批改、讲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几个环节。讲评试卷是一个重要过程,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提升试卷的再利用价值。

二、试卷讲评中常见的几种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1.讲评试卷,从试卷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

负面影响:针对性弱,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

2.老师总结出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详细地讲评

负面影响:面对题量比较大,涉及范围比较广的现状,缺乏对知识的重新梳理,不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抓住重点、抓住中心。

3.直接给出参考答案,然后说明理由

负面影响: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环节,忽略了思维过程的培训。

三、优化试卷讲评,提升再利用价值

要提升试卷再利用价值,需要优化试卷讲评的过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工作。

(一)“试”外功夫:做好试卷批改,关注信息提炼

1.批改试卷过程中

记录学生典型解答误区,分析推断原因,做必要记录。

2.批改试卷完成之后

统计提炼。提炼知识点及其考查意图,统计学生正确率。

3.对试卷知识点分数的分布情况进行总结

4.针对不同考试,设置相关环节突破

例如,我在某次月考中,针对学生解读文句困难,特设置“文句解读”环节,突破困境。

(二)以生为本:探寻优化课堂试卷讲评模式

讲评试卷,我往往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互动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1)存在共性的疑惑――探寻成因,正确归因,制定策略

如果说讲评试卷之前教师需要做功课,学生也需要做一些功课,为此,我设计了讲评通用的表格。包含几个内容:错题题号、知识点、探寻成因,正确归因、对策。

(2)选一两份试卷投影分析

让学生分析试卷,该如何下手?我采取示范方式:展示、判分、评论。即:把试卷投影,让学生判分,析其扣分、得分之因。

2.导学式:注重思路引导,借题归类

注重“类”的归纳。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只呈现答案,缺乏讲评过程中学法指导,讲评试卷的基本价值就不存在了。

解选择题“类”的归纳:在选择题上,我往往让学生划出关键词、提炼核心句、作答习惯引导,我归纳了“三排法”,排除错项、异项、同项。错项,选择本身表述存在错误的;异项,选择与选择题干要求不符合;同项,重复选择题干内容。这是针对正向选择。反向选择,选错误的内容,把正确予以排除。

解主观题“类”的归纳:我用六个字概括――“审设问,明要求”。“审设问”就是要定位知识点范围,明确知识点;“明要求”就是明确题型,思考此类题解题策略。一般指导和特殊引导相结合。一般指导,往往就是“套路”的引导,比如,措施类题目,我总结出“三个找”,措施在材料中找,在书本中找,在时事政治中找;意义类题目,我总结出“三个角度”,国家政府、社会企业、公民个人角度。通过共性归纳出答题策略,再结合具体题目进行分析,简约的引导,利于策略定位,打开思路,引导作答。

3.拓展式:针对试卷中的特殊性设置环节

考试不同类型:月考、期中考试、某一模块考试、综合考试,各有自身特点,比如,哲学模块,哲学中有些文句学生阅读困难,我将试卷中存在的文句提炼出来,设置一个环节“文句解读”,通过这一个环节的设置,提升学生对哲理的理解。

如果是综合考试,我们也可以设置时政解读环节,比如引入一段时政,让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如,经济生活角度、政治生活角度、文化生活角度等),从而综合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在讲评试卷时候不妨引入和设置特殊环节用以调节讲评氛围,提升学生兴趣度,从而达到提升试卷再利用价值。

4.梳理式:重现重点和错误资源再利用

学生的试卷存在错误,可以利用相关资源,我要求学生完成后续工作:将错题写上错因,知识点和注意点,设置“理错本”。一理错题体会知识点薄弱处,二理答题策略上注意点,三理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整理、总结、提升,归纳相关知识,将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

(三)试卷讲评反思记录

“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我设置了几项内容进行反思记录。

篇8

审题审什么?我认为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命题作文的审题(这是最基本的审题训练),要审出文章的题根,明确命题人究竟让你写什么,是写景还是状物,是写人还是叙事,使阐发事理还是说明事物。这样就明确了具体内容要求,就做到了在内容上符合题意。在此基础上审出文章的题魂,即文章所要揭示的生活道理和所应抒发的思想感情等,这样就明确了具体思想要求,就做到了在思想上符合要求。接着就审出文章的题限。所谓题限,就是命题人在时间、空间、地域、对象、选材诸方面的限制。它虽然是文章的动感要素,但一定受文题的制约,就在范围上符合了题意。最后是审出文章的体裁,明确了体裁要求,就在体裁上符合题意了。通过审题做到了四个符合,就不会写出跑题的文章了。

我的经验是,这一个层面的训练,以教材为依托,做法是每学一课书都从析题入手进行析题训练。人们常说读人家文章要剖文见义。而我觉得析题见著才是第一步。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有意思的。先从结构上分析文题,看着它是个什么结构。一般说来,偏正结构的文题,其实根则是中心词,其魂、其限则是它的定语、状语和补语。而并列结构的问题其对象就是并列诸位,就构成关系作文,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方。而独立结构的文题往往意象性很强,象征性很强,甚至有双关性,不一而是,恕不赘述。请赏析下列问题以参悟:《我的老师》、《一件珍贵的衬衫》、《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柳》……那么,你们就知道文章为什么一定要有题目了,也就自然地走进审题的境界之中了。

第二层意思是给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你们认真审视近几年考试中的给材料话题作文,不难发现它有四个层面,即材料——点拨提示语——话题——具体写作要求。审题要从这四个层面入手,有序展开。

(一)审材料的意义。给材料话题作文,材料是有蕴意的,审材料的意义就是领悟材料的蕴意,提炼出材料所含之义理,从而正确立意,以统全篇。对材料误解或曲解,都会导致立意的失败,也就导致了文章彻底失败。这是无法弥补的。审材料要先对材料定性分析,看一看命题人所给的是什么性质的材料、创设的是什么情况。例如“心灵的选择”,是生死攸关之际的故事情境,“智子疑邻”是寓言故事情境等,我们可以设问质疑、缘果求因、缘事析理,即剖文见义,据此立意。

(二)点拨提示语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它对你是十分重要的提示或思维导向,即材料——生活——中学生的经历。阅历及人生感悟。从这个思维导向出发,就可以把材料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与你所熟悉的生活对接起来,明确自己该表现什么、写什么,自然就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了。

(三)话题是什么?在高考时,许多同学把话题作为文题,这是不大妥当的。因为话题不是文题。话题是谈话的中心,在给材料话题作文中,它是写作时围绕的中心。它对你的作文在范围上加以了必要的限制,超越了这个范围就是跑题。同时,话题由于具有多层面的特点。你可写的角度很多,在800字的文章里,你又无法都写出来,又要求你在话题的范围内选择最佳角度。审话题是很重要的,淡化这一程序是不对的。

篇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经历各式各样的考试,考了试就一定会产生讲评试卷这一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算一堂有效的试卷讲评课,怎样才能让学生生通过试卷讲评课收获更多,带着这个疑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反复探索和尝试,反复总结,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避免简单低效,注重试卷分析

很多老师认为试卷讲评课很好上,不用备课,不用设计,讲到哪里算哪里。这种错误观念是导致讲评课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想上好试卷讲评课,必须提前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及时认真批阅试卷,二是做好试卷分析,这是上好讲评课的两大必备前提。现行高中政治试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客观题和主观题。相对而言,客观题的答案比较唯一,容易批阅,一般现在我们采取填答题卡,读卡机上完成批阅,这样更容易分辨哪些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更直观,讲解时更具有针对性。但批阅主观题时,要我们老师手工批阅,因此要相当慎重。首先要尽可能统一评分标准,给分客观,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因为目前会考和高考对主观题的批阅是踩点给分,所以批阅时不能简单地打“勾”“叉”,或直接打个分数,而应该把学生的得分点用红笔划下来,并给出分值;同时对学生做错的题目,可以针对性的标识。

试卷批阅完成后,接下来就要认真分析试卷。首先要分析试卷本身,如命题者的立意、试卷的结构、试题的分布等,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明白考试一般都会考哪些内容,从什么角度去考,主要的题型有哪些,学习时要注意重点抓好哪些主干知识,联系哪些生活情境等。其次要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如每道题的正答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学生答题中的常见错误、失分较多的题型等,只有这样,老师讲评时才知道重点应该讲哪些题目,哪些题目可以不用讲,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应该再巩固。

二、避免试卷拖延,注重及时讲评

考试后何时讲评试卷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试卷的讲评应放在测试后未上新课之前为宜。

原因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就学生而言,考试时其思维最集中、最活跃,此时他们对于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常熟悉的。考试后,学生对自己的答卷有着很深的印象,此刻学生的思维可以说都处在一个活跃阶段,及时的进行试卷讲评,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给学生对所做的题目、答题时所犯的错误留下更深的印象。

其次,对教师来说,刚阅完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因而此时讲评必然事半功倍。此时的教师有效讲评,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系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相反,如果教师迟迟不讲评,冷了铁锤再打铁,那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一定要抓紧时间批阅试卷,做好试卷分析,及时讲评,越快越好。

三、避免孤立讲解,注重知识体系

在试卷的讲评过程中不能“就题论题”,孤立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试卷讲评掌握的仅仅是“这个题目”的答案。我们应该要把“这个题目”变成“这类题目”,从广度和深度上对考点进行总结。这种总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本试题的总结,通过对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设问方式,不同的材料,分析总结,让学生从一道题的答案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对考点内容的总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对某一考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体系。才能跟好的解题。

例如:材料2014年11月1日至12日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显示,北京空气质量均为优良级别。这引起网络热议,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APEC蓝是中国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一是机动车限行与管控;二是燃煤和工业企业停限产;三是工地停工;四是加强全市道路保洁;五是调休放假。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如何作为才能让“APEC蓝”成为常态。

这时我们可以从考点上扩展总结:本题涉及的主体是政府,与政府相关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监督、政府权威等几个方面。结合上面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道主观题的答案集中体现为“职能和宗旨”原则。通过本题的讲解使得政府的相关知识形成了知识体系进入的学生的脑海。同理,如果这时的主体是党,那与党的相关知识为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指导思想、领导意义等几个方面;如果是公民,那公民的知识体系也同样归纳。以后学生再遇到考查党和政府相关的题目,无论材料如何变化,只要用这个知识体系了的相关知识点去回答。因此在平时得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四、避免读答案,注重题型分析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明讲可很多遍。学生还是会做错。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上课过分的注重答案内容,忽视的解题技巧,没有做到授之以渔,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注重分析题型,在审题和作答这两方面强化学生的能力。

审题包括审设问和审材料,审设问要做好对题型和知识范围的定位。审材料要注重有效性,那些材料是用的到的,哪些是设问中提到的区域,要将材料与理论相结合。在讲解的过程中最好使用多媒体,用幻灯片或者投影材料和设问,将设问中的问答方式和关键词范围以及所涉及的材料标注出来,这样更直观有效的提高学生解体技巧。

在作答时,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一般政治主观题的命题角度无外乎三个方面,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是什么、为什么(一般表现为依据、意义、原因加重要性)、怎么办(一般表现为建议、措施、启示、打算)。还有一种是比较综合的问答方式:如认识类,辨析评析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题目,一般可以采取演绎法(观点+材料)或者归纳法(材料+观点)进行解答。比如我们经常接触的图表题,一般图表题容易得分但确实不容易得满分的题目,但是一般掌握了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作答时我们要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图表的表头,即在讲谁主体是什么,二是看图表怎么在比较(一般我们要看主体间的横比和竖比或者是比主体间共同的和不同的方面),三是不要忽视注解,从数据的表象到揭示的问题本质。原因类的题目一般从必要性(理论上)、重要性(地位作用)、意义(要分清是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怎么办类型的题目关键是找对主体范围,如果是经济,一般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可能是个消费者、劳动者),如果是在政治常识里,则可能会是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或者是党),有时弄清楚是国家内部知识还是联系国际的知识。辨析类的题目,我一般让学生掌握以下的思路:如果对――写出原因依据,如果错――写出原因+正确的措施即有对说对,有错说错。认识类就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顺序。我相信通过以上一些简单的答题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避免答案堆砌,注重书写规范

篇10

在高中语文课对文学作品的复习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考试大纲》。通过研究《考试大纲》中对文学作品欣赏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要求并不高。“鉴赏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这两个要求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解答这种题型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形式、表现手法;二是内容、思想情感。从这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就能抓住出题方向,有的放矢地积极备考。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虽然高考试题每年都是变化多样的,但是却都是根据考纲要求进行设计的,考察的本质、出题者的意图有可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从中找到出题者的目的,或是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鉴赏、评价等形象思维能力;或是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从而明确自己的复习方向,为我们的高考复习做好准备。

二、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在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指导时,我认为,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读好文学作品本身,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同时,一定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使之在答题时不犯常识性的错误。

(一)读文章,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就要对文学作品本身有所了解,很多学生粗粗地读了一遍作品,就急于做题,这样的做题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必须要学会怎样读好文学作品本身,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好题目的解答。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作品时,可以教学生进行速读和精读。所谓速读,即指第一遍的阅读,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在大概了解各段或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态度和把握文章的主题,可以进行简单的思考:作者对文中人、景、事的态度如何?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什么思想?同时结合文尾两三段的议论句、抒情句,进行印证,最终定出文章的主旨。这样的阅读之后,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把握了文章脉络,为以后的解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学生再进行第二遍的阅读,即精读,先读问题,再带着问题回原文,细读各道题所涉及的段落,从这些段落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做好审题,掌握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首先,学生要审好题。很多学生在考完试后,非常懊悔:“哎呀,我看错了!”“哎呀,我以为是”等,此类的言语不胜枚举,归纳起来就一点,审题粗心、马虎、大意,导致回答问题驴唇不对马嘴,最终失分。所以,学生一定要审清题意,知道问的是什么,再进行作答。审题时一要审明考点,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的解题要领、不同的答题术语,所以学生一定要读懂题目考什么。二要审明疑问代词。如“怎么样”是考手法,“为什么”是考作用与感情主旨,“哪些”是考筛选整合,等等。三要审提示词,这关系着我们答题内容的多少,如果有简析、分析、赏析这些词,我们就应该知道结合原文词句展开回答,否则进行简单的回答即可。其次,学生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总体而言,要有两个答题原则:一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因为一般而言答案在原文中都能找到,就算原文没有直接的答案,也有答案的信息依据,所以学生要紧扣原文内容进行作答。二是学生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的原则,在原文中分析,同时要用原文的术语进行回答。

三、透析文章,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练习,不断进步。

(一)做好文学作品欣赏题的三个步骤文学作品欣赏题一般可以分成三个步骤进行解答。步骤一:说明采用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如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自称还是对称,倒叙还是插叙;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象征还是对比,讽刺还是渲染;运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法,开门见山还是首尾呼应;主要修辞方法有哪些,比喻、借代、拟人还是夸张;主要艺术特征有哪些,抑扬结合还是虚实相生。步骤二: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即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步骤三:从文中举出具体事例展开分析。

(二)进行文学作品欣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进行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构思和主题思想等的欣赏时,首先要注意语言通畅、连贯,字迹要清楚,层次要清晰,不要有错字、语病,答非所问。其次,不离话题。也就是说,题目问什么,答案要围绕问题进行回答,全面理解,准确概括。具体的构思过程是先要简定标题,让阅卷者一目了然,然后首段总结,将自己的意思写清楚,然后总写话题,给老师一个总体的印象,最后具体分析,有理有据。再次,赏析要结合文章的具体事例,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不能进行空洞、干瘪的表述。

篇11

“压缩语段”就是对一个长句子或一段甚至几段话进行正确的筛选、准确地提炼、高度地概括浓缩信息,做此类题应注意以下思路。

1、审题干,看要求

做“压缩语段”题,要看清题干涉及哪些内容,有什么要求,是拟写新闻标题,写一句话新闻,还是归纳文章的观点,字数限定多少。认真辨析题干中的字眼,从而确立压缩的重点、方向和思维方式。

2、审语段,明内容

审查该语段是什么样的材料,是新闻材料还是一般材料,由几段(几句)构成,每段(每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或说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再分析段与段(句与句)是怎样的关系,新闻材料的,要看是只有主体,还是加上了导语,如有导语,就不用考虑主体,只抓导语压缩就行了。一般材料的,要根据其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的特点,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压缩的重点。

3、审话题,立主体

弄清了语段的材料及关系,接着就要分析一下该语段(句)围绕什么话题,以什么为主体展开,分清主次,权衡轻重,从而确立信息的主体和重点。

4、审语体,定表达

所给语段的语体特点不同,压缩的重点就不同,表达的方式就有别。新闻材料,要紧扣“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三个要素压缩,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或被动句来表述。一般材料的,比较博杂,除采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被动句外,还可采用并列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的陈述句来表述。

二、解题方法

“压缩语段”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反复阅读,筛选信息,抓住作者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该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1、明确语段的性质

议论性文段,应抓中心句,也就是观点句、总结句。记叙性文段,要抓住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说明性文段,应用简明的、客观的语言概述,不要作形象的描写,也不要作主观性的评价。

2、抓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个语段的灵魂,它体现了语段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情感倾向,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找到了压缩语段的关键所在。中心句一般在开头,起总领作用,也有的放在结尾,起总结作用。

3、概括内容

有些语段内容比较庞杂,头绪较多,这就要求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区分主次轻重,对语段信息进行正确分辨,领会其基本精神和意图,把握语段中最重要的观点和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4、删繁就简提炼观点

议论性语段要根据语段的论证层次结构、句子关系,逐层分析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然后按题目要求提炼观点。对一些较含蓄的语段,要仔细分析隐含于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时还要结合有关的提示或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弄清主体内容,才能最终归纳和提炼出观点。

篇12

从近年来的广东高考语文卷中可以看出,古诗词是高考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题型,分值7分。而2012年该题的平均得分是2.61分,此平均得分远达不到全卷平均得分的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此题涉及面广,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蕴。因此,许多学生对古诗词有几分惧怕。要解答好这类题,就应当认真研究古诗词鉴赏题的特点和规律,减少学生的迷惑和恐惧,做好下一阶段的复习准备。

一、积累是保障

1.积累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寄托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物体,客观的自然景物又称为“物象”。不同意象有不同的内涵,所以要积累。这些意象一旦经过诗人的雕琢进入诗的意境中就会染上了诗人的感彩,例如,2013年高考中的一首古词《鹧鸪天》,通过简单的几个词――燕子、梨花、修禊、卖饧、苏堤、杨柳,各个词所代表的角度和具体含义不一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燕子代表春暖花开、冬去春来,“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或寄托相思,或渲染离愁,或惜春伤秋,或感伤时事,但是在整首词中汇集起来,就表达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积累术语

不同的诗人喜好不同体裁的诗词,采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有些技巧是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总结出规律的,所以要注重积累。表达技巧指的是诗词的艺术特色,包括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要素。而古诗词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乐情等。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古诗中的“一晴生意繁”与“风轻袖影翻”“寂寂昼门关”形成对比,借景抒怀。积累表达技巧的术语是为了明确古诗词作者怎么写的问题,有了这些积累,解决古诗词鉴赏的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审题是关键

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答案的对错以及学生的成绩。我们应当从初始阶段就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找准信息点,那么这些信息点主要有哪些呢?或者审题应当怎么审呢?

1.审标题

审标题,就是通过审读标题,可以大体把握诗词类别和题材内容。例如,标题带有“送”“别”等字眼,我们就知道它属于送别诗,从而把握诗词的主旨是表达离情别绪,如《送魏万之京》《别董大》等;标题带有“山、水、溪、涧”等字眼,我们就知道它属于写景诗,内容上主要是描绘山水景致以抒感,如《山居秋暝》《归园田居》《鸟鸣涧》《滁州西涧》等;咏物言志,如《咏梅》《小松》《蝉》《》《石灰吟》等;还有标题带有“即事、有感、书怀”等字眼或直接以某事为题感怀诗,带有“题、曲、怀古”等字眼或直接以某古人古迹为题的咏史诗等。读懂了这些标题,对把握诗词的主旨就能事半功倍了。

2.审作者

知人论世是现代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一个法则。如果从题目和诗句中了解得不多,那么可以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作者的生平遭遇以及他习惯性的抒法和创作风格,这方面的辅助可以引导学生在方向上把握得准确一点。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提醒考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这些诗词作者不屑一顾。

3.审注释

在高考试卷中的注释是非注不可的,所以一定要看。这些注释或介绍写作的背景;或介绍作者;或用典,进行简单交代;或解释词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通过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如,2013年广东高考卷中,第一个“劳劳”做“遥远”解释,燕子在觅食安家,寒食节临近了,又是买糖粥的时候了,不是家乡杭州的柳条也令人紧锁眉头。这些晦涩的词语,通过出题者的注释就显得简单了。

4.审问题

问题是解题的重中之重。出题者如何问,就应当如何答,避免文不对题,或者画蛇添足的毛病。每年的高考古诗词题都有两个问题。如,今年的真题中,问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如果考生在前面几个审题方法都没有效果时,可以在问题中找关键词“借景抒情”,那么这首诗就是抒情诗,借的“景”就是笛声、山水、暝云、燕子、雨打梨花,从景中得出抒发的“情”是冷寂的、凄凉的,作者写到故乡和人千里,那么就是描写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情感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三、答题是根本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阅卷老师对于这类题型,是着眼于各个得分点给分的,这就要求我们考生答题时要讲究解题的规范性。要做到规范,就要做到符合题目、鉴赏的要求,把握好答题的角度,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准确运用积累的术语,用先观点后理由、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分点作答的方式来“切中题意”。如,2012年广东高考中的“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道题,要先明确该诗使用了对比、渲染表现手法(总),然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该手法的作用、效果(分)。

总之,在高考中要解答好古诗词鉴赏题,就要通过诗词中的意象去读懂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内容,渗透出思想感情;再认真审题,找准信息点,运用平时积累的意象和术语,按照一定的解题步骤规范作答,从而提高古诗词鉴赏题的得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