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6:48: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传播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传播学概论》是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庚。
2、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的《传播学概论》是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E.M.罗杰斯这样评价施拉姆:“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抹掉施拉姆对传播学领域的贡献,世界上就不会有传播学这样一个学科了。”
4、全书共15章,分别论述传播的历史、功能、过程、符号、代码和途径;传播的媒介、渠道和影响;媒介的结构、功能、经营和知识产业;传播者、受传者和把关人;媒介的社会控制、显著影响和隐性影响、媒介在儿童和成人社会化中的作用;以及信息革命等内容。
(来源:文章屋网 )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传者和受者两者一样,是作为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而出现的,它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在最初的传播历史中,媒介表现为语音、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符号等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印刷机的发明,传播第一次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开始跨越以前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摆脱了时间性和地域性的制约,使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身陷于现代传媒的巨大旋涡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电台、电视等媒介也竞相跃上传播的舞台,并且,每一个媒介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甚至同人类社会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非凡是电视的发明和成熟,其功能更是巨大,这也使得媒介技术分析的现实意义迅速而明晰地凸显出来。在媒介分析理论界中至今享有盛誉的理论大师摘要:雷蒙·威廉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都有着自己对独特的理论思辩。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探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探究的动力摘要: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探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探究和应用探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探究部类,正为这样的探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和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和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和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心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索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功能,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新问题的希望摘要: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新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摘要:“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假如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索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索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索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探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探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奇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和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
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和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功能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假如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摘要: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功能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和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功能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有关“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功能,在传播学探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探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摘要: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功能,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经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重。
和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闻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探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探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探究就是探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探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探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摘要: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新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新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新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新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摘要: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和社会关系这一新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和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新问题,假如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和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新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经常和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和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硅谷”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其成功从来不在于自然风光、也无关文化名胜,而在于其在人的心理上将这个地理域转换为了一种文化域,“硅谷”这两个字,在无数创业者的心中与科技、创新、机遇、成功划上了等价符号。这些就是硅谷的城市名片,也是硅谷用以吸引人的文化特质。所以,基于硅谷的成功,笔者认为,在现代城市高度同质化、在各地旅游资源的打造思路大同小异,差异性日益缩小的今天,现代城市在对外营销中,如果还仅仅局囿于打旅游牌,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个城市的营销应该是多元化的,一个城市可以对外营销她的知识、技术、管理、文化等各种要素。正如硅谷的选择,营销自己的“科技创新文化”。二.城市营销要善于抓住传播契机现代社会,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区隔和交通条件等的限制,大众一般很难通过直接体验的方式形成对另一座城市的感知和识别。而与此相对的是:现代传媒业的高度发达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一种缺陷,乃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一座城市的形象识别和好感度。因此,从上述意义而言,一座城市将被如何识别以及能否形成一种“名片效应”,同其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密切相关。
纵观当下一些城市的城市营销策略,总给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比如,城市营销者投入大笔经费拍城市形象宣传片,而事实上的宣传效果却收效甚微。又比如,有的城市,想出一些古怪离奇的宣传口号,以博得一时的耸动效果,尽管赢得了瞬间关注,但从长远看,其实质却是以降低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为代价。从现代城市的媒介营销策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发力”,一种是“借力使力”。
第一种,主要指的是城市管理者主动利用各种媒介传播手段诸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开展对外的城市形象宣传。主动投拍城市形象宣传片或是主动策划一些事件性的营销活动,并通过各种媒介予以跟进报道等都包含于此范畴。这一类媒介营销范式的主要代表,比如成都,其曾投拍了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由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又如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曾运营的一次网络营销活动,其通过昆士兰旅游局的官网了一则全球招聘广告,为大堡礁招聘看护员,其将这一工作命名为“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这些主动进行城市对外宣传的媒介活动都曾成功地吸引了外界的关注。
二、教育传播学对西部贫困地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
要想从教育传播学的传播特点出发,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必须要先清楚已有精品课程的现状,然后根据建设出现的问题,结合网络教育传播的特点,才能更容易地找到建设精品课程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一)西部贫困地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昭通是云南省东北部的一个贫困地市,辖区内的区县大多数是贫困县。本文以昭通学院为例,以点带面地看西部贫困地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是有代表性的。昭通学院从2008年开始积极申报精品课程并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11年,昭通学院共有精品课程二十余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三门。该校精品课程网站的良好运行为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负责人基本都是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和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网页界面设计精美,学习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课件、教案、试题、教学视频和学习互动等;精品课程的网站平台都是动态网站,更新内容十分方便,这些都为学习者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昭通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不足。其一,团队教师分工不明,网站更新缓慢,后续建设跟不上。课程的建设需要团队教师的同力配合,但实际上大多数课程中的资源都是课程负责人的一些资料(如: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其他团队老师的教学资源很少,甚至没有,大部分成员只出现在团队教师简介和科研成果介绍中。有些课程建设者会专门请一位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师加入课程建设,让其负责网站的制作、内容的和更新。课程建设完毕、评审后,后续的建设进展缓慢,更有甚者一两年都未更新课程内容。其二,课程使用率低,师生互动程度低。建设精品的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共建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但事实上精品课程网站访问量普遍偏低,学生发帖数量很少。课程发帖量较多的也呈现出这样一种怪现象:发帖时间不持续,隔几个月后发帖量一时突增,其他时间段基本无发帖量。从这一奇怪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平时并未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内容,只是在教师布置作业后才想起在网站中发帖以应付,是被动学习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间的互动程度较低,学生间互动当然也不高。其三,课程资源基本是照搬传统课程教学资料,并没有根据网络环境中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提供、创新教学资源。精品课程中课件、教案一般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中所使用的资料的简单堆砌,根本没有考虑网络环境中资源的组织方式。教学视频也只是传统课程的再现,并且大多数视频都是一堂课的教学实录。课程的资源建设成了一种简单的、固定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有参考意义的内容。
(二)从教育传播过程看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教育传播过程是动态的、持续的,课程内容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也应该是持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1.教育传播学对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要求在传播活动中,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方面,尽管通过网络来收集信息的方式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但是需要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当前精品课程基本上都是基于网络来进行展示和传播的,那么教师在进行信息编码的时候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呈现传统的线性文本,还应该能根据信息的不同特性将其转换为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呈现给广大学生。此外,在网络课程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是课程学习者的“指引者”,主要表现在对课程内容建设和学习的设计上,教师不能像“放羊人”那样只是简单地把课程资源堆砌起来。总的说来,对教师的要求不能只是掌握知识技能,还应要求教师要能掌握教育传播技术,并利用网络传播媒体来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和课程的学习设计。
2.教育传播学对学生角色和行为的要求在基于网络的课程传播过程中,学生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受传者又是传播者。特别是在web2.0时代,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是应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知识的类化、重组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并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共享给其他学生或教师。当然,这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知识,在集体的思想碰撞中创新知识。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双重角色,教育传播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课程建设才能更有成效。
3.师生的互动传播教育传播就是一种师生互动交流、沟通、共享课程信息的过程,因此只有师生彼此深度互动才能实现教育传播的真正目的。那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生为什么对互动不太积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受到学生传播心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需要,二是习惯。需要是推动学生行为的动力。学生有了互动的这种需要,才能驱使他与他人互动进行学习。那学生为什么没互动的动力呢?这与教师的教学形式有关。请试想一下,我们平时是怎样教学的:课上教师讲,课后学生做作业,期末评价试卷,这整个的教学过程跟精品课程互动有任何关系吗?因此,精品课程要实现真正的、持续的学习互动,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逐步适应网络学习的方式。其次,要养成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和教学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收集、加工信息的技能,学会利用便利的网络交流工具(包括实时工具、非实时工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最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这样才符合“临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4.教育传播媒体的作用根据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越是塔底层的经验越具体,越在塔头的经验越抽象。这就要求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承载媒体。如,需要学生深度思考的内容,宜采用较抽象的言语符号或视觉符号来呈现;而对较难的内容,教师宜采用视频、演示等方法来呈现,以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经验。精品课程是一门课程,不是某节课的教学,因此一门课程中的视频也不是只有一节课或一两段视频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了。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选择性地来录制视频。比如,针对较难知识点、操作性强的内容就可以把它录制出来供学习者参考,这些视频与其他教学资源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服务。视频时间根据重难点的不同可以是长视频,也可以是微视频。
(三)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西部贫困地区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进一步努力:
1.加强教育技术理念的学习,深化理解精品课程建设基本都是依托网络这个载体来呈现课程内容的,并且大多数课程内容都是传统课程的简单迁移,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要求。原因就在于课程建设者和评审者没有深刻地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同时也缺乏对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入理解,没有运用相关理论来支持课程的建设。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并通过人际关系的交互来实现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知识,教师有了这样的理念后再建设课程就需要考虑课程内容的情景性、协作性以及资源的丰富性;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采用教师起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等等;在课程的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总之,高校教师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精品课程能更好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也是信息和课程整合的目标,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中所期望的“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加大师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高校师生要养成适应网络学习的习惯,除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外,还有一点是必须的,即要养成利用信息技术方式促进学习的习惯。这就要求师生必须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强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方式帮助教师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技术理念的指导下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据有关资料表明,高校教师信息意识有待加强,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另据笔者了解,昭通学院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信息搜集、筛选和加工的能力。综上可知,从整体上说,西部贫困地区高校师生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加强:一是继续开展各级教师教育技术理论和能力的培训;二是从大学在校生开始抓起,加强教育技术能力课程的学习,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相关课程,因为他们的能力决定了未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水平;三是通过构建个人学习环境来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包括知识的生产、应用、共享和创新),逐步提高个人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