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范文

时间:2023-02-17 00:58: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城市的急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不可胜数的问题,比如土地的破碎化、河岸的硬化、混乱的城市肌理以及日益严重的水问题等。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有一个多尺度、多功能的以及可持续的规划方法,而绿道的本质使得它成为了此类项目的合适的规划手段[1]。在土地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绿道的资源集中性使得它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附着多种功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且它对连通性的要求又减缓了土地的破碎化。

1、绿道与绿道网络

绿道概念是指呈廊道状私有和公有的娱乐用地和水域,能让人们方便地从生活居住区域通往开敞空间,或者将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的通道[2],是为社区提供生态、娱乐和文化价值的各风景要素所组成的网络系统[3]。绿道是限制机动车进入环境友好的通道系统,其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风景资源与人们生活活动中心连接起来[4],但人们更强调绿道网络在生态过程方面的潜力[5]。目前,人们普遍接受埃亨(Ahern)提出的绿道概念[6],认为绿道是经规划、设计、管理的线状网络用地系统,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景观生态学中,网络是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概念。景观结构有3种单元:斑块、廊道和基底,且通过廊道的相互叠加而形成网络。网络的功能与廊道相似,但与基底的作用更加广泛和密切,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物种能通过它的连接进行更广泛的运动,还在于它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相比较下网络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特点,如廊道密度、网络连接度以及网络闭合性等[7]。本文中绿道网络规划(下文中统一简称“绿网规划”)是指强调绿色空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的一种规划。

2、绿道的类型和功能

2.1绿道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许多国外学者对绿道进行了分类。如莱托(Little)从用途和尺度角度对绿道进行了分类[8],分为自然绿道、城市河岸绿道、历史风景绿道、娱乐绿道、综合网络状绿道5种类型。埃亨(Ahern)认为[6],按照面积尺度的大小,可将绿道分为市区级、市域级、省级和区域级4种类型;按照绿道的功能作用可分为生物多样性绿道、水资源保护绿道、休闲娱乐绿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绿道4种类型。而俞孔坚教授对中国绿道规划的发展与演变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按照绿道的形式与功能,将中国绿道分为了3种,即沿着河道或水域边界分布的滨河绿道、公园道路绿道或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绿道以及沿田园边界分布的田园绿道[9]。本文中将绿道分为自然绿道、城市河流绿道、历史风景绿道、游憩绿道和道路交通绿道5类。

2.2绿道的功能

2.2.1连接功能

连通功能是绿网的基础。从生态功能角度来看,绿网将分散的绿地、公园等自然资源连接成系统,结束了生态岛的孤立和土地的进一步破碎化。从游憩功能角度来看,绿网将自然资源与居民区、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资源、公共设施等其他资源相连通,为人们提供了游憩的通道,提高了游憩资源的可达性[10][11]。

2.2.2休闲游憩功能

绿道不仅将各游憩资源节点连接形成网络,为人们提供旅游景点游览、野生物观赏、风景欣赏等活动,其自身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步行、骑行、滑板、轮滑、骑马等游憩活动[10][11]。

2.2.3生态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

生态保护方面,绿道为多种生物提供迁移廊道,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当地物种,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同时,绿道网还具有蓄水防灾、净化空气等排除环境污染不利因素的作用,以改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绿道的低强度开发特点为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建立了有效的缓冲带 [10]。

2.2.4交通通行功能

绿网作为一种线性连接开敞空间,为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减少人们对机动车辆的依赖,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绿网可以有效地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系统完全分离,为人们创建健康绿色的通行网络,改善人们的出行环境。除上述功能外,绿网同时兼具经济、社会等许多附加功能,如潜在的旅游收人、促进城市化进程等等[11]。

3、绿网规划原则

3.1 生态化原则

绿网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的要素,如现有的河流、绿块甚至乡村小道等,避免大填大挖和人工化痕迹过重的建设,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格局。

3.2 地域化原则

绿道规划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考虑城市具体的地域自然条件、绿地基础和历史文化基础,积极采用本地树种和材料,串联具有地方历史和文化的节点,展现地方风情。

3.3多样化原则

绿道应形式多样、功能各异,可结合滨海岸线、江河水系、山峦叠嶂、郊野公园等,创造精彩纷呈的绿道景观,并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让绿道不仅成为一条景观大道,更成为一条生活大道。

3.4人性化原则

绿道网络应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规范清晰的标识系统和保障及时的应急安全救助系统,方便快捷的公交转换及停车系统。满足各种需求的商业服务系统,让绿道洋溢着人文关怀。

4、绿网评价方法

绿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网络,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与其生态功能的发挥息息相关,因此,能否稳定发挥其功效,需要一些能够定量化的指标对网络进行评价。而任意网络都可以用节点(nodes)和联系(links)来定义,本文的绿网结构评价主要借鉴能够反映网络复杂性及格局的网络结构指数,选取要分析的要素用于同一个目标的不同结构网络联系和效益,主要包括闭合度α、点线率β、连接度γ和成本比四个指数。

网络闭合度(network circuitry)用来描述网络中回路出现的程度,即网络中实际回路数与网络中存在的最大可能回路数之比。可用α指数表示:

其中,L 为廊道数,V 为节点数。a 指数的变化范围一般介于在 0-1 之间,a=0意味着网络中不存在回路,a=l,说明网络中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回路数目。

(Forman&Godron,1986)。

点线率指网络中每一个节点的平均连线数目,可用于网络连通性。用β指数表示

β指数数量范围在[0,3]区间上。β=0,表示无网络存在;网络的复杂性增加,则β值也增大。当β1 时,表示有更复杂的连接度水平。 (Hagget&Chorley,1972)。

网络连接度(network connectivity)是用来描述网络中所有节点被连接的程度,即一个网络的廊道数与最大可能的廊道数之比,可用γ指数来测度:

γ指数的变化范围为 0-1,γ=0 时,表示没有节点相连,γ=1 时表示每个节点都彼此相连(Forman&Godron,1986)。

成本比(Cost ratio)考虑廊道的长度,主要反映了网络的有效性,成本比越低,有效性越高[7],公式如下:

成本比=1-(廊道数/廊道长度)

(Linehanetal,1995)

5、典型案例

5.1城乡绿网——增城市市域绿网规划

2008年增城市提出了全区域公园化战略指导思想,到2011年增城市沿主要旅游干道两侧已经建设了约190km的绿色廊道,并沿道路建设了20个面积超过40hm2的生态公园和10个自驾车休息驿站,用来促进自驾车游的发展;从增城市区到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了长约100km 的自行车休闲建身绿道,并设置16个休息驿站和20个避雨亭,积极开展旅游体验活动,提高旅游的过夜率和重游率[12]。之后,当地政府企图通过绿网建设,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味,优化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城市、村庄环境的升级与优化,提高居民幸福感;连接南、中、北主体功能区,连通各沿线农村居民点,引导南部资金到北部投资生态休闲和度假旅游业。

结合增城市的自然资源,增城市计划在3年内规划建设完成3条绿道,总长度为500km,构建增城市的绿道网络(图1)[12]:以全市旅游线路广汕、荔新、增白、新新、增正等旅游大道为主线,建设200km自驾车游绿道,建立多层次、色彩丰富的生态林带和旅游节点;以增城市区至白水寨景区、湖心岛景区为主线,以连接广州、东莞的区域绿道和局部景区绿道网为支线,建设250km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打造富有田园风光的特色休闲精品线;以增江为主轴,把初溪水利枢纽上游50km的河道打造成现代生态型山水画廊,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规划结合农村居民点、景点和果园建设息驿站(码头)和配套设施,将沿线村庄逐步打造成旅游节点和服务区,吸引市民前来消费,实现农民就地创业和就业,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图1 增城市市域绿网规划图

(图片来源:《规划师》2011年第1期)

5.2城市绿网——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

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中主要有两个关注点:一是增加城市绿地率,二是加强绿地的绿地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根据现状条件将绿网规划落实为点规划和线规划,最后形成网规划。

点规划,按绿地面积和生态价值大小将城市绿地分为重要生态节点和一般生态节点。其中重要生态节点29个,一般生态节点41个。重要生态节点包括18个规划生态绿地(包括各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楔形绿地和组团间的隔离绿地)和天津市“十一楔”。一般生态节点主要为城市中心的水体公园,如西沽公园、水上公园等。

线规划,规划中将廊道划分为了道路廊道、河流廊道和植被廊道。道路廊道,即中心城区的快速环路和外环路。联系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津滨高速公路、京山铁路、和津沽轻轨快速线;河流廊道,即中心城市东北面的蓟运河、北面的永定新河和新开河、西南面的独流减河,北运河、南运河和子牙河汇入海河;植被廊道,即中心城区外环线的植被廊道,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工业区和生活区的防护带,滨海湿地和盐生植被带[13]。

网规划,基于不同的绿道组织目的和水平,采用不同的联系方式构建了四个不同的绿道网络,如图2所示。网络一只保证了对29个重要生态节点间的联系;网络二在网络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一般节点的联系。而网络三的构建分为两种情况进行:A网络增加了海河等四条河流廊道和津滨高速公路等道路廊;B网络在A网络基础上,根据俞孔坚网络形阻力趋势表面与交汇处战略点理论和各生态节点的实际情况确定三个景观生态战略点:黄港风景区、柳林风景区、北大港风景区,同时确定大兴水库、银河风景区等六个次一级的生态战略点。同时B网络增设了对外联系的绿道:潮白河廊道联系七里海水库、蓟运河廊道、联系团泊湾风景区的廊道[13]。(图2都是将生态核心区抽象为节点的网络图)

图2 绿网方案对比图

(图片来源:谭晓鸽,《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网络四在网络三的结构前提下,考虑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对一些生态廊道的走向和具置做了必要的调整,如面积比较大的风景区,和它们连接的生态廊道在具体建设只需与景区边界连接即可;而沿河路和道路的廊道则需要根据河流和道路的走向平行布置,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弯曲。

根据绿网结构指数各指标公式对四个不同网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网络四中a指数最大,存在的回路最多,拥有最大的网络闭合度;β指数最大,具有最高的廊道连通性;γ指数最大,具有较高的网络连接度;而成本比最小,说明网络的有效性最大,建设成本最低(图3)。

图3 网络四

(图片来源:谭晓鸽,《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6、展望

虽然,在众多学者的推动和政府的支持下,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有关绿道的规划,但是好的实践寥寥可数。本文根据绿道的类型和功能,确定了绿网规划的原则和评价方法,同时选取了国内东部发达地区中两个典型案例,并对其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规划工作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绿道、规划绿道,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杰克·艾亨(美),周啸. 论绿道规划原理与方法[J].风景园林,2011:107

[2] Hoover, A.Shannon, M. Building greenway policies within a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framework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433- 459.

[3] Ndubis i, F. , Demeo, T. , Ditto, N. Environmentally sens itive areas: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 [J].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159- 177.

[4] Toccolini, A. Fumagalli, N. Senes, G. Greenways planning in Italy:the Lambro River Valley Greenways Sys tem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6(1- 4):98- 111.

[5] Jongman, R. Nature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Europe:developing ecological network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2 (3):169- 183.

[6] Ahern, J. Greenways as a planning s trategy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 (1- 3):131- 155.

[7] Jone Linehan.Greenway Planning-developing a landscape ecological network approach[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179–193.

[8] Fábos, J.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the greenway movement, use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1- 13.

[9] Yu K. ,Li D. ,Li N.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6(1- 4):223- 239.

[10]李社锦, 游憩型绿道的功能及分类[J]. 旅游管理研究,2012,11:59

[11]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著,余青,柳晓霞等译,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邓毛颖,增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1(1):112-114

[13] 谭晓鸽.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以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为例[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25-26;30-31;34-39

作者简介:

篇2

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率下载,极大满足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如何切实贯彻4G网络技术特征和业务特色并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已成为4G网络规划要点和挑战,并直接决定着网络部署运营的成败。

一、4G网络特征

1.业务速度更快。业务速度一直是数字通信网络的发展动力,研发4G网络的初衷就是要提高移动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互联网的速率。2.数据业务为主。4G网络可承载移动高清多媒体、实时移动视频监控、3D游戏、远程医疗和移动化电子学习等业务,但目前多为数据业务,电话业务承载在已有的2G/3G网络或采用VoIP方式,因此4G网络以承载数据业务为主。3.频谱更宽、效率更高。欲实现4G 网络100Mbit/s传输,运营商必须对已有的3G网络进行大幅改造,使4G网络带宽较3G网络有较大的提升。

二、4G网络规划的意义和要点

无线网络规划是为无线通信网络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无线网络发展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其作为实际网络建设的基础,更应充分考虑实际网络建设中的可能情况,对未知的可能情况做具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规划存在的漏洞或实际网络建设中的可能情况的发生所产生的不可挽回的后果或影响。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4G网络建设的初期,在各大运营商启动大规模的网络建设,投入巨量的资金之前,对4G网络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规划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未来4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也决定了运营商的投资效益和成本回收,更关系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因此无线网络规划对于4G 的网络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4G网络规划的策略

1.分析现有无线网络状况。网规划的第一步是要理清当前无线网络的现状,这既包括现有网络的规模、覆盖、容量、质量以及承载的业务量信息,也包括无线网络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和竞争环境。只有通过对大量的现状数据进行科学和严谨的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去发展和完善。因此,现状的调研与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是网络规划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后续的预测和决策的首要依据,决定了整个网络规划的方向。

2.分析需求估算网络规模。4G是面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主要针对的是数据业务。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分析,要着重分析不同业务对于4G网络的速率需求。要从网络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入手,制定有依据,切实可信的不同业务模型。主要是通过覆盖和容量估算来确定网络建设的基本规模。在进行覆盖估算时,首先应了解当地的传播模型,然后通过链路预算来确定不同区域的小区覆盖半径,从而算出满足覆盖需求的基站数量。容量估算是分析在一定时隙及站型配置的条件下4G 网络可承载的系统容量,并计算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容量需求。

3.站址规划。站址规划阶段是依据链路预算的建议值,结合目前网络站址资源情况进行站址布局,并在确定站点初步布局后,结合现有资料或现场勘测来进行站点可用性分析,确定目前覆盖区域可用的共址站点和需新建的站点。可用站址主要依据无线环境、传输资源、电源、机房条件、天面条件及工程可实施性等方面综合确定。完成初步的站址规划后,需要进一步将站址规划方案输入到4G 规划仿真软件中,进行覆盖及容量仿真分析。

4.网络仿真。仿真分析流程包括规划数据导入、传播预测、邻区规划、时隙和频率规划、用户和业务模型配置以及蒙特卡罗仿真,通过仿真分析,输出结果可以进一步评估目前规划方案是否可以满足覆盖及容量目标,如存在部分区域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修改使得规划方案最终满足规划目标。

5.进行投资及经济性分析。在网络规划的具体方案确定之后,需要对规划期所需要的投资进行估算,并运用建设工程经济学知识,进行经济性分析,通过财务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相关经济性指标,衡量所制定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是合理可行的。如果制定的方案无法满足经济性指标的要求,则需要对具体方案进行调整,重新进行投资估算,经济性分析,这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直到具体方案可以满足经济性指标要求为止。

结束语 :移动通信面向数据化、高速化、宽带化、频段更高化方向发展,通过分析4G网络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规划,不仅可以更好的指导4G网络建设,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投资效益。

参 考 文 献

篇3

网络规划设计最终目的是为满足负荷需求服务的,负荷的发展状况足以影响网络发展的每个环节。网络规划的发展步骤要以负荷发展状况为依据,使用各馈线负荷数据可以掌握负荷发展情况,将过去的负荷进行分析,掌握负荷的发展规律。要对负荷进行分析,确定最高用电负荷时间和负荷率,得出最高用电负荷时间和负荷值,这些数据是预测未来负荷的基本资料。配电网络规划可以使用两种常用的预测方法。外推法就是基于用电区域的历史数据,假设负荷发展率是连续变化的,根据原来的负荷发展率推移以后各时期的发展状况。

二、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

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包括确定网络是采用架空线路还是电缆供电,确定导线截面大小,网络接线方式,负荷转移方案,网络中有关设备的选型,网络在运行期间遇到不适应要求时应如何进行改造,系统保护功能,配网自动化规划等。

1、在负荷分散或发展缓慢地区应使用架空线供电。在负荷密度比较大、发展迅速或基于城市环境美化建设考虑,应使用电缆供电。

2、导线截面大小的选择确定了导线的输送容量,要选择足够大的导线保证线路满足网络规划的要求,例如:负荷发展时期,不应经常更换导线截面。在线路故障时,可以将故障线路的负荷转由临近馈线供电,而不会过负荷运行。另外,导线截面的选择要保证线路末端电压降处于合格的范围内。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也能承受故障电流。所以导线截面要比最大负荷电流所需的截面大,但同时截面的选择要符合经济原则,在导线输送容量与工程投资之间作比较。

3、具有灵活接线方式的规划,可以使供电网络最大地发挥功能。对于架空线网络,最有效的方式,是将馈线与邻近变电所或同一个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的出线在线路末端联网,两回馈线也分别装上分段负荷开关和隔离刀闸。在其中一回馈线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分段开关将故障段隔离出来,对于电缆网络接线方式可以采用两回馈线组成互为备用网络,或采用三回馈线相互联络组成一个供电区域,其中两回带负荷,一回空载,作为两回负荷线的备用线。馈线之间可以组成大环网,一条馈线的负荷之间也可以组成小环网,形成大环套小环的形式。在负荷密集地区还可以建设开关站,变电所与开关站通过电源线连接,再由开关站向附近负荷供电,其作用是将变电所母线延长至用电负荷附近。

4、制定负荷转移方案的原则是减少停电范围,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在发现回馈线发生故障时,必须尽快查找到故障点,并将故障点前后的负荷转由邻近馈线供电,以使故障点的负荷隔离出去。

5、国内外对各种电气设备都制定了详细标准,为设备选型提供了可靠依据。作为配网规划应选用运行效益好,损耗低,可靠性高,免维护的设备。对于开关设备应选用具备配网自动化功能,在设备中先安装配网自动化设备或者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有些新型设备的购置费用虽然高,但运行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维护费用少,总体经济效益是相当理想的。

6、配电网络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发展状况稳定,在馈线负荷超出安全电流或没有足够的备用容量时,应该增加馈线,对用电区域的馈线正常供电范围进行调整。同时,配网规划内容也应作相应修改。

7、为确保电网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健全的保护系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最少的操作次数将故障点隔离,保证非故障点尽早恢复用电。现在常用的系统保护方法有:

①用熔断器或过电流继电器实现过流保护,熔断器在超过熔断电流时自动熔断,迅速切断电流、保护用电设备,熔断器主要用于变压器保护。过电流继电器用于线路保护。

②接地故障保护用于消除接地故障,对直接接地或通过不可调阻抗接地的系统,可以把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到接地故障继电器上,或者把过流继电器与接地故障继电器集中使用。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由于接地故障会造成系统电压和电流不对称,继电器可根据基本判据来确定是否控制相应的断路器动作断开。

③单元保护,用于对系统中一个单元的保护,根据正常运行两侧电压相同的电路,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是相同的,通过比较两侧电流大小可以判断是否出现故障。但是单元保护要使用通讯线路,在保护线路太长的地方,很难将数据完整地集中起来进行比较。使用距离保护法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性,在距离保护方案中,根据故障距离与故障阻抗成正比的原理,采用线路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故障距离。

④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方法是利用继电器控制断路器去执行不同的跳闸与闭合顺序。线路中有大部分故障是可以自动消除或暂时性的,使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以自动恢复供电。

⑤电力系统中,有时出现运行电压远远超过额定电压值的情况,例如:开关操作瞬间或系统受雷击时,都会产生过电压现象。加强各设备绝缘强度和绝缘水平,或在网络中安装过电压保护设备,可以使过电压降低到安全水平,例如使用空气间隙保护或安装避雷器作保护。

8、配电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建立系统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为全面管理网络安全和经济运行提供依据。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第一是电网运行监控和管理功能,包括电网运行监视,电网运行的控制,故障诊断分析与恢复供电,运行数据统计及报告。第二是运行计划模拟和优化功能,包括配网运行模拟,倒闸操作计划的编制,各关口电量分配计划和优化。第三是运行分析和维护管理功能,包括对电网故障和供电质量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系统薄弱环节安排维修计划。第四是用户负荷监控和报障功能,包括用户端负荷和电能质量的遥测,用户端计量设备的控制,用户故障报修处理系统。

三、效益评估

篇4

1.引言

LTE技术源于3G通信技术,是对传统3G网络相关性能的优化和升级,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伴随着LTE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不断成熟,内外的运营商纷纷加快了LTE网络规划及其商业部署的进程。我国的4G移动通信牌照已于2013年底陆续发放,这也标志着我国正是迈入了4G LTE通信时代,因此在我国的4G通信竞争中,各大运营商对于LTE网络规划及部署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各大运营商未来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对LTE网络规划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难题进行研究,例如LTE与传统的通信制式的互扰问题、室分解决方案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优化LTE网络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LTE演进及其关键技术

LTE技术是对3G网络通信技术的演进,主要实现了对于3G网络通信技术中空中接入技术的优化,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采用OFDM以及MIMO技术,使得网络通信速率实现成倍增长,而且LTE技术对于优化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扩展小区通信容量、降低通信延迟具有显著效果。作为LTE技术的标准化及主要推动组织,3GPP早在2008年就对LTE 8进行冻结,这也标志着LTE相关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和规范,为LTE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作为快速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的LTE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包括LTE相关标准的制定、设备的开发和制造,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LTE网络规划过程中,基于FDD的LTE网络走在了前列,已经开始在全球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部署和商用,与此同时我国的电信运营商也开始在部分大中城市进行TD-LTE网络部署和商用试点。

LTE的接入网技术与传统的UTRAN架构有所不同,其采用演进型构架,并且引入了扁平化的网络构架特点,这对于降低LTE网络的后期维护费用至关重要。在LTE的关键技术中,主要包括MIMO天线技术、编码技术、多址接入技术以及网络抗干扰技术等,通过运用这些新型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LTE网络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LTE网络的通信容量。在LTE的细分中,主要有FDD和TDD两种制式,其中前者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演进的结果,而且两种LTE制式在技术层面有着较高的相似性,这一点对于提升LTE技术在未来的融合以及终端设备的开发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3.LTE网络规划研究

2G和3G网络技术的发展给LTE网络规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LTE的网络规划过程中,其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热点覆盖的方式来实现,即实现通信的高数据率和高可靠性,这也是LTE网络初期建设的重要特点之一。

(1)LTE网络规划的主要原则

在LTE网络规划的初期阶段,其主要的考虑在于所规划网络的覆盖范围、通信容量以及与传统通信制式的兼容性等,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频段需要满足规划要求,TD-LTE的通信频率在2300-2400MHz,并且规定单个频点带宽为20MHz;其二,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即在LTE基站的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新建LTE基站与已存在的2G/3G基站实现资源共享,即不增加机房和有线传输链路,实现对已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三,要遵循工程易于实现原则,即在LTE网络的规划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对目前已有网络的影响,以降低现存设备改造产生的成本。与此同时,在LTE网络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即同频组网或者异频组网的问题。在考虑到LTE网络中涉及到MIMO多天线技术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在实际的LTE组网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实现异频组网,以更好地降低多天线之间的相互耦合,提高整体的LTE网络性能。

(2)LTE网络规划基本流程

目前的LTE网络规划流程与以往的2G/3G技术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可以将其网络规划流程分为宏基站和室分两个主要部分。宏基站主要实现大区域覆盖,而室分主要实现对人员密集区域的覆盖。这一特点是由LTE技术自身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特点决定的,在采用LTE2300(2300-2400MHz)频段进行通信时,宏基站信号相对较弱,无法保证LTE技术高数据率的要求,因此采用热点式覆盖相比之下具有更大的优势。

(3)LTE网络规划的关键问题

在目前的LTE网络规划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通信制式互扰、室分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LTE制式与传统2G/3G制式互扰问题。在LTE制式与传统通信制式的干扰中,主要有基站对基站、基站对客户端、客户端对基站以及客户端对客户端几种类型,因此在LTE网络的部署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LTE天线与传统制式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问题。以目前的TD-LTE制式为例,其主要工作频段为2300-2400MHz,在实际工程实现方面互扰主要为杂散和阻塞两种类型,同时在室分环境下还需要考虑到LTE制式与WLAN热点的互扰。杂散干扰主要是由于发射机的杂散引起,而阻塞干扰则主要来自于发射机的频带内强信号。在降低互扰的技术中,提升天线隔离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改变接收机与发射机的距离使得LTE系统互扰达到最小状态,即达到降低互扰的目的。因此在天线设计过程中,目前普遍采用正交双极化的方式实现高隔离度,从而达到降低天线耦合度的目的。在室分环境下,LTE网络规划还需要考虑到与WLAN网络的互扰,当二者处于合路时,合路器的互耦应该小于-100dB,假如LTE与WLAN采用独立布线方式,则二者天线的距离应该大于1m。

其二,LTE网络室分规划。在LTE网络室分规划过程中,需要保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LTE室分网络规划要与建筑物的业务量相结合,并且对其优先级进行区分;其次,对已有2G/3G网络的区域,原则上实现分布资源共用,降低LTE室分规划成本;同时,在新建LTE室分网络中还需要实现对2G/3G以及WLAN网络的兼容,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其三,多天线技术。在整个LTE制式中,MIMO多天线技术对于提升LTE网络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通信制式相比,多天线技术的引入可以使得LTE网络系统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MIMO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成本等因素进行考虑,以实现LTE网络规划的最优状态。

4.结束语

4G技术的正式商用极大的刺激了LTE网络的部署,而LTE网络规划方案的制定对于提升LTE网络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LTE网络规划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以更好的推动LTE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晨鸣,李新.TD-LTE无线网络规划关键因素研究[J].电信快报,2013,03.

[2]桂福良.浅论TD-LTE网络的规划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05.

篇5

中图分类号:U652文献标识码: A

物流配送网络规划问题是供应链研究领域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产品流通领域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产品以制造商为起点、以最终消费者为终点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包括物流设施的类型、数量、位置、设计容量、设施所服务的顾客群体与产品类别、以及产品在设施之间的运输方式等。

一、物流配送网络规划的理论基础

物流配送网络规划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物流配送活动,充分、合理地实现物流配送的各项功能,使物流网络在一定外部和内部条件下达到最优化,而对影响物流系统内部、外部各要素及其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权衡,确定物流网络的设施数量、容量等。本章主要介绍与物流配送网络规划问题相关的理论基础。

1、物流配送及其要素

物流配送是指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经过订货、存储、分拣、运输等产品配备工作,把最终产品从生产线的末端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物流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物流思想的综合产物。物流配送作为供应链的尖端环节和市场营销的辅助手段,日益受到重视。物流配送包含以下多个要素:

(1)备货。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联系货源、订货(或购货)、进货并对货物进行有关的质量检查、交接等。备货在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提前性,企业需要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期或是预测确定备货规模。通过包含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网络进行备货,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备货成本。

(2)储存。储存是根据一定时期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为达到一定的产品供给水平而将一定数量的产品放置在靠近市场的物流设施内以形成对需求的资源保障。不同性质的产品对储存条件的要求会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根据产品价值或周转速度等各方面情况的不同,可以用abe分类法等方法提高储存质量。

(3)分拣。分拣是根据订单,以一定的方式将产品从其在物流设施内的储存位置拣取出来,分为个别订单分拣、批量分拣和复合分拣等方式。分拣是物流配送的准备性工作,也是物流配送向高级形式发展的标志之一。

(4)配送加工。配送加工是指为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对产品进行的简单加工。配送加工这一要素在物流配送中不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却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配载。根据每份订单的产品信息和配送终点,结合配送车辆的有效运载能力,将各种产品进行搭配装载,充分利用运能、运力,以实现物流配送成本的最小化,这就是配载。

(6)配送运输。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

(7)送达服务。送达服务是指为了妥善地将产品移交给下一环节(门店或客户),并有效、方便地完成结算等相关手续,而在指定的地点以指定的方式完成产品的交接。

二、物流配送网络及其组成

物流配送网络是物流配送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这些组织和设施通过分工和协作,形成系统的跨越企业边界的网络组织,使商品和服务能够有效地从生产者转移至消费者和用户手中。物流配送网络是网络组织的一种特定模式,也可以称之为是以独立个体或群体为节点,以彼此之间复杂多样的经济联接为线路而形成的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它具有网络组织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合作性、创造性及复杂性等。物流配送网络由供应商、物流配送中心、需求点和物流配送通道组成。产品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流动通过物流配送网络实现。

(1)供应商

供应商是物流配送网络中的产品供应源点,客户的需求归根结底是由供应商来满足的。一家供应商可以提供一种或多种产品,如果客户对某一产品的需求可以被其它产品所满足,那说明这家供应商是可以被替代的,反之则说明这家供应商很难被替代。物流配送网络的规划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应商的分布情况所决定的。而且,供应商分布情况的稳定性对整个物流配送网络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配送网络的规划时,应该对宏观产业结构和微观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调整和变化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和认识,使得物流配送网络的规划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2)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网络中用于连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一类中间节点设施。它接受并处理下游(门店或客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各种产品进行储存,并根据下游的订货要求对产品进行拣选、配送加工、配载等作业。物流配送中心具有集货、配货和送货等主要功能,利用订货、储存、配送、运输、结算和信息处理等手段和设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物流配送网络中,物流配送中心连接着供货点和需求点,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影响着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与服务质量,对整个网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建立配送中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有利于商品高效快速的流通,能够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与配合,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3)需求点

在需求拉动式市场经营环境中,对于企业来说,客户需求是最重要的,企业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与供应商相比,需求点的分布以及各个需求点的需求情况对物流配送网络的规划结果的决定意义更大。

(4)物流配送通道

物流配送通道顾名思义指的是产品在物流配送网络各个环节、各个节点设施之间进行运输、配送的流通通道,由公路、铁路、水路、飞机航线以及管道等组成。供应商、物流配送中心和需求点构成了整个物流配送网络的基础,但是它们在空间上的分离特性决定了它们还不足以称为一个网络,物流配送通道所能提供的流通能力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择相比,企业在物流配送通道的选择上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局部失效情形下的网络重构。

三、物流配送网络失效

1.物流配送网络是很复杂的一个系统,由供应商、物流配送中心、需求点以及物流配送通道等组成,同时还涉及到许多其它方面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在需求稳定的市场经营环境中,物流配送网络的运转也应该是比较平稳的;而对于需求不确定的市场经营环境,物流配送网络也可以通过详细的需求预测并设置一定的弹性能力予以适应。在这两种情形下,市场需求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可以认为物流配送网络处在一种平衡状态之中。

2.失效情形分类及应对措施

(1)供应商失效

供应商是物流配送网络的供应源点,客户的需求最终要由供应商来满足。供应商失效指的是供应商丧失了向下游环节继续提品的能力。一旦供应商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失效,整个物流配送网络的运行就会出现停滞。

(2)物流配送中心失效

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网络中连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中间节点设施,具备集货、储存、配送等功能。物流配送中心失效指的是配送中心丧失了继续发挥这些功能的能力。

(3)物流配送通道失效

篇6

前言

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稳定、安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水平,为研究开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现代化平台,建立Intranet技术的高速多媒体校园网是非常必要的。

1.校园网建设目标

我校是一所以电子专业为主的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灵活性强,扩展性好的技术领先高效的网络平台,要保持在今后3-5年内满足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和学校管理需求,同时也要使学校南北两个校区无缝结合,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工作环境,为学校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校园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高稳定性

校园网是各种应用的统一通信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故障恢复时间要保持在足够容忍的许可范围之内,保障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2.2高安全性

学校网络用户容易产生不规范行为,同时病毒、各类攻击软件均可能造成攻击数据流,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因此,校园网络建设必须要保证网络在遭受攻击和欺骗情况下,网络设备依然能正常稳定的工作,不影响上网用户的网络体验。

2.3可持续性

学校现正处在高速发展期,随着招生人生增加和网络覆盖面积的铺开,信息点会日益增多,设计要求可通过灵活的和模块化的方式平滑升级网络功能和扩展网络规模,并要保证性能和功能上在今后几年内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2.4高性能

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速度,使大量网络业务能顺畅运行。

2.5安全出口

出口设备要具有出色的防攻击能力,同时能布署安全策略对出口数据进行安全过滤和检查,保证出口的稳定运行。对于常见病毒,蠕虫,非法连接等攻击行为要阻隔在学校外。

3.校园网络拓扑图设计及简介

3.1校园网络拓扑图设计

3.2网络拓扑图简介

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网络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每个校区各自部署一台核心交换机,用于数据转发,同时北校区的核心与南校区的核心通过我纤专线互通,统一采用南校区的网络出口。整个校园网采用稳定成熟的三层结构设计,分为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个层次。本校园网的建设可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优秀的网络基础平台,以满足后期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4.网络系统设计

4.1方案设计思路

整个方案设计思路基于职教系统数字化校园的业务构架,整体设计背景如下:

4.2结构设计思路

4.2.1三层结构设计

(1)核心交换层

为高速的三层交换骨干,主要任务为高速数据交换,无需开启影响高速交换性能的安全访问控制(ACL)等功能。设备选用锐捷RG-S8610万兆交换机。

(2)汇聚层

主要完成以下的功能:汇聚各功能区IP地址或路由;实现各功能区内VLAN间的路由;实现各功能区到核心层的路由策略。设备选用锐捷RG-S5750-24SFP/8GT-E

(3)接入层

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存储转发式,进行数据高效的转发;通过VLAN定义实现业务划分,隔离广播域,减小广播风暴实现QoS,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和标记(保障数字广播、IP电话、视频会议等业务流畅运行);二层组播功能,实现对组播业务(直播、VOD点播等业务)的全面支持。设备选用锐捷RG-S2928G-E、锐捷RG-S2952G-E

4.2.2功能模块化区域设计

(1)出口区设计

千兆级出口引擎进行出口数据的高速转发,实现学校校园网和外网互联互通,以满足学校内网用户与对外网的访问与高速的数据交换。内置防火墙上进行各类深度检测、防DDOS攻击等,有效过滤到外网的各类攻击,病毒、蠕虫、扫描、非法连接等非法行为,以保证内网的安全。出口区设备选用深信服NGAF-1520-M(防火墙)、锐捷EG2000UE(出口网关)、深信服AC-1800-E(网络行为及流量审计)

(2)服务器区设计

服务器区为各类服务器汇集,如FTP、WEB、OA、VOD等服务器群,服务器群可直接连接在核心交换机上,实现千兆的数据交换。服务器群放置在中心机房,以便于统一维护和管理。服务器选用HP DL388p G8

4.2.3安全稳定性设计

考虑到网络平台对于本校数字化校园发展道理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自身对网络平台安全稳定性的重视,本方案将在网络安全稳定性上有充分的考虑和设计。各层次的安全稳定性规划如下:

(1)接入层:锐捷RG-S2952G-E接入交换机开启各类安全策略,如:端口安全、防DDOS攻击、防IP扫描、arp-check等。后期扩展可部署802.1X协议,实现“入网身份认证、主机健康检查、网络安全事件监控与主动防御”等。

(2)汇聚层:锐捷RG-S5750-24SFP/8GT-E汇聚层交换机实施安全访问控制(ACL),以实现各类权限控制与分离。汇聚层交换机开启安全策略,也可对向核心交换机的非法连接、垃圾数据、攻击报文等进行过滤,以保护核心设备的安全性。

(3)核心层:锐捷RG-S8610核心交换机整机的稳定成熟度很高,加上汇聚层、接入层设备开启安全过滤功能,使得方案核心层稳定性很高。同时核心交换机开启其它防扫描、防攻击的策略,结合CPP技术,可确保自身的稳定性。

5.校园网方案特点总述

5.1安全可靠

校园网对安全的要求比较高,交换机利用基于协议、IP、MAC、端口及用户策略的二到四层以及时间范围的ACL(接入访问控制列表)来完成用户的三层受控互访,通过对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连接数量的限制,可以提供四层的用户安全。另外通过在交换机上实现用户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技术防止MAC地址、IP地址的盗用。锐捷系列交换机可以监视各个端口上发送和接收广播包的情况,实现端口保护,而通过划分VLAN的方式,实现二层端口的隔离,再通过MAC地址过滤可有效防止地址仿冒。在学校出口放置一台防火墙,能很好的保证内网的安全性。

5.2网络稳定可靠

本设计从设备类型、网络结构设计和安全防护三个方面确保了网络的高度稳定可靠运行。核心设备本身提供了关键部件如引擎冗余、电源冗余,以及LPM+HDR等技术,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网络架构上也进行了全面的冗余设计,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转;全局安全网络设计,保证网络不受病毒和网络攻击影响,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稳定可靠性。

5.3高性能数据转发

高性能的接入、汇聚、核心及出口设备,保证了全网线速转发。锐捷RG-S8610万兆骨干路由交换机提供1.6T背板带宽,并支持更高带宽的扩展能力,高达400Mpps的二/三层包转发速率可为用户提供高密度的高速无阻塞数据交换。千兆接入也提供给了客户高速连接网络的服务。

5.4全面冗余设计,良好可扩展性

核心交换机拥有6-10个扩展插槽,提供管理模块冗余、电源冗余,通过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方式平滑升级网络功能和扩展网络规模,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网络需求。

6.结束语

本设计方案很好的满足了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将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高速稳定的网络平台和全新的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整个校园的信息化,促进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这将极大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分享!

参考文献:

篇7

1 引言

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PDA、PMP、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搭载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上的多种小型移动终端的数字多媒体电视系统。CMMB技术于2006年提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应用,同年开始实施全国建网。2009年5月7日,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正式签署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的项目业务合作协议。通过对CMMB网络的建设,采用TD+CMMB的模式大力发展CMMB用户,同时也是对中国移动TD网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由于CMMB采用广播电视技术,只要在信号覆盖的范围内,支持的用户数是没有限制的,所以只要满足覆盖需求即可。本文详细阐述了组网方案及选址、电磁辐射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2 CMMB系统

CMMB采用“天地一体”的技术体系,即:利用大功率S波段卫星覆盖全国100%国土、利用地面覆盖网络进行城市人口密集区域有效覆盖、利用双向回传通道实现交互,形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互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无缝覆盖的系统。

在CMMB的系统构成中,CMMB信号主要由S波段卫星覆盖网络和U波段地面覆盖网络实现信号覆盖。S波段卫星网络广播信道用于直接接收,Ku波段上行,s波段下行;分发信道用于地面增补转发接收,Ku波段上行,Ku波段下行,由地面增补网络转发器转为S波段发送到移动终端。s波段频率使用2.635GHz~2.660GHz,u波段频率使用470MHz~566MHz和606MHz~798MHz。本文规划采用u波段地面无线发射构建城市U波段地面覆盖网络,每个城市选用1个频点组建单频网。

3 组网方案

本次CMMB规划采用三种组网方式:发射站、发射站+无线直放站、发射站+光纤直放站。

3.1发射站

在对没有CMMB覆盖的区域,采用大功率(1000W)发射站的方式进行覆盖。

发射站选择原则:(1)发射台站的选址优先选用现有可用发射台址;(2)无可用发射台址的,选用规划广播台址;(3)如确有必要,考虑启用新台址。

发射站功率大,覆盖范围广,需安装在70m以上的铁塔上,周围视线开阔,无阻挡。

3.2无线直放站

直放站是对发射站覆盖弱区、盲区的有效补充,主要有无线直放站和光纤直放站两种。

在进行无线直放站选择安装地址时,要求发射台、直放站、覆盖区最好处于同一直线上(三点一线),角度一般要三点(发射台、直放站、覆盖区三点)两线(发射台、直放站连线和直放站、覆盖区连线)夹角大于120度(如能保证隔离度,可以适当缩小角度要求),发射台与直放站距离最好不超过30km。

由于无线站对信号电平值要求较高,只有在直放站安装点测得的发射台信号强度大于-74dBm,直放站才有可能满功率输出。若信号小于-74dBm,则直放站不能满功率输出,这样就会影响到直放站的覆盖范围。

无线直放站的选址要求:

(1)无线直放站应用在室外,重发天线选用定向天线,直放站站址应选在施主发射台与盲区之间,靠近盲区边沿200m~500m。

(2)直放站除用于覆盖城乡结合处和偏远地区的盲区外,也经常用于覆盖类似密集-住宅区的高校宿舍区域。此时避免在楼群的正面选点,因为信号只有直接穿透靠前的楼房,才可覆盖到后面的区域,但此时信号由于穿透时衰减很大,后面区域的信号强度会很弱。如果从楼群侧面覆盖,信号可从楼房间较大的空隙穿过,并借助反射达到很好的覆盖效果。

(3)直放站选址另外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

安装重发天线的位置最好是制高点,前方不能有阻挡物;

视线可达大部分区域;

从覆盖效果考虑,能选山头的就不选平地,能选铁塔的就不选楼房。

(4)不适合设址的地方包括:

信号场强

直放站与覆盖区之间有高大建筑物的阻挡。

(5)增大无线直放站隔离度,防止直放站产生自激。

隔离度是指直放站输入端口信号对输出端口信号的衰减度。无线直放站系统的施主天线从发射台接收频率为F1的下行信号,经增益为G的直放站放大后,由重发天线发射出去(同频信号F1)。一部分信号再经过重发天线的后瓣耦合到施主天线的后瓣,然后由直放站放大。这样无线直放站就形成一个潜在的正反馈环路,产生自激的现象。

通过反复的测试和实践验证,隔离度必须满足以下公式,系统才会稳定工作:

I-G>≥15dB

(1)

其中,/为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G为直放站的增益。

无线站站点安装要求:

(1)同样的天线,相同的距离,两天线的垂直隔离度大于水平隔离度,因此采用垂直安装时,隔离度较容易满足要求。

(2)当采用垂直安装时,两天线最佳垂直距离为15m~25m。

(3)当采用水平安装时,两天线最佳水平距离为30m~40m。

(4)两天线的夹角≥120度。

(5)无线站要安装在覆盖区的边缘。

3.3光纤直放站

利用广电1000W发射站做主站,需在广电主站(1 000W)周围就近选择一个光纤资源比较丰富的站点作为CMMB光信号分发站点,广电主站引一对光纤至该站点,再通过分路器把CMMB光信号分发至各光纤直放站点。

光纤直放站近端机有以下两种耦合方式:

(1)无线耦合:距离广电的主站远(传输路由大于40km)或接入广电主站较难,可以采用空间耦合方式建光纤直放站,拟建的光纤直放站(安装远端机)和主站之间找一个基站做无线接收站(安装近端机),该接收站距拟建的光纤直放站的直线距离原则上要求3km~12km,该无线接收站至周边的光纤直放站间需有光纤,以一拖四为宜,且无线接收站到光纤直放站传输路由长度宜小于30km。

无线耦合直放站近端机对信号电平值要求较高,只有在直放站近端机安装点测得的发射台信号强度大于-74dBm,直放站近端机才有可能满功率输出。若信号小于-74dBm,则直放站近端机不能满功率输出,这样就会影响到直放站远端机的覆盖范围。

(2)直接耦合:近端机直接从发射站引射频信号。一般要求近端机安装在发射站机房内。

光纤直放站选址要求与无线直放站基本相同。

由于光纤直放站的优点是覆盖距离远、干扰小、易于选址,缺点是对传输资源要求高,所以在传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光纤直放站。4电磁辐射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8年公布并实施了国家标准GB8702―88,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其中对移动通信基站系统所使用频段内的电磁辐射防护导出限值的规定如下:

职业照射:在一天8小时工作时内,电磁辐射场的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小于2W/m2(频率为30MHz~3000MHz)。

公众照射: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小于0.4W/m2(频率为30MHz~3000MHz)。

对于移动通信基站,以单个系统计,按功率通量密度限值的1/5(0.08W/m2),即8uW/cm2作为评价标准。

根据CMMB系统本身的特点,可使用公式(2)来进行功率通量密度的计算:

T-(P-A-B+G)/(4π・D2) (2)

尸为通道发射总功率;A为接头损耗;B为馈线损耗;G为天线基本增益;D为计算点与天线的距离。

根据以上设定,可以计算出cMMB系统功率通量密度达到国家规范时的安全距离,详见表1所示(注:由于表中参数为假定值,仅供参考,不作为现场判断标准)。

篇8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技术方面主要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广域测量系统、柔流输电、调度自动化、分布式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应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总规划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六个环节,具体框架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智能电网战略部署总体设计框架

1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就是把最新的信息化、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类型的电网,以满足电力系统智能化运行的高要求。它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智能电网的涵义基本上可以表述如下:以包括各种发电设备、输配电网络、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智能电网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其中每一个发电设备、每一个输电设备用户和每一个节点都得到了实时监控,并保障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了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实现了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满足了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实现可再生能源集约化开发、以及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实现各类集中/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用电设施并网接入标准化和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资产的运营效益和全社会的能源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创新商业服务模式,提升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能力和用电增值服务水平。由此可见,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的项目非常丰富,我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第一批9项试点工程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第一批9项试点工程

2 智能化电厂研究

综合利用各类能源发电是电网的基础部分,源于智能能源——智能电厂——智能电网的层层递进的战略思考,如果智能电网下面挂着的是智能电厂,厂网之间的互动一定是非常和谐高效的,如果挂着的是封闭落后的传统电厂,则不匹配。以白山水电厂为例,作为东北电网公司智能化水电厂建设的试点单位,它以源网协调发展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为基础,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服务对象,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水电厂的状态检修系统、信息统一平台、大坝观测系统、经济运行系统、监控系统和基础自动化系统等各个环节,实现“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水电厂。应该具有集成开放、友好互动、坚强可靠、经济高效等显著特征。智能化必须以数字化为根基,因此白山发电厂对光传输设备进行升级,将桦甸至红石、白山光传输通道由原来的一条100 M扩展到2条465 M,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到1 G容量,为智能化电厂建设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在智能电厂的管理系统方面,七台河电厂作出了一个飞跃性的实践,该厂使用IBMMaximo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务流程化,工作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通过工单管理,实现维修计划工作完成率为89%;通过物资管理模块,降低采购成本30%以上,同时也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3 智能化变电站研究

110 kV蒙自变电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点配套工程,全部设备安装在地下,采用了数字保护、数字计量等新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变电站。该站也是节能型、储能型、数字化、无油化的集成新型高科技示范性变电站。10 kV部分采用电阻分压式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和数模一体合并单元;110 kV部分采用阻容分压式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全光纤光学电流互感器和数模一体合并单元。

目前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已经通过评审,同时一批试点智能变电站正在开工建设,如:长春南500 kV智能变电站、安徽淮北110 kV桓谭智能化变电站、重庆江津110 kV杉树变电站,其中华北电网第一座220 kV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唐山市郭家屯变已经建成投产。

4 智能用电端研究

北京市莲香园小区智能用电小区运用了最先进的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代表了未来小区用电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电力光纤到户系统采用光纤复合电缆和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搭建了“智能电网光纤复合低压电缆(PFTTH)三网融合系统测试”平台,通过“电力猫”可实现电力网、信息网和通信网等“三网融合”。可以实现用电、上网、网络电视和小区内的IP可视电话等功能。在智能用电家庭,普通居民可通过智能交互终端,随时了解自家电器的用电情况,根据峰、谷时电价高低不同来调整用电时间,由此可以减少5%甚至更多的电费。

智能电网的自愈功能也体现在用电末端,例如一次严重的雷暴可能影响一大片消费者,当用户输电线路受损,终端设备随即通知调度中心哪些电线受到了影响,同时自动改变线路送电,并向事故发生地点派遣维修工。在这种情况下故障时间仅为10 s左右。在饱受电网故障困扰的地区,缩短停运时间可以节约数百万元的成本。

5 智能调度研究

基础平台及实时监控与预警基础应用功能,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在极端外部灾害即将造成电力系统设施大面积损坏、大面积停电(或已经造成停电)的情况下,分析预测电力系统故障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波及范围,预测事故对电力系统甚至社会造成的综合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事故后果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利用可视化手段和计算机音视频技术进行综合告警,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江西等省电力调度中心已经开始逐步采用此类技术成果,该省运用的是一种可以自适应外部环境状况的电网安全稳定防御体系框架,把广域信息的采集范围从电力系统内部扩大到自然环境,使有效预警的时间尺度从分钟级扩大到小时级,预警目标从单故障风险延拓到群发性相继故障的风险,协调控制优化决策支持的范畴从正常的电网运行环境扩展到极端恶劣环境,为各种环境下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提升江西电网安全稳定综合协调防御的能力。

6 结语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第一批试点工程正顺利推进,试点工程建设的主要标准基本编制完成,根据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以及通信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需求,选取了117个技术研究课题,其中主要包括:参数量测技术、智能电网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智能调度技术、高级电力电子技术、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基本形成了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标准体系,重点技术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为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8).

[2]谢开,刘永奇,朱治中,等.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J].中国电力,2008(6).

[3]丁民丞,王靖,朱治中.方兴未艾的智能电网[J].国家电网,2008(5).

篇9

1.引言

在3G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铺开的同时WCDMA网络技术也日渐成熟,伴随着终端性能的改进和提高,终端价格的日趋合理,数据业务需求快速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WCDMA网络已迈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在运营商积累了大量的WCDMA网络建设和运营经验后渐渐意识到WCDMA网络室内分布在3G网络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室内覆盖系统以及相关技术越来越引起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和设备制造商的普遍重视。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完善的WCDMA网络室内分布是运营商3G网络建设中的关键。WCDMA网络室内分布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众所周知,良好的WCDMA网络室内分布可以吸收更多的客户提高企业的收入。

(2)对WCDMA本身而言,增加室内分布系统有利于缓解热点区域通信压力,释放一定容量,并提供更完善的覆盖和业务提供能力。由于WCDMA系统具有自干扰的特性,过多业务的承载不仅引起破损率的上升,同时还会对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产生影响,因此增加室内分布有利于通信的负担。

(3)WCDMA网络室内分布符合用户的要求。3G系统70%的业务发生在室内环境,而室外用户的使用量只有30%。3G网络系统的用户主要积聚在室内。

总之,WCDMA网络室内分布是3G网络建设的关键环节。在WCDMA建设初期解决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的时候必须与网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室内信号控制不好会对室外的网络造成严重的干扰。

2.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室内分布时,站点规划与室外规划要协调统一。对于室内覆盖,必须首先考虑采用室外覆盖通过网络优化达到覆盖目的。根据市场发展形势,从全网的角度出发,根据楼宇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分轻重缓急进行工程建设,优先建设那些人流量大、人员层次高、对联通品牌影响比较大的楼宇或隧道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统一性原则

主要是指室内室外站点规划、设计的统一。在建设室内覆盖时要充分考虑室外信号的影响。这种理想的覆盖方式是室内和室外网络统一性的关键,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2)经济性原则

对于一个特定的建筑物而言,有多种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室内覆盖,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地为了以技术上的完善目标来盲目扩大投资,同时也不能为了节省投资而选择并不适合的室内覆盖方案。

(3)差异性原则

由于投资直接着限制网络建设,因此室内覆盖建设不能盲目的扩大,而是要以用户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来制定不同的质量目标。

(4)兼容性原则

这主要是指在室内覆盖规划设计时,最大限度利用已有室内覆盖资源,并进行最合理的改造。

3.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的勘察测试

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勘查测试目前主要包含室内分布系统现有网络的调查、覆盖区域建筑图纸准备、建筑物室内勘查三方面。

(1)室内分布系统现有网络的调查

室内分布系统现有网络的调查主要在室外没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和室外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两种情况。针对室外没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的建筑物,在做调查时一定要注意记录室内GSM室内分布情况。而对于室外已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的建筑物要记录信号的数量、强度、分布等数据以方便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时作为参考。

(2)覆盖区域建筑图纸准备

室内覆盖其实根本上就是指与室外网络互相配合的问题。其根本设计目标就是在尽可能情况下实现覆盖面积的同时减小与室外网络的相互影响。因此在准备覆盖区域建筑的图纸时要尽可能地获得详细的大楼建筑图纸,包括每个覆盖目标楼层的平面图、各个方向的立面图便于设计传输线路径的同时还要了解建筑物外部的网络分布情况。

(3)建筑物室内勘查

室内勘查主要是为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在室内勘察时要注意明确建筑物的覆盖范围以及传输线、电源等分布情况。

4.WCDMA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

WCDMA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均匀覆盖,以实现控制覆盖面积,解决与室外网络的配合。关于WCDMA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主要从室内分布系信号源的选取、信号源和分布系统的综合选取以及信号源和有源设备输出功率的综合规划三方面进行考虑。

在确定WCDMA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系统容量、频谱资源、投入成本、预计效果和收益等多个不确定因素。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而网络质量的好坏直接由这些不确定因素决定。如果系统容量太小直接导致了频率资源大幅度会降低,大大的降低了预计效果和收益。相反如果系统容量太大将会导致所需成本大幅度增加和频率资源的浪费,这样会直接降低预计效果和收益。因此,从系统容量方面合理的选择信号源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所需成本和频率资源,提高预计效果和收益。

覆盖面积、信号源的方式和建筑结构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是在信号源和分布系统的选取时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建筑物大致分为微型建筑物、小型建筑物、中型建筑物和大型建筑物四类来进行考虑分析。要针对不同规模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分布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在达到所需覆盖面积的同时又合理地控制成本。

在信号源和有源设备输出功率的综合规划时要注意WCDMA的信号源是宽带信号,它的原理与GSM系统的窄带信号不同,因此WCDMA室内覆盖的信源及有源设备输出功率规划均按导频功率来设计规划。

5.结论

W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建设在目前的运营商3G网络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室内分布系统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程,它是室内深度覆盖的延深,是3G网络进一步演进的结果。本文针对W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进行分析,全面详细的制定初步规划方案。

在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该与网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在于根据室内结构选择合适的覆盖信号源和覆盖方式,合理设置切换区域,合理规划频率等。

参考文献

[1]孔繁俊,李荣.W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要点[J].江西通信技术.

篇10

医院网络系统的建设必须基于各种相关的技术原则,符合相关的行业规范,网络建设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 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保证医院各项业务能够顺利运行,必须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或者避免系统故障的发生。强化医院网络结构的可靠性建设。综合运用硬件备份、冗余等技术来增强医院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2. 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医院内部系统的建设时,采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医院其他设施,采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图像、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要,保证医院网络系统始终处于先进性,在医院网络系统保持先进性的同时,还应保证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建设不能脱离医院实际。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系统,只有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网络系统才能够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灵活的网络系统可以增强和提高网络的韧性和可塑性。系统的可拓展性有利于系统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4.开放性和互连性

网络系统的多变性决定了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性和互联性原则可以确保网络系统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5.可管理性

由于医院的网络系统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因此,在医院的网络设计中,僵持可管理性的原则。网络设备的智能化,设备的可替换性,同时结合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网络系统的有效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最终提升网络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不同功能区域信息点覆盖

医院的网络规划有别的简单的办公大楼的网络建设,因为医院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医院的显示特点和医院未来业务的发展,同时在网络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综合使用部门与医院基建部门的建议,不断变更覆盖需求,进行医院网络规划与建设。在医院网络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医院信息点的覆盖,一方面要考虑医院未来信息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要也考虑医疗设备、智能设备的接入运用。总体来言,医院网络规划建设的功能区域网络信息点构建情况如表1。

结合医院的现实业务特征,基于网络建设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此次方案的设计如图2所示:

三、网络构架结构情况

医院网络的构架必须运用二个核心交换机,同时结合交换机到核心交换机双链路,以确保核心交换机的问题不妨碍医院其他业务的运作。but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医院的网络设计细分为核心业务区、非关键业务区、服务器区、放射科区等四大部分,不同功能区的信息点覆盖大体有优先和无线两种,有线网主要用于满足医院医生和办公人员的工作需要,无线网主要用于满足智能设备的接入使用,具体功能划分如下。

(一)核心业务区:核心业务区必须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的故障会严重影响医院正常业务的运行。因此,应该在该业务区的接入层交换机上采用双链路上行至会聚层交换机,这样其他支链上的业务故障都不会影响核心业务区的运作。

(二)非关键业务区:该区域包括住院病区以及一些行政科室,网络的微小故障对其业务的影响比核心业务要小。因此,该区域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单链路上行至会聚层交换机,如链路中断或上行模块故障会导致业务中断。

(三)服务器区:该区域交换机的故障会严重影响医院其他业务的正常进行。因此,应该将这一区域的接入层交换机先堆叠后,再将双链路与核心交换机万兆联接在一起,这样主交换机的故障就不再影响主要业务的进行,若任一接入层交换机故障也可在短时间内将联接服务器的网络从故障交换机切换到非故障交换机。

(四)放射科区域:放射科PACS的信息传输量非常大,因此,接入层交换机采用二条万兆线路不通过会聚层交换机直接与核心交换机相联接,千兆传输带宽到桌面,保障图像传输的速度。

四、体会

(一)医院在建设阶段,医院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就要提前介入,提前为医院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网络建设方案。医院功能的专业性决定了医院网络建设的复杂性,医院必须在详细了解医院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再构建适合医院自身业务特点的网络构架,确保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如今大多数医疗设施网络接口是通过TCP/IP协议完成信息的传递工作的,因此医院信息系统在建设规划时除了关注计算机应用之外,最好考虑下监护仪、麻醉机、放射设备等这些医疗设施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此外,注入门禁、楼控、停车场以及机房的UPS等设备都需要保证的网络的正常接入。

(二)随着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等现代信息系统的在医院的广泛运用,这也就对医院的网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确保计算机系统故障发生概率的最小化。因此,高效稳定的网络对医院业务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医院在网络规划时,除了要对门诊等核心业务区进行交换设备与链路冗余建设,还要对非核心业务区域,采用接入层采用单链路的方法,将网络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响度。在医院网络规划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医院未来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要也考虑医疗设备接入运用情况。

医院网络规划建设能否能达到预料中的效果,能否保障故障的发生不影响医院核心业务的正常运作?这还需要对这些设计方案进行演练和试验,模拟核心交换机、会聚层交换机故障或冗余链路中断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演练才能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其演练方案与测试文档也可以为现实故障发生时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于燕波.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年17期

[2] 翟文学.关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策略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06期

[3] 雷莉霞.浅谈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J].科技广场.2013年08期

[4] 赵睿.青岛市政府部门虚拟网站群的信息安全实现[J].网络与信息.2013年10期

篇11

随着世界信息化的高速推进,已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而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实力和人民的精神、文化、健康等素质的提高乃至对整个综合国力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果,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1%。因此,宽带的发展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诱导效应。现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设当中,如果“调结构、转方式”没有实质性进展,“十二五”的目标将有落空的可能。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信息经济的投入必不可收。作为信息化的基础,“宽带中国”战略的落实已经刻不容缓。

近几年来,但随着数字宽带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量的增长、业务种类的增多,尤其是各种新业务出现,如高清IPTV(高清网络电视)、VOD(视频点播)、云计算、云储存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大大地增加对数据宽带的要求,因此大力提高用户接入带宽也成为各大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重点。随着电信网接入技术的发展,用户宽带接入方式层出不穷,xDSL、FTTx+LAN、WLAN等方式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但近年,随着PON网络(无源光网络)建设成本的不断降低,光纤到户(FTTH)已成为有线宽带接入发展的终极目标。各大运营商(特别是固话运营商)也提出了“光进铜退”的战略规划,这也使得近几年光网络工程的投资在不断地加大、光网络的覆盖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在接入网中用光纤取代铜缆、发展全光纤接入网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接入网环境中用光纤取代铜缆可带来一系列的好处:长远计算可节省建设投资、降低维护成本、易于提供高速信息数据、提高传输质量和通信可靠性、消除电信网的瓶颈、方便未来扩容及向客户提供更多种业务等等。另外,由于生产光缆的厂家数量增加、产能提高,加之厂商间的竞争,使得光缆及相关元器件价格一路的走低,这也进一步推进了接入网全面光纤化的建设步伐。而接入网络的光纤化应必须以实现FTTH为首要目标,因此规划好一个FTTH网络对各个电信运营商来讲无论是从初期的建设投入、后期的维护运营和扩容都是至关重要,也是网络规划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出于光网络综合利用方面的考虑、FTTH网络规划建设还必须结合现有接入光网络的现状情况,综合考虑一些运营商非PON业务、无线业务的光纤需求。

从上图看出,上面的为FTTH网络,而下面的为传统的光网络,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FTTH网络引入的splitter(光分路器,简称OBD),有了OBD,光网络出现了1分N的效果,即与传统的光端口端局至远端1对1的方式不同,FTTH网络能实现局端光端口至远端实现1对多效果,这样,能使ODN网络中主干层光缆得到高效利用。由于这些的不同之处、FTTH网络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OLT设备节点规划注意问题

规划FTTH网络需要注意必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规划,即首先需要规划的OLT设备节点的布局问题。OLT设备节点主要考虑的因素为覆盖的范围和覆盖用户数。而经过实际测算,建议城市地区OLT设备节点应主要部署在现有的核心机楼或一般机楼,尽量采用“大容量、少局所”的布局方式建设。当一般机楼覆盖范围较大时,可考虑OLT节点下移。下移的OLT节点FTTH终局容量应根据用户密度覆盖2-5公里,终局容量在2-5万用户之间。对于用户密度较低的区域(如城乡结合部),OLT规划容量最低不得低于1万用户。而对于郊区、农村地区应依托现有一般机楼部署OLT节点。由于农村用户分布以点线形式分布为主,OLT节点的覆盖范围应按照PON系统的最大传送距离进行规划。

2.主干层光网络规划注意问题

主干层光缆规划是整个FTTH网络规划中的重点,主干层规划必须需足运营商3-5年的FTTH业务和其他光业务的发展需求。而个人认为FTTH网络规划与以往接入光网络的规划最大的不同在于光节点位置的设置。以往接入光网络一般考虑设置在市政路边或道路交汇处附近,而FTTH网络的光节点则需要更进一步,向用户侧延伸,即光节点需要规划考虑设置在用户小区内、商务楼宇内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无源分光网络中无源分光器件的最大优势。而在FTTH网络规划建设中,光节点的角色就相当于铜缆时代的电缆交接箱的作用,因此光节点的规划建设数量必将比以往接入光网络的规划数量大大增加。以往的接入光网络光节点至用户侧一般距离城区在500-1000米、郊区、农村则在1000米或以上,而现在的FTTH网络规划中,则需要将这最后一公里的距离缩减到200-500米。

对主干层光缆规划的组网形式主要有环型结构和树型结构,而环型结构又分为环型递减和环型不递减结构。而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在物理路由规划允许的条件下,建议优先采用环型不递减结构的组网形式,他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点:

A.环型不递减结构对于实际施工备料方便。在实际光缆建设方面,比较常用的环型纤芯数量为288或144芯光缆,接入光节点的光缆为24或48芯,因此,实际实施时需要的光缆纤芯种类为2-3种,而采用树型结构时,通常会采用树型分支递减的方式对各光节点进行接入,以288芯树型递减结构为例,可能需要到288、144、96、72、48、24等类型的光缆,即4-6种。相比之下,环型组网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B.其次是节点扩容便捷性,光网络建设需要分期分步的实施,主干层光缆需要充分考虑后期新增光节点的扩容需求,但光节点扩容的先后顺序又是比较难预测的,因此采用树型结构时,光分纤点位置就比较难确定而容易造成一些扩容光缆需要走重复路由的情况;而采用环型结构,出现光节点扩容需求后,只要在最近的光缆位置抽取所需芯纤接入,这样即可减少不必浪费,特别大城市区域,由于土地升值及市政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运营商的管道、管孔资源价值显得越来越珍贵,如何高效利用好现有管道资源也是主干层光网络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

C.采用环型不递减组网方式,光节点上联局端是物理路由的双向保护,即实现在光缆主干层面上的物理保护。在整个FTTH网络中,主干层的物理长度为最长,因此他所存在的潜在中断危险系数也是最高的。而采用环型结构,在主干层上物理路由中如某一段出现中断,维护能先采用物理倒换或设备倒换等方式立即将中断业务改至另一侧来恢复,而再去抢修故障点;而树型结构则必须立即对故障点进行抢修复通,而且,故障点越接近网络结构的根部,所影响的用户数量则越大,因此,环型不递减组网方式在网络保障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D.另外,为了形成对用户安全性级别的差异化对待,对一些高端用户,特别是有比较高网络安全性要求的用户,运营商可以为其提供备份路由,而在FTTH网络中,可采用2:N分光器或双光口的终端设备解决方案,但这都需要采用不同路由的纤芯来连接,而实现这种备份方案的最佳主干层光缆组网形式就是环型组网。

3.配线层、引入层光络网规划注意问题

配线层、引入层光缆规划(很多运营商所称的光驻地网规划建设)更多地是根据不同的场景而采用不同的接入方案。但总来的讲,主要是注意以下几点:

光缆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必将是FTTH(光纤到户)。其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FTTH将光纤的距离延伸到终端用户家里,使得家庭内能提供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如VOD、在家购物、在家上课等,提供更多的商机。最近两年,各运营商都开始大力发展FTTH业务,抢占高宽带这块大蛋糕,如只守着传统铜缆来提供宽带业务,则必将被市场淘汰。现在FTTH单线接入的建设成本已能控制在1000元以内,基本与传统铜缆建设不相上下,但FTTH又有传统铜缆不可比拟的高带宽优势。作为任何一项新技术,FTTH已走向成熟,FTTH替代铜缆传输已不可逆转,而接入网的全面光纤化也是大势所趋。

总之,从1970年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40年的时间,但光纤通信技术却取得了极其惊人的进展。然而就目前的光纤通信而言,其实际应用仅是其潜在能力的2%左右,尚有巨大的潜力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不在久将来,10G级别的OLT设备的应用,将会使现有的宽带再提高一个数量级,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更贴用户近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宽带普及率与GDP成正相关 高性价比服务期待产业链合力[J].通讯信息,2012,2.

[2]陈品洲.基于EPON的FTTH网络规划建设研究与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2007.

篇12

网络规划设计师网权威2016年网络规划设计师报名时间,更多2016年网络规划设计师报名时间相关信息请访问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网。 2016年网络规划设计师报名时间 北 京 天 津 上 海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黑龙江 新 疆 西 藏 兵 团 地区 报名时间 浙江 上半年:3月1日-4月11日 内蒙古 上半年:1月7日-1月30日 云南 上半年:3月10日-4月11日

江苏 上半年:3月19日-4月19日 四川 上半年:2月1日至3月1日;下半年8月1日至8月31日

安徽 上半年:2月29日-4月1日;下半年:8月1日-9月2日

贵州 上半年:2月29日-3月25日 福建 2月17日-4月20日 上海 上半年:3月11日-31日、下半年:8月11日-31日

兵团 上半年:2月26日-4月20日 宁夏 上半年:2月25日-3月25日 辽宁 上半年:3月21日-4月7日 江西 上半年为3月1日-4月15日;下半年为8月1日-9月19日 重庆 上半年:1月26日-3月31日 河北 上半年:2月26日-3月14日 湖南 上半年:3月21日-4月13日 山东 上半年:3月15日-3月24日 山西 上半年:2月24日-3月15日 湖北  上半年:即日起至4月18日 青海 上半年:2月29日-3月11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