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实践部范文

时间:2022-12-15 01:4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志愿实践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志愿实践部

篇1

依据各自《章程》和自身优势,四支服务队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并且各有特色,相得益彰。关工委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助学、助困、法制宣传、网吧监督等活动;老年人协会志愿者服务队主要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调研,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书画研究会志愿者服务队主要开展各种经济社会事业、文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活动;老体协志愿者服务队主要是开展各种老年体育健身比赛和活动,指导基层和社区搞好群众性老年健身活动等。

篇2

1.学习方面:

坚持把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重要途径,既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和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又广泛地开展自学。学习内容除政治理论知道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外,还涉及历史、经济、科技、计算机以及各项业务知识。

2.品德方面:

认认真真做人,蹋蹋实实工作。为人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坚持着自我反身且努力完善自己人格的意念,时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一贯奉行严于律已的信条并切实遵行它。

3.生活方面:

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严于律己,诚实守信,淡泊名利,助人为乐,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谈吐得体,举止大方,注意保持形象。

4.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5.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6.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公务员。

篇3

一、招生计划和招生对象

(一)诏安四都中学

招生计划10人。

招生对象:诏安县普高落选考生。

(二)诏安西潭中学

招生计划31人。

招生对象:诏安县普高落选考生。

(三)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

招生计划54人。

招生对象:漳州开发区普高落选考生。

二、网上志愿填报时间

2018年7月19日零点至24:00。

篇4

如何完善医院新财会制度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工作

最新修订的医院财会制度相对于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而言,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各项财务工作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改进,明确了其使用范围,将会计科目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对医院收支项目的管理和成本的核算工作,完善了财务报告体系,更加重视医院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保障了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健全性。在具体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中,医院要积极配合新财会制度的规定,严格按照制度内容进行各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要重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工作,并加强对控制体系的监督工作,使之更好的实施运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加强人事管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思想素质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等,一旦出现违规现象,务必严惩涉及的违规人员。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医院各级领导都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责,建立一套权威、高效、科学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医院能够在合理、科学的控制体系中高效的开展工作,促进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五项组成部分,对于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要充分考虑医院本身的环境与管理要求,处理好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来更好的完善医院的结构与管理规划,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家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内部控制体系的高效性,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建立起一套适合本医院发展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重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执行,明确各级机构的工作职责,在进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工作时,要选用经验丰富的、对医院具体情况很熟悉的专业机构来进行,而且要咨询各个机构,广泛吸取经验和建议,并制定相关机制或者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来进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监督,促进体系的实施,保证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还要重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报告的整理和书写,会计内部控制报告能够全面地体现出一定时期内医院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如何,而且包括整个体系的政策、方针及全部内容和方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报告能够及时的反映出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引起医院的重视,而且可以让其他机构及时了解医院在这个阶段的经营情况,促进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使得其更具制度化和科学、规范化。详细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报告能够使医院在运行过程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保证其涉及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组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机构,内部审计师能够对体系的设计效果及实施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做出书面报告,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和完善性。在对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计工作时,可以采取多样的具有科学性的审计方式,尽可能减少内部控制质量的风险,依据会计体系的审计特点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法、程序分析法和审计控制法等,保证审计工作的完善和严密性,系统、合法的进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工作。

篇5

活动室是孩子们一天在幼儿园生活中呆得最多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温馨,让孩子们有安全感,在里面活动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如果活动室里到处都是老师的手迹,处处光亮如新,在老师的教育中:“不要把墙上的画弄坏了,不要把……弄脏了”。孩子们活动室里还快乐吗?他们会处处缩手缩脚,如何让孩子们快乐呢?那就让孩子们成为活动室的主人,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吧,一起进行环境的布置,孩子们会更懂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同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上的走廊有两堵墙,有一堵是我用胶纸剪成的一堵漂亮的海底世界,大大的鲸鱼、凶猛的鲨鱼、绿绿的水草……非常漂亮。可孩子们对这堵墙只关注了几天,就不感兴趣了。也有家长、同事门夸我布置得漂亮,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不是最好的。因为孩子们不感兴趣,怎么办呢?我把另外一堵墙留给了孩子们自己,虽然不是很信任,但我愿让孩子们去尝试。经过仔细的商量、准备,孩子们终于拿起了剪刀、纸,自己亲手布置起来。鱼的线条不流畅,螃蟹居然多了一只脚,那水草怎么看也没有我的漂亮。可就是这样一堵墙,这一堵幼稚的水底世界,被大家接受了。每天总是吸引了许多孩子、家长的参观。孩子们之间的相互评比,谈论自己的鱼,这里的每一条鱼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孩子们还会把其中的趣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家长的笑容,孩子们兴奋的小脸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成功了,是啊!这是孩子们自己的心血,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环境布置中,我们老师不需要包办代替。而只能起一个引导作用,和孩子们一起商讨,听取孩子们的心声,视孩子们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来一起创造,装扮自己的活动室。虽然幼稚,但那是他们的想法,他们所喜欢的。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瞧:“我真能干。”“我也可以的。”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孩子们其实都有一颗上进心,都想表现自己。我们老师正好可以合理利用这种上进心,对孩子们稍加引导,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而不是用环境来约束孩子。

虽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布置活动室的环境,会很麻烦,老师需要大量的准备、指导工作。但是与孩子们生活在自己的布置的环境中的那一份愉悦相比,我们的劳动又算得了什么呢?让孩子自己布置活动室,更多的体现了孩子全面的发展,让幼儿在布置的过程中学会伙伴之间的协调,对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别人的劳动成果的珍惜,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二、活动室环境布置的适用性

活动室的环境是服务于孩子们的,适用性最重要了。在活动室中,每一样物品的摆放,每一幅画的张贴,都要考虑到我们的小主人,是否适合他们,是否能在使用上,视觉上给他们带来方便。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短片,主要说的是用童眼去看世界。摄像师在拍摄这个片子时,拍摄的角度一直放在孩子的眼光高度的。在那样看来,我们的世界真的发生了改变,什么东西都像放大了一倍,而地上的东西,又离我们近了一倍。我有时候会蹲下来学着孩子们来看东西,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那么矮的桌子,尽然有那么高;原来那么顺眼的饮水机,居然像一个庞然大物;原来触手可及的不娃娃,我居然要踩到小椅子上才够得着……哎!太不方便了。

大班的孩子,身高大约在110厘米左右,我在摆放东西时特别会考虑到孩子的身高。如:在摆放生物角的鱼缸时,我会用一张小桌子,把鱼缸放在上面。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都能观察到鱼,而不是把鱼缸收得高高的,怕孩子们弄坏,其实那样适得其反。我把鱼缸放心地放在矮处。孩子们还从未弄坏过,因为他们不需要用手去掰,用力踮脚才看得到。

可见,在活动室的布置中,物品的摆放是多么重要。考虑了孩子的特点,就会为孩子带来方便,让孩子们使用自如。而相反,会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给孩子们带来许多的不便。所以我认为,老师要多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多为孩子着想,只有这样,布置出来的环境才是幼儿所接受的。

三、环境布置为主题教学服务

在活动室的环境的布置中,我们老师还应注意到环境对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根据每次的主题来和孩子们一起布置出符合主题的环境,让环境来服务于我们的主题活动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开展主题活动《认识秋天》时,我就让孩子们收集许多秋天的树叶、果实、种子……用叶子贴成画让幼儿欣赏;把果实放在活动室里,让孩子们品尝;把种子放在瓶子里,让孩子们参观。让孩子们在自然而然中体会那一份秋的喜悦。这样一来,我们的主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孩子们也收获了许多。主题活动不断变化,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一种新鲜的、愉悦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篇6

婚礼上,婚姻进行时,台下所有人的祝福,台上新人的誓言,在场的人们,无疑的为之而感动,不错,女人都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因为一个女人的心愿就是为自己心爱的人穿上婚纱,成为他最美丽的新娘;男人也期待那一天,因为他在那天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他娶了自己追寻的对象,让她死心塌地的来扮演着自己妻子的角色。婚姻的礼堂,那一句句撕心裂肺的话:“不管生老病死,都不离不弃!”他们的眼泪伴随着婚礼进行曲,他成了她的新郎,她也成了他最美丽的新娘,多么让人羡慕的一对,多么让人期望的婚姻!

篇7

一事不再理原则作为现代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为经受过系统法学教育之人士所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各国法律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法律中未明确确立该原则,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五款规定: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其中已包括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应有之义。但其仅为原则性规定,也正是这种并不具体的规定,以及实践中所面临案件的复杂性,导致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实务中缺乏本应具备的可操作性。本文拟就结合该原则价值取向、学理上的观点,以及我国司法机关的一般判断标准,分析审判实务中所面临的具体案例,试对一事不再理原则作粗浅探讨,并对如何建构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一、 一事不再理原则之价值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指经过法院审理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之外,不得被再行起诉,法院也不得再行处理。该原则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其起源于罗马法中的“一案不二讼”(Bis de eadem ne sit action)制度。德克里先皇帝就曾命令:任何己受到一项公罪指控的人不得被其他人再次指控同一犯罪。 后大陆法系国家比较直接地继受了这一原则,如德国基本法第103条第32项规定:“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受到普通刑法多次之惩罚。” 法国在1791年宪法中对该原则予以确认并在《刑事诉讼法典》第368条中规定:“任何在法律上无罪释放的人不得再因同一事实而重新被扣押或起诉即使是以其他罪名系案”。 英美法系中,则存在“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其亦衍生自古罗马法。这一原则与“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有极其相近的含义,要求被告人不得因同一罪行而受到两次起诉、审判和科刑。 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400—1条规定:诉讼标的于确定之终局判决中经裁判者,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当事人不得就法律关系更行起诉。 可见,该原则已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普遍接受。其历经千年,非但未消亡陨灭,反而被更为广泛地适用至现代司法当中,正是因为其蕴含有丰富的价值在于其中。而任何一个诉讼程序都是由多种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平衡的结果,笔者认为,就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价值取向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对司法机关而言,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可以兼顾司法公正与效率。公正与效率是社会科学研究永远的母题,一味地考虑公正必然会导致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缓慢,一味地倾斜于效率则又会使得公正难以保证。理论学者们一直致力在此两者中寻找折中方案。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给司法中的效率与公正找到一个契合点。诉讼活动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审判资源,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各类案件必然还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社会对司法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本身就已使得司法系统有限的人力物力捉襟见肘。若无一事不再理原则,诉讼参与人因对自身所期望的审判结果无止境的追求,将会导致司法机关陷入不断重复审理同一案件的怪圈中。因此,正是该原则的存在,才使得对整个司法体系能正常运作。

(二)保护被告方的权益

对当事人而言,一事不再理原则是为防止因原告一方重复起诉,而导致被告方陷入漫无止境的诉讼之中。就如前文所诉,因个体对法院裁判结果的期望与实际结果的差异,若不对重复起诉加以限制,必然导致当事人不断地提起诉讼,直到判决结果与自身预期相符为止。这实际上导致了作为被告一方不断地被迫参与到诉讼中,同时还需承担前案裁判结果以外的风险。这些诉讼活动对于被告而言,是巨大的资源浪费。相反,对于原告而言,与其可能的收益相比,其需承担的成本是极其有限的,在某些案件中这些付出的成本甚至低至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情形显然是不利于被告的。因此,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被告的权益。

(三)保证社会关系的安定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案件,法院作出的终局裁决,都是以裁判的形式来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这实质上是通过法律规范对社会资源重新界定与分配的过程。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明确权利归属,保护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社会法律关系的稳定既意味着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个人可以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按该预期从事各类社会活动。若无一事不再理原则,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将始终处于一种模糊和无序的状态,就连最基本的权利归属都将难以界定,所谓的预期也不复存在。可以预见,个体为了减少风险而将尽量减少日常事务,社会生活将会处于停滞状态,我们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秩序都将陷入混乱之中。

因此,即使之前的判决是错误判决,作为司法机关而言,也不能直接以重新审理的形式来轻易推翻前案的裁判结果。实际上,受制于个体的在生物学上及认知上的局限性,诉讼中存在错误的裁判结果在所难免。而法律中也明确规定了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例外,即再审程序。但即使是再审程序,也并非有错必究,而是要综合考虑案件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方案可供选择,再决定是否对该案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对某些错误判决的肯定。这是法律为保护社会利益而不得不做出做出的让步。

二、 “一事”的标准之争议及探讨

一事不再理原则一方面节约司法成本,保护了被告方权益,另一方面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与秩序,其虽为人们广泛接受,但在审判实务中具体适用该原则时,却往往因前诉与后诉是否为同一诉的认定不清而导致适用困难。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法官,在面对同一案件是否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时意见大相径庭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同时,学理上对一事不再理的在适用标准也存在不同的学说。因此,有必要对一事不再理原则进行深入探讨,才能使其能准确适用于司法实践中。

就文义上看,一事不再理原则适用最大的困惑在于何谓“一事”。作为该原则中的核心概念,对“一事”的认识差异直接导致了各人对两诉是否相同完全相反的评判结果。因此,要合理考量一事不再理原则,就必须梳理判断“一事”的标准。

(一)学术界关于“一事”的判断标准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一事”的定义莫衷一是,分歧极大。但其中,“两同”论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支持。即认为“一事”的构成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主观要素;二是客观要素。主观要素是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出权利保护请求的人。而所谓客观要素,即指诉讼标的。诉讼标的与一事不再理原则一样,也处于立法缺位的状态。但其是民事诉讼法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所有诉讼活动产生的基础。虽然各法律学者对诉讼标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亦存在一些共识。从事物本身看,诉讼标的是一种实体上的法律关系,就其在诉讼中的表现来看,其是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对象。 “两同”论正是基于此概念,其主张如果后诉的当事人和诉讼标的与前诉均为一致,即构成重复审理,应受一事不再理原则之制约。但是,“两同”论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在请求权竞合时,一个事件将可能经过数次审判,产生数个判决。这正是由于诉讼标的理论上的缺陷所导致的。

(二)审判实务中对“一事”的判断标准

对“一事”的界定并未完全其委诸于学界,2006年第5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了《威海鲲鹏投资有限公司与威海西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重点建设实业有限公司使用权纠纷管辖权异议案》,其裁判摘要称:“……判断基于同一纠纷而提起的两次起诉是否属于重复起诉,应结合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及其依据,以及行使处分权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两次起诉的当事人不同,具体诉讼请求等也不同,相互不能替代或涵盖,则人民法院不能简单地因两次起诉基于同一纠纷而认定为重复起诉,并依照‘一事不再理’原则对后一起诉予以驳回。”即判断属于“一事”的标准为:同一当事人+依据+诉讼请求。

最高院民一庭编撰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对“一事”也做了相关阐释:“一事不在理”中的“一事”是指前后两个诉讼必须为同一事件。所谓同一事件,是指同一当事人,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同一事实)而提出的同一诉讼请求。同一当事人并不限于在前后两个诉讼中同处于原告或者被告的诉讼地位,原告不得另行起诉,被告同样不得另行起诉;同一法律关系,是指产生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同一请求,是指当事人要求法院作出判决的内容相同,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称之为同一事件,若三个条件有一个不同,就不是同一事件 。即判断标准应为:同一当事人+同一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同一诉讼请求。

笔者认为,前者所指的“依据”,即包括客观事实也包括法律事实,客观事实系法律事实之基础,法律关系又基于法律事实而产生。故上述两者虽表述上有异,但其所指相同。上述关于“一事”的解释虽非法律法规,但其可视为最高院的倾向意见,在审判实务中对“一事”的评判标准即滥觞于此,与“两同论”相对,又被称为“三同”论。

(三)“三同”论与“两同”论对个案的不同判定结果

与“两同”论相比,“三同”论选择了对诉讼标的这个充满争议的概念的回避,取而代之以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就概念的精确性而言已经比“两同”论领先一步。笔者将结合以下三个案例,对“两同”论与“三同”论予以比较分析。

案例一:甲诉乙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

甲与乙签订购房合同一份,约定乙将坐落于A处的房屋出售于甲。支付价款后,甲发现该房屋实际上属于乙与兄弟丙共有,其中乙的份额只占20%。丙并不同意将房屋出售于甲。现甲诉至法院,要求乙继续履行合同。一审法院判决驳回甲的诉讼请求。甲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半年后,甲基于同一事实,再次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返还价款。

案例二:甲诉乙民间借贷纠纷一案

乙因资金周转需要,向甲借款500000元。后乙到期未还,甲诉至法院,要求乙归还借款200000元。之后再次起诉,要求乙归还借款300000元。

上述案例若依照“二同”论评判,则均应以一事不再理为由驳回;而依“三同”论,则结论完全相反,对其诉请应予支持。由此可见,“三同”论将诉讼请求纳为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必备要件,降低了当事人起诉时因诉请不当而导致的风险。实际上,对“一事”的认定,实务也倾向于从严把握。

案例三:甲诉乙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

甲被乙开车撞伤后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赔偿甲误工费、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100000元,但并未主张要求营养费及精神损害赔偿。后法院判决支持甲之诉请。之后甲再次以相同事由提起诉讼,要求乙赔偿精神损害10000元及营养费3000元。

案例三与前两个案例略有不同,其特殊之处在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6条规定,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依照该解释的规定,案例三即使适用“三同”论的标准来判断,法院也仅可能支持营养费之诉请。

与其类似的法律规定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条第一款: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其实都属于“三同”论之例外情形,符合“两同”论之判断标准。这类司法解释是基于何种原因背景而出台暂且不论,但亦可看出“三同”论并非已被完全彻底地适用于我国法律之中。而且从中也可隐约窥得“三同”论之弊端所在。我们可以假设更为极端的情况,比如案例3中甲甚至可以分别主张误工费、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而无需在一次诉讼中穷尽。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理论上的争议,即请求权是否可以分割,或者说权利是否需一次用尽,因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在此不再赘述。而即使抛开理论争议不谈,对案件的这类处理方式也与一事不再理的价值取向并不相符,易让当事人陷入诉累之中,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此相对应,“两同”论却一直强调维护这些方面的利益。实际上,这也是这两者最根本的分歧之处。“两同”论倾向于保护司法权威,节约司法资源,保护应诉一方的利益;而“三同”论则侧重于保护原告方的权益,尽可能地维护原告方的利益。另外,“三同论”与“两同论”一样,实际上并未就请求权竞合的情形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三、完善一事不再理制度之建议

若不考虑请求权竞合之情形,笔者认为,就目前看,“二同”论更符合一事不再理的价值取向,在将来有着比“三同”论更为被审判实务接受的可能。但适用“两同”论还是“三同”论或是其他理论,并不仅仅受限于法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考虑社会的法治水平及当事人的法律素养。基于目前的社会客观现实,笔者认为就如何建构完善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制度而言,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完善立法

无论是赞同“两同”论还是“三同”论或是其他,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看,皆不是问题关键所在,在现阶段就一味追求理论上的绝对正确与完善,不仅无此可能,也并无其必要。况且陷入无休止的学术争论并不能有助于解决迫在眉睫的法律问题。其真正关键之处在于能否提供一个具有高度操作性的判断标准。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何谓一事不再理,何谓“一事”,何谓诉讼标的,如何“不再理”,并确立其在诉讼法中的基本原则地位。同时,对其他相关的若干概念如既判力、诉讼系属等,也应做相应阐释。

(二) 法官充分行使释明权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因当事人法律素养普遍不高,而中国的民事诉讼并未施行律师强制制度。因此,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参差不齐。在现阶段,要求当事人明晰其诉请所基于的法律关系,提出最利于保护自身权益的诉请,并不现实。而释明权正法院为救济当事人在举证和质证过程中存在的能力上的不足或缺陷,通过发问、指导等方式以澄清或落实当事人所主张的某些事实,以引导和协助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主要证据进行有效和积极辩论的权力。在审判实务界普遍采取“三同”论的现在,法官行使释明权的必要性更为明显。毕竟,若产生上述案例所描述的情形,本身就是对司法资源极大的浪费。笔者认为,法官在不改变请求权基础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向原告方释明基于其请求权可穷尽的救济方式。虽然这样的行为可能不符合法官居中裁判的超然角色,但是考虑到后续可能提起的诉讼,为了节约司法资源,笔者认为就现阶段而言,该做法仍有其可取之处。

(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滥用诉权的当事人应给予适当处罚

篇8

那次去英国学习,在利兹呆上几个星期,周末没事,总想窜出去走走,在地图上搜索的时候,“荒原”这个词突然跳了出来,于是便一下子想起了勃朗特三姐妹,霍沃斯荒原不正是《呼啸山庄》和《简爱》诞生的地方吗?地图上,在利兹与约克之间,那个圆点明明白白地标识着勃朗特姐妹的故居,那就是霍沃斯小镇。

去霍沃斯小镇很方便,从利兹坐火车,不到一个小时再转公共汽车就到了。一路上,同行的人并不多,即使是在小镇上,也没有热闹的景象。小镇很安静,初冬的阳光照在砖石地面上,闪着清冷的光泽,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天蓝得}人,几块碎云胆怯地散落着。远处,山坡如碎布毯子,块块牧场被矮石墙分割着,星星点点的绵羊绣花般点缀。霜冻把树叶打成了五彩,几片鲜黄在枝头跃动,有些眩目。一条小街爬上山坡,勃朗特姐妹故居的字牌躲在山顶的拐角处,不小心就会被忽略。那是小街的一条岔道,走过窄窄的小巷,在茂密的树林边便是三姐妹的故居了。

故居是座小楼,很安静,没什么特别,参观的人不多,家设据说还是原貌,买完门票,穿门而入,一路走,一路看,总想把这里的一切与记忆中从小说里描写的对在一起,却总是枉然。不管是桑菲尔德庄园还是呼啸山庄,那些奢侈与气势却又岂是这小小的屋子可以比拟的。倒是三姐妹的身世,她们的才华与她们的生活一样令人唏嘘不已。三姐妹都是英年早逝,有关她们的死,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更多的是认为小镇上的水质有问题,在故居不远处就是三姐妹父亲勃朗特牧师的小教堂,据说这个教堂底下埋的人是当时小镇人口的几十倍。另一种说法就是恶劣的天气,冬天这里很阴湿,易受风寒。还有的说法就更是离奇,比小说还甚,说三姐妹是被人用慢性毒药毒死的,凶手竟然是夏洛蒂的丈夫。可不管怎么说,最令人心酸的倒不是三姐妹,而那个活得很长寿的勃朗特牧师。他也曾有一个贤淑的妻子和一群可爱的孩子,他曾极力维持一个温暖的家,当妻子早逝时,他尽一切所能避免自己的孩子们遭受相同的厄运,他把孩子们送到外地去读书,甚至把夏洛蒂送到温暖一些的布鲁塞尔,然而,他的所有努力都不能阻止孩子们一个个地死去。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每天他都一个人坐在狭小的房间里,孤独而寂寞。透过北面的窗户,就能看到他一家人的坟墓,那里埋葬着他心爱的家人,到如今却只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回忆,何等凄苦的心境啊。

站在三楼的一个小房间里,这里空空如也,只留下厚厚的石墙壁上一个外窄里宽的窗户,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阻挡冬日的风寒。透过那狭小的缝隙,突然间,视线被一片枯黄牵扯,那是荒原,无限地向远处漫开,恣意而张扬。它与刚才的牧场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野性的扩张,是一种侵略的态度,令人屏息。想想每日里勃朗特姐妹曾站在这里极目远眺,又怎么能不遐想翩翩。

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扑向荒原。

荒原其实并不远,在故居门口便有一条小道直达荒原深处,据说那里就有真实的呼啸山庄。来回八英里,路程虽然很长,却阻止不了自己的脚步。哈洛德・品特很久之前就这样说过:“真实和不真实之间,没有严格的界定,真理和谬误之间也没有。一件事情不一定非得是正确的或是谬误的,它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走在霍沃斯的荒原上,看着身边越来越深,越来越杂的荒草,想着勃朗特姐妹也曾在这条路上匆匆走过,简・爱在风雨中也曾疾跑而过,希斯克列夫强压着悲愤从这里离开,真的分不清哪个部分是小说的虚构,哪个部分是曾经的真实。

在维多利亚时代,不管是夏洛蒂・勃朗特,还是简・爱,她们的行为都是反传统的,一个寻求自立的女子是不被现实生活所允许的,现实生活中的勃朗特只能让自己的幻想通过小说中的简・爱这个虚幻的人物来实现,在那个冷风呼啸、凄雨裹挟的荒原上,尘世的一切美好都变得遥不可及,而身体感官的直接体会带给自己精神上的压抑,只一个苦字了得。满山遍野的石楠已经枯黄,刚才小镇里的生活气息像是被野草吸干一样,剩下的只有自己与孤独。小径在草丛里延伸着,丝毫没有停止的意味,岩石上爬满青苔,苔衣的斑点有着一种可怕的张扬,大片杂乱形成的整饬令人陡升恐惧。风掠过草丛,寒意袭人。抬头看看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已乌云四起,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几束光束射向大地,在山坡上投下几块清晰的光斑,稍纵即逝。

荒原,一望无际,甚是辽阔,心襟应该是开阔的,可怎么也畅快不起来,连绵不绝的荒草把视野撑满,汹涌低垂的乌云把思绪掐断,在泥泞的小径上,瞬间,就能体会在荒原上疾走时简爱的心境,凄苦而无助。

经过一处山坳里的小溪,几块石板垒的桥,指示牌上写着勃朗特瀑布,看来这里许多的地名都与勃朗特姐妹有关了。只是小溪里顽石如累,哪里也看不出瀑布的样子。沿着小径往山上走,山势颇缓,野草却开始深起来,疯起来,甚至盖过了路面,一只野兔悠闲地跑过,这是它的家园。山顶上,竟然是一个牧场,草一下又绿了起来,只是没有一只羊,看来也已荒废。翻过石块垒起的隔墙,荒原再次在面前铺开来,很远的地方,一棵大树孤单地立山顶,大树旁就是那座著名的呼啸山庄,远远地看去却只是不大的黑点。

天开始黑起来,无端地下起雨,由于没带雨伞,只能任雨水落在脸上,凉凉的。于是,便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尽快赶到那个山庄。极目望去,也只有那里算是个可以避雨的地方。路开始湿起来,迅速地有些泥泞。心里不免有些后悔,同时,更怪起英国这里的怪天气,早晨明明还是阳光普照,瞬间却下起雨来。想起小说里的一幕一幕,这冷雨中的荒原难道不更加真实?

一脚浅,一脚深,在泥泞里踩着,很滑,翻过两个小山坡,眼前就是呼啸山庄了。等自己满身大汗地站稳,抬头看看那所谓的山庄,不禁满怀的凄凉,这准确地说更是一座典型英型宅院的废墟,屋顶早已没有,只剩残破的半截墙壁,可墙脚根石块上明明写着呼啸山庄的名字。真的很怀疑恩肖家族为什么要在这么远的荒原深处建这么个山庄?在北风呼啸的夜晚,这里又是何等的凄惨?想起爱米莉在小说中这样描写屋边的枞树――它们的枝条是在向阳光乞讨温暖,真的很传神。如今,屋基上早已杂草丛生,一幅破败的景象,想起失火后的桑菲尔德庄园,旧日的浮世繁华竟如此的脆弱。残墙前的那棵大树却依然挺拨,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招摇着风雨,却跟这断垣残壁一样显得突兀而没有道理,让人又想起勃朗特牧师。

走了一圈,竟没有避雨之处,突然听到墙后的一间石块垒起的小屋里传来人声,过去一看,黑暗中竟也有几位游客在那里避雨,于是便走了进去。不知谁扔了句:很悲伤,是吧?

戚然。相同的情绪,天公作美啊。

回来的时候,走的是另一条道,说是近一些,却少了荒原的味道。雨越来越大,浑身慢慢地湿透,很冷。路上开始积水,看着四周,除了雨,就是荒草,天空早已模糊不清。急急地走着,有些麻木,思绪开始陷在小说里。突然之间,小时候记忆着的那一幅幅画面慢慢地清晰起来,真实起来。也许,就在这条小路上,就在这样的天气,仆人约翰正驾着车,载着简・爱驶向桑菲尔德庄园。坐在车里,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对于简来说,一个新的开始。

篇9

一、引言

在2002年的安然事件影响下,我国开始意识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上市公司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不仅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更使投资者对财务报告失去信任,阻碍上市公司筹资,并会影响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并且逐渐法规化,受他们影响,国内在萨班斯法案出台后,也开始研究和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于是从2002年开始,特别是2006年以后到现在,有关部门了诸多文件,都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鉴证问题做了详细要求。虽然中国的内部控制鉴证尚未形成气候,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但规范文件的不断出台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起到了督促监管的作用。所以近些年来,很多上市公司开始主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公开披露,且自愿内部控制鉴证的上市公司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截止到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有约50%的公司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但在这种趋势下,仍然有多数上市公司不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并披露鉴证报告,其中原因值得探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不愿内部控制鉴证原因分析

很多上市公司发现,进行内部控制鉴证以后确实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所以逐步到一开始的不了解到主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鉴证报告。但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并不愿意公开内部控制情况,除非有关监管机构硬性要求才会简单披露或模糊披露。为什么要在越来越多的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趋势下反其道而行,可能有以下原因: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不佳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上市公司自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报告是因为想通过数据的公开,令社会大众和投资者了解公司情况,建立对公司的信心,产生投资的兴趣,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但如果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不佳,比如说存货周转速度不高,公司固有风险过大等,这样的情况一旦披露,不但不能起到自我推销、宣传公司的作用,反而会对公司的声誉产生损害而流失消费群体和潜在投资者,也不利于公司向金融机构借贷,这样一来,反而会造成公司筹资融资上的困难,而资金周转一旦出现障碍,会造成企业负担更加沉重。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宁愿选择不做鉴证以及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2、公司盈利能力差

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关系着能否吸引投资者或股民购买股权,而交易量的多少往往决定着公司股价是否上升,公司能否从股票交易中获利。所以,如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它自然要表现自己,自我宣传,但如果公司本身盈利能力就差,在此情况下,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报告内容,反而会影响公司股价,损害公司利益。

3、冲突过大

上市公司如果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所有者不仅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更能通过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了解公司的业务情况、财务信息是否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和反映。这样一来,公司管理者就有责任确保公司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有效,保证公司正常有效的运转,从而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报告有利于管理者被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果并检验对公司的忠诚度。所以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可有效的缓解了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两者利益最大化。但如果管理者管理能力不佳,并不能保证公司能有序高效运转,所有者对于管理者的业绩评价不高时,冲突会比较明显。在此情况下,管理者会更加抵制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鉴证并且披露相关数据。

4、我国内部控制鉴证环境尚未成熟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鉴证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文件法规并未硬性要求上市公司的鉴证审计行为,监管体系也尚未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如审计标准不一、注册会计师责任范围不明确、鉴证报告使用范围不明确等。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必然无法信任内部控制鉴证审计的结果,也不认为这样的审计能为公司带来益处,自然不会开销公司经费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鉴证审计。

三、以科龙集团为例探析上市公司不愿内部控制鉴证的原因

科龙集团曾经以良好的企业管理,优异的经营业绩,对股东权益的高度重视及财务上的高透明度著称,曾连续三年获得《亚洲货币》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称号,1999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20家最优秀的中小型企业之一。然而,2000年开始,科龙集团不断出现巨额亏损,科龙的巅峰时代就此结束。

2000年7月,顾雏军和其格林柯尔正式入主科龙,问题也开始出现了。科龙陷入了一味壮大的魔力中不能自拔,在2002年上半年家电行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下,科龙集团披露的年报中不仅不亏损,而且交竟然有一亿多元的高盈利,令人吃惊和怀疑。接下来的时间里,顾雏军闪电收购了江西、吉林、杭州、珠海、扬州、等地一大批国内已经停产的冰箱生产线。并且并购了4家国内上市公司——科龙电器、美菱冰箱、扬州亚星客车、ST襄阳轴承,令企业经营项目横跨家电和汽车两大行业,企业规模达到空前状态。

科龙集团是怎么做到在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扭亏为盈,而且还能获得高利润,这一点不免让人怀疑。于是,2004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连同香港联合交易所一起进入广东科龙集团总部对其财务数据、资金融通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核查。核实了从1997年开始到2001年期间科龙电器和容声集团的多起未及时披露的重大关联交易。2005年,科龙集团的合作审计机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宣布,不再替科龙集团审计。2005年5月,证监会就科龙集团问题立案调查,同年7月19日,科龙集团总公司科龙电器公告,公司因保证合同纠纷事宜,被其参股公司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嘉兴中级人民法院已下达了裁定书和查封令:冻结科龙电器银行存款1710万元,或查封、扣押其等值财产,查封科龙电器所持有华意压缩的发起人国家股5928万股,占其总股本的22.73%。2006年底,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科龙电器,收购后的企业叫做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30日,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执行10年,并处罚款680万元。

从内部信息的透明化到隐瞒公司内部重要信息,科龙公司的转变绝不是偶发现象,而是具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正因为之前良好的业绩,在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要维持保护原先的企业形象,而正是由于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科龙集团反而更加不敢公开企业的财务困难,因为这样一来,会流失大批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难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借贷,会让企业的财务亏损越来越难以填补。

科龙集团一直不愿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在顾雏军掌印期间,虽有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独立审计,但主要是针对财务状况,从未进行过内部控制鉴证,而在财务信息的审计中,科龙集团就大幅度作假,违规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信息,而德勤出具的审计报告,除了对个别事项出具保留意见外,却未能揭穿科龙的财务虚假状况。

从科龙集团的案例可以看出,不愿内部控制鉴证的上市公司往往都是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公司,在企业没有能力尽快改革内部控制制度,改善企业整体状况的时候,上市公司只有选择隐瞒不披露,或披露但作假以避免更多的麻烦。但纸包不住火,隐瞒不报只能应付一时,但迟早会被发现,科龙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

四、结论

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仅仅披露财务报表而不顾报表数据真实性的做法是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信息的,虽然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因为自身管理不佳或对内部控制鉴证的作用尚不明确导致不愿配合监管部分要求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审计,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满足各方使用者需要,促进公司资金的引入与融通,内部控制鉴证行为及鉴证报告的披露必然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9(4).

[2]齐保垒,田高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4).

[3]邱冬阳,陈林,孟卫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J].会计研究,2010(10):34-39.

[4]唐宇,陈广垒.美国内部控制鉴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新理财,2007(11):70-73.

[5]王化成,岳宝宏.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与市场有效性——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3).

[6]巫升柱.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7(8).

[7]于焜,唐大鹏.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增强盈余稳健性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27(4).

[8]袁秋云.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分析[J].财经界,2009(09).

[9]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06).

[10]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0(2):83-90.

所属课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课题“上市公司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机研究”(ky20120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与评估模型研究”(2011sk579zd)。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人们的生活中也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信设备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通信电源作为通信设备中的动力设备,对于通信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通信电源的工作效率,防止发生电力故障等情况,就必须加强对电源设备的监控。由于通信电源设备在应用中存在分散性,所以应当采用分布式的监控系统,又由于通信电源设备不能够完全的集中在同一机房中,所以还需要应用到远程控制技术。

一、远程控制的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简介

监控系统是对电源进行检测和控制的计算机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不仅具有计算机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本身的特点,例如实用性、实时性以及可靠性等[1]。远程控制技术的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包含了很多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容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分布式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图像、文字、声音等进行处理多媒体的处理,它改变了监控系统中的人机交互和人机界面,能够充分的利用视觉、听觉等来提高监控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监控系统来说,可靠性是其基本的要求,为了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避免发生错误,另外一种是容错。对于监控系统来说,不能够保证其工作过程和结果是完全正确的,还存在误报的现象因此减少其错误发生的概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容错技术就是在发生错误之后系统仍然能够进行正常工作的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模拟,从而用来解决客观世界中的问题,在通信电源的分布式监控中其监控的对象和问题往往比较复杂,不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对故障进行诊断、远程控制等[2]。除此之外,分布式系统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能够实现和解决不同硬件、软件之间的可连接性和兼容性,能够实现系统的扩容性和软件的可移植性等,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用户进行灵活的搭配。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种高性能芯片的快速面世,应用标准的不同总线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等技术都为监控系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过程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控制系统不管是在性能上和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的关键就是现场总线技术。分布式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应用潮流,它能够实现系统内部不同节点的独立性和模块化,同时系统中的任务分布和功能分布在时间上能够相互重叠等[3]。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般应用分级分布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分布式系统的结构图:

现场监控层和监控对象之间直接进行接口,监控层以监控对象作为实时监控的目标,综合管理层能够从总体上进行调度和管理,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分工,同时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

二、远程控制的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应用与实践

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市电电源、降压变电站、电源变换设备;蓄电池、备用发电机组以及负载设备等组成,这也是电源监控的主要设备。在平时工作的时候,由一路市电电源提供电能,当这路电源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自动切换到另一路电源中,当两路市电都停电的时候则启动备用发电机组[4]。传统的供电方式其供电电源都主要集中在电力室内,不利于新增设备的应用。随着电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逐渐开始向分散供电方式转变,这种分布式的方式配置灵活,可以达到节约人力和资源的效果。由于通信电源采用了分布式的结构,所以对通信电源的监控也应当采用分布式监控系统[5]。分布式系统是组成系统的节点具有独立性和模块化的特征,系统的功能和任务在时间上具有重叠性。

为了保证对通信电源的可靠运行,就必须对电源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和检测,并且把各个部分的信息综合到一起,进行集中监控。通信电源的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

监控管理中心是这个监控系统管理调度的核心,它能够及时的处理各个通信电源监控节点或者主机上传送的信息,和通信电源监控主机之间的数据库建立联系,负责对某个区域或者节点的通信电源的管理。监控是对网络上运行的通信电源设备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各个通信站电源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完成值班和维护人员的检测和巡视工作[6]。还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防止通信电源故障的发生。监控的最基本的级别是计算机,它能够直接的对被监控设备进行监控,同时和上一级的计算机设备保持通信,及时的传递电源运行中的各种参数和隐患。对被监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也检测设备工作的状态,还要执行上级计算机所传达的命令和配置信息,更新配置文件。节点是监控系统中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关键,它能够和各种监控设备连接,接受监控设备所传达的数据,并且在处理之后进一步的向上一级计算机传递。它具有实时查询功能,能够及时的分析节点内各个监控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按照上一级的命令传送相关的数据,主要是向上一级监控设备传递电源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警告信息[7]。对于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也是节点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节点能够根据检测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例如发出警报或者执行相关的命令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各种报警方式告知操作人员。节点还能够对历史数据、多媒体数据、设备数据等进行数据库管理,实时的显示出被监控设备的运行信息,及时的记录相关的操作数据等。同时监控设备还能够对交流配电盘的输入电压和电流等进行监控,对电源运行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如电压过高、过低,以及电流过流、开关跳闸等进行报警处理[8]。对智能开关电源的运行状态如开启、关停等进行监控,对电池的异常放电现象进行报警;对电池运行中的总电压、总电流等进行检测和控制。

篇11

2003年12月,伍庆瑶以周某已不在办公室,继续保管小金库资金不合适为由,叫周某将小金库的余款取出交给他,再由他交给办公室。12月25日,周某将小金库余额3.9886万元全部取出,把账户注销,并将该款交给伍庆瑶,伍庆瑶将该款据为己有。2004年5月11日,海口市检察院传讯伍庆瑶调查该局设立小金库情况,伍庆瑶怕事情暴露,才将3.98万元交给局里的蒙美福,并让蒙美福作伪证,称该款是3月份交给他的。案发后,检察机关在蒙美福家提取3.98万元。

篇12

2、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不会轻易掉眼泪?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他们不是不会掉眼泪。只是他明白,一但眼泪掉下来了,这段感情也就结束了。

3、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每次在心烦的时候那么喜欢抽烟?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只有在烟雾中才能忆起,他们过去美好的时光来寻求一点心里的平衡。

4、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要在分手以后还会对她嘘寒问暖?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并不是想跟你做朋友,只是想挽回这段曾经属于他的感情。

5、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每次在听到她被欺负了会显得那么发狂?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哪怕这次架打输了,躺下了,他也会觉得高兴。因为他们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意看到你哭泣。

6、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在分手以后会夜夜买醉?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今晚不麻醉自己,那么今晚只能在思念中度过。

7、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每次出门会出手那么大方?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省吃俭用,也不愿意看到你被别人看不起。

8、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会那么爱对她发脾气?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对她发脾气并不是不爱她,只是希望她在以后的路上不被别人所欺骗。

9、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会那么在意你以前的男朋友?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并不是他们不自信。只是他们害怕有一天你会离他而去。

10、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看到你为别人写的日记之后还会那么镇静的听你解释?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并不是不想发火,只是希望能从你的口中得知到底是他重要还是别人重要?

11、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不对她说“我爱你”个字?

因为他们知道,男人并不是不想说,只是他们自己明白,一万句“我爱你”用在身上也不够。

12、女人永远也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发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