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8 07:14: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红色经典诗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单一的思维不符合公共媒介的性质。
红色经典电视剧有一定的收视群体,中央电视台之前也经常播,像《小兵张嘎》《地道战》《青春之歌》等,有专门的栏目,这是传统教育的一种。红色文化的诞生不是为了娱乐,从、以来,娱乐的活动都是被打压的,比如张恨水的言情小说。文艺作品更多的是作为启蒙、革命的工具。改革开放之后,文艺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加强,寓教于乐。红色经典更多的是教育功能,不要忘记历史,是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叙述,不是纯粹的审美功能或娱乐功能。
回到革命的观念是一种倒退
从价值观念来说,回到革命的观念是一种倒退,当下社会的一个共识就是已经从革命、阶级斗争转向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把叙述作品中的核心词变成了革命,从这个角度说,就是倒退。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革命年代的情况,和学习历史一样。看红色经典,可以知道从1949到1976年的文化艺术领域,是怎样叙述、怎样塑造人物的。就好像现在的人有时也要吃野菜、窝窝头,也有这样的观看需求。
现在讲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改革是对的,不应该是革命。这是一个协商、谈判的时代,不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时代,革命的思维是传统世界的思维方式。现在还谈革命,很多事情就乱了。
红色作品依然有局限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红色经典堪比莎士比亚。”这是他个人的看法。它可以跟四大名著一起谈吗?莎士比亚的作品进入了全世界所有大学的图书馆,已经成为文科学生必读的东西。如果说样板戏也进入了全世界所有大学的图书馆,成为文科生教育的必修课,那才能相提并论,这只是重庆一厢情愿的做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隔不断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凝炼的语言,于千百年来源远流长。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内化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在诗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读诗
朗读在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一首好诗是情思声色谐美的整体,其节奏韵律能够传情感人,所以有人说:“诗是有声的画。” 读诗歌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自然流动。读诗歌要体会诗歌内涵。古诗因句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而被大家所喜爱,它最适合朗读、吟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先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的朗诵,配以优美的乐曲,既渲染了气氛,又使学生在优扬的旋律中体会到诗歌的丰富内涵。 从读诗中,学生不仅体验到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味到了中国诗人的豪放,飘逸和豁达,像李白、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他们就站得高,看得远,不拘泥于尘间是非,却也不把自己提出常人之外,他们也有常人的苦乐欲望,只是比常人看得开罢了,所以他们能够大处着眼,不计较名利得失,故能随遇而安,在别人所不屑为的地方而有所作为。诗人们这种伟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伟大,才是真正使他们不朽的最主要的原因,正如他们的诗,文字浅显易懂,悦耳动听,而高深的人生哲理却就蕴含在这人人能理解的浅易之中。
经典诗文诵读的宗旨是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诗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 发展 基础的最佳途径。因为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 教育 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诗文也是锤炼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诗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
思诗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鉴赏诗句,领会意境。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上,还要有进一步的发掘,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海日用“生”,江春用“入”,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这自然将景物拟人化了,因而富有生机。同时,这两句诗都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通过欣赏诗歌中的名句和优美的诗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引发学生的情思,从而达到以情怡情,净化心灵的目的。又 如《山行》这首诗,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经过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就领会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品诗
诗歌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既重视抒情又擅长抒情的表达形式。情感不仅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内在因素,而且是诗的存在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诗歌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强烈地弥漫和渗透着情感因素。可以这么说,情感是诗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
品味诗词意境。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即可串字连释,品味诗意。如《鹿柴》这首诗的三、四句中,以寥寥十字勾画出黄昏时分落日穿林的幽深景致,其中的美真是妙不可言。教师可运用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这一情景,并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想象的内容。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诗中描写的场景。在画面中突出光影的移动,光色的交织,使诗中表现的美妙意境更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学生受到美好情趣的感染,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再在口头或书面描绘诗中意境,其想象力就会在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中得到腾飞,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家喻户晓的《七步诗》一样,作者曹植把心中的悲恨凝聚在了诗的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准确的表达了他不忍看到同胞兄弟之间本该相亲相依的场面却变成互相残杀的样子。又如骆宾王写的《咏鹅》,仅“浮”与“拨”这二字就写出了鹅在滑水时的悠闲轻快,把鹅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品诗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鉴赏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领悟、品味到。离开了情感的反应与活跃,诗歌赏析活动就无法形成。所以我们要从情感人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庆祝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民族自豪感,调动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的热情,真切感受经典诵读的快乐,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祖国在我心中”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
五、活动准备:
各班布置教室黑板板画主题悬挂标语气球、彩带若干
六、活动内容:
1、出一期“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黑板报。请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全校开展“歌颂祖国、爱我中华”的经典诵读比赛。时间为9月30日下午两点。
3、评比标准:
(1)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
(2)所选诗歌内容必须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3)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
(4)读出诗歌的韵味,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5)表达诗歌的.情感准确自然。
(6)现场演出效果好。
七、活动具体要求:
1、以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各年级段分别评奖,各中队原则上要求全体队员参加。本次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若干。一二等奖将设立奖金,以资鼓励。
2、诵读内容积极向上,颂扬美德,崇尚感恩,传诵经典,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1—3年级可以选择《经典诵读读本》和童谣,4—6年级选择歌颂祖国的诗歌或散文朗诵。
4、活动主要负责人及分工:
评委:xx
统分员:xx
会场布置:xx(音响)xx
2021年最新国庆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为隆重、热烈、活泼的庆祝xx周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我校特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系列活动。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举办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请各年级各班根据活动主题要求,出一期高质量的主题黑板报。
1、比赛时间:x月xx日至xx月x日
2、评比时间:xx月x日下午
3、评委:呼志军李丽霞李红英全丹李欣
4、评比细则:
(1)、评比项目:字体内容色彩排版图案(各占20分,总分100分)
(2)、评比内容:字迹工整、美观大方;切合主题、联系实际;鲜艳、引人注目;有创意、切题;美观。
(二)、各中队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题班会活动。时间:x月xx日周五的班会活动课各班主任于x月xx日前上交相关主题班会教案。
(三)、3—5年级设计一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手抄报。(每班至少上交5份作品)上交作品截止时间:xx月x日。xx月x日将由学校组织评比。
评委:红英流芳王容李佳
(四)、4—6年级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征文比赛。
各班开展活动,每个同学必须参与,于xx月x日至少上交5份作品,xx月x日学校评比。评委参照“我的好老师”。
说明: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活动,积极开展工作,xx月x日大队部将组织学生会对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2021年最新国庆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1、国庆联欢活动材料准备:
(1)用气球、彩带等布置好活动教室或户外活动区,主要体现热闹的气氛。
(2)设置小舞台,并布置好舞台背景,打印大的宣传图、手工装饰。
(3)备好足够的桌椅、纸杯、餐具、食物、小国旗、音像、话筒、红色签到画布等物品。
(4)幼儿以家庭为单位自由报名表演国庆主题的小节目,同时教师也要准备节目。
(5)各班给小朋友录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祝福。
2、活动流程
(1)家长签到,发放小国旗,安排入座,播放爱国背景音乐。
(2)升国旗,奏国歌,引导幼儿学习注目礼及列队敬礼。
(3)活动开始,幼儿园致辞。
(4)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片段,家长、幼儿、教师小节目表演。
(5)播放幼儿祝福视频,相互交流,各班家长参观班级,
(6)活动结束。
2021年最新国庆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
2、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3、能用不同的方式(绘画、舞蹈等)展现自己对几个民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2、材料准备:不同民族服饰图片,民族特色音乐,各色彩纸、皱纹纸、不织布,胶带,胶水,剪刀,画笔等。
3、环境准备:教室内关于民族特色的环境创设。
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幼:56个
师: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谁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
师: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服饰,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
2、感知与欣赏
民族的服饰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几个民族的服饰特色,
例如:藏族衣服袖子很宽大,穿长靴;蒙古族人民主要是穿长袍,斜衣襟,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维吾尔族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等。
师:刚才你们在欣赏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服饰的主要特点。
3、体验与操作
(1)教师提供给幼儿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小班主要是绘画或涂色)
(2)幼儿制作完毕后将服饰穿在自己的身上,随着音乐跟老师学一些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大家一起来跳民族舞。
4、交流小结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
5、延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服饰保存下来,装饰到班级环创墙;或者给幼儿拍照,将照片在环创墙上展示。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98年前的五月四日,中华大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 女:
男:峥嵘岁月,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壮丽事业 。
女:今天,就让我们奏响红色的旋律,开启尘封的历史。
男:让我们一起走进2017西荆中学“庆五四”诗歌朗诵赛,踏上红色之旅,重温激情的岁月!
女:西荆中学2017庆 “五四”诗歌朗诵比赛
合:现在开始
男:今天担任我们本次比赛的评委有:***老师
女:**老师
合:大家掌声欢迎(鼓掌)
女: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次比赛的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满分为10分,以6分为起点分,
小数点后面保留一位小数,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取评委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男:首先有请来自XX班的1号选手XX
为大家朗诵《XXXXXX》,
结束词
男:五月,我们把幸福与祖国相联
女:五月,我们把美好和童年书写
男:当欢乐穿越时空,激荡豪情无限,
女:用理想挽起明天,拥抱童年梦幻
女:同学们,老师们,西荆中学纪念“五四”93周年朗诵赛、、、、、 合: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纪念98周年经典诵读会主持词【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在这暖意融融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火红的五月;在这多姿多彩的日子里,我们要展示自己的风采。
今天,让我们师生一起来把生活溶入诗歌,把诗歌化作声响,用我们饱满的热情和富有深情的语言来庆祝“五一”迎接“五四”的到来吧!
下面:xx小学师生朗诵比赛现在开始!
有请各位评委老师入座,他们是: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
今天参加诗朗诵的有三位老师和十四位同学,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将分为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每组将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
下面活动正式开始:
第一项,请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x老师为我们演讲《师爱与幸福》,请大家欢迎。
老师是园丁,用他的爱浇灌着花儿,花儿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六年级xx同学为我们朗诵《花儿在低语》,请大家欢迎!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五月是畅想的季节,请听四年级xxx和xxx同学为大家带来《多梦的季节》,请大家欢迎!
五月是色彩斑斓的季节,阳光沐浴着大地,雏鹰在蓝天自由地翱翔。下面请听五年级xxx同学为大家朗诵的《长翅膀的太阳》,请大家欢迎!
太阳的光辉普照着大地,我们需要太阳,我们也需要太阳下的雷锋精神。
接下来请听二年级xxx同学朗诵的《雷锋叔叔,您在哪儿》,请大家欢迎!
请继续欣赏一年级xx同学为大家带来的《乌鸦喝水》。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xx老师为我们朗诵《爱是一种责任》。
爱是一种责任,师爱是伟大的,师爱是无私的,付出了自己的爱也会得到收获。
请听六年级xx同学为大家带来的《老师,您是......》
老师是学海上的一盏明灯,老师是心灵的窗口,下面请听五年级xxx同学朗诵的《窗》,请大家欢迎!
春风吹拂着大地,吹来了燕子,吹绿了柳树,请欣赏三年级xxx同学为大家朗诵的《咏柳》。
接下来请继续欣赏三年级xxx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春日》,请大家欢迎!
下面请听一年级xxx同学为大家朗诵的《荷叶圆圆》。
柳树青青,荷叶圆圆,为大自然缀上了一笔美丽的画卷。让我们跟随四年级xxx同学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这种美吧!
大自然是美丽的,但大自然中的人更美,请听二年级xxx同学为大家朗诵《雷锋叔叔,您在哪儿》,请大家欢迎!
下面请继续欣赏六年级xxx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炎黄飞天梦》。
最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xxx老师为我们朗诵《付出了爱,收获的是幸福》。
下面我宣布今天比赛的结果,
获得高年级组一等奖的是: 二等奖的是:三等奖的是:
在短短一百余年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评论家A.G.斯蒂芬斯(AlfredGeorgeStephens,1865—1933)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位饱含民族主义激情的文学评论者,A.G.斯蒂芬斯提携了众多与其同时代的澳大利亚作家和诗人,向其国人推介了许多同时期的海外文坛作家,并终其一生坚持倡导其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普遍标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澳大利亚文学指引了明确的方向:文学创作的民族化。然而,他的努力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误解和忽视。不过,他毕其一生的努力为他在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一位坚毅的澳大利亚民族文学旗手。
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利安·坎垂尔(LeonCantrel1)在其1978年整理出版的《A.G.斯蒂芬斯写作选集》(A.G.Stephens:SelectedWritings,1978)一书中这样评论斯蒂芬斯:“澳大利亚产生这样的一位知识广博的评论家还是尚属首次,他深谙文学创作的标准,并且从不慑于将它援用到文学评论中去”…”,“他的批评与编辑工作,尤其是通过悉尼《公报》杂志著名的红页专栏,成就了他在澳大利亚文学界无与伦比的地位”…;“从1890年到本世纪(20世纪)头几年走红的每一位重要的澳大利亚作家都在A.G.斯蒂芬斯的作品中被评论过”,“都与他有来往”…。另一位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汤姆·英格利斯·摩尔(TomInglisMoore,l90l—I978)则将A.G.斯蒂芬斯描述为“澳大利亚文学形成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孤军”。这样的评价得到了澳大利亚著名文学评论家万斯·帕默(VancePalmer,1885-1959)的认同他认为,斯蒂芬斯的文学评论是给其同时代作家的“一份十分幸运的礼物”。这些评论之所以给予A.G.斯蒂芬斯如此之高的地位,原因主要是:作为一位文学编辑,他慧眼独具、成竹在胸;作为一位文学评论者,他恪守标准、坚毅不拔;作为一位澳大利亚民族主义者,他审时度势、洞察内外。
1865年8月27日,A.G.斯蒂芬斯出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图乌姆巴(Toowoomba),是家中13个孩子中的长子。父母均是英国移民,1863年在英国结婚后来到澳洲。1877年,A.G.斯蒂芬斯成为其父创建的图乌姆巴语法学校的第一位报名入学的学生。14岁时,他通过了悉尼大学的入学考试,第二年就跟随当地的一位印刷师当学徒。1886年,他从悉尼技术专修学校毕业后成功加入新南威尔士州印刷者协会。1888年,在从事印刷业和写作与出版的兴趣方面略有所成后,斯蒂芬斯回到北部,加入了昆士兰印刷者协会,并且担当起《金皮采矿者》(TheGympieMiner)杂志的编辑一职。由此,他开始了一生在澳大利亚从事新闻和文学工作的事业。
此后,他担任过多家杂志和报纸的编辑,其中,他供职最长的一家杂志是《公报》(hTeBulletin),从1894年起到1906年11月,长达12年之久。1893年至1894年间,他用卖出自己所拥有的《阿耳戈斯》(TheArgus)杂志的股份所得,去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海外旅行。此次旅行加深了其爱国情结,使他成为慷慨激扬的民族主义者,并开始了他一生创立澳大利亚民族文学事业的活动。供职于《公报》杂志期间,他于1896年8月29日出版的新一期《公报》杂志中设立了著名的文学专栏“红页”(RedPage)。此前,此专栏只是该杂志前内页的新书介绍列表,有时附有简短的评论。“红页”专栏设立后,斯蒂芬斯将其改为周刊,一方面,它向读者介绍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它推介国内的文学新作。“红页”专栏很快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学之窗”…。1906年11月,由于与当时的杂志经理不和,他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公报》杂志。此后,从1907年至1933年他去世时止,斯蒂芬斯只是零星地供职于各家杂志和报纸,靠从事自由撰稿和演讲得来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斯蒂芬斯1894年结婚,婚后生有6个子女,家庭负担沉重。他于1933年4月15日去世,去世时负债巨大。
A.G.斯蒂芬斯一生著述颇多,其文论思想散落于他所编辑的各类文集的引言或杂志专栏评论中,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其成为l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奠基人和旗手的地位。他对文学创作、文学经典以及文学民族化的真知灼见时刻闪现在他那文笔精炼而又观点独到的字里行间。
一、A.G.斯蒂芬斯的澳大利亚文学创作标准论
自1788年首批欧洲白人移民定居澳大利亚后,有笔头记载的澳大利亚文学主要是殖民文学。一个世纪后的1888年,当移民们庆祝定居澳大利亚整整100年时,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活动不断风起云涌,此时的澳大利亚文学正处于一个由殖民文学走向民族文学的分水岭。1901年,澳大利亚宣布结束殖民统治,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作为编辑兼文学评论者的A.G.斯蒂芬斯正生活于这样的年代。他以其敏锐的眼光提出了澳大利亚国内文学创作的标准论:澳大利亚文学必须有自己的普遍性标准(universalstandards),那就是,澳大利亚的文学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或本土特色。A.G.斯蒂芬斯曾分别于1901年、1907年和1922年发表了三篇题为《澳大利亚的文学》(AustralianLiteratureJ、盯、II)的短论,专门论述澳大利亚的文学状况及其文学创作,并提出了自己对新兴的澳大利亚文学该向何处去的看法。
三篇论文的核心正是澳大利亚的文学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或本土特色。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I)》一文中,他指出:“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学繁荣是靠掠夺希腊的文学宝库而形成的。大批的形象、大量的情感以及众多的想法——所有从古典文学中重新发掘的财富都被那些中世纪的精英所利用。他们窃取了现成的笤帚。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其说是激发灵感的时期,倒不如说是一个大规模盗窃的时代。”
对澳大利亚而言,他认为,作家不能像欧洲白人前辈那样去窃取他国的文学经典,而应该“将已有的技法应用于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我们的作家可以在自己的新环境中去重复古老的故事——这是这个时代和澳大利亚所要求的全部。创新是文学的魅力,多变是艺术的调味品,因此一本书不经意地提及了金合欢树就给它打上了澳大利亚的印记”。还是在此短论中,斯蒂芬斯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学与另一国文学的不同在本质上只是因为地方特色不同而不同,而文学的激发手段仍然相同并且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他很形象地借用酒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所有酒精带来的不同愉悦感仅仅是因为酒中所含百分之二的香料物质的不同,不同国别的文学也无外乎于此。法国白兰地与澳大利亚威士忌的不同也只是地方特色的不同。我们只能用新瓶装旧酒,如果我们酿了新酒,那还是古老的酒精给了新酒以酒效。“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澳大利亚来重述这个熟悉的世界,我们的文学才是澳大利亚的文学,才会成为世界性的文学。”
在有关澳大利亚文学创作标准的讨论方面,斯蒂芬斯评论的一个典型就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斯蒂芬斯曾多次撰文评论劳森及其作品,观点中肯。在评价劳森及其作品时,斯蒂芬斯认为,“作为澳大利亚作家的代表,劳森是澳大利亚到目前为止培育出的最具原创性和特色的澳大利亚作家之一”“,其作品的价值就在于他的作品是个人的、地方性的,体现了澳大利亚的价值,但其“卓越的澳大利亚特色削减了其作品的世界性文学的力量。他的眼界狭小。这也就增加了他对澳大利亚的诉求,但却降低了他对文学的诉求”。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斯蒂芬斯在用一种双重的文学标准衡量劳森,其实,斯蒂芬斯在用十分恳切的态度批评劳森及其作品,他意在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眼界狭隘’的文学可以传播极为重要的历史学和社会学意义,而无需成为伟大的作品。依照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劳森显然失败了。但依照澳大利亚体验的最高标准,他的‘短处’和其功劳相比就算不上什么了。”…”作为一位澳大利亚作家,劳森对于澳大利亚读者来说,显然要比其他国家的作家更重要。这是因为劳森在用自己视野中的澳大利亚阐释这个为人熟知的世界,他的文学作品首先必须是澳大利亚的,然后才能成为世界性的。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II)》一文中指出,“尽管那些历史久远的国家自然而然在艺术的开发和对美的认识上比澳大利亚走得更远,但没有哪个国家的地方文学比澳大利亚的地方文学更具活力。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地方文学比澳大利亚的地方文学被倍加审视和珍惜”。由此,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文学首先就应该是具有本土特色或民族特色,这就是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标准。
二、A.G.斯蒂芬斯的文学经典认识论
A.G.斯蒂芬斯的视野非常开阔,他总是用“向外看”的方法来“向内看”,引领澳大利亚作家的文学创作,所以,他非常留意国外作家及其作品。这些作家,无论是欧洲的还是美国的,如勃兰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罗伯特·彭斯、罗素、斯蒂芬·克莱恩等等,无一不在其审视和评论的范围。这些欧美作家的作品在A.G.斯蒂芬斯生活的年代有的虽然还未成为文学经典,但他利用“红页”专栏及时绍介,不吝提出自己的看法,言辞肯切。他认为,夏洛蒂·勃兰特“有着非凡的观察和分析力、颇为引人瞩目的才智,以及敏锐而带有强烈感情的语言天分……她的洞察力和行文能力使其成为天才”在评论罗素时,斯蒂芬斯认为罗素的行文风格就如其大脑一样玄不可测。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红色勇士勋章》,在他看来,更像是托尔斯泰和左拉的作品。他认为,斯蒂芬·克莱恩“意在呈现事物本来的面目,呈现本真的男女。他从不赋予其作品中的对象任何诗化的痕迹,从不使用花哨的修饰语,除非它能更准确地反映事实。他认识世界的能力与其语言表达能力相当:他的语言使其思想活灵活现”,但他“缺乏史诗般的理性,而想象力对于这种理性十分重要……他的思维太过靠近描写的对象;而它需要宽广的视角。他的小说都是些精美的图案或轮廓的描绘,与外在的世界断裂”。我们可以看到,A.G.斯蒂芬斯始终以批评者的眼光审视这些欧美作家。
关于文学经典问题,几乎所有的文学批评家都会对其阐释一番独到的观点,A.G.斯蒂芬斯也不例外。在他看来,诗歌中的时尚就如同服装中的时尚一样,但不同的是,在诗歌领域,我们的祖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荷马、但丁、弥尔顿对于后人的影响深远,尽管他们的诗歌,按照现在的创作标准,已经倍显沉重、落伍,但他们依然被人崇敬,这是因为“我们从父辈们那里继承了崇敬的传统,我们很难强大到将它从我们的思想中抖落”“。这样的传统已经深深地刻印在后来的每一代作家心中,他们无法摆脱。因此,“只有那些口味很差的人才会拒绝承认《失乐园》和《得乐园》是人类诗歌史上的两首最伟大的诗歌成就之一”。
尽管如此,斯蒂芬斯还是指出,今人对荷马和但丁的态度只不过停留在口头上而已,人们关心更多的是现在的诗人和作家。他在《诗歌中的时尚》(FashionsinPoetry)一文中这样写道:“即使你去问那些应该具有品味和经典口味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正在阅读的却是济慈、海涅,或是斯蒂芬·菲利普斯;如果你去留意他们正在不厌其烦地著述哪些作家的话,你会发现是勃朗宁、马拉美,或是吉卜林。但丁与荷马毫无疑问都是大家;但他们的作品却是与雷德的《地方政府议案》一起被束之高阁。”…这是因为“荷马毫无疑问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一位或几位伟大的诗人,但那不是我们的时代。我们有其它的想法、其它的品味、其它的需求。荷马的魅力和人文主义将会一直有其价值,但是使2700年前希腊人欣喜若狂的直白情感和单一场景并不是现代读者所期待的富于诗意的最高恩赐”。
但是,斯蒂芬斯在《诗歌中的时尚》一文中进一步说明:现代诗歌实质上却又是寄生于荷马、但丁和弥尔顿的诗歌。他认为,现在的作家全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臂上,在现代的作家笔下很容易就可找到抄袭古人的内容,在现代与古代之间,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光彩的事情显然是存在的。斯蒂芬斯借用婴儿在大人的引领下学会走路为例来说明今人回归和寄生经典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完成了对传统的遵循,接受了“弥尔顿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这样一个概念。现在的作家如果要摒弃传统,那就像是婴儿拒绝学习走路,因此,传统,作为一种规则,已经预先占领了现代作家的思维,他们无法逾越这一门槛。他们头脑中所可能产生的任何有别于传统的想法都将显得柔弱。鉴于此,我们因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人总想摆脱传统去追求文学领域的创新却又欲罢不能了。
在《诗歌中的时尚》中,A.G.斯蒂芬斯还援引了澳大利亚诗人布朗特恩·斯蒂芬斯(BruntonStephens,1835—1902)模仿英国诗人丁尼森的诗歌来论证传统对于个人的约束。诗人布朗特恩·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可谓名声大噪,但其无法逾越传统,他的诗歌带有大量丁尼森诗歌的痕迹,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会永久带有同时代名人的想法的一些色彩;名望具有传染性,就像天花肯定会使身体表面变成麻子一样,名望会使人的大脑产生缺陷。就像我们会得流感一样,我们很容易受到流行作家的影响……但是,有一条自然法则,它使上一代体内的毒素能够提供抗体给下一代:我们的上一代所忍受的苦痛会逐渐使我们对上一代的疾病免疫”‘。因此,布朗特恩·斯蒂芬斯的诗歌在模仿丁尼森的诗歌时,“就如服饰的时尚一样,实际上是保留了19世纪中期的怀疑和问题直至它们与周围的环境十分不协调”。但是,布朗特恩·斯蒂芬斯无法超越传统,只能看到丁尼森高高地屹立在所有伟大诗人之上。
三、A.G.斯蒂芬斯的文学民族主义论
A.G.斯蒂芬斯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澳大利亚文学民族化奋斗的一生。斯蒂芬斯曾经于1893年至1894年游历了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后来,在《一个昆士兰人的旅行笔记》(AQueenslander Travel-Notes)中,他这样写道:“我建议所有年轻人都去做做类似的事情——周游世界,看看世界各地,回国后肯定会确信澳大利亚是所有国家中最好的国家。”…这样的言辞非常明显地反映了斯蒂芬斯的偏激民族主义观点,但在澳大利亚国内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年代,这样的言语更可以鼓舞士气。
斯蒂芬斯对澳大利亚文学民族化的认识首先表现在他对澳大利亚文学史的分期比较客观。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一文中,他认为,澳大利亚文学有三个明显的分期,每一个时代分别与一份报纸紧密联系。第一个时期是《帝国》(TheEmpire)时期,以亨利·帕克(HenryParkes)为代表;第二个时期是《澳大拉西亚人》(hTeAustralasian)时期,以约里克俱乐部(YoirckClub)为代表;第三个时期是《公报》时期,出现了像劳森和达莱(Daley)这样的新派作家。他对未来的澳大利亚文学充满希望。在该文中,他用了两个英文单词来表述:OURCOUNTRY(我们的国家)。在他看来,澳大利亚文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向民族化阶段。
其次,斯蒂芬斯担心澳大利亚没有坚毅的作家来为澳大利亚创作民族文学。在1901年发表的《的引言》(IntroductorytohTeBulletinStoryBook)中,他表述了对澳大利亚文学民族化过程的担心:“如果用高标准作为判断依据,我们许多有才能的作家还仅仅是写作艺术的学生。只有两三位已经能够以文学为职业来谋生,但就是这样的作家也还不得不与新闻业作很危险的妥协。”在《澳大利亚的文学(I)》一文中,斯蒂芬斯认为,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是闲暇与安逸的产物,而闲暇与安逸又是与财富相关联的;19世纪下半叶的澳大利亚仍然是在创造财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已经产生了这样的人才:如果他们具备足够的敬业精神和毅力,他们足以能够创作令人铭记的澳大利亚文学;澳大利亚文学仍不繁荣的原因乃是这个国家没有产生足够的能量去利用这些人才。他同时指出,澳大利亚作家所缺乏的不是资助,也不是才能,而是“个性的力量、勤劳和毅力”,这是典型的澳大利亚人所不具备的。而这些品质在毛利人身上却显得非常充分,可惜他们没有艺术气质。但他对澳大利亚充满信心。他认为,“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澳大利亚值得用宏伟的风格来讲述,但不是它的任何部分或环节都值得这样讲述。澳大利亚的历史更应该作为社会史和运动史讲述,而不是作为政治史和人类史……某一天,当一位澳大利亚人与毛利人结婚成家,他们的后代就可以书写这本书了”。另外,他对澳大利亚文学的民族化也充满信心。他在《的引言》中指出:“具有澳大利亚精神、情景或事件的文学作品才刚刚开始被创作……今天澳大利亚的民族性就如炼金术士的在炼黄金时的坩埚,红色的火苗在下面烧得正旺,散发出奇怪的味道,有时在液体的汩汩气泡和沸腾中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不过,他提醒澳大利亚作家要用清晰可辨的澳大利亚眼光来观察澳大利亚,观察澳大利亚的一草一木、一川一山,而不带有任何被偏见模糊的英国眼光,这样就不会有比澳大利亚更美丽的国家了。他说:“如果澳大利亚文学没有逐渐地变得令人铭记,那将不是这片国土的过错,而是澳大利亚作家的过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68-02
工匠,是对一些有着娴熟技术的人的褒称,这些工匠不仅以某种技术谋生,更以这种技术立命。因此,工匠对自身技术的坚守、对品牌的维护和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高职教育的“人才观”与我们理解的工匠之间,“同”在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异”在今天的工匠不与新技术对立,而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更为全面和积极的精神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敬业、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这些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标签,在很多领域都是于激烈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这些精神是职业技术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品质,也是高质量产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着力探讨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选择
通过文学与人文素养关系、经典文学与“工匠精神”关系的研究,首先选择有丰富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指的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时间淘洗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中华古代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诗经》《史记》及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内在品质方面仍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还可以开发更多的经典诵读内容,范围将拓展到一切被历史证明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匠人精神的经典,比如《日式管理精神》《纪念白求恩》等外国经典文学或红色经典。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提到:重读经典,不仅意味着对一种阅读记忆的重温,更意味着站在今天的角度对经典的重新解读,以释放出经典所蕴藏的跨越时空的巨大能量。
二、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模式
诵读不仅局限于课堂,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灵活性研究各种诵读形式、探索各类诵读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诵读模式,比如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社团组织等。
课内,我们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从现有教材中充分挖掘可用素材,还可以开设经典诵读选修课,补充更多的读本。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同学。课外,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社团活动进行经典诵读,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诵读比赛,参与诵读公演。这一模式更适合高年级同学。
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为例,经典诵读分为两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第二阶段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第一阶段的诵读内容主要来自课本,有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经典散文等,然后结合高职语文教材中的“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活动”环节在课上进行诵读训练。第一阶段的经典诵读从内容上看,是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为高年级引入课外经典打下基础;从形式上看,诵读训练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第二阶段的诵读内容由语文课本转向校内读本,以体现“工匠精神”的主题文学为主,如红色经典、西方经典等,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直接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阶段的诵读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有诵读社团、经典诵读选修课、经典诵读网课等,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等专业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建”,力求将经典诵读对“工匠精神”培养的作用发挥极致。
三、经典诵读活动的评价方式
在以经典诵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过程中,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对诵读材料的理解,既可以课堂口语形式汇报,也可与书面阅读理解相结合进行考查,还可以结合校园信息化平台上传学生诵读声频资料,学生互评,教师打分。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为例,校园信息化平台――“超星泛雅”平台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交互性授课,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评价,并以大数据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关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成果,学校将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做好追踪调查。
四、经典诵读活动的成效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9
在这流淌着蓬勃生命力的经典河流中,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教学古诗词时,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的兴趣,本人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以《游园不值》为例,谈谈我的教学。
一、为诗配画,了解诗意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从讲台下拿出一枝课前准备的红杏)
生:这是杏花。
师:请你们想象一下,“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们想到的画面用水彩笔画下来。
(学生拿笔画画,教师行间巡视。不到两分钟,学生就全部画好了)
师:同学们都画得不错。请大家一起欣赏这位同学的作品,他的作品立体感更强。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院墙外,一道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绿意盎然。歪歪的院墙上,伸出了一枝鲜艳的红杏。院墙中有一道不规则的柴门――显然,他把第二句的“柴扉”也画进去了。同学们看了都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
评析:轻松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者从具体事物切入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笔下的春天。这样,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渠道有很多种,自己的双手也可以创造诗词中的意境美,为下文的学习增强了信心。
二、推敲文字,走进意境
师:从同学们的画中我已经知道大家理解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枝红色的杏花从院墙上伸出来了。
师:谁能把“伸出来”换一种更生动的说法?
生:一枝红色的杏花从墙上伸出脑袋来了。
师:用拟人的方法,说得真生动!
生1:一枝红色的杏花嫌院里的天地太小,就爬上了墙头,它要看看外面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生2:主人不在家,客人来访不能进门,红杏从墙头伸出热情的手来代主人向客人打招呼呢!
评析:在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回答的基础上,教者用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得具体、生动。这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明白:美的语言能给人予美的享受!
三、发挥想象,感悟诗情
师:哦,说得更生动形象了!大家由这一枝伸出墙头的杏花还想到院内怎样的情景?(教师把“一枝”说得很重)
生1:院内一定有棵杏树。杏树有很多这样的枝条。
生2:杏树上开满了花,整棵杏树红红火火。
生3:整棵杏树生机勃勃,一片火红,让人看上去暖洋洋的。
师:院子里就这么一棵杏树吗?
生:院子里一定还有很多花草树木。
师:请你们闭眼想一想:院子里可能是怎样的情景。把你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学生闭眼想象,练说,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师:先请你们告诉老师,院子里是怎样的情景?
生1:院子里一片春色。杏树的一个个枝条上……哦(发现“一个个”说得不当),是一根根枝条上,开满了艳红的小花。整棵树像挂满了一串串长长的鞭炮,整个院子似乎都被它照得红彤彤的。迎春花也不甘示弱,伸展出一根根长长的金条,金条簇拥着,黄灿灿的一片。
生2: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点燃了热情的火焰,洁白的李花捧来了殷切的希望,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点缀着院子的每个角落,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得生机勃勃。
生3:院子里生机盎然。杏树高高举着鞭炮,喜迎春姑娘的光临。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梅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美妙的梦。
师:(深深地嗅一嗅)真美啊,听着你们生动的描述,那幽幽的花香扑鼻而来,真让人入迷啊!
评析:这里,教师先将学生引入一个诗情与画意相融合的情境,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从故事情景转向诗歌的艺术空间,使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在这过程中,学生近距离触摸故事所描写的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感受诗人内心的美好,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水平。
四、总结提升,体会特色
师:同学们想象非常丰富。你们所描述的景象用诗歌中的哪四个字可以概括呢?
生:“春色满园”。
师:作者为什么说“春色满园关不住”呢?朋友家不是有围墙、有柴门吗?
生1:作者的朋友家虽然有围墙,但围墙挡不住茂盛的杏花,杏枝照样能越过围墙伸出来,告诉人们满园春色的喜讯。
生2:作者的朋友家虽然有围墙围着,有柴门关着,但院子里的花香却是封锁不住的。人们从飘出的花香也可以知道主人家一定是春色满园的。
师:你们的理解非常深刻。其实,作者看到一枝杏花后,是会想到办法去看到院里的情况的,他只要――
生:(指着屏幕上的柴门)他只要从柴门的门缝向里面看一看,就知道院里的一切了。
师:对!如果作者把从门缝里看到的景象都写出来,那不是更好吗?
生1:不好!因为诗歌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全写出来就太嗦了。
生2:全写出来,就不能让我们产生美好的想象,诗歌就没有回味的余地了。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全写出来诗歌就没有余味了,叶绍翁的这首诗就不可能流传千古了。其实,无论写诗,还是写文章,都要尽可能精练,读者能够想象的地方,就留下空间,给读者去想。这种以一写十的技巧(板书:以一写十)很值得我们学习。当然,作者所写的事物要具有引起读者想象的特点――就像这首诗中一枝出墙的红杏,它能够引起我们丰富的想象。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读书时也要有想象的习惯和能力。
请大家再把这首诗反复读读,进一步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桃花的古典意象绽放于古典之中,如《诗经》:“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乃是妙龄的少女,怀揣着爱情的甜蜜向往。花开烂漫,极其撩人情怀,“桃花得气美人中”(柳如是),诗句中桃花幻化为美人的身影。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对桃花的高歌。但绚烂并不能长久,犹如花容易逝。曹雪芹曾假借林黛玉的诗《桃花行》哀叹:“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欢花泪而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其在感伤红颜薄命。
张见说:“我希望之后有一系列作品能够用我个人的叙述方式去闸释号隋色相关之物,于是就出现了‘桃色’系列。不论是‘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还是“桃花帘外春意暖,桃花帘内晨妆懒”,依循中国传统文化观感,妙龄女子与桃花似乎是双生之物,彼此映照,彼此寄情。而桃花、女子又与春意、相映成趣,发散出古人含蓄、朦胧的春情,这种朦胧的情感心理诉求,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暗自相合,透出温婉、俊雅的文人气息。事实上,我被这种气息深深吸引……”看到桃花,画家总会联想到一些不能一望而知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早在诗歌中出现了“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桃花秀。花解怜人弄清柔,隔帘折枝风吹透。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媚,若将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红花自美。”桃花的隐喻,唯美含蓄,是张见对桃花古典意向的延续。张见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纯粹,如同拥有赤子之心的干净。有人评价张见“以澄怀的方式窥探”。
二、张见对古典桃色的新演绎
桃花、桃色是画面的构成元素,也是张见想要表达极具个人情绪的相关之物。他想要那种最隐秘、最迷幻、最撩人的部分,而并不是一览无余的全部。他更换了不同的呈现方式。迂回的、曲折的暗含的方式。让观者自己体会到物象的动态、情感和内容,进而渗透到画家流动的潜意识中。张见这样诠释他的作品:“我现在所有的作品,几乎真正想要表达的,都不是你眼中所见,我提供观看的滤镜,透过滤镜物象呈现出丰富而多义的特点,我喜欢这种间接而迁回的方式。希望观者能借此洞察图像背后的本质。”
对于线条的认识张见在文章中写道:“什么样的线,产生什么样的画面气质。线最初是作为手段而产生的,后人学习前人,大多只看线的结果,于是线在庸人眼中成为目的――一种模式化的标准。这是误读。根据自己画面气质的需要选择并创作与之融洽的线,在我的眼中线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画面的最终效果是最重要的,画中的人物、线条、中国元素都是次要的,他们都是为整个画面服务的。在张见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孤立的、跳跃的线条和突兀的个体。他们是融为一体的。一起散发出迷惑的力量。“张见主观消解了线条的孤立感、秩序感,线条若有似无地游走在形态与色泽之间,暗示了形体,同时又不干扰画面的朦胧与宁静,画面语言混融为一种弥漫着慵懒、柔媚、暧昧和神秘的旋律。”他的线条很传统的“高古游丝描”,细腻精致,并不刻意去强调线条的起笔收笔粗细对比,而是上一个高度更加注重疏与密的块面对比,《桃色》中头发的细密、丝绸衣纹的处理,桃花的穿插,太湖石的高级灰色调的压轴平衡。女子的身体大面积的空白的保留,以及有遮盖有显露的变化。画面效果最大化的极致呈现。
在设色方面,张见敢于并善于用调和色。比如说将色与墨、色与色充分调和,还有朱砂和石绿的调和,从而造就素雅且厚重的高级灰。对人物肌肤的刻画,色调单纯、唯美,对比微妙,设色平面化不求光影明暗变化,却有着厚重通透的效果,用张见的话说这是对比的结果。张见的色彩很西方化,他不满足一直在突破与追求单纯中丰富的色彩。粉红色的运用于《桃色》是他开拓的阶段性成果。“在这里,张见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物件:桃花、丝绸、太湖石、迷离的女体,以不同于古人的叙述方式,用饶有兴味地“经营位置”,放大或缩小着元素的意义。此时,作品变成了一枚放大镜,递给众人用来端详。不由想到尼采的言论:思想,诗歌,绘画,乐曲,乃至建筑和雕塑,不是属于独白艺术,就是属于面对证人的艺术。《桃色》系列倾向于这一类型。”孙欣如是说。
《桃色》布局迷离、大胆、富于时代的特征,有人评价是“具有一种‘拼凑’和‘符号化’的倾向”。画中女子隐含其中而不完整,一枝红桃故意遮挡,也似乎在述说着什么。观者面对作品充满神秘感,思绪浮想联翩。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放大的、夸张的局部,诱引观者走进画前近距离观察,但是观者正欲解谜与窥探时,又被一组石头、一枝娇艳桃花等物象挡住了,观者如同隔着一层细纱帘雾里看花,可观不可亵玩也。
孙欣说:“张见的作品有着假寐的姿态,往往暗合了传统文化气息的余韵。张见的迷恋,不是刻板的传统形式框架,而是富有东方气质的澄澈之灵,非遥想不得见。真正的传统,不是那些遗存下来的文本本身,而应该是它们内置的精神要义;真正的传统,只出自受过传统精神文化养育且对其有深刻情感之人的手,远不是那张承载着历史痕迹的纸。”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见拓展了桃花经典意向的表达。
面对穆旦,评论家以及研究者不断的在纠结于他的“中国化”和“去中国化”的问题,却忽略了诗歌本身的重要组成元素――意象。当然人们去解构一个诗人的时候,一般程序是先知其人,后读其诗。因为古人云:“读其诗而不知其人,可乎?”这就使得解读者放弃了诗歌本身的一些特质,转而研究诗歌的形式和写作技巧。对于的穆旦研究来说,亦是如此。
诗歌是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载体。早在《周易•系辞》之中就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后来发展的到“言志说”“缘情说”,那么就是说感情的表达是需要借助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载体。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对意象颇为关注,比如中国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西方出现的“意象派”,在西方文坛中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由此,本文认为研究一种文体形式的时候,要从作品本身来阐释其内容,而不能仅仅只是片面的了解外在的形式。本文要研究的是穆旦诗歌中的意象,其中意象的运用成就了他独特的诗风,同时也见证了他对中国新诗做成的贡献。
在读穆旦诗歌的过程中,往往感到一种晦涩、犀利、冷峻、绝望中又蕴涵希望、悲恸的背后藏着默默的温情,一切都充满了人性的关怀。这是一个诗人复杂的内心的一个呈现,不管它是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古典元素还是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他所做的就是要用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运用这些意象来寄托和展现他挣扎的充满战斗的内心和渴望。然穆旦诗歌中的意象一方面是独具匠心的,两一方面是其中很多意象有着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冲击。
首先,了解一下穆旦诗歌中独特的意象。“血”一字,热烈、激动、躁动的情绪油然而生,如果在这个字前面再加几个定语和宾语,是不是会把人的心情推向疯狂呢,《野兽》一诗中“紫色的血泊”“血的沟壑”,红色和紫色都是鲜亮刺眼的颜色,进行组装之后,望之令人不寒而栗。而血的沟壑,思之有多少血在流淌呢?把野兽受伤的情形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示了野兽在血泊中在挣扎和愤怒。熟练的运用简单的意象,就把一首诗的感情全部展现出来了。而且这种意象在其他诗歌之中时少见的。见到“血”,就会联想到残酷的事情发生,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并不美好,因此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很少见到这样的意象出现。还有《还原作用》这首诗很有代表性,其中的一些意象构织除了一种独特的画面,“猪”“跳蚤”“耗子”“蜘蛛”“花园”,用“污泥里的猪”为起点,跳蚤,耗子在其身上粘着跳跃,这些都是平时人们嗤之以鼻、不屑谈论的动物,可入穆旦诗歌之中,而且运用的恰恰符合要表现的内涵。而且在《控诉》这首诗中,也出现了“耗子”这种意象。“我们看见无数的耗子”,耗子在人们心中就是一种尖嘴猴腮、生活在阴暗角落的动物,用耗子来对比那些善良勇敢的人,在冷酷麻木的背后隐含着默默的温情和希望。还有《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腊月”“锄头”“石磨”“大车”“木格的窗纸”“泥草的屋顶”“风”的“呜――呜”声音,配上寒风无不显露出北方平原的寒冷和凄凉,这些意象也勾勒出了一种意境,但这种意境却是不似其他诗人抒情般的浪漫,也不似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情。尤其是最后一句“静静的,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其中内含的是一种悲伤的、沉重的、无奈的却又坚韧的情绪。用意象造境,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诗人的另一个独特之处还在于,把当时出现在生活中的随处可见的事物也纳入诗中,最为经典的是“勃朗宁、毛瑟枪、Herry王、咖啡店、通货膨胀、工业污染……”[1]等等。这些事物都是当时诗人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诗人把它们用诗歌的语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迥异与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诗歌内容和语言。诗人唐说:“读完了穆旦的诗,一种难得的丰富,丰富到痛苦的印象久久在我心目徘徊。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忍的风格,集中的固持,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①穆旦是一个真正的用现代语言写现代诗的人,他给中国的新诗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一个可以把新事物写进诗歌,王佐良曾说:“穆旦最好的质量全然似乎非中国的”,“穆旦的胜利却在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的无知。”②当然引用这句话并不是又要陷入“非中国化“的轮回之中,而是为了要证明穆旦的与众不同,敢于运用新而实的事物。这些都是他的诗歌独特风格的鉴证。其实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那种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对生命的思考,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赞美》《诗八首》《春》《夏》《秋》《冬》《森林之魅》等等,在消极、沉重的意象背后,带着作者对人性、对生命、对民族的责任和满怀的希望。
其次,在许多的诗歌中,强烈反差意象的运用,会对读者的心灵形成一种猛烈的冲击。意象可以带动内容起伏不定,同时让人的情感也瞬间跌宕,感情在两个极端相互转换。在穆旦的诗中,这也可以成为是辨证思维,而且表现得相当深刻。正如唐祈所说:“穆旦在艺术表现和形象内涵上,追求高远的历史视野和现代人生存的哲学反思,无论取材于自然或社会现象,他的诗的意象中都有许多生命的辨证的对立、冲击和跃动。”③比如《在旷野上》中“碧洁的春天”“崇高的阳光”与“绝望的彩色”“无助的夭亡”这些意象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春天”和“阳光”明媚且充满希望,“绝望”和“夭亡”让人则与之形成强烈死亡气息。这就使得读者感到了一种落差的疼痛。灰暗和明艳相对比,更增加了一种肃杀的气息。在夜里思索着“生”和“死”的意思所在,就像一个老人躺在夜里回顾生平过往的种种,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痛苦的成长,世界好像变得不公平了,活着和死去开始成为一种思考。也许这就是人们总是认为他的诗晦涩、难懂的一个原因吧。人生的困难与生命的抗争在矛盾对立中迸发出刚强的火花,希望与绝望在奋发和孤寂中交错,他的诗冷中藏热,热中有冷。[2]换句话说,就是对受苦受难的人们极具同情心,面对那么多让人绝望又肃杀的境况,但内心又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不断在向我们招手。比如穆旦其他的诗《隐现》:“我们有机器和制度却没有文明/我们有复杂的感情却无处可依/我们有很多声音却没有真理……我们生活着却没有中心/我们有很多中心/等我们热爱时却已经一无所有”这首诗中运用了“我们有……却没有……”这就是一对反义词,却明显的感受到了诗人对于人类文明、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迷茫和反思。
爱默生说过:“一个时代的经验需要一种新的忏悔,这世界仿佛场子等候着它的诗人”。而穆旦有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他是一个时代的诗人。同时现代诗歌的语言进行创作。给中国的新诗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注解:
① 唐,搏求者穆旦[A],新意度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② 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原载伦敦Life and Letters杂志,1946年6月号,收入《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7页
③ 唐祈,现代杰出诗人穆旦[A],一个民族已经起来[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甲: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
乙:又是一个花好月圆日
甲:让我们欢聚一堂,诵读诗歌,寄托希望
乙:让我们欢聚一堂,放声高歌,祈福团圆
合:2018中秋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甲:年年月月,月月皎洁,固守长空。是在等待?还是在守候?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寻找答案,请欣赏灏东带来的歌曲《望月》
乙:感谢是缘分让我们在《全民K歌》这个平台相遇,感恩一路相伴,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我们在全民K歌留下了难忘的足迹,我们在全民K歌创作艺术,实现自己的理想;请欣赏传奇 安然带来的合诵《感谢全民让我们相遇》
甲: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我们相约在四季,我们相逢是在网络,那是欢快的歌、轻松的歌、唱不完的歌…..请听随心 为我们带来的《相逢是首歌》
乙:月亮,自古就是诗人,歌者争相歌颂的对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都有着深刻的寓意。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经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甲:红色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颜色,我们在过年过节,婚姻嫁娶的时候,都会用上大红的颜色,因为在我们看来,红色能给人带来幸福喜庆吉祥。请欣赏隆福川 风雨彩虹带来《中国红》
乙:在你的记忆中也许还藏着很多很多的小故事,他们的主人翁可能只是一些普通人,但他们的举动却让我们感觉惊天动地,温暖心灵,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但留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感动,让我们都借着这首歌来默默的给他们说一声:好人一生平安!下面请欣赏阿毛带来的《好人一生平安》
甲:每到中秋,人们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借圆圆的月饼来表达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之情,寄托、祈盼幸福和团圆的心愿。请欣赏《思月寄情》
乙:古有夸父逐日为光明,今有彩云追月美心情,请欣赏《彩云追月》
甲:北方民歌往往以粗犷、大胆、嘹亮著称,下面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北国歌声。请欣赏似水流年 安然姐夫带来的《敖包相会》
乙:文字是内敛的,是含蓄的;声音是开放的,是韵律的,当文字遇见声音,会有怎样的奇妙的反应?请欣赏独诵《当文字遇见声音》
甲: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妹妹的《葬花吟》缠绵悱恻,接下来请欣赏恋歌带来的《花祭》
乙:如果上苍让我 再选择一次,我会期待与你 下一次相遇,如果上苍让我 再爱你一次,我会和你牵手 不离也不弃。请欣赏《下一次相遇》
甲:朝朝暮暮君在何处留,黄花落日夕阳几度愁。请欣赏四月天带来的《朝花夕拾》
乙:金秋的黄昏托起祥和的明月,在这收获的中秋佳节,让我们用诗歌的荡气回肠来一起追忆,一起畅想,一起祝福,一起期盼。请欣赏蓝色海 阿毛 带来的《献给中秋的诗》
甲:夜晚,特别是月色朦胧的夜晚,是人们和自己心灵对话的最佳时刻。很多人前需要控制的情感,此时都会悄然而至,那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感觉。请欣赏《月满西楼》
乙:《十五的月亮》这首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每当歌声响起,我们都似乎回到了曾经的年少时光。那么,此时就让我们再重温一次那段美好时光吧。下面请欣赏歌曲《十五的月亮》。
2、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
3、我会在十二岁爱上一个小仙女,陪她穿过潮湿的小巷、阳光闪烁的广场,我会为她花光手里的钱,为的是吻一下,她善变的嘴唇,抱住她,像抱住头顶的月亮。而假如她拒绝我,我会一点一滴地品味我浪漫的迷惘。
4、一个真实的东西就是一个有阴影的东西,天下任何真实的东西都是有阴影的,所以这个东西才是真实的。
5、世界大于你,你小于世界,你小于文化,你小于历史,你小于一切。这个时候在生活当中,你就是一块河里的石头。
6、这个时代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是大格局,不仅限于个人情怀,而是应该关乎国家和命运。
7、在两条大河之间,在你曾经歇息的乡村客栈,我终于听到了一种声音:磅礴,结实又沉稳。有如茁壮的牡丹迟开于长安。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8、诗歌写作可能像个黑洞,它会把你吸入其中。一旦你开始写诗,你和世界的关系就有了变化,世界本身也改变了:黄色的桔子变成了蓝色的,而蓝色的天空变成了红色的。()你觉得你从一种常识状态中挣脱出来,你觉得你好像被施了魔法,你的场也变了,你的光晕也变了。
还记得那次为了体操表演和评比第一次穿上了这件衣服,那时看着其他班一成不变的老校服,个个显得神气十足,平时练得比豆腐渣还烂得体操,似乎也是在这只米老鼠的帮助下居然得了第一名,也就是这次,那只红色米老鼠第一次“出名”了。想到这里,一个叫“苏华容”的人也莫名奇妙的出现在脑中,这是怎么来着?哦,当时就只有她一个人做错了动作,那时周老师批评她的表情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周老师心里又为得第一感到高兴,眼前这个“冤大头”又让她头疼,她那似笑非笑,“似怒非怒”的样子可算得上“经典”了。苏华容也是一个公认丑女,早就转学了,现在要不是我记忆力不错,她恐怕早就被遗忘了。
还记得蒋包子那次由于耳朵“不中用”,没穿这件衣服被关进厕所里。原来的我是个“乖娃娃”,总认为老师的话始终正确,现在也许是爸爸所说的“逆反心理”吧,现在看来,老师这么做,也真有点“死要面子活受罪”,也就为了应付检查,让人和臭味泡在一起,这是不是有些“可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