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5 20:05: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子产品质检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考虑因素
2.1严格遵守市场安全质量检测的准入原则
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使用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性。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来对出产的家用电子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工作,以此来确保这些家用电子产品能够通过安全检验达到市场准入要求,一旦发现其中的家用电子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则严格根据执行要求取消这部分产品安全进入到市场的资格,没有进入到市场的产品则不能进行销售。这个过程是为了严格控制更好的规范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这种检验电子产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也需要在国家引导和制定的相关准则和制度范围内依法有效进行,并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所建立的有法律依据的质检机构进行合法有效的检验,不合格的家用电子产品,相关部门包括工商管理部门、家电质检部门要对其进行规范严格的手段来予以告诫和惩罚,以此来提醒相关厂家重视产品安全质量问题,并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整个家用电子产品的市场秩序,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人们在购买相关家用电子产品之后的使用安全保障。
2.2周全而完善的安全检验项目必不可少
为了更好的规范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对于进入市场的家用电子产品检验项目的类型要全面完善,不能遗漏任何检验项目。关于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性检验程序包括对电子产品在常温、潮湿等环境下进行检测,或者产品开启运转的过程中就进行初期的安全检验,针对家用电子产品的电流遗漏现象,则需要在多种不同环境因素下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可通过,所以在进行安全检验的过程中不能疏忽遗漏,要对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多种检测,确保产品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因此,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是需要予以全面而综合问题的考虑,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带来产品使用方面的安全保障。
2.3通过周期性的安全检验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由于家用电子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后,家用电子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做好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售后质量保障工作,不能只是注重产品进入市场之后的产品检测环节,更需要进行周期性的安全检测工作。通过对家用电子产品进行周期性的安全检测,确保这些产品在到达消费者的使用过程中的产品稳定性,而这种周期性的安全检测工作一般最好是每个季度一次或者是半年一次,除了这种周期性的检修,还需要对部分家用电子产品进行每天的产品抽检,以此来确保产品在当天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水平,更好的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如何做好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工作
3.1加强对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检验工作进行合法规范性
在我国目前现行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明确提出生产的产品要保证产品质量经过检验合格才可进入市场销售。这即是说家用电子产品在生产完成进入到市场中进行销售时,应该具备产品质量合格的检验报告。对此,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能依法执行质量检验,而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缺乏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安全质检工作的规范工作,这表明市场上很多在售的不知名的小众品牌的家用电子产品并没有经过相关要求进行质量的检验工作,也没有从产品设计上对产品安全进行检验。所以,为了更好的规范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检验工作,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品安全检验的市场准入原则,通过这种原则来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质量的把关控制,进入市场的家用电子产品必须根据国家设置的法定质检机构进行规范的检验,一旦检验出不合格产品,相关执法部门要禁止这类产品流入市场并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整治处置,确保市场产品的质量安全。然后,对家用电子产品进行检验的项目要实行周全的设定,包括产品在不同条件下以及使用中的抗电强度等都要全面进行检验。再者,对产品要进行周期性的二次检验,保证不同产品在不同生产批次的质量水平。
3.2对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设计性能进行重点检测
从长期对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来看,家用电子产品安全项目不合格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设计缺乏科学性。例如,一些家用产品的纽子开关不能承受足够的电压,使得在经过不断的功能转换时有可能发生被击穿的问题;还有一些产品因为的电源变压器缺乏一定的抗潮强度,以及产品的金属物直接在产品的表面,长期这样就会使得所需要的电压失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滤波电容要尽量不要加在电源变压器的初级。还有一些产品的电源线抗电强度不达标等问题,都是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设计性能上的重点检测部分,只有对这些所有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的项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测,才能确认这些项目是否达标,并要求生产厂家和销售方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质量安全的重视,更好地从产品设计抓起,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人们提供有安全质量保障的家用电子产品。
3.3应加强家用电子安全质量的综合监管
为了更好的规范家用电子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安全质量,要严格遵守我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合格产品的生产,并同时也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生产和销售。其中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的内容中有明确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规定了有保证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这就要求作为生产家用电子产品的企业在生产这些产品必须严格根据这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操作执行,同时要求这种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必须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如果相关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出某产品的安全性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按照相关规定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和处置。从企业角度而言,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对企业的产品生产进行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相关企业主管部门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定期在公司举行有关质量安全的教育培训学会,普及产品的安全质量知识,让员工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产品质量观念,这样才能确保员工在工作中更好地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经过这种质量意识的建立,形成完整的质保系统,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定批定量的检验,并出厂抽查试验,完善综合管理。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技术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大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与专业质检单位定期对家电市场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质量不达标或者不合格的产品,立即禁止产品进入市场进行销售,并对厂家进行法律制裁。进而减少有问题的电子产品流入市场的机会,从而为人们提供具有安全质量保障的产品。
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过程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发展迅速、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入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电子电路分析能力、测试能力、电路装配、调试、检修、制作能力、检索资料、看参数、查手册能力以及一定的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创新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将“工学结合”应用于电子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用的是:教师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如电路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实验器材、计算结果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教材完成实验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有:(1)实验电路、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由教师提前提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付了事或盲目操作不动脑,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会了在实验室制作电子产品,无法了解工厂从元器件进货、元器件检测、电路装配、调试、质检、包装等全过程。课堂教学与工厂实践严重脱节。因此,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导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学促工,以工代学,能够帮助学生把课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从而实现学生的技能稳固与心智开发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及生产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满足就业的需要。
四、课程改革思路
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就是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满足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学习的环境就是实际的工作环境,学习的内容就是实际的工作内容,学习的流程就是实际的流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上设置课程内容,使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校内成绩考核和企业实践保持一致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模式设计教学过程。
五、课程改革的措施
1.根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岗位群是电子行业生产企业的操作工、工艺员、质检员、维修员等,因此,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打破以往的学科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应紧扣学生就业岗位群,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此,电子技术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并兼顾中职学校重视实践性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出实用性的人才。
教学内容的整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本着以实用为目的、够用为准则,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增补。参照电子产品安装工、质检工、维修工等工种的职业标准,把无线电装接工、电工维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架构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整合要适用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处理好理论与技能的关系,以技能带动理论。
2.改革教学方式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将“先学后做”变为“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改变: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变为知识应用型;把课程从理论学习为主,变为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为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教师讲授为主、变为由教师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为主;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即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关系,而是具有一般社会特性和社会品质的角色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不再是制度上的支配—从属关系,而是具有感情体验的精神协调关系。由此而产生和谐、积极并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
3.评价方式多样性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学生作品成绩(根据学生自评/他评报告成绩、教师评价报告成绩)、技术难度(新技术运用能力、作品难度系数)、课堂表现(项目研究中积极程度、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都可为评价的方式,教师在实践中应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并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变通,创造性的使用。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5月2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以“危险的GPS”为题,对上黑名单的企业进行了追踪调查。其中涉及GPS导航仪的辐射问题,一位汽车消费维权专家称,“GPS辐射跟手机辐射基本上差不多,也属于电子辐射的一种。过量辐射会导致头疼、头晕,睡不着觉,失眠,甚至如果对妇女可能还有生育的问题等等。”
报道还援引“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称,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同时也是造成孕妇流产、不孕、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此外,过量的电磁辐射将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并导致视力下降
GPS导航仪的辐射真这么厉害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他们均表示,这是媒体和公众对质检总局报告的误读。
达尔问环境检测负责人赫晓霞博士表示,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主要是检测GPS导航仪的辐射会不会干扰其它电子设备的信号,而并不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指标。因此,被检测的GPS导航仪如果辐射超标,只能说明该产品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大,而不能说明对乘车的人有影响。
专门从事电磁辐射检测的森馥科技公司工程师朱琨也告诉记者,抽查依据的是《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254-2008)、《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GB/T 19392-2003),其中有关辐射骚扰/辐射干扰场强的规定,均是针对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问题,而不是电磁场人体暴露安全,“两者属于不同的概念”。
朱琨介绍,《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GB/T 19392-2003)中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主要引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254-2008), 其中对于辐射干扰的规定为:30MHz-230MHz极限值为40dB(uv/m), 230MHz-1000MHz极限值为47dB(uv/m)。
而有关电磁场人体暴露安全标准,我国有《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其中频率段30MHz-3000MHz范围,限值为12v/m,如果将两者换算为相同的单位v/m,则前者47 dB(uv/m)约等于0.0002v/m。
“从中可以看出,两者相差上千倍,也就是说,适用于电磁兼容的标准限值与人体电磁暴露安全限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朱琨说。
赫晓霞说,事实上, GPS导航仪对辐射的要求非常严苛,因为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值,就会干扰车内的电子设备,比如收音机会有噪音,甚至去加油站,也可能会干扰加油站的电子设备。因此,为了保证GPS导航仪的灵敏度,也就是说,为了保证其能很好地接收到卫星信号,在生产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电子屏蔽设计,以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
朱琨表示,GPS导航仪主要是接收信号,与能够收发信号的电脑、手机相比,给乘车人带来的辐射要小得多。而至于手机、电脑的辐射,本刊记者曾拿相关电子产品到清华大学电磁辐射测试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电场仪的检测数值和检测前的数值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这些产品的电磁辐射非常微弱。
对于质疑质检总局的报告,有评论指出,国家的行业管理机构在一些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产品质量报告时应该更加谨慎一点,的数据也应该更加充分有据一点,避免引起消费者的过多担忧以及对行业的负面打压。
记者也了解到,GPS导航仪目前还缺少相关的强制标准,产品自然就良莠不齐。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制定出可行的行业标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姜你军”肉眼难辨别
??近日,有媒体曝光山东潍坊市峡山区一些农民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高价姜“姜你军”摇身变成剧毒姜“毒姜军”,再次成为食品安全热门词汇。那么“毒姜军”到底有什么危害?
??神农丹即涕灭威,是一种高毒农药,只限于作物沟施或穴施,在播种前或出土后根侧土中追施。只准许在棉花、花生上使用,并限于地下水位深的地方。因为这种农药仅需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瓜果。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志强教授认为,涕灭威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很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传导到植物地上部各组织器官,撒药量过多或集中在撒在种子及根部附近时,易出现药害。人在食用“毒姜”的过程中,必然会摄入留存在生姜中的大量有毒残留物,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此外,涕灭威在土壤中易被代谢和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易被分解。农民种姜时使用神农丹,通过不断浇水灌溉,会使得大量的农药成分溶解到地下水中。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研究员邓立刚表示,涕灭威非常容易被吸收,它主要存留于作物的茎叶表面以下,表层基本没有残留,也不会因为过度残留而使得姜表面变色,所以生姜是否含有涕灭威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目前瓜果蔬菜中涕灭威的常用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它通过提取蔬菜中的涕灭威及其代谢物,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梯度淋洗等步骤,定性定量地分析涕灭威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这种方法虽然快速而成熟,但是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操作起来并不现实,所以监管部门的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
??邓立刚认为,买姜不能光看模样,鲜黄鲜黄的、表皮光滑的很有可能是用硫磺熏过的。好姜表皮看得清纹理,比较粗糙,颜色淡黄,发点绿头也不要紧。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生姜出芽不好,殊不知,俗话说“姜是老的辣”,出芽说明是老姜,是好姜。他还建议广大市民,在食用生姜前可以反复冲洗,去皮,高温加热久一点,这样即使生姜内含有毒性物质,也会分解掉。
洗面奶洗脸更清爽?
很多人都喜欢用洗面奶“去油”。其实,单纯地用清水洗脸才不会引起皮脂的一些过度分泌。因为清水不会刺激皮肤油脂分泌。但如果过度使用清洁剂,比如洗面奶等,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加重油脂的溢出。因此,频繁用去油力强劲的洗面奶会导致越洗越油。(西苑医院)
褐色面包就是全麦面包?
注意饮食健康的人,却经常被食品的颜色所迷惑。例如,很多人认为,褐色面包就是全麦面包。殊不知很多只是面包师烘制面包时添加的食用色素,从而使褐色面包更具有诱人购买的色调。因此褐色面包并不等于全麦面包,购买全麦面包应看清配料标示。
(《时代》杂志)
2014年4月1日—6月30日
二、实践地点
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三、实践目的
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本人主要在质量管理部不同岗位进行工作,通过近3个月的实践活动,本人对质管部各个岗位的工作得到了熟悉,同时对质管部2014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以工商管理理论知识来分析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效与不足。
通过在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实践活动,使本人在该院行政管理、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熟悉各职能部门是怎样独立运作,部门之间是怎样相互协调关系。了解质检院质量管理的一般流程,并能整合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实用工具与方法,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实用管理人才。
四、实践单位简介
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前身为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成立于1981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改为“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隶属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省级综合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目前,省质检院拥有“国家排灌及节水设备产品质检中心”和“国家建筑节能产品质检中心”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正在申报筹建“国家公共安全防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院共有固定资产1.1亿元,实验室面积2.9万平方米,各类检测仪器设备4000余台(套)。已通过国家实验室(CNAS)认可的产品检测项目达719项,省级资质认定项目1913项,澳洲WaterMark认证授权检测项目65项,美国国际管道暖通机械认证协会UPC认证授权检测项目35项,英国NQA检测项目5大类。具备建筑工程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及木制品、机械、化工、家用电器、低压电器、灯具、电线电缆、电机、橡胶、塑料、石油产品、消防产品、排灌及泵类产品、农业及生活节水产品等2000余种产商品的检测能力,与法国必维、英国NQA,美国UPC、澳大利亚WaterMark等建立了国际检测认证合作关系。在家用电器、节水产品、建筑材料等产品和参数检测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省质检院(中心)是经国家认监委制定的3C认证检测机构,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中标认证中心、中国方圆认证中心、中国能效、中国电能(PCCC)、省政府采购中心等机构的授权实验室,是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化妆品、蓄电池、水泵、复混肥、磷肥、电线电缆、配装眼镜、人造板、水泥”等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检验机构,是CQC唯一RoHS签约实验室,是REACH化学品分类定级检测实验室,可提供RoHS检测服务、欧盟WEEE指令、欧盟REACH、中国RoHS认证、中国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指令等专项检测服务。
五、实践内容
省质检院质管工作的重点:一是服务,把服务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质管工作的核心原则;在此基础上,积极贯彻“以能力换资质”的方针,拓展检测领域,扩大影响力,开拓新的业务范围。二是预警,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预警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检验报告的质量管理,切实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在省质检院的实习,本人对质量管理工作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丰富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正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习期间,深深体会到了省质检院质量管理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与省质检院全体工作人员辛勤工作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4月1日至4月10日,本人主要在办公室进行实践,主要是熟悉质检院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了解省质检院的整体情况,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通过和同事交流及对办公区的参观,对质检院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工作上,主要是协助其他同事工作,如:接发文件、整理资料,通知、参与修改三份内部管理制度等。初步了解办公室工作基本流程和内容。
4月11日至4月20日,质检院安排本人到人力资源部进行实践工作。主要是学习质检院的培训学习工作、薪酬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工作、激励机制和提升机制等。对质检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全新的认识,并结合工商管理知识,对一些考核机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4月21日至4月31日,质检院安排本人到财务管理部、业务拓展部、科技计划部三个部门进行实践。在财务管理部,主要是学习了质检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学习收支两条线知识。在业务拓展部实践期间,学习了业务拓展计划编写及业务洽谈的技巧和知识,并与同事到一些合作机构洽谈业务,增加了工商管理知识。在科技计划部实践期间,协助同事编制科技增项计划表,并对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
5月至6月,主要在质量管理部和预警中心进行实践工作。在质量管理部实践期间,主要协助同事完成资质的扩项和国家建筑节能中心的资质认定申报工作。协助质管部接受CNAS和国家认监委对我院的CNAS扩项、对国家建筑节能中心的初次授权的现场评审工作。参与完成三份不同的评审报告,分别是质检院的CNAS扩项评审报告、质检院认监委的授权、国家建筑节能中心的认监委的授权。参与完成建工中心的门窗标示实验室的现场评审,并组织整改工作。
协助同事结合省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梳理国家的强制性检验规范,积极争取拓展生产许可证、CQC认证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检验资格的申报。搜集和整理最新的CCC检验的实施规则以及CQC自愿性认证的实施规则,按照国家最新的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61类产品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与检测中心联系,主动分析质检院的检验能力,申报了一批检验资质的申请。获得了CQC自愿认证的空调器节能检验的资质。为服务地方经济,提升质检院的影响力,做出了新的贡献。
与质管部全体同志深入检测一线,积极主动的了解一线的需求,及时跟进服务的内容的方式,为了服务检验业务的开展,将本院的检测能力在OA系统进行公布,按照CNAS认可、国家资质认定、省级资质认定的范围进行分类,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查阅。既有利于业务的开展,又方便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查找认证的范围,避免出现超范围使用认证章。
结合本院的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职能调整,以及食品检验机构的相关要求。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了换版和修订,按照国家资质认定和CNAS评审的最新要求,增加必须的程序文件,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在OA系统进行公布。对并且将涉及的质量记录打包整理,方便大家使用。
根据检测中心反馈意见,对以前工作的方式做了改进,将获取的标准信息尽力识别,及时跟踪标准动态,根据CNAS和省级资质认定的附表中的产品标准查证了标准的变化情况并通知检测中心。截止6月底,共11期标准信息公告。做好省抽细则和工商的抽查方案的审核工作,完成省抽细则12份,完成工商的抽查方案16份。
根据CNAS、国家认监委等上级部门的计划以及2010年度技术核查的实施情况,编制完成我院2011年度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并经批准组织实施。为了掌握质检院的实际测试能力和水平,在今年的能力比对计划中,提高质检院的参加比例和范围,已经报名参加11项,收到7份结果,均为满意结果。在参加外部能力比对的同时,加强本院内部的技术核查;制定2014年上半年质检院技术核查计划,共18项,核查结果符合要求。
在进行日常计划性的核查基础上,针对重点客户或重点行业的检验任务,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在这种抽查中,发现了个别检验人员违规操作,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加大盲样考核力度,从样品库调取已经检验完毕的样品,在不通知检验中心的情况下,进行再次的模拟委托检验7次,全部取得满意结果。
参与预警中心综合了各部门2011年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提高效率的工作,会议提出了7个方面的改进建议、质检院院确定的质量方针和中长期质量目标是适宜的,建立的管理体系是充分的、运行有效,具备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能力。
检验报告质量关系我院的发展大局,加强检验报告的质量抽查,截止目前,发现1个A类不合格、5个B类不合格、59个C类不合格。及时分析检验报告质量问题,积极主动帮助检验部门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提高的建议,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对发现的问题,按照《检验报告管理及考核办法》进行处理。
总之,实习这段时间,接触到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了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质量管理工作虽然很繁琐,但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认真的去对待,任何一个小的疏漏都会使小成大事。
六、工作的体会
(一)带出了一批队伍
质检院针对资质认定和CNAS评审要求的变化,及时进行培训学习,要求每个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相关表格的填写,既让大家熟悉了本中心的项目情况和检测的能力,又学习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带出了一批既懂国家认可准则,又熟悉本部门情况的骨干。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质检院充分发挥OA系统的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的有利条件,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管理部门日常有许多的通知,需要及时通知到各相关部门和检测中心。以往电话的布置,既费时费力,又容易产生遗漏,接到电话的同志有时候在忙别的事情,而忘记了通知的事项。为此,充分运用飞信的短信功能,进行类似的布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OA网络督促和指导完成每个项目从检测能力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配置一览表、典型报告等材料的编制审查工作,确保符合审查要求。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注重实效,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在现场评审和资质认定工作中,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科学分工,充分做好各种预案,在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做到了“忙而不乱,紧张有序”,顺利的完成了现场评审工作。2014年上半年各类的材料准备很多,扩项的材料、复评的材料、许可证材料,对于每一个材料,在材料的准备中,积极学习,认真总结,与认证机构联络积极,对各中心进行指导,开会布置,从OA发材料,加强审核。没有出现申请材料的退改现象。
(三)加大强制性资质申请的力度
上半年获得3个生产许可证的项目和一个CQC自愿认证的项目。培养三名CQC联络人,覆盖了强制认证、ROHS认证和节能节水领域范围,为下一步资质的扩项打下了基础。
在技术能力提高的同时,质管部的人员数量需要得到补充,现有7个检测中心,全院的检验报告份数约25000余份,质管部的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一个人负责2~3个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十分巨大,希望能够补充人手。
七、对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人员业务知识培训
随着各个检验中心业务的不断拓展,在工作中感觉到质管部自身的能力还需要提高,特别是针对一些专业性强、技术性强的投诉处理,以及在能力比对和技术核查中,与测试中心进行测试方法的讨论、测试过程的评估、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时,质管部的专业素养还是吃力的,希望在安排检测中心专业人员学习和培训的时候,特别是针对一些基础性专业标准以及通用技术条件的学习时,可以安排一名质管部的人员一同学习。既提高了质管部的能力,也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质管工作。
(二)加大项目开发力度
检测项目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定项目后快速开发,引入竞争和风险评价机制,纳入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项目开发方向要明确,要开发法律法规强制性检测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涉及到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节能减排的产品和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产品、出口产品,区域经济达到一定规模还没有检测的产品,这些都是开发的重点,也是掌握市场信息的重点。帮助政府实施管理,如政府采购等。在这里强调几点:一是要选好项目,多元投资和引资。二是缩短培育期,一旦通过前期论证,要快速上马。三是要注重运作,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四是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注重设备的智能化开发。五是要把项目覆盖范围与项目开发能力结合起来。
(三)加强资质能力及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2-0155-02
1 概述
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就是生命线,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无法占领市场,就没有效益,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在企业质量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IQC来料质量控制管理环节,IQC质量控制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避免不合格物料流入企业。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来料采购及相关工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QC流程的准确率及可靠性。本文将对机械制造企业的IQC质量电脑化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2 机械制造IQC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企业利用相应的办公软件已经实现来料入仓前检验电脑数据化管理,相比较于之前的手工记录方式,工作效率有显著提升,然而在质量检验管理方面,依然有不少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尚未实现科学IQC质量管理。机械制造企业IQC管理现状表现为:
(1)产品清单欠缺,没有正式的材料图纸,从而不能系统的将零件信息、检验频率、检验项目以及验收等级等相关信息准确传达给来料入仓检验人员,从而对来料检验准确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物料或供应商进行变动或替换的情况下,无法确保入仓检验及验证的及时性。
(2)检验结果数据输入级输出结合紧密程度有待提升。在完成检验工作之后,要想获取最终统计结果,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及人力统计检测的要点——采购指标OTP,并对采购合同进行查阅;与此同时,IQC需要用较长时间筛选、对比供方表现及质量控制方向,并做出
评价。
(3)在记录管理及查询检验数据方面,尽管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了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然而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入仓前所需进行的来料检验工作量依然较大,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工作效率不高。
3 机械制造IQC质量电脑化管理
机械的质量保证技术是质量保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工质量保证技术的核心内容。建立完善、可靠的基于机械的质量保证系统,不仅是提高机械利用率的关键,也是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基于机械的质量保证技术主要包括:(1)数控程序代码的合理性检验检验由CAD/CAM生成或手工编制的NC程序代码的合理性,避免加工过程出现因NC代码不合理所造成的加工中心的损坏、刀具的损坏或工件的报废;(2)数控加工的计算机仿真研究数控加工仿真建模理论,实施图形仿真和物理仿真,预测加工过程状态和加工质量;(3)机械故障的快速诊断与报警采用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和多模型技术,应用小波理论、神经网络以及模糊控制技术,快速、有效地提取故障信号特征,对机械故障进行;(4)数控加工质量的在线检测与质量预报采用类似(3)的诸项技术和各种快速算法,通过对刀具磨损检测、机械工况的检测、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实现在线产品加工检验,并根据检测结果和质量预报模型,进行质量产品预报;(5)数控加工误差的实时补偿与控制根据误差来源分类情况和在线检测结果,研究补偿方案的办法,通过计算机与数控系统的通讯及对伺服系统的补偿控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等技术,在原有的设备水平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3.1 制定质量检验计划
系统以企业类型、产品型号为依据,在关键零部件入仓之前确定状态质检项目,制定相应规划,关键部件质量检验项目规划的内容主要涉及:检验方法、所使用的工具及设备、样本选择标准、检验记录及文档管理标准,这里所谈及的文档主要包括工程文件、来料检验记录、作业流程规划以及检验标准图纸等。对于ERP管理系统而言,可以已经定义的物料号为依据对上述相关信息进行查找。需要提醒的是,需要根据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检验计划进行实时调整和修改。
3.2 入仓前来料检验作业管理
系统在来料入仓之前将采购号码进行录入,并将对应的采购信息、零部件信息以及相应的检验信息等进行导出。IQC来料检验单信息面板详见下图1所示:
检验任务编号是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同步生成的,且是系统随机生成的,以检验任务编号为依据,可以对相应的来料检验数据进行搜索和查询,并在之后的查询过程中对零件进行标识。
检验任务编号生成之后,将检验任务单传输给质检工作人员,由其负责进行检验。质检工作人员会在完成检验后及时将检验结果进行公布,根据所公布的检验结果,可以获取零件缺陷以及来料检验合格率等信息,需要将检验结果输入数据库汇总,并与相应的检验任务之间建立
链接。
3.3 评估并对IQC报表记性统计和修改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需要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对质量检验标准进行实时修改和调整。企业借助IQC质检电脑管理系统可以及时获取来料质量缺陷相关信息,以便在采购环节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存在缺陷的来料入仓,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来料缺陷影响到未来成品质量,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控制并防止隐患事故的发生,实现对漏检率的有效控制。
在完成质量检验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将检验结果录入数据库,并按照现有模板对误差报告进行打印。以质量检验报告为依据,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供货方,并提出对于存在缺陷的来料的处理措施及改进要求。采购人员、质量工程师以及供应商可以以误差报告及零件上所显示的检验任务号为依据,在电脑数据库中对IQC过程进行查询。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借助IQC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相关部门质量指标及质量走势的实施监控,与此同时,借助相应的电脑质量管理软件,可以准确筛选出IQC环节日常所收集的数据,并进行充分有效利用,以现实需求为依据,对相关图表及监控数据进行描绘,例如供应商质量走势、缺陷原因走势以及按时交货率等。质量检验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对日、周、月、季度以及年的质量走势图进行绘制,这样可以为质检人员在大量的IQC数据中准确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存在质量缺陷的问题来料的供应商提供便利条件,对于质量工程师而言,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有效的质量纠正及预防改进措施,为机械制造企业零部件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可靠性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借助IQC质量电脑化管理,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信息资源的共享,并自动分析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确保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专业且可靠的平台,严格把控机械制造企业的质量关,为机械制造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及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优泉,王艳梅.对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9).
[2] 任显林,张根保.复杂产品质量特性波动混沌分形传递模式及其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11).
[3] 高磊,沈斌,王家海,闫广超.基于Minitab质量控制图的电子产品生产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11,(2).
电器产品内涵广阔,广义上讲,泛指所有用电的器具;从专业角度上讲,主要指用于对电路进行接通、分断,对电路参数进行变换,以实现对电路或用电设备的控制、调节、切换、检测和保护等作用的电工装置、设备和元件。从民用领域来讲,电器产品主要指家庭常用的为生活提供便利的用电设备。一般把家电分为三类:黑色家电、白色家电、小家电。黑色家电主要包括电视机、录像机、音响、VCD、DVD等;白色家电则以空调、电冰箱、洗衣机为主;小家电指的是电磁炉、电热水壶、风扇等。种类繁多的家用电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部分不合格产品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健康和环保隐患,有时甚至表现为灾害。近年来,针对各种电器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恶性安全事故,世界主要经济体欧盟、美国、日本等对我国出口的电器产品多次发出通报召回,对我国电器工业出口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给出口电器产品的检验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
本文简述了我国出口电器产品情况,对近几年来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电器产品的召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供相关企业和机构参考。
一、我国出口电器产品概述
电器产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国家质检部门检验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白色家电输出国之一,其国外的主要消费市场在欧美、日本地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家电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到2009年1月时,我国各类家电的出口量整体跌至谷底,但从海关总署的统计信息查询系统中可以看到,彩电、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多个类别的家电出口量随后便每月稳步上涨,在2009年整体呈现出谷底逐步上扬态势。2010年,我国家电行业出口一直保持着旺盛的上升势头,1~5月家用电子电器、通信设备出口同比增速均为22.2%,其中出口金额前三名的产品为:笔记本电脑338亿美元,增长58.7%;手机160亿美元,增长23.3%;液晶显示板及模组103亿美元,增长79.7%。1~5月我国其他常用商品进出口总额也保持上升,其中洗衣机出口670.1万台,同比增长37.1%,出口额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冷藏冷冻箱出口1288.0万台,同比增长46.4%,出口额1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9%;电风扇出口21678.5万台,同比增长28.1%,出口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9.5%;空气调节器出口1964.7万台,同比增长36.2%,出口额34.6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家用电热水器出口174.3万台,同比增长41.9%,出口额0.9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家电行业已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增长态势良好。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及我国对出口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预计我国电器产品的出口贸易额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这样的大背景下,考虑出口电器产品的安全情况,对于我国出口电器产品召回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我国企业应对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二、我国出口电器产品召回数据分析及典型案例
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际主要经济体已然成为我国电器出口的主要目的地。由于电器异常温升等不安全情况而发生产品召回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出口电器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
1.我国出口欧盟电器产品召回数据分析
根据“欧盟非食品类商品快速警报-中国系统”(简称RAPEX-CHINA)数据显示,目前通报涉及的机电类产品主要为电器和机械两大类,其中又以电器产品为主,例如灯具、小家电、信息设备、插头插座等。大部分电器产品在工作过程中伴随着发热现象,当散热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时,可能导致局部温升过高、绝缘材料熔融变形,进而导致火灾、烧伤、烫伤等潜在伤害事故。
由RAPEX-CHINA 2007年至2010年上半年召回产品数量及召回原因的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通报召回中国产品的事件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电器产品召回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因温升问题而召回的情况也居高不下。2010年上半年通报案例总量共计695例,机电类产品占总数的24%,为167例,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机电类产品数量为62例,占通报机电类产品数量的37%,2010年上半年温升问题案例通报已与2009年全年基本持平,可见2010年的通报数量有较大的上升趋势。
由具体召回原因分析,近几年来,机电类产品中因温升问题而产生火灾、爆炸、烧伤等风险的案例众多,涉及产品主要为灯具、小家电、插头插座、汽车、其它车辆、电动工具、信息设备、电池、大家电及其它产品等(见图1)。
由图1可见,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机电类产品中,灯具、小家电、插头插座等产品所占比例居前。其中,灯具产品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案例数量从2008年的39例降至2009年的13例,在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机电类产品案例中所占比例也由45%降至19%,灯具产品涉及节日灯串、台灯、夜灯、手提灯、投光灯、水族箱灯、嵌入式卤素灯等多种产品;小家电产品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案例数量从2008年的16例升至2009年的26例,在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机电类产品案例中所占比例也由18%升至39%;2009年插头插座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案例数量与2008年持平,但在2010年上半年上升至11例。
从通报国家分析,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机电类产品案例共涉及21个国家(见图2),涉及了欧盟大部分成员国。其中,机电类产品因温升问题通报的最为频繁的5个国家为法国、西班牙、匈牙利、英国、塞浦路斯。部分国家通报案例数量较2008年下降明显,例如斯洛伐克,2008年通报数量居于首位(15例),2009年降至4例,2010年上半年尚无通报案例;另外,部分国家通报案例数量有所增加,例如德国从2008年0例增加到2010年上半年的7例,法国从2008年的1例增加到2010年上半年的17例。
2.我国出口欧盟电器类产品召回举例分析
(1)小家电
该案例编号为0209/09,欧盟于2009年2月10日,通报国家是西班牙。产品名称为桑拿带,属法检商品。产品的危险/风险性质是烧伤。测试结果摘要为:本产品不符合标准EN 60335-2-17的第11条款(加热),因为该产品在正常运行时,桑拿带表面的温度达到摄氏70度以上,超过了标准所规定的摄氏60度。使用这一桑拿带可能造成表皮烧伤。
(2)灯具
该案例编号为1530/09,欧盟于2009年11月20日,通报国家是西班牙。产品名称为金属台灯,属法检商品。产品的危险/风险性质是火灾。测试结果摘要为:该产品不符合标准EN 60598的要求:主电源线的柔韧性特征低于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导线的横截面是0.30 平方毫米,小于标准要求的0.50平方毫米。在对该灯具进行测试时,鉴于导体标称截面低于标准的要求,可能发生过热现象,造成火灾的风险。
(3)电池
该案例编号为1349/09,欧盟于2009年10月16日,通报国家是英国。产品名称为锂离子电池组,属法检商品。产品的危险/风险性质是烧伤和火灾。测试结果摘要为:使用该产品时有过热现象,电池组存在火灾和烧伤风险,并且由于电池过热,也可能导致爆裂,致使割伤、化学烧伤或其他伤害发生。目前已有五起电池过热意外事件报告。
(4)插头插座
该案例编号为1588/09,欧盟于2009年12月3日,通报国家是西班牙。产品名称为交流-直流电源部件,非法检商品。产品的危险/风险性质是电击和火灾。测试结果摘要为:在加热测试期间,产品的变压器停止工作并失效。该产品的这一部件存在安全隐患,达不到设计使用要求,在正常状态使用时可能导致不同的危害,如短路、过热或电击等。
(5)信息设备
该案例编号为0559/10,欧盟于2010年3月15日,通报国家是英国。产品名称为笔记本电脑,非法检商品。产品的危险/风险性质是火灾。测试结果摘要为:笔记本的电池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在金属杂质和电极膨胀的综合作用下存在潜在的短路风险。
3.我国出口美国和日本电器产品召回情况(典型案例分析)
美国和日本也是我国电器的主要出口国之一,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的电器产品屡有召回,其中因为电器异常温升的案例占很大比例。下面两个案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电器由于温升原因可引起较大的安全事故并造成极大的影响。
案例一:CPSC案例编号:10103
2010年1月10日,宏宣布召回2.2万台笔记本,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在官方网站中称,由于存在火灾隐患,宏正在召回2.2万台笔记本。CPSC称,共有6款笔记本受该问题影响,分别为AS3410、AS3410T、AS3810T、AS3810TG、AS3810TZ和AS3810TZG,销售日期为2009年6月至10月。
案例二:CPSC案例编号:10096
2010年1月4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协同LG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召回了9.8万台便携式除湿机。这些被召回的问题除湿机会出现零部件短路缺陷,容易引发火灾。目前所引发的 11 起事故中的4起甚至引发火灾并将房屋建筑物烧毁,庆幸的是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因此,美国有关部门已经告诫消费者停止使用这些召回的产品。
案例三:CPSC案例编号:10744
2010年7月1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与Tekkeon公司联合宣布对中国产电池实施自愿性召回。此次被召回的myPower ALL Plus外置式电池可用于笔记本电脑、MP3、DVD播放器、移动电话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召回原因为,该电池易短路和过热,有引发火灾的危险。为此,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被召回的电池,并与Tekkeon联系安排免费更换其他电池。
案例四:CPSC案例编号:10240
2010年5月21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与惠普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对中国产HP和Compaq系列笔记本电脑用锂离子电池组实施自愿性扩大召回。此次被召回的锂离子电池组用于HP和Compaq系列笔记本电脑,电池组的产品型号标在笔记本电脑背面服务维修标签的顶部。此次被召回的商品数量约为5.4万块(2009年5月曾召回7万块)。召回原因为,该电池易过热,有引发火灾或灼伤使用者的危险。为此,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建议消费者立即将被召回的电池组从笔记本电脑中取出,并与惠普公司联系免费更换其他电池组。
案例五:TBT通报号:INFO0055/10
2009年11月,在中国天津制造生产的日本东芝公司锂电池产品,在英国被自愿性召回。日本东芝公司已确定在便携式东芝DVD中包含的、使用LISHEN电池的电池组存在的危险:在充满电时会燃烧。尽管尚无伤害事故报告,但是存在会造成人身伤害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消费者在最初阶段无法查知并熄灭火焰。
欧盟:作为预警,日本东芝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更换电池组行动。已联系并要求授权经销商退回仍在详细目录中的涉及电池组进行更换。
三、我国进口电器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2006年8月15日,戴尔公司在美国宣布面向全球召回410万块可能引起火灾的笔记本锂电池,其中售往中国市场估计为20万块,这也是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召回行动。据事故原因分析得知,因电池生产过程中金属卷绕工序出现金属碎片遗留散落电池内,导致电池与充电系统之间发生短路,从而引发火灾甚或爆炸。同年8月25日,美国苹果公司也因为同样的理由在全球召回180万块索尼公司生产的苹果笔记本电脑用电池。2006年9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检验司司长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品牌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出现发热情况,消费者应引起充分注意。这个案例并不是个案,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电器因为过热问题而被召回的案例时有报道,不断发生的召回存在安全隐患产品的事件,在引起我们对家电召回制度关注的同时,也对国家质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我国进出口电器产品检验监督管理政策
国家质检总局对于电器进出口检验监管工作历来非常重视,对进出口电器实施包括型式试验、抽批检验、周期性监管、3C入境验证、能效管理等全面的产品安全和质量监管措施。质检总局、认监委的2001年第33号公告《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将19类132种产品列入3C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其中就包括家用电冰箱和食品冷冻箱等18种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及微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21种信息技术设备,这些被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近年来,面对国外日益提高的技术贸易壁垒和各国间不断发生的贸易冲突,为保护外贸经济安全、维护我国相关产业利益,国家检验检疫部门不断开发研究快速、高效、准确的检验检测方法和设备,做到“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
国家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企业施行分类管理政策。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就是基于巴累托分析法则的基础上,为实现科学管理、监管有效、促进出口的目标,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检测能力、产品质量状况和产品风险程度,对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采取的不同检验监管模式的检验监督管理。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工业产品的生产企业按照一类企业、二类企业、三类企业三种类别进行分类并实施检验监督管理。它在充分掌握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状态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水平、质量稳定性、划分类别,并按其类别,进行相应不同宽严的检验和管理。
五、对策和建议
进出口电器的安全问题已引起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检验检疫机构的高度重视,国家质检工作人员依法施检,严格把关,把许多有潜在危险的电器堵在了国门内外。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进出口管理,包括对出口电器生产企业加强日常监督,促进出口电器质量提升;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体系,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督促企业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素质,减少人为因素对出口电器质量的不良影响;扩大进出口电器质量管理法规、检验标准的宣传力度,并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服务等。
进出口电器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问题,我国进出口电器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政府监管机构不断探索实施适合国际形势的监管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检验监管人员能力,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各部门共同监管的协调机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需要广大电器进出口企业高度重视电器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科技研发力度,开拓创新,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应对国际上日益增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紧跟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出口电器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于洪峰:家用电器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电子与封装,2010,10(6):42-47
[2] 海关总署网站,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工业迅速崛起,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有害化学物质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产品中有害物质被媒体频频曝光,极大地损害了企业和国家的声誉,比如苏丹红事件、塑化剂事件、毒跑道事件、重金属污染等。如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环保安全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舍近求远,放弃国内廉价的消费品,转投国外消费品的怀抱,火热的代购、海淘以及日本马桶盖等国人买遍全球的现象,都与国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安全、健康等品质的质疑有关。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打消人们的疑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环保信息化理念的引导下,建立符合企业现状和可预见未来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系统至关重要。
1环保法规下企业的应对乏力
欧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面对严峻的环保问题,由此制定了系统的保护环境和有害物质管控的环保法规。比如美国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限量、召回、强制性追溯标签等作了要求;欧盟的《废旧电气电子电器指令》和《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及《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条例》(REACH),规定了生产者责任,要求在电子电器产品中标注含有10种有害物质,即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以及4种邻苯二甲酸盐,并规定了这些物质含量的最高限值。为了促进国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满足人们对于环保、健康、安全等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中国工信部会同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它规定了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六价铬化合物、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的限制使用的措施。
2环保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产品环保管理主要有以下3个阶段:①通过传统检测进行报告管理的初级阶段;②依据经验和数据库进行产品风险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后,通过针对性检测和信息收集进行管理的中级阶段;③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原材料化学物质信息收集、核验和全面分析,判定产品是否满足合规性要求的高级阶段。企业进行环保信息化建设时,要制订适用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整体解决方案。环保信息化必须建立在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管理,虚假信息将给分析管理带来灾难。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必须开发出信息准确性的核验方法,在该通道上科学、合理地设置关卡,防范虚假、错误和不合格信息的影响,修复信息不全可能带来的风险是环保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信息安全是企业的关注重点,特别是以研发为主的企业,信息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进行产品环保信息化建设关乎企业产品信息的安全,关乎供应商信息的安全。当不能合理地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适度公开的矛盾时,信息化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依照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供应链要进行信息传递,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将整个供应链的信息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
3产品环保信息化建设之路
3.1降低风险
环保信息化系统收集、整理现有物质、用途、特性和材料风险等相关信息,并建立法规数据库。在生产之前进行产品合规管理和风险预测等,帮助企业改进工艺,降低产品中存在的风险,使系统拥有完备的追溯体系。
3.2有效降低成本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进行产品合规分析,有针对性地出具产品物质分析报告,替代传统的产品检测报告,大大节省检测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3提高效率应用环保信息化系统后,有专业环保法规服务商为法规数据库更新,REACH约每半年会公布一批SVHC高度关注物质,目前已有168种,2020年将达到500种。通过系统管理,可规避不合格料的使用。WEEE、ErP,水足迹,碳足迹,塑料足迹等要求也将通过系统得到满足。
全球知名玩具企业美泰公司的全球业务行政副总裁迪汤姆9月21日为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向中方致歉,并同时表示,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美泰愿为召回负全面责任。
9月5日,美泰公司宣布,由于玩具涂料含铅成分过高,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82.4万件中国生产的芭比玩具,其中涉及中国市场的有8600件。这是美泰在一个月内第三次宣布召回中国制造的玩具,美泰上一次召回行动是在8月14日,涉及召回的玩具多达1900万件。此前8月2日,美泰已经召回了150万件玩具。
一月之间三次召回
因生产芭比娃娃而闻名的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国美泰公司在短短近一个月内,3次宣布在全球召回近2100万件中国生产的问题玩具,立即引发了中国玩具出口乃至“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
8月2日,美泰公司旗下子公司Fisher-Price向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96.7万件塑胶玩具,并首次在外界压力下披露了制造商名字――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下称佛山利达)。
据悉,玩具召回的起因是佛山利达生产的玩具表漆含铅量超标,美国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认为危及儿童安全,这些玩具中包括瘙痒娃娃(Elmo)和大鸟(Big Bird)等知名卡通形象。
在美国舆论的不断声讨下,玩具厂商及其上下游供应、检验链上的疏忽被一一曝光和放大。随之,佛山利达被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求整改,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暂停其产品的出口。
8月11日下午3时许,佛山利达副董事长、港商张树鸿在自己工厂的仓库内上吊自杀。事发前,佛山利达的产量已居佛山玩具制造业第二。短短一周,这家拥有十多年良好生产记录的合资企业轰然倒塌。
然而,供应商老板的自杀并没有宣告事情的结束。8月14日,美泰公司又公布了最新的召回事件,理由是这些玩具或含有可能会被儿童误吞的磁铁或可能含有铅涂料。第二次召回涉及730万套玩具系列,包括PollyPocket洋娃娃和蝙蝠侠玩具模型,以及150万套含铅涂料的压铸玩具汽车,共计约1820万件中国产玩具。
这也成为美泰历史上数量、范围最大的一次产品召回。然而事情还没结束。9月5日,美泰公司宣布,由于玩具涂料含铅成分过高,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82.4万件中国生产的芭比玩具。此次召回是美泰对中国产玩具进行继续调查之后所做出的决定,美国国内外分别召回52.2和32.2万件玩具,其中涉及中国市场的有8600件。
对于接二连三出现的召回事件,美泰解释说完全是因为企业对产品检测的复杂过程所致。美泰对每一件玩具的配件、装饰等都要进行精细的检测,因此这个过程相当缓慢。而美国方面又规定,一旦查出问题就必须立刻召回,因此美泰不可能等所有的问题都查出后一起召回,也就出现了分批召回的现象。
中国制造玩具质量可靠
美国公司的此次问题玩具召回事件,引起了各方的空前关注。其中,中国的玩具生产企业以及相关质量管理监督检查部门,对此作出了最为迅速地反应,开始加强对所产玩具或玩具零部件的检查,力争把影响减少到最小范围。
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美国美泰公司召回的数千万件中国产玩具中,85%是按照美国进口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的。因为铅含量不符合美国要求的仅占15%。
“对这些玩具,我都选了几件产品亲自看了,我认为设计当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产品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被召回,它容易使儿童发生不安全的事故。”李长江说,“作为中国的生产企业应该承担责任,作为美国的进口商、设计商,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在9月11日举行的第二届中美消费品安全峰会上,中国宣布将禁止玩具生产厂商使用含铅漆。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与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执行主席诺德女士领队的美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就产品安全问题举行了此次会议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将立即制定并实施一个综合计划,排除在出口至美国的玩具产品生产中使用含铅油漆。美方则将为此提供协助。双方并将在该计划实施后的12个月内,对该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第101号令,《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继2005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制定后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管理的又一举措。
该规定作为规范企业实施召回的部门规章,共六章四十八条。其中明确了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儿童玩具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实施儿童玩具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规定了监管部门的相关信息系统的设立、信息收集职责,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建档、备案提出要求,以及生产者和其他经营者的相关义务等做了规定。
同时还规定了判断缺陷调查和评估的程序,规范生产者和监管部门对可能存在缺陷的儿童玩具进行缺陷调查和风险评估的程序性规定,并规定了专家及技术资源的使用、缺陷的认定和风险评估等内容。同时还对生产者违反相关报告、调查和召回程序的责任,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专家委员会成员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李长江表示,2006年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玩具总数达220亿件。这就说明中国的玩具绝大多数是符合进口国家的安全标准的,是受世界各国儿童欢迎的。今年1月至7月间,中国的玩具出口是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其中对美国出口17亿美元。
建立自主品牌是发展大计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制造基地,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部分地区。据统计,中国总计有近8000家生产企业在生产玩具,去年实现的销售总值是1500亿人民币,就业人口超过了300万。
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玩具出口国,2006年中国向世界各个国家出口玩具总数220亿件,玩具出口金额约占全球的30%。到2006年,我国玩具出口产值70亿美元,其中广东就占了50亿美元。从数量上说,中国出口玩具数量约占全球的60%,广东占中国出口量的68%。
“中国玩具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水平完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关人士表示,尽管近期连续出现玩具被召回事件,但2006年出口30万批中,仅有29起被召回,所占比例极微。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在这些数字背后,中国的玩具产业还更多的只是在承担制造的角色,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日前,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劳动成本在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但玩具采购商和委托加工商不仅没有相应提高玩具价格,反而在压价,造成玩具生产商处在边缘利润中,稍不留神便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一些生产商不得不在原材料上动脑子用低价料,结果造成一些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
中国玩具协会一位专家表示,目前中国有许多玩具企业都是在长期依赖国外的企业,单纯做一些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等简单的工作,根本没有自己的产品,更别说自己的品牌,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的玩具产业大而不强。因此,要想全面提升我国玩具产业的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是关键。
据一位玩具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某些玩具常常会有非常复杂的加工工序,企业从每件玩具中赚取的加工费却仅有2美元左右。一些工序比较简单的毛绒玩具,单个产品的加工费甚至仅几美分。那些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玩具,很多是在中国制造后以低廉的价格出口,贴上国外著名公司的商标,再高价出售――这些玩具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上的售价都会增长5-10倍以上。
中图分类号:TN0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微机与接口》、《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是目前电子类专业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它们不但直接影响后继的专业课程,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的体系的设计、内容的安排、实施过程与管理方法对培养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现在,我校各专业已明确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其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一流,满足岗位群要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由于专业定位与过去不甚相同,所以,重新设计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体系是必要的;注意到广大师生已经明确专业定位和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对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特点比较了解,所以,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重新规划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又是可能的。
据调查,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岗位群主要是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应用等产业第一线技术支持人员,即生产线管理人员、销售服务技术人员、售后服务技术人员等。因此,以技术层面上看,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三方面基本知识;必须具备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电子产品的焊接与安装能力、电子元器件与电子设备测试能力、简单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电子技术文件的写作与表达能力。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下面,就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与模式谈几点看法。
1构建电子技术系列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1.1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大都是针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岗位群而设置的。在这些岗位智力内涵的组成中,创造性智力技能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不仅是要在技能性质上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区分开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要为技术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实践教学应以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质量保证体系为目标进行改革;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贯彻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培养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
(1)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电子技术系列基础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环节。作为电子类专业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具有阅读电路图、选用元器件、制作印刷板、焊接电路板、整机装配、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电路测试与调试、撰写技术说明书等的基本技能。这也就是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
(2)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解决生产、运行、安装、调试、设备维修等问题的能力。即解决生产线产品质检、产品售后服务等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应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专业综合实训环节,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提高专业业务素质。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方向有关,不是公共技术基础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但电子技术系列基础实训课应注意到与专业方向的接口。
(3)先进性。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要适应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调整、优化、增加现代技术含量高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训内容与方法具有先进性。如:增加CPLD/FPGA技术、电路分析与设计仿真技术、敏感元件与应用技术,增加具有时代特征的电子综合实训等。
(4)实用性。是指实训内容与方法贴近生产一线实际,工艺训练规范,包括实训装置和实训场地的布置也应尽量贴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得到较好的贴近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训练。例如:电路板的元件布局、布线;整机装配中部件间的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的合理安排;集成器件的功能表、特性曲线、参数表和测试方法等。
1.2“宽基础、活模块”的实训模式
由于电子类各专业方向不同,对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将根据“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制订电子系列实训课程的实训方案。“宽基础”就是要把公共的基本技能打扎实,这不仅是毕业生顺利获得第一岗位所必需的,更是让学生长期健康发展成为能在人才市场流动的“ 社会人” 所必需的。“活模块”指的是将相关实训规范化、模块化,由各专业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即岗位要求来选定实训项目。当然,为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在实训时间上应有保证。原则上,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应占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总学时数的4 0~50 % 左右。
1.3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要把能力要素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打破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旧习惯,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各实践教学环节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调试能力和正确使用电子仪器测试电参数的能力为重点,向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推进。电子实践教学环节引入EDA技术是符合潮流的,也是电子类实训教学的重大改革。电子实验要坚持以实为主、虚拟与真实相结合。为突出基础实验的重要性,电子工艺、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高频电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实验实训单独设课,自成一体、单独考核,以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
电子类专业可安排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高频电路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应尽量选用工程设计课题,要体现综合性,成果表述以设计说明书的形式出现。课程设计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查阅资料,互相研讨,并充分利用EDA工具实现设计课题。
电子技术系列实训课程可延伸到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等。这些活动是巩固、提高电子系列基础实训成果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有计划地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电子仪器维修兴趣小组、电子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等。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环境,配备若干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相关活动,通过参加各种电子设计竞赛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考证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是促进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专业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相近的考核工种,如家电、计算机、移动电话中级工的考证等。
2实训教学体系初步方案
3建立实践教学教改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教改质量监控体系的目的是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实践教学教改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包含两重涵义:一是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整体思路是:构建实践教学的“三全监控”体系,即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监控。“全员性”是指与实践教学相关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都是监控主体,同时又是监控对象;“全过程”是指监控从纵向维度上看,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科技活动周等各个教学环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与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实践教材建设与确定、实践教学设施、实践教学的组织与人员结构以及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为提高电子系列实训教学质量,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思想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和学生对高职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能力目标: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把能力要素分解到每一实践教学环节。
(3)实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引入新技术、新器件和新实验方法,使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成为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场所,而且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4)实践考核: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目标,设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考核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制定的明确目标,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目标考核等。评分标准包括操作工艺、实习(实验)报告、产品质量、工作态度、课题答辩等。
(5)实践教学教材:按各实践教学要求,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或补充与培养目标一致的实践教材。
(6)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方案中按时间节点对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技术知识讲解、操作训练、教学方法、考核目标等作出详细的安排。使得讲什么,何时讲;练什么,何时练;考什么,何时考等均落实到位。
(7)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各实践教学要有完善的教学大纲、指导书、考核方法、评分标准等。
(8)管理体系:电子系、自动化系、实训中心、督导组、教务处同时负责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监督,履行对实践教学质量全过程的监控。监控工作落到实处,如定期随机抽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检查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抽查学生的产品质量,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等。
4结论
一年来,通过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对电子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实践考核方式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且取得了一定经验。经修改的教学计划、新编或修改的实训大纲以及新编写的实验实训教学指导书对今后电子技术系列实践教学有指导和促进作用;有关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这次调查中,有57家公司表示将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另有126家公司表示要在中国扩展现有运营。
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惯例将同国际惯例接轨,所以这无疑也增加了对日本公司的吸引力。目前,日本公司最热衷于在中国建立或扩展原有业务的公司包括家用电器、电脑及电子产品、化工品和汽车制造。但让人看不懂的是,正是这些日本公司急于扩展的领域却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它们还以怠慢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消费市场(消费者)。
记者曾致电多家日本著名在华公司询问有关情况,被询问的公司都直接或含蓄的表示继续扩大业务的意图。就连东芝公司1999年在上海建造笔记本电脑制造公司时,也曾对外宣称东芝极为看好中国市场。看好中国市场,却不把中国消费者当人看,这种难以理解的行为却被日本公司一再重演。这些日本公司之所以仍然会做出一些漠视中国消费者权益的短视行为,是因为他们采用一套对付中国的生产标准及质检标准,向中国大陆销售产品的;而对其他国家,他们则采用的另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其两种标准的生产成本是大不一样的,产品质量差别很大。日本产品分级制度明确规定:一流产品在国内销售,二流产品销往欧美,三流产品销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销往中国的产品,元器件都是选择一些较差的材料。有些中国用户抱怨,日本货真奇怪,质保3年,为什么绝大多数3年多一点就一准坏,就像装了时钟一样。据知情者透露,日本产品质保3年,在芯片和晶体管的选择上,他们就选择那些寿命略高于3年多一点的边角料。
日本公司受到中国用户如此的指责,并不在于它的产品质量本身。关键是在讲求公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社会里,他们对自己的用户似乎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态度和做法,也就是说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实行了“双重标准”。这已经很难使消费者以经济和法律的观点来看待它们的产品了,这是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在作祟。要知道对一个民族所有消费者整体的漠视,是损害一个国家与民族尊严。所以中国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有权利不选择日企产品。
因此,面对傲慢的日企,中国消费者应大声地说“不”。
中国是惟一的重要消费市场和主要劳动力市场重合的地区。 今天,中国正在取代日本成为新一轮的世界工厂,然而中国的企业有没有实力与日本抗衡?
日本企业擅长“整合型”产品制造,“整合型”产品包括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设备及流水线,先进的部件和材料等。在这些领域,日本企业拥有绝对优势。“整合型”制造差距不是靠劳动力廉价就可以弥合的。此外,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的战略和政治运作能力是欠缺的,这些都影响到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品牌上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均富国际美国成员刚出版的《中国视野》研究报告称,中国厂商视品质及创新为策略重点,低成本只排第四位。该研究报告将中国厂商及美国厂商作出比较后认为,中国厂商以品质为上,同时在多个世界级营运标准中,领先美国厂商。
让很多日本制造业巨头感到恐慌的是,中国制造业低价格优势已经从服装鞋袜、家电产品推进到了通讯设备、精密仪器等已是日本制造业的前沿阵地。10年前松下、索尼、日立等世界级企业之强的大优势令中国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然而现在中国制造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却让日本同行无法抵挡。这就像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超越美国时,曾让骄傲的美国人尴尬了多少年那样。
日本企业从自己后来居上曾经超越美国的切身经验中,痛感如果大批制造业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日本将重蹈美国当年之覆辙,向外转移生产将不可避免地养育竞争对手并最终败于竞争对手。于是,一些日本企业把已经转移到中国的生产线又撤回到日本国内。但要想在日本国内确立成本优势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情。日本企业总是陷于这种进退两难的颓丧局面。
据悉,为重振“日本制造”的辉煌,日立、松下、东芝、索尼、三菱、东洋等日企已经开始在中国大规模地推行品牌策略,开展一连串公关活动,意欲唤醒中国人民重新对日系企业的记忆。业内人士认为:日本制造企业要想在先进生产方式、及时响应客户、专利技术、质量品牌、产品设计开发等五个方面提升竞争力,战胜中国制造,像现在这样各大媒体轰炸一番是达不到目的的。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大量高素质廉价劳动力和产业工人的存在,使中国产品的廉价具有了某种天然属性,而中国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体系为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生态链的逐渐完整,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国产品牌的性价比,使得中国制造优势更加突出。
今天,中国正在取代日本成为新一轮的世界工厂。中国的决心和活力、中国的速度和规模给予日本企业以巨大的压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也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务。
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国制造如何超越日本制造
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中国企业必须而且只能从低价值的加工和制造环节开始,这是必须经过的入门级的课程。对应跨国企业的“收放”策略,中国企业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性的措施。既可以像海尔一样强行登陆,也可以像格兰仕那样暗渡陈仓。
中国大量高素质廉价劳动力和产业工人的存在,使中国产品的廉价具有了某种天然属性。除了廉价劳动力外,更低的资本投资成本、更低的本地采购成本、更大的经济规模都将成为中国制造成本优势的新构成。那些在低成本国家进行成本采购的跨国公司大约能实现20%至40%的成本节约;如果将产品重新部署到中国,由于扩展规模的大小、与供应商更为深厚的关系和竞争性的环境,企业将可实现每年大约10%的成本改善。
中国企业从日本企业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经验,但其某些做法的确是中国企业的反面教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然不是一下子把中国市场拱手让人,中国人谋求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在于,引进了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按照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进行商业贸易,寻求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开放市场是一件好事,如果搞封闭,别人捞不到好处,你自己也得不到发展。
中国制造还应学会在家门口与外资练兵、演习和合作,为进入全球市场做准备。目前中国汇合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万的企业,国际市场国内化,这为中国企业足不出户就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天然的练兵场,在增加了中国企业角逐难度的同时,为中国企业未来的国际开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中国企业由于有本土作战优势,用不着“不成功就成仁”,可以在自身实力具备的时候再行开拓国际市场。而且中国企业几乎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合作伙伴,为中国制造近距离参与世界生产链提供了契机。看一看沃尔玛,这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2005年从中国采购了180亿美元的产品。在沃尔玛6000个供应商中,5000个来自中国,成为中国产品进入世界的通道。
物联网的新机遇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脚步,移动互联网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物联网基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让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让其更加信息化、便利化。总体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物联网的演进,物联网的发展则让互联网更加深入传统行业。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物联网深入日常生活建立桥梁。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和资讯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上网方式。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产业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规模已达4.7亿人。有别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更加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与便捷性,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深入人们日常生活搭建了桥梁,为其提供全新的信息渠道。
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打破物联网运用的局限性。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除了信息传递渠道以外,基础终端设备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物联网对终端设备的要求更智能化、多功能化,而智能手机的出现与普及恰好满足了物联网的发展需求。智能手机上一般都搭载有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GPS、感应器以及智能操作系统等。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2.90亿人。智能手机的普及给物联网带来了设备基础,物联网的运用离不开数据接收、处理等设备;早期功能手机时代,手机无法搭载大量信息,从而用户在收取信息时会存在很大局限性,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这个局限已被技术革新所打破。
手机应用市场深入生活,为物联网提供更大平台。在早期,物联网指的是将传统行业信息化,由于传统行业的生产、发展主要为满足人们对生活、生产方面的刚性需求,因此物联网本身就具备有“接地气”的特性。这不仅体现在需求上,还包括地域与时间。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可随身携带,这奠定了移动应用的地域性及时效性,如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发展就是基于这种特殊的属性而得到了全面发展。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将使手机APP更为丰富和多元化,从而逐渐渗透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包括购物、美食、生活资讯、地图、旅行、天气、导航、健康、电影等。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研数据表明,苹果公司旗下的App Store有77万多个应用,安卓应用的数量在80万左右,移动应用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查查”的物联网之路
2013年6月初,上海召开了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我查查”受邀参与,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年轻公司已成为中国物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典范。公司通过图像传感器和移动互联网,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条码比价”的服务,目前用户量已超过1亿。身兼创始人与CEO的赵立新是湖南人,清华大学微电子硕士毕业后旅美。2003年回国创立格科微电子,公司与中芯国际合作图像传感器项目,建立硅片生产工艺线。2008年,赵立新发现条形码比价应用的市场机会,投资1000万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我查查”公司。
专注技术研发,抓住“条形码”。“条形码”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条形码”,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家,在购物、消费以及仓库管理等方面中能得到极大的便利,这是物联网发展中最普及以及最被广泛接受的产物。由于赵立新原本就是图像传感器方面的研发人员,所以对“条形码”识别技术的研发取得了很大成功,并且成熟掌握了一套独特算法,可以从模糊的图像中算出准确信息,不管是高端智能手机还是低端手机,均拥有较好的识别率和准确率,在业界处于领先水平。事实证明赵立新发现的条形码比价功能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我查查”应用上线之初就获得了50万的用户。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脚步,特别是苹果公司旗下的APP Store进入中国,让“我查查”的用户得到了爆炸性增长。截至2013年2月,累计用户数已突破一亿。
注重商品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在物联网的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物”的数据,由于产品上线之初就得到大量用户的好评与欢迎,创始人赵立新觉得未来长期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商品数据库的收集、处理与更新。由于物联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同样一个商品在不同的地区价格不同,这就加大了数据收集与数据库建立的难度。“我查查”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方面是采集员线下采集,这些采集员通过公司统一配发的手持终端进行扫描上传,平均每人每天采集量可达到2000至3000条。采集到的信息将会有审核员进一步审核记录,除了个别超市的少量商品临时发生价格变动外,“我查查”的数据准确率高达95%以上,信息覆盖32个省市215个城市站点。另外,“我查查”还通过商务合作与商家实现数据匹配对接,实现了商家价格与“我查查”数据库的同步更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查查”后台累积数据1.2亿条,单品量3.4亿条,厂商数据40多万条,囊括日用百货、超市畅销商品、家电、药品、电子产品及图书。
产品“接地气”,“傻瓜式”操作。“我查查”产品提供的服务包括:条形码扫描比价、快递单号查询、店内码扫描比价、二维码扫描比价等,其拥有独特的模糊识别算法和庞大的数据库为产品功能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我查查”产品还特别“接地气”,“傻瓜式”的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只要使用时通过手机摄像头对准商品条形码,应用即可自动识别,快速获取各大超市和网上商城同一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信息。针对国内产品质量安全等热点话题或商品,“我查查”还为用户提供“质检曝光栏”板块,通过此板块内容,用户能在第一时间查询质监部门最新的调查结果,在购物时方可做出消费判断,让不合格的产品无处遁形。此外,“我查查”还有“我逛逛”、“超市促销”功能,用户可以在栏目中获取最新、最全的折扣优惠,让消费更加从容、理性。不仅如此,“我查查”还提供、“名烟名酒防伪信息”、“农副产品价格查询”、“手机充值”等等,而这些功能只要在“我查查”中一键实现。由于产品符合消费者的精确需求以及操作体验方面的便捷,在“我查查”的用户中,除了有一二线城市白领用户外,还有二三线城市中老年人。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品牌强市”战略,进一步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通过对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全面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监管体系和监管网络,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我镇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实现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坚持“堵疏结合”、“打扶并举”、“宽严相济”和“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严格监管与引导自律相结合,深入开展各项整治工作。
(一)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要持续加强监管,不断巩固去年以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果。对通过整治已经解决的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的婴幼儿奶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食醋、灭菌乳、巴士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类食品无证生产问题,要防止其反弹;对通过整治或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其他重点工业产品行业,不出现明显的质量水平回落;企业生产条件基本保持稳定,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其中企业产品质量检验能力要基本符合相关规定。
同时,要在本镇辖区内确定一批重点产品行业,进一步明确监管目标和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持续开展质量监管工作。核心是要不断改进传统的质量监管手段,并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实施质量监管的新机制和新举措,真正形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二个链条、二个体系和一个网络”(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二)集中开展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对我镇塑料颗粒、电子产品、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絮用纤维制品、洗涤用品等产品开展重点整治。同时对豆制品及豆芽、干制海产品、茶叶、米面制品等食品集中开展质量专项整治。
通过整治,要基本解决相应产品的无证生产问题,不得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到今年年底,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必须100%摸清底数,100%建立质量档案;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提高,属于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管理的企业应100%取证,已取证企业的生产条件考核要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备案的企业标准应100%进行复审;新获证产品应确保100%监督抽查1次;取缔产品制假制劣窝点,关停无证生产加工企业;切实解决家具等五类产品中甲醛、苯、重金属、有害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
(三)深入开展“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整治。督促食品加工小作坊严格按照《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基本要求》生产销售;鼓励依靠政府、开拓思路、试点先行,走出一条符合我镇实际的联小做大之路,引导经营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落实分片定责制,加强巡查、抽查等日常监管,探索建立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长效机制。
通过整治,促使食品小作坊做到:证照齐全,生产环境整洁卫生,“五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制度和不合格品处理销毁制度)上墙,“三帐”(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台帐、不合格品处理销毁台帐和产品销售台帐)规范,“一盒”(法律、法规、标准、产品和原辅材料检验报告等)齐备,食品生产加工操作人员均持有健康证等。同时“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整治还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及质监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并达到其规定的预期工作目标。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方案制定阶段(5月25日前)。
按照乐清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步统一认识,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整治重点。结合实际,及时研究制定周密详细的具体行动方案。必须针对单一产品专门制定具体的整治行动方案,切实做好产品质量整治的宣传发动工作,并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引导,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支持并共同参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实施、集中整治阶段(5月25日至11月31日)。
积极做好摸底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照专项整治要求,组织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其中对国家质检总局明确的第一批五类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应在9月初基本完成,10月上旬前全部结束。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周密部署。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确保工作力量到位。严格按照国务院及浙江省关于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和要求,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将整治的具体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整治措施切实可行,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二)重拳出击,务求实效。在整治中,各村、各单位要统一行动,重拳出击,依法取缔制假制劣窝点,铲除不安全产品的生产加工源头。对发现有证有照企业造假的,有关部门予以吊销相关证照;对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的,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移交卫生、工商部门处理。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抓大案要案,落实“四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产品质量不达标不放过、处罚教育不到位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四个一律”(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企业一律依法关闭,不合格食品一律不准出厂销售,查实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一律严惩、曝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实行监管责任倒查)。符合依法移送条件的案件,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建立名优企业联系制度,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机制,加强与名优企业联手打假,保护名优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坚决遏制制假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