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10 13:31: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核心思想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核心思想论文

篇1

(二)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融入。哲学是理论的灵魂,它从思想、道德等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哲学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实践,讲发展。例如,在学习价值观时,要让学生把价值观实践到日常生活中,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来;在学习实践观时,要让学生把思想意识转变到为构建和谐社会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实践中来;在讲意识形态时,要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来,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素质,合格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理论,运用理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仅仅单纯的一门理论,也不是和思想政治割裂开的,它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中,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生正确世界观形成的灵魂。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将来会步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用这种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遵循,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篇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一项关键性任务,该工作做的如何,将直接说明我国在发展过程是否与时代思想文化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各大高校需充分展现该任务的实际需求,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播思想的内容与职责;高校应当时刻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实质要求,来展开各项工作与活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做到六点,即充分展现的指导地位、展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展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以变革创新为关键的时代精神、展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开展更好的思想教育,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做准备。

(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现今我国有近三千所高等院校,数千万在校学生,可见,高等院校是培养且输出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及人才储备库。在当前世界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国家要想继续进步与发展,就必须有各类人才的帮助与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现当代大学生需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学生还需由较好的心理、政治以及思想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是高校学生在毕业迈向社会的基础,其在某方面决定了高校学生的成长方向,同时也说明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属性。所以,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需注重对其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涵了许多内容,且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方法论体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促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且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等均可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促使其成长为一名能为我国社会建设而服务的有用人才。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其整体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若教师本身的水平高,那么所得到的教育也比较高。因此,为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如此,方能使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展现主导作用。对此,高等院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教师队伍培训的投入,且采取各种形式或手段,例如攻读学位、进修以及访问学者等,为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提升自身水平,强化专业知识提供机会或平台。此外,还需注重对教师师德的培养,构建起切实可行的师德约束体制,针对即将上岗的教师,需对其开展严格的岗前培训,对其自律意识、自尊意识等加以培养,同时对其行为加以规范与约束,制定出合理的教师工作评定机制与监督机制。通过不同的手段与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人力基础。

2.强化社会实践,提升价值体系的说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含多项内容,而参与社会实践就是其中不可忽视且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该活动还是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种手段或渠道。将各种实践活动作为载体,且引领大学生积极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从而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在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能够全面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高校应当如何强化社会实践,且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呢?首先,可切实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其在促使学生加深对国家、社会的认识,提高自身才干,锻炼自身品格与意志,强化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需构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摸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要想使社会实践工作获得较好的成果,就需构建一个与服务社会、专业学习、创新就业等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诸多有效手段,例如“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等,将社会实践的各种正面因素都调动起来,以便对社会实践工作系统加以改进,最终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次,优化社会实践的形式及内容。各大高等院校不但要对社会实践内容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还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年级、专业等)相联系,继而做出更具合理性与针对性的安排,以便能够让学生的专业与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术。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时,应当依据高等院校的性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开展具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学生参观各种与革命相关的展览,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园等,以此来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以促使其参与到各种创业活动中,从而对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加以培养、锻炼;组织学生到各种地方展开生产活动或社会实践调查,以此让学生深刻了解改革开放在促进时代改变所起到的作用,且强化学生对国情、党情等的认识与领悟,加深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对人才强国战略等的理解,进而对其努力奋斗、自立自强的品德加以锻炼,最终,在此前提之下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渐形成。

3.充分发挥网络的引导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同时使得现今的信息逐渐呈现网络化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传播载体,而与此同时,这对其传播发展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时还需强化网络建设,以便为学生打造一个较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第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传播载体,网络能够利用不同的形式(如视音频)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学校可在网络中上传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内容,以便供广大学生学习,而这一过程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有效转变,同时也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另外,通过网络,宣教内容也发现了一定的改变,即简单的文字宣传,向图文并茂转变,这种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更为有利。除此之外,网络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该体系的覆盖面,正是以为网络的跨空间性与开放性,使得该体系内容的传播能够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群体中,继而达到更好的宣传、传播效果,最终实现其覆盖面的扩大。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该体系教育的时效性。众所周知,网络文化具有迅速进化的特点,其经由转变民众取得、交流以及处理处理的手段,继而有效提升民众的认知效率。在文化传播方面,网络文化不但具备跨空间性,并且还具有跨时间性。其一,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能够进行全天候异时传播的特点,其二,其文化传播有快捷性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通过该方式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效性。

篇3

考评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完整性、高效性和可用性。考评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完整体系链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展开。建模需要明确模型的主体对象、辅助对象、建模内容和子内容、建模方法,首先,确立考评的一级主项目,然后由主项目不断深化、细化生成多级子项目。其次,建模标准要符合实际,要基于建模对象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设计,模型成型后投入实践,由实践结果说话,并根据实践反馈调整相应参数,不断优化考评内容。最后,统计数据是考评中最为重要的信息,鉴于数据本身具有冗余性、复杂性的特点,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统计很容易造成较大程度的误差,同时也降低了评估结果运用的及时性,由此可以考虑结合现代技术作为支撑,以加快统计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率。现代软件同时还具有另一方面的优势,即统计结果人性化,可视性强,容易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考评体系的构建过程强调深度调研、细化设计,保证模型的完整性;强调实际、贴合实际,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强调回归实践、投入生产,保证模型的可用性。现代职业化考评体系设计的目的在于强调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树立高校辅导员的先进典范,促进辅导员良性竞争。考评机制的实施不仅要符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而且要合乎辅导员的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奖惩分明,制度公开明确,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以免降低考评规则的可行性。

(二)辅导员考评体系考评策略的选择

考评体系设计的关键在于考评策略的选择,合理有效的考评方法对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多种多样的考评策略可以对考评对象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评估,确保考评结果的公正性。

1.定量考评法

所谓定量考评法,是以数字为衡量标准,将考评内容数字化,所有被考评对象采用统一的考评标准,根据最终考评成绩高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前面介绍的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模型结构,辅导员考评标准层次可以按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及其子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及其子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量化。量化考评优于文字考评方法,但量化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考评标准设计的合理性。考评项目权重的分配要以项目的重要性为主要分配依据。为了提高数据的有效性,首先,考评建模之前宜采用调查问卷法,针对各项子能力的重要性排名进行调查,以便降低考评体系建立者主观臆造的可能性。其次,每一子项目的评定等级宜采用梯度递变的形式,等级变化数目要适宜,一般以4~6个为宜。等级过多,等级之间差异较小,增加了参评对象选择的困难程度;等级过少,每一等级的范围宽泛,准确程度降低,如表1中每一项目的评定等级均划分为5等级。最后,考评调查中,为了实现对考评对象360度全方位的考评,可以选择多个参评对象,如包括: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同事代表、所带学生群体代表等,并根据每一群体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程度的高低分配权重比例,

2.现场考评法

定量考评法的核心在于利用数字的精确性和可比性实现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考量,但量化考评结果实际上会受到各项子能力权重分配合理性的约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此外,定量考评参评群体的选择将辅导员本身排除在外,完全是从辅导员之外的视角进行考虑,结果缺乏一定的公正性,现场考评法恰好可以弥补这种缺角。在定量考评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考评法,实现内外互补,丰富考评资料库。定量考评法中被考评者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因此数据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现场考评法的目的除了针对定量考评中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验证之外,主考官还可以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进行积极引导,获取及时、鲜活的数据信息。现场考评法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可以提前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查看每位辅导员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主考官根据辅导员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翔实的记录;亦可以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模拟还原现场,如辅导员针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辅导或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等,记录观察辅导员的应变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现场考评结果可以实行打分制或者等级制。打分制可以采取满分扣除制,即针对辅导员表现较差的项目从满分中进行减分,也可采取得分制,即针对每一模块相对于单项满分进行打分,所有模块的总得分为最后成绩。等级制是指对辅导员的考评结果不打具体分值,而是划分为几个等级,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考评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考评方法的选择。考评过程要避免考评策略选择单一化,要结合多种考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系统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可信,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考评策略的长处,有效规避不同考评方法的局限。

(三)考评统计数据分析

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详细设计考评流程,仅仅是构建考评体系的步骤之一,辅导员考评模型以辅导员对象及相关对象的评价和能力表现为输入,经过考评系统的运作,最终以大量统计数据为输出。考评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于对输出数据的合理分析和处理,并根据汇总数据的特点对辅导员的能力发展状况进行深度剖析,达到辅导员考评体系设计的最终目标。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从侧面挖掘到不同的信息点,下面将介绍几种数据统计方法。

1.排序分析法

排序分析法是指将统计数据中所有辅导员的综合核心能力考评成绩及子能力考评成绩按照数据的大小特征进行前后排序,数据集中的每一组数据都与一个被考评对象(辅导员)相对应,数据排列顺序侧面反映相对应的辅导员核心能力的综合成绩或单项成绩的大小。排序分析法可以客观生动地反映所有参评个体之间核心能力横向的比较结果,计算个体之间的得分差值可以显示辅导员个体之间的水平差异大小。考评汇总数据需要进行初加工和再加工才能成为可用的统计数据信息。排序分析法要求计算每位参评辅导员的综合核心能力成绩及十二项子能力综合成绩,排序分析法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图表统计具有直观、生动、一目了然的优点。图表分析往往需要结合综合成绩排名及各项子能力排名进行联合分析,这样既可以获得所有被考评辅导员核心能力高低对比情况,也可以获取单项子能力对辅导员综合成绩的影响程度。展示辅导员个体A、B、C、D、E、F、G核心能力综合成绩排名,按照核心能力综合成绩高低的顺序,依次展示各位被考评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及学生发展指导能力的得分情况。据图分析可得,A整体得分较为平均,能力发展均衡;E、F、G得分较低,整体素质较差,需重点加强和培养;G得分率低,但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水平较高,侧面反映G辅导员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可以将所有被考评辅导员划分为3~5个等级栏,如记为A、B、C、D、E不等。等级划分可以按照总分由高递减的顺序,也可以将总分划分为几个等级,根据每位被考评辅导员的得分将其归属于不同的等级。上述成绩结果按等级划分。等级划分的好处在于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处于不同等级的参评辅导员采取不同的奖惩措施,并开展不同强弱力度的教育培训。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或某几项核心能力项目的考评成绩转化为得分率,即被考评对象单项得分占单项总分的比例,实现所有参评辅导员之间核心能力横向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法区别于排序分析法,排序分析法强调考评对象之间的排名次序;比较分析法强调考评对象个体的均衡发展程度及对象间的发展差异。不同的核心能力项目基础分的设定往往是不同的,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同一项目下所有参评辅导员之间的得分情况,可以首先计算每位参评对象的得分率,再进行横向比较。比较分析法可以利用数学统计图中柱状图的比较优势,实现参评辅导员之间横向比较分析。辅导员A、B、C整体发展较为均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得分率均在85%以上;F、G辅导员两项能力发展不协调:G辅导员学生发展指导能力较为薄弱,F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环节存在“缺腿”现象。比较分析法也可以只选择几项感兴趣的能力项目,分别按照公式转化为百分制形式,在图中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不同的比较项目,以矩形的长度差距区别特定项目的得分情况。比较分析法中,除了采用上面介绍的百分制比较之外,还可以采用差值法。所谓的差值法,实则是计算单项子能力的失分情况,即分别用单项考评项目的总分减掉每位参评辅导员的得分,得到每项能力的失分情况。这种方法既可以纵向比较特定辅导员某单项或某几项子能力的发展状况,也可以横向比较多个辅导员个体在特定项目的得分失分情况,结合横向比较差距和纵向比较得失的优势,比较分析法为学校学院领导班子提供了很好的信息素材,针对辅导员的能力弱项进行强化培训,鼓励强项继续保持发挥。

3.趋势预测法

数据统计的重点不仅在于对高校辅导员以往成绩的总结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利用已获取的资料对个体辅导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促进辅导员综合全面的发展。趋势预测法是指对考评个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成绩进行对比展示,通过把握成绩变化的规律性,对考评者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趋势预测法突出对辅导员在职期间核心能力的动态监测和培养,科学直观地展现辅导员核心能力总体状态的变化趋势,对于预测辅导员能力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改革之初,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我国公共政策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政策取向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僵死局面,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使得自然生态矛盾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极不谐调。这些冲突和矛盾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偏颇的集中体现。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政策的人本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把以人为本提升到了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地位,明确了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我国公共政策人本取向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第一,“以人为本”是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对哲学的总概括,是的实质和精髓。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在哲学视野中,人是世界之“本”,认为人是世界的本质和终极本质;人是价值之“本”,认为人是世界上最有价值意义的生命存在;人是历史之“本”,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史,人是历史的主体,人类创造并主导着历史。

第二,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协心、共同奋斗,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其实,这种小康只解决了人民的物质层面的需求,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仅仅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方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又要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第三,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置于首位,强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共政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愿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公共政策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要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气氛良好。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过渡和变革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特定状态下,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各成员、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关键在于我国公共政策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以物为中心”的公共政策的弊端

第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无论从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城乡劳动生产率、工农技术装备水平等经济差距看,还是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差距看,我国城乡差距都很大,并且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衡量城乡差距是否适度的标尺,通常是基尼系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1,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23;到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65,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2,从中可以看出扩大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第二,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但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也在拉大。

第三,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失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社会公众的利益正在分化,有些人成为市场化的正收益者,有些人则成为市场化的负收益者。因此市场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但无法矫正由自身引起的不同利益群体利益失衡,具体表现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利益失衡。在现实中,强势利益群体已经结成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团体,有能力利用各种资源,以各种形式诉求自身利益,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有些强势利益集团在某些地方政府决策中甚至会影响政府,使得政府决策向强势利益集团偏向。但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自身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利用资源,缺少有效途径和渠道来诉求利益,他们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往往被边缘化。弱势群体本来在市场机制过程中利益已经受损,而其利益诉求在某些公共政策过程中又不能得到反映,因此社会利益格局愈发失衡。

二、人本思想在公共政策中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公共决策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决策目标人性化。决策目标人性化就是决策目标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而且也要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种需求,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造福。

其次,决策程序民主化。决策程序民主化,是公共决策以人为本的关键之所在。所谓决策程序民主化,就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体决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正确决策。无数的事实证明,凡是坚持以人为本,按民主集中制进行的决策,决策方案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即使有了缺点或错误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而凡是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专断所作出的决策,由于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决策的原材料不足,信息不够,决策过程简单,缺乏科学可靠的依据,主观随意性大,根本谈不上科学,决策失误就在所难免。

再次,决策主体群众化。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决策一直实行“精英”决策模式,公共决策由少数人操纵,而普通人民群众被拒之门外。这种不民主的决策作风,必然导致决策失误。所以,公共决策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独断专行的作风;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笔者强调人民群众是决策的主体,并不是否定领导者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其在决策中的“拍板定案”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我们只是想通过强调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使领导者在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作出的公共决策能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这就意味着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时,都必须把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根本前提。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要彰显公共利益取向。公共政策作为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会利益,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定位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是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归属、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于公共政策应该与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将选择公共利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必须反映、综合、表达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需要,必须从维护和谋取人民的利益出发。只有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执行政策的热情,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才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次,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和渠道。“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将更加重视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尊重人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民主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来完成政策制定过程。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要求不断增强。一方面,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如政府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听证制度和网上公开征求民意等;另一方面,探索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如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

(三)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应弘扬公平原则

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平的媒介、手段。公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它要求消除不同阶层之层、不同地域之间在机会选择和成果占有上差别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尤其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强调,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当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和需要而掠夺式地使用资源,从而损害后代人发展和需要的条件,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权利。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利用公共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在其目标取向上做到:以横向的代内公平,促进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以纵向的代际公平保障经济社会未来不间断的发展。公共政策要以立体公平为目标,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映.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4

2.文力.多元利益集团下的社会均衡[J].中国改革,2005

3.赵尔奎,占绍文.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J].理论观察,2006

4.潘尔春.论哲学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篇5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党在新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宗旨的创新。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高速变革的社会阶段,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对职工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压力。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地帮助和关怀职工,舒缓职工的心理压力,保持职工的身心健康,都将成为现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是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也是一种工作方法的创新。二者都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主旨,而不是脱离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理清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或归结为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或道德品质问题的思维倾向,因而容易造成错误地选择切入点,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有利于分清问题的性质,找准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实效性。因此,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转变。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2 . 1人文关怀的要求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具体到单位而言,一方面是要着力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是人文关怀的基础所在。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在当今的社会改革中,许多人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谈到利益就“犹抱琵琶半遮面”了,而是理直气壮地把物质利益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来,所以说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能忽视对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关心,要确保各种合法合理的待遇得到落实,取得职工的信任,为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人与动物不同之处正在于,人是有精神的。因此,人文关怀要从更深层的要求出发,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要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要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尊重人的不同需求,使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要充分关注职工的情绪和精神,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为职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发展平台,要对职工的工作状况、生活质量、思想情绪给予全方位的重视和关注。

2 . 2心理疏导的要求

心理疏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讲,是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帮助职工进行心理调适、排除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思想政治工作同防洪治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治的良方在于“疏”而不是“堵”,只有平等耐心地与职工沟通、交流,才能真正了解职工的内心困惑和忧虑,因此,正面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要搞好心理教育,主要是正面引导,以理服人。我们不能回避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和一些敏感问题,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面对,并做出科学的、客观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与说明。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思想动员,座谈讨论,个别谈话等方法,讲形势,谈未来,述改革,论发展,用共同的信念和理想统一认识,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善于从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上,引导干部职工认识心理疏导的必要性,明确心理疏导是做好人事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善于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引导干部职工理解人事制度改革,认同人事制度改革,激励职工参与人事制度。同时,注意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使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篇6

新课程改革要变革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人的变革”。农村学校是新课改的主要阵地,乡村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体,其伦理道德毫无疑问成为新课改关注的焦点。乡村教师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新课改,伦理道德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农村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和全国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二、新课程背景下乡村教师伦理道德冲突问题的反思

所谓伦理冲突是指行为主体在进行伦理选择和决定时面临的矛盾状况, 是社会矛盾在道德领域的特殊表现。新课程提出“以生为本”,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观;要求师生关系平等,学生可以对教师提出质疑和问难;教师需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文化精英和知识分子,其身份和地位高高在上,得到乡村人民和学生尊重的同时也曾让学生畏惧。新课改的进行,使得乡村教师伦理道德上出现了诸多不适应,伦理道德冲突问题日益显现。

1. 角色伦理冲突。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充当一定的身份,也会受到自身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规约而产生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个体在扮演起社会角色,执行与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相应职能时,其行为和心理必定要符合其角色要求。教师伦理道德自身具有内部传承机制,乡村教师进入教师行业,需通过多种外部行为途径内化教师职业心理品质,在认同、模仿、接纳教师角色时会相应的出现伦理上的冲突和适应问题。角色是个体因占据一定的社会位置而产生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冲突指的是作为教师的个人被要求扮演与他们的价值系统不一致的角色, 或同时扮演两种相互矛盾的角色时产生的内心冲突。新课改中乡村教师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

(1)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角色冲突。众所周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待遇偏低,福利不尽如人意。乡村教师走教、包班现象严重,此外乡村学校合并到镇及以上行政区域后,大部分乡村中小学都是寄宿制学校,因此乡村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每天还得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乡村教师倍感疲惫。新课改提出乡村教师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媒体从事教学工作。乡村教师突然要改变自身一贯的教学方法、熟知的教学内容、从未采用过的教学媒介,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让乡村教师手足无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不会教书了,迷茫、失落油然而生。为了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乡村教师在超负荷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下,付出比城市教师多倍的努力试图提升自我而不被淘汰。这种付出与回报之间不成比例的角色伦理冲突让乡村教师倍感无奈。

(2)教师角色内的伦理冲突。作为乡村教师,扮演了多重角色,包括知识的传授、朋友与知己、替罪羊、人和法官等。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乡村教师常常要将多种角色加以融合并重新组织,在面对两个角色同时为教师提出不同角色行为时,教师角色内的伦理冲突便会出现。面对新课程改革,乡村教师必须承担起按照新课改要求实施课程改革的责任和义务;在乡村社会中,乡村教师又扮演着乡村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在学校系统内部,不同的人对其又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在乡村学生和家长中,乡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面对这么多的角色行为期待和要求,乡村教师很难从对立中找到统一,导致乡村教师无所适从,角色内的冲突由此产生。

(3)乡村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引进的角色伦理冲突。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应该实现由传统“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知识权威者”向“学习型教师”、“ 教材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研究和评价者”以及“教学孤立者”向“教学合作者”四大方向转变。在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和传统的教学活动界限明显、彼此分离,在乡村教师看来,教育科研是教育专家们的“专利”,他们的职责是教好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在乡村教师看来,专家型教师压根与他们没关系;乡村教师角色转换的伦理冲突主要成因是:一是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的地位是毫无争议的,由于乡村社会本身的封闭性、保守性、悠闲性,变化节奏缓慢加上很多乡村教师长年累月只教“一本书”的教书经验,他们形成了自身的一套教学模式,并将其奉为“老黄历”一般周而复始地诵读,这样的“知识权威”的乡村教师与“学习型教师”差异明显;二是新课程倡导教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广泛、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课程与教学是泾渭分明的,课程由国家或地方制定,教师被排斥且游离在课程之外,教师只要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忠实地执行即可。如此课程开发、研究和评价者跟他们毫无关系;三是新课程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之间应该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而在乡村社会,乡村教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处于绝对权威的位置。师生之间是“师道权威”,教师之间则是课上课下沟通交流的比较少,这都与新课程的要求有所背离。基于上述情况,新课改中乡村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引起的角色冲突由此产生。

2. 流动与忠于职守的伦理冲突。乡村教师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没有宅基地、无资格享受经济适用房、没赶上福利分房,住房公积金也是“山水迢迢路遥遥”,这都让乡村教师对教师职业失去了信任和期待,因此出现了“村里老师镇上走,镇上老师县里走,县里老师市里走,市里老师东南走。”很多乡村教师不安于在农村教书,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竞争上岗往城市学校跑,还有一些教师则通过“走关系”“权钱交易”等方法千方百计拼了命的往县里城里钻;更有一些乡村教师直接放弃教师工作下海经商试图脱贫致富。然而乡村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很高,把教师看成是神圣的,是子女“鲤鱼跳农门、山窝里出金凤凰”的唯一希望,乡村教师身上承载着乡村人太多的期盼。在残酷的生存、工作环境和乡村人企盼的眼光中,乡村教师陷入了个人流动和忠于职守的伦理冲突中。

3. 权利和利益的伦理冲突。

(1)乡村教师权利和学生利益的冲突。受传统“师道尊严”影响的乡村教师,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至高无上的,学生理当惟命是从,不能对教师有丝毫的背叛。新课程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者”,学生对教师可以批判、质疑,可以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教学应当“以生为本”等,这些要求的提出无疑使得学生权益得以增加,相比之下教师权益则有所削减。这让原本高高在上的乡村教师倍感不适,与学生之间的权益冲突日益突显。

(2)乡村教师个人权利和学校利益的冲突。新课程改革深入到乡村学校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教育管理体制的步伐却没有接踵而至,积极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这就使得农村学校管理中存在诸如人性不足、严格有余、等级森严的管理格局当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乡村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充电、变革以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满腹热情、锐气和愿望期待能够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又要频繁奔波应付学校的例行公事、常规检查、教学评比、年中年终考核、遵守学校的坐班考勤制度。周旋于新课改和学校制度中的乡村教师疲惫不堪,在乡村学校以考试成绩定伯仲的价值取向下,乡村教师原本的锐气和胆略被消磨得干干净净。此外,乡村学校实行“家长式管理”,校长乃一家之长,乡村社会又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讲求关系,“以权为本”,管理极其不民主;对教师严格惩罚、严格监控、严格执行听命于上级领导,宽松不足严格有余非人性化的科层管理方式,保障了学校权益的同时也侵害了乡村教师的权益,泯灭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抑制了乡村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破坏了乡村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心理气氛和工作势气。

三、新课程背景下乡村教师伦理道德冲突问题的调试策略

反思课程改革中乡村教师伦理冲突问题,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教师伦理道德在新课改中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面对新课改中乡村教师出现的诸多伦理道德冲突问题,调试乡村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伦理冲突问题迫在眉睫。

1. 更新自身的观念和认识。伦理选择既是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也是其所面对的社会机制作用的结果。 农村学校要想顺利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作为新课程实施者和主体的乡村教师要想适应新课程改革,解决自身在新课改中遭遇的诸多伦理冲突问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自身的观念和认识。

(1)积极转变职业理念、教学服务观念。职业理念是一种信仰和价值追求,能否成功转变职业理念,主要取决于从业者对自身职业性质的正确把握和所处地位的正确认识。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倡导师生平等、沟通,提倡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自觉、发展成为专家型、学习型教师,这就要求乡村教师有正确对待自身职业的自觉意识。

(2)对所处的社会环境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仅是教育中的大变革,从中也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切职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乡村教师身处新课改的教育环境和乡土社会的人文环境中,清楚认识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则显得非常必要。其次要认识到服务根据的变化。以往乡村教师围着学生成绩转,提高学生成绩成为其主要和毕生奋斗的根据。如今新课改实施,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诸方面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教育教学要求,这也就成为了教师们新的教育教学的根据。

篇7

1.1 厌学心理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失去兴趣,不愿意接受教学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课程教学感到厌烦,总想逃避,即使人在课堂也无心听老师的讲解,或是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如问题调查中,有65.1%的学生认为“学习这些课程常常提不起精神”,60.4%的学生“觉得枯燥”,32.8%的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50.1%的同学“课后学习的时间很少”。

造成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急功近利思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现实,使90后的大学生养成了急于求成和独立自我的个性,更关注个人经济和名誉绩效,在意的是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自我需要的满足,对思想境界、精神食粮、崇高理想的追求往往放在其次。(2)教学改革不得力。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革的进程较慢,力度还很不够,如仍存在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方法呆板过于形式化,途径狭窄过于保守化,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仍处于主导地位,对不了学生的口味,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难以受到学生的爱戴。

1.2 逆反心理

这是学生不接受教师的观点和意见,漠视或是公然反对教师的言论和行为的心理表现。主要反映在学生对教学中正确的思想观点及教师所肯定赞美的事物,不仅不能理智冷静地去分析和接受,反而非常固执地加以否定和抵制。调查发现,有65.1%的学生不赞同“大学开设这些课程很有必要”,61.3%的学生不觉得“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感到受益匪浅”,48.2%的学生不认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很有用处”,66.2%的学生承认“我不逃课、旷课但不一定在听课”。

造成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1)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固化。因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读不够,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缺乏有效的心理体验。(2)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特点,仍然一厢情愿地坚持灌输,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致、表达观点的欲望很难得到满足,从而滋生对课程教学和教师的对立情绪。(3)社会消极因素的感染。市场经济改革所引起的负面效应,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别是社会中少数群体的个别现象,极易使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偏激的思想,以致对所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对教师学科化教学产生逆反。

1.3 轻视心理

这是学生认为课程学习不重要或自以为能够把握而不认真对待的一种心理。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的应付状况,如敷衍老师布置的作业、应付考试等。在调查中,有70.3%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不太重要,不会认真去学;52.8%的学生坚持课程学习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74.6%的学生只关注课程考试的内容。

大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原因有两点值得关注:(1)实用主义思想。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使部分学生陷入了读书就是为了就业的误区,用人单位重视什么就准备什么,放松了作为人才最本质的东西——德性的培养,所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用的课程或没必要开设的课程。(2)学科认识上的误区。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大学生否认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习惯性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是专业课以外的可有可无的说教,认为可以从生活中得以学习和锻炼,没必要作为课程设置,甚至有的学生把人生指导课看作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和对其能力的否定。

1.4 依赖心理

主要是指有的大学生甘愿把自己置身于从属地位,听从或指望着教师安排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没有主动钻研和创造的精神,缺乏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期望老师分门别类地讲述,有时连总结和问题的答案也希望老师表达出来。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的学习就是认真听老师讲解;75.0%的学生觉得老师课讲得好思政课的学习就有意义。

产生大学生依赖心理的因素主要有:(1)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观念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中依然存在,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学生以教师讲解为主,评价学生以考试成绩为主,以致一些大学生养成了“你讲我听,你说我做,你安排我服从”的学习方式。(2)传统教育理念的固着。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通常认为教育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应听从于教师的教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种教育理念在当前的一些教师和大学生的潜意识里仍然存在,以至于教学中教师经常将学生置于从属地位,一些大学生也习惯被安排和被支配。

2 学生心理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产生极大的影响。

2.1 影响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兴趣,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显现。但因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存在厌学等心理,注意力没用在教学上,对老师讲授的原理、观点产生不了感悟,学习成了一种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应对考试。如果学生对课程教学不感兴趣,再丰富的教学内容、再新颖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影响学生对课程价值的认同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各高校也确保了课程体系的实施,但仍有不少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课程学习的意义,把课程学习当作是外在的政治任务,不能将其与个人的成长成才联系起来,以致对课程的学习存在着逆反、轻视等心理问题,根本听不进去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也难以从学习中体会到课程的价值和益处,更不用说提升其素养,教学的实效性自 然难以实现。

2.3 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接受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掌握问题,关键是要产生思想上的熏陶和影响,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能力和人格魅力等因素的影响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厌学、轻视、逆反的心理,所以对教学内容缺乏专注力,或是一知半解,或不能融会贯通,没有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也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

“态度决定一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是教学实效性发挥的前提。然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不能深刻认识到课程学习的意义,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为了考试,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和重视课程的学习,更没能在行为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没有了学生主动学习、刻苦钻研和努力创新的精神,即使国家发再多的文件、学校再开设多的课堂、教师再怎么努力,教学效果也是不会提高的。

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心理问题研究[2012Z02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company work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change, and pay attention to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maintaining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unity of the enterprise stability,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ole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to colleagues.

Keywords: building installation enterpr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umanistic concer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 言

随着社会全面进步和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企业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职工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变化。高度重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根据职工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二、当前建筑安装企业职工思想变化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职工的思想观念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多元化、现实化、动态化、复杂化特点明显。

(1)职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呈现出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开放性。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断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影响着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使职工思想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职工思想能够接受的范围不断拓宽,职工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不断增强、程度不断加快,职工思维活跃,这在激发职工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使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必须与职工思想变化速度相适应的客观现实。

(2)职工思想观念的现实化,呈现出现实选择取舍上的向利性。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职工面临着一些影响自身和他人利益的现实问题,职工的思想变得越来越现实,关注自身利益使他们感到尤为迫切,趋利避害的人生态度表现明显。对自己有好处的、有利的,自然就心甘情愿地接受,对己不利或者关系不大的,就持抵制、排斥或者敬而远之的态度。职工思想的现实化,影响在工作中,就是苦活、脏活、累活和险活不愿干,出现了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的现象,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不从心。

(3)职工思想观念的动态化,呈现出思维意识的不确定性。社会发展和企业变革的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职工只有勇于面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职工的流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其流动的范围、方式不断扩大和变化,新的社会成员及其思想、思维方式相互影响,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发生了变化,其思想观念中认同的成分在不断减少,思想不确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思想让人猜不透、跟不上。

三、现代建筑安装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意义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建筑安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转换新视角。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选择心理疏导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二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元素,必将引发新一轮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和创新。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建筑安装企业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在正确引导职工的价值取向,才能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全面成长。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仅是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位员工的必修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完善企业价值理念,培育企业精神,激发职工的上进心、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概念在企业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对企业职工本身的关心,充分发挥、激发职工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与职工共享成果”的理想境界。在此意义上而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4)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和谐企业的构建。心理和谐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坚实的后盾。在企业里,只有职工的心理和谐了,才能不断增强职工应对不同变化的心理的承受能力,才能不断培养其应对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也才能够保障和谐企业的和谐建立及和谐发展。

四、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维护建筑安装企业的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职工生活和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传统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塑造高素质的企业职工,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通过组织学习座谈职工基本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内容。在企业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处理问题,要着力丰富企业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职工的情感和心理,让职工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二是为职工展现聪明才智搭建平台。为职工发挥才干创造条件,是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使用、锻炼提高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把职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演讲、考核、群众评议、支部研究等方法给职工获得充分展示的机会,把优秀人才放到重要岗位,给其施展才华的舞台。针对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职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地降低职工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职工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让职工能在为企业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加其成功感,满足感。三是人文关怀要渗透在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人翁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等,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搭建企业文化平台来实现,一方面弘扬企业文化,一方面使企业文化的操作方法生动、灵活,职工乐意参加,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变得生动有活力,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又培养了职工的团队精神,把职工逐步引导到企业的文化中来。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把危险和不良的想法抑制在萌芽状态;出现矛盾必须谈话,用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的调解方法,送上一份合理公正的解决;评上先进或获得奖励必须谈话,送上一份一份鼓励、一份祝贺;生病住院必须探望,送上一份关怀和慰问;家中有困难必须访问,送上一份关爱和帮助。我们认为只有职工思想理顺了、压力舒缓了释放了、困难解决了、心情舒畅了,干劲就足了,工作的凝聚力也就体现出来了。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实处。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把思想政治工作所注重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具体化、企业化。

篇9

推开抑郁的门,走向积极的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在遭遇了人生的变故之后,如果他没有走出抑郁的大门,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仙李白,在遭遇无数次的仕途不顺之后,他消沉了吗?没有,正因为他推开了愁苦的大门,通往了积极的道路,才有了“长安市上酒家眠”的闲适心情,走出抑郁的大门,走向积极的道路。

推开悲伤的大门,走向希望的道路。姚厚芝,一位平常的母亲,一次全身检查让她的人生终结了,她被查出患了乳腺癌,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她毅然决然地决定为孩子绣出“清明上河图”。三年时间,让一位母亲完成了她对孩子无限的爱,正是因为她没有因自己的病痛而感到悲伤,正是因为她推开了悲伤的大门,走向了那充满希望的道路,她才能够将自己那深刻的爱永远停留在孩子的身上,她才能够让自己为孩子贡献出自己最真挚的母爱,那是一条贯穿着全家希望的道路,那是一条充满爱的道路。

推开消极的大门,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学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说他不适合上学,他就是华罗庚,听到这些时,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而是更加拼搏向前,在别人休息时,他也不停地在做数学题,最终他成功了。很难想象,曾经一位英语不过二三十分的人,最终创立了一所响彻全球的英文学校,他就是“新东方英语”的创始人。试想,如果他们因此而消极沉默,停滞不前,他们还会被人们所熟知、被人们所赞赏吗?如果他们因此而颓废,他们还会被载入史册吗?正是因为他们推开了消极的大门,他们最终走向了成功的道路,流芳百世。

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前方充满了未知,无数脚印在道路上交集,是否能够推开那扇未知的大门,走向那未知的道路,只由心生,推开消沉的大门,走向通往积极、希望、成功的道路。

【病症表现】

1.只关注试题材料中的第一段内容,而对第二段内容,特别是“大学”一词,一字无涉,内容严重偏离要求“综合上述材料”的题意。

2.形式上、内容上,均属于变体式套话作文,是加了貌似分论点的事例堆叠。

此文得分40分。

【病理剖析】

1.审题粗略潦草,碎片式提取信息,只关注了第一段材料“门与路,永远相连。门……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就匆匆构思落笔。

2.平时没有课外阅读,脑袋里只积累了一些文化名人的事例,不管与作文题目是不是适合恰切,就拿这些材料应付。

3.主体部分内容由“分论点+事例”构成,但分论点和事例的写法都有严重问题:

首先,三个分论点“推开抑郁的门,走向积极的路”“推开悲伤的大门,走向希望的道路”“推开消极的大门,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表述虽然不同,但仔细一看,发现角度并没有大的不同,属于同一平面上的观点。

其次,三个分论点都没有论述分析的文字,使整篇文章的议论形同虚设。

再次,分论点后直接叙述事例:王勃、李白、姚厚芝、华罗庚、“新东方英语”创始人。事例之后,还将分论点如标签一样贴上,为议论充数,一来犯了议论文“以叙代议”之大忌,二来犯了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游离”之毛病。

【对症下药】

关于审题:

第一步:分解材料,找到每一部分材料表述的几个核心概念(材料反复出现的概念),弄清楚核心之间的关系,把握每一部分表述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二步:把材料每一部分的内容整合起来,明确整个材料表述的核心思想和核心概念。

第三步:明确材料中核心思想、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

关于构思:

前提:平时阅读文本,特别是佳作时,要养成梳理文脉的习惯,同时思考:文章的思路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好处?这些内容我会如何表达?我能从这个思路中学到些什么?还要养成辨别新鲜事例和精粹论述的习惯,及时做好摘记,写些随笔。

第一步:对考题仔细审题之后,在草稿上快速记录自己对材料核心思想和核心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思考、触发、感受、联想、想象……

第二步:回忆之前对一些佳作构思的记录,看看是不是能获得一些构思上的借鉴和启发。

第三步:仔细审视、研究自己快速记录的文字,按照通常合理的顺序(譬如议论文的平行结构、层递结构等),挑选、组合、安排好自己行文的主要思想和大体结构,列出作文提纲。

第四步:思考如何证明自己的核心思想、如何证明分论点的理由,努力回忆平时阅读中积累的与观点一致的能够证明观点的名言、警句、歌词、事例等材料,甚至一些道理,仔细鉴别,确定使用。

篇10

的版面费是与刊物级别有关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期刊级别分为核心期刊以及普刊,肯定是级别高的刊物要求的费用略微高些。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几万都是很正常的,现在需要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要求在不同级别刊物发表的也都有很多。

篇11

题目有三个要点:一是选题要小;二是选题要专业;三是选题要新。

选题太大是很多同学失败的原因。小到什么地步:本科生,到一个具体条文的立法、司法或执法;硕士生也不要大于三个条文以内的立法、司法与执法。当然,也可以是法律条文中的一个概念。

但无论如何,本科生与硕士生不要来一个制度的设计。在一万字或五万字内完成一个制度的设计,一般而言,不可能。网络法律问题研究、公司资本法律制度研究等,是一本书的题目,太大。题目大了,就避免不了一大二空,就难以实在了。

社会问题与法律问题不是对应的,社会问题不能做论文题目。这就是选题专业的问题。如“人肉搜索”的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题目不专业,因为它涉及民商法问题如侵权责任、涉及刑法问题和行政法问题。选这种题目表明,你还没有确定你想研究什么,你还不知道其中法律问题的复杂性。在法学上,只有具体到部门法上的制度,才有可能成为专业的、详尽的研讨。你应当先将一个社会问题对应于某一个具体部门法制度。

选题最好在新的领域,因为从中容易发现新法律问题与新解决方案。新领域没有开发过,容易找到空白处,填补空白是最容易的事情之一了。诚实信用原则等选题,至少问题已经老了,你难以发现新的问题,也难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容易开发的已经被人开发了。对新手而言,新领域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省力技术。不过,老手不应当太赶热闹,东一枪西一炮、专门选热点问题去写,是很忌讳的事。老手可能更应当注重传统领域特别是主流制度的突破。

题目字数不能太多。所有标题都这样。如果多了,说明你提练得不够:你还没能简明扼要地表达你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二、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文章的要点、亮点的摘编。

它与中心思想不同,因为可以是亮点与要点。与中心思想相同的是,它能够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本选题在当今形势下如何重要、本文将如何论述或论述什么等,不是摘要,只是选题的重要性与研究思路等,别搞错。

文章的标题相加,往往就是你的摘要。如果不是这样,要么是你的摘要不摘要,要么是你的标题缺乏连贯性。摘要为文章提供了框架和指导。老手往往是先写摘要再写正文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做到了先理顺宏观思维,再展开细节。

关键词是文章讨论的关键性专业词汇,包括核心术语、制度与理论。

它往往在文章标题之中,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要么你的标题不准确,要么你的关键词有错误。

关键词一般3-5个,多了说明你的文章太杂。注意,即使是创新很大的文章,也最好只有一个新术语和一个新理论。否则,太新了人家受不了。

三、提纲

其格式和内容一般如下:

一、什么现状与什么问题

(一)现状(存在弊端的现状)

(二)既有的文献(对策)及其缺陷

(三)本文拟讨论的问题与思路

二、分析问题(找出对策失败的原因并寻求破解)

三、解决思路(正面论证自己的模式或路线)

四、实施方案(立法、执法或适用的具体建议)

对此提纲,有几点说明:

任何人写论文,必须要遵守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日后熟悉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可以对此有所变化,但内在的思路总是这样的。

反对没有问题就开始写作的做法。如今写教材也不能那样了。

提纲必须有直观性,即仅仅从提纲就能知道作者的核心思想、逻辑与写作进路。如果不能这样,提纲就失败了。

提纲必须具体,不要用“现状与问题”之类的题目,而必须写出具体的现状与问题,下面也是这样。论文的标题必须具有特别性,即不是别人能用的,不能用于其他论文的。有同学喜欢用“国内文献、国外文献”之类,这种标题任何论文都能用,是没有特别性的。

注意,将中外既有研究写入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中,不搞专门的比较研究,更不作为一大部分。如果你觉得中外研究太多,在文献综述中写不下,那不是写不下的问题,而是你所确立的问题不明确,以至于自己都不能把握什么是真正相关的文献。简言之,文献太多,说明选题太大,无法把握核心。里程碑式的文献是极为有限的!

四、文章第一部分:必须综述文献再提出问题

第一部分最前面,可以写一个选题的缘由。也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类。千万别在这部分说正文的内容,也不将这部分写得太长(200字以内,最好的50个字左右),也不要在此提出问题。这只是一个引子。

对新手而言,第一部分最好按如下顺序写:现实问题(如银行存款丢失)、作出的判决书或具体行政行为、相关法律制度(国内外)、关于某一问题的既有观点综述(国内外),既有观点的问题,本文想研究的问题,研究思路。

在以上内容中,要注意的是:

第一,现实问题不等于本文想研究的问题,对策(即文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很简单,很多现实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至少你无法提出新的观点。再说,现实问题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等其它学科去研究,你无意于此。

注意,现实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判决与执法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法律制度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问题,只有既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才是你真正的问题。银行存款丢失不是真正的问题,相应的法律制度有漏洞也不是真正的问题,判决书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问题。为什么?可能人家早已给出了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如是!激动地发现了一个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已经被人家解决了,而你却发现自己没有可以超越他的新方案。

第二,必须有文献综述(即国内外既有观点、立法、适用等的述评),指出其不足,本文的真正问题才能产生,才有自己论文想阐述的问题。否则,无法得到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即使开始了研究,也可能毫无价值。文献综述最核心的部分往往是对现实与法律制度问题的既有解决方案。文献综述包括简述、评与转三方面。述,介绍其观点;评价,说出文献的发展脉络。述要简洁准确;评要说出后一个文献与前一个文献相比,观点的进步或退步之处。在评价的后面,要对所有文献作出总结,即转。这种转,往往是肯定其贡献,指出其不足,转向自己的想讨论的问题。

既有的司法、执法文件等,这是必须综述的。否则,你只是关注了现实问题,而没有关注它的解决方面的现状。

法律制度也是文献。这是立法现状与历史方面的文献。有人将国外的制度与观点放在后面的比较法研究之中,这是很多学生的做法,比较之后得出启发。这样是不好的。国外的做法也会有问题的,也是需要评述的,它不能直接成为我们的标准。

只有你发现了他人解决方案的问题,才找到自己真正的问题,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写作。

文献综述是重要的,它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狂妄。苏力曾经高呼法学论文应当注意尊重前人成果,要作注释。正是因为这样,学校往往将文献综述作为独立的附件上交。可是,这些年,我看到了很多无知无畏的做法:根本不作文献综述,或者根本不提出问题。这就太可怕了。试想,没有综述前人的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是前人没有的观点,还是重复?只能是傲慢与偏见啊。也有同学作了文献综述,但将之放在附件之中,而文章之中没有,这就无法理解了。还有些同学不作文献综述,直接提出问题,就开始写作,那也太可怕了。更有同学,根本不来文献综述和问题,直接像编教材那样写作,那就不是论文了。

在上述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你应当指出既有文献的问题,从中选出一个问题作为本论文的问题。恭喜你,你有了自己真正的问题,你的论文可以开始了。你应当说一下下文的研究思路,让人明白你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于此再次强调,任何没有认真作过上述文献综述的人,他的所谓论文不是真正的学术论文。它无法区分于闲聊与酒桌上的议论。

应当说,任何正规的论文应当如上,但是,从高中的论文开始,我们就学会了横空出世,这确实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恶习。我愿意告诉我的朋友、学生和后辈:不要那样,人应当尊重前人的观点,这是不自欺欺人的基本功,也是我们作为人生存的标志所在。

此后晚辈要讨论任何严肃话题,都应当知道,你先说别人有什么样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好与不好,再谈你自己的观点,你不要将别人的观点暗暗当作自己的,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你应当有自己的观点。否则,去做点别的事情吧。

本科生很难指出文献的缺陷,也不太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经常听到如此说。我不太赞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本能。只是现今的教育不重视这种本能的开发,才导致只会记忆。退一步说,局部性建议总会有吧?这也比横空出世好一万倍。

科斯曾经说,那些混乱抄袭之作,最好付之一炬。据说杜牧晚年刚刚生病,就将自己的诗作焚烧了大部分。

五、第二三部分:深入的论证

分析人家观点缺陷或失误的原因,特别是其后match理论基础的缺陷;提出自己的解决理论,进行论证。

这就是分析上一部分提出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而不是具体方案)。

如果上文提出的问题足够准确,这两部分是容易把握的。

具体分析的方法应当找一两篇好论文来学习。

这两部分要注意: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理论三者应当对应,不一定一一对应,但必须对应;要运用各种新的、具体的理论来分析和得出你的解决理论,例如程序独立性价值理论、刑法谦抑性理论、关系契约理论等,要从既有的法理学或部门法理学理论之中推理出你的理论,而不是简单的“我觉得”、“我认为”,也不能仅仅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等过于抽象的理论得出你的结论;最好在每一自然段前面或后面给出中心句;自然段之间必须环环相扣,不能有大的跳跃;从几个方面论证时,这几个方面的分类要周延,分类本身要有依据(为什么是这三个理由而不是另外的三个或四个?)

六、最后:具体解决方案

根据上文解决问题的理论,给出法律制度包括立法、司法、执法等上的具体解决方案,写出方案名称、内容、特点(与既有方案的比较)、与其它方案的关系(如与现有制度的关系,重新立法还是法律解释?)、方案的可行性等。这部分要具体。

七、论文的规范性

有注释且内容规范。作者、作品、所在刊物年期或出版社和时间、译者、页码等。注意查找文献时一次性记录下来。

篇12

一、强化阅读理解能力是重点

申论考试通常给出的阅读资料在8000字以上,在申论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一般用于阅读的合理时间不超过40分钟,对阅读时间的把握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考生只能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跃性阅读,而非逐字逐句地细读,要有很强的阅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申论所给定的资料往往都是围绕一个问题给一堆碎片性文字资料,这些碎片性文字资料都是不够全面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资料,这就要求考生善于透过资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坚持用发展、辩证性思维综合分析资料所反映的深层次含义。这些都需要考生锻炼快速阅读、归纳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考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阅读的任务。

在阅读方法上,首先,考生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捕捉。关键词通常就是采分点,反复出现的词一定是主要问题或问题的主要方面,这些词通常在一则材料或某一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关键句则是材料的总结或概括,其表现的方式通常用“说明了”、“表现了”等字样。其次,考生要注意及时做眉批,在阅读时把材料的核心思想进行勾画,并按照现象、问题、原因、对策、意义、作用进行归纳,或者对应题目涉及的材料做出标记。这是基础工作,在紧张的时间里,这样做会提高作答的速度。第三,学会快速阅读。平时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事例只要浏览,说明政策或道理的,要在阅读中从宏观上快速把握。

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是关键

申论考试给定的资料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给定资料基本都是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有时有顺序或根本没有顺序,但资料都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必须对各项给定资料的含义、性质、价值进行系统地综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又要分清有价值问题和无价值问题,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

三、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