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13:31: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核心思想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融入。哲学是理论的灵魂,它从思想、道德等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哲学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实践,讲发展。例如,在学习价值观时,要让学生把价值观实践到日常生活中,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来;在学习实践观时,要让学生把思想意识转变到为构建和谐社会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实践中来;在讲意识形态时,要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来,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素质,合格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理论,运用理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仅仅单纯的一门理论,也不是和思想政治割裂开的,它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中,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生正确世界观形成的灵魂。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将来会步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用这种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遵循,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一项关键性任务,该工作做的如何,将直接说明我国在发展过程是否与时代思想文化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各大高校需充分展现该任务的实际需求,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播思想的内容与职责;高校应当时刻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实质要求,来展开各项工作与活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做到六点,即充分展现的指导地位、展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展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以变革创新为关键的时代精神、展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开展更好的思想教育,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做准备。
(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现今我国有近三千所高等院校,数千万在校学生,可见,高等院校是培养且输出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及人才储备库。在当前世界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国家要想继续进步与发展,就必须有各类人才的帮助与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现当代大学生需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学生还需由较好的心理、政治以及思想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是高校学生在毕业迈向社会的基础,其在某方面决定了高校学生的成长方向,同时也说明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属性。所以,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需注重对其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涵了许多内容,且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方法论体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促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且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等均可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促使其成长为一名能为我国社会建设而服务的有用人才。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其整体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若教师本身的水平高,那么所得到的教育也比较高。因此,为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如此,方能使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展现主导作用。对此,高等院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教师队伍培训的投入,且采取各种形式或手段,例如攻读学位、进修以及访问学者等,为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提升自身水平,强化专业知识提供机会或平台。此外,还需注重对教师师德的培养,构建起切实可行的师德约束体制,针对即将上岗的教师,需对其开展严格的岗前培训,对其自律意识、自尊意识等加以培养,同时对其行为加以规范与约束,制定出合理的教师工作评定机制与监督机制。通过不同的手段与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人力基础。
2.强化社会实践,提升价值体系的说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含多项内容,而参与社会实践就是其中不可忽视且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该活动还是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种手段或渠道。将各种实践活动作为载体,且引领大学生积极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从而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在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能够全面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高校应当如何强化社会实践,且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呢?首先,可切实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其在促使学生加深对国家、社会的认识,提高自身才干,锻炼自身品格与意志,强化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需构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摸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要想使社会实践工作获得较好的成果,就需构建一个与服务社会、专业学习、创新就业等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诸多有效手段,例如“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等,将社会实践的各种正面因素都调动起来,以便对社会实践工作系统加以改进,最终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次,优化社会实践的形式及内容。各大高等院校不但要对社会实践内容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还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年级、专业等)相联系,继而做出更具合理性与针对性的安排,以便能够让学生的专业与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术。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时,应当依据高等院校的性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开展具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学生参观各种与革命相关的展览,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园等,以此来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以促使其参与到各种创业活动中,从而对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加以培养、锻炼;组织学生到各种地方展开生产活动或社会实践调查,以此让学生深刻了解改革开放在促进时代改变所起到的作用,且强化学生对国情、党情等的认识与领悟,加深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对人才强国战略等的理解,进而对其努力奋斗、自立自强的品德加以锻炼,最终,在此前提之下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渐形成。
3.充分发挥网络的引导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同时使得现今的信息逐渐呈现网络化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传播载体,而与此同时,这对其传播发展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时还需强化网络建设,以便为学生打造一个较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第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传播载体,网络能够利用不同的形式(如视音频)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学校可在网络中上传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内容,以便供广大学生学习,而这一过程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有效转变,同时也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另外,通过网络,宣教内容也发现了一定的改变,即简单的文字宣传,向图文并茂转变,这种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更为有利。除此之外,网络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该体系的覆盖面,正是以为网络的跨空间性与开放性,使得该体系内容的传播能够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群体中,继而达到更好的宣传、传播效果,最终实现其覆盖面的扩大。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该体系教育的时效性。众所周知,网络文化具有迅速进化的特点,其经由转变民众取得、交流以及处理处理的手段,继而有效提升民众的认知效率。在文化传播方面,网络文化不但具备跨空间性,并且还具有跨时间性。其一,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能够进行全天候异时传播的特点,其二,其文化传播有快捷性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通过该方式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效性。
考评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完整性、高效性和可用性。考评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完整体系链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展开。建模需要明确模型的主体对象、辅助对象、建模内容和子内容、建模方法,首先,确立考评的一级主项目,然后由主项目不断深化、细化生成多级子项目。其次,建模标准要符合实际,要基于建模对象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设计,模型成型后投入实践,由实践结果说话,并根据实践反馈调整相应参数,不断优化考评内容。最后,统计数据是考评中最为重要的信息,鉴于数据本身具有冗余性、复杂性的特点,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统计很容易造成较大程度的误差,同时也降低了评估结果运用的及时性,由此可以考虑结合现代技术作为支撑,以加快统计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率。现代软件同时还具有另一方面的优势,即统计结果人性化,可视性强,容易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考评体系的构建过程强调深度调研、细化设计,保证模型的完整性;强调实际、贴合实际,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强调回归实践、投入生产,保证模型的可用性。现代职业化考评体系设计的目的在于强调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树立高校辅导员的先进典范,促进辅导员良性竞争。考评机制的实施不仅要符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而且要合乎辅导员的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奖惩分明,制度公开明确,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以免降低考评规则的可行性。
(二)辅导员考评体系考评策略的选择
考评体系设计的关键在于考评策略的选择,合理有效的考评方法对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多种多样的考评策略可以对考评对象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评估,确保考评结果的公正性。
1.定量考评法
所谓定量考评法,是以数字为衡量标准,将考评内容数字化,所有被考评对象采用统一的考评标准,根据最终考评成绩高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前面介绍的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模型结构,辅导员考评标准层次可以按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及其子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及其子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量化。量化考评优于文字考评方法,但量化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考评标准设计的合理性。考评项目权重的分配要以项目的重要性为主要分配依据。为了提高数据的有效性,首先,考评建模之前宜采用调查问卷法,针对各项子能力的重要性排名进行调查,以便降低考评体系建立者主观臆造的可能性。其次,每一子项目的评定等级宜采用梯度递变的形式,等级变化数目要适宜,一般以4~6个为宜。等级过多,等级之间差异较小,增加了参评对象选择的困难程度;等级过少,每一等级的范围宽泛,准确程度降低,如表1中每一项目的评定等级均划分为5等级。最后,考评调查中,为了实现对考评对象360度全方位的考评,可以选择多个参评对象,如包括: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同事代表、所带学生群体代表等,并根据每一群体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程度的高低分配权重比例,
2.现场考评法
定量考评法的核心在于利用数字的精确性和可比性实现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考量,但量化考评结果实际上会受到各项子能力权重分配合理性的约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此外,定量考评参评群体的选择将辅导员本身排除在外,完全是从辅导员之外的视角进行考虑,结果缺乏一定的公正性,现场考评法恰好可以弥补这种缺角。在定量考评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考评法,实现内外互补,丰富考评资料库。定量考评法中被考评者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因此数据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现场考评法的目的除了针对定量考评中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验证之外,主考官还可以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进行积极引导,获取及时、鲜活的数据信息。现场考评法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可以提前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查看每位辅导员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主考官根据辅导员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翔实的记录;亦可以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模拟还原现场,如辅导员针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辅导或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等,记录观察辅导员的应变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现场考评结果可以实行打分制或者等级制。打分制可以采取满分扣除制,即针对辅导员表现较差的项目从满分中进行减分,也可采取得分制,即针对每一模块相对于单项满分进行打分,所有模块的总得分为最后成绩。等级制是指对辅导员的考评结果不打具体分值,而是划分为几个等级,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考评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考评方法的选择。考评过程要避免考评策略选择单一化,要结合多种考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系统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可信,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考评策略的长处,有效规避不同考评方法的局限。
(三)考评统计数据分析
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详细设计考评流程,仅仅是构建考评体系的步骤之一,辅导员考评模型以辅导员对象及相关对象的评价和能力表现为输入,经过考评系统的运作,最终以大量统计数据为输出。考评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于对输出数据的合理分析和处理,并根据汇总数据的特点对辅导员的能力发展状况进行深度剖析,达到辅导员考评体系设计的最终目标。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从侧面挖掘到不同的信息点,下面将介绍几种数据统计方法。
1.排序分析法
排序分析法是指将统计数据中所有辅导员的综合核心能力考评成绩及子能力考评成绩按照数据的大小特征进行前后排序,数据集中的每一组数据都与一个被考评对象(辅导员)相对应,数据排列顺序侧面反映相对应的辅导员核心能力的综合成绩或单项成绩的大小。排序分析法可以客观生动地反映所有参评个体之间核心能力横向的比较结果,计算个体之间的得分差值可以显示辅导员个体之间的水平差异大小。考评汇总数据需要进行初加工和再加工才能成为可用的统计数据信息。排序分析法要求计算每位参评辅导员的综合核心能力成绩及十二项子能力综合成绩,排序分析法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图表统计具有直观、生动、一目了然的优点。图表分析往往需要结合综合成绩排名及各项子能力排名进行联合分析,这样既可以获得所有被考评辅导员核心能力高低对比情况,也可以获取单项子能力对辅导员综合成绩的影响程度。展示辅导员个体A、B、C、D、E、F、G核心能力综合成绩排名,按照核心能力综合成绩高低的顺序,依次展示各位被考评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及学生发展指导能力的得分情况。据图分析可得,A整体得分较为平均,能力发展均衡;E、F、G得分较低,整体素质较差,需重点加强和培养;G得分率低,但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水平较高,侧面反映G辅导员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可以将所有被考评辅导员划分为3~5个等级栏,如记为A、B、C、D、E不等。等级划分可以按照总分由高递减的顺序,也可以将总分划分为几个等级,根据每位被考评辅导员的得分将其归属于不同的等级。上述成绩结果按等级划分。等级划分的好处在于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处于不同等级的参评辅导员采取不同的奖惩措施,并开展不同强弱力度的教育培训。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或某几项核心能力项目的考评成绩转化为得分率,即被考评对象单项得分占单项总分的比例,实现所有参评辅导员之间核心能力横向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法区别于排序分析法,排序分析法强调考评对象之间的排名次序;比较分析法强调考评对象个体的均衡发展程度及对象间的发展差异。不同的核心能力项目基础分的设定往往是不同的,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同一项目下所有参评辅导员之间的得分情况,可以首先计算每位参评对象的得分率,再进行横向比较。比较分析法可以利用数学统计图中柱状图的比较优势,实现参评辅导员之间横向比较分析。辅导员A、B、C整体发展较为均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得分率均在85%以上;F、G辅导员两项能力发展不协调:G辅导员学生发展指导能力较为薄弱,F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环节存在“缺腿”现象。比较分析法也可以只选择几项感兴趣的能力项目,分别按照公式转化为百分制形式,在图中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不同的比较项目,以矩形的长度差距区别特定项目的得分情况。比较分析法中,除了采用上面介绍的百分制比较之外,还可以采用差值法。所谓的差值法,实则是计算单项子能力的失分情况,即分别用单项考评项目的总分减掉每位参评辅导员的得分,得到每项能力的失分情况。这种方法既可以纵向比较特定辅导员某单项或某几项子能力的发展状况,也可以横向比较多个辅导员个体在特定项目的得分失分情况,结合横向比较差距和纵向比较得失的优势,比较分析法为学校学院领导班子提供了很好的信息素材,针对辅导员的能力弱项进行强化培训,鼓励强项继续保持发挥。
3.趋势预测法
数据统计的重点不仅在于对高校辅导员以往成绩的总结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利用已获取的资料对个体辅导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促进辅导员综合全面的发展。趋势预测法是指对考评个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成绩进行对比展示,通过把握成绩变化的规律性,对考评者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趋势预测法突出对辅导员在职期间核心能力的动态监测和培养,科学直观地展现辅导员核心能力总体状态的变化趋势,对于预测辅导员能力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改革之初,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我国公共政策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政策取向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僵死局面,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使得自然生态矛盾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极不谐调。这些冲突和矛盾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偏颇的集中体现。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政策的人本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把以人为本提升到了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地位,明确了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我国公共政策人本取向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第一,“以人为本”是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对哲学的总概括,是的实质和精髓。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在哲学视野中,人是世界之“本”,认为人是世界的本质和终极本质;人是价值之“本”,认为人是世界上最有价值意义的生命存在;人是历史之“本”,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史,人是历史的主体,人类创造并主导着历史。
第二,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协心、共同奋斗,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其实,这种小康只解决了人民的物质层面的需求,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仅仅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方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又要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第三,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置于首位,强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共政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愿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公共政策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要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气氛良好。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过渡和变革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特定状态下,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各成员、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关键在于我国公共政策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以物为中心”的公共政策的弊端
第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无论从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城乡劳动生产率、工农技术装备水平等经济差距看,还是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差距看,我国城乡差距都很大,并且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衡量城乡差距是否适度的标尺,通常是基尼系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1,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23;到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65,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2,从中可以看出扩大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第二,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但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也在拉大。
第三,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失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社会公众的利益正在分化,有些人成为市场化的正收益者,有些人则成为市场化的负收益者。因此市场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但无法矫正由自身引起的不同利益群体利益失衡,具体表现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利益失衡。在现实中,强势利益群体已经结成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团体,有能力利用各种资源,以各种形式诉求自身利益,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有些强势利益集团在某些地方政府决策中甚至会影响政府,使得政府决策向强势利益集团偏向。但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自身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利用资源,缺少有效途径和渠道来诉求利益,他们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往往被边缘化。弱势群体本来在市场机制过程中利益已经受损,而其利益诉求在某些公共政策过程中又不能得到反映,因此社会利益格局愈发失衡。
二、人本思想在公共政策中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公共决策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决策目标人性化。决策目标人性化就是决策目标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而且也要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种需求,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造福。
其次,决策程序民主化。决策程序民主化,是公共决策以人为本的关键之所在。所谓决策程序民主化,就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体决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正确决策。无数的事实证明,凡是坚持以人为本,按民主集中制进行的决策,决策方案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即使有了缺点或错误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而凡是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专断所作出的决策,由于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决策的原材料不足,信息不够,决策过程简单,缺乏科学可靠的依据,主观随意性大,根本谈不上科学,决策失误就在所难免。
再次,决策主体群众化。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决策一直实行“精英”决策模式,公共决策由少数人操纵,而普通人民群众被拒之门外。这种不民主的决策作风,必然导致决策失误。所以,公共决策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独断专行的作风;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笔者强调人民群众是决策的主体,并不是否定领导者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其在决策中的“拍板定案”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我们只是想通过强调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使领导者在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作出的公共决策能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这就意味着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时,都必须把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根本前提。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要彰显公共利益取向。公共政策作为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会利益,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定位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是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归属、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于公共政策应该与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将选择公共利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必须反映、综合、表达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需要,必须从维护和谋取人民的利益出发。只有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执行政策的热情,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才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次,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和渠道。“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将更加重视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尊重人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民主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来完成政策制定过程。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要求不断增强。一方面,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如政府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听证制度和网上公开征求民意等;另一方面,探索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如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
(三)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应弘扬公平原则
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平的媒介、手段。公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它要求消除不同阶层之层、不同地域之间在机会选择和成果占有上差别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尤其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强调,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当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和需要而掠夺式地使用资源,从而损害后代人发展和需要的条件,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权利。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利用公共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在其目标取向上做到:以横向的代内公平,促进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以纵向的代际公平保障经济社会未来不间断的发展。公共政策要以立体公平为目标,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映.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4
2.文力.多元利益集团下的社会均衡[J].中国改革,2005
3.赵尔奎,占绍文.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J].理论观察,2006
4.潘尔春.论哲学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