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市场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25 21:17: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书法市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书法市场论文

篇1

(一)总体概况

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

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

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

(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

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

(三)国内外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

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

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

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

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

(二)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

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

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

(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

1、优化布局

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

2、调整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2.4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8.4:1.6调整为8:2。

(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0.3:3.3:6.4调整到0.5:2.5:7;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0.6:9:0.4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

(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

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

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5、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

(五)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

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

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篇2

西部正成为热点区域专业市场指数主要依托于国内较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浙江、广东、江苏等三省是市场大省,也是专业市场指数比较集中的区域,北京因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专业市场指数容易产生的区域。西部成都原荷花池专业市场群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1年成都成为专业市场指数的热点区域。(一)浙江省4000多个市场,其的专业市场指数最具影响力以义乌指数为代表的专业市场指数是浙江市场历史沿革、交易规模、交易品种、辐射半径、市场地位、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推动、拉动的结果。从宏观层面看,从中国市场到中国指数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产物。因此,浙江专业市场指数不仅是浙江市场的地位的象征,更蕴含着中国经济崛起并将在世界经济更多层面争取话语权的积极意义。[4]从2006年义乌指数推出以来,先后诞生余姚•中国塑料价格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等13只市场指数,杭州四季青•中国女装指数、海宁中国皮革指数等几只指数已经在编制阶段。(二)广东价格指数平台已着力打造区域型价格权威广东省(含深圳市)富有村镇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特色,其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依托专业市场编制和专业市场指数自成体系,由广东省物价局牵头打造的广东价格指数平台,共分为指数、数据、分析和资讯四个中心,仅2010年整合编制的指数就有广州江南果菜价格指数、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价格指数等6只。一年多运行结果表明,专业价格指数有力地提升了“广东价格”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避免了无序竞争、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了行业的升级转型。[3]到2011年底,平台上价格指数已经达到12只,另有狮岭皮具、广东电子信息等11只指数的编制正在进行和已经启动论证。(三)江苏省纺织、化纤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指数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江苏政府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经济发展,其依托龙头专业市场培育的盛泽指数、叠石桥指数与产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盛泽指数依托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首推盛泽50指数,以盛泽地区最大的50家企业的规模效益变动为依据,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竞争力。叠石桥指数推出流量指数,用以监测专业市场的软环境改善状况,并首创家纺成品价格景气指数和首创经理人采购指数,在借鉴盛泽50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家纺的特点形成产业集中度指标,同时通过设置用工指数等一些相关指标等为未来发展留下了较大空间。另了江苏钢铁价格指数,正在编制中国废钢价格指数。(四)成都有望成为专业市场指数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头羊成都原荷花池专业市场群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1年成都成为专业市场指数的热点区域。中国•中药材指数的编制和所依托的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并非中药材销售规模排名第一的专业市场,但其中药材产业基础最强,这既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央对发展中西部市场经济的关注。6月份成都又启动了另一全国性市场指数———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的编制和工作。11月15日,成都成为“中国IT市场指数”在全国的6大采集点之一。三天后,由“中国塑料城”投资修建的中塑•成都国际贸易中心正式营业,该中心成为中国塑料交易价格指数数据采集机构。各类指数频繁落地成都,是成都市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取得的成果。成都成为我国中西部专业市场集聚区、专业市场指数的集聚区,与其经济中心地位专业市场影响力相称。

政府主导色彩浓,专业市场参与积极性高

篇3

前言:

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现场管理质量水平最能体现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强弱。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施工项目的综合绩效,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难点

1、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较为困难

如果遇到工程工期较短或者是需要进行外地施工的项目时,建设单位就会遇到施工人员调剂的问题,由于人员的调剂牵扯到许多因素,因此,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便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有些甚至会影响到施工合同的工期承诺。因此,处理好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问题,是实现施工现场科学、有效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2、施工现场的劳务工资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一定规模的工程建设单位来说,为了有利于内部的管理,需要建设单位的有关部门制订出一套既有利于建设单位统一又有利于与当地的市场相接轨的施工人员劳务工资的指导线,从而避免施工企业内部出现劳务抬价现象。此外,有些施工企业还缺少一些科学、统一、规范的施工人员劳务工资的管理办法,我们知道,由于施工人员的劳务工资大多是由工程的包工头统一发放,而工程的包工头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施工环节偷工减料,从而导致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劳务工人的管理方面缺少权威性,有可能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以及目标的实现。

二、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准备不够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阶段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俗话说的好“不打无把握之仗”做工程也是如此,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施工准备工作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就是做了准备工作也是敷衍了事,应付而已,例如:工程要开工了,而内业资料的开工报告却没有及时做好;还有开工前需要报审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专项技术方案需要进行审核,建设单位总是慢半拍,程序上要求的建设单位总是有种种借口;再则,就是开工前需要提前做的混凝土级配、钢筋的试验、材料供货商考察工作不充分,进而影响工程的顺利进展。

2、现场质量管理化水平较低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现场质量管理水平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全面的现场质量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和提高工程收益,因此,提高现场质量管理的水平势在必行。

3、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问题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很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缺少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烈,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在实际中,人们总是忽视安全问题。

4、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规范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跟上设备更新的脚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使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能很好的、规范的被使用,出现了一些高科技的设备建设单位只用其简单的功能,白白浪费了资源,或者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不够规范,不懂机械性能,为了贪图一时的效率而拼命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开尽马力甚至超负荷工作也在所不惜,很容易造成机械的损坏。

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

1、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思想和素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太多种类的技能和工作人员,建设单位要采取多培训、多学习、多实践的安全学习方法,广泛深入的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同时,可以安排工人去学习技术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人的思想素质,增强工人的工作责任心。

2、建立自检机制

所有现场质量管理人员都必须牢记“质量第一”的观点,在施工过程各个工序、各个环节,坚持严密的科学态度,实行“数据说话”的原则,分部、分项工序都严格遵守有关操作程序和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成立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检员和各工区负责人组成的质量保证机构,建立工区质检员初检、项目质检员复检和由总公司质量质检员负责终检负责的三级检验制。不能让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把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帮助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做好现场人员心理分析和应对

管理者应多和现场操作人员通话聊天或不定时去工地走访,让操作人员通过与项目管理人员的语言及现场生产形势对项目管理人员心理及行为做好分析,说话分寸得当,融洽现场关系,对操作人员多影响、多谈心、多支持,主动影响改变并提升操作人员处理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沟通技巧培训,改变现场合作关系。预防机械事故,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是保证机械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做好机械的防冻、防洪、防火、防电、防爆等工作,要定期对机械的安全操作、安全保护、安全指示装置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4、健全管理制度

根据文明施工需要按专业、岗位、工区等分片包干,分别建立岗位责任制;依据相关人员的文明施工职责列入到经济考核中一同检查与考核;工地每月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综合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两次综合检查,按专业、标准工作面全面检查并制定相应表格,填写检查结果,张榜公布;制定相关奖罚细则,坚持奖罚兑现;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一律填写牌号,持牌、持证上岗。

5、安全管理

为确保安全施工,维持正常的施工秩序,坚决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保证规范施工场所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坚决治理施工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做到岗位无隐患,个人无违章。工程施工期间在工地现场安全科,由专职的安全科长和保安人员负责管理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成立工地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管理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区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提出安全生产目标,并针对安全员在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并确定消除隐患的方案。

6、建立质量创优机制

篇4

(一)总体概况

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

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

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

(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

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

(三)国内外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

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

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

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

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

(二)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

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

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

(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

1、优化布局

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

2、调整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2.4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8.4:1.6调整为8:2。

(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0.3:3.3:6.4调整到0.5:2.5:7;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0.6:9:0.4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

(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

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

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5、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

(五)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

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

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篇5

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更不会花心思思考获取信息的方式,轻松快捷是当代人的追求,所以互联网就成为了当代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网络浏览、手机阅读等已在全国范围内被接受。同时,很多大型数据中心都设立了全文期刊数据库,并为很多高校图书馆提供数据检索等信息服务,这些功能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网上阅读的习惯。还有数据显示,很多高校近年来在图书馆等场所大量增设电子阅览设备,而在图书阅览室的阅读人数在逐年下降,网络下载量和在线检索量的逐年攀升也证实了上述现象,这对纸质学术期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长期存在。由于传统学术期刊的读者往往都是单纯地就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系统化阅读,纸质期刊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对研究型的读者而言,他们则更加钟情于数字式阅读,这样有助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由“阅读报纸”向“浏览网页”的转变无疑为学术期刊的生存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期刊编辑的办刊理念、工作能力跟不上时代变迁的节奏

传统纸质期刊的出版只需要保证期刊内容就好,对技术并没有太多要求,循规蹈矩,按照操作规程处理就可以完成期刊出版。但是,在现如今这个信息化极度发达的时代里,没有技术是很难顺利地完成一份工作的。为了生存,学术期刊必须走数字出版之路。对于数字期刊,期刊内容是出版物的根本,而技术则是方法和手段,为出版物内容选取、加工编辑以及推广传播服务。为了谋求生存,学术期刊必须在重视内容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采用全新的理念,尽可能地满足阅读者的需求,也只有这样,学术期刊才不会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被淘汰。很显然,面对近期读者阅读习惯的巨大转变,期刊编辑人员的理念和能力还并没有转换过来,所以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即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以往,传媒置于信息传播的中心位置,具有强大的统治能力,传统媒体可以自主地决定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而在当前的新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控制力也已被大大地削弱,在内容选取和版面设计等方面都不得不面对受众和市场的选择,以他们为中心,因而在自身地位和功能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以数字平台为基础实行期刊出版和销售时,部分学术期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媒体的传播习惯和传播理念的制约,在编辑处理和期刊出版发行工作中忽视读者提出的诸如用户体验等新要求。[3]此外,部分学术期刊也并不重视新型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及资源整合,譬如在学术期刊的内容筛选和信息融合方面,投入大、效果小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很显然,编辑的地位和功能在新信息化时代并没有及时转变,思想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没有在实际行动中得以体现。

二、市场条件下学术期刊经营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行业面临的困难越多,对行业提出的挑战越艰巨,行业的生长空间也就越广阔。为了适应新时代网络阅读的环境,数字出版必须适应市场化需求。为此,学术期刊经营必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以求得长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改进学术期刊经营的思维方式

首先,要在了解政治导向的情况下促进思维方式的解放。期刊出版工作者和社会主义科研人员首要坚持的标准就是政治导向,其主旨是坚决不能背离党的宗旨、损害人民根本利益和危害国家经济建设等原则性问题。就新时期改革条件下,学术期刊工作人员要强化科研工作致力于服务人民和社会的思想,形成刊登精品文章、创办品牌刊物的意识,同时坚决实行“学术立刊,质量至上”的办刊策略,树立创办名刊的远大理想。[3]其次,要加强国内横向交流以及开拓国际视野。尽管所有期刊都沿用了类似的办刊理念,但各地各期刊的办刊水平依然良莠不齐,存在很大差距,各办刊单位应该增加横向交流,多多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以求得到合作共赢的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国际上数字出版的技术已经高度成熟,为了与时代接轨,实现国际化,学术期刊必须开拓视野,力争早日达到国际办刊水平。再次,要学习企业经营的成功案例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学术期刊市场化了,那么就必须采用企业经营模式,以求在发行方式、竞争评奖、组织稿源等方面取得相对优势;同时,为了迎合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应该对学术期刊采取信息化管理。

(二)改变学术期刊经营的目标

首先,学术期刊应该致力于变身成为科研素材的数据库。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科研工作者对搜集整理信息这项工作是相当排斥的,他们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琐碎的小事,如果学术期刊能够做好信息分类工作,方便他们适时使用,那么他们自然会很重视学术期刊。其次,应该营造并提供青年学者发展成长的平台。学术期刊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青年学者关心社会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提供他们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定期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提供他们展示学术、科研成果的机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再次,应当致力于成为学术成果展览馆。[4]认真组稿排版,办良心期刊,努力打造国内一流期刊。与此同时,积极争取被重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机会,创建高端学术研究基金,吸引优秀学者,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推动学术发展。最后,要努力组建面向社会的科研学术智囊团。完善专业学科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平台功能,以及整体研究动态监测功能,积极接受科研团体的课题委托;效仿其他产业,聘请专家提供咨询,增加在线咨询服务,接受外界对学术性问题的咨询,使读者与期刊工作者直接进行交流;与相关政府机构保持联系,了解政治导向的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一些决策性意见,使学术期刊能够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

(三)培育熟悉数字出版的全面型人才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当前非常缺乏深谙数字出版的编辑人才,愿意接受这份工作的人能力不够,足以担此大任的人又不愿意屈就,导致学术期刊行业的人才比例严重失调,数字出版的严谨性、专业性、规范性等方面无法得到保障。无论是内容还是包装或者推广,都呈现出一种技术缺失的状况。数字出版不同于传统出版,它需要既懂得数字技术,又对传统出版行业了如指掌的人才,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懂得经营、擅长市场运作。[5]显然,这一类复合型人才为数不多,如果没有丰厚的待遇是很难将他们留在学术期刊行业。因此,必须多多培养此类人才,并不断改善学术期刊行业的结构,以吸引复合型人才的加盟。

篇6

关键词:企业债券,制度,政府约束,市场约束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的制度约束特征非常明显,无论是最初的迅猛发展,还是急转直下的快速萎缩,直至最近出现的可喜抬升势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正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强势干预,才造成了企业债券市场自身的约束性制度无法形成,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和互动模式表现出极大扭曲。深入研究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策略行为选择,是我们认识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对市场构成不同影响的关键。本文正是试图在博弈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如何影响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的,并基于分析得出结论:只有从约束制度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政府约束制度向市场约束制度转换,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债券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模式,从而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导论

本文的约束性制度分析框架是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内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即制度是与具体行为集密切相关的规范体系。本文所谓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在制度抽象内涵基础上的具体化,是为了研究特定问题而做的有目的性的概念框定。所谓约束性制度,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和约束对象,由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参与人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的制度均衡。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约束性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约束目标和约束对象(即被约束的客体)、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组织或个人(即实施约束的主体)以及制度实施机制。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会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引起市场运行效率的差异。就企业债券市场来说,约束性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从而对企业的发债行为实施必要的制度约束,以减少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约束性制度安排最重要的实施机制,就是能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很好的鉴别,从而保证市场债务契约的有效执行,既要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同时又不能因噎废食把信用良好的企业拒之于市场之外,阻碍企业债券市场的正常发展。

本文依据约束性制度安排的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博弈参与人及其策略行为选择的不同,进而形成的不同制度实施机制,将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性制度分为两类,即政府约束制度和市场约束制度。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本文不做深入探讨。同时,本文的研究有两个基本的假设前提:(1)假设对债权人保护的法律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发债主体的债务责任存在法律的硬约束,即如果出现逾期不能偿债付息,发债企业将面临法定的破产清算;(2)假设两种约束制度具有相同的目标,即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这一假设是为了消除政府多元目标对模型研究的可能影响。

二、企业债券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

企业债券市场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的前提是,假设政府具有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动机,以实现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充分有效。为实现此目标,政府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运用政府管理手段对发债企业的发债资格、债券发行价格以及发行数量实施严格限制,从而对可能的高违约风险企业构成市场进入限制,以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由此,政府的行政法规,以及由政府、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构成的动态博弈过程,就形成了政府约束制度的实施机制。市场参与主体依据各自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条件来选择最优的策略行为,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自1987年《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约束一直是典型的政府约束性制度安排。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严格的政府审批制和年度发行额度计划。同时,对发债主体的资格进行严格限定,非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几乎没有资格发行企业债券,并且从1994年开始,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也受到限制。在这些限制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和数量也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债券的发行价格不得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40%,企业一次性发行的债券数量必须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并指定用途。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行政性规则约束,对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最优策略行为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按照一般的财务理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基本决定性因素是融资成本,企业根据不同的融资成本对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进行排序,进而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证明,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债券的融资成本低于股票融资成本。因此,在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债券的年融资规模通常是股票市场融资规模的3—10倍。但是在我国,由于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发债的非财务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风险成本。虽然政府对债券发行价格的管制,降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但由于非财务成本的大幅增加,使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与非财务成本之和大大高于股票融资的成本。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尽管对债券融资有内在的强烈需求,但是在过高的融资成本面前不得不退缩去寻求新的融资途径。

政府通过严格的行政审批,对发债申请企业实行严格的筛选,而其筛选的标准却是选择那些国有独资或具有市场垄断背景的特殊企业,从而实现了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目标,即降低了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却是以牺牲资本的运用效率为代价的。企业债券市场的价格管制,使这些特殊企业获得了相当廉价的资本,从而造成对资本的过度需求。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具有“准政府”的信用背景,因此其自身并不存在硬性的信用约束压力。它们相信,即使出现企业信用危机,国家也会承担最后的还债责任。这两方面的原因必然导致资本的低效率运用,无法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

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政府对企业的发债资格实施严格的审批,而且被获准发债的企业事实上也都具有“准政府”的特殊性质,这也就向投资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投资于这些企业债券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政府对企业发债资格的审批,其实是承担了对债券的隐性担保责任,企业如果出现违约行为,投资者必然认为是政府的审批环节出现问题,因此必须由政府承担还债义务。在实践当中,政府也确实没有让投资者失望过,许多发债企业无法到期归还的债息,最后都由政府承担了下来。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本该由投资者承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责任却被审批制下的政府取代了,这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信息需求不足,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能力低下,对证券市场缺乏风险意识。由此,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畸形依赖的恶性循环,投资者越是不成熟,政府迫于追求社会稳定的压力就越是要出面保护,政府越是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投资者,投资者就越是成熟不起来。投资者群体的不成熟必然导致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当前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由于发债企业和投资者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行为扭曲,直接导致对信用评级信息的市场需求不足,严重限制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健康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有持久广泛的需求者作为支撑,而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信用信息产品的提供者,其真正的需求者是投资者,而不是发债企业。如果一个行业不服务于它的真正需求群体,那么它的发展结果可想而知。而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作为信用信息产品供给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只能服务于发债企业,而不可能以它的真正需求群体即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因为,通过行政审批的发债企业,获取信用评级机构的债券信用评级仅仅是为了履行债券发行的法律程序而已,这样的信用评级信息对投资者到底有多大价值也可想而知。

事实上,投资者也不会根据信用评级信息去判断某一企业债券的潜在市场风险。更何况,政府还对债券的发行价格实施管制,信用评级信息不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债券的定价。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本应服务于投资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却转变为以服务于发债企业为导向,从而造成本应作为第三方监督者而存在的信用评级机构,现在却完全成为发债企业的附庸,其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发挥。政府约束制度扭曲了整个信用评级行业的运行机制,使信用评级机构不可能在债券市场中内生地成长起来,从而导致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三、企业债券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

在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中,本文假设市场机制内生地存在与政府约束制度相同的目标,即最大化地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之所以作如此假设,是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前提,如果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债券市场的萎缩乃至最终消失,而这一结果就使研究失去了意义。但是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政府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约束主体而存在,而只是作为保证契约执行的仲裁者。在此种情况下,对发债主体的行为约束就不是由单一的市场主体来完成,而是由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来实现。市场约束制度本身所构成的激励与约束环境,将使博弈参与人选择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下的最优策略行为。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对发债企业的资格审批将不复存在,而这一企业筛选过程将由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互动机制来完成。企业能否进入债券市场,能不能按照既定价格顺利地发行债券,完全是由投资者根据所披露的信息判断之后的购买行为决定。市场化的筛选机制对试图发行债券的企业不会构成不合理的人为歧视,而是以企业所能提供的市场收益和风险为标准,所有的企业都处于平等的市场地位。在这种筛选机制下,进入债券市场的企业,由于没有了“准政府”性质的信用担保,也就必然面临更多的信用约束。因为低效率的资本运行只会增加其破产清算的风险,硬预算约束机制可以有效激励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这也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

市场约束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证券市场融资结构。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债券的发行价格是由市场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决定的,因此,企业只是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财务成本差异来选择债券融资还是股票融资,或者是其他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所面对的融资成本一般都是显性的,很少存在由于不确定性的人为因素所引起的隐含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融资市场都不可能过度膨胀,金融市场内在的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可以有效抑制单一市场泡沫的产生。证券市场的融资结构由市场自身的规律决定,而不是由某种人为的主观意志决定,这样的市场结果必然是遵循效率原则的。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责任,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投资者和成熟证券市场的形成。分析到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任何债券市场都必然存在投资风险,并不是没有违约存在的企业债券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重要的是风险和收益的最终承担主体是谁。在政府约束制度下,政府实质上承担了最终的市场风险,因此,投资者只能获得低风险收益。而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不再承担市场的筛选责任,债券价格也由市场来决定,这时的投资者就必须自己承担债券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在此种情况下,投资者在进行企业债券投资时,就必然时刻关注企业的动态信用评级信息,搜集、分析并鉴别不断变化的有关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这样一个理性的投资决策过程,不仅可以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债券市场的风险属性,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而且还可以不断提高投资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能力,促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趋于成熟,进而促进整个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信用评级机构,必然是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的,并由此能够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步获得内生性成长。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中,评级机构将深知市场信誉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评级机构只有向投资者提供独立、客观、准确的信用评级信息,才可以在投资者群体当中不断积累信誉资本,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进而增加对其信用信息产品的需求。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发债企业的筹资要求,那么,在市场重复博弈过程中就可能根本无法生存。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必然会形成这样的逻辑,即发债企业只有选择拥有雄厚信誉资本,得到投资者认可的评级机构,才有可能顺利进入债券市场,而这本身就构成对发债企业强有力的约束。虽然,这种约束机制完全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但是,这样的约束机制会促使信用评级机构向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用评级信息,而且投资者也迫切需要这样的信用信息产品,从而促使信用评级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和成熟。

篇7

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技术的优化,使得对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在更高的要求中得以提高,但是一些在建的工程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工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施工的质量和人民的安全。在土建工作得到飞快发展的今天,土建施工的技术问题已经得到了重视,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1. 土建工程中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筑行业要想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就需要谋求更大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革,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抓住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筑工程涵盖了建筑、道路、桥梁、给排水、绿化园林、各项基础设施等,是城市建设事业的工程。建筑工程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是一项基础事业,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的宏观政策,是所有工程相关人员应该为之努力的事情。建筑工程的技术科技创新是建筑工程把握市场的有效方法,可以保证施工的一些关键技术与国际接轨,紧跟时展的需要,在同行中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依靠增加科技的含量去提高相关的工程质量,降低生产的成本,创造出最佳的效益。

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起步比较晚,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导致建筑行业的质量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挑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否有效地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质量是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的质量问题影响着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影响着人民的安全问题,影响建筑在日后的使用性能。因此,有效地利用建筑施工的技术并不断改进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水平。依靠科技的进步,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引进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工程中,可以保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 土建工程常见的技术问题

施工企业在土石方开挖的时候可以减少实际的土石开挖量,并且在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危险作业,这会造成土石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在基坑开挖之前为了节省工程量,没有进行及时的排水措施,基坑开挖未铺设垫层,暴晒时间长、边坡保护不稳等都会造成塌方。

在建筑行业是施工模板选用过程中,我国的施工还都是采用的木制的模板,木模板在使用多次的过程中便会受到变形作用和磨损,导致在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拼接有缝的问题,这样在后期混凝土浇灌之后可能会造成外观上的变形,而且质量也会下降,影响以后施工的各项工作。

钢筋选材是要把质量关,有的选材时会被再生钢材所蒙蔽,这种钢材看似没有什么影响,其实这些在施工的时候根本就达不到强度要求。在钢筋施工过程出现操作失误等都会导致钢筋的制作不符合规范,这样在之后使用钢筋的时候就可能在成搭接错位等问题,影响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的施工在整个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直接影响之后的使用,现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为了节省工程量,都会直接购买混凝土,直接使用。其实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长时间的搅拌,导致混凝土的水灰比不符合标准,这造成在使用的时候经常出现现浇混凝土的振捣不密,这样直接导致混凝土成型之后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的施工质量。我们为了能保证混凝土的相关保护层,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有一种做法是严重错误的:将钢筋骨架或者是楼板的钢筋向上提一下。其实混凝土的一些要求是不能达到的,钢筋骨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移位。在施工的时候有些问题往往是比较偷懒的,比如说,钢筋过分密实导致溜管无法正常使用,应该间隔地开一些浇灌孔。在拆模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的不规范的问题,会造成混凝土各种的缺陷。

在变形缝的处理上,很多的问题是比较难以处理的。因为建筑的造型艺术,在外观设计的时候突出个性和空间的造型,变形缝的处理也会越来越复杂,如果早施工的时候不进行有效地处理就会造成导致漏水等严重的问题,也会影响美观。在实际的工程中,多采用的是做了相关的弯折操作之后,伸缩缝铝板就比较难以在结构复杂面进行一些相应的弯折,所以施工也是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 土建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土建工程中具体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土石方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检查基坑开挖土方图纸是否与设计的土方土质类别相同,要使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案符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做到开挖前进行合理的安排排水措施。在梁板柱工程施工工程中严格检查模板是否变形,是否会造成建筑的变形,影响美观效果。如果受损要及时进行更换,如果没有变形可以进行使用,检查组拼是否严密,缝隙是否严密。在进行浇筑之前必须对模板进行检查,在内部刷上隔离漆,严格按照各项规定。

在施工中对钢材的选择十分重要,施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检验,要检验相关的技术指标,并且取样调查来检验钢材的的质量。在施工的时候如果发现不合格的钢筋应该立即进行施工。在钢筋的焊接和捆绑过程中,要进行复核检查,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钢筋的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规格的要求进行使用,对钢筋的锚固长度。位置等进行检验。

混凝土作为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十分大,在混凝土的制配工程中,要严格要求,把握各项的配比。在浇筑的时候,要对钢筋密集部位不方便振捣的部位进行分层振捣来达到密实的要求,钢筋的保护性混凝土的厚度也要达到要求。预留洞的混凝土浇筑也要合理的进行把握,进行调整和控制。混凝土的养护也十分的重要,这是由混凝土在施工中的重要性来决定的,它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要掌握相关的技术来进行养护措施。

3.2通过优化技术和加强管理来解决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节省投入成本,同时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施工作为工程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整个工程的效益。在以往的建设项目中施工时间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施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成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由于工程耗用材料、设备产品多,消耗人工多,使用施工机械多,施工地点不固定,施工周期长,占用资金大。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措施,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给整个工程作出指导,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施工中也要注意对先进技术的引进,这样才能跟时代接轨,勇于创新。

结语:由于建筑工程中设计很多的技术问题,因此对施工的各项措施进行技术的比选,十分重要。针对目前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施工人员要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具体的问题做出改进,来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虽然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是也要引起重视,在建筑的工程中尽量避免任何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每一个施工人员也要切实的负起责任来,认真的把好质量关,把技术的改造和创新充分的结合,这样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只有质量得到保证,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竞争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